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23:50:21

点击下载

作者: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青年研究会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

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试读:

前言

[1]常宇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谈话时指出,当代共青团组织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扩大团的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面和提高团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习总书记指出,今天的青年人在哪里?除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以外,现在很多青年人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里,在网络空间、虚拟社会里,在农民工群体、个体工商户、网民、“北漂”、“蚁族”里,尤其在那些自由职业者、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聚集的新兴群体里。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各级共青团组织振聋发聩的警醒,如果共青团组织不去研究青年群体的新变化,不去结合这种新变化改革自身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方式,将难以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将无法完成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为此,从2013年10月开始,北京团市委全员参与,历时一年半,动员北京共青团系统5000多名专兼职团干部开展了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对22个青少年群体10万人发放问卷,面对面深访6000多人,完成了一次对北京青少年群体的全方位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新时期共青团如何有效地实现首都青少年群体的“再组织”。[1] 常宇,北京团市委书记。

一 今天北京的青少年群体结构

在巨大的流动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个拥有21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其青少年群体结构复杂和丰富了很多。总书记提到的各种传统和新兴领域的青少年群体几乎在北京一应俱全。我们选择了两个维度来解读当代北京青少年。根据990万青少年就学和就业情况,把北京青少年分为如下11类。表1 北京青少年结构数据及测算依据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的青少年群体结构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高校学生多(约85万),企业青年(约589万)中,国有企业青年约占1/3,非公企业青年约占2/3,农业青年数量极少(9.11万)等。这些特征与首都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也与传统社会结构解体,青年分散化、原子化的生存趋势相一致。

与此同时,北京团市委此次还努力寻找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及的各种新兴群体,发现这些群体在北京的存在,分专题对在京的外来流动青年、流动人口二代、创业青年、新闻媒体从业青年、网络从业青年、“北漂”艺术青年、青年志愿者、残疾青少年、贫困家庭青少年、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外籍青年这11类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在这次调研中,很多原来北京团市委并不了解的新兴群体被我们找到,我们努力归纳他们的群体特征,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问需于青年,努力将组织的工作手臂延伸到这些特征群体当中。表2 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群体分类及定义续表

对上述的22个青年群体,我们逐一调查了他们的群体总量、空间分布、10个左右最突出的群体特征和诉求。在掌握了这些客观情况之后,我们逐个研究了他们的群体特征和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础和现实情况,并针对每个群体,总结归纳10种左右的工作方法。我们重点强调工作方法必须与群体特征和需求相对应,并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不求多,但求实。

二 把共青团改造成基于职业、居住、社会交往的三维青年组织

共青团是以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的青年政治组织。要想实现为党团结青年的目标,首先要适应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将自身改造成一个适应当代特大型城市青年群体结构的组织。那么,什么样的组织格局能够适应今天的北京青年呢?经过这次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我们形成了如下认识。(1)基于职业、学习的战线组织。“战线”,是共青团的传统语言,是指我们通过一组工作方法对某一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开展工作的组织方式。一个青年的主业,不是处于学习阶段,就是处于就业阶段,他的主业单位对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改变机关、国企、大学等传统战线的工作方法,提升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要特别关注新兴群体的诞生,如非公企业青年、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网络从业青年等以及很多具有明显特征的群体,如流动青年、农民工二代等等,找到他们的存在,建立适当的组织联系,开展团组织与这些青年群体交流团结的工作。(2)基于居住、生活的地域组织。随着单位的约束力减弱、社会流动性加强、新兴职业涌现、个体散在增多,仅靠传统的以单位为核心的“条的组织”难以适应与当今青年联系的客观要求。共青团要努力发展基于青年居住地的、以生活服务和地域性交往为手段的新型青年组织,形成共青团的外围组织。北京共青团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逐步建立了502家“社区青年汇”,由共青团对接属地党委政府,协调资源投入,派驻专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开展联系、服务、引导属地青年的凝聚工作。从2013年开始,北京共青团在北京市青年居住的密集地区推出登载社区新闻和生活服务的“北青社区报”,目前已有100万份发行量,建立了120多家深入小区的为青年提供生活服务的“北青社区驿站”。2015年北京共青团推出“北青社区APP”,依据地域建立联系青年的新媒体渠道。随着“青年汇+社区报+驿站+APP”的地域性联系服务体系的完善,北京共青团将重新掌握一张基于居住、生活的地域性青年组织网络,将在这一新组织网络中努力开展青年的交流、团结和组织工作。(3)互联网背景下的青年社会交往组织。互联网催生青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当移动互联网迅速融入时尚生活后,青年的交往范围得到了无边际的放大,使原本主要限制在单位中、居住区里的人际交往扩展到久不见面、远隔千里,甚至从不相识但有共同特质的青年群体中。这种变化使原来并不很突出的社会交往关系,在当今的时代具有了比单位、地域组织更强有力的组织动员力。这种具有共同的群体特质、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历史联系的青年人,喜爱交往、渴望寻求情感寄托和归宿。因此,以交往为核心目的的青年群体是共青团必须服务和联系的对象。在这次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中,同学是当代青年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对象,北京共青团开展了大量学长讲成长经历、校友基金捐助等基于同学关系的工作。同时,依据乡情的同乡关系也是重要的组织动员渠道,21家省级驻京团工委联系着70多万来京务工青年,他们与在京的“老乡网”共同组织了基于乡情交往的组织体系。北京共青团自2012年以来联系着8000多家青年社会组织,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共同兴趣爱好为特征的青年兴趣组织,他们或自发或在团组织的支持下开展数万场自组织活动。北京共青团的志愿服务中心联系着130万青年志愿者,他们服务于4万多个青年志愿者组织和爱心项目,这种以志愿、公益为共同兴趣的青年爱心组织,正在成为北京这个特大型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共青团要以适当的组织或联系方式,渗入、联系和引导这些青年交往组织,因为在以互联网为生活底色的今天,这是无法忽视和回避的。

一个青年,生活在北京,一天24小时,总离不开这三个维度:要么在工作学习,要么在家生活,要么在与同学、同乡、共同爱好者一起聚会交往。作为党的青年组织,北京共青团要沿着这三个维度,构建组织和开展工作,努力为党团结住当代北京青年。

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让我们找到了、认清了新时期首都青年群体组成,思考了、重构了共青团自身改造的框架,接下去我们要一个群体一个群体、一个社区一个社区、一个组织一个组织地联系下去,把共青团体系的重构、组织的再造、服务的加强、思想的引领做到每一个北京青年的身边、心里。第一篇总报告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显示的当代城市青年的八个新特征[1]常宇“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是以北京青少年群体为样本,通过社会调查的专业方法,调查解析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青年整体发展状况的首次实践。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北京团市委组织了专兼职团干部、社区青年汇社工5000余人,邀请12所高校、6所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专业指导,走进青年工作生活中,面对面地与青年交流、访谈,共调查10.8万个青年样本,得到1313组1661万条数据。经过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对当前北京青年群体的数量结构、区域分布、生活状况、思想意识和利益诉求有了进一步了解,形成了对当代城市青年时代特征的新认识。一 北京青年的基本结构

北京,是一座青春的城市,6~35岁常住青少年人口990.46万,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47%。按照职业特征分类,北京青少年可以分成“学生群体”和“从业青年”共计11类群体。表1 北京青少年结构及数量

同时,作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北京还聚集着许多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新兴青年群体,如“蚁族”,高校青年教师,网络从业青年,新闻媒体从业青年,以流浪歌手、青年画家、演艺人员为主的流动艺术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等。表2 北京市新兴青少年群体的定义及数量续表二 当代青年的八个时代新特征

当把22个青少年群体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和思考时,我们感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当代青少年在流动特征、行业分布、群体类型、交往方式、思想状况、压力困扰、组织覆盖、发展希望8个方面呈现出明显区别于以往且时代性很强的新特征。这些特征成为我们认识和判断当代青年、开展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一)新流动特征:流动青年群体庞大,城市融入程度差异明显

在京工作生活的非京籍流动青少年数量持续增长,到2013年底达534万,占全体青少年的54%。2014年,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流动青少年持续增长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北京流动青少年来源省份前六位是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山西、安徽,共占总量的63.7%;其中来自河北的最多,占总量的25.7%。

从融入北京的程度看,北京青年已经分成了5个区别明显的圈层。

1.“原住型”户籍青年

出生在北京或儿童时期就取得北京市户籍的青少年约有312万,占青少年总量的31.5%。他们对北京的认同充分,接受较好的教育,在工作生活上能得到家庭支持。但职业分层不理想,由于城市拆迁,主体部分迁居到五环附近及以外的城市边缘地区。

2.“迁入型”户籍青年

上大学及工作以后取得北京市户籍的青少年约有144万人,占青少年总量的14.5%,他们主要是具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背景,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群体。他们整体上就业稳定,待遇良好,职业层次较高,主要集中在中央及北京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他们在社会交往圈、获得亲属的生活支援、未来带动父母迁入北京养老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3.“门槛型”流动青年

非京籍但在京拥有自购房,或虽无自购房,但在京居住8年以上,收入水平在整体青年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上的青年群体,约有70万人,占青少年总量的7.1%。其中相当部分供职于新闻出版、媒体娱乐、非公科技企业、创业型企业等体制转轨型单位或其自身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总体上收入和住房状况良好,生活稳定,但受限于户籍门槛,在购房、购车,特别是子女教育方面遇到制度障碍。

4.“普通型”流动青年

流动青年的主体部分仍是来京时间较短、未有自购房、收入水平在平均线以下的青年,约有330万人,占青少年总量的33.3%。他们更具有一般流动青年的特征,尚处于职业发展初期,工作居住方式分散多元,流动性强。

5.流动人口二代

非京籍青少年中约有68万人出生在北京或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跟随父母到北京,这类群体占青少年总量的6.9%。他们的家乡观念淡漠,对北京有一定的文化认同,但生活、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在完成高中学业、参加高考、享受社保等方面存在困难,是“已经北京化”但又无法成为“完整北京人”的群体。(二)新行业分布:2/3的从业青年聚集在传统单位以外

与以往北京青年主要分布在“体制内单位”不同,当前,分布在学校、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中的青少年占到全体青少年的48.8%。特别是在从业青年中,在非公企业就业的青年达到400万,是在国有企业就业青年人数的2倍,还有近90万的各类非正规就业青年及无业青年,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萎缩至9万人。整体而言,在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各类新型、非正规就业的青年共有506万,占从业青年总数的66.6%,即每三个从业青年中就有两个在“传统单位”以外就业。

从业青年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全市18~35岁的流动青年为例,他们当中,在工业园区中就业的青年产业工人约40.6万,在大型商场、市场中就业的青年销售人员约38.7万,相对集中管理的建筑业和保安业青年从业人员约37.5万,其他为分散就业和居住的流动务工青年。上述不同类型青年的人员来源、教育程度、工作方式、待遇水平、居住方式、组织化程度等都有很大区别,对于这类群体很难用传统的青年工作组织体系、单一化的工作手段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服务。(三)新群体类型:众多意识形态影响力大的新兴青年群体在北京聚集

如“蚁族”(流动大学毕业生),2014年底在北京约有90万1980年以后出生、大专以上学历的流动青年,主体居住在西北四环至西北六环路之间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和村庄中。他们初入社会,工作流动性大,生活相对艰苦,文化层次较高,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如“网络从业青年”,互联网公司在北京高度聚集,网络从业青年约有61.9万,主要是分布在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及朝阳区传媒走廊的“小编”和“码农”们。这一群体以流动青年为主,工作生活高度依赖网络、对网络舆论有较强的影响力,自我提升意愿强烈,生活状态不稳定。又如“流动艺术青年”,在北京从事美术创作、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的流动青年约有8.4万人,其中62%集中在通州区宋庄、朝阳区798、怀柔中影基地等区域。他们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活跃群体,也是崇尚艺术、追求自我、敢于批判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力较大,又面临较大生活压力、思想辨识能力不高的青年自由职业者群体。再如“高校青年教师”,在北京有90所高等院校(211高校26所,985高校8所),高校青年教师约有2.6万人。他们学历层次高,价值观趋向多元,自身又面临“职称拥堵”、科研压力、住房困难等现实问题,其自身的成长进步和对北京85万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此外,活跃在各高校、创业孵化器、创业空间中的“创业青年”,聚集在新闻媒体单位的“媒体从业青年”,数以十万计国别分布明显的“外籍青年”,广受社会关注的“残疾青少年”“贫困家庭青少年”等群体,都成为青年工作者必须特别联系服务的新兴群体。(四)新交往方式:青年交往圈以同学同事为主,互联网催生大量青年自组织

调查显示,北京青年的朋友交往圈不大,最紧密的交往对象是同学(65.5%)、同事(15.7%)、同乡(9.4%),与亲戚、邻居的日常交往较少。但当青年遇到困难时,69.8%的人认为帮助最大的还是家庭及亲戚,在对创业青年的调查中发现,目前青年在创业的起步阶段主要依靠家庭支持。网络生活成为常态,北京青年中每天上网5小时及以上的占21.3%。青年的网络行为总体理性,遇到网络声讨、网络签名等群体性网络行动时,表示通过发帖或跟帖参与讨论的仅占3.9%、转帖传播的仅占2.9%、表示可能在现实中开展行动的仅占0.9%。

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的普及,青年的交往方式也转向网络,55.6%的青年选择微信和QQ作为与朋友沟通、参加组织活动最主要的联系方式。同时互联网使远距离、陌生人的长时间、持续性交流成为可能,这一特征迅速改变着青年自组织的运行方式。青年主要参加的自组织有同学组织(22.8%)、同乡组织(7.2%)、网络组织(10.7%)、兴趣组织(19.2%)、公益志愿组织(12.7%)。目前,青年的社会交往尚未延展到公共事务的社会参与中,通过学校或单位(43.2%)、社区(14.7%)进行社会参与、意见表达,仍是主要渠道。(五)新思想状况:青年价值观总体健康向上,部分群体的政治认同态度值得关注

青年思想倾向调查显示,北京青年总体上有着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别人需要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但对“社会公平”的认可度则较低。对于“作为中国人你是否自豪、中国梦一定能实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一定能领导中国走向强大、相信政府发布的信息”等考察政治倾向的问题,中小学生、青年农民、创业青年和青年教师持认同态度的比例较高,大学生处于中游,新闻媒体从业青年的认同度普遍相对较低,而网络从业青年在各方面的认同度几乎都是最低的。中央企业青年、“北漂”艺术青年、非公企业青年、网络从业青年、市属国有企业青年中“相信政府发布的信息”的比例均未过半。(六)新压力困扰:职业发展不确定和住房压力,成为城市青年的突出困扰

青年的压力和困扰具有时代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是青年的主要压力来源,七八十年代,就业不充分、社会思潮复杂多元,在思想及工作生活上对青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调查显示,与以往不同,当代城市青年的压力和需求,主要集中在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房价攀升所带来的生活压力方面。

总体而言从业青年就业比较充分,即使是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的“蚁族”(流动大学毕业生),其就业稳定性也很强,调研显示该群体中暂时未就业人员仅占6.9%,就业间隔时间为一个月左右,普遍表示找工作并不困难。但在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方面,由于传统单位体制和职称晋升体系逐渐解体,从业青年的发展希望、向上流动的前景与以往相比更加模糊和不确定。从业青年对自己工作前景的满意度较低(总分5分,得分3.23),“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仅占35.9%,而其中农业青年(25.1%)、新闻媒体从业青年(30.1%)、市属国有企业青年(31.5%)表现出迷茫。

调查显示,从业青年的月平均收入为4536元,月平均支出为3244元,占到月平均收入的71.5%,普遍呈现“收支相抵、盈余不多”的状况。住房是所有从业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支出最多的项目。约30%的从业青年拥有自购房,月均偿还房贷3438元。约340万的从业青年租房居住,月均房租1730元。文化层次较高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自购房比例为34.4%,稍高于所有从业青年的平均值。高昂的房价成为当代城市青年最重要的经济压力来源。(七)新组织覆盖:党团组织资源在青年群体中分布不均,青年之间希望党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差异性大

青年党员在各群体中的分布呈现明显差别,“北漂”艺术青年、非公企业青年、创业青年、农村青年中党员比例最低。调查显示,在学生和职业青年群体中,团员平均占全体青年的38.4%,但基层团组织覆盖不均,调查中非公企业青年中有54%表示本单位“没有团组织”和“不知道有没有团组织”,57.3%表示“没有参加过团组织的活动”、农业青年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1.7%和41.9%、社会组织从业青年为37.3%和38%、市属国有企业青年为21%和31.6%,这四类群体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而这四类青年群体也是党员比例偏低的群体。非公企业青年、国有企业青年这两个群体基数较大,是今后共青团工作要着力加强的领域。表3 青少年群体中的党员比例

在“您最希望参加哪些活动”的调查中,运动健康活动、志愿公益活动、学习培训活动是各类青年都比较喜欢的活动,体现出当代城市青年健康向上的积极状态。但群体间的需求也有明显差异,除上述三类活动外,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更喜欢文艺比赛活动、参观实践活动,市属国有企业青年、非公企业青年更喜欢就业创业活动,农业青年更喜欢普法维权活动。(八)新奋斗精神:青年奋斗精神突出,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尽管面临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等诸多问题,但仍有80%的北京青年坚定地认为“奋斗一定能成就人生”,86.3%的人表示“我的家庭会过得越来越好”,85.3%的人表示“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正是因为看重未来,所以当代北京青年能够正确看待当前生活,尽管多数青年正处于事业生活起步阶段,但“关于自己的状况,您是否觉得满意”,只有9.3%的青年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当代青年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心。71.4%的青年认为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55.7%的青年选择未来五年仍留在北京上学、工作或创业。从职业流动方面看,北京青年认为最向往的就业单位是中央级单位,中央国有企业、中央事业单位、中央党政机关占据前三名,比例分别为14.2%、12.4%、10.2%。对于“客观来说,您是否喜欢北京”这个问题,只有17.8%的选择了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三 几点思考(一)北京是大城市和人口流入地的缩影,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具有典型意义

城市,逐步成为我国发展的中心节点,未来生产要素、人才就业、社会矛盾等都会集中在城市地区。因此,研究城市青年的新群体、新特点、新问题,成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任务。整体性地研判北京青年的特征变化、未雨绸缪地解决好青年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道路、切实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当代青年总体积极向上,是国家未来发展可以依靠的力量

虽然新时期的青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新的困惑和问题,但调查也让我们更加相信,当代青年在国家认同、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上是坚定和积极的,心怀梦想又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又追求卓越。北京青年,必将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力军,也必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力量。(三)青年工作应当把握青年的时代需求,从增强青年“获得感”入手深化改革

应当高度重视系统解决当代青年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既把青年群体当成改革的重要力量,也帮助青年在事业生活的起步期企稳走好,在住房、就业、创业、生活福利等方面制定针对青年的扶持性政策,增强青年的获得感和主人翁精神。同时,通过“参与和体验”等当代青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青年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工作,为党的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四)改革应跟上青年的时代变化步伐,努力构建起当代青年新的熟人社会

党的青年工作和青年组织的改革发展,必须适应青年思想意识、工作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的变化,在职能定位、组织体系、团员管理、运行机制、领导机构和干部队伍等方面综合改革,切实跟上青年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重新构建起青年群体的熟人社会,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为党做好青年的团结凝聚工作。[1] 常宇,北京团市委书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思考共青团六方面改革[1]常宇

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努力构建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回顾历史,我国的治理体系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党政全面主导,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政府+市场”的两元治理机制,再到党的十八大后正在形成的党领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治理机制,国家治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适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所呈现出的青年新时代特征,推进共青团的全面改革,就要努力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坚决落实党在新的国家治理体系中要求共青团所发挥的作用,推动机构设置、基层组织、团员标准、工作领域、运行机制和干部队伍六方面的体制改革,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党领导“社会”领域的“国有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 落实联系青年的体制机制,开展以“强化团的委员会代表性”为主线的机构改革

切实发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的集体领导和委员的代表性作用,是克服共青团行政化、机关化的重要手段。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现有人员组成仍是以体制内的机关、高校、国企团干部为主。下一步将按照全体青年的十万分之二的基本比例,结合组织隶属关系和基层组织发展状况,扩大委员会规模,建立2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群体分委员会,特别重视将体制外新兴青年群体纳入团的领导决策机构。同时建立社会调查、社会教育、创新教育、青年服务、权益维护、对外交流等职能专委会,负责决策和指导实施青年工作中的重点职能。

在党委组织、统战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确定每个分专委会组成人员的来源,形成“青年代表、青年工作者、青年干部相结合”的委员会结构。严格遴选委员,对委员联系青年、调研走访、反映民意等做出制度性规定,确保委员的履职能力和代表性。建立分委员会、专委会双月工作例会制度,明确议事规则,让委员会有职有权,能够代表青年对团工作的目标、工作内容、开展方式、资金使用具有决策权,并对常设机构人员具有评价权。

以委员会改革为核心,精简团市委机关综合部门设置,将更多的力量配置在联系青少年的分专委会常设部门上。团市委只保留部分综合部门,对应党政部门,开展统筹协调工作。其他部门转型为青少年群体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常设机构工作人员参加分委员会工作,共同联系青少年,参与决策。团属事业单位调整为事业中心,作为职能专委会日常工作机构,以事务性、项目化、长期性的工作方式保征团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

作为党的青年组织,我们希望通过机构改革,引导团内领导体制逐步形成青年推选委员、分专委会讨论决策、书记班子把关、常设机构落实、青年评价效果的工作链条,努力纠正机关化、行政化问题。二 积极适应首都青年社会结构的变化,推进“职业+地域+社会交往”三维基层组织改革

基层组织的分布与活跃程度,是确保团的有效覆盖,增强团的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显示,当代北京青年呈现出数量集聚、流动频繁、群体多样、分布松散的新特点,因此,难以仅用传统上的基于职业的一维组织体系联系覆盖。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必须努力实现对全体青年的组织覆盖。青年在哪里聚集,团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青年以什么方式聚集,团的基层组织就要适应这种方式的变化。青年总会存在于这三个空间里:学习工作空间、家庭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当代青年的这三重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分离。本次改革要努力构建“职业+地域+交往”三个维度、交错覆盖的复合型基层组织体系。(一)做实做细基于工作学习关系的职业型组织

在继续加强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农村等传统领域基层组织的基础上,根据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结果,在非公企业青年、创业青年、青年教师、北漂艺术青年、新闻媒体从业青年、网络从业青年等具有北京特征的青年群体中逐步建立团的基层组织。这种基于职业关系的基层组织,要针对各个群体不同的单位结构、党组织的健全程度、人员流动特征等,因地制宜地确定基层组织的构建方式和工作要求。(二)继续巩固基于居住生活关系的地域性组织

持续推进区域化团建,以街道乡镇为组织单元,加强地域团工委建设。北京从2011年开始在城市社区中建设联系服务住区青年的社区青年汇,目前已经运行500家,正在向着深入社区的、以共青团为核心的、以属地生活服务和活动为主要联系方式的地域性青年群众组织发展。这些地域性青年组织,已经成为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重要形式,并在北京市党政中心工作中成为一个重要的青年动员渠道。北京共有2000个大型居住社区,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社区青年汇的组织功能,扩大覆盖面,形成“街乡团组织+青年汇”的团的地域性基层组织体系。(三)构建基于社会联系关系的交往性组织

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除工作、生活之外,北京青少年依托乡情关系、同学关系、共同兴趣、志愿公益等非工作生活机理,正在形成很多新的社会交往组织。互联网的出现,迅速扩大了这种交往型组织的联系范围和动员能力。通过基层组织改革,共青团要努力联系这些青年同乡同学组织、兴趣组织、志愿公益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这些组织的基层单位也作为团的基层组织看待,进行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向他们传递党的思想和声音,提供参与机会和经费支持,在有条件的组织中推动党团建设,逐步把他们建成党联系青年的重要渠道。三 组织北京团员重新登记,深化以“提高团员先进性”为目标的团员管理改革

增强团员的团员意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保持和增强共青团先进性的基础工作。(一)重新登记

在北京市范围内将组织共青团员在“北京市共青团员云平台”上重新登记注册,进一步摸清人员结构,并实现团员基础信息电子档案网络化。重点研究流动团员重新登记办法,处理好三维基层组织体系重复登记问题,允许特定新兴领域团员每年对支部分配进行调整,形成一套符合当代城市青年特点的团员管理系统。(二)规模控制

在小学少先队中,实行一至三年级分三批入队。将目前北京市初高中毕业班团青比例适当调减,制定在大学生、从业青年中发展团员的年度计划和实施办法,逐步将团员总数控制在适龄青年的30%左右。(三)征信系统

建立团员青年终身征信系统。探索由团支部按标准考核评价团员日常品行、工作参与情况和组织能力的机制,每半年对团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电子档案系统,终身记录,形成年度、学习工作阶段性档案,并进入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国家个人征信体系,以此作为青年升学、就业、信贷等征信评价的参考。(四)严格标准

分群体制定适应当前时代特点的团员发展标准,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纳入入团的前提条件。规范入团的程序和教育,明确团员的履职内容。加强对基层组织团员管理的监督考核,根据团员发展工作质量、团员履职情况、团员对组织的认同、社会对团组织的评价等对基层团组织进行综合考核,统一分配下一阶段新团员发展以及各类评比表彰名额。四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框架下,重新明确新形势下北京共青团的工作领域

按照党章和团章规定发挥好共青团的职能作用,是体现共青团政治性的根本所在。当前,共青团的工作领域中存在因无法定依据而带来的稳定性不够、与政府部门职能有交叉重复、职能与资源和能力不匹配、长期工作与临时工作时有冲突等问题。本次改革,要科学确定职能,逐渐构建起边界清晰、连续稳定、社会认同、效果明显的北京共青团“4+1+N”的工作领域,努力克服团的工作浮于表面、朝令夕改、娱乐化倾向等问题。“4”是指四项常项工作。第一,社会化的体验式教育。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发现,“参与和体验”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充分利用团组织体系、社会资源的优势,立足于学校、单位以外的组织,通过“参与和体验”的方法,在学生群体中重点开展创新、国情、国防、户外、志愿公益等工作,在从业青年群体中重点开展国情、国防、职业精神、社会融入、志愿公益等工作,将党的理论、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第二,承接政府的青年服务。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体系庞大和社会化动员的特长,在生活福利、学习培训、就业创业、成长发展、交友联谊、普及宣传等方面,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协助党政落实面向青年的各项政策,满足青年需求、促进青年成长。共青团不做“自己”的服务,主要承接政府的青年服务事务,做政府青年服务的一线具体工作落实者。第三,弱势青少年的权益维护。针对家庭困难青少年、残疾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涉诉未成年人、服刑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群体,开展以个案帮扶为主的、人对人的或组织对个人的、社会动员式的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第四,组织青年有序的社会参与。开展青年民意调查,在热点问题上代表青年发声,组织青年参与社区建设、社会建设,培养青年的有序社会参与、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体制渠道协助制定有关青少年的公共政策,发挥好共青团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汇集民意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1”是指一项北京特色工作,即国家、北京重大活动的组织、动员。服务好国家的重大活动是首都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北京工作的特殊要求。北京共青团要发扬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APEC系列会议、烈士纪念日广场献花、9·3阅兵等重大活动青年群众组织动员任务的光荣传统,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在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和各项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接受锻炼。“N”是阶段性的专项工作。根据中央、市委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好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现阶段北京共青团在青年社会问题调查研究、青年创业就业帮扶、网络舆论引导与斗争、对港青少年交流、对口援助新疆西藏等地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推动发展等方面,接受各级党委的专项工作指导。这些工作任务具有阶段性特点,一定时间内是重点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专项工作任务可能增加或变化。五 建立资源力量下沉基层的体制机制,深化“一切为了基层支部”的运行机制改革

团支部是共青团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支部的活跃是共青团有活力的最终体现。上述职能,要落实到基层支部的工作和活动中,让青少年在组织里学习进步,成长发展。(一)明确基层支部可考核的工作标准

改革当前对团支部工作职责宏观描述的状况,把新时期团支部的工作标准简化、明确为“6+2”的基本工作任务。“6”即一个团支部一年需要完成6项基本工作:召开1次团员发展大会,召开1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组织1次集体学习分享,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各自主组织1次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支部活动。“2”是每年在适龄青年中组织支部评议,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每年向上级团组织书面提出1次意见、建议。(二)形成全团资源全面下沉基层支部的机制

团的干部要下沉到支部,建立专职干部每年定量到支部帮助对接资源、开展工作的机制,这一机制作为青年干部日常联系基层的主要形式。经费要下沉到支部,改革现有的群团经费管理办法,打破财政层级限制,以基金方式确保支持基层支部开展工作。社会资源要下沉到支部,把各级团组织掌握的社会资源梳理整合,形成可供团支部选择的资源菜单,全部面向团支部投放。(三)建立扁平化的“支部生活管理信息系统”

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以200~300个基层支部为一个管理单元,将全市8万左右的团支部分为市管和区县局级单位管两个层级,进行扁平化管理。完善团支部工作记录、监督考核、资源对接、青年评价等功能,建立向团支部和上级组织的实时记录反馈机制,形成资源支持、科学高效的支部管理体制。六 改革干部来源和管理方式,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党政干部学习群众工作能力的大学校

干部队伍是推进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力量,努力克服贵族化倾向,把团干部队伍建成培养青年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为党吸纳体制外优秀青年的重要渠道。(一)优化干部来源

选任,由组织部门与团市委共同组织,选配机关、高校、区县、国企等单位优秀青年干部到共青团的岗位工作,实行任期管理,双向交流。兼职,从高校教师、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士、军队中选配人员,以兼职方式参与到团的工作中来,明确岗位职责,给与相应的工作保障。聘任,从体制外单位、非公企业、自由职业者、新社会组织中,聘用部分热心于青少年工作的人士参与工作。挂职,选拔体制内各领域的年轻干部到团的工作机构协助工作,锻炼培养。最终形成各种身份、不同经历、具有代表性和专业能力的青年工作者,共同联系服务青年的新工作局面。(二)加强政治训练

为实现共青团“群众工作大学校”的目标,针对不同来源的干部,通过团校集中学习、专题科目培训、岗位实践实习等方式,使每名团干部每年至少参加相当1个月的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团的历史、政治纪律,专题学习青年群众工作方法、案例,就重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讨论,不断强化团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三)常态联系基层

团市委统一安排每名干部,每年到一个下级团委兼任班子成员,参加会议、承担具体工作,并按年度在不同领域的基层团组织中轮换,全面接触基层,了解青年。每名干部定量协助基层支部开展工作,严格考核落实。建立团干部到青年群众中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时事热点问题的制度,作为干部常态联系基层的重要形式。(四)灵活考核管理

实施弹性工作制,严格记录考勤,将周末、晚上等青少年便于参与活动的时间确定为上班时间,在确保8小时工作制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工作时间,超时工作计入倒休,也可计入志愿服务时间。确保人在基层,协助工作,了解青年的时间超过50%。(五)吸纳优秀人才

在一线群众工作中认真观察、努力发现兼职、聘任、挂职干部中的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是分布在体制外,具有较高工作能力,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在工作期满后,根据组织意图和个人的工作表现及意愿,有计划地吸纳部分优秀人才到党政机关等体制内岗位上来,使共青团成为党源源不断吸纳体制外青年人才的畅通渠道。

上述六项改革,既有各自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改革的整体框架。共青团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要全力克服自身存在的“四化”问题,积极适应青年群体的新时代特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建组织、做工作,广泛联系群众,团结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常宇,北京团市委书记。第二篇各群体报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青年群体研究报告[1]黄克瀛 孙明 郑雄 田强华

在当代北京青年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青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成立到今天,其中始终有青年人的身影,他们不断与时俱进、常存常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是他们的时代使命。以动态的眼光,科学地掌握该群体的新特点、新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关事业战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扩大有效覆盖面的核心任务之一。一 抽样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北京团市委面向全市35周岁(含)以下的公务员(含参公管理)和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开展了抽样调查。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机关事业单位青年群体的总量和结构数据,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5%的比例(公安系统按1%的比例),向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十六区县及所属街乡机关事业单位,全口径随机抽取分配样本。

青年公务员问卷调查以年龄(1978~1979年出生、1980~1982年出生、1983年以后出生)和机关类别(党委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机关、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参公管理单位)为两个主要维度,以单位层级为一个次要维度,有效涵盖公务员中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以及法官检察官类等不同群体。

事业编制青年群体的调查问卷以单位层级和单位类别(纳入工资规范管理、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两个主要维度,以岗位类别(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工勤类)为一个次要维度,有效涵盖事业单位中的青年群体。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939份,回收有效问卷4712份,访谈199人次。二 群体特征(一)家庭社会背景来源广泛

籍贯来源多样,初始户籍(即出生地户籍)非北京籍的占44.2%。其中,来自京外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较少,仅占全体的8.2%;而来自二、三线城市乃至更低层级的占到了36.0%(京外地级市、县或县级市、乡镇村分别占11.8%、12.3%和11.9%),这表明北京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为青年提供了跃迁发展的机会。该群体父母从事的行业也呈多元化格局,父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到1/3,体现了家庭对子女择业的影响。图1 出生户籍所在地分布(二)高学历化趋势凸显

79.1%的受访者毕业于北京高校。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达27.4%,高学历化态势已形成。他们的专业背景主要为法学(24.2%)、管理学(20.9%)、电子信息及相关的理工学科(11.6%)、经济学(11.1%)等,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与职业匹配度较高。(三)经济压力、住房困难最为突出

本次调研请近5000名受访者就“近一年的月平均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填答,统计结果显示,月平均收入为4350元;月平均支出为3910元,住房、吃饭、子女教育等生存性支出位列前三。

该群体对收入的不满意度达44.1%,六成人认为与同龄人相比,自己是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经济困难是他们最主要的困难,1/3的受访者表示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方面,29.4%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得到父母的帮助,从外地来京工作的年轻人经济压力更为突出。经济压力与该群体的“家庭状况”有关,他们平均初婚年龄为27.29岁,大多数人(64.5%)已建立稳定家庭,已婚有子女的比例在各从业青年群体中最高(40.4%)。同时,住房也与经济压力有直接关系,机关事业单位的青年有户口、工作稳定、长期在京居住,他们追求与身份地位相一致的稳定生活,但在住房保障转轨的大背景下,他们只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于是背上了沉重的房贷负担。60.6%的受访者每月用于住房的费用在2000元以上。图2 月平均收入(四)工作压力较大,健康满意度不高

该群体平均每天工作时长为8.66小时,超过10小时的占21.6%。住房大多距离单位较远,通勤时间较长,上班时间大于1小时的占33.7%,0.5~1小时的占37.2%。工作和通勤时间较长,特别是工作责任较重,导致他们当中有41.9%的人感觉工作压力很大。业余时间少,体育锻炼没有保障,他们的健康满意度不高,只有38.6%的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13.6%的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较差。(五)社会交往面狭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

该群体平均每人有5名朋友,朋友圈主要集中于同学、同事(89.4%)。平常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家庭感强,大多“宅”在家里上网(52.9%)、看电视(29.0%)或照顾子女(26.8%)。与狭小的社交圈和较少的社交活动相呼应,他们的社会支持信任感呈以亲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虽然58.3%的人认为遇到问题时可以从单位得到帮助,但普遍认为亲人的帮助是最大的(76%)。图3 业余休闲方式(六)职业认同度较高,职业规划呈多元化期待

该群体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很强,以满分5.0分计算,平均得分分别为3.84和3.91。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的文化和人际关系,74.2%的人认可年轻人应主动从“打水扫地”等小事做起,61.4%的人认为在单位中工作愉快,89%的人能够谦虚谨慎地接受同事的优点。但是,仅有58.5%的人认可机关“办文办会”的工作内容的重要性,这说明随着群众路线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机关中的青年公务员是推动提高工作效率、改革工作方式的重要力量。

该群体职业规划趋于稳定,超过六成的人选择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下去,也有14.8%的受访者考虑未来选择创业/自由职业,7.6%的人考虑选择学业深造。通过访谈发现,他们“离职”的想法大多只是一种抱怨,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多元化期待值得关注,是否转为现实有待观察。(七)工作胜任度较高,期待提高治理能力

86.4%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62.1%的人认为“能够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效地解决问题”。青年公务员是自身最努力的群体,与企业、社会组织、农业等领域的就业青年相比,该群体业余读书学习时间相对较长,每周累计读书学习3小时及以上的占23.9%,1~3小时的占43.5%。受访者平均工龄约为5年,自入职以来平均转岗次数约为1.5次,在公务员遴选等制度安排下,市级机关公务员经过2个及以上岗位历练的占57.1%。

该群体有较强的主动创新意愿,75.3%的人会自觉地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基于自身创新追求和兴趣去推动工作创新。希望通过提高沟通协调能力(78%)、执行能力(72%)和创新能力(55%)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图4 对自己工作胜任度的认识(八)思想积极向上,勇于投身改革

该群体政治面貌好:66.5%为中共党员,20.1%为共青团员,两者合计接近九成。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普遍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78.4%的人相信“北京的发展会越来越好”,87.9%的人相信“我的家庭会过得越来越好”。他们最关注与民生相关的改革问题,特别是计生(16.1%)、楼市(15.1%)和反腐(12.8%)。在改革与个人的关系上,该群体表现出较强的担当意识,73.1%的人认为“年轻人要有投身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年轻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图5 对待改革的态度(九)利益诉求基本理性,拥护“转职能、改作风”

受访者的社会地位满意度加权得分为3.11分,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收入和社会舆论是主要影响因素,收入和福利待遇更好,更被社会尊重,对人民、国家和社会贡献更大,最能让该群体自我感觉社会地位上升。

增加收入、解决住房问题和职级晋升,是该群体目前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他们认可机关事业单位的晋升公平度,74.2%的人认为自己将来的晋升速度和别人差不多,这反映了在相对公平的晋升环境中,青年人形成了较为平和的心态。同时,他们普遍认为努力工作才有晋升空间,认为单位中影响晋升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能力”。“转职能、改作风”成为他们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期待,46.5%的人希望“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38.3%的人更希望“政府作风更加廉洁高效”。图6 最想解决的问题(十)存在“网络集体失语”现象

该群体网络使用频繁,微信(67.3%)和微博(18.9%)的使用频率较高。43%的人认为网上舆论在较小程度上能够代表整体民意,35.3%的人认为在较大程度上代表,绝大多数人(94.1%)不认可负面言论的合理性。但他们的网络参与度有限,虽然68.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舆论对公务员“批评比赞扬多”,期待赢得社会理解,但明确表示愿意引导网络舆论的只占36.3%;33.8%的人认为“与本人无关”、24.1%的人因“怕惹麻烦”“怕说错话”“担心遭到网络攻击而无人保护”等理由不予以理会,这导致了该群体的“网络集体失语”现象。三 工作思考(一)该群体是社会转型中的“单位人”、单位里的“新生代”

他们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工作方式、收入待遇。但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刷传统社会格局的背景下,他们的经济生活是通过市场化购买的方式实现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职业认同都打上了社会转型的烙印。作为“80后”,这种社会转型的烙印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既融入机关文化,又在压力、创新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希望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具有鲜明青年特点的活动。(二)团组织在机关事业单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

机关事业单位是行使党政职能、从事社会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团组织并非直接承担这些业务工作的职能处室,因此在单位中处于边缘状态。调研显示,青年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团组织地位不高”和“领导不够重视”,这充分说明了这种“体制中心的边缘化”状态。从团组织的覆盖率来看,北京市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团组织的覆盖率为69.6%,尚未达到完全覆盖。其中,团员人数小于10人的有34家,开展活动已经比较困难。从团干部队伍来看,团组织负责人兼职化明显,兼职比例达68.0%;职级较低,目前按照中层干部配备的比例为34.0%,其他均为科级及以下干部。(三)共青团工作要善于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做“正回应”

机关事业单位中心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与党政中心工作结合的程度是衡量机关共青团工作贡献率的第一指标。在工作定位上,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把握好共青团工作与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关系,善于对党政中心工作进行正回应。在工作节奏上,也要本着“宜精宜专不宜多”的原则,最好“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一项工作”,做到“帮忙不添乱”。(四)共青团要为处于职业初级阶段的青年搭建提升治理能力、展现发展潜力的出彩舞台

青年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职级普遍较低,六成为一般工作人员,副科级和正科级共占38.3%,副处级及以上干部的比例很小。他们现阶段主要从事事务性工作,但他们学历高,富有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活力,具有“议大事”的潜能。共青团要立足他们的发展阶段特征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提供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的机会,在研讨重大问题、推动重要政策举措中提供展现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机会,提供展现的舞台,引导他们迈好投身首都治理的第一步。四 工作方法(一)“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创新创造、建功成才的迫切愿望,机关团组织边缘化的基本现状,共青团要对中心工作做“正回应”,开展青年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碰硬、具有发展潜力的全市统一工作项目。努力在“市委有要求、各单位认为可行、青年乐于参与”之间找到结合点,依托机关事业单位熟悉的自上而下的动员机制,跨单位统一开展,在全市范围形成声势,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引导青年拓宽视野,围绕改革创新的不同方面,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面,大胆探索、展示才华;与党委、人事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考核奖励的激励促进作用,提升通过工作项目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建立健全共青团服务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二)青年岗位技能竞赛

针对青年不断提高工作胜任力、减轻工作压力的需求,把提升青年岗位工作技能作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领域。提升技能应立足岗位职责,以实用、实践为导向,加快从“课堂学”向“日常用”的转化。团组织开展的技能提升活动,要具有青年特点,彰显青春活力,通过比赛比武等形式,增强青年学习提高的趣味性,展示青年岗位风采。(三)提高治理能力读书会

针对青年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治理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开阔青年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市级统一学习活动注重精品化和示范性,基层团组织积极探索与机关党组织学习活动相辅相成、具有单位特色和青年特点的学习品牌。广泛开展青年大讲堂、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发动青年结合单位中心工作学习研讨,形成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崇尚学习、通过学习凝聚发展共识、促进本职工作的良好氛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