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生气,孩子更争气:好妈妈必读的孩子情绪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22:45:0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少聪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妈妈不生气,孩子更争气:好妈妈必读的孩子情绪心理学

妈妈不生气,孩子更争气:好妈妈必读的孩子情绪心理学试读:

序言

有位妈妈在电视台参加亲子互动节目时曾向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坦露:“其实,作为家长,我也算得上是位很用心的妈妈了。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了。以前我与孩子的关系非常亲密,可是现在孩子却嫌我唠叨。孩子也向我说过很多,但是因为我不懂他的心理,因此,我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僵。我心里明白孩子的感受,也知道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可是我该如何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呢?”

人们常说:“三岁定终生。”实际上,三岁之前都是孩子心理情绪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智力、性格、动作等正处于飞速发展中;这个时期又是一个危险期,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容易受到周围的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性格偏差,比如胆小、自私、敏感、自负、急躁等。

如果妈妈忽略掉孩子性格心理发展变化的这个重要时期,那么在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性格偏差就可能成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更会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不仅在大事上,就是日常小事中,每位妈妈也要向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当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有别于日常的情绪时,妈妈一定要有所察觉,并弄清楚孩子情绪异常的原因,主动和孩子一起去解决孩子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把不良情绪扼杀在摇篮中。成长中的孩子就像是一棵正在发育的幼苗,只有帮助他们从小拥有正确的心态,他们才能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

当然,面对孩子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先让孩子明白,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当孩子愤怒时,妈妈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去对待孩子的暴躁情绪;当孩子恐惧时,妈妈应该给予孩子十分的鼓励;当孩子敏感忧郁时,妈妈更应当摸清孩子产生此类心态的缘由。

一位好妈妈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风雨来临时,母亲,才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那棵大树。”父母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推手,尤其是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妈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得越早,越早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加科学地养育孩子。

用心的好妈妈,不仅能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更会着力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引导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妈妈不够用心,孩子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孩子的不良习惯一旦养成,改正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在孩子的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每一位妈妈都应该做好孩子性格心理形成的引路人,这样才能掌握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密码,让孩子在爱的滋润下,少走弯路,更加健康地成长。

本书着眼点在家长容易忽略、不够重视而对孩子的成长又很关键的心理方面,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从而使家长更加科学地养育孩子。第一章叛逆情绪你向左他向右,处处和你对着干的孩子1.“半大小子,气死老子”案例:

思源长成“半大小子”后,就开始“挑战”爸爸了。他喜欢事事都和爸爸辩论上几分钟,目的就是想看爸爸生气的样子。

一天,爸爸在给思源和思源的表弟讲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时,爸爸扳着手指头说:“有颜体、柳体、欧体……”爸爸还没有说完,思源就插话道:“爸爸,是不是还有秦体呀?”爸爸知道“秦体”来源于秦桧,秦桧的书法也写得相当不错,就点了点头说:“是,还有一个秦体。”

不料,爸爸刚说完,思源就哈哈大笑起来,爸爸有些莫名其妙:“笑什么笑?认真地听着。”“老爸,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秦体,虽然秦桧的书法也可以自成一家,但是他是奸臣,人们都很讨厌他,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所以也没有什么秦体,倒是还有‘宋体’。”思源说完后,又捂着肚子笑了。

爸爸想了想,才明白原来是儿子给自己下了个套儿,他突然感到很生气,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发作。情绪解析:

所谓的“半大小子”就是指处于5~12岁的孩子,这段时间他们正处于一个“混沌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都很喜欢恶作剧,他们总是让大人既生气又无奈。

实际上,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中,会出现两个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出现在孩子3~4岁的时候,这个时期孩子主要是为了争取自我主张,希望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的自由。比如孩子会说:“妈妈,我要自己穿衣服”“爸爸,这个我要自己做”,等等。

而第二个反抗期出现在孩子12~15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要求更多的独立自主,孩子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都开始觉醒,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小学的时候,家长去接孩子,孩子会特别高兴;孩子开始上初中以后,家长再去接孩子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对父母爱搭不理的,甚至还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很丢人。

面对孩子的这两个反抗期,家长都会觉得很头疼,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专家支招:

找到孩子喜欢恶作剧的深层原因

如何能让孩子正确地度过“反抗期”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重大课题。许多孩子搞恶作剧通常是在他们感到烦躁、孤独、无聊的时候,他们想通过恶作剧来引起家长和其他人的注意。面对孩子的恶作剧,家长不妨试用一下“冷处理”,不要和孩子计较。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自己感到无趣,渐渐地便会改了这个毛病。

试试“以牙还牙”的教育方式

还有的孩子爱搞恶作剧,是缘于他们从有意无意地愚弄别人的行为中体会到了所谓的“有意思”“好玩”。家长不妨模拟一下孩子的“恶作剧”行为,通过孩子自己的切身体会,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像他不愿成为被戏弄的对象一样,别人也没有理由去接受他的恶作剧行为。

让孩子实践体验以代替家长的口头教育

一天周末,浩然和爸爸在从广场玩回来的路上,浩然看到有卖西瓜的,就拉着爸爸非要买。爸爸说:“咱们楼下也有卖的,我们回去买吧。”

浩然很不高兴地说:“买个西瓜也不让买,如果这样,下次你要让我写作业,我也不写。”

这个时候爸爸想了想说:“买吧,但是谁买的谁抱回去。”爸爸付了钱之后,浩然就高兴地抱着西瓜向前走。一会儿浩然就抱不动了,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浩然进了家门就和妈妈说:“吃个西瓜,差点没累死我。”当然,浩然也体会到了爸爸的苦心。爱心小贴士:

看到孩子在“惹祸”,家长可以立即制止孩子的行为,告诉他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但千万不能用痛打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就会使孩子产生怨恨、报复心理,无形中让孩子把无意间的“恶作剧”行为变成故意的“恶作剧”。2.屡次离家出走的孩子案例:“妈妈,爸爸不疼我了,我要出去一个人待一段时间。你们不用找我了,过段时间我自己会回来的。”11岁的丽荣给妈妈留好这张纸条,就背起自己的书包走了。

丽荣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平时妈妈很宠溺她,她做任何事情妈妈都依着她,所以,丽荣常常会和妈妈耍点小性子。丽荣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偶尔在家他会看不惯丽荣娇蛮的性子,不时地会批评她几句,或者是稍微惩罚一下她。每次爸爸说完她,丽荣都会跑到妈妈那里去诉苦,说爸爸不喜欢她、不疼她。

一天,丽荣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出去玩,都晚上10点了还没有回来。爸爸找到丽荣的时候责备了她一番。丽荣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回家之后,丽荣就悄悄地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天没有亮就出门了。按照丽荣的计划,她就藏在好朋友的家里,一个星期不回家,要让爸爸知道这样对她是错误的。

看到丽荣的留言后,妈妈和爸爸都很焦急,两人开始四处找丽荣。最后,妈妈只好在QQ上给丽荣留言,说爸爸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以后都不会再责骂她了。看到了妈妈的留言,丽荣有说不出的得意。最后丽荣回到家的时候,只见妈妈哭得一塌糊涂,而爸爸的表情也很复杂……情绪解析:

近些年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端,类似于丽荣这样的为了报复自己的家长而离家出走的孩子,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离家出走”已经慢慢地演化成为孩子逃避责任、缓解学习压力,甚至是为了让家长满足自己要求的一种方法。

孩子离家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更大。无论是从电视的访谈节目中,还是从报纸上的寻人启事,都可以了解到:有的孩子离家出走后,或是被人贩子拐卖,或是沦落到街头乞讨,有的甚至进入了风月场所……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离家出走后被一群人诱拐到了农村,卖给了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之后她就一直没有自由,直到5年后她为这个男人生了小孩,她才被允许回家看看父母。

孩子离家出走,最痛心的就是父母。而发生了这种事情,其最后的结局都是以父母妥协、孩子胜利而告终。但是对一个长达5年才回家的孩子来说,再多的妥协也无法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所以,对爱离家出走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多加关注、慎重对待。当孩子有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时,家长要及时疏导,防止悲剧上演。专家支招:

家长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是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很多家长本着“为了孩子好”的教育理念,不停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在极度厌烦了父母的唠叨和控制的时候,就会离家出走。

孩子回来,家长要推心置腹地和孩子谈话,打消他下次出走的念头

当孩子离家出走回来之后,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回来就没有事情了。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有第一次离家出走的勇气,那么就可能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等到孩子回来之后,家长要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地谈谈,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然后向孩子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并对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进一步地改正,从而打消孩子再次离家出走的念头。

和孩子一起看一次有关孩子离家出走的教育节目

家长不应在口头上教育孩子不能离家出走,而应该让孩子看到真实的事例。毕竟孩子的想法很单纯,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离家出走的不良后果。让孩子在真实的离家出走的事例中感受离家出走的危险,比直接口头教育要有效很多。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关于孩子离家出走的访谈节目,或者与之相关的电影。爱心小贴士:

当孩子有了成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时候,父母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限制少一些,多些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3.你管得越严,孩子越叛逆案例:

16岁的孑然是妈妈的独生女,妈妈对孑然的管教很严格。从小学开始,孑然就被妈妈逼着每天早上5点起床背英语,6点的时候去小区里跑步,7点准时吃早餐,自己去上学,晚上放学回家不能晚归20分钟,晚饭后孑然还要上兴趣辅导课。

除了这些,妈妈还规定孑然不能乱交朋友,不能和同学进入KTV、网吧等娱乐场所。孑然外出游玩也必须有爸爸或妈妈陪同,孑然平时的零花钱也要一一上报……如果孑然做不到这些,或者是在学习中出现了差错,妈妈就会对她进行责骂,甚至还会用粗暴的方式让孑然记住教训。孑然也没有辜负爸爸妈妈的厚望,一直以来学习都很优秀。

可是,在孑然初三那一年,她好像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经常和同学逃课、周末出没在网吧、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为此,妈妈狠狠地打了孑然一顿。妈妈原本以为孑然会慢慢地改过来,但孑然反而变得更叛逆了,她耳朵上的几个耳洞似乎在向妈妈不停地“宣战”。情绪解析:“孩子还小,自制能力差,如果我们不好好管着他,以后走偏了怎么办?”现在家庭差不多都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俨然成了家中的“重点保护对象”,“这个不能做,那边不能走,不然就……”家长们过于严格的管教方法,正是孩子“叛逆”的缘由。

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时候,在各个方面都希望独立,喜欢尝试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为父母管得过于严格,而不敢和父母抗衡。但是他们会把这种渴望一直放在心里,等到自己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再与父母对抗。

教育专家说:“上网、交友、出游,这些看似会使孩子变坏的活动,实际上并不一定会让孩子堕落,而可能是孩子正在进行某种尝试。但是如果父母对此依然使用‘高压政策’来管教孩子,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促使孩子更加叛逆。”家长应当适时地放松对孩子的管教,这样才能让孩子慢慢地消化他们的“叛逆”心理。专家支招:

尊重孩子的“小秘密”,少插足孩子的世界

在孩子的心智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内在的心理平衡机制,如果这种平衡机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就会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力量,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这时,家长不应武断地认为孩子“变坏了”,而是应该正确地引导。只要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就尽量不要插手,甚至可以为孩子预设情景,让其亲身体验。重要的是,事后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

给孩子接触社会的时间和空间

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盛行,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因此严管只是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好好学习。家长的想法是好的,然而管束过当,则会阻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单独去认识和辨认社会。在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的情况下,家长应辅助孩子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并给予正确的提示和点拨。

接受孩子逐渐改变的事实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反抗家长的好意,而是反抗家长对待他们的态度。孩子在不断地成长,自然他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家长要接受孩子改变的事实,理解孩子的叛逆,并多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就要马上改正。爱心小贴士:

当孩子处于叛逆时期的时候,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怀着关爱的心态,而不要一味地责备。4.当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案例:

一天,奇奇放学回家后,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抽烟,就低着头从爸爸的面前走过。当奇奇正要进入自己的房间时,爸爸突然叫住了奇奇:“奇奇,你过来一下。”“有事吗?爸,没事我还要回屋写作业呢。”奇奇很不愿意和爸爸待在一起。爸爸是部队里的领导,每次都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和奇奇说话,这让奇奇很讨厌。“不急,过来和爸爸说会儿话。”爸爸拍了拍旁边的座位。奇奇很不情愿地坐在了爸爸的身边。“奇奇,你最近的学习感觉怎么样呀?”“还行。”“同学有没有欺负你呀?老师对你好吧?”“没有,老师对我还好。”“明天陪爸爸去踢足球怎么样?”“不想。”

奇奇简短的回答让爸爸很生气。“你存心气我呢?不会多说句话吗?你们老师就这样教你的吗?”爸爸大声地冲奇奇喊道。

奇奇很镇定地看了爸爸一眼,转身回屋了。情绪解析:

每个家长都希望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也渴望能和孩子像朋友那样说会儿话。可是,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孩子上到小学五年级之后,就不愿意和家长说话了。孩子内心的那扇门似乎加了一把牢固的铁锁,不管家长怎样努力,都打不开那把锁。

实际上,有两个原因致使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第一是家长从没有认真地倾听过孩子说话;第二是家长把自己放在了“纠正孩子的错误”的角色上。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家长总是不断地指正孩子的错误,这样,会使孩子对家长关上心里的那扇门。“都6点了!还不知道赶快起床!”“你一点儿也不争气!我算是白养你了!”家长长期用类似这样的话对孩子说教,孩子也会反感,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听家长说这些空洞无力的话语上。

有的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表现得过于急躁,总是幻想和孩子聊一两次天,就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家长和孩子之间总会存在年龄和理解上的差异,如果家长太过于急切,没有付出扎实的行动,那么也只能在和孩子的关系上长期吃“夹生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专家支招:

和孩子玩个写纸条的游戏

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和自己说心里话,那么你可以通过写纸条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在孩子放学没有回家的前几分钟,把写好的纸条放在孩子的书桌上。同时你也让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写给自己,一周之后,孩子明显地会多和你说上几句话,慢慢地,你和孩子间的沟通就不再需要用纸条了。这样和孩子沟通的好处是:避免了孩子与家长沟通时感觉尴尬,从而导致孩子不敢和家长说实话的情况发生。

使用手机和孩子发信息

也许孩子上初中以后就不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是寄宿在学校里,这样孩子和父母的共同话题会更少。这个时候,家长不妨多用手机和孩子发信息聊天,偶尔地给孩子发个笑话或祝福的短信,这样,孩子放假回到家里后,也会愿意和家长交流。这个方法是用手机打电话所不能代替的。

先听孩子说,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很多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认真地听,即使孩子说出的话题自己不感兴趣,也会耐着性子听下去,孩子当然愿意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了。这样,孩子不仅感受到了被尊重,也会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爱心小贴士:

家长用短信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孩子上课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有些学习用功的孩子还会对这样的打扰感到厌恶。5.对过于任性的孩子,学会恩威并用案例:

晚上,妈妈和儿子杨哲在看电视。在插播一段可口可乐的广告时,杨哲突然对妈妈说:“我要喝电视里面说的那个可乐。”

妈妈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对杨哲说:“太晚了,楼下的商店都关门了,我们明天再去买好不好?”“不好,我现在就要喝!我就要喝!”“杨哲乖,听话,妈妈明天早上就去给你买可乐好不?”“不行!”

杨哲看妈妈还没有去买可乐的意思,马上就跑到爸爸那里去哭,而且还哭得很大声。最后,妈妈不得不开车去了较远的超市给杨哲买可乐。情绪解析:

专家研究发现,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匀速平稳的,有乖巧听话的平稳阶段,也有让父母棘手头疼的不平稳阶段。其实,孩子的任性是年龄特征的表现。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所以很多小孩子会表现得很乖。随着孩子对语言的不断认识,他表现自我意识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两岁左右的孩子凡事都喜欢说“不”,并且慢慢地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任性得让人头疼。等到孩子适应了这种心理变化之后,就会有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可是,孩子在4岁左右的时候又会进入另一个不平稳的阶段,孩子喜欢哭闹、脾气暴躁、任性胡闹等等,他们任性的言行会再次表现出来。

在对待孩子任性这个问题上,不少家长都本着“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的信条,不断地满足孩子的各种任性要求。以爱的名义选择不断地满足,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婪。如果有一天,家长觉得孩子的要求高得离谱而不能满足时,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甚至还会当着众人的面撒泼。

当孩子开始哭闹、满地打滚的时候,一些心软的家长就会觉得自己理亏了。他们会心想:孩子就是孩子,大人怎么能和一个孩子计较呢?这是最后一次吧!这样一来,孩子便会觉得有机可乘。家长每次的“最后一次”都会让孩子看到希望,从而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变本加厉。“听话不?再不听话我就叫你爸爸来收拾你。”狠得下心的家长也会对任性的孩子实施暴力或者是威胁,这样看似可以很有效地制止孩子继续胡闹下去,但是同时也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家长长期的惩罚和威胁也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

对这样任性的孩子,家长不妨恩威并用。专家支招: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

星期天,官燕和两岁半的女儿逛商店。当官燕兴致正高的时候,她的女儿却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来,不管官燕怎么哄都不行,最后官燕只好抱着女儿回家。就在官燕蹲下去的那一刻,她突然明白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会发脾气了。以女儿现有的身高看过去,商店里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走来走去的人腿,难怪女儿会生气了。

当孩子有了反常举动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直接地责怪孩子任性,那么接下来就好办得多了。

恩威并用,一次也不迁就孩子的任性

每次家长对孩子的任性于心不忍时,都会间接地让孩子更加任性,如果家长因为一时心软而满足了孩子一次任性的要求,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当孩子的要求的确是很任性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拒绝孩子,不能给孩子“要挟父母成功”的体验,否则以后再来管理孩子的任性就麻烦了。这个时候,家长拒绝的态度可以强硬一些,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冷处理”。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长也要用合理的方式及时满足孩子

父母用合理的方式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的任性行为。如果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要在孩子发脾气之前和孩子讲清楚,孩子在得到尊重的情况下也就不会再任性了。爱心小贴士:

禁忌在孩子任性地哭闹完之后,再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样只会让孩子喜欢上任性。6.利用孩子的叛逆心理,激发他的进取心案例:

佳梦的女儿卿琴今年10岁了,卿琴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一天,佳梦做好饭喊卿琴吃饭,不料一直在看电视的卿琴听到妈妈的喊声竟然回屋写作业去了。“先来吃饭好不,等吃完饭再写行吗?”任凭佳梦怎么和女儿说,卿琴就是非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写完作业再吃饭。最终,佳梦和老公只好等卿琴写完作业,一家人再一起吃饭。

有时候,卿琴也会很明显地和佳梦“对着干”,这让佳梦既生气又觉得无可奈何。

在学习上卿琴也有这种叛逆心理。如果她喜欢某科的任课老师,她的那科成绩就会很好;如果她不喜欢某个老师的话,那么她那科的成绩也一定差得一塌糊涂。情绪解析: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这个时期孩子不仅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家长们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甚至还学会了和自己对着干。家长要孩子朝东,而孩子偏要朝西;家长顺着孩子朝西,而孩子又偏偏要朝南,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从小学进入到中学是他们成长的飞跃,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意识,相对独立活动的愿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现实中,他们一方面急于想要摆脱父母的管束,另一方面却又必须依赖父母而生存。这个时期的孩子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尊,而是一味地要求别人把他当做成人来看待。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子来看待,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叮咛,孩子就会觉得烦,觉得家长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

一般情况下,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孩子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感;二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理想的继承者,时时刻刻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当孩子有了叛逆心理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愿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听话的乖孩子。这时,家长与其苦苦地压制,不如利用孩子的叛逆心理,巧妙地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专家支招:

顺着孩子的叛逆心理,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上班族的家庭,家中有个不喜欢读书且十分叛逆的孩子,注重教育的母亲给孩子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一般的家庭教师都是和孩子一起做功课,但影片中的这位家庭教师却不同,他不但不教功课,反倒成天和孩子打棒球。

母亲开始对这位家庭教师感到不满,然而,有一天,师生两人在玩球时,她却突然听到孩子说出了“我想读书”这句话。为什么孩子突然表示他想要用功读书?原因是他在和原本有亲近感的书本隔离后,反而加强了他的读书欲望。换句话说,孩子原本就有对“用功读书”的自我实现欲望,但也存在着厌烦心理,游戏使他远离书本,也让他深感不安,从而刺激他表现出读书的欲望。这种“逆疗法”对让孩子主动用功颇具效果。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很好奇,喜欢尝试新东西,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例如,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家长不妨细细为孩子讲解一些简单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心小贴士:

家长要顺着孩子的意愿,并不是事事都要纵容孩子,也不是对孩子叛逆的行为不予理睬,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发现做某件事的坏处,从而让他们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任性行为。对叛逆的孩子,家长要禁忌唠叨和无休止的指责。第二章反复情绪为什么孩子变脸比翻书还要快1.喜怒无常的小孩案例:

雨欣正坐在客厅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每当看到喜羊羊将灰太狼打得灰头土脸时,她就乐得哈哈大笑。她正看到精彩部分时,突然停电了。雨欣在客厅里大喊大叫起来:“我要看电视,我要看电视!”妈妈从厨房跑过来,告诉她等来电后再看,雨欣哭闹不依。

这时突然来电,电视机亮了,雨欣立刻停止哭闹,又聚精会神地继续看起来,不时哈哈大笑。妈妈只好苦笑着回厨房继续做饭。

学龄前的儿童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的情绪波动不会影响到他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孩子遇到不称心的事情,开始大声吵嚷、哭闹、摔砸东西,甚至是借此机会向家长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时,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就应该注意了,因为孩子这时候的喜怒无常可能会发展为他之后的青春期障碍。情绪解析:

孩子经常哭闹、烦躁,甚至喜怒无常,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情绪不安稳,感到抑郁,也由于他们的年龄和自身发育的特性,导致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些孩子在发脾气时,不听劝、不听哄,对大人讲的道理不屑一顾,不达到自己的目的誓不罢休。这类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让大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会喜怒无常。

孩子的喜怒无常有时候也是在后天长期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比如,家长动不动就发脾气,性情急躁,不分场合地训斥打骂孩子,或者是依照自己的情绪来管教孩子,一会儿细心地照料到骨子里,一会儿又冷淡到不闻不问,这样也容易使孩子变得喜怒无常。现在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和孩子沟通,直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也会让他们喜怒无常。

孩子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哭闹时,一些家长会为了制止孩子的继续哭闹而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下次孩子想要某些东西的时候还会哭闹。当爸爸严加管教孩子的时候,妈妈常常是举手投降,甚至是呵斥自己的丈夫。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一致,也会让小孩有恃无恐,喜怒无常。专家支招:

家长要稳妥

面对孩子的喜怒无常,父母更不能表现得过于急躁,不温不火的言谈举止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另外,父母对孩子的胡搅蛮缠以及激烈反应,一定要予以拒绝。只要坚持自己的教养方式,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教孩子情绪的语言

家长也可以通过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帮助孩子改善喜怒无常的情绪。比如,当孩子笑的时候,告诉他:“你看!你笑得好开心。”然后你也可以像他那样粲然一笑,说:“妈妈高兴的时候,也笑得好开心。”

模式效应

当孩子大吼大叫时,家长可以先不用理会他,而是等待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如果你一直胡闹,那我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除非你和妈妈好好地说,否则下次这样妈妈就不理你了。”在孩子的心中要立下“哭——妈妈就走;安静——能得到照顾”的规矩,有些小孩可能经历一次就懂了,而有些小孩则可能要几次之后才懂得,所以大人一定要切实履行好这一规矩。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自己不能表现得喜怒无常。教导孩子时要循循善诱,否则,大人的行为也很可能被孩子模仿了去。爱心小贴士:

家长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学会容忍和理解,也要学会和孩子沟通,及时地化解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很多都是和家庭影响有关的。所以家长要做好榜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更要多加小心,做到严宽有度,全方面地教育孩子。2.接纳孩子的情绪性反应案例:

杨浩浩正在跟家里的宠物狗玩,突然小狗从半开的房门中跑了出去,杨浩浩怎么追都追不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妈妈正在厨房做饭,问杨浩浩的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就是小狗不理他了,所以他不乐意了。妈妈笑了笑,没有再说话。爸爸依然在客厅看自己的电视。只剩杨浩浩一个人坐在地上哭,他一会儿望望厨房,一会儿看看坐在客厅沙发上的爸爸。

有时候孩子的脸还真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说哭就哭,说闹就闹,让家长觉得头疼。看着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家长又无奈又担心。情绪解析:

孩子哭闹,会让家长心里难受,甚至感到很烦。“不许哭!我不让你哭了,你没听到是吗?再哭,就给我滚出去哭!”很多时候,家长也会这样对孩子吼,妄图制止孩子的情绪发泄。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哭闹、愤怒等一些情绪化反应,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因为,孩子的开心或者是不开心都需要发泄出来,这样家长才能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变化,从而给予孩子更好的关注。

所谓接纳孩子的情绪性反应,就是不管孩子在悲伤、烦恼、兴奋、快乐时,家长都能够给予他们关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对他们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也不等于纵容孩子的情绪或者是他们的看法,而是以一种先接纳,然后再想办法改变的方式,帮助孩子进入良好的情绪反应状态。这被称之为合一架构,也就是先顺着对方,然后再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摆正姿态,想办法引导和改变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专家支招:

换位思考

接纳孩子情绪性反应的最好方法就是换位思考。当孩子哭闹或出现一些其他情绪性反应的时候,家长有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其次喜欢的就是像自己一样的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哭闹,就会让他们喜欢上你,从而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和看法。

肯定孩子的表现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性反应时,要常用“是吗?”“嗯!”“我明白了”这样的语句来表示接纳,这样可以让孩子信任你。有时候,接着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表示对他的关心。比如:

孩子放学回家,说了一句:“作业太多了,累死我了。”“是吗?那就让你妈给你洗个苹果,吃完饭后再写作业吧。”善于接纳孩子情绪的父亲会这样说。

而在教育孩子上方法运用不当的父亲可能会这样说:“累,就知道累,我看你是想偷懒了!赶快写作业去!不写完就不准吃饭!”

显然,孩子容易接受的是第一位父亲的做法。就算孩子照第二位父亲的话去做了,那么他的作业也会完成得相当的糟糕。

及时认同孩子的好情绪

孩子考完试回家,对妈妈大声地宣布:“妈,我今天考了我班的第三名,你要怎么奖励我?”“奖励什么呀?刚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你确定下次还能考这么好吗?还不快点进屋看书去,下次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如果家长这样说,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说,还会让孩子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适时地给予孩子表扬,“我儿子真棒!说,想吃什么,妈给你做,让妈妈好好犒劳犒劳你这聪明的小脑袋瓜。”这样反而会让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更融洽,就算孩子下次没有考好,也敢对父母说,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想象法”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通过用“想象法”来接受孩子的情绪。比如,小孩子不小心把泡泡糖吞到肚子里去了,正在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说:“泡泡糖吞到肚子里,会长在肠子上面,再也不会出来了。”这样会让孩子以后对泡泡糖有恐惧心理,而且会时刻地惦记着他肠子里的泡泡糖。如果家长这样说:“哎呀,把泡泡糖吃到肚子里,泡泡糖就会在里面长成树,以后长好多好多的泡泡糖,会把你的胃撑破。宝贝快喝点水去,把泡泡糖淹死在你的肚子里。”这样不仅教育了孩子不能乱吃泡泡糖,还可以消除孩子的紧张感。爱心小贴士:

家长在说“是吗?”等疑问句时,一定要说得真诚。如果只是敷衍了事,孩子会不再信任你。而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适可而止,过分的表扬也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形成自大的性格。

最后,“想象法”只限用于5岁以下的小孩。因为,小孩子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有自己的意识了,再用“想象法”,就会给孩子一种你在欺骗他的感觉,从而使你得不到孩子的信任。3.别因孩子的情绪化而责罚他案例:

小张寒跟妈妈一起去逛超市,在马路边上,小张寒看到有卖冰糖葫芦的,便告诉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冰糖葫芦。”妈妈拉着小张寒的手说:“你看那冰糖葫芦多脏啊,上面都是土,吃了肯定肚子疼。”小张寒不依不饶地缠着妈妈:“我就是要吃,就是要吃。”妈妈有些烦了,说:“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不走我走。”妈妈当下撒手,一个人向前走去。小张寒哭着追上妈妈,拽住妈妈的衣服,不停地用小手打妈妈,嘴里还说:“打死你,打死你。”妈妈当下气愤地抱着小张寒回家。到了家中,妈妈让小张寒立在门外不许动,如果不老实,就不准吃晚饭。小张寒委屈地站在门外,想哭,又硬憋着。情绪解析:

孩子生气、愤怒时做出的一些反应,往往是他内心未得到满足或尊严受损造成的。由于孩子年纪尚小,与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尚浅,对自己产生的情绪认识不清,孩子就会用“哭闹、攻击他人、自我伤害”等方式进行宣泄。

当孩子做出情绪化动作时,有的父母就会告诫孩子:“再闹就把你扔在外面站一天。”而有的父母则会直接用罚站甚至打骂孩子的方式,试图阻止孩子继续闹下去。其实,无论是语言还是身体上的惩罚,尽管当下可能确实让孩子停止了哭闹,但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严重的,有些孩子还会恨父母,从心底拒绝与父母沟通,进而导致他心理压抑,不敢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如果孩子心底积压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他的叛逆心理就会越来越重。父母一味责罚容易情绪化的孩子,是绝对不可取的。专家支招:

教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化或极端性格时,家长先不要忙着责怪他,而是试着告诉他,这是哪种情绪,以及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有可能的话,最好告诉他还有那些类似情况也会产生同样的情绪,帮助孩子“预见”自己的情绪。比如,豆豆因输了比赛而号啕大哭,他心里很难过,这种难过的情绪有一个名字,就叫“失落”。妈妈可以告诉豆豆,“当你看见老师在表扬其他同学的时候,这种‘失落’的情绪就会产生了。”

教孩子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

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供孩子借鉴,比如:“妈妈小时候输了比赛,心里也很难过,虽然没有号啕大哭,但会生闷气跑掉。后来外公告诉我,生闷气也赢不了比赛,只要不放弃,就不能算输。后来妈妈就一直努力练习,后来终于赢了。”

当然,你也可以让孩子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我很生气”。同时,你还要向孩子阐述理由:“大哭会让你用完所有的力气,而大声说出自己的情绪后,还可以默默在心里为自己加油,继续坚持比赛,最后可能会赢哦。”

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

当孩子出现一些过激举动时,家长首先要给予理解。等孩子的心态安定下来,再帮助孩子寻找他情绪激动的原因。比如,当孩子拣起地上的东西就要往嘴里送时,大人可以蹲下来,和自己的孩子说:“宝贝,这个东西很脏的,你看上面全都是灰,里面还有小虫子,若被你吃到嘴里,小虫子会吃你的胃的。那样,你就永远都长不大了。”

这样有耐心地和孩子讲,会更容易让他接受,也不至于因为大人的一顿呵斥,孩子从此就什么也不敢和大人说了。“比较”也会让孩子乖

家长也可以通过和周围的小孩比较的方法,让孩子停止继续胡闹下去。当孩子大哭的时候,家长可以找一个比较的对象,让孩子停止哭泣。比如:“你看那个姐姐多乖,人家都不哭,你哭就不乖了,也就没有人喜欢你了。”或者是:“宝贝,你看那个哥哥哭得好丑,咱不哭,咱是男子汉。”通过和其他的小孩比较,也可以让自己的小孩变乖。

带孩子去荡秋千、看漫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小孩哭闹而家长又忍不住发火的时候,也可以给小孩一个他平时喜欢的玩具,或者是抱着小孩出去溜达一会儿。比如,带小孩去小区里的一些活动场所玩耍,小孩玩得高兴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得到了放松。或者抱着小孩去坐超市门口的“喜羊羊”摇摇车,也可以让小孩的一张小哭脸变成一张笑脸。爱心小贴士: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每位家长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就大发雷霆,这样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当你想责罚孩子的时候,你也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他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以此来缓解你想要惩罚孩子的冲动。4.别用“罪恶感”来控制孩子案例:

吃完饭后,妈妈收拾好碗筷,将碗放到水池中,放满水,就去擦桌子了。小李薰看着一池子的碗碟,伸手就去捞,还不忘拿起旁边的一瓶洗洁精往水池里挤,结果一瓶洗洁精被她挤了一半,她才停止。她兴奋地用两只小手在水池子里来回搅动。

脏水溅得到处都是,小李薰的衣服全被弄湿了。这时候妈妈的一声尖叫吓得小李薰一阵哆嗦,她赶紧躲到一边,胆怯地看着妈妈铁青的脸。妈妈指着小李薰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就知道捣乱,你看你,把屋子弄得这么脏,想累死妈妈啊?”

看到小李薰的衣服又湿又脏,上面还有菜渣,妈妈一把拽过小李薰说:“快出去让爸爸给你换身衣服,再敢胡来,妈妈就不要你了。快!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脏孩子?”

随着孩子接触的新鲜事情越来越多,有时他也会有想要亲自参与的冲动。比如,吃饭的时候,看见爸爸妈妈用筷子吃饭,他会夺过妈妈手中的筷子自己吃;当看到妈妈在厨房刷碗时,他会跑过去拿起碗来在水里乱晃动。当孩子因这些行为而给父母带来不便时,大多父母会说一些罪恶性的语言,并试图控制孩子以后不再有这些行为。情绪解析:

虽然家长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但是家长不经意间的一些言语,却可能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是要成长的,当视觉上的好奇无法再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时,他们便想要亲自动手。用带有罪恶性的语言阻止孩子,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他们动手的积极性,慢慢地会让孩子失去判断力,对自己是否要去尝试犹豫不决,这并不是我们做父母的想要看到的。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但不过片刻,他们就发生了冲突,出现了打架、咬人、推倒其他小朋友等一些不好的行为。有些父母会上前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坏,看你把人家打哭了。”或者“谁教会你打架的?这么没有礼貌!你除了会惹事生非还会别的不?”父母这样的说法的确能立刻起效,让孩子马上变得安静起来。但久而久之,有没有发现我们再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时,孩子满眼的仇视,他紧握着双拳,甚至抿嘴咬牙?或者当其他孩子以同样的方式欺负他时,他会毫无反抗,一个人默默忍受下来,即便哭,他也不会说出事实真相。

家长那带有“罪恶感”的言行举止,只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阻止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从内心拒绝与你沟通。专家支招:

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家长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轻易把“你真是个倒霉的孩子,生下你,我没一天好日子过。”“你没一点儿出息,生下你就是我的一个错。你和你爸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等这样的话说出口。“谢谢”不是客套

如果,家长不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带来罪恶感,就要常常对孩子说“谢谢”。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也会给孩子带来快乐。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有人对他说“谢谢”,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孩子。

让孩子及时地参与家务

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小孩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而不是用恶言恶语来警告孩子“这个不能做”,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孩子数清家里的人数、摆放筷子,让他把自己的玩具分类之后,再整齐地摆放,等等。

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宝贝,你喜欢这样做吗?”“你觉得这样做好吗?”当孩子正在做一件让你很生气的事情时,如果你耐心地问一下孩子的意见,更多的时候,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贝贝在幼儿园放学的路上喜欢盯着地面走路,妈妈就问她:“贝贝,告诉妈妈你在干嘛呢?”“妈妈,我想看看地上有钱没有,拣到了交给老师可以有小红花戴的。”只有知道孩子心中想的是什么,家长才能适时地给予教导,否则只会把孩子心中一些好的想法抹杀了。“我爱你”不仅在心里,也在嘴上

像外国人那样经常抱紧孩子,告诉他“我爱你”每个小孩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爱自己,家长这样的表达,不仅可以拉近和孩子间的距离,还可以避免把伤害孩子的话说出口。因为,如果你常常这样说,当每次你想要训斥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念头就会跑出来制止你,这个念头就是:我爱自己的孩子,我不能伤害了他。爱心小贴士:

家长应该多用阳光的内心、干净的目光、健康的信念去感化孩子,而不是用那些垃圾思想去侵害孩子,以暴制暴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要使他们建立信心,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会有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5.教孩子控制情绪,自己首先要有平稳的情绪案例:

月月喜欢看《猫和老鼠》。妈妈担心这样下去会让月月变得孤僻,影响她的大脑发育,所以经常叫一些小朋友过来带着月月玩。

一次家里突然停电,月月咧嘴大哭起来,无论妈妈怎么解释,她就是不听,就是吵着要看《猫和老鼠》,还在地上打起滚来。妈妈终于动怒了,呵斥月月说:“我管不了你了是不是?停电了,你要我从哪儿偷电去?”妈妈指着电视的信号灯处吼道:“你没看到这里都不亮了吗?不许哭了!再哭,等来电了,也不让你看!”

月月哭得更大声了,直喊:“我讨厌妈妈,我恨妈妈!”

妈妈大吼道:“那你别管我叫妈妈,你讨厌我,恨我,管我叫妈妈干吗?”

一些父母无法招架孩子的激动情绪,自己也会出现烦躁、发脾气、呵斥、打骂等举动,甚至随着孩子情绪的反复无常,父母的耐性也越来越小,常常在孩子将要发脾气前先呵斥孩子不许哭、不许闹,这也不许,那也不让,导致孩子的情绪无处发泄。情绪解析:

我们言辞凿凿地要求孩子停止无厘头的哭闹,其实说好听了是教育,说不好听了,则是对孩子的威胁。当孩子迫于你的威信,不得不低头认错时,我们以为已经有了成效,但实际上则是孩子的屈服——相当隐讳的口服心不服。

其实,激烈的教育的效果,我们平常便已有目共睹。这种教育方式,确实使有些孩子变得听话,可是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却一点儿主见都没有,任何事情都要先征求父母的同意,无论想做什么,都要先拿眼看向父母,只要父母的脸色稍有些不悦,他们立刻就会打消某个念头。当然,这样的孩子已经成为我们眼中的乖孩子。可是,别忘记,没有主见、优柔寡断、时刻征询他人意见才敢做出判断的人,只会成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有些孩子的叛逆心理则会越来越重,我们越是阻止他,他偏偏要反其道而为之。而我们变本加厉地教育他,他却仿若未闻,照样进行着自己做的事情。

教育孩子不是以暴制暴,也非让他们变成唯命是从的乖乖孩。当我们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教育孩子时,又怎么指望孩子能相信从一个脾气不好的人的嘴里说出的“要做个不乱发脾气的人”呢?这就相当于,你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孩子想吃时,你却说家里没有苹果。孩子单纯地只相信自己用眼睛看到的,因此你的言语就会慢慢地变成他身边真正的“耳边风”。专家支招:

冷静三分钟

家长想要以一种平稳的情绪来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遇事冷静三分钟是不可少的。家长有了烦心事想要发火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孩子,或者是在发脾气之前告诉自己先冷静三分钟。当情绪稳定后,再回过头来想刚才的事情,也就理智得多了。

注意力转移

家长也可以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法来平稳自己的情绪。比如,看到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可以想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也就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感到烦心了。家长在发怒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平稳自己的情绪。当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要平心静气,反复在心里强调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特别想发脾气了。

数到60位之后

数数,被很多人认为是个幼稚的办法,但是它却是最管用的。“一二”,你要发怒,“三四五六”,你还想发怒,慢慢数,数到60位之后,一般人也发不起火来了。最笨的办法——“忍耐”,也可以让家长不发火。

小蹲厕所

有人说到厕所蹲20分钟,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不过这里建议,在使用这个方法时,“厕所”最好是自己家的卫生间,否则效果不会好,还会影响其他人。虽然这样不雅,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爱心小贴士:

控制情绪,并不是要求家长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育行为。而这个时候,也需要父母双方配合着来进行。一个人在教育孩子中扮演“巫婆”,另一个则扮演“白雪公主”,这样父母双方相结合的教育,才会让孩子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他的个性也不会过于地被压制。6.让孩子学会克制和忍耐案例:

萌萌跟爸爸妈妈到游乐场去玩,看到什么,萌萌都说想要。无一例外的,爸爸妈妈都满足了萌萌的要求,萌萌兴奋地拿着手中的玩具和食物,看到下个目标,就将手中的东西给爸爸或妈妈,然后手里又会出现另外的东西。而爸爸妈妈看到萌萌兴高采烈的样子,也是满心愉悦。

当萌萌看到旋转木马时,告诉父母他也要去玩。可是服务员却告诉他们位置已经满了,得等下一轮,也就十分钟左右。萌萌一听现在不能玩,立刻急了,边跺脚边哼哼:“我要玩,我要玩,我就要玩!”萌萌还跑到进口处推检票员。萌萌的父母赶紧制止萌萌。妈妈对萌萌说:“乖宝贝,咱们等会儿再玩,马上就好了。”萌萌不听,对着爸爸说:“我就是要现在玩,我不等。”爸爸讨好地说:“咱家萌萌是大孩子了,最懂事了,乖啊,等会咱们再玩,想玩多长时间都没问题。”

萌萌一听,就哭了:“你们就是不让我玩!”边说边转身踢了检票员一脚,哭着说,“我要进去!你们都是坏人,我讨厌爸爸妈妈。”周围人的议论声纷纷传进萌萌父母的耳朵里,“怎么教孩子的呀?这么没教养。”“一看就是宠坏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准没人能管得了,蛮横不讲理的主儿。”情绪解析:

现实中,家长们往往一听到宝宝哭,自己心里就开始发慌,也习惯了将孩子的哭声当成命令。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也就是常说的“惯”。现在很多小孩出现了一种趋向,他们不会忍耐,也不会克制自己,不懂谦让,也没有什么耐心,干什么事情都让父母帮忙。他们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就会张口顶撞父母,或者是用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他们不缺吃,也没少玩,可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还是脾气一个比一个急,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父母对他们的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长此以往,父母的过分宠爱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

父母的过分宠爱往往导致孩子的任性,等孩子离开家庭这个圈子开始独立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法面对外界的打击。当孩子面临挫折时,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不美好,似乎每个人都和他过不去,久而久之,甚至会诱发一些心理疾病,比如忧郁、偏执、狂躁等。专家支招:

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让孩子等待是锻炼孩子耐性的最好方法。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后,先别着急回答,而是尽量磨时间,让孩子知道想得到什么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懂得要想有所收获,自己也必须付出努力才行。

对孩子的要求说“不”

偶尔地拒绝孩子的要求也是必须的。但拒绝并非是武断地打破孩子的愿望,而是让他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告诉他如果做到了,就可以答应他的要求。只要能得到想要的,孩子是不会拒绝你的这些要求的。比如,让孩子帮忙擦地,当他擦到一半的时候,他或许会喊累,甚至不想干了,但他不会跑到你面前再去哭闹。

如果孩子坚持了下来,那么你可以小小地夸赞一下他,然后貌似勉强地答应他的要求。慢慢地,孩子便会学会克制自己,同时也会学会坚强,并且他也懂得了“想要就得做些什么”。

教孩子是非的观念

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可”和“否”的观念,让孩子学会克制。比如,当孩子沉溺在游戏中不按时休息的时候,家长可以列举一些睡眠太少的坏处,或者是很明确地告诉他这样长期玩游戏是不对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威胁一下,从而使孩子心中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量身定做的约束规则

家长也可通过给孩子制定一些约束的规则,帮助孩子学会克制。比如,早上要按时起床、不能挑食、玩具没有坏之前不能买新的等等。用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帮助他们克制自己的一些过激的行为,让他们慢慢地形成一种自我控制的习惯。

会克制就奖励,无节制就惩罚

制定相应的奖惩标准,让孩子明白做得好就有奖励,那么相反就会有惩罚。比如,孩子坚持要去游乐园的时候,你说了上学不能去,如果孩子马上听从了你的建议,这个时候要及时地奖励他。可是如果孩子坚持要依着自己的性子硬来,那么也要把惩罚坚持到底,绝不能心软。爱心小贴士:

让孩子学会忍耐和克制,需要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帮助。而给孩子量身制定的一些方法和“规矩”,也要父母督促孩子完成。而这一切更需要家长的坚持。如果因一时心软而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松懈了,那么最后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7.学会用“不要急”来激励孩子案例:

女儿小雪是家里的懒虫,平时妈妈让她干什么,她总能找出理由来拒绝。一天晚上,小雪在家里看电视吃瓜子时,丢了一地的瓜子壳。看着女儿玩得那样高兴,妈妈就拿起扫把来自己扫地。“我来扫地!”小雪抢走了妈妈手中的扫把,拿着扫把开始慢慢腾腾地扫起来,过了几分钟后,小雪还在原地来回地扫。妈妈这时急了,就催促道:“快点,这么点事也能磨叽。”小雪一看妈妈急了,于是三下五除二地就把瓜子壳扫到了一起。妈妈刚想表扬小雪,却看见地上还有残留的瓜子壳,最后只好自己重新再扫了一次。而小雪之后做事情也越来越毛躁了。情绪解析:

生活中,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比一般的孩子“性急”,例如对刺激反应强烈,吃奶、睡觉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这类“急性子”主要是由孩子本身的遗传神经类型原因导致而成。

有的孩子在新生儿时期或许并没有明显的性急表现,但是因为其养护人的性子比较急,或者家庭氛围比较紧张,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就容易变成躁动不安的“急性子”,这类孩子的急性子便是“习惯性急躁”。

还有些孩子的“急性子”大体是从开始就喜欢说“不”产生的,一般出现在孩子一岁半之后,最早可以提早到孩子13个月大时。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如果这种主张得不到及时的支持与响应,孩子就会因为急于维护自己的主张而表现出过激行为,不了解这个心理发展特点的成人就可能认为孩子的性子变急。

另外,有的孩子平时可能并不性急,但在生病或遭遇其他情感波折时,则会突然出现性急反应,这种“急性子”是因为孩子生理不适、生活变故等原因而暂时出现的。

孩子的“急性子”一般是上述原因混合影响而成,需要家长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抽象地批评孩子“性子急”,更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议论孩子的“急性子”,以免孩子受到消极心理暗示而更加性急。专家支招:

家长要学会“等待”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