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名家妙方+饮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20:18:45

点击下载

作者:袁建业、王桂茂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名家妙方+饮食

糖尿病:名家妙方+饮食试读:

前言

糖尿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除了药物以外,家庭调养也十分重要,也就是平常说的“三分治,七分养”,中医降糖讲究标本兼治,在控制、治疗糖尿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又可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涵盖了全身的方方面面。所以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除了生津止渴以外,还需要对证下药。比如,脾肾阳虚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健脾养胃、温补肾阳;阴虚火旺型,需要滋阴生津、消热祛火;气阴两虚型,需要滋阴补气;阴阳两虚型,则需要滋阴补阳,调节阴阳平衡。

从古至今,很多名医都对辨证降糖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药方,本书汇总古今经典药方,根据现代人的具体情况,加以解读,帮助读者吸取名方精华,为读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家庭食疗调养方案。主编书中的经典方均忠于原方,如需使用,请先咨询专业医生。本书所提供的食疗方,安全、有效,读者可以放心使用。第一章中医降糖标本兼治

普通的降糖药只是达到了短期降糖的作用,中医更注重的是内在的调理,是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小便频数以及其他并发症,对五脏六腑进行调养,既达到降糖止渴的效果,也可固本培元,从根本上对身体进行调养。糖尿病中医分型和自我检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

脾肾阳虚的是一种病证名,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此种类型的糖尿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这类人群“三多”(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治疗以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为主,可进行自我检测。自我检测1.阳虚寒盛,气机凝滞,而症见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2.水谷失运而见腹胀、久泻久痢,甚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3.水湿泛滥,小便频数,量多或清长,或失禁,或如脂膏,或夜尿频,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4.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无力,耳鸣耳聋。5.滑精或阳痿。6.自汗。7.舌苔白润,舌质淡胖或淡红,关、尺部脉沉细弱。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又称气阴两伤,是气虚和阴虚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代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肿瘤等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基本证型,“三多”症状明显,主要病因是脾虚失运,胃失濡养,治疗以健脾益气、养阴和胃为主。自我检测1.胃脘痞满,食后尤甚,食欲不振。2.目涩无泪,面色苍白,唇红咽干。3.心烦不舒,心慌气短,头晕耳鸣,或有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头晕肢乏,手足心热。4.失眠多梦或心悸健忘,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5.小便淡黄,大便干燥。6.舌苔薄白或少苔,舌质红少津,脉沉细或细数。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阴阳两虚意思是既有阴虚又有阳虚,这类型的糖尿病多见于疾病后期。“三多”症状迁延日久,初发病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因此要及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方法,可进行自我检测。自我检测1.形寒肢冷,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2.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音喑哑,潮热盗汗,骨蒸劳热。3.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4.面色㿠白或黧黑、水肿,皮肤、毛发干枯无华,头晕乏力,耳鸣耳聋,腰酸腿软。5.夜尿频数,大便稀溏,便急,多伴有并发症,或有酮中毒现象。6.舌苔薄白,舌质淡胖,痰白沫状或有血痰,脉沉细无力。阴虚火旺型糖尿病

阴虚火旺是指阴阳失调,阴虚则阳亢并生热化(成)火,除有阴虚内热现象外,尚有面红、目赤、咽干、喉痛、出血、心烦、苔少、舌质红瘦、脉细数等症。阴虚则不能制阳,致使阳相对亢盛发展而成阴虚火旺证。此类型的糖尿病多见于病久迁延不愈,或阴精如精液、有形津液等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自我检测1.咽干口燥,口苦,口渴多饮。2.心烦易怒。3.夜寐多梦,心悸,头痛,面红,目干涩痛,口苦,大便干结,脉弦(肝火)。4.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肺火),或骨蒸潮热,颧红,男子遗精,甚则阳强易举,女子精神不振、乏力,时而畏寒、时而汗出,白带稀薄绵绵不断。5.牙龈肿痛,牙宣口臭,或口舌生疮,消谷善饥,脘痛如灼,伴五心烦热。6.形体消瘦,尿频量多,或尿赤,大便干燥或秘结。7.舌苔薄白或无苔、花剥,或薄黄,舌质干少津,脉细小数或滑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

中医调理糖尿病的中药种类十分广泛,以下几种是常见的有较明显降糖功效的中药。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补气药,适合各种气虚体弱的患者。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的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黄、玄参、麦冬等) 治疗糖尿病。黄芪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或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地骨皮

地骨皮又名枸杞子根,是一种常用的清热中药材,适合各种热证引起的消渴,在中医治疗糖尿病时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血糖作用。葛根

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以日常做粥、做汤辅助降糖。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从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具有降血压作用。葛根素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且降糖作用持久。黄连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祛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火旺型糖尿病,体质虚弱者应减量使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连提取物黄连素可使血糖明显降低。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同时还有生津的效果,是气虚糖尿病患者进补的佳品,各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对症使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参可直接降低血糖。生地黄

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作用,适合各种火旺伤津型糖尿病患者。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其提取物地黄素具有较明显的降糖作用。熟地黄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适合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也含有降糖作用明显的地黄素。玄参

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是中医治疗消渴的常用药,还能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并发的各种皮肤问题。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玄参提取物具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等功效,对机体的调理是全方位的,是糖尿病患者上好的日常保健食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枸杞子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及抗脂肪肝作用。麦冬

麦冬具有润肺养胃、泄热生津的功效,因其生津效果明显,药性温和,是很多降糖药方的辅助药物,同时还可以和食物一起加工,做成糖尿病患者日常调理的保健食材。糖尿病患者饮食调养

糖尿病患者在家庭养护过程中,饮食调养是必不可少的,本书除了经典药方以外,也提供了很多降糖菜谱。有一种说法:80%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只要学会了怎么吃,他的生活就跟没患糖尿病的人一样。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要嫌麻烦

对每位糖尿病患者医生都会给一个食物交换份如何使用的说明书,让你按照上面说的交换份法则来管理饮食。很多人一听说升糖指数、总热量、交换份等概念就头大,心想我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算得那么清楚。其实这个掌握起来很简单,不要怕麻烦,习惯就好,这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健康价值。2.不要走极端

很多糖尿病患者视糖如猛虎,一点都不沾,而且肉也一点都不沾,天天青菜、豆子,这样下去,营养摄取不均衡,对健康的危害反而更大。3.控制好总热量

糖尿病饮食管理的基础不是限糖,而是限制总热量。其实我们天天习惯吃的东西也就那几种,三餐安排好,小心高热量零食,就能把总热量控制好。本书提供的每一个菜谱都标明了热量,让你方便安排。4.多吃点粗粮

糖尿病患者应适当增加粗粮,普通人粗细粮搭配的比例为1∶3,而糖尿病患者的粗细粮搭配最好能达到1∶1。5.荤食多瘦少肥,多鱼少肉

因为单位脂肪的热量是糖的2.25 倍,所以脂肪的摄取对控制总热量不利,糖尿病患者要尽可能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吃肉的时候要多瘦少肥,多鱼少肉,因为鱼类的营养价值很高,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6.多吃豆类

各种豆类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供应要充足,植物蛋白主要从各种豆类中获取。7.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膳食纤维本身没什么营养,但是可以减缓肠道对食物尤其是糖的吸收速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同时还可产生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饮食。绿叶蔬菜、粗粮、某些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8.少吃盐和味精

盐的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钠原子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长期食用过多的盐,会导致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损伤肾脏功能等。正常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糖尿病患者也应如此,甚至更少。同时多吃一些富含钾、锌、铬、钙等元素的食物,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过多食用同样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9.控制体重

大多数糖尿病并发症与体重控制不当有关,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体重调节到合理的范围内。10.蔬菜多吃,水果适量吃

蔬菜热量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菜谱应该以绿叶蔬菜为主,食用土豆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要注意总热量的控制。水果同样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水果大多含较丰富的糖,而且是升糖指数较高的葡萄糖和果糖。所以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控制水果的量,一些含糖相对较低的水果是最好的选择。11.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

尽量少吃油炸、烧烤食物,适当增加蒸、煮类食物,烹调方式可以对食材中的营养进行二次调节,从而更健康。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糖

降糖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日常生活习惯也是降糖的关键。除了科学饮食以外,舒适的心情、恰当的按摩、适量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降糖,而且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质、保持乐观心态有很大帮助。

1. 冥想静坐等静心运动

冥想是瑜伽的基础动作,可有效降低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的水平,而这些激素正是胰岛素生成加剧和血糖水平升高的“幕后黑手”之一。与之相似的还有腹式呼吸和一些传统养气吐纳方法等。

2. 打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传统的锻炼方法,可帮助患者调节呼吸,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调节全身的目的。2 型糖尿病患者经常练太极拳,还能减缓糖尿病引起的机体功能衰退,对肥胖患者效果尤其显著。

相似的运动还有户外瑜伽、八段锦、五禽戏、节奏比较缓慢的体操等。

3. 坚持散步

饭后养成出门散步的习惯,可减少内脏脂肪含量,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并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对控制血糖水平也有所帮助。

4. 洗温水澡

糖尿病患者不适宜用过凉或者过热的水洗澡,适当的温水刺激,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避免周围神经病变,减轻并发症引起的疼痛。

5. 足部护理

糖尿病容易损害足部神经,由于伤口过小,容易被忽略而引起严重的足部感染。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基础的足部护理很必要,患者可以用温水泡脚,用温和的肥皂除菌,洗完脚要擦干,防止细菌滋生。

一些足部已经出现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其足部对温度的感知迟钝,泡脚时需要家人来掌握水温,以免烫伤。

6. 保证睡眠

睡眠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并增加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含量。每天应该养成不间断睡足7~8 小时的习惯。

7. 戒烟

吸烟除了会直接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糖波动外,还会损害呼吸道、胃黏膜,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引起末梢血管循环不畅,大大增加末梢神经炎、脉管炎、足部溃疡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好心情不仅能防止血糖波动,还能帮助降糖

一般糖尿病的病程都较为漫长,糖尿病患者除了疾病给身体带来的损伤以外,往往精神压力也很大,所以要注重情志上的自我调摄。

坏心情会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即使有些患者在饮食、运动、服药方面都做得很好,可血糖还是很容易波动,这就是不注重心理调节的后果。

当人感到紧张和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还会促使体内分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在一段时间内会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过大的压力、过于低落的情绪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会反过来影响血糖水平。情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在中老年人身上更明显,当不良情绪反复、持久作用于机体时,还可能诱发糖尿病,并使病情反复或加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 惧怕胰岛素

有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对于胰岛素的认知有误,认为久用胰岛素易导致成瘾性,而且天天打针太麻烦、怕痛等,因此对于注射胰岛素不积极。应给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克服这种心理。

2. 低血糖带来的坏心情

糖尿病患者有时候会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会导致心慌、手抖、出汗、迫不及待地要吃东西等不适,非常容易影响人的心情,导致慌张、暴怒或者悲伤,所以,应加强对低血糖的认识,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焦虑、恐惧

当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后,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自己失明、患糖尿病足、肾功能减退等,担心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求职、婚姻等产生不良影响……其实糖尿病并非如此可怕,只要治疗和预防得当,是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患者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享受人生。

4.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影响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容易产生不配合治疗的想法,从而更影响血糖的控制,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实在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应争取医师的帮助,分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5. 经济负担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漫长,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是负担不起的,这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是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正规治疗。调节心理的几点建议

1. 学会倾诉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家庭治疗、与病友交流、与医护人员交流等方式说出自己内心的困惑、焦虑,争取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2. 积极了解糖尿病

当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后,应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如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学习班,订阅一本糖尿病科普期刊,并多与病友交朋友,交流各自的经验体会,向他们学习有益的防治手段,解除孤独无助感。

3. 适当发泄

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要放在心里,寻找适合自己的又不会伤害到他人的方式,适当宣泄调节。

4.适量运动

通过参加有益的活动,如打球、登山等,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压,也有利于驱散焦虑、抑郁情绪。

5.修身养性

比如,看看书,听听音乐,或是做深呼吸,以保持心理稳定,消除不必要的紧张。特效穴位按摩降糖

穴位按摩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运行,而且具有简单易学、安全有效的特点,是糖尿病家庭调养不可缺少的部分。

注意:糖尿病并发皮肤病变时影响到的相关穴位不宜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凹陷处,约在足底第 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临睡之前先用热水泡脚,水温以38~40℃为宜。泡洗10 分钟,擦干后再将两手互相搓热,左腿盘放在右膝上,用右手掌搓擦涌泉穴36 下;再将右腿平放左膝上,用左手掌搓擦涌泉穴36下,再屈伸双脚趾数次,静坐片刻即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用拇指按、揉压、推揉、重拨,直到产生痛感。◆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拇指按揉片刻,再慢慢放开,重复5 次。◆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手虎口自上而下,擦双侧包括肾俞在内的腰肌2 分钟左右。◆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内庭穴

内庭穴位于足背部,在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将食指和拇指分别放在足背和足底,上下相对掐揉内庭穴10 分钟。◆然谷穴

然谷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位置,位于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每天晚上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穴,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关元穴

关元穴在脐下3 寸,腹中线上,将双手搓热后快速摩揉此穴位,每次2 分钟。◆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髌底内侧端上约2 寸。按摩时屈膝,手掌掌心朝下,指尖指向大腿,按在髌骨上,拇指放在大腿内侧血海穴处按揉3 ~ 5 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第二章中医名家妙方降血糖

糖尿病并不是现代才发生的疾病,其在古代被称为“消渴”,历代名医都针对消渴开过药方,有的流传至今。经过临床试验发现这些古老的方子确实有降糖的功效,并且注重内在调理,从里止渴,在内降糖,并且在降糖的同时,调和五脏,共奏健康乐章。白虎汤——清热生津,止渴降糖适合肺胃郁热、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来源《伤寒论》

原料:

石膏50克(包煎),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

做法:

上药放入砂锅中,加3碗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煎成1碗。

用法 :

每天晚饭后1剂,7日为1个疗程。妙方有理石膏和知母专清胃热,可除烦止渴;甘草和粳米具有益气生津、滋阴补气、养胃和中的功效。四味药搭配,一清一补,起到清热生津、缓解口干、止渴降糖的作用。对症加减:加5克人参,称为人参白虎汤, 补气效果更强,适合胃气虚的人。家庭食疗方

小米粳米紫薯饭(215千卡)

原料 小米20克,粳米30克,紫薯50克。

做法将小米和粳米淘洗干净;紫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熟即可。

功效 清热生津,防止餐后血糖骤升。

西芹炒百合(50千卡)

原料 西芹100克,鲜百合20克,胡萝卜30克,盐、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西芹摘叶、洗净切段;百合洗净掰开;胡萝卜洗净切丝。锅内加少许油烧热,下入西芹、百合、胡萝卜翻炒至熟,调入盐即可。

功效 排毒清热,生津润肺。

百合荸荠豆浆(40千卡)

原料 鲜百合20克,荸荠100克,黄豆30克。(双人份)

做法将百合洗净,荸荠洗净去皮切块备用。黄豆用清水浸泡1小时。所有材料放入豆浆机中,加适量水打成豆浆。

功效 清热生津,健胃降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