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新7点——打开糖尿病人高品质生活的钥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02:25:22

点击下载

作者:向红丁,李景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健康新7点——打开糖尿病人高品质生活的钥匙

糖尿病健康新7点——打开糖尿病人高品质生活的钥匙试读:

前言

“7”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7”代表达标:作为可以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的指导,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应该<7%。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至今尚不能根治。其危害主要源自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心、脑、肾、眼、足等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从事糖尿病自我管理方面研究,并在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在医疗方面有许多新药陆续问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应用于临床。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糖尿病得到了良好控制,从而使患者可得到同健康人群一样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面对1.14亿庞大的糖尿病“大军”,该怎么样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呢?我们知道,糖尿病管理的原则之一是“五驾马车”,包括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在此基础上,患者还要更加注重心理调节和并发症预防。这就产生了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新模式——健康新7点,其中包括:教育、药物、饮食、监测、运动、心理和预防并发症。而糖尿病综合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在健康新7点的糖尿病综合管理新模式中,我们需要关注7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一要以教育管理为核心,获得正确的糖尿病防控知识,制定糖尿病防治计划;

二要以均衡饮食为基础,定时定量进餐,做到低脂低盐、少食多餐;

三要以合理运动为手段,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改善心血管功能;

四要以病情监测为保障,随时了解病情变化,有助于病情控制;

五要以药物治疗为武器,正确选择药物,有效控制糖尿病;

六要以心理疏导为杠杆,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七要以预防并发症为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延长寿命。

本书编著者为长期从事糖尿病临床工作的一线专家,是糖尿病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本书是集编著者多年临床诊治与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精心编著而成,堪称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之精华读本,是糖尿病朋友自我管理的贴身顾问。

本书不仅内容新颖、实用,而且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和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执行规范的治疗方案,进而有效预防、减少或控制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最终战胜糖尿病。相信本书会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基层医师及其糖尿病高危人群带来更多帮助。编 者2015.5.第一部分 教育是核心——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坚持正确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因为教育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的核心。只有积极参加教育活动,才能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并通过与更多病友交流、增加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糖尿病不期而遇

当您手握血糖化验报告单,刚刚被告知患有糖尿病时,您可能先是怀疑,继而恐慌,然后是茫然失措。初诊糖尿病,出现这一系列情绪反应完全是正常的,但要尽快从中解脱出来,调整好心态,沉着应对。

对待糖尿病要避免几个极端:既不要漠视、无所谓、听之任之;也不必过于在意,整日忧心忡忡,血糖稍有波动,就紧张得寝食难安。尽管目前医学上对于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但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同样能享有与健康人相近的寿命。因此,正确的心态应是:既来之,则安之;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如果您以前对糖尿病缺乏认识和了解,要通过学习,掌握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与医生密切配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有些患者明明知道自己血糖高,但觉得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能吃能喝,于是照样我行我素,胡吃海喝,该用药时不用药;也有的患者因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而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这样做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其结果只会使病情越来越重,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

事实上,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它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及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规范的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就可以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一样可以获得健康快乐的人生和预期寿命。揭开糖尿病神秘面纱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导致心、脑、肾、眼、足等器官的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对人们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以及人们为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1)死亡率增加2~3倍;(2)患心脏病及脑卒中几率增加3~4倍;(3)失明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群的25倍;(4)坏疽和截肢者约比一般人多20倍;(5)是引发肾衰竭的第二个主要原因;(6)易导致其他慢性损害(如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和性功能障碍等);(7)与年龄相当的一般人相比住院人数增加2倍;(8)直接用于医疗方面的花费剧增,包括时间、药物、康复、护理和其他服务性工作;(9)其他损失,包括退休金以及由于残疾而丧失生产能力所造成的损失;(10)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儿童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

由此可见,尽早地发现糖尿病,正确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尽量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危害,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以及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目前,人类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所以至今糖尿病尚无根治措施,采用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疗法可有效地控制病情。但有一种情况是需要说明的,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较轻,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以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这并不说明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就会卷土重来。因此,就目前而言,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防治的疾病。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容易得糖尿病。如果父母双亲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子女得糖尿病的几率更大。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有遗传倾向,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易感性使这些人比一般人容易得糖尿病。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就一定会得糖尿病。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不超过20%。糖尿病有遗传倾向,但可以预防。得了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坚持治疗,病情是可以控制的。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然而,只要稳定控制糖尿病,就可以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健康与长寿的目的。认识“血糖”和“胰岛素”1.什么是血糖

血糖,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血糖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食物,当食物被人体摄取后,经过消化道分解吸收从而形成葡萄糖。另外,蛋白质、脂肪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糖。而空腹时的血糖主要来自于肝脏储存的糖原。血糖经过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释放出大量能量,为全身各组织细胞利用和消耗,尤其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

人们常说的血糖值就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会受到情绪或者饮食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空腹血糖一般维持在4.4~6.7毫摩尔/升(80~120毫克/毫升)之间。血糖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终身的、致命的。2.正确认识胰岛素

在医院里,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一听说要打胰岛素,就全身发抖。一方面,他们知道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另一方面,他们以为注射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一旦用上,就相当于药物成瘾,以后再也不能离开这个东西,需要终生用药。因此,有些患者宁愿死,也不愿打胰岛素。

如果那些糖友能够反过来想一想,我们天天吃饭,天天喝水,也没有人认为“我们对米饭形成依赖,对水形成依赖”。可见,是否形成依赖,并不是以你是否终生使用这种东西为依据的。胰岛素就像大米和水一样,是人体需要的必需物质,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低血糖的激素。没有胰岛素,人体不可能健康地发育和生长。

在人类还没发明使用胰岛素治疗之前,我们会惊人地发现,关于糖尿病的描述非常恐怖:“这是一种将身躯和四肢逐渐熔化,然后通过排尿将其排出体外的一种疾病。”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此病一直没能得到清楚认识,也没有正确治疗办法。在胰岛素发明以前,很多高血糖昏迷或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直到1922年,科学家们才发现,胰腺中有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胰岛素”。从此,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而血糖的良好控制,能够降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所以,从降低血糖角度看,可以说胰岛素是用来治疗糖尿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武器。

不可否认,胰岛素是把双刃剑。在看到胰岛素优点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缺点。首先是有人认为注射胰岛素不方便。但是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这个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有的患者可以通过每天注射1~2次胰岛素而控制血糖。其次是低血糖反应:患者可以通过学习,从容应对这种并发症。胰岛素治疗还有一个陷阱:能够使体重增加。一些患者用上胰岛素以后,因为担心低血糖,多次加餐,最后导致体重增加。但我们知道,体重越高,胰岛素抵抗越重,胰岛素需要量就越大。这样,患者的治疗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体重越来越重,血糖控制越来越困难。因此,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必须监测体重的变化。如果体重有明显增加,应该及时对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糖尿病危害面面观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随着经济生活的高速发展,其患病率急剧增高,正呈“井喷”之势蔓延,目前仅中国大陆就已经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占世界第一位。我们说,高血糖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好的话,患者从头到脚、由内到外、从肉体到精神几乎无一幸免,其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和终身性的,与之相伴的还有长期高额的医疗支出,但最终患者还是难逃致残和早亡的结局,说糖尿病是“百病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然而,同样是糖尿病,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其结局是截然不同的。下面引用两个截然相反的实例。

实例一:

家住农村的崔大爷没什么文化,经济条件一般,用药检查也不能报销。在他患病8年中,始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治疗,也没有学习过糖尿病防治知识,实在病得受不了,才到医院去一次,或是用别人介绍的偏方治疗。结果,早早地双目失明不说,很快又因急性并发症不治而亡。他的儿子也因为缺乏糖尿病知识,没有做好预防工作,结果40多岁就步了其父的后尘。

实例二:

与崔大爷不同,家住北京的郑先生的爷爷奶奶都患有糖尿病,父亲、叔叔、姑姑也都先后患上了糖尿病,但郑先生家的每个成员都非常注意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坚持正规治疗并定期检查,目前无一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她们的子女认识到自己比那些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发病的机率要高,便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至今无一人患糖尿病。糖尿病引发的不良后果(1)淘空您的钱袋:

糖尿病给各国政府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美国为例,1987年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花费是240亿美元,1998年为980亿美元,2002年上升至1320亿美元。糖尿病患者的年人均医疗消费是10071美元,而非糖尿病患者人均花费则为2699美元。在中国,2002年17省会城市调查显示,糖尿病治疗费188.2亿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费的4%;普通糖尿病患者每人每年平均花费3726元,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每人每年平均花费高达13897元。以此推算,我国1.14亿糖尿病患者每年的总花费,保守估计也将达到5000亿元。(2)缩短您的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报告称,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报告指出,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每10名35~64岁的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居民早逝的主要死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可使患者平均寿命缩短10年。(3)降低您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一旦发生,将终身相伴;糖尿病注重细节管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有严格要求,为此,患者将会失去很多生活乐趣和行动自由;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具有高度致残性,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来自于健康和经济的双重压力,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30%~50%。上述种种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糖尿病诊断三步曲糖尿病诊断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否有糖尿病;第二,是哪种类型糖尿病;第三,有无糖尿病并发症。第一步:诊断是否有糖尿病

199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认同,并在中国正式执行。

有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多食、多饮、消瘦),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1mmol/L;(2)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

诊断说明:(1)无症状者诊断为糖尿病应有两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2)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需在应激情况结束后重新检测。(3)理想情况均应进行OGTT试验,如果因某种原因不适于进行OGTT,或儿童糖尿病症状重、血糖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不进行OGTT试验。第二步:糖尿病的分型

A.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一般1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B.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俗称1.5型糖尿病):

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可偏低,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C.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热量摄入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

D.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他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手术、感染等引起。

E.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大部分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其在若干时间后发生糖尿病的机率可明显增加。第三步:诊断有无并发症(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友看病秘籍:八项注意要牢记定期去看专科门诊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常规项目。怎样才能做到既看好病,又省时省钱呢?糖尿病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第一项:要明确就诊目的

此次到医院看病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是要明确糖尿病诊断与分型?还是要了解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或是调整治疗方案?还是咨询有关饮食、运动、用药方面的细节问题……尽量把要解决、要咨询的问题都事先写在纸上,以免就医时遗漏。第二项:要做好就诊前准备

把以往的病历资料、化验检查结果、病情监测日记(包括血糖监测记录、用药情况记录以及饮食运动记录等)备齐带好,让医生对你此前的诊治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是复诊,还要将自上次就诊后,自身病情的变化情况(例如,“三多一少”症状是否减轻?是否出现过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有无视物模糊、手足麻木等症状?)反馈给医生,为医生分析判断病情,调整用药提供参考。第三项:注意就诊程序和时机

大医院上午门诊患者很多,就诊时留给每位患者的时间很少,这时不妨提前做好各项化验检查,然后选择患者较少的下午就诊,这样有利于与医生多交流。第四项:简明扼要介绍病情

就诊时要把症状、目前用药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医生介绍清楚,必要时可预先在纸上列出来,以便就诊时提醒自己。如果医生对原来的治疗方案作了新的调整,一定要把用药的有关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副作用)以及下次复诊的时间问清楚。此外,如果近期生活规律有变(如旅游、探亲等),应及时向医生请教此间自己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项:该做的检查一定要做

许多人认为“检查不是治病,开药才是治病”,因此看病只肯花钱买药,不肯花钱检查、化验。其实,检查是为了搞清楚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盲目吃药,药不对症,只会花钱害自己。第六项:要合理安排复诊的频率

这就要求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控制情况,主要包括:各项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等)是否控制达标;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近期病情有无加重等,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各项指标控制良好,复诊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就需要及时复诊,以免延误诊治。第七项:常规开药列好清单

病情平稳的糖尿病患者每月常规开药时,最好将自己用药情况详细列单写清,包括药物名称、剂型、剂量等,以防遇到不了解自己病情的医生时漏开、错开处方,增加麻烦。第八项:不必每次都看专家门诊

常规性复诊开药,应该选择一位您信任的医生(包括社区全科医生),并长期绑定这名医生。但首次就诊或出现特殊情况时,选择专家还是很有必要的。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药物的调整,最好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执行。如果您怀疑自己得了某些急慢性并发症,更应该就诊于糖尿病专家。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到医院看病时,一定要有备而来,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得到有效的诊治,也可以节约时间,一举两得。如何评估病情的轻重糖尿病是一种可致残、致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情轻重及风险评估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都很关注的问题。大部分患者甚至一些非专业医生,往往片面地把血糖高低作为评价病情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同时并存的多种危险因素,尤其是各种并发症的有无和轻重。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判断糖尿病病情的轻重呢?

◎1型糖尿病通常比2型糖尿病的病情重:

儿童时期发生的糖尿病在我国多数为1型糖尿病,由于患者胰岛β细胞受损严重,自身胰岛素分泌几乎丧失殆尽,必须终身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酮症酸中毒等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越重:

除了血糖高外,许多糖尿病患者还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越多,将来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

◎有并发症的比没有并发症的病情重:

糖尿病可造成心、脑、肾、眼、神经、肢体等多器官损害,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大约3/4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反复发生急性代谢紊乱或合并重症感染(如结核)者病情较重: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糖尿病患者的感染也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尿病患者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的存在增加了对糖尿病控制的难度,两者相互影响。临床上,如果一个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病情突然恶化、血糖升高,首先应从感染方面去查找原因。

◎血糖长期居高不下或反复波动者病情较重:

长期高血糖及继发的脂代谢紊乱,可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小血管的慢性并发症,而且一旦遇到应激情况(如感染、外伤、情绪波动等),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胰岛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病情较重:

这种患者通常血糖波动较大,有明显的酮症倾向,口服降糖药往往无效,必须给予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病情较轻者的判定:

凡符合以下几点的糖尿病患者,无论其性别、年龄、糖尿病型、病程长短,均可划为轻症糖尿病:①血糖长期保持稳定,无低血糖发生;②无任何急、慢性并发症;③体重正常,生活起居自如,能胜任正常工作。

每位糖尿病患者均应明确,病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轻症患者若不能长期坚持正规治疗,将血糖等各项代谢指标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病情由轻变重;而即便是病情偏重的患者,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至少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重点提示在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的众多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有两条:即血糖水平高低和有无并发症。何时需要住院治疗糖尿病不像感冒拉肚子,只要自己在家调养吃药就能祛除病痛;也不像阑尾炎,来上一刀就能了事。只有把家庭治疗和住院治疗相结合,才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那么,什么时候该住院?住院干些什么?以下三种情况应住院:1.“两个第一”

即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和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第一次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其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糖尿病的分型,了解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病变,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还要学会观察病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决定使用胰岛素的最佳剂型和剂量。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要学会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2.“两急一慢”(1)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昏迷者。(2)急性应激情况,如糖尿病合并有感染、手术、外伤、脑卒中、大出血、分娩、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

以上“两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往往有生命危险。住院目的是:缓解症状,抢救生命。(3)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心脑血管病变等。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和了解病情,制订合理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3.“高低不稳”

长期血糖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治疗效果又差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医生患者共同努力,找出血糖异常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血糖是否降得越快越好广大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能让血糖尽快降下来。不可否认,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血糖是不是降得越快越好呢?1.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

如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定期(每1~2小时)监测血糖,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每小时下降不宜超过5.6毫摩尔/升,否则容易导致脑细胞水肿,加重意识障碍。

糖尿病患者必须认识到:血糖若下降过快,难免因矫枉过正而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慌、出汗、饥饿及全身瘫软无力,严重的还会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此外,低血糖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诱发心肌梗死及猝死。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除低血糖外,伴随血糖下降所出现的症状多属功能性和暂时性的,一般数周内便可自行消失。但在某些情况下,降糖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把握降糖速度应引起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高度关注。糖尿病患者应在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调整药量,既要使血糖尽快达标并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又要避免因急于求成、血糖下降过快而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事件。2.老年人的降糖速度更需悠着点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调节功能下降,感觉功能衰退,比年轻人更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无症状的低血糖,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危害更大。鉴于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宜适当放宽。

目前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即太过于关注“降糖”,太急于把血糖“快速”地降下来,甚至有很多患者已经到了“血糖一天不降,终日寝食难安”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不科学地一味追求降糖,反而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3.人体内环境对血糖突然下降无法马上适应可产生的危害(1)低血糖引起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增加,而导致反跳性高血糖,使血糖忽高忽低,对控制血糖的稳定极为不利,对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起推波助澜的作用。(2)血糖快速下降使血液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水分向周围组织转移,当眼球内组织水分增加,眼球屈光度发生改变,就会出现视物模糊。(3)脑组织主要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低血糖会影响大脑的营养供应,导致自主神经代偿性反应和神经缺糖性损伤,以致脑细胞死亡。长期反复发作的严重低血糖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引起患者性格变异,精神改变等。(4)低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供能、供氧障碍,导致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诱发心肌梗死及猝死。老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老化,比年轻人更易发生低血糖。并且由于神经系统的衰老,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感受不如青年人灵敏,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5)为了尽快降低血糖,患者会严格控制饮食,久之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及某些重要的微量元素缺乏,会出现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等情况。

总的来说,降血糖要强调既安全又有效,应该按个体化原则,根据糖尿病不同类型、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程、胰岛细胞功能状态、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的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及程度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及其剂量与用法。循序渐进、平稳降糖最关键。血糖居高不下的十大根源影响血糖的因素众多,涉及到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监测等许多方面,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血糖的良好控制。现列举出10种最常见的导致血糖不降的原因,可根据自身情况对照查找血糖不降的根源。(1)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如何、有没有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控制饮食。血糖轻度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单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控制饮食,用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不过,饮食控制绝不是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而是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指“总热量”,而不单指“主食”)与质(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2)运动量不足:

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肌糖原分解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还能舒缓情绪,减少血糖波动。相反,运动量不足对血糖控制不利。(3)情绪与气候因素:

情绪对血糖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均会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减少,血糖升高。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波动。

寒冷刺激可促进肾上腺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4)应激状态:

发热、严重感染、外伤、手术、心梗、卒中等应激状态,或女性处于妊娠期、月经期,均会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升高。(5)选药不合理:

糖尿病患者用药应个体化,需根据分型、体型、胰岛分泌功能、年龄、肝肾功能、有无并发症以及血糖谱的特点,选用降糖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药物。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医疗广告鱼龙混杂,诸如“几个疗程即可根治糖尿病”的宣传纯属无稽之谈,切莫轻信。(6)药量不足或过量:

药量不足导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不再赘述。大家需要警惕的是用药过量。降糖药用量过大,血糖降得过快太低,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升糖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使血糖反跳性增高。此时若继续增加药量,血糖会更高,正所谓“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因此,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搞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还是“低血糖后高血糖”,若属后者,则应减少夜间降糖药量。(7)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若用法不当,则事倍功半。例如,磺脲类降糖药(如达美康等)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使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同步,降糖效果最佳;拜唐苹应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此外,由于药物的半衰期不同,有的药需一天服三次,有的只需一天服一次。例如,糖适平等短效制剂,应一日三次,餐前服用,若仅服一次或两次,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8)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降糖药物(尤其是磺脲类)在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逐渐减退,医学上称之为“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或换用胰岛素。(9)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重超重及肥胖者,其血糖升高大多是因为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而非血循环中胰岛素含量低所致。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不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而应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胰岛素增敏效果的药物,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提高降糖效果。(10)其他药物干扰:

某些药物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削弱降糖效果,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因此,合并其他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选用药物时,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别拿“餐后高血糖”不当回事1.血糖监测应当全天候

不仅要查空腹血糖也要查餐后血糖。只有全天候地使血糖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才算是真正满意的血糖控制,才能有效减少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在此忠告广大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忽视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患者以餐前血糖(空腹血糖)增高为主,而另外一些患者则以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血糖)增高为主。那么,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对心血管影响更大呢?随着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餐后血糖较之空腹血糖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因此,除了要重视降低空腹血糖以外,也要关注餐后血糖水平。2.如何控制餐后高血糖(1)调整饮食,少吃多餐:

①控制进食量,每餐吃七八分饱即可(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两);②稀饭、粘粥的“升糖指数”较高,可显著升高餐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不喝或少喝稀饭;③为减轻餐间饥饿感,主食尽量选择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粗粮或全麦食品,采取“少吃多餐”。(2)饭后适当运动:

这样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辅助降低餐后高血糖。一般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开始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掌握在30~45分钟。注意:不要做剧烈的无氧运动,后者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反而会升高血糖。(3)适当选用药物:

合理选用药物对控制餐后血糖非常关键。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有:①格列奈类: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②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该类药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③速效或短效胰岛素制剂: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有诺和锐、优泌乐等,短效胰岛素有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尤其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快速吸收、快速达峰、快速恢复基础状态的特点,能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

专家提示药物用法也很重要,如α-糖苷酶抑制剂要求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同服,诺和龙要求餐前即服,诺和灵R要求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锐要求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如果用法不正确,疗效将会大打折扣。当然,如果药物选择和用法都没问题而血糖仍高,可以酌情加大药量或采取联合用药。血糖波动危害更大每个人的血糖时刻都在波动。正常人体存在很精细的血糖调节机制,因此血糖波动范围比较小,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分泌功能较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情况。如饮食、运动、发烧等微小变化,甚至睡眠好坏、情绪变化,都会引起患者血糖较大波动,对患者症状、血糖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都会有较大影响。1.长期血糖异常波动的危害大于高血糖本身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往往看重血糖的降低,但对血糖的波动变化不够关注。实际上,长期血糖异常波动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本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①血糖异常波动可加重胰岛β细胞的衰退,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致使血管功能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②血糖异常波动增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持续性高血糖的发生率更高;③血糖异常波动可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忽高忽低时,非常容易导致组织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损害。尤其因血糖波动幅度过大而引发的低血糖,危害程度更远远大于因高血糖而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故血糖控制不能仅仅关注短时期内某段时间某个点的血糖值,而应把血糖长期严格地、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值之内。

胰岛功能日渐衰竭——导致血糖难控制。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是人体内分泌降糖激素——胰岛素的重要组织。研究表明:胰岛功能丧失是导致血糖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胰岛β细胞一旦衰竭死亡,将很难修复再生,它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也会相应丧失。所以要做到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就必须尽早对胰岛功能采取保护措施。

传统的血糖控制办法,一直都是采取“鞭打病牛”的方法,即不断通过外界各种降糖药物来刺激本身已经就疲惫不堪的胰岛细胞,以便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种治疗手段不但无法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还会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时高时低,呈现出幅度较大的“波浪”型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患者引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就越大。2.糖尿病患者如何减少和避免血糖异常波动

正常情况下,血糖每日波动幅度小于4.0毫摩尔/升,如果超过这一限值,包括低血糖,都被视为血糖异常波动。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减少和避免血糖异常波动呢?

◎每天多次监测血糖,密切观察血糖变化;

◎合理调整饮食,做到少量多餐,平衡膳食;

◎根据血糖变化合理安排运动,一般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散步、太极拳、体操等,避免任何剧烈运动;

◎养成生活规律的良好习惯,按时作息和就寝,保证足够睡眠;

◎选择适宜降糖药,避免使用降糖作用过快、过强的药物,如优降糖及其含优降糖的复合制剂,以防引起血糖波动幅度过大;

◎积极查找可引起血糖异常波动的原因,加以纠正,以更好的预防。血糖控制好了,为何还会出现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问:“我血糖明明控制得很好,怎么还出现糖尿病眼病呢?”很多人都因为类似的问题开始对于糖尿病专家所说的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产生了质疑。其实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真的是关键。

事实上,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只有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才能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单纯注重血糖控制,忽视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

研究揭示,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及下肢血管)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度及体重,而且要严格达到控制标准。

◎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存在:

研究发现,大血管并发症早在糖尿病前期,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可能就已开始,并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后才出现。因此,目前强调:对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应当积极干预,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严控血糖,并发症只是显著减少,但不等于没有:

国际糖尿病领域两项大型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大约减少2/3,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减少”不等于“没有”,所以,有些患者虽然血糖控制得较好,仍然出现了冠心病(大血管并发症)就不难理解了。但切不可因为不能百分之百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就放松了对血糖的严格控制,毕竟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并发症的基础工作,其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

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就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况且,我们许多患者是自以为血糖“正常”,实际上,这个正常或是仅仅建立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基础上,或是建立在偶尔测1~2次血糖的基础上。很多血糖“正常”是在并发症已经发生之后,而患者本人可能还不知情。久病未必能成医糖尿病的治疗是漫长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关注决定了治疗能否成功。许多糖尿病患者工作繁忙,看病时间有限;即使是老年人也希望少去医院。绝大部分都对治疗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想要简化治疗过程,甚至想自己参与治疗。因此,许多人会自己调整治疗。

首先,参与治疗的必要条件不是得病多长时间了,积累一定的医学健康知识以后,即盲目增减药物,这是很不安全的做法。有人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没有感觉就说明病好了,可以少吃药或干脆停药。其实,人的身体的感觉常会“欺骗”自己,往往感觉不到轻微的变化。比如,血糖从7.0毫摩尔/升增高到10.0毫摩尔/升就不一定有口干等异常症状。

其次,不能寄希望于停止药物治疗,尤其是停止胰岛素治疗。有些患者笃信“是药三分毒”的观点,十分恐惧降糖药物的肝、肾毒性,治疗有效后马上停止用药。糖尿病患者中确实有人依靠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这部分人只有糖耐量低减或糖调节受损者。明智的作法是更多地了解药品,避免不良反应;当血糖控制达标后,需要继续坚持治疗。有些患者对胰岛素非常痛恨,在医生的劝说和警告下不得不注射,血糖达标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胰岛素剂量。

另外一些患者出于对新药的期待而随时改变治疗,追随新的治疗手段,根据药物的名字来猜测功能,自行替换和搭配,如把拜唐苹改为糖适平,把诺和灵胰岛素改为诺和龙。这些行为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患者不能摆脱医生,而是与医生合作,配合医生治疗。在数字化时代,患者可以有更多的方法与医生沟通,如在网上讨论治疗方案,把自己的检查结果告诉医生;还可以用电话、短信的方式询问医生的意见等。患者的抗糖经验虽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只能作为参考。

注射胰岛素者需要更精细地调整治疗。血糖低于4.0毫摩尔/升,减少一个单位的短效或者预混胰岛素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是口服药物治疗,出现餐后低血糖时也可减去拜唐苹。但这些调整一定要征得医生的同意,只能是“微调”。

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调整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医生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缜密的思考。药物的选择、药物之间的配合是一门学问,医生也是需要终生学习的。

特别提醒健康教育不是培养患者成为医生,而是增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久病”不能使患者“成医”。我们提倡自我养生保健,只是要求人人懂得一些医药保健方面的知识,并非要人人都成为医生,自我诊断、自我治疗,更不要仅凭一知半解就替别人用药治疗,以免自误和误人。做驾驭糖尿病的主人知识改变命运。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糖尿病的无知。糖尿病教育就是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成为驾驭自己健康的主人。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位外国专家在谈到对中国糖尿病防治现状的看法时直言不讳地说:单就临床治疗水平而言,中国与先进国家没什么差距,说到差距,主要体现在糖尿病教育方面,这从中国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偏低、虚假广告大行其道上便可略见一斑。(1)教育滞后,贻害无穷:

这位外国朋友的谏言可谓一针见血,切中了要害。笔者对此深有同感。难道不是吗?许多糖尿病患者,不去接受正规治疗,而是盲目轻信虚假广告,到头来不但没能“根治”,而且还赔钱搭命;有些患者,把胰岛素视为“毒品”,担心使用后会形成“依赖”,当用而不用,结果血糖长期居高不下,最终落得个慢性并发症缠身的结局;有些患者只顾闷头吃药,不懂得需要定期监测复查,结果长期治不达标,还吃坏了肝肾;还有些患者用保健品代替药品,或者只依赖药物而不注重饮食治疗……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无一不是缺乏糖尿病教育的后果。(2)综合防治,教育为本:

糖尿病治疗目前还没有药到病除的捷径可走,需要长期的综合治疗——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五驾马车”理论,糖尿病教育是综合治疗的核心和统帅,是五驾马车中当之无愧的驾辕之马。只有先把教育搞好,让患者明白为什么、怎么办,才能真正将其余四匹马驾驭自如,形成一股合力。

有位中年妇女,在查出自己有糖尿病以后,非常注意控制饮食,肉、蛋、奶从此不碰,一日三餐就吃点粗粮窝头和少量青菜,也不知道应当加餐。结果整日饥肠辘辘,头晕目眩,不到半年,体重就下降了20多公斤,但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老是忽高忽低,还多次出现低血糖。患者体质明显下降,感冒发烧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还出现了营养不良性贫血。后来她听了医院的糖尿病教育讲座后,才弄明白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并学会了科学配餐,吃得既有营养又丰盛,而且血糖比以前更平稳,彻底告别了过去苦行僧式的生活,重新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还有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吃了一年多的拜唐苹,血糖老是降不下来,于是来专家门诊让我给他开点“好药”,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患者的用药方法不对。拜唐苹本应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服用,而这位患者每次都是饭后整片吞服。患者改正了服药方法之后,血糖很快就降下来了。因此说,五驾马车,教育为先,没有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糖尿病教育工作就是授人以渔,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成为驾驭自己健康的主人,受益终身。(3)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普及程度不高,存在许多教育盲区和盲点。不仅如此,由于监管力度不够,虚假广告泛滥,真假李逵让患者难以辨别。在糖尿病教育这块阵地上,科学与伪科学、先进和愚昧、正确和错误无时无刻不在激烈斗争,糖尿病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第二部分 饮食是基础——吃出健康来饮食对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才能减轻胰岛负担,纠正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才能有助于血糖达标。不妨拾起远去的“票证”概念

说起粮票,对于90后这一代人来说,粮票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能见到的物品;对于80后的人来说,童年时期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或者父母的钱包里还曾经看到过粮票的影子,但早已没有印象了;对于60后、70后的人,粮票成了那个时代一种“饥饿”的记忆。而对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在他们青年时代,粮票的价值比冰箱、彩电这些东西更重要,在六七十年代物质贫乏的历史时期,几十斤全国粮票说不定就是一个人的命的价值。

因为只有用粮票才能买回粮食,加之很多人有“三年困难时期”挨饿的经历,平时都想方设法积攒粮票。那个年代,虽说吃“国家粮”的人吃粮有保障,但定量供应的粮食并不够吃。平时难得见油水,饭就吃得多。很多家庭供应的粮食不够吃,就到集市上买粮吃,买得最多的是地瓜,因为地瓜最便宜。煮地瓜吃,熬地瓜粥。实在吃不了,就晒地瓜干,磨地瓜面吃。

因为只有用粮票才能买出粮食,粮票也就有了货币的功能,用粮票还可以换一些用品和大米、鸡蛋等。曾经看到一个资料,当时一些农民用大米、鸡蛋换粮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粮食不够吃,用大米、鸡蛋换粮票,再把粮票转换成玉米等粗粮,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人生活逐步好转,吃的菜、副食品多了,吃的粮食少了,家里的富余的粮票也多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粮食敞开供应,粮票退出了历史舞台。

粮票,勾起了我们对票证年代的沉重记忆。然而,在糖尿病等慢性病蔓延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曾经留给我们“痛并快乐着”的粮票,或许我们还能从中悟出点道理来。在粮油肉蛋奶敞开供应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吃的越来越少,油脂、肉类等副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导致热量、胆固醇和嘌呤类物质摄入严重超标,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节节攀升,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冠心病等疾病呈“井喷”之势蔓延开来。

可见,为防止热量超标,均衡营养,糖尿病患者不妨再拾起“票证”的概念,对“热量”采取限量的办法,以便有计划地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饮食疗法是控制血糖达标的基础饮食疗法是控制血糖达标的基础,均衡饮食在某种程度上比吃药打针更重要。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采用何种疗法,都要进行糖尿病饮食治疗。如您了解了食物是如何影响血糖的,在糖尿病治疗中您就会有信心和控制力。您的饮食构成及饮食时间安排应是个体化的,这是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1.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1)纠正营养失衡:

饮食治疗可有目的地调节膳食中的营养成分,较好地满足患者日常营养需求,达到纠正营养失衡目的;(2)控制血糖水平:

饮食治疗通过控制食物的种类和用量,不致血糖水平过高或失控,有利病情稳定;(3)纠正代谢紊乱:

通过合理提高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例,使得脂肪代谢进行顺利而有利纠正或预防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4)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患者血糖水平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因而对心脑血管及其他器官的损害能降低到最小程度,故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5)维持正常体重: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的热量限制和增加体力活动,可使体重降至正常,消瘦者则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增加热量供给达到恢复体重的目的。2.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原则

严格来说,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的饮食原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由于糖尿病饮食是一种计量治疗饮食,在食物总量控制和营养素比例及餐次安排等方面与正常人饮食又有一定区别。具体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为了便于糖尿病患者理解和应用,笔者以“粮本”的定量方式将糖尿病饮食原则分为以下7步:

第一步:

控制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糖尿病饮食中通常所说的“总量控制”就是指的总热量控制,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是糖尿病饮食中的“纲”,是一个关键的饮食原则。控制热量的目的是维持血糖相对稳定,降低超重或肥胖者体重,有利减轻胰岛负担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热能供给与体型、劳动强度有关,患者的热量供给以维持理想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消瘦者应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增重。

第二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