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望诊启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5:22:38

点击下载

作者:高利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结合望诊启迪

中西医结合望诊启迪试读:

前言

中医学是一门起源于实践的经验医学,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因时代背景所限,尽管中医学没有像西医学那样的客观检查指标和评价标准,但它是数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其客观疗效不容置疑。

西医学在望诊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和中医学不同的是它是针对某个疾病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再结合触诊、叩诊、听诊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其望诊所见往往和五脏六腑之间没有具体的理论联系。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无论哪类疾病,其病因都不是单一的,与机体的体质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正如中医理论所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见,中医理论体现出了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内涵。中、西医的望诊理论各有优势,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必能对临床诊疗提供巨大的证据支持,对充实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做出较大贡献。

笔者对望诊的沉迷与信赖始于仲景的“鼻头色青腹中痛”启发,在临床实践证实了这一论述确实如此之后,便开始思考:既然鼻头色青腹中痛,那么腹部不同的脏腑组织出现不同的病变在鼻头或它处会是什么表现呢?既然鼻头色青腹中痛,那么鼻头色红、色黄、色白、色紫又会是什么疾病的外在表现呢?由于兴趣的驱动,笔者带领多名同道进行了近十年的临床观察,因中医学望诊内容广泛而深奥及其他因素所限,仅在以面、舌为主的望诊方面得到了数以千计的病历资料,通过西医学检测技术使中医对某些部位的望诊结果得到了具有客观证据的证实,为今后中西医结合望诊学的形成奠定了点滴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民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但大多数人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流于浅表,他们认为只要不痛不痒,自己又未在外表发现异常就认为是没病,临床尚需医生详细审查,同时必须具备语言技巧,才能使观察到的异常表现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

本书仅涉及了望诊的部分内容,力图使其明了,能为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微薄的参考,尽管经过多名临床医生的归纳总结及分析,错误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就当是为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抛砖引玉吧。高利2017年8月上篇 理论篇第一章 中医学望诊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要求医者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并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等,总结出该病证的特点,再以此确立治法,施以方药。由此可见,全面而真实地获取患者信息尤为关键。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其中,望诊主要为通过观察人体“神、色、形、态”的变化,以推测脏腑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正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在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视觉接收的信息量巨大,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望诊也位列四诊之首。《黄帝内经》主张“以表知里”,《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丹溪心法》也提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西医诊断“视、触、叩、听”也将望诊列为第一位。因此,作为医者,察言观色是基本功。

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发现五脏六腑的病变会在人体许多部位的体表标志有所体现,其中尤以面舌部最为明显。

1.五脏开窍于五官《灵枢·五阅五使》提出:“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提出以五官合五脏的理论,认为“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开窍于面部“舌、目、唇、鼻、耳”五官。

2.五脏六腑在面部的投射区域《灵枢·五色》又提出:“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之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即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颜);颊侧—蕃;耳门—蔽。与五脏相关的位置是:阙中(印堂)—肺;阙下(下极)—心;下极之下—肝;肝部左右—胆;肝下—脾:肝上—胃;中央—大肠;挟大肠—肾;明堂(鼻)以上—小肠;明堂(鼻)以下—膀胱子宫。

3.头面部经循行复杂

头为“诸阳之会”,为手三阳和足三阳经的交汇之处,同时,手足三阴经也通过经别与头面部联系。《素问·刺热论》中记载:“太阳之脉,色荣颧骨……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督脉沿背中上行,至头循鼻柱;任脉自腹中行,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行于口唇;跷脉会于精明。“听宫、颧髎之分,手太阳也;眉冲、五处之分,足太阳也;迎香、禾髎之分,手阳明也;颊车、巨髎之分,足阳明也;耳门、禾髎之分,手少阳也;上关、听会之分,足少阳也”。头面部不同经络循行部位出现与年龄、肤色、体质不符的皱纹、条索、色斑等,常提示相应部位循行经络所属脏腑的异常。

4.舌诊在中医望诊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伤寒观舌心法》云:“诸经之气,皆上于舌,是以望舌可以知脏腑经络虚实寒热”。五脏六腑之异常经常首现于舌部,“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临症验舌法》)。通过观察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等形态特征,能知正邪盛衰、病邪性质及预后,并指导治疗。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舌尖属心肺,两边属肝胆(亦有认为左肝右胆),中央属脾胃,舌根属肾。从胃经循行部位划分,亦可将舌尖划属上脘,舌中部属中脘,舌根属下脘,常用于脾胃疾病诊断。

此外,关于脏腑病变在体表的投射区,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不断丰富的还有耳部经络全息论、腹针部位望诊等,本书不详细论述。第一节 中医学望诊的内容

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健康人的神、色、形、态等都有其正常的表现,一有反常,便是病态。有些病只反映为神或色等单方面的异常;有些病却反映为神、色、形、态等多方面的病态。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部、舌部和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的病变,诚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一、望神(一)神的中医理论渊源“神”是中医学的概念,中医神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荀子·天论》:“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易传·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神还有奇妙、变幻、难测之意,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通常中医神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概括,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古代医家非常重视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天年》亦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精、气充足则神旺,身体健康;精、气不足则神衰,身患疾病。神来源于先天之精,又靠后天之精滋养。神是脏腑精气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对神的观察,可以了解患者疾病轻重,脏腑盛衰,对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价值。

形神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辩证唯物观认为神不是孤立的,“形与神俱”,“形神合一”,二者不可分离。形即形体,形与神二者相互依附,即所谓“形与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二者相辅相成,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

神出于脑,是生命力的客观表现。西医学对脑的形态解剖,不同部位的功能早已认识清楚,甚至对神经元的数量了解得一清二楚,但在病理状况下大脑不同部位功能的整体调节却知之甚少。

中医对脑的生理病理认识非常到位。《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脑者,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诸髓皆属于脑”。《指玄篇·修仙辨惑论》:头为“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谓之谷神。神存则生,神去则死。日则接于物,夜则接于梦,神不能安其居也”。脑髓为清灵空虚之所,若遭外邪入侵、若内生痰瘀,痹阻脑髓脉络,则易出现痴呆、瘫痪、疼痛等临床症状。西医学大脑的大部分功能与中医的“心”相应,有“心主神明”之说,又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内经》:“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所以脑病的治疗应着眼于心,兼及肝肾。(二)中医论述的神与西医学的神志的区别

西医学对神志的理解,主要指狭义之神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志是机体生长发育及其与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功能活动,具体表现为感觉、感情、意识、思维、精神、语言、记忆、智力、行为等多种内容。

中医认为神是一种具有极强功能的物质。生命之神须依赖水谷精气及其化生的气血物质来滋养,五脏内的精气是神存在和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正如《灵枢·本神》:“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确立了其的物质属性。

在中医观点中,神与人体的气一样,经常游行出入于人体各部,并通过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体现出来。正如《灵枢·周痹》所说,“病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中医神志病病种范畴广泛,如癫病、狂病、郁病、不寐、百合、脏躁等,从临床症状上看,基本涵盖了西医学中各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及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癔病等,也包括了各种内科疾病中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所导致的精神异常症状,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时出现的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

关于神的物质基础尚存争论。传统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而现代有学者提出心脑学说,认为神的功能活动应归属于脑。部分学者基于现代脑循环的研究进展,提出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是血脉,而血脉皆归属于脑,认为“脑主神明”。研究者认为从人的胚胎看,脑为神明之所。从外有神明内必有物质基础看,脑为神明之本,脑在脏腑中居首位。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情感、记忆等活动皆受脑的支配,脑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目前关于究竟是“脑藏神”还是“心藏神”抑或是“心脑相通”等学说,还有相当多的争论。但无论何种学说,对神的本质及其功能认识都是一致的。(三)望神的方法与临床意义

对神的观察是中医望诊的首要内容,望神包括目光、神态、呼吸、形体动作、意识思维、反应能力等。望目是望神中的重点,“神藏于心,外候于目”,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眼睛能传神,目光奕奕有神还是黯淡无光,初见就可以对患者有简单了解。除目光外,面部表情、应答反应、言谈举止等均表现了人的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都属于神的范畴。

望神的结果可分为:有神、少神、失神、假神以及精神异常。

1.有神

又称为“得神”,是精气充足、神气旺盛的体现,是正常人的外在表现,或虽患病而正气未衰,属于疾病较轻阶段,预后良好。具体表现为神志清楚,反应灵敏,双目明亮有神,眼球转动灵活,面色荣润,呼吸调匀,语音清晰,肌肉丰满,动作自如,二便如常。《景岳全书》中云:“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

2.少神

又称为“神衰”或神气不足,介于有神、失神之间。由于疾病导致正气亏虚,故而出现少神,见于虚证患者。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无精打采,目光呆滞,面色欠荣,健忘,嗜睡,倦怠乏力,声低懒言,动作迟缓等,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虚弱而致神气不旺的表现。

3.失神

多在病情严重时出现,表明已伤正气,为预后不佳之象。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甚则出现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搓空理线,或突发卒倒,目闭不开或目暗睛迷,面无光泽,呼吸气微或喘息气促,肌肉消瘦,二便失禁等。正如《景岳全书》中云:“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喘息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忽然暴病,昏不知人,或一时猝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总之是五脏精气衰败,或邪陷心包,阴阳离决的表现。

4.假神

是指病情危重之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常在患者死亡前出现,与整个病情发展过程明显不符,仅为暂时现象,短时间后迅速恶化。古人用“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等词汇形象地表现出了这种现象的特点,注意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蒙蔽。假神是精气将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离决之征。具体表现各异,如久病、重病、意识不清、极度衰弱患者,突然表现出“精神良好”;声低懒言者突然言语不休;不能进食者突然胃口大开;面色晦暗者突然颧红如妆等。

通过对神的观察,可以了解病情变化,患者从有神到少神,再发展至失神,甚至假神,标志着脏腑精气逐渐亏虚,病情由轻到重;若由失神、少神到有神,则表明脏腑精气渐复,病势减轻。

5.精神异常

除以上四种神的表现外,望神还应注意精神异常,包括烦躁不安、癫、狂、痫等。《灵枢·平人绝谷》云:“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这些精神异常是脏腑精气失调的表现。

烦躁不安,神昏谵妄多由邪热内侵脏腑,如邪入心包或邪入于肾所致。

癫病表现为淡漠寡言,哭笑无常,闷闷不乐,喃喃自语,痴呆,多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明之象,亦可能由心脾两虚,神明失养所致。

狂病表现为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少卧不饥,疯狂怒骂,忘形不休等症。可由痰气郁火,阳明热盛,蓄血瘀阻等原因扰乱神明而致。

痫病表现为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醒后如常,反复发作等。可由痰火引动肝风,蒙蔽清窍所致。二、望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一)色诊的中医理论渊源

自然界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古人执简驭繁,把颜色分为青、赤、黄、黑、白五种。其原理是:青、赤、黄是三原色,可以组成世界上各种颜色,黑、白是三原色的特殊表现形式。《内经》为望色诊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五脏生成》说:“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并认为诊病“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对此,张景岳解释说:“因脉以知其内,因色以察于外,脉色明则参合无遗,内外明则表里俱见,斯可以全无失矣。”这里所谓“合脉色”,一者指出了“色”、“脉”对诊断病证的重要性,二者也强调了“色”与“脉”关系密切,不可分离。色与脉均与气血的运行有关,而气血运行又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因此色脉之间的联系主要建立在脏腑经络的气血运行上。后世医家在《内经》色诊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阐明了色诊的原理。《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曰:“尝考《内经》诊法,以五色行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曰:“五色者,气之华,应五行,合四时,以彰于面。唯其察色、按脉而不偏废,然后察病之机,断之以寒热,归之以脏腑,随证而疗之……然而治病万全之功,苟非合于色脉者,莫之能也。”由此可见,色诊在临床上具有“察外以知内”的实用价值,其根本原理则是“色脉相合”。(二)望色的方法

望色包括观察皮肤颜色(色调)和光泽(明度)的变化。由于人的皮肤色泽有先天的差异,因此望色时要注意与平时色泽相比较。

1.常色

常色是人在正常状态时的面部色泽,表示人体精神、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人的面色是很复杂的,可以说人人不同,但每个民族,都有其基本的面色。我国人群多属黄种人,与欧美的白种人、非洲的黑种人有明显的不同。我国正常人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在黄种人中,由于人们先天体质禀赋不同,体质强弱不同,年龄不同,居住地区不同,工作职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其面色肤色都会有很大差异。再则因季节、昼夜、阴晴和饮食起居的变化,也可以使人们的面色出现一些生理性变化,每个人的面色都不一样,可能偏红、偏黄、偏白、偏黑,但具体到个人的肤色特征每个人一生中面色是比较稳定不变的,这是“主色”。

2.客色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人的面色会随着季节、气候、昼夜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水土、环境、工作条件等差异,受饮食、情绪等影响,面色也发生相应变化,这就是“客色”,这些变化比较细微,不是太明显,属正常的生理性变化。简而言之,春天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稍红,长夏时节面色稍黄,秋季面色稍白,冬季面色略黑。白天正气运行于体表阳分,面色应当光泽而外映;晚上正气运行于体内阴分,面色应当明润而内含。晴天则气热,热则淖泽,淖泽则面色略黄赤;阴天则气寒,寒则血凝,血凝则面色略青黑。青少年气血旺盛,肌肤多柔嫩,面色多润泽而清;中年以后逐渐衰老,血气渐衰,肌肤苍老,面色多憔悴而浊。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面色多白皙、细嫩;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常常暴露在暑日中,热袭皮肤,面色多为赤黑。长时间居住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因受寒而面色容易发白;长期居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因受热而面色容易发黄发红。羞愧时面色多红,愤怒时面色多青,惊恐时面色苍白,忧思者面色偏黄。此外,如饮酒、饱食、风土、种族的不同面色都会出现客色变化,属于正常情况。

3.病色

病色是人体在疾病情况下出现的面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面色晦暗不泽。无论何种面色,均贵在有泽,如出现色晦无泽,是正气大衰,精气将竭之象。二是面色过于鲜露,色浮少泽,或与病情不符。三是某色独显,为某脏病情加重。四是面色太过或不及,与本色、环境不相应。(三)面部望诊

望诊中五色以面部表现最为突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窍”,故颜面的色泽可以表现出脏腑气血的盛衰。《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色为脏腑气血所荣,面为脏腑气血所凑,由于面部经脉丰富,故人体脏腑精气通过气血的运化,从经脉而荣于外,通过色泽而显露于面部。因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素问·五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表明心经与面部色泽的关系甚大。《四诊抉微》云:“气由脏发,色随气华”,气血旺盛则面色荣润,气血衰败则面色枯槁。

1.望面色的具体方法

面部五色主病是中医面部望诊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了解其内容,掌握其方法。(1)青色:

青色对应于肝,是足厥阴肝经的本色,即肝胆之色。故可伴有两胁下疼痛,疼痛牵引小腹,容易发怒,耳鸣,耳聋,胆怯,容易受惊吓,头痛,面颊肿痛等肝胆经症状。主要代表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等。青色产生的机制多样,主要有气机壅滞,肝阴不足或肝血不足,寒冷或疼痛剧烈,人体阳气不足,均通过阻碍气血运行而致面色发青或青紫。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青色的伴发症状不同:

肝阴不足或肝血不足,导致筋脉失养、肝风内动,可出现抽搐、惊风。惊风后病人面色多青,尤以小儿鼻柱内侧最为明显。

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可出现心阳暴脱的真心痛(如心肌梗死)发作时,可见面色口唇青紫。

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可引起肺气闭塞,呼吸不利,气血津液不能通调,血气运行不畅,瘀阻面部,而出现面色青紫。

女性面青,多为情志不畅,心情抑郁,肝气郁结。

饮食少,爱生气,多为肝强脾弱,或食积作痛。

面色青黑,多见于疼痛,甚至痉挛。

鼻头色青,多见于腹中疼痛。

头痛,面颊青黄,眩晕,不敢闭眼,身体沉重,为痰厥头痛。

腹痛,尿白,爪甲白,面色青,喜热饮,或腹满,腹泻,属于寒性疼痛。

眼周和鼻周发青,多为筋骨酸痛。

面目色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属于阴毒为病。

烦躁如狂,心腹绞痛,头晕欲吐,面目青黑,四肢冷逆,可见于中毒。

眼角色青,属于肝病。

面色微苍,咽干,容易悲伤、发怒,多汗怕风,目下色青,多为肝风。

面青吐沫,扑倒在地,意识丧失,属于痫。

面青目反视,手足摇者,肝痫也。

痫发,手足厥冷,偃卧拘急,面青吐沫,声音微小,脉沉细,属于阴痫。

突然的面青、气促,多见于惊恐之后。

面色青白,形瘦如柴,多属元气衰弱。

青或兼白者,属于阳虚阴胜。

目下色青者,多为忧虑或惊恐。

咳嗽,面青,多属肝乘肺。

头重,颊痛,面色青,欲呕吐,发热,腰痛不可以俯仰,腹泻,多属脾热病。

小儿面青,身体冷,目陷干呕,大便稀,多属于夏天冷食冷饮过多,导致胃气虚弱。

小儿夜啼,面色青白,手足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多属脾寒。

小儿上气气逆,面青喘嗽,昼夜不息者,多属风寒入肺。

小儿面青,咳嗽气喘,呼吸急促,多为风寒袭肺。

小儿面青肢冷,目陷干呕,腹泻如水,是夏日积寒脾胃气虚所致。

小儿夜啼,面色青白,手足俱冷,不欲吮乳,屈腰不能,此为脾寒。

小儿面青灰滞,骨瘦如柴者,此为元气衰弱,营养不良。

新生儿出现眉青面赤,四肢抽搐者,此为脐风。(2)赤色:

赤色对应于心,为手少阴心经的本色,即心色,亦暑热之色。是火热较盛,鼓动气血充盈脉络的气色。主要代表热证,赤甚为实热,微赤为虚热。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红赤。就脏腑而言,色赤主心病,实证多见胸中窒闷不适,疼痛,或胁胀满,胁下痛,胸背肩膀间痛,两臂内痛;虚证则见胁下与腰相引而酸痛,胸腹胀大,下肢水肿等。

满面通红,兼高热烦躁汗出,多见于阳盛于外或发热或脏腑实热。

面红目赤,头胀头疼,烘热阵作,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

颊赤面青,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多见于肝胆少阳病证。

两颊微赤,环目鼻而青,怕冷发热者,多见于外感风寒感冒。

面赤而光,口苦足冷者,怕冷尿赤者,多为上热下寒证。

面赤如醉,口渴欲饮者,多为胃热证。

面赤咽干,咳嗽频频,痰黄黏稠气秽,多为热性咳嗽。

午后颜面粉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阴虚火旺,可见于肺结核或阴虚火旺证。

额头色赤,多属于上焦有热。

下巴色赤,多属于下焦有热。

目痛,鼻干,面赤,多见于阳明病。

面赤像醉酒之后,多见于胃热。

两颊微赤,环目鼻色青者,多见于怕冷和发热同时并见之人。

面赤,多言,怕寒者,多见于阳邪之中夹杂阴邪。

面赤,多言,发热,属于阳邪旺盛。

面赤而有光泽,多属于上热下寒。

面赤而无光泽,多属于下热上寒。

少阴病。不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者。里寒外热也。

面赤气粗,涕泪交流,四末独冷,鼓栗恶寒者,多见于痘疹初起。

小儿夜啼,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而烦躁者,多属于心火。

鼻子色红干燥者,多属于脾热。(3)黄色:

黄色对应于脾,为足太阴脾经之本色,即脾胃之色。主虚证,湿证。黄色乃脾虚湿盛的征象,多因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液,体内水湿停滞;或水湿蕴结,熏蒸肝胆,或胆汁瘀积等所致。对脏腑而言,黄色主脾胃病,可见身重,肌肉萎缩,虚则腹肠鸣泄泻,饮食不化,脘腹胀满或痛.饮食不下等症。

面色淡黄,枯槁无光泽,肌肤干燥,形体瘦弱,多因脾胃虚弱,或长期慢性失血、小儿疳积、虫证等。

面色黄而虚浮,多为脾气虚弱,湿邪内阻。

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多由脾胃,肝胆湿邪阻滞或瘀血内停日久,导致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称为阴黄,多由寒湿内停,脾阳被困或瘀阻日久而成;面色黄而鲜艳如桔皮者称为阳黄,为肝胆湿热蕴蒸所致;发病急骤,面目深黄,伴高热神昏,发斑吐衄者称为急黄,因感受时行疫毒所致。

面色黄而淡,食欲不振,多是虚寒胃病。

黄而兼白,腹痛,吃饭不香,多为脾胃虚寒。

黄而兼青,腹痛欲泻者,此为脾虚肝旺。

面黄唇白,泻下便黄者,多为寒湿泄泻。

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多见于肝硬化病人。

妇女面如熏黄者,多为月经不调。

新生儿面目俱黄,其色如金,此为胎黄。

小儿面黄肌瘦,皮毛憔悴,腹大肢瘦,青筋暴露,为疳积。

面目青黄,腹痛隐隐,身体渐瘦,此为虫证。

周身疼痛,发热,皮肤色黄如烟熏,属于湿邪致病。

面黄发热,身重体痛者,属于湿邪在表。

面黄而颜色昏滞者,多属于寒湿致病。

身痛,面色微黄,皮肤爪甲发黄,为黄疸。如兼面红黄,口渴,尿赤色亮,身热,属于阳黄。如兼口不渴,面色黯黄,身冷如冰,属于阴黄。

面黄目赤,两胁痛满,多属脾热。

喜欠善嚏,清涕出,发热色黄者,多属寒邪侵袭。

黄而兼白,多为脾胃虚寒。

黄而兼青,多见于脾虚泄泻。

黄白无光泽者,多为脾肺气虚也。

黄而色淡者,多见于胃病虚寒。

腹胀食少,精神倦怠,面黄肌瘦者,多属于虚胀。

面色黄而虚肿,食少,多为虚极。

小儿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腹坚且大,青筋暴露者,为疳病。

面色乍黄乍白,属于疳积也。

腹中块起,按之不见,肿聚往来,痛无休止,五更心嘈,牙关强硬,呕吐涎沫清水,面色青黄,多见于虫证。

面黄唇白,可见于虚寒泄泻。

面色深黄,可见于伤食吐泄。

鼻头色黄者,多为胸上有寒。肥胖人脉细,色黄,可见于胸上有寒也。

鼻色惨黄者,多为脾虚至极。

鼻尖青黄者,可见于淋证。

妇人面色如熏黄,可出现月经不调。(4)白色:

白色对应于肺,为手太阴肺经之本色,即肺之色。主要代表虚证,寒证,血虚,气虚。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或耗气失血,血脉不充;或暴吐暴泻,阳气暴脱;或气血不足或外寒侵袭,经脉挛缩均可导致面色发白。就脏腑而言,白色乃肺与大肠病之色,可见咳嗽气喘,胸闷气短肩背痛,汗出异常,肠中切痛,肠鸣泄泻,当脐而痛等症。

面色苍白或晦暗,或下肢水肿,多为阳虚。

面白水肿,小便不利,少腹胀满者,多为肾阳虚证。

突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大汗淋漓,则为阳气暴脱。

面白少光泽,淡白或苍白,伴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多为气虚。

色白无光泽,头晕心悸,少气懒言,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腹痛剧烈,肠鸣腹胀,为里寒证。

面色苍白,泄泻,澄澈清冷,腹痛肢冷者,为脾胃有寒。

咳嗽,面色淡白,呼吸张口气短者,此为肺痿。

面色白甚,咳喘气短,多汗恶风,此为肺气不足。

面色苍白,咳喘少气,多汗恶风,痰黏难出,伴见腰膝酸软,属肾虚喘证。

女性面白无光泽,伴饮食减少,腹中冷痛,多为月经不调。

女性面色白,唇干口燥,多是月经过多所致的血虚气亏证。

面色㿠白,咳嗽短气,多汗,怕风,多属风邪袭肺。

面白少光泽,多属气虚。

面白色枯,多属气血俱虚。

鼻头色白,多见于失血。

咳嗽病,面色㿠白,痰多清稀,鼻流清涕者,多属寒邪袭肺。

面上有白点,多为虫积。

面白少神,手足逆冷,多为胃虚泄泻也。

肠鸣腹胀,时疼痛,大便澄澈清冷,面色淡白,四肢逆冷,多为中寒泄泻。(5)黑色:

黑色对应于肾,为足少阴肾经之本色,即肾和膀胱之色。主要代表肾虚,寒证,痛证,瘀血、水饮等。黑为阴寒水盛之色,肾为水脏,由于肾阳不足,水饮不化,气化不行;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或肾精亏耗或阴火内耗或瘀血内停日久故呈黑色。就脏腑而言,黑色为肾与膀胱之病,可见腹大,喘咳,身重,盗汗,恶风,水肿,腹痛,不得小便,甚至水留为胀。

面黑灰滞,小便频数或排尿滴沥作痛,小腹拘急,水肿,多见于年迈男性,可伴见腰酸腿软,多属肾阳虚证。

目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白带异常。

面黑而黯淡,怕冷,多为肾阳虚衰,阴寒过盛。

面部黑褐斑,常见于老年人肾精虚衰,也可见于血瘀、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证。

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多由瘀血日久所致。

腹内积聚消灼真阴,日久面色苍黑,腹胀大如鼓,形成鼓胀。

抑郁证日久,湿热胁痛,最后导致面黑黄疸。

黄疸日久,面色黧黑,体瘦耳焦,此为肝肾阳虚之重证。

消渴(如糖尿病)日久,饮一溲一,小便浊而有沫,最终也可见面黑身肿,是肾虚精亏所致。

面黑干焦而齿槁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所致。

面黑紫,关节肿胀,脉结代是为“肾痹”。

面黑如煤炱,环口黧黑,是为肾精衰竭之证。

颧与额黑多为肾病。

面色黑,牙齿枯槁,多属肾热也。

面色黑,但颜色浅淡,多属肾病水寒。

面色黧黑,形瘦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液者,多见于消渴病。

鼻头色微黑者,为体内有水气。

面色黑,眼睑微肿,为水病。

总之,若肝病见白色,若心病见黑色,若脾病见青色,若肺病见赤色,若肾病见黄色,均为病情难治。

2.面色分部观察

望面色时,除颜面整体的色泽外,特别要注意望“明堂”和“精明”。明堂为鼻,居中央而临四方,像君主一样重要。《灵枢·五阅五使》云:“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物色独取于明堂”。精明为眼,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面部均有相对应的部位,通过面诊可以对人体脏腑气血的盈亏、经络病变做定性和定位诊断,其意义非常重要,关于部位的划分方法共有四种,现介绍如下。在临床上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不要拘泥或机械的使用某一特定的面诊方法。原则上是以明堂周身分布法为主要依据,但病有深浅,色有显晦,发病的病机很多,所以对于望诊观察结果的解释,也不是绝对的,仍然需要大量临床观察予以验证,还要注意四诊合参。(1)明堂周身分布法(图1-1、图1-2):

据《灵柩·五色》将面部比喻为一座宫廷院落,鼻居中央,位置最高,故称明堂,这是一种比喻方法,其余各部,均按这种形象化方式予以想象。把整个面部的名称分为: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颜),颊侧——藩,耳门——蔽。

按照上述名称和五脏相关的位置如下:

鼻——明堂(鼻端——准头(面王)——脾;两侧鼻翼——方上——胃)

前额——庭(颜)——头面

眉间——阙(阙上——咽喉;阙中——印堂——肺;阙下——山根;下极——心)

下极之下——年寿——肝

年寿左右——胆

两颧之下——中央——大肠图1-1 明堂藩蔽图图1-2 面部色诊分属部位图(2)面部五官与经络:

督脉从背部脊中上行头顶至鼻中,任脉自腹部前正中线上行于头面,冲脉上行荣于口唇,跷脉则相会于睛明穴,手太阳经循行于听宫、颧髎,眉冲五处属足太阳经,手阳明经循行经过迎香,颊车属于足阳明经,耳门属于手少阳经,上关听会属足少阳经。可见太阳、少阳、阳明、督脉、任脉、冲脉、跷脉等经脉均在面部有其所属部位,通过经络在面部的分属,可以进行经络辨证,进一步了解疾病情况。根据不同部位的色泽异常,及这些部位的异常变化,可以推断何经受病。(3)面部五官分应五脏:

在中医学中,五官(鼻、目、口唇、舌、耳)与五脏(肺、肝、脾、心、肾)相对应。如《素问·刺热》中以热病为例描述了面部的不同区域与五脏的关系:“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即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部中央为心,鼻为脾,颐为肾。根据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来诊断其内脏的病理变化。此法简便,主要用于热病的诊断和治疗,后世医家已扩展到对一切疾病的望诊,尤其在儿科应用较多。例如:喘息鼻张是肺病;眼角色青者是肝病;口唇色黄者是脾病;舌卷短而颧部色红是心病;颧部与脸颊色黑是肾病;肾开窍于耳,耳黑则为肾病较重的征象。可以此作为望面色的补充。

附:国外面部望诊简介(1)哥伦比亚报道的内脏在面部的投射区(图1-3):哥伦比亚《万花筒》周刊曾刊登一篇题为“望你一眼就可使你康复”的文章,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在面部均有投射区。图1-3 面部脏腑分布图

其面部望诊分属部位图解如下:

1.膀胱、子宫区:在前额上部的正中处,与发际接近。

2.右卵巢、右睾丸区:在前额的右上部,右眼瞳孔直上,发际一横处。

3.升结肠区:额角外上方,发际下二横指颞区。

4.输尿管区:在前额中部,印堂穴直上二横指处。

5.横结肠区;在前额下部,两眉上一横指处,呈一带状区。

6.右肾区:在右眼球直上的眼睑处。

7.胰区:在鼻梁正中部,印堂穴下一横指处。

8.右肾上腺区:在鼻梁右侧(鼻软骨右侧缘)右眼内眦正下方。

9.肝区:在右侧面颊部,稍偏外侧处。

10.胃区:在鼻尖处。

11.右肺区:在右眼外眦直下,颧骨下缘,与鼻翼下端的同一水平处。

12.食道区:在鼻与上唇的人中沟之正中处。

13.右支气管区:右侧嘴角下方的一横指处。

14.甲状腺区:在下颌部,下唇的下方,颏唇沟中央的凹陷处。

15.咽喉区:在下颌部之甲状腺区下方一横指处。

16.左卵巢、左睾丸区:在前额左侧上部,左眼瞳孔直上,发际下指处。

17.小肠区:在前额正中部,印堂直上一横指处至二横指之间处。

18.降结肠区:在左侧额角中部,颞区发际处。

19.左肾区:在左眼球直上的左眼睑处。

20.十二指肠区:在鼻中部之左侧,左眼内眦下方处。

21.左肾上腺区:在鼻左侧软骨边缘,左眼内眦正下方处。

22.脾区:在左侧面颊部,稍偏于外侧处。

23.隔膜区:在鼻翼左侧旁,鼻唇沟之中部。

24.左肺区:在左眼外眦直下之颧骨下缘,与鼻翼下端的同一水平处。

25.心脏区:在两嘴角处。

26.左支气管区:在左侧嘴角下方的一横指处。

以上分区表明面部像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它系统地、选择性地反映了内脏的情况。如果面部相应部位有皱纹或斑点说明与之对应的内部器官可能有疾病侵犯。皱纹和斑点:表明脏腑功能失调。面部小疙瘩:表明所在部位病菌侵入血液。黑眼圈: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问题。虹膜黄染:表明肝脏有毛病。(2)日本的面部三区划分法(图1-4):根据日本医学的观点,眉以上的部位叫上亭,可反映与脑有关的疾病,眉以下至鼻下沿叫中亭,可反映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鼻以下的部位叫下亭,可反映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图1-4 面部三区划分法(四)望色的临床意义

1.可以判断脏腑精气盛衰《素问·五脏生成》曰:“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内经》以具体实物的颜色作对比,形象化地阐明了依五色来判断五脏精气盛衰及五色“欲”与“不欲”的要点。《身经通考·望色》曰:“如缟裹者朦胧光泽,虽有形影,犹末灿然,内因气血无乖,阴阳不争,五脏无偏胜故也。”《望遵经·色以润泽为本》曰:“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合而言之,而气色之见不可离,分论之,而气色之辨不可混。”由于色泽是脏腑气血之荣,主要反映脏腑精气盛衰,故面色光明润泽,隐然内含为脏腑精气充盈;面色显露,仍有光泽为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面色暴露,晦暗枯槁则为脏腑精气衰竭。所以《灵枢·五色》强调望色必须“察其泽夭,以观成败”。

2.可以推知脏腑病性病位

历代医家均以面部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来推测脏腑病因病性,阐释脏腑病变的机制,反映出先贤们对颜面色诊造诣精深。《素问·举痛论》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指出五色所主的总体病性。《素问·痿论》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灵枢·论疾诊尺》曰:“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身痛。”均具体指出了色调变化与病位病性的关系。《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指出:“五脏受伤,本不易辨,但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肝病则目不能视而色青,心病则舌不能言而舌赤,脾病则口不知味而色黄,肺病则鼻不闻香臭而色白,肾病则耳不能听而色黑。”《灵枢·五阅五使》曰:“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五官、五色与五脏的联系推断脏腑病位所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曰:“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鼻为面王,内应于脾。《医碥·望色》曰:“青色属肝,主风,风主惊、主寒、主痛。面唇青者,寒极也,青而脱色,惊恐也,青而黑者,多寒痛,青而白者,多虚风,青而赤者,为肝火;青赤而晦滞者,为郁火。赤色属心,主热……黄色属脾,主湿热、食积。黄而明如橘子者,湿少热多也;黄如烟熏,暗浊不明,湿多热少也。黄而黯淡者,则为寒湿;黄而枯痿者,胃中有火;黄而色淡,胃气虚;黄而青黑者,为木克土,水无制。白色属肺,主气血虚寒,纵有虚火断无实热。白而无神者,为汗泄脱血;白而青者,气寒血凝;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白而肥者,有痰;白而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黑色属肾,主寒、主痈。青黑为阴寒,焦黑齿槁为肾热。”皮肤络脉的气血运行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致使外在的色泽荣夭产生相应的变化。临床上根据这些变化达到“察外以知内”的诊断目的。

皮肤色红:

皮肤忽然变红,如染脂涂丹,名曰“丹毒”。发于头面者称为抱头火丹;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称为赤游丹;发于小腿者称为流火。发于上部者多由风热火毒所致;发于下部者多因湿热化火而成,但外伤染毒也可引起。

皮肤色黄:

皮肤、面目、爪甲皆黄,是黄疸病。分阳黄、阴黄二大类。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因脾胃或肝胆湿热所致。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多因脾胃为寒湿所困。

皮肤色黑:

皮肤黄黑而晦暗,属肾阳虚,温运无力,血行不畅所致;若色黑而干焦,多由肾精亏耗,肌肤失养引起。

皮肤色白:

皮肤苍白,为气血不荣之象。若局部皮肤明显变白,呈大小不等的斑片状,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不痛不痒者称为白癜风。多因气血失和,肌肤失养所致。

3.判断疾病的善恶顺逆

凡是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为预后良好。凡是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说明脏腑精气受损,胃气不足,不能荣润于面,多预后不佳。临床上还可以观察动态变化,由善色转恶,是病情加重,由恶色转善,则是病有转机,可能好转痊愈。

另外,病色交替可断病之顺逆吉凶,病与色相应为正病正色,病与色不相应,称病色交错。在交错中又有相生相克的善恶关系,相生为顺,相克为逆。(见病色交错简表)。如肝病见青色,正病正色为病色相应,是疾病发展的正常现象。若见黑色(水生木)或赤色(木生火),是不相应中的相生之色,属顺色。若见黄色或白色是不相应中的相克之色属逆色。在顺证中,色生病为吉中之顺,病生色为吉中小逆。

在逆证中,色克病为凶中之逆,病克色为凶中之顺。

在临床运用中,认为色以润泽和胃气为本,色贵有神,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治疗。

五行生克及五脏病色交错关系参见图1-5。三、望形(一)望形的内容

机体外形的强弱与五脏功能盛衰是统一的,人体的皮、肉、筋、骨、脉合于五脏,头、背、腰、膝、骨五府也与五脏密切关联,故观察这些机体形态,就可知五脏变化,內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望形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全身和局部的静态外观的描述。

1.望形体之壮、弱、肥、瘦

壮即形体强壮,可见骨骼粗大,胸廓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壮者表明脏腑坚实,气血充盈,虽然有病,但正气尚充,预后多佳。弱即形体衰弱,可见骨骼纤细,胸廓狭窄,肌肉不充,皮肤枯槁。弱表明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若病则预后较差。肥即形盛多肉。肥而能食为身强力壮;肥而少食则为形盛气虚,属阳气不足。体肥者聚湿生痰,痰盛气郁则易患中风暴厥之证。此类病人常因阳虚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故有“肥人多湿”之说。瘦为肌肉不充。瘦而食少为脾胃虚弱;瘦而食多为中焦火旺;肌肉尽削为气液枯竭。瘦人多见阴虚火旺,易出现劳嗽之证,故又有“瘦人多火”之说。其严重者,消瘦若达到“大肉脱失”的程度,卧床不起,则是脏腑精气衰竭的危象。图1-5 五行生克及五脏病色交错简图

2.望五体之皮、肉、脉、筋、骨

皮有厚薄泽夭,皮肤腠理之疏密,可测卫气强弱。皮肤腠理致密则卫气充实,腠理稀疏则卫气薄弱,皮肤表面的润燥,可测出津液的盛衰;肉有肥厚消长,肌肉为脾所主,肌肉的坚软,可表明脾胃功能情况;脉有大小迟数,脉可测出气血旺损;筋有粗细缓急,筋为肝所主,由筋可知肝血盈亏;骨有大小坚脆,骨为肾所主,骨可测出肾之虚实。

3.望五府之头、背、腰、膝、骨

头为精明之府,神明所居之处,如头部低垂,目无光彩,为精神衰惫之象;背部藏胸中脏器,若背弯肩垂,为内脏衰弱;腰为肾之居处,腰痛不能转侧多属肾脏衰惫;膝盖为筋居之处,膝部屈伸不利,行则俯身,为筋脉衰弱;骨为藏精之府,如不能久立,行则身体摇摆不稳,是髓不养骨,骨将衰疲之象。

4.望皮肤之外观

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异常变化,查看有无皮肤病变,如斑疹,水疱、疮疡等。正常人皮肤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柔软光滑,富有弹性,无肿胀。异常情况常见于以下几种:

皮肤虚浮肿胀,按有压痕,多属水湿泛滥;皮肤干瘪枯燥,多为津液耗伤或精血亏损;皮肤干燥粗糙,状如鳞甲称肌肤甲错,多因瘀血阻滞,肌失所养而致。

斑和疹都是皮肤上的病变,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斑疹色红或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者为斑;若色红,点小如粟粒,高出皮肤,摸之碍手,压之褪色者为疹。斑多由外感热邪深入营血,迫血外溢所致,或因气虚不能摄血而发;疹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或麻毒时邪,气血相搏,发于肌肤而形成。

椭圆形水疱,顶部饱满,浆薄如水,后稍混浊,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多发于小儿者称为水痘,多为外感湿热所致。口角唇边鼻旁出现成簇米粒大小水疱,伴有灼热疼痛感,多是由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而引起的热气疮。透明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面,擦破流水,以颈胸多见,四肢偶发,唯不见面部者称为白痞,湿邪郁于肌表,汗出不透所致,多见于湿温病。

痈、疽、疔、疮皆属疮疡一类外科疾患。痈:疮疡皮肤局部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为痈,多为湿热火毒蕴结,气血瘀滞所致;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或晦暗,不热少痛者为疽,由气血亏虚,阴寒凝滞引起;疔:初起如粟,根脚坚硬而深,或麻或痒,顶白痛剧者为疔,多为外感风热或内生火毒所致;疖:起于浅表,形圆而红肿热痛,化脓即软,脓溃即愈者为疖,多因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而发。(二)望形的临床意义

观察人体外形的变化可以反映体质,提示疾病的性质和转归。

1.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

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鸡胸”、“龟背”等畸形,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胸如桶状为素有伏饮积痰,肺气耗散或肾不纳气。胸廓扁平者,为肺肾阴虚或气阴两亏。腹部肿大,而四肢瘦弱为肝郁脾虚,瘀滞水停。脏腑精气衰败可表现为腹皮甲错、腹瘪着背,若脏腑精气亏耗至极,则表现为脊疳,即脊骨如锯。

2.有助于判断人的体质

每个人体质不同,先天阴阳气血等禀赋有异,体形的特点从侧面反映了体质情况,易患疾病也随体质而各异。《医理辑要》云:“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以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古人根据体态对人的体质进行分类,如:将人分为阴脏、阳脏和阴阳和平三大类。阴脏人多阳虚阴盛,体形特点偏于矮胖,头圆,肩宽,颈短粗,胸宽短较圆,身体姿势多后仰;阳脏人多阴虚阳盛,体形特点偏于瘦长,头长,肩窄,颈细长,胸廓较平,身体姿势多呈前屈;阴阳和平人无阴阳偏盛,气血和调,体形特点居中。

再比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木型之人皮肤苍白,头小,面长,肩宽,身背直挺,手足小;火型之人皮肤色赤,脊背肌肉宽广,面部瘦小,头小,手足小;土型之人皮肤色黄,面呈圆形,头大,肩背肌肉结实,腹部大,股胫肌肉丰满,手足小;金型之人皮肤色白,头小,肩背窄,腹小,手足小,足跟骨大而坚实;水型之人皮肤色黑,颜面棱角分明,头大,腮部清瘦,肩小,腹部大等。每种类型之人的外表特征不同,性格、生理病理变化也均有其自身特点。

形体的强弱胖瘦及体质、体形特点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但不可过于拘泥,应综合分析才能判定。四、望态

即对人体动态外观的观察,包括体位、姿态。(一)望“态”的内容

中医望体态包括姿势和形态两个方面。正常的姿态是舒适自然,运动自如,反应灵敏,行住坐卧各随所愿,皆得其中。在疾病中,由于阴阳气血的盛衰,姿态也随之出现异常变化,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病态。望姿态,主要是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

1.动态

运动障碍:肢体颤动,抽搐,战栗,手足痿弱,关节活动困难,偏瘫或口眼歪斜。运动障碍伴神志异常:撮空理线或循衣摸床,或猝然昏倒,并伴有肢体运动障碍。特殊姿态:行动前倾,以手护腹;行动弯腰曲背以手护腰;行进间突然以手护心胸不敢行动;蹙额捧头。

2.静态

坐位:喜伏、喜仰、不得卧、坐而欲起不安、但卧不得坐。卧位:向外喜仰面伸足,向内喜蜷卧不动。(二)体态的变化与体质及疾病的关系

望姿态,主要是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如病人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在外感病中,多是发痉的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是血虚阴亏,经脉失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