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10:40:59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中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

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试读:

第一部分 我们的爱能维持多久?——亲密关系中的秘密

一对男女要获得美好恒久的爱情,直至共同走向婚姻,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对对方没有要求,第二个是两人都做到自己照顾自己的人生。以这两点作为基础,便可以建立1+1=2、3、4或5的爱情。

你对“恋爱婚姻”这个问题认识多少

首先,看看你对这个题目已经认识多少。请写下你对下列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爱情”?(2)如果你深爱着某一个人,请问“爱这个人”给你怎样对待他/她的权利?(3)以下的称呼中哪一个更符合你的恋爱婚姻对象:“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请把适合的称呼写在这里:,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代表了什么?(4)为什么结婚比不结婚好?(若是在恋爱阶段,问题改为“为什么有这段恋爱比没有这段恋爱好?”)

请用一点时间思考一下上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再继续看下去。

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拥有”一个人

“爱”只给了你为某人做一些事的动力,并没有给你控制那个人的权利。你想对某人好,或为某人做一些事,不会使你拥有那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另一个人。“因为我爱那个人,所以对方也应该爱我。”这句话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试想一下,若有10个人对你这样说,你愿意爱他们吗?你做得到吗?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也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份改变也许能诱使对方做出改变。当对方与你的看法一致,并做出一些符合你意愿的事情时,你就很容易产生对方已受到自己控制的错觉。比如,你开车行驶在路上,跟在你后面的车并不是受到你的控制而跟着你,他们只不过是碰巧也需要走这条路而已。

因为你爱他,也许你就以为自己有权利去要求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遵从你的意愿。这个态度便是把爱当作控制别人的工具了。本来很崇高的一份感情便沦落成一条绳子——让别人受制于你的廉价工具。于是,当初期使人迷乱的激情过后,对方便想逃离这份控制——那并不是不再爱你,对方只不过是不想要那种受制的感觉而已。“爱一个人”并没有给你以下权利:(1)要求他/她也爱你;(2)控制他/她的思想和行为;(3)要求他/她照顾你的人生快乐。

爱一个人,只给了你想为他/她做一些事的权利。就算这样,也要由他/她决定是否接受,而你不能要求更多。

九成以上的婚恋问题就是源于以上三项错误的要求。

有些人说,在爱情里是没有自由的。这种说法便是错误地以为爱一个人便有那三项权利。当你很喜欢做某些事,并长时间沉醉在里面,你不会想到是否失去了自由。有这种想法的人,必然是想跑却跑不了,才感叹失去了自由。明白了这一点,把注意力放在能促使对方做出改变的工作上,自己先因此而改变,然后两人的关系便能和谐。

当一个人错误地认定对方已经让自己“拥有”了(例如:“他是属于我的”“她是我的”),他就会很自然地以为自己的地位比对方高、有权控制对方、可以向对方提出诸多要求。这份压力会使对方产生窒息感,会让对方的内心深处产生反抗的动力,每当气愤时便会有抗拒的语言和态度。一个认为自己应该有那三项权利的人,还会使对方的内心产生一种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会使他错误地以为需要增添控制对方的力量。这样发展下去,两人的关系必将会越来越紧张。

爱上自己内心的一张照片

有些人老是抱怨对方怎样不好,而有些人总能在心里感受到对方好的地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老是抱怨对方不好的人,爱的是自己内心的一张照片,而不是眼前那个真实的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听到很多“理想对象应该是怎样”的概念,这包括外貌、语言、行为、态度、对事物的反应、心态、个性、兴趣、习惯,以及对人生的期望等。积累下来,我们在心里便有了一张照片:男的心里是“白雪公主”的照片,女的心里是“白马王子”的照片。总而言之,就是要够完美。(这份完美往往是现实中没有的,就算有,也不一定会有助于建立成功快乐的家庭。例如,“我什么时候不开心,他都会马上放下手上的事,过来安慰我”,或者“她总是那么温顺地跟随着我,什么都听我的”。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无论男女都凭着内心的照片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一个很像内心照片里的样子的人,把心交给他/她,然后结婚。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内心照片的对象,便以为以后会有幸福的生活了。可是很快地,他/她便发现,本来看到的、对方也答应了的好处并未得到,而本来没有注意的对方的缺点却显露出来。他/她便开始抱怨对方,老是要求对方改变。在恋爱阶段,双方都会尽力地取悦对方,迎合对方的意愿,使对方更易产生错觉。

内心的照片是不会改变的,只是时间长了颜色会褪去一些,或发黄了。可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每分钟都会有不同,与那张照片比较,变化越来越多,差距越来越大,怨言也就越来越多。

另外一种人,总是在心里感受对方好的地方,或者开始的时候也是抱着那张照片去找。可是当感情开始发展后,他们便把注意力从照片转移到对方的身上,他们开始注意对方那些已经拥有而自己以前没有注意、让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他们还会从对方身上发现一些对方拥有的、比照片更好的、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东西。这样,他们把对照片的重视慢慢地转移到对方的身上。

如果抱有这种心态,那么即使是包办的婚姻,也可以培养出恩爱的感情来;反之,就是些青梅竹马式的婚姻也会走向失败。老是抱着那张照片去找伴侣,容易与现实脱节,结果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每次之后越来越缺乏热情,也许会孤独地度过晚年生活,或者无力地生活在一份失望的婚姻里。

所以,内心的照片也许可以用作开始找对象时的标准,但是,要懂得把它放下,特别是当已经遇上一个让自己满意及感觉很好的人时。这个时候,也许应该把照片放在一旁,只凭那个人本身的条件(而不是符合照片多少)冷静认真地思考一下:那些条件是否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和自己配合,共同创造成功快乐的人生。

换一个角度来看内心的照片,里面的人就算是一个完美的对象,问问自己:自己够不够完美,有什么资格要求一个完美的对象?还有,完美的对象往往是“好看不好吃”的。广东有一句很贴切的话叫“相见欢,同住难”,这是很真实的描述。跟一个完美的人在一起,很快地,不是你感到配不上他/她,便是他/她对你不耐烦了。

激情之爱的两面性

当爱情发展到达顶点时,便是一份激情的爱,这份爱会带给人深刻而难以形容的感觉。恋爱中的双方会觉得总是有很多话要向对方诉说,尤其是在见不到所爱的人的时候,而当见面时,却又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他/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对方,很想见到那个人,而见了面,他/她会满足于只是牵牵手,或者只看着对方,无论做什么事,他/她都不在乎。他/她在所爱的人面前会变得笨拙、不善言辞、有点痴呆、手足无措。所有这些表现,可能都与他/她平时的言行模式完全不同。

他/她会不自觉地重复向对方说“我爱你”,他/她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所爱的人做点事:买礼物给对方、为对方办事、总是想着哪些是对方需要而自己又能做到的事。他/她的思想会比平时更正面积极,更想把事情做好。这份激情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难以形容,最接近这种感觉的句子可能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你正体验着这种感觉,恭喜你!你正在享受最浓烈的爱呢。活在这个世界上,能找到一个你爱的人便已经是幸福,如果对方也同样深爱着你,你便已经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了。你要以感恩的心态去享受这份幸福,因为只有很少人能够真正享受到这种爱与被爱的幸福。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的心中感到爱和被爱的时候,他的心脉跳动的模式是最和谐的,能够促进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生理机能的协调工作。所以,活在爱里的人会分外地美丽、动人。

就像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般,老天把它们制造出来,总是有两个方向的选择。一个方向是,激情的爱能够推动一个人去做出很多好事,使世界变得更好,同时自己也能拥有更成功快乐的人生。而在另一个方向,这样的爱也能够使人消沉、沦落、伤害别人、造成悲剧,甚至会祸国殃民,尤其是当一份激情的爱加上不成熟的性格时。

激情的爱虽然难得,但是会使人劳累。沉浸在这种爱之中的人,工作效率降低,考虑事情时会欠缺周详,甚至会对该做的事失去兴趣。激情的爱如此难得可贵,本来就应该放下所有的事去专心地享受它。成熟的人懂得做出调整去配合它,但是年轻人则会因为有这份爱而在人生其他方面倒退。

不成熟的人带着这份激情,会不顾自己的承受能力而不断地花钱买礼物给对方,使自己陷入困境,同时荒废学业、事业。而成熟的人则会让这份爱去推动自己把学业、事业做得更好,使自己更有资格去接受与享受这份爱。

一个不成熟而在婚恋对象里面找寻父母影子的人,会因为这份爱而向对方过多索求、不断抱怨。带着传统错误信念的人(我爱他/她,所以他/她应该爱我,应该让我控制他/她,应该照顾我的成功快乐等),会使两人之间产生紧张和冲突,从而慢慢地扭曲这份爱的意义。

人们都说,爱是盲目的,也许就是因为每当爱来临的时候,感性成分总要比理性成分占上风,因此,爱几乎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没有什么理由可分析的。人们通常是先有了爱的感觉,而后才注意到那些理由。举例说:“因为她漂亮,所以我喜欢她”,事实却是:“因为我喜欢她,所以我注意到她的漂亮”。

爱可以不讲道理,但是要三赢(我好、你好、大家好)地活在世界上,则必须考虑到一些社会规则。所以,就算有这份激情的爱,一个成熟的人还是可以约束自己。他/她能够默默地爱一个人而完全不干扰这个人的生活,只在环境允许时为这个人做点事。用这种方式,成熟的人就能够满足自己对这个人的爱。

爱并非快乐生活的保证

爱、性、共同生活是各自独立的三件事,不要以为它们自然地是“三位一体”:有了其中一样,另外两样自然就会美好。也不应觉得没有了其中一样,另外的两样便不能存在。用这两种态度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只会使两人更看不清楚事情怎样才能有更好的改变,他们怎样做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社会的标准和人们的愿望是希望这三件事绑在一起。我当然也赞成人们努力追求三方面的满意,因为这样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可是,今天的社会里太多的人只想着标准答案或理想远景,而否定每天的现实生活;老是惦记着天堂该怎样,而忘却了自己生活在人间,这样的人不会有快乐的日子。所以,如何改变现状才是务实的态度。

爱往往使两人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但是,能否愉快地一起生活,几乎与他俩之间有没有爱没有必然的关系。也许,只有曾经有过这种体验的人,才能体会到深爱着一个人,但不能愉快地生活在一起的痛苦是多么刻骨铭心。光凭大量的爱,并不能保证生活在一起可以有多少乐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需要一份“爱”以外的心态,再加上一定的技巧。欠缺了这两点,爱只会驱使一个人去忍受和原谅对方在共同生活里造成的痛苦和伤害。越多的爱便导致越多的忍受,承受越多的痛苦和伤害。更可怜的是,如果对方也有一份很深的爱,会因为看到另一方的痛苦亦感到痛苦、内疚、无力。这样的“互馈机制”会把两个人推向深渊。“互馈机制”在心理治疗上称为“互相依赖”(co-dependence),三十多年前香港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有两句歌词,“要共对亦难,分也不可”,正是对这种痛苦的描写。美国西部牛仔歌曲中也有一首:“Not Strong Enough to Leave You, and too Weak to Let Go.”

2001年我在德国学习“系统排列”时,一位大师说他对系统排列的看法是:没有了性,两人的感情关系也就完了。当时我立刻站起来表示不同意,因为我知道国内有很多个案都显示出,即使没有了性,感情关系仍然可以维持得很好。因为伤病而失去性能力的情况自不必说,国内很多恋人和夫妻因工作而分居两地,一年里没有多少天可以见面的情况,也是很好的证明。同时数位来自日本的学员也赞同我的看法。

如果两个人有充分的爱,并且性生活满意,只是一起生活却产生很多冲突,原因就是两人的性格使他们不愿对自己的信念系统做出改变(而只希望对方改变)。参加NLP的课程可能会帮助这样的夫妻关系有所突破,当然这需要两人有自愿的、投入的学习态度,如此才能产生效果。

三方面同时很满意是最美满的婚姻,这需要把“给予对方所需要的”看得比“得到自己所需的”更重,并且两人同时抱有这个态度。除此以外,两人还需不断地摸索、研究、讨论和做出修正,如此才有机会获得美满的婚姻。

婚姻中的五大致命伤

婚姻里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经常被人注意的有:经济问题引起的摩擦、其中一方的小孩子脾气导致的任性妄为、不安全感造成对对方的猜疑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可以归咎于个人的心理问题,而且多数是因为孩童时期没有得到充分成长。所有这些原因并不能夺去一个人更好地活下去的权利和能力,因此也不一定是婚姻关系的致命伤。这些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技巧而得以消除,或者可以去找懂得这些学问与技巧的心理辅导师,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明白自己的问题,就可以做一些事去改善情况,也可以解决问题,只是会费劲一些。看了这本书,按里面的指示去做,并找伴侣好好地坐下来谈谈,也会有帮助。

婚姻的致命伤有五个,如果这五个问题不存在,其他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婚姻既然是两个人的事,就需要两个人共同投入,若其中一人有这些致命伤,另一个人就要提醒他。但是,若这个人把坚持这些致命伤看得比维持两个人的关系更重要,另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的,那这段婚姻关系便出现死亡的危险了。

婚姻的五个致命伤是:

1. 坚持“我是对的”

2. 托付心态

3.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4. 维持“苹果皮式的和谐”

5. 不知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

以下将逐一进行详细解释。1. 坚持“我是对的”

一位女士来找我,她与丈夫的关系十分恶劣: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什么交谈,她一开口说话,丈夫不是关上房门便是外出。细问之下,原来是这位女士不满丈夫一些小事,老是找机会对丈夫抱怨批评。我问她为何不停止抱怨批评,而改变一下谈话内容和态度。那位女士说:“我说的都是对的啊!”

我尝试用其他的方式引导她做出改变,她始终坚持“我是对的”。最后,我对她说:“太太,在‘我是对的’和‘有效果’之间,你必须做一个选择,而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把你认为的对错与你的婚姻关系相比较,看看哪个更重要。这是只有你才能决定的事,别人无法批评或左右。在每一件事上都坚持“我是对的”的人,婚姻关系不会很好,只适宜独居,因为婚姻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对任何事都能有一致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没有准备放弃一些自己的看法,准备接受一些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是无法成功地与任何人共同生活的。也许对方在结婚前和新婚时愿意迁就,但是这份迁就在婚后不会维持很久,很快地不是消失了(开始吵架),便是迁就背后隐藏了一些欺骗行为。

对有这一致命伤的朋友,我的建议是:除了两三点绝对不能放松的要求外(这些应是不惜离婚也要坚持的东西),在其他的事上需要马上降低你的标准。就算对方的做法不是最好,只能符合最低的标准也要接受,这是给对方空间和爱的表现。尤其是当配偶在他人面前的表现不符合你的理想的时候,你应给他/她支持,而不是做第一个批评的人。“我是对的”不是对婚姻关系最具有杀伤力的心理模式,却是打开其他婚姻致命伤之门的钥匙。2. 托付心态

对婚姻关系最具杀伤力的心理模式,我认为就是“托付心态”。“托付”就是把照顾自己的责任交给另一个人,这是注定会有悲惨结果的心态。

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三从四德”。“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这样的女人不是很可悲吗?一生就是“从”来“从”去,像不像把自己当作一件外衣抛向衣架挂在那里?今天的女士对自己的人生有更积极的看法,不能接受这样的命运。事实上,男人女人的能力一样强,如果硬把女人放在男人之下,既不公平,亦是社会与国家的损失。看看今天社会上有多少成功的女士,这便是证明。

虽然今天的社会不再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但是一般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仍普遍存在类似的态度。在电影、电视剧、小说、歌曲里,充满“我整个人属于你”“我会给你一生的幸福”之类的言语。我们常会听到父母对未来女婿说:“我把女儿交给你啦!”妈妈对朋友说:“我的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

其实,“托付心态”在男人中亦很常见。很多人进入了一家企业做事,便期望那家企业照顾他一生,无论有什么事情发生,都是企业的不对,都要向企业抱怨,就像孩子吵闹时的抱怨一样。他们亦会把自己托付给一门手艺、一个行业、一种社会制度、一届政府,每当有问题出现,都是它们的不对,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在这类男人的心里,他们认为女人把自己托付给男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会义不容辞地负起这个责任。表面看这样很好,但是事实上因为他们承诺了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会感到很辛苦,很无力,这样对婚姻也没有好处。

一个人真的可以给予另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或者快乐吗?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自己的人生中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幸福快乐?连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给予别人“一生的幸福”?就像你正在吃牛肉面,旁边的人也想吃牛肉面,你或许乐意与他/她分享。如果他/她想吃海鲜,而你正在吃饼干,你如何能够满足他/她?“托付心态”最大的杀伤力不会呈现在男性身上,而会对女性造成创伤。双方都有很大的无力感,但女方更甚。“你的责任是给我幸福快乐,我的责任是等你给我这些。现在你总是不能做到,除了抱怨,我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我不断地抱怨,你感到窒息和无力,我也因为事情无法得到改善而更感无力。”女性往往因此而完全停顿下来,再没有成长提升。当有一天她忽然醒悟过来,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时,双方的差距已经太大了!

正确的心态是: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而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更能增添额外的火花,产生一些独自一人不能获得的成功与快乐。这样的关系才是1+1=2、3、4,甚至5。有“托付心态”的婚姻只是1+1=1.1,两个人都感到吃力,两人的力量不足,何来成功与快乐?3.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人类对情绪的认识和研究少得可怜,很多人都沦为自己情绪的奴隶:情绪来了便完全拿它没有办法,受它的控制,往往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在婚姻生活中,一个人的情绪常常导致争吵或者关系疏离,更危险的是,一些夫妻之间有“不要带情绪回家”的协议。奇怪的是,人们对自己的情绪无能为力,无法挥之则去,却要求对方“不要带情绪回家”。

我们是在理性的世界中成长的。成长过程中,身边的成人不停地告诫我们“这样不对”“那不应该”“如此更好”“记得按这几个步骤去做”之类的话。我们年幼时,偶有家长不愿见到的情绪出现,家长便会责骂,叫我们“不准哭”“不可以发脾气”。家长只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但从来都没有教我们怎样去做能有效驱走这些情绪(他们自己也不懂)。这些所谓负面情绪重复出现,不被接受,我们又没有办法有效地处理它们,于是,我们对它们由厌恶排斥的心态,到渐渐学会不理会自己内心的感觉,而只凭家长的点头或摇头示意行事。从那时起,我们便与自己的内心感觉分离了,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

我们希望对方可以把情绪放下来再回家,自己也这样承诺,其实这不可能做到。但是为了遵守自己的承诺,便会先找到一个地方疏导、宣泄自己的情绪,待心情平静后再回家。如果这个地方碰巧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异性,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感情关系便会发展出来。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很多有婚外情的人说起问题的开始就是家中的配偶不了解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准备甘苦与共、白头到老的人都不可以与你分享或分担你的情绪感受,这个世界里还有谁可以呢?

为了保证真的是两人并肩面对世界,为了杜绝发展出其他感情关系的可能,应该对配偶说:“请你把情绪带回家吧!”

当自己有情绪时,亦应对配偶坦白说出。很多人愚蠢地以为不把情绪说出来是不让配偶担心。事实上,不说出来会让配偶更担心,并且给对方一个信息:我们还不能甘苦与共、白头到老。这对婚姻当然有很大的伤害。对方若是很关心你,他会感觉到你的情绪,但是你不愿意说出来,对方便只能干着急。这样,本来两人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应对问题,结果却变成见面时强颜欢笑,背后暗自担心。

把情绪说出来与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是两回事。一个人有情绪,同时自知有情绪,能够与别人讨论自己的情绪状况,是思想成熟的表现。

本书的第七部分提供了很多处理情绪的技巧,以帮助读者消除各种事情引起的情绪,避免两人的感情关系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4. 维持“苹果皮式的和谐”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广东惠州工作,那个时候内地水果市场刚开放,进口的水果卖得很贵。有一天,我很想吃美国的红苹果,在一家店里看到一些又大又红、果皮光亮的红苹果,便下决心买了一个。回家把苹果切开,发现里面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虽然外面还是好好的,但里面其实已经腐烂了!

中国人很重视家庭关系的和谐,亦重视谦让。结果是:我们不懂得如何面对冲突,有问题出现时我们只会忍让,不断地忍让,直到生活无法再进行下去,关系破裂为止。这种不惜任何代价、只求息事宁人的谦让所营造出的和谐,我称为“苹果皮式的和谐”。“家和万事兴”“忍一时风平浪静”之类的话,每个中国人都可能听到过,我们的确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但是,在不惜代价地维持和谐环境中长大的人,会错误地以为无论什么情况,不忍让总是不应该的,会不顾一切地维持一份表面的和谐。

这样的和谐其实是导致关系最终破裂的元凶。因为这样的忍让会在心中产生一份不满,君不见那些中年感情破裂而要离婚的男女,不都是说“我忍了你几十年”吗?维持“苹果皮式的和谐”只会没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如果两个人都不改变,感情破裂是唯一最终的方向。

夫妻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就矛盾冲突进行讨论的机制。这里说的是平心静气地讨论,双方都给对方同等地位、相同的权利。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往往是用吵架去做这件事,很快地,焦点已经不是本来要讨论的事情,而是“对方的态度如何不对”了。

两人在心平气和、情深意浓的时候,便应该约好一个双方可以讨论矛盾问题的机制。这个机制应该能够让两个人平静地说出自己不能接受对方怎样的语言行为,并且商定如何解决。在平等、互相尊重、给对方足够空间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问题,正是思想成熟的表现。经常把对方的需要放在心里,经常进行这样的谈话,便能防止让小问题成为两人翻脸的导火线。为了两人长远的关系,这种讨论是省不得的。5. 不知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

我们自小就被教导谦逊忍让,却没学过如何去处理冲突,导致长大后遇到冲突,不是不断地忍让,便是用情绪发泄。不断地忍让不会解决问题,往往只是延迟破裂;情绪发泄亦只会造成更多问题,包括把关系更快地推向破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不懂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

所谓有效地处理冲突,并不是指使冲突一定如你所愿解决(因为你不能控制另一个人),而是指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了解对方的看法,认识所有的选择,且过程是平静和理智的。当情绪控制一个人的时候,他/她的理性思维部分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他/她无法看出其他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夫妻吵架之后就是一段时间的冷战:互不理睬,不愿主动向对方开口说话,就算说了,也是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懒得多说。这样的夫妻,显而易见是没有建立一个处理矛盾冲突的机制,也没有找到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到这个程度是很危险的,因为唯一的发展方向便是更疏远,直至最终决裂。

有些夫妻,也许其中一方有这样的性格:情绪冷却后便想到修补受了伤害的关系,于是用一种“失忆症”的态度,就好像冲突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主动与对方说话,或者做一点取悦对方的事,一场风波便成过去。有些夫妇,可能两个人都愿意这样做,在结婚后的一段时间,尚且能够维持一个这样的冲突解决机制:看谁先软化下来,先向对方说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

但是,时间久了,有一方便开始觉得不公平:“为何老是我低头?为什么他/她不能迁就我一次?”夫妻中的任何一方有了不甘心的感觉,夫妻关系慢慢地也就走上了疏远之路。

有人说夫妻吵架是不可避免的,吵完便算过去了,就像“粉笔字,抹去了可以再写”。这是不正确的,夫妻之间的吵架,可没有抹去粉笔字那么简单。表面看似抹去了,心里却还有痕迹。如果积累得太多,就会爆发出来,像“我已经忍了你20年”之类的话便是证明。

很多夫妻还会用一种类似“原谅”的态度去处理吵架。他们不能接受对方的某些事和某些话,但是又表现得很大度的样子,以“原谅对方”的方式去结束一次吵架。其实,这样的态度可能会对两人的感情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原谅”是把自己放在比对方优越的位置,这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同时,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便是把事情的控制权完全放在自己的手里,使对方完全无能为力:我“原谅”你,事情便得到解决;如果我不“原谅”你,事情便得不到解决。这往往会把两人的关系搞得更加紧张,吵架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严重,严重的是一方失去了申诉、辩论和决判的权利。两人的关系本是平等的,现在有了高低,这跟把两人的关系判了死刑差不多。

在两人之间培养出平心静气、对等讨论不同意见的沟通方式之前,需要先建立一个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关系走向疏远的机制。这时,一对夫妻需要的是一个技巧:“太空时间”(此名词在后文中将进行详细解释)。

共同信念、共同价值让两人相处和谐

一个人活在世上,对出现在眼前的人事物持有什么态度,取决于他内心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信念是“这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该怎样”,即一个人头脑里的世界运行法则。

价值是一件事情能给一个人的“好处”。例如,“事情里什么最重要”“能给这个人什么”等问题的答案,就是那件事情对这个人的价值。对不同事情的价值的排列,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推动这个人去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因素。

规则是这个人头脑里认为该怎么样做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的想法。例如,“人人都应该不断增长自己的学问”是信念,“多点学问会得到人们的尊敬,找工作更容易”是价值,“所以,我要每周看一本书”是规则。

信念、价值观和规则统称为“信念系统”。信念系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从每次的人生经验中发展和积累出来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会完全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信念系统都不一样。正确的人生态度是明白自己的信念系统只对自己有效,因此也就不应把它强加于他人身上。给别人留有空间,也是尊重别人的信念系统的表现。

两个人的信念系统不一样并不会造成两人不能相处。事实上,世界上这么多人相处得很好,便是证明。任何两个人在一起,他俩的信念系统必有一致,即重叠的地方。就是这个重叠的部分让两人相处得和谐、融洽。这个重叠的部分就是共同信念、共同价值。两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应该怎样)一致,就是共同信念,而两个人追求的价值(对事情里什么重要,想因此得到些什么)却无须一致,对方追求这些价值,自己可以接受,便是共同价值。每个人每天里新的生活经验,使他的信念系统不断地改变。两个人生活在一起,遇到一件事情时,两人的反应不一样,便证明了两人的信念系统不是一样的。

每个人的信念系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共同信念、共同价值会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比如,当一对男女准备结婚的时候,两人必然要有足够多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作为基础。如果十年后两人分居,那是因为他俩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已经荡然无存了。如果十年后两人仍然十分恩爱,那是因为经过十年的努力,两人信念系统的重叠部分大大增加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结了婚一起生活,婚姻自然会美满,便不再为增加两人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做更多的事。很快地,婚前的浪漫情意没有了,而共处时定会出现不协调,加上环境带来的新挑战,那份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会很快减少。往往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两人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苹果皮式的和谐”),进而走向了失望。

美满婚姻不是天赐的,光靠爱亦不能使婚姻成功,必须两人共同努力,把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不断地扩张,同时有良好的机制处理不同的意见,每天耕耘,才能营造出美满的婚姻生活。

“我”加“你”不一定构成“我们”

婚姻使两个人共同生活。“共同”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两个人住在同一间屋子里面就是“共同”,还是指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生活才是“共同”?

在一辆公共汽车里,如果你看到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但都是在自言自语,他俩构成了“我们”吗?没有。如果你看到他俩有共同的话题,都很投入地说话、聆听、分享,有共同的笑声,这才是“我们”!两个人的自言自语,只是“我”加“你”,未曾构成一个“我们”出来。

每个人的信念系统都不同。如果两人决定结婚,那说明他们的信念系统中有足够多的重叠部分,但两人都必然有一些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与对方有所不同。如果重叠的部分够大,这些不同就不会使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但是若重叠的部分已经磨损了很多,这些不同往往会成为引起不和的导火线。

太太不吃肥肉,先生不看歌剧,这并不妨碍两人培养出成功快乐的婚姻。但是,当两人因为其他事而使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太太会抱怨:“嫁给你20年,你都没有陪我去看过一次歌剧!”先生会回应说:“娶了你20年,你也没有陪我吃过一次肥肉呀!”

试看下页的图,“我”是A,“你”是B,重叠起来的部分是“我们”,接受了对方的全部时,构成C;只接受对方与自己相同的部分,构成D。这是说,“我们”会是C与D之间的一个形状,但无论怎样的形状,“我们”必然比本来的A多了或者少了点东西。对B来说亦是一样。

这是说:若想形成“我们”,两个人都必须准备接受一些本来自己没有的东西,亦要准备放弃一些自己本来有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准备,便是没有诚意去塑造一个“我们”出来。如果这样的话,两人或许能生活在一起,但不会有足够的和谐和共同的乐趣去建立良好和长久的婚姻关系。

没有“要求”才能收获幸福的爱情

真正的“爱”是绝对的,没有条件也没有限制的。这包括夫妻之间的爱、亲子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甚至人与其他生物的爱。

有条件、有限制的爱,只不过是想控制一个人,用一张印满“爱”字的纸把对方包装起来而已。“想为他好”的动机往往被用来掩饰这样的企图,其破绽就在句子里的“为”字。“想他好”与“想为他好”不同。“想他好”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意念、希望,而“想为他好”则是以为自己有这些能力,运用这些能力去做某些事,对方便会觉得更好。也就是凭借这些能力,说话的人硬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上面,以为可以控制对方。什么才算“好”?以什么为标准?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什么时间、用什么途径才能取得这份“好”?所有这些以为完全可以代对方决定,因为那是“想为他好”。至于对方同不同意、想不想这样,似乎已经并不重要。

前面说过,爱一个人,并没有给你这些权利:

要对方也爱你;

要对方听从你的话;

要对方照顾你的成功快乐。

爱一个人,只给了你一个权利:为对方做一些事。这个权利,当然不能换取上面的三个权利。你为对方做的事,对方接不接受,也是对方的权利,你没有权利要求什么。

以为爱一个人就拥有以上三个权利的人,便会产生“拥有他/她”的心态。一般人都明白做人要公平,故此在“拥有对方”的同时,也愿意被对方所拥有,有“我是你的”的心态了。这样的心态,其实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两个相恋的人应该是平等的,如此,一个人又怎能“拥有”另一个人呢?还有,假如爱一个人给你权利要对方听从你的话,则对方亦有这个权利。当两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谁应该听谁的话呢?这可不只是逻辑理论的讨论,在现实生活里,恋人和夫妻间经常有因为这样的矛盾与冲突而出现争吵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无论说的时候多有诚意,心中多想这样做,实际上每个人还是凭自己内心的感觉推动自己的生活。没有哪两个人对所有事情的看法会完全一样,因此在很多不一致的情况下,每个人还是会跟随自己内心的意愿走。所以,太太/先生的承诺,例如用“永远”“一生”“每天”等词开始的承诺,你最好不要当真。我说的虽然不好听,却是真实的情况。不然的话,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婚姻出现问题?

这样说,也许会伤了很多人的心。但我说的是事情的真相,伤心之后你会看到我所说的是对的,然后把态度和行为修正过来,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或讲座里,每当我问学员:“爱一个人就必然拥有上面三个权利吗?”很多人脸上的表情告诉我(尤其是女孩子),虽然她们知道答案是“不”,但是不愿承认,因为她们想拥有这些权利。我逼她们面对现实,再问下去:“如果你认为爱一个人,给你这些权利,现在,有五个人同时说他们爱你,那你怎么办?他们既然有权要求你也爱他,你可以同时爱五个人吗?也许五个人当中,你一个都不愿意爱呢!他们要求你听从他们的话、照顾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无论什么事使他们不开心,都来埋怨你没有好好地照顾他们,你受得了吗?”

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后都需要经历一个对母亲从依赖到独立的心理“断奶”期,而成功地“断奶”又有赖于出生后前几年能够从母亲那里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如果孩子3岁之前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不够,或关系不好,那么孩子可能直到成年都无法顺利地切断对母亲的依赖。因为孩子对父亲和母亲都有一份很深、很特别的爱,这份爱超越孩子整个人生里可以出现的所有其他感觉。它使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生存下来,里面包括对父母无条件的信任、接受和爱。在成长的过程里,如果孩子没有充分地在这份爱里培养出自己的力量,去让自己完全独立地创造自己的人生,那么他一生的发展都会带着未曾成长的心态,他会把对父母的期望和抱怨、需要和无奈、爱和憎恨、渴求和愤怒带进自己的每一种人际关系,也包括爱情和婚姻关系。

我个人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思想的影响,有些父母不大愿意见到孩子完全成长,以致能够独立地创造自己的人生,所以父母灌输给孩子的概念助长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在这个文化环境里,我们对“爱”有了错误的理解。而这份错误的理解,使得每个人都活得很辛苦。

当孩子谈恋爱的时候,他/她无意之中,会把对母亲的需要和期望投向对方。“我爱你”似乎就给我权利要求你去按我的意思生活,听我的话;而我也同时把自己交给你,让你“拥有我”(像拥有一只小猫一样),愿意听你的话……虽然今天强调男女平等,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但是只要看看每天的报纸、小说和流行的文字,经常出现的仍是“你是属于我的”“我对你这样好,为什么你不爱我”“我会给你一生的幸福”“为什么你对我这样残酷”……

既然爱一个人只给了你想为他做一些事的权利,那么任何“让他知道”“想他回应”“想他改变”等念头,便是这个权利之外的东西,亦是属于想控制他的企图了。你若真正地爱一个人,而完全没有要控制他的企图,你可以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而完全不表示出来。这才是完全没有占有的爱!这不是柏拉图式的爱,这是很纯很真,同时又没有负担的爱。你不说出来,对方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这样,你可以同时爱很多人而不会有任何责任问题,最终你可以爱全世界的人。当然,在整天争论着“拥有谁”“属于谁”等问题的圈子里,这种爱不会存在。

说到这里,你也许以为我是提倡独身主义的人了。“爱一个人”既然不能要求有“回报”,那怎样才能获得爱情呢?

一对男女要获得美好恒久的爱情,直至共同走向婚姻,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对对方没有要求,第二个是两人都做到自己照顾自己的人生。以这两点作为基础,便可以建立前面说的1+1=2、3、4或5的爱情。当一个完全能够照顾自己的人,与另外一个有同样能力的人相遇,或者相爱,他们不会要求对方做一些什么,也就没有抽走对方的力量。同时,他们不断地为对方做很多事,两个人都从对方那里得到很多,感到很幸福,也很满足。这样的感情关系可以用另一个方式表达出来:1+1=4。这就是使人幸福的爱情。

所以,在一份没有要求的感情关系里,两人才能给予对方更多,同时自己亦得到更多。这样的恋人每天都会为对方的给予而感到惊喜、欢欣和感激,因而想为对方做得更多。对方发觉得到的回报比付出的更多,亦感到惊喜、欢欣和感激,会想做得比收到的更多。这样,两个人的关系不断地得到滋润,感情便会越来越好。

正因如此,人间可以有爱、爱情和使人幸福的爱情。

案例分析

个案:男子20年间结过5次婚 出狱后报复前任要了4人命近日有一段新闻,下面是摘录:2015年8月9日在东北大庆市,孟X海因杀死4人而被抓获。他45岁,但已被判刑6次,日常生活中,好逸恶劳,嗜赌如命,每次犯罪被处罚后,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强化犯罪心理,一错再错。20年来,他先后有5次婚姻,但每段婚恋均不长久,又不能正确对待婚恋矛盾,直至酿成悲剧。2015年7月1日出狱后,孟X海找到判刑前与其同居的女友于某,要求继续共同生活,但遭到于某的拒绝及于某母亲王某的反对。一个多月后,怀恨在心的孟X海持刀去王某家,在发生口角后将王某杀害。作案后,孟X海又去找自己第一任妻子王某的现任丈夫高某进行报复。找不到高某,他把高某的哥哥、姐夫杀死,将高某的母亲扎成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你或许会奇怪: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做?他对婚姻、对杀人、对伤人是怎样想的?他是否有病?其实,今天的社会中,不少人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状况,只是情况可能没有这么严重,或者就算严重也不会选择去杀人、伤人。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只会把自己推向一条死路。对于孟X海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1)案主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他和他的母亲在内心的连接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这可能源于母亲不在(死亡、离婚,或者虽然同住但很少与其相处、沟通)。得不到母爱的人,在“爱与被爱”的能力与感受方面会有很大的缺失。同时,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如果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的力量,是不敢做出杀人、伤人的事情的。所以,我的猜测是孟X海得到了父亲的爱,但没有得到母亲的爱。(2)得到父亲的力量而没得到母亲的爱并不是一定就没有拥有成功快乐人生的可能,因此另一个关键点就非常重要,即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发展出照顾本人、有效思维、自己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非常重要,它们的缺失才会引起大问题。缺乏上述三种能力的人,脑袋里是没有“未来”这两个字的。对他们来说,“过去”发生很多不愉快的、让自己生气的事;“现在”是人在困境,着急却又无法突破,找别人别人又不愿意照顾自己,气盛绝望之下,只想把气发泄出来,而没想过以后(未来)会怎样。事实上,在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出来照顾本人人生的能力。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悲惨经历,但是成长之后依然能经营出灿烂美好的人生,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在不幸中学习到应该学习的,假如没有的话,就只能像案主一样,陷入恶性循环,直至走向悲剧。(3)婚姻并不只是找一个人共同生活而已,无论是生理需要或生活需要,或多或少都需要些许感情些许爱!双人舞真的要跳好,否则,不单自己的人生毫无成功快乐可言,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下一代。因此,对于婚姻,男女双方都要慎重。

第二部分 亲密爱人,从不完美走向无限美好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教给他就每件事做出反应,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人的心理需要充分成长

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需要担心生命之安危、食物之捕获,虽然时刻处在慌恐之中,但要照顾的事情及其所需要的能力,与今天相比,其实很少。今天的人类,没有远古人的那些担心,却有千百件事出现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做出选择、决定。文明和科技带来的是高质量的生活,同时带来了取舍时的迷惑、彷徨、痛苦、挣扎,这其中更包括因为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变得复杂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相比之下,远古人只需学到捕获和逃生的技能,便能成长、独立和建立自己的家庭。而现代的人,往往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却仍停留在孩童阶段,没有真正地成长、成熟。

心理未曾充分成长的人,也需要结婚生子。这些人做了父母后,难以用成熟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便更难得到充分地成长。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成长了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人,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的照顾。就像森林里的土著居民一样,孩子从玩耍中学习生存的技能,有危险时便躲在成人的身后获得庇护,得到父母的照顾。当孩子成年后,他就需要狩猎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就算在今天的社会,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当一家人在山里迷路时,通常情况下小孩子会坐下哭泣,而成人则会思考如何脱离困境——虽然心中慌恐,但仍能安慰孩子。不论男女,到了成年,都需要有同样的责任和能力照顾自己、面对挑战和保护家人。

一个人的成长,当然不是转眼间的变化,不能凭父母对孩子说“今天是你的18岁生日,从今天起你就是成年人了”便成长了。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今天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使太多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致使他们成年后不能应付社会中的种种挑战。

岳丈对未来女婿说:“我的女儿自小便顽皮任性,你需要迁就她。现在见你对她这么好,我也就放心把她交给你了。”这不就是把自己的女儿交托给女婿吗?这个女儿可能一年后便要做妈妈,开始抚育下一代,她怎么可能会在结婚后便马上成长,很好地教育孩子呢?

男孩子的成长过程跟女孩子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可能不同的是,他必须拍胸脯承担:“岳丈大人,你放心好了,我会好好地照顾她。”而事实上,可能他比太太更怕事、更不愿面对挑战,也不愿承担责任。

若你看过关于森林土著人生活的纪录片,你会看到成年的土著人怎样面对挑战,处理困难。一个在成长中得到充分训练和培养的土著人,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他生活中的责任——寻找食物、狩猎、避开危险、保护自己和家人。他们会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材料,不断尝试,当遇到失败时,他们会沮丧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做下一次尝试,因为家中的亲人还在等他把食物带回去。孩子在家中因为肚子饿而吵闹哭泣——这是他唯一可以做的,直至父亲或母亲把食物带回家。今天社会里,多少成年人在抱怨吵闹,而不愿站起来再做尝试?这种人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感情关系中,总是抱怨对方、抱怨其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会,甚至抱怨命运、抱怨老天,抱怨的总是别人,而自己则充满无力感,这就是今天的“等待父母回来”!

大自然并不仁慈。在生物世界里,当一个种族内的成年成员不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时,这个种族会面临被自然界淘汰的危险,这是优胜劣汰定律。

然而今天,很多父母以为最重要、为家人最应做的事就是努力赚钱,把金钱留给下一代,正是这些想法使孩子在“育婴箱”内成长,不能面对风雨。没有经历过真正成长过程的孩子,虽然有钱买食物让自己在生理上成长和活下去,却无法使自己在心理上有同样的成长——衣食无忧,但总是活得不快乐。他们错误地以为可以用钱去买到这份快乐,结果就是“富不过三代”!

十万年前人类所需的能力,今天没有多大用处。那么,今天的人需要些什么能力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咨询经验总结出了“健康心理”应具备的36项心理素质。当一个人成年时能拥有这36项心理素质,他将可以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成功地做到照顾自己、保护家人,而且每天活得成功快乐。

没有充分成长,在恋爱婚姻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人,会欠缺某些心理素质,同时会出现与那些素质有关的问题,看看今天社会上青少年的问题,便会很容易知道他们在哪些地方没有充分成长了。

总的来说,没有充分成长的人,还会保持小孩子的心态:不负责任、没有做该做的事、不能妥善地照顾自己、有问题出现时不是逃避就是找别人代其解决、多抱怨、无力感重、人际关系欠佳、只求外表威风、不讲实际的提升……

这样的人,往往期望在婚姻中找到父母,而婚姻配偶是不能做对方父母的,就算愿意也绝对不会成功。所以,这种人很快便有失望的情绪出现,对对方有大量的不满,婚姻可能因此而变得极不愉快。

不少婚姻里,因为两人都没有充分成长,而每天都生活在争吵中。这样的人,在婚姻破裂分手时会感到十分痛苦,不愿放弃对方。他们的内心有一个矛盾:这个伴侣不能继续,但是,我不能放弃爸妈!

有人结束一段婚姻,很快便展开另一段感情,也有人会在一份出现了问题的感情关系尚未结束时,便展开另一段感情关系。这些人都是在迫不及待地找爸妈,结果是又一次的失败和失望。

没有充分成长的人,如果了解了自己的状态与需要,就可以不断提醒、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帮助自己补回那份成长。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若能有NLP的帮助,会更快、更理想地完成。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成长的五个阶段”

社会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 H. Erikson)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完成。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及出现困扰。我发现很多辅导个案的情况与他说的吻合: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下面简略地介绍一下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孩子会觉得自己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他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自己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需要别人照顾;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得到家长的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经常觉得自卑、觉得自己没用及不可爱;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了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避免参与任何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

经常拖延及耽搁;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个阶段:12~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界定自己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及感觉,尝试新的想法,他会成长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对自己的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本质

身份、自我价值和角色

一个人的身份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最高层面: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心理工作者称之为“自我”)。身份是一个综合性名称,为了能够对身份有更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看它的实质,那就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本质,就像一颗钻石的本体质素,身份就是整颗钻石。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所以,身份是由很多个不同的角色组成,每个角色都有不完全一样、甚至很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综上可知,自我价值(身份)包括了一个人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里都有符合该角色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因此,在不同的角色中,一个人会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出现,但是,总离不开这个人的自我价值范围。自我价值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它的不足,就是今天社会里种种个人问题的基本根源!

NLP相信一个人已经拥有使自己人生成功快乐所需的所有能力,如果一个人感到未能在每天、每件事中体验这份成功快乐,除了检讨自己是否在事情中做到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之外,也可以凭检讨和提升自我价值而有所改善。

身份往往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层之中,在那里,文字的作用不大。所以,文字不容易描述和解释身份,用比喻和例证则较为容易。当一个人意识到身份有所不足,他便已经开始了提升之路。因为潜意识存有比对、反省的能力,所以会开始寻找和发展新的神经元网络。

自信、自爱和自尊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教给他就每件事做出反应,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自我价值就是自信、自爱和自尊。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能对别人有信心,别人对他也不会有信心。

自爱就是爱护自己。一个人不爱护自己,就不能爱护别人,别人也不会爱护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能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自信是信赖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那种能够带给一个人正面价值的能力。任何能带给我们很多价值的东西,我们都会爱护它。对它有了爱护之心,我们才会尊重它的存在。不自信的人,不会爱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事使别人不爱护自己;自爱不足的人,不会在乎如何尊重自己,也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所以,必须先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够建立足够的自爱和自尊。

如何面对自我价值不足

真正足够自信的人,并不是那些处处显出力量的人,如果一个人需要拿着刀走路,他的胆子肯定大不到哪里去。真正足够自信的人,无论与什么人相处,对方都会感到自然,得到他的尊重,同时对方也会觉得应该给这个人足够的尊重。

以下的比喻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与他种种行为的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有100分的自我价值,其中内心的占80分,外表的占20分。因为需要外表的20分,所以就算自信十足的人,仍想穿得好看一点,希望有人赞美他。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起充分自我价值的人,例如内心只有30分的人,可能他会有两种心态:第一种是认为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内心只有30分,因此不惜一切地去维持“我有不止80分”的假象。例如事事争强,注重面子(表现出更高分数);故意做炫耀力量的事、故意与代表权力的人作对,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坚持己见、恣意妄为、不顾他人等。第二种是知道自己不如人,处处退缩,怕承担责任,不肯认错(分数太少,不能再减);到处批评别人,希望借此使他人减分,从而与自己保持同等水平。自我价值不足的青少年会用种种方法增加外表的分数,例如爱买名牌产品、崇拜明星、标新立异、与暴力闹事的人为伍、做出种种出格行为等。这些现象往往会持续到成年。其中嗜赌的行为,恐怕就是希望用5分博取20分的表现,明显地表现出自我价值不足。

一个母亲把4岁的亲生女儿从23层楼抛下。她对女儿的生命如此轻视,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命同样轻视(不爱自己怎能爱别人?),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足够的自我价值。

反之,一个足够自信、自爱和自尊的少年,会拒绝不良分子引诱他尝试吸毒。他会说:“我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有这么多的方法去找到乐趣和满足,我不需要这些。何况我要保全自己的力量,争取别人对我的尊重。这些毒品能够给我的,不值得我去做这些事。”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不足时,潜意识里会不断地找寻侥幸、以少博多、不劳而获或者占便宜的机会。贪心、爱冒险、小气、妒忌、自私、见利忘义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到处说人坏话、爱讨论花边新闻、揭露别人隐私、爱捉弄别人、只说不做等,也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

一个人自身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个关于身份的信念,这些信念可以归纳为三类:“能力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例如:“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认识自己具有的庞大能力(capability)。“可能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例如:“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hope)。“资格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例如:“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感到自己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deserving)。“我没有资格”在中国人中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我在咨询时发现,很多来访者的表现,表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的局限信念,但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发现都是资格性局限信念。

“健康心理”应具备的36项心理素质

我在2000年总结出由35项心理素质构成的健康心理的定义,在香港出版的《情绪舒导学》一书中列出。2003年初,我对其做了轻微修改,增加了一项,共36项,内容如下。

这36项心理素质,分为6大类:

1. 思想态度

——最基本的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

2. 学习提升

——保持与时共进、乘风驭浪的能力

3. 自我管理

——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

4. 人格发展

——有效地对自己进行定位

5. 情绪智能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6. 人际沟通

——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

这36项心理素质都可以从思想和模式上呈现出来,以下进行简明扼要的解说:1. 思想态度(1)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三赢”的态度:我好、你好、世界好。(2)常怀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态度。(3)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4)在困难中能够刻苦坚持。(5)灵活。(6)有创意,富于幽默感。2. 学习提升(7)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兴趣。(8)有效地运用内感官。(9)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10)多问“为什么”和“如何”。(11)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12)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3. 自我管理(13)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14)自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15)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16)爱护和尊重自己。(17)有效的时间管理。(18)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4. 人格发展(19)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20)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21)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22)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23)尊重每一个人的界限。(24)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的对世界的影响。5. 情绪智能(25)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26)接受自己的情绪。(27)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28)关心别人的感受。(29)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30)能够接受“失去”。6. 人际沟通(31)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32)能够主动与人接触。(33)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34)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35)能够面对公众说话。(36)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这36项心理素质,任何人都不会天生就有,而是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培育出来。这些心理素质不会限制一个人的人生取向和生活模式。相反地,无论在什么环境、做什么工作,都能够让这个人活得更开心、更成功。所有这些心理素质,都可以在家庭、学校,经由成年人引导而让孩子建立起来。

“家庭系统排列”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家庭系统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是现代德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创立的一套家庭治疗技巧,特别擅长解决跨代的、极深沉的家族系统问题所引起的心理障碍。海灵格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受到很多深层的、非意识的法则的控制,他称这些法则为“隐藏动力”。这套家庭治疗技巧能够解决很多传统心理治疗束手无策的问题。

另一种人际关系

每一个人的人生中只有两类人际关系:第一类是本人与父母的关系,第二类是所有其他的人际关系。本人与父母的关系是这么独特、重要,足以严重影响我们的一生,对这份关系的态度、看法以及处理的技巧跟第二类人际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里面的很多纠结,不管是做孩子还是父母,根源就是来自没有觉察这份不同。我们接受了生命,展开人生,第一份意义就是让我们的家族生命系统有效地延续(平衡、稳定、发展、壮大),第二份意义才是成功快乐的人生,它也是为了支持第一份意义。因此,生命的传承所形成的血缘关系是任何其他人际关系里面没有的;生命的传承也产生了“原爱”(父母对孩子绝对的爱和孩子对父母绝对的爱)。这份原爱不一定在意识甚至潜意识层面呈现,却在心灵的最深处处处牵引我们,影响我们。

也因此,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很少的否定、批评,大量的支持与鼓励,没有对抗,只有接纳、包容;没有吵架、打架,只有平静讨论,坚持和谐。

资格感缺失

资格感缺失是我们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你有资格活得轻松快乐吗?你有资格接受别人的爱吗?你有资格成功吗……很多人每天很努力勤奋地做事,虽然做得很辛苦很累,却没有多少效果。这种情况到处都可以看到,背后很有可能就是资格感缺失。最基本的资格感就是生存的资格(我有资格活吗?),就像在一个森林里面,百兽之王老虎生了一只小老虎,假如出生之后小老虎的爸爸、妈妈不管什么原因不在了,新出生的小老虎是完全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的,就算一只老鼠都可以把它咬死。因此,资格感的根本是与父母的连接:出生的老虎没有父母的照顾,是没有活的资格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没有父母”可能是父母死亡、弃养、分居、离异,或者小孩被送走,让别人养育;或者父母长期离家,很少跟孩子在一起;或者虽然同住一屋,可是极少见面或者沟通;或者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及其他人恐吓(父母不要你了),等等,这些都足以让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我没有父母”或者“父母不要我”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与父母的连接缺失会导致力量的不足。不敢尝试、不敢面对,或者过分地炫耀力量,或者做不负责任的承诺,等等,都是力量不足的表现。与母亲的连接缺失会产生“爱”的问题,不能爱自己、不能爱别人、不能接受别人的爱,以及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等等。

未曾完成的成长会引发“投射”现象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地跟父亲、母亲连接就踏进社会展开本人的人生,他(她)会不自觉地找适当的对象,把对父母的需求投射在这个对象身上。这种投射现象会让他(她)在对人、对事时产生扭曲的认知与判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他(她)企图在伴侣身上找爸爸/妈妈,同时也会在老师、教练、领导以及对自己特别关心的人身上产生这种投射现象。有了投射现象,本来应该有的良好关系是没办法建立的,特别在婚姻关系里面,投射现象会让两个人的分手过程变得冗长而痛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