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17:49:34

点击下载

作者:《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编写组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试读:

前言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的编写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规律,全面解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课程理念、课程性质和课程价值,着重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课程目标。在教材和课程内容上注重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旨在为广大大学生提供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在此一并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本套教材出版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参与稿件整理工作的有陈颖、方宁、徐宁、秦硕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真切希望本套教材能够对普通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有所帮助,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普通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有益指导。第一章大学体育与健康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一、体育教育对培养现代人的作用(一)体育教育能促进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体育的本质是通过身体运动,使人的身心得到发展。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用“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寓意了运动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医学和生理学关于“适者生存”理论明确地指出:“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效率,不仅仅取决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协调,还有赖于使身体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在相当程度上与体育息息相关。”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身心相互依赖的关系。

1.体育教育能促进人的体格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能力

体格健壮的主要标志是生长发育良好,科学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的生长、发育更加完善。体育运动中人体常常处于非常状态的动作中(如倒立、翻滚等),及在严寒、酷暑、高山、海洋等条件下进行,因此能提高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体育教育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充满活力,达到精神健康

体育对增强人体身心健康功能、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协调人际关系,使人态度积极、心胸宽阔、情绪良好,促进心理调节能力提高,有利于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使个体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变得欢快、轻松和活泼。(二)体育能促进现代人的智力发展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体育能提高大脑皮质的灵活性和工作能力,有激活脑细胞的功能,可以发展积极思维、良好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而这些都是学习知识所必备的生理和心理品质。随着科技的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不断增多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脑力劳动其技能特点是:呼吸表浅、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低下、机体肌肉活动量大大减低,但大脑神经系统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大脑极易产生疲劳,疲劳的产生会使工作、学习能力下降。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负诱导规律,运动中枢的兴奋可以使思维、记忆中枢得到更完全的休息。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大脑供氧,从而消除大脑疲劳,恢复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的竞争社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果缺乏竞争的能力和竞争精神,必将被无情地淘汰。竞争能力无疑是现代社会人才的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竞争”是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社会体育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也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而更重要的是在培养竞争精神上有它的独到之处。在体育教育或运动竞赛中,始终贯穿着竞赛和向上的精神,甚至在体育游戏中,也有你追我赶、你胜我负的问题。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一个人的体育经历,在美国,许多成名的大企业家均或多或少有体育经历,即在学生时代当过运动员或是体育爱好者。

现代人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效能”、“信心”、“效率”,在体育锻炼中也均有体现,特别是在长期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或运动员都能在这方面得到锻炼。这也是学生或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心理基础。(三)体育能培养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一定的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各种竞赛都有严格的规则,又是在一定的执法人员—裁判员、教练员的直接监督、教育下有组织地进行,参与运动和比赛的人必须遵守这些准则,这也是对培养人们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强化。体育运动,特别是集体项目的活动,要求个人之间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如排球运动,通过一传、二传和攻手的默契配合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足球从守门员到后卫队员,中场组织和前锋队员形成一个整体,团结协作才能赢得比赛。另外,观赏各种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在欣赏美和艺术的同时又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对事物的鉴别和欣赏能力。体育运动的这些特性,对培养人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尚情操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处于中介转化地位。谈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就不能不涉及教育这个范畴。任何学习和教育都是针对人和社会的教育,即教育不可能脱离人与社会,人、社会和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维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环环相扣,错综复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在实现这种制约、促进和转化的所有途径中,最有效、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是连接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通过教育的中介作用,能够有目的、有选择、有规范地把人的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从而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对人的发展而言,教育促进了人的社会化的进程,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发展来说,教育为社会造就了一定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教育可有效地把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对人的要求,如果没有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很难有效实现二者间的转化,即使实现了,也是一种盲目的、自发的、松散和不规范的转化。正因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中介转化地位,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了教育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而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成了教育的两个最基本的规律。教育要有效地实现其中介转化的职能,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正确、恰当地处理好两个关系。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中的中介转化作用,对二者来说是不对等的。教育首先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变化,改变人的自身状况进而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转化。所以,教育的中介作用首先作用于人,着眼点也是人。即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时不是直接指向社会发展问题,而是直接指向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上讲,二者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既必须适应和立足社会现实,又应力求超越社会现实和自身现实。而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处于中介和转化地位的是教育,教育是连接人和社会的重要中介。教育兴国,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自身素养不断提升的至关重要的法宝,也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只有彻底了解教育在人与社会之间所处的重要地位,才能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并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由相互制约转化为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比较成功的教育,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一致性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是一致的,即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社会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产物。促使二者产生辩证关系的媒介就是人的社会实践,因为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和发展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既决定于又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人既被环境所创造,又创造环境;人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主体。再借用马克思一句名言来形象地总结,那就是“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如果要改变人的发展状况,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去改变现存的社会生活条件,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自身。一方面,人是在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另一方面,人也是在选择和改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所以,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人并不是社会存在的消极产物,环境改变人,人也在改变环境。首先,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是能动的人,人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也无非是“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因此,离开了社会说明不了人,离开了人也说明不了社会,人与社会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其次,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从小到大适应环境的实践是一种积极地适应而不是消极地顺应。人对社会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自身,也促成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直接显现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必然决定着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脱离了人的社会是抽象的社会,离开了人也同样说明不了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性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处在永恒的矛盾运动中的。由于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人也总是希望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因而这种要求的一致性就决定了人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又会产生新的认识课题。人对社会有了一定的适应之后,又会出现新的不适应;人对社会有了一定的改造之后,又会面临新的改造任务,社会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人对社会的认识、适应、实践活动也是无穷无尽的,这种社会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决定了人的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永恒的矛盾运动。从发展的方向看,社会发展的方向总是试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但是人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突破甚至摆脱这种规定。从发展的水平上看,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但是,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总是倾向于超越这种制约,从而导致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水平上的差异。从发展的结构上看,社会的各级各类结构制约着人才的各级各类结构,它们之间在一定时期内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矛盾。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运动过程,同时也是矛盾的转化过程。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地把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水平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以求得矛盾双方的暂时的统一。这样,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人对社会的认识、适应和改造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得以解决,从而构成了一个永恒的矛盾运动过程。第二节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

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素质。关于“素质”的科学内涵,经过近年来教育思想观念的研讨,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① 作为心理品质,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② 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有丰富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

③ 素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具有理性特征,它又是潜在的并通过外在形态体现。

个人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素质的形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或者说人才的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高等教育的人才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业务、身心四方面素质。素质教育正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融进社会的新质,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概念的内涵,目前学术界仍在作积极地探讨,已经形成的共识是: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质,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密切结合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注重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强调人的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具备的主要特点:一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这是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天赋的允许范围内得以充分发展,这是关注“差异”性教育;三是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重,这是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观念的明确提出,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及人才培养问题指明了方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而人才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应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这就是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就是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二、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1.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高校体育的任务、功能,可设想把它分解成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三大部分,也可以说成是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和自我能力三部分。这三者相对独立,但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对生理层面的认识,仅把它限定于身体的锻炼及对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掌握,只有在身体锻炼中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力、灵敏和力量等素质,以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心理层面指体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训练,高校体育则以其本身特有的辐射功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社会层面反映为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指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真”、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的教育,使其在知、情、意、行诸方面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确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也不相同,社会的需要就是体育价值的所在。当今,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可以说高校体育的价值在于所培养出人才的素质的优劣。“教育改革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素质的人才应是体魄强壮、身体健康的。毛泽东同志在他所写的《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因此,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石。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根基,高校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高校体育还渗透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三、高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

①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给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素质教育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为适应素质教育,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②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国民的教育,是人的潜能的开发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教育。因此,必须改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在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养成意识、能力和习惯,以适应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能健康成长。

③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教育。体育是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体育教育要从“育体”向“育人”的方向转变,全面完成增强体质,传授体育文化,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统一协调的发展。

④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健康教育、终身体育为主导的教育。高校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建立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终身体育服务。

2.高校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有层次的教育形式,高校的素质教育建立在中小学教育基础之上,其思想是全面实现大学的教育价值,其实践要点在于价值的引导和培植,其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新型的人文精神。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身心发展、审美观念以及习惯能力等素质的有效途径。优良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健康地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保障,是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生物学基础。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强调以人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对人的本质和身体施加良好影响,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因此就成为高校教育中有效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期,其生理与心理的可塑性极强。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热爱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以动为主,适应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需要,是高校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改革现行体育制度、内容和方法的需要,也是奠定受教育者完整的人生基础、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教育方式之一。第三节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一、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育的目标是指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考虑到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发展目标是针对少数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

1.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①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②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

③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④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⑤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①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②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③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④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⑤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一)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育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和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体育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体育意识作为人们的大脑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映自然也应该是十分丰富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可将体育意识表述为:人们对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而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和要求等。(二)提高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地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出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能力除与先天因素有关外,还需要一定条件的培养。个体的生理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教学训练及从事实践活动对能力发展又具有决定意义;生活的社会环境则是能力发展的根本保证。

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它应包括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的审美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可称之为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对其他能力发展也有积极作用,通过体育运动能增强肌肉活动的力量,使循环呼吸机能得到改善等。(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

1.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一事物的认识倾向

人们总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究,并常常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往往首先是从对多姿多彩的运动竞赛、运动游戏、身体练习和运动场馆、设施的关注开始的,通过对体育的诸多的具体内容、方法、手段、设施等的关注和向往,人们的认识活动就会逐渐集中地指向与体育有关的事物。

对体育的兴趣,首先是人们在对体育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为需要的对象正是兴趣的对象。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在较低级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兴趣只是暂时的,只有建立在文化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的兴趣才会是持久的,在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理应将自己对体育的兴趣建立在高级需要基础上。

2.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当人们对体育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发展成了对体育对象运动的爱好。爱好总是和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大学生只对体育有观赏的兴趣,而没有积极从事体育活动的爱好,这样实在难以使体育运动真正地进入自己的生活,当然也就很难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3.正确对待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待兴趣。学生有兴趣的,要发扬;学生无兴趣的,但有价值的,还必须加以引导。其次,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种工作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培养、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育教育,而且更应课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共同实现之。毛泽东曾强调“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领会其含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奠定终身体育中的战略意义。以终身体育思想考查今日学校体育给我们的新的启迪,那就是:培养兴趣、发展爱好、形成习惯这一人们步入终身体育的三部曲,将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思想品德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放在同等地位来考虑。(四)努力塑造强健的体魄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努力塑造强健的体魄,应被视为我们接受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或首要任务。它既受高校体育本职功能的制约,又充分反映现代社会对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现实需要,自然也是21世纪对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1.大学阶段是塑造强健体魄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和青年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基本平衡,生长发育日趋稳定,生理机能和适应能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是性发育成熟、生命活动最旺盛、身心健康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关键时期,必须十分重视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过程来促进和完成自身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发展身体形态、机能、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谋求塑造强健的体魄。

2.认真接受体育教育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与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过程,是促使大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实践的本领和掌握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这是一个参与运动、掌握技术、发展智力、增强体力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整体氛围的影响,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塑造强健的体魄的基本要求,定会在潜移默化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主动陶冶而圆满达到,从而真正使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受益终身。三、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学校教育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体育教育应该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与体育教育融于一体,完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青春充满活力,健康带来生机。不过,即使处于青春年华,如果失去健康也会花落叶枯,过早凋零;假若青春已逝,只要身心健康,也会永葆青春。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是成才的基石,大家都应该十分重视它。但是,什么是健康,怎样获得和保持健康,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不少人都是在失去健康之后,才从切肤之痛中有所领悟。人类已经跨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新世纪里,拥有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健康的体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新世纪合格人才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新理念。

许多社会学者的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正沿着文化-科学-经济-健康-长寿这个文化历史的轴心,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认识过程也是由靠老天-靠医生-靠自己而转变,医学由过去的“疾病学”正向“健康学”的方向发展。人才学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明确地提出健康放在首位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新时代人才的三项基本标准,即“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就是高素质的国民和专门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国民和专门人才,就很难占领激烈竞争的制高点。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1.体育教育思想应从“唯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转变

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受前苏联的影响十分严重。在过去几十年里,以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否定与排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体育的娱乐性,导致体育教育机械地追求生物训练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能,这种“唯生物体育观”过分强调教育价值,忽视学生的心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在不同发展时期,我国补充了一些民族传统项目,但其本质特征没有改变,运动负荷、运动技能依然是评判体育教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于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满足,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形成了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的“三维体育观”。“三维体育观”以人为本,注重学校体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体育观、教育观。高校体育教育思想必须适应形势、更新观念,实现“唯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转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的主导性应向学生的主体性转变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身体练习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参与性、主动性极强的学习过程。然而,一直以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个体差异考虑不足,师生间缺乏正常的沟通与交流,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双边活动,体育教学的效果欠佳。为配合教育改革,贯彻素质教育思想,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应由教师的主导性向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激发其学习欲望与热情,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教师的权威性,技术的传授以单独辅导的形式为佳,这既符合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优化课程结构,倡导“快乐体育”(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如目前部分大学试行的“三自”体育教学和“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从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等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拓展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层面,更多更好地掌握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学生个性得以发展,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也进一步得到发挥。(2)优化课程结构

培养实践能力,其关键是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项上,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终生锻炼的价值等;在教材结构上,丰富科学锻炼知识和培养健身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等;在教学方法上,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一体化”课程结构。(3)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注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过程评价,体育课程结果评价也应设置能力评价分值。理论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想象创造力,以言之成理、拥有新意的答案作为评定成绩主要依据。

倡导“主动教育”、“快乐体育”,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宣泄情感、陶冶情操,尽情体会体育运动的魅力。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提倡“亚技术理念”,淡化技术、淡化考试,采用鼓励性的评分办法进行考核,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愉快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调节和改善学习生活。使高校体育为全面育人服务,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章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节 健康的含义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先提出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1974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人的肉体、精神与社会的康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再次将外延拓宽,即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到健康的范畴。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强道德修养不仅对自身健康有益,也对社会文明、人类长寿大有裨益。生殖健康是指人在生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妇女可以安全地经历妊娠和分娩,出生的婴儿能存活并健康成长。生殖健康这个新概念把生殖问题从单纯的医学范畴扩展到经济、社会等更加广阔的领域。把生殖的健康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的生命素质,与全人类的共同进步等重大问题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对体育与医学的渗透和对健康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精辟地指出:健康乃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人的健康是同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道德的、生殖的等五个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公认它是一个全面的、明确的、广泛适用的科学的健康概念。二、健康的表现

我国医学专家认为健康的表现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① 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

② 体质状况好,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能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能经受多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③ 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有较高的效率。

④ 意志坚强,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快三良好”的健康表现:(1)是针对生理健康而言的“五快”

① 吃得快是指胃口好,不挑食,吃得迅速,表明内脏功能正常。

② 便得快是指上厕所时很快排通大小便,表明胃肠功能良好。

③ 睡得快是指上床即能熟睡,深睡,醒来时精神饱满,头脑清晰,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不受任何病理信息的干扰。

④ 说得快是指语言表达准确、清晰流利,表明思维敏锐,反应良好,心肺功能正常。

⑤ 走得快是指行动敏捷自如。(2)针对人的心理健康而言的“三良好”

① 良好的个性是指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心境达观,不为烦恼、痛苦、伤感所左右。

② 良好的处事能力是指沉浮自如,客观观察问题,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而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常有知足感。

③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待人接物宽和,不过分计较小事,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三、健康的标志

① 精力充沛,对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② 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工作效率高。

③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 抗疾病的能力强,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传染病等。

⑥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⑦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⑧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龋齿、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⑨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活动感到轻松。四、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医学检查所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无法作出明确诊断。亚健康状态在心理上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惊等。亚健康状态在生理上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心悸、心律不齐等。

国内外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完全符合健康标准的人约15%,属于有疾病的人约15%,其余近70%的人都处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活力降低,功能减退,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仍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致平时忽视预防,任其缓慢发展,最终难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只要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饮食、心理的调养和环境的改变,祛除致病因素,就能改善和消除亚健康状态。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遗传是指子代与父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体中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包含着生物体的传递信息,在遗传过程中通过DNA分子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得到与父代相同的一定遗传特征。这个过程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在某些环境条件影响下可能发生变异。从孪生子的研究表明看,单卵双胎间身高的差别很小,头围、头宽的测量值很接近,说明骨骼系统的发育受着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在不同环境中的抚养过程,体重差异较大,说明体重易受环境影响;其他生理指标,如血压、呼吸、心率等,单卵双胎之间均极为相似。从家族和民族的角度看,人体存在着种族和血缘的特点,子代的形态、结构、相貌、肤色都取决于遗传,从人体的机能素质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如有氧代谢能力,最大吸氧量的最高值,运动能力等。这些都说明人的体质受着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遗传对体质的影响只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的环境条件。

通过遗传获得良好的体质,无疑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健康状况。但如受到后天较差的环境影响,其健康状况也会向不良方向发展。同时,较弱的体质状况在后天优越的环境培养下,其健康状况依然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一、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与襁褓。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环境之中,并且不断地受着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辩证的综合体,一切生物都要适应环境而生存,人类则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利用、支配、改造环境。人类环境主要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及社会因素的总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界条件。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界,具有生物属性,而且是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总和的复杂的社会中,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一)人类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所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庞大、独特、复杂的物质体系。

自然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对健康不利而形成疾病。尽管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适应和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环境中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超过人体生理的调节范围时,便会使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机体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形成地方病和流行病。例如,在环境中缺乏碘,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和流行;环境中含氟量过多可引起氟骨症;饮用软水的地区,易患心脏病,饮用硬水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所以,人类的各种疾病都与生活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本教材第十一章详细阐述。(二)人类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聚落环境,它以人群聚集和活动作为环境的主要特征和标志。这种环境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创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产物和基地。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体制、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几方面。

1.体制与健康

一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稳定、政治制度完备,利于人类发展体制的完善,有助于国民健康的提高,所以人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政府的保障和支持。

2.经济与健康

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是确保人民体质健康的物质基础。如要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国家和社会就需要对卫生投资,卫生投资的效益表现为国民健康水平提高。健康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教育与健康

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终身体育的起始阶段,将为每个人一生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基础不仅仅局限于增强体质方面,而且在于健康、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以及余暇生活质量的提高。体育教育的总目的是增强体质健康,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要求人们从小开始就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效益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国民从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增强中获得终身效益。体育教育将为人们提供获得身心可能发展的基础,它将是现代人设计和选择未来健康生活的基础。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的产生与心理因素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今80%的疾病都可以归属“身心系统”疾病范畴,尤其被称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以及自杀、意外伤害等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在焦虑忧郁的时候,会抑制肠胃的蠕动,抑制消化腺体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发怒或突然受惊的时候,呼吸短促、加快,心跳激烈,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增加。突然惊恐甚至会出现暂时性的呼吸中断,心电图会发生波形明显改变。三、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家庭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良好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降低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经常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平衡的膳食、保持充足适宜的睡眠,能对精神紧张和压力予以放松和处理、安全的出行习惯、不吸烟、节制饮酒、不吸毒、无不正当的性行为等。不良的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一)吸烟

烟草可以说是一种慢性自杀剂,它的化学成分复杂、燃烧后可排出750种以上的刺激和毒害细胞的物质。据统计,肺癌的发病率与开始吸烟的年龄和吸烟年限有直接的关系。吸烟年龄越早患肺癌率就高,15岁以前开始的吸烟者比25岁开始吸烟者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二)酗酒和嗜酒

长期酗酒将形成慢性酒精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长期大量嗜酒者死亡率比一般人高1至3倍。酒能损害口腔、胃、肠黏膜,诱发胰腺炎、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会使肝脏及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硬化。酒还能使血管失去弹性,管壁变窄,造成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脑出血。对于学生来说酒的最大危害是损害脑细胞,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酒精中毒精神病。(三)吸毒

我国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① 吸毒抑制食欲,使人营养不良。

② 吸毒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如惊厥、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使人智力减退和个性改变,还能引起颅内出血、抽搐、持续性或机械性重复动作、共济失调和步态异常等。

③ 吸毒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和缺血性改变,血管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

④ 经呼吸道滥用毒品对呼吸道有直接刺激,中毒时可发生海洛因性肺水肿,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2.吸毒容易成瘾

毒品的成瘾性是指人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地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身体病态中。毒品成瘾可分精神依赖性和合理依赖性两种。精神依赖性亦称心理依赖性,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合理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四)不良的性行为

不良的性行为是传播性病的主要途径。目前国际上列为性病的病种已逾20种,我国重点防治的性病有8种,即淋病、梅毒、生殖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艾滋病等。当性病患者与健康人进行性接触时,健康人体很容易被病原体侵入而感染。但有些病原体亦可通过非性接触途径传染,如被病原体污染的毛巾、内衣、便器、浴盆、注射器针头等,或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接收器官或组织移植而感染。此外,某些性病还可以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由母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五)不良的生活方式

1.不良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1)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行为的形成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关。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大量享用高糖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致使饮食结构失衡;自然环境方面表现在人们的饮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如北方地区冬天多吃腌菜、咸菜,是胃癌的高发区,气候潮湿多雨的沿海地区是肝癌的高发区。风俗习惯表现在饮食行为在一个民族中延续数代之久,如某些民族有吃生肉的习惯,是导致人群中旋毛虫感染率较高的重要原因。(2)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懈怠,在文明社会中,有人惯于依赖自动化和物质享受,懒动脑子,四肢懈怠,甚至每天有五分之四的时间是在床上或座椅上度过的,结果使人思维迟钝、四肢疲软、体质虚弱;二是不参加体育锻炼,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身体机能退化,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

我国排名前十位死因中,不良生活方式、不良行为在致病因素中占44.7%。不吃早餐、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熬夜、不当的膳食和缺少体育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发生这些疾病的主要因素。据统计,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死亡率的前五名。对死亡原因的分析表明,生活方式、行为因素已成为与死亡相关的第一位原因。我国每年由于吸烟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0万。与此同时,吸毒、性传播疾病、心理和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正呈上升趋势。WHO的专家指出:因生活方式疾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和呼吸道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目前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在不发达国家中占40%~50%。世界每年大约有700万新的癌症病例,并有500万例死亡。这些疾病无法单纯依靠药物和手术治疗得到治愈,只有通过健康方面的教育,改变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才是控制上述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四、卫生服务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卫生服务是保证人类健康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征服疾病、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求得生存发展,国民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一个基本条件。要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国家和社会就需要加强卫生服务,体现在医疗政策、制度和经费保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力度。如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人均预期寿命等多项健康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的“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初级卫生保健是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制度,它的特点是能针对本区域人群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相应地提供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伤病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卫生服务。例如,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改善食品供应及合理营养,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和外伤的妥善处理、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提供基本药物等。这样,就使所有个人和家庭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第三节 现代健康观一、人类对健康的新需求(一)多层次的需求

健康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类健康的需要。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与需求,因社会历史潮流的发展和个人的文化背景与经历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社会物质水平较低的时期,通常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是太高,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发展,人们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健康的需求有了明显提高,不希望因身体的疾病给个人带来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这一时期对健康的需求就是在得病后能够及时治疗,是一个被动的需求过程。我们把这种希望不得病和有病能医治的健康观称为健康需求的初级水平。随着现代经济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已不仅把物质生活的享受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愿意为健康和长寿付出更高的代价。人们不再满足于身体不患疾病,而需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去充分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带来的幸福,这就是WHO曾经提出并追求的健康内容。

从人类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及其发展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经历了从满足温饱和基本生理欲求到身无大病、身心健康到追求高生活质量,高水平健康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这种需求的过程又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的经济条件、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这种健康的需求是有明显的主观性的,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特征的人群对健康的需求总是不同的,而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完全可以同时存在的。健康要求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1)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要求人们从分子水平方面去研究人的健康状态、基因序列分析和基因的缺失与改变,使得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现成为可能。健康就意味着生理上、遗传上的无异常,也使得对无数疾病的标准进行了重新的制定;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又使人们从另一角度审视健康,这就是心理的健康与社会的良好适应性,使得健康的含义得到了全面的阐述。(2)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工业化社会中,人们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生理健康,同时,还要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时的健康已出现了人口素质要求的萌芽;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高科技的产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群。因此生理的健康、智力的开发和科技素质的训练就成为健康要求的主旋律。(3)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建立终身体育观念和提高生理、心理、道德、文化、娱乐、保健、生活等质量为重点的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界已形成共识。体育课程将更倾向于培养情绪、个性等心理素质,使体育教育成为培养个体生命健康基本需要的途径,成为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成为保证个体休闲时间幸福欢度余暇生活的主要内容。(二)高质量的健康追求

①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

② 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所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途径进入成年、老年,最后安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