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切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09:18:41

点击下载

作者:田植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切用

中药切用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收载的中药800余种,按其功效分为24类。每味药除述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现代药理外,着重阐述了该药在中医临床上的配伍应用特点。本书可供中医药工作者参考,亦可供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编写说明

《中药切用》的编写,我花了几乎大半生的时间,呕心沥血,终于完成。适用于中药临床应用参考;大中卫生院校教学参考;中医药爱好者自学或自我防治,尤其更适用广大农村医生应用参考以及农林防治害虫等。农村天地广阔,药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防治疾病,或防治农林害虫。

本书共收载(包括附药在内)800多种药物。按其药物功效分为辛温解表药物、辛凉解表药物、泻下药物、清热药物,以及防治农林害虫药物等24类。

为使读者对每种药物更加清楚了解,故在每种药物后面加上说明;为掌握辨证用药,故在书的前面附加中药知识等。

为便于读者对药物进行快速查找,特在书后备有药名首字笔画索引。

为使本书清楚醒目,索性删去章节,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更上一层楼。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一、药物四性

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性能,药物也是如此。药物的性能可分为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四种药性。此外,还有平性。平性药物,不寒不热,不温不凉,平淡无味,所以不列入四性之内。为了在临床上便于掌握,称为药物四性。

药物四性,是针对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言的。就是说,治疗寒证就得用热性药物,治疗热证就得用寒性药物。在古代医药文献中记载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在临床用药上是绝对必须坚持的原则。

至于寒与凉,温与热,是区别药物性能上的差异。凉仅次于寒,温仅次于热。凡是热性的药物,都有散寒、回阳等作用,其性多升而浮,可用于寒证和阴证。凡是寒性的药物,都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其性多沉而降,可用于热证和阳证。平性药物,因它不寒不热,药性较为平和,常用于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如甘草、当归等药物。

二、药物五味

任何东西都有一种气味,药物也不例外。药物的气味可分为五种,即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此外,还有淡味,腥味、臊味、臭味等。但在临床用药上,为了便于掌握运用,可称为五味,不叫它九味。

药有多种,但气味都不相同,每一种药物都有每种气味。而气味不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不相同;气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亦有共通之处。如辛味药物的作用,能散能行;甘味药物的作用,能补能缓;酸味药物的作用,能收能涩;苦味药物的作用,能燥能泻;咸味药物的作用,能软坚,能润下。

据现代药物学研究表明:药物的气味不同,与其含有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药物含有挥发油;甘味药物含有醣类;酸味药物含有机酸;苦味药物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咸味药物含有氯化钠,可用于失水、失钠、失血等症。药的性味功用一览表

三、药物剂量

临床用药的剂量不能忽视。因为剂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剂量大了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发生中毒的危险;剂量小了达不到治疗目的,白白浪费药物。必须给予适当的药量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药物用量多少,须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临床时要考虑病的轻重缓急,药的力度大小。如应用大黄,剂量小了能健脾通便,剂量大了则可泄泻;玄参,剂量小了能强心,使血压上升,剂量大了能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药物可以单用,但剂量要大些,如独参汤,即人参一味用量为50~100克;在复方中的剂量应小些,一般为10~15克。成年人的剂量要大些,小儿的剂量要小些。1岁以下的小儿,约用成年人的1/5,1~3岁用1/4,4~8岁用1/3,9~12岁用1/2,13~18岁用2/3,18岁以上可用全量。

此外,还要考虑到病人体质强弱,老小、孕妇、新病、久病,饮食多少等,须全面考虑,不要孤注一掷。

四、药物归经

经络在人体中发挥作用,是我国人民发现的,对临床各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针灸来说尤为重要。

人体中的经络象地面上的交通线一样,有主干,有分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它内发源于脏腑,外系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网罗周身,上下连贯,内外沟通,统一全身活动,维护身体健康。

经络敏感性很强,尤其是俞穴。经络如果发生故障,就会感到局部或全身麻痹。

常言说,火走一经,即病走一经。在临床上常见头痛的病人他总爱头痛,牙痛的病人他总爱牙痛,常患感冒的病人他总是爱患感冒,这都是通过经络传导而引起的。体表有病时往往通过经络传入体内,影响脏腑发生病变;脏腑有病时也会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如心有病时常出现心悸,神识昏迷;肺有病时常出现表热,咳喘;肝有病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状。无一不是经络传导的结果。

临床实践表明,不但病走一经,药物也走一经。如黄连、黄芩、黄柏三种药物,都是苦寒药物,均能清热、泻火、解毒,但他们都各有特点,各归一经。黄连归入心经,能治疗心火亢盛、烦躁、高热等症;黄芩归入肺经,能治疗肺热咳嗽,以及热毒疮疡等症;黄柏归入肾经,能治疗肾火,小便淋沥涩痛,足膝肿痛等症。

在临床上,常用麝香、冰片、石菖蒲等药治疗邪蒙心窍,神识昏迷,因他们都能归入心经;常用黄芩、贝母、甘草、杏仁等药治疗肺热咳嗽,因他们都能归入肺经;常用柴胡、木香、香附、青皮、延胡索等药治疗胁痛或走串不定,胸闷不舒,因他们都能归入肝经;藿香、佩兰、厚朴等药都能治疗脾胃病症,因他们都能归入脾胃二经;龙胆草、柴胡、秦皮等药,都能归入肝胆二经,说明它们有治疗肝胆病的功效。

由此可见,药物归经是中药的一大特点,举足轻重。这是前人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值得探讨和研究。

五、中药煎服要得法

为使中药汤剂发挥更好的疗效,在煎服时应当注意方法。煎药最好使用砂锅,如果没有砂锅可以使用瓷锅,但不要使用铁锅或铜锅。因铁铜锅含有硫、磷、铜绿等成分,易于产生毒性。

先将砂锅刷洗干净,放入药物,加入冷水,浸泡20~30分钟,让水分浸透药物,使药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以便将有效成分全部煎出。至于药锅内加入多少水分,要看药的剂量大小而定。一般将水加到遮过药物就可以了,不能太多,但也不要太少。太多饮服时较难;太少容易干锅,有效成分不易全部释放出来。煎煮时最好留守在药锅旁边,不让药液溢出,时而用筷搅拌,如煎煮水分减少,可适量地补充些。

煎药的砂锅外面要保持干燥,如果潮湿,加热后容易爆裂。开始时火力不要太猛,应慢慢加热,以防冷的砂锅遇到高热后突然爆裂。如果砂锅出现细微裂纹隐漏,可用面粉少许,加水调和,涂抹在裂纹处,在火上烘干防止漏药。

药的煎煮时间和火力大小,也很重要。煎煮解表药物时,火力要大些,时间要短些(即所谓武火),采取快速方法,煮沸10~15分钟即可。煎煮滋补药物时,应该用小火(即所谓文火),采取缓慢方法,煮沸50~60分钟,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全部释放出来。不宜久煎的药物,要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时再加入(即所谓后下)。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须先煎(即所谓先下)。一剂药可煎煮1~3次,即头煎、二煎、三煎。煎后可一次服用,或分次服用,或将其装入瓶内携带外出服用。

此外,一般先煎的药物,有石膏、磁石、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白石英、龙骨、龙齿、生龟板、灶心土、附子、水牛角、山羊角、生鳖甲、紫石英、玳瑁、寒水石等。后下的药物,有薄荷、肉桂、沉香、大黄、钩藤、白豆蔻、砂仁等。包煎的药物,有葶苈子、旋覆花、飞滑石、灶心土、车前子、枇杷叶、菟丝饼、海金沙、夜明砂、百草霜、蒲黄等。另炖的药物,有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片等。另烊的药物,有阿胶、蜂蜜、龟板胶、鹿角胶等。冲服的药物,有人参粉、三七粉、牛黄粉、羚羊角粉、珍珠粉、鹿茸粉、芒硝、竹沥、琥珀屑等。

以上所列的药物,是特殊煎服方法的药物,不能笼统煎服。

要想使药物起到良好作用,不但在煎煮时要得法,即在服法上也要讲究。一般服药多为温服,汤剂煎好后要候温服,片剂、丸剂用温水送下。这样服法并不是不可以,但它不是辨证服法。应当寒证热服,热证冷服。外感风寒证,应当热服以暖其身,有助于疗效。解毒药物,或治疗呕吐的药物,应当冷啜为宜。

病在上焦应在饭后服,病在下焦应在饭前服。不管饭前或饭后服药,均应与进餐拉开距离,约一小时,以免药食混淆,抵消药力,降低疗效。

一般急性病要急服,慢性病要慢服。疟疾,要在发病前2~3小时服。驱虫药和泻下药,都应空腹服。一般日服2~3次,分早、中、晚。如急性病,可日服4~5次;慢性病,可日服1~2次。

服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如病已经好了,就不要再服了。不能为惜药而强服,矫枉过正,对身体没有好处,容易产生副作用。

孕妇服药更须慎重,如果滥用药物,或盲目服药,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损害胎儿健康成长。有的药物,还会给孕妇造成流产的后果。因此,孕妇服药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乳母服药尤应注意,会直接影响乳儿身体健康和发育成长。如果乳母生病服药时,应暂停哺乳,可喂乳儿牛羊奶汁或代乳品等。

六、对证用药

中医对证用药,就是运用四诊八纲辨证方法,取得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疾病是属阴属阳,属表属里,属寒属热,属虚属实,从而掌握病情,根据具体病情以便对证用药。

药分四性五味,病分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一般说,凡是治疗寒证、虚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温性,味辛、味甘;治疗热证、温证、实证的药物,多属寒性、凉性,味酸、味苦、味咸。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黄连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浮萍性寒,味就不是苦的而是辛的,可以疏散风热;黄芪性温,味甘,可以补气;芦根味也是甘的,但性并不温,而是寒的,可以清热生津。所以在辨别药性、药味时,就不能孤立地看待。

从药性来说,凡是甘辛味的药物,性多属热属温,能升能浮;凡是酸苦咸味的药物,性多属寒属凉,能沉能降。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的说法。

在临床上为了充分利用药物,可以使用单方,也可使用配方。如用单方人参一味,称“独参汤”,大补元气,可治疗虚脱;马齿苋,可治疗痢疾;苦楝皮,可治疗蛔虫;天胡荽,可治疗红眼病;筋骨草,可治疗咽喉肿痛;毛冬青,可治疗冠心病等。采用单方治疗能节约药物,简便,省事,只要剂量大些疗效也很好,剂量为50~100克。

把性味、功能相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成为配方,可以增强疗效,相辅相成。如石膏、知母、栀子,都属于寒性,能清热泻火,配合起来作用就增强了;大黄、芒硝,都属于寒性,能泻下通便,配合起来,力度明显增加。另外,半夏有毒,配合生姜就可以解其毒性。甘草,能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如在配方中加入甘草就能缓和药性。

对证用药是中药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四诊八纲,辨证用药,以提高疗效。

七、中药配方和禁忌

配方,就是将两味以上的药物合起来应用,前人叫做“配伍”。药物配方的目的,是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或制止其不良的作用,以及对复杂的病症给予全面的照顾。

有些性能相同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可以互相助长疗效,前人称为“相须”。在配方中,一药为主,余药为辅,前人称为“相使”。“相须相使”在配方中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半夏有毒,畏怕生姜,前人叫做“相畏”,故在方剂中半夏多配合生姜,以制其毒;天南星有毒也怕生姜,能杀其毒,前人叫做“相杀”。临床应用毒性药物时,“相畏相杀”也是一种常见的“配伍”方法。

有些药物不宜合用,如配在一起时将会降低或丧失药效,前人叫做“相恶”。还有少数药物配在一起时,可能产生剧毒,前人叫做“相反”。“相恶相反”是属于配伍的禁忌。

药物虽然配合应用很多,但也有少数药物是独用的,前人叫做“单行”。

所谓“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在《神农本草经》中,谓之“七情”。除单行外,其余六种均是在处方用药时所应遵守的原则。

药物组合配伍,前人把他们比喻为王宫里的“君臣佐使”。《内经》中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说明了用药组方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还总结出“十八反”和“十九畏”。今录于下,以供参考。

十八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细辛、芍药;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十八反”中,又补充:藜芦反狸肉;河豚反煤、荆芥、防风、菊花、桔梗、甘草、乌头、附子;蜂蜜反生葱;柿反蟹;犬肉反商陆。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石脂。

药物禁忌中的十八反和十九畏,用动物作实验,确实证明有很强毒性反应。但这些配伍不是绝对不能使用,如汉代《金匮要略》的“甘遂半夏汤”中,甘遂就和甘草同用。清代《医宗金鉴》中,治疗瘿瘤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就和甘草同用。现代在临床上也有海藻和甘草同用的报道。

服药时在饮食上的禁忌,即所谓“忌口”。如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着:服人参、地黄、何首乌时忌食萝卜(指的便萝卜、灯笼红;而不是长圆形的胡萝卜),薄荷忌食鳖肉,鳖甲忌食苋菜,常山忌食生葱,土茯苓忌饮茶叶等。

还有水肿病禁忌咸盐;胃病泛酸,禁忌食醋;麻疹初期禁忌油腻和酸涩食品;疮疡肿毒,禁忌羊肉、鱼、虾、蟹等发物食品;身热发烧,禁忌油腻及甜辣食品;腹泻禁忌生冷瓜果;消化不良,禁忌油炸质硬食品;失眠,禁忌饮用浓茶等。有病忌口,是有其一定意义的,要说服病人配合治疗。

有的药物损害胎元,有坠胎的危险,故妊娠用药当慎重。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三棱、莪术、水蛭、虻虫,以及麝香应当绝对禁用等。其次,如大黄、桃仁、红花、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药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亦当禁用。另外,辛热药物也必须慎重应用为宜。

下篇 药物应用

一、辛温解表药物

此类药物,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风寒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体痛、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表寒症状。

本类药物,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以及风湿痹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寒症状的,也可应用。

1.麻 黄

处方名:麻黄、生麻黄、净麻黄、炙麻黄。

药 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中麻黄的质茎。

性 味:辛,微苦,温。

归 经:入肺、膀胱经。

功 能:发汗,平喘,利水。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咳嗽、气喘,以及风水水肿等症。

配方举例:用治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可配合桂枝等药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作用。如治疗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物中酌加麻黄,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到透疹,定喘效果。治疗风疹身痒,可配合薄荷、蝉衣等药应用。

如治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属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如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可配合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药同用;若肺热咳喘,可配合石膏、杏仁、甘草等药同用;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可与白术、生姜等药配合应用。麻黄汤《伤寒论》,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配合而成。可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实症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即用麻、杏、甘、石配合而成。可用于里热壅闭,症见身热烦渴,喘咳气粗、鼻翼煽张者。三拗汤《和剂局方》,即用麻黄、杏仁、甘草配合。可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喘等症。

用量用法:2~15克。煎服。

现代药理:麻黄内含有麻黄碱、假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1-α-萜松醇。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作用。它的作用,与肾上腺相似,但较温和持久。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鼻粘膜肿胀、低血压等症。长期服用,可产生耐药性。

假麻黄碱有利尿作用,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毒。

体 会: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者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药。

本品的作用,以发散和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泄热。在阳和汤(熟地、鹿角胶、肉桂、炮姜、白芥子、麻黄、甘草)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可宣通气血。

总之,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取它宣、散两个方面的功效。麻黄生用(称生麻黄,又名净麻黄),辛散作用较强;用蜂蜜拌炒(称炙麻黄),辛散作用较弱,但有润肺功效。

2.桂 枝

处方名:桂枝、川桂枝。

药 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性 味:辛、甘、温。

归 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 能: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应 用:用于风寒表症,寒湿痹痛,经闭腹痛,痛经,以及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咳喘,小便不利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于风寒表症,身不出汗,可配合麻黄同用;如风寒表症,身有汗出,可配合芍药等,有调和营卫作用。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可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药同用;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可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药同用;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的痰饮病症,可与茯苓、白术等药配合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可与猪苓、泽泻等药配合应用。

此外,桂枝又能助心阳,在临床上常配合甘草以治心悸;配合瓜蒌、薤白、丹参等药,以治心阳不振所致的胸痹心痛等症。桂枝汤《伤寒论》,即用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配合而成。治疗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等症。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即用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合制而成。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疼,以及胎死腹中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桂枝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和桂皮油。桂皮醛有镇静、解热作用;桂皮油对胃肠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除积气,缓解痉挛性疼痛。此外,桂皮还能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有发汗解热作用;又能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可助长消化,故有健胃作用。还有强心作用。

体 会:桂枝,出于《新修本草》。桂枝与麻黄,虽然都能发汗,但麻黄辛开苦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煦,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恶寒无汗,常与麻黄配合,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合芍药同用,以调和营卫,发表散寒。

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

3.紫 苏

处方名:紫苏、苏叶、紫苏叶。

药 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尖紫苏的茎叶。一年生草本。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肺、脾经。

功 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胸闷、呕恶,以及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可配合生姜等药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又可与香附、陈皮等药同用;如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时可与藿香等药配合应用。此外,本品又能行气安胎,可配合砂仁、陈皮等药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如中鱼蟹之毒,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等药同用。香苏散《和剂局方》,即用香附、紫苏、陈皮、甘草配合而成。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头痛无汗,胸膈满闷、噫气恶食等症。苏羌达表汤《通俗伤寒论》,即用紫苏、防风、苦杏仁、羌活、白芷、广橘红、生姜、茯苓皮配合而成。治疗感冒风寒,头痛项强,骨节烦疼,无汗而喘,胸痞恶心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紫苏全草含有挥发油。油中含紫苏醛55%,为紫苏油所具有的香气成分。紫苏煎剂及浸剂,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有解热作用;其水浸液在体外,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亦有抑制作用。本品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增加胃肠蠕动。紫苏醛还有强烈的防腐作用。

体 会:紫苏,出于《药性论》。别名紫苏叶、苏叶。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症。对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等症,亦有疗效。

本品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可应用本品,或配合他药同用。如配合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合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

过去有的地区苏叶、苏梗分开应用,现在大部分地区配方均亦简化,苏梗、叶合并使用,不再分开。

4.荆 芥

处方名:荆芥、荆芥穗、荆芥炭、炒荆芥。

药 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肺、肝经。

功 能:祛风解表,止血。

应 用:用于风寒感冒,以及风热感冒,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恶寒发热,以及衄血、便血、崩漏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可配合防风、生姜、甘草、紫苏等药同用;治疗风热感冒、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可配合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药相须为用。如用治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合银花、连翘、防风、赤芍等药同用;治疗麻疹透发不畅,可配合薄荷、蝉衣、牛蒡子等药同用;治疗衄血、便血、崩漏等症,可应用荆芥炒炭,槐花炭、地榆、仙鹤草、白及等药配合应用。

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方》,即用荆芥穗、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赤茯苓、川芎、甘草等药配合而成。治疗疮疡寒热等症。

荆术散 《集验方》,即用荆芥穗、苍术、赤芍药、甘草、生姜、葱白等配合而成。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荆芥含有挥发油,油中含有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的右旋柠檬烃。如煎剂及浸剂,有解热作用,还有增加皮肤血行、增强汗腺分泌等作用,能促进疮癣病变组织的破坏和吸收。

体 会:荆芥一药,出于《吴普本草》。别名假苏。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咽喉肿痛、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以及痈肿、疥疮瘰疬等病症。如解表,可生用;止血,可炒炭用。

此外,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较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强,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剂中常用紫苏,在理血剂中多用荆芥。

5.防 风

处方名:防风、防风炭、炒防风、青防风。

药 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性 味:辛、甘、微温。

归 经:入膀胱、肝、脾经。

功 能: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

应 用: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风热感冒、发热恶风、目赤、咽痛,风湿痹痛,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以及止泻、止血等症。

配方举例:防风长于祛风,故名。能解表邪,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因而两药往往配合同用。如果配合羌活、防己等药,可以治疗风湿痹痛等症;治疗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可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用于腹痛泄泻,可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药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防风汤《证治准绳》,即用防风、葛根、秦艽、桂枝、甘草、当归、杏仁、黄芩、赤茯苓、生姜等药配合而成。治疗感冒骨痛等症。凉惊汤《医宗金鉴》,即用防风、钩藤、青黛、黄连、牛黄、生姜等药而成。可治疗小儿痉挛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防风含有挥发油、甘露醇、醣、苦味甙等。煎剂对多种痢疾杆菌及枯草杆菌有强烈的抗菌作用;对某些皮肤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此外,本品煎剂有中等度解热作用;对关节有镇痛作用。

体 会:防风,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关防风、青防风。防风一药,顾名思义,是具有祛风止痛作用的药物。它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它微温而不燥,药性较为缓和,故又可用于风热壅盛,目赤肿痛,咽喉不利等症,与荆芥、薄荷、连翘、山栀、黄芩等药同用。至于祛风解痉方面,则力量较弱,如用治破伤风,本品只能作为辅助药物,不能独任其功。

防风与荆芥常配合在一起同用,以祛风解表,有如麻黄配合桂枝,以发汗解表,也是取它相须的作用。但荆、防发散之力不如麻、桂,作用较为缓和。至于荆、防两药相比,则荆芥发汗之力较强,而防风祛风止痛之功较好。

前人认为,防风能升脾阳,可用于脾虚泄泻。根据临床体会,防风炒用可减弱它祛风的力量,确有止泻的功效。

防风炒炭,又可用于崩漏而见血色清淡者,与温经止血的炮姜相比,则功用相似而力较逊。

6.羌 活

处方名:羌活、川羌活。

药 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福氏羌活的茎及根。

性 味:辛、苦、温。

归 经:入膀胱、肾经。

功 能:祛风解表,除风湿,止痛。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风湿痹痛及头痛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于感冒风寒,兼有头痛、肢体疼痛者,可配合防风、荆芥、白芷等药同用;如用于风湿痹痛在上半身,治头、项、脊背疼痛者,可配合细辛、川芎等药同用;如周身痹痛者,可配合秦艽、威灵仙、独活等药同用。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即用羌活、防风、白芷、生地、苍术、黄芩、细辛、甘草、川芎等配合而成。治疗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等症。羌蒡蒲薄汤《验方》,即用羌活、牛蒡子、蒲公英、薄荷叶等而成。治疗外感风热,如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羌活含有挥发油。对皮肤真菌、布鲁氏杆菌有抑制作用。

体 会:羌活,出于《神农本草经》。羌活一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如果用在解表药时,应将它的发汗与祛风止痛两种功效密切联系起来,即在临床上用于风寒表症时,必须兼有头痛或骨节酸痛等症,才能考虑使用。至于治疗风湿痹痛,无论有无表症,都可使用。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体会,本品退热的功效较好,可配合清热药如蒲公英、板蓝根等药治风热表症,而且在退热后无反复现象。但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患者胃纳情况,掌握适当的剂量。

7.细 辛

处方名:细辛、北细辛、炙细辛。

药 材: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带根全草。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心、肺、肝、肾经。

功 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齿痛、风湿痹痛、痰多咳嗽、口疮、鼻渊、舌上生疮等症。

配方举例: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可配合羌活、荆芥、川芎等药同用;对外感风寒,阴寒里盛的病症,须配合麻黄、附子等药同用;头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药同用;齿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药同用;风湿痹痛可配合羌活、川乌、草乌等药同用;如治疗肺寒咳嗽,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可配合干姜、半夏等药同用;治鼻渊,常配合白芷等同用;治疗口舌生疮,可单用细辛,研末,加水调成厚糊状,敷于脐部,外盖油纸或塑布,再用胶布固定。温肺化饮汤

原名小青龙汤,《伤寒论》,即用麻黄、桂枝、芍药、细辛、五味子、干姜、半夏、甘草等配合而成。治疗寒饮咳嗽气喘等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即用麻黄、附子、细辛配合而成;可治阳虚而兼外感、身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减、神衰欲寐等症。

用量用法:5~8克,煎服。外用适量。

现代药理:细辛含有挥发油,油中有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左旋细辛素。有镇静作用。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在动物实验时,如将挥发油大剂量应用于动物,初时引起兴奋,继则出现麻痹,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逐渐减弱,反射消失,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细辛,具有解热作用,也有局部麻醉作用。对传导、浸润麻醉及粘膜麻醉均有效。水煎剂有镇痛、镇咳作用。对子宫还有抑制作用。

附 药:杜衡,似细辛而非细辛。为马兜科植物杜衡的带根全草。性味辛温。功能散风寒、化痰、行气,适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等症。一般用量为5~10克,煎服。

体 会:细辛,出于《神农本草经》。根细而味极辛,故名细辛。也称小辛、少辛。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甚佳。本品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力量较弱。它在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临床用于风寒表症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或者外助麻黄以发汗解表,内助附子以扶阳温肾,治疗阳虚体质的外感风寒、形寒怯冷等症;或者取其兼有止咳、镇痛作用,用于风寒表症兼有头痛、身痛或咳嗽等症。

此外,在镇咳方面,可配干姜以温肺化痰,配五味子开阖并施,配麻黄宣畅肺气;在止痛方面,可配合白芷治牙痛,配川芎治头痛,配乌头治痹痛。这都是临床常用的配合方法,可供参考。

8.白 芷

处方名:白芷、香白芷。

药 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川白芷、杭白芷的根。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肺、胃经。

功 能: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眉棱骨痛、齿痛、疮疡肿痛、妇女白带、鼻渊等症。

配方举例:如头痛剧痛者,可配合羌活、细辛等药;鼻塞者,可配苍耳子、辛夷花等药应用。

如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的头额、眉棱骨、上下齿痛者都可应用白芷、细辛等药进行治疗。如头痛可配藁本、蔓荆子等药;治眉棱骨痛属于风寒者,可单独应用本品;属于风热者,可配黄芩等药同用;治齿痛可配合石膏、升麻等药同用。

如用于疮疡肿痛,治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贝母等药同用;脓成不溃者可配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金银花等药同用。治妇女寒湿白带可配海螵蛸等药同用;若属湿热带下,可配合清热燥湿药物如黄柏、椿根皮等药同用。

此外,白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有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药水煎内服;并有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中即有本品配在其中。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外用适量。

现代药理:白芷含有白芷毒素。小量的白芷毒素,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中枢及脊髓,出现呼吸增强,血压上升,脉搏徐缓与反射亢进,并见唾液分泌增加,甚或发生呕吐。如用量大则发生惊厥、麻痹。因此,少量可作为中枢兴奋剂。

白芷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白芷浸液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白芷含有当归素等。杭白芷根含佛手柑内酯等。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

体 会:白芷,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香白芷、九步香、金鸡爪。本品辛散祛风,温燥除湿,芳香通窍,善能止痛,又可消肿排脓。它的止痛功效较好。根据临床实践,不仅可用治头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配荆芥、防风,能散风寒而止头痛;配苍耳子、辛夷花,能通鼻窍而治鼻渊;配白术、茯苓、乌贼骨、芡实,可健脾燥湿而治寒湿白带;配黄柏、苍术、椿根皮,可清热燥湿而治湿热带下;配银花、天花粉、当归、甘草等药,可消肿排脓而治疮疡肿痛;配桑枝、秦艽、独活等药,可祛风止痛而治风湿痹痛等症。

此外,本品如研末调敷,可治痈疽疮疡、皮肤瘙痒、毒蛇咬伤等症。

9.藁 本

处方名:藁本、川藁本。

药 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根茎及根。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膀胱经。

功 能:祛风、散寒、止痛。

应 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以及巅顶头痛等症。

配方举例: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头的巅顶,有止痛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配合白芷、川芎等药应用。

此外,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配合羌活、苍术等药同用。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即用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等而成。治疗感冒头痛。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藁本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3-丁基苯酞、蛇床酞内酯。煎剂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体 会:藁本,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野芹菜。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祛湿止痛。对风寒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风湿骨痛、寒湿腹痛、急性肾炎水肿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10.香 薷

处方名:香薷、陈香薷。

药 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

性 味:辛、微温。

归 经:入肺、胃经。

功 能: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应 用:用于夏季感冒风寒、呕吐、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配方举例:香薷有发散风寒,发汗解表作用,多用于夏季贪风乘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配合藿香、佩兰同用;又可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药同用;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白术同用以健脾利水。香薷饮《和剂局方》,即用香薷、厚朴、白扁豆等配合而成。治疗暑期感冒、腹痛下利等症。薷术丸《深师方》,即用香薷、白术等合制而成。治疗暴水、风水、通身皆肿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香薷含有挥发油,其成分为香薷酮、倍半萜烯等。能使肾小球充血,滤过压增大,而起利尿作用。

体 会:香薷,出于《名医别录》。别名香茹、香草。本品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冷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物。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医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以祛暑解表时,必须具有怕冷及无汗的证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黄芩等药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热、大汗、烦渴等症,就应考虑本品是否应用。

11.生 姜

处方名:生姜。

药 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性 味:辛、微温。

归 经:入肺、脾、胃经。

功 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胃寒呕吐,以及鱼蟹中毒、呕吐腹泻等症。

配方举例:生姜主要用于发散风寒,治疗感冒轻症,煎汤,加入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本品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药同用。

生姜为止呕的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疗胃热呕吐,须配黄连、半夏、竹茹等药同用;如用解鱼蟹之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此外,生姜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半夏、南星中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

生姜外用,可治疗疟疾;取生姜适量,捣烂、包敷于两膝盖处,在疟疾发作前4小时包敷,连续包敷数日,可以截疟。如果皮肤发痒马上拿掉。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即用生姜、半夏配合;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用量用法:2~3片(每片约1~2克),煎服。外用适量。

现代药理:生姜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树脂、淀粉等。挥发油中含姜醇、姜烯、樟烯、龙脑、枸橼醛及桉油醚等。姜辣素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强烈的辣味,乃是结晶性姜酮及油状液体姜烯酮混合物。

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在动物实验中能抑制大鼠的蛋白性关节炎。姜的滤液在一定时间内不同的浓度下,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

生姜还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升高血压,促进发汗。

附 药:生姜汁,即将生姜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3~10滴,冲服。

生姜皮,即用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3~5克,煎服。

煨姜,将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泻的功用。适用于胃腹冷痛、泄泻等症。一般用量为2~3片,煎服。

体 会:生姜,出于《本草经集注》。本品性味辛微温。常用于发散风寒,治疗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但它的发汗作用较弱,一般只作为发汗解表的辅助药品,如配合麻黄、桂枝等药同用才能增强发汗力量。

生姜解毒,能解半夏、天南星,以及鱼蟹鸟兽等肉之毒。

12.葱 白

处方名:葱白、葱白头。

药 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的新鲜鳞茎。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肝、胃经。

功 能:发汗解表,通阳。

应 用: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腹泻腹痛、小便不通、腹胀等病症。

配方举例:本品虽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常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他相关药物,如豆豉、生姜等。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利、脉微等症,可配合附子、干姜等药同用;如治小便不通,以及寒凝腹痛等症,用新鲜葱白,大5~6枚,小10枚左右,捣烂,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衬垫,再用热水袋温熨,感到舒服有效。

用量用法:3~8枚,煎服。外用适量。

现代药理:葱白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在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有抗菌作用;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葱白滤液在试管内还能杀灭阴道滴虫。

制 法:取大葱除去皮、根须、叶,只留葱白,用清水洗净,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2次,以消毒刀切成细末,放入乳钵捣成泥状,加入1/3的蜂蜜,置于密闭容器内备用。根据病灶情况,每1~2日换药一次。

体 会:葱白,出于《名医别录》。别名葱茎白、葱白头。性味辛温。有发表、通阳、解毒功效。对风寒感冒、阴寒腹痛、腹泻、痢疾等症有一定疗效。如治小便不通,炒热布包熨脐部;治疗痈肿,炒热捣烂敷患处。

13.辛 夷

处方名:辛夷、辛夷花、木笔花、春花。

药 材:为木兰科植物,落叶灌木,木兰的花蕾。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肺、胃经。

功 能:散风、通窍。

应 用:用于鼻渊、鼻塞、流涕腥臭等症。

配方举例:在临床上用以治疗鼻多浊涕不闻香臭的鼻渊症,可配合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药同用。辛夷散《济生方》,即用辛夷、白芷、升麻、藁本、防风、川芎、细辛、木通、甘草等配合而成。治疗头风头痛,鼻渊鼻塞等症。

用量用法:5~10克,煎服。

现代药理:辛夷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有柠檬醛、丁香油酚等。有收缩鼻粘膜血管作用。此外,本品还有非挥发性成分,有降低血压及收缩子宫作用。

体 会:辛夷,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木笔花。性味辛温。有散风寒,通鼻窍作用。对鼻渊、鼻塞等症有显著疗效。常与白芷、细辛、防风、苍耳子等药配合应用。

14.芫 荽

处方名:芫荽、胡荽。

药 材:为伞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胡荽的全草。

性 味:辛、温。

归 经:入肺、胃经。

功 能:发表透疹。

应 用:用于小儿麻疹初起,透发不快,发热无汗等症。

配方举例: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内服可配合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同用。

外用本品煎汤熏洗,或乘热频擦,可助麻疹透发。

此外,本品略有芳香开胃作用,可作菜肴中的调味品,但不宜多食。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汤乘热熏洗。

现代药理:芫荽含有挥发油、苹果酸钾;芫荽子含有挥发油、含氮物质、淀粉、苹果酸、钾盐、有机酸钙盐、脂肪、蛋白质、多量维生素。

芫荽子制成的芳香性乳剂溶液,用于化脓性疾病的创面上,有使创面干净,促进肉芽形成的作用。

附 药:芫荽子,又称为胡荽子。是胡荽的果实。性味、功效、用量均与胡荽相同。

体 会:芫荽,出于元·吴瑞《日用本草》。别名胡荽、香菜。性味辛温。功能发汗透疹,健胃消食。可治疗麻疹初期透发不快、感冒无汗、食滞胃痛、痞闷等症。如用治透麻疹,亦可用鲜胡荽煎汤熏洗。

二、辛凉解表药物

此类药物,性味多为辛凉,发汗作用较弱。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而以口渴、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热症状。

此外,对于风热所致的咳嗽、以及麻疹不透,或疮疡初起具有表热症状者,也可选用。

1.薄 荷

处方名:薄荷、薄荷叶、苏薄荷。

药 材:为唇形科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

性 味:辛,凉。

归 经:入肺、肝经。

功 能: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

应 用: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初起有表症者,咽喉红肿疼痛,以及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配方举例:本品主要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可配合荆芥、桑叶、菊花、牛蒡子等药同用;如风寒感冒,身不出汗,可配合紫苏、羌活、防风等药同用;咽喉红肿疼痛,可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药同用;也可研末吹喉,治疗咽喉红肿热痛病症;如风热外束肌表,麻疹不透,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可配合蝉衣、荆芥、牛蒡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药又稍具疏肝解郁之功,可配合柴胡、白芍等药,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胸闷胁痛等症。薄荷汤《普济方》,即用薄荷叶、牛蒡、甘菊花、甘草等配合而成。治疗风热攻目,昏涩疼痛等症。

用量用法:5~8克,煎服(本品含有挥发油,用于解表透疹,散风利咽,宜后下为宜。但用于疏肝解郁,则不必后下,可以同煎)。

现代药理:薄荷含有挥发油(薄荷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还有醋酸薄荷酯及其他萜烯类化合物。

薄荷油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能使感觉麻痹,故外用有止痛、止痒作用。

薄荷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在试管内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体外试验亦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附 药:野薄荷,草药名“见肿消”。在上海地区野郊遍生。可用于肾炎、水肿,常配合葫芦壳、合子草等同用。一般用量为5~15克,煎服。

体 会:薄荷,出于《雷公炮炙论》。别名金钱薄荷、南薄荷、蕃荷菜、苏薄荷。性味辛凉。功能疏风、散热、解毒、透疹。可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麻疹透发不畅等症。

2.牛 蒡 子

处方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熟牛蒡、炒牛蒡。

药 材:为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性 味:辛、苦、寒。

归 经:入肺、胃经。

功 能:疏散风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应 用:用于外感风热、咽喉红肿疼痛、麻疹透发不畅、咳嗽咯痰不爽,以及疮痈肿痛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治风热表症,兼有咽喉肿痛者,可配合桔梗、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治外感风热,咳嗽不畅痰多者,可配合荆芥、桔梗、甘草等药同用;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者,可配合升麻、葛根、蝉蜕、薄荷等药同用;如用治疮疡肿痛等症,可配合黄连、板蓝根等药应用,能清解热毒,对热毒疮疡有一定疗效。牛蒡汤《证治准绳》,即用牛蒡子、大黄、防风、薄荷叶、荆芥穗、甘草配合而成。治疗咽喉肿痛,以及丹毒等症。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牛蒡子含有牛蒡甙、脂肪油、少量生物碱及维生素A、B等。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软脂酸、硬脂酸的甘油酯等。

牛蒡子的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尚有利尿解热作用。

体 会:牛蒡子,出于《本草图经》。别名恶实、鼠粘子、大力子。性味辛苦寒。主要有透发与清泄两种功效,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解热毒。但本品透发的力量较弱,并无发汗作用,故在用于外感风热,或透发麻疹时,须与薄荷等发散药同用,才能收到透发之效。至于它能清泄热毒的作用,较为显著,无论咽喉红肿、痄腮肿痛、疮疡肿毒,以及痰热咳嗽等症都可适用,常与银花、连翘等药配合应用。

牛蒡子疏散风热作用,与薄荷相似,往往配合应用,但牛蒡子长于清热解毒;薄荷长于解表发汗。

由于牛蒡子性寒滑利,能滑肠通便,故脾虚腹泻者忌用;痈疽已溃,脓水清稀者也不宜应用。

3.蝉 蜕

处方名:蝉蜕、蜕退、蝉衣、净蝉衣。

药 材:为蝉科昆虫黑蚱等的若虫羽化后所脱落的壳。

性 味:甘、寒。

归 经:入肺、肝经。

功 能:散风热,利咽喉,退目翳,定惊痫。

应 用: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风疹、瘙痒、麻疹透发不畅、咽喉肿痛、音哑、目赤肿痛、翳膜遮睛,以及破伤风、小儿惊风等病症。

配方举例:如用治风热表症,可配合薄荷、牛蒡子等药同用;治疗风疹瘙痒,可配合荆芥、防风、白蒺藜等药同用;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可配合牛蒡子、薄荷等药同用,但若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合紫草、连翘等药同用;如因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可配合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等药应用。至于治疗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可配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药同用;如用治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可配合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药同用;对破伤风,以及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合全蝎、僵蚕等药同用;对小儿惊风等症,可配合钩藤、僵蚕等药同用。蝉蜕散《沈氏尊生书》,即用蝉蜕、薄荷二味合成;治疗感冒风热,皮肤瘙痒等症。蝉花散《证治准绳》,即用蝉衣、羌活、菊花、谷精草、白蒺藜、防风、密蒙花、草决明、黄芩、蔓荆子、栀子、木贼、荆芥、川芎、甘草等药配合而成。可治疗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

用量用法:5~10克,煎服。如用治破伤风可用25~50克。

现代药理:蝉蜕的主要成分为甲壳质。含氮7.86%,灰分14.57%。在动物实验中,蝉蜕能对抗马钱子、可卡因及烟碱等引起的惊厥死亡;部分能消除烟碱所引起的肌肉震颤。

蝉蜕有镇静作用,能降横纹肌紧张度,又能降低反射反应,并且有神经节阻断作用。

体 会:蝉蜕,出于《药性论》。别名蝉退、蝉衣。性味甘咸凉。功能散风热、宣肺、定痉。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小儿惊痫,夜啼,破伤风,目赤,翳障等病症。

4.桑 叶

处方名:桑叶、冬桑叶、霜桑叶、蒸桑叶。

药 材: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叶。

性 味:苦、甘、寒。

归 经:入肺、肝经。

功 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应 用: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咳嗽,以及目赤肿痛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症,可配合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药同用;若治因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等症,可配合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药同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可配合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药同用。桑菊饮《温病条辨》,即用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甘草、杏仁、桔梗、苇根等药配合而成。对治疗风温初起、身热不甚、头痛鼻塞、咳嗽、咯痰不畅等症有一定疗效。桑杏汤《温病条辨》,即用桑叶、杏仁、象贝母、豆豉、山栀、梨皮、沙参等药配合而成。用治燥伤气分、口渴、干咳无痰、头痛身热者。

用量用法:5~15克,煎服。

现代药理:桑叶含有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在试管内对伤寒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

体 会:桑叶,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冬桑叶、霜桑叶。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痰稠,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物。如配合牛蒡子、前胡、可散风清肺;配合石膏、麦冬,可清燥润肺;配合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

在古代文献中说它能凉血、止血、止汗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5.菊 花

处方名:菊花、黄菊花、白菊花、杭菊花、甘菊花、滁菊花。

药 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性 味:甘、苦、微寒。

归 经:入肺、肝经。

功 能: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应 用: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目赤肿痛、疮疡肿痛,以及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等病症。

配方举例:菊花疏风力弱,清热力强,往往配合桑叶,可治外感风热,也可配合黄芩、山栀等药,治疗热盛烦躁等症。如用于清肝火,疏风热,可配合蝉衣、白蒺藜等药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可配合生地、杞子等药同用。如用治疔疮肿毒有良好的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可配地丁草、蒲公英等药同用,有清热解毒之效。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等症,可配钩藤、珍珠母等药同用。菊花茶调散《和剂局方》,即用菊花、薄荷、荆芥、川芎、防风、羌活、甘草、白芷、细辛、僵蚕等配合而成。治疗头目眩晕、偏正头痛、目赤鼻塞等症。菊花散《和剂局方》,即用白菊花、白蒺藜、羌活、木贼、蝉蜕等药配合而成。可治肝受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多泪涩痛、渐生翳膜等症。

用量用法:15~25克,煎服。

现代药理:菊花含有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黄酮类及微量的维生素B1。全草含有挥发油。有降低血压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在体外均有抑制作用。菊花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冠脉作用。

附 药:野菊,为菊科植物菊花脑的茎、叶。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性味苦辛凉。功能清热解毒,可治鼻炎、支气管炎、风火赤眼、疮疖痈肿、咽喉肿痛等症。一般用量为25~50克,煎服。可治疗蛇咬伤、湿疹、皮肤瘙痒等症,用至100~200克,煎汤熏洗,或用鲜草打烂外敷。

野菊花,即野菊的花。性味与功能与野菊相同,但清热解毒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还有降血压作用,可治疗高血压病。一般用量为15~25克,煎服。外用适量。

体 会:菊花,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甘菊。菊花可分为白菊、黄菊、野菊。白、黄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配合应用。但桑叶疏风清肺功效较好,故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而菊花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6.葛 根

处方名:葛根、粉葛根、煨葛根。

药 材:为豆科落叶藤本植物粉葛的根。

性 味:甘、辛、平。

归 经:入脾、胃经。

功 能:解表、透疹、生津、止泻。

应 用:用于感冒、发热、恶寒、无汗、项强、麻疹透发不畅、胃热口渴,以及脾虚泄泻、湿热泻痢等症。

配方举例:如用治表热症,可配合柴胡、黄芩、薄荷等药同用;用治表寒症而见项强、无汗、恶风者,可配合麻黄、桂枝、芍药等应用;用于麻疹发热口渴,或伴有腹泻等症,可配合升麻等药应用;对胃热口渴,或消渴等症,可配合麦冬、天花粉等药同用;如治脾虚泄泻、湿热泻痢等症,配党参、白术治疗脾虚泄泻;配黄连、黄芩治疗湿热泻痢等症。柴胡解肌汤《伤风六书》,即用柴胡、葛根、石膏、羌活、白芷、黄芩、芍药、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等配合而成。治疗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目疼鼻干,四肢酸楚,脉象微洪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即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等药配合而成。治疗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者。葛根汤《伤寒论》,即用葛根、麻黄、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配合而成。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又治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

用量用法:15~25克,煎服。

现代药理:葛根含有黄酮甙(为葛根素、葛根黄甙、大豆黄酮甙、大豆黄酮等)、多量淀粉。能扩张脑血管及心血管,并有较强的解热作用,略有降低血糖作用,又能缓解肌肉痉挛等症。

以大鼠实验,葛根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反应有保护作用。

附 药:葛花,药用粉葛的花。性味甘平。功能解酒毒、醒酒止渴。适用于饮酒过度、口渴、胃气受伤。一般用量为5~10克,煎服。

体 会:葛根,出于《神农本草经》。别名甘葛、粉葛。葛根甘润性平而偏凉,有升散、退热、生津的功效。凡是邪郁肌表,身热不退,不论口渴或不渴,有汗或无汗都可应用。

据报道,本品近年来临床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项背强痛及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本品生用称粉葛根,用于解表、透疹、生津;炒用称煨葛根,用于止泻(有的地区,如上海系用麸皮炒至黄色,用麸制是取它有和胃之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