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觉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5:45:44

点击下载

作者:鲍阅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的觉醒

爱的觉醒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爱的觉醒作者:鲍阅排版:AGOOD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512713604本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

在我心里,女儿是我第一个孩子,我创办的父母成长平台“阅微心理”是我第二个孩子,这本书则是我第三个孩子。而事实上,孕育“她”的时间,早在十几年前便已开始。

上中学时的我,就曾对自己的亲人夸下海口,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写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许那时我就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今生的使命必将与此相关,这可能和我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脱不开干系。

我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用两个字可以概括——溺爱,而我的姥姥姥爷则正好相反,他们把苛责做到了极致。我的父亲是从小被惯大的家中幼子,而我的母亲却是从小在挑剔和苛责中长大的家中长女。可想而知,这样的两个人,他们的结合注定以分离为结局。从小游走于两个极端的家庭教育模式中的我,很小的时候便觉知:人世间的悲剧多源于极端的教育方式。

悲剧的案例无外乎两个极端:一种是养育人无条件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无视规矩,漠视规则,最终锒铛入狱;另一种极端是养育者过度严厉,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甚至违背了生命的基本成长规律,最典型的案例是药家鑫。

然而,两者殊途同归,最终受伤的都是孩子。

是的,正如越来越多的家长焦虑的一样,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爱与规矩的天平如何平衡,爱与自由的度如何来把握!

事实上,教育从来不该如此费力。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我们不该如此焦虑。

教育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其实就是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

像我一样刚刚做父母的这一代人,我们的父母出生于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在那样的时代,很多家庭物质生活都难以得到保证,何谈对孩子的科学养育?他们习得的教育模式很多与教育的本是背道而驰。

相较而言,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在和平年代,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比充裕的情况下,我们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但这条路任重道远!我们不是都能很好地掌握教育的度,因此很容易出现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矫枉过正。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如何给孩子健康的爱,然而前提是先要让健康的爱在我们与我们的父母之间健康地流淌起来。正如我的父母,受我的影响,在帮我照顾女儿的过程,接近花甲之年,才开始学习如何健康地爱自己的孩子。

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我们在接受孩子天真淳朴的爱的洗礼。你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远比成人懂得爱与被爱,他们身上永远有一股爱之清泉在自然地流淌。我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饱受摧残,很多时候要在养育他们的过程里,重新寻回自己,做回健康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在童年。

古语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里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努力试图给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而现实是,很多家庭,父亲长期缺位,母亲一个人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习得的育儿理论不系统,而好多理论又是彼此对立的,致使很多母亲陷入空前的焦虑中……

此外,现在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从而出现不能尊重父母是孩子第一养育人的情况……因此,如何让孩子的各个养育人各归各位,也是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在工作中接触的大量个案告诉我:很多家长尤其是母亲的焦虑要么源于家长过度重视理论,从而被理论所绑架;要么源于家长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归根结底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的特点和心理规律的了解。

以上都是我一直在努力的课题,我希望自己能做好!

好的医生在对待病人时要用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从书本理论中学来的,因为一颗以人为本的懂得共情的心是任何照本宣科的学习都学习不到的。好的父母也不是仅仅能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就能修成的,因为一颗真诚的能真正体察孩子的心也不是能简简单单地从书本上学来的。

希望更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能不断修炼自己!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第1章早年缺失的,会用一生来寻找共生期的孩子,需要一种无所不能感不要再愚蠢地迷信“延迟满足”学会和孩子告别,轻松应对分离焦虑不是孩子太黏人,是你给的陪伴与自由还不够你是不是一直在培养“听话”的孩子共生期的孩子,需要一种无所不能感

婴儿出生以后与最初最亲密的依恋者——母亲的良性互动非常重要。这时候的婴儿虽然身体上已经与母亲分离,但是心理上与母亲仍是一体。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孩子与母亲的共生期。这个时期一般从宝宝出生一直持续到半岁左右。心理学家马勒认为,共生期的宝宝心理上需要一种“无所不能感”。也就是说,这时候最好能“无条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这是宝宝人格建构的基础,是宝宝心理能量的源泉。

无所不能感?无条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宝宝想干吗就干吗?孩子一哭就抱?孩子……很多宝妈可能会怀疑了,那不就是娇生惯养吗?这样做会不会惯坏孩子?实际上,对于6个月以内的孩子,无非就是吃喝拉撒,或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需要爸爸妈妈抱着见识一下周围的各种新鲜事物。这不至于惯坏孩子,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再坏能坏到哪儿去?

6个月内,孩子的心理能量是在和妈妈的良性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例如,如果他饿了,他想尿了……就会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妈妈就应该及时察觉他的需要。一旦妈妈察觉了他的需求,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就会以为自己很厉害——不管想干什么一哭就都能得到及时满足,这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无所不能感”。

人类是自然界的早产儿。其他的哺乳动物出生后,一般都能很快实现独立,能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实现自己的需要,甚至能实现自我保护。但是人类不同。初生婴儿实在太弱小了。他们弱小到每一次呼吸都能看到突出的血管;弱小到吃奶的时候,妈妈不把乳头放到他们嘴里,他们甚至无法找到。正是因为他们太弱小了,太需要母亲的帮助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以在他们的内心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信任。

客体关系学派认为,人出生以后的第一本能欲望就是建立关系;良好的母婴关系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婴儿会把养育者及养育者对待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是自身和养育人之间的互动)内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形成自己对社会性关系的初步印象。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也提出,共生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者第一养育者)的依恋是他出生以后面临的第一种社会性关系,他对母亲的依恋是绝对的、排他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需要的是绝对理想的母亲。这样的母亲必须满足一些条件:能绝对认同自己的孩子,能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懂得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以适应婴儿的各种需求,能忘我地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通过这些让婴儿拥有无所不能的体验。

共生期留在潜意识里的无所不能感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生活。举个例子,我们都听说过一个特别有正能量的词语——自我效能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有一些人看似生来就不缺自信,他们总是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事实证明他们的“想当然”总是能成为“现实”,这种人就是自我效能感好的人。有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好坏,与他生命早期“无所不能感”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生命早期的各种浅层次的需求能够得到第一养育者的及时觉察和满足,无所不能感就会建立得很好,自我效能感自然也不会很差。这样的人成功的概率会更高,幸福感也会更好。

也就是说,一个婴儿生命早期基于身体或心理需求所发出的各种信号都能被母亲及时觉察继而得到满足,那么母亲积极的正面形象和这种“我能行”的体验都会慢慢地内化到孩子的内心深处,自此影响孩子一生。自我效能感好的孩子成人以后,做事情的时候内心总会有一个声音在鼓励他:“我行,我能行。”

相反,如果一个婴儿生命早期基于身体或心理需求所发出的信号不能得到母亲的及时觉察,一直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孩子的需求继而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这对处于生命早期的孩子来讲是莫大的“伤害”。这还算好的。如果孩子的各种需求得到了错误或者负面的回应,那问题就更大了。这很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更大的创伤,严重的甚至可能带给孩子病态的心理。

无数临床案例证明,一个孩子遭受创伤性事件或创伤性养育的时间越早,成年后的精神障碍或疾病就越严重。人3岁后所经历的心理创伤长大后更多地表现为神经症。如果我们把正常的人理解为相对健康的人,那么有神经症的人是仅次于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障碍者。然而,有很多心理障碍者在自我功能、人格结构、症状表现上比有神经症的人更严重,如果要追寻病理的发展阶段,我们会发现他们所经受的创伤实际发生在3岁以前,普遍发生在1岁以内。

当然,大多数早期伤害不足以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很多人面临的痛苦源于人生早期所接受的不当的养育方式。

当然,很多时候,完美的养育方式很难达成,甚至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到的。记得有一个学员曾经向我倾诉过她正在面临的困惑:

鲍老师您好,我小的时候,父母对我特别严厉,甚至有点儿苛刻。记得有一次,我把作业忘在了家里,结果晚上回家被罚站了好久。我感觉,父母对待我的方式给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于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发誓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好好爱他,好好呵护他。总之,我决不会像父母对待我那样对待我的孩子。可是万万没想到,等我有了孩子,等孩子慢慢长大了,等孩子慢慢学会调皮捣蛋的时候,我的耐心一点点被磨没了,我竟然也开始对他发脾气。我发现,我对他发脾气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我母亲对我发脾气的样子。

这个母亲对于儿时所受的痛苦很多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并在不知不觉中沿袭了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通常就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因为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已经深深内化进了我们心里,内化到了我们的潜意识里。

每个在人生早期渴望“无所不能感”的孩子都需要体会到“在父母心中是No.1”的感觉,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期没有体会过这种“父母心中最重要且唯一”的感觉,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一生来寻找这种感觉,谈恋爱时向恋人要,结婚后向伴侣要,有了孩子时向孩子要……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跟大家分享。总之,对孩子的陪伴与教育,如果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就有高质量的爱的流淌,那么这样的陪伴与养育必将滋养孩子一生。相反,如果孩子早年得到的爱不够,他将会用一生来寻找。

越是在孩子的生命早期,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越为关键,切不可误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疏忽大意!否则,后悔莫及!不要再愚蠢地迷信“延迟满足”

不管在什么场合,我发现经常有新妈妈问我:

鲍老师,孩子哭的时候,我应不应该马上抱呢?孩子那么小,我应该关心他,实在不忍心看他哭。但是有很多老师在讲“延迟满足”,不能无条件无底线满足孩子。“延迟满足”有科学依据吗?延迟满足的度应该怎么把握?

纠结于这个问题的妈妈不在少数!有一次做线下讲座,一个妈妈对我说:“我女儿快6个月了。现在她哭的时候,我不会马上抱她,我担心把她养得太娇气。”还有一次到早教中心做讲座,我问现场的家长,有多少家长因为担心惯坏孩子,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即便有条件马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也会刻意不满足。举手的占多数!

说到延迟满足,这要从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说起。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展开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是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个棉花糖作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孩子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对当年参加实验的那些孩子做了回访。结果发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容易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工作和学习能力及效率更强、更高,更自信,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更能抵挡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追求更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也就是说,延迟满足能力越好的孩子,在未来越容易取得成功。这就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实施延迟满足,训练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原动力。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只是简单地看到了这个理论的结论,并未深入了解到底是怎样的养育方式,才能养出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另外,单就这个实验判定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并不科学。这个实验最初的研究目的,只是想了解多大的孩子能够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当时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有年龄特点的,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

其次,延迟满足能力是一种自控力,这个控制力的发力者是孩子自己。而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刻意拖延,刻意不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个行为的发出者是家长,根本不是孩子。

那么,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更能培养出延迟满足能力好的孩子呢?实际上,与我们理解的正好相反。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被满足得更好或者说是更合理的孩子,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反而会更好。或者可以这样说,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刻意拖延、刻意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能培养出来的。二者背道而驰!

试想一下,一个总能吃饱的孩子会喊饿吗?如果一个孩子日常的合理需要能被及时满足,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不会有“不满足”的记忆!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需要总是不被满足,那么这种感觉始终会留在他的心里,甚至影响他成人后的性格和心理。这样的孩子或者说这样的成人每一次看到对他有诱惑的东西,都会表现出急于满足自己的心理,根本按捺不住。

针对这个问题,明星妈妈马伊琍曾经发表过一篇长微博,她写道:如今随着妹妹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她半夜醒来,我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任由错误的养育理念肆意传播,最终为此埋单的只有我们的孩子!生活中,像马伊琍一样为自己错误的养育方式后悔不已的人多得很。

与此相似,妈妈圈里流传着很多所谓的育儿技巧,其实大都不科学。例如,孩子出生后,不能抱太多,抱的时候也不能摇晃,以防孩子从此养成依赖大人怀抱才肯睡的习惯。再例如,从月子里就要开始训练定时把屎把尿,偶尔碰到孩子拉了尿了就以为孩子学会了。其实孩子两岁左右括约肌才能发育好,才能学会控制大小便,而过早的把屎把尿训练不仅对婴儿脊椎不好,还很容易造成孩子尿频,甚至为成人后的强迫心理埋下伏笔。

错误地迷信延迟满足理论,或者刚刚提到的这些忽视孩子内心需要的揠苗助长式的能力训练,不仅对孩子成长无益,甚至有可能伤到我们的孩子。明明可以满足孩子的本能需要,却刻意不满足,对孩子来讲,这种积少成多的不能被满足的体验可能就是伤害!而经历创伤性事件时的年龄越小,对一个人的伤害越大。很多苦果就是在这时候种下的。

延迟满足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自控力。这种自控力是一个生命社会化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刻意培养。因为生活本身处处存在延迟满足。例如,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即便是母乳喂养,也做不到即刻满足,更何况很多孩子是靠吃奶粉长大的。当家长发现孩子饿了,要冲奶粉,试水温,孩子要等好久才能吃到奶。这个过程,孩子一直在等待。再例如,孩子出生后,最渴望母亲的陪伴,如果母亲是上班族,孩子每天可能要等妈妈下班后才有机会和母亲在一起。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延迟满足。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更何况智商高出很多的人类!遗憾的是,我们太迷信各种育儿理论了,真到养孩子的时候反而不知所措。实际上,凭着做母亲的直觉,只要我们懂得用心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仅靠我们的本能,养育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去迷信那些所谓的科学的育儿理论呢?学会和孩子告别,轻松应对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例如,有的时候,无论家里谁出门,孩子都会哭;又有的时候,孩子玩着玩着,突然想起妈妈或者家里的某个人,一时间又找不到,就会大哭不止,这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孩子6个月以后,随着心智的慢慢发育,分离焦虑的表现会越来越明显。

分离焦虑的问题既困扰着孩子,也困扰着家长。例如,很多妈妈表示,孩子离不开我,每次上班离家的时候,孩子都会大哭不止,真是头疼。对于绝大多数的妈妈来讲,通常的做法是:“为了避免孩子哭,我会选择偷偷溜走的方式。”

事实上,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甚至可以说,分离焦虑的出现,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好事,家长应坦然接受。试想一下,孩子在人生最初的几年与母亲或其他直接养育人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当母亲或者其他直接养育人马上要出门却不带他时,小小的他以哭的方式来挽留甚至抗议,这难道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吗?

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里,从来没有发生过能引起他分离焦虑的事情,这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这表明,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人值得他留恋,也就是说他没有亲密的依恋对象,这非常可怕。

其实,被分离焦虑所困扰,很多时候并非孩子的问题,而更多是家长的问题。

常有妈妈这样问我:“鲍老师,孩子现在每天不让我上班,一看到我出门,他就哭。我感觉很内疚。平时我工作太忙了,陪他的时间少,所以看不得他哭。有时候,我会让奶奶抱着他送我到电梯口,结果分开时他还是哭。我实在不忍心,就会让他们继续送我到楼下,但分开时孩子还是一直哭。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接纳我去上班这件事。我现在整天没法安心上班。”

实际上,这位妈妈的问题非常典型,她本身无法正视孩子分离焦虑的问题,以致自己也焦虑了。实际上,孩子在她走后,很快就能适应妈妈不在的时间。

孩子的成长一定会伴随哭声,忍受不了孩子哭的家长,要试着接纳孩子的哭,正视孩子的哭,以正确的态度和孩子一起面对分离焦虑的问题!有的家长因为接受不了离别时孩子的哭,就选择偷偷溜走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和孩子正式告别,告诉孩子下班后爸爸妈妈就回来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有一次,王岳伦为了完成任务,早早起床和其他爸爸去捕鱼,田亮则留在家里照顾所有的小朋友。后来,王岳伦的女儿王诗龄说:“我怕爸爸会突然不见了。”这是一个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心理感受的孩子。实际上,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有分离焦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担心爸爸妈妈突然不见了。父母上班时为避免孩子的哭泣而不辞而别,不仅不会消除孩子内心的焦虑,反而会使孩子产生这种感受:爸爸妈妈真的是突然间就不见了,并且是每天按时按点消失。有时候,即便父母双休日在家,孩子也会突然陷入这种不安中,担心玩着玩着父母就不见了。因此,父母与孩子分离时一定要正式与孩子告别。

我也曾为女儿的分离焦虑而痛苦不堪。

女儿2岁多一点儿的时候,我工作特别忙,基本上每天都得按时外出。那几乎是女儿出生以后我外出最多的一段时间。每天只要我洗漱好准备出门的时候,女儿都会紧紧跟在我身后,寸步不离。虽然我每天都会与她正式告别,但是很多时候我的告别似乎并不奏效。例如,有的时候,我会给她讲道理,说妈妈要外出工作,赚钱回来给宝宝买玩具,她居然能听懂我的话,送我出门的时候情绪平静。但也有相当多的时候,我的苦口婆心起不到任何作用,任凭我甜言蜜语,她就是不允许我出门。无奈之下,我只能夺身而逃。

然而我知道,这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我知道我必须接受女儿的分离焦虑,但我也知道我必须让女儿接受我需要外出上班这个事实。更让我觉得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她哭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候我在家她也会哭。有时候她的哭简直有点儿蛮不讲理,比如想喝水了,会哭;想上厕所了,会哭……要知道这些日常小事,她以前都是能正确表达的。

我开始思考女儿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发现我能耐心地陪着她的时候,她依然是通情达理的。难道是我少了一些耐心?我又发现,她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问我好多次:“妈妈,你不上班吗?”有时候她自己在卧室,我在客厅,她发现我不见了,就会马上出来找我。

也许真的是我少了一些耐心!我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她害怕我突然离家去上班。也就是说,我每次的告别还是有点儿太突然!长期以来,她越是哭,我就越是想避免她哭,所以总是等一切准备妥当才会和她告别说妈妈要去上班。改变一下告别的节奏,或许她能够接受。

自那以后,每天早晨她一醒来,我就会告诉她:“妈妈等会儿要去上班,宝宝今天可以和奶奶一起去公园。妈妈会陪你先玩一会儿才去上班。你现在想玩什么,妈妈陪你!”

这时候,如果她说:“看兔兔。”我就会陪她看兔兔,并且一边看一边跟她聊。看大约5分钟后,她也许会让我讲故事给她,那我就讲故事给她。讲故事之前,我会和她商量,讲完故事妈妈就要去上班了。她也许还会提条件:“讲完故事,我还要吃奶奶……”她的要求一个接一个,我会一个一个满足她,不过我同时会时不时地和她商量:“妈妈等会儿就要去上班了。”她在一点一点地接受“妈妈马上要去上班”这个事实。等我发现她已经能完全接受“妈妈马上要去上班了”这个事实之后,我就会适时地离开。

这样的告别也许有些烦琐,但仅限于刚开始的时候。时间长了,等孩子在这种烦琐的告别中越来越能适应你的离开,你的告别就会越来越简单,到最后也许只需要给他一个拥抱你就能轻松地离开了。

写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无非一点,要想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逃避孩子的视线偷偷溜走实乃下下策。想要真正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最好的方式是每天和孩子正式告别,并且是有耐心地和孩子告别,让孩子一点一点适应你的离开,直到最后能接受你的离开。不是孩子太黏人,是你给的陪伴与自由还不够

一般来讲,孩子10个月或者是16个月以后,对妈妈的依赖程度会逐渐降低,他们开始了人生早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分离个体化中的实践期。这时候,体能发展已经足以支撑他们的一些简单行为。例如,他们具备了爬的能力,发育更早一些的宝宝这个时期甚至已经能够独立行走。因此,从这时候起,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不再像之前一样,万事皆靠妈妈的帮忙。

如果母亲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母婴依恋一直很好,那么这个时候,充满爱的妈妈的形象已经深入孩子心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极具安全感:能够很好地适应暂时与妈妈的分离,能基于自己的喜好在较为熟悉的环境里自由探索;初到陌生环境也许还需要妈妈的陪伴(暂时还很依赖妈妈),但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不需要妈妈的陪伴就能自由探索新的环境。

我经常说,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讲,妈妈就是他的充电器,不能没有,但是并不是时时都需要陪在身边。

我讲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女儿13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全家回婆婆家过年。婆婆家在安徽农村。有一天,我坐在厨房里取暖,老公和一拨人在院子里聊天。女儿一个人在大人周围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她隔一会儿就会跑过来看看我。她每一次跑过来的时候,我都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扑到我的怀里,让我抱抱,然后再走开。但是那天,她并没有那样做,她只是跑过来,扶着门框,往我这边看看,然后立马跑开。不仅如此,我伸手要抱抱的时候,她跑得更快,嘴里还“咯咯咯咯”地笑着。

我顿生好奇,于是从厨房的后门偷偷溜了出去,想看看女儿回来看我的时候找不到会怎么办。我以为女儿看不到我的时候,肯定会急得号啕大哭。然而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女儿乐呵呵地出现在厨房门口想确认我还坐在那里再跑去玩的时候,发现我的座椅空了,但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号啕大哭,尽管她一脸惊恐。我从隐蔽之处看到女儿着急地走进厨房四处搜寻我的身影,她甚至穿过后门来寻我。等发现我躲在后门外的时候,她一下子笑了出来,脸上的阴霾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一刻,我不由得感慨:女儿长大了。感慨之余,我更加欣慰,女儿来到新的成长阶段了,女儿的安全感建立得非常好,我为女儿能够健康成长而欣慰。实际上,在女儿身上,我花费的精力不够多。女儿出生6个月以后,我辞职创业,陪女儿的时间远远少于很多全职妈妈陪孩子的时间,只是时间自由了些。时间上得不到保证,陪伴的质量则必须保证。我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她的自由度因此更大。我也会习惯性地共情她的感受。我尊重她,会像尊重大人一样。我得到的回报是,她身心发育的情况,远远超乎我的预期。

我经常想起自己在早教中心工作的日子。很多孩子两三岁了,玩游戏的时候还必须有妈妈或是家长陪伴。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很多孩子会第一时间向家长发出求助的信号,而很多家长也会及时地出面帮孩子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这样的情景,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究其原因,无非是人生早早期高质量的母子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没有良好的母子依恋,就没有高质量的陪伴,因此本该早早独立的孩子到了三四岁甚至十几岁仍然离不开妈妈的怀抱,不能实现独立。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父母,面对无法独立、过于依赖自己的孩子,他们只知道指责:“你都这么大了,你看看小弟弟、小妹妹,都能自己玩儿,你咋就不行呢?”“你看某某某,和你一样大,人家都能自个儿上学了,你怎么还得父母送?你怎么永远长不大?”这是最可悲的家教模式。在这样的教育里,孩子得到的永远是拒绝和远离。而越是得不到,孩子的需求就越大,对父母的依赖就越厉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能在人生早期与母亲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等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地离开母亲的怀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不愿与母亲分离,贪恋与母亲在一起,除了极少数天生高度敏感的儿童,更多还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不够。这时候,母亲如果硬生生地把孩子推出去,无异于让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节食,只会雪上加霜,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毫无益处。

古语讲,瓜熟蒂落。意思是说,一个果实如果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各种养分的滋养,成熟的那一刻不需要外力就会自然脱落。孩子离开母亲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到了该与母亲分离的生理年龄,但是心理上不愿意分离,究其原因无非是孩子在这之前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养分还不充分,他们得到的心理营养还不够。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有的孩子常常被父母冠以“胆小”的评价。例如,“我们家孩子胆子可小了,别人抢他玩具她都不敢抢回来,真着急。上幼儿园让人家欺负可怎么办?”这样的孩子同样会被贴上“离不开父母”的标签。

我还见过这样的情景。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父母大声呵斥孩子:“你去抢呀,你被人家欺负了怎么不还击?真胆小!没出息!”言语上是训斥,表情上是埋怨。孩子在这样的场景下,当然是更加胆怯,最常见的情况是扑向母亲或者其他养育者的怀里寻求安慰,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脸嫌弃。

事实上,孩子的玩具被抢了,有没有勇气抢回来,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心理能量。不敢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孩子,大多心理能量不足。这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巨大关系。平时他们在家里“探索”各种新事物的时候,肯定常常受到这样的限制:“这样不行,扎到你怎么办”“那个不可以,站在那上面会摔倒的”……一般来讲,孩子的胆小源于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为他营造一种外部环境很危险的感觉。孩子不能自由地探索世界,再加上生活在长期缺乏共情能力的家长身边,心理能量自然不足。于是,遇到小朋友抢玩具,退缩是他必然做的选择。

有家长领着孩子来我家玩,走的时候常常会惊奇地对我说:“我发现我家孩子在你家比在我家还随意,在我家她有时候都不敢上蹿下跳,在你家哪都敢去。胆子变大了?咋回事?”

其实,原因就是我给孩子的限制没有那么多,孩子在我家更自由一些。孩子胆大胆小都是心理能量的外部表现,通常心理能量充足的孩子更加活跃,更敢于探索,充满好奇;心理能量不足的孩子则胆小怯懦,遇事畏缩不前。你是不是一直在培养“听话”的孩子

身边常有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家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按理说,长大了,应该越来越懂道理,但是反倒还不如小时候乖,什么都和我对着干。”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

实际上,家长之所以会焦虑于此,根本原因是我们都自私地认为“孩子应该听家长的话”。在家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这几乎存在于任何家庭,几乎存在于所有父母的观念里。“听话”的孩子是“乖”!但是“乖”就一定好吗?大量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小时候越是“听话”的孩子,长大了问题越多。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听话”的孩子依附性强,自主性差。他们的“听话”,是主观上忽视自己的感受而无底线地讨好大人。长此以往,不出问题,才怪!

从生命的本质来讲,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立的,都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即使最弱小的生命,掌控自己生命的欲望也是强大的,一旦被长期压制,终有一天会爆发。

一般来讲,孩子两岁以后就开始了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主权而与想一味掌控自己的父母斗争的征程。这也被我们冠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很多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3岁后,就很难控制他了。如果父母从这时候开始就懂得尊重孩子的主动性,适当地给孩子以自由的生长环境,尊重他的天性,尊重他的选择,孩子一定能在自由的生长环境中汲取到更多充满正能量的心理营养,从而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很多家庭孩子在家长的恩威并施下,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变成了家长眼中的“乖孩子”。

有一次,一个家长问我:“我儿子现在还不满13岁,以前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这学期上初一后,突然就变了。早恋,沉迷游戏,长期通宵聊天……我该怎么办?孩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子了?”

孩子之前很“听话”,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不听父母的话了?这种情况在“乖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上面说过,孩子两岁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主见了,就不可能大事小情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了。从小越是“听话”的孩子,对自我的压抑越多,等到爆发的那一天,就来得更严重。对家长来讲,这样的事情,真是猝不及防!当孩子第二个人生叛逆期——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本来很乖的孩子”会突然间变得特别叛逆,甚至根本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把长期以来被压抑的不满统统发泄出来。

青春期不可错过,但青春期的叛逆并不是必然发生,至少可以顺利度过。虽然我们每天都能从各路媒体上看到各种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引发的不幸事件,但充满正能量的青春期也不是不可觅踪。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家庭,孩子总能和父母保持一种无话不谈的状态,亲子沟通顺畅。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即使在人们谈之色变的青春期也很难有因为强烈的叛逆心理而引发的出格行为。这样的家庭,一般气氛融洽,父母能够足够地尊重孩子,孩子也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做主。

那些在青春期反应异常叛逆的孩子,多半是曾经很“听话”的孩子。他们从小大事小情都要父母来做主,主权得不到尊重,才会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时候向父母宣战。

总之,如果父母总是强制性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叛逆的一战终究是逃不掉的。不只是青春期!

曾有一个学员这样向我倾诉她的烦恼:

我从小到大一直是母亲眼里的乖乖女。小时候,母亲对我的管教特别严,我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我真的很爱我的母亲,但是她对我寸步不离的“关心”,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有点儿承受不住。

后来我离家上学,离开母亲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第一次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终于离开母亲,我竟然有这样的想法,当时心里甚至有一种负罪感,感觉很对不住母亲对我的爱。

再后来,我结婚生子,接母亲过来帮我照顾孩子。再次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又回到了她的监视与掌控中。然而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很多事情已经不想忍耐,虽然我也已经当了母亲,深深理解为人母的不易,但是很多时候我就是会不由自主地焦躁和烦恼。更让我吃惊的是,母亲对待我女儿的方式完全是照搬当年养育我的方式。我和母亲的矛盾终于爆发。

我觉得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而且到现在,我总觉得自己没什么错,却又无力改变母亲。我很苦恼!

案例中的女儿把自己“乖乖女”的形象一直维持得很好,一直维持到自己结婚生子。但该来的终究逃不掉!她与母亲的矛盾还是爆发了。有的家长庆幸自己的孩子青春期过得特别顺利。如果这种情况是上面咱们提到的,是家长足够尊重孩子的结果,是因为家庭氛围足够和谐,那么实在是可喜。如果是因为过分的压力导致孩子在青春期都没敢站起来“反抗”,则会出现上文这样的结局,等孩子自己有了子女,才开始向家长“宣战”。并且,这样的“叛逆”,越是滞后,越是难处理。

如果只是引发单纯的青春期叛逆或者是亲子沟通问题,这还不是不可以接受。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有些孩子会出现心理或生理病症。父母带着孩子四处就医,殊不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父母不懂得改变自己,孩子的“病”又怎么能好?这时候,孩子的病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目的是让自己少受父母的控制,甚至是反控制父母。

站在父母的角度,孩子“听话”确实能省去不少事,但是这绝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在父母的条条框框内,孩子表面上很“听话”,但他内心的纠结一直存在。听父母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孩子在成长,情绪在积压,终有一天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当他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要找回自我的时候,长时间积压在他们内心的各种情绪必然会突然爆发出来,歇斯底里,变本加厉。第2章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需成长比吃母乳更重要的,是妈妈一直在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需成长不要再因为孩子“常打人”而纠结有时孩子说谎,恐怕是被逼无奈孩子过度“胆小”或“胆大”,都与父母有关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比吃母乳更重要的,是妈妈一直在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断奶,更要从“母乳喂养会影响孩子吃饭”的误区中走出来,但前提条件是母亲和孩子有条件享受母乳喂养的天伦之乐。然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妈妈条件并不允许,却在苦苦坚持。

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热播之后,明星妈妈马伊琍一时成为各路媒体聚焦的红人,这不仅是因为她在剧中的大尺度表演,她“不穿内衣”、“胸部下垂”也突然成为热点。对此,马伊琍专门写了文章予以回应。

马伊琍在文章中说:“你好,我是潘芸(北上广中的角色),如果你正在看《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你会发现那里面的我,身型和以前不一样,没错,因为那时我是个背奶妈妈!

……“小女儿五个多月时,正值大女儿暑假,一年前怀孕时就答应今年带她去美国玩,所以在很早我就开始储备母乳。为了保证冷冻效果和清洁,我专门买了一个冷冻柜存放母乳,每袋都按一顿120毫升至150毫升的量封好,写上日期。算了一下,走35天,一天6顿需要210袋,但是当时存满一冰箱也只存了160袋左右,估计最后有一星期得喝奶粉了。

……“到了美国之后,为了保证泌乳量,每天6小时挤一次,也就是早6点、中午12点、晚6点和12点。为什么这样分配?因为中午12点午饭,晚上6点晚饭,这个时候挤奶不占用旅行时的路程和游玩时间,在餐厅非常好操作,借一个杯子进卫生间,挤完一大杯就倒掉,或者给爱马喝。就这样从夏威夷到旧金山时已经过去半个月,月嫂说冰箱里的奶开始不够了。我想,每天挤的母乳有1000毫升,爱马喝200毫升都嫌多,都倒了太可惜,能不能想办法带回去?恰好旧金山有几个朋友经常飞上海。我马上行动,买了两个冰包和好多个可以反复使用的高效冰袋,每天挤出奶后用专业储奶袋封好冻在朋友家的冰柜里。朋友起飞那天就全部取出放进冰包,上下左右各用冰袋护住,装进行李箱托运。第一次空运母乳非常忐忑,母乳离开冰箱进机场,经历12个小时飞行,再等爸爸在浦东机场接机拿回家立刻存进冰箱,要经历20个小时,但是当爸爸拿到两个大冰包回家打开时,居然都是冻得硬硬的丝毫没有融化,妈妈打电话告诉我母乳都好好的,我开心极了,妹妹终于不用喝奶粉了!家里每隔三四天就会收到朋友空运带回的母乳,所以当35天后回家,冰箱还有好多剩余。

……“为什么现在开始分享我的背奶经历,因为我再次在电视里看见自己,才回忆起那时候的我每天是如何奔波在片场和家,如何尽全力做到平衡。无数个夜晚车内昏暗的灯光下,车静静地驶向回家的路,只听到母乳受挤压流入奶瓶的声音,那急急地撞击瓶壁的声音,我清楚记得,那是我的心血,倾注在一个小瓶子里带回给宝宝。都说母乳喂养是美好的,可是要坚持下去一定是非常难非常累的,要伴随体力心力的巨大付出。喂老大9个月里得了三次急性乳腺炎,喂老二时,一次乳腺炎发高烧(有很多哺乳期安全用药),一次带状疱疹(只要疱疹不破疱液不会接触宝宝),出国35天,拍戏三个半月,将近12个月我都坚持下来没断过一天奶。你可以有一百种理由说我真的坚持不下去,因为要出差、要工作或者生病了太累了,可是,只要你想坚持,只要一个理由就可以,因为我想!”

相信很多妈妈都会为马伊琍这样的母亲鼓掌,都会被她这样的行为感动。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就有朋友这样对我说过:“给孩子挤奶当然是头等大事,母乳喂养那会儿,谁要是劝我给孩子喂点儿奶粉,我一定视他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同为母亲,我丝毫没有觉得她这样的说法有任何一丁点儿夸张的成分。

母乳的确是孩子成长的黄金营养。我们能如此看重母乳喂养,的确是个好现象。然而,母乳喂养自然重要,但妈妈的陪伴更是不可或缺!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精神科医生内森·塞恩伯格在自己的作品《情感依附》一书中记载了一项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该研究对76位受访者从出生到成年的生命历程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跟踪、观察、评估和探索,生动地揭示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成年后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内森·塞恩伯格认为,经过对76名受访者的统计研究发现,从小吃母乳长大的孩子和吃奶粉长大的孩子并无明显差别。内森·塞恩伯格还发现,母乳喂养的重点可能并不在于孩子能不能吃到母乳,而在于孩子接受母乳喂养时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比能吃到母乳更重要的,是妈妈一直在身边。

也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如一个母亲没有乳汁,或者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母乳喂养,但是如果这个母亲跟孩子的互动是经常性的,是快乐的;母亲对孩子的需求能及时给予恰当和及时的回应,能很好地共情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早期的情感体验必然不会很差,孩子不能通过直接的母乳喂养获得的亲子体验也会得到很好的补偿。

相反,如果一个母亲虽然母乳丰盈,但是并不能实现直接的母乳喂养,而是通过“挤奶—储存—人工喂养”的方式来实现母乳喂养;或者说是母亲能实现及时直接的母乳喂养,但是母亲并不懂得共情孩子的感受或是由于精神和心理状况处于一种十分糟糕的状态而不能和孩子实现及时的快乐的互动,那么孩子的情感体验也不会很好。

可见,在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母婴依恋对孩子的重要影响。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1岁之前,母亲离开7天以上,就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母亲离开30天以上,对孩子及母婴依恋的负面影响则不容置疑。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质量的陪伴、良好的亲子互动和感情联结也是孩子的“母乳”,是孩子的心理营养。这种心理营养更能让孩子体验到母爱,更能让孩子体验到和妈妈在一起时的安全感,这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启蒙和发展十分重要。

女儿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婆婆和我一起带的。有一次,婆婆有事回老家,换我妈过来。刚开始那几天,女儿天天找奶奶。有一天晚上,女儿站在奶奶之前睡的床前叫了一声“奶奶”,内心的那种失落让我和母亲都很辛酸。

对于女儿来讲,当时我是她的第一依恋对象,奶奶第二。第二依恋对象的离开都会给孩子造成如此大的情绪波动,可见第一依恋对象一旦离开更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深远的影响。

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有一次,我跟婆婆在楼下陪孩子玩儿的时候,看到不远处有一个2岁左右的小宝宝呆呆地坐在婴儿车内。通过与旁边的照料者攀谈得知,孩子之前一直是奶奶在老家抚养,孩子的妈妈刚把孩子从老家接回来,但又得上班,只好请了一个阿姨帮忙。阿姨说,一看到这个孩子就觉得可怜,妈妈整天忙得不着家,一周见不了几次面;别的孩子这时候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可这孩子呆得很,整日里无精打采!没有亲密的依恋对象的孩子大多都是这个样子,高质量陪伴的第一前提是陪伴者必须是孩子的母亲,或者至少应该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有一个来访者,孩子1岁左右时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抚养了3个月。后来,把孩子接回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地打人,打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与母亲分离的这几个月,孩子内心对妈妈的想念无法表达,通过“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与母亲分别的痛苦,实在可以理解。和母亲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打人的行为消失了。

良好的母婴依恋有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而母乳只是母婴依恋的一个重要的情感交流的纽带。这个纽带一旦中断,有其他形式可以替代。但是妈妈不见了,给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我想再一次大声疾呼,母乳喂养自然重要,但对孩子来讲,“妈妈在身边”比“有母乳吃”更重要,后者带给孩子的心理营养和母乳一样,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需成长

宝宝是剖腹产出生的……焦虑;

宝宝体重减轻了……焦虑;

宝宝脸上起了湿疹……焦虑;

奶水不够,孩子吃不饱……焦虑;

宝宝拉的便便里面有未消化完的奶瓣……焦虑;

宝宝睡觉的时间没有书上写的时间长……焦虑;

宝宝5个月了还不会爬……焦虑;

……

上面是我罗列出来的,曾经让我以及身边的新手妈妈感觉无比焦虑的育儿问题。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讲,好像每天都有许多让自己焦虑的事情。下面是我的一个学员给我的留言:

鲍老师,我的孩子刚出生还不到3个月,但是已经生了两次病了。她每次生病的时候,我都心疼得不得了,恨不得自己替她生病。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我现在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中,每天都担心她会再次生病。另外,我经常看到网上有这样的报道:孩子睡觉的时候由于被子太厚,孩子窒息死掉了;袜子里的线头缠住了孩子的脚趾,导致脚趾头坏死……我特别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家宝贝身上。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现在每天都过得很痛苦,希望您能帮帮我!

相信很多新手妈妈都有过类似这样的情绪体验。并且,这样的焦虑情绪是相当痛苦的。在这样的焦虑情绪中,新妈妈会变得敏感、易怒、爱哭……甚至导致抑郁,从而影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等。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这样的焦虑而忧心忡忡。随着孩子的成长,大多数这样的焦虑会慢慢消失。也许再过上几个月,这些焦虑的妈妈再回忆起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来,会忍不住笑自己的无知——当初怎就会如此焦虑!

说到新妈妈的焦虑情绪,纵然有激素变化引起的情绪反应,其中存在的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

现在我说说我当新手妈妈时最焦虑的事情。我坐月子的时候,是婆婆照顾我的。尽管我与婆婆有许多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但感情一直很好,可当女儿出生后,每当我看到婆婆用大人的盆给宝宝洗尿布,而不是用我买的专用盆时,我就深感焦虑。我担心这样洗出来的尿布会滋生细菌,导致孩子感染。我那时焦虑情绪严重的时候,甚至极端地认为,婆婆对孩子不上心。

此外,最让我焦虑的事情是孩子的作息时间。我那时看书上说,刚出生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我的孩子刚出生的几个月白天睡觉的时间完全和书上介绍的不相符合,我也曾为此深深焦虑。

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当我已经完全走出那段日子的时候,真心感觉自己当时太小题大做了。实际上,我身边的很多宝妈回忆起宝宝刚出生时的那段日子时,其焦虑程度与我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为什么新手妈妈基本上都会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呢?

一次次聆听了新妈妈们的焦虑,并与正在成长中的妈妈们反复交流之后,我发现,新妈妈们之所以会焦虑,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妈妈共情到了宝宝内心的焦虑,另一方面是现实的焦虑唤醒了新手妈妈“内在小孩”的焦虑。

刚出生的宝宝,身体上虽然已经与母亲分离,但是心理上与母亲仍然是共生关系。在心理层面上,妈妈与宝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新生宝宝刚刚离开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已经习惯了的恒温的羊水环境,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的初期,一下子很难适应。面对这样的新环境,孩子内心无疑充满焦虑,妈妈的焦虑情绪,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共情到了宝宝内心的焦虑和紧张。

几乎我们所有人在降生的最初几个月,都会被一种紧张的焦虑情绪所困扰。最理想的状态是,如果我们在人生最初的那几个月能得到母亲足够的呵护和共情,那么母亲就会成为收纳我们的焦虑情绪的容器,我们的焦虑情绪也因此会得到缓解。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相当多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机会。这种得不到缓解和释放的焦虑情绪会深埋于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内在情绪。心理学上,把这种内在情绪的积压称为“内在受伤的小孩”。当我们的孩子出生后,在我们与之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孩子的焦虑会从某种程度上激活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因此,我们焦虑了。这就是我说的很多新妈妈甚至新爸爸会焦虑的第二个原因。

从这个层面来讲,很多心理学家所说的“孩子要成长,父母也要成长”是很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说,生养孩子也是孩子给我们的第二次成长的机会。否则,我们内在的受伤的小孩将永远得不到爱护和关注。甚至,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成长了,孩子自己已经很少有焦虑情绪了,但孩子的某些行为仍然会引发我们的焦虑。我们内心的小孩没有得到疗愈和成长,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在的这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想说,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

如果我们内在受伤的小孩得不到疗愈,我们给孩子的,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可能是我们自身的内在小孩的需要,而不全是孩子当下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所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我们期望的,不是孩子所期望的。这样一看,不出问题,貌似很难!

这样的案例,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有的父母由于从小生活在物质困乏的年代,等生养了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需求,甚至包括孩子无理的物质需求。有的父母从小生活在缺乏爱的家庭,自己生养孩子以后,就会溺爱孩子,纵容孩子的一切行为,并且是冠冕堂皇地打着“爱”的名义。实际上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期待,孩子出问题也是我们一手造成的。事实证明,这样养大的孩子,都有问题。

健康的爱,是科学的爱,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爱,是真正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爱。而不是家长仅凭个人喜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多少悲剧的根源,恰恰是因为父母的爱,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好的初衷不见得能收获好的结果,因为爱是需要学习的。

孩子的问题在家长,家长的问题在童年。

为了能给孩子健康的爱,不如从现在开始,不如从自我疗愈、自我成长开始!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自我疗愈!不要再因为孩子“常打人”而纠结

有一次,一位妈妈急匆匆地在我的微信上给我留言:

我家宝宝14个月,最近我发现他老是“打人”。我听别的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打人,很可能是他表示喜欢对方的一种方式,但我仍然会制止他的这种行为。我常对他说这是不对的,喜欢谁可以亲亲他或者可以和对方握握手,但似乎效果不怎么好。请问,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引导?任由其发展下去,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呢?

这样的问题非常普遍。实际上,孩子的这种行为非常正常。

孩子自出生以后就在不断地发展各种大运动能力,如翻身、爬、走……到2岁左右的时候,他的运动能力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但他的语言发育仍然处在以摄入为主的时期,输出语言非常有限,还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可以这样说,1岁半甚至2岁以内的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远远滞后于运动能力的发育。所以当他有某种需求的时候,必然是先有动作后有语言,甚至是没有语言,于是就会发生各种误会,更多地表现为“打人”的误会。例如,当孩子想要一个玩具的时候,或者想要表达喜欢其他小朋友的意思时,他无法第一时间像成人一样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想法,而是本能地通过动作来表达。

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

虽然我们懂得孩子“打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但孩子终将要走向社会,适应集体生活。当孩子有了利己伤人的行为时,父母要立刻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告知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孩子的“打人”行为不是故意的,他对自己这样的行为还没有是与非、对与错的价值观判断,如果父母表现得比较激进,会导致孩子不知所措,于教育无益。第二,接纳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都较低,记忆的有意性也较低。他们的记忆还很难服从于某一有目的的活动,加上自己所掌握的记忆方法有限,因此他们的有意识记忆较弱,而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期望他一次性记住你给他的提醒。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你刚刚告诉他不要“打人”,他可能一转身就忘了,但他完全不是成心和你作对。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想让孩子改变一个习惯,需要家长反复的提醒,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所谓的“屡教不改”而自个儿生闷气。第三,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从日常小事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教会他共情对方的感受。在这方面,我们很多家庭的教育还很欠缺。举个很小的例子,很多老人带孩子,孩子摔倒了,为了哄孩子不哭,就会说:“不哭了,我帮你打地板,让你把我孙子摔这么疼。”类似这样的小事情,在每家都会发生。其实这样的教育容易使孩子遇事总是在外事外物上找原因,总是把错误归咎于别人,直接导致孩子同理心缺乏,共情力不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当孩子摔倒了,我们是要安抚好孩子,但也不要忘记让孩子给地板揉一揉痛。如果一个孩子习惯了摔倒后还能记住安慰地板,那么当他不小心打了别的小朋友,家长引导他安慰或是给小朋友道歉的时候,他就更容易接受。第四,家长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时候,孩子会“打”爸爸妈妈,这种“打”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喜欢爸爸妈妈而“打”,即使我们懂得孩子为什么而“打”,我们也要直接向他表达自己的感受:“你打妈妈,妈妈会疼。”家长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如果家长不尊重自己的感受,以为孩子打一下就打一下吧,反正又不疼,有的家长还会鼓励孩子多打几下,那么就很容易给孩子以错误的印象甚至是引导。那么,孩子出去“打人”再正常不过了。第五,不要过分在意“孩子打人”这件事。

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长大的。1岁、2岁甚至3岁之前的很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