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06:41:52

点击下载

作者:石赟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试读:

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人们几小时内就能将地球绕行一周,登上月球已不是梦想;报刊上刊登的新闻,已明显的全球化。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地缩短,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审视历史的视野也需要随之扩大。想要了解这个沟通交流愈加频繁的世界,熟悉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再有,人类历史从开始就具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统一性,只有通过深入探究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才能从中了解到各个国家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影响在当今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快乐历史一本通·世界卷》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世界历史的博大精深和光辉灿烂。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生活在各个大洲上的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少之又少。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处于完全被隔离的状态。虽然有些地区之间有断断续续地交往,但是这种交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显然是微不足道的。新航路开辟以后,通过以哥伦布、达·伽马为代表的航海家的艰苦努力,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此变得日益频繁,并一直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生活。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社会,而不是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这个观察角度就如同一双挂在月球上的眼睛,从整体上来对我们所在的星球的人类社会进行观察,站得高、望得远、看得准,没有国家和种族的偏见,也没有政治分歧在里面。

全书以时间为脉络,精选了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扭转乾坤的风云人物、灿烂的文化与辉煌的成就等内容,分为古河文明之旅、神秘的国度、黎明前的黑夜、苏醒的大象、主角的亮相、革命的狂飙、豺狼的表演、按“规矩”办事八个大章,将波澜壮阔与风云变幻的世界史重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本书摒弃传统史学“为尊者饰,为贤者讳”的观点,采正史、野史、秘史之精髓,秉笔直书帝王将相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做事风格以及轶闻趣事;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对民众的残酷剥削与压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列强政治军事的丑恶内幕、肮脏手段,再现了各国宫规制度、传承模式和权利与亲情之间的角逐,让读者清楚地看到文明及其背后的丑恶与离奇。

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采用精炼简洁的文字,结合丰富的内容,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人物不再单调,为读者提供了一条认识历史的通途。

第一章:古河文明之旅

——人类文明的曙光

本章从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入手,带你到上古时期去领略一下早期人类的别样风采。如今我们使用的文字和历法,都能在这里找到蓝本。

绝对没忽悠

——史前人类的惊人发明

一切从这里开始说起,与人类最早的祖先相比,史前人类进化了,标志就是他们已经开始制造工具。在那个时候,“制造”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已经成了有目的的行为。他们不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更不以任何方式记录任何日子。尽管如此,慢慢有了思考能力的大脑还是让他们以一种简单的方法跟上了四季变化的步伐,四季交替的意识慢慢形成了。

此时的天气已进入深秋,温暖的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夜晚越发漫长寒冷。不久,山上暴发了雪崩,当人们还沉浸在美梦中时,一股掺杂冰块、泥浆和石块的白色雪龙,腾云驾雾,咆哮着冲向森林,夺取了很多人宝贵的生命,而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何等的突然。天空中飞扬起了大雪。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着,大雪仍然绵绵不断。很多植物都死了,许多动物也都逃到了相对温暖的南方,当然也包括人类。他们带着全部家当,与动物们一起逃亡。

可以想象的是,他们携带的物品使他们行走的速度要比动物慢很多,也就是说,他们仍然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想出对策,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冰川纪的人们确实想出了对策,因为他们最终化险为夷了。

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与环境不断地斗争中,渐渐地,他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发明,比如最早的捕猎陷阱,就是在地上挖一些大坑,在上面盖一些树枝和树叶,人们已经学会了启用智慧。只要有猎物掉进去,他们就一起用石块砸死它们,肉可以吃,皮毛可以用来做大衣抵御寒冷。起初的住房是他们霸占了动物们的温暖巢穴,开始了穴居的生活。

即使有了温暖的皮毛大衣和遮风挡雨的山洞,但大部分人仍然无法抵挡冬天的寒冷。

大批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相继被冻死,人类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而是选择了战斗,火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们所用的。对他们来说,印象中的火一直是一个凶险分子,一直跟天灾紧密相连,但在这冰天雪地里,火与他们成了朋友。当那个发明天才把干燥的枯树枝拖进山洞后,并用一根着火的枝条将它们点燃时,一个阴森寒冷的山洞变成了明亮温暖的房间。就这样,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又一次依靠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胜利。

人们正围着火堆取暖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只死鸡掉进了火堆,人们起初并没有感觉到什么,这种事情自从火被人们所用之后时有发生,因此没人关注它。

直到那只“不同凡响”的鸡被烤熟了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后,人们才意识到熟食比生食更美味,而且吃起来容易,肚子还舒服。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熟食时代。

等到几千年的冰川纪结束的时候,只有那些聪明勤快的人们存活下来。他们为了活命,不得不时时与寒冷作斗争,时时与突如其来的危险作斗争。

于是,各种各样的工具产生了。他们会磨锋利的石斧和石锤与动物作战,会储存大量的食物过冬,还会制作泥碗和泥罐等。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令人恐惧的冰川纪反而促使了人类进步和发展,因为它无时无刻不迫使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农业鼻祖

——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的发源地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相遇的产物。这块被两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叫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点说明他们的原籍很有可能是东方某地。在这块两河冲积的平原上,虽然土壤肥沃而松软,但是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河水,创建了第一个文明。几番风雨几番新,渐渐地,两河流域的居民越来越多,许多的小型村落也相继建立起来。定期泛滥的两条大河给居民们“送”来了沼泽地带的丰盛水草、芦苇以及黏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竞相发展。生产力发展起来,城市也就跟着建立起来。就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里,灿烂的苏美尔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古代的苏美尔人擅长制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彩陶,那绚烂的色彩就是他们精湛技艺的最好证明。如此心灵手巧的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当然是亲自动手制作的,那些酒杯、油缸、炉子以及灯盏等,无一不是出自他们之手。但是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死后用的棺材都是自己用陶土烧制的,就像一个有盖的长方形大箱子一样。虽然缺乏石料,但是聪明的苏美尔人仍旧在黏土中掺上切碎的麦秸,然后制成土砖,用来修墙造房,甚至铺路。因此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物大多数都是用黏土制成的土砖修建的。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很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奴隶制城邦在苏美尔出现。它们虽为城邦,但规模很小,主要就是以城市结合周围若干个小村落构成的,自然人口也就不具有国家的规模了。其中最大的城邦也只不过九十平方公里而已,人口仅有区区的六千人左右。

共同的宗教信仰让苏美尔人之间没有优劣之分,这也让他们具备了统一的因素。战争必然导致混乱,苏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争中也不例外。乌尔一乌鲁克为南方同盟的霸主,而北方同盟的霸主则为基什,他们分别联合南北各城邦,形成对峙局面。争霸开始,南方同盟逐渐占了上风,但是北方同盟也毫不示弱,征战依旧无休无止地进行着,直到有一天,基什王萨尔贡崛起,南北各城邦才终于统一起来。

就这样,在萨尔贡的带领下,公元前2371年,西亚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阿卡德王国建立了。

可别小看他

——阿卡德帝国

已经步入文明时代的苏美尔人有着一个才刚开始进入氏族、部落时期的邻居——阿卡德人。在苏美尔人眼中,刚刚步入农耕与定居生活的他们是不折不扣的“乡下人”。谁也没有料到,这些乡下人在时间的流逝中却成了苏美尔人的主人。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闪米特人中的一支阿卡德人陆续在两河流域北部定居,在苏美尔人北边的平原上居住,在和苏美尔人贸易、抢劫的相处中持续了几百年。定居在两河流域北部的时候,这些“乡下人”如海绵一般贪婪地吸收着苏美尔人的各种知识,除了各种文化知识外,他们还学会了使用车轮并且开始自己组建战车方队,这为他们将来掠夺苏美尔人的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名叫卢伽尔·扎吉西的温马王于公元前2371年第一次统一了苏美尔世界,实现了疆土“从大海扩张到了大海”,即从波斯湾口扩展到北叙利亚的地中海沿岸的梦想。但是,卢伽尔·扎吉西尚未享受战斗的成果就被说着闪米特语的阿卡德人萨尔贡夺走了。“萨尔贡”一词在阿卡德语中是“真正的王”的意思。萨尔贡出身卑贱,据史书记载,“母卑,父不知所在”。他的母亲是个低能人,但是萨尔贡却智慧过人,曾做过基什王乌尔扎巴巴的侍卫,是个为人称道的传奇人物。大约公元前2371年,乌玛人侵入基什王国,国王乌尔扎巴巴无力抵抗,萨尔贡在一次武装起义后夺取了政权,为自己戴上了王冠,但仍用“基什”的国号。萨尔贡登基之后,贫民贵族们都不服,于是萨尔贡决定用武力捍卫王位。萨尔贡在城里实行严格的“武器管制”,西亚史上第一支常备军从此建立,巩固了萨尔贡的政权。

后来,萨尔贡抓住了苏美尔地区各城邦混战的天赐良机,带领阿卡德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创了两河流域阿卡德大帝国的神话。

全国各地的暴乱在萨尔贡去世后不断爆发,他的儿子里姆什继位后,大规模的起义在苏美尔等地又多次爆发,导致阿卡德王国逐渐走向衰落。后来,里姆什长兄玛尼什吐苏之子纳拉姆辛在位的26年里,既平定了祖父横征暴敛所导致的一系列暴动,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战:重创西方的埃布拉,重征南方波斯湾的马干,与东北山区的卢卢卑人交战。

遗憾的是,阿卡德人的辉煌如烟花般短暂。纳拉姆辛死后没多久,其子沙尔卡利沙利被宫廷政变推翻。约公元前2230年,库提人毁灭了阿卡德王国。《苏美尔王表》曾有这样的悲叹:“谁是国王,谁不是国王。”

我又回来了

——乌尔第三王朝

阿卡德帝国在当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只是它的寿命很短暂。一股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败了萨尔贡一世的孙子,毁灭了阿卡德,结束了其在历史上的使命。于是,由苏美尔人建立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并逐步享有一定程度的独立,一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初期,国王确立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不管是军事、政法还是司法大权,统统都直属国王管辖。这还不算,国王还派人前往全国被划分的各个地区担任长官。这些地方长官们,虽然继续沿袭着城邦首领的称谓,但其实他们有名无实,因为他们并无城邦时代城邦首领应有的特权,直白地说,他们其实就是从属于中央的地方官吏。还有,虽然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都保留下来,但它们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了,此时此刻它们只是两个服务于国王的机构。

其实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法制是最受国王们重视的。该王朝的缔造者乌尔纳姆(约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96年)制定了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几千年过去了,这部法典到现在仅保存了二十多条残篇,其中有5条是涉及女奴的,这些女奴时常会遭受到强暴、买卖和殴打。还有两条是涉及寡妇的,寡妇的社会地位较之女奴要稍微好点,在法典的序言中曾提到:不允许任何有势力的人支配寡妇。在正文中又提到:凡是遗弃妻子的男人都要赔偿一定数目的白银。除此之外,普通妇女法典中也提到:普通妇女的社会地位又比寡妇高了一点,但跟普通男子相比,还是卑下。法典中曾记载的“让河神澄清妖术罪”和“妻子被控通奸罪”的规定仍然残留,但是有关身体伤害的处罚规定却比原始的处罚规定有了很大的进步。

说完了法制,再来说说经济上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王室经济空前繁荣。全国3/5的土地都被王室占有,在这些土地上,大规模的农庄、手工业作坊和牧场相继建立和经营起来,在从事劳动的人中,自由民身份的依附民和奴隶占了绝大部分。由于王室的经济管理十分严密,所以设有许多的监工。繁重的劳动终于让奴隶们承受不住,死亡率极高,而在这其中又属女奴的死亡率最高。每到农忙季节,王室的农庄就会雇佣很多无地或少地的自由民成年男子来进行耕种和收获。这些雇工的食物报酬是按日领取的,相比之奴隶和依附民多了一到两倍。

到了乌尔第三王朝中后期,社会分化明显加剧。许多自由民在日益恶化的处境下沦为奴隶,有的是将妻子、儿女卖为奴隶用来偿还沉重的债务,还有的是全体家庭成员自卖为奴。奴隶也分私人奴隶和王室奴隶,相比之王室奴隶,私人奴隶在待遇上要比其稍好。他们不仅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在主人家里服役,还可以赎身,也能到法庭作证。只不过,奴隶始终是奴隶,他们在法律上仍然是属于主人的财产。

乌尔第三王朝总共历经了5个国王。他们经常入侵周边地区,第二、三、四、五任国王都对外宣称自己是“天下四方之王”,还为自己建神庙,立雕像,更要求人们定期举行跪拜仪式,奉上祭品。在最后一任国王伊比辛统治时期,东南部的埃兰人和西部的阿摩利人联合攻击乌尔第三王朝。没过多久,大约公元前2006年,历经五代国王的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伊比辛也被埃兰人所俘获。

文字的祖先

——楔形文字

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这样说道:“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

图形符号组成了最初的楔形文字。简单的图形被书吏用来表示牛、羊、谷物、鱼等所需要记录的事物。之后,图形符号逐渐由固定形式取代了书吏个人的艺术想象力,这样书写和阅读的一致性就得到了保证。但是,图形符号不能用来表达抽象概念这个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苏美尔的书吏们通过在图形符号旁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意义这个方法来解决困难,并且他们选择的是表示声音,而不是表示物体或抽象观念的音符。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发展起来的语音字母的精髓正是在这,遗憾的是苏美尔人还不能系统而全面地运用语音原则。公元前2900年,图形符号从早期的大约两千个减少到六百个左右。尽管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和后来由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发展起来的字母文字相比仍然麻烦得多。因为只有书吏才掌握了困难的书写艺术,所以,他们是不可缺少的,并且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权。

我们能在生产剩余产品所造成的新环境中找到文字的起源,并且意识到文字的影响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文字能帮助人们记录和积累各种真实的情况并且世代流传,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样的,文字还让人们能用书面的形式记载社会风俗、宗教传统以及口头上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使它们以法典、圣书和古典著作的姿态永久地存在,让各种独特的文化更加鲜明和巩固。在人类各种文明的文化结合成一体的过程中,文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苏美尔人在各种日益复杂的社会需要中,既发展了文字,还发展了数学和一些其他学科。在最早的数学文献中,他们记述了对家畜的计算、对谷物的计量和对土地的测量,发展了最早的计时、计量、测量距离和面积的各种方法,这是他们最主要的贡献。而且,他们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便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了天体的运动,这是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他们认为,天体的运动由诸神的意志决定,人类只要弄清了天体运动,就能洞察神的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美索不达米亚的占星术家们耗费了许多世纪,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这些资料后来被天文学用来发展科学。

吝啬鬼

——赫梯王朝

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中叶,赫梯形成为一个小国,后以哈图斯(今波加科斯)为中心形成联盟,最终统一。在古巴比伦的后期,逐渐强盛的赫梯经常向两河流域侵扰。公元前16世纪初发生了一次最大的入侵行动,赫梯军队击溃了古巴比伦王国,攻陷巴比伦城,满载而归。公元前16世纪后半叶,赫梯国王铁列平开始了改革,他制定了“长子优先,无长子归次子,无子归女婿”的王位继承法。这次改革巩固了赫梯的王权,国势日盛。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叶,赫梯最强盛的时期到来。在这期间,赫梯人毁灭了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在埃及埃赫那吞改革的时候,趁机夺取埃及的领地,与之争霸。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们都和赫梯交过手。在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赫梯在卡迭什与埃及的军队会战,双方损失惨重。公元前1283年,两国签订和约。在这次争霸中,赫梯元气大伤,之后又发生了内乱,伟大帝国逐渐走向衰亡。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肢解了赫梯。公元前8世纪,亚述摧毁了残存的赫梯王国。

农业是赫梯古王国的主要生产项目。金属冶炼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文献记载,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就是赫梯人,赫梯王将冶铁技术视为不能外传的专利,导致铁的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可以说贵如黄金,所以称赫梯人是吝啬鬼一点不为过。当时,赫梯王朝的铁兵器曾令埃及等国家闻风丧胆。赫梯古王国是以一个哈图沙什为中心的城邦联盟,贵族选举产生国王,王位继承也须经贵族会议承认。国王把掠夺的土地分给王子治理,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迁往他地,还有些则成为农业奴隶留在原地。一般来说,奴隶主将奴隶视为自己的财产。

天堂、地狱参半

——亚述帝国

两河流域的北部名为亚述,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地区。那里河岸凸起、山多、矿产多,木材也多。居民大多数是讲塞姆语的亚述人,还有一些是逐渐同亚述人融合了的胡里特人。古代的亚述文明史可以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新亚述)三个阶段。

早期的亚述是一个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世纪末-公元前20世纪中期),是在亚述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实行的政治与苏美尔的城邦首领相似,权力有限,名为:贵族寡头。除此之外,还有名年官和乌库伦。名年官是指每年从长老会议的成员中选出一个人,用他的名字命名该年。而乌库伦是指长老会议指派的一个管理司法和土地的小官员。

沙马什阿达德(约公元前1815年-公元前1783年)在公元前19世纪末以暴力手段夺取了政权。夺取政权后,他继续向外扩张,很快就吞并了玛里,让他的儿子在那里担任统治者。紧接着,他把扩张的版图推进到了地中海东岸,逼迫周围的许多国家向他纳贡。他称得上是亚述历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实的、有别于伊沙库的国王。沙马什阿达德在位期间,曾为亚述城制定了物价,还将全国的领土划分为地区或者省。他死后,亚述出现动荡,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趁机沉重打击亚述。到了公元前的15世纪,小亚细亚东南部和两河西北部的米丹纪王国控制了亚述,让其沦为藩属达一百余年,早期亚述也就此结束了。

公元前15世纪初,赫梯沉重地打击了米丹尼,受创后的米丹尼日渐衰落。亚述趁机独立并得以复兴,中期亚述时期(约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9世纪)就此开始。独立复兴后的亚述不断对外发动扩张战争。到了公元前13世纪,中亚述一雪前耻,终于灭亡了米丹尼。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约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1077年)统治时期是中亚述最强盛的时期。他曾率军攻陷劫掠了南面的巴比伦城,又血腥征伐了北部的小亚细亚与亚述之间的安那托利亚部落。有盛就有衰,到了公元前11世纪,亚述地区被大批游牧的阿拉米亚人入侵,弄得亚述领土四分五裂,中亚述就此走向衰落。

在中亚述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出现了一部成文法典——《中亚述法典》。当时王权加强、君主制统治形式确立,经济得以发展。法典有关条文记载,土地可以买卖,这代表着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而对于那些破坏田界或侵占他人土地的人将给予严重的经济处罚和身体惩罚。这时,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出现了,就是债务奴隶制。它与汉谟拉比时代那些关于“负债人质在债权人家只服役三年”的规定不一样,中亚述时期的负债人质在债权人家里服役期限是无期的。由此可见,中亚述时期的奴隶境况有多么悲惨。法典中还明文规定:如果奴隶从某个自由民的老婆手中得到任何一件东西,除了追回原物外,还要受割鼻耳之刑。

历经沧桑,起起落落,亚述终于在公元前10世纪末具备了再度崛起的条件。因为当时西亚和北非的一些强国先后衰落。此外,到了公元前9世纪,亚述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器得以广泛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亚述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也为亚述侵略扩张、建立帝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总算该我上场了

——尼罗河文明

在很早以前,非洲北部就有居民居住。那里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足,是打鱼狩猎、耕种采集的最佳场所,自然而然,这些也就成为居民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再往前追溯到大约一万年以前,随着最后一次冰河期的过去,北非逐渐变成了干旱地区,因为环境、气候的变迁,居民们陆陆续续地迁移到了尼罗河的两岸,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铜石并用文化由此产生,尼罗河文明也由此发端。

说到埃及的这个铜石并用文化时代,历史上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巴达里文化、涅伽达文化一期和涅伽达文化二期。这三种文化前后承接,被称为“前王朝文明”。埃及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情况也在“前王朝文明”里得到了表现。

我们先来说说铜石并用文化的第一个阶段:巴达里文化。它开始于约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当时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从事农业耕种为主,兼营畜牧和渔猎,并且已有自己固定的居所。他们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亚麻等,而畜牧则以驯养绵羊为主。为了更好地耕种,居民们在使用石锄、石刀和石铲之外,到了这一文化晚期的时候,还使用了少量的铜制工具,埃及由此进入铜石并用时代。除了耕种和畜牧渔猎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也不容小觑。当时的埃及居民不仅能够烧制出质地良好的薄壁陶,而且还能够烧制出独具特色的黑顶陶。至于其他方面,如织布、缝衣、编篮等,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外,这一时期的居民已经有了灵魂的观念,他们在埋葬尸体的时候,会为死者供奉祭品和用具。但是他们仍旧过着原始公社制度的生活,因为他们墓葬的规模和殉葬的物品差别都不太明显。但是当时的妇女在氏族中仍然居于重要地位,这一点可以从遗址中发现的女性小雕像推断出来。

从公元前的3600年到公元前的3500年,是铜石并用文化的第二个阶段:涅伽达文化一期(也称为阿姆拉文化)。这一时期的文化除了在生产技术上比巴达里文化有新的发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就,那就是城市的出现,而且在居住地还出现了城堡建筑,涅伽达附近的南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遗址。在这一时期,贫富分化出现,社会地位也逐渐有了高低之分,这一点从他们的墓地上就可以看出来,墓地的规模已经有了区别。随着商业的发展,原始公社制被私有制所取代,从城堡建筑较具规模和雉堞墙等情况看来,文明已经在此刻萌芽,这也代表着此时已经进入了军事民主制时期。

公元前3500年,涅伽达文化一期阿姆拉文化被涅伽达文化二期格尔赛文化所取代,标志着埃及进入阶级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也进步明显。在生产技术上不仅发明了冶金术,还出现了刀、匕首和斧头等冶炼铸造的铜器工具和武器。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居民们在尼罗河的谷地挖渠筑坝,改进耕作技术。当时的人们非常重视水上交通和农业生产,这在他们保存至今的陶器上可以看出。在这些陶器上,最常见到的就是河上通行舟楫和水渠纵横、阡陌连绵的图画。此外,人们还开始与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区进行商业往来,不再仅限于国内贸易往来。至于墓葬的规模和殉葬物品较之前两个阶段又有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在有些物品上出现了私人印记。如在希拉康玻里发现的“蝎王权标头”图刻,图刻上蝎王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执扇的侍者立于身后,从事劳动的奴隶和以田凫为代表的平民也在其中。从此画中可以看出当时埃及的阶级关系已经有贵族与平民、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差别。最后,文明的显著标志——文字,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一切都说明国家已经发展起来,氏族制度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法老的转世之梦

——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举世闻名,几千年来依然矗立。美丽的尼罗河神秘而婉转,两岸居民安居乐业,在尼罗河下游的开罗附近的基泽和萨卡拉等地,大大小小79座金字塔与尼罗河风光交相辉映,也为这一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古往今来,数不尽的游客慕名而来。站在神秘而庞大的金字塔前,人们不禁会问:这些金字塔究竟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在当时生产技术能力落后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建成的呢?

众所周知,金字塔乃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但其实在古埃及早期,金字塔并不是法老们的灵魂安息之所。法老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权力并不是很大,因此在修建他们的坟墓时用的材料跟贵族一样,都是“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意即“凳子”,呈长方形,用泥砖建成)。到了第三王朝的第二个法老乔塞尔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而当时法老的权力也已经变强、变大,乔塞尔认为“马斯塔巴”完全不能体现出法老的尊贵地位,于是下令让杰出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为其修建一个高大而不朽的王陵。伊姆荷太普接到命令后,决定从山上采下方形石块用来代替泥砖,经过不断地修改建造陵墓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高达61米的六级梯形金字塔,它的外面被精致的白色石灰岩包裹着,高大的祭祀殿堂也在周围建了起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也算得上是最早的金字塔。金字塔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高大的三角形锥体建筑物,每个侧面都是三角形,而底座呈四方形,看上去样子很像汉字的“金”字,所以在中文中就把它称之为“金字塔”。

随着建筑技术的日益精湛,到了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50年-公元前2500年),在开罗附近的基泽出现了三座规模较大的金字塔,他们就是分别由胡夫、哈夫拉、孟考拉祖孙三代法老建造的。

其中,胡夫金字塔是所有现存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即使经过岁月的风霜雨雪,它的顶端被剥蚀了近10米,也仍旧高达136.59米。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高度,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直到1888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成,它才“退居二线”。胡夫金字塔的正方形底座,总共占地为5.29万平方米,足足比7个国际标准足球场还大一些。巨大的塔身大约由230万块巨大石块砌成,而每一块石头平均约重2.5吨,其中最大的一块巨石重约160吨,全部的巨石加起来,总重量达684.8吨。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巨大的石块之间居然没用任何的黏着物,完全是靠石块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但是塔身的表面接缝处却非常严密精确,至今为止,人们也很难在石块之间的缝隙中插入一把锋利的刀刃。如此精心完美的设计,怎能不让金字塔历经千年而不倒?

另外,如此庞大的金字塔,出口固然要设计得当,否则就会有塌方的危险。而胡夫金字塔的出入口位于塔身的北侧,离地面有13米高,是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说到这个“三角形”,可谓巧夺天工、绝妙之极,由于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有着巨大的压力,如果采用的是四边形出入口,那么,这个出入口会很容易被压塌,而三角形就不一样了,自身稳固的特性可以均匀地分散压力,免除了被压塌的后患。

胡夫死后,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继位,成为新一任法老。很快的,在离胡夫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又一座金字塔建成了,这就是胡夫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不同于胡夫金字塔,它的附近分别建有“上庙”和“下庙”两座神殿,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座雕着哈夫拉头像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塑,这就是被西方人称之为“司芬克斯”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高22米,长57米,面宽5米,光是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了狮子的爪子是用石块砌成的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就仿佛是在一块天然的巨大岩石上凿成的,它至今已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狮子在古埃及神话里,不仅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在古埃及人的意识里,太阳是他们最尊敬的神,因此他们认为法老死后是要变成太阳神的,所以就专门建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去守护着法老门户。

接下来再说说孟考拉金字塔,这座金字塔较之前两座明显小了很多,塔高也仅相当于二十几层楼的高度,大约六十六米。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现今已经没有任何的记录留存,唯一的记载就是在金字塔建成后两千年,希腊的一位史学家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一书。他在书中记载,金字塔是由十万名劳力,花了二十年才建成的,但是这一观点并不被一般学者所认可。

后来,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推测得出,建造金字塔这样浩大的工程,最少也需要花费三十年及许多工人的劳力才能完成。修建过程中,通常每三个月轮替一次工人,每次都是由十万名工人一同工作。可怜的工人们,就这样交换着做这种极其辛苦又极其危险的劳役。建金字塔最麻烦的就是所用的石块,有的可以就地取材,但是有的就要去尼罗河西岸或亚斯文“取材”了。“取材”完毕后,从尼罗河上用小船运至工地,再由劳工们借助平铺在地面上的树干,用劳力慢慢将石块拖至工地,最后再一层一层往上垒。如此一来,工人们还得花上十年的时间来搭建运建材的斜坡,然后才能再用二十年的光阴来建成金字塔。

一直以来,金字塔给人的感觉都是神秘的,其实金字塔除了是法老的坟墓之外,还代表着什么意义呢?这一直都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此,许多学者都查阅了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献,最终得出,金字塔在古埃及人的眼里,并不只是法老的坟墓那么简单,它是帮助法老到达天堂的阶梯,象征了太阳的光线。在古埃及人心中,法老就是人间的神,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指挥官,是主持正义也是控制国库的领导者,当然,法老也代表了上下埃及的统一。在这个中央集权的政府里,法老可以利用埃及所有的资源来建造自己的金字塔,不管是所有出色的雕刻家、泥瓦匠和工程师,还是那些数之不尽的工人,抑或是修建金字塔的巨额花费和漫长的时间,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修建法老的坟墓。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能为法老王建成一道通往天堂的阶梯,那么,来世法老就会好好地保护他们。“美好的青春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这句西方谚语正是金字塔屹立数千年而不倒最好的写照。

举世无双的墓志铭

——狮身人面像

为什么人总是爬得越高,越难以满足?古埃及的统治者活着的时候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作威作福,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仍旧贪得无厌,渴望在死后还能够得到永生。于是,无休止建造金字塔的竞赛就此拉开了帷幕。

在所有的金字塔中,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胡夫死后不久,他的儿子哈夫拉也开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建成之后的哈夫拉金字塔虽然比胡夫金字塔低了3米,但是它的附属建筑却远远超过胡夫金字塔,不仅完美,而且壮观,尤其是屹立在塔旁不远处的狮身人面像,更是享誉全世界。这个巨大的雕像据说是哈夫拉自己想出来的,除了狮子的爪子部分是用石块砌成的,这座狮身人面雕像的其他部分都是用一整块天然的巨大岩石雕凿而成。

关于这个事情,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哈夫拉当上法老没多久,就开始忙着为自己修建陵墓,他时不时地就会去施工现场查看工程的进度。这一天,他又来到施工现场,巡查时无意间发现了采石场的工地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仿佛一头俯卧着的巨大狮子。哈夫拉见了非常高兴,突然,他灵机一动,一个绝妙的主意出现在脑海里:他要将自己的形象永远地留存下来,让子孙后人瞻仰、膜拜。回到宫殿后,哈夫拉立即召集了当时埃及所有的能工巧匠,将这个别出心裁的主意马上付诸行动。他下令工匠将巨石雕刻成一只雄狮,而头部则是他本人的头像。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座巨大的石像终于落成,它面朝东方,矗立在哈夫拉陵墓的不远处,高20米,长62米,下颌雕刻着长长的胡须,额头上刻着圣蛇的浮雕,头顶上还戴着象征王权的王冠。如此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让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大奇观。

由此不难看出,哈夫拉的想法和其他法老的想法如出一辙,都是渴望来生继续做统治者。殊不知,为了他们的如此天真的想法,数以万计的人们被迫离开家,加入到修建金字塔的行列中去,这对当时的劳动人民来说是极其沉重的灾难。可怜的工人们在工地上不仅吃不饱饭,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动,受尽非人的折磨。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自从走出家门,就再也没有回去;也有些人在倒下之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就这样成了统治者的殉葬品。这还不算,为了支付修建金字塔的高额费用,哈夫拉不停地压榨着埃及劳动人民。要知道,那里面的每一分钱都是劳动人民用血与汗,甚至是生命换来的!繁重的徭役和赋税让人们苦不堪言,终于迫使人们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哈夫拉一死,人们就冲进了金字塔,拖出了他的尸体,瓜分了他的陪葬物品。

时光飞逝,哈夫拉已经成了历史长河中的飞烟,只有那些带着斑驳印痕的金字塔似乎还在向世人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然而矗立在一旁的狮身人面像却成了哈夫拉不朽的墓志铭。

千年等一回

——“王墓之谷”

大约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当时的埃及法老为公主选了一位相貌绝伦的美男子为驸马。这个男子浑身充满活力和朝气,体魄健壮,能征善战,是一位狩猎的好手。婚后的二人幸福满载,琼楼玉宇中有他们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他们的柔情蜜意。后来法老去世,驸马继承了王位,成为全埃及人至高无上的法老。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18岁的那一年,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突然离奇地暴病身亡,抛下他深爱的公主。肝肠寸断的公主从此一个人独守空房,含着泪,默默地忍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这个在古埃及政坛上昙花一现的美男子,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遐思和悬疑。他就是图坦卡蒙。

图坦卡蒙的离去,让年轻的埃及王后悲恸欲绝,于是她决定用最盛大的仪式来厚葬图坦卡蒙。其实一直以来,埃及的金字塔陵墓经常被猖獗的盗墓者洗劫,而当时古埃及国内的奴隶起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字塔被毁坏。直到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在位时,决定不再用金字塔作为陵墓,而是将墓地选定在一块绿洲上,那里距离尼罗河口不远,重峦叠嶂,峭壁林立,后来图特摩斯去世,待他下葬后,那里就被称为“永恒寂寞”的“王墓之谷”。

王后最终决定将图坦卡蒙的遗体安葬在“王墓之谷”。从此,富奢豪华的图坦卡蒙王墓就成了埃及各个阶层茶余饭后的谈资,大批盗墓者闻风而至。那些盗墓者们流着贪婪的涎水,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找遍了“王墓之谷”的每一个角落,却始终没有发现图坦卡蒙王墓的任何蛛丝马迹,这着实让人费解。

关于图坦卡蒙的神秘死亡,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人关注的话题。其实在他死后不久,他的美丽王后就修书一封给赫梯帝国,在信中这位美丽的王后请求赫梯帝国能够选一位王子与自己成亲并且继承王位。可是,世事难料,就在该王子赴婚的途中,突遇歹人,最终遇害身亡,随后,王后也突然失踪,下落不明,而更加戏剧性的是,老臣阿伊居然顺利地当上了埃及法老。至于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只要是明眼的人,一看就一清二楚了。

图坦卡蒙的死亡之谜困扰了人们几千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谜团才被揭开。拨开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正是美轮美奂的图坦卡蒙王墓,它果然就在“永恒寂寞”的“王墓之谷”!当人们看清楚眼前的一切时,都不禁瞠目结舌:各种各样的鲜花散落在陵墓的门口,新鲜的黑色痕迹在油灯罩上依然清晰可辨,似乎图坦卡蒙是在熟睡的时候被制成了木乃伊,做工精巧的黄金面罩戴在脸上,黑宝石般的眼睛闪烁着灼人的光芒,堆积如山的宝物占满了王墓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却又条理井然,没有丝毫的杂乱迹象。几千年之后,神秘暴毙的图坦卡蒙依旧静静地躺在黄金打造的棺材里!

至此,这位面如美玉的英俊法老终于向后人昭示了他离奇死亡的谜底:一切都只在他左耳下方的那道致命的伤口,真相终于大白了,困扰了人们上千年的谜团终于被解开。

埃及献礼

——象形文字和文学

古埃及人的文字出现在大约公元前的三千五百年,当时被称之为“象形文字”,意为“神圣的雕刻”。但是在后来的公元前后几个世纪里,埃及相继被希腊和罗马人统治,古埃及语逐渐被希腊语所取代。就这样,象形文字在整个中世纪和近代时期,成了一种不再被人们应用的文字。大约公元1799年,法国的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上看到一块石碑。这块石碑是用来歌颂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功绩的,它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及其草书体、希腊文三种文字对照写成,在整篇文章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有七百个。在古埃及语中,音符有24个,实际上就是24个辅音字母,一个词是要用音符、意符和部首三种字符组成的。后来这套音符传入腓尼基,也同样成为腓尼基字母的一个重要来源。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笔墨纸砚之类的书写材料的出现。聪明的古埃及人用植物的浆液制成墨水,然后又用削尖了的芦苇管做成笔,最后还用尼罗河口三角洲一带生产的芦草制成纸,这种纸在中王国时期,被古埃及人普遍使用作为书写材料。从保存下来的古埃及文卷中可以看到,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使用这种纸草文卷,而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内容也相当丰富。

神话是古埃及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由于受到古埃及人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埃及神话呈现出变异的趋势,很多的故事情节经常发生变化。

埃及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是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这一时期大都是些“预言”、“箴言”、“训诫”之类的文献,以教谕文学作品最多。如《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聂菲尔列胡预言》、《伊普味陈辞》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启发性,还具有娱乐性。作品的意旨在于规定和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巩固社会秩序的目的。

在古王国时期出现的大量文学作品中,散文和诗歌最为丰富。如《辛努哈特历险记》,讲述的是大臣辛努哈特因为受到叛乱事件的牵连而被迫逃到国外,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得到法老的宽容,最终得以回到故乡的故事。在文章中,作者深刻地刻画出了辛努哈特的思乡之情和落叶归根的喜悦。又如《一个能说会道的农夫》,它叙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向法老申诉自己凄惨境遇的故事,文章中带有歌功颂德的意味,标榜着法老的伸张正义。

到了新王国时期,古埃及文学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些散文故事已经具有现实主义的韵味,不仅情节更加离奇、曲折,艺术性还很强,思想也很深刻。

时间的起始

——历法

天文历法的确立在农业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不可分。什么时候适宜耕作,什么时候适宜播种,什么时候适宜收获,只有掌握好时机才能保证丰收。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被称为公历,而公历的鼻祖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把埃及称之为“尼罗河的礼物”。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然而这一切不利的条件都没有妨碍埃及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只因为尼罗河由南到北贯穿埃及全境。尼罗河每年都会定期泛滥,在阿斯旺大坝(1970年启用)建成调节尼罗河水流之前,埃及人们全仰仗它才得以继续生存。每年的6月份,尼罗河开始涨水,然后从7月份到10月份则是泛滥期。那时候,洪水会夹带着大量的腐殖质,灌溉尼罗河两岸龟裂的农田,洪水一直持续到11月份才消退。洪水退去,留下的是一层沃土。由于尼罗河每年涨水基本上都是定时定量的,所以埃及从来没有出现过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方便了古埃及人后来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历法的制定。

历法制定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年、月、日的计算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日”和“月”比较容易确定,因为它们的周期现象有着非常显著的起止标志,但是“年”就不一样了,它的长度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因此,各种各样的历法基础都是确定一年从哪一天开始。

在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200年),古埃及人发现,每当尼罗河开始泛滥之时,天狼星与太阳就会同时出现在埃及的地平线上(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于是,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但是,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也并不完全相同。经过古埃及人的推算得出:天狼星偕日升那天在120年之后,与120年前偕日升的那一天正好相差一个月,而到了第1461年,偕日升那天又正好成了一年的开始。古埃及人用天狗周来命名这个1460年的周期。原来在他们的神话中,天狗是用来称呼天狼星的。其实古埃及人的计算结果和今天天文学家的计算结果相差无几,都是以365天为一年,只比实际一回归年(365.25天)少了0.25天;而120年过去之后则少了30天;1460年之后,就会少了365天,正好少了一年。就这样,一年的天数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年终再加5天宗教节日。为了便于农业生产,古埃及人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长出五谷季”和“收割季”,每季4个月,完整的太阳历就这样形成了。古埃及人之所以能制定出如此精确的历法,完全在于他们长期细致的天文观测。

太阳历传入欧洲之后,罗马统帅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在公元前46年以太阳历为基础编制了《儒略历》。《儒略历》针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0.25天的误差,作了相关的调整:将“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每年365天,闰年每年366天,每4年设一闰年。一年照旧12个月,但是每月天数又有所变化,单月每月31天,双月中除了2月之外,其他双月每月30天,至于2月,平年为29天,闰年为30天。恺撒死后,奥古斯继位,他因为自己生在8月,于是便从2月份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让8月也变成大月,即31天。同时,把相应的9月和11月定为小月,10月和12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一改再改,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上相同了。

罗马皇帝在公元325年的一次君士坦丁宗教会议上规定,将《儒略历》定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是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到了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们决定把五百多年前,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定为公元元年。“公元”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主的生年”,用英文A.D.来表示。而在这一年以前则被称为“公元前”,意为“基督以前”,用英文B.C.来表示。《儒略历》虽然是在古埃及的太阳历上进步起来的,但是它和太阳运动周期回归年相比,还是有误差的,这其中相差了11分14秒,累积128年之后又相差了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一千六百多年,到了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周期回归年迟了整整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该是在3月21日,但是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还规定,耶稣复活节应该是在过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但是由于春分已经相差10天之多,所以耶稣究竟是哪一天“复活”的,也就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修改,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于是到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位时,又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对《儒略历》进行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撤销,也就是说继10月4日之后直接变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回复到3月21日。过去4年设1个闰年,400年后共计100个闰年,但是现在将400年中的100个闰年改为97个闰年,用以弥补那11分14秒的误差。设闰的方法是:以公元纪年为标准,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年是闰年,1700年就不是闰年。这样大体上就能弥补每年11分14秒的误差了,要等到三千多年之后才会比太阳历的时间多一天。这就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被人们称之公历或格列历。

当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格列历自然也是如此。

它规则性不强,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而且在每经过三千多年之后还是会有一天的误差。但是,社会是在发展的,人是在进步的,这些缺陷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不断得到改进。

其实不想走

——希伯来人的迁徙

据《圣经》记载,古代闪米特人居然是诺亚长子的后裔。

古闪米特人原本生活在撒哈拉的北部地区,但是到了大约公元前五千年的时候,由于气候的变迁,迫使古闪米特人陆续东迁,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也是他们曾经到过的地方。

公元前四千年左右,该游牧民族的后裔塞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赶着羊群,在非洲和亚洲之间的阿拉伯沙漠中穿梭,寻找水草,同时也寻找他们赖以生存的牧场。

终于,塞姆人在沙漠的北方找到了一片水草肥美的新月形沃土,他们把这片新月形的沃土看做是生存的天堂,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突然到来而扰乱了这里的原有秩序。原本生活在这里的迦南人极力保卫着自己的家园,屡次把他们赶了出去。但是塞姆人并没有气馁,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和失败后,终于如愿以偿,占领了该地区。

在这片新月形的沃土中的一条狭长地带,被称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该地带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塞姆人中有一支希伯来人的部落,他们为了占领这块宝地,只能与捷足先登的迦南人通过战争来解决了。

而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是迦南人的对手。果不其然,希伯来人战败了,败后的希伯来人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只好召集全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出路。这时,一位老人说,他知道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块肥沃的土地,那里遍地羊群,年年丰收,如果能够顺利到达那里,那他们全族人就从此不用再忍受饥饿和寒冷了,这个地方就是埃及。老人的意见很快就得到了赞同,于是希伯来人离开巴勒斯坦,踏上了前往埃及的漫漫征途。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年,希伯来人历经千辛万苦,赶着羊群,带着妻儿老小,在族长以色列的带领下,终于到达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埃及。他们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东部草原上安顿下来,终于过上了好几百年的安定生活。但是到了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左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当时,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要建造两座宫殿,于是把希伯来人变成了他的奴隶,逼着他们去服各种各样的苦役。等到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出现动荡,四方的蛮夷和海盗一起入侵了埃及,当时希伯来人的首领摩西见此情景,趁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逃出了埃及。逃亡的过程是艰难的,他们缺水少食,风餐露宿,每天都在大沙漠中行走,苦不堪言,在这其中有不少人想返回埃及,他们宁可重新当奴隶,也不愿再受这逃亡之苦。身为首领的摩西,看到族人对前途信心尽丧,于是就声称自己见到了上帝耶和华,还得到他的“圣谕”,这才重新激起希伯来人的信心。他们凭借上帝的“圣谕”,最终逃回了迦南,可是强悍的迦南人依旧容不下他们,没办法,摩西只好带着族人继续流浪。

没过多久,摩西死去,约书亚当上了希伯来人的首领。年轻勇敢的他带着族人经过无数次的战斗,终于渡过约旦河,重新占领迦南,在此定居下来。之后,力士参孙和扫罗先后当上了希伯来人的首领。再后来,大卫统治了希伯来人,在他的带领下,希伯来军队顺利攻下了迦南人统治的耶路撒冷,并建立了犹太王国。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到此时,希伯来人的漫漫迁徙路才终于走到了终点。

称霸一时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处于米底统治之下的波斯,有6个农业部落、4个游牧部落。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在居鲁士(公元前558年-公元前529年在位)的领导下,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于公元前550年灭掉米底,并建立了波斯王国,定都波斯波利斯。

居鲁士保留了米底人的大多数法律和法规,对于阿斯提阿格斯王也未予加害,而是仍以国王的礼遇对待他,并对他的忠告言听计从。

在米底帝国的基础上,居鲁士依靠外交手段和军事实力,逐步向外扩张。公元前546年,灭小亚细亚的强国吕底亚,进而采取分化和征服的政策,使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各希腊城邦臣服。次年,向东占领赫拉特及阿富汗北部等地,并一一置省;又渡乌浒河(今阿姆河),直至药杀水(今锡尔河),在其南岸修筑七城,连成一道防线。公元前539年,进军美索不达米亚,一箭未发就使新巴比伦面北称臣,同时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并划入波斯版图。

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中亚细亚战败身亡,其子冈比西二世(公元前529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即位后继续奉行扩张政策。正当冈比西斯远征埃及时,公元前522年3月,原米底的一个拜火教僧侣高马达趁机发动政变,假冒冈比西斯之弟巴尔迪亚的名义篡夺了王位。其实,巴尔迪亚早已被骄横暴戾的冈比西斯秘密杀害了。高马达夺取政权后,利用平民力量打击氏族贵族,宣布减免赋税和兵役3年。帝国境内各个被压迫民族竞相效仿,纷纷宣布独立,一时四方扰攘,天下大乱。

大流士随冈比西斯出征埃及期间,任万人不死军总指挥。冈比西斯惊闻国内有变,急忙赶回波斯,不料因误伤而死于归国途中。危急关头,年仅28岁的大流士与另外6名贵族杀死高马达,最终大流士利用智谋登上了波斯王位,称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5年在位)。

大流士一世执政后,平定了各地此起彼伏的暴动和起义,恢复了帝国的统治。大流士一世把镇压这一系列起义的过程,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种文字,刻在从巴比伦到爱克巴坦那(原米底首都,今哈马丹)大路中途的贝希斯敦崖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大流士一世从公元前518年起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被征服地区普遍置行省,每个行省设总督、将军和司税收的大员各一人,各大员直属国王。另置钦使,即所谓“国王耳目”,建立起庞大的间谍侦察网,使中央得以有效地控制地方。为强化王权,他还制定了一套森严的宫廷制度:国王上朝时,头戴金皇冠,身着绛红长袍,腰系金丝带,手握金权杖,威仪赫赫,高高在上。身后则有大群高擎仪仗的便嬖和侍卫。对朝见的大臣,也要用帷幕与之隔离开来,为的是避免被其呼吸所亵渎。

大流士实行军权独立制度。他把全国分成5个大军区,军区的长官直接听命于国王,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他将军队编成万人不死军、千人团、百人团、十人队四级,以波斯人为核心组成步兵和骑兵,以腓尼基水手为骨干建成一支拥有600艘~1000艘战船的水军舰队。国王另有“无敌”近卫军1.2万人,是波斯军队的核心。

大流士还在统一铸币制度、修筑驿道及宗教改革上,做出了不菲的成绩。

从居鲁士建立波斯王国,到大流士一世执政,前后仅28年时间,波斯即从一个蕞尔小邦成长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侵波斯,波斯军队节节溃败,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途中被杀,延续两百多年的波斯帝国至此灭亡,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也随之宣告终结。

菩提树下的顿悟

——佛教的起源

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

根据佛教的传说,悉达多在16岁的时候和同龄的表妹结婚,在王宫里过着奢华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之余,悉达多总是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呢?还有,为什么婆罗门世代都是婆罗门,首陀罗世代都是首陀罗?悉达多看到大多数人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即使是有钱人家也会常常遭受到挫折和不幸,每个人最终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为此,悉达多想到,生活中必然还有比转瞬即逝的快乐更为重要的东西。

在悉达多29岁的时候,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然而就在这万民同乐的时候,悉达多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放弃优越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去寻求人生的真谛。他抛弃万贯家财,告别了妻子和孩子,毅然离开宫殿,成为一个苦行者。

面对如此固执的悉达多,他的父亲无可奈何,只好派人跟随着他。在当时人们的意识里,普遍认为极端的禁欲主义才是达到真知的途径,于是悉达多和侍者们在恒河流域整整行脚6年,参访了宗教界的许多名师,研习了许多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修炼了极其严格的苦行。然而他最终认识到,这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并不能令人满意,折磨自己的肉体也只能是使自己的头脑更加模糊不清,而不会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抛弃了禁欲主义,恢复了正常的饮食。

悉达多独自一人来尼连禅河边,在佛陀伽耶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坐下来,继续努力探索着人生问题。苦思冥想了七天七夜之后,悉达多终于在黎明前豁然开朗,战胜了种种烦恼和魔障,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从此,人们都管他叫佛陀,意为“觉者”。

此时的佛陀已经35岁了,在他余生的45年中,带着他的新人生观,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到公元前483年他死去的时候,已经赢得了数以千计的皈依者。

佛陀的说教最初只是口传,但是后来为了便于记忆,便开始采取偈颂的形式,再后来,便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是近代学者认为在经藏中真正属于佛陀的说教和最早的经典,在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直到悉达多死去几百年之后,这些说教才用文字记录下来。而这时他的宗教思想已经被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小乘派和大乘派就是佛教的两个主要教派。在南亚居主要地位的是小乘派,大多数的西方学者都认为它与释迦牟尼的创造教说比较接近;而在中国和北亚一带居统治地位的教派则是大乘派。“四谛”是原始佛教基本教义核心。“蒂”意为“实在”或“真理”。“四谛”也称“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而四谛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即苦、集二谛,它侧重于解释世间;第二部分是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即灭、道二谛,它则侧重于创造世间。

苦谛,顾名思义,就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毫无幸福欢乐可言,还以此认为是真理的教义。于是这一教义就成了全部佛教的出发点。

集谛,是早期佛教的理论基础,它说明了人生诸苦的原因。集谛宣称:一切苦皆由“欲爱”而生,有“欲爱”就会付诸行动,而一旦付诸行动,其后果必然就是“造业”,也由此难逃轮回之苦。

灭谛宣扬若想根绝苦因,摆脱苦果,就只有消灭一切“欲爱”,这样才能达到佛教理想中的最高境界——涅槃,即不生不灭、圆满寂静、永远摆脱因果轮回的神秘境界。

道谛指出如若要达到涅槃,就必须要修炼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在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中,又有十二因缘,即“十二缘生”,分别为: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外,佛教与印度教不同的是,佛教不分种族和阶级,人人都可以修行。

在悉达多死后的一段时期里,佛教的传播速度较为缓慢。一直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改信佛教,也正因为他的支持,才使得佛教的影响和说教迅速传播开来,最后还传到了相邻国家:东至缅甸,南到锡兰,后来又传遍了整个东南亚,一直传到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到了西藏,然后又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赢得了一大批信徒,而后又从中国传入了朝鲜和日本。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阿育王与孔雀王朝

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7年,试图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罗和拉瓦尔品第,向南部和东部推进,率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侵入西印度,但是遭到当地力量的抵抗。当时在恒河平原上最强大的势力是摩揭陀国,统治者是难陀王。大约在公元前317年,该国出现了一名出身刹帝利贵族的青年,名叫旃陀螺笈多,他率军队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部队,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后,他抵进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几番激战之后,最终推翻了难陀王的统治,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孔雀王朝。建国之后,旃陀螺笈多继续向周边扩张,陆续吞并周边的若干邻国,实力日渐强大。

旃陀螺笈多在位时,孔雀王朝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有3万骑兵、60万步兵和9000头战象。公元前298年,旃陀螺笈多逝世,其子频头沙罗继位。频头沙罗继续父亲的扩张之路,相传他曾经消灭了16个大城君主,进一步扩大了帝国的版图。然而这时孔雀王朝的统治却并不稳固,各地频繁的叛乱给了雄才大略的阿育王以用武之地。

阿育王是旃陀螺笈多之孙,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在他18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频头沙罗身染重病,当时朝中未立太子,王位之争一触即发,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最终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正式登基。传说阿育王为了夺取王位,曾谋杀了兄弟姐妹达99人。阿育王即位之初,继续沿着祖父的脚步前进,企图用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这时的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君,尤其是南征羯陵伽的战争,更是表现出了他的极度残暴。

羯陵伽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在南印度是一个强国。阿育王早有入侵之心,约公元前262年,阿育王亲率大军大举进犯羯陵伽。羯陵伽虽然实力雄厚,但面对兵力、物力远远超过自己数倍的孔雀王朝,即使奋力反抗,也终究难逃败阵的噩运。不计其数的人被杀,十五万羯陵伽人被俘,血流成河,堆尸成山。羯陵伽被征服后,阿育王派王室充任的总督统治,并派兵入驻托萨利,至此,孔雀王朝的领土又进一步扩大,除了南端以外,整个南亚次大陆,尽为其所有,孔雀王朝变成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庞大帝国。

羯陵伽一站对阿育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羯陵伽战争结束后,阿育王放弃了一切侵略性的军事行动,转变了原有的治国方针,并致力于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文化。相传他得到高僧的指引,采用佛教作为孔雀王朝的宗教哲学,还曾经发布了一个敕令,他在敕令中说,他对羯陵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之后,他又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从此以后,原本残暴不仁的阿育王变成了一个慈悲为怀的仁爱之君。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人四处去宣扬佛法。

不久之后,阿育王宣布将佛教定为印度的国教,并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竖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铭刻在上面。此外,他还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然后召集了一大批的全国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

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大批的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其中还包括王子和公主。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传教的时候,除了带去了许多的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树枝,并亲手种植在了锡兰的土地上。从此,这棵菩提树在锡兰落地生根,一直生长到今天。

阿育王如此大力地四处宣传佛教,不断有使节往来,很快,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还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在佛教文献中曾经记载,阿育王即位的第17年,第三次佛教徒大结集在华氏城举行。之后,他又派出许多传教使团,向国内的边陲和周邻诸国广布佛教。经过阿育王的宣扬和传播,佛教不仅在国内大盛,在国外也广为传播,佛教从此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相传阿育王在位期间,他的谕令刻写在摩崖和石柱上,分布全国各地,而建造的佛塔多达8.4万座。

除了宣扬和传播佛教,阿育王还采用了各种人道的统治方法:修订法律,建立医院和政治保护区;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以供紧急时候使用;隔约三里挖一口井,在各条道路两旁植树,还设立行人休息的场所。此外,他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提高了农业产量。他还在他所统治的范围内竖起许多石柱,刻上诏文,表明自己的决心,向民众灌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这些诏文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东南海岸各地都有发现,是用多种文字写成的,被称为“阿育王诏敕”。他还任命特别的政府官员——达摩官吏来促进友好关系和教导人们要虔诚。

在阿育王死后不到十五年,孔雀王朝便土崩瓦解,从此再未恢复。但是佛教因为得到了阿育王的支持,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阿育王刚登基时,佛教还只在印度西北的弹丸之地流行,但到他去世的时候,佛教的教徒不仅遍及印度各地,而且还影响不断,逐渐向各国传播开来。阿育王为佛教文化的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不仅成就了苏美尔文明,而且还促使汉谟拉比在美索不达米亚成就了一番霸业。汉谟拉比在两河流域建立起了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更让巴比伦城发展成为两河流域最繁荣的城市,引领着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长达一百多年之久。汉谟拉比在征服了整个苏美尔地区之后,自我标榜为“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为了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稳固巴比伦这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帝国,颁布了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包括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共有282则条文,被刻在一块高大的石碑上。这部法典不仅阐明立法的目的是发扬公道、铲除邪恶,还概括了汉谟拉比的文治武功和制法宗旨,法典中,汉谟拉比把自己描写成为神圣的君王,自称“天下四方之王”。法典的正文包括借贷、经商的规定和关于盗窃财物和奴隶的规定、审判法的规定、婚姻和家庭的规定等九大主题。法典囊括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让现在的人们对当时的社会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但是有一点非常令人遗憾,那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对于汉谟拉比法典而言是苍白无力的。尤其是对奴隶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权利和自由可言。法典中的奴隶制立法完全只是严格保护了奴隶主的权利,奴隶们被视为私有财产,而私有财产只能属于奴隶主。整部法典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思想贯穿了始终,然而对奴隶的利益却着墨不多,仅仅只有5条,奴隶就好像牲口一样,可以任意买卖。但是如果有奴隶敢私自逃跑,一旦被抓回来,不仅仍要交还给原来的奴隶主,还将会遭到奴隶主的重重责罚。还有一条更为严酷的条款就是:如果奴隶无故伤害到奴隶主,轻则受到鞭笞和割耳之刑,重则丧命。古巴比伦严酷的等级关系可见一斑。

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是因为青铜器被广泛用于耕作领域,不仅使税收得到了保证,就连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兴修水利方面汉谟拉比也非常重视,制定了许多关于灌溉管理的条文。手工业的发展也致使分工更加精细,这些都可以从关于织布、冶金、建筑和造船等方面的法律条文中看出,国内外贸易的繁荣让巴比伦城一跃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商业重镇。

汉谟拉比在位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巩固自己的王权,但是在他死后没多久,鼎盛的古巴比伦王国就很快衰落了,而原本刻着法典的石柱也几经辗转,最终被法国人强行劫走。现在,在法国的卢浮宫里还珍藏着这部象征着汉谟拉比王权的法典。

最具影响力奖

——《吉尔伽美什》史诗

数千年来,《汉谟拉比法典》不仅拥有不朽的声誉,而且到现在还一直向人类散发着它文明的光辉。而在古巴比伦文明中,唯一能与之相媲美的就数史诗《吉尔伽美什》了,它是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结合体。

史诗中的吉尔伽美什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公元前两千六百年左右,凭借自己的丰功伟绩成功当上了苏美尔的国王,并受到了人们的景仰,人们对他的故事大唱颂歌。几经流传,关于他的故事也就逐渐被神化了。直到公元前一千九百年左右,吉尔伽美什的故事终于被一位说书人写成了一首长诗,这时,《吉尔伽美什》才最终成书。

吉尔伽美什当上国王后,就渴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于是他带着寻求长生的愿望,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历尽艰辛,不辞辛劳地去为之冒险。就在上帝发洪水毁灭整个人类的时候,因为躲在一条方舟中而幸免于难的一对老夫妇告诉吉尔伽美什,长生不老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有一种植物却可以让他恢复已逝的青春,这种植物隐藏在一个极其隐秘的地方,人们很难发现它。

吉尔伽美什为了使自己青春再现,他发誓一定要找到那种植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一个深海的海底找到了这种能够恢复青春的植物。长久的劳苦终于有了结果,长生不老的希望就在眼前,吉尔伽美什仿佛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有着统治苏美尔的雄心和健壮的体魄。吉尔伽美什得到植物后并没有马上吃掉,因为得之不易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东西,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植物被一条蛇偷偷地吃掉了,这条蛇也因此通过蜕皮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吉尔伽美什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瞬间化成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泡影。这位叱咤苏美尔的英雄面对眼前的事实感到万分沮丧,死亡似乎正在向他伸手召唤。此后,吉尔伽美什改变了以往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不再去关心明天会发生什么,只是和妻子、孩子尽情地享受着短暂的光阴。《吉尔伽美什》不乏宗教性的色彩,充满了世俗性的教诲。因为宗教和神灵在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人的心目中一直处于显赫的地位,在他们的意识里,神对人具有无限的支配权,甚至掌管着人类的生与死,不管人类怎样努力,最终还是在神的统治之下。《吉尔伽美什》作为古代巴比伦文明的象征,是一部融合了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智慧的史诗,也是继《汉谟拉比法典》之后的又一大文明成果。

想象力的摇篮

——印度《梨俱吠陀》

中亚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迈出了入侵印度的脚步。与此同时,他们也为印度带来了最早的诗歌。此后,他们在印度定居下来,不断创造出许多的新作品。后来人们把新、旧作品合编在一起,称为《梨俱吠陀》。《梨俱吠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之一,它的成书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这样的话,它比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还要早好几百年。《梨俱吠陀》全书分为10卷,收入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诗歌,共1028首,是一部集体创作的诗歌总集,诗歌的作者都是世袭的婆罗门祭司。

在《梨俱吠陀》中,反映出了雅利安人在印度历史初期对自然进行的斗争、对异族进行的入侵、征服与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形态。那个时期正是雅利安人由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比较片面,缺乏科学和社会知识,在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他们不得不低头屈服。按照自己的想象,他们认为是某种神灵对世界起着支配的作用,于是他们对神灵顶礼膜拜,祈祷保佑,自然现象就这样被他们神秘化了,吠陀神学和宗教也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中产生了。

在吠陀诗人的猜测中,将宇宙分为天界、空界和地界三界,每界都有专门掌管它的神灵。

在这些歌颂神灵的诗歌中,充分表现出了吠陀诗人奇妙的想象力,其中有一首是赞美黎明女神乌莎的神曲,十分优美:辉煌是此光,永恒在东方,脱离于黑暗,纯洁现本相。乌莎天之女,遐迩放明光,愿为黎民利,开路示航向。美丽司晨女,屹立于东方,犹如众祭杆,直竖祭坛场。冲开黑暗闸,两扇障碍门,霞光从中发,净化尤晶亮。仙子最慷慨,今日放异彩,教导乐喜者,施舍物与财。黑色波尼怪,昏睡在梦乡,堕入暗渊中,永不觉天亮。

第二章:神秘的国度

——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欧洲,也照亮了全世界。起源于古希腊的奥运会如今已风靡全球;沉睡千年的庞贝古城见证了古罗马的高度文明。

米诺斯之谜

——爱琴文明

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地中海中有一座名叫克里特的小岛,远古时候,岛上有位国王名叫米诺斯。这位国王建造了一座有着无数宫殿的迷宫,里面通道纵横交错,人只要进去了就别想再走出来。而且在迷宫的深处还有一只人身牛头的恶兽——米诺牛。为了供奉恶兽,米诺斯对希腊的雅典制定了一项骇人听闻、闻之丧胆的贡赋:每9年要送7对青年男女来,把他们送入迷宫里让凶恶的米诺牛吃掉。

这一年,眼看又到了供奉青年男女的日子,雅典人在一片哭泣声中送别这7对不幸的青年男女,并在送他们的船上挂起了一面黑帆。雅典国王爱琴有位英勇好战的儿子叫忒修斯,他为了使同胞不再遭受杀戮的命运,决心和青年男女们一起出发,并发誓要杀死那头恶兽米诺牛。国王非常疼爱自己的这个儿子,忒修斯去之前还和父亲做了一个约定,如果杀死米诺牛,在他们返航时就把船上的黑帆变成白帆。换句话说,只要看见船上的黑帆变成白帆,爱琴国王就知道儿子忒修斯是活着回来了。

忒修斯领着青年男女在克里特上岸了。他的英俊潇洒马上引起了米诺斯国王的女儿——美丽聪明的公主阿里阿德涅的爱慕。当这位公主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后,就送给他一把魔剑和一个线球,以防自己心仪的忒修斯受到恶兽米诺牛的伤害。

聪明英勇的忒修斯一步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放开线团,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走向迷宫深处。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经过一番苦斗,忒修斯抓住米诺牛的角,并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魔剑杀死了米诺牛。然后,他带着青年男女,顺着线路轻而易举地走出了迷宫。但为了预防米诺斯国王的追击,忒修斯和手下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涅公主也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起航回国。经过数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自己的国家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们都异常兴奋,载歌载舞,但一时高兴忘了与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帆。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在海边天天地等着儿子的归来,但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时,立刻以为自己的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因而痛不欲生,跳海自杀了。为了纪念爱琴国王,从此就把他跳入的那片海叫爱琴海。

传说总归是传说,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相信克里特岛上有文明存在。到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率领的考古队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现了传说中的克里特文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考古队最后发掘出了米诺斯王宫的遗址,并发现了大量文物。王宫占地约两公顷,是依山而建,大多是三层建筑,宫内设施很齐全,有浴室、厨房、仓库和庭院等。王宫内仓库和手工业作坊占了一大半,人们发现了许多金银、宝石以及青铜制成的工艺品,以珠宝项链、金银手镯等最为精致,彩色陶瓶工艺精湛,薄如蛋壳。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周围海面风平浪静,地理位置优越,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人们都可以见到陆地。正因为如此才催生了克里特岛经济贸易的繁荣,并使其成为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所以王宫里拥有许多仓库和手工业作坊也就不足为奇了。王官内还设有供水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设计得更是巧夺天工,天一下雨,落下的雨水便冲洗下水道,使下水道保持干净,下水道的入口很大,工匠可以进去修理。

王宫有千门百户,阶梯走廊迂回曲折,陌生人一旦进入很难寻觅出口,称之为“迷宫”似乎也并不夸张。王后的寝室内排列着下细上粗的圆柱,地面铺有平整的大理石,四壁绘有海涛飞鱼、森林彩禽、舞姿摇曳婆娑的少女和国王贵族行乐图。壁画虽历经三千多年,刚出土时颜色却依然十分鲜艳。

在这座宫殿中,人们还发现了两千多块刻有许多线条构成的文字的泥板,在一些印章和器皿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文字,后世学者称它为线形文字,至今还未能破译。这些文字和古希腊使用的文字非常相似,如果破译,人们就可以推算出克里特岛文化和希腊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密切联系。考古队后来环绕迷宫进行了扩散发掘,发现迷宫四周都是一些贵族的府第。其中一些府第之间还有与迷宫相连的特别通道。考古队在迷宫南面发掘出一所豪华住宅,不可思议的是里面竟然有冷热水管俱全的浴室。而在另一所二层楼房地下室里发现还有用青铜门闩拴着的地窖和仓库。克里特岛大部分还是由村庄组成的,宗教礼拜是村社生活的主要内容,地点通常都是在室外。岛上的居民房屋通常是用木头和灰泥造的,各城市基本上是不设城防的,这表明克里特岛人自认为海上力量足以保护本岛的安全,而且还表明克里特的各个村社之间是和平相处的,因此很多古代欧洲作家都把克里特岛称作“伟大、富有、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

克里特岛上的居民生活多样,不仅进行海上活动,也进行农业生产。岛上山区森林树木很多,为人们建造远航海船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岛上的人很擅长交易,他们驾着单桅海船,满载着自己岛上的橄榄油和陶器,爱琴群岛的银、陶器和大理石,叙利亚的马和木材,塞浦路斯的铜,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往返于地中海。除此之外,如果有机会,克里特岛人还大肆疯狂地进行海盗活动。这两种职业在当时看来,都是极受人尊敬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海员获取自己所需物品时可选择的不同方法而已,和中国的侠盗一样,海盗也是大侠。

据历史记载,大约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克里特岛上的宫殿突然发生倒塌。据地质学家推测,很可能是因为附近锡拉岛火山猛烈喷发引起的海啸或地震造成的。又过了几十年,克里特王宫又遭到了人为的损坏。很多学者认为,这次是说希腊语的迈锡尼人入侵的结果。从此,希腊人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克里特岛的主人,并与当地居民逐渐融合。经过几番洗劫,克里特文明最终也就迅速走向衰落了。

“希腊的学校”

——雅典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本土经济和社会地不断发展,最后逐渐形成了奴隶制城邦。所谓城邦,就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连带四周的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组织。有一个奇怪现象,后世人们发现城邦大多数都坐落在地势较高之处。其实这样存在两个好处,其一是可设立神庙以备供奉之用,其二是在遭受外敌入侵之时可作防卫、避难之所。据统计当时这样的城邦不少于两三百个,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雅典和斯巴达。雅典位于希腊的中部,靠近地中海,海岸线曲折蔓延,这里拥有全地中海最繁荣的港口——拜里厄斯。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雅典的特产货物,如橄榄油和葡萄酒畅销地中海乃至欧洲各地。正因如此,一般雅典公民的生活较其他城邦富裕,衣食足而知礼节,因而人们热衷从事文化、政治活动。雅典的公民崇尚自由,勇于进取,讲究人格平等,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但雅典的这种民主政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也是经历了一段漫长变革的历程。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半岛上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3个胞族,每个胞族大约有三十多个氏族。各部落原本彼此独立,后来由于阶级分化和外来移民的原因,一些贫困的氏族成员被逐渐排斥,居民进而出现杂居,矛盾发生时经常干戈相向。

相传公元前9世纪后期,为了半岛的和平共处,忒修斯联合各部,对氏族部落组织进行了一番改革,历史上称为“忒修斯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并废除了原来的各城镇与各部落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第二,把阿提卡的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不同的等级,但规定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担任官职。就这样,雅典城邦的雏形诞生了。然而忒修斯改革必然造成了贵族专权,每年一任的9名执政官全由贵族担任,贵族因此垄断了宗教、行政、军事、司法等一切主宰大权。贵族还利用特权在经济上残忍剥削平民,还通过以人身为抵押的高利贷,使很多雅典平民一步步地沦为债务奴隶,导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愈演愈烈。到了公元前6世纪,工商业进一步发展,雅典涌现出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这些有钱人自然不满贵族独掌政治大权的现状,心里早已开始想推翻贵族统治,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改革。同时,不堪压迫的下层平民也开始酝酿暴动。就是在这种利益冲突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梭伦改革”,这次改革并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硝烟战争,看来古代希腊人还是热爱和平的。

梭伦是一位出身于没落贵族的贤人,青年时代经营过工商业,曾周游地中海周边各地,对民间疾苦颇为了解,还曾立下赫赫战功,在雅典声誉颇高,是著名的希腊“七贤”之一。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了握有大权的执政官,从此开始了希腊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次改革——“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两个方面。

政治上包括:一、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等。按年收入的谷物、油、酒总量分别列为五百斗、三百斗、两百斗和两百斗以下四种等级。第一、二级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级则不能担任官职。二、设立400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400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三、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抽签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对司法有监督和表决权,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院。经济上主要包括:一、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并且要求世代传艺。二、颁布“解负令”,永久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取消,因负债沦为奴隶者重获自由。三、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残余。

梭伦改革最终通过和平手段使富人政治代替了贵族专权,把雅典导向了发展商品经济的民主政治道路,并因此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

然而梭伦改革毕竟只是倾向于新兴的工商阶层,实质上下层平民的最根本问题仍没有得以解决。因而平民阶级与贵族阶级的斗争仍在继续。梭伦在执政官任期届满后,便出国四处旅游。当时雅典的三个阶级派别对梭伦的改革更是持不同态度:贵族阶级的平原派反对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海岸派支持改革,贫苦农民阶级的山地派则是不满足。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一个极富政治野心的贵族人物,依靠山地派的支持当上了雅典的僭主,也就是依靠暴力最终获得统治权位的人。在庇西特拉图统治的三十多年中,他继承了梭伦的改革措施,只是执政官和各种会议多由他本人操纵。庇西特拉图和邻邦保持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庇西特拉图很会做人,他把反对他的贵族的土地没收了,然后分配给无地的平民,还给平民发放贷款,以避免高利贷盘剥;为了回报支持他的平民们,他还设置巡回法庭,就地判案,给平民诉讼带来更多的便利。其实庇西特拉图还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统治者,在他统治时期,雅典的工商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城市人口显著增长。庇西特拉图还以本人的财产建设、装饰雅典城。可以说庇西特拉图的统治进一步削弱了那些贵族的势力,也进而促进了雅典城邦的繁荣发展。

庇西特拉图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为僭主,然而他的儿子骄奢暴虐,最终导致那些贵族联合斯巴达人,在公元前510年推翻了僭主统治。然而平民们是不会同意贵族执政的,他们又起来反对贵族,并把斯巴达人赶走。在这一背景下,公元前506年,又出现了贵族克利斯提尼的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包括:一、建立了500人议事会,所有的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最高级的政治事务。这一改革举措标志着雅典国家的最终形成。每年从所有部落(部落也就是现在的举区)内30岁以上的公民中,抽选出500个人来参加500人议事会。一个人一生最多只能参加两次,在当时这是很公平的,因此,每个符合条件的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加最高级的政治议事会。500人议事会又分成10个委员会,各统治雅典1/10年。每个委员会有50个成员,每天由一个成员轮值做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二、新的10个地域部落代替老的4个血缘部落。三、设立十将军委员会,一年一任,每个部落各选一名,其中以首席将军权力最大。军事决定政治,后来十将军委员会逐渐演变成为雅典的高级权力机构。四、制定陶片放逐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定,每年公民大会举行一次投票选举,选举出危害雅典的人,把这样的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最终得票多的将被流放海外,过10年后方可回国恢复公民权利。流放是不需要任何罪名的,唯民意是尊,不过选举大会的出席者必须达到6000人,投票才会生效。后来就发展到了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富强,文化创新发达,历史上称它为“伯里克利时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代的开始。

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出身贵族,是希腊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公元前444年历任首席将军后,便成为雅典的真正统治者。伯里克利执政期间主张扩大雅典平民的权利和国家的海上势力;加强海军,扩建三层桨座舰达400艘;大兴土木,修建了雅典卫城和比雷埃夫斯港;提倡文艺,奖励学术,这一时期雅典人才辈出,文化鼎盛。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所有等级的公民都有当官职的权利,执政官由抽签法产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10天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内政与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能参加;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统率军队,掌握实权;陪审法庭用抽签方式在每个部落30岁以上公民中各选出60人,最终也就是600人组成,是最高的司法机关。

当官必定需要金钱,为了使贫穷公民出任官职顺利,伯里克利规定“公职津贴”制度,并给一般公民“观剧津贴”,来吸引平民参加社会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他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一步步推进到高度发展阶段。伯里克利曾说过一句话:“雅典是希腊的学校”,这话是针对雅典在文化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言的。而从雅典政治民主发达的角度而言,雅典又何尝不是希腊整个国家的学校呢?

超级军营

——斯巴达

说完了雅典,再来看看和它齐名的另一个城市——斯巴达。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整个面积达八千五百多平方公里,自然地理环境也十分优越:三面环山,中间是肥沃的平原,欧洛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自然是农业耕作的好地方。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多利亚人开始建立斯巴达城,包括4个村庄,当时没有城墙,也没有像样的街道。多利亚人是最初居住于斯巴达的,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斯巴达人。

斯巴达人很好战,他们的国家形成于对外征服的过程中。据说,斯巴达人攻陷了拉哥尼亚南部的希洛城后,把俘虏的人全部沦为奴隶,这种奴隶由此称为希洛人。斯巴达人征服了拉哥尼亚以后,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又向西侵略美塞尼亚。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64年,先后共发动了三次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人也是几经周折才将其完全征服。所有美塞尼亚国土都被斯巴达占有,所有美塞尼亚人也继而变成了希洛人,也就是沦为奴隶。斯巴达人对希洛人的统治是极为残酷、没有人性的。他们迫使奴隶们穿着标志卑贱的服饰,不许希洛人有任何独立人格的表现。甚至不论有无过错,每年对希洛人都要定时鞭打,以标明其奴隶身份。为了防止希洛人反抗,还经常残害希洛人中壮实勇敢的青年,在夜晚杀害他们。每年当选的新监察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举行向希洛人“宣战”的仪式,因为宣战之后,他们便可毫无顾忌地屠杀没有反抗力量的“敌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残酷的压迫最终激起了希洛人的坚强反抗,为了维持对希洛人的继续剥削与压迫,斯巴达人需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斯巴达人不重视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他们只注重军队。生活中除了参与公民大会和相关政治活动外,斯巴达人的时间基本上被军事训练和对外战争所占据,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巨大的军营。然而斯巴达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中可谓无与匹敌。他们在冲锋时队列整齐,伴随着优美的笛声投入殊死的搏斗。斯巴达人很重视战争,出征前,斯巴达战士的母亲送别儿子或妻子在送别丈夫时,往往指着他们的盾牌做出这样的临别嘱托:要么带着它回来,要么躺在上面。

从斯巴达人对婴儿的抚养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战争思想,斯巴达的少女虽然住在家中但从不娇生惯养。他们相信,只有健壮的母亲才能生出优秀的战士,所以少女时就必须进行格斗、竞走、掷铁饼、投标枪等训练。对于斯巴达的男婴就更加残酷了,男婴一出生就要过两道生死大关:第一关,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婴儿抽风或失去知觉,就说明他体质不坚实,任他死去好了。第二关,抱到部落长老那里接受检验,如果长老认为这个孩子不健康,那么就会被弃之荒谷。幼儿时,母亲就开始训练孩子不怕黑暗、不怕孤独、不啼哭喧闹、不计较食物。男孩7岁开始过集体生活,12岁起开始不穿内衣,一年都只穿一件外衣,无论春夏秋冬只能赤手裸足,晚上也只能睡在自己编制的草垫上。斯巴达少年从小就要经历忍受各种肉体痛苦、饥饿、寒冷、黑暗和孤独的折磨,这一切都是为了战争而做的准备。不要求他们学习过多的字,只要能记住姓名、传军令即可。青年男子到20岁便正式成为军人,并且规定每个男性公民从20至60岁,都必须住在军队中,每天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并且不得在家中留宿和吃饭。斯巴达军队很规范,40人组成一小队,500人组成一中队,组成密集的步兵方阵。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使用武器和操练步兵方阵。

斯巴达人的婚姻也是非常特别的,规定男人20岁订婚,30岁结婚。婚姻的目的就是生育健康的后代,生育出的男孩可以培养成强健的战士,而生育出的女孩最好能成为生育强健战士的母亲。斯巴达的男人在结婚之后也必须生活在军营中,只能在夜晚偷偷地溜出军营,跑回家中和妻子幽会,在天亮前就得返回,直到妻子有了孩子,丈夫才有机会在白天仔细看看妻子的容貌。当时的女人也有很大的自由,如果自己的丈夫身体不健壮,容貌也不英俊,她便可以和自己钟情的、优秀的男子生育后代,有趣的是丈夫还必须视为己出,不准有丝毫的嫉妒之情,可见当时的婚姻是没有严格保证的。

斯巴达人征服其他城邦后,把被征服者统统变成希洛人,给别人套上了奴隶的枷锁,但同时也给自己套上了唯恐奴隶起义的枷锁。正是由于这种恐惧的心态,使他们顽固不化地始终坚持反对改革,甚至还受担心其他城邦危险思想的影响,更是断绝与外部接触来往,最终也使斯巴达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斯巴达凭借自己过硬的军事实力,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已成为真正的霸主。由于斯巴达人特有的传统和社会生活,使他们在文化方面的贡献非常小。在美塞尼亚战争结束之前,斯巴达还产生过一两个诗人,也有其自制的工艺品和陶瓷,但是后来就再也没有产生过一位搞艺术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希腊最大城邦斯巴达实际上就像是一个大村庄。斯巴达人从来不热心于城市建设,在他们看来勇敢才是最好的城墙。

斯巴达人崇尚战争,到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主要希腊城邦,除了阿尔果斯以外,科林斯、麦加拉等都被斯巴达组织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但这个同盟也只是军事性质的,盟中各邦仍保持着独立,只是在军事、外交方面听从斯巴达的协调和指挥。斯巴达经常联合同盟一起镇压境内的希洛人起义,也利用同盟干预其他各邦内政,支持各邦的贵族统治。

一场具有童话色彩的战争

——特洛伊木马计

希腊位于欧洲南部,也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半岛。古希腊可谓欧洲文明的源头,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灿烂的希腊文明就在这里发迹了,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曾经留下了许多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众多传说故事中,“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流传最为广泛。

故事开始发生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是因为一位斯巴达绝世美女而引发的。美女叫做海伦,她的相貌倾国倾城,对她痴迷的人比比皆是,然而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就对她情有独钟的斯巴达国王墨涅依斯仰仗最尊贵的地位和权力把海伦纳为了王妃。

不久,特洛伊国的王子帕里斯来访,墨涅依斯自是在宫殿里盛情款待。在酒宴之上,正值年轻俊美的王子帕里斯看到了款款入座的王妃,立刻被海伦的美貌惊呆了,他凭借翩翩的风度向海伦献殷勤。海伦最后还是被深深打动了,于是在一个难得的机会下携带国王给她的珍宝和帕里斯远走私奔了。

海伦的私奔无疑让墨涅依斯蒙受了奇耻大辱,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国之君,他连夜赶到迈锡尼,请求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替自己讨回公道。阿伽门农马上召集所有城邦的国王到一起,商讨如何索回海伦的事宜。慑于阿伽门农的威严,其他城邦的国王最后一致同意,决定联合起来用武力征服特洛伊城。很快一支由十万人马、上千条战船组成的庞大队伍就为了一个女人而出发了,在阿伽门农的率领下,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往特洛伊城。

这支大军攻打特洛伊城10年也没有了结战争,而且希腊主将阿喀琉斯还遭暗算而死。另一位机智多谋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命令全军撤退,最后在海滩上留下了一只巨大的木马,还在木马的不远处留下一个希腊人,这个人就被特洛伊人带回城见特洛伊国王。这个人告诉国王,木马是希腊人留下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如果谁把它烧掉,谁就会引起天神愤怒,如果把木马拉到城里,特洛伊人就会得到雅典女神的福佑。特洛伊人崇拜雅典女神,听了之后自然深信不疑,国王下令把木马拉到城里去。正是这匹木马最后才让特洛伊人一败涂地,因为木马里藏着希腊一批最强的勇士。

希腊人做的这个木马实在太大了,城门根本过不去,特洛伊人只好拆掉一段城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木马运到城里。当天夜晚,特洛伊人就像过节一样庆祝战争胜利,欢天喜地,战士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后半夜才回去休息。等到守城的士兵都睡着了,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勇士才从木马里跳出来,悄悄地爬向城门,将守城的士兵杀了个干干净净,打开城门,而且还在城里到处放火。

并没有撤走的希腊大军看到火光后,犹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特洛伊人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特洛伊那位风流倜傥的王子帕里斯最后也在战争中奔赴黄泉,绝世美女海伦最终被带回了斯巴达。弥漫在特洛伊城上空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阴霾终于因为木马而烟消云散了。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希波战争

在亚洲西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开始大举对外扩张,迅速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到大流士统治时期(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波斯已经发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513年,国王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进而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各城邦的生存安全。

故事就先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讲起,波斯帝国开始侵占了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希腊人建立的各城邦,它们被迫向波斯国纳税服役,饱受欺压和剥削。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第一个站起来反抗波斯,希腊本土的雅典等城邦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也个个出手相助。公元前494年,波斯帝国派大部队镇压这次起义。波斯帝国早有野心西侵,于是借着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曾援助米利都,于公元前492年夏,开始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

波斯军队的初次进攻便遭到了挫败,陆军走到色雷斯时遭遇当地军民的联合抵抗,战败而退。不仅如此,海军也遭飓风摧毁,全军覆没。第二年,大流士一世幻想不用战争也能降服希腊,就派使者到希腊各城邦索要“水和土”,以此作为归顺波斯帝国的象征。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坚决不同意大流士一世的无耻要求,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即将上演。

波斯大军于公元前490年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开始登陆。雅典陷入了战争的困境,一面紧急动员,加紧全程戒备,另一面派出当时的最擅长长跑的能手斐里庇第斯日夜兼程前往斯巴达城邦去求助,雅典和斯巴达的距离有二百多公里远。这位长跑健将在没有马骑的情况下竟然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到达斯巴达。然而斯巴达人却以祖宗规定,月不圆不能出兵为由委婉地拒绝了雅典的请求。斐里庇第斯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但斯巴达人最后还是无动于衷,斐里庇第斯满脸无奈,只好赶回马拉松进行复命。

斯巴达人不肯出兵的消息并没有打击雅典人的斗志。当时雅典统帅米太亚得在分析出敌强我弱的客观实情后,最后决定利用精锐的重装步兵去突袭波斯的步兵和弓箭手。波斯人没来得及投入主力骑兵,最后不敌雅典军两翼的猛击而全线大溃。米太亚得仅以一万兵力打败了强于自己10倍的优势敌军。战争胜利后,斐里庇第斯马上奉命奔回雅典报捷。这位长跑能手因为身上有伤,屏住最后一口气跑了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到达雅典时只喊出一声“我们胜利了”,随后就栽倒在了地上,再没有醒来。现在的马拉松长跑比赛就是后世人为了纪念斐里庇第斯举办的。

马拉松战役虽然失败了,但波斯人仍不甘心失败。大流士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王位。薛西斯发誓一定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以实现他父亲生前的遗愿。为此,薛西斯卧薪尝胆,精心筹备了4年,动用了整个波斯帝国的物力、人力组建远征军队,参加远征的士兵除了波斯本国外,还有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一百多个民族。希腊方面当然也不断加强各城邦间的团结,积极整顿以随时备战。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军队分海、陆两路,向希腊大举进发。七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该隘口正是希腊的“门户”,兵家必争之地,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此隘口又名“温泉关”。关口非常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贯通南北的唯一通道。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300名战士奋勇迎战。然而因通敌者引路,致使温泉关失守,300名战士也慷慨就义。

通过温泉关以后,波斯军长驱直入,进而攻占雅典城。然而到达雅典城时才发现城内已是空空如也,原来当时雅典杰出的海军统帅提米斯托克利已经下令所有的妇女和儿童暂时转移到本国的萨拉米斯岛和亚哥斯的特洛辛去躲避,而所有的男人则乘着战船,集中到萨拉米斯海湾。公元前480年秋天,双方在萨拉米斯海面展开激烈决战。波斯战舰虽多,但船体大而笨重,水浅港窄的萨拉米斯海湾限制了波斯海军的战斗力;而希腊人则发挥了战船体积小、机动灵活的优点,扭转了战局,并一举获胜,薛西斯最后无奈地匆匆收兵返回波斯。

第二年,希腊联军在普拉提亚再次以寡敌众,歼灭了薛西斯留在希腊的陆军,很快就收复了希腊本土的大量失地。波斯远征希腊再一次以失败告终,加之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最后被迫退居守势。希腊以雅典为首的各城邦则逐渐逆转局势,并趁机扩张海上势力,雅典还建立起爱琴海域的海上霸权。到了公元前478年,雅典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最重要的城镇塞斯托斯,也因此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也有说是公元前477年),雅典联合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等希腊城邦结成“海上同盟”,因同盟金库曾设于提洛岛,所以也被称为“提洛同盟”。加入的城邦达到两百多个,以雅典为最首。同盟各邦提供资金、船只,组建海上舰队,雅典也因此实际控制了同盟的金库管理权和舰队指挥权。

公元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希腊海军再次重创波斯军,最后双方同意媾和。雅典派全权代表卡里阿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最终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从此放弃对博斯普鲁斯海峡和爱琴海及赫勒斯滂的控制,塞浦路斯归波斯辖治,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至此希波战争结束。

希腊的势力借助希波战争的胜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反的是,波斯帝国的实力则不断削弱,希波战争的胜负形成了东地中海地区新的政治对比。

雅典的眼泪

——伯罗奔尼撒战争

在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古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为争夺希腊的霸权,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给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战后导致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并使希腊文明开始由盛转衰。

在几十年的希波战争中,雅典联合众多希腊城邦国家组织了提洛联盟,而自己成了这个同盟的实际首领。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不但没有把这个同盟解散,而且还利用它进一步扩张自己的海上霸权。雅典将同盟金库的资金攫为己有,并开始把其他同盟国当做被臣服国,不断勒索贡赋,甚至派遣军队和监察官,卑鄙地实行军事殖民。雅典的恶劣行为激起了提洛同盟内部很多城邦的不满。然而与此同时,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也已经逐渐成熟。而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和雅典的民主政治原本就是水火不容。两大城邦都想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扩大到其他希腊城邦,他们各不相让、相互敌对。暗中双方为争夺原料、奴隶、商品以及销售市场等,引发了各种争端。雅典的海上扩张政策更是严重威胁到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利益。

到了公元前435年,在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科林斯与科西拉相互发生争执,难以想象的是科西拉竟然向雅典求援。公元前433年,在希伯达海战中雅典出兵援助科西拉,科林斯因此被迫退兵。接着,在科林斯的唆使下,提洛同盟成员波提狄亚也宣布退盟,雅典恨透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多管闲事,不久便派兵围攻波提狄亚。与此同时,雅典不满麦加拉时而投靠伯罗奔尼撒同盟,时而依附提洛同盟的行为,借口收容逃奴而对麦加拉实行经济制裁。公元前432年秋,在科林斯代表的鼓动下,伯罗奔尼撒同盟集会要求雅典撒手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但很快遭到雅典的拒绝。公元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盟的邦底比斯袭击了雅典盟邦普拉蒂亚,从此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正式拉开帷幕。

战争之初,斯巴达军队多次进军攻入阿提卡半岛,一面对雅典乡村恣意蹂躏,希望如此这样能使雅典与自己进行陆上决战,一面想尽办法极力煽动雅典盟邦们叛离雅典。当时雅典的执政者伯里克利则采用了怪癖清野政策,不上斯巴达的当,而是在陆上采取守势把农村人口撤入雅典城和城内通往海港的防御墙内,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海上采取攻势,派舰船侵袭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更是鼓动希洛人(奴隶)暴动,逼斯巴达求和。双方采取的措施都很毒辣,最后在战争中都受到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公元前430年,当时的雅典城内人口密集,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死者不计其数,伯里克利也于次年病死。这场战争的破坏和苦难,导致人民的强烈不满。公元前427年,米蒂利尼等盟邦开始反雅典起义。雅典城邦内部也发生了党争,雅典以尼西亚斯为首的主和派和以克里昂为首的主战派间更是发生了激烈争斗。

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攻占了美塞尼亚西岸的皮洛斯以及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小岛。3年后,双方在安菲波利斯发生激战,凑巧的是双方的主将克里昂与伯拉西达均战死沙场,这次战争以雅典战败告终。公元前421年,雅典主和派首领尼西阿斯同意与斯巴达缔结《尼西阿斯和约》。这项条约规定:交战双方都要从各自占领地撤兵,并交换战俘,在50年内保持和平。

合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战争也没有就此结束。公元前415年,雅典由阿尔基比阿德斯与尼西阿斯等率领轻装步兵一千三百多人,重装步兵五千多人,战舰一百三十多艘,出征科林斯殖民地西西里。阿尔基比阿德斯到达西西里不久,国内政敌就以渎神罪的罪名将他召回雅典受审。阿尔基比阿德斯自知难逃恶果,便在回国途中叛逃斯巴达,并向斯巴达献策挫败雅典。斯巴达借用此难得的机会,采用了他的计策,于公元前414年出兵西西里。由于尼西阿斯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的指挥不力以及其他原因最后导致西西里全军覆没,尼西阿斯也被杀。斯巴达继续加强陆上进攻,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军队大举攻入阿提卡,并长期占领雅典城北部地区德凯利亚,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这时雅典的农业生产已经完全瘫痪,还发生了几万名奴隶逃亡的事件。

西西里之战后,雅典的海上优势也渐失,其盟邦更是树倒猢狲散,相继叛离。不仅如此,国内还发生了一场推翻民主政体的政变,建立起了贵族寡头专政制度。不过很快雅典就恢复了民主政体,民主力量有所回升。公元前412年至公元前411年,雅典海军在基齐库斯和阿拜多斯大败斯巴达海军,并在公元前408年收复了拜占庭,重新启动了黑海航道。斯巴达争取到了波斯的援助,重新整顿了舰队。公元前405年,斯巴达海军在赫勒斯滂海峡全歼了不可一世的雅典海军,随后斯巴达主将来山德指挥大军从海陆两面围困雅典城。在饥荒和绝望中的雅典,于次年不得不宣告投降,被迫接受签署屈辱的和约:解散提洛同盟的同时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拆毁长墙工事,只保留下12艘警戒船。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终于结束了,斯巴达最终取得了希腊霸权。

战争带来的永远都是灾难,希腊战争的灾难更是空前的。大奴隶主、大土地所有者、投机商人和高利贷者乘虚而入,聚敛财富和奴隶,大肆兼并土地,而小农经济与手工业者大部分都破产,中小奴隶制经济逐渐被吞没,取而代之的是以大地产、大手工业作坊主为代表的大奴隶主经济。大批公民的破产无疑会使兵源减少,没有广大公民的支持,城邦的统治基础自然开始动摇。那些不满豪强和富人统治的贫民在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先后发起起义的浪潮,对于奴隶主的统治给予了沉重打击,进一步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雅典衰落后,斯巴达称霸全希腊,并推行其老大统治,同样也引起了其他城邦的强烈不满,许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罗奔尼撒同盟逐渐瓦解。公元前3世纪前半期,希腊境内战火绵延不断,各邦力量在内耗中不断衰落下去,希腊最终被早已对其觊觎已久的外敌马其顿所灭。

不要再迷恋我

——亚历山大

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使得希腊诸城邦都大伤元气,而与此同时希腊北部的一个贫瘠落后、沉默已久的城邦——马其顿却慢慢地强大起来。公元前338年,在喀罗尼亚城下马其顿军队战胜了希腊联军,最终一步一步确立了其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统治希腊后,马其顿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东方的波斯及其他文明世界。公元前336年,当时的马其顿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由他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虽然年轻,但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遗愿,从此亚历山大的名字就没有被世界遗忘过。

亚历山大(公元前355年-公元前323年)才智绝伦、英勇过人,13岁时就拜师于希腊乃至世界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并接受系统而全面的希腊文化教育。亚历山大16岁起便随父出征,他潜心研究兵法,历史上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当时只有18岁的亚历山大担任副统帅,由于他出色的指挥使得左翼主力取得辉煌战果。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开始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改革。首先,削弱氏族贵族的势力以加强君主的权力。其次是改革货币,并奖励发展工商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军事改革,他创立了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发挥其特有的作战指挥能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被称为马其顿方阵,方阵的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而且每个方阵还匹配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重装骑兵可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通过这些有效的改革,亚历山大使马其顿的军事实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亚历山大做好充分准备之后,首先出兵剿灭了马其顿和希腊各地的反叛硝烟,进一步巩固了专制的王权,然后便开始实施其父腓力二世的远征波斯计划,以掠夺东方财富。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春率领马其顿以及希腊各邦联军,其中包括步兵三万人、骑兵五千多人和一百六十艘战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直向波斯挺进。尽管亚历山大所率领的军队规模对波斯帝国而言不算庞大,当时的波斯帝国还统治了西亚和埃及,但庆幸的是此时波斯已经开始衰弱,大流士三世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政治腐败,内部矛盾重重。亚历山大以迅速的攻击策略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公元前333年,在伊苏斯,亚历山大的军队大败波斯军队,大流士三世则落荒而逃,其王室眷属被俘,历史记载当时波斯国损失步兵、骑兵约十万人,辎重全部被掠夺。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继续挥师南下,沿地中海东岸继续前进,攻占叙利亚,没有打一场仗就轻轻松松地进入了埃及,当时还被埃及祭司宣布为“阿蒙神(埃及太阳神)之子”,亚历山大还自封为法老。联军还在尼罗河口兴建了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亲自勘察设计,建设此城,并把此城作为继续东征的后方物资军事基地。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班师西亚,从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步步推进,准备与波斯军主力进行一场决战。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亚历山大的军队与波斯军主力对阵。这场战争,亚历山大率领不足五万的骑兵,将配备战车战象,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彻底击溃,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狼狈逃窜,后来被他的手下谋杀,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从此灭亡。不久,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便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就此崛起。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大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进军中亚,经安息(帕提亚)、德兰古亚那、阿里亚,然后向北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在那里,大军遇到了当地人们的激烈反抗,亚历山大在激战中也曾几度负伤。为了巩固战果,亚历山大在多处兴建城垣要塞用来加强对广大征服地区居民的统治,这些要塞几乎全是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并在每处都留驻守军。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率军挺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并迅速占领了印度西北的广大地区。此时亚历山大还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中心地带,随后便向恒河流域开进。当时由于印度国民的顽强抵抗,加上疟疾的传染、毒蛇的咬伤等,而且这么多年的远途苦战,兵士都早已疲惫不堪。当时几乎所有兵士都拒绝继续前进,提出要求回家。亚历山大再三权衡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同年七月将大部队撤离印度。返回时兵分两路,一路由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另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地上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会师。由于长时间的跋山涉水,亚历山大的陆军损伤极大,亚历山大将近十年的远征也终于结束了。

亚历山大征服了大量的土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疆土辽阔,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及伊朗高原至中亚,南临埃及,首都设在巴比伦。为了笼络人心加固统治,亚历山大推行了一套具有东方特色的统治政策,不仅保存一部分波斯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亚洲人加入马其顿军队。战争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谋求与不同民族的和解,亚历山大还推行了“欧亚联姻”的政策,他亲自带头娶了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紧跟着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有时一天参加婚礼的就达一万多对。

亚历山大是一个欲无止境的男人,他的征服野心并没有因为帝国大业的如此成就而有所消退,他又开始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甚至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并征服罗马、迦太基以及地中海西岸地区。但是英雄命短,时不我待,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6月死于恶性疟疾,由于亚历山大的死亡过于突然,未明确他的接班人,最终导致了激烈的王权斗争。曾经的将领、大臣们纷纷自立为王,原本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建立起的庞大帝国只站立了短短的13年。

亚历山大创造了一个人类传说,亚历山大的东征,无形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去世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不断传播发展。历史学者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并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段时间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东方的城市也开始出现优美的希腊风格建筑和雕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丰富了西方的文化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之路。而且亚历山大当时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后来也都慢慢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的著名海港和旅游胜地。

奥运寻根

——热爱运动的古希腊

现在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人类竞技体育的一场盛会。回顾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工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承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也是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克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婚礼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至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两百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的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年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主宰着天地万物的天神宙斯就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古希腊人为了表达对宙斯的至高崇敬,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举行盛大的祭祀,而且每次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从公元前776年起,希腊规定每隔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也就是古代奥运会。古奥运会先后设立了24个比赛项目,规定除对神不敬和犯叛国罪的人以外,每个有气力、身体灵活的希腊公民都鼓励参加比赛。当时的竞技规则和现在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听起来十分有趣,例如跳远时,运动员双手还要各持一只石制的哑铃,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手持哑铃有利于双臂摆动,借此增加腿部蹬地力量。更有趣的是比赛时还有音乐伴奏,身穿长衫的演奏者吹长笛,站在跳远沙坑旁的高处,伴随运动员的跑跳节奏,吹奏的节奏也有变化,核查成绩更是简单,没有卷尺之类的工具,由裁判用脚掌度量。在古奥运会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比赛则是马车赛跑项目。比赛时,骏马奔腾,车轮滚滚,尘土飞扬,观众的欢呼声伴着隆隆的车声、马的嘶鸣声,方圆几十里外都能感受到那热烈的氛围。参加马车比赛项目的往往都是一些贵族,因为这项比赛需要自己有马,又要接受专门训练。

古奥运会的奖励在比赛结束后进行,仪式也非常隆重。以前都是一头羊,从第七届起增加了庄严的授冠仪式(橄榄枝条编制的花冠),由主办者将花冠戴在优胜选手的头上。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女神雅典娜赐给人间的神圣之物,它象征着吉祥与幸福。花冠的编制要求非常严格,枝条都取自宙斯庙旁的橄榄林,割枝条的人必须是父母健在的童男,而且必须要用金刀,编好后插上棕榈叶,再装饰上一些彩色毛织品。此外,获得冠军者,可在运动场上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墙壁上;如果能三次夺冠,就会有雕塑家找上门来为他塑像,使其立于宙斯庙之侧。除此之外,优胜者还能获得金钱物质方面的奖励。

古老的运动会树立了优良的运动作风,优胜者得到最高的荣誉,受到普遍的尊敬。夺冠更是城邦及家庭的极大荣耀。第77届古奥运会得胜者埃克萨涅特回到家乡时。300名青年骑着雪白的骏马出城相迎。相传有位老者,因为他的两个儿子同时得冠军归来,最后竟兴奋地死在了儿子的怀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代希腊社会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件,哪怕是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也会照常举办。竞赛期间更是全希腊的盛大节日,能看到奥运会是每个希腊人一生中的幸福大事。

希腊的各城邦也因奥运会加强了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此外,运动会还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特别是雕刻工艺的发展。希腊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当时的雕刻家迈伦塑雕刻的,这尊雕塑线条流畅、肌肉健壮,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一个运动青年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紧张状态,更是被后人誉为永恒的艺术珍品。

据统计,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共举行了293次。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侵入希腊,并逐渐吞并了希腊,此时的古奥运会虽然仍如期举行,但气势却远不如前。公元前146年,希腊又遭罗马帝国侵占,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斥责奥运会乃是大逆不道;到了公元394年,颁布一道法令,禁止举办古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中断了一千五百多年。直到公元1896年,奥运会又在雅典重新恢复了。此后仍然是每4年一次,分别在世界不同的国家举行。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竞争拼搏,奥运会传递着人类大家庭的和平、友谊,更是人类和平友谊的盛会。2008年,中国完成了百年奥运梦想,在北京举办了第29届现代奥运会。

世界思想的领跑者

——希腊先哲

古希腊哲学不仅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方哲学的本原,乃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在小亚细亚希腊产生了最早的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7年)和阿纳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46年)。他们根据对自然的观察,最后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物质(主要是指水或空气),而并非神的创造。米利都学派的思想主要包含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他们力求利用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现象,摆脱迷信,开创了一种与神和宗教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思想无疑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继米利都学派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思想中还包含着闪光的辩证认识。他的著名格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色雷斯阿布德拉城人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70年)提出了以原子论为基本内容的唯物论哲学,他的理论充满了科学实质。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既是内部无空隙、不可再分的物质,它是构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单位。原子论把唯物主义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摆脱了过去唯物主义把世界万物本原归为空气、水的感性色彩。德谟克利特所说的虚空是个更具创造力的概念,他并不认为原子充满宇宙,而认为在原子与原子之间、原子集团和原子集团之间都存在着很多空间,因为空间只有处于虚空状态,事物才可能存在其中,虚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条件。德谟克利特甚至还提出:虚空中的原子运动以旋涡形式进行,在旋涡中原子机械位移、排列组合,并因此而产生世界万物。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第一次给一切现象基础的物质提出了一个相当清晰的物理学上的本体概念,原子理论的严密性和确切性远远超过前人,因此他的哲学被看做是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

与唯物派相对的则是唯心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就是希腊最早的唯心论派别。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出生于萨摩斯岛,后来移居到了意大利。毕达哥拉斯本人非常精通数学,他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之本,并提出“由数而有形,由形而有物”。毕达哥拉斯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做法并没有成立,但把抽象思维以及质和量关系推到了一定的高度。毕达哥拉斯学派特别强调和谐统一,并把它作为其哲学的最终追求。这种和谐论代表了人们在社会斗争中的一种态度——调和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和孔子的“中庸”非常相似,他的思想对古希腊以及后来的古罗马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前人的基础上,爱利亚学派明确表达了其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派的名字起源于意大利南部的岛屿爱利亚,其代表人物为巴门尼德和芝诺。这两个人主张一切事物的本原都是抽象的“存在”,物质世界则是不真实的。只有存在是唯一真实的。正是由于爱利亚派的出现,哲学解释上的唯物和唯心、运动和静止的分野才开始明显分化。唯物就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并且认为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相反的是,唯心则认为人的思考法则即逻辑思维规律高于物质存在,也就是说思维是决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如果思维上不通,那么就不可能存在。而这种基本的分歧也一直贯穿着西方哲学的始终,甚至到近代还仍有这样的分歧存在。

说到古典时代希腊的哲学,那么一定要认识最有影响力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趣的是他们正好是三代师徒的关系。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完善成为一个具有全面文化修养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注重哲学的伦理道德意义,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因此也把希腊哲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苏格拉底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思想的影子,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由于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反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的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雅典贵族,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主要作品有《理想国》、《申辩篇》、《会饮篇》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问题。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核心为“理念论”,认为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感觉世界不是真实的,理念才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根据这种哲学基础,柏拉图设计了一个理想国。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由三部分人构成,一是少数哲人担任统治者;二是武士,他们肩负卫国之责;而第三种人则是农民和工商业者,他们通过劳动付出供养前两种人。无论哪种人都应各安其位,各负其责,才是“正义的国家”。而奴隶不属于这三个等级,也不应被看成人。柏拉图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对于爱情,柏拉图认为精神才是美好的、道德的,真的爱情就要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这种爱情被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他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著作传说达上千卷,但很多都散失了,其代表著作有《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形而上学》、《修辞学》、《工具论》、《范畴篇》等。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人称为逍遥学派。哲学是亚里士多德最擅长的领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其实从这句话便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既有继承也有批判。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而人们的认识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由4种原因所致,这4种原因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形式比质料更重要,因为形式是积极的,质料是消极的,只有形式能给物质以积极的现实性,而目的是决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结果。对于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作为“政治动物”,一生注定要过城邦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人类的生活才能达到至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是属于温和的民主派,他观察所得:贫富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而拥有适度的财产才是社会平稳的最合理原则。

最另类的“国母”

——古罗马“母狼”的传说

在意大利罗马的市政博物馆里,人们能看见一尊母狼哺育两个婴儿的青铜像。母狼整体的神情警觉而威严,神态凶残,四肢健壮,浑身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雕像非常逼真、细腻,可以清晰地看见颈部卷曲的毛,下垂的乳房以及消瘦的腹部和肋部。奇怪的是在它的腹下不是小狼而是两个可爱的男婴,还正在抬头吮吸着母狼的奶头。不要小瞧这只母狼,它象征了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罗马建城的传说就要从这尊铜像讲起。

传说特洛伊战败后,一些特洛伊人竟然侥幸逃脱,坐船漂流到意大利半岛上,选择中部台伯河出海口附近定居下来,后来还重新建立了亚尔尼龙伽王国。这里阳光明媚,土地肥沃,森林密布,特洛伊人从此在这里安居乐业,远离了战争硝烟,过着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生活。

亚尔尼龙伽国王的弟弟阿穆留斯一直处心积虑,预谋篡夺哥哥的王位,最后他虽然得逞了,但非常害怕哥哥的后代报仇,所以杀死了侄子,并胁迫侄女西尔维亚去做女祭司,女祭司是终身不许婚配的。事情总会有所转折,一个偶然的机会,战神马尔斯却爱上了西尔维亚,并和她生了一对孪生子。阿穆留斯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随后派人处死了西尔维亚,并下令将那对孪生兄弟放入篮筐扔进台伯河里,把他们淹死。出人意料的是篮筐投入河里不但没有沉没,最后还漂到了河岸。两个孩子的哭声引来了一只母狼,母狼把两个孩子衔走,没有吃掉他们,而是把他们带回了山洞,并用自己的狼奶喂养他们,还有一只啄木鸟也经常给他们找食物。后来一位名叫福斯图卢斯的善良牧羊人发现了这对孩子,把他们带回到家中抚养,还给他们起了名字,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勒莫斯。牧羊人凑巧打听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世,对待这两个孩子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兄弟俩自小苦练武艺,长大后变成了强健勇敢、武艺高超的英俊青年,并在他们的身边逐渐聚集起一群牧人和逃亡的奴隶,还有流浪者。

一天,兄弟俩无意中遇到了外公,得知了自己的身世非常惊讶、气愤。而与此同时,残暴成性的阿穆留斯早就引起了民众的不满。罗慕路斯兄弟俩就带领那些无法忍受残酷压迫的牧人、奴隶和流浪汉,一起举兵杀死了阿穆留斯,并把政权还给了外公。后来在他们自幼长大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城市,也就是罗马城的前身。

为了确定城市的名字和统治权,兄弟二人却发生了争吵,并发生了孪生兄弟相残的悲剧。最终哥哥罗慕路斯杀死了弟弟勒莫斯,成为罗马城的统治者,用自己的名字将城市命名为罗马。据后来的罗马学者瓦罗的推算,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因此古罗马人将每年的这一天作为开国纪念日。

罗马城刚建成之时,市民以男子为多,而他们大多是流浪汉、逃亡者,甚至流氓、盗贼。所以当时的人都崇尚武力,凶狠好斗的就是好汉。面对城中人口稀少的问题,统治者罗慕路斯曾想尽办法请求周围部落把女儿们嫁到罗马城来,但每次都遭到了拒绝。最后罗慕路斯心生一计,他通知邻近部落:不久,罗马准备开一场盛大的庆典,欢迎各部落朋友前来参加。节庆的日子果然热闹非凡,处处欢歌热舞。一个叫萨宾的部落来的人特别多,而且他们多半带着妻女。正当众人都被奇妙的游戏吸引时,罗慕路斯发出了事先定下的信号。没有婚配的罗马青年迅速闯入萨宾人中,扛起自己看中的萨宾姑娘跑回家就成亲。萨宾人深知自己受了极大的侮辱,怒气冲冲地退出罗马城,并发下毒誓定要为此报仇雪恨。

过了一年之后,在罗马城旁的一个峡谷中双方军队都准备好了进行决战。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山冈上冲下来那些曾经被罗马人抢走的萨宾妇女。她们泪流满面,披头散发,怀里还抱着正在吃奶的孩子,哭着跪在了两军阵前,苦苦哀求双方停止这场互相残杀。无论哪一方得胜,她们都会成为受害者,不是从此失去父亲、兄弟,就是失去孩子的父亲,成为寡妇。面对这样的场景,萨宾人心中的所有仇恨都立刻被融化了,双方的战士最后都同意停止了残杀,并订下和约:从此两个部落合二为一,世世代代都居住在罗马城,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这个故事是关于罗马城的传说,表达了罗马人民对自己的历史有着独特的情感,也反映了罗马先民们创业建城的艰辛。实际上,根据后代学者考证,特洛伊城的沦陷是在公元前13世纪,而罗马建城是在公元前753年,两者相距5个世纪之遥。所以传说并不可信,更多的历史学家则认为,罗马城是操印欧语的拉丁人建设的,大约公元前八百年,一些拉丁人在罗马城的巴拉丁山丘一带定居,并逐渐和周围部落联合,经过了一百多年才建成了罗马城,建城时间约在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但比传说中的时间晚。

平民也疯狂

——早期罗马共和国

迈向共和制后的罗马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连年不断的战争史。

公元前6世纪晚期,塔克文王朝一步步地走向了灭亡的道路,罗马的政权发生更迭。时逢乱世,周边的部落也趁机向罗马进攻,抢占罗马土地。罗马人英勇好战,对此毫无畏惧,将来犯的部落统统打退。可是此时的罗马不但不休整,维持局面,反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行动,为迅速增长的人口去掠夺更多的土地。

政权逐渐巩固,罗马的国土也在不断扩展,侵略目标越来越大,罗马扩张的首选目标则是伊达拉里亚人统治的地区。随后,罗马又逐一吞并了意大利大陆南部的城邦。领土变大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被征服的民族自然不满罗马人的统治,骚乱经常会发生,罗马因此要经常动用兵力实施镇压。罗马不断侵略自然引起了周围国家的猜忌,军事冲突更是没有停止过,但在胜利欲望的驱使下,罗马人从没有放下扩张的打算,最终整个意大利半岛都被罗马所占领。

罗马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给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贫苦百姓要长期在军队里服兵役,基本没有时间进行田里耕作,大量田地被荒芜了,生活负债累累,人们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最后都集中在地产主手里,没有了生存的土地最终就会沦为奴隶。

在向共和国转变的过程中,罗马的政治体制也跟随着发生了一些变革。从此不再有国王,国王的权力被民主选举出来的两位执政官所取代,国家的大权就被元老院紧紧地控制着,有一点需要说明,执政官往往都是元老院成员,而这些元老院成员往往都是一些大的地产主,元老们有权力决定公民大会提出的措施和提议是否执行,后来证明,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比以前的国王更大了。

权力的严重失衡最终引发了彼此斗争,矛盾的最尖端自然是贵族和平民这两个永久对立的阶层。在政治上,贵族们掌控着国家大权,而平民百姓自然是没有任何地位。

由于平民的权利和地位得不到任何保障,反抗之声越来越大,情况也是愈演愈烈,一些出面保护平民权利的保民官应运而生了。保民官是由平民自己选出的,旨在保护平民的利益,在最初,保民官可以对元老院和执政官的法案进行否决,对政治权力的平衡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巩固平民的权利,平民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保护自身的权益,贵族的专权被从此打破,平民也开始进入元老院参政,这些多少有点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但好景不长,毕竟平民的那点权力是微不足道的,很快就被顽固的贵族统治颠覆了,十二铜表法从此就变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法律形式。

“权王”争霸赛

——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成了意大利的最终霸主,并企图继续扩张,以达到称霸地中海的雄伟目标。与此同时,另一个地中海西部的强国,北非的迦太基也不断扩张自己的海上势力。双方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战争,这场战争包括三次大战。这场战争时停时打地进行了一百多年,因为当时的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迦太基(现在的突尼斯)是腓尼基人公元前9世纪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早在公元前6世纪时,迦太基就已经成了地中海的一个拥有七十万人口的强国,并且拥有地中海上最优秀的海军和庞大的陆军,版图囊括北非西部沿岸、西班牙南部、撒丁岛、巴利阿里群岛、科西嘉岛,甚至和意大利半岛有一峡之隔的西西里岛大部分也控制在迦太基手中。罗马人和迦太基人都有称霸的野心,爆发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第一次布匿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起缘于“墨西拿事件”。公元前265年,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城邦发生雇佣兵起义事件,墨西拿情急之下向迦太基和罗马双方求救。迦太基很快就出兵进行干预,并占领了墨西拿。罗马当时的统治者对于迦太基人独吞整个西西里很不满意,于是第二年,也派兵侵入西西里岛,由此拉开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序幕。

经过多次交战,罗马军队取得了陆战的一些胜利,但迦太基在海上仍然处于优势。罗马人很善于模仿,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模板,并在希腊人的帮助之下逐渐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罗马人的船只大体结构与迦太基人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罗马人还制造了一种搭有尖钩的活动吊桥,可以用它钩到对方战舰的甲板上,这个办法可谓非常聪明,因为不擅长水战的罗马人可以用沿长板冲向敌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罗马的陆军战斗力。

公元前241年3月,罗马的200艘战舰在伊干特群岛击败了迦太基海军,迦太基迫于无奈之下不得不求和,并赔款3200塔兰特,通过这场战争罗马还取得了西西里及其他一些岛屿。不仅如此,后来罗马还趁迦太基内部发生雇佣兵起义,出兵占领了撒丁尼亚和科西嘉两个岛屿。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取得了胜利,并逐渐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在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02年。罗马人并没有因为上次战争的胜利而满足,同样迦太基也不甘心上次的失败。公元前219年,迦太基的优秀统帅汉尼拔发兵攻占了归附罗马的萨贡托城,罗马不久便发兵干涉。次年汉尼拔审时度势,来了个先发制人,于公元前218年春,亲率九万步兵、一万多骑兵以及几十头战象,从西班牙出发,沿地中海疾步东进,避开了罗马派去狙击他们的军队,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口,犹如天兵神降一般出现在意大利的波河平原,罗马人见状惊慌失措,结果可想而知——屡战屡败。公元前217年,罗马四万大军在特拉西美诺湖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就连执政官也战死沙场。公元前216年夏,汉尼拔又率领五万余人与罗马瓦罗所率领的八万多罗马军队在坎尼展开战争,这便是著名的坎尼战役。汉尼拔非常善于利用自然天气,当他观察到当地每天午后会刮东南风,便有了好主意,指挥部队紧急转移,站在上风方向,采用半月形战阵,最后把罗马军队重重包围起来,罗马军队就像被卷入口袋之中,最后汉尼拔歼灭了罗马军队。坎尼战役以少取胜,并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第一个合围之战,这场战争更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军事才能。

坎尼战役的失败马上轰动了全罗马,当时所有17岁以上的罗马公民均被征召入伍,还编制了两个奴隶军团共同抗敌。罗马人表面上与汉尼拔周旋拖延,暗地里派军进攻西班牙,最后使汉尼拔陷入困境。公元前205年,罗马为了报仇,33岁的罗马年轻将领西庇阿率军渡海到北非迦太基本土,这次的战场搬到了迦太基。公元前202年秋,在扎玛城附近双方进行最后的决战。这是百战百胜的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败仗。第二年,迦太基被迫与罗马再次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所有领土,从此只能保留10艘舰船,剩下的舰船全部交给罗马,还要赔款1万塔兰特。迦太基的英雄人物汉尼拔也因罗马人追捕而被迫自杀。罗马彻底击败迦太基,从此成为西地中海的真正霸主。

在后来的半个世纪里,迦太基在军事上无力再与罗马竞争,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迦太基的富有马上引起了罗马人的妒忌,公元前149年,罗马再次向不设防的迦太基进行宣战。

第三次布匿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49年至公元前146年,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屠杀更贴切。这次战争就是罗马军团对已经毫无反抗能力的迦太基居民的一场肆虐屠杀。迦太基王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侵略,慌张不已,最后只有向罗马求和。但罗马要求迦太基交出全部武器,并且送300名儿童做人质。迦太基很快完成了罗马人无理的要求,罗马又蛮横无理地提出要迦太基毁掉城市,移居离海15千米以外的其他地方。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迦太基居民已经是忍无可忍了,在悲壮气氛中大家同仇敌忾,坚守城池3年。公元前146年,罗马切断迦太基与外界的一切来源,才突破城外防线。双方进行了6天6夜残酷的鏖战,最后许多迦太基人选择同归于尽,战死者多达八万五千人。原本六十万人口的迦太基城,最后只剩下不到五万的妇幼老残,而且这些人还被卖为奴隶,罗马人将迦太基城夷为平地,还深犁其土,种上了庄稼。一座曾经繁华昌盛的古代城市就这样从世界上消失了。

在征服迦太基之后,罗马开始向地中海东部扩张,并征服了马其顿王国与小亚细亚的西部和中部。到公元117年时,罗马的版图已经发展得非常大,以地中海为中心,北到英国,东到波斯湾,几乎包括了全部欧洲,还有非洲和亚洲很大一部分,布匿战争为罗马实现称霸世界的欲望铺垫了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其当时真实的写照。

被迫发出一声吼

——斯巴达克起义

古罗马通过长期的战争和掠夺,聚集了大量土地和财富以及人口。在古罗马,随处都能见到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庄园,奴隶没有了人身自由,在市场上任人买卖,在皮鞭下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就这样沦为了“会说话的工具”。公元前2世纪,罗马奴隶制度达到了全盛时期,此时的剥削者对奴隶的压迫已经达到了极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公元前73年,古代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终于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晚期,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残酷压迫的一次壮举。

罗马进兵北希腊时,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斯巴达克,这个当时没被人看好的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人,就是后来斯巴达克起义的领导者。斯巴达克不仅体魄强健,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但作为奴隶,只能当了一名角斗士被人用来玩耍,后来还被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进行学习。

古罗马的贵族为了取乐建造了巨大的斗兽场,其中最大的能容纳五万观众。角斗开演会有成千上万的奴隶主、贵族、大商人来观看,平民也会蜂拥而来。下注赌博则是观看角斗最刺激的游戏了。角斗士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很多赌徒的输赢,因此角斗的场面往往十分狂热。

角斗士们当然主要是奴隶,而奴隶中主要是色雷斯人、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也有从其他地方来的战俘。斯巴达克和他的伙伴们在角斗士学校里过着不是自相残杀的生活,就是与野兽相拼的生活。终于,这些角斗士奴隶们不愿屈服于任人宰割的命运,在斯巴达克的带领下,他们决定用暴动制服残暴的统治,以获得自由。斯巴达克对伙伴们说:“我们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也绝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斯巴达克还在秘密筹划起义,就有叛徒通风报信了。斯巴达克果断地做出决定,要立刻行动起来,角斗士们拿起了厨房里的刀和铁叉,杀死了警卫,冲出校门,奔向牢笼外的自由天地。

和斯巴达克一起跑出来的角斗士共有78人,在路上他们夺取了一些武器,还袭击了几个奴隶主庄园。斯巴达克率领众人在维苏威山上建立起一个坚固的阵地。众人一致推举斯巴达克为首领,恩诺麦伊和克里克苏为部将。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约一万人,前来投奔的多是逃亡奴隶和农民,这支队伍还多次战胜罗马非正规军。斯巴达克按照罗马军队的形式改编自己的部队,除有几个军团组成的步兵外,还组建了侦察兵、骑兵、通信兵以及小型辎重队。此外,还制定了严格的兵营和行军生活规章,斯巴达克的部队很快就控制了坎佩尼亚平原。

公元前72年春,斯巴达克军队已发展到了六万人。当他将部队开到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时,人数达到了十二万。起义的巨大规模很快就震惊了罗马元老院,他们派遣执政官盖里乌斯和楞图鲁斯分别率领两支军队前去讨伐斯巴达克。这时,起义军内部在战略进军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斯巴达克和大部分奴隶,认为敌强我弱,应暂时离开意大利,向北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尚未控制的高卢地区,先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而一些参加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贫农和克里克苏则不愿离开意大利,认为要与罗马军作战,夺回失去的土地。正是这种分歧,克里克苏率领三万人脱离了主力部队,在伽尔伽努斯山下几乎全被罗马军队击溃。斯巴达克原拟北进,半路遭到罗马军队的堵截,只好回师南下,将追击的两股罗马军队分别击破,杀死300名罗马战俘以祭奠阵亡战友的“亡灵”,然后继续北上。此时斯巴达克队伍发展到了极盛阶段,据说有十几万人。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率领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越意大利,并在齐扎尔平斯高卢省的摩提那会战中击溃了卡西乌斯率领的军队。此后起义军并没有再翻越阿尔卑斯山,而是转向南方,很快引起了罗马城内的恐慌。但是斯巴达克没有进攻罗马,而是直奔意大利半岛南端,准备渡过墨西拿海峡奔向西西里岛。事先允诺提供船只的海盗违约致使渡海计划失败。此时罗马元老院已委派大奴隶主克拉苏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克拉苏在起义军兵营后方挖了一条两端通海的巨大壕沟,并筑起土围,想借此切断起义军撤回意大利的后路。但是,起义军仍然突破了这道壕沟。但在突击中,斯巴达克的军队损失了一大半人。斯巴达克的军队后来又得到补充,于公元前71年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的西,然后乘船渡海驶向希腊,回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土耳其)。而此时克拉苏获得了从西班牙返回的庞培大军的增援。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在阿普里亚省南部展开了生死决战。斯巴达克身先士卒,决心杀死克拉苏,但当时大腿已受重伤,只好在地上曲着腿继续奋战。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六万名起义者慷慨就义了,斯巴达克最终也壮烈牺牲。仅有五千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但最后也不幸被庞培消灭,被俘虏的六千名起义者被钉死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

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起义就这样失败了,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暴露了罗马政治体制的弊端,加剧了奴隶主统治集团内部元老派和民主派之间的斗争,并最终导致了罗马共和制度走向瓦解。而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恺撒独裁

公元前146年,罗马迈入了共和国的晚期。这个时期罗马危机四起,奴隶起义和平民运动风起云涌,共和制统治形式大势已去,帝制的建立将是必然。但由于罗马共和国为元老贵族所垄断,所以改制步步受挫。不过在苏拉和马略的党争中,不少的共和制支持者被暗杀,反对势力日益壮大。在这种背景之下,几个政治军事强人相继登上了罗马的政治舞台。这样的人主要有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镇压斯巴达克而闻名的克拉苏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

在三人之中,庞培有强大的罗马军团,克拉苏则有惊人的财力,而恺撒只有慷慨好施之后留下的巨额债务。前两者很快一同当选为公元前70年的执政官,上任后很快恢复了保民官的权力,并把司法权和包税权重新还给骑士。庞培和克拉苏各怀鬼胎,都想办法压倒对方,成为罗马国家的唯一操纵者。他们之间的矛盾给了恺撒一个可乘之机,恺撒善于笼络人心,时常为平民举办盛大的演出,而且还提供免费的饮食。另外,恺撒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勇于揭露元老贵族的贪污行为,因此在罗马人心中逐渐树立了威信。公元前62年,恺撒登上了罗马政坛,并得到了出任西班牙总督的一年肥缺,但此时他却陷入经济困境,债主们登门逼债。这时幸好有克拉苏慷慨解囊相助,替恺撒还债作了担保,使得恺撒顺利赴任。克拉苏自然是想拉拢恺撒对抗庞培,同时也可以借助恺撒提高自己的地位。

恺撒在西班牙的一年专心理财,收获不菲。公元前60年,恺撒返回罗马。此时庞培正与元老院明枪暗箭,你来我往。因为庞培在东方战场上灭亡了本都王国,吞并了塞琉西王国,攫取了许多战利品,元老院的各方权贵对此都很妒忌。元老院拒绝了庞培拟定的东方政策。庞培恨透了元老院,对参与作梗的克拉苏更是愤恨不已,于是庞培和恺撒交好。在恺撒的来回周旋下,庞培和克拉苏冰释前嫌,公元前60年,三人出于各自的政治图谋结成秘密同盟,一同与元老院共和派抗衡,史称“前三头同盟”。在庞培和克拉苏的共同支持下,恺撒顺利当选为公元前59年的执政官。恺撒上任马上设法批准了庞培在东方的决策,并实行土地法,分土地给庞培老兵和多子女的公民。恺撒还减免1/3在亚洲的包税金,借此来笼络以克拉苏为代表的骑士们。

恺撒深知要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还需要更多的业绩和实力,于是他看中了高卢行省,并出任该地总督,以此地作为自己的发展基地。古代高卢以阿尔卑斯山为界,分为山北高卢和山南高卢。山南高卢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作为罗马的一个行省。而山北高卢则不属于罗马控制,那里都是自由的高卢人。山北高卢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丰盛,这正是恺撒多年来的梦想。恺撒上任后,挑拨高卢本地各部落之间的矛盾,然后利用4个军团的兵力,逐一蚕食,最后征服了高卢全境。

恺撒在高卢的胜利无疑刺激了庞培和克拉苏的贪欲。公元前56年,为增强各自的利益,三巨头在伊达拉里亚北部的路卡举行会议,决定庞培和克拉苏出任公元前55年的执政官,任满后庞培出任西班牙总督5年,克拉苏则为叙利亚总督5年,而恺撒续任高卢总督5年(公元前54年-公元前49年)。三人都在处心积虑地积蓄力量。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东方轻敌冒进,在帕提亚被杀。三巨头从此只剩下了两巨头。

在三巨头掌权最初之时,恺撒就与元老院关系弄得很僵,他曾唆使保民官克劳狄指控元老贵族西塞罗在挫败喀提林阴谋时,私自处死了罗马公民,最终致使西塞罗被放逐。克拉苏死后,恺撒继续扩张,并将罗马疆域扩大到现在的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地区,渡过莱茵河深入日耳曼,还曾两度侵略不列颠。恺撒把自己的业绩写成《高卢战记》一书,并为自己树碑立传。恺撒势力地迅猛增长,引起元老院的恐慌。元老院立刻与庞培联合,一致拥戴庞培当上了从未有过的“单独执政官”。公元前50年,庞培和元老院商定,在下一年总督届满时要求恺撒交出兵权并解职回国。恺撒闻到风声,毅然决然地率领身边仅有的一个军团跨过卢比孔河,攻入罗马。庞培和元老院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逃往希腊。公元前48年,恺撒在法萨卢战役中击败庞培,庞培逃到埃及后被杀,恺撒追至埃及,借机干预托勒密王朝的权力之争,并扶植美丽的克娄巴特拉为埃及女王。到了公元前45年,恺撒又把庞培在非洲和西班牙的残余势力灭掉后,结束了内战。

公元前48年,恺撒当选了终身保民官,并兼任5年执政官。公元前45年,又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恺撒是罗马继苏拉之后又一次建立了独裁统治的人,此时罗马共和制早已名存实亡了。恺撒执政期间,改组了元老院,将元老的数目增加到900人,元老院也变成了他的统治工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恺撒还采取了很多新措施,例如扩大罗马公民权范围,提高行省地位,增加行政官员数目,还建立了移民城市用来安置老兵和贫民等。

尽管如此,恺撒的独裁仍未消除共和传统的残余势力,他未料到元老院的一些旧元老利用自己的亲信密谋刺杀自己。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在元老院会议厅被亲信布鲁图斯与其同伙卡西乌斯连刺23剑,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于自己亲信的剑下。

自古英雄出少年

——屋大维

恺撒大帝被刺身亡后,罗马政局很快就动荡起来。在恺撒掌权时很多民众得到了好处,所以他们纷纷指责共和派元老贵族心目中的“弑君者”——布鲁图和卡西乌斯为凶手,声讨要为恺撒报仇。新一轮的权力争夺便在罗马政坛上掀起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新政治明星正在冉冉升起,他不是别人,正是恺撒的侄孙盖乌斯·屋大维,他曾被恺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

当时屋大维只是一个18岁的青年,没有政治势力也没有军队的支持,但他胸怀大志,颇具政治头脑,依靠恺撒的声望,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地位。这时候恺撒派以安东尼为主要头目,但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筹划,而元老院以“罗马散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现在地位有所增强。西塞罗非常看好屋大维的能力,并想利用他对抗安东尼。屋大维自然也很聪明,便和元老院合作,迫使元老院选举他为公元前43年的执政官,羽翼丰满之后,屋大维就反过来和反元老院的势力联手。同年秋,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三人协议分治天下5年: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与撒丁尼亚;安东尼统治高卢;雷必达得西班牙。而意大利和罗马则由三人共治。由于东方还在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的控制之中,所以就归屋大维与安东尼处置。“后三头同盟”可谓公开结成,他们得到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认可,并取得5年间处理国家事务的合法权利。后三头掌权打着为“恺撒报仇”的名义,在罗马宣布公敌告示,这场报复的浪潮最后致使西塞罗在内的300名元老和2000名骑士丧命。公元前42年,屋大维和安东尼联手进军希腊,与共和派军队进行拼死战役,共和派的势力彻底被摧毁,布鲁图和卡西乌斯最后也自杀了。

公元前40年,后三头在肃清政敌后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安东尼控制罗马东部地区,雷必达统辖北非。屋大维稳坐罗马,慢慢地和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并以公民领袖自居,逐渐聚集了雄厚的实力。公元前36年,屋大维兼并了庞培之子小庞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后,顺便收取了北非,雷必达的军权也就此被解除,“三头同盟”从此变成了“二龙对峙”。

此时坐镇东方的安东尼,不但在政治上毫无建树,而且还与曾经迷倒恺撒的克娄巴特拉结婚,并对外宣称他统治下的领土将传给克娄巴特拉之子,这样的丑闻为屋大维除掉安东尼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结束了,屋大维和安东尼公开决裂。屋大维怂恿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一致宣称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且要向埃及女王宣战。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在希腊的阿克兴海角展开决战。此战双方不分胜负,交战初期双方势均力敌,但在战斗最激烈时督战的克娄巴特拉却把埃及舰队撤退回国,安东尼也跟随而去,全军遂告瓦解。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屋大维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也因此成为恺撒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举兵攻打埃及,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做了同命鸳鸯,同时也标志着托勒密王朝灭亡,被罗马统治。

公元前29年秋,屋大维率领部队返回罗马,成为罗马内战时代唯一一个胜利者,并揭开了罗马历史上新的一页——罗马开始实行帝制。

屋大维帝制专权的建立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23年,屋大维连任10年执政官。公元前30年,屋大维被授予终生保民官的职权。公元前29年,屋大维凯旋罗马后,并获得了“元帅”称号,还被赋予监察官权力。公元前28年,屋大维荣膺首席元老。公元前27年1月,屋大维在元老院发表演说,假装放弃权力,恢复共和,最终获得了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拉丁语,意为神圣、至尊)尊号,并恳请他直接管辖高卢、叙利亚和西班牙三个行省,统率20个军团,期限为10年,后来又被延长。不久,屋大维又获得了大祭司长这一最高宗教职务,还获得“祖国之父”的最高荣誉称号。至此,屋大维集罗马国家的军事、政治、宗教等一切大权于一身,本人更是被神化,甚至在意大利和行省还建造了供奉他的神庙和祭坛。共和国时期的各种官职和政治机构此时虽然依然存在,但屋大维的权威早已驾凌所有官职之上,就像神一样。共和制度在罗马近五百年,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苏拉、恺撒建立独裁统治之后,没有谁敢公开称王称帝,恺撒只是露出一点儿想当国王的迹象,便招来了杀身之祸。屋大维则是一个富有远见、运筹帷幄的人,先以“元首”的称号,建立了元首制的独裁统治形式。屋大维建立的元首的权力从理论上讲还是罗马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给予的,而且不进行世袭。元首制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了284年,历史将这一时期称为“早期帝国”。

在屋大维统治期间,他依靠和保护元老贵族与骑士及行省贵族,保护有产平民,镇压或笼络流氓无产者,而对奴隶则实行严厉的统治。此外,他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包括:复兴罗马传统的淳朴风尚,整饬日益腐化堕落的社会道德;健全家庭关系,鼓励生育,提倡节俭风气。屋大维还大兴土木建神庙,恢复罗马古老的宗教崇拜,他还热衷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兴建了众多剧场、浴池、水道等,把一座砖造的罗马最后变成了大理石造的罗马。在现在看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是名副其实的。

除此之外,屋大维还增设在他亲自监督下的中央集权制法庭;建立了新的货币制度;多次赐给一些城市和行省地方自治权;借地方总督的权威直接监督控制行省官吏,对那些贪污受贿和横征暴敛者严加惩处;废除了能够导致上述腐败行为的行省包税制,任命一些有固定薪水的人做收税人;坚持把知识经验作为录用行政官吏的依据。

公元14年8月18日,屋大维与世长辞,在他统治的四十多年中,罗马帝国保持着安定局面,并持续了两百多年,历史上称“罗马和平”。

一觉睡醒已千年

——庞贝古城

公元一二世纪之交,罗马进入鼎盛期,庞贝城则是罗马昔日辉煌的一个缩影。当时的庞贝北靠巍峨峻峭的维苏威火山,西临海水湛蓝的那不勒斯湾。西入那不勒斯湾的萨尔诺河绕城而过,同时连接着古罗马帝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令庞贝城中热闹非凡,商贾云集。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富饶,葡萄架一排连着一排,油橄榄林一片接着一片,庞贝人种植各种蔬菜谷物,还有无花果和迷迭香。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却被爆发的火山深深地埋在了地下,到18世纪才得以重见天日。

公元前8世纪前叶,庞贝城就出现了,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变成罗马的一个自治城市,当时约有两万人。庞贝城四周是用石头砌的城墙,城墙周长约5千米,城市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一共有8个城门。城内主街是呈“井”字形的四条街,中间走车,两侧为人行道,石板路面上留下了深深的辙痕,可猜想到当年车水马龙的情景。所有十字路口都有用大理石砌成的水池,池内蓄有清澈的泉水,并有雕刻精美的雕像。泉水是用高架水槽从城外引到城内最高点的水塔,然后再由水塔送入各个公用水池以及豪门宅院,设计十分精妙。

城西南部有一个长方形广场,这里集中了最宏伟的建筑物政府、法院、大庙宇等。政府规模很大,并设有议事厅,供重要人物办事。法院是一座两层的长方形建筑物,这里可进行司法审判和商人们签订贸易合同。城的东南角是规模宏伟的大剧场和竞技场,经常有角斗士比赛及其他娱乐活动在这里举行。庞贝城内的竞技场还是现存的罗马竞技场中最古老的一个,可容纳两万人左右。广场的东北是商场。从发掘出来的情况看,这里曾经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生意非常兴隆。还有一家水果店,店内摆放着品种丰富的水果,有无花果、栗子等。虽然早已过去很久,但形状仍然依稀可辨。

在庞贝城的遗址中,发现很多富豪的住宅。这些宅子大门上有大理石圆柱,还有雕有花纹的门楼,走廊和庭院竖立有天神和野兽的塑像,就连墙上的壁画和地板上的镶嵌画都很精美。有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壁画,再现了当时金属工艺、花木栽培、葡萄种植、香料制造、染布等行业的生产过程。另一幅壁画上面,长着双翅的三位仙女,正在花丛中嬉戏采摘各种鲜花。在当时,到公共浴场洗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浴场用大理石砌成,而且设计十分细致,有按摩室、更衣室、美容室等样样俱全。浴池里设有冷热水管道可以调节水温。此外,还有设于最里面的女士专用浴池。可想而知,当时庞贝的市民生活已达到的富裕程度。而贫苦人的住宅则非常简陋,可见古罗马人的贫富差距悬殊,商人和贵族享有华丽的豪宅和成群的奴仆,而穷困的人只能住在简陋的公寓里。

庞贝人原本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没有意识到福之祸所伏:维苏威火山赠予了沃土的同时也时刻隐藏着危机。就在庞贝人还庆幸自己生活美好时,这座聚集了几百年力量的火山最终在瞬间摧毁了整座城市。

据历史考证,维苏威火山爆发是在公元79年8月23日的深夜。顷刻之间,大地开始摇撼,天色昏沉,一向平静的那不勒斯湾也翻腾起汹涌的浪涛,喷涌而出的熔岩,落地时凝固成石块。大量的石块和火山灰很快就把地面全覆盖了起来,随后的暴雨引起了山洪,洪水挟带着石块和火山灰便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汹涌直下。可以想象当时的庞贝人是多么惊骇,在街道上到处狂奔。人们纷纷被砾石击中而倒下,下落的火山碎屑不断堆积起来,建筑物不堪重负最后也连连倒塌。腾起的岩浆气浪烧烤着路边的房屋和躲在房屋内的人。没多久,黑色的火山灰又滚滚而来,密不透风地封锁住庞贝城中每一扇窗户、每一扇门,封堵住那些在砾石的袭击中侥幸存活的庞贝人的眼睛和呼吸,他们最后也因窒息而死。

当时的庞贝城连续3天没有见到太阳,火山碎屑掩埋了整个庞贝城,最深处竟达20米,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就这样沉睡了千年之久,醒后向人们诉说起自己曾经的繁荣富饶。

几度风云变幻

——基督教的源起

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二三十年代,基督教开始在散居小亚等地的犹太下层人民中间诞生,很快就传播到了罗马帝国全境。相传基督教是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所以基督教的人都信仰上帝,崇奉耶稣为“救世主”。“救世主”就是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遣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希腊语称救世主为“基督”,该教得名基督教。

在历史上犹太人曾经几度历经劫难,饱受艰辛。公元前8世纪,犹太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遭到亚述重兵的蹂躏,而到了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又被新巴比伦灭掉,犹太居民便被掳往巴比伦沦为奴隶,被称为“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被波斯王国剿灭,犹太人重新返回了故土。波斯帝国灭亡后,犹太人又被塞琉西王国统治。公元前165年起,犹太人曾在犹大·马卡比的领导下掀起斗争,获得一段时间的独立。公元63年罗马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又在罗马人的脚下饱受凌辱,发生过两次起义都被罗马人残酷地镇压了。犹太人不是遭屠戮,就是背井离乡。亡国和失败的命运常常萦绕在犹太民族人民的心间,其实早在公元前2世纪,犹太下层居民中就开始宣扬“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在小亚各地的犹太人中则出现许多传教的“先知”。这便是基督教的雏形。

基督教作为信仰还有其特定的思想来源。在教义教规方面,基督教继承发扬了包括犹太教在内的古代东方宗教与希腊古典哲学的一系列精神财富。早期崇奉神的思想和“救世主”观念明显来自犹太教,而希腊罗马的哲学,例如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斐罗的学说、斯多葛派哲学和昔尼克派的伦理学对基督教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并创造了人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而且人与生俱来就犯有“原罪”,每个人都必须依赖上帝和他所差遣的救世主“耶稣”的救赎。上帝为了拯救人类而显灵,使童贞女马利亚(圣母)未婚而孕生了耶稣。耶稣作为上帝的使者便来到了人间,招收了12个门徒,在巴勒斯坦传教,就困扶贫,最后被弟子犹大出卖而被害,但死后3天又复活显灵,然后升天。传说世界末日之时耶稣将再次降临世间,摧毁罪恶,重建幸福“千年王国”。

基督教的经典就是《圣经》,它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旧约》原是犹太教经典,后被基督教徒所接受。公元2世纪,一些传道者编成了《福音书》,流传至今的有《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四种,它们构成了《新约圣经》的主要内容。

基督教的天国思想则反映了早期基督教徒的社会观,一是反对富人的贪婪和罗马的暴虐统治;二是朴素的社会平等思想。最早的基督教徒多是奴隶、被释奴隶、城市平民、手工业者等下层民众。他们在城镇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公社,以十字架为标志,过共有财产的生活,信徒人人平等地在一起聚会、祷告、听道、聚餐、互助。信徒不仅是公社的组织者,还是传教人,有时还要募集捐款供公社需用。公社的领导人是长老和执事,后来又增设财务监督。发展到公元2世纪末,很多城市的公社逐渐联合组成了教会。

由于当时的信仰者追求自由,反对罗马统治,甚至不崇拜皇帝,不信奉罗马旧神,因而常常遭到残酷镇压。公元64年,尼禄皇帝更是对基督信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还处死了很多基督徒。公元3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各地的起义接连不断,时局动荡。罗马政府更是禁止教徒举行礼拜,甚至还没收他们的财产,屠杀传道者。

而政治迫害根本就没有阻挡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公元2世纪后半期起,基督教迅速传播,城乡很多中产阶级也开始纷纷入教。它们也是因遭受奴隶制危机的损害而感到惶恐无望,而且此时基督教也从公社转向成立教会,整个罗马约一半的人都入了教,教会给了人们精神上的依赖。各地的教会也便利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营业活动。他们的加入也多少改变了教会的一些性质。他们向教会捐献财物,加上比较有文化教养,因而在教会内影响较大,并逐步取得了领导地位。同时,以前那种同舟共济、平等博爱、敌视富人等思想渐趋消失,改为宣传爱仇如己、驯服、希冀来世的教义,这些也被提到主要地位,甚至宣扬要服从善良的主人,服从严厉的主人,“把王国给国王,把天国给上帝”等驯服思想。

在公元3世纪,基督教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受到震动和打击的奴隶主、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甚至皇亲国戚,也都纷纷加入了基督教。教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罗马、迦太基、拜占庭、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都成为重要的教会中心,并慢慢地发展成为领导所在地区教会的上级教会。教会的领导权也转移到了权贵手中,基督教从而失去了被压迫者宗教的性质,逐渐蜕变为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标示着基督教开始与帝国政权的结合,转变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建筑艺术、文学、道德、政治和法律等方面,乃至科学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概莫能外。尤其是近代,基督教在全世界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不速之客

——匈奴闯欧洲

匈奴原来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关于匈奴的故事有很多,早在战国和秦汉时期,北匈奴人就时常骚扰边境,掠夺财物,对中原地带构成了巨大威胁。1世纪末,逐渐崛起的鲜卑人将北匈奴人打跑。无处立足的北匈奴人为了寻找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地,开始向西方迁移,从而跨入了欧洲。

到3世纪,北匈奴人在亚洲已经没有任何立足之地,他们便开始向西部的欧洲进发,经黑海北岸继续向西前进,进入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开始结成了匈奴联盟。这段时间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但从没有停止西进的步伐。随后闯入了富饶的东哥特王国,见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富有,为此他们激动不已。很快北匈奴人的首领将部落的全部男子召集在一起,召开部落会议,商讨如何侵占这片富饶的土地。经过核计,全部落的人都同意用武力夺取。

圆脸扁鼻、胡须稀疏、身材短小粗壮的北匈奴人对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战争。东哥特人对这些不速之客感到陌生而惶恐。因为匈奴人不仅战马的奔跑速度十分快,而且他们的射箭技能更是让人望尘莫及。两军展开了厮杀,很快东哥特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无力招架,最后以惨败而告终,东哥特国王在绝望中自杀,其部落成员则向西逃走。

征服东哥特,北匈奴人便开始准备征服西哥特,经过激烈的战争,西哥特人同样是一败涂地,无路可退的西哥特人向西罗马帝国发出求救信号。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对此别有用心,认为很划算,他打算让一部分西哥特人充当自己的军队,而剩下的西哥特人还可为西罗马帝国提供一笔税收,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不幸的是算盘打错了,大批的西哥特人开始涌入西罗马帝国后,很快就把西罗马帝国消灭了。

欲望总是无止境,掠夺更是一种很好的不劳而获的享受,击溃西哥特人之后,北匈奴人又开始沿多瑙河流域向东罗马帝国挺进。当北匈奴人的大军开到君士坦丁堡城下时,东罗马帝国很快便屈服了。双方进行谈判,最后东罗马帝国同意每年向北匈奴人进贡950千克黄金,并把巴尔干半岛割让给北匈奴。

公元444年,北匈奴人终于开始在多瑙河流域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后来出现阿提拉帝国),不再飘荡,它的疆域横跨欧、亚两大洲,很多欧洲国家和地区先后被征服,还被迫向北匈奴交纳贡赋。

建立帝国之后,北匈奴人的扩张事业越来越旺,席卷了高卢地区之后,又打败了法兰克人、西哥特人和西罗马帝国的联军,并且一路势如破竹,将军队直接开到了意大利,并逼迫教皇签订了和约。匈奴人的阿提拉帝国时代开始了。

一声长叹

——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地中海几乎都变成了内海。但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便开始迈入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全面危机时期,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日渐衰落。其实衰落的隐患在罗马帝国的辉煌时代就已经埋下。

为了维护帝国统治,供养了几十万的大军,维持着庞大的官僚机构,人民的负担自然是沉重不堪。当官的则争权夺利,贪污腐败成瘾;军官甚至纵容军队进行抢劫;奴隶主穷奢极欲,生活荒淫无度。为了炫耀太平盛世,帝国政府逐年增加节日庆典,公元1世纪时每年有66天节日,到公元2世纪时,竟达到123天,即全年超过1/3的时间都是节日和纪念日。奢侈之风日益盛行,最后中小生产者也怠于生产,都靠国家施舍度日。田庄里的奴隶和各地被征服的民族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供给者。由于自公元1世纪起,罗马帝国很少再对外扩张,掳掠奴隶的活动也随之平静。这样奴隶来源逐渐衰萎,价格自然上涨,到了公元3世纪,一个强壮的奴隶可卖到300银币至500银币。奴隶主们只有通过更狠毒的剥削才能获得补偿。残酷的压迫必然导致奴隶们的强烈反抗,奴隶们开始怠工、破坏工具,甚至开始逃亡和举行起义。后来奴隶主们只好把庄园土地分块租给隶农耕种。罗马社会正因为赖以生存的奴隶制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最后逐渐陷入了经济危机。农业的衰落进而导致城市工商业的逐渐败落,最后国家财政面临枯竭。政府为了解决庞大开支的燃眉之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加重税收,发行货币,最终引发物价飞涨,通货膨胀。

经济危机致使民生困难,政局动荡不安,罗马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争夺则是愈演愈烈。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专横跋扈,皇帝的废立都基本上由他们说了算。公元235年至公元285年,皇帝就换了十多个。

最高统治层的混乱给一些边远地区脱离罗马帝国制造了良好的机会。正当罗马帝国内部陷入混乱之际,匈奴人冲击北部边陲的许多所谓“蛮族”(“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各部落,包括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这些人最后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罗马人难以抵挡日耳曼人内迁,最后采取“以蛮制蛮”的策略,也就是利用进来的蛮族人抵制想闯入的蛮族人,但最后还是导致了帝国境内的蛮族有增无减,越来越多。

公元284年戴克里登基,对官僚体制作了一些改革,对军队作了一些整顿,把帝国混乱的局面稍微稳定了一下。戴克里退位后,君士坦丁继承帝位。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到拜占庭(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并称“新罗马”。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皇帝去世留下遗嘱,把罗马帝国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别让他的两个儿子统治,即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从黑海到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还有巴尔干半岛、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都为东罗马帝国拥有,首都则在君士坦丁堡,这个国家后来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直到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的领土更大一些,包括地中海的整个西部、现在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英国的大不列颠、匈牙利、奥地利、南斯拉夫的西北以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的北部,首都仍在罗马。两个帝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历史命运。西罗马帝国虽然大,但受到日耳曼人的冲击,只是苟延残喘了几十年而已。而东罗马帝国则相对较为稳定,以新的社会形态跨入中古时期,又存立了一千多年。

公元408年,阿拉列率领一支哥特人侵入意大利北部,随后挺进罗马。不久,哥特人便占领了罗马的奥斯提亚港口,切断罗马的粮食来源。罗马城内人口众多,很快便陷入了饥荒,随后引发了瘟疫,死者不计其数。罗马元老院不得不派人去求和,最后献出黄金5000磅,白银30000磅,皮革3000张,绸料4000匹,东方胡椒3000磅,还提交一些贵族当人质,以此换来了短暂的和平。公元410年,阿拉列再次进攻罗马城,并宣布:攻进罗马后,士兵可以任意抢劫3天。就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夜,城里的罗马奴隶主动为攻城者打开了大门,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城很快沦陷了。四面八方的大火,3天3夜的洗劫,壮丽的宫殿、巍峨的殿宇很快化为了一片焦土。哥特人进攻罗马就是因为贪图罗马的财富,从没有打算长期占领这座美丽的城市,甚至都没有想过统治整个帝国。入城的6天后,他们就放弃了罗马,准备渡海远征西西里,然后再去非洲。不幸的是阿拉列突然病死,哥特人的远征计划也就从此消失。后来在西罗马帝国的西南(今天的西班牙北部),他们建立起了西哥特王国。

随后在西罗马帝国广袤的土地上,一个个“蛮族”小王国陆续建立起来,这些有东哥特人、勃艮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西罗马帝国的版图就这样一点一点被蚕食了,留下了的只是千疮百孔。今天一些欧洲国家的前身就是这些“蛮族”小国。

公元5世纪的50年代,阿齐拉率领的匈奴人侵扰意大利。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又一次洗劫了罗马,几乎毁坏城里的所有文物,只留下了七千多个居民。这个曾经无与伦比的豪华富丽的帝国中心就这样跟随奴隶制的崩溃,而变成了残垣断壁。当时的皇帝则是有名无实的傀儡,不要说政治的权力了,就是本身的命运也要被“蛮族”人所操纵。公元476年,登基不到一年且只有6岁的末代皇帝罗慕路斯被日耳曼人首领奥多亚克废黜了,这也标志着西罗马帝国就此灭亡了,同时也宣告欧洲的奴隶社会历史就此结束。

第三章:黎明前的黑夜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早期,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人们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残酷的制度摧残着人们的身体,强大的宗教力量桎梏着人们的心灵。统治者打着各种旗号,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灭绝人性的战争。

跟着感觉走

——日耳曼人的迁徙

原来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是一个由若干部落组成的古老欧洲民族,其中较重要的是法兰克人、伦巴德人、汪达尔人、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

日耳曼人的居住地南临罗马帝国,东邻阿兰,多瑙河和莱茵河也就成为他们和罗马的分界线。在罗马帝国衰落的那段时间,部分日耳曼人迁入了罗马境内,主要做雇佣兵或者手工工人,还有的是在庄园劳动。日耳曼各部和罗马打过很多零星的小战争,互有输赢。4世纪末,匈奴人入侵日耳曼人的领地迫使日耳曼人如潮水般涌向罗马帝国境内,并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持续了两百多年,波及了大半个欧洲以及北非广大地区,在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耸立起了很多日耳曼民族的国家,重新编写了西欧历史的篇章。

哥特人是日耳曼人中最强的。哥特人又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哥特人集中在多瑙河下游,而东哥特人则分布在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大迁徙的开路先锋是西哥特人,迁徙于4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后来还得到了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渡过多瑙河进入帝国的色雷斯避难。由于罗马官员的肆意役使和侮辱,最终迫使日耳曼人奋起反抗。公元378年,进行镇压的罗马军队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被西哥特人打败,允许迁徙的皇帝瓦伦斯本人也被打死。公元396年,西哥特王阿拉里克攻陷雅典,并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又攻陷意大利,并洗劫圣城罗马城。随后占领了高卢南部阿基坦地区,建立了以图卢兹为首都的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后,他们的兄弟部落东哥特人也强行冲入罗马帝国境内。

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军将领奥多亚克(日耳曼人出身)在帕维亚发动了兵变,废黜了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并建立了奥多亚克王国,西罗马帝国就此灭亡。前车之鉴,东罗马帝国皇帝为防止东哥特人的进攻,便唆使东哥特将领狄奥多里克对抗奥多亚克。

公元489年,狄奥多里克率兵进攻意大利,经过三年激战,几乎吞占了整个意大利。

493年,狄奥多里克设计杀死了奥多亚克,建起东哥特王国,定都拉文那。

公元406年,罗马帝国在莱茵河边界撤除守军后,汪达尔人与苏维汇人和萨尔马特部落的阿兰人等联合起来,越过莱茵河涌入高卢地区。一路烧杀劫掠,于公元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成为西班牙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的新主人。罗马无力阻止,眼睁睁地看着这伙强盗在自己的地盘上肆虐,却又不得不承认他们为“同盟者”,是驻守西班牙。尽管如此,西班牙这块土地仍未得到平静,时隔不久,来自北方的西哥特人又夺取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迫使汪达尔人退守到半岛南端和西北一隅。

公元429年,汪达尔军政首领该萨里克审时度势,率领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向北非进发,在公元439年建立了以迦太基为首都的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切断了西罗马在非洲的财政来源,这个打击对西罗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到了442年,罗马无奈之下承认了汪达尔王国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公元455年,该萨里克趁罗马四处混乱无暇东顾之机,一举攻陷罗马城,纵兵焚掠两星期(6月2日-16日)。此次行动使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的破坏,“汪达尔主义”也由毁灭文化而得名。到了公元461年后,汪达尔人仍不断侵袭西西里和意大利,使罗马防不胜防。

公元5世纪初,西哥特人与勃艮第人将高卢占领。勃艮第人建立了以里昂为首都的勃艮第王国。到了公元534年,勃艮第王国又被法兰克王国吞并,不过它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却得以保留下来。

在北方,以法兰克人最为强大。公元3世纪中叶到6世纪,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逐步占领了卢瓦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在公元5世纪下半叶,萨利安法兰克人和利普利安法兰克人是法兰克诸部落中最强大的两支。

公元486年,萨利安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克洛维率兵清除了罗马在高卢的残余势力,建立起以苏瓦松为都的法兰克王国。公元496年,克洛维率三千亲兵在兰斯接受洗礼,皈依天主教。公元500年,克洛维征服了勃艮第王国,507年将接替西哥特人占领了高卢,508年东罗马皇帝授予他执政官的称号。在克洛维去世前,他领导下的法兰克已成为西欧蛮族王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原本居住在北海之东的日德兰半岛,由于两部落语言风格相近,故合称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是公元5世纪渡海来到大不列颠岛的。这里原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在日耳曼人迁徙浪潮中,罗马政府自顾不暇,拆东墙补西墙,于公元407年撤回了最后一批驻军。

这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无异于天赐良机。

尽管如此,征服的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逃入西部或北部山区的不列颠人,直到13世纪才被征服。盎格鲁-撒克逊人最终同当地的克尔特人以及后来的丹人、诺曼人等经过长期的磨合,建立了英格兰王朝。

公元6世纪,原居于易北河左岸的伦巴德人移居到潘诺尼亚,并以雇佣兵身份为东罗马帝国效力。公元568年,阿尔波音率领伦巴德人入侵北意波河流域,在此定居立国,定都拉文那。公元774年,被法兰克的查理大帝所兼并。

日耳曼人的大迁徙给欧洲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但在新兴国家建立的同时,也吸纳了罗马的先进文化,加速了西欧的封建化进程。不过,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只有法兰克和英格兰长期保存了下来,法兰克后来还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血染的风采

——法兰克成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罗马城留给后人的是一片废墟。在这片废墟上,日耳曼人慢慢地强大起来,并建立起很多国家,法兰克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

法兰克人从3世纪就开始了频繁的掠夺活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人分成了“河滨法兰克人”(活动在莱茵河中部)和“海滨法兰克人”(居住在莱茵河三角洲一带)。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人将居住在两地的法兰克人统一起来。直到公元486年,莱茵河三角洲年仅21岁的克洛维继承了王位,成为“海滨法兰克人”的新领袖。克洛维胸怀大志,发誓要完成统一法兰克的大业。继位当年,克洛维就向残留在高卢北部的罗马部队发起进攻,他在苏瓦松击败了罗马军队,取得胜利的克洛维,趁热打铁把军队开到了卢瓦尔河与塞纳河流域,并抢占了两河之间的大片土地。

虽然克洛维年轻有为,但仍有些人认为跟着一个年轻人是看不到自己民族命运的。恰恰这时,西哥特国王的长子贡多巴德打伤他的三弟戈迪吉塞尔,还将他的两个女儿流放,克洛维很早便听人说过戈迪吉塞尔的一个女儿倾城倾国,于是就把她迎娶过来。这个女子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结婚当天,她就曾劝说克洛维受洗,但克洛维则对此嗤之以鼻。

此后的一次败仗使克洛维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那是发生在公元496年,克洛维与阿勒曼人的战斗,最后是损兵折将,失败而归。克洛维在撤军的途中再三思忖,下定决心皈依基督教。就这样,一直被认为是外来入侵者的法兰克人因为皈依了基督教,很快就得到了罗马教会的支持。

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克洛维在自己民族人的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克洛维的岳父戈迪吉塞尔更是欣喜若狂,他派人告诉克洛维,如果他可以率部队去攻打贡多巴德,便会得到一大片土地。对于自己的岳父,克洛维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公元500年,克洛维率军大败贡多巴德,贡多巴德最后答应分割部分土地并每年交纳大量的贡赋。

壮大了实力,克洛维便将河滨法兰克人列入下一个目标。然而河滨法兰克国王也是有勇有谋很难对付的一个强者。克洛维想常人不可想、做常人不敢做,他首先派人找到河滨法兰克国王的儿子小克洛德里克,然后对其进行威逼利诱。不料,愚蠢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小克洛德里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将大片的国土拱手让给克洛维,然而还是没有逃脱一死。克洛维就这样简单地成了河滨法兰克人的统治者,他也因此很顺利地完成了统一法兰克的大业。

哥仨分家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在日耳曼人的大迁徙潮流中,萨利安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掀开了一个强大的墨洛温王朝(得名于克洛维的祖父墨洛温)的历史。

墨洛温王朝时的法兰克国王是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占有高卢大片土地。但是最初,国内贵族拥兵自重,常常掀起内战,致使国家分裂。达戈贝尔特执政期间(公元629年-公元639年),国土得以统一,政治略显清明,局势比较稳定些。而在他之后的12位国王则懒散成性,不思政事,被史家称为“懒王”,王权都掌握在宫相之手。

最初宫相只不过是王宫的管家,无非就是国王的仆人。由于其地位显要,逐渐执掌机要,不仅掌控着内政,还身兼国家军队的最高首领。公元678年,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消灭其他劲敌,成为唯一的宫相。公元715年,丕平的儿子查理·马特继任宫相,拥立墨洛温家族的克罗泰尔四世作为他的傀儡,自己掌握实权,他还有一个奥斯特拉西亚公爵的身份。克罗泰尔四世执政以后,他率军击溃了阿拉伯人和萨克森的入侵,使自己的威望进一步提高。查理·马特又积极推行改革,实施采邑制度,改变了原有的无条件土地封授制度,领受国家爵位和封地的大小领主都必须向自己效忠并服兵役,而且所得的土地不得世袭,只能供本人享用。子孙必须重新履行受封仪式,再次确认效忠关系后才能继承。这一改革表面上增强了法兰克的军事力量,而实际上却加速了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的进程。

公元742年,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为了发展自身力量,丕平不断扩大采邑分封缺席,却取消征用教会土地,这样做是为了讨好教会,因为当时的基督教势力很庞大。公元751年,矮子丕平在苏瓦松贵族会议上得到教皇的支持,废黜墨洛温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法兰克国王(公元751年-公元768年在位),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为了回报教皇的帮忙,丕平曾经两度出兵攻打威胁教皇的伦巴德人,并把抢来的大片土地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不仅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也加固了洛林王朝的地位。

矮子丕平死后,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主查理(公元768年-公元814年在位),即查理大帝,掌权后率领军队四处征伐,建立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法兰克帝国。

公元774年,查理击败巴德人,控制了意大利北部,随后翻越比利牛斯山,在厄布罗河以东地区建立起“西班牙边区”。查理又出兵巴伐利亚,把多瑙河上游地区纳入自己王国的版图,并继续向阿瓦尔汗国进攻,并在多瑙河中游建立起“东方马克”,该地区就是现在的奥地利。查理也是一位好战分子,他一生所进行的历时最久、最激烈的征服战争是萨克森战争。33年间,查理先后发动18次大规模进攻,最终才确立了莱茵河下游至易北河之间的广大地区的统治地位。在查理的不断扩张下,法兰克疆域北达北海,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南至厄布罗河,南部包括意大利半岛北部与中部,其疆域幅员可与昔日的罗马帝国媲美。公元799年,罗马教皇立奥三世被罗马贵族所逐,向查理求援。为了回报旧恩,查理率大军进兵罗马,帮助教皇恢复了权位。公元800年圣诞节,立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从此西方史书称查理为“查理曼”(查理大帝之意),把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帝国”或者“加洛林帝国”。

为了统治好版图辽阔的法兰克帝国,查理曼实施了伯爵领地和巡按使团制度:以阿亨为帝都,将天下划分为98个区,每行政区都设伯爵一人;在几个伯爵区之上设立公爵,专理军务。另外,他还派遣巡按使分赴各区,代表皇帝巡视监督地方伯爵,相当于巡察御史。在中央,设立由廷臣组成辅助查理处理日常政务的枢密会议,并且每年召开一次由公爵、伯爵、主教、修道院长参加的贵族大会,用来确定军国大计。查理曼非常器重教士,重用一批颇通文墨的教士,有时令其起草敕令文书,参与中枢机要;或命其担任外交使臣,出访各国;还会派其出任监察官,巡视地方。

查理曼对文化教育是非常关注的。他甚至带头读书学习,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以此来改变日耳曼人文化落后的局面,有时还会经常邀请各国的饱学之士来宫中设帐讲学,其中有《伦巴德人史》一书作者保罗,编写文法、修辞等书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阿尔琴和为查理大帝作传的艾因哈德。他下令搜集古典文献和早期基督教文献,让人加以誊抄,书法上追求艺术,字迹秀美,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加洛林楷书。在查理曼的积极倡导下,许多教会和修道院学校建立起来。修道院设立了图书馆,收藏教父作品及中世纪早期的史学著作,甚至还包括一些古典时代的作品。

查理曼还兴办了许多主教学校,甚至强令贵族子弟入学读书,目的在于培养传播基督教和管理国家的人才。查理曼还搜罗了欧洲最好的建筑师、雕刻家、工匠模拟拜占庭风格建造修道院和教堂,卢瓦雷的日尔米尼·雷·普雷教堂便是此时代的代表作。查理大帝所做的一切令一度文化暗淡的西欧又重现辉煌。

查理曼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开创了君主为欧洲倡导学问的良好风尚,甚至对后来的欧洲君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查理曼的文化建树千古流芳,但是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庞大帝国却在他死后不久就被他的孙子分成了3个国家。

查理曼于公元814年去世,其子路易即位(公元814年-公元840年在位),这是一个醉心宗教而疏于政事的皇帝。公元817年,路易死后,长子罗退耳即位,但他的两个弟弟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不同意,便起兵反抗,三兄弟之间爆发了内战。

公元841年,他们在奥塞尔附近的丰特内展开大战,最终未分胜负。公元843年,三兄弟缔结《凡尔登条约》,条约规定:罗退耳保留皇帝头衔,并兼意大利国主,领有意大利半岛中、北部及东、西法兰克之间狭长的洛林地区;日耳曼路易为东法兰克王,拥有莱茵河右岸和巴伐利亚地区,其地域大致在现德国西部地区;光头查理为西法兰克王,领有大体在今法国境内的地区。

公元870年,另外两个兄弟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又签订《墨尔森条约》,此条约就是为了瓜分在他们中间的洛林地带。《凡尔登条约》使三兄弟把强大的帝国分为了3个国家,即日后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罗马遗脉

——拜占庭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其都城地处古希腊商业殖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上,所以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而西罗马帝国急剧败落,被蚕食后走向灭亡,许多新的欧洲国家就在其废墟上建立起来。

拜占庭帝国的版图还是相当广阔的,它包括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亚洲的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以及非洲的埃及等地,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拜占庭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环境和西罗马帝国相比也较为安定,保持了国家体制的完整性,并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频繁的对外战争加速了拜占庭的封建化。公元6世纪初,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拜占庭抗衡,从而导致其不断扩张。查士丁尼当政时期(公元527年-公元565年),拜占庭疯狂向西扩张,动辄举兵西进。公元533年,拜占庭帝国的进攻铁蹄踏入汪达尔王国。公元535年,率兵转向意大利,进攻东哥特王国,由于东哥特人民的强烈抵抗,致使这场战争持续了20年,拜占庭最后才将东哥特王国消灭,但自己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的。就在东哥特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时,查士丁尼又派出大军踏上远征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的征程,但很快就将西班牙东南部以及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占领。到此,查士丁尼的西征计划才算结束。

公元610年,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希拉克略王朝逐渐将其从前用在局部地区的军区制在整个帝国推行起来。帝国把土地作为军饷,按照军种和级别分发给各级官兵,士兵定居在其部队驻守的附近,没有事情时经营田产,用土地经营所得武装自己。军区制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整套军事化体制,本国公民就是军队的稳定来源。

实行军区制,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拜占庭国家因此拥有了充足而稳定的兵源。其次,在战争连年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这种制度为小农的复兴创造了条件。军区制的成功推行,逐渐稳定了拜占庭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的疆域,同时也使那些进入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臣服,并最终也成为了拜占庭的臣民。军区制的推行为拜占庭此后数百年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拜占庭借助军事力量击败了波斯人,打垮了阿瓦尔人,并将阿拉伯人的扩张势头组织在小亚细亚和东地中海一带。

另外,军区制的推行也为拜占庭封建化开辟了道路。由于各种原因,各军区的将军和中央政府的一些高级官职,都逐渐变成世袭,慢慢便形成了军事贵族阶层。将军们手中握有对农民的管理、征税权和调动大权,很容易将农民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军事贵族的兴起对小农阶层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到了公元11世纪末,小农几乎就不复存在。科穆宁王朝(1081年-1185年)时期,军区制被监领地制所取代,按这种新规定,自由农民就成了依附农,拜占庭的封建化至此宣告完成。

封建化的完成,更加强了拜占庭的国力,但有利必有弊,长此以往,致使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最终却导致了帝国力量的削弱。12世纪晚期,拜占庭人已无力抵抗塞尔柱突厥人入侵,最后只好向罗马教皇求救,一场长达近两百年的西方封建主对东方的掠夺战争由此引发了。这场漫无天日的浩劫,使得拜占庭帝国元气大伤,土地逐渐减少,最后也只能偏安于君士坦丁堡,强悍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延续了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的对外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对东正教的传播。通过侵略攻占的方式,拜占庭将其政治模式和文化传播给了东欧的斯拉夫人。所以有人说:“拜占庭对东方的斯拉夫世界来说,犹如罗马对西方的日耳曼世界一般。”

现在人家说了算

——诺曼底公爵执政英国

1世纪时,英国还正处于封建化的激荡风云中,一些地主趁机掠夺了农民的大量田地,农民由此被转为农奴。吞并大量土地的地主有了巨额财富后,开始在政治上谋取席位,大规模的封建庄园犹如雨后春笋,阶级矛盾演化加剧。

1042年,爱德华坐上了英格兰王位宝座,并任命一批诺曼人在朝廷和教会中担任要职,想借此和贵族势力相抗衡。1066年,爱德华去世了,但他没有子嗣,因此很多贵族们便都出面推选哥德温家族的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继位。哈罗德刚即位就遭到了两个人的强烈不满:一个反对者就是诺曼底的公爵威廉,另一个是哈罗德的兄弟陶斯提格,他得到了挪威国王的支持。

1063年,威廉征服了缅因,后来又控制了布列塔尼,威廉身为诺曼底公国的第七位公爵,并将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南岸一线攥在自己手中,这些都成为他争夺王位的筹码。他首先下令伐木造船,大批招募水手,并招揽了很多骑士,为了加大胜算的机会,威廉还想方设法地取得了教皇、法德以及丹麦王储的支持。

哈罗德得知威廉前来夺取王位,背水一战,他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还把很多农民都招来充当士兵。一切准备就绪的哈罗德就等威廉来犯,但守株待兔了很久,也没见到威廉的人影。哈罗德手下的士兵都说威廉不过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爆发战争,很快军队的士气就涣散了。

哈罗德怎能知道,威廉随时都可以出兵,正愁没有合适的机会呢。威廉一直在等待顺风,因为风可以让他的舰队渡过英吉利海峡变得更顺利。

1066年9月,机会姗姗而来,威廉借助一股强烈的海风率领舰队穿过英吉利海峡,抓住战机,大军直奔对面的英格兰。9月28日,威廉的军队在伯文西顺利登陆。为了引哈罗德前来应战,威廉下令军队在伯文西周围大肆烧杀抢掠。此招果然奏效了,哈罗德很快闻讯而出。10月14日,双方在哈斯丁激战了一天一夜,最后哈罗德的军队伤亡惨重,哈罗德本人也在沙场上阵亡,哈罗德一死,群龙无首,残余军队被威廉打得四散奔逃,威廉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威廉一鼓作气,率军一举攻下了伦敦,于当年12月25日加冕英国皇帝。诺曼底王朝从此开始了对英格兰的统治。

“借刀杀人”这招毒

——诺曼底之战

征服英国后,诺曼底公国的威廉称为威廉一世。虽然称帝了,但威廉仍然拥有诺曼底公国的领地,因此诺曼底地区就意味着成了英国的领土,从此不再受到法国的管辖。法国国王试图要回,但十分困难。

卡佩家族自从公元987年统治法兰西之后,日子一直不好过。国王手中掌握的权力非常有限,王室的领地仅限于巴黎和奥尔良两大城市,其他都在封建主手里。

尽管如此,法国国王还是拥有相当大的优势,必定是全国的军事首领,全国的封建主还得向他行君臣之礼,并承认自己的土地是国王恩赐的。另外,每一任国王均被视为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因为即位时都由主教涂饰圣油,卡佩王朝的历代君主正是利用这样的方式扩张王室领地的。

威廉的根据地——诺曼底距离巴黎仅仅十余千米,法国国王对此很顾虑,所以想尽快削弱诺曼底的势力,并将它吞并。为了实施这样的打算,法国国王鼓励威廉一世的长子罗伯特向威廉提出要求,继任诺曼底公爵之位。继位心切的罗伯特,在法国国王的极力怂恿下,最后竟然与父亲威廉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罗伯特根本不顾父子之间的亲情,差一点用长矛将威廉刺死,父子二人从此反目成仇。

威廉于1087年在英国去世,他的另一个儿子罗浮斯继承了英国王位,称威廉二世,而长子罗伯特也获得了诺曼底公爵的头衔。这样的分治局面无疑为法国国王插手诺曼底和英国之间的事务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在法国国王的操纵下,英国国内的贵族叛乱经常发生。1100年,威廉二世在打猎时被人暗杀。随后威廉的弟弟亨利登上王位,称亨利一世。初登王位的亨利十分明白动乱的根源在于诺曼底没有控制在国王手中,他下定决心征讨罗伯特。

1105年,亨利一世率领大军渡过英吉利海峡,一举征服了诺曼底,并将罗伯特公爵押回英国永远囚禁。1109年,亨利一世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让自己唯一的女儿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订立婚约,法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法国国王于同一年被迫向英国宣战,挑起了一场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

给点阳光就灿烂

——阿普利亚公国“诺曼”的本意是指北方人,诺曼人的祖先最初都居住在波罗的海、北海以及北欧的一些岛屿上。9世纪至10世纪间,正处于阶级分化和国家建立前夕的诺曼人,对当地一些新兴国家政权很厌恶,许多人便成群结队地向外进犯,其中的一支于公元841年进入法国西海岸,最后还威逼法国皇帝将其占领的土地分给他们作为封地,随后他们在封地上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11世纪初,法国诺曼底公国的部分诺曼人,前往意大利著名的圣地加尔诺山的圣迈克尔朝圣,此后,他们一不小心便陷入意大利南部各派政治势力斗争的旋涡之中。当时的意大利南部混乱不堪,东罗马帝国统治着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阿拉伯人控制了西西里地区,伦巴德贵族掌握着加埃塔、那不勒斯和本尼凡托、卡普亚以及萨勒塔等城市,这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各不相让,斗争很激烈。

意大利南部的贵族梅洛是强烈反对东罗马帝国的人物,看见诺曼人的到来让他有了想法。梅洛想要借助诺曼人的力量摆脱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他便费尽心思利诱诺曼人到意大利南部冒险。前来朝圣的诺曼人由于受到梅洛的怂恿,回到诺曼底公国后,便行动起来,开始招兵买马,然后打着朝圣的旗号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卷入意大利南部的政治斗争。

但是情况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顺利,1018年,这支前来冒险的队伍在巴里就被东罗马帝国收拾了一顿。两年后,引诱并支持他们来此地的梅洛也死了,诺曼人只好开始流浪生活,并靠掠夺为生。意大利南部的贵族们争相利用这支好战的队伍,想在内战中称雄称王。贵族们认为,适当给诺曼人些好处是非常必要的。1029年,诺曼人很幸运,从那不勒斯公爵手中得到了一块富饶的土地阿韦尔萨,并可永久居住。诺曼人尝到土地的甜头后,越来越多的忍受不了诺曼底公国封建主的盘剥的诺曼人也大批大批地来到阿韦尔萨,于是,这里很快就成了诺曼人新的侨居地。

1095年,罗伯特·吉斯卡尔作为这批冒险者中的佼佼者,率领众人夺取了东罗马帝国掌控下的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很快就将东罗马帝国的势力排挤出局。之后,罗伯特又胁迫教皇尼古拉二世承认他为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公爵,为了得到教皇的支持,罗伯特还向教皇许诺,他可以从阿拉伯人和东罗马帝国手中抢夺土地,然后全部交给教皇管辖。

教皇出于贪心最终答应了罗伯特的恳求,罗伯特也很快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强大的阿普利亚公国。

1071年,东罗马帝国坚守了4年的巴比伦城被罗伯特率领的诺曼人攻破。从此,东罗马帝国失去了在意大利南部的最后一个立脚点,诺曼人从此成了这片土地上的真正统治者。

抢到了又怎样

——十字军东征

众所周知,耶路撒冷是闻名世界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因此也是最著名的宗教圣地。所罗门王曾经在耶路撒冷建造了圣殿,所有犹太人都把耶路撒冷看做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也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此地自然成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朝拜圣地;伊斯兰教徒也把这里作为心灵中的圣土。于是,这片充满了各种神秘色彩的地方便成了各个教派的你争我夺的宝地。

为了夺取这片肥沃的土地,古罗马人和古巴比伦人,都曾在耶路撒冷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到了11世纪,西欧渐渐强盛,城市不断壮大,商业和贸易也得到长足发展,封建贵族对各种商品包括东方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仅靠那点本土的剥夺是不能满足的。此外,当时的西欧都是实行长子继承制,即是由长子来继承封建领地,其余的儿子只能作为骑士,而他们的日常开销一般都是靠服兵役和掠夺过往的商旅获得。因而封建主们都渴望向外扩张掠夺财富,富饶的地中海各国便成为人们掠夺的首选目标。因此,那些大封建主便和罗马教廷联手,打着“拯救圣地”的旗号,号召人们东征,去夺回伊斯兰教掌控下的耶路撒冷。因为在每个东征战士的衣服上都缝上十字,所以这支军队就被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表面上是一场宗教之间的争夺,而实际上却是社会和经济因素引发的战争。在当时的西欧,最大的封建领主一般都是基督教徒,如果教皇利用他们发动战争,便可从中渔利,不仅可以争夺封建霸权,还可以凌驾于西欧各国君主之上,甚至还有希望重新建立统一的基督教世界,顺便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伊斯兰教区域。

十字军东征的主要支柱就是骑士和城市商人,威尼斯、比萨和热那亚的商人都想从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手中争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市场和港口。受到封建主繁重剥削的农民,也是梦想着通过东征可以摆脱封建枷锁的桎梏,过上几天舒坦日子。

东方的情形也不容乐观,当时的塞尔柱王国与东罗马帝国的连年战争,开始由盛转衰,想要阻止西方入侵者也是很困难的。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参加会议的几个重要西欧国家的各个阶层达数千人。教皇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怂恿那些封建主和骑士,还有农民们都到东方去清除异教徒,拯救圣地耶路撒冷。

没多久,受到鼓动的各阶层人士便迅速集结起来。1096年,法国和德国的农民在骑士华尔特和僧侣彼得的领导下开始向东方进发,这批徒有其表的强盗刚到小亚细亚就遭到塞尔柱人的致命一击,最后全军覆没。

1096年秋,法国、德国与意大利的封建主和骑士开始组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东征,这支队伍人数众多,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有着极强的战斗力。

1097年春,这支十字军进入亚洲,由于东征之路遥远,缺少供给,士兵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再加上塞尔柱人不时地发动袭击,所以十字军一路虽然攻占了很多重要城市,但人员也急剧锐减,战斗力逐渐下降。

1099年,十字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才拿下了圣城耶路撒冷,巨大的代价使他们对耶路撒冷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掠抢,耶路撒冷几乎就此毁灭。这是十字军的第一次东征。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耶路撒冷争夺战

虽然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受尽挫折,但最后还是从侵略中尝到了甜头。公元1144年,塞尔柱帝国的总督马德·丁·赞吉攻占了埃德萨,罗马教廷因此想趁此机会再次发动东征。1147年,德国和法国各组织了一支七万人的大军,组织发动第二次东征。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农民根本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所以参加第二次东征的人数锐减,仅仅有一千余人参加,其中则主要多为骑士阶层。

德国皇帝康拉德三世亲自率领本国十字军,穿过匈牙利,从色雷斯进入都城君士坦丁堡。10月底,德国十字军在多里利昂附近遭遇突厥人攻击,最后惨败,康拉德三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等待法国十字军的增援,怎料法国十字军也伤亡过半,此次东征再次以失败告终。

1148年,路易和康拉德各自率领残余的部队与耶路撒冷王国的军队会合,三人联手围攻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驻守的总督使用一条离间计,最后这次战争又以十字军全线溃退结局,路易和康拉德狼狈逃回国。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了,从此以后,东征的事宜就此被搁浅。

除了阻止东征剽悍的突厥人外,随着埃及军事长官萨拉丁·优素福·伊本·阿优布发动政变,建立阿优布王朝取代了法蒂玛王朝,埃及便成了十字军东征的一大劲敌。登基后的萨拉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十字军久攻不下的大马士革,占领了阿勤颇纳,并且还将北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纳入自己的版图,从此以后,穆斯林世界再一次强大起来。

1187年7月,萨拉丁歼灭所有耶路撒冷守军后,又连续攻占了阿克、西顿、贝鲁特、雅法、阿斯卡伦和恺撒利亚等沿海城市,彻底斩断了耶路撒冷通往欧洲的交通线,使耶路撒冷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9月20日,萨拉丁再次以重兵围攻耶路撒冷城,圣城摇摇欲坠。10月2日,耶路撒冷彻底失守。

耶路撒冷被萨拉丁攻占的消息引起了西欧各国极大的震惊,不久一支由英、法、德三国封建主和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启动了第三次东征。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亲自率领德国十字军,原计划吞并拜占庭。结果拜占庭与萨拉丁结盟一起对付德国十字军,1190年6月,出师不利的腓特烈一世率领三万十字军进入小亚细亚后,可笑的事情发生了,腓特烈一世不小心落水淹死在了一条小河里,德国十字军无奈之下退回到国内。

1191年,英、法两国的十字军在各自国王的率领下抵达叙利亚,很快发起围攻阿克城的战斗,十字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于1191年7月攻破阿克城。

但是此后,法国十字军没多久就撤军回国了,最后只有英国十字军留在东方,因此,十字军进攻耶路撒冷的计划又一次落空。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拉丁帝国

十字军东征除了第一次胜利外,第二、三次皆以失败告终,又酝酿了一段时间,教皇英诺森三世准备发起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的参与者主要有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贵族,而意大利的城市威尼斯则是起支配作用。

1201年,十字军的使者抵达威尼斯后,与威尼斯的总督恩里科·丹多罗商谈运载十字军前往东方的条件。当时的威尼斯和埃及在商业上往来密切,贸易频繁,威尼斯向埃及输送大量的木材、铁以及尖端的武器,而从埃及换取大量的奴隶。鉴于这种关系,丹多罗自然不希望十字军攻打埃及,而是希望他们去攻打拜占庭,因为它是威尼斯的一个劲敌。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持与埃及的贸易关系,丹多罗向前来游说的使者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想使十字军知难而退。丹多罗答应可以提供运载十字军的船只,但要求运送一名士兵需付2马克,运送一匹马则需付4马克,如果把十字军全部运送完,算下来共需运费85000马克,最终东方的诱惑还是让使者答应了丹多罗的要求。

1202年,十字军到达威尼斯集结,等待被运送,但是人数比预定的要多,十字军一时交纳不够原定的款项,丹多罗便以此为借口,向十字军提出最好别去攻打埃及,而是进攻信奉基督教的扎拉城(也是威尼斯的商业竞争对手),然后用掠夺扎拉城的财产和战俘补交十字军所欠的款项。

出于无奈,十字军被迫答应了丹多罗的要求。1202年11月,十字军攻破了扎拉城,并将那里洗劫一空,将所得的财产和俘虏都交给了丹多罗。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伊萨克二世被人民赶下台,十字军以此为借口,率兵攻打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以前对付诺曼人和突厥人而耗费了大量的开支,连年战争使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国库早已虚空,此时已经十分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字军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君士坦丁堡。

不堪一击的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破,十字军在城中抢劫后纵火焚城,大火一直燃烧了3天3夜,所有的金银珠宝、绸缎和皮货都被十字军运回国内。

在这次战争中,威尼斯是获利最大的,它瓜分了3/8拜占庭帝国的领土。拜占庭帝国沦陷后,十字军便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拉丁帝国,但是当地不堪忍受压迫的人们很快纷纷起来反抗。1261年,没有建立多久的拉丁帝国就宣告灭亡了,拜占庭借机复国。

各怀鬼胎

——第五次东征

十字军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拉丁帝国,圣地耶路撒冷被十字军糟践得面目全非,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抗,十字军在东方的根据地很快陷入危机。教会再三呼吁发动新的东征,响应的人却寥寥无几。教会为了掀起新的宗教热潮,一场残酷可笑的闹剧开始上演了,教会宣称:只有“纯洁无瑕”的儿童才能够获得神的保佑,儿童可凭借奇迹解放穆斯林手中的圣地耶路撒冷。于是,1212年,几万名童子军踏上了东征之路,可怜的孩子们根本不懂得照顾自己,很多孩子忍受不了风餐露宿而惨死于东征的途中,侥幸存活的也多被黑心的商人卖为奴隶,十字军东征再次被搁浅。

不久,奥地利公爵波尔德六世、匈牙利国王安德鲁二世以及德国南部的几个大封建主,为了各自的利益出面支持东征。1217年,这些为谋取利益的寡头们组成十字军,从达尔马提亚港出发了。但是,十字军的暴虐行径很快遭到东方人的强烈反抗,就连支持东征的叙利亚基督教徒也不再欢迎十字军,十字军的战争损害了他们的商业利益,而他们更愿意与当地的穆斯林进行平等交易,和平相处。所以,十字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毫无收获地度过了一年。安德鲁二世想到此次东征恐怕又要无功而返了,便下令军队撤回匈牙利。

滞留下来的十字军可不想再次空手而归,便筹划攻打埃及的商业城市达密伊塔,此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一条支流上,城市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城市还有三道城墙和异常坚固的城防设施。十字军对达密伊塔围攻了几个月,毫无进展,一些感到无望的人便趁机偷偷回国了。十字军的长时间围攻致使达密伊塔城内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守城的士兵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最后没办法就逃离了达密伊塔,十字军进入城后,疯狂地进行烧杀抢掠。

攻克达密伊塔城后,十字军尝到了甜头,又转攻曼苏拉,最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突然暴涨的尼罗河水淹没了营地。一直伺机而动的穆斯林士兵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最后断粮断草的十字军被迫与穆斯林士兵求和,把军队灰溜溜地撤出了达密伊塔,狼狈地逃回老家欧洲。

这次失败引起了民众的激烈争斗,教皇格列高里九世则将失败的原因抛到了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1194年-1250年)身上,因为他曾在即位时向教皇许诺,一定支持十字军东征,但他继承帝位后,却一直没有兑现诺言。因此,恼羞成怒的格列高里九世把腓特烈二世驱逐出基督教,并宣称他是基督教的最狡猾敌人。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顽固的十字军

腓特烈二世使用计谋,没用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十字军第六次东征的胜利,但腓特烈二世在耶路撒冷的统治也没维持多久。1244年,里海附近的花刺子模人开始向西迁移,他们击败法兰克人后,不久又攻下了叙利亚,埃及苏丹趁机占领了耶路撒冷,圣城又重新回到了穆斯林手中,腓特烈二世的统治也随之告终。

1245年,罗马教廷在里昂召开了一次庞大规模的宗教会议,十字军第七次东征的计划在教皇英诺森四世的支持下得以通过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非常支持这次出兵,因为他想巩固法国在地中海的地位。1248年,此次东征由路易九世率领十字军从本土出发,在塞浦路斯聚集,进攻的目标仍然是埃及。第二年六月,热那亚船队把法国十字军送到尼罗河岸的达密伊塔,因为当地人准备不足,十字军很快攻陷了这个城市,但是暴涨的尼罗河水阻挡住了十字军前进的步伐,一直到深秋,河水退去后,十字军才开始进攻曼苏拉。

上次的胜利令法国十字军晕了头,士兵普遍产生轻敌的情绪,以为敌人不堪一击,十字军因此损失惨重。路易九世带领的部队陷入了军需和粮食断绝的险境,无奈之下只好撤军,最后还反遭到埃及军队的追击,十字军被打败,很多人还变成了俘虏,就连路易九世的两个兄弟也未能幸免。路易九世最后以十字军退兵为条件,并交大量的赎金,才把两个兄弟从埃及人手里换回。路易九世对此次败战一直耿耿于怀。

1256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殖民地遭到穆斯林的蚕食,路易九世认为复仇的时机终于来了,便在巴黎召开贵族会议,主动请缨再次东征。1270年,路易九世亲自带领3个王子、6000名骑兵和3万名步兵再次踏上了东征之路,并把国家事务交给信任的重臣管理。

此次东征路易九世只是为了复仇,根本没有明确的进军目标,更没有制定什么作战计划,当大军抵达撤丁岛后,路易九世才下定决心攻打北非的突尼斯,然后再进攻埃及。路易九世登陆北非后发现,当地人不但不欢迎十字军,而且还严阵以待,怒不可遏的路易九世马上下令攻城。突尼斯早已和埃及取得联系,埃及得到消息后,增援很快就到达,十字军腹背受敌,最后伤亡惨重。更不幸的是一场瘟疫在士兵中间流行开来,懊悔不已的路易九世也被瘟疫夺去了性命,十字军因此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十字军在东方的殖民地越来越少。直到1291年,埃及苏丹攻占了阿克城,十字军彻底失去所有在东方的殖民地,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也到此结束了。

一块“奶酪”引起的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

在1337年至1453年,英法这两个隔海相望的邻邦发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这场战争起因错乱复杂,包括领土争端、王位继承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等问题。

先说说领土争端的事。长期以来,英国王室一直都和法国贵族通婚,因为英国的诺曼王朝(1066年-1154年)和安茹王朝(1154年-1399年)都是由法国封建主创立的,英王室还掌控法国境内北部沿海一带大片领地。后来一些领地渐渐被法国国王收回,但这时南部的加斯科尼和阿基坦仍在英国手中。于是一个想不断扩大领土,一个想完成领土的统一,双方就此产生冲突,最后便干戈相向。

再说说继承王位的事情。1328年没有儿子的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加佩王朝因此绝嗣。法国三级会议推举查理四世的堂弟——瓦罗亚家族的腓力即位登基,这便是腓力六世(1328年-1350年在位)。英王爱德华三世想以法王外孙资格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因为他的母亲正是腓力四世的妹妹,但法国以女子无继承权为由加以拒绝。爱德华三世没有得逞,便开始伺机报复。

最后说说富饶的佛兰德尔,这是一块吸引人的“奶酪”,地处法国北部,毛纺织业发达,因此物富民殷。而当时英国羊毛最重要的销售地区也正是此地,羊毛输出更是英王的重要财源。在王位争夺战中失败的爱德华三世为了报复,下令禁止出口羊毛,腓力六世则一还一报,下令没收英王在法国的领地。两国关系由此日益恶化。战争的导火索便是佛兰德尔,在政治上这块地隶属法国,但在经济上它却和英国关系更为密切。为了保持纺织原料来源,佛兰德尔最后反对法国的政策而支持英国的意见,这无疑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1337年英法两国开始宣战,战争就此爆发。1340年,英国海军战胜法国舰队,控制了两国间的重要通道——英吉利海峡,这场百年战争从此在法国的领土上打响了。

1346年在法国北部克勒西小镇上,英法两军进行了第一次大战,双方均是国王亲自上阵。英军阵容严整,步兵和弓箭手作为主力,骑兵则分布在两翼。而法军则以骑士为主力,弓箭手却是从热那亚雇来的,兵阵杂乱无章。结果法国损失了一千五百名骑士,英军只牺牲了三名骑士和大约四十名步兵。

克勒西战役后,英吉利海峡沿岸蔓延起黑死病,大量人员因感染而死,这场可怕的传染病迫使双方休战。1356年,英法两国打响了普瓦提埃战役,第二次交锋开始了。新即位的法王约翰二世率领了近两万人的大军,而英国王子爱德华只带领了七千人。爱德华将长弓手呈V形排列于两翼,而骑兵全部下马排为3个防御队。英军左翼首先挑战,接着再从正面发动了三波步兵冲击。双方交战的关键时刻,英军事先隐藏在背后树林中的精锐骑兵突然绕道法军背后。没有防备的法军立刻陷入绝境,最后法王约翰二世和许多贵族都被英军俘虏,英国并借此向法国索取大笔赎金。

此时法国因战争而陷于经济困境,人民生活极端恶劣,于是一场又一场起义逐渐爆发了。法国被逼无奈于1360年与英国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规定:法国交纳巨额赎金换回约翰二世,并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国。

约翰二世回国后于1364年病逝,由王子查理即位,即查理五世(1364年-1380年在位)。

查理五世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整顿税收,增强国内财政实力;另一方面加强军队的建设和训练,起用杰出将领,加强陆军,组建炮兵,建立海军,重建防御工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军事形势逐渐好转,法军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只有沿海少数城市还在英国手里。

1380年,查理五世去世,由未成年的查理六世即位(1380年-1422年在位)。查理六世成年后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无法正常处理朝政,大权便落到封建贵族手里,这些人结党营私、明争暗斗。当时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以勃艮第公爵为首,另一派以奥尔良公爵为首,这两派封建贵族互相倾轧,法国这种内讧正好被英国利用了,1415年英国再次发动侵法战争。由于勃艮第派暗中与英国结盟,奥尔良派则仓促应战,最后也是惨败收场,法国很快失去了巴黎以及法国北部地区。1428年,英军进攻法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奥尔良,一旦攻下奥尔良,英军便可以长驱南下。

在法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沉重的苦难唤醒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一个东北边境的农家姑娘贞德挺身而出,拯救了危难之际的法国。贞德身披戎装,手执军旗,带着军队向奥尔良猛进。守住了奥尔良,并又率领士兵和农民收复了许多城市,贞德成了民族英雄,被人们称为奥尔良姑娘。但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贞德最后很不幸,被勃艮第公爵以高价出卖给英国人,最后被英国人活活烧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