互联网+跨界与融合系列共3册(《互联网+:产业风口》、《互联网+:跨界与融合》、《互联网+:从IT到DT》)(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7:58:23

点击下载

作者:曹磊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系列共3册(《互联网+:产业风口》、《互联网+:跨界与融合》、《互联网+:从IT到DT》)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系列共3册(《互联网+:产业风口》、《互联网+:跨界与融合》、《互联网+:从IT到DT》)试读:

互联网+:产业风口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互联网+:从IT到DT》)作者:曹磊等排版:小不点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ISBN:9787111501121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互联网+:产业风口

本书编委会

主编

曹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编委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团队:

陆易媛 张周平 莫岱青 沈云云 孙璐倩 钱海利 陈莉 姚建芳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团队:

许英豪 国内资深品牌营销专家,《从品牌到品牌力》作者,华闻沟通首席顾问

李昌利“亿超”眼镜创始人

刘宗源 钻库网创始人

孙彦良 哇点科技副总裁

陶太胜“阿黄网”创始人

赵丽华 成都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

满荣荣 生意社总编助理、中国大宗商品交易行业资深研究员

王 慧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杜朕安 浙江大学

刘厚安 浙江工商大学

麻 策 浙江腾智律师事务所互联网电商部副主任、律师

董毅智 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奇俊 德国莱茵TüV集团

风口:“互联网+”时代来临!

半个月以来,我和同仁及朋友们在不耽误繁忙工作的前提下,夜以继日,笔耕不辍,终于迎来了为大家奉献本书的这一天,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惶恐。

喜悦的是,我们成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系统性、全景式介绍“互联网+产业”著作的见证者与梳理者;而惶恐的则是,在社会的期许下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倒点啥都能发财,因为那时候物资匮乏;20世纪80年代,摆摊成就百万富翁,因为那时候撑死胆大的;90年代,小作坊主成为社会中坚,因为由区域化经济带动;21世纪00年代,房地产造就了“土豪”,因为前几代“土豪”攒足了钱;10年代,互联网推动了经济发展,革了传统产业的命。现在是传统产业全面触网和发展智能经济模式的时代,谁将是弄潮儿?只要踩准时代步伐,必将获得空前发展,因为这不是智慧,而是“机会”!

在“新常态”下的中国,把握趋势、顺势而为无疑是最大的财富。在时代大潮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成功者靠努力,英雄人物则靠选择,时势造英雄。比如2000~2010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如果你参与其中,财富和地位肯定会得到高速增长。而此时的互联网也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这就是时代,这就是“风口”!“互联网+”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平台,以传统产业为融合契机,以互联网思维为动力,以品牌的市场重构为生态模式,催化市场格局从本地化发展为国际化,加速品牌版图由区域化演绎为全球化。

当下的企业,若不触网估计已经无法生存。互联网已经将传统行业集约化、聚集性的整合型集团分化为品牌输出、设计输出、产品输出、物联网络、体验评价、收付货款、品牌收成等一个个中心,每个中心都能够成就一个“企业帝国”。每一个踩准时代节拍的个体都能获得成功,每一个坚守时代节拍的企业都能发展壮大。世界上没有一次伟大的成功不是顺应时代的节拍,所以引领潮流和时代的人可以说是幸运儿。

今天,“互联网+”时代已然来临,它不只是淘宝网购,不只是O2O,不只是智能穿戴,不只是移动终端,不只是物联网,不只是云计算,不只是大数据,不只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它是融合、跨界、混生的商业生态,更是等待创新和实践者发掘的“未知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颠覆”,是颠覆传统产业模式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一种重生、一种革命!

在相同环境下,每个人关注的资讯和数据完全不同,在设备屏幕的指引下,有的人访问了淘宝,有的人访问了京东,有的人在阅读,有的人在观影,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传统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弱,思维越来越难以统一。

一个新观念的流行以前需要三五年,现在只需三五天,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潮流变化;以前看病跑千里,现在远程诊断,这就是“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巨变。

互联网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原来以PC终端为重点的互联网方式向以移动设备为终端的智能化方向转变,这必将使原来的“单位文化”向个体文化转变,而这一转变将是革命性的文明重建过程,其中包括“商业文明”。“互联网+”必然带来商业文明的重建,“互联网+”的本质是“商业民主思维”的崛起,它所颠覆的是强调控制、标准、国际化的“工业时代文明”。

在以PC连接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时代,网络结构存在很强的社区特质,具有集群的概念。而移动互联网具有“去社区”的特质,每个人、每个终端都是中心。在移动社交网络的情境下,数据的聚合变得无处不在。网络连接的端口从物理走向虚拟,从单一走向多元。移动浪潮时代,用户不再需要特定的中心来完成自己的生活任务。比如,不再需要登录大而全的门户网站,而是通过APP、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满足资讯、阅读与分享需求。

互联网拥有不同维度,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基点——互联网技术结构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是“去社区”的,是自由、分散、平等和互动的。而自由和平等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基本原则。

这种精神正在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光速传播的效率渗透到70后、80后、90后、00后心中,传统产业将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最终走向越来越小众的品牌路线,由地域化市场向全球化互联网“圈”文化方向发展。产品将会关注越来越简约的特定功能和需求,模块化设计将成为趋势,通过定制化组合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线上和线下不再有界限,电视、网络、移动终端、云中心等作为介质,品牌价值和理念不再大而全,而是越来越个人化。

世界真的变了!

互联网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将是中国商业未来的主旋律,大量传统产业面临互联网改造升级、产业升级与流程再造。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时代呼之欲出,其核心包括:

❑交流工具。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原点来自于我们对便利性的认知,QQ、微信、短信、彩信、UC、移动电话等带来的便利就是生产力。把便利变为客户对产品的体验,无论是购买还是使用,无论是功能还是配置,你的产品足够便利吗?

❑职业工具。互联网使我们很快就认识到职业的全部,甚至职业的尽头,然而在这个已经完全看懂的世界里怎么没有我的闪光神坛?互联网加速了职业老化的速度,也加速了对商业逻辑的颠覆。

❑精神工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寻求存在感,互联网就是个体提升存在感的通道,如果产品也能思考存在感的意义,那将是一个有灵魂的产品,会成就一个有灵魂的品牌。精神工具包括知乎、天涯、百度互动、专业论坛、贴吧等,植入产品不如植入品牌的精神。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的应用,将带来新一轮的制造商迭代与制造商关系重构,也必然会大大提升生活效率。

在“互联网+产业”研究领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一直是产业变化轨迹不可或缺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并长期致力于打造中国“互联网+产业”智库。我们的核心研究与服务领域已囊括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金融业的互联网化,希望借本书的出版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各产业的“互联网化”奉献绵薄之力。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编写也充分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参与编写的除了我和我们研究中心的陆易媛、张周平、莫岱青、钱海利、陈莉、孙璐倩、沈云云、姚建芳等多位业内知名分析师外,还有中心外聘的多位“特约研究员”,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开放平台”的思想。他们分别是:国内资深品牌营销专家、《从品牌到品牌力》作者、华闻沟通首席顾问许英豪,“亿超”眼镜创始人李昌利,钻库网创始人刘宗源,哇点科技副总裁孙彦良,“阿黄网”创始人陶太胜,成都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赵丽华,生意社总编助理、中国大宗商品交易行业资深研究员满荣荣,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慧副教授,德国莱茵TÜV集团陈奇俊,浙江腾智律师事务所互联网电商部副主任麻策律师,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以及多位在垂直领域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感谢你们为本书做出的奉献!

此外,在案例征集与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得到阿里、京东商城、苏宁、聚美优品、大众点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数十家国内主流电商、O2O、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对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首本系统性介绍“互联网+产业”著作的大力支持,特此一并鸣谢!曹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4月3日于杭州第一章“互联网+”的前世今生第一节定义与起源

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就此发生了巨大改变。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此行业热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八次提到互联网),甚至有多位代表提议希望“互联网+”这种生态战略能够成为“国家战略”。总理提到,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3月15日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就“互联网+”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充分肯定了电子商务对带动就业和刺激消费的积极作用,指出网络创造的是“活力与空间”,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应顺势而为。同时,李总理也强调了网络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说,实现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要做好“互联网+”的大文章,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壮大。

4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培育经济新动力。会议指出,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是“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为其清障搭台,在发展中规范和引导。

一要简政放权,放宽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按规定将网络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给予同等就业创业扶持。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的支持,放开外商投资电子商务业务外方持股比例限制。二要推动电子商务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创新和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推进网络购物、网络化制造和经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成长,建设促进居民消费的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实体店与电商、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

李总理的这几段发言,既是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网络产业横向和纵向发展的展望,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互联网经济走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雷军在国家发改委一份报告的“名词解释”中看到了一段内容,他用手机逐字逐句把这些内容发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上:“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总理的“互联网+”从何处来?

关于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业内公认的观点可追溯到2013年11月6日马化腾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马化腾当时提到:“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其中,以国内首家纯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为例,其定位是护航互联网生态,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亿,护航2014年“双11”,一天的保单就超过了1.5亿!

2014年实体经济受损这道坎一过,就有了李克强的中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更有了李克强的精彩语录——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一句话浓缩了三个互联网领域的热门词汇——“互联网”、“风口”、“顺势”。一场互联网思维的变革,已然通过A股形成自上而下的迸发,中国股市也全线飘红。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概念也是高层的集体“点赞”之语。仅在2013年,国家领导人考察的企业中,就有22.3%和互联网相关。中国已经错过了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今,以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为先导,加速推进“互联网+”,中国确实有机会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如今,“互联网+”的触角延伸,不仅仅在第三产业,更在向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渗透。将线下与线上高度融合,而不是互相排挤的零和游戏。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通过平台推动产业创新,才是“互联网+”的真正未来所在。“互联网+”的“+”,含意为互联网加传统行业。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互联网+”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已经在神州大地上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在第三产业中,“互联网+”模式实际上已经得到全面应用,比如电商的京东模式和淘宝模式,都有大批传统第三产业参与,网上银行也是以实体银行业为基础,滴滴和快的模式正在改变传统交通业,而大批传统媒体也正行进在媒体融合的路上,这还不算几乎席卷整个服务业的O2O模式。第二节内涵与外延“互联网+”这个词之所以能上升到总理发言的高度是有原因的。“互联网+”显然比单纯的“互联网思维”更容易被传统行业所接受,因为思维看上去太虚无缥缈了。而且“互联网+”暗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很多行业规律不是那么轻易被颠覆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将所有传统企业打败,而一个武装了“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可能更胜于武装了传统行业某些元素的互联网企业。

电子商务行业里曾有过很激烈的争论:究竟是电子还是商务?最后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商务是本质,电子是工具。事实上,很多迅速崛起的淘品牌最终都会发现,他们需要在商务上补课。一位很有名的淘品牌创始人和我说过,“电子”可以速成,但“商务”没法速成。说得大白话一点就是:前人走过的路,你还是要走一遍。

今天整个中国经济的要害不是培育大量互联网企业,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甚至弯道超车。产业升级看上去就是对原有行业进行一次提升,但实质情况是,其实太多企业根本无法提升。产业升级的背后是很残酷的。弯道超车,车速很快,离心力很强,很容易有人掉下去。“互联网+传统行业”将助力我国经济转型腾飞“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行业”,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但并非二者的简单相加,也并非传统行业简单触网即可完成。而是要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打通传统行业的“任督二脉”,对传统行业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颠覆,进而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2015年两会期间总理力挺互联网经济,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肯定了互联网对国家经济转型的积极促进作用,并对互联网在传统行业的渗透表示积极肯定。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包含两个方面。

❑“互联网+”。对于传统互联网行业来说,其单纯基于线上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发展瓶颈,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是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且势必是从互联网向传统行业渗透。通过与传统行业协同发展迅速扩大互联网经济的规模,其发展模式是互联网行业主动向传统行业渗透,颠覆传统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与思维模式,进而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主动和深度融合。

❑“+互联网”。除了互联网主动出击“颠覆”传统行业外,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由于新兴经济的发展,其自我革新和自我升级意愿较为强烈。传统行业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受到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极大冲击,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其对互联网的态度应是“拥抱”而非“抵触”,因此应积极培养并深化“+互联网”思维,主动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自我颠覆与变革,加速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实现“行业+互联网”的深入融合,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

制定“互联网+”(互联网+传统行业)计划以最终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总理给产业领域留下的最大想象空间。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还主动为电商打广告,说政府希望中小微企业这些草根创新遍地开花,描绘了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刺激消费的火热画面。现在是一个“+”,未来不止可以做加法,还可以做乘法,甚至发挥无限次方的能量。“互联网+”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时代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的互联网演进形态。第三节本质与核心

有的电商企业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各项业务的在线话、数据化。无论是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打车软件,还是婚恋网站、手机点餐、在线订票等,其所做的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匹配等活动的在线化。只有将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进行调用和挖掘。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最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在线数据可以随时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也有专家认为,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时代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的互联网演进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技术,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形成了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并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伴随创新驱动“新常态”的提出,结合李克强总理近年来关于开放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的一系列阐述,新提出的“互联网+”在早先相关互联网企业提出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灵活、广泛地应用于传统行业,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一起造就无所不在的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形态演变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并与行业新形态相互作用,如同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与以Fab Lab为代表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群体创造之间的共同演化。可以说“互联网+”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核心:资源匹配

如果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一个可落地的价值主张,资源掠夺式的粗放模式就得以成功摆脱。“前工业时代”是个性化生产,以手工作坊为主。“工业时代”是大规模生产,以流水线为主。“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智能化的大平台生产,它带有一丝手工作坊的影子,故而工匠精神抬头。大平台生产要想达到个性化,就必须进行智能化匹配。大平台是一种中介,但和过去的中介不同的是,大平台这种中介并不依靠阻隔供需双方形成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俗称差价),而是靠有效匹配来获取利益(其实是佣金)。

也许,未来还会有以其他名词为前缀的时代出现。但在历经千人一面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之后,一种更能满足供需双方的个性化大规模生产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极力渗透已然到来。第四节发展与演变

世界上所有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在被互联网改变,否则一定意味着商机,意味着基于这种商机能产生新的格局。传统广告加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安保服务加互联网成就了360,传统红娘加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传统农业加互联网成就了阳光舌尖……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互联网+”的机会。在寻找“互联网+”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环境的变化。我们每天面对PC屏幕,同时我们越发依赖手机屏幕。智能电视有一天会像手机、平板电脑一样布满各种APP,汽车里的那张屏也在加速挖掘,车联网的概念正在兴起。未来的生活将在多屏环境中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而这些服务都会以“互联网+”为公式,重新改造和创造我们今天的所有产品。而对用户而言,他们未来不会关心是通过网线、Wi-Fi、移动网络还是电源线上网,也不会关心用的是iOS、Android还是Windows。因为他们面对的每一个平面都可以是一张屏,都能将用户和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应用和服务随时随地联系在一起,这就足够了。也许对创业者来说,在熟悉了这样一条路径之后,基于“多屏全网跨平台”的理念与各行业相结合,才有机会再往前迈一步,传统行业才能真正转型,从而创造新的局面。“互联网+”“+”的是什么?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过去中国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中,互联网加了什么?加通信是最直接的,加媒体已经有所颠覆了。零售行业曾认为网购电商只占很小的份额,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走热,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已经不敢轻视互联网这个话题了。

技术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日益受到关注,创新形态的演变也反过来推动了互联网形态、信息技术形态的演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发展,在与知识社会创新2.0形态的互动中也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变,涌现出Web 2.0、开源软件、微观装配等创新2.0的典型案例,以及AIP、Living Lab、Fab Lab、创客、维基、威客、众包、众筹等创新2.0典型模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提出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机遇,简政放权、强化法治、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并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举措。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也就具有了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时代特征的内涵。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并全力推进创新、创业,全面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进入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在被当作“国家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中国互联网行业受到政府的最高规格重视是几个月之前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简称“乌镇峰会”),这是中国目前举办的最高规格的互联网大会,由中国互联网官方主管部门主办。中国召开乌镇峰会的一个主要考量就是,要主动争取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话语权。

重视互联网已经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以美国为例,2015年2月13日,奥巴马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表示,互联网世界就像当年蛮荒时代的西部,美国政府应当成为那里的警长。可见,美国的互联网战略已升级到全球互联网空间的管理上。早在1993年,美国就推出了为期20年的信息高速公路国家战略,重点是普及互联网和提高网速。2009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数字化基础设施是美国的战略性国家资产,并出台网络空间国家战略等政策。第五节基础与条件“互联网+”的实践风起云涌,极大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其不竭动力来自哪里?阿里的一份报告认为,“互联网+”的动力是云计算、大数据与新分工网络。一是新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成,二是对数据资源的松绑,三是基于前两方面而引发的分工形态变革。一、“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云+网+端

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正常运作有赖于基础设施的支撑功能。随着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转变,基础设施的巨变也日益彰显。短短几十年间,“互联网”从诞生、普及到升级为“互联网+”这一新变革力量,其技术边界不断扩张,从而引发基础设施层次上的巨变。大力提升新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互联网+”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彰显威力。“互联网+”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

❑“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有赖于数据利用能力,而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像水电一样为用户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计算资源打开方便之门。

❑“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网络承载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新增价值持续得到挖掘。

❑“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以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端”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

新信息基础设施正叠加于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土地、水利等)和工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之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1.云计算

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强势突破在于“云”(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阿里云”为代表,我国互联网企业已实现了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来提供通用云计算服务,在技术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亚马逊、谷歌共执牛耳。

我国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强化了计算资源的专业化提供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将国际IT巨头主导的起源于“工业经济”的“计算机+软件”模式向适应“信息经济”特点的“云计算+数据”模式转变。

❑带动了“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撬动了我国在“端”(移动设备和软件应用)上的市场潜力和无限创意。

❑在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社会的“神经中枢”,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一起联手打造系统级智能。

❑打破了大企业在计算能力上的垄断,从而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温床。

❑推动传统企业加速拥抱互联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的步伐。

❑加强政务处理效率,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技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有助于降低能耗,助力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

物联网就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各种真实物体上,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而运行特定的程序,达到远程控制或者实现物与物的直接通信。射频识别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实现物与物的沟通和对话。有新兴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作为支撑,物联网的发展将解决过去在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上存在的能力欠缺的问题,使之焕发出新活力。IDC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1亿美元。全球物联网装机量从2013年到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5%,增长到2120亿台。

3.智能终端

APP软件应用异军突起,在云计算、大数据设施和应用软件服务的助力下,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用户设备正成为大数据采集的重要源头和服务提供的重要界面。

❑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终端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引领着全球移动市场的智能化演进。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58亿部,份额超过全球1/3,并以167%的增幅远超全球水平,一举超越2012年之前历年之和。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23亿部,全球份额贡献逼近50%。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534亿部,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0%。

❑中国领先全球整一年时间完成手机智能化更替(全球在2013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越50%达到52%),而至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新出货手机的智能化比例已高达75%。

❑以智能终端为接入界面,互联网内容逐渐从门户网站主导的网页向异彩纷呈的APP应用程序转变。APP应用程序更多以云计算服务为支撑,通过后台丰富的数据驱动,开发和发布的门槛降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意。2013年年底,苹果App Store与谷歌Google Play应用下载规模均达到500亿次,应用规模均超过100万个。腾讯、阿里、百度等企业试图通过深度挖掘移动即时消息、手机支付、地图等功能,在自身核心应用领域搭建超级APP平台。

4.基础设施

投资主体转向移动互联网,那么这类基础设施的投资是谁带来的呢?答案是数以亿计的普通用户。

我国有6.49亿网民,其中85.8%使用移动网络上网(CNNIC截至2014年12月的数据),按每部手机1000元,两年更换一部手机计算,人们在移动设备上的投资额是巨大的,几年内即可达万亿级别。

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由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民营企业建设和运营,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

这样,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就由过去的政府或者国有大企业主导,逐渐转向由民营企业和个人主导。由于投资主体的变化,服务模式和控制权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从事基础设施服务的民营企业必须持续创新以扩大规模、获取潜在收益,而消费者的主导权不断增强,用手中的设备“投票”,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信息经济的治理模式也将从原有的集中控制向依靠大众创新、共同治理方向转变。二、“互联网+”的新生产要素:数据

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与信息(数据)的创造、传输和使用直接相关。信息技术的每项突破都是在逐渐打破信息(数据)与其他要素的紧耦合关系,增强流动性,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并提升使用价值,最终提高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效率。

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信息技术以超常规速度发展,促成了信息(数据)量和处理能力的爆炸性增长,信息(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人类社会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IDC于2012年12月发布研究报告《2020年的数字宇宙:大数据、更大的数字阴影以及远东地区实现最快增长》,其中提到,数字宇宙是对一年内全世界产生、复制及利用的所有数字化数据的度量,2013年到2020年,预计数字宇宙的规模将每两年将翻一番。2012年中国总体数据量占世界的13%,而到2020年预计提高到21%。

数据除了作为必要成分驱动业务外(即Data-Driven Application,如金融交易数据、电子商务交易数据),数据产品的开发(即Data Product,通过数据用途的扩展创造新的价值,如精准网络广告)更是为攫取数据财富开辟了新的源泉。经济领域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析与运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洞见和知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提供了超乎寻常的力量。三、“互联网+”的分工体系:大规模社会化协同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信息(数据)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中的渗透,直接促进了产品生产和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深刻影响着经济的形态。

信息技术革命为分工协同提供了必要、廉价、高效的信息工具,也改变了消费者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其角色、行为和力量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从孤陋寡闻到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群体互动,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消费者潜在的多样性需求被激发,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以企业为中心的产消格局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格局,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迫使企业组织形式做出相应改变,新的分工协同形式开始涌现。

❑“小而美”是企业常态。由于节约了信息成本,交易费用降低,外包等方式更为便捷,企业不必维持庞大臃肿的组织结构,低效、冗余的价值链环节将消亡,而新的高效率价值环节兴起,组织边界收缩,小企业成为主流。

❑生产与消费进一步融合。信息(数据)作为一种柔性资源,缩短了迂回、低效的生产链条,促进了C2B方式的兴起,生产与消费将进一步融合。

❑实时协同是主流。技术手段的提升、信息(数据)开放和流动的加速及其带来的生产流程和组织变革,使得生产样式已经从“工业经济”的典型线性控制转变为“信息经济”的实时协同。

❑就业途径更多样。信息技术为灵活的工作方式提供了可能,就业形势将更加多样化。“信息经济”条件下,由于沟通、协作的门槛降低,评价和信用制度逐步完善,因此专业技能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个人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就业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年轻一代经由网络利用外包方式,可以充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比如翻译、设计、客户服务等工作,企业的雇佣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及人们的就业方式和收入结构都将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新信息基础设施(云+网+端)、新生产要素(数据)、新分工网络(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为“互联网+”能量的释放提供了不竭动力,体现了“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推动“生产率跃升”的强劲力道。“互联网+”行动将以夯实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原有工农业基础设施、创新互联网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指向,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第六节作用与意义

事实上,重视互联网已经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可以理解为:首先,政府看到了大数据等互联网行业最热领域的重要性,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其次,政府希望互联网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希望互联网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具体而言,包括但远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打破信息不对称,提升资源配对与使用效率

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是创新与共建共享,是互联与分享一切。目前网络技术已经涵盖了现实产业的绝大部分,未来还会继续扩大互联范围。从近年来网络发展的角度看,包括商品交易领域、信息传播领域、交互通信领域等在内的传统行业已经由网络覆盖;医疗、法律、出租车、教育、金融等其他领域也正在经受互联网的“洗礼”;甚至政府信息公开、反腐社会监督、征信体系建设等非传统领域也开始逐渐实现“互联网化”。可以说,互联网是趋势、是“风口”,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因势利导,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

因此,网络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更不单纯是虚拟经济,而是连接传统行业的理念和精神。这对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是重大机遇和挑战。传统行业面临全面转型,实体经济需要网络互连,虚拟经济需要实体支撑。网络经济与传统行业的发展方向,并非“你死我活”,而是互利共赢。“互联网+”绝不仅限于网络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更在于将共享、共治、创新的网络精神融入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将本来不相干的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必将打破传统行业壁垒和传统理念思维。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方便和灵活。在可预见的未来,手机的功能不再限于信息交流和支付交易,还将成为医疗保健、理财服务、征信信息、法律顾问、教育、娱乐等日常活动的中心。正是“互联网+”将金融、医疗、征信、法律、教育、娱乐等“风马牛不相及”的各类产业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结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大数据对使用者个体“量体裁衣”,实现完全特色化的服务。二、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从历史上看,每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都可能导致原有产业的衰亡。可以认为互联网技术的突起是21世纪最大的技术革命,与前几次革命不同,网络技术和实体经济并不会发生尖锐矛盾,反而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现代社会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笔者的答案是:蒸汽机(解决机械动力问题)、电(解决能源转化、存储与清洁使用问题)、股票(解决资金融通问题)、互联网(解决信息传播问题)。过去2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第一个十年里,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和平共处,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经济,比如门户、游戏和电商等。第二个十年里,互联网逐步开始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比如广告主从在报纸上做广告到在网络上做广告。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其最大推手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最典型的案例是京东的出现,逼着国美和苏宁开始转型互联网。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这个进程从2010年开始,其最大推手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典型的案例如小米。四是当下正在进行的运营的互联网化,企业将实现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过去被互联网深度改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现在这种改变正在向第二产业甚至第一产业渗透。第二产业被互联网改变最大的,就是手机和电视产业,小米先是搅动了手机产业,接着又跟乐视网等一起颠覆了传统电视产业。这种颠覆开始蔓延到汽车领域,比如乐视网要造汽车了。颠覆还在向第一产业渗透,比如本来生活网改变了农业的销售模式,让全国各地农民的产品直接在网上卖给北京的市民。

可以预见,第三个十年,将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互联网化的高潮时期。“互联网+”则是这股高潮的助推器。三、降低创业门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目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为此,政府开出了很多“药方”,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鼓励大众创业。从数据来看,过去一年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就业增长迅猛,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互联网对此功不可没,这是互联网行业能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的最大资本。教育部主管的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的《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微信带动直接就业人数192万,间接就业人数815万,共计1007万人。

2015年的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压力更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按照总理的说法,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和经济体量增大,这个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其中,互联网至少能对于小微企业的增加有直接拉动作用。早在2013年,马云参加总理的经济座谈会时就提到,阿里巴巴员工2万多人,还直接与间接拉动了1000万左右的就业人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沈云云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即O2O模式,O2O这一概念首次提及,这不仅是在鼓励O2O这一消费行为,更预示着未来O2O创业的大好环境。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以粗放式增长为常态,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将是重点工作。政府提出鼓励大众消费,一来扩大了市场需求,二来有助于提升社会服务水平。O2O这种方式将消费与互联网连接,从而更加密切地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和生产。

沈云云进一步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将O2O写入其中即从政策层面鼓励O2O模式的发展,表明了政府对O2O行业发展持鼓励和支持态度,这也预示了未来O2O草根创业将遍地开花。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给O2O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未来,O2O将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四、“互联网+”对GDP的拉动作用

互联网行业的整体体量已经到了政府难以忽视的规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GDP的总量超过60万亿元。而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全年平台上的交易额是2.3万亿元,跟福建、上海、北京和安徽当年的GDP差不多,是山西这一数据的两倍。马云就曾在内部说,阿里很幸运,国家给了“相当于一个省份那么大的经济体”让阿里人来管理。

今天中国的GDP总量里,九成是传统企业贡献的,有专家预测,未来四成GDP将由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来完成。第七节特征与优势“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周鸿祎对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思维特征的概括比较形象。他先前把“互联网+经济”概括为三个特征,现在确定为四个特征: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

当然,周鸿祎的概括主要建立在微观层面,侧重从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视角看“互联网+经济”的特征。也就是说,周鸿祎的概括有两个特点:一是微观,二是侧重方法论。如何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呢?互联网经济有这样几个特征:

❑低成本要素。工业经济的构成单元是原子,互联网世界的构成介质是比特。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各种资源、生产要素是有限的,总有被人类用完的一天;互联网时代所依赖的原材料——数据是无限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学是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数据成为企业竞争的最为宝贵的资源。对于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的中国经济而言,“互联网+经济”的要素低成本化意义更为重大。

❑扁平式结构。传统社会是科层式社会,具有层级结构;互联网是网状的,没有中心节点,因此互联网世界是平的,互联网社会是网状结构社会,是扁平式社会。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的精神本质是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是平等和民主。

❑开放式连接。在互联网社会,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所在连接点的广度与厚度决定的。企业连接越广、连接越厚,掌握的数据越多,价值就越大。在互联网社会,开放是一种生存手段。

❑快捷化传输。互联网使世界发生的最根本性变化是消除时空距离,整个世界被网络连为一体,成为“地球村”。比尔·盖茨讲,现在是十倍速时代。根据摩尔定律,电脑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人本化社会。互联网商业模式建立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互联网经济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经济。

❑体验式消费。在互联网上,用户选择成本很低。你的产品不好、服务不好,在传统社会,用户可以“用脚投票”;在互联网条件下,用户是用鼠标投票,鼠标一点就选你了,鼠标再一点又不选你了。商家要想办法向用户整体让渡价值,更要让用户得到超出预期的感受,产生交易之外的情感认同。马化腾和马云两个IT界的大佬可以用几个月时间“烧钱”十多个亿,就在于俘获一亿用户,预期能取得到一年七八百亿的市场交易额。

❑价值链创新。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互联网经济就是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因此互联网经济推崇的是“用户是上帝”。淘宝通过免费开店颠覆了竞争对手eBay,360通过免费颠覆了收费的杀毒软件厂商,微信通过免费发信息对电信运营商形成巨大威胁。互联网免费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免费获取巨大的用户群,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链。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变化。

当前,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看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就看它与互联网融合得怎么样。我们的企业应积极应对新技术革命的考验,拥抱互联网时代,拥抱互联网经济的春天。第八节机遇与挑战

成功需天时地利人和,互联网不仅是历史潮流与世界潮流,而且也是中国的机遇。一百多年以来,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蒸汽时代”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电气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搭上末班车,但依旧是追赶者,只有互联网时代,中国具备了引领世界潮流的能力。

20年来,互联网产业就是中国经济的传奇,其增速超国家GDP增速5倍,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也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互联网业已经完全具备拉动二三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向上的能力。如果“互联网+”行动计划获得成功,将给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互联网始于1969年,直到1995年才开始全球大普及,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至今不过20年。英国《卫报》罗列了20年来与互联网发展相关的一些数字,看起来真令人眼花缭乱、震惊无比。互联网为地球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地动山摇的巨变,以其开放、自由、连接、协同、共享的特征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用户规模:发展了30亿网民(占79亿地球人口的38%)。

❑创新模式: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以其为载体构建了虚拟化网络空间,并汇集新一代的资源和信息技术,将用以改造、重构或融合现实物理空间中的传统生态,催生其转变或跃升,从而形成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和创业机制。

❑经济模式:互联网将构建后现代世界的主流经济模式——信息经济(主要是互联网经济)。

❑金融变革:从美国所谓的金融衍生品到中国创新的互联网金融,将助力催生普惠制金融,支持“上网建信”,并在与传统金融的交融下横空出世。

❑安全层级:网络安全已上升为国家安全,在当前网络安全主导权被外国人掌控的开放环境中,尤其需要建立自主的网络安全保障。

❑生活服务:今天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远程通信、沟通、交换、协作、交易以及医疗、教育等在线活动将变得更加快捷、简便。

❑其他:互联网将推动人类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文化弘扬、科技创新,引领世界走向未来。

所谓“互联网经济”指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经济主体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的经济行为,还有在网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实现交易和进行预测、决策等活动。当前阶段的互联网经济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即时通信(含微信、微博)、搜索引擎、网络游戏、视频服务和社交网络,智能终端尚未统计在内,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刚刚起步。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4.4%(全球为3.3%),据麦肯锡的分析报告,到2025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将在GDP总体中占22%的份额。展望未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领域:1)由消费互联网业务扩展到生产互联网业务,如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众包众筹、异地协同设计,还有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2)人工智能、智能机器、智能系统、智能终端、车载系统、3D打印等;3)虚拟现实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经济的三大逻辑将向工业社会和工业经济的三大逻辑挑战。

❑在营销和协作方面,以自由化冲击组织化。互联网经济营销活动将废除销售渠道,颠覆零售体系,通过互联网进行随机、直接、在线(或O2O)的自由化营销,挑战工业经济有组织的渠道式销售网络。

❑在生产方面,以体验化冲击产品化。互联网经济重视用户体验,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或服务,挑战工业经济组织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在技术方面,以无中心化冲击中心化。互联网在技术上是去中心化的,采用分布式开发机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将分散的碎片化整合起来,挑战工业经济依靠企业研发部门(以其为中心)进行的集中式开发设计活动。

互联网思维一度受到热捧,所谓互联网思维可归纳为:以人为本,体验为先,开放环境,连接基因,信息对称,去中心化,共享资源,自主安全,人人创新,大众创业。

人们企图把互联网思维作为迎接新时代进行转型、创新和创业的指导思想。可是由于互联网变化太快,使传统企业深感转型压力并产生恐慌,即使像BAT那样的互联网大佬,有时也对互联网发展之快和发展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为此,一些人产生了互联网思维焦虑症。沿着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发展肯定要打破旧秩序,他们对破坏性创新产生疑惧,并且对互联网导致的消极现象进行质疑,甚至罗列了互联网的某些破坏性后果。这时就要求我们冷静、理智、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既不要被互联网的“神奇”冲昏头脑,也要面对某些质疑和破坏性后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对策:消除或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对照现实、去伪存真、扬长避短,进行政策或技术上的调整;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英国《卫报》2015年2月9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互联网是一场大骗局?》的文章,该文章质疑的一些基本论点如下。

❑互联网的原意是把权力交给人民,实行信息开放和传播自由,为此需要采用开放的、分布式的、民主化的技术建立一个平等的平台。但事与愿违,互联网却把惊人的权力和财富转移到极少数人手里,加剧了现有的不公正、不平等。

❑互联网经济原意是激励亿万草根奋起创新、创业的经济,但可能事与愿违,互联网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本质上是“赢者通吃”的机制,互联网存在的某种结构性特征将导致企业垄断。

❑互联网标榜的“免费之风”将冲击创意产业和媒体行业。互联网企业怎么赚钱?能持久经营下去吗?互联网的“共享经济”似乎不可能鼓励创新、刺激竞争、创造就业、散发财富、促进平等,难道这样的“免费之风”和“共享经济”不正说明互联网的破坏性后果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面对这篇文章的质疑我们要思考:如何防止互联网权力和财富过度集中?如何防止互联网企业走向垄断?如何改善互联网“赢者通吃”的机制?对于互联网的“免费之风”和“共享经济”,要探索其商业模式。

法国《回声报》网站2015年2月20日发表文章《美国从超级大国变为网络强国》(美国将互联网变成霸权工具),揭露奥巴马政府与互联网集团(谷歌、苹果、脸谱、亚马逊,简称“GAFA”)联手,欲将互联网变成霸权工具。受网络霸权主义驱使,美国安全越来越经由网络控制来体现,今后的各种战争正在变成网络战争。

随着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GAFA跨界业务的扩展,将极大地增加GAFA的权力。美国在军事、贸易等领域通过网络霸权实行通吃;欧洲国家(以德、法为首)要求在数据方面对网络巨头加以规范,但美国总统指责其为“保护主义”。其实美国欲将互联网变成霸权工具实行美国式的安全,这是以牺牲其他国家互联网安全为代价的。我国要发展互联网,必须把网络安全看成国家安全,在提升自主网络安全的同时反对、限制美国的网络安全霸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