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玩儿三国杀:主公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2:38:12

点击下载

作者:王路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办公室玩儿三国杀:主公篇

在办公室玩儿三国杀:主公篇试读:

前言

每一位主公都曾经是忠臣,正如每一位大叔都曾经是正太。

当曹操在官渡对峙袁绍、粮草不足的时候,可曾料到他日后会有剑履上殿、筑铜雀台的一天?

当刘备在白帝城兵败如山倒、绛帐托孤的时候,可曾想起他之前寄人篱下、马齿徒增的年光?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幸好有“三国杀”,让我们得以重温“万箭齐发”的刀光剑影、“桃园结义”的英雄豪情、“五谷丰登”的累累硕果、“无懈可击”的固若金汤。

商场如战场。读三国谋略,看青梅煮酒英雄再临;话锦囊妙计,观天下大势商场风云;论武将攻防,察企业竞争针锋相对。

当孙权脱下战袍,坐上现代企业的总裁交椅上的时候,他会展现出另一种形式的叱咤风云吗?

若果张角生在今天,他有把握以草根身份平步青云成为白手创业的营销大师吗?

如果三国中的主公和文臣武将们都在MBA班上相遇,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此时的青梅煮酒,讨论的话题不再是战场逐鹿,而是商海风云。只是,英雄仍然是英雄。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博大宽广的胸襟,高瞻远瞩的眼光,敢做敢当的魄力,就具备了英雄的基本素质。

商海就好比“三国杀”的战场,只是“主公”们成为了一个个企业家、董事长、总裁。

也许,经历了商海浮沉的这些“主公”们对于在职场“三国杀”中如何操作各种“锦囊牌”早就驾轻就熟了,他们之所以还会来到MBA课堂上,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个平台来结识更多的人,发掘属于自己的“忠臣”和可资利用的“内奸”,获取更多的资源,使自己在商战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一个人能从“三国杀”游戏中得到借鉴,以至于可以在职场竞争、企业管理的“三国杀”中拿下很高的胜率,把“三国杀”游戏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就可以称得上“玩儿到位了”。游戏的魅力并不仅仅在游戏本身,还在游戏之外。正因如此,“三国杀”不仅能够在家里玩儿、在朋友聚会上玩儿,还能在办公室玩儿。无论你是老板,还是都市白领、蓝领甚至金领。

有鉴于此,本书的“三国谋略篇”谈为人处世的道理:何时方、何时圆、何时曲、何时直。“锦囊篇”谈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则:如何运筹帷幄、如何纵横捭阖。“武将攻防篇”谈团队的领导和市场的竞争,既有如何与自己的下属配合作战,又有如何与竞争对手博弈。

在这本书里,你会觉得,原来刘备、曹操、诸葛亮这些角色离自己很近。卷一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卷一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01三国谋略篇

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三国时代,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全才”型领导者。从经营企业的角度上来看,曹操身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是他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善于灵活变通的头脑。在识人用人方面,曹操比刘备稍逊一筹,但在经营管理方面,则远远超过了刘备。曹操的气度和格局是刘备、孙权以及当时的任何人所无法比拟的。奸雄:曹操事业的成与败

逐鹿中原是一场博弈,“三国杀”也是一场博弈。从博弈的角度看,二者都是在敌我双方并存的多方势力之中找准自身定位,认清战略格局,把握进攻时机,寻求最终胜利。不同之处是,逐鹿中原是一盘大的“三国杀”,而游戏中的“三国杀”却是一场“小规模”的逐鹿中原。

企业的发展、事业的成败,这二者本质上也没有太多的区别——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都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都是攻与防的关系,都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

我们不妨从“三国杀”的视角来看曹操逐鹿中原的事业。

1.从忠臣到内奸再到主公:曹操事业的关键三步棋

一局“三国杀”开始的时候,第一步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的身份,是主公是忠臣?还是内奸还是反贼?

需要知道的是,一场大的“三国杀”是由无数场小“三国杀”组成的。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战略格局有不同的变化。相应地,每个人的身份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曹操并非一开始就是主公,他也有给人打工的时候。汉朝末年,他和刘备一样都是为衰落的汉王室打工,去镇压张角的黄巾军。后来虽然没有挽回汉王室的衰落,他却借此机会取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讨伐董卓之后,他就开始单干了。从此以后,曹操再也没有依附过别人。而刘备则依附过曹操、刘表,颠沛流离东奔西走,第一块拿得出手的地盘——荆州还是从孙权那里借来的。两人虽然依不同的身份选择了不同成长路线,都从打工仔干到了老板,从最初的忠臣干到了后来的主公。所以说,每个成功的英雄背后都有着艰辛的奋斗历程。

给汉王室打工的时期曹操的身份是忠臣,讨伐董卓的时候,忠臣的身份也比较明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曹操的身份更像一个内奸,到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实质上的主公。

一场大的博弈中有很多小的博弈,每个小博弈都代表着个人势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个人势力和天下战略格局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中,每一个时期需要扮演的角色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曹操在做忠臣的时候,可能想的并不是杀尽反贼取得最终的胜利。其一,以曹操当时的力量,并不足以消灭所有的黄巾军,毕竟当时曹操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其二,恐怕曹操也不甘于以一个忠臣的身份取得胜利,他更想以一个主公的身份取得胜利。所以,虽然征讨黄巾军并没有挽回汉室的衰微,但即使是有这个机会挽救汉王室,那也不是曹操想要的。那样的话,曹操就只能体验一个角色了,也不会有后来三国鼎立的精彩纷呈。“三国杀”中,内奸在最初就是纯粹的忠臣角色,不然的话,和四个反贼相比,一个主公和两个忠臣胜出的几率很小,内奸在这个时候扮演忠臣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是可以让力量向主公一方倾斜,因为主公和忠臣是正义的角色,正义的角色敢于亮明自己的身份,而反贼之间则会互相猜测身份,从而产生一些内耗,使得主公一方势力略占上风。

第二是可以以内奸的身份隐藏在忠臣之中伺机待发。这时候主公会把内奸当做忠臣来对待,由于忠臣不止一个,其他忠臣也会暂时把内奸视为盟友,这样就使得自己更加安全了。

如果不是一开始充当忠臣的角色去攻打黄巾军,曹操的势力也不会发展得那么快。许邵对曹操的评价,也是后人看来对曹操最精准的定位,叫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见,曹操之所以成为奸雄,是因为恰逢乱世。在攻打黄巾军的过程中,他积累了带兵作战的经验,这点十分关键。这说明曹操的战绩是靠自己的实力一点一点打上去的,而不是像袁绍那样作为一个官二代直接买了一个高级别的号来参与游戏,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击败袁绍。

其次,如果不是在后来曹操及时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就不能由小做大。打败黄巾军只是第一步,是曹操事业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由小做大的过程,后来的官渡之战则是由大到强的过程,这三步棋,是决定曹操整个事业的关键。

2.乱放AOE很危险:滥杀无辜的奸雄

AOE这个词来源于网游“魔兽世界”,指的是“范围性作用技能”(Area of effect),即同时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造成攻击。后来“三国杀”玩家借用了AOE这个说法,指代“南蛮入侵”和“万箭齐发”这两种锦囊牌。“三国杀”中,曹操是非常威武的一个角色。

他威武的特点就体现在“奸雄”技能上,他可以立即获得对自己造成伤害的那张牌。这意味着,只要有人出“南蛮入侵”或“万箭齐发”,他就有机会将其收入囊中,只要他愿意。

这样,他就有可能在手中囤积两张甚至三张被称为AOE的牌。

这个威力就大了。

每人只有三到四滴血,几个回合过后,必然有人失血,这时候曹操放出AOE,很容易就挂掉一两个对手,挂掉一个反贼就可以拿三张牌,可见曹操爆发力之惊人。

但是,爆发力强并不总是好事。

攻击对手的时候也伤害到自己人,甚至对自己人伤害更惨重。

如果一不小心,AOE掉了一个忠臣,那么只好丢掉所有的武器和装备“裸奔”了。

历史上的曹操吃亏就在这方面。

曹操杀吕伯奢、杀陈宫、杀粮官、杀心腹侍卫、杀杨修、杀孔融、杀蔡瑁和张允、杀华佗……

曹操杀掉了太多忠实于他的人。

从事情的结果导向上来看,也许杀粮官是一个无奈之举;但是杀蔡瑁、张允就铸成了赤壁之战的大败。

后来杀华佗则更是导致曹操挂掉的直接原因。

放AOE,不可不慎重。

3.找个够资格的玩家做对手: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曹操是一个诗人。

如果让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曹操的身份,大多数人都会用“奸雄”这个词,只有少数人会用“英雄”这个词。

剩下的人可能会有人把曹操称为“诗人”。

曹操和刘备、孙权一样都是英雄,都是政治家。但曹操的角色并不局限于此,他还是一个军事家。作为军事家,曹操的身份和诸葛亮、周瑜等人一样。然而,除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双重角色之外,曹操还有第三种角色——诗人。《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备、孙权没有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诸葛亮、周瑜,乃至后来夺得曹家天下的司马懿都写不出这样的诗篇。

同是英雄,理解曹操区别于其他英雄的关键就是理解他的诗人情怀。

只有他是一个诗人,也只有他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狂言狂语。

只因他是一个诗人,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成天居家种菜的刘备有扫平天下的大志,在刘备还是一个小人物的时候,对他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建安五年春,衣带诏事发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袁绍是曹操的大敌,曹操却坚持认为刘备才更值得重视。

历史告诉我们,曹操的判断是对的。

很多人不解,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为什么不把刘备杀掉?

这是一个很意味深长的问题。

英雄之间,惺惺相惜,假如失去了刘备,就不会有后来精彩纷呈的三国鼎立时代;假如失去了刘备,曹操的一生应该会很寂寞。

作为一个诗人,曹操一定不甘于这种寂寞。少年英雄:懂得兵不厌诈的道理

曹操的父亲是曹嵩。曹操少年时候性格很顽劣,他的叔父经常在他父亲曹嵩面前吿曹操的状。曹操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路上,曹嵩看见曹操时,曹操正躺在地上打滚,口吐白沫,装作疯癫的样子。他叔父立马去告诉曹嵩,曹嵩过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正常无事,感到疑惑不解。曹操告诉曹嵩说,平时叔父对他有意见,因此才会说他中风。自此以后,曹嵩就不怎么相信曹操叔父的话了。

曹操很不简单。牛人往往从小就表现不一般。

当然,从小表现就卓尔不群的人未必是英雄,也可能是神童。少年英雄到后来一般都能成就大事业,而神童往往未必。

这就像同样起步的两个小型企业,在一开始都发展迅速,但是在越做越大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就开始不断出现各种问题。诸如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投资融资方面的问题、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另一些企业能够顺利解决这些成长中的问题,或者是让这些问题为成长带来的阻力减少到最小。前者是神童企业,后者是英雄企业。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在一个关键的方面非常有竞争力,比如市场或者技术;但在其他方面存在短板。而后者不见得在哪一个方面竞争力很强,但在每一个方面都没有太明显的劣势。一言以蔽之,就是竞争力结构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北海孔融,也就是我们从小就听说过的四岁让梨的那位,曾经被人讽刺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曹操当然和孔融不一样,孔融是一名天才儿童,但曹操是一位英雄少年。天才儿童的典型特点是智商高,记忆力好,能言善辩。而英雄少年则是在小时候就做出非常之人才能做出的事情。

一个人的个体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叫做知,一方面叫做行。天才儿童通常表现在知的方面。比如很小的时候诗文就写得非常好,能言善辩,典型的例子是方仲永。而英雄少年表现在行的方面,比如传说七岁做丞相的甘罗。

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未来事业成败的角度来看,天才儿童其实未必代表上天的恩赐。相反,却可能成为陷阱。为什么?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自负的心理,这是一种自我认同的表现。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别人夸奖你的某个优点时,你就容易以此自矜,于是在这方面走得越来越远。如果一个人从小被人夸文章写得好,他就会努力去把文章写得更漂亮。他有十分精力就会用九分花在写文章上,花在言辞辩论上,而不是具体做事上。这样就容易尚空谈而不务实。三国归晋之后,空谈作风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物极必反,三国时期的英雄们都很务实,注重务实,到了晋朝就开始转而务虚,大谈老庄和周易、尚玄学,服五石散。

英雄少年不一样。他不需要智商很高,不需要计谋很深,他只需要简简单单地把他的想法实现就可以了,哪怕这个想法很肤浅很幼稚。但是,这个实现的过程,却远非那么简单。

曹操的这个计谋很高明吗?不一定。如果这个花招的使用对象不是自己的叔父和父亲,而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我想,能想出这种办法的儿童不在少数。很多儿童能想到同样的计谋,但是未必敢用。而敢于用在自己叔父和父亲身上的,古往今来恐怕也没有几个。曹操是其中的一个。

这体现了曹操从小就敢作敢为的性格。曹操后来事业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他从小就具备的这种性格以及基于这个性格而养成的习惯密不可分。

曹操使用计谋瞒过自己的叔父和父亲的故事,体现出了“兵不厌诈”的道理。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应用在企业商战之中。兵法中的所谓“兵不厌诈”就是:“兵者,诡道也。”主张在战争之前隐藏自己的实力,造成敌人错误的估计,然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要诀就是:要避开敌人的锐气而攻其暮气,扰乱敌人军心,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以逸待劳乘虚而入,即是所谓避实击虚,多放烟雾等策略的运用。迷惑敌人,保护自己,然后一举得手。

需要注意的是,“兵不厌诈”、“兵以诈立”,这些观点均说明,兵战的战略要点是不讲诚信,充分使用欺诈手段。现实的商战中虽然也存在大量的不择手段,你死我活的欺诈案例,但是毕竟不是主流,从商战的本质来分析应该是:商战需要诚信、信用,而不能使用欺诈手段的。由此,商战战略的核心是“信用”。商战战略的实质是企业信用与品牌的建立和构建。商家如果想在短期内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采取一些故弄玄虚,放烟幕弹,让竞争对手摸不透、看不清自己的战略意图,达到震撼性的效果,迅速抢占市场,也无可非议,但是前提是不能采用损人利己的损招和阴险手段。杀吕伯奢和陈宫:疑心太重误大事

曹操的计谋多,而且执行力强,是一个想到什么计谋都能够果断落实的人。他不会畏首畏尾、思前想后,担心顾虑。这是曹操的优点。但是,优点从来就不单单是优点。很多的缺点都是由优点派生出来的。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仔细分析会发现,疑心很重其实就来源于他的计谋多和执行力强这些优点。他自己计谋很多,经常算计别人。正因如此,他才特别担心会被别人算计。这是以己度人的习惯。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会对别人使阴谋耍花招的人会总是担心被人算计。像刘备行事仁德,光明磊落,待人以诚,几乎没有对手下哪位将士起过疑心。诸葛亮一直对魏延心存芥蒂,认为魏延必反,但刘备在世时始终信任魏延、重用魏延,而魏延也从来都在卖命地效忠刘备。

杀吕伯奢和陈宫一节,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生性多疑的第一次表露。

陈宫是一个不错的谋士,如果他愿意跟着曹操干,在后面可能会像郭嘉、荀彧一样立下大功。可惜,这一次杀吕伯奢的事件让陈宫觉得曹操疑心重跟随曹操看不到希望。这是曹操的遗憾,也是陈宫的遗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用人之道的经典。但是按照这个理论,曹操几乎就无人可用了。曹操几乎怀疑所有的人。赤壁战败之后,曹操在所有谋臣面前大哭,说:我并不是哭我自己,我是哭奉孝(奉孝是郭嘉的字)啊!倘若奉孝还活着,我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惨败!听到这番话,所有谋臣顿觉颜面无存。

其实,对别人起疑心往往并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曹操在行军时怕有人夜里暗杀他,于是告诉贴身侍卫说:我梦中好杀人,睡着之后你们切勿靠近。夜里曹操故意把被子弄掉到床下,一个亲近的侍卫前来帮他盖被子,曹操拔剑而起杀死了他。如果曹操不是生性多疑,就不会担心夜里遭人刺杀,更不用把自己帐前忠心耿耿的护卫杀掉。

可见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背负着多么重的精神负担!心理上一直有这么重的包袱不能甩掉,势必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此外,自己性格的多疑,更是容易被对手利用的一个弱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正是拿捏准了曹操疑心重这个特点,才敢于在起雾的半夜发20只小船渡到江北,如果曹操当时敢于发一小队兵,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就不可能成功。明朝的崇祯帝性格多疑,结果被满清人利用,使用反间计,杀掉了忠臣袁崇焕。割发代首:处变不惊灵活变通

曹操发兵宛城时正值麦子收割的季节。大军路过麦田的时候很容易践踏坏农民的麦子。为了避免行军扰民,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不料行军过程中曹操自己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既然军令如山,他于是让执法的官员对自己进行处罚。按照军令规定,践踏麦子者应斩首。可是执法官认为三军不能没有主帅。于是,执法官按照《春秋》上的道理,说不应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但是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是无法取信于全军将士的。即使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所以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曹操下令大小将士都不准践踏麦田,如有践踏者,一律斩首。谁料曹操自己坐骑受惊,闯入麦田,践坏了一大片麦子。

如果是你,你怎么办?这是一个难题。“大小将士”,当然包括曹操自己。斩首,可能吗?不斩首,出尔反尔,面子往哪里放?

但是曹操很淡定。这就是牛人和常人的区别。

常人和牛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斩自己的首是不可能的。常人就会想,既然前者不可能,只有后者一种选择,那我只好出尔反尔,军令取消。这相当于自己打自己一巴掌。

牛人面临这种情况就想,既然前者不可能,那么我就选前者。为什么呢?正因为它实现不了啊。——不是我不想做,是做也做不成。但是,就是要做一个样子。事情成不成不要紧,样子一定得成。为什么?事情是做给自己的,样子是做给领导和下属看的。有些时候,要注重里子忽略面子;有些时候,要注重面子忽略里子。能把握住这二者之间的平衡才叫牛人。当时曹操面临的情况显然是里子面子都难兼顾,一般人面临这种情况,只好要里子不要面子,但是曹操不,曹操既要里子也要顾全面子。

曹操有功夫,这功夫基于他对群众心理的深刻把握。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成为一个好领导。可以说这一招曹操运用得炉火纯青。且随便看个例子,比如说望梅止渴。大军前行,将士渴得不行了,找不到水喝。曹操说稍安勿躁,前面有一片梅林。真有吗?没有。典型的画饼充饥,但是不要紧,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想到梅林就止住了口渴。越是牛人就越擅长把握群体的心理。

曹操正是因为把握到了手下将士的这个心理,才知道他选择斩首一定会受到阻碍,那么他就可以放心地选择斩首了。常人之所以不敢选择斩首,有两点原因,一是对群众的心理把握不到位;二是没有足够的胆量。常人害怕万一没有人规劝阻拦的话,难道我还真得把自己头颅割下来不成?所以不敢放心地要求自斩头颅。曹操敢于选择自斩头颅,看似一个容易的选择,背后却体现出了牛人和常人在两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一是要处变不惊;二是要懂得变通。

现在,第一步做成——曹操选择自刎,被下属死命劝下了。

这不是全部,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问题才解决一半。这个时候把曹操换做常人的话,仍然会出问题。这是一个台阶该如何下的问题。既然我自刎不成,军令又不能处罚我,那么只有把军令取消了。取消了军令,就收不到曹操想要的效果。曹操想要的是,第一自己不能被斩首,第二不能取消军令。那么怎么办?割发代首。

你可能会说:这也太假了吧!——当然不是。

我们在读历史故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其中的人物要么好假,要么好傻。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是现代和古代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以至于我们不能站在古代人的视角上看待一件事情。

割发,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剪头发没有肉体上的痛苦,但在古代绝对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古代的刑罚就有一种是削去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便割去的。换个角度想,假如割发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曹操这个决定岂不是太虚伪了?以曹操的伪装水平,装到大家都能看破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丢人。我们这么理解,是侮辱曹操的智商。

当时的割发,大概类似于今天的裸奔。裸奔当然没有任何肉体上的痛苦,却是一件很羞辱的事情。也许再过一千多年以后,裸奔成了家常便饭,以后的人在看待今天的裸奔行为时,也会有我们看待当年曹操割发行为一样的疑惑。需要知道的是,曹操选择类似于裸奔的方式接受军令惩罚,需要很大的勇气。

必须理解割发这一行为的意义,才能明白割发代首这个故事。常人在面临曹操的处境时,既然被下属劝阻了不能自刎,也不会选择割发来惩罚自己。不是不选择,而是在当时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根本想不到有割发这种选择。曹操能够想到这点,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他当时心里一点都不乱,很淡定,才可能想到这样的惩罚措施;二是他敢于接受侮辱,为了军纪的严明,自我侮辱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曹操的这一自刎,一割发,简单两个动作,就将他的牛人本色和普通人泾渭分明地划分开来了。官渡之战:把握关键才能取胜

官渡之战是曹操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役,第二重要的是赤壁之战。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四次,分别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其中发生在三国时代的有两次,这两次曹操都参加了。经过这么多大风大浪的人不是英雄都难。

这两场战役,第一场曹操胜利了,奠定了曹操的霸业基础。第二场曹操失败了,开辟了天下三分的局势。

然而官渡之战胜利得很不容易。

曹操的兵力少,袁绍的兵力多,从八月初打到九月底,曹操的粮草将近用完,快要坚持不住了。这个时候曹操开始犹豫要不要撤军?如果这时候撤军了,曹操就等于放弃了成就雄图霸业的大好机会。

所以,人生功业成就的大小通常不是由很多小事件决定的,而是由关键的几件大事决定的。

这看似与一个很广泛流传的说法相矛盾——“细节决定命运”。

其实“细节决定命运”这句话是并不全对,通常决定命运的只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几件事情,不会超过十件。

你把小事情和细节处理得再好,关键的几步走不好,就只能在小范围内提升进步,到了一个瓶颈之后,再也突破不了了。

这种情况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体现得特别明显。你的能力比办公室里所有人都优秀,很好,你可以提到办公室二把手的位置。但是,只要一把手不升迁或者调走,他的位置你几乎没有可能突破。这种情况下就得熬年头。无论你在细节方面做得多么优秀,没有人品爆发般的运气是很难突破这种瓶颈限制的。除非你自己主动放手一搏。

比如,从周围人都羡慕得流口水的机关单位领导职务上主动退出,然后下海经商;或者一个商人放弃自己熟悉的行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去冒险。这些都属于放手一搏的例子。放手一搏有风险,搞不好自己就“挂了”。想胜利,运气的成分不可或缺。

曹操犹豫不定的时候荀彧发话了: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所谓危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危险,第二是机会。这时候曹操的势力还很弱,没法和袁绍相提并论。如果这一战打赢了,一切都有了。这个结果很诱人。但是诱人的构想并不一定真实,首先要考虑这种结果到底有没有可能。这一点,曹操考虑不透,谋士荀彧考虑透了。他认为,袁绍和曹操区别的关键在于袁绍不能用人,而曹操善于用人。人少并不可怕,关键是能不能为我所用。根据这一点,荀彧就断定曹操取胜有把握,而且把握还不小——“何向而不济”!

这是从宏观上分析,仅分析这一条还不足以让曹操信服。荀彧又举了一个例子,楚汉相争的例子,当时楚强汉弱,汉军胜利了。今天曹操和袁绍兵力的差距还没有当时刘邦项羽的兵力差距大,而刘邦和项羽的区别也在于会不会用人,形势与曹操袁绍的对垒类似,所以这种情况下取胜是有把握的。然后,荀彧又从战略方面讲,曹操画地而守,相当于掐住了袁绍的咽喉,袁绍不能进军,这样僵持下去,一定会有变化。只要有变化,就是出奇策拼计谋的时候,这对曹操有利。综上所述,一定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读了荀彧的信,曹操立马明白了。所以说英雄不一定很聪明,但悟性一定不能差。尽管曹操自己一开始没有想清楚这一点,但经过荀彧一点拨,立马搞明形势。曹操吃了这个定心丸之后,就决定放手一搏了,从而有了出奇制胜的官渡之战。锦囊篇:南蛮入侵“南蛮入侵”是“三国杀”中的一种非延时类锦囊牌。当一个玩家打出“南蛮入侵”时,其他所有玩家必须出“杀”或者“无懈可击”(有特殊武将技能的角色除外)。“南蛮入侵”和“万箭齐发”这两张锦囊牌被广大玩家称为“AOE”,即范围性攻击。“南蛮入侵”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牌,一般的武将遇到“南蛮入侵”都会比较头疼。然而,有几个特殊的武将不仅不惧怕“南蛮入侵”,甚至可能喜欢“南蛮入侵”。这几个人是曹操、关羽、赵云、孟获、祝融。奸雄技能与“南蛮入侵”:弃子取势着眼大局“三国杀”游戏中,曹操不害怕“南蛮入侵”是因为曹操可以选择掉一滴血来将“南蛮入侵”收入自己的囊中。在一桌八人局的游戏中,自己打出一张“南蛮入侵”,就像同时对其余七个人发起攻击。以自己损失一滴血的成本,得到这么好的攻击效果,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三国杀达人说“奸雄”是曹操的武将技能:只要任何一张牌造成了曹操的失血,他就可以立即将那张牌收入囊中。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需要弃子取势。有时候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损失不会对企业的未来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形势的好坏却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这个时候,企业往往会宁愿选择承受一点经济损失,来取得大势上的主动,如抢占市场先机和消费者的信任等等。“南蛮入侵”这张牌一定要在大家血量都不多的情况下放出来才最具有杀伤力。如果所有玩家都是四滴血,放一张“南蛮入侵”之后有些对手玩家可能会变成三滴血,但是三滴血和四滴血差别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在每个玩家都只剩下一两滴血的时候,再放“南蛮入侵”就威力巨大了。

企业采取“损血取势”这一招必须把握好几点:第一是企业在“损血取势”的时候,要确保这一举措造成的损失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如果因为这个决策行为而在财务上出了问题,就相当于收“南蛮入侵”时一不小心让自己失血过多死亡了,这一个问题我们会在下一节深入探讨。第二是在损血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能够成功“取势”,也就是确认这张牌是“南蛮入侵”,而不是一张普通的“杀”。第三是要保证收入“南蛮入侵”的时候其他玩家的血量不多,从而“南蛮入侵”能够在下一回合对其他玩家造成伤害。例如海尔的张瑞敏在1985年砸冰箱的行为就是“损血取势”,但如果放在今天,某个家电企业再做出砸冰箱的行为,很有可能被视为作秀,这样就很难起到积极的效果。

曹操是瞒瞒集团的CEO。

瞒瞒集团如今是“世界500强”。但曹操却是从一个典型的草根成长起来的。

少年时代的曹操并不像一个将来会有出息的人。临毕业前,其他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曹操却天天上网玩游戏、和同学聚会吃吃喝喝。他投了几份简历,却没有一家单位要他。曹操想:也许是我长得太不帅了,现在的单位招聘都是以貌取人,没有办法。有次曹操突发奇想,把同学崔琰的照片贴在自己简历上,果然,他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而且是某个机关部门,当然,招聘的是没有编制的雇员,有编制的是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去的。

面试官看看简历,再看看曹操:“照片上的人不是你吧?”“没错,不是我。”曹操平静地说。“你怎么能够贴别人的照片呢?”面试官生气地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诚信!”“和其他应聘者相比,您觉得我的简历内容怎么样?”曹操不卑不亢地问。“差太远了!你既没有实习经验、又没有学生会工作经验、还没有拿过奖学金,而且,你连最基本的从业资格证都没有!你看一下,这一摞简历中有哪一份简历是像你的简历这样没有说服力?”面试官说,“如果知道照片不是你本人,你这种简历根本不可能通过筛选!”

曹操猥琐地笑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别人的照片的原因,至少我的简历是货真价实的,上面每一个字都是我的真实经历。”

面试官哑口了。旁边一个一直不动声色的老领导说:“把他留下吧。”

曹操离开后,老领导对面试官说:“虽然照片上的同学看起来相貌堂堂,但这位来面试的同学更像是能干大事的人啊。”

曹操因为用他人照片做自己简历的事情,在单位一直不太受人待见。但是不管怎样,他总算有一份工作了。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曹操就不可能在许都这个大城市留下来,也就不会有以后飞黄腾达的机会。

所以,很多事情真的是命运。南蛮在手不可轻动:找准时机再出击

前面讨论了曹操遇到“南蛮入侵”该不该收入囊中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曹操手中有“南蛮入侵”的时候要不要放出来,什么时候放出来。

每一次手中有“南蛮入侵”就立马打出这张牌的曹操绝对不是一个好主公。就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并不是在每次研发出新的产品之后就马上推向市场。如果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强,研发周期相对较短的话,在每一次研发出一款新产品之后,总需要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推向市场。这个时间差是为了上一款产品在市场上有足够的消化时间。例如,在Iphone 4上市之后,苹果公司并不急于推出Iphone 5,在全球消费者翘首以盼很长时间之后推出了Iphone 4S,这种营销策略的目的就是给予市场足够的时间来消化每一款产品。

同样,如果曹操每次入手“南蛮入侵”时就急于打出的话,势必让场上的忠臣受损伤,甚至有挂掉的可能。一旦主公不小心造成忠臣失血死亡的话,就要弃掉所有的手牌和装备牌,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所以曹操作为主公时,在手里有“南蛮入侵”的时候一定要等到忠臣的血量足够多,或者确保忠臣手中有杀的情况下才能放心地打出“南蛮入侵”。这就是企业对市场机会的把握。

把握机会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寻找机会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导活动。所谓市场机会,是指市场出现某种形势和趋向,为企业提供了经营成功的可能性。经营者的责任是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理解市场机会要注意区别环境机会与经营机会。从环境机会意义上分析,只要社会上存在着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那么就存在着企业的市场机会。但就某一具体企业而言,这些机会并不一定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当环境机会能为企业所利用的时候,才是企业的经营机会。

也就是说,并非在所有时候打出“南蛮入侵”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所有玩家都有丰富的血量或者刚刚“五谷丰登”将“杀”牌入手之后,再打出“南蛮入侵”效果就会很差。所谓环境机会能为企业所利用的时候,正是“三国杀”场上的玩家都血量不多的时候,或者手牌不多的时候,这时候“南蛮入侵”的威力会相当之大。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打出“南蛮入侵”的合适时机呢?就需要主公留心每一个玩家的血量和手牌数目,并通过打牌风格进行探索和推理。

企业获得市场机会也需要探索。企业为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在探索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探索的领域越宽广、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机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如果曹操作为主公时打出“南蛮入侵”只是想针对游戏中的某一个对手的时候,就需要确定该玩家手中有没有杀或者“无懈可击”。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观察该玩家是否对周围的对手有过攻击、是否在刚刚与其他玩家的“决斗”中打出了杀,以及是否在刚刚过去的“南蛮入侵”或者“乱武”技能的发动中打出了杀。这些观察就类似于企业为获得市场机会进行的探索。

曹操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并不爽。

作为一个没有编制的雇员,拿的是正式员工几分之一的工资,做的是各种打杂的事情。

好在这个世界上命运总是会垂青运气好的人。

一切改变都从曹操和学长的那顿饭开始。

有天曹操跟一个学长吃饭。他只比曹操高一届,却已经在某大型国企做中层管理人员了。曹操表示羡慕他的收入水平,他却说:阿瞒啊,我刚毕业时比你现在的情况差远了。

学长本科毕业后有半年多时间没找到工作,后来进了上海一家搞外贸的企业,工作是翻译产品说明书。觉得不满意去考公务员,考上了,干了没多长时间觉得不适合自己又辞职了。然后在一家国企干了三年,升到了部门经理。

曹操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在机关待,他说他现在的工资是公务员时候的三倍还多。

曹操问他有没有什么经验,他说基本靠运气。

曹操心想,既然“基本”靠运气,那么除了运气之外肯定还有其他东西可以挖掘。你讲运气等于在敷衍我,是藐视我的八卦能力。于是,曹操决定要套一下他究竟有什么经验。曹操问:“那你在工作中最大的经验是什么?”

他笑了笑,反问曹操:“你工作到现在有什么经验体会?”

曹操心想:呃……你真适合去做新闻发言人,这么会踢皮球。于是说:“我到现在为止工作都是打杂,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体会就是领导要求的事情尽量办好呗。”

学长说:“网上有篇文章,不知道你看过没有。说一个刚毕业的挺优秀的小女生到了一家单位,每天的工作就是贴发票,她干了3个月想辞职,被经理挽留教育了一番,经理问她有没有从贴发票的工作中学到什么,她说贴发票能学到什么呢?领导说‘我当时也做过贴发票的工作,我准备了一个EXCEL表格,把发票的项目仔仔细细列出来,从中能看出公司的钱都用在了哪些地方。’那个小姑娘听了经理的话又坚持了3个月,最后还是辞职了。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曹操说:“那个经理讲得有道理。从细节和小事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要善于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呵呵,”学长笑了,“我觉得那个经理说的都是屁话。”——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而且完全不顾及曹操的面子。“为什么?”曹操很弱智地问。“给你1块钱去买一顿晚饭,你能够买到的最好吃的也就是1块钱的价值。给你100块钱去买顿晚饭,你不用考虑怎么买,买回来的都比1块钱的要好吃。”学长停顿了一下说,“同样,无论你怎样挖掘发票中的信息,你花3个月时间贴发票都不如你花一上午时间跑出去和客户谈项目学到的东西多。就算你这个项目谈崩了,谈得要多失败有多失败,也比你3个月贴发票没出一点错误学到的东西多。再说了,如果你想从发票中看公司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就像你想通过统计局的数据来了解经济形势一样。”

曹操突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学长又说:“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小事情、什么是大事情。我在机关上班的时候,我们局长以前是全市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他在做科长时是全局最年轻的科长,做办公室主任的时候是最年轻的副处——而我现在收入已经超过了他,当然,他肯定是有额外收入的。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待在机关里,混到最好将来顶多是像他现在一样。——实际上,他最早做到正处的时候是在13年前,也就是说他13年来没有再往上升过了。其实,你随便找一个官员看他的履历,很多人都曾经是最年轻的什么长,但是没有一点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干过几件很牛的事情,都有过一段两段很牛的时期,但是,很多人都不具备将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能力。你到一个阶段停滞了,你的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到此为止了。”

学长喝了口茶,点了一支烟,停了有半分钟没有说话。

曹操问他:“像我这种刚毕业的人,来到许都,工资那么低,房价那么高,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学长说:“考虑未来没有用,因为你考虑不清楚。”“那你当时不考虑这个问题吗?”曹操又弱智地问。“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与其把精力花在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上,还不如去睡觉。”“那你平时都考虑什么问题?”“不考虑问题。——考虑问题干嘛?解决问题就行了。”“不考虑问题怎么解决呢?”“哈哈哈”,学长笑了,“你的工作中有哪些事情是需要你考虑好了再解决的吗?”

曹操听不明白他的话,问:“你的意思是?”“我是说,你做的工作有哪些是你自己决定了要做,然后就去做的吗?”

曹操想了想,说:“还真没有。”“那怎样去做是由你来决定的吗?”

曹操想了想,说:“基本没有,都是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做。”“那你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曹操回答不出来。

后来就没再聊什么了。临走前学长说:“你的运气比我好,不用担心在许都混不下去。慢慢来吧。”曹操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不是对他的安慰。

一个月后,曹操听说那位学长要去一家公司做副总了。

那天,曹操突然就开窍了。

曹操想明白了:其实“南蛮入侵”一直都是在我手里的,只是什么时候才能出手并不是由我曹操说了算。

既然如此,那就等待时机吧。南蛮入手要慎重:注意企业的风险控制

曹操的“奸雄”技能是在每次受到伤害时都可以收入使自己受到伤害的那张牌。也就是说,当其他玩家发动“南蛮入侵”的时候,曹操可以在损失一滴血的同时收入“南蛮入侵”。曹操收入“南蛮入侵”一般情况下是有好处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应该这么做。如果曹操手里有杀,而且自身并不是满血的情况下,是不是要损血收下“南蛮入侵”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因为在发动这一招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损血过多而死亡了。

很多企业忽略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尤其是资金链和现金流的重要性。越是回报率高的行业这一特点就越显著。在房地产行业中企业因为入手“南蛮入侵”而遭遇滑铁卢的案例比比皆是。著名的顺驰房地产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教训。“三国杀”中的曹操一定要保证自己手中有“无懈可击”之后才敢于放心大胆地收“南蛮入侵”,或者另外一个条件是在忠臣一方有卧龙诸葛亮并且其手牌充足的时候才可以。为什么?因为如果这个时候曹操中了“乐不思蜀”,而又不能被“无懈可击”解掉的话,由于血量很少,曹操只能跳过出牌阶段并放弃很多手中的牌。“南蛮入侵”是攻击型的牌,在弃牌的过程中再继续留在手中就显得非常鸡肋了。

企业要充分意识到“乐不思蜀”这种锦囊牌对曹操技能的极大限制。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的角色其实就是大乔。有大乔的存在,曹操一定不能过分失血来将“南蛮入侵”和“万箭齐发”收入囊中。这样一旦在自己的回合中了“乐不思蜀”,再好的手牌也派不上用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银行准备金率和存款利率的调整,都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三国杀达人说“国色”是大乔的武将技能:所有的方片牌在大乔的手中就可以华丽变身为“乐不思蜀”了!

虽然政府的行为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但企业可以做好充分的内部风险控制,从而在遇到外部环境问题的时候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退休之后,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一起聊天。

诸葛亮说:“我一生之中,拿下的大大小小的项目数以百计,成功率达到90%以上。”

司马懿说:“我一生之中,拿下的项目不多,恐怕要在你的数字后面减去一个零,而且成功率不高,也就胜负各占一半而已。”

诸葛亮大惊:“可是,仲达兄,你的身家可是比我要富有多了。”

司马懿说:“第一,这和定位有关。咱们一开始都是职业经理人,到了后来,我虽然名义上是职业经理人,但实际上已经是老板了;而你一直都恪守自己职业经理人的定位,这一点很难得,也正是我最佩服你的地方。虽然我的身家比你富有,但你更令我敬佩。”“你接着说。”诸葛亮说。“第二,虽然我做的项目不多,项目成功的几率也不高,但是我成功的都是大项目,失败的都是小项目,成功一个项目所赚的钱足够我亏损10个项目。孔明兄你做事情事必躬亲,大项目也做,小项目也做,虽然小项目你做得很好,但关键的大型项目上面,你总是拿不下来。”

诸葛亮说:“你说得没错,我是个保守主义者,一生行事谨慎,注重小节。这有利有弊,利是能控制住风险,不至于出现大的失误。但这种性格也决定了我小项目能做得很完美,但大项目总是拿不到。”

司马懿说:“这是一个优点,而不是缺点。凡是一心想着只做大项目不做小项目的人,无论他拿下多么大的项目,下一次总会对同样级别的项目失去兴趣,想做更大的项目。这是一种赌徒心理。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总会遇到瓶颈。你的能力和天赋共同决定了你能够做好多大的项目,超出这个水平之后,项目的成败你就控制不了。所以,你看那些一度风光无限,后来倾家荡产的企业家,无非是一次又一次地追求更大的突破,盲目超越自我,甚至想超越所有人,以至于过度自信,在这种心态下,逐渐失去了风险控制的能力,最终一败涂地。”

诸葛亮说:“所以说,谨慎一点还是很好的选择。”武圣技:有一样天塌下来都挣钱的产品

在“三国杀”的武将中,关羽也是不惧怕“南蛮入侵”的一个典型人物。关羽的技能是“武圣”,即所有红色的牌在他手中都可以视为“杀”。这个技能在应对“南蛮入侵”的时候比赵云还要强大。赵云的“龙胆”能够把所有的“闪”视为“杀”,而“三国杀”中所有的“闪”牌都是红色的,因此关羽相当于比赵云更容易拥有杀。这也是关羽被称为“武圣”的原因——手中到处都是杀。

三国杀达人说“武圣”是关羽的武将技能:关羽永远有用不完的“杀”——凡是红色牌,就是他的“杀”。“南蛮入侵”就相当于一次金融风暴或者经济危机,对企业的打击呈现出全方位、大范围、深层次的特点。因为经济危机涉及的行业广、区域大,所以很难有哪一个行业不受影响。这个时候手中的杀牌多就相当于比其他企业多了N重保险,从而能够在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

马云说过:“今天很困难,明天更困难,后天会很美好,但是很多企业都在明天晚上之前死掉了。”这个比喻很像“三国杀”中连续放出“南蛮入侵”和“万箭齐发”的状况,如果能躲过这一波危机,存活下来的企业就很少了,在危机过后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大部分企业在危机中破产了,存活下来的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就不像之前那么激烈,市场很广阔。相当于两轮“南蛮入侵”和“万箭齐发”之后场上的玩家已经所剩不多,这时候很容易取得最终的胜利。

当然,这个前提是企业必须向关羽一样有足够多的红色牌。这种红色牌就是关羽的产品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呢?在理论上,4P营销理论给出了完整到位的策略。4P是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4P包括了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几个方面。麦卡锡教授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传播促销推广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在4P理论中,产品这一要素被摆到了第一位,产品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因此,产品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但是,产品竞争力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品质,还取决于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有无重大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产品的包装是否有特色……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竞争力。因此,企业打造产品竞争力,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在具体的实践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如果是同样的产品,你唯一的竞争力就是价格,你要价格低,你所需求的原材料价格就要比别人低。第二,如果是同类产品,最主要的不是你觉得产品本身应该怎么变化,而是要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如果明白顾客的需求,然后再动用你聪明的脑袋,将产品进行改造,无论是外形,还是用途,顾客一看,耳目一新,可能就会买你的东西,但是要提醒你一点,一定要控制住产品改造的成本,有一个可能就是你改造用了大量的资本,产品出来以后,反而还不如以前没改造赚得多!第三,如果前两个都难以做到,你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完善售后服务,主要是做到别人没做到的,别人没想到的,这样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就显著增强了。

有人问李嘉诚:“凭什么你什么都投,做这个做那个,基本都成功?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而你能成功?”李嘉诚说,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都是挣钱的。这是李嘉诚给的建议,不一定要做大,而是要做好。李嘉诚的这一样“天塌下来都会挣钱的产品”就是他的“武圣”技能——所有红色卡牌都可以视为“杀”。因此,无论“南蛮入侵”来得多么猛烈,他的企业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存活下去,等到下一个黎明。

所以说,想不惧怕“南蛮入侵”,学习关羽的“武圣”技能是一招很有效的方法。

曹操和刘备是大学同学。

曹操的家庭条件要比刘备好一些。虽然说曹操算不上富二代,但曹操家里还是有两处房产的。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个很爱岗敬业的人。他对曹操整天吊儿郎当无所事事混吃混喝的生活作风很不满。

曹操对父亲曹嵩的意见很不屑。曹操说:“老爸啊,你努力奋斗了一辈子,所有积蓄加起来也没法在许都买下一套房啊!”“你不奋斗就更别指望买房了!不争气的家伙!”曹嵩骂道。“奋斗也买不起,不奋斗也买不起,那还是不奋斗好了。”曹操满不在乎。“奋斗起码有希望,不奋斗你连希望都没有!”曹嵩说。“呵呵,慢慢来吧。谁让你给我取名叫阿瞒呢,瞒者,慢也。快节奏的生活我适应不了啊。”曹操死性不改地说。

曹操就这样混了两三年时间,一直都不求上进的样子。

虽然,心态上的变化从三年前遇见那个学长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但曹操在行动上还是要滞后很久。人都有惰性的。

突然有一天,曹操决定要行动起来了。因为他接到了父亲曹嵩的一个电话。

曹嵩问:“许都现在房价多少?”

曹操说:“你考虑这个干嘛?”“考虑这个干嘛?你还打算不打算找对象了?”曹嵩骂道。“考虑房价也没用啊,咱家不是也买不起嘛。”曹操说。“有人要买咱们老家的宅子,两处宅子卖掉,够给你交首付了。”曹嵩说。“那你住哪?”曹操问。“我可以租房子。”曹嵩说。“切,不用考虑哈,我在不在许都定居还不一定呢。”曹操说。“不在许都那在哪?这么大了还到处漂着?”曹嵩很生气,“现在人家出60万的价,咱们当时买才20万,再往后就不一定能卖这个价了。”

这下曹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来曹嵩这房子是非卖不可了。两处宅子不到10年涨到了原来的3倍。在老家那地方,曹嵩的收入还算不错,每年有将近3万元,一直辛辛苦苦奋斗10多年,也就和宅子带来的回报差不多。面对这种机会,曹嵩不可能不卖。

卖掉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对于曹嵩这种一辈子艰苦朴素爱岗敬业的人来讲,突然一次性拿到这么一笔现金,他会不知所措。当然,在曹操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这笔钱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变,曹嵩这个年龄,让他用卖房子的钱去周游世界?去打高尔夫球?去度假?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在成年以后,生活状态都很难改变。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消费习惯是生活状态的一部分。一个年收入不到5万的人,突然哪天一下中了500万彩票,他绝对不知道该怎么花。而且,他最终对这笔钱的处理一定是不划算的。

因此,曹嵩这笔卖房的钱,不用来买房似乎是不可能了。卖一次买一次,图什么?

当然,曹嵩会觉得很划算,一下帮儿子解决了房子问题。

曹操说:“不行啊,你交完首付之后,我就有了还房贷的压力。房子的月供会比月租更高。更重要的是,现在只是租房,哪天不想待在许都了可以随时离开,哪天不想工作了可以随时辞职。交了首付之后,房贷背在身上,考虑到每个月的还款,一切都不自由了。”

其实,两个人的分歧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曹嵩之所以乐意卖自己的房子再为曹操买房子,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自己有能力给予他人帮助的价值,尽管这个“他人”是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满足了曹嵩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是,曹嵩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是以牺牲曹操这个需求为代价的。就像两个人下棋,一个人宁愿让对方几个子后输掉,也不愿被对方让几个子之后赢棋。

假如曹操不是曹操,而是袁绍,他会很乐意。因为他更注重考虑的是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但是,曹操显然不乐意以“啃老”的名义轻松得到一处房产。这就像在打实况足球的时候,自己先挑了巴西队,而曹操总是喜欢用中国队来和别人玩。

曹嵩要在许都买房子的事情,给曹操带来了压力。

曹操要行动起来了。

这件事情还给曹操带来了一个启发:很多人辛辛苦苦奋斗,财富增值的速度还没有适当时机时的一处房产快。所以,只要你有一笔足够划算的投资在这里,怎么折腾都不会怕。龙胆技:能进能退乃长久生存之道

三国杀达人说“龙胆”是赵云的武将技:龙胆者,子龙一身是胆也。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能进能退,杀可当闪,闪可当杀。“三国杀”中,赵云的口号是“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这个口号实际上来源于佛家的一则公案。

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徒弟。一日隐峰禅师用车搬运经文。路过庭院小径,马祖道一正坐在竹椅上乘凉。如此窄的小道,由于马祖禅师伸直了腿坐着,隐峰禅师的小推车便不能通过了。隐峰禅师于是开口说:“师父,请您把脚缩一下,给弟子让个道。”不料马祖道一说:“我从来只伸不缩。”隐峰禅师说:“我从来只进不退。”说罢推车而过,压了马祖道一的脚。马祖道一疼得直咬牙。马祖道一从椅子上起来后,立即召集僧众,手里还拎着一把劈柴时用的大斧头。众人一见,立时心里慌了,恐怕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马祖道一登上讲经台,大声地说:“刚才是谁碾了我的脚,我要砍了他!”众人听后议论纷纷。隐峰禅师疾步上前,向马祖道一伸出了自己的脖子,面上丝毫不见惧怕之色。马祖道一见此,放下斧头,心平气和地说:“你对自己的未来毫无畏惧,看来这大千世界是可以任你行走了!”隐峰禅师向马祖道一顶礼一拜,躬身退回自己的位置上。马祖道一又欣然赞道:“你能进能退,是真正的法器啊。”“三国杀”中,赵云在应对“南蛮入侵”的时候实力稍逊于关羽。因为“三国杀”中所有的“闪”都是红色。也就是说,凡是赵云能够用来做“杀”的卡牌,关羽一样可以拿来当“杀”用。不过,赵云仍然是一个对“南蛮入侵”抵抗力很强的武将。其他武将在保留手牌的时候通常不能攻防兼顾。如果保留“杀”牌用来攻击,可能就少了保留“闪”牌作为防御的机会。但是赵云只保留一张“杀”牌或者“闪”牌就可以同时做攻击和防御的双重准备。因此,赵云的口号叫做“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

企业也是一样,有战略进攻阶段,也有战略防御阶段。当经济增长速度较高、行情较好的时候,企业往往做跑马圈地般开拓市场的扩张性战略,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者衰退的时候,企业往往储备大量现金流作为过冬的准备。

当房地产行业遭遇冬天的时候,马超、张飞、关羽的公司都纷纷顶不住,垮掉了。唯有赵云的公司顶住了,存活了下来。

刘备问赵云:“你有什么应对危机的经验呢?”

赵云说:“没有别的,能进能退而已。”“什么叫能进能退?”刘备问。“所谓进,是企业的扩张战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当经历长短不一扩张战略实施期,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扩张战略才能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从竞争力弱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所谓退,是企业的防御战略。马超、张飞和关羽的公司,扩张的速度比我快,马超有‘铁骑’战略、张飞有‘咆哮’战略、关羽有‘武圣’战略,他们的发展战略都是侧重扩张而忽略防御。所以,在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他们比我发展得更快,但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我的企业却比他们都要安全。”赵云说。

刘备说:“这么说来,你一定对防御有不少经验,讲讲来听。”

赵云说:“市场营销防御战原则有三种。第一,不出头,不做领导企业,闷声发财。第二,经常检讨自己企业的劣势和不足,发现并改正之。第三,避免和同行业者的恶性竞争。”

刘备说:“说得好啊,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要坚持做‘与人为善’的企业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