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套装6册):父母必读的育儿书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2:39:32

点击下载

作者:阿德勒,李群锋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教育心理学(套装6册):父母必读的育儿书籍

儿童教育心理学(套装6册):父母必读的育儿书籍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套装6册):父母必读的育儿书籍作者:阿德勒,李群锋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6-01ISBN:9782203289628本书由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

目录

CONTENTS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性格心理学

儿童沟通心理学

儿童情绪心理学

儿童社交心理学

目录

CONTENTS

儿童教育心理学

译者序

第一章 导论

了解儿童

社会情感需求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

行为模式逻辑

第三章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卑与超越

保持平衡

学校的教育

第四章 正确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有益的标准

获取特权的小手段

过度纠正和治疗的恶果

当劣势成为一种防御机制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中的恶性循环

消极语言会剥夺孩子的希望

自卑的表现

第六章 防止儿童出现自卑情结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

忽视与宠溺

社交中角色扮演

第七章 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儿童对社会情感的心理诉求

社会情感直接影响逻辑和语言能力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性格和成就

家中第一个孩子的共性

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儿童的自动定位

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

第九章 作为儿童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儿童的对抗行为

孩子微行为中的信号

对新环境的不适

性别不平等带来的伤害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智力测试的功能

适当程度的竞争

遗传与成绩单

学生留级和跳级的问题

关注儿童心理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训练儿童的合作能力

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

来自亲戚的误伤

如何给孩子挑选读物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青春期——至关重要的时期

青春期画像

掌握正确的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主要任务

了解孩子的压力

帮助孩子重建人格系统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善意的合作

正面管教

附录1 个体心理问卷

附录2 五个孩子的个案及其评论

返回总目录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就会靠自己的思想、行为而定型,而且会这样使用一辈子。——阿德勒译者序本书的著者阿德勒,全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家,还是个体心理学的失驱。1870年2月7日,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富裕家庭,但是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因为他天生体弱多病,直到4岁才会走路。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使其名声大噪。1912年,阿德勒在其《神经病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他的新心理学理论。新心理学理论包含了他的大多数主要概念。1920年,他在维也纳创办了第一所儿童指导诊所。在心理病理学的个案里,阿德勒多次访问美国,为大量的听众讲课。1932年,他成为日本长岛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1934年他定居纽约。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因心脏病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丁。阿德勒开创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所提出的“自卑情结”“补偿机制”等概念,深深渗透到现代中西方文化和大众的科学常识之中。阿德勒认为,人的生理缺陷带来人的自卑感,如果人对自卑感无法找到满意的补偿,那么,人就会有精神疾病,即心理、情感的功能性紊乱和失调。另外,阿德勒强调个人必须与社会构成联系。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人对待社会中他人的态度,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心理健康。阿德勒还指出,由于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所以,要想找出人格心理问题的症结,只能从人的童年时期入手。并且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就变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情,这也就是“教育”一词在阿德勒心目中的含义。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本书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为人父母者、教师及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第一章导论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人类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每个人却在用迥然不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尽管他的看法并不全部正确。了解儿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于成人来说,其实就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一个过程。教育问题于儿童来说也是一样,但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外界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拥有两万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发展文明,且环境又许可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他们最终也能达到现在的文明水平。但遗憾的是,时间并没有这么充裕。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

然而,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因为要成年人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爱憎悲喜已属不易,更何况是了解儿童,要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个体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科学,这不仅因为这个领域本身的重要性,同时还因为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孩子借以认识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个体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心理学,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脱节。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人格的统一性,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从这一观点出发,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实际生活的指南,因为知识的意义也就是懂得是非曲直。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如果能掌握个体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能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所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使它的学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统一人格诱发和指引的,由此可知,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关于人的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完美,这种追求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一生的具体行为,它甚至主宰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维并非是客观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

人格的统一性隐藏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每一个个体都代表了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每个个体又是其人格的统一体所塑造的。所以,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但是,他却不能称为一个画技精湛的画家,也不会对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产生完整的认知。

在考察人格的建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格的统一性,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展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它有其独特的方式和目标。也就是说,人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和观点并不等同于这个事实本身。因此,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但却在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但他的看法有些是正确的,也有些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全面观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特别是个体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认知偏差,因为这种偏颇的认知会影响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有一个52岁的女人,她总是没完没了地贬损比她年长的女性。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她有一个姐姐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她却时常被人遗忘在角落,她由此生出一种屈辱感。如果运用个体心理学的“纵向”观察方法来探讨这一案例,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个女人从童年到生命的后期阶段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力:她总是担心别人会轻视她;当她注意到别人比自己更招人喜爱时,就会心生怨恨。因此,尽管我们对这个女人的生活或人格的自我统一体一无所知,我们依然可以根据所知的事实来对她有所了解。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如同一个小说作者,运用一条确定的行为主线、一种生活风格或一种行为模式来建构人物的生活,以确保人物整体人格的完整性。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能够预测到在特定情境下这个女人的行为,并能够清晰地描绘出她一生中所经历的附带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追求或寻找目标的活动的前提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试图通过改善自己的环境来消除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减弱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自卑感及其心理补偿机制为人们犯错误打开了方便之门。自卑感可能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但它也可能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扩大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自卑感问题的严重程度促成了补偿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但这也只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不能矫正行为上的误差。

如此,我们可以把那些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类:生来就带有衰弱体质或有器官缺陷的儿童;从小受到严厉教育或没有感受过父母疼爱的儿童;从小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

这三种类型的儿童很清楚地表现出他们具有补偿性的心理特征。凭借对第一类儿童的考察,我们发现,尽管不是每个儿童都是生而残疾的,但令人诧异的是,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由身体或器官缺陷所引发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以第一类儿童为原型仔细研究其心理特征。对于另外两类儿童——受严厉管教和过分宠爱的儿童,在实践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属于其中一类,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以上三种类型的儿童都会产生欠缺感和自卑感,这种处境的儿童都会被激发出超越其自身潜力的野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基于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在病理学上,对于个体而言我们很难判断过度的自卑感和优越感的强烈追求,这两者到底哪一个的杀伤力更大。两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节律消长进退。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儿童膨胀的野心,这种野心早已超出了他身体所能承受的预期,以至于不会促成任何有益的活动,相反,它会毒害儿童的心灵使其永不安分。这种野心又和儿童的性格怪僻相互纠缠,儿童也因此受到无休止的刺激,使他的内心变得更加敏感,时时提防着遭受别人的伤害或轻视。

这种人虽然在生理上长大成人,但其才智能力仍在长眠之中。他们变成我们说的“神经兮兮”或性格怪僻的人。发展到极端状态,他们会成为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人,更有甚者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绝对是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义者。他们中的一些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做着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仿佛那就是现实世界。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内心的安宁,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虚构出另一种现实,借此达到心灵与现实的和解。社会情感需求

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这一标准应该得到心理学家和为人父母者的注意。因为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情感的强弱是儿童能否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因素。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的。儿童的父母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紧密联系,若是这样,孩子势必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初入校园新环境,将成为对儿童最早最严峻的考验。在这里,儿童如何面对新环境和新环境的人都将成为一种挑战,他们的表现能第一时间说明他们是否已经为步入一个新环境做好了准备。

人们普遍缺乏为儿童进入学校这一新环境做准备的知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成年人在回想他们的学校生活时,总觉得那是一场噩梦。其实如果教育得当,学校自然也能够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欠缺。理想的学校完全可以充当现实世界与家庭之间的媒介;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它更应该是传授生活的学问与生活的艺术的场所。但在等待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理想学校出现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将焦点聚集在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上。

正是因为学校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会使这些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如果父母没有告知过儿童他们应该怎样和别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入学时就会感到孤立无援。他们也因此被视为孤僻的怪孩子,这种歧视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倾向。他们的成长往往由此受到压抑,并发展成为问题儿童。人们常把问题的出现归咎于学校,其实,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个体心理学对此还没有定论。我们所能证明的是,如果儿童刚进入学校就遭遇失败,那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与其说是知识教育的失败,不如说是心理教育的失败。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出儿童逐渐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气馁的情绪。他们回避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拒绝脚踏实地地追逐成功,而是寻求自由自在之道和成功的捷径。他们抛弃了社会所认可的道路,而是选择某种优越感以补偿他的缺陷感的途径。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最快捷地满足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望。毕竟,甩开社会和道德的责任会给他们一种毫不费力的征服感,这比起走社会所认可的大道要轻松得多。然而选择捷径的人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怯懦,不管他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得多么勇敢无畏。这种人只肯做十拿九稳的事情,再借着轻而易举的成功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正如我们所见过的那样,作奸犯科之人尽管行为上嚣张跋扈、无所畏惧,但是内心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同样的,那些外表上表现得勇敢无畏的儿童,内心通常是脆弱的,我们能够通过各种微小的迹象观察到他们暴露出来的虚弱感。例如,不少儿童在站立的时候不是挺直腰杆,而总是要依靠什么东西。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人们会教育孩子说“站直了”,但事实上,问题并不在孩子是否依靠了某种可支撑的物体,重要的是他总是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通过惩罚或奖励,我们可以很快地消除这类孩子这种软弱的表现,但他们强烈地渴求得到帮助的心理并没有得到满足。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一个好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这些迹象,并以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这种问题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某个单一的迹象来推断出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如果一个孩子无法摆脱依赖某种东西的心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孩子肯定会有焦虑和依赖等负面情绪。把他的情况与我们熟知的案例作比较,我们就可以重建出这一类型的儿童的人格,而且能够轻松地确定这个儿童属于被娇宠过度的一类。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宠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我们从那些作恶多端者的生平中可以发现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只不过这些特征在这些人身上表现到了极致。在这一类穷凶极恶的人中,他们大多都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恶劣的对待。他们也因此形成了冷酷、满怀嫉妒和充满恨意的性格。他们嫉妒别人的幸福,也见不得别人幸福。这种嫉妒心态不只存在于穷凶极恶的人当中,很多正常人也存在这种心理。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比自己更幸福的权利。这类人不仅会对自己的孩子持这样的态度,即使作为别人的孩子的监护人也会持这样的态度。

他们的这种观念和看法并非出于恶意。他们的观点只反映了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类人通常会以他们自以为正当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收起鞭子,害了孩子”。这些人试图拿出无数的证据和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有根据的,但还是无法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僵硬、独断的教育只会使孩子疏远他们的教育者,于教育意义和教育成果而言是毫无成效的。

通过对一系列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健康的症状的考察,并在经历了若干次实践之后,心理学家就可以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个系统,人们就可以揭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我们借助这一人格所考察到的每一方面,都能反映出这个人整个人格的某种特征,不过,只有当我们所考察的每一个点都显示出相同的特征时,我们才会感到满意。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探讨个体心理时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呆板、机械地生搬硬套在被研究者身上。我们工作研究的重点是个体,我们不可能从某一个人的某种表现中就得出深刻的结论,而是要尽可能地考虑支持论点的方方面面。只有成功地证实我们的假设,能够在一个人的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能发现同样的气馁和顽固个性特征时,我们才可以确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具有气馁和顽固的特征。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所以,他无法隐藏真正的自我。我们想要了解他的人格特征,并不是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来分析他的人格特征。这并不意味着他故意向我们说谎,而是要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只有具备同情心,同时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才能把上述两者联系起来。这个旁观者可以是心理学家、父母,或者是教师。他应该学会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解释个体的人格,这种客观事实体现了即使个体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未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

因此,每个人对待下面三个关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都更能表现出其真正的自我。

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这个问题在我们探讨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探讨过了。除此之外,社会关系的问题会具体表现为某一特定任务,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如果一个人无所谓自己有没有朋友,有没有正常的社交关系,并以为可以用“无所谓”的态度来回避这一问题,那么,“无所谓”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从这一无所谓的态度中,我们就可以得出关于他人格方向和结构的结论。另外还应注意的是,社会关系不局限于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还包括关于这些关系的抽象观念,诸如友谊、友爱、信任和忠诚等。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就显示出个体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的认识。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个体如何度过他的一生,也就是说,他想在社会分工劳动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问题是由一个超越的自我的关系:由“你—我”的关系决定,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认为,第二个问题是由“人—地球”的基本关系所决定的。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所有人压缩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将永远和地球关联着。他向地球希冀什么?这并不是个人或者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人和世界的关系的问题。这种关系涉及各个方面,并不仅仅由个体的意志所决定。职业成就的取得并不取决于我们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是与客观现实关系密切。基于这个原因,个体对职业问题的回答及回答的方式很可能反映出了他的人格及其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产生于人类分为两种性别的事实。如同前两个问题一样,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样也不是个人和主观的事情,只有使它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相一致,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如果将“我该如何和异性相处”简单地归类于一个典型的个人问题,这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全面考虑所有与两性关系相关的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显然,无法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的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格的缺陷和缺失。因此,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许多有害后果都可以从人格缺陷和缺失的角度来加以解释。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个体对以上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去发现他大致的生活风格和独特的目标。个体的生活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它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方式,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积极向上、指向生活中有建设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发现这一积极的印记,发现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有着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会因此感受到幸福,并从他有建设性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指向生活中消极的一面,那么,个体就无力解决这些根本问题,自然也就不能体会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这些基本问题彼此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的问题会派生出某些特定的任务,而这些特定的任务又必须在统一的社会背景下(即社会感情的基础上)才能妥善完成,这些基本问题也因此变得极为密切。实际上,这些任务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我们的感官发展与看、听和说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是一致的;在和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亲戚、伙伴、朋友和教师的相处过程中发育成长。这些任务还以同样的方式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是谁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他的一生就注定要失败。

所以,个体心理学有充足的理由把对于社会有益的事情视为是“正确的”。同理,偏离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就不是“正确的”,并必然会与客观的法律和现实的客观必要性发生冲突。而这种与客观现实的冲突将会使行为人产生明显的无价值感,这种冲突也将会引起受害者同等甚至更强烈的报复;最后,我想要强调的是,违反社会要求也就是扰乱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怀有这种理想。

由于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运用儿童的社会意识来检测一个孩子是否获得成长,所以,个体心理学想要确定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非常轻松自如。儿童一旦遭遇到生活问题,他就会在考验情境中表现出是否准备充分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是否具有社会情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然后,我们只需要找到他努力方式的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的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这些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就形成一个不可分裂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顽固且不可分割的,除非这个统一体被发现有缺陷,随后,新的统一体才可能重建。第二章人格的统一性儿童做的每件事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想要理解他们所做的事就必须先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同时,不应把儿童特定的行为当成孤立的音符来解析,而是要将它视为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个方面,它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也许最奇妙的事情莫过于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全部生活史。儿童做的每件事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想要理解他所做的事就必须先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成一个单一的模式,这种发展从童年就开始了。生活的要求迫使儿童以协调统一的方式对生活做出回应,而使他应付环境的统一反应方式不仅构成了儿童的性格,还使他的行为个性化,从而与其他儿童区别开来。

众多心理学派通常都忽视了人格的统一性这一事实,就算不能轻易说是忽视,也没有给予它应得的重视。这就导致在心理学理论或精神病学实践中,被实践者的某一个表达或手势被孤立开来研究,似乎它们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有时,这种表达或手势被称为一种情结,其假设是,某一动作或表情可以与个体的其他活动相互隔离。这就如同从一首完整的乐谱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乐谱的其他音符,单独理解这个音符的含义。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却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

个体心理学认为自己有义务来抵制这一普遍谬误。当这种做法运用到儿童教育上时,造成的危害会更大。这一错误的行为模式在儿童惩罚的理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如果儿童做了什么招致惩罚的事情,一般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通常,人们会考虑到儿童人格留给人们的整体印象,但是惩罚对于儿童来说常常是弊大于利的。如果这个儿童犯了一个他多次重犯的错误,教师或家长会先入为主地将他视为屡教不改。但是,如果这个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那么,人们通常会鉴于对这个儿童的整体好感对他从宽处理。

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探讨这种犯错误的情况是怎样产生的。这种情况犹如试图从整首乐谱中抽取的某一个音符。

我们会问一个儿童为什么懒惰,但我们不可能从他身上得到我们想知道的根本原因;同样的,我们会问一个儿童为什么撒谎,但是无法从他身上得到我们想要的原因。

深谙人性的苏格拉底就说过:“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一个儿童来回答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毕竟回答这些问题对一个心理学家来说也是勉为其难的。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含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想办法了解他的整体人格。这个办法并不是描述这个儿童的具体行为,而是要理解儿童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摆在他面前的任务。

下面这个例子将会阐释了解儿童整体生活背景有多么重要。

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一个妹妹。在他8岁之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这段时光里,他过得快乐美好,他周围的每个人都乐于满足他的每个要求。他的父母都对他宠爱有加,他的父亲喜欢安静,性情温和。他的儿子依赖他,他感到很高兴。但孩子一般都对母亲更亲近些,更何况他的父亲是个军官,经常不在家。他的母亲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她总是尽量满足这个既依赖又固执的儿子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

不过,当儿子表现出没有教养和胁迫性的态度和动作时,母亲也会很生气,母子关系因此出现了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首先表现在男孩总是试图支配他的母亲,对她专横霸道、发号施令,总而言之,他就是无时无刻地以各种无礼的方式来引人注目。

虽然男孩总是在制造麻烦,但他的本性并不坏。因此,他的母亲总是宽容他无礼的态度和行为,依然帮他收拾衣服,辅导功课。这个男孩笃定他的母亲会帮他解决遇到的任何困难。毫无疑问,他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同其他儿童一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直到他8岁的时候,他在小学的学业进展顺利。

有了妹妹之后,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父母对他难以忍受。他开始自暴自弃、漫不经心、懒散拖沓,这让他的母亲觉得崩溃。一旦他的要求没有得到及时地满足,他就会扯母亲的头发,拧她的耳朵,掰她的手指,使她不得安宁。

他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方式,随着他的妹妹的长大,他愈加坚持自己的行为模式。妹妹很快就成了他捉弄的目标。虽然他还不至于伤害妹妹的身体,但是他对妹妹的嫉妒之心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恶劣行为始于妹妹的诞生,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妹妹就成了家庭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一个儿童的行为开始变坏,或者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时,我们不仅应该注意出现这种情况的时间,还要调查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诚然,这两件事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能够宣称,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坏是由另一个更年幼的孩子的出生导致的。但我们可以肯定,落向地面的石头必然会朝着一定的方向以某一种速度下落。而个体心理学所做的研究使我们有权宣称,造成行为倒退的,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起作用,而是那些不时产生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在发挥作用。而这些错误的产生,影响了个体成长。

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这无可厚非。这些错误和其结果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某种失败或者某种错误的人生方向。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需要在心理上确定一个目标,而心理目标的确定涉及人的判断,而一旦涉及判断,就会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目标的确定早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一般来说,儿童在2~3岁时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追求优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指引着他们,激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达成。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基于错误的判断。不过,目标一旦形成,它就会不同程度地约束、控制着儿童。儿童把自己的目标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也会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便全力以赴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展开追求。

因此,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们的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一个儿童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为会局限在自己错误的认知中,认识到这一点同样也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知,客观情景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客观印象,但这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如何看待这一事实。这是反驳严格因果理论的充分依据:客观事实和客观事实的绝对含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客观事实和对客观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却不存在这种必然联系。行为模式逻辑

我们的心理奇妙之处在于,决定我们要走的方向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我们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和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构建的基石,因为观点指导行动。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可以佐证这一论点,那就是恺撒登陆埃及的情况。

恺撒在登陆海岸时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罗马士兵把这视为一种不祥之兆。如果这时恺撒没有兴奋地挥动双臂,激动地喊道:“你属于我了,非洲!”那么,这些原本英勇无畏的罗马士兵一定会掉头返回。

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实的结构对我们行动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微小,现实给予的效果,往往是经过了人的整体人格的重整。大众心理和理性常识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如果在大众心理普及的环境中出现了理性常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常识,而是这两者都代表了当时环境自发的观点。通常,只有当错误的观点成了强弩之末,理性常识才会崭露头角。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13岁的小男孩的故事中吧。我们可以想象,小男孩很快就会陷入困境之中。没有人会像过去那样密切地关注他,他在学校没有丝毫进步,行为上不做任何改变。他这种不断地干扰别人的行为,成了他人格的完整表现。那接下来情况会如何发展呢?每当他骚扰别人,他就会受到教师的惩罚,甚至被记录在案,学校会让他父母到学校来。如果他还是屡教不改,学校就会建议父母不要再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了,因为这个男孩显然不适应学校生活。

也许这种解决方法正是小男孩求之不得的。他的这种态度再次体现了他的行动模式的逻辑连贯性。男孩始终秉持着一种错误的态度,但态度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他总想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这一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他因为犯错误而遭受惩罚,那么,受到惩罚的应该是错误本身。由于这个错误的观点,他总是不断试图让母亲围绕着他转。由于这个错误,他将自己加冕为国王,拥有绝对权力长达8年之久,直到妹妹出生,他被夺了王位。在他丧失王位之前,他只为妈妈而存在,他的妈妈也只为他而存在。后来妹妹出生了,霸占了原本属于他的位置,因此,他拼命挣扎想要夺回王位。这是他犯的另一个错误。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他的本性并不卑劣。儿童在面临这种处境时并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得到任何正确的指引,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此时,他的恶劣行为才会出现。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儿童只习惯别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他就要面临截然相反的处境。这个儿童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学校里,教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当这个儿童要求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时,那么他自然会惹怒教师。对于一个一直被娇惯,并非品性恶劣、不可救药的儿童来说,这种处境充满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案例中的男孩的个人生活方式与学校所要求的生活方式之间发生了冲突。如果我们用图示的形式来描述这种冲突,我们会发现图中所标示的儿童人格的目标和学校所追求的目标的方向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儿童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由自身的目的所决定;因此,他们全身心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但是学校则期望每个孩子都有正常的生活方式,因而儿童的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学校方面并没有了解这种情境之下儿童的心理,学校没有体现出管理上的宽容,或者尝试消除冲突的根源。

我们知道,孩子在生活中受一个动机制约,即让母亲只为他一个人服务、只为他一个人操劳。他心理的首要欲望就是:母亲为我一个人所有,我要独占她。但学校对他的期望则完全相反:他必须独立完成学习,整理好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人们形象地称这种情况就好比给一头性情暴烈的赛马的脖子上套上一辆马车。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过,如果我们理解儿童的真实处境,我们就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同情和宽容。对于孩子类似的错误给予惩罚是没有意义的,惩罚只会让孩子更加确定想要逃离学校的想法。如果他被学校开除,或者学校要求他的父母将他带回家,那他会觉得正合我意。他错误的感知系统欺骗了他,让他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他现在可以真正地控制自己的母亲。母亲必须重新专门为他效劳,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如果我们了解真实的情形,我们就得承认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予以惩罚是没有作用的。例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书本,是因为他知道他忘记了什么,他的母亲都会为他操心。这可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这个孩子总体人格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明白一个人人格的所有表现都是相互一致,成为一个整体的,那么,我们就可得知,这个孩子只是依照他的生活方式行事。孩子的行为与其人格保持一致这一事实也同时在逻辑上驳斥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孩子不能完成学校的功课是因为他智力迟钝。一个智力迟钝的人是不可能从一而终地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的。

我们能从这一案例中得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处于和这个小男孩相似的处境。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不会与既定的社会传统完全和谐一致。过去,我们曾把社会传统视为神圣而不可背弃的,可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人类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恰恰相反,它们总是在不断的斗争和对抗之中发展变化着。社会制度是为人所服务的,人不是因为社会制度而存在的。的确,个体的解放在于培养社会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强迫个体接受千篇一律的社会模式。

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础,同时,对于学校制度和那些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的处理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必须学会把儿童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视为有待雕琢的璞玉。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判断、评价特定的行为。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学校不应把特定的行为当成孤立的音符来解析,而是要将它视为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第三章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相比将孩子培养得野心勃勃而言,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卑与超越

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追求卓越的诉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突破现状的愿望。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为了方便表述,在这里我们将会把它们分开来讨论。本章我们将要讨论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关于追求优越感我们首先会考虑的问题是:追求优越是否和我们的生物本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对此做出的回应是:这是一个不大可能成立的推想。我们并不认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人性与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

人的活动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人的某些能力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例如,我们不可能拥有狗的嗅觉能力,也不可能用肉眼看到紫外线。但是我们拥有的某些功能性能力是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我们可以从这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中看到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上的根源,也可以从中看到个体人格心理发展的根源。

其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人的本性无法容忍长期的低下和屈从,被蔑视和被侮辱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会使人产生渴望登攀更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实践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某种环境的力量造成了孩子的自卑、脆弱和不安全感,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整个精神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于是儿童就会下定决心摆脱这种状态,达到新的高度,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儿童努力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的目标就会定得越高,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些目标常常超越人的能力范围。由于儿童在幼儿时期常常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有挥之不去的幻想,他们会被一种“成为卓越人物”这样的想法所控制,这种想法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脆弱的儿童身上。

比如,一个14岁的孩子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要求他回忆童年时期的印象时,他说,他记得在他6岁的时候,他因为不会吹口哨而极其痛苦。可是,有一天当他走出房间时,他竟然会吹了。他感到非常惊讶,并相信这是上天的杰作。这清晰地表明:脆弱感和想象自己是个大人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追求优越感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从一个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中看到他的野心。如果他渴望得到认可的愿望过于强烈,那么他往往就会产生嫉妒心理。这种类型的儿童很容易变得希望他们的竞争对手遭遇不幸。他不仅怀有这种阴暗心理,通常还会因此引起神经疾病,而且还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刻意地给别人制造麻烦,甚至表现出明显的犯罪特征。这样的孩子为了证明、抬高自己的价值,会做出刻意诋毁中伤、羞辱对方的卑劣行径,尤其是在众人围观的公共场合。他自以为没有人是能够超越他的,因此,无论是抬高自己的价值还是贬低别人的价值都不重要。当权力的私欲达到一定程度,他就会表现出报复心理。这种孩子总是表现出一种好斗和和挑衅的姿态,他们眼露凶光、大发雷霆,时刻准备着和想象中的对手博弈。对于那些极力追求优越感的孩子,考试对于他们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通过考试的评测,他们的无价值的地方就会轻而易举地暴露出来。

以上也证明,学校有必要调整考试制度,以此来适应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考试对不同学生来讲意义不同。我们经常发现,考试对某些学生来说是一件极为艰苦的事情,他们的脸色忽白忽红、说话结巴、身体颤抖,他们又惊又怕,大脑一片空白。有些学生不敢单独回答问题,他们只能混迹在人群之中,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看着他。儿童追求优越的心理在游戏之中也会有所体现。例如,儿童在玩驾驭马车的游戏过程中,追求优越感的儿童不愿意去扮演马的角色,他们对具有决定权的车夫更感兴趣,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他们想成为领导者,想去指挥别人。如果想成为马夫的角色这一诉求受到阻碍,他们就会扰乱游戏,以此为乐。如果他们屡遭挫折,并因此气馁,丧失了信心和勇气,那么他们在面临新的情境时就会表现畏缩,而不是勇往直前。

那些还拥有雄心壮志、不曾失去勇气的儿童,依然会喜欢各种竞争性质的游戏。不过,在遭受挫折时,他们也会表现出惊恐和不知所措。我们可以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中,推断出他们自我肯定的方向和程度。我们会看到许多成年人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理所当然的,对于那些雄心壮志的人来说,拿破仑无疑是一个恰当的偶像。整日沉溺于妄自尊大的白日梦的人,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那些时常遭受失望打击的人们常常会在梦境之中寻求心理的满足与陶醉。

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时会趋向于不同方向,我们以此来将它们分为不同种类。当然,我们不可能将这种区分划分得十分精准,因为儿童在追求优越方面差异太大,而这种差异的维度是由孩子自信心的大小决定的。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就自己的优越感;他们会用行动来争取教师的好感,也会将自己打理得整齐清洁,正是一个正常儿童的作为。不过,现实证明,这样的儿童只属于少数。

另一些孩子则是以优于别人为目标,并表现出令人不解的执着。通常,这种追求功利性过强,但这点通常会被人忽视,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助长孩子的雄心,并鼓励他们多加努力。但是,追求的目标太大往往会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雄心太大会给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短时间内他尚能承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紧张的心理压力会不可遏制地加剧。如此一来,儿童可能会花过多的时间在书本上,从而忽视了其他活动。受膨胀欲望的主宰,这类儿童往往为了做到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而回避其他问题。对于儿童这样的发展方向,我们很难满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可能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类儿童的目标就是超越其他所有儿童,并由此来安排他们的生活,这种目标的局限性会严重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这时,我们应该提醒他们,要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常和小伙伴们玩耍,而不是一味地将精力放在书本上。这类孩子虽不占大多数,却也经常出现。

此外,还会出现在一个班级里两个学生暗中较劲的情况。如果能够得到机会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个相互较劲的儿童会有一些共存的性格特点,这种特点并不十分令人喜欢。他们身上有着善妒的性格,一个独立的、和谐的人格则不会出现这种品质。这些儿童看到别的孩子获得成功就会恼怒不已。当其他儿童处于优越位置时,他们的身体往往会出现头疼、胃疼之类的症状。当其他儿童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就会退至一旁,不会交口称赞。然而,这种嫉妒情绪的出现并不能充分反映出这类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

这类儿童并不能和他们的伙伴们和平相处。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试图做个领导者去指挥别人,也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然而,他们这样做是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的。他们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同学,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和同学们愉快地玩耍。在他们眼里,同学是会威胁自己的地位的。这类儿童对获得成功没有一点信心,当他们察觉到自己处于危险环境之中时,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他们背负着别人和自己的期待,这使他们难以承受这种负担和压力。

这类儿童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对这份期待总是怀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他们总是想着要超越别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种任务是一种负担,但只要他们处于有利的情势中,他们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负重前行。

如果人类掌握了绝对真理,能够找到一种完美方法使儿童免遭上述困难,那么,我们就不会有问题儿童了。既然我们找不到完美的方法,我们也无法创造出尽善尽美的成长环境,那么对孩子过于热切的期望无疑是一件异常危险的事情。这些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他们的感受完全不同于那些没有不良心理负担的儿童对困难的感受。我们这里所说的困难是指不可避免的困难。想让儿童免遭困难实在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具有普适性,亟待改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味争强好胜会摧毁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将要面临的困难。

雄心勃勃的儿童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即人们肯定他的成绩。如果成绩得不到肯定,他们就不会感到满足。众所周知,在很多情况下,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远比马上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儿童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这种过度看重别人评价、有着严重依赖心理的儿童并不少。保持平衡

面对价值问题的判断,保持平衡感是何等重要。这从那些器官发育不完善的儿童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样的儿童十分常见。许多儿童身体的左半部比右半部发育得更好,这一事实鲜少有人知道。在右撇子更为盛行的文明中,左撇子儿童会遭遇异乎寻常的困难。我们会发现,左撇子儿童在书写、阅读和绘画的活动中往往会陷入困境,他们在运用手的活动中表现笨拙,显得不够灵活。我们需要借助某些方法去鉴定一个儿童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有一个简单但不绝对的办法就是让儿童双手交叠,左手大拇指在上的就有可能是左撇子儿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很多人是天生的左撇子,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如果我们以左撇子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首先,在右撇子文明横行的时代,左撇子儿童通常被视为笨拙。这种情况就好比,当我们惯于靠右行驶的这些人在英国或是阿根廷这种习惯靠左行车的国家里试图开车穿越街道时,我们会感到不知所措。左撇子儿童只会比这更糟糕,当他们生活在惯用右手的家庭里时,他们的左撇子不仅妨碍自己的生活,也会给家人带来麻烦。在学校练习写字时,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会低于平均水平。由于其他人并没有了解到其中的原因,所以他们经常受到惩罚、抱怨、得到差的分数。在这种情形下,左撇子儿童除了相信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确实有欠缺外,往往不会想要其他理由。他们会感觉受到贬损、被人看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与别人竞争。家人也会因为他们的笨拙表现而埋怨他们,这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当然,左撇子儿童不一定会一蹶不振。但许多儿童在类似的情形下放弃了努力。他们不明白自己身处一个怎样的困境中,更没有人教他们如何走出困境。因而要自己走出困境的难度会更大。许多孩子从来没有充分地训练过自己的右手,致使他们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事实上,这一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在许多顶级艺术家、画家和书写工匠当中,很多人是天生的左撇子。他们通过强化训练获得了善用右手的能力。

左撇子儿童的特征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否则我们无从判断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如果我们恐吓他们,甚至夺走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们尚且能够生活下去,但如果我们鼓励他们,使他们获得勇气,那么他们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拥有雄心的孩子时常处境艰难,是因为他们评价的标准只局限于是否获得成功,而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来判断。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关注肤浅易见的成就,而非全面彻底地教育和培养。我们知道那种轻易获得的成功总是短暂易逝的。因此,将孩子培养得野心勃勃毫无益处,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面对困难毫不畏缩,把遭遇的挫折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当然,如果教育者能够判断孩子努力的极限在哪儿,那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更容易取得进步。

孩子追逐优越感可以反映他性格的某一个特征,例如争强好胜。许多孩子追逐优越感的最初形式就表现为争强好胜,但是由于其他孩子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想要超越他们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他们因此放弃了这种尝试。

许多教育者通常会采取强迫性的手段,唤醒那些成绩不好、在他们眼中没有远大目标的孩子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勇气尚存的话,这种方法有时也会奏效,但是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绩已经接近低谷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搞得不知所措,因此变得更加愚笨。

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柔、关心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令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与才智。通过这种方式调整过心态的孩子好胜心很强,因为他们害怕再回到过去的样子。他们过去毫无斗志的经历,不断督促着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专注于工作之中,夜以继日地忙个不停,但始终以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让我们回到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个体人格表现出的行为和他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相符的,那么,上面所阐述的内容就清晰了。剥离这个人的人格单独判断他的某一行为是片面的。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一种特定行为,比如上学总是迟到,理解为他对学校交给他的任务不可避免地回应,那么,对这一行为做出判断的困难就不存在了。他们会理解成,孩子的这一反应只是意味着他不愿意上学,也不想完成学校交给他的任务。事实上,他会想尽办法不遵从学校的要求。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能够理解所谓的“坏”孩子是怎么样的了。孩子之所以表现得不喜欢上学,是因为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转化为接受学校的要求,反而表现为对学校要求的抗拒。于是,孩子会表现出一系列典型的行为症状,表现为屡教不改、故意作对,并逐渐堕入不可救药的境地。他乐于扮演一名小丑的角色,不断地调皮捣蛋、引人发笑。他还会招惹同学,旷课逃学,与不三不四的人为伍。

因此可见,我们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还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学校是家庭与社会的过渡,这一场所可以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有缺陷的生活方式,学校有责任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以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合唱团之中找到自己的乐谱。学校的教育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一下学校所发挥的作用就会知道,学校是以社会理想、时代需求来塑造个体的。学校总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和统治阶层的需要来教育孩子。现如今,学校也应该为了适应社会理想来做出改变。因此,如果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典型成年人是独立、自主、富有勇气的人,那么,学校也应该做出调整,以此为教育目标来培养人才。

换句话说,学校不能将自己的诉求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学校是为社会服务的,必须按照社会的标准来教育学生。因此,对那些放弃努力进步的学生,学校也不应该放弃。这类学生追求优越感的动力并不比其他人小,只是他们把精力全都放在了一些他们认为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成功的事上了。遑论对错,至少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曾无意识地在这些方面进行过摸索,并取得了成就。因此,或许他们不能在数学上取得成绩,但却能够在体育项目上大显身手。教师千万不要轻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优势,而是要把这种优势当作教育的突破口,鼓励孩子争取在其他方面也能取得成绩。如果教师一开始发掘到孩子的发光点,并且鼓励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么教师的任务也会轻松很多。这就犹如把孩子从一个长满果实的花园引到另一个硕果累累的花园。既然所有孩子(智力低下的儿童除外)都有取得成功的能力,那么学校的任务就是克服各种人为设置的障碍。这些人为障碍出现的原因,源自学校往往以学生阶段性的成绩作为成功的标准,而不是参照社会的终极需求与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些障碍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他们为了追求优越感而放弃从事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因为从事那些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他们很难获得孜孜以求的优越感。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会如何应对呢?他会想到逃避的方法。我们经常发现这些儿童会做出一些古怪行为,例如倔强、顽固、无礼等。这些表现虽然不能赢得教师的赞美,但却能成功地吸引教师的注意,甚至获得其他儿童的崇拜。他们会以此为荣,将自己视为了不起的人物。

这些心理表现和偏离规范的行为是儿童在经受学校考察时暴露出来的,但儿童行为偏差的根源并不全在学校,尽管他是在学校才初露端倪的。积极来讲,学校的确有教育和矫正儿童行为偏差的义务,但消极来讲,学校只是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弊端暴露的场所。

一位称职的教师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就能敏锐地从他们身上观察到许多东西。因为他们很快就能显露出家庭教育的一些特征,一个深受溺爱的孩子会觉得新环境带给他许多不适和痛苦。这类孩子还没有学会如何与其他人相处,他们无法在这里收获友谊。如果孩子在入学前就从家庭中得到如何与人相处的一些知识,比如,我们不能让他只依赖某一个人,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学校有责任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行为偏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