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2:55:48

点击下载

作者:魏睦新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妇科一本通

中医妇科一本通试读:

前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西方医学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的老百姓对中医中药的热情却丝毫未减。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中医中药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的疗效,以及中医中药在体质调理、治疗未病、养生康复和提供生存质量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效用。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医疗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了中医的很多理论、方法不能被解释与证明,很多疗效无法被确切再现,从而在其生长的土壤上一度遭遇了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目前中医科普市场菁芜并存,既有科学活泼的好作品,也有缺乏科学性甚至误导读者的作品存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学科的独特性,要在短期内把中医融入现代自然科学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就是要加强科普宣传,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更好地走近中医、了解接受中医。如果把中医比作开在树梢的美丽鲜花,科普就是为摘花的朋友搭起脚手架,帮他一把,但又不是替代,要让读者凭借自己的智慧摘到鲜花,使中医的独特魅力为大家所认同,这就是编写本丛书的目的所在。

本丛书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食疗,共分11分册。分别是:《中医基础一本通》、《中医诊断一本通》、《中药一本通》、《方剂一本通》、《中医内科一本通》、《中医妇科一本通》、《中医儿科一本通》、《中医进补一本通》、《中医食疗一本通》、《中医针灸一本通》、《中医推拿一本通》。各分册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读者可以成套购买学习备查,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册单独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编写基础时注意结合临床实践;编写临床时注意基础知识的温习。作为全书编写的灵魂部分,中医学理论的普及性诠释贯穿了始终。这是因为中医理论体系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被,其理论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古代哲学意味,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五行”等。本丛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深奥的道理表达出来,让人们理解应用,用常理解释医理。从内容上要注重与现代生活结合,注重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从形式上迎合“读题时代”、“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首次尝试把英国著名科学思维专家托尼巴赞创造的思维导图引用到中医知识结构的梳理,加强了趣味性,提高了理解记忆效果。对于针灸、按摩这些都是广大读者认知度很高的实用中医技术,我们注意多用线条图或照片图来说明问题,少用文字,使读者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进一步能够“按图索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此外,针对部分立志于学习中医却没有机会走进课堂的青年读者,我们特意在每章结束时,做一小结用以归纳全章内容。其后又附一题解,帮助读者复习掌握。由于各分册内容不同,在题解体例上没有要求各分册的绝对统一。对于把中医当科普常识了解的读者,这两部分可以跳开,不必深究。

与一般教科书不同,为了把本丛书编为一部受欢迎的、有持久生命力的科普作品,编著者首先从内容上注意了对艰深晦涩的专业词汇的处理,尽量用非医学专业读者看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来写,在部分分册我们将一些初次接触很难理解的中医术语处理为副标题,又另外起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主标题,帮助读者理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经络”——人体内部的互联网;“气血津液”——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灸法”——温馨的一把草等。努力把艰深的医理、枯燥的术语变成有亲和力、有表现力、有新鲜感,与现代生活接轨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兴趣。笔者以为现在是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中医科普作品在形式上也要多下工夫,力求标题醒目,层次清楚,检索性强,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内容,读者也更乐于接受。本丛书具有以下特色:

1.中医的人文关怀思想的挖掘

传统中医一向注重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一书把人定位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认为人的生命是宇宙间最宝贵的东西。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所取代,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医学人文的回归。我们力求通过我们的笔墨,让读者理解中医治疗的是人,是有病的人,或需要防病的人。人的状态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偏差就是病。中医的本质就是发现偏差,通过药物针灸等各种渠道扭转了偏差,使人恢复到阴阳平衡的常态,疾病就好了。在防病治病中,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注重人文关怀,情志调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是中医追求的目标。

2.中医整体观念的挖掘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天人是合一的,人类从大自然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这就是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人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而当人与它们不能和谐的时候,就要得病。因此必须遵循自然变化规律,遵循自身的体质条件,研究各种外来因素对人自身体质所可能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作用。用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观念为指导,调整机体偏差,适应自然环境变化,是中医治疗的本质。现代医学依赖高科技手段,有各种诊疗仪器,而传统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认为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故诊病以“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为基本原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本书虽然无法期待读者对中医诊病方法了如指掌,但通过阅读力求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手段、方法,理解中医诊断方法的科学性,并学会对常见现象的判断:如观察病人面色淡白无华,多为血虚证或失血证;面黑暗淡,多为肾阳虚的表现;舌有瘀斑,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听声音高亢有力的多为实证等。

3.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挖掘

中医中药因为毒副作用小,很多人只凭对中医的简单了解就将一些常用的中成药作为保健类药物长期服用。如目前人们比较推崇的六味地黄丸,对于那些肾阴亏虚,即在肾虚的基础上还伴有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阴虚症状的人确实有效。而对于肾虚又怕冷的就不能使用,应该换用金匮肾气丸。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对各种内外因子产生偏差的表现,寻找引起偏差的本质,然后纠正,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其基本特点,强调个体化,主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现代医学随着人类基因研究的深入,这两年也开始强调“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性了,佐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

4.中医治疗“未病”思想的挖掘

近年来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就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如今医学界对亚健康状态的重视正好和古人“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中医除了治病之外,在预防疾病上也有很大的优势。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古训。治未病,其含义广泛,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就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时、未加重之时、未演变之时、未复发之时、未后遗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等。本丛书在《中医进补一本通》和《中医食疗一本通》中,充分强调注意把治未病的思路贯彻到养生保健中去,强调中医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偏阳、偏虚、偏寒、偏热等服用中药调理,选择食品调理。治未病的方法自古以来相当丰富,我们在取材方面注意甄别,尽可能地把简便易行,有中医科学内涵,能够期待疗效,改善体质的好方法介绍给读者。

本分册由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魏睦新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平硕士、第二附属医院陈燕萍硕士主编策划审改。编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王平医师、第四临床医学院苏维维医师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及江苏省中医院魏晴雪、邵丽娟、刘佳莅医师在全书的编写、图表编制和通稿方面做出了贡献。

中医科普任重而道远,要用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让人们真正走近中医,认识中医,喜欢中医,让中医的独特魅力终将为世界所认同,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本丛书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社、南京中医药大学和遵义医学院等国内知名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中医专家和博士、硕士年轻学者为主执笔,他们既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功底,又对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有较深的理解。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由于中医科学的博大精深,其形成时代的久远,以及我们作者群知识面的局限,所以难免有不到之处。我们真心期待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希望如果有机会再版,能使我们的丛书将变得更完美(主编电子邮箱weimuxin@njmu.edu.cn)。魏睦新 书于石城导论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其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于女性独特的生理、病理、心理的特点,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病理上有经、带、胎、产、杂。这些都是建立在其特有的解剖基础之上,中医传统医学对妇科理论的认识及疾病的临床治疗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医妇科学也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书较清楚地讲解了中医对各种常见妇科疾病的认识,及中医对生殖器官的名称,并将其与现代理论中的名称相对应起来。在明确这些名称所指部位及其功能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同点。如同样是“子宫”,古时所指与现代的不尽相同。

全书分导论和各章节两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中医妇科的定义、特点和研究范围,使读者对其有初步的认识,并给出了一些建议,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

各章节系统介绍了中医妇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中第二章介绍了有关女性生理的理论,明确界定了胞宫、子宫的含义,并与现代理论中的名称相对应起来,让读者从比较中掌握概念;补充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相关理论、月经周期调节机理及带下生理与调节的新认识,同时也与西医学中的理论相比较,让读者更快、更好地理解中医中的理论。第三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妇科病因病机学说,使之渐趋完善。第四章在病因病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其中以内治法为主要,辅以介绍了适用于部分疾病的外治法及特殊生理期的调护。第五至第十章在传统的经、带、胎、产、杂病分类基础之上,因带下病篇幅不多,故将其并述于杂病中,以中医妇科规范病名为主,编写了共24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妇科临床实际,删除了鬼胎、子悬、子瘖、临产病、妇人腹痛、阴吹、阴肿等病种;同时把近10多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病种,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于中医相似病种之后,以便中西医互参,优势互补,寻找结合点。对于每一病证的定义、分型,质量与我国已颁布的规范和标准相衔接,并注重构思新体例来发掘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学习继承;充实了鉴别诊断和现代诊疗新技术,以提高临床诊疗能力;选方用药注重实用性,精选疗效确切的方剂和近现代名中医独具特色的经验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加预防与调摄内容,发挥中医妇科学预防和调摄的优势。另本教材在讲述中医理论的同时,也与现代西医理论结合,方便理解,且能与临床结合,为中医药在西医治疗中应用的范围和方法提供了可能,以拓宽学生视野。第一章 中医妇科概述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理论,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理论,中医妇科学就是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对妇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疾病进行阐述。“十问歌”中的“妇女尤问经带产”说明女性在疾病的发生方面有着特殊点。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密不可分。在解剖上女性有胞宫、胞脉、胞络、子门、产道、阴户等器官或组织,生理上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特点,病理上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不同病种。传统的中医妇科学的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带下病,妊娠,产后,乳疾,前阴诸疾及妇科杂病。概括起来不外经、带、胎、产、杂病等几大门类(图1-1)。《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癥,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图1-1 女性的生理特点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特点

中医妇科学是建立在中医学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针对女性的特殊生理和病理特点而形成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内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中医妇科学,不仅要具备妇科的专门知识,而且要会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来进行讨论和研究。

虽然妇科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女性独特的生理、病理、心理的特点,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妇科与人的整体密不可分,女性生殖器官是整个人体的一部分,和人体其他的脏器和系统密切相关。如月经来潮,不仅是子宫内膜发生变化,而且是由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结果,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出现异常,都会引起月经失调,可见妇科学不可与整个人体分割。

中医妇科学将女性的疾病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妇科及产科。妇科、产科是有着共同的基础,且二者多互为因果。如妇科杂病中的子宫脱垂(属妇科)多由临产,产后盆底软组织的损伤(属产科)而引起;妇人癥瘕(属妇科)多引起滑胎,甚至堕胎,小产(属产科)。

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同时,我们应认识到近现代妇产科学向着预防疾病的方向发展,如产前检查,产前诊断可提高新生儿的质量;妇科普查可早期诊断恶性疾病,提高诊断率,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正如古人所说的“治未病者为上医”,我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预防意识。第三节 怎样学好中医妇科学

正如上述,中医妇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中医妇科学,不仅要具备妇科的专门知识,而且要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讨论和研究。

学习中医妇科学,包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两部分。学习理论知识要求掌握包括解剖,组织胚胎,生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包括妊娠异常疾病,内分泌异常,妇科炎症等疾病的临床知识。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临床的见习和实习也是很重要的,要贯彻我国“预防为主,依靠科学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对妇产科疾病的认识,同时也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从多方面观察病人,进行更好的治疗。第二章 女性解剖生理特点第一节 女性解剖特点

一、外生殖器

男女最大的生理差别体现在生殖器官。中医理论中生殖器官没有明确区分内外器官,为方便读者的理解,特引用西医理论中生殖器官的分类讲解。而且中国历代医学家对生殖器官的名称不尽相同,现采取较为广泛被接受的概念来论述。外生殖器官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系指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相当于中医妇科学中“阴户”的概念,“阴户”最早见于《校注妇人良方》,而阴道前庭中阴道口、处女膜的概念,中医称“玉门”,该词最早见于《脉经》。

1.阴户

又名“四边”,系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校注妇人良方》提出“登厕风入阴户,便成痼疾”,《医学入门》有“阴户肿痛不闭”,《外科正宗》记“阴户忽然肿突作痛,因劳伤血分,湿火下流”可见阴户是中医固有的术语。又《诸病源候论》说“胞门,子户主子精神气所出入,合于中黄门,玉门,四边”、“玉门,四边皆解散,子户未安”,可见四边和阴户的概念是并列的,所指的解剖部位是一致的,故四边是阴户的别名。

2.玉门

又名“龙门”、“胞门”,根据《脉经》、《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可见,玉门,龙门,胞门所指的部位是一致的,即指的是现代医学中的阴道口和处女膜,而且此部位可以判断已婚未婚,已产未产,看来古今认识是一致的。又见《备急千金要方》“妇人阴阳过度,玉门疼痛”及《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阴脱,玉门不闭”等记载,可见玉门并非是未嫁女的专用语,已婚、已产者亦可称为玉门。

关于阴户,玉门的功能,据《妇人大全良方》“玉门,四边,主持关元,禁闭子精”的记载,可知阴户,玉门是生育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也是“和阴阳”的出入口。同时《诸病源候论》“四边中于湿,风气从下上入阴里”及《校注妇人良方》“登厕风入阴户”的论述,可见阴户,玉门亦是外邪侵入的关口。古人的这些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二、内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指生殖器官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子门”相当于西医学的宫颈口,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西医学中的子宫,中医有多种称法:胞宫、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胞宫”一词广为中医界熟知并应用。关于它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

1.阴道

又名“子肠”。《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津气流行阴道”、“产后阴道肿痛候”和《千金要方》“治产后阴道开不闭方”的记载,说明“阴道”一词早就是中医固有的解剖名称,且所指的位置与西医学是一致的。又有《诸病源候论》“阴挺出下脱候”,《备急千金要方》“阴脱”,《妇人大全良方》产难门有“子肠先出”、“阴脱”,产后门有“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子肠下出,不能收拾”,这些记载中的“阴”就是阴道的意思,子肠主要指的也是阴道,多指阴道的膨出。

2.子门

又名“子户”。《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的记载,说明子门指的是子宫宫颈口的位置,后来《诸病源候论》“子门擗,月水不时”,《千金要方》“子门闭,血聚腹中生肉瘕”,都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解剖部位。有《诸病源候论》“肾为阴,主开闭,左为胞门,右为子户,主定月水,生子之道”说明子户应是子门的别名。

关于阴道,子门的功能,如前所述,阴道是娩出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是合阴阳,禁闭子精,防御外邪的处所,子门则主“定月水,生子之道”,即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3.胞宫

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在《素问·五脏别论》里称为女子胞,在《灵枢·五色》里称“子处”,《神农本草经》称“子宫”、“子脏”。“血室”出自《金匮要略》,血室在古代的记载中有肝脏,冲脉,子宫的不同解释,而“热入血室”一语中的“血室”指的是子宫,胞宫一词始于《女科百问》“热入胞宫,寒热如疟”,以后“胞宫”一词广为中医界熟知并应用。

胞宫的位置:《类经附翼》说子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后来唐容川《妇人医经精义》里记载了它的位置并绘有图形。它位于带脉之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

胞宫的形态:最早见于《格致余论》,后《景岳全书》又进一步阐述为“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说明中医学子宫(胞宫)的解剖范围与现代医学的子宫的解剖范围不尽相同,它除了包括子宫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卵巢和输卵管)。此外《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说明胞宫还由经络直接与脏腑相连。所以定名为“胞宫”更合理,而且胞宫与胞脉,胞络更贴切。

胞宫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诸病源候论》“风冷入于子脏,则令脏冷,致使无儿”,《类经》“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可见胞宫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同时《内经》称女子胞为“奇恒之腑”,说明它不同于一般的脏腑,“形体似脏,作用似腑”、“非脏非腑,亦脏亦腑”,它亦藏亦泄,藏泄有时。能排出月经,娩出胎儿,似腑之“泻而不藏”的功用,而月经间歇期及妊娠期又似脏之“藏而不泻”的功用,故认为子宫具有脏腑的双重功能。它表现的功能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共同作用的结果(图2-1)。

附 乳房

严格定义上讲乳房不属于生殖器官,但它在男女性不同,而且在女性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且哺乳亦是女性的生理特点,与脏腑、经络、气血乃至天癸的化生功能是分不开的。故特在这章讲述。女性在青春期乳房作为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渐渐丰满隆起,是肾气盛,天癸至的结果,天癸和后天水谷之精微随冲任脉上行,促进乳房发育,为怀孕、哺乳作准备。妊娠之初乳房开始增大,充血明显,有发胀,偶有触痛感,随着乳腺增大,乳头增大变黑,乳晕颜色加深,外围的皮脂腺肥大形成结节状隆起,西医称为蒙哥马利结节(Montgomery’stubercles),分娩后胎儿吸吮乳头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开始分泌乳汁,同时吸吮乳头有利于子宫收缩复旧。中医认为乳汁由产妇气血所化,产后脾胃生化之精微除了供应母体的营养外,另一部分随冲脉和胃经之气上行,生化为乳汁,以供婴儿的生长。薛立斋“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这也就解释了哺乳期,气血上化为乳汁,一般无月经来潮,也不易受孕的机制。另外,中医经络理论中认为乳房属肝,乳头属足阳明胃经,故月经来潮伴随乳房胀痛多从肝胃两方面论治。图2-1 中西医学中女性生殖器官名称的对照第二节 女性生理特点

妇女由于解剖上有胞宫,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胞宫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主要器官。脏腑是生化气血之源,气血是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的物质基础,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因此,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就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为中心来进行讨论。而脏腑方面以肝、脾、肾,经络方面以冲、任、督、带为主。

一、脏腑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1.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与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正如《景岳全书·命门余义》所说的:“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可见肾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他脏的关系。

肾为天癸之源,主宰天癸的至与竭,天癸,男女皆有,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阴精。它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支持而逐渐趋于成熟,此后又随着肾气的盛衰而竭止。天癸虽享受于父母先天之气,但要在肾气盛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才能蓄极而生,发挥其作用。

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肾气充盛,天癸才能泌至,注于冲任,促进冲任二脉盛通及男女之精的成熟,使男精溢泻,女精降至,阴阳和,两精相搏,合而成形,而形成生命。

肾主系胞,一方面指胞宫,因胞宫的脉络与肾相通,胞宫的位置受肾气所维系;另一方面指胞胎,胎在胞中须赖肾阳的温煦,肾精的滋养,胎儿才能发育正常,至期而产。

肾主津液,《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阴津的盛衰,水液的调节均与肾有密切相关。肾气充沛,开阖有司,则阴液不断输入任脉以供妊养之需;润泽于阴部而为生理性带下。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与脑共同主宰人的生理活动。肾气强则精髓满,脑力充沛,生机旺盛,发育健全。

肾是生精、化气、生血的根本,也是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女性的生理过程无不与肾有关,只有肾气盛,肾的阴阳和调,天癸才能渐至,冲任二脉才能通盛,精血才能注入胞宫化为月经,胞宫才能受孕育胎。可见肾在女性生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肝

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在月经的化生和期、量的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肝的藏血与疏泄功能调整着血海的蓄溢有常,使月经按期潮止。肝的经脉绕前阴,循少腹,挟胃贯膈布胁肋,经乳头上巅顶。所以肝与前阴、少腹、乳部、胃等有密切的生理关系。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畅旺直接调节着乳汁的通调、少腹气血的调匀以及阴部肌肤毛际的充养。肝所藏之血除营养周身外,并注于血海,故有“肝司血海”、“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意在强调肝为血脏,与妇女生理有密切关系。

3.脾与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凡月经之能来潮,胎儿之能育养,乳汁之能化生,无不赖脾所化生之气血以充养。脾主中气而统血,血之能循经运行,皆赖脾气之统摄。经、带、胎、产、乳生理有常,与脾的生化、运行、统摄功能密切相关。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经下行与冲脉相会于气街以充盈血海,故有“冲脉隶于阳明”之说。胃中水谷盛,受纳与腐熟的功能正常,则气血充足,血海满溢,月事以时下,产后乳汁亦充盛。月经的化生、乳汁的生成和分泌,均与胃气有直接的关系。

4.心

心主血,其充在血脉。也就是说,心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作用。而心的这种作用全赖以心气。心血旺盛,心气畅通,血脉流畅,入于胞脉,“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肾相通,月事如常。

5.肺

肺主气,气是生化过程的动力。肺又主司营卫,通调水道。肺气清宣则营卫调和,水道通利,百脉调顺。

二、气血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气血是女性一切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由脏腑所化生,而脏腑需气血充养而生精、化气、生血。妇女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用,《圣济总录》说:“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而致养,则妇人纯阴,以血为养,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养之得道,则营卫流行而不乖,调之失理,则气血衍期而不应。”简明地指出了气血在女性生理中的特殊作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妊娠需血养胎,产后由血化为乳汁,故妇女以血为主,为用。而气为血之帅,血赖气之推动以周流不息,血又为气之母,血和气互相资生,互相依存,气血和调,经候如常。

三、经络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传递信息的径路,把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联系最密切的是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其中以冲、任二脉尤为重要。

冲脉与肾经相并,受先天肾气的资助,又与胃经相交会,受后天水谷精微的供养,先天之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皆汇于冲脉,对妇女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于冲脉,故有“冲为血海”之称。血海气血的调匀与蓄溢,直接关系到月经和乳汁的生化。

任脉的任有任养、担任之意。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所司,任脉为妇女妊养之本,故有“任主胞胎”之说。只有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月经的来潮和孕育的正常。

督脉的督有总督之意。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任脉与督脉一前一后,一主阴一主阳,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共同维持经、孕、产、乳的正常。

带脉始于季肋,围腰一周,有如束带,能约束全身上走下行的经脉,加强经脉间的联系。其络胞而过,与冲、任、督三脉联系更为密切。带脉还参与维持胞宫的正常位置和调摄带下。

冲、任、督、带四脉在女性生理上各有作用,但最主要的是冲、任脉。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皆约于带脉,借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通,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为总督,带主约束,各司其职,共同调节妇女经、孕、产、乳的正常生理。

四、天癸

天癸作为中医的专用术语,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一种特有的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可流动的阴液物质,可以用西医的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来理解,但绝不是同等概念。它来源于先天肾气,包括肾阳之气与肾阴之精。人体刚出生时,天癸是非常薄弱的,随着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滋养和肾气的激发,它才日臻成熟。天癸成熟后,不但促使任脉气通、冲脉血盛,促进子宫生理功能的出现,而且也是维持月经、胎孕的重要物质,对女性生长、发育的整个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由此可以看出天癸不仅是男女皆有,而且直接参与男女的生殖生理功能,同时天癸在从“至”到“竭”的过程中,人体发生了生、长、壮、老、已的变化。在女性,出生后经过生长发育达性成熟期,后又逐渐衰老,每个阶段,由于天癸的强弱,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点。第三节 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妇女的一生,从出生至发育成熟而后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现象,尤以生殖系统的变化最显著。《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以看出女性从出生,经过生长发育,到达性成熟期,以后再逐渐衰老,由于天癸的强弱,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点。现代医学将女性的生长发育划分为多个阶段,在此我们采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阐述这些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新生儿期

婴儿出生4周内为新生儿期。女性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母体的性腺和胎盘所产生的有关性激素的影响,其子宫和乳房均有一定程度的发育。所以,女婴出生时乳房可略隆起,还可能有少量乳液分泌。出生后,其血内的性激素骤减,有时因此而引起子宫内膜剥落而有少量阴道出血。这些都是生理现象,一般于数日内消失。

二、儿童期

从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为儿童期。在儿童期的早期,即在7~8岁以前,身体发育较快,但生殖器官并不发育。阴道仍狭长,上皮薄,无皱襞,细胞内亦无糖原。因此,阴道内酸度低,抗感染力较弱,易患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此期子宫无发育,卵巢长而细,卵泡也不发育。

在儿童期的后期,从7~8岁起,内分泌腺开始活动,促进了生殖器官的分化及成熟趋向。身体的发育较快,生殖器官虽逐渐发育但仍很慢。从10岁开始,原为腹腔脏器的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此时也下降入盆腔内。卵巢由梭形变为卵圆形,且较前为大,卵泡逐渐发育,但不破裂,长大至一定程度又自然闭锁。女性特征也开始出现,皮下脂肪在胸、髋、肩部及耻骨前区积聚,而使这些部位丰满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由于卵巢的逐步发育,雌激素的分泌逐渐增多,至11~12岁乳房开始发育。

三、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一般在13~18岁。这个时期天癸逐渐达到成熟阶段,促使冲、任二脉通盛,月经开始来潮,这是青春期的主要标志,同时出现第二性征,乳房丰满,腋毛、阴毛生长,胸肩臀部皮下脂肪增加,显现出女性特有的体表外形。此阶段生理特征是身体、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第二性征形成及月经开始来潮。

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很快,天癸达到成熟阶段。初潮后月经也不一定十分规律,往往在初潮后又停止几个月或半年,以后再来月经,或来潮数次以后,月经周期接近正常。一般早期月经都是无排卵性月经。初潮年龄可受种族、气候、健康状况、生活条件等影响,一般在10~16岁。如18岁未见月经来潮,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四、性成熟期

此期是卵巢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一个时期,一般从18岁开始,持续约30年。此期体内的肾气充盛而稳定,智齿生长,筋骨坚强,毛发秀茂,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具有正常的月经周期,卵巢有周期性的排卵,具有完善的生殖功能。故生殖能力在此期最旺盛。

五、绝经过渡期

此期是妇女由性成熟期转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发生在45~60岁。由于更年期的定义不确切,故WHO建议采用“围绝经期”表示“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的时期”。此时体内任脉渐虚,太冲脉衰少,天癸逐步减退,卵巢功能活动由活跃变为衰退。这一阶段可出现月经不规则,逐渐稀少,以至绝经,少数妇女还会出现一些全身反应,如面部潮红、心悸、头痛、血压波动等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或围绝经期综合征。这些症状一般是暂时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症状常可自然消失。

六、绝经后期

亦称老年期,指妇女60岁以后,卵巢功能消失及机体所有内分泌功能普遍低落,机体逐渐老化的老年阶段。此期天癸由减退而至衰竭,除整个机体发生老年期改变外,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月经停止,生殖器官逐渐萎缩,不再受孕,生殖器官的防御功能低下,应特别注意外阴卫生,以防感染。另外,老年期的妇女常为肿瘤较易发生的时期,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中医对女子一生各阶段由生长发育到成熟而后逐渐衰退的生理过程作了系统而概括的描述,《内经》中的描述特别强调了肾气的充盛、天癸的产生和冲、任二脉的通盛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冲、任二脉与天癸的功能活动,又需依赖脏腑气血的充养,故脏腑气血的盛衰与生殖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相关,二七、三七形体充,气血旺,冲、任二脉经气充盈,故“月事以时下”,七七则形体不足,脏腑气血亏损,“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可看出天癸以及女性各阶段的生理功能对经、孕、胎、产的重要影响。第四节 经带胎产及哺乳的生理

一、月经生理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一般每月1次,经常不变,信而有期,故又称月事、月信、月水、月汛、月候、经候、信水等。健康女子,一般14岁左右月经便开始来潮,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初潮年龄可因地域、气候、风俗、种族、营养等而不同,在我国可早在11岁,或迟至18岁。妇女一生中有月经来潮时期,约35年。到49岁左右,月经便停止,称为绝经。月经有正常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的第一天,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应超过35天。经期,即经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经量第一天稍少,第二、第三天较多,第四天后渐减少,总量约30~50ml。经色多为暗红,开始时较浅,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淡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臭气。

月经来潮前或来潮期间,可能出现轻微的小腹胀满不适、乳房轻度作胀等现象,但月经过后即自然消失,一般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生殖器官、盆腔及乳房均有一定程度充血的表现,不需特殊处理。此外,也有身体无病而月经两月一至的,称为“并月”,三月一至的,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的,称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暗经”,怀孕以后仍按月行经而量少无损胎儿的,称“激经”、“盛胎”。这些都是生理上的个别现象,不属病态,但应注意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病理情况。

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而血为脏腑所化生,血的运行必赖于气,通过经脉的输注才能达于子宫。因此,月经虽从子宫通过阴道排出,但它的产生与脏腑功能的正常、气血的旺盛、天癸的成熟、经络的通畅有密切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肾气与冲、任二脉通盛等相互作用及天癸的成熟,才能促使月经正常来潮。因此概括为肾气盛,天癸至,冲任盛通,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图2-2,图2-3)。图2-2 中医学对月经生理的认识

肾气盛:“五脏之真,唯肾为根本。”(《医贯》)女性在发育过程中,必待肾气充盛,天癸泌至,冲任通盛,作用于胞宫,月经始能潮至。肾气全盛,月经乃能按时来潮,故《医学正宗·妇人科》说:“月经全赖肾水施化。”《傅青主女科·调经》亦说:“经水出诸肾。”如前所述,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所以说月经周期性来潮,标志肾气的成熟和充盛。月经逾期尚未初潮,或不及期而经绝,说明肾气未盛或肾气早衰。因此,肾气盛是产生月经的根本。图2-3 西医学对月经生理的认识

天癸至:天癸,是古人长期动态观察人体生理现象所推断出先天存在的物质,即“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人生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类经·藏象类》)。所以天癸产生于先天,并受肾气盛衰支配,随肾气的生理消长变化而变化,肾气初盛天癸亦微,肾气极盛,天癸蓄极而泌,肾气渐衰,天癸亦渐竭以至竭至。天癸在一定年龄盛泌,促使脉通,太冲脉盛,则月经依时来潮,具有生育能力,又在一定的年龄,肾气渐衰,天癸亦渐竭至,经亦不再潮至,生育能力亦减退。可见天癸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冲任通盛,月经潮止,生育能力的有无。

任通冲盛:任脉通,太冲脉盛,亦是月经产生的必要条件。女性在二七以前,肾气未盛,天癸未至,冲任脉未大盛,二脉相资不足,故不能产生月经。冲任脉受诸经之精血并得到天癸的作用,二脉则开始流通盛大,血海满盈,蓄溢有常,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故“冲任为月经之本也。”

子宫溢泄经血:子宫为行经之所,成熟的子宫,受冲任气血的相资灌注,并受天癸的作用,以备种子育胎。如未交合成孕,则子宫须去旧血更新血,故排出旧血而成为月经。

综上所述,月经是在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冲任流通、阴阳平和的状态下,以肾为先天,受天癸调节,得冲任二脉相资,共同作用于胞宫而产生的。

因此,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活动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关键,其中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气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冲任是化月经之处,子宫是行月经之所。

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应超过35天。它是女性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节律的体现。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随着阴阳的消长,气血的盈亏而有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的生理节律,从而构成了月经周期。了解月经周期各阶段的生理变化,有助于对月经的调摄和帮助其孕育。现以28天为一周期为例加以说明。

1.行经期

周期的第1~7天。此期表现为子宫排血,即月经。此时,冲任、子宫的气血由满而溢,乃将蓄极已无用的旧血排出,肾气、天癸的作用也相对消减。因此,机体的防御能力相对降低,情绪可有波动,容易诱发一些疾病。此时宜适当休息,避免精神刺激、重体力劳动及禁止房事。此期相当于西医中的月经期(周期的第1~4天)和增生期早期(周期的第5~7天)。

2.经后期

周期的第8~13天。经净以后,血海空虚,子宫气血亦欠充旺,消则长,旧去则新生,故此期为冲任、子宫气血复常阶段。肾气渐盛,气血渐调,血海渐充,准备下一阶段的循环相当于增生期中晚期(周期的第8~13天)。

3.经间期

周期的第14~15天。即左右结构:{纟(左)因(右)}孕育之期,也称“的候”,在两次月经之间,此时阳生阴长,肾气充盛,阳气发动,阴精施泄,乃种子之时候,此时交合则有受孕的可能。此期相当于排卵期,高低温交接处(周期的第14~15天)。

4.经前期

周期的16~28天。此期在左右结构:{纟(左)因(右)}孕育期之后,在阴盛阳生的基础上,阴阳二气不断滋长,胞脉充盛,为种子提供着床孕育的环境。如能受孕,则血聚于子宫以养胎,胞脉不再外泄,故月经不潮;如无受孕,则蓄极而泻,又进入月经期。相当于西医学的除了排卵期以外的整个分泌期(周期的第16~28天)。

5.月经周期与阴阳消长转化关系密切

经血来潮,周期结束,新周期开始,阴长亦始,经后卵泡期,阴精由低-中-高滋长,阳相对消,经间排卵期,阴长至重,重阳必阴,转化开始,经前黄体期,阳长阴消;阳长至重,重阳必阴,转化开始,月经来潮,又一次新周期开始。在月经周期中,肾气、天癸、冲任、胞宫、气血有着规律性变化。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阶段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的周期节律。

综上,月经的产生是在肾气盛、天癸至的前提下,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为用进行消长转化的月节律,而促使月事以时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性周期的调节机理。即丘脑下部-垂体-卵巢功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的结果。丘脑下部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调节垂体的功能,使垂体产生促性腺激意,作用于卵巢从而调节卵巢的功能,卵巢产生的性激素又可反馈影响丘脑下部和垂体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受全身情况、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图2-4)。图2-4 中西医学对月经周期的划分对照

二、带下生理

带下,首见于《素问·空骨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即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狭义专指妇女阴中流出的一种黏腻液体,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正常妇女的阴道、阴户常有适量的液体滋润,这种液体色白或无色透明,质稍黏,无异常气味,其量不多,一般在经前期、经间期和妊娠期稍有增多。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白带,也称带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带下的作用是润泽阴部,抗御外邪。若出现色、质、味、量异常或伴有全身症状,则为病理性带下病。正如《沈氏女科辑要》引王孟英之言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肾为水脏,主气化,主津液,脾主运化,行津液,布精微,任脉为阴脉之海,肾所藏的五脏六腑之精,在天癸的作用之下,通过任脉到胞中生成生理性带下(图2-5)。生理性带下是人体阴液之一。带下的生成有赖于肾的闭藏、气化、施泄,脾的运化、输布。同时,带下的产生与任、督、带等奇经的功能有直接关系,任脉主一身之阴精,凡人体精血津液都由任脉总司,而任脉所司之精血津液失去督脉的温化就要变混浊,失去带脉的约束就会滑脱而下,成为病态。故可见任脉化生生理性带下与督脉的温化,带脉的约束密不可分。图2-5 中医学对带下生理的认识

三、妊娠生理

从形成胚胎至分娩以前,称为妊娠,又称怀孕、怀子、有躯、重身、有子等,是妇女担负起延续后代的一种生理过程。中医学总成称“嗣育”。“嗣”是指子孙后代,“育”是指生育,“嗣育”即指男女适时成婚,阴阳交配,繁衍后代。《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女子发育成熟后,月经按期来潮,就有了孕育的能力。受孕的部位在胞宫,而孕的前提在于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有“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灵枢·决气篇》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说明月事以时下的女子和精气溢泄的男子两性相交,两精结合,就能构成妊娠。其基础在于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正常,男女二精相合,即可构成胎孕。后《格致余论》:“父精母血,因感而合,精之施也,血能摄精成其子。”此外,阴阳交合还要选择氤氲之时,顺而施之,才易受孕。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关于胎儿的发育情况:“妊娠一月始胎,二月始育,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月满即产矣。”从怀孕到分娩的时间,称为妊娠期。妊娠期一般为280天左右,设28天为1个妊娠月,正好是10个妊娠月。故可看出古人在妊娠期时间上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一般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以该月份数加9(或减3),阳历日数加7,阴历日数加14。整个妊娠临床上分为三期,孕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孕13周~27周末为中期妊娠,孕28周以后直至临产是晚期妊娠。

孕后母体即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育胎的需要,孕妇各生理功能较孕前旺盛,以利于妊娠过程的进行,同时也为分娩做好生理准备,若此变化超过生理界限,便可发生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首先是妊娠早期(孕3月前),月经停闭,脏腑经络之血皆下注于冲任以养胎。此时全身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的状态,以致妊娠早期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胎气上逆,出现头晕、厌食、择食、喜酸、倦怠、嗜睡等现象,大约可持续2个月后自行消失,而后妊娠中期(孕3月后)小腹开始膨隆,乳房逐渐增大,乳晕扩大,色素加深,四五个月后出现胎动。至妊娠晚期(孕7月后),随着胎儿的发育需求渐增,阴血相对不足,气血易失调和,易出现血虚胎热征象,同时胎体增大,胎头压迫膀胱和直肠,常可引起尿意频数或不畅以及大便秘结,下肢轻度浮肿等现象。孕妇的脐下正中线、外阴等处色素加深,面部鼻颊两侧常出现黑褐色斑,腹壁、乳房、大腿内侧可出现皮下裂纹状斑纹,即妊娠纹。怀孕以后,胎儿的发育,子宫亦相应增大,体重亦相应增加,整个妊娠中,体重平均增加为10~12公斤,在妊娠晚期体重的增加1周内不应超过0.5公斤。

另外,古人对妊娠脉的研究与结论对今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医宗金鉴·四诊新法要诀》中云:“妇人有子,阴博阳别,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则指出寸脉心脉的搏动,往来流利,颇带滑象,进一步尺脉亦滑利,就是妊娠的象征。临床上凡寸部脉大、浮取有力者,为月经将行之先兆;寸脉、尺脉均滑大流利、沉取有力者,主妊娠也。

妊娠3月后,六脉平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金匮要略》记载孕60日“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后称为妊娠脉,脉诊为滑脉,与西医认为的妊娠11周以后循环血量开始增多的时间基本一致。

四、产育生理

产育分为两个时期,分娩和产褥期。

分娩期:杨子建《十产论》“妇人怀胎十月,阴阳气足,忽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极,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进,继之浆破血出,儿子遂出,名曰正产。”此处的正产即足月正常产。临产之时腰腹阵阵作痛,小腹下坠,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继之肛门坠胀,产户窘迫,胎儿逐渐娩出,胎衣(胎盘)也随之而下。临床上正产与试胎(试月)、弄胎每易相混,应加以区别。《医宗金鉴》“妊娠八九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试胎。若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二者均非正产,切勿骚扰,宜静待其时,不过早用力,以免临产乏力,影响产程顺利进行,宜静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自然分娩。

一般到妊娠足月,感胎位向下移,时见腰腹阵阵胀痛,小腹坠,有便意或并见胎水流出,或排出少量血水,俗称“见红”,即为临产的征兆,古称“临盆”《达生篇》中有“渐痛渐紧,一阵紧一阵”即为临产及分娩开始之兆。指子宫有规律性收缩(间歇10~15分钟,持续30秒,并渐渐加密,增强),随子宫收缩腰腹痛坠,会阴、肛门坠胀、欲便,阴道流出少量带黏液的血液(俗称“见红”),继而浆破(胎膜破,部分羊水流出)。《达生篇》同时总结的临产六字真言“睡、忍痛、慢临盆”实为临产之要识。

另外古人认为临产前,孕妇脉象也有变化,《胎产心法》说“至临产时,脉先离经,拭捏产妇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是临盆时候。”即临产时脉多浮、滑、数,孕妇双手中指两旁中节至指端,其脉应手搏动,称为临产离经之脉。前人凭离经脉诊断临产的方法,受到令人的重视。

关于产程,晋·王叔和《脉经》记载“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又法,妇人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明确表示分娩从规律宫缩到分娩,大致12小时,即所谓“子午相对”,这与现代医学的一、二、三产程的时间基本一致。

从子宫规律性收缩开始至胎盘娩出为止,为整个分娩过程,称为产程或全产程、总产程。现代产科将产程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产程:自规律性收缩开始至子宫颈完全开大,故又称宫颈扩张期,中医学称产门大开;第二产程:从子宫颈完全开大至胎儿娩出,又称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称胎盘娩出期。一般初产妇的全产程需要14~18小时,经产妇需8~12小时,如总产程在3小时内结束,称急产,多因子宫收缩过度引起。急产由于产程短,产妇与助产者无充分准备,若发生途中分娩,易致新生儿损伤成窒息、产妇产道撕伤、产后出血、感染等。总产程超过24小时以上,称滞产。滞产消耗产妇精力与气血,甚至导致胎儿宫内窒息、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

产褥期:胎盘娩出后,有的产妇由于屏气耗气,阳气骤虚而发生寒战,新产后阳气暂虚,腠理不密,故较平时畏冷、怕风;产后阴血骤失,阴阳暂时失调,阴不守阳,阳气外浮,故有微热、自汗,体温一般正常或稍有升高(不超过38℃),产后3~4天,乳房充胀而有发热,称“蒸乳”,体温可突然增高,有时可达39℃,但仅持续数小时体温即下降,要十分注意产后体温升高有无感染病症。这些都是产后暂时性阴虚阳旺的症状,一般在短时间内即可自行消失。

产后数日之内,因胞宫正在恢复过程中,下腹部常有轻微的阵发性疼痛,称“儿枕痛”,以哺乳时更为明显(因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产后宫缩痛应与宫腔内有瘀血或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引起的腹痛鉴别。

产后从阴道排出的液体,称为恶露。恶露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及黏液。一般产后头3天为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7~10天后恶露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白恶露。恶露多数在2周左右消失,最多不超过3周,属正常现象。观察恶露的量、质、色,持续时间以及有无臭味对发现某些产褥疾病有重要意义。

在孕期,母体为了适应胎儿发育的需要以及为临产做准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分娩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之说,称小满月、大满月。经过四五十天的适当休息后,除有哺乳的特殊生理功能外,整个身体即恢复常态。现代医学将产程结束以后,机体除乳房外恢复或接近原来未孕状态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期6周。分娩后子宫迅速缩小,产后第1天宫底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厘米,产后10~14天腹部已不能摸到子宫,产后6周子宫恢复正常大小。阴道因分娩而扩大松弛,产后阴道张力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达到孕前状态。腹壁松软,至少4周后才能恢复,皮肤留下永久性的妊娠纹。所以产褥期应重视身体的调养,注意营养与休息,否则将直接影响产后的修复,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产后过度操劳负重易发生子宫脱垂。

五、哺乳生理

哺乳是妇女特有的生理功能。通常在妊娠期,乳房即逐渐发生变化,为哺乳准备条件。分娩以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除保证供应母体的需要外,另一部分随冲脉与阳明之经上行,化生乳汁,哺养胎儿。薛立斋:“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在哺乳期月经一般不潮,也不易受孕。产后如营养充足,精神舒畅,脏腑健旺,气血充沛,按时哺乳,则乳汁充盈。

婴儿出生后半小时吸吮乳头即有乳汁分泌,哺乳有促进子宫缩复及刺激乳汁分泌的作用,故产妇分娩后即可让婴儿吮吸乳头。产后7日内的分泌的乳汁为初乳,淡黄色,含蛋白质及矿物质较成熟乳多,脂肪和乳糖较成熟乳少,易消化吸收,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且含有母体的免疫成分,尤其是分泌型IgA,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产后7~14天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逐渐增多;产后14天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白色。哺乳可反射性地引起宫缩,有利于子宫复旧,故应鼓励母乳喂养。但大多数药物可经母血进入乳汁,故哺乳期间用药宜慎。

母乳喂养最少应有3个月,这对婴儿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泌乳量每天可达1000~3000ml,但6个月后便会逐渐减少,到10~12个月应适时断乳。哺乳期产妇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按时哺乳,保持乳房清洁,避免精神刺激,保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图2-6为女性的生理特点总结示意图。本章小结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妇女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病理上有经、带、胎、产、杂。图2-6 女性生理特点的总结

妇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都是建立在其特有的解剖基础之上,中医传统理论中对生殖器官的名称,我们讲解了最为常见的名称,并与现代理论中的名称相对应起来。在明确这些名称所指部位及其功能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同点,如同样是“子宫”,古时所指与现代的不尽相同。

妇女解剖上有胞宫,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胞宫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主要器官,脏腑是生化气血之源,气血是月经、胎孕、产、乳的物质基础,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因此,妇女的生理特点,以脏腑、经络、气血密切相关。脏腑方面以肝、脾、肾为主,经络方面以冲、任、督、带为主。另外天癸对女性生长、发育的整个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来源于先天肾气,包括肾阳之气与肾阴之精,随着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滋养和肾气的激发,它才日臻成熟。天癸成熟后,促使任脉气通、冲脉血盛,促进子宫生理功能的出现,也是维持月经、胎孕的重要物质。

妇女一生的成长经历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老年期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妇女不仅经历着生-长-壮-老-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内经》所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的生殖功能也经历着类似的变化,且天癸对妇女的生长及经孕产乳的重要作用。每个时期,不仅有其各自的生理特点,病理上也有与时期相关的特点,如易发疾病,及脏腑的虚实变化。同时妇科病用药时也应考虑到年龄的因素。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它代表了生殖功能的出现和成熟。月经产生的原理概括为肾气盛,天癸至,冲任盛通,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活动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关键,其中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气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冲任是化月经之处,子宫是行月经之所。

带下一般指妇女阴中流出的黏腻液体,其产生的原理是:肾所藏的五脏六腑之精,在天癸的作用之下,通过任脉到胞中生成生理性带下。其生成有赖于肾的闭藏、气化、施泄,脾的运化、输布。同时,与督,带也有直接关系,任脉所司之精血津液失去督脉的温化就要变混浊,失去带脉的约束就会滑脱而下,成为病态。可见任脉化生生理性带下与督脉的温化,带脉的约束密不可分。

妊娠时,胎儿的生长以血为用,为适应育胎的需要月经停闭,脏腑经络之血皆下注于冲任以养胎。此时,全身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的状态,以致妊娠早期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随着胎儿的发育需求渐增,阴血相对不足,气血易失调和,易出现血虚胎热征象。

妊娠足月,感胎位向下移,时见腰腹阵阵胀痛,小腹坠,有便意或并见胎水流出,或排出少量血水,俗称“见红”,即为临产及分娩开始之兆。古有“妇人怀胎十月,阴阳气足,忽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极,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进,继之浆破血出,儿子遂出,名曰正产。”的叙述,可见古人的认识与现代的理论基本相同,《达生篇》总结的临产六字真言“睡、忍痛、慢临盆”为临产之要点。

产褥期,指分娩结束以后,机体除乳房外恢复或接近原来未孕状态的这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的时间。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之说,称小满月、大满月。分娩后,阳气骤虚而发生寒战,新产后阳气暂虚,腠理不密,故较平时畏冷、怕风;产后阴血骤失,阴阳暂时失调,阴不守阳,阳气外浮,故有微热、自汗,体温一般正常或稍有升高;产后3~4天,乳房胀而有发热,称“蒸乳”,体温可突然增高,有时可达39℃,但仅持续数小时体温即下降,这些都是产后暂时性阴虚阳旺的症状。一般在短时间内即可自行消失。产后数日之内,因胞宫正在恢复过程中,下腹部常有轻微的阵发性疼痛,称“儿枕痛”,以哺乳时更为明显。

产后从阴道排出的液体,称为恶露。恶露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及黏液。一般产后头3天为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7~10天后恶露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白恶露。恶露多数在2周左右消失,最多不超过3周,属正常现象。

分娩以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除保证供应母体的需要外,另一部分随冲脉与阳明之经上行,化生乳汁,哺养胎儿,故在哺乳期月经一般不潮,也不易受孕。产后如营养充足,精神舒畅,脏腑健旺,气血充沛,按时哺乳,则乳汁充盈。母乳易消化吸收,能增强小儿的抵抗力,且有利于子宫的收缩,应提倡母乳喂养。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中医理论的“玉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有什么临床意义?

玉门,又名“龙门”,“胞门”,根据《脉经》、《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可见,玉门、龙门、胞门所指的部位是一致的,即指的是现代医学中的阴道口和处女膜,而且此部位可以判断已婚未婚,已产未产,同时也是生育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也是“和阴阳”的出入口,亦是外邪侵入的关口。古人的这些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2.中医理论的“子宫”和现代的“子宫”概念相同吗?

不完全相同。古人认为“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说明中医学子宫(胞宫)的解剖范围与现代医学的子宫的解剖范围不尽相同,它除了包括子宫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卵巢和输卵管)。

3.古人为什么称子宫为“奇恒之腑”?

古人认为子宫不同于一般的脏腑,“形体似脏,作用似腑”、“非脏非腑,亦脏亦腑”,它亦藏亦泄,藏泄有时。能排出月经,娩出胎儿,似腑之“泻而不藏”的功用,而月经间歇期及妊娠期又似脏之“藏而不泻”的功能,故认为子宫具有脏腑的双重功能,为“奇恒之腑”。

4.何谓“天癸”?其作用如何?

天癸是一种特有的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可流动的阴液物质,可以用西医的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来理解,但绝不是同等概念。它来源于先天肾气,包括肾阳之气与肾阴之精。人体刚出生时,天癸是非常薄弱的,随着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滋养和肾气的激发,它才日臻成熟。天癸成熟后,不但促使任脉气通、冲脉血盛,促进子宫生理功能的出现,而且也是维持月经、胎孕的重要物质,对女性生长、发育的整个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5.如何认识冲、任、督、带在女性生理上的作用?

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与妇女的生理联系密切,其中以冲、任二脉尤为重要。冲脉与肾经相并,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血海气血的调匀与蓄溢,直接关系到月经和乳汁的生化。任脉为阴脉之海。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所司,任脉为妇女妊养之本,故有“任主胞胎”之说。只有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月经的来潮和孕育的正常。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任脉与督脉一前一后,一主阴一主阳,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共同维持经、孕、产、乳的正常。带脉始于季肋,围腰一周,有如束带,能约束全身上走下行的经脉,加强经脉间的联系。其络胞而过,与冲、任、督三脉联系更为密切,还参与维持胞宫的正常位置和调摄带下。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皆约于带脉,借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通,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为总督,带主约束,各司其职,共同调节妇女经、孕、产、乳的正常生理。

6.试述月经的产生机理?

月经是在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冲任流通、阴阳平和的状态下,以肾为先天,受天癸调节,得冲任二脉相资,共同作用于胞宫而产生的。概括为肾气盛,天癸至,冲任盛通,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肾气盛是产生月经的根本。天癸产生于先天,并受肾气盛衰支配,随肾气的生理消长变化而变化,天癸在一定年龄盛泌,促使脉通,太冲脉盛,则月经依时来潮,具有生育能力,冲任脉受诸经之精血并得到天癸的作用,二脉则开始流通盛大,血海满盈,蓄溢有常,作用于胞宫而产生月经。子宫为行经之所,成熟的子宫,受冲任气血的相资灌注,并受天癸的作用,以备种子育胎。如末交合成孕,则子宫须去旧血更新血,故排出旧血而成为月经。综上所述,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活动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关键,其中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气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冲任是化月经之处,子宫是行月经之所。

7.督带脉与带下有什么关系?

任脉化生生理性带下,与督脉的温化,带脉的约束密不可分。带下若失去督脉的温化就要变混浊,而成寒湿带下,若失去带脉的约束就会滑脱而下,而致带下量多,成为病态。故可见生理性带下与督脉温化,带脉约束密切相关。

8.早孕为什么会出现头晕、厌食、择食、喜酸、倦怠、嗜睡等现象?为何会有停经?

妊娠早期(孕3月前),脏腑经络之血皆下注于冲任以养胎。此时全身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的状态,以致妊娠早期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胎气上逆,出现头晕、厌食、择食、喜酸、倦怠、嗜睡等现象。经血下注养胎故出现月经停闭。

9.何谓产褥期?此期会出现哪些生理现象?

现代医学将产程结束以后,机体除乳房外恢复或接近原来未孕状态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的时间。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之说,借称小满月、大满月。

分娩后,阳气骤虚而发生寒战,新产后阳气暂虚,腠理不密,故较平时畏冷、怕风;产后阴血骤失,阴阳暂时失调,阴不守阳,阳气外浮,故有微热、自汗,体温一般正常或稍有升高(不超过38℃);产后3~4天,乳房胀而有发热,称“蒸乳”,体温可突然增高,有时可达39℃,但仅持续数小时体温即下降,要十分注意有无感染病证。这些都是产后暂时性阴虚阳旺的症状。一般在短时间内即可自行消失。

产后数日之内,因胞宫正在恢复过程中,下腹部常有轻微的阵发性疼痛,称“儿枕痛”,以哺乳时更为明显(因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刺激子宫收缩),产后宫缩痛应与宫腔内有瘀血或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引起的腹痛鉴别。

产后从阴道排出的液体,称为恶露。恶露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及黏液。一般产后头3天为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7~10天后恶露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白恶露。恶露多数在2周左右消失,最多不超过3周,属正常现象,若恶露的量,质,色,持续时间,有无臭味对发现某些产褥疾病有重要意义。

10.为何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应注意什么?

产后,产妇脾胃化生之精微,随冲脉与阳明经上行,化生为乳汁。产后7日内的分泌的乳汁为初乳,淡黄色,含蛋白质及矿物质较成熟乳多,脂肪和乳糖较成熟乳少;产后7~14天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逐渐增多;产后14天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白色。母乳易消化吸收,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且含有母体的免疫成分,尤其是分泌型IgA,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哺乳亦可反射性地引起宫缩,有利于子宫复旧,故应鼓励母乳喂养。同时应注意大多数药物可经母血进入乳汁,故哺乳期间用药宜慎。哺乳期,乳汁少或产后无乳者应加强营养,多饮汤水,或运用通乳之药。第三章 女性的病理特点

清代徐灵胎:“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带胎产之病不同,且多癥瘕之疾。其所以多癥瘕之故,亦以经带胎产之血,易于凝滞,故较之男子为多。但若妇女气血调匀,脏腑安和,冲任通盛,则经、带、胎、产正常;反之,即成为病。”因此,研究妇女病的病因病机,也要从外因、内因、脏腑气血及冲任督带诸脉的变化来探讨。

导致妇科疾病的因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以及体质因素等。妇科病的病理特点概括为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和冲任督带直接损伤。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第一节 病因

导致妇科疾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房室、外伤、痰饮、瘀血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引起妇女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和致病的邪气都有关系。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及自然抗病能力;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素问·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正气旺盛则防御力强,病邪不易入侵,即使邪气入侵,程度亦轻,不易扩散或深入。如正气减弱,无力抗御,病邪则乘虚而入。妇科疾病的发生,常因体虚而受邪,特别是在经期、孕期、产后,正气较虚,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导致妇科疾病的病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外感邪气,内伤七情,生活所伤和体质因素四大类(图3-1)。图3-1 妇科疾病的病因

一、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可引起妇科疾患,但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导致妇科疾病。

1.风邪

风是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风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外感多因起居不慎,贪图凉爽而不慎感邪,内生多因肝阳上亢,扰乱清空而致风症。妇科疾病与风邪有密切的关系,有妇女产后因外感风邪,而致产褥恶风、发热等外感病证;也有妊娠时期因风从内生而致子痫、抽搐者。

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见表3-1。

2.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主收引,易凝气血。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是指寒邪由表及里,伤于肌表,入侵冲任、胞宫,影响冲任,如适值经期、产褥期感寒、冒雨涉水所致诸病。内寒即里寒证,因机体阳气虚衰,寒从内生;或过食寒凉生冷之品,阴寒内盛,影响脏腑功能,伤及冲任胞宫而发生寒证的妇科疾病。由于内寒是阳微气虚,生化功能不足的一种表现,故常称为“虚寒”。寒邪所致的妇科疾病有月经失调、痛经、闭经、产后身痛、不孕症等。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见表3-2。

3.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乃火热所化,但暑邪的界定却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在夏至之前的,是由温邪所致的温病;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的,才是暑邪所致的暑病。基于以上原因,暑邪只有外感而没有内生。妇科疾病中与暑邪有密切联系的多为产褥期为防止外感风邪而过于保暖,居室不通风而致中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见表3-3。

4.火(热)邪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阴血,消耗津液。热扰冲任胞宫,鼓动血脉,迫血妄行,可致妇科血证、热证等。热邪为病,亦有外热、内热之分。外感火热之邪,损伤冲任者,为外热。素体阳盛,过食辛燥之品,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或血瘀日久化热,或湿遏致热,或阴虚生内热,皆可导致内热炽盛,热扰冲任。热邪所致的妇科疾病有崩漏、经行发热、经行吐衄、痛经、闭经、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子淋、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等。

从热邪致病的证候而言,还有实热、虚热、热毒之分。若邪热较盛,而正气未虚,正邪交争激烈,则表现为实热证。若邪热不甚炽盛但稽留时间较长,正气比较虚弱,则表现为虚热证。若邪热炽烈,蕴积成毒,迅速蔓延全身,严重损伤正气,则表现为热毒证。三者之中,妇科病以虚热居多。

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见表3-4。

5.湿邪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耗伤阳气,致气血、经络阻滞,升降失常。湿性重着,常流注中、下焦。湿性黏滞缠绵,日久难去。湿从寒化,则为寒湿;湿郁化热,则为湿热;湿聚成痰,则为痰湿;湿邪浸淫日久,兼感染邪毒,则为湿毒。湿邪为病,也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致病,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在经期、产褥期,身体较虚弱,如冒雨涉水、或水中劳作过久,或久处潮湿之地,易使外湿入侵而致病。内湿则多因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致病。湿邪所致的妇科疾病有闭经、带下病、痛经、经行浮肿、妊娠水肿、癥瘕、不孕症等。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见表3-5。

6.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易从口鼻、皮毛袭入,侵犯肺卫而产生外燥病证。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温燥病证;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凉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病证。肺阴亏虚者若复因外感燥邪可致经行吐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见表3-6。

二、内伤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凡突然、强烈、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改变,均可致七情内伤而引起妇科疾病。七情所伤,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并指出: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大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思则伤脾;肺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卒恐则伤肾。说明七情过度伤及内脏,可引起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诸病丛生。妇人经、带、孕、产、乳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气为血帅,情志所伤,累及气血则可出现“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病变,进一步损伤冲任督带,导致月经失调、崩漏、闭经、经行诸证、胎动不安、不孕症等多种妇科疾病。临床上,由于内伤七情引致妇科疾病是较为多见的。其中,以怒、思、恐对妇科病证的影响较著,分述如下:

1.怒

忿怒急躁,致气滞,气逆,进而引起血分病变,可致月经后期、痛经、经行乳胀、经行吐血,妊娠恶阻等。

2.思

忧思抑郁,心情不畅,气郁不宣,气结则血滞,血滞则冲任经脉不利,经血排泄不杨,可见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癥瘕等症。

3.恐

恐惧悲哀,气机下陷,任脉与带脉失约,可见月经过多、带下、堕胎、小产等症。

其他情志因素的特点见表3-7。

三、生活所伤

生活失于调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影响脏腑、气血、冲任的正常功能,产生妇科疾病。常见的有饮食不节、房劳多产、劳逸失常、跌仆损伤等。

1.饮食不节

凡过食寒凉生冷、辛温燥热,或暴饮暴食、饥饱失常、偏食嗜食,均可导致妇科疾病(表3-8)。如过食寒凉生冷,尤其在月经期、妊娠期,易致脾阳受损,寒凝血脉,影响冲任,可出现痛经、闭经、月经失调、带下病、不孕症等。如过食辛温燥热,可使冲任蕴热,迫血妄行,因而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胎漏等症。

2.房劳多产

房劳过度,可致肾气亏损,身体虚羸,易生妇科疾病。尤其是在经期、孕期、产后,更宜慎戒房事,以免导致月经、妊娠、产褥诸病。妇女孕产(包括堕胎、小产或人工流产)过频过多,更易耗损气血,损伤冲任,而致经、带、胎、产诸疾。

3.劳逸失常

妇女在月经、妊娠、产育等期间,由于生理上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劳逸结合。一方面要避免过重的或不适当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亦不宜过于安逸而不活动,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疾病。在月经期间,若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或不适当的剧烈运动,可致月经过多、崩漏等证。妊娠期过度劳力,可耗气伤血,以致胞脉不固,引起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证。产后过早劳动,可致子宫脱垂。

4.跌仆损伤

妇女在月经期和妊娠期,若不慎跌仆闪挫,登高持重,或撞伤腰腹、阴部,可以影响冲、任、督、带,伤及气血,导致月经过多、崩漏、阴户外伤、堕胎、小产等证。此外,手术损伤,亦可出现妇科疾病。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有些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进一步成为引发新的病证的病因,称为可致病的病理产物,主要有痰饮、瘀血、结石等。与妇科疾病相关的多为痰饮、瘀血。图3-2 痰饮分类

1.痰饮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分类见图3-2。(1)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七情内伤或饮食劳逸等,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痰饮内停,滞于体内,影响冲任的充盛与溢泄,亦可与瘀血互结,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不孕,癥瘕等。若复因内停生热,可致带下色黄量多甚至赤色,若胃虚者痰饮停滞可有经行乳房胀痛。(2)痰饮的致病特点

①与湿邪类似,也有易阻滞气机、阻滞气血运行,重浊黏滞的特点:可见四肢麻木疼痛,胸脘痞闷,咽中如有物梗塞等。

②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见证。

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④易扰乱神明:可见心悸、神昏、癫狂等。

⑤多见滑腻舌苔。(3)饮证的不同见证

①饮泛肌肤,见水肿、身痛而重,称“溢饮”。

②饮留胸胁,见咳嗽气促、胸胁胀痛,称“悬饮”。

③饮在隔上,见咳嗽气逆不得平卧,面部浮肿,称“支饮”。(4)水、湿、痰、饮的不同与联系:水、湿、痰、饮的鉴别见图3-3。图3-3 水、湿、痰、饮的鉴别

2.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内的血液。瘀血内停者可致瘀阻胞宫,冲任,血海蓄溢失常,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胞宫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可致经行腹痛。若血不归经,可致崩漏;若产后瘀血停滞,经脉失于畅通,可致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瘀血日久可变生癥瘕,亦有恶变可能。瘀血时可出现肌肤爪甲不荣,面色黧黑或苍黄,舌体色黯,有瘀斑甚至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病变处亦可有刺痛、肿块及出血。(1)瘀血的形成主要原因:瘀血的病因见图3-4。图3-4 瘀血的病因(2)瘀血的致病特点

①病证多样性。

②病证共性:瘀血病证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几个共同特点:局部疼痛、肿块、出血,全身肌肤爪甲失荣,舌体黯有瘀斑,脉涩。见图3-5。图3-5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五、体质因素

体质是人群中的一种个体特性,这种特性的形成取决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及后天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行为修养、年龄、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不同的体质,往往使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易感,妇女的体质因素与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的发生及证型有密切关系。如素体肾虚者,往往出现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绝经前后诸证、胎动不安、不孕症等病;素体脾虚者,往往出现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病、妊娠水肿等病;素体肝郁者,常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乳胀、不孕症等病;素体阳虚者,易致月经过多、崩漏、宫寒不孕等症;素体痰湿者,易致妊娠恶阻、闭经、不孕症、子肿等病。总之,临证时必须注意了解患者的素体状况,全面分析致病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体质的形成

体质的形成见图3-6。图3-6 体质的形成

2.体质的分类(1)体质的分类方法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的体质差异。其具体分类方法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型肥瘦分类法以及秉性勇怯分类法。(2)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常用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见表3-9。

3.体质学说在中医妇科的应用(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2)指导妇科疾病辨证论治。(3)指导女性养生。第二节 病机

妇科疾病的病机,是由于上述各种病因导致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出现病变,从而发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疾。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正邪相争是所有疾病发生的机制,同样的疾病有人病轻,病程短,最终痊愈;亦有人病重,病程长,最终疾病恶化,导致死亡或转为慢性疾病。这都与正邪的关系有关。

1.正邪相争与疾病的发生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若正能胜邪,则不病,若不胜邪,则发病(图3-7)。图3-7 正邪相争与疾病的发生

2.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疾病发生之后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这两种力量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发生着力量对比上的消长盛衰变化。正邪之间消长盛衰变化,必然导致疾病发展趋势上出现病邪出表入里。即若正大于邪,疾病向愈,病邪出表;若正不胜邪,疾病加重,病邪入里。

3.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正邪相争的运动变化,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虚实是对体内邪正相争力量对比的综合描述。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虚实病机与疾病的转归见图3-8。图3-8 虚实病机与疾病的转归

4.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如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疾病的转归与正邪盛衰有直接的关系,如图3-9。图3-9 正邪相争与疾病的预后

二、阴阳失调病机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失调的概括,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根据。

1.阴阳失调与发病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维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即所谓“阴平阳秘”。只有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导致整体或局部的阴阳失调,才会发生疾病。

2.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标志之一,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疾病发生之后,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寒热证候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变化,主要受患病机体阴阳双方消长盛衰变化的影响。寒热证候皆有虚实之分,虚者为阴阳一方相对不足所致,实者多为阴阳一方绝对过剩所致,也可兼有另一方不足而致虚实夹杂。(1)阴阳盛衰

阴阳盛衰的病理特点见表3-10。(2)寒热变化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病情常随患病机体阴阳双方消长盛衰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有阴阳盛衰不同或阴阳互损所致的寒热错杂,阴阳转化所致的寒热转化,以及阴阳格拒而致的寒热真假等。与妇科疾病的关系较密切的多为寒热错杂,寒热转化。

①寒热错杂: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阴阳盛衰消长变化,阴阳的盛和衰错杂并存,从而导致临床上寒象与热象共存于同一患者的病理状态。形成寒热错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上下或表里,阴阳盛衰不一致;二是由于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虚寒与虚热并存。如产后发热者,可以出现体温升高,手足心发热的热象,但亦并存有畏寒,怕风,舌淡苔白,脉缓的寒象,此种寒热错杂是因为产后体弱,气血亏虚,因外感风寒而出现寒象,又因自身有津血亏虚而出现阴虚生热的热象。此即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病证。

②寒热转化: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阴阳盛衰消长达到一定程度,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从而导致疾病寒热性质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过程。寒热转化病机包括由阴转阳和由阳转阴两个方面。如寒湿带下者若因外感热邪,或日久生热,可致湿热带下,带下色黄量多味臭。

三、脏腑功能失常

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导与维系妇女的生理活动,若脏腑功能失常,则可产生妇科诸疾。而妇科疾病的发生,又主要以肾、肝、脾的功能失常为主。图3-10为脏腑功能失常小结。

1.肾

肾主藏精,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如先天禀赋不足,或早婚多产,或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或惊恐伤志,或邪气所伤,均可导致肾气亏虚,肾的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证。由于病变的程度、属性的不同,临床上肾的病机常见的有肾气虚(肾气不足、肾气不固)、肾阴虚(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等。(1)肾气虚 肾气乃肾精所化之气,概指肾的功能活动。肾气的盛衰直接与天癸的至与竭有密切的关系。胞络系于肾,冲任之本在肾,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可导致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和杂病等一系列的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崩漏、闭经、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不孕症等。(2)肾阴虚 肾阴亏损,精血不足,以致冲任失养,临床上可出现月经期、量少、闭经、绝经前后诸证、不孕症等。如阴虚而生内热,虚火内扰,迫血妄行可出现崩漏、经行吐衄等证。(3)肾阳虚 肾阳虚弱,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可出现崩漏、月经过多、经行泄泻、带下病、妊娠水肿、胎漏、胎动不安等证。肾阳虚衰,命门火衰,胞宫失于温煦,可出现宫寒不孕等证。(4)阴阳两虚 由于阴虚可以及阳、阳虚可以及阴,若病程日久,往往可出现肾阴阳俱虚。上述肾阴虚和肾阳虚见证,可以夹杂出现。但在临床上,肾阴阳两虚中,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应该详加分析,细为辨证,治疗上有所侧重,才易显效。

2.肝

肝主疏泄、藏血,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如素体抑郁,或情志失调,或阴血数脱,均可使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失常而导致妇科疾病。临床上肝的病机常见的有肝郁气滞、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阴不足等。(1)肝气郁滞 素多忧郁,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血海蓄溢失度,冲任失调,常可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乳胀、痛经、闭经、产后缺乳、不孕症等。(2)肝经郁火 情志失调,郁久而化热化火,火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肝火上炎,可致经行头痛、经行吐衄。(3)肝经湿热 肝郁乘脾,脾虚失于运化,湿由内生,肝郁化热,肝热挟脾湿,下注冲任,则为肝经湿热,损伤任带二脉,常出现带下病、阴痒、子淋等。(4)肝阴不足 肝藏血,血属阴,如素体血虚,或数伤于血,或肝郁日久,阴血暗耗,或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均可使肝血不足,阴虚阳亢,而致经行眩晕、绝经前后诸证、妊娠眩晕、先兆子痫等症。如进一步发展至热极生风,肝风内动,则可致子痫、产后痉证等。

3.脾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乃气血生化之源;又运化水湿,为水液代谢之枢纽;脾主中气,有统血摄血之功能;脾气主升。如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或劳倦、思虑过度,均可损伤脾气,导致脾气虚弱,而出现脾虚失运、脾虚失摄、脾虚气陷、脾虚湿困等病机。(1)脾虚失运 一方面不能正常运化水谷之精微,以致气血生化乏源,血虚气少,血海不盈,可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产后缺乳等证。另一方面脾虚气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使水湿停滞,泛滥于机体,而出现经行泄泻、经行浮肿、带下病、子肿等证。(2)脾虚失摄 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可出现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经期延长、崩漏等证。(3)脾虚气陷 脾虚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可致妊娠小便不通、子宫脱垂等证。(4)脾虚湿盛 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或外感湿浊之邪,或过食膏粱厚味,均可使脾为湿困。如水湿壅阻,炼液成痰,痰湿阻滞冲任、胞宫,可出现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如痰湿阻滞中焦,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可致妊娠恶阻。如痰与瘀互结,积聚胞中,可致癥瘕。

4.心

心主血,主藏神。如心脾两虚,可致月经失调;心肾不交,可致绝经前后诸证;心火亢盛,可致子淋、子烦;经期或妊娠期阴血本不足,若心受病如心忧思虑,暗耗心阴,则可出现经期心烦或妊娠心烦、失眠等症。如心气不足,不得下通,胞脉失养,则可出现经期或妊娠期心神不宁、失眠,甚至精神异常。

5.肺

肺主气司营卫,肺肾阴虚可致经行吐衄、子嗽、子瘖等。因久咳伤肺,肺气失宣,水道失调,则可发生妊娠水肿及妊娠、产后小便不通等症。阴袭肺燥,可致经行吐衄、阴虚肺痨亦可致闭经。

脏腑功能失常,病变可单独发生在某脏,但由于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且临床上的疾病错综复杂,故常表现为多个脏腑合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如肾气不足、肾阳虚惫,不能温煦脾阳;或脾气虚弱,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均可致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肾藏精,肝藏血,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故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肾阴虚无以涵养肝木,或肝血不足以充养肾精,均可导致肝肾阴虚。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和气机的升降与流通,如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肝木克脾土,可导致肝郁脾虚。此外,脾生化之源不足,或脾虚失摄,出血过多,可耗伤心血,而致心脾两虚。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可致心肾不交。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及肾阴,均可致肺肾阴虚。而妇科临床上,以肝肾阴虚、脾肾阳(气)虚、肝郁脾虚的病机最为常见。图3-10 脏腑功能失常小结

四、气血失调

妇女的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的特殊生理活动中,均易消耗阴血,致使机体常处于阴血不足,气偏有余,气血相对不平衡的状态。《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故气血失调是妇产科疾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图3-11)。病在气分者,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病在血分者,主要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1.气分病机(1)气虚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羸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因久病、重病、过度劳累而耗气太多而致气虚。气虚的种类很多,妇科常见的有脾气虚、肾气虚、脾肾气虚。气虚则卫外不固,而出现经行感冒、产后自汗等证。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而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绝等证。(2)气滞 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可使气机郁滞,阻碍血行,影响至血海冲任,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痛经、妊娠肿胀等证。(3)气逆 气郁不达,则肝气横逆而上,扰及肺胃二经,临床可见经行吐衄,妊娠恶阻等证。(4)气陷 气虚之甚或日久失治,致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可出现崩漏、阴挺等证。

2.血分病机(1)血虚 指阴血不足。导致血虚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各种急、慢性出血,如长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使阴血耗损。二是化源不足,先天禀赋素弱,或饮食营养缺乏,或脾虚化源不足,使血的生化之源匮乏。三是久病、重病伤及脏腑,尤其是损伤脾肾,使精血亏损。血虚致血海不盈,冲任失养,常可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经行头痛、经行眩晕、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产后缺乳、产后身痛等。(2)血瘀 指血液流行迟缓和不通畅,甚至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妇女以血为主,经、孕、产均可使瘀血停滞,故血瘀是妇产科疾病常见的病机。血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气滞血瘀:内伤七情,气机郁结,气滞则血滞,血行不畅而成血瘀。

②寒凝血瘀: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入于经,经脉拘急,血液凝涩,不能畅通而成寒凝血瘀。

③热灼血瘀:月经期或产褥期不注意卫生及调摄,感受热邪,热伤阴血,煎熬成块,血热互结而成血瘀。

④气虚血瘀:气为血帅,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迟缓停滞而成血瘀。出血、外伤成瘀:妇女经、孕、产、杂病等种种出血证,以及外伤、手术创伤,导致离经之血停滞,不能及时消散吸收或排出,而成血瘀。

以上种种原因,致血瘀形成,瘀阻胞脉、冲任,以致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症而导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崩漏、异位妊娠、产后恶露不绝、癥瘕、不孕症等妇科疾病。(3)血热 指血分伏热。血热可因感染邪热,或过食辛燥食物,误服温热药物而成阳盛血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发热等证。或因情志所伤,肝郁化火,而成肝郁血热,而见月经先期、经行吐衄等证。热为阳邪,易伤阴血,而妇女经、孕、产、乳都易耗伤阴血,阴虚则生内热而成阴虚血热。阴虚血热为妇科疾病最常见的血热病机,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闭经、胎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盗汗等证。(4)血寒 指血分寒凝。血寒多因寒邪内生,或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血为寒凝,经脉阻滞,影响胞宫、胞脉、冲任之功能,可出现月经后期量少、痛经、宫寒不孕等证。由于血和气是互相资生互相依存的,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病可以及气,气病可以及血,故临床上往往见气血同病的病机,如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等。图3-11 气血病机

五、冲任二脉,胞宫的直接损伤

冲任二脉与胞宫在妇科生理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病理上,无论感受寒、热、湿邪,或生活所伤,或内伤七情,或体质因素,或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失调,往往可以间接损伤冲任,导致冲任不固、冲任失调、冲任不足、冲任虚衰,也有直接损伤冲任二脉与胞宫者,如多次人流或多产、人流刮宫过深、癥瘕手术的损伤,导致冲任、胞宫直接受损,从而产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由于气血来源于脏腑,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又需要气血的濡养,故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胞宫的直接损伤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临证时须结合经、孕、产、乳等不同时期特点,全面辨析。本章小结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房室、外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引起妇女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特别是在经期、孕期、产后,正气较虚,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病。导致妇科疾病的病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外感邪气,内伤七情,生活所伤和体质因素四大类。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可引起妇科疾患,但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导致妇科疾病。寒邪由表及里或阳气虚衰,寒从内生,影响冲任,伤及冲任胞宫而发生寒证的妇科疾病。常有月经失调、痛经、闭经、产后身痛、不孕症等。外感火热之邪,或素体阳盛,过食辛燥之品,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或血瘀日久化热,或湿遏致热,或阴虚生内热,皆可热扰冲任。所致的妇科疾病有崩漏、经行发热、经行吐衄、痛经、闭经、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子淋、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等。外湿如冒雨涉水,或水中劳作过久,或久处潮湿之地,或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可致病。常见的妇科疾病有闭经、带下病、痛经、经行浮肿、妊娠水肿、癥瘕、不孕症等。

七情所伤,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妇人经、带、孕、产、乳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气为血帅,情志所伤,累及气血则可出现“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病变,进一步损伤冲任督带,导致月经失调、崩漏、闭经、经行诸证、胎动不安、不孕症等多种妇科疾病。其中,以怒、思、恐对妇科病证的影响较著。

某些继发性致病因素如痰饮、瘀血与妇科有密切的关系。痰饮停于体内,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冲任蓄溢失常,可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带下,经期出现乳房胀痛等,若痰结日久,可变生癥瘕。且痰饮致病类似湿邪,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也易循经上行扰乱神明,可致经行头痛,脏燥等。瘀血阻于胞脉、冲任,以致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癥而导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崩漏、异位妊娠、产后恶露不绝、癥瘕、不孕症等妇科疾病。两者之间亦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临床常可见痰饮瘀血互结者。

生活失于调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影响脏腑、气血、冲任的正常功能,产生妇科疾病。常见的有饮食不节、房劳多产、劳逸失常、跌仆损伤等。不同的体质,往往使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易感,妇女的体质因素与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的发生及证型有密切关系。

临证时必须注意了解患者的素体状况,全面分析致病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指导辨证论治及养生。

妇科疾病的病机,是由于上述各种病因导致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出现病变,从而发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疾。

正邪相争及盛衰变化与疾病的发生,病邪出入,虚实变化,疾病转归有很大关系。正胜邪者不病或病轻,病程短,最终痊愈;不胜邪者,病重,病程长,疾病恶化,最终死亡或转变为慢性疾病。

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失调的概括,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根据。致病因素可导致机体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状态。

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导与维系妇女的生理活动,若脏腑功能失常,则可产生妇科诸疾。病变可单独发生在某脏,主要以肾、肝、脾的功能失常为主,同时由于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且临床上的疾病错综复杂,常表现为多个脏腑合病。妇科临床以肝肾阴虚、脾肾阳(气)虚、肝郁脾虚的病机最为常见。

妇女的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的特殊生理活动均易消耗阴血,致使机体常处于阴血不足,气偏有余,气血相对不平衡的状态。气血失调亦为病机之一。病在气分者,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病在血分者,主要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也有很多致病因素可导致冲任、胞宫直接受损,从而产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疾。如人流术、刮宫术时的胞宫损伤,妇女多产以后出现胞宫脱垂等。本章复习思考题

1.导致妇科疾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导致妇科疾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房室、外伤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引起妇女经、带、胎、产、杂病诸疾。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可引起妇科疾患,但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导致妇科疾病。七情所伤,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其中,以怒,思,恐对妇科病证的影响较著。生活失于调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影响脏腑、气血、冲任的正常功能,产生妇科疾病。常见的有饮食不节、房劳多产、劳逸失常、跌仆损伤等。另外,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有关系。不同的体质,往往使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易感,故妇女的体质因素与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的发生及证型有密切关系。

2.外感邪气中哪种邪气无内生只有外感?妇科疾病与此邪密切相关者多为何种疾病?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乃火热所化,但暑邪的界定却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在夏至之前的,是由温邪所致的温病;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的,才是暑邪所致的暑病。基于以上原因,暑邪只有外感而没有内生。妇科疾病中与暑邪有密切联系的多为产褥期为防止外感风邪而过于保暖,居室不通风而致中暑。

3.哪些继发性致病因素与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如何理解这些关系?

继发性致病因素主要有痰饮、瘀血、结石等。与妇科疾病密切相关的为痰饮,瘀血。痰饮多由外感六淫、七情内伤或饮食劳逸等,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痰饮内停,滞于体内,影响冲任的充盛与溢泄,亦可与瘀血互结,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不孕,癥瘕等。若复因内停生热,可致带下色黄量多甚至赤色,若胃虚者痰饮停滞可有经行乳房胀痛。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瘀血内停者可致瘀阻胞宫,冲任,血海蓄溢失常,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胞宫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可致经行腹痛。若血不归经,可致崩漏;若产后瘀血停滞,经脉失于畅通,可致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瘀血日久可变生癥瘕,亦有恶变可能。瘀血时可出现肌肤爪甲不荣,面色黧黑或苍黄,舌体色黯,有瘀斑甚至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病变处亦可有刺痛,肿块,出血。

4.体质与妇科疾病的发生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体质理论?体质是人群中的一种个体特性,这种特性的形成取决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及后天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行为修养、年龄、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不同的体质,往往使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易感,妇女的体质因素与经、带、胎、产、杂病诸疾的发生及证型有密切关系。如素体肾虚者,往往出现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绝经前后诸证、胎动不安、不孕症等病;素体脾虚者,往往出现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病、妊娠水肿等病;素体肝郁者,常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乳胀、不孕症等病;素体阳虚者,易致月经过多、崩漏、宫寒不孕等症;素体痰湿者,易致妊娠恶阻、闭经、不孕症、子肿等病。体质理论可用于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指导妇科疾病辨证论治,亦可指导女性养生。

5.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有哪些?

妇科疾病的病机,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出现病变,从而发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疾。脏腑功能失常,主要以肾、肝、脾的功能失常为主;妇女的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的特殊生理活动,均以气血为用,病在气分者,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病在血分者,主要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冲任对妇女生理的重要作用,也决定了它的直接损伤亦可致妇科诸疾。由于气血来源于脏腑,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又需要气血的濡养,故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冲任二脉的损伤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

6.脏腑功能失调中常见肾的病机有哪些?

由于病变的程度、属性的不同,临床上肾的病机常见的有肾气虚(肾气不足、肾气不固)、肾阴虚(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等。(1)肾气虚:肾气乃肾精所化之气,概指肾的功能活动。肾气的盛衰直接与天癸的至与竭有密切的关系。胞络系于肾,冲任之本在肾,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可导致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和杂病等一系列的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崩漏、闭经、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不孕症等。(2)肾阴虚:肾阴亏损,精血不足,以致冲任失养,临床上可出现月经期、量少、闭经、绝经前后诸证、不孕症等。如阴虚而生内热,虚火内扰,迫血妄行可出现崩漏、经行吐衄等证。(3)肾阳虚:肾阳虚弱,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可出现崩漏、月经过多、经行泄泻、带下病、妊娠水肿、胎漏、胎动不安等证。肾阳虚衰,命门火衰,胞宫失于温煦,可出现宫寒不孕等证。(4)阴阳两虚:由于阴虚可以及阳、阳虚可以及阴,若病程日久,往往可出现肾阴阳俱虚。上述肾阴虚和肾阳虚见证,可以夹杂出现。但在临床上,肾阴阳两虚中,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应该详加分析,细为辨证,治疗上有所侧重,才易显效。

7.简述气血失调病机中对血瘀的认识及理解?

血瘀指血液流行迟缓和不通畅,甚至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妇女以血为主,经、孕、产均可使瘀血停滞,故血瘀是妇产科疾病常见的病机。血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气滞血瘀:内伤七情,气机郁结,气滞则血滞,血行不畅而成血瘀。(2)寒凝血瘀: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入于经,经脉拘急,血液凝涩,不能畅通而成寒凝血瘀。(3)热灼血瘀:月经期或产褥期不注意卫生及调摄,感受热邪,热伤阴血,煎熬成块,血热互结而成血瘀。(4)气虚血瘀:气为血帅,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迟缓停滞而成血瘀。(5)出血、外伤成瘀:妇女经、孕、产、杂病等种种出血证,以及外伤、手术创伤,导致离经之血停滞,不能及时消散吸收或排出,而成血瘀。以上种种原因,致血瘀形成,瘀阻胞脉、冲任,以致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症而导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崩漏、异位妊娠、产后恶露不绝、症瘕、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8.在脏腑发病机理中,如何根据妇女的年龄而分别重视肝、脾、肾的作用?

由于妇女在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不同,不同年龄用药宜有所侧重。青春期少女,因肾气未充,应着重从肾调理,治以滋肾补肾为主。育龄期妇女,因气血郁结多见,故着重从肝调理,治以疏肝养肝为主。更年期妇女,因气血、肾气已衰,故着重从脾调理,以后天养先天,治以健脾补肾为主。古有《河间六书》中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中医对妇科疾病的治疗,着重整体的调治。但当病变局限而全身症状不明显时,也可以采用局部治疗,或整体治疗的同时兼用局部治疗。在临证时,必须运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妇科生理、病理的特点,分清寒、热、虚、实,在表、在里,属阴、属阳,在气、在血,属何脏何腑,然后定出治法。如属全身病变,应以内治法为主,如属局部病变,可兼用外治法治疗。第一节 内治法

妇科内治法是根据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而立的。根据脏腑功能及气血失调,而立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治法。但临床上,往往多种病因夹杂、多个脏腑受累,或脏腑、气血同病,故立法当全面兼顾,如肝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肝肾。脾肾阳虚者,治宜健脾补肾。肝郁脾虚者,治宜疏肝健脾。气滞血瘀者,治宜理气活血。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寒湿者,治宜散寒除湿。诸如此类,灵活运用,方能奏效。由于妇女在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不同,治疗的侧重不同。青春期少女,因肾气未充,应着重从肾调理,治以滋肾补肾为主。育龄期妇女,因气血郁结多见,故着重从肝调理,治以疏肝养肝为主。更年期妇女,因气血、肾气已衰,故着重从脾调理,以后天养先天,治以健脾补肾为主。古有《河间六书》中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一、滋肾补肾

滋肾补肾是针对肾虚而立的治法。偏于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肾阴;偏于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肾气虚者,治宜补益肾气;肾阴阳俱虚者,治宜肾之阴阳并补。

凡肾阴不足或肾精亏损者,治宜滋养肾阴,填精益髓。常用药有女贞子、旱莲草、熟地黄、桑寄生、山茱萸、枸杞子、阿胶、黄精、首乌、桑椹子等。代表方有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等。如阴虚生内热,出现肾阴虚有热诸证者,宜在滋养肾阴的基础上,加入干地、知母、黄柏之类养阴清热药。如阴不敛阳致阳失潜藏,出现阴虚阳亢诸证者,可在滋养肾阴的基础上,加入龟板、龙骨、牡蛎、鳖甲之类滋阴潜阳药。如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出现心肾不交,心火偏亢诸证者,宜在滋养肾阴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远志、夜交藤之类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药。因肝肾同源,肾阴虚无以涵养肝木,或肝血不足以充养肾精,均可致肝肾阴虚而出现诸证,治宜滋养肝肾,调补冲任,代表方有二至丸、调肝汤、一贯煎、养精种玉汤等。凡肾阳虚衰者,治宜温补肾阳。常用药有熟附子、肉桂、补骨脂、淫羊藿、鹿角霜、菟丝子、巴戟天、川续断等,代表方有右归丸、右归饮、肾气丸等。

如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或脾虚日久伤及肾阳,而出现脾肾阳虚者,治宜补肾健脾,可在以上温补肾阳的基础上,合用四君子汤、举元煎、补中益气汤等。

凡肾的功能虚衰,影响月经、生育及伴有其他肾虚之证候者,概称为肾气虚,治宜补益肾气,一般从肾阴肾阳两方面加以调补,避免使用过于滋腻或过于温燥的药物。常用药有菟丝子、川续断、杜仲、桑寄生、女贞子、山茱萸、首乌、枸杞子等药。代表方有寿胎丸、归肾丸、补肾固冲丸等。

凡肾阴阳俱虚者,宜肾阴阳并补,上药可参合使用,代表方如二仙汤、肾气丸等。

滋肾补肾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种常用治法,临证时除正确选用滋肾药或补肾药外,还须注意调节肾阴阳的平衡,做到滋阴不忘阳,补阳不忘阴。因滋阴药多腻滞,故滋阴方中,宜少佐温阳行气之药;而补阳药多温燥,故补阳方中,宜佐以益阴之品。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

二、疏肝养肝

疏肝养肝是针对肝的功能失常而立的治法。常用的有疏肝理气、清热舒肝、清利肝胆湿热、滋养肝阴、平肝潜阳及镇肝熄风等治法。

疏肝理气 凡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冲任失调者,治宜疏肝解郁,理气调冲。常用药有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青皮、白芍等。代表方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开郁种玉汤等。

清热舒肝 若肝郁化火,火热扰于肝经、冲任,治宜清热舒肝。常用药有川楝子、丹皮、栀子、夏枯草、菊花、柴胡等。代表方有丹栀逍遥散等。

清利肝胆湿热 若肝经湿热下注者,治宜清利肝胆湿热。常用药有龙胆草、夏枯草、柴胡、栀子、黄柏、车前子、川萆薢、绵茵陈等。代表方有龙胆泻肝汤等。

滋养肝阴 凡肝阴亏虚、肝血不足者,治宜滋养肝阴。常用药有女贞子、旱莲草、白芍、枸杞子、桑椹子、首乌等。代表方有二至丸、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等。

平肝潜阳 若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潜阳。可在以上滋养肝阴的基础上,加入钩藤、天麻、龟板、龙骨、牡蛎、石决明等平肝潜阳药。

镇肝熄风 若阴虚火旺,肝风内动者,治宜镇肝熄风,常用药有羚羊角、钩藤、代赭石、白僵蚕、地龙等。代表方有羚角钩藤汤。

疏肝理气之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且应适当配伍清润平肝之品,如白芍、干地之属。育阴养肝药多滋腻,宜稍佐以行气药物,如砂仁、枳壳、木香之类。肝郁气盛者,容易横逆犯脾胃,“见肝之为病,当先实脾”。故疏肝方中,宜佐以健脾之品,如逍遥散配伍白术、茯苓即是此意。若肝气挟冲脉之气上逆者,治宜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常用牛膝、代赭石、白芍、丹参之类药。

三、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是针对脾胃功能失常而立的治法。常用健脾益气、补脾举陷、补脾摄血、健脾化湿、和胃降逆等治法。

健脾益气 凡脾虚者,治宜健脾益气,常用药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炙甘草、茯苓等。代表方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补脾举陷 脾虚中气下陷者,治宜补脾举陷,宜重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少佐以升麻、柴胡,以升举阳气,常用方有举元煎、补中益气汤等。

补脾摄血 若脾虚失于统摄,治宜补脾摄血,宜在上述健脾补气升阳方中,加入首乌、阿胶、赤石脂、五味子、金樱子等收涩止血药。

健脾化湿 若脾虚湿盛者,治宜健脾化湿,宜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加入陈皮、法夏、苍术、薏苡仁、砂仁、藿香等燥湿健脾药,代表方有完带汤、白术散等。

和胃降逆 凡胃失和降者,治宜和胃降逆。常用药有陈皮、法夏、砂仁、藿香、佛手、生姜等,代表方有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等。如偏于胃热者,可加入竹茹、黄芩、黄连之类清热和胃药;偏于胃寒者,可加入吴茱萸、干姜等温中和胃药。

若心脾两虚见月经失调,或崩中漏下,面色白、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心悸怔忡、失眠少食者,治宜健脾养心,宜在健脾补气药中,加入酸枣仁、远志、龙眼肉、五味子之类养心安神药,代表方有归脾丸。

临证用药时,应注意对脾胃的调护,补益不宜过于滋腻,温脾不宜过于辛燥,更不宜妄用克伐之品,以免耗损中气,影响运化之功。

四、调理气血

调理气血的具体方法,首先辨其在气在血,分清虚、实、寒、热,然后确定治法及用药的根据。

病在气者以治气为主,井可佐以养血或加活血之药。气病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之别,其治法有虚者补之,陷者举之,滞者行之,逆者降之。若气虚者,宜用补气法。常用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之类。气陷者,宜用升提法。常用药物,如升麻、柴胡之类。气滞者,宜用行气法。常用药物,如香附、乌药、枳壳、木香、陈皮、青皮、砂仁、川楝子、橘核之类。气逆者,宜用降气法。常用药物,如苏子、半夏、苏梗、厚朴、沉香之类。

病在血者以治血为主,佐以补气或加理气之药。血病有血虚、血瘀、血结、出血、血热、血寒之分,治有补、化、散、止、凉、温六法。若血虚者,宜用补血养血法。常用药物,如当归、熟地、阿胶、龙眼肉、首乌之类。代表方剂,如四物汤、归脾汤。若瘀血内阻者,宜用活血化瘀法。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益母草、蒲黄、五灵脂、丹参、泽兰、川牛膝、三棱、莪术之类,代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若血结成瘕者,穴用消瘀软坚散结法。常用药物,在化瘀药物中加入昆布、海藻、牡蛎、鳖甲、没药之类。代表方剂,如大黄廑虫丸。若出血不止者,可用收敛止血法。常用药物,如三七、花蕊石、仙鹤草、地榆炭、焦芥穗、血余炭、炒白芍、生地炭、陈棕炭、侧柏叶、阿胶、茜草炭之类。代表方剂,如胶艾四物汤。若火热蕴结,迫血妄行者,宜用清热凉血法。常用药物,如生地、丹皮、元参、白芍、黄芩、地骨皮、焦栀子之类。代表方剂,实热用芩连四物汤、犀角地黄汤;虚热用两地汤,肝郁化热用丹栀逍遥散。若血寒凝滞,胞脉受阻者,宜用温经散寒法。常用药物,如桂枝、川芍、吴茱萸、白芷、干姜、附片、艾叶、小茴香、补骨脂之类。代表方剂虚寒用温经汤;实寒用五积散。图4-1为内治法小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