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4:38:19

点击下载

作者:蒋维乔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四书:因是子佛学入门试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叫做佛学

佛陀的意义

这个“佛”字是从印度梵文里翻译出来的名词,如果音译就是“佛陀”(Buddha)两字。它的意思,就是“觉者”。这“觉者”又含三种意义:一曰自觉;二曰觉他;三曰觉行圆满。

什么叫做自觉?就是说佛自己先能觉悟。

什么叫觉他?是说佛不单是自己觉悟,并且化导他人,叫他人也能觉悟。

什么叫觉行圆满?是说佛自己觉悟,又觉悟他人,这两种德行,已到了圆满无缺的地步。

这“佛陀”两字,平常习惯用省略的称呼就叫做佛。

佛教与佛学

世界无论哪种宗教,各宗各有其依据的哲理,但多少总带些迷信的色彩,唯有佛教的基础是完全建筑在理智上的。所以佛教包含的哲理,很高很深,非但任何宗教所不能及,就拿东西洋的各种哲学来比较,也没有哪一种哲学能够赶得上的。我们略去佛家的宗教形式,单拿它的学理来讲,也觉得包罗万有、趣味宏深。这是稍微涉猎的人都公认的。因此,用这种方式将佛教当做一种学问去研究,就可以叫做佛学。第二节 研究佛学怎么样下手

大藏经与一切经

佛家的经典,全部整个儿的,称为《大藏经》,又叫做《一切经》。这名词是什么时候起的呢?那是隋朝开皇元年,朝廷命京师以及诸大都邑地方,一律用官家经费,抄写一切经书,安放在各寺院里。又另外抄写一份,藏在皇家的秘阁里面。这就是“藏经”和“一切经”两个名称的来源。照此看来,“藏”字最初是含有贮藏的意味,到后来又加添了包藏丰富的意味。

经律论三藏《大藏经》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曰经藏;二曰律藏;三曰论藏。经藏的梵音叫做“素呾缆”()乃是记录佛的言说。“素呾缆”的本义,是用线去贯串花鬘(花鬘是印度人的装饰)的意思。佛的言说能够贯串一切的道理,所以拿“素呾缆”来做此喻。我国古来称圣人的言说为经,经字的义,训为常,训为法,其意是指圣人的言说就是常道,是可以为世间所取法的。并且,织布时,直线为经,横线为纬,这也有用线去贯串的意思。所以古时翻译的人,就译素呾缆藏为经藏。律藏的梵音叫做“毗奈耶”(),这乃是佛所定的戒条。“毗奈耶”的本义是灭,是说佛弟子遵守这种戒条,就可以消灭身、口、意三业的过恶的意思(我们有所造作,名为业,一切造作的业,不外身的动作、口的说话、心的主使,这叫作身、口、意三业),这和我国的律令意味相同。所以古时译毗奈耶藏为律藏。论藏梵音,叫做“阿毗达摩”()。“阿毗”译为对,“达摩”译为法,就是用对观真理的智慧,得到的涅槃妙法的意思(“涅槃”是梵音,意为寂灭,佛家超脱生死,到得不生不灭的地位,名曰“涅槃”)。换句话说,论藏所收获得的,大抵是菩萨(“菩萨”是梵音,意为觉有情,言其既能自己觉悟,又能度脱众生。众生有生命情感,故称有情。菩萨之地位,次佛一等)发挥经义、教诫学徒的议论,学徒得这种教诫,就能观察其理,发生智慧,照此方法修行,可以超脱生死的苦,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研究藏经的下手方法

提到《大藏经》,那就是一部二十四史,真不知从何处说起了。这部庞大的经,卷帙的繁多、义理的高深、文字的古奥,三件的中间,有了一件就能叫学者望洋兴叹,况且这三件都是完备的呢!然而我们不要害怕,凡是一种学问,无论怎么样艰难,总有下手的方法。这方法就是:先要提纲挈领,晓得它的来源和大概,寻到入门的门路;然后就我们天性所近的,去细加研究。研究时当然要用泛览和精读两种功夫。

但是佛学进中国以后,发达经过几千年,却从来没有人为初学者做过入门的书。数十年中,方才有人注意到此,出了几本《佛教初学课本》、《佛教问答》等书,著者也曾做过《佛学大要》、《佛教浅测》两书,然而不是失之太深,就是失之太略。这也难怪,凡百事体,在草创的时期,这种毛病总是免不掉的,如今做这部书,就是要达到详略得当、文理明白,叫读者容易了解的地步。第三节 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

佛学与学佛是两件事

佛学是一件事,学佛又是一件事,二者骤然看来没有分别,实则大有分别,学者不可不先弄清楚。怎么叫做佛学?就是深通经典、精研教理,成为博闻强记的学者。这种全在知识方面用功的,可以叫做佛学。怎么叫做学佛?原来我佛教化众生的本意,是叫人依照他的方法去修行,得以超出生死苦海,方算成功。所以佛所说的种种经典,那是对众生的种种毛病开的药方,并不是叫人熟读这张药方里的药名,就算了事,而是要拿药吃下去,除掉病根的,病根果然除掉,这药方就用不着的了。我们可以依照佛法修行,从精神方面用功,方可叫做学佛。“说食不饱”的譬喻

佛经上常常提到一句话叫做“说食不饱”(“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语见《楞严经》卷一)。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们饥饿时总要想吃,吃时总要想饱,那是人人相同的。倘然有一种好说空话的人们,对着饥饿的人说得天花乱坠,罗列出许多山珍海味,单有空名,并没有食物,结果枉教饥饿的人听是听得有味,腹中仍不得一饱,这就叫“说食不饱”。就是比喻佛经里面的道理穷高极深,我们单从知识方面去求广博的学理,不从精神方面去求实在的受用,那么和“说食不饱”毫无两样。所以我们要研究佛学,还是先学佛最重要。【问题】一、研究佛学和日常学问有何不同之处?二、经、律、论三藏之意义如何?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第一节 佛出世前印度思想界

佛教产生的背景

大凡一种宗教的产生,必有它的背景,绝非无缘无故突然出来的。佛教当然也不能逃出这个公例。原来印度古代有婆罗门()教。“婆罗门”是梵音,意为净行,是事奉天神的一种宗教。他们教徒,自称为梵天的后裔,世世以道学为职业,操行清净,所以称净行。距现今四千余年以前,雅利安民族从中央亚细亚入居西北印度,渐渐迁移到恒河上游。这个地方正处温带,气候清和,物产丰富,雅利安人逍遥快乐,感谢天帝的恩宠,就生了崇拜的信念。他们以为天空的光明就是神灵的表现,便向日、月、星、辰、电光等各方面虔诚礼拜,以为可以消灾求福。因此就有了供献的祭物、赞美的祭歌。久而久之,仪式愈繁,普通的人未必能够熟习,于是有专司祭祖的僧侣,另成一种阶级,就叫做婆罗门。

婆罗门的教典

大凡原始社会的初民,没有不敬畏天神的,并且以为天神和人类差不多,都是有人格的、有意志的。婆罗门族人的思想,也是这样。他们所做的祭歌,赞美天神的伟大,认为人格化的天神含有道德的性质,对于下民,天神有行使赏善罚恶的职权。经历了较久的年代,这种赞歌和祭祀仪式就自然带有了神秘的意味。他们将这些赞歌和祭祀仪式编集成一种教典,就是古来所传有名的《吠陀(Veda)圣典》(“吠陀”译为明智)。这种圣典有四种:第一种叫《梨俱吠陀》(Rig-Veda),意译为赞诵明论,中间所收录的全属宗教的赞歌;第二种叫《沙磨吠陀》(Sāma-Veda),意译为歌咏明论,中间收录的是属于祭祀仪式的颂文;第三种叫《夜柔吠陀》(Yajur-Veda),意译为祭祖明论,中间收录的是祭祀仪式的歌词。以上三种吠陀,在祭祀天神时候,各由僧侣分别朗诵。后来又有一种,收录世俗相传的咒术,和供神却没有关系,别名叫做《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意译为禳灾明论。此种合前三种,称为四吠陀。这四吠陀是婆罗门形成宗教的圣典,也是印度古代的思想的渊泉。

婆罗门的神秘学风

婆罗门僧侣,因掌管祭祖的缘故,在社会方面,自然成为最高的阶级。因为要永久保持他们优越的地位,于是他们将从来传习的赞颂和仪式,认做是一族专有的东西,把文句定得十分详密,义理说得十分幽玄,从而形成一种繁琐神秘的学风。他们处处称天意做事,任何事件都含着秘密意味。他族的人对婆罗门自然只有尊敬,哪敢和他平等呢!然而雅利安民族慢慢地向南方迁移,占有印度全部,因风土的转移,人们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茫茫宇宙,渐渐脱离神话的范围,要向理智去探索了。这也是人类知识发展的一定的过程。所以到了吠陀末世,就有根据吠陀经典,用系统的哲理眼光去考察宇宙大原的一种哲学产生,就“梵”(Brahman)的观念加以解释,不认为它是人格的神,而认为它是抽象的绝对原理。这原理是宇宙的本体,能够出生一切万物。这派哲学,就是有名的优波尼沙昙()所创的唯心主义。然犹不过就吠陀思想离开神话的领域,移到哲学的领域,没有力量在吠陀思想之外另树一帜。

自然派哲学的产生

后来又有出于吠陀思想之外,主张个人自由考察而创立的自然派哲学。起初一派,就宇宙的具体物质加以说明,如地论、水论、火论、风仙论等都是。更进一步,又有一派,就宇宙的抽象观念加以说明,如时论、方论、虚空论等都是。从此各种思潮纷纷地起来,或是合流,或是冲突,派别愈多,复杂愈甚。然而对于吠陀思想,总不外乎传统和改革两派:传统派是主张继承吠陀圣典,加以解释的;改革派是主张离开吠陀圣典,自由探索的。因此印度思想就陷入混乱状态,宗教革新机运渐渐成熟。这是佛教第一个背景。第二节 佛出世前印度的社会

印度的四姓阶级

印度的社会,因人种、政治及职业关系,自然而然形成了四姓的阶级:就是婆罗门()种、刹帝利()种、吠舍()种、首陀罗(Sūdra) 种。婆罗门译为净行,前面已经说过,因为他们专门掌管祭祀,所以占四姓中最高的位置。刹帝利译为田主,因他为世间大地的主,就是执掌政权的王种,所以居第二位。吠舍译为商贾,就是普通的人民,居第三位。首陀罗译为农人,就是被雅利安民族征服的土人,专为农奴,供田主驱遣的,所以居第四位。

婆罗门种既靠着宗教的力量,保持他们的地位,又造出种种神话。他们说四种族姓,都从梵天降出:婆罗门是从梵天的口中生出;刹帝利是从梵天的脐中生出;吠舍是从梵天的胁间生出;首陀罗是从梵天的脚下生出。所以唯有婆罗门最为尊贵,居第一位。他们又想到要保持这阶级制度,单靠神话,力量还不十分充足,于是又制定政教混合的《摩拿(Manu)法典》。这法典既然颁布,那么阶级的分别,便格外严厉。四姓之间不但不许通婚姻往来,并且上下贵贱的种种待遇,十分不平等。

然此阶级制度的不平,人心极端不能自由,哪里能够永久维持下去。意志薄弱的人,在这阶级压制底下,感叹身世的不自由,多倾向那厌世思想;意志坚强的人就对这宗教,起了怀疑,并有了暗地里发生反动的思想。加以婆罗门教发达到了顶点,僧侣专横,多有不道德的行为,处处失却人心。宗教革新的运动,更有爆发的势力,这是佛教第二个背景。第三节 佛教成立的原因

理智的高等宗教

印度思想界和社会既然有了上面所说的两种背景,这时候便有大教主佛陀,应运出世,把那些混乱的思想着手整理叫它归于统一,创立理智的高等宗教。佛陀打破当时的不平等阶级,拿慈悲平等的精神来普度众生。这种革新宗教,适应了大多数人心的要求,无怪印度人民没有一个不欢迎,不久就普遍全国。

婆罗门教是完全建筑在神秘上面的,那些传统派和改革派,又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学理的根据既不确实,对于人生的苦痛也没有真正解脱的方法,哪里能够和佛教抵抗呢!所以佛教一经成立,婆罗门教和各派哲学都不能立足,几乎到了销声匿迹地步。因为佛教是佛陀从自己心内实证得到的,不似婆罗门教和各派哲学是从心外追求的,于是当时的佛门中人就称佛教为内学,称它教为外道。

佛教的平等精神

印度的阶级制度中,最受压迫,丝毫得不到自由的,就是居第四位的首陀罗贱族。然而这一等贱族在四姓中间占了大多数,哪里肯安心久受压迫呢?不过世界上凡是受压迫的民族,如果本族的人起来号呼,要求平等,他的力量往往是事倍功半;唯有他族的人仗着人情公理,起来代抱不平,登高一呼,自然众山响应,力量的宏大不单是事半功倍,并且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佛陀的打破四姓阶级正是这个例子:原来佛陀是刹帝利王种,是次于婆罗门的贵族。贵族的人站出来主张贱族应当平等,除了婆罗门一族外,哪里还有不赞成的呢?所以佛教不单是教理远胜于他教,就这主张平等的举动也是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的。【问题】一、婆罗门教的内容如何?二、印度哲学有几派?三、印度四姓阶级的由来?四、佛教如何可称高等宗教?五、佛陀对于阶级观如何?

第三章 释迦牟尼史略

第一节 释迦成道以前的状况

释迦牟尼的意义

前面第一章中间所说的“佛陀”,那是一种通称。实则这创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释迦牟尼()。“释迦”是种族的名称,意译就是能仁。“牟尼”的意思译为寂默贤人,这就是说他是释迦种族中的寂默贤人。他实在的姓叫乔答摩(Gautama),意译就是地最胜。因为印度上古有创作吠陀赞颂的婆罗门,名叫瞿答摩(Gotama),就是释迦的始祖,所以拿他的名做姓。他实在的名,叫悉达多(Siddharthā),意译就是成就。然而通常的称呼,总是叫佛陀或叫释迦牟尼,乔答摩·悉达多的真姓名,倒不大用了。拿中国的旧称呼来比,那么“佛陀”犹如称“圣人”,“释迦牟尼”犹如称“孔子”,“乔答摩·悉达多”犹如称“孔丘”。可是我们常用得着的,就是“圣人”,就是“孔子”,孔丘的真姓名,也是不大用的。

释迦的降生

释迦种族聚居在中印度罗泊提(Rapti)河的东北,分成十家,十家各占一小城做小城的君主。这许多小城中间,唯迦毗罗卫(Kapilavastu)城顶有势力,城主名叫净饭王(Suddodana),就是释迦牟尼的父亲。和迦毗罗卫城隔河相对的有拘利(Kōli)城。两家王族,彼此向来通婚嫁,所以净饭王也依着旧例娶了拘利城主的两女做王妃,长的叫摩耶(Māyā),次的叫波阇波提(Prajāpati)。摩耶夫人到了四十五岁方才怀胎。他们的土俗很稀奇,女子怀胎足月就必定要回到娘家去生产,可是摩耶夫人回娘家时候,到得半路,就要生产了。这地恰巧有一座别庄,叫蓝毗尼(Lumbini)园,是拘利城主替他的夫人所盖的。摩耶夫人就在这园中娑罗树()底下产生悉达多。产生的日子,是公元前565年4月8日,太阳初出的时候。但是摩耶夫人生产以后,经过七天就病死了。这悉达多太子,是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的。

释迦以太子出家

悉达多太子天资聪明,七八岁时候跟从婆罗门的学者受文事教育,世间一切的学问,没有他不知晓的。又从武士学习诸般武艺,膂力也胜过别人。他做太子的时候,有一天同着诸王子出城比武,忽然有一只大象拦住城门,诸王子都不敢前进,他就不慌不忙跑到门口,两手把象举起向门外掷出,更飞步向前又把象接在手中。这是何等的本领?拿世间的眼光看来,他既是王太子,又抱着这等文武全才,真是享尽人间的富贵,哪里还有丝毫不满足呢?但悉达多这人却也奇怪,他一眼看清人间生、老、病、死的苦痛没有法子可以解脱,从小就是如此。他把这件大事体,刻刻放在心中,要想出家。净饭王知道了大吃一惊,赶紧在他十六岁时候就替他娶了耶输陀罗()做妃子。耶输陀罗也是拘利城主的女儿,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Rāhula)。此外,净饭王还想尽方法在太子的宫中陈设种种娱乐,选择城中的许多美女,叫她们侍候太子。然而,这太子毫不在意,到十九岁时就决计出家修道。第二节 释迦成道的时期

释迦先修苦行后成正觉

释迦出家以后,就去访问婆罗门教中的学者,想学他们的解脱的大道。他先后访过三人,初访隐居在森林中的跋迦婆(Bhārgava),次访阿罗逻·迦兰( Kālāma),再访郁陀迦·罗摩子(Udraka Rāmaputar)。这些都是仙人,大概以生前修苦行,死后升天上,为解脱法门。释迦以为死后升天仍旧不能超出生死,对于他们这等大道,自觉不能满足,就自己跑到东北方尼连禅河(Nairannjanna)旁边苦行六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麦,弄到身体削弱,仅存皮骨,结果仍旧一无所得。他忽然明白苦行的徒劳无益,就跑到尼连禅河边,洗洗身上多年的积垢,在那里遇着一个牧牛的女儿,拿牛乳送给他吃。吃了以后,释迦感觉身体和精神渐渐恢复原状,于是又跑到佛陀伽耶(Buddhagaya)地方的毕波罗(Pippala)树(就是后世所称的菩提树)底下,铺吉祥草,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默思惟,自己发大誓愿说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坐。”(《方广大庄严经》第八)。无上,是无可再上的意思;大菩提,是大智慧。释迦发这大誓愿,是说我如今若不能证得无上的大智慧,宁可粉碎这个身体,终久坐在这处,决不起来的。下了这等大决心,到七七四十九天半夜,静坐时候,忽睹明星照破黑暗,心中豁然大悟,就成功了无上的正觉。这是十二月初八日,总计释迦自十九岁出家,修行十二年方能成道的。如今僧寺中,于腊八日用菜果和米,煮粥送人,叫做腊八粥,民家也多在这日煮粥,成了一种风俗,就是纪念释迦成道日子的。

正觉的内容

这正觉的内容,究竟觉悟的什么呢?就是从内心的观察,探着我们生、老、病、死的苦痛的根源,对于人生的问题,有圆满的解答。他的答案,就是下面两件事:一、请问人的生、老、病、死和一切的不自在,究竟从哪里来的?就答道:这完全从烦恼来的。替这烦恼起个名词,叫做无明,就是不明白真实的道理的意思。二、请问用怎么样的方法就可以解脱人生的一切不自在呢?就答道:要从内心思惟的禅定功夫,得到大智慧,豁破无明,就可以得到解脱。

这就是释迦亲自证到的正觉。既然得这正觉,所以看看有生命的众生都是一律平等,自然要打破四姓的阶级,又看这众生被无明所迷,长久沉沦在生死苦海中间不得出头,自然要抱着悲悯的心肠起来超度众生了。佛教的根本原理,就是如此,所以它是建筑在理智上的伟大宗教。第三节 释迦的转法轮

转法轮的两种意义

释迦说法度众生,叫做转法轮。这转法轮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法”字的意思,是法律、法则,就指一切万有的真理基础而言;“轮”字是印度古代战争时候,所用轮状的武器,这武器所向无敌,如今拿来比喻佛陀所说的法独得真理,一切邪说异论都被他摧破无余,所以叫做转法轮。佛陀初次所说的法,方得称转法轮,以后就不过是重复申说罢了。第二种解释,就谓佛陀所说的法,常常能够摧破一切邪说异论,不管先后,总叫做转法轮,不必限定初次所说的(见昙无谶所译的《大般涅槃经》第十四)。

释迦游化的地方

释迦成道以后四十五年中,游化四方,说法度众生,从来不曾间断。他足迹所到的地方很多,如北方雪山脚下的迦毗罗卫城、西方的拘睒弥()城、东方的赡波(Campā)城、南方的婆罗捺斯(Bārānasi)城,这些国度大都在恒河流域,释迦都曾到过的。各城主中间,对于佛教,大都十分信仰,尤其是摩揭陀(Magadha)城的频婆沙罗(Bimbisāra)王和舍卫(Srāvasti)城的波斯匿(Prasenajit)王。他两人诚心诚意地保护佛教,更是无微不至。因为释迦的信徒,一天多一天,他们就拿自己的园林住宅供献给佛陀做道场,有好多处。这中间顶大而有名者:一是王舍(Rājagrha)城附近的竹林精舍()。竹林精舍建筑在原名耆阇崛山(Ghridhra-kūta)的灵鹫山中,那是摩揭陀城的长者迦兰陀()皈依佛教以后,在释迦成道的年头拿自己的竹园供献于佛所建立的。这精舍是印度最初建立的僧园,又叫做迦兰陀精舍。精舍的意义就是精进修行、息心养静的地方。另外一个是舍卫城的祗洹精舍(Jētavana),那是舍卫城的给孤独()长者在释迦成道的第二年,向波斯匿王太子祗陀(Jēta)购买的园林所造的,所以又叫“给孤独园”。此外,国王和长者供献的园林殿堂极多,不必一一列举。总之释迦说法,在以上两精舍时候为最多。

释迦的出家在家的弟子

释迦游行教化,在成道的第一年,已经有弟子千余人。上自国王、贵族,下至乞丐、妓女,如诚心弃邪归正,他没有一个不收受的,所以弟子的数目,多至不可胜计。起初专收男人做弟子,这种团体,叫做僧伽,就是大众的意思,后来释迦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也出家做尼姑,因此便收受女弟子。男子出家的叫“比丘”,比丘二字,意译为乞士,这“乞”字对上面说是向佛陀乞法以治心,对下面说,是向世俗乞食以养身。乞士含有两种意思:出家修道的人不准私蓄财产,专恃乞食度日的,但和乞丐不同,乞丐是只知道乞衣食,不晓得乞法的。女子出家的叫做“比丘尼”,“尼”字在梵文上是表显女性的声号。还有不出家而在家信奉佛教的男女,男叫“优婆塞”,女叫“优婆夷”,就是清信男、清信女的意思。出家的男女,叫做出家二众,在家的男女,叫做在家二众,总共称为四众。第四节 释迦的入涅槃

涅槃的意义“涅槃”二字是梵音,译为灭度。灭度就是消灭生死的因果,度过生死的苦海,得到解脱,永远不再受生死苦痛的意思。我们前世造因,今世结果;今世又造因,来世又要结果。生生死死,犹如车轮旋转,永没有完了的。释迦教化众生,超出这生死苦海,他老人家自己先要留个模范,叫人可以学步,所以到八十岁时候他就表现了涅槃的相貌。如今寺院里所塑的卧佛,就是释迦的涅槃相。

释迦最后一次的游行

释迦到八十岁的高年,自己觉到教化众生,因缘已了,因此从王舍城向拘尸那揭罗()地方做最后一次的游行。他又率领弟子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毗舍离地方时,正好碰到雨期。原来印度天气,从四月十六日起的三个月里为夏季,这时候多雨,称为雨期。佛教徒在这三个月内禁止外出,专心坐禅修学,这种制度叫做“安居”。释迦就打算在毗舍离安居三个月再去。又因为这地方刚刚碰着荒年,随从弟子人数众多,不容易得到食物,释迦就叫大众各自分散,独与阿难陀()在这里安居。这时释迦已经有病,想想许多弟子都不在面前,不应该就入涅槃,于是自己支持以待他们。等到安居期满,释迦又向西行,到波婆(Pāvā)城时,有个金工名叫纯陀(Cunda),他供献旃檀树耳给释迦吃。释迦吃了,病更严重,立刻回到拘尸那揭罗的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中间。一日一夜,他说完一部《大般涅槃经》,接着头向北,面向西,右胁侧卧,于二月十五日入涅槃。释迦临灭时,嘱咐阿难陀说:“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恃耶!勿造斯观,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恃。”(见《长阿含游行经》第二后分)又告弟子:“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同上)这是释迦最后的教诫,他对弟子的叮咛恳切,到如今还可以想见呢。

释迦灭后,照佛家的规矩应用火葬,名叫荼毗。这时高足弟子大迦叶,尚在灵鹫山,诸弟子大家商量,以为葬事很重大,要等迦叶到后,方可举行。经过七天迦叶也赶到了,就举行荼毗的葬礼。于是摩揭陀国人和释迦同族的八国人,共分释迦遗骨回去各自建造宝塔。时在公元前486年,距今二千四百二十余年。【问题】一、释迦何故要出家?二、什么叫正觉?三、法轮的解释如何?四、释迦游行所到地方有几处?五、临灭时的教诫如何?

第四章 佛教的立脚点和基本教义

第一节 佛教的立脚点

人生苦痛多快乐少

佛教的立脚点在于人生的多苦观。人们在世间,匆匆然度过一生,寿命极长的,也难得超过百年,短的就不过几十年,极短的不过几岁就夭折了,甚至于一出母胎就死了。不论寿长寿短,倘若将人们从生到死的几十年中经过的日子全部加起来,那么是快乐的日子多呢?还是苦痛的日子多?回头一想,任何人也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必定要说:苦恼的日子,总比快乐的日子多。是的,这就是人生的多苦观。不提起也就罢了,一提起来,是人人都能觉得到的。

宗教大都是解决人生问题的

痴愚的人,糊里糊涂虚度一生,一切不去管他,倒也没有什么问题。至于稍微聪明的人,就要对这个人生问题起怀疑。怀疑什么?就是人为什么要生在世间?既然生在世间,为什么要受这种苦恼?这问题真不容易解决,凡是宗教,大都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起的。有的说是世界最初的人不听上帝的话,所以有罪恶苦恼;有的说是人们做事违背天意,所以要受难。但这是不彻底的解决,有知识的人是决不肯相信他的话的。

生老病死

人们的苦恼,实际的情状,究竟是怎么样?大概不外乎生、老、病、死四大段,如今且逐段来研究一下:(1)生苦。骤然看来,生活是很快乐的,怎么一出母胎就苦起来呢?这是我们素来不明白的,一经说穿,就的的确确是苦的了。试想母亲肚里怀胎,胎盘是极其窄狭的,胎儿蜷曲在中间,起初就要受尽压迫的痛苦,渐渐长大,压迫的痛苦也随着增加。母亲喝热汤时候,犹如沸水浇身;喝冷水的时候,犹如寒冰着体。并且逼近肠脏膀胱,胎儿是饱尝脓血尿屎的臭秽,不过自己不能说罢了,这是受胎时的苦楚。至于出胎时候,突然离开温暖的母腹,触着周围极冷的空气,所以胎儿必定要大叫大哭。他的柔嫩皮肤,要拿衣物去包裹,就和尖锐东西来锥刺他一样的痛。这时婴儿虽不会说,却已经能哭叫了,这明明是出胎时的苦楚。出生以后,在世做人,境遇是有穷有富,地位是有高有低,相貌是有美有丑。种种环境,都是惹起苦的根源,总名叫做生苦。(2)老苦。人生从幼年到壮年到老年,光阴如箭,一去不回,看看是精力强盛的青年,曾几何时,已入衰老的境界了。《楞严经》(卷二)里描写波斯匿王自伤衰老的一段文字最能叫人惊心动魄,今把它录在下面:“我昔孩孺,肤腠(音凑)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老景催人,就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慢慢地逼上来,真是无可奈何的事。这叫做老苦。(3)病苦。世间不论何人,有了这个肉体就总是免不了病痛的。任凭你身体如何强健,病魔一来,就要叫你呻吟痛楚,卧床不起。至于体弱多病的人,更不必说了。病的种类虽多,但最大的原因,总在身心两方面的不调和,如身体受寒暑,就不能让血液循环流畅。心中有烦恼悲哀,也能影响到血液,叫它停滞,到这时候,病魔就乘虚攻入了。讲究卫生的人,病痛就相对少些,然而总没有一世不生病的。这叫做病苦。(4)死苦。提到死字,是人们最害怕的,然而尽管害怕,谁也不能跳出死的关头。最有幸福的,是享得到高年,寿尽而死;其余或是因病而死,或是遭刑戮、水、火、刀、兵而死,死路虽不是一条,归根结底,终是一死。死期将到,这一苦非同小可,就叫做死苦。

除以上四苦外,人们的苦痛尚多,说也说不尽,姑且不赘。今要问究竟有没有避苦得乐的方法?那么可爽爽快快回答道:有的。佛教的大目的,就是解决这个生死大问题,这问题若能解决,一切的苦,就没有了。要知道佛家如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应看下文所讲的教法。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自造因自受果

释迦在菩提树底下,静坐思惟的结果,彻底明白人生多苦的原因,完全是人们自己造业自己得果,和上帝并没有相干。我们这个躯壳,就是过去世自己造作的苦因,今世结成的苦果。根本上既然是个苦果,无怪乎生、老、病、死的苦痛,没有法子可以避免了。然而人们不晓得这个道理,今世又造下许多苦因,未来世又要结成苦果。所以生生死死,都是因果的连属关系,听其自然,是永没有了期的。释迦所成的道,就是解脱生死的法门,这法门就是断除生死的连锁,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详细说来,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三种的教法。

四谛

什么叫做“四谛”呢?“四谛”是苦、集、灭、道。“谛”字是审察的意思,是说审察这四种道理,实实在在,是丝毫不虚的。世间一切都是苦,就是无意识的大地山河,也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坏,如陵谷变迁,是我们知道的。至于有生命的人们,身心两方面的变坏,以及环境的压迫,最显明的生老病死苦痛,上文已经说过了。所以我们一举一动,没有一处不受因果支配的,观察这等道理,实在不虚,就叫苦谛。

既然知道这苦果,就要研究结成这果的原因。这原因是什么?就是过去世的惑和业。什么叫惑?惑就是烦恼,分别说来,就是贪、嗔、痴。人们对于饮食、男女、名利,没有不贪的;然而虽有贪欲,未必尽如我们的意,有求便得,遇到求不得的时候,就要发嗔了,这嗔怒最足以害事的。切实说来,所以要贪要嗔,无非是不了解我身我心以及世界都是变幻无常的。迷误了这个真理,自己去找寻烦恼,这不是十分的愚痴吗!这就是痴。贪、嗔、痴三种是人们一出生就带来的,所以叫根本烦恼,也叫三毒,也叫做惑。这惑不除,就要发现在身、口、意方面而造成三业。譬如人们为贪得财货,最初必先起意,叫做意业;起意取这财货,就要进行,或出之于口,向人请求,叫做口业;出口请求,尚得不到手,更要用别种方法,甚至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偷盗,叫做身业。这是单就恶业而言。其实从身、口、意方面发现的善事,也叫做业。然而没有贪、嗔、痴的三毒来帮助它,这身、口、意三业,是不会自己发动的。聚集这种惑和业,就是造成今世苦果的原因。观察这种道理,实在不虚,就是集谛。

明白了惑和业集成苦果的道理,就要想法灭却这种苦痛,进入究竟安稳的涅槃境界。观察这种境界,真实不虚,就是灭谛。要到达这涅槃境界,必须修道方可。道有几种,也叫做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确实见到四谛的真理,就是正见;思量推求四谛的真理,就是正思惟;一切妄言恶语,不出于口,就是正语;离开杀生、偷盗、邪淫等恶,就是正业;人们必求生活,以养他的命,然应该做正当的职业,不宜用邪术骗取金钱,就是正命;既知修道,不可懒惰,必须勉励努力,向前进行,就是正精进;不论行、住、坐、卧,念兹在兹,常注意在正道,不起邪念,就是正念;修道最紧要的功夫,要入禅定,就是正定。观察这种修道功夫,真实不虚,就是道谛。

佛弟子中间有亲自听见佛说四谛的道理,修行成就的人,就叫声闻。声闻修成的果,叫做阿罗汉。“阿罗汉”是梵音,“阿”字译为不,“罗汉”译为生,是说他修成这果,永不再生这恶浊世界。

十二因缘

什么叫十二因缘呢?如今拿因缘的意义先弄明白,再来研究这十二个名词。原来释迦在成道时候,静坐思惟,所得到的最精最确的道理,就是宇宙间不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是内因外缘,凑合成功,并没有上帝在后面做主宰。这些东西的本身,也没有永久不变的我体,无非是因缘凑合就生,因缘分散就灭,生生灭灭,相续无穷,就是宇宙万有的总相。我们随便举件东西来说都可证明因缘的理,如饮茶的茶杯,怎样做成的?就是泥土做它的因,人工、水、火做它的缘,因缘一朝凑合,就做成茶杯。倘若有因没有缘,或有缘没有因,这茶杯是永久做不成的。茶杯用久了,或一朝失手坠地,就因缘分散而归于破灭。不论什么东西,都可用这因缘的方式去解释。无生命的东西,固然如此,就是有生命的人们,也是因缘凑合成功的。

这十二因缘,就是拿人们从投入母胎以至出生到老死,分作十二段去观察,也可说是佛家的人生观。也就是将苦集二谛详细说个明白。这十二个名词是什么?列在下面:(1)无明,(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11)生,(12)老死。

无明,是不明白真理,就是痴,也叫做惑。

行,是身、口、意三方面的造作,有时做善事,有时做恶事,有时做不善不恶的事,也叫做业。上文说集谛时候,不是曾提及过去世的惑和业是造成今世苦果的原因吗?可知无明和行,是拿集谛分开详说,是人们过去世所造的二因。

识,是心上的分别作用,凡是有生命的人,他的肉体尽管死灭,他的心识却是不灭,又会去投胎的。拿现在通行的话来讲,这心识仿佛是像灵魂,灵魂被过去世的惑业所驱迫,碰到父母交合时候,就会去投胎。所以人们是识为因,父母为缘,因缘凑合而成人的。

名色二字,名就是指心说,色就是指身说。为什么不叫身心,要另起这名色的名词呢?是因为投胎以后,精神和物质慢慢地结合,长成胎儿。这时心识既极其暗昧,形体也没有完全,所以不叫身心,叫做名色,就是身心没有完全时的称呼。

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人们眼能看见色彩,耳能听见声音,鼻能嗅着香臭,舌能尝着滋味,身体能觉得痛痒等感触,心意能思想一切事事物物,这叫做六根。胎儿在母腹中几个月,慢慢地长成这六根,稍微能够有点感入,但是作用并没有完全,所以另起个名词,叫做六入。

触,就是感觉,是指出胎以后至两三岁的婴儿,能接触外境,起极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苦孰是乐,并不起爱憎的感情,所以单叫做触。

受,是指四五岁至十四五岁时候,心识逐渐发达,能领受环境,起饮食玩具等希望,遇顺境就晓得快乐,遇逆境就晓得苦痛,随时起爱憎的感情,所以叫做受。

从识至受共五段,是拿苦谛来分别详说,是人们现在世所结的五果。

爱,是十六七岁时候,贪恋财货女色,生种种的欲望,贪恋不已,执著在心,不肯放舍,所以叫做爱。

取,比爱更进一步,是成人以后,贪爱的心增长,必定取得到手,方能满他的欲望,于是广造身、口、意三业,这叫做取。

有,是现在世既然造业,必定又有将来的苦果,所以叫做有。

爱和取是现在世的惑,有是现在世的业,和过去世的无明、行,是一样的,也是拿集谛来分别详说,这是现在世所造的三因。

生,是说既有现在世所造的因,那么未来世又免不了要去投胎的,这叫做生。

老死是说未来世既然投胎受生,又免不了要死灭的,这叫老死。

生和老死,也是拿苦谛来分别详说,这是未来世的两果。

这十二因缘,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从过去的两因,生现在的五果;又从现在的三因生未来的两果;我们生生死死,轮转不已,叫做轮回,根本不外乎惑和业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释迦说明这等人生观,真能抉出生死的大原,不是他种宗教所能及得到的。今再以表明之如下:

这十二因缘,就是详细说明苦集二谛,看上文便可明白。人的一生,无非是内因外缘凑合而生,了无实实在在的我。这因缘的最初一念,是无明。可知若能灭除无名,其余的缘也必随之而灭,这生死的连锁,不怕它不断了,就是灭谛。既知道无明可灭,必须用实的智慧观察这十二因缘,努力修道,方可灭除无明,了脱生死达到涅槃,就是道谛。

佛弟子中间,有比声闻聪明的人,不必亲听佛说,独自观察十二因缘的理,也能修行成功的,这叫做缘觉。他修成的果,叫做辟支佛。“辟支”是梵音,旧译为因缘,新译为独,“佛”是觉义。辟支佛,就是缘觉,也就是独觉。

六度

什么叫做六度呢?六度的梵音叫“六波罗密”,“波罗”二字译为彼岸,“密”字译为到。是说修这六种法门,可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六度。六度的名词如下:(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这六度是菩萨所修的,菩萨的梵语,是“菩提萨埵”(音朵)。“菩提”是智慧,“萨埵”是众生。是说他拿智慧去上求佛道,拿慈悲来下救众生,简单称呼,就叫菩萨。前面声闻、缘觉两种人,只晓得度自己,不晓得度众生,局量狭小,所以叫小乘。菩萨修行,看众生和自己一样,要先度众生,后度自己,局量广大,所以叫大乘。

正惟菩萨的修行,不单为自己,所以第一就是布施。布施有两种:一是财施,是拿衣服饮食等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随着自己力量,施送于他人;二是法施,是拿自己从诸佛及善友处听得的法门,以清净的心肠,转为他人详说,并不希望报酬的。这两种总叫布施。

其次是持戒。持戒是防止身、口、意的恶业的。戒的根本有五种: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

次是忍辱。忍辱有二种:一是生忍,是菩萨对于同类的人而发的。如有人对他恭敬供养的时候,菩萨丝毫不生骄怠心;有人对他嗔骂打害的时候,菩萨丝毫不生怨恨心;二是法忍,是菩萨对于不同类的自然大法而发的。如遇着大冷、大热、大风、大雨的时候,又如遇饥饿口渴的时候,平常的人必定要苦恼忧愁,不能忍耐,菩萨就能安然忍受,丝毫不起烦恼,这两种总叫忍辱。

次是精进。精进有二种:一是身精进,勤修善法,或礼拜,或诵经,或对人讲说,无论什么时候,自身一点不肯懈惰;二是心精进,勤行善道,心心相续,自心一点不敢放逸。这两种总叫精进。

次是禅定。禅定是扫除一切妄念,专心注定一个正念,这是佛家最重要的功夫。

最后是般若。“般若”是梵语,译为智慧,这智慧是在禅定功夫很深时候才发生的。通晓一切诸法(佛经中凡一切事事物物,均称为法)叫做智,断惑证理叫做慧,决不是平常所说的聪明智慧可比,所以独用“般若”的译名,叫人知道佛家所说智慧和平常智慧,大有分别。

这六度就是四谛中的道谛,不过是更加积极的利他善行,和声闻、缘觉,只晓得自利的,广狭不同罢了。佛弟子中间,修这六度得到大涅槃果的,就叫菩萨。【问题】一、佛教的立脚点在什么地方?二、生、老、病、死的苦痛,有解除的方法么?三、因果是谁造谁受?四、怎样叫声闻?五、怎样叫缘觉?六、菩萨是怎样修成的?

第五章 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

第一节 第一次结集

释迦在世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以身作则,拿他的修证功夫,随时指导徒众,从没有写出一言一句的文字。到释迦灭度以后,大迦叶()代佛统率大众,有一痴比丘说道:“释迦在世时候,常常要拿戒律来约束我们,说某事应该做的,某事不应该做的,我们极不自由,今后可以为所欲为了。”这句话被大迦叶听见了,以为释迦灭后,不可不将他老人家的遗教制为成典,庶几可永远做教徒的指导。于是就在佛灭后的第四月安居期内,选学德并高的比丘五百人到王舍城附近的毕波罗窟(Pippala)里面,从事第一次的结集。王舍城是摩揭陀国的首都,这国度里的阿阇世()王,本来是佛教的信徒,听见这种事,大为赞成,供给他们一切饮食卧具等,予以种种的便利。因此这五百人,得以安心从事结集工作,经过七个月,这事方才完毕。

经藏和律藏的结集

结集的本意,实在就是会诵,为的是佛灭以后,恐有异见邪说混乱佛法。所以结合有学有德的比丘,各自背诵释迦佛在世时所说的法,经过大家讨论决定,然后集成为经典,所以叫结集。当时结集的仪式很庄重。大迦叶升坐上座。因为阿难陀()在佛门中素有博学多闻的盛名,由他诵出经藏,上座对他诵出的文句,发出种种问难,阿难陀一一回答,详记这经是佛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于什么人所说的,并且佛说这法的时候,随从的徒众有多少,也一一记出。大家听了,公认为没有错误,然后定为佛说。其次优波离()在佛门中,以严守戒律著名,便由他诵出律藏,上座对他诵出的文句,也一一发问,他也一一回答,和阿难陀一样。大家听了,公认为没有错误,然后定为佛制。

对于这第一次结集后人有种种异说,大都以为既有两人,一诵出经藏,一诵出律藏,那么一定还有论藏。这论藏是谁诵的呢?于是有的说是迦叶自己诵的,有的说是阿难陀诵的。其实经、律、论三藏的名称,是后人所加,经是实际修行的法门,律是止恶修善的戒律,论是对佛教的解释研究。当第一次结集佛教时候,当然只有法(经藏)和律(律藏),至于解释研究,一定出自后人的手,因而有三藏的名称,所以当时未必有论藏,实是毫无疑义的。《四阿含经》及其内容

阿难诵出的什么经呢?大概就是今日所传的四种阿含经。“阿含”是梵音,译为无比法,就是说没有可以比类的妙法。这四种阿含经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

这四种经是释迦初成道时候所说。《长阿含经》是破斥婆罗门教的邪见;《增一阿含经》是说明人们修世间的种种善事,造下了善因,来世能投生人道或天道而受善的报果;《中阿含经》是进一步说人们能修出世间的善因,来世就能超出生死大海,而得涅槃妙果;《杂阿含经》是说明世间的禅定(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的分别,佛教的禅定,是出世间禅)和佛教涅槃有关系的。《八十诵律》为戒律的根本

优波离诵出的是什么律呢?就是《八十诵律》。因为他在九十日的中间,每日升座诵一次,逐日诵出几多戒条,经过八十次而完毕,所以名《八十诵律》,是为佛门一切戒律的根本。后人从这根本律,推演而成《四分律》、《五分律》等,这些律本流行,《八十诵律》就不复存在了。第二节 第二次结集

戒律的十条争议

释迦灭度后一百余年,有毗舍离()城的七百比丘结集,通常称为第二次的结集。这次结集,和前面第一次、后面第三四次的结集,性质全然不同。单为戒律上的十条争议,四方圣众,会合在毗舍离城,裁判这事,与会的人数有七百,所以也称七百集法。

毗舍离城的北方,有跋耆(Vajji)城。这两城中的僧侣,往往违背佛的戒律,于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盛水满钵中,持向人多的地方,指钵水对众说道:“有投钱这水中的人,可得到吉祥。”经过的白衣男女,有听信这话而投钱的,也有怪出家人不应贪取金钱的。这时有长老耶舍()巡游至此,以为佛的戒律,出家人不应受蓄金钱,如今两城比丘,公然违背,大不以为然,便向在家、出家两众双方劝告道:“出家人应遵守佛戒,不该受蓄金钱;在家人也应遵守佛戒,不可拿金钱布施。否则受的人,施的人,都有罪过。”多数僧侣,不但不肯听耶舍的话,反怨恨耶舍,在俗人面前,诽谤出家人。并且彼等违背戒律,尚不止这一事,总计有十种非法行为,今依《五分律》举其名称如下:一、盐姜合共宿净二、两指抄食净三、复坐食净四、越聚落食净五、酥油蜜石蜜和酪净六、饮阇楼伽酒净七、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八、习先所习净九、求听净十、受蓄金银钱净

净字是清净的意思。上面十事,依照佛的戒律,是不清净,不应该做的。但毗舍离和跋耆两城的比丘,他们以为是清净,可以行的。

照佛戒,比丘托钵求食以维持生命,倘若所乞的食,不能吃完,有所剩余,就应该转施他人,不应贮食过夜,是名余食法。如今这班比丘,以为拿盐和姜合共的物,就可留宿至明天再食,叫盐姜合共宿净,这为非法的第一件事。

佛的戒律,过午刻就不许进食,是谓非时食戒。这班比丘以为刚刚过午,日影偏斜,仅到两指并列的长度,还可以吃的,叫两指抄食净。指抄就是指尖的意思。这为非法的第二件事。

佛戒,一次吃后,不得再吃第二次。这班比丘,以为再坐下去吃一次,也是不妨,叫做复坐食净。这是非法的第三件事。

佛戒,吃过饭以后,或出外到村落地方,人家又来供食,就应该照余食法,转施他人。这班比丘,以为人家既然供食,不妨再吃,叫做越聚落食净。这是非法的第四件事。

干结的牛奶油,叫酥油蜜,白砂糖凝结成块如石的,叫石蜜。午后食物,既犯非时食戒,这班比丘,以为拿酥油蜜、石蜜,和人干牛奶(酪)做饮料,是饮而不是食,不算犯戒,叫酥油蜜石蜜和酪净。其实酥油、干酪,明明是食物。这是非法的第五件事。

佛戒,不许饮酒。这班比丘,以为酿而未熟的酒,可以饮用,不算犯戒,叫做饮阇楼伽酒净。“阇楼伽”是梵音,就是酒酿。明明是酒,哪里可算不犯戒呢?这是非法的第六件事。

佛制,制作座具,大小有一定的尺寸。这班比丘,以为何必限定尺寸,可随自己的意思制作座具,叫做作座具随意大小净。这是非法的第七件事。

佛制,既出家后,应该舍弃从前在家时候所学习的事。这班比丘,以为在家时候已经学习过的事,不妨再做,叫做习先所习净。这是非法的第八件事。

佛制,凡一切仪式作法,当随僧众全体,共同行之。这班比丘,以为不妨在另一地方单独行这仪式,然后请求僧众的允许,叫做求听净。这是非法的第九件事。

佛制,不许受蓄金钱。这班比丘,以为不妨受蓄,叫做受蓄金银钱净。这是非法的第十件事。

耶舍眼见这班比丘违法,于佛教前途,关系甚大。于是奔走西方各地,历访当时的大德,同赴毗舍离城以裁判这十事的是非。毗舍离、跋耆两城的僧侣,也结合同党以相抵抗。于是分为东西两党。西党是耶舍一方面的长老,东党是两城的僧侣。两党各举代表四人,开会讨论,结果断定这十事为非法,以为东党的行为,违背佛制,应加摈斥。然东党多少年进取一派,人数较众,于是别成一团体,得名为大众部。西党承佛的正统,其中多是高年硕德,得名为上座部。这是第二次结集的情形,也是根本佛教分裂为两派的开始。第三节 第三次结集

阿育王时佛教的隆盛

释迦灭度后二百余年,中印度有统一全印武功文治震耀一世的阿育王()出世(公元前264—前226年在位)。他对于佛教,异常信仰,不但保护本土的佛教,并且派遣传教徒,到别国去宣扬正法。所以佛教到阿育王时代,隆盛无比。阿育王因信佛的原故,对于佛教徒的供养,十分丰富。一般外道,形势穷促,衣食不得周全,于是改换僧服,混进佛教徒里面,一方可以得到衣食,一方暗中仍旧拿外道的教义,运用破坏工作,于是佛教乃陷入混乱状态。阿育王在摩揭陀国所造的鸡园大寺中,僧侣最多,因内道、外道两派在里面纷争,彼此不和,致使最重要的说戒仪式,也不能举行。这仪式停止有七个年头的长久,太不像样了。王听见了,便想辨别邪正,淘汰这班外道,于是发起第三次的结集。《善见律》卷二记载这一段故事云:“王白诸大德,愿大德布萨(这是梵语,佛制,每半个月逢十五日或月小二十九日,月大三十日,召集众僧说戒经,叫做布萨)说戒,王遣人防卫众僧,王还入城。王去以后,众僧即集众六万比丘,于集众中,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能破外道邪见徒众,众中选择知三藏得三达智(三达智,指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而言,天眼通能晓得未来的生死因果,宿命通能晓得过去的生死因果,漏尽通能断尽现在的烦恼。三种智慧到得究竟,叫做三达智)者一千比丘,一切佛法中清净无垢。第三集法藏,九月日竟,名为第三集。”

看这段文字,就知道阿育王发起第三次结集,他的最大目的,是要淘汰这许多外道,叫佛法回复从前的清净,不致混乱。一面遣人防卫众僧,一面请众僧所佩服的目犍连子帝须出来,主持这件大事(上座)。又就众僧中间,选择知见纯正能破外道邪见的人,这等人并且还要通晓经、律、论三藏,得过三种神通的,其数目多至一千比丘,在波咤利弗城,做第三次结集工作,经过九个月,方才完毕。聚集这等学德兼备的人,来整理经典,自然比较第一、第二两次结集,更为完美,所以经、律、论三藏,到这次方才完备的。

这次不但结集经典,还做传教的工作。所以结集既毕,就于诸长老中,选择多人,派至四方,做宣教师。这等宣教师,足迹遍于五印度,并且远至锡兰、缅甸。到如今锡兰等地方,佛教还是盛行,都是阿育王开创的功劳。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

迦腻色迦王的提倡佛教

当公元第二世纪时候,有大月氏种族的迦腻色迦王() (公元125—150年在位)率兵从西方侵入印度,并且吞灭四邻,建立犍陀罗(Gāndhāra)王国,文治武功和从前的阿育王不相上下。王的兵力强盛,更进攻东印度,威胁文明中心的摩揭陀国。这国度里的国王,自知力量不敌,就供献佛钵和马鸣菩萨(),要求讲和。佛钵就是释迦在世时所用的钵,佛教徒尊它为至宝,凡传得这钵的,就为传佛正统的证据;马鸣菩萨,是中印度的大师,道高德重,众望所归。这一种宝物和一个高人都是迦腻色迦王所极希望得到的,所以两方和约,就此成功。王对于佛教非常热心,但这时候距释迦灭度已四百多年,学者中间各自传述的学说极其分歧,莫衷一是。王在政事的余暇,每日请一僧进宫说法,然各僧所说的话,人人不同。王十分疑惑,因向胁尊者(梵名波栗湿缚)请教究竟孰是孰非。尊者答云:“释迦灭度至今,岁月遥远,各宗师徒相承,各守自家宗派,实在无从定他们的是非。要在王喜欢那一宗,就趁这时,依照自己的宗,来结集三藏。”

王以他说为然,因此发起第四次的结集。精选学德并高的僧侣,先得四百九十九人,最后得到世友(梵名婆须蜜Vasumitra)尊者,以为上座。王因迦湿弥罗国(旧称罽宾,今克什米尔)四围都是山,物产又丰富,足以供养僧众,于是王亲领五百人,到这地方,建立寺庙,使这五百人在其中做结集的工作。这次结集,是以解释三藏为主旨,所释的经藏、律藏、论藏,各有十万颂(印度文体往往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的韵语,以便记诵,凡满四句,即叫一颂),总计三十万颂,合有九百六十万言。如今流传的《大毗婆沙论》,就是这次结集时所作的。结集既完,王就取赤铜锤炼成片,以为,将这文论镂刻在上面,再用石函缄封,造一宝塔,将石函藏在中间,不令流传于外国。如要习这论的人,当来这地求学,方许受业。

第四次结集的两点不同

这次结集,和从前结集,有两点不同:

一、胁尊者是小乘说一切有部(小乘分裂有二十部,详后,这是一部的名称)的学者,迦腻色迦王也是信仰有部的人,所以这次结集,是用有部的学风来整理三藏,克实说来,是有部一宗的结集。

二、这次结集,重在解释三藏的义理,和从前专门搜集佛的遗教,也是不同。第五节 大乘经典的结集

大乘经典的由来

以上所说的四次结集,都是小乘经典。至于大乘经典的结集,传说种种不同,没有真确的史料可供考证,因此后世就有大乘经不是佛说的议论。其实大乘教的发展,那是思想演进的自然趋势,决不能说它不是佛说。怎么讲呢?大凡一种宗教,或一种学说,流传既久,中间自然要分出保守和进步两派。当第二次结集时,为十事非法的争论,就可以看出当时年德俱高的长老要墨守佛在世时所定的戒律,以为稍有违异,就是非法;至于青年进取的毗舍离、跋耆两城比丘,就以为稍微变通没有妨碍,结果就脱离这般保守派而自成一团体,当时就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

从这以后,进取派不但是戒律上有所变通,学理上也有讨论研究,随着时势进步。当公元第二世纪时,向来为佛教压倒的婆罗门教,从学理上进展,重复振兴。至第四世纪时,彼教有组织的教义,就此大成。墨守严肃戒律的小乘教,不足和它为敌,这时由大众部演进的大乘教,也就因此勃兴。盖释迦在世说法时,本无所谓小大乘的分别,大乘的教义,早已包含在内。大众部分裂后,百余年中,思想渐渐进展,和婆罗门教一经接触,受了时代的影响,大乘教就此成熟,那是自然的结果,不足为奇的。

至于大乘经典的结集,虽然没有历史的证据,然经论中却有数处,可以引为佐证的。《菩萨处胎经·出经品》云:“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槌(即是钟)集众,得八亿四千罗汉,使阿难升七宝高座,迦叶告阿难言:佛所说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漏;菩萨藏者集着一处,声闻藏者亦集着一处,戒律藏者亦集着一处。”这经中所说菩萨藏,就是大乘经;声闻藏,就是小乘经。照此看来,第一次结集就有大乘经典了。又《大智度论》卷一百有云:“佛入涅槃后,阿难共大迦叶结集三藏……有人言,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这段文字前段说阿难共大迦叶结集三藏,和《菩萨处胎经》所说相同;后段复引一说,那是文殊、弥勒等和阿难专门结集大乘经的。“摩诃”梵音译为大,“衍”字译为乘,是确凿的大乘经典,在佛火度后早就结集,而且不止一次,有时阿难和大迦叶合作,是兼集三藏,有时阿难和文殊、弥勒合作,是专集大乘经的。第六节 秘密经典的结集

显教密教的分别

佛教有显教和密教两大部分。相传显教用显露的言语文字,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密教用秘密的咒语,是大日如来佛所说。这项秘密经典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所结集,也没有确实史料可以证明。有的说是阿难结集,有的说是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埵Vajrasattva)结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有云:复次,慈氏(即弥勒)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殑读琴去声,殑伽()即恒河,殑伽沙,即恒河中的沙,喻数目的多)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法妙蕴……摄为五分:一、素呾缆(即经藏),二、毗奈耶(即律藏),三、阿毗达摩(即论藏),四、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度,这是说用真实智慧超脱生死大海,达到彼岸的意思,凡般若诸经都说这理),五、陀罗尼门(“陀罗尼”译为总持,即秘教所持的咒语)。此五种藏,教化有情(指有生命的众生),随所应度而为说之(随众生的程度高下,于五藏中应该用何种法,就替他说何种法)……复次,慈氏,我灭度后,今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其邬波离(就是诵出戒律的优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就是迦旃延Kātyāyana)受持所说阿毗达摩藏,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师利)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手菩萨(密教中手执金刚杖的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

看上面的经文可知释迦在世的时候,早和弥勒菩萨说及过去世无量数诸佛所说的正法,数目多到八万四千,大概包括起来,可分做五部分。这五部分就叫五种藏,就众生的程度应该用哪一种,就用那种来替他们说。并且释迦在世时,早就在他的弟子中间,选择那人能明了佛所说的那种藏,叫他受持(受持是受之于佛,诵持不忘的意思)。预备佛灭度后,叫他们如法诵出。如阿难以多闻著名,就受持经藏;邬波离以守戒著名,就受持律藏。第一次结集时,就是他们两人分别诵出经律二藏的。迦多衍那在佛门中以论议著名,就受持论藏;曼殊室利在佛门中以智慧著名,就受持大乘般若;金刚手是传受密教的,就受持诸总持门。可见秘密经典当和金刚手菩萨有关系,未必和阿难有关系,但是结集的时代和结集地方都无从查考了。【问题】一、什么叫经藏、律藏?二、四阿含经的内容如何?三、什么是戒律的根本?四、第二次结集的性质如何?五、根本佛教如何分裂为二部?六、第三次结集的内容如何?七、经、律、论三藏什么时候方完备?八、第四次结集的内容如何?九、大乘教怎样演成?十、密教和显教不同的地方?十一、结集密教是何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