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05:29:16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

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试读:

引言

班级活动,顾名思义,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集体活动。实际上,班级活动是一个不很确定、不很统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比如从广义上来说,班级里大量的活动是各科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总蕴含着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内容。那么,教学活动算不算班级活动呢?如果我们在认识上不拘泥于“课外”这一条件,教学活动就是最主要的班级活动了。当我们以“课外”对班级活动加以限定时,又会发生歧义,比如,我们的“班会”课是排在课表里的,劳动技术教育课则是必须进行的课业,它们是作为“课内”还是“课外”呢?许多语文教师(有些就是班主任),常常利用作文课时间与班主任协作开展一些活动,像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参观访问,这些活动又怎么算呢?当然,各任课教师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直接进行的授课活动,班主任的参与度较低,我们不拟加以探讨。

为了把对班级活动的探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我们不妨对“班级活动”做一狭义的界定:班级活动是指在学科教学以外,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等。

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班集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能促进班集体的成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感到集体力量。成功的班级活动往往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长知识,增才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班级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与基础,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也不例外,在“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目标指引下,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法和引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此同时,在继承我国传统课外活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日益受到世人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增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学习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无疑成为传统班级课外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领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班级活动每个班主任都要组织开展,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我国关于班级活动的研究,尤其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书的编写初衷便是想在这一领域做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从育人目标、应遵守的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策略、有效评价等方面对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予以探讨和研究,既有对班级活动的理论认识,又辅以大量案例以使读者了解班级活动的实践成果。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为广大教师朋友开展班级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当然,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本身的教学实践工作。这些资源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更大的效益,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的实践。

第一章 班级活动育人目标的多样化

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实现不同教育目的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活动已经日益成为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广大教师如果试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达到育人目的,首先就要明确班级活动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时有的放矢。在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整体关注,既要有情感性目标,又要有能力目标和知识性目标。

第一节 情感目标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阶段是人的兴趣、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儿童的精神情感不发达,直接印象积累贫乏,形式主义地掌握大量知识,必然造成人的感受性萎缩。美国哈佛大学的相关课题研究也表明,在一定的年龄以前,逻辑思维的发展与非逻辑思维的发展存在着相互抑制的关系。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过多重视知识、方法的传授,致使学生在逻辑、记忆等方面相对擅长,而在情感、态度、创新、交往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相对薄弱。

班级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课程目标不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偏差,致力于学生情感性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和科研道德,具有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尊重差异,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具有合作和交流的意愿;使学生具有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自己勇于探索、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深入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具体的情感性目标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体验性

班级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的活动,来获得对身边世界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因此,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尤其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切身体验到书本、教师讲授所不能给予的东西,能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在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的同时,慢慢探索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进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班级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类情感体验:

1.对自然的体验。主要是学生通过触、听、看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进而崇敬自然,自觉萌发对自然的热爱,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2.对人的体验。学生在各种领域的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身的价值,学会自立,学会关心他人如老师、家人、朋友的情感与品格,增进彼此互相了解和信任。

3.对社会的体验。班级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其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守纪、协作、友爱的精神,以及自主构筑美好生活的态度与实践精神,培养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社区文化艺术的情感和态度,培养社会互帮意识和爱护公共事业等道德品质。

班级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情感体验,可使学生、社会、自然获得和谐统一的整体发展。二、责任感

责任感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在心理及行为上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一种义务和职责。它是创造性人格中的重要因素,是创造力产生的内部动力,能激发人的巨大的创造力,使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班级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周围社会的现状和变化,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关心国家与社会的进步,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人与人如何友好相待,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三、效力感

效力感又称自我有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确信。效力感和万能感具有质的差异。万能感是一种围绕着自己的意图即什么都能够简单地实现的感觉。相对于万能感的效力感,是伴随着为实现愿望而付出的积极努力的积累、聪明才智的发挥、问题解决的过程产生的,它是对自我能力高低的一个正确估价,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所限和不足,正确地面对现实。效力感对于学习计划和练习计划的制订、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功能。

具有万能感的人表现出对他人的优越感;具有无力感的人表现出对自己相对于他人的劣等感;而具有效力感的人,在人生中基于自我的独立性,能够面向自己所喜欢的课题,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解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独特意义和对他者的贡献,这是构筑自我幸福的重要感觉。

效力感从婴幼儿期开始,是通过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得到快乐的反应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通过感觉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获得认知。儿童做出某种反应,按照自己的意图作用于环境,这样能够逐步形成作为能动者、主体者的自我,并且,在长期的复杂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应对各种挑战,加深对自我能力的自信。培养个体的效力感,需要为个体营造一定的环境,提供自我探索的活动。班级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与表现性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效力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四、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美国心理学家玛瑞琳·沃特森指出:给一个公平的、仁慈的、地位平等的团体的每一位能起作用的成员提供与别人一起学习的机会,让其发挥作用,这是非常有益的,它教会孩子们去关注团体中其他成员,发扬利他主义的精神,而其行为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自发的亲社会性。

当前,在我们的独生子女化的社会中,学生与同龄人缺少交往和交流,往往不会或不善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交流合作。但世界是开放的,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懂得合作、善于合作的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教会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相互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又能够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班级活动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学生彼此认同、尊重、理解与宽容态度的养成。另外,班级活动中诸如“生态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内容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五、好奇心

所谓好奇心,是指不断地对所处环境内的新异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进一步得到信息。它是由于个体对于知识感到不足而产生的,包括没有明确方向性的扩散性的好奇心和具有明确方向性的特殊的好奇心。

人类个体最初表现为没有方向性的扩散性的好奇心,然后逐步发展为有明确方向性的特殊的好奇心。它伴随着自律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个体对于对象的兴趣,而且在进一步的集中性学习中深化了兴趣。

好奇心是使个体产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前提与基础,它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学习和活动的进行不断发展起来的。有些儿童缺乏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与他们好奇心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学生缺乏好奇心又与他们缺乏自然性、社会性等各种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每天被束缚在学校狭小的空间环境内,长期的司空见惯产生了对任何事物的无动于衷。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时空环境,使学生在拥抱大自然和走向社会的体验活动中,逐步培养起对自然和社会的广泛的好奇心。六、感动心

感动心是被有价值的事物感动的心理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内心激动”。具有感动心的个体不仅能够亲身感受、感觉到外部的事物和现象,而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产生一种内心能动的、主动的活动。

丰富的感动心是通过体验和行动而形成的。人类个体正是在体验、行动的过程中,在感觉有价值的事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加深自我实现的真情实感,不断增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班级活动在为学生创造体验性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培养和发展起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感动心。感动心是形成人的感性认识的基础,是增强理性认识的源泉。七、自律心

自律心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活动,是在寻求调和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关系达到“共感的理解”时所产生的。自律心在个体3~4岁就开始萌生,但是,在当今少子化、独生子化发展的时代,儿童的行为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较少按照公共的规范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在当今时代,加深儿童对他人的理解,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他人的意识和想法,通过相互交流而相互体谅,能够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他人的存在,达成共感的理解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班级活动旨在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合作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另一方面也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意识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态度。八、共生心

共生的概念已经扩大到世界范围领域内对人类生存问题的解释,涉及了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领域,它包括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科学、理性与感性、传统与尖端技术、社区性与世界性、历史与未来、世代间、城市与乡村、海洋与森林、抽象性与具体性、部分与总体、身体与精神、保守与革新、开发与保全等各种各样的概念。

关于共生的概念,日本建筑家黑川纪章作了如下阐述:(1)从蕴涵在对立和矛盾的竞争、紧张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关系;(2)对立与合作是必要的,并在相互的理解中建立积极的、肯定的关系;(3)不可能由单方面创造新的可能的关系;(4)尊重相互所具有的个性和领域,扩展相互之间共同的项目;(5)在给予和被给予的大的生命系统中了解自己存在的位置和价值。

共生是尊重异质的、对立的相互独立性,积极地寻求相互生存的关系,它不同于“共存”(避免灾害的并存)、“调和”(对于差异要素的调整)、“妥协”(用共同的项目建立同一性的关系)的方法。

共生心的教育,主要是围绕着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和人权、福利、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影响。人类“地球村”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以世界一体化的视野培养学生共同生存的态度和意识。人类共生心的形成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环境(自然、社会、文化等)等关系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在社区社会中与不同异质的人群(不同年龄、外国人、高龄者、障碍者等)广泛交流,才能理解共生的意义,理解共生的价值,感受生命的重要和生命的有限。班级活动更主要是致力于学生共生心的培养。案例一、我是小导游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为陌生游客主动导游,树立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动性。2.学生通过了解社区的背景资料和向游客介绍,产生热爱社区的感情,为将来社区建设贡献力量打下情感基础。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懂得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二、饮料与健康情感目标:1.以学生自身的健康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对饮料的选择与身体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关注自我的意识与健康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2.通过对饮料与健康的调查研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3.学生通过请不同的人来担任活动的指导老师,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老师,随时都有新的问题出现,懂得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

第二节 能力目标

班级活动需注重于能力和情感的培养,着眼于后天的、显在的、广义的能力概念,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力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等能力。个体的认知能力是在一定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主要关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人认为班级活动作为实践性课程不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其实这是对班级活动的一种误解。

班级活动虽然没有系统知识的传授,但并不意味着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事实上在实施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更加强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式的学习过程,增强了自身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班级活动力图通过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对观察结果和抽样结果的分析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分析力;通过学生自主地进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研究设计、实施、统计、评价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认知能力是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二、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不仅包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包括直觉的形象思维能力;不仅包括聚合性思维,而且包括发散性思维;不仅包括常规性思考,而且包括批判性思考等。不同的思维能力、品质需要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内容。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数的处理、比较分析、假说检验等活动形式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心性的理解、价值判断、自我反省等活动形式进行的。聚合性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性探究来培养,而发散性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对问题域的扩充来培养。

班级活动主要是通过综合的、复杂的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各种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得以统合发展的。三、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班级活动的核心目标。班级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出相对于学生自身的“新的价值”和“新的作品”,而不强调具体的某项发现、发明和创造,并且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创造能力可以说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学生运用自身的可能性去发现、探求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新经验,不断使自身的个性朝向理想的目标发展。

班级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观点。它力图通过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记录,以及对观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四、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学科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弊端,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激发。同时,它也使学生缺乏研究意识和独立研究能力。而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方式。

提倡自主研究、自主探究是班级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世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相关的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另外,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往往以某一主题形式展开探究。如在主题探究过程中,学生要具备资料收集、鉴别、分类整理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并且具备预测和推理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从问题的提出、选题确立、研究的开展、研究资料的收集、统计和整理到研究报告的提交,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一切都有助于对学生研究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五、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在其提出的题为“学会发展”的主题报告书中,特别强调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它指出,传统教育缺乏整体性,注重精英教育,因而主张未来的教育要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间建立完整体系,使教育不再是精英分子的特权,亦不专属于特定的年龄层,而能融入整个社会、每个人的一生。显然,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通过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制度的改革、全社会参与教育机会的提供等途径方能具体实现。

终身学习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学习是持续一生的历程。个体在任何生命发展阶段均需不断学习,才能有良好的适应性以跟上社会的变迁与时代潮流。

2.学习的渠道和方式是多元且弹性的。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各种形态具有弹性、协调性,学习场所包括了学校、家庭、社区、工作场所等,学习的方式也不再限于面对面的讲授,利用传播媒体和通讯网络也可以进行学习。

3.学习强调自主的精神(即自我导向的学习)。与有意识、有目的地自然性学习相对,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代表一个人不但要对个人的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而且要知道如何学习。

4.学习内容无所不包,是一种全人发展的教育。终身学习的内涵是帮助一个人成长,增进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学习新知识与职业技能,道德伦理、体能健康、社群关系、美学艺术等生活文化也同等重要。

5.学习是一项权利而不是特权。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所有的国民在一生中皆应有同等的学习机会。终身学习倡导注重全民的学习权,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学习机会要受到保障。

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班级活动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性的需要。比如班级活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以体验式和自主探究式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地参与体验和研究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产生不同的问题,并以自主的方式收集和整理资料,从而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询问他人等手段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筛选,以形成对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自我见解。这一过程完全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可能。六、交往与交流能力

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具备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生与同伴以及与异年龄间、异民族间、异国间人们的平等交流与交往,通过国际间、校际间、异年级间、同年级间等集体和小组交流,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助、表达、倾听、尊重、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通过网络信息交流、研究会和发表会的设计、运营、评价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

班级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的交流与交往。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他们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各自负责不同的研究子课题,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达成共识,最终促进整个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活动等活动,学生可以走出校园,与社区相关人员进行联系与接触,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通过这些手段可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会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冲突与纷争,学会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尊重别人的成果。七、表现能力

表现能力是将感觉和思考的事物表现出来并能够使自己和他人理解的能力。它是个人的内在世界转化的过程。关于表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分科课程主要致力于文字表现能力以及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可是人的表现活动不限于学科课程的范围,它还包括着诸如演说、讨论、实习、戏剧、例会等表现活动。

表现能力主要包括交流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交流能力是自我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能力。一方面,它是个体通过交流向他人表现自我内心世界的表现能力。关于这种表现能力,美国精神医学者索利凡的研究结果表明,8岁到11岁的儿童,重视同性的亲密的朋友关系。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摆脱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开始重视对方的感受性,并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儿童在亲密的伙伴关系中生成的自我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在于,在这之前,由于缺乏知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形式,导致儿童具有某种错误或者不正确的世界观。但是,当他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之后,就会由自我内在的封闭世界转向伙伴间相互反省的开放世界,通过自我表现由伙伴的感觉来判断和认定自己的行为,从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另一方面,个体通过面向他人的表现,能够通过他人的反应了解自己发出的信息。如果得到对方积极的、肯定性的评价,则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信。而综合表现能力是个体在解决问题和发表成果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的能力。

表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自我思考、自我发现等集体的表现活动中进行的,它要求我们的教育课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问候、演说、表达、讨论和交流活动等形式,综合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使学生形成满足感、充实感,在相互认识的过程中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班级活动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成果交流和成果展示两个方面。学生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和研究完成之后,都需要对自己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展示。此时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进行,如演讲、课本剧、模拟情境、答辩会等,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他人能够理解、接触,直至达到共感。这些活动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八、领导和参与能力

领导能力是指个体在追求集体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团体或者团体成员以及集体目标达成方面的一定作用和影响能力。诸如对集体或团体目标的设定、计划的制订、全体行为的调整、综合、设计等采取有效的行动,或者说能够使每个成员产生满足感,提高成员的士气。

参与能力是指个体在追求集体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于集体行动的支持与配合的能力。

缺少组织领导能力和支持、协作的精神,是当今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后者。当代社会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和被领导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领导和参与能力是在集体讨论、作业、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诸如通过学生自我选择主题实践计划、社区社会的协作活动、信息资料的收集以及大型节日活动的设计、组织、排练、演出等,能够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领导和组织、参与和配合的才能。

围绕着学生领导与参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经常性的表扬,让学生分担不同的任务角色,积极利用小集体的活动,进行经常性的评价与反馈。这样能够充分给予学生施展领导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个体在群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地位。案例一、我是小导游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查找旅游点的相关信息,如:景点介绍,交通情况调查,主要旅游点名称、票价等信息,初步学会如何查找、收集信息,并将之整理成资料。2.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具体、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如:采用对话式的交谈法交流心得体会,或用图片、文字等将成果展示出来。二、饮料与健康能力目标:1.在探究学习中,通过学生对饮料营养知识的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研究结论,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上网、调查实践等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图书馆以及社会资源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调查河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获取、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调查和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三节 知识目标

人类的知识是多样的,每种知识形态都是相对的真理,它们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班级活动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体验、认识、探究与发现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与学科课程重客观的、理性的、学术性知识不同的是,班级活动更重视的是经验性知识、综合性知识及方法性知识的获得。一、经验性知识

经验性知识,也称体验性知识、临床性知识、生活性知识或日常性知识,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性知识而言的,是由学生的直接体验而获得的知识,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个别性和价值性。

从本质上说,人的学习过程无非就是“经验的重组”过程。这里所谓的经验包含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及结果(广义的学习)的全部。所谓的直接经验是学生直接接受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做出行动,驱使五官真情实感地把握事物。这种直接经验是感性地、整体地把握事物,借助表象加以表征,所以这种经验是随时可以切入、随时可以发展的综合性经验知识。而利用以往的直接经验以及学科教学中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借助当前问题解决中的激活和应用,得以重建、增加新的内容,就是间接经验的获得。

经验性知识是通过接触实际的对象,立足于实际的状况,运用自己的感官作用于对象和实际的状况,通过五官体验具体的对象,从中获得的体验性知识。由体验获得的信息,在其后遇到类似对象和情境时,能够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像这样的经验性知识,未必是作为明确的言语化的知识而积累下来的,而是作为身体感觉运动的知识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各种各样解释的基础。

经验性知识,重视学生的课题意识、思考的过程和方法,重视直接经验和感受,强调个体经过过程的能动性、体验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性。可见,经验性知识是学生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活动关注知识的生活性、多样性及个体价值性,因而,它更侧重于学生经验性知识的获得。二、综合性知识

综合性知识是相对于分化的学科知识而言的,也称跨学科知识。综合性知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学科的交叉性或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

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人类愈来愈认识到,科学作为一个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个单一的学科,还存在大量的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综合性知识。因此,综合性知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综合性知识成为班级活动的主要知识目标之一,它以综合性主题的形式组成学习单元,通过设置专门的学习时间而展开。

综合性知识目标实现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四种:一是以学问为中心,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统整;二是言语和文学的方法,通过言语进行课程的统整;三是主题的方法,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结合各学科内容构成课程;四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围绕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结合各学科内容进行统合。三、方法性知识

方法性知识是关于学习个体怎样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是形成学习者个体的思维力、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作为方法性知识,它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方法,调查、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评价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是学生未来生存的基础能力,也是一般性的方法知识。同时它也包括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在艺术学科中还要重视鉴赏的方法,等等。

班级活动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各种复杂且综合的问题而构建,期望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如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如何进行观察和实验、如何进行表述和交流等方法性知识。案例一、我是小导游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两种方式了解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旅游景点的特点及了解社区的环境特色。2.学生能通过调查的方法了解游客的基本情况,学会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决定活动的实施步骤。3.学生初步掌握制订活动计划的基本方法。二、饮料与健康知识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与亲身实践认识到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不利于少年儿童成长发育,从而在选择其他饮料的过程中了解饮料的种类及不同饮料的营养价值。2.通过对不同种类饮料的特点的掌握与分析,学会选择健康的饮品,并掌握一定的健康食用饮料的小常识。3.在研究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问卷调查的方法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第二章 开展班级活动要遵循的原则

在班集体教育系统中,班级活动与学科课程教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内涵与目的上的差异,与学科课程教学相比,班级活动在特征、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对设计与组织工作提出了独特的原则性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有不同的原则,难以一一穷尽,本章只能择其要者加以阐明。

第一节 教育性原则

开展班级活动,不仅要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的素质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班级活动,在教育内容上,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线。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直接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的,如“我在祖国怀抱里成长”诗歌朗诵会、“在我成长的路上”征文比赛;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校教育结合的,如“我为母校添春色”建校劳动、“我为母校献一计”献计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人民教育结合的,如“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劳动模范报告、“在建设祖国的行列中”走访共青示范岗或农村青年专业户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家乡教育结合的,如“今日家乡在腾飞”信息交流活动、“家乡蓝图任我描绘”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的,如“烈士墓前的沉思”祭扫活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评活动,等等。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活动对创建班集体有着重要作用,在活动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能得到明显增强。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活动单位的,班级活动的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个体对组织的认同和责任感。如班级可开展“我是家长小助手”家务劳动比赛、“小记者奔向四面八方”调查、“高歌新生活,立志报祖国”看画赛歌、“怎样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小组演讲对抗赛、“让喜讯传遍家乡”为低年级同学演讲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要学习合作,通过合作取得集体的成功。还可开展班级间共同的活动,如“共同扬起理想的风帆”高低年级联谊、“党旗颂”年级歌咏比赛、“我们向祖国宣誓”18岁成人仪式等。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作用和价值,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合作、增强集体意识。三、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在进行班级活动设计时要注意:

1.社会主义教育应与理想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可设计“迈好青春第一步”、“我为团旗添光辉”、“高擎理想的火炬”和“在党旗的召唤下”等活动。

2.社会主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又指导学生认识现存的弊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现实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夯实”理想。

在班级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认识、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也要注意通过活动增强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科竞赛、通信、征文等活动以及开展活动时主持词的设计、撰写活动后的纪实文章,能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又如调查、论辩、对话、演讲等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再如家务劳动比赛、野炊活动等,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就活动的教育意义而言,并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成功的班级活动应该是“一石多鸟”,具有良好的综合教育效益。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活动时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寓庄于谐,寓教于乐,以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以指导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时,还应注意教育目的的明确和教育手段的巧妙,如开展团的知识教育,除讲座外,还可举行与老共青团员座谈、团的知识论辩、自编团报竞赛、团员之家游艺等活动。以团员之家游艺活动为例,在设计时,可安排“知识角”,介绍团的知识,可用“猜歌名”的形式,介绍团歌和革命传统歌曲。以论辩活动为例,可围绕团的知识设计辩论题,这样在激烈的唇枪舌剑中,真理的旗帜会在学生的心头飘扬。通过这些活动,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因此,班级活动的教育性,不仅要表现在组织活动的动机上,也要表现在活动实施后的效果上,要把两者统一起来。

第二节 个性化原则

谈到个性,我们通常想到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即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目前,人们已经把“个性”这个词由心理学范畴扩展到一般的社会生活领域,除了指称人的心理特征之外,还意指社会组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的独特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个性化原则首要内涵当然是尊重学生个性,此外,还包括彰显班级个性、突出活动个性等多重含义。一、尊重学生个性

由于文化传统的关系,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整齐划一的共性,很多时候要求学生为了集体的共性而放弃自我的个性。学校不是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教育不应以培养规格统一的“标准件”为最终目标。在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我们应该尊重并培育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地成长。1.关注学生的群体个性

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相近,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比较近似,这构成了班级学生的群体个性。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层次,分析、把握他们的身体发育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依据班级学生的群体个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如果过于超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就会因陌生而产生隔膜感;如果大大低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又会因过于熟悉而提不起兴趣。因此,班级活动必须与学生的群体个性大致相当,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在不同的年级,可以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活动。(1)抓年级常规教育。如初一上学期,可设计“做合格的中学生”活动。先进行入学教育,如“当我迈进新校园时”新生谈进校体会、“我是这样起步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再根据初中学科的特点,开展“我和ABC交朋友”活动,还进行旨在引导学生愉快地度过课间10分钟的“欢快的十分钟”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2)抓年级教育重点。根据初二年级是学生易分化年级的特点,开展“迈好青春第一步”和“我为团旗添光辉”活动。根据初三年级、高三年级都是毕业年级的特点,分别开展“母校永在我心中”和“走向美好的明天”活动。(3)结合年级实际。起始年级学生学习负担相对轻些,多安排些走出学校的活动,如初一下学期开展“小记者奔向四面八方”调查活动,高一下学期开展“一路欢歌向未来”自行车郊游活动。毕业年级学生学习负担重,应注意使班级活动与学习的联系更紧密些,如初三上学期开展“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格言交流、初三下学期开展“在我成长的路上”征文、“同窗情深共勉励”赠言等活动。2.尊重学生的个体个性

相较群体个性,个体个性更能标志一个人作为独特自我的存在。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在关注学生群体个性的同时,要尊重、发展学生的个体个性,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

目前,很多班级活动都是少数班干部或有表演特长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大部分学生往往沦为配角,甚至是看客。这样的班级活动只是培养了少数学生的个性,但却把大多数学生冷落在一旁。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承担中发现和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譬如,在开展“家乡历史知多少”班级活动时,可以让乐于交际的学生去访问家乡的老人,让喜爱读书的学生去查找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让擅长摄影的学生去拍摄家乡的文物古迹,让行事严谨的学生去分析、梳理、整合各种资料,让擅长写作的学生去撰写家乡发展简史……如此,不仅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多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二、彰显班级个性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个性化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成长,而且还关注班集体的个性化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每一个班级也应具有自己的特征,体现自己的个性。1.通过班级活动,打造班级个性

班级活动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通过班级活动打造班级个性,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共同的行为方式,为班级个性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李镇西在他的“未来班”的实验中,就很好地利用班级活动打造了班级的独特个性:我决定让文学成为我和孩子们共同的爱好。我不但把《青春万岁》、《爱的教育》、《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搬进了语文课堂,而且经常在放学后带着孩子们到郊外去搞“文学写生”:在学校外边的岷江之滨,在乐山大佛对面的绿岛上,在朴素的农舍前或静静的小河边,我们一起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然后当场用文字将这种美描摹出来。我还多次在寒暑假,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去长途旅游: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嵋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却兴趣盎然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和学生的这种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让我感到无限幸福。这种幸福不是我赐予学生的,也不是学生奉献给我的,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

初步确定把“文学”作为自己班级的个性发展目标之后,李镇西不仅在语文课堂上渗透文学教育,而且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学写生”活动,让学生感受并描摹大自然的美,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最终,当他们的诗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青年报》、《读者》、《中学生》、《现代中学生》、《中学生读写》、《少年文史报》等全国各地的报刊上时,这个班级的特殊个性就基本形成了。2.通过班级活动,体现班级个性

班级活动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年级统一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一种是班级自主开展的活动。这两种活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班级的个性,展现不同班级的不同内涵和风貌。

在学校或年级统一开展的活动中,班级虽然无法自主确定活动的主题,但在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却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扬长避短,各擅胜场,体现出班级的个性来。譬如,某中学要开展“青春在飞扬——‘五四’主题纪念活动”,文学见长的班级可以组织青春诗会,用诗歌来激扬青春;书画见长的班级可以开展书画联展,用色彩来描绘青春;擅长社会实践的班级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在行动中挥洒青春的活力;具有环保特色的班级可以开展“青春中国,绿色神州”环保宣传活动,在展示中深化青春的内涵……这样,不仅增强了活动的效果,丰富了活动的内涵,而且使同一主题的活动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突出了活动的多元性和个性化。

班级自主开展的活动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着班级的个性追求。(1)在活动的选题上,要紧扣本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情况和发展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譬如,针对班级里流行看“口袋书”的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2)在活动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本班的特点,制订出适合的方案。(3)在活动的组织上,要选择本班学生熟悉的内容和易于接受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譬如,在一个学生普遍活泼好动、个性鲜明的艺术特长班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与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理念的灌输和思想的规训,还不如组织学生观摩、表演、游戏,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体验、领悟、内化和践行集体主义精神。三、突出活动个性

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教育形式。有学者在考察了活动教育的发展历史之后总结道:“活动教育是对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不断反思与超越的产物,是在与传授式、灌输式教学相抗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主张。”在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与超越过程中,在与传授式、灌输式教学相抗衡的过程中,活动教育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内涵和操作体系,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活动教育的特殊性并不主要体现在“教育”上,而是体现在“活动”上,正是这一关键词把活动教育与其他林林总总的教育形式区别开来。作为活动教育的一种,班级活动理应承续并发展活动教育的活动个性,发挥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1.突出活动的情境性

与学科教学主要传授间接知识为主不同,活动教育主要是学生在真实或虚拟情境中感受、体验、认知,从而获取自我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直接知识和经验,情境性是活动教育的个性特征之一。作为活动教育的一种,班级活动要引导学生走进真实情境,创设虚拟情境,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提升德性,发展心智,陶冶情操,实现自我发展。

班级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中很多情境都具有教育价值,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班级活动。著名班主任蒋自立老师是这样利用真实情境开展班级活动的:新学年伊始,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布置着上了一层楼的新教室。目睹此情此景,我充满感情地说:“祝贺大家更上一层楼,搬进了新教室。对于‘更上一层楼’有何遐想、联想、思想,咱们先自由组合成小组谈谈,等会儿再来个全班发言。”习惯于小组交谈的我班学生,一下子形成了12个小组,热烈地、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各人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每人就拥有两种思想了。

学生换教室本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布置教室也是常见的情境,很容易被班主任所忽略。但在这个案例里,学生之所以很快就能组成小组,“热烈地、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除了学生理解讨论的价值、熟悉讨论的方式之外,还因为蒋老师准确把握了学生的活动情境(布置上了一层楼的教室)和情绪情境(兴高采烈),敏锐地捕捉到教室楼层升高所蕴含的隐性教育意义,巧妙地把学生兴高采烈的情绪引向更深的维度。

很多真实情境都具有教育价值,但是,真实情境毕竟具有不可控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坐等真实情境,班级活动会非常被动。因此,在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中,还需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主动设置虚拟情境。

班级活动虚拟情境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拟真性。即情境必须与现实生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出于教育效果的要求,虚拟情境可以夸张、变形,但夸张、变形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能天马行空、凌空蹈虚。(2)生本性。班级活动的目标是指向学生的,因此,情境设置必须以学生为本,虚拟学生熟悉的内容和情节,以便引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3)教育性。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班级活动中虚拟的情境也应该具有正向的教育价值。2.突出活动的交互性

与学科教学主要是个体的学习活动不同,活动教育主要是以集体形式来开展的,它要求参与活动的每个人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共同推动活动进程,人际交互性也是教育活动的个性特征之一。

班级活动是集体活动,这要求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在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参与集体活动,在人际交互中合作、交流,实现观点和行为的碰撞、交融和整合。当然,这种人际交互并不是随意的、随机的,而是在事先设定的目标和程序的指导下,有组织、有方向地有序交互。

在人际交互中,作为班级活动的主要设计和组织者,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不仅应该是交互活动的参与者,更应该承担起组织和引导的责任,让交互活动在理性、平稳、协调的状态下进行。3.突出活动的实践性

学科教学是以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而活动教育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是活动教育的另一个个性特征。班级活动要重视实践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投入实践、升华实践,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增强能力。

班级活动本身就可以是实践活动。在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科教学与班级活动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譬如,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生活中的“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的内容之后,班主任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了解一个行业的工作,然后在班级中集体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当然,班级实践活动的主题不限于学科内容,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必须掌握的一些实践本领,如生活自理、自救策略、交往技巧等,都可以作为班级实践活动的内容。

班级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实践。有些班级活动虽然是“务虚”的,但其“虚”是为“实”服务的,可以起到指导实践、提升实践的作用。譬如,某班级学生某段时间热衷于送同学生日礼物,而且攀比之风日盛。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开展集体生日活动,以直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俭朴过生日,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友情的深浅与礼物的轻重无关。后一种方式看起来是“务虚”的,但是,认识明确了,行动也就有了依据,这种“务虚”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三节 开放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活动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时代的活水引进教室,让改革的大潮冲击学生的心田。班级活动的开放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一、形式上的开放1.向校内开放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老师、有外班学生参加本班的班级活动时,效果相当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置身于开放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更多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辈教育的力量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因此,只要条件允许,班级活动应向同年级开放,应加强高低年级的联系。这样,既可促进班级的联系,也可促进班级活动质量的提高。为此,在班级活动中,可设计与兄弟班级的“共献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联谊活动,与低年级的“让喜讯传遍家乡”为低年级学生演讲活动,全年级的“我们向祖国宣誓”仪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毕业庆典等活动。2.向家庭开放

家是学生快乐成长的理想港湾,稳定、和谐的家庭生活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发展。班级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集体生活,还要关注其家庭生活。譬如,既请家长经常地参加班级活动,又请家长不断地关心班级活动。既通过家长协助指导,又通过活动促进家长认识的提高,改进家庭教育。

事实证明,一些有关家庭生活的主题班会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我爱我家”班会,让学生在介绍家庭成员、讲述家庭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美好;“家庭运动会”可以让父母和子女的密切配合中深化情感,达成默契;“我当一天家”活动则让学生体会父母在家操持家务的不容易,从而对父母的劳动给予理解和支持;亲子交流互动则可以让父母和子女说出心里话,彼此了解内心的想法,消除隔膜。3.向社会开放

培养社会人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凭借着说教就能实现的。班级活动要促进人的社会化成长,必须主动向社会开放,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素养。(1)认识社会现象

每个学生在班级内都有自己的组织角色,同时也会把自己的社会生活背景带到班级中来,从而使班级带有社会组织的特点,成为社会的缩影。客观地说,班级中既有美好的社会现象,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帮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互助等;也有一些社会阴暗面的投影,如教师收受学生家长贿赂、学生不尊重甚至仇视教师、学生间存在的歧视现象等。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存在的这些社会现象,既不掩饰,也不夸大,帮助学生在认识、辨别的基础上寻找妥善对待这些社会现象的策略。

班级活动除了关注班级中存在的社会现象外,还要适时、适度、适量地把班级外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社会现象引入进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甚至是辩论,在认知层面缩小与社会之间的落差,在行为层面学会分析、甄别、应对各种社会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2)参加社会活动

班级活动面向社会开放,不仅要把社会生活“引进来”,而且还要带领学生“走出去”,让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更加深入地参加社会活动,在行动中提升自己的社会素养。

目前,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等,这些就是为学生打开的一扇扇通向社会的窗户。窗户虽然不能让学生就此迈上社会,但可以让学生由此尝试性地参与社会活动,开阔自己的社会眼界,深化自己的社会认知。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把学生带到这些基地,开展“一日采摘”、“和孤儿一起过‘六一’”、“我是环卫工人小助手”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体味助人的快乐,品尝生活的甘苦,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社区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另一个领域。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情况比较熟悉,也比较有感情,组织开展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居住在一个社区,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不宜采用整个班级集体活动的形式。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让同一社区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开展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适时开展一些全班性的总结或交流活动,让各个小组相互交流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和困惑,班主任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些恰当的指导,以利于活动的深入、持续、有效开展。二、内容上的开放1.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形势,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对于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班级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认识知识更新的异常迅疾,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学习。如可设计“小记者奔向四面八方”调查活动、“我们的建议和呼声”献策活动、“家乡蓝图任我描绘”走访上级领导等活动。2.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

对代表人物的了解,应该既要有“老黄牛”,又要有“千里马”。可设计“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劳动模范报告会、“在建设祖国的行列中”走访工厂青年突击队或农村青年专业户、“青春在边陲闪光”与边防战士通信、“百行百业状元郎”新闻人物特写报告、“小草的情怀”走访不同行业的共产党员等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班级活动的开放性,并非只是强调形式。开放性既表现在形式的开放上,也表现为内容的开放上。在内容上,要注意不断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认识,但对一些暂时还认识不足的问题可适当“回避”。

第四节 生成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一系列材料既提供了教学的支撑,同时也限定了教学的主题、内容,甚至是形式。班级活动则不同,作为一种校本甚至是“班本”的教育形式,班级活动在内容确定、过程演绎、形式选择和结果形成上很难预先进行统一的控制和限定,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一、活动主题的生成性

班级活动也有计划性,班主任对每学期要开展哪些班级活动一般都会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和大致的思路,有些优秀班主任甚至会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制订整个学段班级活动的主题。但是,班级活动计划只能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生成具体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

著名班主任丁如许认为:“班级活动课的基本课型可分为两种:基本课和随机课。”这两种课型都有生成的空间:基本课的计划性较强,但“基本课的内容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可以根据实践调整、充实”;随机课则十分灵活,活动主题和内容都是根据教育实际情况实时生成的。

基本课一般都会被纳入到班级活动计划之中的,但是,班级活动计划只能根据对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情况的预测确定主题,而无法预知班级教育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具体实施时,要对计划的班级活动主题和内容进行细化。

有时候,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事先确定的主题和内容可能还要进行调整,甚至是取消活动。譬如,有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为期两天的春游,但在活动前夕,为安全考虑,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规定,不得组织跨市的中小学春游。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调整活动计划了。

因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复杂性,班级中的许多情况都是无法事先预料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临时确定主题和内容,经常开展随机性的班级活动。当然,班级活动的随机生成并不等于是随意生成,而是一要看有没有活动的必要,二要看有没有教育的可能,只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具备了,生成的班级活动才有价值。如果只是随意生成,那么就会使班级活动过多也过滥,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活动过程的生成性

班级活动过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班级活动预设得过于细致、教条,有可能束缚活动的开展,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火花被忽略,活动显得呆板滞涩;如果预设不充分,完全靠生成,那么班级活动难免会随波逐流,过于随意。

因此,强调班级活动过程的生成性,不是说不要预设活动方案,而是针对当前班级活动预设过于琐碎,活动过程近乎按“剧本”表演的弊端,主张活动预设灵活一点、粗线条一点,让班级活动更加活泼灵动、丰富多彩。

活动过程的生成性有主动生成和被动生成两种。主动生成是指在制订班级活动方案时就预留了生成的空间,活动时,在班主任的鼓励、引导、启发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自主性地生成活动过程。

譬如,在开展“我与父母比童年”的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只要在活动开始时给学生说明活动目的和活动要求,在活动结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和父母比童年的什么,怎么样和父母比童年,怎么样呈现比的结果,班主任没有必要进行统一的规定,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进行。由于没有严格的限制,学生自主生成的活动过程会色彩纷呈、活泼多姿,充满个性和特色。

如果说主动生成基本上还在意料之中的话,那么,被动生成就是指意料之外生成的过程。有时候,班级活动并不一定会沿着预设的路径向前发展,会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情况,从而让班级活动偏离预定的轨道,向其他方向发展。这些意料之外的生成不仅考验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会检验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优秀的班主任都知道,班级活动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也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话剧,而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真思真想、真说真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符合自己事先的预设,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断然予以制止,强行把学生拉回预设的轨道,而应该迅速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学生的言行有一定的道理,具有教育的价值,那么就应该改变预定的进程,生成新的活动过程。三、活动形式的生成性

班级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主题活动,也有常规教育;有实践活动,也有思辨活动;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采取什么样的班级活动形式,不仅要看班级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学生的个性、班级的特点,还要与活动的具体情境保持一致。因为影响因素比较多,班级活动形式的选择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经常需要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进行调整。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班级活动形式的选择上,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喜欢集体讨论;有的学生擅长社会实践,有的学生擅长文艺活动……班级活动虽然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但并不是只见集体不见个人,在优先选择适合整个班集体的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应该适当地留有自主生成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去。

譬如,在开展“我看七十二行”的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可以不规定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并且擅长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样,善于写作的学生可以组成采访小组,采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喜欢实践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行业劳动一天,亲身体验这一行业的工作;擅长画画的学生可以把某一行业一天的工作画下来,形象展现这一行业的特点……由于是自己选择的活动方式,学生通常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活动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同时,由于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的成果也会丰富多彩。

活动形式还带有较强的情境性。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开展同一个主题的活动,在不同的情境下也宜于灵活采用不同的形式。情境因素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环境、学生情绪等,这些因素的变化要求活动形式也应该跟着变化。

譬如,某一班级准备开展一次篝火晚会,庆祝“五四”青年节,活动当天却下起了大雨,原定计划无法实施。但是如果取消活动,为活动准备了很长时间的学生会感到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不妨把室外举行的篝火晚会改为室内举行的青春联谊活动,活动主题不变,活动形式作了适当的调整,学生照样可以在活动中释放活力、放松身心。

第五节 其他重要原则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教育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等,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原则,在此,我们做一简单陈述。一、整体性原则

要搞好班级活动,必须加强计划,着眼整体,特别是要在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教育力量方面突出它的整体性。1.教育阶段的整体性

如初一以行为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初二以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理想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初三以做合格毕业生教育为基础,以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高一以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为基础,以人生观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高二以个性发展教育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为基础,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高三以做合格毕业生教育为基础,以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为核心开展活动。六个年级,各有重点,由低向高,由浅入深。前后联系,螺旋式上升,形成整体,逐步深化。2.教育内容的整体性

教育内容上的整体性,不应是硬性的拼凑,而应是有机的组合。要围绕活动的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加以反映。如初一上学期“做合格的中学生”系列活动,设计以德育为重点的“我在祖国怀抱里成长”诗歌朗诵会,以智育为重点的“我和ABC交朋友”英语学习活动,以体育为重点的“欢快的十分钟”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和以劳动教育为重点的“我是家长小助手”家务劳动比赛。3.教育力量的整体性

如学科竞赛活动,请任课老师出题或任裁判;如联欢活动,请任课老师致辞或表演节目。可设计加强学生与任课老师沟通的“我向老师进一言”与任课老师通信活动。同时,队、班、团的活动有可能合并时,应尽量并为班级活动,这样使几条线拧成一股绳,加强整体协调。

从校内外看,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以求整体效益。在家庭教育力量配合上,可这样考虑:(1)请家长直接参加班级活动。如参加刚进中学时“难忘啊,我的‘黄金时代’”家长回忆中学生活、初二时“伟大的时代召唤青年”家长报告、初三时“一颗红心献祖国”寄语活动、高三时“我们向祖国宣誓”仪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毕业庆典等活动,让家长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与学生对话。(2)请家长经常关心班级活动。由于家长也很忙,不可能经常直接地参加班级活动。可设计请家长经常地关心班级活动,为班级活动献计献策,如开展“我是家长小助手”家务劳动比赛时,请家长出竞赛题,开展“十四岁,新的高度”集体生日庆典时,请家长写祝贺信等。二、主体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主体应是班级全体成员,班主任只是整体中的重要一员。班主任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包办代替,也不需包办代替。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在于使班级整体运转起来。班主任要与班委会相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使全班同学处于兴奋状态,应该使同学们普遍感到,这是我们自己的活动,我们要动脑筋,要想办法,把活动搞成功。

为此,要考虑多设计让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参加的活动。像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烹饪、一分钟演讲比赛、与边防战士通信、为低年级学生演讲、猜测师长赠言,等等,都是全班同学直接参加的。对有些不可能每位同学都直接参加的活动,班主任也应在活动方案设计给予尽可能多的机会。如论辩活动,多组织几队辩论。在台上辩论时,可安排台下助辩的形式,这样增加同学参与的机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使班级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避免少数人在动在忙、大多数人置身其外的被动局面。

同时班级活动的活动内容、形式,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形成方案时,要多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在实施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值得指出的是,主体性原则并不是让学生各行其是,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班主任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出色的指导艺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好活动。三、多样性原则

班级活动,要提高它的教育意义,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赢得学生的欢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让大家在歌声中、笑声中陶冶情操,提高认识,使班级活动有更好的思维空间和实施可能。

如某中学的中学班会基本课,从初一到高三有120个活动,活动形式相当丰富。其中有106个活动形式不相同。而且即使是某些活动采用的是同一形式,但由于年级不同,要求不同,学生不同,也会显得多姿多彩。如毕业年级都有征文活动,高三的“情系母校”将比初三的“在我成长的路上”思路更开阔、感情更深沉。又如同是学习经验交流,高一的“我们握有金钥匙”将比初一的“学海初航品甘苦”显得更有理性,更有说服力。

当然,不同年级也会以各自的特点使人终身难忘,如同是毕业年级的最后一次活动,初三的“二十年后再相会”联欢活动将以活泼、生动的形式留给学生深深的回味,高三的“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毕业庆典则以热烈、隆重的气氛印进学生记忆的脑海。

其实,只要多动脑筋,同一个活动命题,也会有不同的搞法。以“我是家长小助手”家务劳动竞赛为例,可进行口答比赛。口答可设计简答、判断、选择、改错等不同题型,操作可采用叠衣服、整理书包、烙饼、削苹果、拣西瓜等多种形式。这些肯定会得到学生欢迎的。四、易操作性原则

班级活动要在学校教育中站稳一席之地,重要因素之一是要有可操作性,并且容易操作。1.要注意活动的节奏

在一定时间内,活动的次数不能过多,但也不能过少。过多,会冲击文化学习;过少,不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2.要增强“课”的意识

班级活动大部分是在班会课时间进行的。因此,要认真构思“课”的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作为“课”,应有若干个小高潮,逐步推进,并在高潮中结束。如“我是家长小助手”家务劳动竞赛活动,可采用口答与操作交叉进行的方法。每一轮口答题后,安排一轮操作题,每一轮操作题实际上是一个小高潮,最后在烙鸡蛋饼这个大高潮中结束。3.要制订活动方案,便于操作

为了使班级活动有较强的实施便利,班主任要指导学生编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分“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注意事项”、“建议”等项。班主任和学生可依据具体选题和要求实施。

在实际操作中,对“黑板布置”应予重视。因为这对搞好班级活动,营造活动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重视不等于要花很多的时间,或者由老师包办代替。五、序列性原则

班级活动不仅要形成系列,还要形成合理的序列。班级活动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1.纵式结构

整个活动环环相连,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继续和深化。如初一下学期“当家乡的小主人”系列活动有:(1)“请尝尝我们做的菜”(野炊),通过自己做饭菜,体会家务劳动的艰辛,增进与家长的感情交流;(2)“小记者奔向四面八方”(调查),在野炊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调查;(3)“请听我们的建议和呼声”(献策),以小主人身份向有关单位提建议;(4)沿着历史的足迹前进”(参观),了解家乡的历史;(5)“今日家乡在腾飞”(信息交流),介绍家乡建设的成就;(6)“为了家乡,我愿……”(一分钟演讲),表达为家乡的明天而献身的愿望;(7)“贡献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联谊),和同龄人一起为建设家乡而奋斗;(8)“刻苦学习,为我家乡”(学科竞赛活动),把建设家乡的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上;(9)“家乡蓝图任我描绘”(走访上级领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培养参政议政意识;(10)“家乡,请听我们的报告”(新闻发布会),活动的总结。2.横式结构

围绕主题,从不同侧面加以反映。在初一上学期的“做合格的中学生”系列活动中,“我在祖国怀抱里成长”(诗歌朗诵会)、“我和ABC交朋友”(英语学习)、“欢快的十分钟”(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方寸天地趣无穷”(集邮知识讲座)、“我是家长小助手”(家务劳动比赛),就是分别以德、智、体、美、劳为重点,紧扣做合格的中学生这一主题实施的。3.综合交错结构

以初二上学期“迈好青春第一步”系列活动为例。该活动有:(1)“团旗指引我成长”(老共青团员作报告);(2)“怎样才能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论辩);(3)“用热血填写我们的志愿书”(入团志愿书介绍);(4)“烈士墓前的沉思”(祭扫烈士墓);(5)“团旗在我心中飘扬”(编报评比);(6)“在欢快的‘团员之家’”(游艺);(7)“雷锋在我们行列中”(走向社会的义务劳动);(8)“伴着青春的旋律前进”(集体友谊舞);(9)“我们是光荣的后备队”(入团宣誓);(10)“谱写我们的青春之歌”(篝火晚会)。

班级活动的结构虽然呈多态,但总的趋势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前后联系,螺旋式上升的。对每一阶段的活动设计,要注意体现本阶段的特点。如初中的系列活动中都有体育活动的设计。初一进行“欢快的十分钟”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10分钟进行有益的体育活动。初二则开展“练就强健的体魄”青春杯体育竞赛。这一活动分项目开展多种竞赛,其中达标项目的竞赛是在前一活动基础上的深化。初三开展“迈开步伐,走向远方”的远足活动。这一活动不仅锻炼身体,而且有明确的意志锻炼、集体精神的熏陶等内容。

在注意阶段的序列性时,还要注意活动的连续性,不断地加以巩固、深化。因为素质教育并非一次班会活动就能大功告成,但是一次成功的班级活动完全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印象,而且不断地巩固、深化,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章 班级活动要全面开发课程资源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班级活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也不仅仅是班主任,各任课教师也包含其中。更重要的是,班级活动越来越具有了课程的品质,需要系统规划、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实施。而班级活动在新形势下呈现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班级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也就失去了班级活动本身存在的价值。

第一节 了解课程资源的基本原理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课程意识的提高,课程资源的概念在不断地被加以丰富和发展,以至日趋完善。对课程资源最早的研究起于“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1949年他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的来源包括三个: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及学科专家的建议,把学生、社会、学科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同时,他也阐述了课程资源的利用问题,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并无统一的定义,但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从泰勒的经典理论出发,融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从课程目标角度提出课程资源的定义,认为课程资源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第二种方式是从课程实施角度提出课程资源的定义,具体来说是从整体的课程实施角度出发,即把课程资源认为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这种角度的定义完全是为某个具体学科服务,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综合理解各种课程资源定义,在这里我们将课程资源定义为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和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的各种人力、物力、文化资源的总和。二、班级活动资源的特点1.潜在性

课程资源的潜在性是其本质属性,我们说课程资源是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资源的总和,也就意味着其有被开发、利用的潜在性。

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之前就已经存在,它具有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支持课程实施的可能性,但还不是现实的学校课程或课程实施的现实条件。因此,课程资源有潜在性的特点,其教育性不像学校正式课程那么明显、直接,有时课程资源中的教育性因素与非教育性因素可能交织在一起,课程资源要经过筛选或转化,才可能成为学校课程或有利于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例如,本地的一处风景名胜可以为实施“环境保护”主题的班级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但风景名胜本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围绕本次活动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为班级活动实施的条件,既可以选取其本身的优美秀丽,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激发其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也可以选取由于环境污染,名胜古迹遭到破坏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后一种做法,就是将非教育性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教育性因素,为活动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课程资源的潜在性体现在班级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教师对活动资源的开发、筛选和利用。2.多样性

班级活动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种类:根据空间分布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根据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物理性质和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等;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直接课程资源和间接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可将其分为“物”的资源、“人”的资源、“地”的资源。

多种多样的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班级活动的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3.多质性

课程资源具有多质性,同一资源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在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同一资源可以开发不同的活动。例如,动植物资源,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生物学、环境学、生态学知识的资源,还可以成为实践中的种植、饲养资源。学校附近的山,既可用于调查山上动植物的种类,也可以用于调查家乡的风景,还可以用于设计绿化工程等。

课程资源的多质性,要求教师在实施班级活动的过程中慧眼识珠,善于挖掘其多种利用价值,从而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不会有课程资源缺乏的困扰,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4.地域性

班级活动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是任何可能的课程资源则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不同,因而课程资源又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课程资源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的地域,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的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2)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课程资源各具特色。(3)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影响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水平和程度。(4)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同。三、班级活动资源开发的价值

开发班级活动课程资源的意义不仅在于活动本身的丰富和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首先是学生的发展。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给学生提供了教科书和配套教辅资料无法比拟的感官刺激、信息刺激、思维刺激。另一方面,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重在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将面临着如何获取信息,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归纳出对解决自己问题有价值的信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和教育手段、方式等方面,班级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课程资源扩展使教师选择的余地加大,选择的机会增多,这一方面能够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第二节 班级活动资源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班级活动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根据空间分布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农场和工厂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内资源是实现班级活动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班级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资源。没有校内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

校外资源的涵盖面很广,包括学校以外的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资源。其中,社区及社会资源包括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部队、科研院所以及自然景观等。家庭资源包括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校外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根据性质可以把班级活动课程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自然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如动植物、微生物、地形、地貌、天气、自然景观等。使学生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班级活动的重要目标。

社会课程资源主要指与人相关的一切资源,包括社会中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文化传统,如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

自然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的突出特点是“天然性”和“自发性”,后者则带有“人工性”和“自觉性”的特点。但是,它们都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主题研究和社会体验活动,成为班级活动中重要的课程资源。三、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

根据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等。

文字资源主要指的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课程资源,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文字资源记录着人类的思想,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保存着人类文化,延续着人类的文明,是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实物资源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类是自然物质,如动植物、矿石等;一类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建筑、机械、服饰等;一类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

活动资源内容广泛,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等。开发活动资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增进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也是班级活动的目标之一。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对于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四、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根据存在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班级活动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来说易于开发与利用。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与显性课程资源不同,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不能构成班级活动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对班级活动实施的质量起着恒久而又深远的影响。所以,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五、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根据其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