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01:08:49

点击下载

作者:薛友津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

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试读:

不朽的精神永远的丰碑

罗志军

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最集中的殉难地。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信仰如山,信念如磐。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有近十万人之多,其中留下姓名的就有1519位。他们当中不少人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牺牲时正值青春年华。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毅然舍弃优厚的生活条件,走上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虽身陷铁窗炼狱却临危不惧、顽强不屈,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今天,人们每每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悼念雨花台烈士群体,都感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雨花英烈的革命人生辉煌壮丽,雨花英烈的崇高精神高山仰止。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组织创作的这套“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以文学的形式集中讲述何宝珍、邓中夏、恽代英、冷少农、罗登贤、朱克靖等多位雨花英烈的革命故事,为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本色提供了精神之“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铭记他们催人泪下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的不朽功勋,自觉做到信仰、忠诚、为民、担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两个率先”的崭新业绩告慰雨花英烈的在天之灵。

雨花英烈精神不朽,理想信念之树长青!楔子茶香味浓情悠悠,鲜花“美酒”祭战友

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占乌江南岸瓮安县猴场镇(今草塘镇)。当晚,指战员在驻地举行迎新晚会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在距离猴场镇西一公里处的下司宋家湾村一家大院召开会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猴场会议”。猴场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中央红军应当立刻准备在川黔边广大地区内转入反攻来彻底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这个决定既重申了“黎平会议”决议,又表明中央开始有了由被动转入主动的精神状态,为即将召开的“遵义会议”作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准备。

猴场会议会址原为商人宋泽生住宅,建于1912年,系四合院,房屋四周为砖砌桶墙,俗称“一颗印”房子。桶墙高约八米,内有正厅五间,厢房、下厅各三间,中为石嵌天井。桶墙左前角有碉堡、马房,右侧茂密竹林掩映。正厅后为花园,后山古树参天。

会议决定,红军应强渡乌江、占领遵义。这个决定进一步肯定了红军战略方向,明确了红军军事指挥决策权必须置于中央政治局的集体领导之下。“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做好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转变,同时也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中取得军事指挥权奠定了基础。

会场里,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上除了摆放着几盏玻璃罩子被擦得洁明铮亮的马灯和煤油灯之外,还摆放着一束刚刚从后山采摘来的鲜花。

会议开始前,周恩来拎着一大瓦壶的开水走进会议室,放在桌子上后,便从盒里取出茶叶放入杯里,冲上开水,然后把茶杯分别放在每位参会的人面前。

周恩来坐下后,环视在座的同志们笑着说道:“今天开会前,先请诸位品尝烈士亲人送来的家乡桐木春茶,好醒脑提神,开好会。”

大家都举起茶杯,互相致意后便喝起茶来。之后,都连声称赞,茶水色香味俱佳,真是好茶。

周恩来看着大家,感慨万分地说道:“我军来到了瓮安猴场镇后,我心里陡然想起了当年共事的战友冷少农同志,他跟随我和聂荣臻、王若飞、周逸群、陈赓、李克农、钱壮飞、曾希圣等同志参加东征、北伐,浴血奋战,后又潜入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身边从事地下工作,攫取了国民党一、二、三次‘围剿’等重要军事情报,为保卫中央苏区的安全,建立不朽功勋。后被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宁死不屈英勇献身南京雨花台。”说着说着,周恩来眼里充盈了泪花,呷了口茶后,又断断续续说道,“想起牺牲的战友,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便派了两个黔籍战士,装扮成教员身份,去离瓮安县城南一公里的高庄,看望烈士的母亲和妻子。走的时候,我特别交待那两个战士要守口如瓶,不要透漏冷少农已牺牲的消息。只说学校工作忙,他分不开身回家。校长趁我回余庆老家探亲,捎上十块银元给家人办点过年货,好好生生过新年。两名战士回来告诉我,烈士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身体一直不好,眼睛也因长期痛哭几乎失明,精神也有些恍惚,不过一提起儿子冷少农,老人家神情马上精神起来,她认为儿子一定不会抛弃他们孤儿寡母的,不过也能看得出来,冷母对于儿子近十年未归,称工作忙不能回家的托词还是有所怀疑的,但在儿媳的面前她还是表现出她的那种坚强与坚定的信念,她满怀信心地告诉儿媳,儿子总会回来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我们的战士都被感动得险些掉下泪来。临走,冷母硬是要送上家乡的两盒桐木春茶,说是感谢校长的关爱。”

说罢,周恩来站起身来,举起茶杯,向大家敬茶。随后说道,我们大家现在以茶代酒,敬我们可爱的战友冷少农同志,接着充满感情地吟诵道:“喜饮烈士家乡茶,茶香味醇情悠悠;来日革命成功后,鲜花‘美酒’祭战友!”

毛泽东饮了一口茶后,朗声说道:“革命斗争是残酷的,总会有人为了革命牺牲,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提议大家为冷少农烈士及其他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们默哀致敬。”

室内异常肃穆,大家对着那束鲜花,静立致哀。

默哀后,毛泽东又饮了口茶,挥着手说道:“这桐木春茶确实是好茶,算得上名茶。我看过《瓮安县志》的记载,桐木春茶是历代进贡皇帝的贡品。为了缅怀为革命献身的冷少农烈士,我们不妨把他家乡的桐木春茶改个茶名,叫‘雨花茶’最好。因为这‘雨花茶’名包含两个意义。茶叶在‘清明’和‘谷雨’前采摘的才称得上为上品,故有‘明茶’和‘雨茶’之称。其次,雨花台是革命先烈牺牲之地,用‘雨花’茶名,让烈士流芳千古。”

大家一致称赞毛泽东改的“雨花”茶名非常贴切。

会议从1934年12月31日的晚上一直开到1935年元旦凌晨,实际时间虽然是一天,但按农历法计算,却跨了两年。这样,一天跨两年的重要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是仅有的一次。

1935年元旦,贵州西北部一清早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转眼之间,满天玉树琼枝,到处是一片水晶般的世界。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亲自饮一杯茶,摸摸嘴唇说道:“这‘雨花茶’真不赖,喝了满齿留香。”

散会了,打开房门,只见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李德笨重的身躯,两脚在雪地里步子显得蹒跚。毛泽东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迎着飞舞的雪花往前走,他望着大雪,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兴奋地说道:“突破乌江,直指遵义,来个新年开门红!”

毛泽东望着身旁的周恩来嘱咐道:“恩来,到了遵义,别忘了带上雨花茶哦!”第一章少有凌云志,理想高云天1

1900年,冷少农出生在贵州瓮安城南名叫大水沟的地方,其祖母给他取名为肇隆,意即期望冷家从此家运兴隆。

七岁那年,冷少农入戎氏私塾馆读书,在这三四年的时间里,冷少农阅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受到了启蒙教育。一天,冷少农随恩师戎仲华先生去本地仙桥山游览,戎先生介绍了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所写的《播南戎景》碑文和《过仙桥有感》一诗:蛮烟瘴雨一朝晴,瓮水安疆两地行,渊渚禽鱼思旧主,园林草木长新荆。……

而后,戎先生又与他谈到了范希文范仲淹,说范先生一生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并讲了个小故事,传说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并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吩咐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理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范仲淹岁岁苦读,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苦读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诗书中寻乐,只有偶然兴起时,才会吟诗抒怀,他曾经给他的书院同窗晏殊写过一首诗,戎仲华不由捻须吟道:“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聆听先生诗赋,冷少农备受感染。戎仲华又说道,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有两句更加绝妙!冷少农脱口背了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后对戎仲华说:“先生,我念好了书,将来要做范仲淹所说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戎先生听后为之一振,说道,少农,你聪明好学,有天分,将来就要做忧国忧民有志向的人。就像你的先祖冷茂一那样,明朝洪武十四年他与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奉朝廷之命率师三十万征云南,十六年后,傅友德班师回京复命,沐英留守金沙,你的先祖冷茂一留守贵州平越卫,皇帝赐他为世袭千户官,卫署在平越,显赫一时。你不要给你们冷家的先祖丢脸,要为国出力救民于水火,这才是一个做大事者的胸怀。稍时又说道:“一个人应把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读高小几年间,冷少农目睹了贫苦农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无地耕种,政府官员腐败欺压百姓,便时时思考如何才能把为国出力、扫除一切不平之事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第二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后快乐,俗话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那么个人的利益又从何说起呢?只有在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啊!

这是冷少农幼小的心灵中接受的最初的爱国启蒙教育。

一年之后,冷少农到离家五六里路的瓮安县高等小学堂就读。每天冷少农背着母亲做的包谷窝窝头,沿着田间小路,往返于家与高等小学堂之间。

从那以后,冷少农更加刻苦好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几年学期考试中连续获得了第一名,得到了学校特别嘉奖。

一次嘉奖公布那天,学校的公布榜前围满了一群翘首企盼的学生。冷少农也挤在人群当中。当有人念道第一名冷少农的时候,几个穿着简朴的学生搂着冷少农的肩膀,羡慕地说道:“少农,你真行,又名列榜首了!”

村上刘保长的儿子和几个穿戴阔气的富家子弟,朝冷少农投去嫉妒的目光,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吃包谷饭的穷娃儿也能考出好成绩来!”

回到家中,冷少农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自是很高兴,夸奖道:“你考了第一,为我们冷家争气了!”

姐姐祖娣接过话说:“肇隆真是不简单,看来是我们冷家的祖坟显灵了!”

母亲瞥祖娣一眼:“话不能这么说,肇隆从小就知道努力,什么事情都很认真,读书也是一样,从不贪玩,所以才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从来不相信祖坟显灵这么一说!”

冷少农赞同地说:“妈说得对,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绝不会让你老人家丢脸的!”

此时,本村的刘保长也听说了冷少农考了全校第一名的消息,而自己的儿子却考得非常差,气得直吹胡子,指着儿子吼道:“你有什么出息,考得这么糟糕,真是糊不上墙的烂泥巴。你看冷家冷肇隆那娃儿,多风光体面啊!”

他儿子撒谎道:“不是娃儿不努力,而是学校暗中搞鬼,那个商校长喜欢冷肇隆,所以包庇他,故意将我的分数压了下来,以此抬高冷肇隆。”

愚昧无知又有些爱面子的刘保长听了顿时火冒三丈,他真的相信了儿子的鬼话,决定找学校为孩子讨个说法。

第二天,刘保长找到学校,一见面就质问校长商楠阶。当商校长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让一个老师将试卷找出来当面给刘保长看。刘保长看后,自知是自己的儿子骗了自己,一声不吭地灰溜溜地走了。

从那以后,除了文化知识之外,冷少农还找一些进步的报刊来学习。时时思考怎么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大众。

高小毕业后,冷少农回家务农,开始了他的耕读生活。

由于商楠阶校长很喜爱冷少农,也一直关注这个聪明好学品学兼优的年轻人。很想将自己心爱的独生女儿娴贞许配给他。便找到了自己的老同学冷少农的恩师戎仲华帮忙提媒。

其实冷少农认识这个比自己大一岁长得十分俊俏的女孩子商娴贞,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不过过去没有面对面地说过话。商娴贞虽然没有上过学,耳濡目染,随父亲也略识几个字,能简单看一些书报。她经常到学校来,有时给父亲送饭,有时则给父亲送雨伞、衣服之类的东西,一到学校,她就会到学校的公布榜前看上面的名字。冷少农几乎每个学期都上公布榜,所以商娴贞对于冷少农的名字并不陌生,也知道住在高庄的这个小青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经常在校长父亲的面前夸冷少农。一来二去的,商楠阶就读懂了女儿的心思,而商校长呢,也十分钟爱冷少农这个学生。一次女儿娴贞来学校送午饭,那天恰巧是商楠阶的生日,家里就蒸了一笼屉白面馒头,特地让女儿商娴贞给父亲送来。商楠阶专门让冷少农一起吃午饭。这是冷少农第一次与商娴贞见面。从那以后,两人见面也就没有拘束和生疏了,也不生分了。有时遇到星期天或是节假日,两人相约一起上山玩耍,渐渐地两人接触就多了起来,彼此都有好感,商楠阶看在眼里,心里自然十高兴。看到女儿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商楠阶一下子就想到了冷少农。

当戎仲华将这个消息告诉冷少农并询问他的意见时,冷少农顿时有点儿手足无措,半天没有言语。他觉得自家条件不行,姊妹多,而商娴贞是家中独生女,父母待她如掌上明珠,而且家境好,所以感觉配不上人家女孩子。仲华看出了冷少农的心思,说娴贞不单贤惠,而且目光长远。不嫌弃你的家庭,人家主要是觉得你聪明好学,看的是将来。冷少农还是觉得不般配,只好说,全凭母亲做主吧。冷母听说此事,当然是喜不自胜,只是家中房子破旧,风雨难遮,这该如何是好呢!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东挪西借好歹盖起了几间房子,留给冷少农结婚之用。就这样,冷少农还是觉得委屈了商娴贞,生怕女孩子日后后悔,这天放学之后,他约商娴贞出来,想最后听听她的想法。当冷少农将自家贫困的情况给商娴贞介绍的时候,商娴贞满不在乎地说道,我图的是你的人,你的家庭再穷,只要你发愤图强,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反过来讲,现在你的家庭再富裕,你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以后不会有好日子过。冷少农说,还有一点,我这人不安分,而且野心勃勃,我怕以后不能全身心地照顾你和家里。商娴贞说,只要你走正道,做大事,我绝不会拖你的后腿的,男儿有志走四方嘛!几句话说得冷少农心中疑云顿消,也明白商娴贞绝不是一般的女孩子。1916年7月7日这天,冷少农与商娴贞喜结良缘。婚后,夫妻相敬如宾,生活美满。2

1917年,贵州军阀混战,人民生灵涂炭,冷少农怀着满腔热情,寻求保护劳苦大众、振兴国家的途径,决定走依法救国的道路,以法律知识救民于水火。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贵州省法政学校。

在学校里,冷少农阅读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进步文章,他在自己“可则录”的笔记本里大胆地写道:“见民间普通劳动者饱受军阀蹂躏之事,即欲力求改善。”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冷少农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对军阀独裁统治,拥护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消息传来,冷少农心潮澎湃,像一个摸黑走路的孩子,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参加的有英、法、美、日、意等巴黎和会二十七国。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会议无视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竟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继承,而北洋军阀政府参加和会的代表,竟屈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这个条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惊,各族各界人民反帝怒火迅速燃烧起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展开。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反帝爱国示威游行,受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纷纷掀起了抗议活动。五四运动的洪流汹涌澎湃,迅速遍及全国,虽然当时贵州省政府严密封锁这一消息,使贵州支持这次运动的行动人为地推迟了十多天,但消息终究传到了贵阳,贵阳全体学生无比愤慨,立即响应,很快组织成立了全国学生联合会贵州支会及少年贵州会等组织。冷少农与进步的同学刘建群、梅重光、李侠公等积极投入于运动中,一起加入了学生游行的队伍,高喊爱国口号,高唱爱国歌。并在《贵州公报》《铎报》《少年贵州报》等报纸撰文报道北京学生运动的新闻和全国各地的声援消息。

冷少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到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

因为耽误了回家拿干粮,又不好意思向别的同学借饭票,身上又没有多余的钱,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冷少农硬是勒紧裤腰带坚持参加爱国运动。他与法政学校的学生代表一道,在梦草公园召开学联大会,会上,全体同学举手宣誓:从今往后,我愿为国牺牲及种种权利!他还与学联贵州支会的成员一起,为实现“争还青岛,诛锄卖国贼,排斥日货,提倡国货”的大会宗旨,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对大会提出的“努力同心,直前勇进;众撑易举,独力难支”的道理更加明白,他的心智更加成熟。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行径,我坚信绝没有好下场。我是法律系的学生,要用民主法治与封建独裁作坚决的斗争。军阀残暴必败,革命事业必成。”他还与梅重光、刘建群、李侠公等人串联贵阳讲武学校、达德学校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宣传进步思想,抵制日货,并带头与阻碍学生游行的贵州警察厅说理,质问厅长李知白,为什么只能开会不准游行?迫使警察厅放弃阻碍行动,使学生声援活动顺利进行。游行队伍的横标上都写着“抗议巴黎和会!取消二十一条!严惩曹、陆、章!还我山东!还我青岛!抵制日货!使用国货!”等口号。同学们的声援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沿街店铺纷纷关门歇业,参加游行队伍。还有的商铺,捐款捐物,以示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当游行即将结束时,冷少农连饿加累,一头昏倒在地。梅重光和刘建群,急忙搀扶着欲送他去医院治疗。冷少农死活不愿意去,说自己没事。同学们还是不放心,硬要将他送往医院。冷少农只得说了实话,说自己是饿昏了,吃个馒头就没事了。大家恍然大悟,梅重光急忙帮他去附近食品店买面包。当老板知道此事后,不但不收钱,还搬出几箱子面包出来,送给同学们充饥……

受到五四洪流洗礼的冷少农,如饥似渴地研读、汲取救国救民的真理,还读到了不少马克思、列宁的文章,找到了革命真理和救国救民的道理,于是将自己名字“肇隆”改为“少农”,表示要摒弃个人升官发财的陈旧思想,要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1923年,冷少农从法政学校毕业,先在贵阳《民意日报》当编辑,经常到农村采访,看到劳苦大众生活贫困,还受到当地有钱有势的人欺压剥削,心中十分不平,然而自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有写一写文章,控诉那些剥削者,然而他的满腔热血不但得不到肯定,反而招来官府的不满,三天两头来报社捣乱查抄,干涉报社的正常工作,甚至扬言,如报纸再发表这些反动言论,不但要来抓人,还要取缔报社。总编也知道冷少农工作认真,文章言辞虽然有些激烈,确实很受读者的欢迎。为了报社的生存,也是为了保护冷少农,考虑再三,报社总编不得不忍痛割爱,让冷少农离开,避避风头。

不久,冷少农又在贵州省筹饷局找到一份工作,担任紫云县印花税的督催员。所谓印花税督催员就是税务员,每天到做生意的人家上门收税。这天上午,冷少农随组长到一家粉坊收税,见这家房门紧闭,敲了半天的门也无人应答。冷少农就说下次再来吧。组长狠狠挖了他一眼,都像你这么吊儿郎当工作,还收个屁税啊!组长二话不说,一脚踢开了房门。原来这家主人的老母亲生病在床,粉坊主人正在后屋给老母亲熬草药,所以没有听见敲门声。见税务督催员上门,自知是来收税的,就苦苦哀求,说因为母亲生病,好多天没有开门做生意了,税款能不能宽限几天。那个组长听罢,不由大发雷霆,你们这些狡猾的刁民,故意变着法拖交税款,今天非要缴纳不可,不但要缴清所有税款,还要利滚利一起清算。冷少农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上前劝道,人家不是不交,而是实在有困难,不然过几天再来收吧。组长听后十分生气,说冷少农,你怎么胳膊肘老往外拐,你是来收税的,还是来捣蛋的?然后对粉坊的主人吼道,我不管你开不开门,更管不了你母亲生病不生病,你今天若不交税款,下午我就让人来搬你家的东西。说罢将门一甩,扬长而去。

回去之后,那个组长将冷少农的所作所为向上级督查官打了小报告,督查官听罢暴跳如雷,将冷少农叫到他的办公室里,进行一番训诫,并告诉他,如再不好好工作,就滚回家去!

回到宿舍,冷少农愈想愈生气,一把将手中吃饭的家伙——算盘摔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冷少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身为一个律师,却不能保护劳动人民,反而帮助统治阶级搜刮民脂民膏,这使他感到痛苦与内疚。第二天,他一气之下便辞去了这份在一般人看来来之不易的工作。

失去了工作的冷少农深刻体会到军阀混战残暴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以及看到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也为自己空学一身法律知识却不能为劳苦大众鸣不平,为自己不能保护平民百姓而自责。他陷入了无尽的失望与痛苦之中,决然弃职回乡,伺机寻找自己革命的理想与道路。

1924年春,冷少农的家乡,赶上百年不遇大旱,反动政府、土豪劣绅乘机提高粮价,盘剥人民,冷少农心情十分沉重,他挥笔写下:“我们要想法叫醒这些吃亏的人,一起来打倒这些土豪劣绅!”并将这幅字贴在自家的墙壁上,以示决心。就在这时,冷少农在同学处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原组织创办少年贵州会的风云人物何应钦在广州黄埔军校当了总教官。何应钦曾在法政学校带过体育课,冷少农虽然与他接触不多,一提起来总会认得。听说这个黄埔军校是为了建立一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军,是培养一支有理想、不怕牺牲,是以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为宗旨,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的学校,这正是冷少农苦苦寻找的救国道路。

这条好消息令冷少农激动不已,对未来充满憧憬。第二章远赴广东投笔从戎,献身革命报国尽忠3

1925年7月,冷少农怀着一心拯救苦难中国的远大理想,默默告别父母妻儿,偷偷离开家乡,只身前往广州投身革命。

当时交通不便,从瓮安去广州,要从贵阳坐汽车去广西南宁,那儿有汽车到达广州。

七月的贵阳,阴晴无度,雨说来就来,哗哗的。太阳说走就走。刺啦一下就没了踪影。往往伞未撑开,雨又躲走了。

从瓮安县城去贵阳,起早贪黑,徒步近四天,冷少农才赶到了省城贵阳。因为贵阳去南宁一天只有早上一班车,冷少农到车站的时候,当天的班车已经发走了,他只好在贵阳汽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了一晚。走之前冷少农是瞒着母亲的。要是知道他离家出远门,母亲肯定要出面阻拦的。所以讲,他是偷跑出来的。冷少农自知自己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觉有些黯然神伤,终于忍不住,还是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冷少农诉说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含着热泪写道:“……儿此去的目的,完全是尽忠革命,为国家为人民尽应尽之能力!”旅店隔壁就是邮电所,冷少农寄完信回到房间里,心中倦倦的,又不想出门,就和衣躺在了床上,不由地想起了离家前的那天晚上……

妻子在灯下纳鞋底,少农则抱着儿子睡觉。

娴贞说:“你还是将仓儿放下来吧。他那样睡不舒服的。”

冷少农说:“我还是多抱一会儿吧,我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广州很远吧?”娴贞半晌问。“很远很远。听说坐汽车也要几天几夜呢。”冷少农说。

仓儿动一下身子,小嘴里嘟哝着什么。娴贞急忙放下针线活,从少农手中接过孩子,放到里屋的床上,而后回到外间继续做针线活。

冷少农关切地说道:“天不早了,你又累了一天了,睡去吧。”

商娴贞淡淡一笑:“这双鞋马上就要做好了,你要是能晚走两天就能够穿上新鞋子了。”

冷少农说:“我的心里急得都要起烟了,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广州去。”

商娴贞说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无论干什么都不能太急躁,那样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的。”

灯光突然暗了下来,冷少农将灯花挑明,有点歉意地说道:“你的话很有道理。我今后出去一定多加注意。”

商娴贞说:“你出门一切要当心,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你,嘛事都要亲力亲为,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免得家人惦念。”

冷少农一笑:“你就放心吧,我一个大男人,什么事情都好说,只是我走了,心里不放心你。”

商娴贞说:“家中大事情,有大哥主持,家务及其他一切事情,还有母亲掌舵,你就放心地走吧!”

冷少农从身后一把抱住商娴贞:“娴贞姐姐……”泪水终于涌出了眼眶。

商娴贞眼睛不由湿润了:“你还小,多愁善感,又要出这么远的门,我实在是有点儿不放心。”

冷少农揉揉眼睛:“娴贞姐姐,家中老母亲,还有仓儿,全指望你操心了。”

商娴贞说:“你就放心地去吧。”忽然想起什么,“婆婆那儿,你当真不去辞行了?”

冷少农摇摇头:“俗话说,家有老人不远行,我已经不孝了。我如果与母亲讲明,她一定不会放我走的。现在我也只有再不孝一次了!”

冷少农躺在床上,思前想后,不由泪流满面。泪水都将枕巾给打湿了。

好友梅重光听说冷少农要去广州,专程赶到车站旅店为冷少农送行。在旅店旁边的一家粉店里,梅重光点了几个菜,又买了一瓶白酒,二人在一起边喝酒边聊天。

梅重光说:“少农,你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呢。”

冷少农说:“我也不知道。看到贵州军阀混战,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着就心痛,恨不能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将这些阻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东西全部烧得体无完肤。可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要出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梅重光说:“说实话,我们同学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你有胆有识,敢爱敢恨,有理想、有抱负,思想进步,有一颗纯真的爱国之心!”

冷少农说:“重光,不如我们一起走吧?”

梅重光叹一口气:“我没有你豁达,一方面孩子幼小,二来我家里父母都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妻子的家庭情况与我们家差不多。老的老小的小。所以我是走不开的。”

冷少农说:“你别强调理由,谁家没有困难?我儿子才一岁三个月,母亲身体常年患病,家务活、农活全指望我的老婆一个人。”

梅重光苦笑,一口喝干了杯中酒:“有时候我真想像你一样一走了之,可是仔细一想又迈不开脚步,所以说,像我这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人,注定做不得大事业!”

冷少农说:“人各有志,我就不逼你了,如果我在广州混得好,有作为,我再写信给你。至于你去与不去。我就不勉强你了。”

梅重光不由长叹一声。

冷少农不胜酒力,不一会儿就觉得身子有点儿发飘了。就说道:“重光,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儿离你家很远,你还是早些回去吧。免得家中着急。”

梅重光眼睛里噙满泪水:“少农,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冷少农心里也很激动,这一走,是吉是凶,是福是祸,谁也没法料定。所以也没办法回答梅重光。半晌说道:“也许很快,也许……不过,无论我到了哪里,我们总会是心心相印的!”

梅重光从身上掏出仅有的两块银元:“少农,这一点钱微不足道,你带上。”

冷少农推辞道:“我知道你的家庭也不富裕,你就别客气了!”

梅重光将手中的银元硬塞进冷少农的口袋里:“穷家富路,你就带上吧。明天我就不来送你了,祝你一路顺风!……”说着嗓子不免有些哽咽了,稍时又说道,“到了广州之后,你想着给我写封信。免得挂念!”

冷少农点点头,接着一把抱住梅重光,泪水不由扑簌簌地顺双颊滚落下来。心中不免怨起自己来,平常还是很坚强的,今天怎么会这样儿女情长的呢!4

到达广州之后,冷少农打听到黄埔军校的地址在珠江的黄埔岛上,便乘船前去。老远地,军校的大门上方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匾映入冷少农的眼帘。冷少农不由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

当身穿长衫,手握雨伞的冷少农站在黄埔军校大门口的时候,更被门两边那副对联给吸引住了,上联曰:升官发财行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此门;横联:革命者来。

这时,远处的操场上传来嘹亮的校歌声:莘莘学子,亲爱忠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同学问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正是军营出操的时候,只见操场上一排排军人昂首步调一致,口中喊着一二一,正在练正步走,喊口令的那个浓眉大眼、黑脸的汉子正是冷少农要找的总教官何应钦。因为何应钦在贵州几次有影响的大活动中,冷少农都参与其中,有一次,他还与何应钦有一次长谈。况且何应钦毕竟在法政学校教过他们,所以他一眼就认出了他要找的那个总教官何应钦。

对于何应钦,冷少农还是略知一二的。他出生在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其祖辈于清朝末期随军出征贵州,由行伍转为经商兼事农耕,先后住在黄草坝、捧乍,最后定居泥凼的风波湾。

何应钦兄弟五个,人称五虎,他行三,姊妹六人,在泥凼算得上多子多女的庞大家庭。生于农村大山深处的何应钦,自幼身体强健,七岁发蒙就读于泥凼私塾,勤奋好学。十六岁时,一天下午放学回家,见家中无人,于是在楼上玩其父的毛瑟枪,不慎走火,打穿屋顶。他怕父亲责骂,急忙跑到附近舅舅家躲避起来。次日一早,一个人单独跑到县城,适逢县里高等小学堂招生,他竟一下子考上了。入学之初,城中士绅子弟见其身穿土布青衣,赤脚草鞋,举止随便,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娃,于是称其为“乡巴佬”。何应钦性格倔强,根本不把这蔑称放在眼里,只埋头刻苦学习,暗中与这些城里士绅子弟比个高低。同时,锻炼身体风雨无阻,因此教师们对其印象很好。

1907年冬,贵阳陆军小学在全省征选学生,何应钦与同班同学李毓华、李儒清等同到贵阳,考取该校。1908年,他又与二李一起被选送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次年秋,清政府陆军部招考留日学生,何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应选,入日本振武学校。何应钦在日本振武学校读书时,蒋介石也就读于该校,比何高一级。何在学习期间,一面接受军事教育,一面开始接触到反清革命思想。当时留日学生中,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者达数百人,何应钦也加入了这一革命组织。

何应钦听到了很久没有听到的乡音,心情愉悦得很,很热情地接见了冷少农。一见面就问冷少农出来有什么打算。

冷少农当即回答:“当兵打仗,救国救民。”

何应钦说好,接着问道:“你是啷个文化?”

冷少农回答自己是毕业于贵阳法政学校,您曾经带过我们的体育课。

何应钦惊讶,忽然想起了什么,说我记起来了,你们班里有几个同学都是进步的学生,我有印象。

冷少农急忙又说道:“你在贵州领导的少年贵州会以及全国学生联合会贵州支会的几次活动我都参加了。”

何应钦很是高兴:“是吗,那我今天就考考你,少年贵州大会召开是哪天?”

冷少农当即回答:“1918年11月10日。”“啷个地方?”“贵阳梦草公园。”“主席台侧悬挂的两副对联你还记得撒?”

冷少农脱口而出:“一副上联是:鲸吸东溟,回首中原方逐鹿;下联是:鳌断西极,伤心此日说亡羊。另一副上联是:朝避虎,夕避蛇,安得亿兆同心,效田横五百人长埋海岛;下联是:海如带,山如砺,莫使舆图变色,随燕云十六郡终古沉沦。”

何应钦鼓掌:“好记性,真是好记性!”继而问道:“你知道这两副对联出自谁手吗?”

冷少农摇头。

何应钦指指自己:“不过,不是我一人,是集体智慧!”

冷少农说:“没有料到,总教官还是文武全才!”

何应钦笑道:“啷个文武全才嘛,我是个握枪杆子的,论耍笔杆子嘛,还是你们嘛!”

冷少农说:“那也不一定,文武全才的自古有的是。就说你当年与何夫人喜结连理时有副喜联至今被人传颂。”

何应钦一时想不起来了:“啷个贺联?”

冷少农想了想,说道:“那副喜联好像出自你的好友李少阳的老师黄子久之手,上联写的是:‘昔日瀛洲学士,今看天下将军,宝马气如虹。玉树风前,何郎傅粉;下联曰:谪来蓬岛仙姬,成就人间眷属,瑶池春似海。蟠桃花下,王母开筵。’”

何应钦喜不自胜:“没有想到,你记得这么详细,连我这个当事者都忘却了,亏你还记着。难得难得!”“报告!”门外有人喊道。

何应钦说进来。

来人说:“老师你找我?”

何应钦说:“建群,我们贵州来个老乡投奔我来了,我来介绍你认识一下。”“刘建群!”冷少农脱口而出。

来人一转脸:“咦,冷少农!你什么时候来的?”

冷少农说:“刚到,板凳还没有焐热呢!”

何应钦恍然大悟,连连拍着自己的脑门:“我一时忘记了,你们是贵州法政学校的同学。当时刘建群家中生活窘迫,我就让他编辑《少年贵州日报》。”

刘建群颇有感触地说道:“何老师是我的救命恩人,可以这么讲,没有何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刘建群的今天!”

何应钦说:“言重了!”接着问他俩道,“你们是同班同学吧?”

刘建群说,我俩都是三期生。只不过不同班而已。

何应钦端起紫砂壶,秃噜一口茶,望一眼冷少农:“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光顾说话了,还没问到你是贵州哪块地方的人呢?”

冷少农答:“我家住在贵州瓮安。”

何应钦说:“瓮安好啊,离贵阳才二三百里地。不像我们兴义地处西南一隅,不但边远,而且偏僻,我们泥凼街位于兴义城南四十多公里处,背靠大山,面临深谷,站在泥凼街上,往南纵目,那绵延的群山之后,便是当年汉武帝欲命夜郎王发十万精兵,直下番禺的柯江。秋高气清之晨,目力可及广西龙州,翻过石崖,便可看见三百多亩的石林。千奇百怪的石林参差错落,拔地凌空,犹如千军万马,有的如猛虎呼啸山谷,有的如游龙腾云乘雾,有的如鹰隼振翮欲飞。我们家住的那个地方被人称作点将台,东望日出,平野千里,地灵如此,必胜人杰。相传有一个风水大师从云南觅龙,至贵州下午屯,后至泥凼,言泥凼两百年必出大人物!”

刘建群小心翼翼说道:“老师,您不就是一位大人物嘛!”

何应钦摆摆手:“那个风水大师又说,再过一百二十年,将出更大人物!留下四句经语:十八连山一窝瓜,黄泥河分个桠,下午屯开朵花,泥凼结个瓜。”

刘建群说道:“老师,这不正是指的你吗!”

何应钦大笑:“我算个啥哟!一介武夫而已!”突然想起了什么,“我只顾胡扯八道,却忘记了面前老乡还未安顿好。建群,你先将你的同学带去吃个饭,然后洗洗澡换换衣服住下来。”又对冷少农说道,“少农同学,至于你的工作嘛,待我考虑考虑。你的文气太重,应该文武并重才好。现在军校正在搞训练,你就与建群一起,参加军训吧,等你们操练好了,将来必有用武之地。”5

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取得胜利,陈炯明部受到重创,可他贼心不死,仍想重新燃起战火,梦想再占潮州、汕头,并企图向广州进攻。于是,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二次东征。第一军军长蒋介石为东征总司令,周恩来为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授少将军衔。

9月底的一天上午,何应钦令人将冷少农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道:“少农啊,你来我这儿已经不短时间了,虽然也学了不少的知识,进步也令人十分欣喜,不过,我觉得你要想出人头地,就不能在我这个地方窝着,这样的话,不利于你的发展,所以,现在我想将你介绍到军政治部周恩来那儿锻炼锻炼,熟悉一下军事,对于你以后的成长大有益处,你看怎样?”见冷少农有点儿意外,又说道,“这个周恩来可不简单哪,他原来是我们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讲授政治经济学,他出国留过洋,活动能力强,为人温和,说话动听,作文敏捷,懂法文、英文、德文三国语言,你在他的身边准能学到不少知识。也相信你会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冷少农说:“老师,我听从你的安排。”

何应钦说:“我已经与周恩来通过电话了,他刚刚从广西回来,你去见他一下,我把你的情况已给他介绍了,总政治部有三个股,周的意思可能安排你到秘书股工作。你回去简单收拾一下就去报到吧。”

冷少农敬了个军礼:“谢谢老师的提携!”

何应钦回礼:“临走我得给你说句什么呢?”略顿说道,“我父亲有句话对我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就是,‘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将这句话送给你,算是我们的离别赠言吧!”

这一刻,冷少农真的被感动了,多少年之后,每每想到这个场景,还有点儿激动不已。

冷少农双眼含泪:“学生一定谨记,绝不辜负老师的培养!”

对于周恩来的名字,冷少农并不陌生,他在主席台上见过面,一个眉毛浓密蓄着胡须和蔼可亲的美男子。在一帮军官中,冷少农经常听到他们对周恩来的赞美之词。

总政治部驻地离冷少农的第一军相距不远,很容易就找到了,由于认识(其实周不认识他)冷少农没有一点儿拘束感觉。

可能是出差刚回来,周恩来一脸的倦容。

冷少农自报家门。“你是哪块人哪?”周恩来开门见山。

冷少农回答:“贵州。”

周恩来说:“哦,怪不得,总教官推荐你过来嘛。你们是同乡。”

冷少农点点头:“总教官是贵州兴义人,与我们住得不算远。他是在黔西南兴义,我的家在黔南瓮安县。”

周恩来说:“噢,瓮安那地方好啊,山清水秀,有一条水流湍急、咆哮的乌江。”

冷少农说:“乌江离我们那儿挺远的,来回要走一整天呢,还得两头不见太阳。我只去过一回。”

周恩来说:“听说瓮安有座仙桥山,十分美丽!传说张三丰曾经在那座桥下修道成仙。”

冷少农说:“传说是这样子,仙桥山离我家挺近的,翻过一座山就到了,站在仙桥山上,能望见我家的房子。”

周恩来说:“何教官介绍说,你是贵州法政学校毕业的?”

冷少农说:“是的。贵州法政学校三期生。”

周恩来默默点着头:“读法律好啊,将来可以为民众伸张正义!”

冷少农苦笑着摇摇头。半晌说道:“要是能那样的话,我就不出来寻求革命道路了!”

周恩来说:“怎么讲?”

冷少农说:“我们贵州,军阀混战,官府腐败,地主资本家欺压盘剥百姓,民不聊生,老百姓怨声载道!”

周恩来脸色凝重:“这种状况不是你们贵州才有,是全国普遍现象。所以我们要打倒军阀,打倒地主剥削阶级,让民众团结起来,过上人人平等的生活。”接着话锋一转,“你们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啊!”

冷少农说:“我是祖母带大的,家里也很贫穷,上学主要是靠借贷。”

周恩来说:“你们瓮安历代学子众多,科举比较出名,草堂千年古邑还有一座美丽壮观的五层纯木结构的进士楼,里面陈列着瓮安历代科举中榜的名单,据说,光秀才就达八百多人,还有举人一百多人,进士近二十人。你们瓮安出人才呦!”稍停又说道,“清人犹嘉植有诗曰:‘一经殿试近天颜,大宋巍科首发端。学富五车新甲第,封侯万户旧衣冠。黔南自此开文运,播北从此化野蛮。赐姓为犹成贵族,岂惟瓮水世封官。’”

冷少农没有料到周恩来知识这么渊博,这么健谈,既佩服又敬重,不由脱口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周恩来说道:“马上要打大仗了,政治部缺少人手,你先到秘书股帮助工作吧,具体的工作,会有人与你交待。等仗打完了,我们再找机会细谈。另外,有时间,我介绍几本进步的书籍给你读读。”

冷少农高兴地说:“太好了。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书籍!”6

第二次东征出发前夕,周恩来主持的总政治部做了大量工作,宣传广州革命政府的政策以及此次东征的意义,发动民众支援东征。他组织制定了《战时政治宣传大纲》,内容包括对本军、对敌军、对民众三个方面,还组织了强大的政治宣传队,包括总队和三个支队,共二百三十七人,队员是从黄埔军校学生中挑选的,大多数受过一定的政治、军事训练,并懂得一些方言。而针对胜利后对于东江地区的治理工作,总政治部也前瞻性地拟定了《政治设施方案》,决定于东征军所到之处,实行禁绝烟赌,轻徭薄赋,整顿财政,澄清吏治。此外,总政治部还成立了社会运动科,以大力扶助工农革命运动,并提出了发展党务工作的规划。东征开始前,中共广东区委指定革命同志会部分人士进入潮汕地区,与当地中共党团组织一起组织发动群众在敌后开展斗争,以策应、援助东征军。同时,蒋介石也以总指挥的名义发表《告东江各界人民书》、《告东江农民书》,说明“国民革命军,乃是人民的军队”,并呼吁群众“结成工农兵的联合阵线”,打倒“反革命派陈炯明、林虎、洪兆麟、刘志陆等军阀”。为了严肃军纪,进一步拉近东征将士与民众的距离,蒋介石还和汪精卫一起制定了一个《重征东江训诫》,共十条,提出革命军战士的标准是“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这些举措有力地回击了陈炯明的反动“宣传”,鼓舞了士气,争取了民众站到国民政府一边。

东征军每到一地,冷少农都随政工人员一起,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开展工农运动,贴标语,散传单,使国民革命深入人心。所以,东征军每到一处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可谓是“码头欢迎数万,沿途各巷路为之塞”的景象。这为第二次东征取得了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10月初,东征军队集结惠州城下。担任主攻任务的何应钦率领第一纵队的主要军官和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炮兵顾问别夏斯特洛夫和机枪顾问帕洛、工兵工程师雅科夫列夫等一起,冒险乘快艇到惠州附近进行侦察。惠州形胜天险,三面临水,一面朝山,为粤东战略要地,陈炯明的主力盘踞在此。摧破坚城,为东征致胜之最大关键。惠州城坐落在东江左岸,东江的支流西江把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两座城高均为八至十米、厚约六至九米的城墙所包围。城墙外部和顶上一人高的城堞都是石头砌成。所有城堞上都用沙袋构筑了射击阵地,东西两城共有七座城门,全部用军用铁皮包裹。为防止东征军进攻,七座城门全用圆木顶死,里面已填满泥土与石块。城外挖有宽七八米、深四五米的护城河。惠州虽为军事要塞,相传自唐以来,未曾被攻破过。

经过实地侦察,对这座令人生畏要塞能否攻破,或者有无必要去攻克它等问题指挥部产生了矛盾。就连总指挥蒋介石也举棋不定。当时已是秋季,何应钦手下有的军官甚至说,要是两天内拿不下要塞,就应当放弃它。要不战士一感冒还怎么打仗呢!何应钦何尝没有畏惧、犹豫和忧虑呢!但他明白自己已是蒋介石的离弦之箭,只有向前。能否攻下惠州,不仅在军事政治上关系重大,也是第二次东征成败的关键。因此,何应钦挑选了最强的第二师第四团担任强攻先锋。第四团的团长刘尧宸是共产党员,深得官兵的拥护,他的手下,大多是共产党员,打仗勇敢,骁勇善战。何应钦将六百五十名攻城先锋战士交给了刘尧宸,刘团长向战士们讲述了攻占惠州的重要意义,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在几次攻城未果的情况下,刘尧宸壮烈牺牲,临终前,仍呼喊:你们一定要攻入城去。攻城受挫,在蒋介石的指挥部里,笼罩着一股沮丧情绪。有人甚至提出取消惠州战役。蒋介石的参谋长毫不介意地讽刺道:“历史上从来没有以卵击石的!除非是傻子才这么做!”蒋介石也动摇不定。但周恩来与苏联顾问却坚持进攻命令有效。

刘尧宸的牺牲,激怒了第四团的官兵,他们向何应钦请求,继续担任主攻,为刘团长报仇!蒋介石也被感动了,慨然道:“该团不因伤多而堕士气,真不愧为革命军矣!”

惠州城终于被攻克。冷少农参加了在胜利后追悼阵亡将士的大会。会上,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讲了话,他说:“刘尧宸团长是教学的一把好手,……他在作战中的表现更是光彩夺目。他是一个骑兵,他具有该兵种代表人物的一切优秀品质,他像旋风一样率领部队出发,当他的团在惠州城下进攻受挫时,为了振作士兵的消沉情绪,他亲率一个出名的排冲向前去。结果上四十人,活着的只有七人,其中没有刘团长。到最后,刘团长这个团几乎没有留下军官了!……安息吧勇士。”冷少农被刘尧宸团长的事迹感动着,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刘团长这样英勇的共产党员,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事后,报纸记者采访切列潘诺夫时,他又说道:“惠州要塞实际上是共产党人拿下的,他们的意志比攻不破的城墙还坚硬!”冷少农回去后,将切列潘诺夫这句话记在日记本上,以此鼓励鞭策自己。

东征结束之后一天晚上,周恩来将冷少农叫到他的办公室。

二人坐下来没一点儿客套。

周恩来说:“少农同志,我可能要离开广州一段时间。”

冷少农有点儿惊讶,他最近读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以及一些相关的书籍,知道这种事情不便多问。半晌问道:“什么时间?”

周恩来说:“就这一两天。”

冷少农说:“周主任,你走了,我怎么办?”

周恩来笑道;“这里还有我们的同志,你留在这里继续工作,如果有什么变化或工作调动,自会有人通知你。”

周恩来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少农,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的入党申请组织上已经批准了!”

冷少农激动万分,半晌说不出话来。

周恩来说道:“我是你入党介绍人,我走了之后,组织上会有人来接替我,关心你,帮助你。今天就算是我最后一次以介绍人的身份与你谈一次心吧。”

冷少农说:“感谢组织上这么关心我信任我,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

周恩来话锋一转,问道:“少农,你对眼下时局怎么看?”

冷少农说:“我现在看清了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的丑恶嘴脸,他们说一套做一套,完全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持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是为全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党,我会按照党的章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周恩来说:“你的进步组织上是知道的。不过,革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挫折,你要坚定信念,为党为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你还要树立一人幸福不是幸福只有全天下的人民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大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共同追求的理想。你说对不对?”

冷少农动情地说道:“为党我会献出我的一切甚至生命,请党组织上考验我吧!”

周恩来又嘱咐道:“革命斗争会越来越残酷,你要好好地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不要轻言牺牲,那样的话,革命才会有希望。不过,你要相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的……”

冷少农重重地点着头。

夜深了,外头已经有雄鸡在啼叫。7

周恩来离开广州之后,冷少农被委任为黄埔军校调查小组组长,深入军校调查学生的思想动态,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给贵州籍军人讲解马列主义,其讲演慷慨激昂,感情真挚,听众无不为之振奋。

冷少农看到国民党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恶意中伤共产党人,许多有志青年对于中国的前途产生顾虑与怀疑。这时候,他收到了好友贵州同学梅重光的来信,得知他在贵州办的刊物被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以莫须有的罪名查封,因此被捕,现在刚刚出狱。看罢此信,冷少农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复心情,辗转反侧,他在想,怎么才能以此激励青年军官们不要气馁呢?于是披衣爬将起来,挥毫写道:

我们的将来,

无论遭何打击,

究竟怎样划算?

我们的手段,

干!干!干!

任他四周如何黑暗,

即使无路可走,

我们的精神,

仍然愈进愈烈。

不屈挠!不变换!

人们究竟怎样划算?

我们只要手段不乱,

精神一贯,

前途虽是茫茫,

自然会有光明的一天。

7月1日,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9日北伐军誓师北伐。冷少农、周逸群被派到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

北伐军分三路向湖北进发,冷少农与周逸群分配在第一路军,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也同在第一路军参加北伐。

北伐军攻占湖北后,冷少农在武汉看到贵州等地女子剪发的消息,立即给妻子娴贞写了封信,让她响应妇女解放的新思潮。信中说道:“……这几天,我偶然看到贵州报纸,得知黔政府已发布告令全省女子剪去发髻,我不胜高兴,所以特别写这封信给你,希望你不要迟疑地将你的头发剪了,做一个首创者,来为里中的模范。我想妇女饱受头发累赘不少,尤其是乡下妇女,每日早晨要是不梳,就会鬓发蓬松,不成样子。煮饭弄菜,偶尔掉一两根进去,人家发现,真是面子难堪,要是被说一两句责备的话,更是难过。暑天热得难耐,油烟逼人,冷天虽好,但是枕头之间,已不堪其污秽骚扰。要是勤快一点,天天梳篦动不动就耽误了几个钟头,一下子娃哭儿号,饭糊菜烂,又浪费了许多功夫。说不尽不剪发的坏处,你不但要去,还要劝母亲和大嫂一同前去剪发……”

妻子娴贞很理解丈夫,接信之后,便于婆婆一起,在瓮安当了一回剪短发的带头人。之后,娴贞又写回信,将剪发的事情告诉了丈夫冷少农。这令冷少农非常高兴,并将自己家人向旧传统宣战的举动在北伐军中传播。

这一天,冷少农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周恩来主任此时也在武汉,冷少农听罢激动不已,托人打听到周恩来的办公地址,脱下军服,特地到西装店购了一套西装换上,然后坐无轨电车前去寻找。想想马上就能见到自己日思夜盼的亲人了,冷少农兴奋得连早饭也没顾上吃,特地请了假,去汉口俄国租界四民街61号中共中央的办公地点面见周恩来。已经离别半年了,冷少农觉得像是分开多少年似的,心情无比激动。可是事有不巧,周恩来有事回上海了。时间就在今天早上。冷少农非常后悔,要是不急着买这身西服,昨天来就好了,就能见着周主任了。真可惜!希望变成了失望,不过冷少农心情并没有糟糕到透顶的地步,起码,他知道了周恩来很好,很安全,在那个残酷的年代,什么消息能比这更为重要呢!第三章武汉接受新任务,特工赋予新使命8

3月,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发动的这次武装起义,整个行动由周恩来和罗亦农、何松林、陈独秀、赵世炎指挥。经过二十八小时的战斗,攻下北洋军阀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据点北火车站。这次起义取得胜利,全靠有组织产业工人奋勇作战,打败了几千军警。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力量武装起义胜利光辉一页。

当上海工人欢庆胜利的时候,蒋介石等率北伐军进入上海,立即从背后向起义工人阶级捅了一刀,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倒在血泊之中。

5月下旬,原上海的中央机关搬迁至武汉。中央秘书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农委、中央工委、中央妇委、中央军委等部门同时搬至武汉胜利街附近办公。

紧接着,汪精卫与蒋介石一唱一和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传说6月1日,斯大林给中共中央拍来一份电报让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共产党员,工人及农民而坚持攻势。印度籍共产国际的代表罗易向汪精卫透露了这份电报的内容,结果,受惊的左派国民党迅速与共产党决裂),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公开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随即,国民党特务警探同公共租界巡捕、包探勾结起来,联合缉捕党的负责人和党团员、工人领袖,每天都有人被捕被杀。当时有一些人变节投降敌人,这些出卖灵魂的叛徒也同反动派勾结在一起,出卖革命者和党的机密,一度非常猖狂。

八一南昌起义之后,周恩来看到敌人如此疯狂,深感在这种情形下不建立情报、保卫工作,随时都会遭到各种敌人的袭击。党的生死存亡是不堪设想的。1927年秋,周恩来向党中央建议成立中央特科。特科又分一二三四科,一科是专为中央各部门服务的,二科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掌握敌情,三科俗称“打狗队”,专门镇压叛徒特务,设置电台的是第四科。

就在这时候,冷少农接到上级党组织的命令。去武汉周恩来处接受新的任务。

见到朝思暮想的周恩来之后,冷少农并没有进入特科,最多是个编外人员,他的主要工作还是跟随周恩来东奔西跑,做军事技术书记,有时也随特科的人一起出去帮忙。不过,在举办特科人员培训班的时候,周恩来让冷少农破例参加了培训。当时,顾顺章和陈赓及中央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