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鱼水彩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5:34:5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国刚、彭作刚、张志钢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原生鱼水彩绘

中国原生鱼水彩绘试读:

前言

当对一件事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感觉到自身的浅薄,因为一时的兴起开始记录,边交流边学习边摸索,广博多样的鱼种以及由此结交到的各类朋友,既让我看到生命的精彩与厚重,又察觉到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当在朋友们的协助与督促下汇集成册时,这种惴惴不安愈发严重,一人的体验即使再真,总归有他的狭隘与局限,在还有众多鱼种尚待发现、自然生态堪忧的今天,个人蜻蜓点水散点式的试探,仅仅只是撩开自然淡水水体这本巨著薄薄一页中零碎的一角。即便如此,竭尽所能展露出的这一小角依旧有着诸多遗憾和缺陷,由此,成书的初衷更多的是交流、学习以及对自身一次重新的审视。从一开始的下水寻鱼到提笔记录再到最后成书,身边众多朋友自始至终给予了无限的支持鼓励与帮助,没有这些就不会有这本拙作的成型,他们中有一起野外的同好好友,他们是陶旭东、洪继宁、宋超、田俊、何光银、 黄勇、王桉先生,有绘画艺术方面给予建议和帮助的水彩艺术家尹朝阳、杨帆先生,在文字成稿阶段给予修正的阳涛平先生。作为合作伙伴的张志钢、彭作刚先生,在其间完成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与科学论述方面的补充,他们的参与弥补了本人在淡水鱼科学理论上的不足。也要感谢我的艺术专业导师周向林先生,在百忙之中审阅拙作并为之作序。还有很多在此未能具体提及的朋友以及陪伴我参与野外考察的学生们,一并对他们的慷慨给予表示感谢。数年的积累,家人背后无私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他们为此做出的付出。感谢湖北大学、湖北大学艺术学院以及诸多同仁们,一份赖以生计的岗位以及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是持续一件事情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感谢他们共同给予了我一处安宁的港湾。在网络时代,两江原生论坛使得各地的爱好者走在了一起,也直接促成此书的出版,如今自媒体时代,其在中国原生淡水鱼领域的影响还在持续。本书中的二维码为方便读者延展学习和交流所用,后续日常维护、管理、变更等不做另行通知。数天前,乡间野外,某局部区域禁渔保护措施的加强,使得当地溪流淡水生态较前些年略有缓解,在此,对这片土地上关注自然生态并为保护它们而正在做出努力的人们表示敬意,在大众普遍认知还需加强、保护监督措施有待完善的过程中,珍惜和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系统,使得我们的家园恢复它原本自然面貌,还需大家更多的努力。让我们为共同的家园与目标一同前行,让曾经的水下精灵回到它们本来的家园,让每一条河流重新恢复生机。张国刚2018年7月第一章 初识1 第一尾鱼

记忆总是那么模糊,片段却如此清晰,哗啦啦的流水在石块间欢快地流窜,大小不一、还未完全成卵形的扁石块,自近向远铺满不太宽的水面,两岸不远突然垂直升起人工修建的堤岸,让水域显得有些局促,如果不是石壁上铺设的错落有致的石块,很难到达溪谷底。为了避让一条县城里很古老的街道,溪流不得不穿过十几米长的隧洞,这使得小小的溪谷显得更加幽深,隧洞可以进得去人,远远的,隧洞那头的亮光中,浆洗衣物的妇人们脆脆的乡音细语,伴随着棒槌敲打的清脆的咚咚声,在隧洞里回荡着,游丝般钻入你的双耳,此般情景不时在我的梦中呈现,就如同未带上金箍的至尊宝梦境一般,而那尾瘦瘦的浅色身姿,在小小的激流中一闪而遁的身影牢牢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难以释怀。右边堤岸旁不远,街道里有我幼儿时曾经的家。在那儿,我可能度过了五岁之前的两三年时光,浆洗妇人中自家奶奶的身影,以及那尾至今不知名的幽谷小精灵,是我蹒跚之时恍惚的记忆。少年时也曾数次前去探寻,站在隧洞出口处,脚边的山溪还是一如既往流淌着,只是水里的石块上多了不少顺流漂动的白毛,水里岸上空无一物,只剩下寂寥的哗哗声在壁间回荡。2 稻田鱼

稻禾在微风中摇曳着,午后的阳光把众多禾秆的影子投射在稻田里,形成了一片片的幽凉阴暗之处,而光透过缝隙,光斑窜动着试图划破这片寂静。光斑在起伏不定的泥土间晃动着,不时会有少许亮光反射回来,轻刺着你的双眸,原来在湿润泥土的坑洼处,还留有少许早前浸泡稻苗的灌溉之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水坑,断断续续的,一直延伸到稻田深处。靠近田埂处也有水坑,因有些田正好在山腰处,顺着山路上行时,伸出手就能触摸到离得最近的水坑。暑期的午后,趁大人们午休,小伙伴们悄悄地溜出来,跑到屋后小山的田埂间玩耍,那触手可及的田埂水坑里是有某个精灵在等候着的。路过或靠近田埂时,洒满光斑的水稻田埂间的水坑立刻泛起一处处慌乱的涟漪,水很浅,如此小的范围内如何逃得掉,在水波的不远处往往能清晰地看到一对或数对小小的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你,而且不时一顿一顿地、短距离地变换着位置。带个小舀子或直接用双手,无论它如何瞬移,都可以轻易地把它们捧起来,这时终于看清了那对小灯笼的真身,最大不过两厘米的小鱼,而且它们有着约定俗成的名字,大人小孩都这么叫,“亮光镜儿”。不用下水,不用费太大的周折,又不用担心回家后被大人们责罚,轻轻松松就能抓到的小鱼,最小年龄段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的水里的小精灵,因为它的小,随便拿个容器就可以养几尾。但凡是有水坑的地方,大多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是那个年代小伙伴们最早认识的鱼儿。养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不时捧起瓶子细细端详,鱼很小,但它的眼睛真的很大很亮,几乎占满了整个面部,而黑色瞳孔周围如此的白,在光的映照下,一双眼睛的顶端有一块区域如同镜子般可以反射光线,从上往下看时,可以看到头部有非常明显的、左右对称的两块光斑。在受到惊扰时,它们会短暂地潜入水底,但很快又会回到水面,大部分时间是一尾跟着一尾地贴着水面晃悠,它的背如此水平,以至于会误认为它是翻过来在仰泳。因鱼儿很容易弄到,所以每次都会养不少,而那时能够找到最好的养鱼容器就是空的罐头瓶子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果罐头是常见的一种奢侈营养品,每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积攒,是小伙伴们四处讨要的养鱼必备品。一个瓶子里养六七尾“亮光镜儿”是轻轻松松的事情,有时,小小的窗台摆满装着小鱼的瓶子,数量不一的小鱼儿晃荡在瓶子的水面时很是美丽,其间也会出现些疑惑,偶尔会发现有些鱼鼓鼓的肚子底部带有一团透明的小泡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而消失时而出现,当时还在担忧是不是鱼儿们身体抱恙,时至今日已了解,那是母鱼产卵了,只是在卵受精之前需要随身携带的。如今,这些鱼儿们的通用称呼也已知晓——青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追根溯源,依例归类,现代淡水鱼类中单列出来一个鳉科,又是其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唯一的成员,而且你绝难找出比它们更小的淡水鱼了。青 鳉Oryzias latipes

分类地位

颌针鱼目(Beloniformes)、大颌鳉科(Adrianichthyidae)、青鳉属(Oryzias)

形态特征

体小,长形。背部平,腹部突出。口小,上位。眼大。无须,鼻孔1对。无侧线。背鳍后移,靠近尾柄。身体背部正中从头后至背鳍基有一条黑线,体侧上部从鳃盖后缘至尾柄正中有一条黑线。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生活于水体表层。杂食性。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的淡水水域。包括日本、韩国、中国、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的淡水水域。

乡土临长江以北的大别山东部尾脉,水量充沛,沟河纵横,水稻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彼时的稻田也就有了不少的故事。秋收过后,天气也慢慢转凉,此时的稻田已看不出稻田的样子,满满的都是水,如不是知晓前面的事由,你会把它当成一个个紧挨着的、方方的小池塘。原来,收割之后,田间被挖开了个口子,就近引来小河中的水,浸泡曾经的稻田,满满的。水有些浑浊,以致看不出水有多深。水田里一片寂静,除了渐渐吹来的北风带起的那一连串的波纹,直到水里一串串不知哪儿来的黑珍珠让我们发现水已经很清澈了,水底斜插着残存的稻秆。

水渐渐地暖起来,蝌蚪出现了,鸭子也开始下到稻田里玩耍,此时水里又多了一些快速窜来窜去的小身影。不久,不知哪天路过稻田时,水浑浊了,近乎泥浆,水量少了一大半,水牛在农夫的吆喝声中,拖着一个扣在泥土中的宽大的木质靶子,很规律地沿着一个方向前进,身后,经过几个月浸泡的泥土翻滚着。此时却是小伙伴们很兴奋的时刻,一些胆大的小孩,在水牛和农夫走远后,跳进靠近岸边的泥水中,水已经很浅了,都未没过脚脖子,静静地观察着,然后猛地捧起一滩泥水,快速地回到岸边,在摊开的小手中间的泥浆中,你会看到一两条或更多长长的、吧唧着嘴巴、沾满泥浆挣扎着的小身躯,赶紧放进已经准备好的盛满清水的玻璃瓶子里,泥浆散开,露出它们的身形,五六厘米长,尖尖的脑袋,一开一合的小小嘴巴,细长的身体,深色的背部,还有一条隐隐约约的从头连贯到尾部的深色黑线从中间连接着浅色的腹部,肚子肥肥的还有点儿泛黄。“楞子鱼”,小伙伴们都这样称呼它,一种不太好抓到的小鱼,很机警且游得很快,在水浅的地方是看不到它的,也不知道为何此时它会出现在这儿,后来想想可能是顺着河水跑进稻田的。它的学名很贴切——麦穗,分布非常广泛,湖泊池沼都能发现它,成体鱼有十几厘米长,黑色的背部与亮白的腹部形成对比,小小的嘴巴一圈还长了些短短的尖刺,原来我们在稻田里碰到的都是“麦穗”的少年鱼啊!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分类地位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

形态特征

体长,侧扁,头后背部呈弧形。头小,略尖。口小,上位,下颌稍长于上颌。无须。背鳍无硬刺。尾鳍浅分叉,上下叶等长。体侧各鳞片后缘具新月形黑斑。背鳍有暗色斜纹。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生活于浅水区。杂食性,主食浮游动物。

地理分布

我国中东部广泛分布,原为东亚土著种,现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引入。

麦穗鱼,应该是我国最皮实的原生鱼了,几乎遍及大多数淡水水域,耐受性和适应性强,儿时休耕的水田里到处都是,是目前最容易在野外碰到的淡水原生鱼了。其幼体与繁殖期的雄性成鱼最具特色:幼年期身体细长,一条细黑纹贯穿首尾,很显萌态;成年后,身体开始变壮硕,横纹也褪去,直至繁殖期,体鳞变深,呈冷黑色,雄性鱼嘴部长满一圈追星,角质状、短短的狼牙刺,手触碰如同粗砂纸,小时候曾把它们当成了不同的类别。3 小河

老城有汤河,谓北汤河、西汤河,东、西各一处,滚开的热水从平地里冒出来常年不息。以往迎面遇一陌生人,一露齿即可判断不是北汤河人就是西汤河人,因其食用水为汤水,含硫黄,满嘴黄斑牙,后西医给此牙取了个莫名的名字“四环素牙”。北汤河从泉眼开始汇入环城而去的大河绵延十几里,一条短短的可知始终的小河,五岁至今的家在北汤河中段西岸,靠山面河六七排房屋,被取了个名“友谊街”,家家有门牌号,如今称之为“棚户区”。河的东岸,是水田和湖泊,中间一条供居民出入的土路,河行至家门口,河面也只有六七米宽,平时小河是温婉的,河底满满的都是黄白黄白的细沙,除了岸边人工堆砌的石头,没有任何硌脚的东西,水又清又浅,孩童跳下河时,一群群小鱼惊慌地四处乱窜,浅滩处的虾、亮光镜儿、窜得最快的楞子鱼(麦穗鱼)、土鲫、鳑鲏、趴在河底的狗头鱼,就这么被我们认识了。一场小雨后的一两天是最好抓鱼的时候,河水已退,稻田中的水亦在与小河联通之处缓缓地流动着,小河的一边冲出的小水洼里,满是更小的鱼,不过一厘米,用个小容器就可舀起几尾,基本是同一种,虽小但扁扁的身体都已成形,最显眼的是其背鳍上一大块醒目的黑斑。游得飞快的鱼一般不太好抓,需要专门的器具,家里淘米的筲箕(竹制品),挑土挑砖的箢箕(又称箢篼,竹制盛具,用于运泥土砖石。)都被顺出来做此之用,那时都是竹编的,甚是好用。河底空荡,鱼儿无处躲藏,惊慌之下,只能藏于河两边的石缝之间,看准位置,顺着水流放下器具,口朝水流的方向,水浅,难以漫过器具的边缘,手脚并用,从上至下,摸索着每个缝隙,直到器具口部边缘,猛地提起,河水透过竹编缝隙快速地逝去,器具底部总会有几个亮闪闪蹦跶的身影,最多的是楞子鱼(麦穗鱼)和鳑鲏,土鲫也会有一些,然后就是习惯趴在水底的狗头鱼,这些都是装在瓶子后,养在家里时才慢慢分辨出来的。这里面,鳑鲏最有趣,不过六七厘米,扁扁的身形,有时会碰到特别艳丽的,背鳞泛金属蓝绿,红眼红尾,侧身中间自尾向前一条由宽变细的蓝色横纹,孩童视为爱物,当然大部分是较暗淡的。养着养着,有些鱼肚子肥肥的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当时以为是鱼的粪便,有些不喜,后来才知道这鱼名“高体鳑鲏”,艳丽者为强势雄鱼,有尾巴者是拖着产卵管的雌鱼,雨后水洼处背有大黑斑的则是它们的小崽子,它们一家子的事《野鱼记》中有详解,此处不再叙述。狗头鱼也挺有意思,只是难养,两天就翻肚子了,虽说叫狗头鱼,其实最少可分成两种,一种口大朝上,可吸附在光滑玻璃杯壁,移动时短距离一窜一窜的,另一种就文雅多了,嘴小下口位,尾巴一摆,晃晃悠悠贴底滑行一段,而且身上布满斑纹,儿时观察仅此了。如今已知第一种为子陵吻虎鱼,很猛的名号,本国最常见的小型淡水虎鱼,难怪在石缝浅滩处最易碰见,原来专门吃虾的水老虎啊!第二种名棒花(棒花鱼),很形象,满是花纹的棒槌,你才是棒槌咧!如此温和难怪被人欺负。孩童时,水暖后,闲时整日在河中呼朋唤友,上下求索,不知顺了多少竹编器具,从源到终,每个石缝都清清楚楚,至今双亲都调侃,一次,把条水蛇当鳝鱼带回家,吓坏了一路的大人!有件事印象至深,一次雨后,顺河下游,一边为石墙高岸青砖大房,一边山坡杂草密林遮日,断裂倒塌的枝丫横在水中,故技重演,晃动残枝,提起竹编的器具,这时看到了一种以前不认识的鱼,六厘米左右,横斑纹,泛黄的红色身躯,双背鳍,暗色的肚子,眼睛泛着蓝光,当时被惊艳了,其实这是种很常见的小鱼,黄黝,一般栖息于静水环境,而且雄鱼在成年后繁殖季节才会变得异常不同,后来专门单独养了一尾雄鱼,难养,只吃活食,用了两年的时光,才让我重拾到当年的第一次邂逅。

儿时大半光景都在此河中晃荡,不知害了多少伙伴被长辈们责骂,不知多少次奶奶拿着竹条子貌似严厉地沿河驱赶着回家饭食,如今她那略带方音呼唤声还在耳边回响。小河两岸的稻田池塘沟渠摸得是清清楚楚,时光就这样继续着,谁也没想到变化是静悄悄地潜伏过来,稻田被废弃了,在浸泡了几个月后,并没有迎来熟知的农夫水牛和战车般的大木耙,湖泊也像个被人遗弃的小媳妇,日渐憔悴,浮萍无人清理,一片藕荷在经过了一次采摘后,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浓密与婀娜。水开始发绿,天热时,满湖的鱼儿浮头喘息,任人捕捞捡拾,大人孩童们都很兴奋,最后的狂欢。湖泊旁紧挨水泥桥的那口水井,在周边居户共同相依了不知多少年后的某一天,被抽干了水,围观时,水井旁边的几个水桶里翻滚着几尾肥硕的深色鲤鱼,而其中有两只占满了整个桶底的甲鱼,让周围的吃瓜群众啧啧称奇,至今还能记得那憋屈的甲鱼徒劳滑动的爪子,在木桶边缘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装上一个抽水机后,井被永远地封上了水泥盖子,盖子上伸出很粗的一根钢管,管子在高处拐个弯后,向前直行了很远很远,从此那个可以经常趴在边上看自由游荡的小鱼小虾的位子消失了,多了一个若干年后洒水车必须停靠加灌的基点。延伸很远的水田没有了,旁边苟延残喘的湖泊在一年内,最后的一块水渍也消失了,只记得消失之前,拿根木棍在水里横躺一晃,就能晃几条大鳊鱼起来。终于,以前的那条小土路完全地改变了自身的维度,而且迅速地长出厚厚的结实外壳,它的两边护围般的很快长满了水泥房子,柳树没有了,房子漫上了小河的身躯,小河不见了,聚落中的土砖瓦屋也相继变高换成了水泥建筑。在小伙伴一次被水中的玻璃割伤后,长辈们突然认真起来,孩童们少有敢下河玩耍的了。河水还在流淌着,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它的残躯,水里开始出现污物,在某个清晨上学时,习惯性地瞥了瞥水面,没有见到一丝窜动的身影。渐渐的,河底开始长毛,灰白灰白的,偶尔冒几个泡泡,曾经的黄白黄白的细沙在变黑的过程中消失在了灰白之间。寒冬时,如同往常一样,河面蒸腾着薄薄的烟雾,那诏示着远处曾经的活力,而酷热之日不时迎面扑来的腥臭则向路人提示着它的存在。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

分类地位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鳑鲏属(Rhodeus)

形态特征

体高而侧扁,呈卵圆形。口小,端位,口裂呈弧形。尾柄中央有一条纵行浅黑色条纹,并带有浅绿色光泽,向前伸至背鳍基部中点的下方。鳃盖后上方有1~2个黑绿色的斑块。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群居性强。杂食性,主要食藻类。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及海南岛。

鳑鲏中最常见的了,南北都有分布,发色的雄鱼几乎是鳑鲏类别中最为艳丽的一种,红眼,背部的金属蓝绿,背鳍、腹鳍边缘一圈淡紫红,尾鳍中间根部的大红,胸鳍最边缘鳍条的银白,自然界中对比最强的色系都被它给用上了,还不包括躯干上的色彩布局。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

分类地位

鲈形目 (Perciformes)、塘鳢科(Odontobutidae)、黄黝鱼属(Micropercops)

形态特征

体小,长形,侧扁,腹部圆,口斜裂。体黄褐色,第一背鳍较短小,第二背鳍较长较大。尾鳍不分叉,呈圆扇形。体侧有10多条黄褐色横带纹。

生活习性

小型鱼类,栖息于水体底层。主食小鱼、小虾等。

地理分布

广布于长江、珠江、黄河等各大水系。

不想我国静水中竟有如此艳物,儿时曾惊鸿一瞥,却不知只有雄鱼成年体壮后方能如此。此鱼性孤僻,只食活物,终日悬停隐伏于水草密林间,眼神犀利,注视过往活物,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貌似无害实则凶猛异常,不愧是虎鱼中的阿帕奇。真吻虎鱼Rhinogobius similis 

分类地位

鲈形目(Perciformes)、虎鱼科(Gobiidae)、吻虎鱼属(Rhinogobius)

形态特征

体长形,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宽大,吻圆钝。口端位,口大斜裂。唇肥厚。眼大,上位。背鳍2个,分离。腹鳍愈合成长吸盘。体侧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头部具蠕虫状暗色斑纹。

生活习性

小型底栖鱼类,多栖于沿岸浅滩。肉食性,主食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水系的江河湖泊。

分布最广的一种虎鱼,河流湖泊沟渠都有可能发现,因其普通、凶残、胃口大,而为大伙儿所忽视,但其雄鱼成体发色极其惊艳霸气,紫红、橘红、柠檬黄、湖蓝、群青,硕大的头颅与巨嘴,然后一双不怎么相称的犀利小眼,加之我国淡水虎鱼中不可小视的体型,成为很多鱼友家中的缸霸以及合体之王。第二章 武汉武汉1 武汉的湖

武汉为九省通衢之地,江汉交汇之处,湖泊星罗棋布,即使是如今市内湖泊也有一百六十处之多。当年读书时已是九十年代中期,完全无感,只知一个东湖一个沙湖。东湖虽是与发小好友一同前去游玩,留到现在最深的印象却是靠岸边飘荡的水波中黑压压成片的蚊虫,以及水边树木爬满蚊虫的枝条,而沙湖则是成排的养猪场以及直接排到水中的废弃物,岸边是刚被倾倒下来准备填湖的黄土。武汉的湖泊,学生时代前后十几年都没有任何探索的诉求,兴许是当年心思都用到艺术与对青春的憧憬中去了吧!

未曾想此后的安身立命之所位沙湖畔,此沙湖已非彼沙湖,面积小了不少,没了一半也有三分之一,剩下的分成了一个内沙湖一个外沙湖,时髦的绿道几乎已经妥妥地铺满了沙湖边,只是水还是那个样子,灰绿灰绿的,就着新鲜铺砌的堤岸,绿绿的绒毛搅和着几种水草在湖水的荡漾中摇摆着,旁边还不时漂浮着一两尾已经发臭了的喜头鱼,虽离住所很近,却很少为了采集小鱼去那,几年下来也就那么几次,浅水岸边最多的就是食蚊鱼,在湖堤没修时,湖边的浅水坑处,用小抄网一网下去,满满的一网兜全是食蚊鱼,有时也会抄到喜头鱼和麦穗鱼的苗子,毕竟这类鱼的耐压力还是不错的,子陵吻虎鱼还是有些,有次夜采时,还抄到少量的小鲦和数尾小鳑鲏,而且碰到了一尾很小的银苗,可惜出水后就不行了,除此外就没其他发现了,可能是探索太少的缘故吧!小女就读之处亦在沙湖边,每每接送,都会沿湖走一段,有不少的钓者垂钓,小小浮标起伏于灰绿的湖水之中,想想也只是在这浑浊中找一丝慰藉吧!那鱼可断断是不能要的。填湖而成的公园里的水域,水质稍好些,毕竟专门种了那么多的荷藕,还是起了一定作用,天气稍好时,在荷藕下的一些岸边位置能够隐隐约约看到一小群成体的鲦在水中游弋,很是难得。

生活刚刚安顿下来,我就买了口小方缸搁置在单身宿舍中小小的木桌上了,儿时只能就着罐头瓶子凑合,某个伙伴家自己粘的方方的鱼缸让我口水了许久,那时是没有卖的,也无余力购置,想着里面可铺沙种草养鱼,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此随意地窥探另一个世界,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外出奔波求学,只能把这点小小嗜好深埋心中,直至正式告别学生生涯。学着布景种水草,尽量地在身边寻找原生态的材料,虽然一开始还是“求助”了花鸟市场的商家们,最后发现还是自己找的更有意思。此后,陆陆续续又加了几口鱼缸都是依据此理安置,而第一种进缸的鱼是食蚊鱼。单位地处内环闹市,旁边居然出现种植成片的油菜和向日葵,曾经面积与我单位相当,田地中间横贯着一条种有荷花的灌溉水渠,第一次无意间闯入时,不单单是已有花盘的成片向日葵让我惊叹,水渠荷叶莲茎之间的水面上窜动的水花更让我激动异常,这不是曾经最为熟知的情景吗?第二天就准备了一抄鱼的小网,迫不及待地要会会这曾经的老相识。很失望,虽然两者极其相似,当鱼出水现出身姿时,还是发现了它们的不同,大小略相近,也有超出一半的体型者,麻黑的身体,眼睛略小,明显不是同一类鱼,是形态、习性、生态位极其相似的两个物种,还是挑了几尾养在了我的空鱼缸里。查询后才知,是食蚊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