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指定教材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4:13:4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指定教材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指定教材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曾静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研究生。考研专业课成绩优异,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对新闻传播学理论有较多的研究,在国内外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曾老师多次进行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对考研专业课领悟透彻,有丰富的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善于引导学员把握教材脉络和知识结构,能够切实解决广大考生在备考中遇到的难题。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说明:精选西南大学811传播学2010~2017年考研真题,以及与西南大学811传播学指定教材雷同的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5年的考研真题及详解,部分真题含有高清视频讲解。

说明:西南大学811传播学考研指定教材为胡正荣《传播学总论》,本部分参考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2版)的章节编排,精选重点院校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按照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常考题型进行分类,并补充典型试题,所有试题均有详解。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7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认知不和谐理论

2.芝加哥学派

3.发展传播学理论

4.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参与理论。

2.(待补充)

3.中国传媒受众有什么新变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从《人民的选择》观点看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宣传。

2.从群里动力理论分析社交媒体传播的特征。

四、写作题(50分)

略。

2016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传播政治经济学派

2.新受众研究

2015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应该是6个,印了7个题目)

1.哈罗德·拉斯韦尔

2.定性研究

3.文化霸权

4.文化规范论

5.传播的四分法

6.内向传播

7.符号互动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效果研究,简述体现受众能动性的研究方法。

2.简述媒介的负功能。

3.结合传播历史,谈谈传播特点的变化。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时有什么特点?

2.在融合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把关有什么要求?

3.谈谈未来媒介效果研究趋势。

四、写作题(1000字以上)(50分)

根据一段新媒体有关的材料写作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信息社会

2.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3.民主—参与理论

4.信息娱乐

5.梅尔文·德弗勒

6.后院篱笆原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概述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2.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3.简要概述多伦多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容?结合媒介现状分析其遭遇的困境。

2.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基本观点。

3.结合受众理论,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

四、写作题(1000字以上)(50分)

从媒介角度,分析“双十一”现象。

2013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2.施拉姆

3.民主参与理论

4.主流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拉斯韦尔宣传研究的成就与缺陷。

2.简述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

3.列举一些传播学者的商业批判理论。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国家形象的含义、挑战和问题。

2.结合实际简述德弗勒的趣味理论。

3.简述媒介商品论。

四、综合题(50分)

评析媒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2012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1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0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考试科目: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伊丽莎白•诺丽•纽曼

2.舆论

3.大数据

4.第三者效果

5.焦点小组座谈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电视的出现带来的媒介情景的变化。

2.印刷术带来的社会变革。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谈谈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问题。

2.近年来国家在广播电视领域发布了哪些政策?代表了什么趋势?请用传播学原理分析。

3.如何建立互联网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伊丽莎白·诺丽·纽曼

答: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德国政治学家,她在1935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及新闻学。先后在柏林洪堡大学、柯尼斯堡大学以及密苏里大学等学术机构进行研究,并于1940年获得了公众意见领域研究的哲学博士学位。著有《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大众舆论如何影响个别意见及行为,并阐明了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2.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3.大数据

答: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是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主要特点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

4.第三者效果

答:“第三人传播效果”又称“第三者效应”,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在《民意季刊》上发表的《传播的第三者效果》中提出的传播效果理论。它的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低估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第三者效应所说的媒介内容具有否定性质。第三者效应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低估媒介内容,主要在于认识和动机两大因素。认识主要是指人们因为认知能力不足,而无法正确评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动机则指人们基于自我保护、维持或提升自尊的动机,而刻意强调自己不受媒介影响的能力。

5.焦点小组座谈法

答:焦点小组座谈法,又称小组座谈法,是指采用小型座谈会的形式,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或客户交谈,从而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作为定性调研中最常用的方法,焦点访谈比一对一的面谈更容易发现新概念、新创意而且快速,能节省大量时间。此外,由于提供了较好的观察被访者言行的机会(如通过单向镜或监视器等),从而使不同的观察者都能发现自己所要的信息。焦点小组座谈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明确访谈目的、甄别参与者、确定主持人、准备调研提纲、实施座谈、分析资料和数据、总结和撰写调研报告。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电视的出现带来的媒介情景的变化。

答:电视媒介的出现,借助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形态特征,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给媒介情境带来改变。主要变化体现在:(1)电视媒介让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宽广场景,人们的行为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

当媒介基本不存在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主要通过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完成,因此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划分也主要是通过地域的划分来完成的。而纸面媒介具有难以获取、难以阅读的特征,因此实际上增强了不同亚文化群体之间的隔离,并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更深的后区空间。而电视媒介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性那么大,时间与空间不再是一个问题。人类可以不在“现场”却可以感受到“现在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由于大家都处在一个差不多或者说是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久而久之,地域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大家都统一化,都被互相同化了。(2)电视媒介使得曾为各不相同的社会场景相互交叉。

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打破了印刷媒介所塑造出来的专门的、互不相通的信息系统,现在各不相同的人群共享更多的信息。由于电子媒介的发展,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场景”与“场景”之间很难用地域的不同区分开来,即大家生活的场景都差不多。以前会有阶级权力等级的划分是因为不同群体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而现在,“场景相互交叉”了,这必会引起社会舞台与社会行为的重组,产生一些社会现象,如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儿童与成人概念的模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融合,政治英雄与普通市民的等。(3)电视媒介使“前区”和“后区”趋于融合,“中区”出现。

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其前台和后台的区域:前台(或“前区”)是作为角色本身暴露给观众的表演空间;后台(或“后区”)则是该角色不被观众观察到时的休息、准备空间。任何一个角色,后台的空间越大、越隐秘,则角色准备越充分,该角色越具有权威感;反之,后台的空间越狭窄、越开放,则角色越无法做额外准备,该角色也越不具有权威感。

电视媒介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带来了媒介情境的融合,当意识到继续借助信息的隔离甚至是封锁已经成为不可能的时候,人们可能选择另一种行为方式,即“中区”行为方式。在这种行为方式下,人们将前区和后区极大程度地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区形象,并因此而给公众留下诚实、亲切的印象。

2.印刷术带来的社会变革。

答:印刷术的出现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宗教改革、文化传播以及科技进步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后来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16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印刷技术逐渐改良,产量急剧增加,并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出版工业,使得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结构发生强烈而根本的变革。(1)社会进步上:有效利用前代成功,加速社会进步

几乎现代文明的每次进展,都或多或少与印刷术的应用与传播相关联,正是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改进,才使新思想得以迅速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也使人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有效利用前代成功,从而加速社会进步。(2)思想文化上:扩大文学的空间,传承文化

活字印刷有效降低了印刷成本,使著书立说不再是贵族的专利。扩大文学的空间,大量的平民文学家的反映社会现实和提出社会发展构想的伟大文学作品横空出世,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灭绝的可能性,拓宽了人类对于信息的接受面,各种文化得以汇合交融,知识的需求量增加。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文字在,传播的过程就永远不会中断。(3)宗教传播上:印刷术使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广为传播。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在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他的抗议之前,人们已经用一些本国的民族语言印刷圣经,使宗教改革的条件日趋成熟。福音真理不再是少数人所专有,而为普通百姓所能学习和理解。同时也使宗教信仰因国家不同而有变通,罗马教会再不能保持国际性的划一形式。新教运动的原始动机是纠正教会的弊端,特别是赎罪券的出售,自从印刷术应用到大量的印刷赎罪券以后,出售赎罪券成为一种谋利手段。与此同时,新教徒也利用印刷的小册子、传单和布告等方式,广泛传播其观念和主张,如果没有印刷术,新教的主张可能仅限于某些地区,而不会形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重要运动,永远结束教士们对学术的垄断、克服愚昧和迷信,进而促成西欧社会早日脱离“黑暗时代”。(4)知识教育上:印刷术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

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书籍印刷成本,提高了印刷量,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书籍普及会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要量。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刷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刷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例证说明,印刷术帮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们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如在早期德国的教会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铁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师。这充分说明印刷术能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会处境的机会。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谈谈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问题。

答: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处于较贫困状态。(1)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问题

①传媒定位忽略,弱势群体的媒介曝光度不高

传统主流媒体,由于媒体的综合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拿报纸来说,不管是传统的时政报纸、都市报纸等,还是新兴的财经报纸,他们都追求高端定位。传统的主流报纸媒体,如一些党报、宣传性报纸都是正面报道,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大多是政策宣传、政绩表彰或者是领导人活动等,视角几乎都来自上层精英阶级。以农民工报道为例,媒体永远是站在了政府的立场,去看待农民工问题,所报道的内容很多是夸奖政府的正面行为,农民工并不是以主体的位置出现,而是作为被关心者、被慰问者、被帮助者存在,即农民工所扮演的角色总是被拯救者。

在众多栏目定位上,媒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似的受众,将目光聚焦在城市中的精英阶层、成功人士、白领高学历人群,因为他们有钱又有闲。弱势群体很难从打仗媒介中获得自身需要和需求的信息,也无法得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从而成为了大众媒介中逐渐被淡忘、遗忘的一族。

②宣传弱势群体的方式不当,不利于塑造良好的弱势群体媒介形象

媒体工作者由于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在报道思想和报道内容上,缺乏理性思考,恶意炒作,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

a.采访时区分深层次报道,只是简单曝光

媒体工作者在采访时,常常只是就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报答,很少深入思考,尤其是在基层采访中。作为社会的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者,大众传媒不仅仅应该报道事件基本进展,更应该抓住事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而不是简单的曝光。也许媒体工作者觉得这样的人太普通了,没有新闻价值可以挖掘,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

b.隐私报道伤害弱势群体

由于弱势群体中,一部分人群具有特殊性,需要保护其隐私,如艾滋病人、未成年人等,他们的姓名及肖像等资料均属于个人隐私,均依法受到保护。媒体在报道这类人群时,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不注意保护其隐私,造成侵权行为,对弱势群体造成二次伤害。

c.媒体报道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

媒体工作者在报道弱势群体时,关键应该以人为本,关怀弱势群体,善于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但在媒体报道中,缺少对弱势群体的精神和感情关怀。经常将血淋漓的的车祸现场报道为“亲密接触”“接吻”,将进城的农民工表述为“社会闲杂人员”、“盲流”等等。也有媒体利用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恶意炒作。这种情况下,弱势群体不是媒体关怀、保护的对象,而是媒体吸引读者的赚钱工具。(2)改善社会弱势群体媒介形象的方法

①在报纸版面上开辟弱势群体专栏

持续关注弱势群体是媒体责任和义务,开辟弱势群体专栏会更好地有效地帮助弱势群体,反映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得到社会的支持。这个专栏的内容不局限于记者对于弱势群体的采访报道,而可以做成一个弱势群体的社会论坛,弱势群体的来信诉求,各种有关弱势群体的服务信息以及政府对于弱势群体最新的政策法规等等,使得弱势群体真正通过媒体得到相应的知识和帮助。

②丰富报道形式,增加报道深度与传播效果

就报道形式来说,媒体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比较局限,在报道体裁上,大部分是较为简单的消息体报道,缺乏有深度的,追踪调查式的报道及评论。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更应该去关注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的背景和原因,不要停留在对于事件的单一报道,否则对于帮助支持弱势群体是意义甚小或收效甚微的。同时,调查报道弱势群体以及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等也能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③为读者提供回馈途径

在报道弱势群体时,除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应该多提供一些帮助他们的办法途径。在多数媒体的报道中,缺乏留与读者回馈的途径,使得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只能停留在同情的层面。被报道的对象很难得到实质性的社会支持。社会责任论主张新闻不仅有消极的自由,而且也应有积极的自由即致力于某种公共事务的自由。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媒体应当致力于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帮助弱势群体的一个平台。

④报道应当坚持客观公正

媒体前些年在报道“农民工”问题上由于对农民工带着“刻板印象”而招致一些不满。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一情况有所改观,对于农民工不再总是关于负面的报道,更多是消息性的正面信息的显露。但这些报道主要是为了宣传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真正全面客观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报道仍属“凤毛麟角”。我们希望,媒体能够真正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想其所想,发出他们心中的声音,为弱势群体做出实质性的帮助。

⑤媒体也应该多关注已“冷却”,不属于热点的弱势群体

如“下岗、失业人员”。我们发现媒体对于这部分人群的关注相当少,而事实上他们大量地存在而且生活状况也非乐观,媒体对于他们的关注不应再持续走低。

2.近年来国家在广播电视领域发布了哪些政策?代表了什么趋势?请用传播学原理分析。

答:(1)近年来国家的主要广播电视政策

①“限娱令”和“加强版限娱令”“限娱令”是指广电总局在2011年出台《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文件,要求各地方卫视从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被大众称为“限娱令”。“加强版限娱令”是指2013年10月20日,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向各大卫视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

②“限广令”“限广令”即国家广电总局针对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长度以及广告类型等作出的一系列规定。2011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11月28日,其又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③“一剧两星”

2014年4月15日,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二集。总局此次电视剧播出方式调整得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均衡卫视综合频道节目构成,强化综合定位,优化频道资源,丰富电视剧荧幕。(2)国家广电政策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现行的广电政策,可以分析出发展趋势为:限制过度娱乐,规范广电行为,促进创新。多条限娱令的颁布旨在针对当下娱乐节目数量多、质量低、尺度大等问题,减缓泛娱乐化问题,增加知识类、文化类、新闻类节目,鼓励节目创新,规范电视行业。(3)国家广电政策的传播学分析

①从大众传媒的功能视角分析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提出,大众传媒将的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娱乐功能。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具有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共同需要,使人们产生精神上愉悦的一种社会作用。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充足。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的这种需求提供了很大的平台。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成为现在茶余饭后人们共同的生活消遣,更是得知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大众传播日益发展的结果。但过度的娱乐会带来负面影响,尼尔·波兹曼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国家颁布一系列限娱令,能够平衡媒介的娱乐功能和其他功能,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介的作用。

②从传播中的控制者角度分析

传播者对信息传播具有控制权,同时又受到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制约。后者又称为:媒介控制,即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等。国家广电管理部门针对电视业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及时颁布相关法律,规范和约束电视工作者的行为,能够促进电视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3.如何建立互联网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谈谈你的看法。

答:“自由、开放、互联、共享”价值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跨国媒介集团主宰世界信息和文化产品的局面,将全世界人民联系在一起,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形态。网络社会的崛起给信息传播秩序带来了一定变化。互联网时代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重构亟待解决。(1)明确互联网信息传播新秩序重建的努力方向。

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价值观遗产,新秩序运动保障全世界人民的公平正义与多元化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传播权利,而非新自由主义指导下掩藏的政治经济扩张。(2)促进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国际信息传播的主体,绝非民族国家政府这一单一角色。借用汉娜·阿伦特的公共空间概念,全球信息传播空间应当包含多元化传播者共同协商,形成哈贝马斯式的交往理性。传播者应当包含民族国家政府的媒体喉舌、跨国集团、非政府机构NPO、乃至全世界的民众。资本主义国家的宣传和NPO、民众的抗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交往行动形成的压制、抵抗与妥协并存。(3)建设信息传播制度/协议。

信息传播制度/协议的建设在新秩序形成中提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新形势下制定全球各国参与的新秩序规则,才能更好的形成信息传播新秩序。(4)从中国的角度而言,打造信息传播的媒体航母。

中国的信息产业与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并不相称。打造信息传播的媒体航母已成当务之急。习近平于2014年8月18日提出《关于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蕴含了打造世界级媒体航母、提高中国信息传播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以便打破既有信息传播秩序,促进新的信息传播新秩序重构的指导思想。

在互联网时代,要加强本国信息传播实力建设,冲破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要推翻旧有的西方主宰格局,进而秉承上世纪70年代的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的精神,借助包括跨国企业、NPO和全世界民众在内的多元化主体的力量,推进制度和规则建设,才能真正形成互联网信息和传播新秩序。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科目名称: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英尼斯

2.数字鸿沟

3.拟态环境

4.潜网

5.内容分析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符号的结构和特性。

2.简述“麻醉精神”。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受众的概念在web2.0时代是否还能使用?

2.大众媒介的基本运营模式是什么?新媒介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3.写出至少三个国际知名媒介的机构,并评述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英尼斯

答:英尼斯是最有影响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多伦多学派的鼻祖,麦克卢汉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他从加拿大经济史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论是媒介偏向论,他认为,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

他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媒介的时间性使得它无法及于远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均衡。

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以及更早期的纸莎草等。这些东西作为媒介的共同特点是,虽然经不起时间的销蚀,但是非常轻便易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这种媒介有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以及世俗政权的建立。它能够帮助中央政权控制更大的疆界,但是却有可能削弱中央的权威。

2.数字鸿沟

答:“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问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导致数字鸿沟的原因有:(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2)传播技能上的差异;(3)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4)社交范围的差异;(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6)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3.拟态环境

答: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4.潜网

答: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现的干扰。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5.内容分析法

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符号的结构和特性。

答: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可以表示某物、某事等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因此,它是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它是传播者和受众间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1)符号的结构

符号的结构,分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即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知的部分,如文字的字形与读音,如绘画图形、汽笛呜叫、人体动作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