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管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4:26:19

点击下载

作者:黄建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管理学

心理管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心理管理学作者:黄建钢排版:豆豆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ISBN:9787308126960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篇心理管理导论第一章导论

凡是对新生的或陌生的事物和事务,都是需要开道和开导的。开道是开导的基础和前提,开导是开道的目的和效果。这决定了,导论一般都应是开篇之作,应具有对后面内容进行引导、向导和开导的作用。本导论主要解决的是本议题的意义问题、内容问题、兴趣问题、方向问题和方法问题,重点要思考的是如何使读者通过本导论对所导的东西产生兴趣,最好有浓厚的和持续的兴趣。通过阅读导论,对所导的东西要知道往什么方向去思考,才可以找到“宝藏”,对所导的东西附带的问题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得到防范、防备、缓解甚至解决。一般要解决的就是分析和研究的思路和路径的问题,它决定着思考的力度、程度、深度、速度和幅度。

本导论就是围绕心理管理学而展开和深入的,其目的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本导论后能对心理管理学产生、提炼和发展出浓厚的和持续的兴奋、兴趣和兴致。这就需要本导论来梳理“心理管理学”的思维的维度和思路的路径。

虽然英文的“Management Psychology”和中文的“心理管理学”的名词和名称都是已经有之甚至早已有之的,但以本书这样独特的结构和思路来阐述对“对心理的管理”的理解从而形成的“心理管理学”,应该还属于一门新近才酝酿、形成、问世和系统的学问、学说和学术。由此可以说,在思想界和学术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似乎有人研究过但实际根本就无人问津和碰过的学问、学说和学术的处女地,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人们特别是有识之士前往问津、开发、开垦和开拓,还有更多类似的新学问、新学说和新学术在酝酿和即将问世中。

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启发和引导下,不仅有很多物质和利益的市场有待于开拓,而且更有很多精神的、思想的和学术的市场有待于开垦。物质市场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和物质的需求,而精神、思想和学术市场满足的则是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人,之所以能够生存、生活和有生命,主要是因为他既有生理物质的需求又有心理精神的需求,更有政治社会的需求。无论是对人类个体还是人类群体或是人类局部还是人类整体来说,正是物质和生理的需求、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与政治和社会的需求构成了人类需求的一个三角形结构。从物理学上看,凡是三角结构的,都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特别是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结构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这种三角形的需求结构将真正承载着个人、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和人类的使命而获得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历史和现实看,这需求的三角形结构一直就不是静止和僵死的,而是运动和发展的。随着人类整体发展的不断延伸和加速,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变异。而且这种发展、变化和变异并不是均衡和平衡的,而此起彼伏的和跌宕起伏的。这就特别需要注意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的变迁、变化和变异,人们对物质和生理的需求一般既是有形的,同时也是有限的,而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则一般既是无形的,同时也是无限的。对一般人来说,虽然无形比有形更加重要,但有形却比无形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也就是说,无形比有形可能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和忽略。实际上,在经过近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和飞速发展之后,有形的变得更加实在了,而无形的则变得更加无限了。

本导论提出“心理管理学”的概念、理念和系统,虽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心理的管理,但从一个更长远和更深层的角度看,目的是为了探讨对无形、无限和无量的管理。可以说,注意和重视无形、无限和无量,实际上是人类思维、思路和思想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一、什么是心理管理学

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也是“心理管理”系统必须首先要给予思考和解决的一个本原问题。它的形成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什么是人民”和“人民是什么”的论述思维的启发。《心理管理学》的书名,很容易使人想起《管理心理学》,甚至还会有人怀疑它可能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另一本哗众取宠的书,或者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简单的文字顺序排列的游戏——五个完全相同的字,区别在于“心理”与“管理”的位置和次序有所不同,只是那样简单地颠倒了一下。然而正是这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颠倒,使其中的机理和道理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科研和实践领域。其实,这种颠倒不仅是字组顺序上的而且还是视角和思维上的。

从思维的角度看,对一切未知世界的认识,人们一般都会从“排除法”开始思维逻辑和演绎。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思维路径,是先用已知和理智将未知的外延清扫干净,然后再探询和探索其内容和内涵。其基本逻辑顺序和步骤有二:一是先确定“某某不是什么”,然后再深入阐述“某某是什么”。这种思维在现实中的典型表现是,中国人都有喜欢用“不错”或者“不坏”等“口语”来初步判断一个陌生人和一件陌生事的习惯。其实在“好”和“不错”之间,在“坏”和“不好”之间还有很大和很多的空间。对“心理管理”这个新生事物和事务的认识也大概如此:要先说“‘心理管理’不是什么”,然后再说“‘心理管理’是什么”,其中,“不是什么”是一种排除法,“是什么”却是一种肯定法。

把“心理管理学”翻译为英文也是“Management Psy-chology”。它与“管理心理学”的英文翻译相同。这或许是由于对中英文之间语言习惯的不同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引起和引发的。翻译“Management Psy-chology”为“管理心理学”是从中文语言习惯来审视和翻译的结果,其中中文的语言规范是前者修饰后者的。但英文一旦作为标题独立存在时,其修饰的顺序是恰恰与其在语句中的修饰顺序不同的。由此再来看作为书名的“Management Psychology”,就会发现我们在翻译上出现的错误。若把作为标题和题目的“Management Psychology”放入是后者对前者的修饰和界定的逻辑思维中加以审视,就应该把它翻译为“心理管理学”而不是“管理心理学”的。这如同应该把“President Bush”按照英文习惯应该翻译为“布什总统”而不是“总统布什”一样,也如同应该把“Good Morning”翻译为“早上好”而不是“好早上”一样,等等。其实,《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管理心理学”的理解就具有本书对“心理管理学”理解的味道,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1]导管理实践活动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但问题在于,很多的管理心理学家忽略了这种认识和表述。

本《心理管理学》是对管理的另一种状态甚至境界的理解和追求——是要展开和推行对世上所有无形和无限以及对人的心理和心灵的管理。至今人类的管理,都是在对人的行为的管理上并逐渐展开的。对心理的管理与对行为的管理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一种对行为进行的管理;但其不同点在于,对心理的管理是以对行为的管理为载体,但不以对行为的管理为局限和限制、终止和满足。也就是说,对心理的管理其实就是要在对行为的管理的基础上再往前迈进一步,再深入一步和再提高一步。

其实,对心理的管理就是源自对人的管理的,而人是复杂的,他既是一个心理、意识和行为的混合体,也是一个历史和现状的混合体;既是一个血缘的人,也是一个文化的人;既可以分为个体人、群体人、社会人和“公共人”,也可以将个体人、群体人、社会人和“公共人”混合;还可以分为“有形人”和“无形人”。但不论怎样分类,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凡是人都是有心理和心理活动的。“对心理的管理”并不是“对心的管理”。对“心”是无法管理的。“心”更多地属于生理概念,是一个“造血”的器官,具有机械性。可以管理的是“心理”——一种“心的运行规律”,一种既基于生理的“心”又超越生理的“心”的运动状态。

人的心理又可以分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社会心理和公共心理,所以人也就有了个体心理人、群体心理人、社会心理人和公共心理人的区别和不同,由此形成了对人的分类和对人的心理的分类。这是人类及其社会发展到现代的一种状态,对这种状态的研究就属于人类学的范畴。

但是,人是什么呢?开罗郊区金字塔边上有一座斯芬克斯像。斯芬克斯见到每一个来访的人都要提出这样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一种动物,早晨是四条腿,白天的时候是两条腿,晚上的时候是三条腿,[2]这个动物是什么?”其答案就是人。

就人的感知而言,对人自身和本身的“感知”,还是很有困难的——人对自身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现实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相逢未必曾相识,相识未必曾相知”的事情发生。这验证了哲学上常说的一句话:感受到的不一定能够理解到,[3]只有理解了以后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在生活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存在和起着作用,学问和哲学的功能就是要把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辨别清楚、梳理清楚和表达清楚。这也可以从“哲学”的英文单词“Philosophy”中略知一二,因为“Philosophy”就是一个“表达似是而非”的意思。哲学是讲究和分为信仰、智慧和聪明三个层次存在、展开和作用的,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执着、愚钝和敏感的程度和分寸的不同。

对管理心理学与心理管理学的理解也是如此,应该说,心理管理学确实就是从管理心理学那里感悟和发展而来的,是受管理心理学的启发而形成的。但是,形成把“管理心理学”颠倒和颠覆态势的关键在于,分解和理解“管理心理学”的思维方式:究竟是把“管理心理学”的结构理解为“管理”加“心理学”呢,还是理解为“管理心理”加“学”呢?显然,本书是主张把“管理心理学”理解为“管理心理”加“学”的。

时下,《管理心理学》已经很滥了:不仅人人都知道它还有一些用处,而且处处都有几个版本的《管理心理学》可以买到。所以,分辨清楚此《管理心理学》与彼《管理心理学》究竟有何区别,是本书在开篇时必须要给予清晰、清楚解决和回答的一个首要和重要的问题。

本书开始确实是在为“管理心理学”的课程讲授而思考和撰写的。在初期,它是被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教材的。但当我在即将完成编撰任务时却突然发现,这应该成为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和领域,甚至还可以成为一个崭新的学科或专业。而此书将成为一本关于这种新研究领域的崭新的学术著作。正是本着这样大胆得有些幼稚的想法,本《心理管理学》才逐渐地形成和完善起来。

本《心理管理学》是在与《管理心理学》的比较中进行和完成的,甚至也可以说是在搭乘了《管理心理学》的大船后才起锚和起航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心理管理学”与“管理心理学”之间的区别可以从“心理逻辑学”与“逻辑心理学”之间的区别中得到启发和启示:逻辑心理学是以逻辑要素为自变量而以心理要素为因变量的,是把逻辑思维映射到人的心理活动中去;而心理逻辑学却是以心理要素为自变量而以逻辑[4]要素为因变量的,是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为一种逻辑思维。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心理管理学”与“管理心理学”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管理心理学”是以管理要素为自变量而以心理要素为因变量,是把管理思维映射到人的心理活动中去的;而“心理管理学”则是以心理要素为自变量而以管理要素为因变量,不仅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一种可以管理的客体,而且还要对不同的心理进行和展开不同的管理。

众所周知,做类似开辟和开垦学术处女地的工作是很困难的,无论是开辟和开垦物质市场处女地还是开辟和开垦思想和学术领域处女地,它都是困难的甚至是艰难的——不仅需要意识和知识,而且更需要认识和见识,其中都离不开能力:不仅需要猜想、联想和理想的思维能力,而且更需要原创、重创和组创的操作能力,其中都需要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由此也就形成了本《心理管理学》如下基本特点:(一)一门新型学科

这是从“学科的角度”界定心理管理学后所形成的一个结论,与此形成对立的角度是“教材”的视角。学科角度的确立和确定足以说明,本《心理管理学》与其说是一本教材,不如说更是一本学术著作;与其说是一门新课程,还不如说是一个新领域。当然,学术专著也是可以作为教材的,甚至还有成为一部优秀的课程教材的可能。

应该彻底扭转一下目前对教材的看法。学界普遍认为,教材只是“编”的,而学术专著才是“著”的。这实际是把中小学的教材概念和理念简单延伸到大学教学和教育领域的结果。这种看法对高等教育来说是有弊无益和有害无利的。产生这种看法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彻底地弄清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以为大学教材是通过“编辑”和编就可以完成的,以为大学的教材是可以不建立在学术思考和“著”的基础上就能完成的,这也是把大学教育混同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结果,是把大学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授业”的知识教育的结果。其实,高等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在于“高”和“大”上,虽然也在于“高新技术”、“志存高远”和“德高望重”上,更在于“大眼界”、“大境界”和“大胸怀”上,还在于“获惑”、“有惑”和“解惑”上。纠正这些错误看法的关键在于,要把大学前的知识教育迅速转为大学里的思维教育,要把大学前的聪明教育转为大学里的智慧教育,要把大学前的接受教育转为大学里的创新教育,要把大学前的做事教育转为大学里的境界和胸怀教育。由此也决定了大学教育教材的基本特点:首先是一部学术著作,然后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而且不同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不同层次的教材,不同地区的大学也可以使用具有不同地区特点的教材。而现实中的大学教材与中学教材没有质的区别,可能就是中国大学至今没有培养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把“心理管理学”从单纯教材的层面跳到一个新学科、新学问和新学术的层面去理解,就会发现它其实也是对“管理心理学”的另外角度和另外类型的理解。它不仅适用于新课“心理管理学”的开课,而且也适用于旧课“管理心理学”的授课。特别是现在多数教师和学生甚至社会对“管理心理学”和“心理管理学”还没有严格区别意识的时候,本《心理管理学》更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对现行的“管理心理学”一般只有一种理解,以为它“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分

[5]支”。形成这种理解结果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它把“管理心理学”理解成了是一种“管理”加“心理学”的组合与结合。其实,对“管理心理学”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角度的了解、分解和理解。这个角度就是把“管理心理学”分为“管理心理”与“学”两部分来进行拓展式理解。如何理解“管理心理”?它又可以有两种理解和解读:一是可以把它理解成“管理的心理”,是“管理”对“心理”的修饰和界定,把“管理”作为形容词来看待,其修饰“心理”这一主体。二是可以把它理解成“这是对心理的管理”——把“管理”作为一个动词来看待,而“心理”是作为客体的,从而形成了一个动宾结构。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种理解把重点放在了“心理”上,所以属于心理学科的范畴,是从“心理”角度如何看待“管理”的问题,是研究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的现象、规律和问题,认同不同的管理会产生和形成不同的心理;而第二种理解则把重点放在了“管理”上,所以属于管理学科范畴,是从“管理”的角度如何看待“心理”的问题,认同对不同的心理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是研究通过“管理”后“心理”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和程度。其研究的核心是:人的“心理”是否需要“管理”以及如何“管理”才是科学的和容易被人所接受的。

由此看,“心理管理学”虽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管理心理学”的一种新解,也可以命名为“管理心理学新论”,但由于其客体和视角已经与“管理心理学”形成了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管理心理学”,就应该把它看成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如何来看待、对待和对策心理的现象、问题和规律的一门学问,从而它实际上就成为一门如何管理心理或对心理进行管理的学问,属于管理学科的范畴,是管理学的一个新生分支。

这是一个新型学科、一门新式课程和一块新的研究领域。它新就新在以下“三新”上:

1.“新”在管理角度

这说的就是一个对心理的“新视”,即新的视角,对应的是一种教育的角度和咨询的教育。它要研究和解决的不是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问题,而是对心理的管理和利用心理来进行管理的问题。过去我们一般是把心理放在一个自然和客观的状态中加以认识的,而现在由于“心理管理学”的提出和形成,就把心理放在一个人工和主观的视角和状态中加以审视和理解。它特别注重从一个管理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对待和对策心理的现象、规律和问题,这是与“管理心理学”的根本不同之处。简言之,管理心理学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对待和对策管理的过程、问题和规律。不可否认,世上很多事物都会因为观察和思考角度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印象和理解。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心理,就把心理纳入到了一个管理的范围、范畴和过程之中,由此也就形成了对心理的三种理解:一是作为主体的心理,这是管理者的心理。二是作为客体的心理,这是被管理者的心理。三是作为过程的心理,这是变化者的心理。这个“管理”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主动和主体的态势和精神。一般认为,人是受心理支配和控制的,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人也是可以控制其心理的。控制属于管理的范畴,是管理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控制心理”的难度就在于,是由自身理性和意识的一半来管理、支配自身的非理性和心理的另一半。

2.“新”在整体角度

这说的就是一个对心理的“新解”,即新的理解,对应的是一个分体的角度。所谓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对规律的发现,不仅要发现表象规律,而且还要挖掘内在规律。选择了视角,并不等于有了理解;有了理解,并不等于就到达了一个深入和科学的程度。过去理解心理,一般是把心理放在一个分化、分析和分解的思维之中进行和展开的,所以理解的心理往往是孤立的、独立的、分立的和分体的。而本书所提倡的是一个整体的思维,是对分体思维开始时尚和流行之前的思维方式的恢复。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就会发现,心理不仅受自身轨迹发展的影响,也受生理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社会自发调理和政府自为管理所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现状就不仅是自然和客观的心理变化发展的一个结果和“切片”,而且还是生理状况、精神状况、知识状况、经历状况、命运状况和社会整体状况的互动的综合的反映与体现。从这个理解角度出发,要想改变心理状况和态势,就不能只对心理作用,还应该对非心理的因素和机理特别是环境和氛围着力。

3.“新”在互动角度

这说的就是一个对心理的“新论”,即新的理论,对应的是一种各自为政的僵硬和静态的理论。所谓理论,就是对规律的发现、挖掘、整合和利用及其表述的系统化。它既要求从利用的角度来看待规律,又要求从规律的角度来看待利用。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认识心理的目的就不是简单地了解和理解一个静态的心理,而是还要了解和理解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更有一个适应、应对和对策心理的问题,因此就存在一个心理与管理之间的互存、互动和互进的博弈过程问题。既然是一个过程,其中就有因素、机制和机理的问题,就有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问题,就有可知和未知的问题,就有可变和未变的问题,就有交叉和互动的问题,就有循环和递进的问题。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心理基本处于一种自然、客观和被动的位置,而管理则处于一种自为、主观和主动的位置。如果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达到了一种不可接受、承受与调和的地步和程度的时候,其关键因素还在于管理以及与被管理之间的互动和连动。

本《心理管理学》就是一本研究什么是心理和管理以及对心理如何进行、展开和科学管理的书,就是一本如何从管理学角度审视管理以及对心理管理的书。由于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目前刚处于起步和初步的阶段,所以本书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研究这门学科的最初的一块“砖”,希望由它可以引出“玉石”。(二)一个哲学思考

这是对“心理管理学”之“学”的定位。对“学”一般有两种定位,第一种是“科学”之“学”的定位。这种定位具有分析性和操作性,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分化。现在一般都认同和认可这种定位,也喜欢和操作这种定位。这种定位的结果一般是给人一种数据和量化、模式和模型的感觉。第二种是“哲学”之“学”的定位。这种定位具有综合性和认知性,虽然是一个以本原为基础的综合,但主要还是对本原的猜想和想象。虽然已经为社会和人们疏远而陌生了一段时间,但它本身却既没有消失也没有淡化。这种定位的结果一般是给人一种质量和定性,宏观和战略,整体和长远,思辨和思维的感觉。

不要一看到“哲学”就头痛和头晕。其实,拥有“哲学”思维和能力是人类的“天赋”,只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天赋”在逐渐地消退或者远离或者缩减而已。“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孩子们的问题,往往是最深刻的哲学问题”,故“对孩子一定要敬畏”。[6]更何况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呢!

所以,今天趁着一个哲学时代的即将到来时机,我就要从一个科学的视角跳到一个哲学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对心理的认识和管理的问[7]题。这样很显然是适逢其时的,但还是有不少难度,而且还是需要做进一步努力的。从研究对象上看,科学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是自然和生态,而哲学研究的客体基础是人类和社会,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研究主体在展开研究时的思维和思路甚至方式和方法上的不同,并由此形成了科学与哲学的不同,尤其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科学不仅比较接近静态思维,而且比较喜欢运用分析思维,这主要是由作为研究对象的自然本身基本上是处于相对的静态之中所决定的;而哲学则不仅比较接近动态思维,而且还比较喜欢运用综合思维,主要是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和社会自身基本上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的变化和整体的运转之中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如果用静态的思维来分析和研究动态世界就会有问题,特别是容易出现判断的误差问题。“心理管理学”的发展至今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提出概念的阶段,还没有到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地步和程度,所以也就只能对其进行哲学思考了。由于在对管理与心理的互存、互动和互进状态以及问题和规律的研究中充满着复杂性,其中有很多可知和未知、可变和未变与可测和不可测的因素和机理在发生交叉和交替的作用,所以现在只是到了一个应该和可以对“心理管理学”进行初步猜想、设想和设计的时候。不是不想做科学研究,而是缺乏合适的“模式”,因为以往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研究模式基本上是以分析分解科学而不是以整体综合科学为基础的。

为此,对弄清楚什么是哲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哲学的概念也是一个舶来品,中国是到了近代才引进和形成这个概念,用来概括和提炼“思想”的——概括和提炼一种具有深刻和深邃内涵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出,哲学就是一种思考:既是一种正思,又是一种反思,还是一种综合思考、变化思考和辨证思考,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考。从英文“Philosophy”中可知,“爱智”和“表智”是其两种形式和形态。所以,哲学家也就已然是“爱智者”和“表智者”的结合体、统一体和综合体。

对“心理管理学”进行哲学思考可以从下列角度或在下列方面展开:

1.综合性哲学

社会发展到现在正处于一个分裂、分开和分立的模糊状态,从而也就在逐渐地消化和融解争斗和斗争,但人们的思维方式却还仍然在分析哲学和斗争思维中徘徊。现在流行和盛行的是分析哲学,它往往做分离式的解析,把“一”分成“二”甚至“N”。这种思维落后于实际的状况将使人们最终丧失对社会趋势的总体和整体的把握,于是社会及其发展正在强烈地呼唤着整体哲学。与分析哲学相反的是,整体哲学一般注重对事物、事件和事务的机制和机理的整体了解和研究。分析哲学一般导致的是矛盾哲学和斗争哲学,而整体哲学一般导致的是合作哲学与和谐哲学。

过去,人们是把“心理”与“管理”割裂开来审视、认识和对策的。这种态势的优点在于,利于对它们各自的现象、问题和规律有所认识、概括和理解,但缺陷在于从没有把它们放在一个互动的整体状态中进行联想、思考和操作,从而表现为对“它们早就和早已在一起进行综合作用了”这一事实真相的漠视和忽视。

2.潜在性哲学

从什么角度来看待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一种显在哲学的思维,而与显在哲学相对应的是潜在哲学。潜在哲学有利于帮助人们及时深入和深刻地了解和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现象、问题和规律。

然而,“心理管理学”却要从显在哲学角度出发对潜在对象进行思考和研究。其中,对心理的研究属于潜在哲学范畴,而对管理的研究则属于显在哲学的范畴。虽然对显在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对研究潜在问题还是很陌生:不仅意识很少,而且能力也十分薄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和看到显在与潜在之间的关系在于,一切显在的都是从潜在发展而来的,潜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要走向显在。所以,研究了潜在状态就等于是研究了显在的前瞻状态。换言之,只有研究了明天会怎样,才能判断今天的优劣以及今天该怎么做,研究潜在是有利于预测和对策显在状况和态势的发生、变化和发展的。

3.间接性哲学

这类哲学所思考的是间接性作用的现象和问题。认同世界上的任何因素都是有作用的,但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这是哲学家的功劳和贡献。直接的往往是表面的、表象的和表现的,而间接的往往是隐含的、隐藏的和隐蔽的。怎样才能通过间接的力量来影响和作用直接的事物、事件和事务呢?这是间接性哲学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实际和实践问题。

其实,在“心理”与“管理”的互动现象和机理中,“心理”对“管理”的作用一般是直接的,而“管理”对“心理”的作用一般是间接的。这就涉及一个对“管理”的理解问题。在程度的表现上,“管理”不仅本身就是一个不硬不软的状态和境界——比控制要软,但比教育要硬;而且自身还是一个不柔不刚的状态和境界——比太阳要柔,比黑夜要强。其主要区别在于:直接性主要是要直接地作用于事物、事件和事务,而间接性主要是要间接地作用于事物、事件和事务。所以,要研究间接性哲学就必须首先研究月光的间接性力量。民间早就有这样的说法:月光“晒黑”了的皮肤是不容易“变白”的。其原因就在于月光是一种间接的光,比直接的阳光照射更具有一种较强的渗透力和冲击力。

4.系统性哲学

这是对事物和事件内部结构的思考,注重寻找的是系统内部的一种架构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互动和转换,由此形成的系统性哲学注重的往往就是小事、小节和小人物,但不是局面和局部。这种哲[8][9]学已经经历了“马钉效应”和“蝴蝶效应”两个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拓展,“马钉效应”“蝴蝶效应”已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气候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了。其中,“马钉效应”表现为它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而“蝴蝶效应”则影响了全球发展的态势。还有“一发”和“蚁穴”的机理和效应,都体现了这种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机理。对心理的任何作用,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活动和环境任何细微的变化,也都将产生非线性甚至化学效应。

5.辩证性哲学

万事万物既都是相对的,也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所以,研究相对和变化的事物和事务就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包含有两种子思维:一是一种变化的思维,是一种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是一种可动的、运动的和互动的动态思维,是一种循环的和螺旋式的轨迹思维;二是一种两分和两面的思维,就是天使和魔鬼同时并存和并用的思维。但从整体上看它们是对称的:天使有多高,魔鬼也有多高,而问题在于它们的比例和比重如何。

哲学还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反思。“反思”就是把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展开的一种思考。古希腊神庙上镌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法国大思想家蒙田也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10]认识自我”。(三)一种操作方法“心理管理学”指的是要用管理的方法来对待和对策心理,其对应的是教育的方法和咨询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对应的应该是不同的对象。对心理管理一般是通过对行为管理来实现的,但它与一般的管理不同之处在于,既要针对行为,也要超越行为。

同样,对心理进行管理还可以从意识和思想层面深入和展开。意识和思想是对心理的反映,具有自己独特和独立的系统性。对意识和思想的问题,只能引导、开导和教育。但这是“心理教育学”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凡是“管理”就不仅要有理念,还要有手段和方法,特别要注重的是外管“行为”和“内理”机理,以及“先管”外部而“后理”内部的程序。方法有“智慧”与“聪明”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其相同在于都是要求技巧和技术及其熟练程度,而其不同在于是蕴涵目标和价值还是不蕴涵。为实行和实现信仰的技巧和技术就是智慧,而没有信仰在其中的单纯的技巧和技术则是聪明。(四)一门新型艺术

其实,管理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需要依据对象、时间、空间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所谓艺术,首先是一个技术,技术是艺术的基础;其次是一个综合技术,就是把很多技术混合和综合起来;第三是一个超越技术,就是对技术的超越和驾驭。在对心理的管理中,这门艺术的艺术性更要特别讲究,主要原因是它针对和应对的是人的敏感的心理。人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其中有特别敏感的心理如神经质心理,你稍有不慎,就容易激怒这种情绪。人的心理还是不断变动和变化的,有时甚至是跌宕起伏的,更主要是难以琢磨的,甚至可表现为“知人知面不知心”和“人心隔肚皮”的局面和状态。人的心理还是有记忆的,一种有选择的记忆。为此,故有必要掌握具有不同经历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场合里的心理反映和反应的不同,并及时地对人的心理进行艺术的管理。所谓艺术,其中就有一个技术层面熟能生巧的问题,就有一个经验日积月累的问题,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管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问的基本判断。

简言之,把心理管理界定为一门艺术就意味着要像发挥一门艺术那样注意现场的临时发挥的问题,就是要注意发挥者的现场情绪和情感的激发、把握和调节,这是可以从现场的体育和艺术比赛中略知一二的。而其中的“激发”、“把握”和“调节”,其实就是管理的三个主要手段和方法。二、为什么要研究心理管理

这是对心理进行管理的应然性研究。心理管理学的要点在于,不仅要对心理进行管理,还要对心理进行科学管理,并且要把对人的心理的管理水平达到一个科学的程度和层次,一个人类个体和群体都能和谐运行和发展的状态。但是,现实是很多的“从心所欲”和“随心[11]所欲”都已经逾矩,规矩的意识和标准在很多人的心里已经消退或者消失,起码是已经很不重要了。人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放弃了社会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把“吃饭是为了活着”误解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在本书正式提出必须对心理进行管理之前,人类的心理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和自发的状态。现在,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心理进入了一个需要普遍管理并且也可以推行和进行普遍管理的状态。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末期之间100多年的历史中,人类心理已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对人类心理需要和进行管理也开始了大无畏的探索。

所以,现在提出要研究心理管理的问题并形成一门“心理管理学”学问和一部学术专著,是有其深刻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和基础的,它们都是变化、不断变化和连续变化的产物。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所揭示的其实就是这种社会心理必须进行管理的基本判断,而且是一个朝着社会心理发展的反方向而展开管理的方法。

客观上,人的一切问题,不论是自身的问题还是面对的问题,都是与心理有关的或是源自心理的。目前人类和人们心理的问题和需求的形成也是这样,也是社会时代与人类个体各自变化和相互促动的结果。(一)时代背景的变化

这是从时代特性、特点和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管理学的基础问题,它说明心理管理学的形成是应运时代而生的。从21世纪前10年的状况看,人类社会再次呈现了如下一些新的时代特性:

1.群体时代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特性。它是法国学者勒庞在1895年对人类社会所做的一个在当前看来依然是十分重大和重要的研究贡献[12]——他在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认为,自19世纪末期起,人类已经正式进入一个群体的时代。而人类群体时代的到来在初期,往往是伴随群体冲突的。但现在看来,这个判断虽然很重要,虽然从趋势看也有一定符合度,但从具体情节和程度看,还存在一定差距和距离。其主要差距和距离就在于对“人类”所指范围的理解不同。当时勒庞所谓的已经进入群体时代的“人类社会”,现在看来其实并不是人类的整体,而只是人类的局部,也只是一个狭窄的西方社会,而并非整个人类社会。勒庞的贡献确实具有超前性,在不久之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地证明了勒庞命题的正确性。

群体时代是相对于个体时代而言的人类运行的一种状态,但这并不是说在个体时代里,就没有群体性事件发生和作用。在个体时代里,群体性事件一般就是战争。所以,要对个体时代里的群体性特征作研究,一般必须通过对战事和战争的研究才能实现。

但是,从19世纪末期至今的人类社会已是一个以群体性为其基本特性且群体性得以逐渐发展的社会阶段。由于群体特性具有一种非理性和非线性的性质,所以就经常出现了群体性事件不能得以及时预测和预防的现象。非理性和非线性特性的干扰又致使人们的判断经常处于理性的失控状态。其典型的事件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1931—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西方社会动荡。它们都是西方社会的发展与其体制的本原设计之间矛盾的产物。其中,经济危机是经济群体行为极端化表现的一种结果,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政治群体行为发展的一个结果,1968年的“红五月风暴”是西方社会行为方式发展的一个结果,而现在的网络社会状态则是人们生存和交流、交往方式需要发展也得到了发展的一个结果。

统而论之,群体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容易和经常地发生一些群情激愤、群情激动和群情振奋的事件,致使人们经常处于一种群体情绪浪潮的裹挟之中。群体的利益程度越来越浓厚和深厚,而且以群体的方式来表述和表达这样利益诉求的群体事件越来越繁多、频繁、明显和强烈甚至激烈。

2.整体时代

这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时代特性,生产社会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不仅使得世界逐渐地进入了一个整体的系统时代,而且还使得世界的整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个整体化的时代中,很容易形成“蝴蝶效应”。在西方,整体的系统时代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一是到19世纪末期时开始的群体状态,二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的理性状态,三是到20世纪70年代时开始的“共有经济”状态,四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

可以把世界整体化和全球整体化看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很早就开始孕育、运动和发展了,它已经经历了地理发现阶段、土地掠夺阶段、军事战争阶段、贸易交换阶段、政治价值阶段、经济利益阶段和网络公共阶段这七个阶段。其中,战争世界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政治民主化,把世界逐渐地整体化和一体化,也把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把世上不同时空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在整体化的时代中,每个因素和机理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而也是不分因素大小和地位轻重的。目前,这种紧密联系已经由“硬件”进入了“软件”,主要表现为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利益构建和制度贯通的整体系统阶段。

3.“快发”时代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和持续快速发展的状态和程度。应该[13]说,中国社会在近十几年中的发展是超常速的,这既是中国社会自身欲求发展所形成的基本态势,也是西方社会已经发展后所形成的基本形势。现在的问题在于,西方社会发展基本进入一个平稳和匀速的时期。中国社会不仅已经有快速发展30年左右的历史,最主要的是它目前仍处于较快速发展的状态。其典型表现事例是中国高速铁路[14]的发展——5年就走完了国际上走了40年的路。中国高等教育也是[15]如此,本来计划25年走完的路程,现在四五年中就完成了。对于已有30年快速发展的历史和目前还在快速发展的现实态势,我们一定要注意它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如何注意、预防和治疗这种消极的影响,目前人类是既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教训,也没有丰富的意识及觉醒。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确实还要看人类的能力及其对策。

与快速发展相对的和连接着的是一个匀速发展的态势和阶段。过去,人们对快速发展的积极性关注较多,而对其消极性则提示和预防不足,于是快速发展的消极性就在现实社会里越来越明显。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由于快速发展而容易和已经松动,二是人们观念由于快速发展而已经明显落后和难以适应实际,三是人际关系由于快速发展而出现了新态、矛盾和冲突。

其实,对于一个长期处于缓慢发展之中的社会来说,突然间发展得如此之快,是很容易要出现问题的。其情形如同一辆牛车被快速拉跑一样——快速既给人带来欣喜和快乐,但也给人带来不适应和忧虑,起码也会给人带来一种头晕目眩的晕车感爱和体验。“同康现象”就是晕车感受和体验的典型体验:同康是福建上杭县的一个普通的村庄,因为曾经发行了在当年极可能进厕所擦屁股的一张纸——紫金矿业原始股,如今价值竟飙升了约600倍,从1338元逼近80万元,从而形成了一个在生活轨迹里陡然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从此,游文宏和他的故乡同康村却再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了,他们成为一群最幸福的失地农民,同时也是一群最烦恼的百万富翁。[16]

类似“同康现象”的现象在中国最近30年中并不少见。其实,这个时代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欲望的难以控制和无限膨胀,而且膨胀的速度异常迅速和急剧,使得人的能力提高远远落后于欲望的发展,更主要是还有心理调适的能力和速度也明显跟不上欲望膨胀的速度。因此,财富的剧增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大幅增加,相反却是阴霾丛丛和危机四伏,村民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之前融洽了,村民与紫金矿业之间的关系也再度跌至了冰点,村民与当地政府之间的信任感也[17]在急剧减弱。

4.公共时代

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所谓理性的群体时代,是指对群体时代的理性思考和控制,其特点是“公共性”的突显,即一个公共性到达了很高程度和浓度的社会运行状态。中西方进入公共时代的时间和程度是不同的:在西方社会,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真正进入一个公共时代是在1968年之后不久的事情。而在中国社会,真正开始注意公共意识和公共事件却是在2007年之后,其标志是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组包含了“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概念在内的“公共”词组,由此揭示了中国社会公共性的意识、制度和事务的增多和增强。自此,人们也就在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投入“公平性”和“共同性”的建设和运行。

客观看,“公共时代”相对和承接的是一个“市场时代”,这是社会性的另一个层次、水平和境界。“公共时代”是公共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发达甚至是质变和突变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和结果。“公共性”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形式,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其加速还是近200年的事情,且这种发展在最近30~40年时间内显示了一种突飞性甚至变异性。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建立了一种特有的公共秩序。中国社会是从2007年后开始意识到要建立一种公共机理、制度和秩序。但从目前发展的态势看,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要把“公共性”完整地建立起来并达到一个社会化的程度,还是有很大困难的。

在一个标准化的公共时代中,一般来说,对公共事件大家都是会投入较多和较大关注甚至会经常以“公益行为”的形式如捐钱捐物和献血献爱等表现出来,尤其是对“公共性”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公共平台、公共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机制和公共政策,还有公共社会、公共政府和公共人物,等等。而在公共时代初期,要先把公路和公园等硬件设施设计、建设和修缮好,把交流、交通、交往、交融、交汇和交际等软硬制度设计、实施和完善好。(二)个体状况的变化

任何学说都是有针对性的,但在整体概念没有形成之前,一般所针对的都是个体和个别的情况,因而所谓的社会整体情况就是一个对个体和个别情况的样本统计及其概括。

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到现时基本上是可以分为这样三个世界:发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和还未发展的世界。所以,考虑个体状况也可以从这三个世界分别来审视、认识和理解。要充分认识到,目前人的心理要承受的挑战是巨大的和前所未有的。其征兆之一是,自杀人数和比例的激增以及社会中离婚率的提高。据统计,俄罗斯近来每年几乎都有6万左右的人自杀,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占3/4,而且男性为多,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特别是近15年以来少年自杀者显著增多,已经成为俄罗斯青年的第二大死因,但现实是只有1/5的人有可能得到心理学家的帮助。为此,专家认为,应该开设一门新的学科——临床自杀学,并建立一个专门的自杀者救助[18]机构,并将该机构纳入全民医疗救助体系之中。某种程度而言,俄罗斯的这种情况在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中也有相似和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个体情况往往是受社会整体情况影响的结果,反之亦然,不同的社会状况往往也孕育不同的个体情况。从宏观角度看,俄罗斯社会、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各自在目前的状态是处于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也决定了个体情况由此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特点有所不同。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准公共社会”也即一个“公民社会”,主要“标志”是其中的“市民”多数已经在悄然之中变为和成为了一种“公民”。(但学术界对这种转变和变化应该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客观上,这种转变和变化的力度却是很多的和很大的。)一定要充分看到,“公民”与“市民”的区别关键在于各自心理、理念和意志有着很大甚至根本的不同。其核心的不同在于,“公民”的心态是平稳的和平静的,是以“公利”和“公益”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的;而“市民”则一般既是急躁的和浮躁的,又是“急功近利”的和“好大喜功”的。中国社会则与俄罗斯社会一样,还处于一个“正在发展”之中,所以“发展”还能给现实带来很多的和越来越多的喜悦和欣喜,并且还在不断地给人们带来多层面和多层次的刺激和冲击,如现代人们所谈论的主要还是最近股票怎样和房价多少,从中即可以看出社会的心态和心情还是比较浮躁和浮动的,其“心向”和“心准”也是比较动态而功利的。

仔细分析起来,现在的中国社会的个体状况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思想解放

这是中国社会最近30年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法宝。这个法宝自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主要针对的是思想容易僵化的状况。但它容易引发的是连环、连动和连续的反应,主要是对如何解放思想的过程缺乏认真甚至是科学的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于是就造成了不仅把不该解放的思想也解放了的局面,而且还把不属于思想范畴的欲望也膨胀起来了的局势。

必须承认,思想解放必然会导致价值观念的模糊、摇晃和动荡,也必然导致核心价值体系的松动和反动,同时还会导致欲望的膨胀乃至失控和心理、心态的失衡和失态。现实是,从经济思想到社会思想再到政治思想最后到价值理念的一系列解放、变化和革新,最后都将导致人们和人类心理的迷惑、迷茫和迷失。

2.视野开阔

当初只知道需要解放思想,但对思想的解放方式和解放速度以及会解放到一个什么程度还缺乏足够的思想、组织和方案准备,如同井底之蛙突然跑到井口了,一般都会茫然失措。其实,任何在缺乏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到来的事物、事务和信息一般都是难以接受的。对大量目不暇接甚至爆炸性的信息的接受更是体现了一种能力。

在很多人从表面看还在埋怨信息少的背后,其实已经隐藏了一种对信息和知识爆炸后的另类的不适应反应和对策的状况。这究竟是知识社会还是信息社会呢?它们对待信息及其爆炸的态度是不同的。在非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一般渴望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信息的多少甚至决定着做事情的成败。但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情况却正好相反,这主要决定于人们主动地去意识和增加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国内走到了国际,从私密空间走到了公共空间——如今,人们在家里就可清楚和清晰地知道、了解和理解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次冲击,一次还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人的感受、思维和行为的信息冲击。

3.欲望膨胀

期望是人的行动的潜动力,也是人的行为能力的能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行为,原则上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期望能源。当期望处于稀少的“希望”状态时,它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和正向的。但当下的现实是,很多中国人的期望是处于膨胀状态的,都是使自己的期望不仅处于一个“凡想到的,就做得到”的“欲望”状态,而且还处于一个使这种状态不断发生恶性化学反应的膨胀爆发和爆炸之中,处于一个对期望、希望和欲望几乎都没有给予辨别和分别的状态之中。

形成这种状态的最直接原因是,人们对社会的制动机理是既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的。要学会对社会制动机理的掌握,特别是要学会对社会激励机理的掌握,是社会管理的两个重点。目前的现实是,鼓励和鼓动欲望的形成和发展是已经很有经验,主要形式是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等,但对如何掌握制约、制动期望的机制,却还是陌生的和生疏的。现在,欲望的膨胀不仅是横向的,而且还已经在朝纵向发展,并且正在向纵深和立体的方向拓展和发展。

现实社会对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层面的设计都是各有界限和限制的,而在实际现实中,几乎所有朝纵深方向发展的界限和限制都是超过和超越这些方面的。所以,必须要对欲望及其膨胀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对策。否则,人们和人类会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弱,甚至会到一个无能为力的程度和地步。

4.私利为重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能缺少“利益”的驱动、冲击和作用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私利”所占的比重太重了,有的甚至到了一个忽略“公利”的程度和地步。把“个利”与“私利”混淆,甚至把身边和周围的很多“个利”都当作了“私利”在追求,是时下中国社会不知所去的一个特点和原因。所以,“私”不仅是排斥“公”的,也是排斥“他”的,并且几乎都是对“互利”和“共赢”没有感觉的。而“共”是具有较浓和较高的普遍性和普适性特性的,是面临和覆盖每个人的,但也是不“包私”和不“容私”的,“公”不包容“私”的原因是在于“私”的实际内涵不仅在“私人”层面而且还在“私下”和“私自”层次。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国家和政治的形成本身就有一个维护“共利”和“公利”的需要机理和功能。从发展的角度看,二者中是先有“共利”而后才有“公利”的,是“共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才会形成“公利”的。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在围绕着“共利”和“公利”,在两极摆动之中交替行进的。推而论之,当“私利”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的时候,也就是“私利”需要得到遏制的时候。

5.急不可耐

这主要是指对事务、事物和事件的态度问题。在现实中,这种态度的主要表现是太浮躁和太急躁:几乎所有人都想一举成功,一夜暴富,一口吃胖和一蹴而就。这其实是一种很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的趋势和态势。在这种心理急势下,社会普遍表现为缺少耐心而不愿等待,尤其表现为反应太敏感、太灵敏和太直接上,本体显示出很没有“城府”,脾气很暴躁,认识上普遍缺少对“过程”的认知。

其实,快速反应、快速判断和快速选择不仅很容易出错,而且也很容易造成一个欲速则不达的局面。一个互动的速度和频率的加快,容易过早地激化和催生很多事情和事件,并会使事态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人多了,人际关系也复杂多了,影响事情和事务的因素也多了,但同时也就要求遇事和办事是急不得的。

时下,浮躁、烦躁和急躁之风盛行,其往往表现为只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只重视得到而轻视付出。而心理管理学在该方面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既使每个人又使由个人组成的整体心理都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心理的不健康与不和谐,往往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性格缺陷以及心理问题的人,在遇到外界的刺激时是很容易冲动并诱发犯罪;相关资料表明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命案均属激情犯罪类型,行为人只是瞬间心理失衡才干出那些不计可怕后果的事情的。为此,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所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一个遭受挫折的人是很容易做出攻击行为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服刑人员和其他遭受过挫折的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值得关注的,对这个人群运用心理测试和[19]管理的方法,其意义也就非同一般。

正是出于对这种类似状况的观察和考虑,美国人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博士才在哈佛大学开创了一门很有意义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课程。这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作用的一个新的心理学分支,注重的是人的幸福感受,主要要解决幸福是什么和如何寻找幸福的问题。该学派认为,幸福快乐的奥秘其实就在我们自己手中,在于我们的视角、我们的理解、我们的心态和我们的选择,所以换一种视角生活,以积极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助”,我们就会发现离幸福又更近了一步。泰勒•本•沙哈尔教授的“积极心理学”在哈佛众多课程中的“受欢迎率”位列第一,泰勒•本•沙哈尔教授本人[20]还被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三、为什么能进行心理管理

这是对心理进行和实施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对心理进行管理应该是难的,甚至是很难的。其难就难在,不感性与理性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有时还是矛盾的,甚至是冲突的,还可能会是激化的,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才是一致的;感性与理性还是无形的、变化的和无限的,甚至是无处不在的和无时不起作用的。所以,当今在这方面,人们大多是着眼于管理的需要性和应该性,而不是管理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这也是心理学界之所以对心理是否可以进行管理持保留或否定态度的一个基本原因。还有多数心理学家干脆认为,对心理其实是无法实施和展开管理的,最多只能是搞一点和一些观察、描述和咨询方面的工作。正式提出既可以也能够对心理推行和进行管理的概念和命题,是本书的一个创新和创造性的贡献。

其实,之所以需要、可以和能够对心理进行管理,与现实的心理太乱和欲壑难填的局面和局势密切相关。这种局面和局势在目前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对比研究中得以体现:这是一项关于两地对管理需要程度的研究,研究围绕对“成龙说港台‘太自由’所以‘很混乱’”的观点展开。据台湾地区《中国时报》网站调查,很多大陆网民表示对成龙言论的认同。一家知名网站的调查吸引了超过16万网民的投票,其中58.2%的投票者认同成龙“中国人是需要管的”这一说法,另有63.8%的人认为香港和台湾“太自由了”。但在香港,虽有35%的投票者认为成龙是“胡说八道,逻辑混乱”,却也有49%的人认为“言之有理,需要反省”,还有16%的人选择了“言论自由,随便他说”。当被问及“你想被人管吗?”时,只有37.3%的人“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