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3:50:40

点击下载

作者:梅子

出版社:线装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常识

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常识试读:

前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文化,犹若珍珠般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初,我们的先民们根据自然界中气候变化以及日照长短等现象,及时安排自己的劳作与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经过先民们不断地完善与总结,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可以说,二十四节气主要服务于农事,指导劳动人民如何根据节气的变化,对生活和劳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社会发展与文明的进程起到了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纵观二十四节气形成的过程,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会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照射下影子长度的方法,制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成书与春秋时期的《尚书》中,就有对节气的相关记载。到秦汉时期,科技及人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天文学家们运用太阳在黄道上位置变化从而引起气候变化的顺序,最终完成了二十四节气的制定。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对二十四节气最为完整的记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劳动人民在应用二十四节气的同时,又逐步赋予它新的内涵与寓意,期间相应增加了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生活起居、养生保健等方面,让二十四节气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实用性。

总体而言,二十四节气是人民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对天文、气象、物候等一些自然规律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自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对农业就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加之都市化的加快,大批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涌进都市,成为都市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甚至变得可有可无。其实,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现代人,无论身居都市还是生活在乡下,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另外我们可以根据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合理安排我们的生活起居及养生保健。所以,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选择了农事气象、民间禁忌、营养食谱、农历节日、节日习俗、生活起居、养生保健、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编写。二十四节气常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书籍;拥有二十四节气常识,等于把根留住,更接地气,生活自然也就更加美满幸福!

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概述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个节气名称;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逐步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是反映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其实际意义是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人们对于天气与大地之间存在的关系一直进行着观察、摸索、积累和总结。很多古书中有夜观星相的相关故事和记载。由于条件的限制,星星离人们很远,不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很难记得住天上星辰的位置,以及各星之间变化的范围和方向。于是,人们摸索出了很多观测天象的办法。尽管如此,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星相师掌握了方法,并掺进了许多迷信的色彩。由于照明条件的限制以及月亮的阴晴圆缺的影响,实际上古代夜晚观测天象具有很大的难度。于是人们就发明了一种白天观测太阳照射地面的方法。

人们将一根直立的、长度固定的杆子(古代定为八尺)立在地上,这根杆子称为表。在杆子的下边向北的方向,修成一条土埂子,称土圭。当太阳升至中天,也就是正南方时,太阳光照射在直立的杆子上,杆子的投影就落在了北面的土圭上。太阳冬天照射地球角度偏低,夏天照射角度高,所以照在圭上的杆影,会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测出冬天杆影长,夏天杆影短。人们把一年中的天数分成二十四等份,每一份的测量点就是这个节气的日影长度。人们把夏天杆影最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叫做“日长至”,也就是“夏至”;把杆影最长而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叫做“日短至”,也就是“冬至”。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了一年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我们知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为清明、谷雨、立夏等,待运行一周后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共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角度较大,冬季时较小,从而影响一年四季的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12等份,称为中气;再将两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这种节气的制定法称为“平气法”。然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所以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定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所以从清代开始,才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的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我们可以看出,节气在划分上充分考虑到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是用于反映季节的,根据这一特性,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是从天文的角度进行划分,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节气反映的是气温的变化,用于表示一年之中不同时期,给人们冷热的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这四个节气反映的是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这三个节气反映的是气温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反映的是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的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含义为:

立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其含义是春天来了。过了立春,万物开始复苏,一年四季重新开始了。这时,人们明显感觉到白天比以往变长了,太阳也暖和了许多。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大地,冰雪在逐渐转暖的情况,开始融化,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雨水也一天比一天的增多,所以称之为雨水。雨水前的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随着雨水的到来,阳光灿烂而温和、细雨飘飘的日子渐渐走来。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大地,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动物开始苏醒过来,所以叫惊蛰。惊蛰时节,阳光明媚,气温、地温都上升得比较快,地上的草木经历一冬的休息,开始快速生长,此时正是春耕大忙的季节。

春分:这个节气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的昼夜长度相等,所以叫春分。过了这一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向北偏移,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的现象。春分前后,我国南方地区进入早稻的播种期,那些越冬的农作物也进入了春季的生长阶段,大地到处充满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清明:清明本身就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荣茂盛的意思。此时的气候清爽温暖,万物进入生长的阶段,对于农民而言,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节天,有郊外踏青、祭扫坟墓的习俗。

谷雨:由于雨水滋润大地,农作物得以快速生长,所以,谷雨就有“雨生百谷”的含义。谷雨过后,气温回升得很快,天气也一天比一天暖和,春雨滋润着田野,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

立夏:标志夏季的开始,从立夏开始正式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人们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把立夏看作是气温升高的开端,立夏以后,夏季正式到来,雷雨开始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的时期。

小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但此时还没有成熟,所以称之为小满。小满时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春播的农作物正是生长的旺盛期。

芒种:“芒”指带有芒刺的作物,例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带有芒刺的作物已经成熟了,可以收获了。另外,芒种也是播种有带有芒刺的谷类作物,例如稻、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的农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进入炎热的季节,大地万物在此时生长得最旺盛。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此时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这段时期,大雨常与大风、雷暴相伴,有时还有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大暑: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中伏前后,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时气温高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但如果气温过高,农作物的生长反而会受到抑制。

立秋: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秋天,此后气温逐渐下降,秋高气爽。不过,许多地方仍然处于炎热之中,有“秋老虎”的说法。

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要结束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处暑前后,到处一派秋收的景象。

白露:此时天气转凉,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物体上凝结成露珠,白露实际上是天气已经转凉的象征,一般白露前后会有一段连绵阴雨天气。

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这一天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秋分以后,每天的降水量不是很大,但降水的天数却会增多。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露水开始增多。由于气温更低了,白色的露珠好像要凝结一样。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已出现满山红叶,呈现出深秋景象。

霜降: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此时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冬”表示“终了”的意思。立冬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

小雪:这时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时节,大地呈现出初冬景象。由于此时常有冷空气南下,所以要抓紧防寒防冰工作。

大雪:大雪前后,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在北方,已是大雪纷飞了。在农业上,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这主要是指下大雪时温度低,能冻死越冬的虫子,对农作物有好处。

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我国民间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冷到极点的意思。此时我国北方经常会下大雪,使农作物遭受严重的损失。

大寒:这时天气寒冷到了极点,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法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时间在流逝,历史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历法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

历法一般分为三大类,即阳历、阴历、阴阳合历。这种分法是通过实践计算出来的,它以地球公转与月球公转为基础,两者也是可以进行调和的,如果用前者进行计算就是阳历,用后者进行计算就是阴历,要是两者调和之后那就是阴阳合历了。其实简单地说,历法就是根据气象而变化,通过时间的计算来判定气候变化的,这样就可以知道季节的变化了。

1.阳历

阳历全称太阳历,又叫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的历法。

太阳历是基于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制定的。把地球环绕太阳运动一周年称为一个“回归年”,它是太阳历的一年。起初确认一个回归年是365日,随后经过科学精密计算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大约在4000年前,太阳历形成于古埃及。古埃及人依据天狼星的出现和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是365天,分12个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也就是西方最早发明的太阳历。

古埃及的太阳历经过两次组织修改,才形成当今世界通用的太阳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恺撒大帝主持修改历法。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基础,修改后实施四年一闰,即“恺撒历”。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又一次组织修改历法,这次修改的历法称“格列历”。格列历规定每400年减去3个闰年,也就是当今世界广泛应用的太阳历,即公历。

最终形成的阳历有了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个月的月天数并不完全相同,月大31天,月小30天。除此之外,还有个比较特殊的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在阳历没有普及使用之前,二十四节气是农历很好的补充。人们把节气用农历日期来表示,对掌握农时、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所说:“秦汉以前古人不得不看天上星星(行星在28宿中的位置)定季节安排农事。秦汉以后有了节气月令,例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老百姓就无须再仰观天文了。”如今我们推行了阳历,节气的阳历日期也基本固定,应用起来更为方便。

关于二十四节气与阳历的关系,有两首歌谣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其一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其二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据史料记载,阴历始用于公元前17世纪的夏代,故又称“夏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阴历也称“农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阴历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每月以朔日为初一,基本上是以12个月为1年,每年354天或355天。由于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与一个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这同一个月的时间基本接近。为了和气候冷热变化的周期一致,所以每隔三年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月就是“闰月”。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对阴历的大小月进行调整,因此有时会出现连续两个阴历大月或连续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用节气历来记述一年之中寒暑、季节、气候、物候以及农事时段的演变规律和特征;运用阴历主要来记述月、日时段,如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诸多的民族祭祀日期,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巧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除夕等。沿海地区的人们根据阴历月相判断海洋的潮汐日期和时间等。直到今天,在我国还有不少人仍然将节气和阴历分别并用。

3.阴阳合历

把阴历和阳历二者配合起来的历法叫做“阴阳合历”。在我国的夏朝后期,将阴历和节气历结合起来制定了“阴阳合历”。阴阳合历是在夏朝制定的,因此在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近代改称为“农历”

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因此说它是一种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历法有密切的关联,与物候也紧密相应。那么,什么为物候呢?所谓的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确切地讲,七十二候是一个历法术语。七十二候应是以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鸟、兽、草、木以及冷暖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为观测对象,以五日为一个单位而总结出来的,用以表述气象时段的规律性,是二十四节气的详解和充实。用五天的变化来描述动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变化会比节气更细微些。相对五天一个物候的变化,节气十五天好像长了一点。由于七十二物候是直接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没有多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所以它又成了一门学科,称为物候学。

古人曾经编制过物候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掌握自然现象与人的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古人观察自然现象时受技术和观念上的限制,有些物候现象并不是很准确。如今随着天气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有些现象我们现在已经不大好观察到了。每年七十二物候,每候五天,算下来就是三百六十天,那么多出的五天就应该说是七十三候了。可是这就给二十四节气配合以及月份之间的推算增加了许多难题。于是,气象部门就做出一个规定,公历每月的26日至月底为第六候,如果遇上大月三十一天,那么月末一候就是六天了。

早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就记载了最初形成的八个节气,其中就有“蛰虫始振”、“始雨水”、“小暑至”、“东风解并举”、“鱼上冰”、“桃始华”、“凉风至”、“寒蝉鸣”、“候雁归”等物候现象。此后,汉代《逸周书·时训解》一书中对七十二候有了更为详细的注解,这些物候现象到北魏被历书记载。元代《王祯农书》把它们与二十四节气合为时令,根据气象影响的物候规律,做出了全年农业操作规划,这就是著名的“授时指掌活法图”。

现根据《礼记·月令》、《逸周书·时训解》、《时宪书》等书的记述,对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简介如下:

立春

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

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

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

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清明

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

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立夏

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

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芒种

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

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小暑

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

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立秋

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

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白露

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一曰: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秋分

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二候,蛰虫坯户;坯,昔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三候,水始涸。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寒露

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

霜降

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草木黄落;阳气去也。三侯,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立冬

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小雪

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侯,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大雪

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二候,虎始交;虎本阴类。感一阳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马蔺,叶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冬至

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二候,麇角解;阴兽也。得阳气而解。三侯,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小寒

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

初候,鸡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二候,征鸟厉疾;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

二十四节气与三伏、九九

三伏的由来与“五行学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七月流火”,早在秦汉时期,当时的人们认为最热的夏天应该属火,金怕火烧熔(火克金),而庚属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有了“伏”的说法。三伏天气出现在每年的7、8月份,这两个月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两个月,气温高、湿度大,天气特别闷热。

三伏天的划分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来确定的。初伏,它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那段日子,从第三个庚日开始就是入伏,它是初伏的第一天。其次是中伏,它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三候第一个庚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的,中伏就是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的;中伏就是20天。最后是末伏,它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这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表示伏天结束。“九九”是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分为“夏九九”和“冬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民间流传的《冬至九九歌》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时节的气候变化: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民间流传的《夏至九九歌》就能说明这一点: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番花信风

大自然的生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的,例如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凋谢,动物的冬眠、复苏、始鸣、繁殖和迁徙等现象,这些都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参照这些情况变化把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

与二十四节气同样有重要意义的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是应花期而来的风,简称“花信风”。

对于花信风,有这样的传说,武则天酒后失德,下旨要求百花在一夜之间开放,但花儿们却不惧权威,分时间分阶段给苍生安排了一场烂漫“花之舞”。从小寒到谷雨,每5天呈现一个华美节目,每个节目有三个主角。首先登场的是“花中君子”梅花、被苏东坡赞为“鹤头丹”的山茶、“凌波仙子”水仙,第二幕的主角是“风流树”瑞香、“天下第一香”兰花、黄庭坚命名的“山矾”。立春到来时“春之使者”迎春花率先开放,“红珊瑚”樱桃、望春紧随其后。紧接着菜杏李(菜花、杏花、李花)。桃花的出场最为隆重,伴随着惊蛰的雷声,为它伴舞的是棣棠和蔷薇。古人有诗盛赞:“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这其后海棠、梨花、木兰、桐花、麦花、柳花、牡丹花、荼蘼花依次亮相,最后的压轴戏是楝花。楝花开放,夏已悄然而至。等二十四番花信风吹过,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季。

二十四番花信风既是测量花开时期的一种方法,也表示了气候的变换。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历时四个月,一百二十天风。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十五天,一个节气又分三候,八个节气共分二十四候,每一候对应一种花信风,一一对应,二十四候代表着二十四种花期。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详细内容如下:

小寒时节: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时节: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时节: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时节: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时节: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时节: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时节: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时节: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对于花信风的记载,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到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花信风》、宋代王逵的《蠡海集·气候类》,明代杨慎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直至清代《广群芳谱》,历代不辍。

第二章 立春

立春,又称为“打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古书上讲,“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也就是春天开始了。尽管立春并不表示真正的春天到了,有时甚至还表现为天寒地冻,但立春以后,天气回暖现象会十分明显,大地呈现万物苏醒的迹象。

立春气象与农事

按照传统的排序方法,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具体的日期一般为公历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立春预示着季节转换。立春后,白昼逐渐变长,阳光逐渐变暖。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春临大地的时间有早有迟。2月初,我国华南已经花红柳绿,而华北、东北、西北有些地方仍会漫天飞雪。现在比较科学的划分,是把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起始日期作为进入春天的象征。按照这个标准,春天从1月末2月初的广州起步北上,2月中旬先是到达云南昆明,下旬越过云贵高原进入四川盆地,3月中旬到达湖北武汉,下旬越过河南郑州和山东济南,4月上旬抵达京津地区、中旬跨过山海关来到塞外沈阳,下旬经由长春到达哈尔滨,5月20日前后,才最后光临我国北疆最远的地方——漠河。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的开始,还有点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

立春时节,北方地区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并做好牲畜防疫工作。在华北平原,则要积极做好春耕准备和兴修水利。在西北地区,要为春小麦整地施肥,尤其是西北和内蒙古牧区仍要加强牲畜的防寒保暖,防御牧区白灾的发生,确保弱畜、幼畜的安全。西南地区则要抓紧耕翻早稻秧田,做好选种、晒种工作以及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

南方地区则是“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耕春种要全面展开了,南部早稻将陆续播种,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冷尾暖头”及时下种;同时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烤烟、蔬菜等作物遭受霜冻或冰冻危害,并应注意加强经济林果及禽畜、水产养殖的防寒保暖工作。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要及时清沟理墒,确保沟渠畅通,避免作物发生溃害。四川盆地应加强对小麦锈病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积极预防春季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立春农历节日

春节

一年当中,和立春临近的农历节日大概要算春节了。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标志着年年岁岁新旧交替。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者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元纪年,并将阳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不过,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决定没有正式命名和推广。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名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庆祝传统新年。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很多,主要变现有以下几种形式:(1)拜年。一般将正月初一到初三,作为走亲访友的拜年日子。拜年首先是在家里由晚辈向长辈拜年,要说“过年好”“祝贺健康长寿”等祝福的话。过去要行跪拜磕头礼。之后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福。现在拜年形式多样化了,有上门拜年的,主要的亲戚和要好的朋友同事,一般采用这种方式;有寄贺年卡拜年的;有打电话和发短信息拜年的。拜年是一年中最受重视的一种交往方式和联络感情的机会。(2)祭神。春节祭祀神灵是一项遍及全国的习俗。浙江湖州在天刚亮的时候,人们摆下天圆地方糕、顺风团、净水以接天神。在四川成都,正月初一子时,迎接诸神下界。江苏淮安一带,接天地神是春节的第一件事。(3)祭祖。祭祖在祭神后进行。福建厦门常中午祭神、晚上祭祖,祭神时定要有一碗春饭。春饭以平常吃的饭为主,只是在上面插一朵红纸做的玫瑰花一样的春花。在江苏苏州,春节这天每家都要悬挂祖宗的遗像,摆上香烛、茶果、粉丸、年糕等物,一家之主率领家人,每天依次瞻拜,直到元宵节的晚上结束。亲戚朋友之间,也相互瞻拜尊亲遗像,叫做“拜喜神”。(4)逛庙会。庙会又叫“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逛庙会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活动。(5)舞龙。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以前人们舞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大约有十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龙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舞龙头的人挥舞龙头,做出抢球的样子,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立春民间习俗

迎春

立春的时候,迎春在民间习俗是重要的活动。在举行迎春活动前,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排练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够在立春那天进行正式演出。民间的迎春活动十分热闹。

迎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迎接神句芒。句芒在传说中是伏羲的属神,天帝少昊的儿子,名字叫“重”。句芒长着人面鸟身,脸呈现四方形,穿着一身的白衣,驾着两条龙。由于他掌管粮食的供给,百姓就不会遭受饥饿;掌管金银财富,国家就充实;掌管人的寿命,人类就延年益寿,不致早亡。所以,人们很崇拜他,向他祈福、祈食、祈财、祈寿。

因为迎春神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所以古时的迎春神活动,都在城的东郊举行。迎春神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即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迎春神活动影响范围较大,后来成为世世代代的全民活动。

立春日,各州、县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迎春队伍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是鼓乐仪仗队开道;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紧随农民队伍,都执农具。迎春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众人到达芒神前,一起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由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后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祈祷风调雨顺,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后,将芒神、春牛热热闹闹地迎回城内。

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后,面东,设供再拜,其间,有人扮句芒神,用彩杖鞭打春牛,谓之鞭春。此时,迎春仪式进入高潮,围观百姓纷纷跪拜。

此外,立春日时,四合院与农家院里要高挂“春幡”,各家门框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联语,院内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院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色,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大人孩子要换上洁净的新装,妇女们脸上抹上胭粉,头上插上写着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也有的用红纸剪刻成雄鸡形状贴在屋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这首古诗正写出了春色满院、欢乐迎春的情景。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这项民间习俗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盛行于唐、宋两代,特别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以后,鞭土牛风俗在国家的推广下,得到很好的传播,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春这天,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一些旧的县志上有过这样详细的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日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指传统中统管农事的地神,亦称春天之神)圣,鞭土牛(用泥土塑造的一个牛状物,亦称春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地。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这样的记载说的是,打牛的前一天,提前把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称为“立牛”,在土牛的旁边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这个假人叫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人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据说当天如天晴,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景将不佳。

现在,城市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在立春节,有些地方的民间艺人还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虽然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咬春

咬春这个习俗在我国农村流传得比较广泛,就是立春的这天,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几口萝卜,这种习俗叫做咬春或啃春。说倒咬春的来历,还有个神奇而美妙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先祖们一边狩猎一边从事农业,那时候三皇五帝就把农业看得很重视,把种粮列为万行之本。而当时的人们呢,更是把种粮作为天职。所以,不论三皇五帝,还是百姓,对一年之首的春天,在心里十分重视。每当到了立春这天,便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进行庆祝。

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把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大张旗鼓地迎接立春时,未曾料到,发生了一场瘟疫,很多人都感染上一种说不出的怪病。这种病的确很怪,只要被传染,人人心虚气短,失神落魄,没有一点儿精神,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头重脚轻,走起路来左右摇摆,更为可怕的是,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想抬抬手都很难完成。

到了立春的前一天,一位道士模样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敲门,没人应声。门虚掩着,他寻思了一下,便说着:“屋里有人吗?”推门进屋。屋里的炕上躺着五口人,个个脸色焦黄,昏沉沉像睡着一样,满屋尘土,看样子已是有些日子没人打扫了。道人连呼几声没人应,他赶紧来到一个中年人跟前,连声问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道人一连去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来到村东头一棵古树下,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大约过了三个时辰,道人长出一口气,猛然站起来,飞快地跑回道观,抡镐便刨,他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又飞快地跑到了村庄。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下几根鸡毛,插在了地上。道人合眼祷告着,脑海中又出现了静坐时与观音菩萨对话的场面: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除。过了大约有一袋烟的工夫,插在地上的鸡毛突然动了起来,道人惊喜万分,他喊着“地气通了,地气通了”奔向了村庄的每家每户,让人们啃吃萝卜。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们纷纷给道人跪下,谢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说:“大伙请起,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观院里还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瘟疫解除了,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那位道人,更不会忘记让他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萝卜。

从此,乡人便在立春这天啃吃几片萝卜,以求平安。啃春的习俗也就形成了,一直到今天,人们在立春日还有咬春盘(五辛盘)、咬春饼、咬春卷、咬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萝卜可以解春困。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还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血压,可解酒、理气等,具有营养、健身、祛病之功。这或许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时嚼吃萝卜的用意。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吃萝卜,可以整个食用,也可以切片或切丝。在山东临沂,立春这天人人手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就不约而同地咬下去。在黑龙江、贵州、北京等地,人们也生吃萝卜。天津的妇女多吃紫萝卜,称之为“子孙萝卜”。在河南林县,这天食薄饼、萝卜丝。

五辛盘则是由五种辛辣食物即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既可作为就餐的调味品,又有迎新接福、祈祷健康之意。

吃春饼是北方人的习俗。春饼就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用平底锅烙制而成。在清朝时,春饼的制作程序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令菜心,油炸供客。也有用咸肉、蒜花、黑枣、胡桃仁、白糖共碾碎,用烙好的饼,卷起咸肉、果仁切段食用。立春时,新出的小葱清香脆嫩,人们也将春饼的吃法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小葱后食用。

煨春

煨春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就是每年的立春这天,当地人们有烧食春茶的习惯。据记载,最早烧食春茶的做法是:把朱栾(柚的一种)切成碎片,搭配一些黑豆或白豆,放在茶中食饮,随后改用红豆(方言,“豆”与“大”同音)、红枣、柑橘(“柑”与“官”“橘”与“吉”同音)、桂花(“桂”与“贵”同音)、红糖合煮,煨得烂熟,称作“春茶”。饮前先敬家中祖先,然后与家人分食。民间相信吃了春茶,可以明目益智,并取其升官、吉祥、富贵之意。

戴春鸡、佩燕子

戴春鸡是立春这天的一项古老的习俗。每年的立春日,有些地方的人用布制作小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这种方式有“春吉(鸡)”的意思,预示着新春吉祥如意。对于那些没有种牛痘的孩子,还要在春鸡嘴里放一些黄豆,以鸡吃豆来寓意孩子不生天花、麻疹等疾病。还有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在河南项城,人们剪彩做春鸡,大多戴在小孩的头上或袖上。在山西灵石,立春日用绢做成小孩形状,俗名春娃,戴在儿童身上。

佩燕子是陕西一带人民的风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缝制的“燕子”,这种风俗源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所以许多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的院落房舍里,让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舞足蹈、到处炫耀。

立春生活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立春过后就是春天了,刚从冬天的严寒中走来,在生活起居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勤散步,生发阳气

春天是一个万木争荣的美好季节,立春之时,春日到来,人亦应随春生之势而动。立春日出之后、日落之时是散步健身的大好时光,散步地点以选择河边湖旁、公园之中、林荫道或乡村小路为好,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空气清新。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为好。散步时可采取全身活动,例如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利于活血化瘀、通气血、生发阳气。

散步不要拘泥于常规形式,应量力而行决定活动速度快慢、时间的长短,应以劳而不倦、轻微出汗为度。散步速度一般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老年人以缓步为好,步履缓慢,行步稳健,每分钟行60~70步,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快步,每分钟约行走120步,这种散步轻松愉快,久久行之,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者和年轻人。逍遥步,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一段,这种时走时停、时快时慢相间的逍遥散步,适合于病后康复期的患者或缺乏体力活动者。

2.慢跑增强免疫力

立春时分,万物复苏,休息了一个冬天的身体也该动一动了,而慢跑活动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慢跑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运动项目,它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较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慢跑前应做3~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伸展肢体及徒手操等。慢跑速度掌握在每分钟100~200米,每次锻炼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好。慢跑的正确姿势为两手握拳,步伐均匀有节奏,注意用前脚掌着地不要用足跟着地,慢跑后应做整理运动。锻炼时间以早晚为宜,宜选择绿化带较多、空气新鲜、道路平坦、机动车辆不多、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界限分明的路段进行。

3.防风寒

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季节,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立春后昼夜温差较大,且早晨气温较低,由于人体对春季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适应性较差,加上随着大地回春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逐渐开放,但天气乍暖还寒,而且春天风大易伤阳气,人也很容易受风寒。因此立春后是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易发期,发病人数较多,心脑血管疾病也处于多发期。为此,立春过后要特别注意保暖防病,要记住“春捂秋冻”,所穿衣物一定要保暖且挡风。

立春养生要领

立春,是四季之首,意味着春天已来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对养生而言也要有个好的开始。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1.养好阳气

高士宗在《素问·直解》里说:“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也就是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此时应保护体内阳气,使其充沛;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使精气内聚。

张景岳在《类经》里解释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泻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其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所以,春夏养阳,避免过分劳累或过食辛辣之品,以免出汗太多,损伤阳气。阳气虚弱者,可在春夏季节服用人参等补气健脾的药物。久咳、哮喘、关节疼痛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则可在春夏阳气生长蓬勃的季节,采用针刺、灸法、中药敷贴和中药内服等方法补养阳气。

2.调节肝脏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为: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所以在饮食方面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3.预防流行感冒

立春过后,流行性感冒便进入了高发阶段,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比较常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等特征。

流行性感冒患者可以饮用姜茶饮来解表发汗防治。姜茶饮可以祛风发汗,防治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在日常饮食上还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芥蓝、西兰花、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