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趣味集·速度与激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12:25:23

点击下载

作者:骆明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读·趣味集·速度与激情

常读·趣味集·速度与激情试读:

前言

这本书是献给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的;这本书是献给对《孙子兵法》感兴趣的人士的;这本书是献给对《孙子兵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运用有兴趣的人士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很多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忽略和低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感兴趣。一时间市面上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各种关于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书籍汗牛充栋。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的原因,相当多的读者面对书店里版本各异浩如烟海的中国古文典籍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因为这些书要么就是诘屈聱牙的文言文原版加上一些学院派的考据研究,一般读者根本读不动也读不懂;要么就是翻译经典原文再“联系实际”的故事佐证,结果“太形而下”而让读者“开篇了然,合卷茫然”。

能不能有一种研究和介绍《孙子兵法》的版本是介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呢?它能不能既忠实于经典古文原版,让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又回到经典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既探源溯流,又解释阐发,有利于读者研读领会;还“舍事说理”,举一反三,不仅仅用故事来注解经典著作呢?基于这个出发点,考虑到《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可供今人学习借鉴的智慧,如要面面俱到地涉及论述,作者力不能逮,那么可不可以尝试只将《孙子兵法》之光聚集投射到“团队管理”这一现实实践热点上呢?

凡事皆有因缘。1996年,我出于喜好购买了第一本《孙子兵法》并开始研读,从此喜欢上中国古代兵书,十八年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空逛书店,我就必淘与《孙子兵法》有关的书籍和物品,以至于现在家中书房、客厅、卧室里与兵家有关的书籍随手可及,各种形态和版本的《孙子兵法》我都把玩阅读,无事便读书,非常逍遥快活!

自2002年开始我给商务策划专业的同学开了基础选修课“中外兵法选讲”;2007年,我面向全校同学开了“中国兵家与孙子兵法”通识类选修课,结果反响良好,虽然学校安排了最大的阶梯教室,但还是有校内甚至校外未选该课的同学到场旁听并出现人满无座,教室走道都经常席地坐满听众的状况,这给了我很大鼓舞!有听众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2011年,我开始给重庆工商大学MBA的同学做“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专题讲座,由于听课的对象既有工作经历又有管理经验,这要求课程既要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孙子兵法》,又要站在传统智慧运用的角度讲团队管理,理论是苍白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我要求自己每次讲座的内容既要顾及传统文化与理论,又要联系现实社会现象,坚持“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2012年开始,我走出本校,开始给西南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国学班、总裁班、MBA及MPA班讲授“孙子兵法与团队管理”,课余经常有同好交流切磋;2012年,我主讲的5讲“冰冷的智谋——孙子兵法”课程获评重庆市市级优秀视频精品课;2013年,我主讲的10讲“中华胜经——孙子兵法”课程被重庆市推荐参加全国优秀视频精品课评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9年以来,主要由于讲授“孙子兵法”的缘故,我先后应邀在北京市、湖北省、福建省、河北省、四川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河南省、浙江省、重庆市等省市的各类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武警部队、事业单位和兄弟高校开展专题讲座。所到之处,我都感受到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渴求;讲座之余,总是不断有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与我讨论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智慧,以及如何看待和解决今天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这种认可和交流让我既感到压力,又有一种冲动,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我多年来的所学所思整理成一个小册子,与我的讲座课件一起奉献给广大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和有志于研习运用《孙子兵法》的朋友,就当是对自己与《孙子兵法》携手近20年的一个小结,也是对不断鞭策我的学生和朋友的一个交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研习,文后顺便附上了我认为比较全面而可信的《孙子兵法》原稿和清朝著名学者毕以珣的《孙子叙录》一文。

这本小册子走的是“野狐派”的路子,它尽量不因为“翻故纸堆”而板着脸,所以显得不“学术化和专业化”;它也尽量不因为“结合现实”而觍着脸,所以显得不“娱乐化和商业化”。动笔写该册子前,我也很踌躇,深深体会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担忧和纠结;但是,我听见自己内心的一个声音:丑媳妇也要见公婆,我就是我,顺其自然吧!

导读

本书第一章重点论述了《孙子兵法》13篇的主旨及其13篇之间的逻辑关系。《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重点讲庙算,“庙”就是供奉列主列宗灵牌的宗庙,“算”就是研判和决策,“庙算”就是在宗庙里开会研判一场仗是打得还是打不得、是打得赢还是打不赢。这章节探讨了为什么古人面对重大事件都在宗庙里面进行“算”的原因。

第二篇是《作战篇》, “作战”如果翻译成英文就更准确,叫Makeawar,就是制造一场战争,也就是如何为战争做准备。该篇介绍了春秋时期及其之前,如何为战争做准备。《孙子兵法》第三篇是《谋攻篇》,主要论述如何运用谋略实现战略“全胜”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攻城的成功,指出了“知己知彼”就是战争中的最高“安全”。《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篇》重点研究军队战争物资、兵员数量和战斗实力等客观条件的优化,本篇通过理性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没有实力的谋略充满危险。《孙子兵法》第五篇为《军势篇》,该篇重点讨论了《孙子兵法》关于“势”的思想,研究了《孙子兵法》“任势”和“造势”的艺术,探讨了在竞争中如何形成对己方有利的格局,提高己方获胜的概率。《孙子兵法》第六篇为《虚实篇》,集中论述了战争活动中“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规律,强调要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第七篇为《军争篇》, “军争”就是敌我双方争夺取胜的有利地形、物资等条件。该篇讨论了《孙子兵法》如何趋利避害,争取先机之利,力争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孙子兵法》第八篇是《九变篇》,该篇是关于《孙子兵法》中如何看待和应付军争中的各种变、无穷变的,并重点讨论了在作战过程中如何根据特殊的情况灵活变换战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第九篇为《行军篇》,其重点研究了《孙子兵法》如何部署和调动军队,并总结出行军相敌中的一些常见规律和经验。《孙子兵法》第十篇为《地形篇》,其扼要地揭示了巧妙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列举了战术地形的主要类型和不同特点,提出了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的若干基本原则,辩证地分析了判断敌情与利用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孙子兵法》第十一篇为《九地篇》,其主要论述了根据战斗发生的场所和离自己国土远近不同,以及进入敌国纵深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客观物质地理环境和主观心理地理环境,因地而异凝聚人心士气,团结带领士兵同心作战。《孙子兵法》第十二篇为《火攻篇》,其主要论述了春秋及之前战争中火攻的种类、条件、实施火攻的方法以及火攻发动后的跟进、巩固战果的策略等,表达了《孙子兵法》的“慎战”和“胜敌而益强”的思想。《孙子兵法》第十三篇为《用间篇》,重点讨论战争中五种间谍的特点及其运用技巧,该篇相当于是研究现代战争中的谍报战和信息战。

本书第二章研究《孙子兵法》与同时代著作相比的特点。这一章首先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同时代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相比具有的唯物世界观,分析了《孙子兵法》“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一论断与同时代先贤相比的先进性;介绍了《孙子兵法》形成前后历史时期人们遇到需要决策的“国之大事”时由非唯物论世界观指导下的行为模式。

这一章还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它同时代的著作相比显现出的朴素实践可知论,罗列了中国古代史料中“生而知之”或“伟人天生异象”的不可知论和非“实践认识论”资料,探讨了不可知论和非“实践认识论”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危害与影响。

这一章还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它同时代著作相比透露出的人本价值观,介绍了战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对人类群体生命的伤害,通过总结可知《孙子兵法》对战争目的的实现和战争中“杀士卒”这一现象间关系的认知明显高于同时代的兵家,认为“杀士卒”只是实现战争目的的众多手段之一,否定了为战胜攻取而不计士卒(包括己方士卒和敌方士卒)的生命成本,提倡“修道保民”和“唯人是保而利合与主”的人本价值观。

这一章还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它同时代著作相比呈现出的原始系统论,介绍了系统论“无中生有、有中生多、多中生优”的特点,梳理出了《孙子兵法》从篇章结构透露出的系统论特点,重点讨论了《孙子兵法》中关于“行军”和“并力一向,千里杀将”中“途有所不由,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的系统论思想。

这一章还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它同时代著作相比表现出了清晰的辩证法,世界万事万物都具有多面属性,各种属性是运动发展变化的,有些属性在运动发展过程中还会相互转化,使得事物的某些属性具有向对立面发展的可能性。本章重点研究了《孙子兵法》中“虚实”“奇正”“迂直”“缓急”“分合”“利患”“胜败”等对立转化的辩证思想。

这一章还研究了《孙子兵法》与它同时代著作相比表现出的优美的行文法,如用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并列在一起进行对偶修饰,或者运用一连串结构很相似的句子形成层递修饰,或者将前句结尾的字词作为后句的开头,使数句头尾蝉联进行顶针修饰,或者把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效果前后并列,进行对照修饰或者用几个意思相关、结构相同、字数大致相等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进行排比修饰等,这使得《孙子兵法》文辞工整、声调铿锵、形象生动。

本书第三章探讨《孙子兵法》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土壤,介绍了《孙子兵法》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讨论了中国文化史上为什么兵家一直没有出现在主要文化流派排名里的原因,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会产生出“三教九流十二家”这样的流派结构,重点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几个主要学术流派的人员构成、思想观点、历史地位和命运。

本书第四章归纳了《孙子兵法》形成与传播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远古到春秋的孕育和产生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这是对《孙子兵法》的增益和早期校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魏晋至隋唐删繁和注释时期;第四个阶段是宋代,这一阶段开始了对《孙子兵法》的系统研究和整理;第五个阶段是明清,这是对《孙子兵法》考据阐发的大繁荣时期;第六个阶段是民国,这是《孙子兵法》与西方兵学的交融和研究转折期;第七个阶段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孙子兵法》研究跨出兵学领域,进入多学科领域研究应用的繁荣期。

本书第五章简要介绍了《孙子兵法》在国内外的传播交流与影响,主要梳理罗列了中国国内历代研读《孙子兵法》的史料,显示出《孙子兵法》从民间到官方的刊校和流传痕迹;同时简要介绍了《孙子兵法》跨出国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对外交流中的源流及影响。

本书第六章主要揭示了《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之谜,重点介绍了历史上主要的几种观点,如观点一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就是孙武;观点二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应该是孙膑;观点三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是田开;观点四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既是孙武也是孙膑,孙武和孙膑其实是一个人;观点五认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先生”子虚乌有,《孙子兵法》乃伪托之书。本章还对“孙子是谁”的答案出现众多分歧的原因从《孙子兵法》本身和中国文化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本书第七章重点研究了《孙子兵法》中的团队管理思想,介绍了团队和团队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并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层面总结提出了《孙子兵法》中的团队领导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文化建设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目标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战略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决策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制度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成员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团队奖惩思想以及《孙子兵法》中的团队士气思想。第一章《孙子兵法》十三篇的主旨及其逻辑关系

读一本书一般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书是书”,只关注书的既成内容与形式;第二个阶段是“看书疑书”,开始越过书的既成内容与形式问“为什么”和“还有呢”;第三个阶段是“看书离书”,脱开书的既成内容与形式,发现隐藏在书的形式与内容之外的东西。研读《孙子兵法》也应如此。

如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孙子兵法》为何会以现在这种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它站在了哪些更早前人的肩膀上?它受到了哪些更早前人的影响?《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文字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何孙子要采用目前我们所见的方式表述行文?《孙子兵法》十三篇究竟讲了什么?《孙子兵法》十三篇之间是随意行文还是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孙子兵法》书里书外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有些版本也称作《计篇》,由于兵法后面十二篇的篇目都是“某某篇”这样的格式,我们为了风格统一,采用《始计篇》为篇目), 《始计篇》重点讲庙算。“庙”就是供奉列主列宗灵牌的宗庙,“算”就是研判和决策,“庙算”就是在宗庙里开会研判一场仗是打得还是打不得,打得赢和打不赢的机率各有多大。宋本《武经七书·孙子》作“始计第一”。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曹操注:“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此篇作为本书的开篇,是本书如何对待战争的纲目性篇章,清晰地显示出《孙子兵法》的重战与慎战思想。

对于讨论战争的作用、价值与影响的篇目,《始计篇》开宗明义,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的老祖先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大事主要包括两个:祀和戎。“祀”就是祭祀,祭祀什么呢?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鬼神,把天地和祖先安顿好。“戎”就是战争,因为战争决定着当世者自己和子孙后代能不能够生存。把天地和祖先安顿好了,历史和先人就安顿好了;把“戎”这个问题,就是战争问题解决好了,自己当下的生存和子孙的生存就解决好了。与“祀”和“戎”的意义和价值相比,一个国家其他的事,再重要都等而次之了。

为什么战争开始前要在宗庙里面“算”呢?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死了是有灵魂的,灵魂是永恒不灭的,基于这个认识,当祖先生命终结了,后人就要为祖先的灵魂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这就是宗庙,宗庙里面有牌位,我国古代先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就附着在这些宗庙里的牌位上。宗庙是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人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场所。关于宗庙的位置,一般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或者诸侯把列祖列宗的牌位集中放在宗庙里,那时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古人遇到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情的时候,就到宗庙的列祖列宗的牌位下面来研究讨论,希望冥冥之中先祖的灵魂会给后人们以指引和暗示,告诉后人们这个事情是吉还是凶,是做得还是做不得。《始计篇》重点就讲如何在宗庙里进行“庙算”,并就“庙算”提出了一个研判和决策的体系模型,这个体系模型从“道、天、地、将、法”五个要素来反复对比、分析、研判,每个要素又分为若干个子要素:“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通过对这些子要素一一对比分析,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可以此预知胜负,然后做出判断和决策:是吉还是凶,是战还是不战。有些学者据此提出,《孙子兵法》在《始计篇》表现出了当代流行的决策学中的“纯净评估法”。

普通老百姓怎么安放祖宗的灵魂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以宗法血统为纽带的国家,古人们在家族聚居的地方一般都修建有祠堂,祠堂就是一个家族的“宗庙”。散居的普通老百姓如何安放祖宗的灵魂呢?如果我们到一些古老传统文化习俗还保存得比较好的地区去,我们还会发现进入一家人的客厅,就会有一个木质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字:“天地君亲师位。”“亲”就是列祖列宗,用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方言说这就叫“先人板板”,这个牌子就是普通老百姓私人的简易“宗庙”。形制规模不同,可功能意义一样,老百姓在逢年过节或者遇到重大家庭事件的时候,就会准备供奉果蔬祭品,在“先人板板”前点烛焚香,祭告祖先,这和诸侯天子遇到大事在宗庙里祭祀是一回事,只不过天子和诸侯“家国一体”,比普通老百姓的项目玩得大而已。“庙算”结束后,通过“纯净评估”,如果觉得一场战争不可避免,或者一场战争值得参加,就要着手部署、筹备一场即将到来的“国之大事”,于是进入战争准备阶段。《孙子兵法》第二篇是《作战篇》。“作战”如果翻译成英文就更准确,叫“makeawar”,就是制造一个战争,就是如何为战争做准备。《作战篇》重点讲战争开始前军队集结、物资筹备、兵士训练等方面的准备。因为打仗就是拼实力,战争就是两个有矛盾的团体综合实力的比拼。一次战争需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春秋时期如何征召并组建军队成员?在春秋时期,打仗是一战一征召,《孙子兵法》说的“作战”就是开始征召集结人员,征发募集物资,准备工作完成了军队才能开拔进发,然后就进入战争状态。在春秋时期及之前,国家和各诸侯国平时是没有大量职业的常备军队的,只有少量的负责天子和诸侯警卫保卫工作的卫戍部队,每一场战争所需要的军队人员和物资都在战争开始前才临时征召和募集,拥有封地的贵族会按照自己封地的面积大小,在自己封地范围内征召将士,摊派车、马、粮、草和武器等军需物资任务,这是诸侯贵族获得封地时与上级约定好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如《司马法》规定公卿大夫战时采地出军之制为:“六尺为步,百步为亩,百亩为夫,三夫为屋,三屋为井,十井为通。每通三十家出马一匹,士一人,徒二人;每三百家出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孙子兵法》研究大家杜预注《周礼》的军赋为:“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春秋时期不是谁都有资格上战场的,能否上战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征召的将士是以贵族和自由民为主,战斗中贵族一般充任各级将校军官,乘车作战;而普通农民充任步兵甲士,作战时大多随战车步行。没有土地没有自由的奴隶在春秋时期及之前很少作为战士使用,即使在军队中也多充当杂役,负责后勤工作。在那个时代,男性贵族必须尚武,成年贵族男性能以将士身份上战场打仗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身份和荣誉。进入春秋末期,尤其是进入战国及以后才有了数量庞大的常备职业军人,普通农民甚至奴隶才大量以将士身份进入军队参战。

历史上兵役制度的流变,造成了军人身份和荣誉感的变化,甚至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秦汉以后由于兵役制度设计的问题,许多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花钱雇人代自己戍边服役,出现了大量终身代人服兵役的“职业雇佣兵”,这些“职业雇佣兵”大多“少小离家老大回”,且身无长技,不治产业,逐渐沦为社会底层人士,社会风气也开始轻慢歧视军人,最后甚至发展到“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战事需要时政府只能强拉横征士兵,军队人员素质更加无法保障,军队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低下。在某些历史时段,一些地方武装军队甚至成为地痞、流氓、无赖和流民的收容所,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如果将官约束不严,有时“兵祸甚于匪患”。

中国有一个专门形容战争的成语叫“驰骋疆场”,什么叫疆场?疆,就是两国交界的地方。春秋及之前的时期是分封建国的国家体制,天子把某一个地方分封给一个诸侯,诸侯就在封地上修建一个城池,然后以这个城池为中心,方圆多少面积就是他的领地。诸侯在这个领地的边界上挖一个沟,把挖起来的土垒在边界上,再在垒土堆上种上树木,这个沟和树林里面的范围就是这个诸侯的领地,这种挖沟垒土植树的行为就叫“封疆”, “封疆大吏”的源起就在这里。不同诸侯的封地与封地之间交界的区域就叫边疆。两国交兵一般先在哪里打?在边疆打。驰骋疆场就是指两个诸侯国的军队在边疆打仗。“作战篇”首先讲的就是军队如何在边疆野外打仗。

边疆野外打仗进行一段时间后,交战的某一方可能抵挡不住就要败退,胜利的一方就要前进,越过对方的边疆和田野展开追击。追击一段时间和一段距离就会到达败退方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如果战争还不结束,进攻方继续前进就需要攻城,这就是《孙子兵法》下一篇讨论的问题:谋攻——如何攻城。《孙子兵法》第三篇是《谋攻篇》。该篇主要论述如何运用谋略实现战略“全胜”的问题。“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全力追求的用兵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本篇的核心思想。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攻城的成功呢?孙子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就是有什么实力打什么仗,尽量从心理上和政治上击败对方,不能不管自己实力蛮干憨攻,否则“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更不能不顾实力悬殊,死要面子打颟顸战和情绪战,因为“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颟顸战的结果肯定是弱小一方会被俘虏擒获。《谋攻篇》还重点强调了“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殆”就是危险,孙子认为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败,不清楚自己败在哪里了,这种面对现实的困惑与无助才是真正的“殆”。弄清敌、我、友各方情况后的谋攻,自己占据主动,才胜也胜得安全,败也败得安全。如果能控制住战争中的各种变幻局面,胜败都在自己掌握和预料中,那么自己就实现了真正的安全。《孙子兵法》本篇里“百战不殆”的这个思想是被误解和错引最多的,很多资料都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引述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谬了!如果知己知彼就能够百战百胜,那只需天天呆在家里面研究自己和对方就行了,研究清楚了敌、我、友,自己就胜利了,对方就输了,这可能吗?不可能嘛!所以孙子说知己知彼以后,只能实现每一次战争不管胜败,都在预料当中,胜败都不危险而已。

什么是安全?安全就是对自己所有的关系,包括自己与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健康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关系,甚至自己与工作、自己与自然环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都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关系可控自己就会感到安全,关系失控,就会焦虑,就会感到不确定,就危险。

怎么样才能够实现各种关系可控?《孙子兵法》提出“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就是当要攻打某个地方前,一定要对这个地方的守将是谁、左右偏将或者身边的主要骨干是谁、秘书参谋是谁、保安守门的是谁等所有能够采集到的关于对手的信息,全部都“令吾间必索知之”,采集到手,这样才可能“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有关资料显示当年解放战争打到最关键阶段,共产党的谍报人员将信息收集工作做到了每天晚上蒋介石睡觉前看的什么书毛泽东都知道!难怪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共产党军队摧枯拉朽,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这与毛泽东攻敌之谋,攻敌之心,令其自弃其策,最后上兵伐谋,以谋取胜有很大关系。王皙注:“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比较正确地揭示了孙子本篇的主要旨趣。谋攻不管是“伐谋”“伐交”还是“伐兵”,都离不开一定的战争物资和兵员兵力的准备与配置,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军形”。所以接下来孙子就要讨论如何展示和运用一支军队的实力——“军形”。《孙子兵法》第四篇是《军形篇》。《军形篇》这个“形”,简单说就是实力,就是军队面临的客观条件和军队自己的战争物资、兵员数量和战斗实力。孔颖达《正义》曰:“体质成器,是谓器物,故曰形乃谓之器,言其著也。”由此可见,“形”,不仅可指形于外者,也可指器物,即实质性的东西。孙子在这里引入“形”的概念所要说明的正是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如兵员众寡、物资多少、战力强弱等。形篇主要论述如何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灵活运用奇、正、攻、守、聚、散等不同的形式,以达到在战争中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孙子兵法》在《军形篇》提出:“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孙子认识到国土面积影响物资产量,物资总量影响兵员数量,兵员数量影响军队战斗实力,战斗实力导致胜败结局。《军形篇》重点研究怎样通过对战斗力和战争物资等客观稳定因素的优化与控制,实现在相同的兵力、相同的物资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组合与科学使用,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以达到必胜的结果。

孙子在该篇提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何谓胜兵先胜?就是尽量让自己的军力数量和实力、战略物资储备等客观要素远远超过对方,使双方在某个具体决战时间和地点上的“军形”与自己不在一个量级上,就像五十公斤级职业拳击手和九十公斤级的职业拳击手比赛,原则上不用打,胜负几乎就已经决定了,重量级的必胜,轻量级的必败。《军形篇》通过理性分析振聋发聩地告诉人们,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没有实力的谋略充满了危险。《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只能出现在小说当中,因为就算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西城里面有多少兵马,他派一百士兵去试着攻打一下可以不?如果这样,在城楼上抚琴的诸葛亮可该如何收场?

当年英国军队远跨重洋去和阿根廷在马岛打了一仗,打得全世界都为之瞠目,大英帝国确实牛,居然为了这么一个小岛长途奔袭大打一仗!打完以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携马岛获胜之威来找中国谈香港问题,这几乎就是一次现代版的国际空城计。可这次她遇到了邓小平,邓小平认真地研究了英国派到马岛去打仗的兵力,去了多少海军,去了多少空军,打完回来的时候还有多少装备,还有多少舰艇,还有多少兵员,损失了多少。结果一算就发现英国在马岛之战中表面上打赢了,实际上“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已是外强中干,有一艘航空母舰在战斗中几乎报废了,另外一艘也是千疮百孔。此时英国和中国如果就香港问题开战,英国又要打一个远涉重洋的仗,而大英帝国已是有心无力!基于此,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见面谈香港问题时,邓小平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邓小平还告诉撒切尔,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时,各种可能性都估计到了,“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以谋致胜的高手在谈判中善于运用弦外之音,感觉什么都没有说,可又什么都说了!最后中英两国按照邓小平因时度势提出“一国两制”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了中英间在香港问题上的分歧,为国际间解决领土主权纠纷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和模式。这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邓小平对中英两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当时军队实力间“形”的对比的清晰把握和运用。

并不是有什么样的军事实力(即军形)就自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军事效果,所以接下来《孙子兵法》就在《军势篇》中研究了如何让相同的军事实力(即军形),组合投用产生出不同的战斗力。于是《孙子兵法》接下来就研究了如何“以小搏大,一招制敌”,怎样“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军势”。《孙子兵法》第五篇为《军势篇》。本篇重点讨论如何“任势”和“造势”,形成对己方有利的格局,提高己方获胜的概率。什么是“势”呢?《说文解字》中有“盛力权也为势,从力,埶声”,“埶”是什么呢?“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在一个高高的山坡上滚动一颗圆球,埶与力联合起来就表示高山上的球丸具有向低处滚动的能量和力量,是一个形声字。“势”在中国古汉语里是一个多义词,《晋书.杜预传》说:“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可见“势”是比喻作战的时候顺利而为,节节胜利,毫无阻拦。苏秦在《六国论》中说“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这里“势”是实力的意思;而贾谊在《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里“势”又是格局和形态的意思。《孙子兵法》关于“势”的论述有:“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於千仞之山者”“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释人而任势”。可见《孙子兵法》的“势”是指通过对现有环境与资源的充分认识与把握,进行科学的调动配置,聚己之力,扬己之长,形成对敌关键环节的致命威慑。有“势”的军队就士气高昂,有“势”的军队就充满斗志,有“势”的军队就临危不惧,有“势”的军队就可以少胜多!

如何达到“势”的效果呢?简单说就是“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通过奇正变幻,实现对敌关键地点“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可见选对进攻地点,选对进攻对象,选对进攻时机,把握进攻节奏,把握进攻力度——稳、准、快、狠,就是“势”!

20世纪90年代举世瞩目的“沙漠风暴行动”,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依托绝对的海空优势,首先是对伊拉克的指挥、通信、联络、空防、机场等重要军事战略目标进行狂轰猛炸,削弱甚至摧毁伊拉克战争的潜力,然后大规模空袭伊地面作战部队,最大限度地打击和削弱其战斗力最后投入地面部队和两栖登陆力量发起地面进攻。

战争开始的头三天为战略空袭,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动用4 700多架各式飞机和约2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拉克、科威特境内的防空和雷达系统、军用和民用机场、萨达姆总统住所、军事指挥中心、政府首脑机关、通信联络枢纽、核生化和地空导弹设施等军事战略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空袭使伊拉克空军、海军基本失去战斗力,伊拉克的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反击能力被削弱到最低限度,伊军指挥控制系统被摧毁四分之三,伊军前线部队通讯联络发生困难,伊拉克驻科威特部队后勤补给线基本被切断,从而使伊军在科威特战区的战斗力受到重创。据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军方战后宣布,整个海湾战争的突袭轰炸共使伊军42个师中的约40个师被摧毁或失去战斗力,共摧毁伊军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1800多辆,大炮2140多门;击毁击落伊作战飞机150架,击沉或重创伊舰艇57艘。

海湾战争地面战从1991年2月24日开始,在全世界各种猜测与观望中,整个地面作战行动推进快得出奇,完全没有出现之前很多军事观察家预测的拉锯战、攻坚战和巷战,出人意料地于1991年2月28日上午就结束了!在美国及多国部队地面推进的过程中,伊拉克军队斗志崩溃,几十万伊拉克军队很少有实质性抵抗,甚至出现伊拉克成建制战斗部队向涂有美军标志的新闻采访车队缴械投降的情况。整场战争从空袭开始到地面战结束,美军和多国部队共俘虏伊军17.5万人,造成伊军10多万人死伤。多国部队方面总共伤亡失踪600余名军人,被俘官兵41人。这就是战前和战争过程中美军及多国部队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形成了对自己全面有利格局之“势”的结果!“造势”或者“任势”的过程和结果都指向一个东西,那就是造成对自己有利的“虚实”格局,所以接下来《孙子兵法》就进入《虚实篇》,研究如何在对抗中实现“以镒称铢”的效果,达成“以己之实,对敌之虚”的结果。《孙子兵法》第六篇为《虚实篇》。《虚实篇》集中论述了战争活动中“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一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揭示了军事行动中“避实击虚”的一般原则。孙子强调要通过对“虚”“实”关系的全面认识和辩证把握,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

正如《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李世民所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虚”即空虚,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即充实,指兵力集中而强大。虚实,同时也指作战行动中虚虚实实、示形佯动等手段。《孙子兵法》在该篇中提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篇》主要就是讨论如何通过部队的分散、集中、调动、埋伏、迂回、急进等,实现在预定会战地点我方参战的人员多,敌方参战人员少;我方军队战斗力强,敌方军队战斗力弱;不断形成一次次具体交战节点上我实敌虚、我强敌弱的局面。1946年7月起,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和10余万地方武装民兵,与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作战,一个半月7战7捷,歼敌5.3万余人,为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粟裕的具体战略战术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比如苏中战役期间粟裕以15个团对抗国民党进攻前突的5个团,本来已经3∶1,很有胜算了,可是粟裕却先用5个团围住对方3个团,同时集中自己10个团先歼灭了对方2个团,再集中自己15个团围歼剩下的3个团,将原本3∶1的战斗变成每次决战都是5∶1,大大降低了自己的人员攻坚伤亡数量,提高了自己的决胜把握。

史料显示,苏中战役的捷报传到延安,毛泽东极为兴奋,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发给各战略区首长,介绍这一运用孙子兵法“虚实”思想致胜经验说:“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毛泽东认为粟裕领会并很好发挥了孙子兵法中创造和利用虚实致胜的精髓,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淮海战役时毛泽东发出了这样一封电报:“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果然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也打得没有让毛泽东失望!

要实现“以己之实,对敌之虚”,就要争夺有利的地形、有利的战机、有用的物资、有价值的人员等。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天上一般不会自己掉馅饼的,坐等馅饼的结果一般等到的都是陷阱。所以《孙子兵法》接下来在《军争篇》就讨论了如何积极有效而安全可控地去争夺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孙子兵法》第七篇为《军争篇》。“军争”就是两军争利争胜,即敌我双方争夺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地形、物资等客观条件。《军争篇》的核心思想是讨论如何趋利避害,争取先机之利,力争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在该篇重点论述“军争为利,军事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兵法》提出在军争中必须防止直奔目的,不计其余,结果欲速不达的“一根筋”的军争思路和做法。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军争过程中“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实现“后人发,先人至”,就是研究如何在两军都去争有利的地形地势和有利的战略物资的时候,以间接迂回的手段去达到比直接手段还要快还要好的结果。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课本上的理论常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间接的、迂回的反倒比直接的还快,还容易获胜。中国古代战史上比较知名的“以迂为直”的例子是赵奢救阏与。秦国军队包围了阏与,赵奢奉命带领军队去解阏与之围。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应该直接去攻打包围阏与的秦军。可赵奢的军队在离阏与还很远的地方就停下来了,赵奢还颁布了一个军令:所有的人都不能再跟我提救阏与这个事情,如果有提救阏与者杖三十军棍!下达命令以后让所有的赵国士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几天过去有人终于忍不住了,说:赵将军我们不是去救阏与吗?怎么在这个地方就停下来了呢?救急如救火,赶紧继续走呀!赵奢说:此人违反军令,痛打三十军棍!

这个时候刚好秦国派使节过来(战争当中所有的使节往来一般除了信息传递以外,都有一个职能就是刺探情报),赵奢很热情很隆重地接待了秦军的使节,大鱼大肉,好吃好喝,完了还挽着他在军营里面到处转了一圈。这个秦军使节一看赵奢这支军队,根本没有要打仗的状态,看来赵国来救阏与是做样子给对方看的,不会真救。

于是秦军使节回去以后就给自己的主帅汇报,说赵奢是不会真正来救阏与了,你就把前面派去阻击赵奢军队的人马从各个路口、关隘、河津撤回来,合力去攻打阏与吧。

等秦国的使节一离开,赵奢就下达一个紧急命令:埋锅造饭,星夜启程,卷甲而趋,背道兼程!结果是前面秦国原来防范阻击赵奢军队的兵力刚一撤走,赵奢的军队随即就到了,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阻挡,长驱直入,省去了逐个关卡隘口攻坚争夺的鏖战,一口气就抵达了攻打阏与的秦军背后。秦军腹背受敌,很快败退,阏与之围得解!赵奢“停军不前,欺敌撤军,突袭解围”就是“军争篇”中倡导的以迂为直,变慢为快,化不利为有利的典型思维方式和操作策略。

军争过程是双方甚至多方博弈的过程,军争过程涉及若干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军争过程中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和不变的,如果一定要说什么是确定无疑的话,那就是“变化”本身!认识到变化来临并有准备者往往安全;认识不到变化来临或者知道变化要来却因循守旧者肯定就危险!这个世界确实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所以《孙子兵法》接下来就在《九变篇》中讨论如何“因时、因势、因事而化”。《孙子兵法》第八篇是《九变篇》, “九变”既是篇名,又是全篇中心思想的集中反映。清代学者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中说:“古人措辞,凡一二所不能尽者,均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不能尽者,均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又说:“三者,数之成也;积至十,则复归于一;十不可以为数,故九者,数之终也。”可见古人以九为数之极。《周易·系辞上》: “一阖一辟谓之变。”王皙注:“九者数之极:用兵之法,当极其变耳。”可见九变就是研究军争中的各种变、无穷变。《九变篇》的中心思想是讨论在作战过程中如何根据特殊的情况,灵活变换战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集中体现了孙子实事求是、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思想。因为所有庙算时设计的方案、作战的策略一旦进入正式战争运作的时候,都只是纸上谈兵,一定要根据客观现实的情况“践墨随敌”,因时因势而变。

故孙子兵法在该篇提出要“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战争用兵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敌而变,因地而变,不唯书,不唯上。孙子还提出“九变”中要考虑到各种情况下用兵的利和弊,因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孙子兵法》以上各篇都“舍事言理”,多从务虚的层面和角度讨论思维问题的话,接下来的《行军篇》《地形篇》和《九地篇》中,孙子就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带兵、行军、选地、安营、相敌、进退等的鲜活经验和规律。这让《孙子兵法》一书显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虚实结合。以下几篇显示出作者既是军事理论家,又是军事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通过交流亲身感受和对后辈耳提面命的方式,消除了作者“天桥把式,只会说不会干”,或者“文人论兵”“纸上谈兵”的嫌疑。《孙子兵法》第九篇为《行军篇》。此处的“行军”,不同于现代军语中的“行军”概念,是指如何部署、驻扎、调动军队。“行”指军队的行军布阵,“军”指军队的屯驻、驻扎或展开。这里“行”,读音为“杭”,就是行列、阵势的意思。《行军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如何行军作战、如何驻扎安营,以及怎样观察、分析、判断敌情,尤其是如何透过敌方具体表面现象,看出敌方隐蔽的真实情报,从而做出正确应对之策等问题。

该篇中,孙子通过总结长期战争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提出了行军相敌的一些规律和经验:“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甀,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简单说就是军队不要驻扎在错误的地方,要尽量在前进和驻扎的时候得地利之便,要透过敌人表现出来的表面现象看到其隐蔽的真实的意图和想法,并预判敌人的下一步行动。《九变篇》反应了孙子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孙子对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孙子帮助后辈兵家在具体战役中克服“战争迷雾”的心经。

再好的“心经”停留在纸上也无益,接下来孙子就开始研究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客观地理环境”和“主观心理环境”下运筹帷幄,攻坚克难,保民全胜。《孙子兵法》在《地形篇》中研究了在现实世界中物质形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山川河流这样的“客观地理”环境下如何“得地利之便”的用兵法则。《孙子兵法》第十篇是《地形篇》。《地形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有关军事地形学的精辟专文。孙子在本篇中扼要地揭示了巧妙借助和利用“客观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列举了利用各种客观地形的战术类型,提出了在不同的客观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的若干基本战术原则,辩证地分析了判断敌情与利用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春秋时期的冷兵器时代,两军交锋很多时候都是要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搏杀的,是否占据有利的地形地势在一次战斗或者战役中对胜败的影响力是重要而关键的,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海空一体战的今天,传统的“地形”在战争中的作用在不断减弱。不过《孙子兵法》提出战争中要因地制宜,占领有利地形地势,“借势”发挥自己的战斗力,给对方以更大冲击和打击的思路仍然是有价值的,只不过这种地势变成了“水下移动对定点地面”“战略远程打击”“海、空、地立体对敌”“空中对地面”或者“太空对地面”而已。

孙子认为战争中“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并强调“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就是说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的决策要既不能唯上之令,又不能为将领一己功名私利。优秀将领的决策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地形因地制宜,必须随机应变指挥作战,所有决策必须力求保全士卒(不仅仅是己方士卒,还包括敌方士卒)性命,所有决策必须为了求取战争胜利,实现国家或者君上的最大利益。

孙子认为影响一支军队胜败的“地形”除了“客观地形”外,还有“主观地形”。因为相同物质形态的天地、河流、山川环境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同一个人在距离自己熟悉的家乡和祖国不同空间距离的作战环境下对外界环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进而对军队的士气影响也是不同的。就像古话说的,一个人走夜路,荒郊野地里一般是“远怕水,近怕鬼”,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担心和害怕的东西和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害怕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于是孙子接下来讨论了在九种“主观地理环境”(九地)下,如何应对团队成员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及如何借用不同地理环境对团队成员心理的影响,因地制宜地鼓舞士气、凝心聚力,让整个团队始终令行禁止、同仇敌忾。《孙子兵法》第十一篇为《九地篇》。九地,指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等九种不同的战略地理环境。《九地篇》主要论述了在战场离自己国土远近不同,以及进入敌国纵深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士兵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指挥士兵正常面对战斗。本篇提出了军队在九种不同战略地理条件下进行作战的基本指导原则,特别强调了要根据不同作战地区官兵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出不同的战略战术安排,以确保取得战争的胜利。

该篇总结指出:“诸侯自战之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这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本性,要依据人的本性在不同的战略地形采取不同的军事行动,该快就快,可留才留,需抢就抢,必战则战。《孙子兵法》认识到,人的本性不是简单的善恶可归纳表达的,人的本性都是求生避死、趋利避害的。正如本篇所言“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为了保全士兵性命,为了获得胜利,将帅甚至要“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因为充分把握和利用人的本性,就可以避免“主观地理环境”对士气的负面影响,激励士气,让“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孙子兵法》第十二篇为《火攻篇》。该篇主要论述了春秋时期及之前战争中火攻的种类、条件、实施火攻的方法以及火攻发动后的跟进、巩固战果的策略等。《火攻篇》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系统总结火攻作战经验和特点的专门文献。

孙子把火攻对象归纳为五大类,即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他指出火攻必须具备“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的气象条件和“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等物质条件。当年的火攻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力,就像现代战争中的核打击,一般作为战略选择使用,不适合用于战术层面使用,因为火攻多半“损人不利己”,即便成功也是“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命曰费留”,使战胜方有战胜之名而无战胜之惠。

在该篇中孙子再次表达了他的“慎战”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如果战争不可避免,也要具有“胜敌而益”的思想。他说:“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细读本篇,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孙子“深知兵之害,无奈起烽烟;止戈成武日,苍生得宁安”,屠夫手段,菩萨心肠,苦口婆心!

为了尽量减少不得已的争斗和战争中的人员死伤和物资损毁,尽量减少无谓的牺牲和消耗,努力缩短战争的时间,孙子提出为了“动而胜人”,要“兵贵胜,不贵久”,就要知己知彼,要注意信息情报的收集,于是接下来讨论间谍的使用。《孙子兵法》第十三篇为《用间篇》。本篇重点讨论“五间”的特点及其运用技巧。这里的“间”就是间谍,《说文》曰:“间,隙也。”《尔雅·释言》:“间,伣也。”郭璞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用间篇》主要论述在战争活动中使用间谍以侦知、掌握敌情的重要性,以及间谍的种类划分、基本特点、使用方式等。这一篇研究的内容就相当于今天战争中的情报信息战。《孙子兵法》有“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而且提醒说“三军之事,(情)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因为战争太耗费国力财力人力了,“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不仅是当年运输能力低下时战争中后勤保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就是现代交通运输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两军交战,表面是前线部队的直接较量,其实背后还是两军的后勤保障能力的比拼,这决定着一场战争最后的胜负。有资料统计中国明朝之前战争中的运粮草设备人员加上医护人员和护卫兵、后勤部队与作战部队的人员的比例大概是5∶1;我国目前的国防策略是防御型的,所以我军的后勤与作战部队比例大概是12∶1;而美军现在后勤与一线作战部队人员比例有时达到了40∶1。

如何迅速结束战争,减少国力、财力、人力的无谓消耗,并获取战争胜利呢?孙子指出“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所以孙子认为两国交兵,“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孙子认识到战争中用间其实就是以最小付出换取最大收益,用间就是用最小牺牲保全最多生命,如果连这个账都不会算,在用间、赏间、买间上舍不得投入,在信息收集方面小里小气、市侩之精、妇人之俭,简直就是抱着芝麻不要西瓜,就是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