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总是说不出心里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7:36:41

点击下载

作者:(日)加藤谛三著, 韩贞烈译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为什么总是说不出心里话?

你为什么总是说不出心里话?试读:

▕ 前 言 ▏

自语。

因为不怎么和人说话,他们说起话来也常常是些不满。

羞怯的人,想唱歌,却无法开口;想跳舞,却不敢动作。

想说“喜欢”,却说不出。

想说“好漂亮”,却说不出。

想说“不要”,却说不出。

想发脾气,也发不出。

想说“想要那一个”,也没能说出口。

压抑着的有时是爱,有时是厌恶。

同时,生怕自己压抑着的感情被人注意到,因此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自我意识过剩的人。

无论羞怯的人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别人,有挥之不去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变成了原因不明的不安。

羞怯的人与别人在一起时很难开心。与其说不开心,简直可以说是难受。这种情况下还要费心遮掩,和人相处就成为一件累人的事情,十分耗能。

原本,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羞怯的人却很害怕靠近别人。因为不太会与人交流,人际交往就变成了苦差事,能躲就躲。

但是没有人的话,就会很冷清。尽管和人在一起会觉得难受,但是一个人也并不开心。

所以羞怯的人会觉得生活很痛苦。从出生以来,就没有体会过生而为人的开心之处。

这都是因为无法信赖别人。

如果有可以信赖的人,就可以从自己的壳里出来,就可以体会到活着的快乐。

无法信赖别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一个可以信赖别人的环境中长大。

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好,胆怯也好,不擅长与人交往也好,是因为他们是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

心理健康的人会觉得与人接触是件开心的事儿。但羞怯的人,他们害怕人。

别说喜欢人,只要真的要去见谁,就赶紧避开。

但是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会到死都无法体会到“生而为人,真好”的感受。

这本书,也正是为了解决他们问题的一本书。

羞怯的人虽然也在很努力地走着,却总是原地踏步,无法前进,仅仅是消耗能量,无法唤起任何变化。所以,他们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那些性情和稳,从不露怯的人,在他们的生活里,情感可以时不时地得到释放,不会深埋心底。

羞怯的人,需要的正是这个。

不再逆来顺受,而是奋起而战。

不再只知道明哲保身,而是懂得坚持不妥协。

改变或许如地狱之试炼。但如果不通过试炼,就没有出路。

如果心中不孕育出新的东西,新的道路就不会为你而打开。

这本书会探讨,关于如何熬过试炼、如何生出爱的思考。

哪怕仅仅是避开小石块,躲过半截木棍,这样的事情他们也做不到。

即使面前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羞怯的人也会不知所措。

垃圾就这样堆积成山。

为什么会那么害怕被人讨厌呢?为什么就无法堂堂正正地说出“我不要”呢?为什么想要别人帮忙时无法开口说出“拜托你了”呢?为什么与人相处时会一直担心自己哪里失礼呢?为什么不敢开口要钱呢?为什么无论什么事都是自己在忍耐呢?……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年长者与年轻人若要互相理解,是件很难的事情。男人与女人想要明白对方,也是件很难的事情。除此,还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想要理解彼此有多难。

然而比这些更加困难的是,孩童时期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心理上也同步成长为大人的人,和儿时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不得不被迫放弃了自己的需求的——羞怯的人,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

这本书既是一本帮助羞怯的人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书,也是一本帮助其他人去理解这个群体的书。CHAPTER1为什么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羞怯的人”是这样的人无法坦率明确地表达意愿

人在有自信的时候,是可以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的。

自信的人,与羞怯的人相比,可以用更加直接的措辞,坦率表达自己的意愿。面对讨厌的东西,就说“讨厌”。想拜托别人帮忙,就说“拜托了啊”。

羞怯的人因为缺乏自信,就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意愿。他们说话会绕弯子,会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借口多。所以对方常会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因为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自然也无法与人很好地交流。“没有啦,我其实哪边都可以……”或是“你觉得可以的话那就那样吧”,总之他们不会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

给某个羞怯的日本人做观光向导的美国人,在做向导的过程中会忍不住说“请饶了我吧”。

一问,原来是完全无法搞清楚对方到底是不是想去某个景点。

羞怯的人会很怕自己给人添麻烦,怕被认为是厚脸皮的人。

在这种不安之下,他们无法明确说出“想要这样做”之类的话。

若想要与人进行有效沟通,首先要对自己的话有自信,同时也要清楚自己和对方的关系。

自己现在,是在与家人对话,与恋人对话,与昨天刚认识的人对话,与今天初次见面的生意伙伴对话,与尊长对话,还是与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对话,一定要清楚与对方的关系。

而羞怯的人难以做到。他们不太能把握社交的距离。

更糟的是,羞怯的人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太想让对方看看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反倒表现得对对方没有兴趣。

这就无法进行很好的沟通了。

由于太过于担心自己被讨厌,会说些没有必要的借口,常常令人弄不清楚他们想说什么。

对方并没有问这些,却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来。

羞怯的人就是这样勉强自己。

觉得冷的时候,连“好冷”都说不出。

想吃乌冬面时,连“想吃乌冬面啊”都说不出。

不满就这样在羞怯的人心里积攒起来。

羞怯的人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意愿得不到表达,对方无法得知,便只能被无视,这样一来又会感到受伤。

羞怯的人也是想要试图沟通的。但他们太想被人喜欢,就会勉强自己,结果无法实现沟通。

比如学校里有位老师,明明生病发着烧,却勉强着自己给大家上课。

但这时候教室里有人窃窃私语,这位老师就会觉得学生很讨厌。“我发着烧呢。你们给我安静点!”其实这样说会管用的。

但羞怯的人做不到,他们做不出有效的表达沟通。

与人约了见面,因为喜欢那个人,想着要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到达,早早地就去了。

对方按时赴约,并没有感受到自己早早到达的诚意,就会觉得受伤。

这样的事情日积月累,就变成了敌意。他们并不是生来便具有攻击性的。

羞怯的人,面对这个人也勉强自己,面对那个人也勉强自己,但是却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回应。

羞怯的人啊,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情说出来才可以。丢脸就丢脸好了,请开口吧。

世界就是从这里打开的。

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不是强加主张于他人。

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向别人说明而已。

是把该说的事情说出来。

当然说出无视别人的话就是任性妄为了。想委婉地提醒对方自己的牺牲

所谓交流,一定要让对方明白自己。

如果对方能够懂得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际关系也不会变得奇怪。

自己明明带了三明治来。结果对方问“自己便跟着不要吃饭团?”便去吃饭团了。

对方说“很奇怪是吧”,自己也会跟着说“是好奇怪啊”。“我这个是价值1000日元的苹果”,明明这样说就可以了,非要说“800日元是不是有点便宜呀”。

他们吞吞吐吐,做些没有必要的努力。

因为他们想要被认可,消耗了不少精力,却都是白搭。

比如,他们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做出的牺牲。

就像苹果田里,苹果说:“今年有好多台风,总算走到这里了……真是费了不少力气……”

经过数年,它发现周围的人并不明白自己。或者是,认为大家并不明白自己。“大家到现在也不明白我。”出于这样的想法,它开始强调自己的牺牲。

羞怯的人,尽管也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却不受喜爱,会给人冷淡的印象。

——明明在苹果园里,却以为是在梨园里。

最开始被人说“你是一个烂苹果”,之后也总听到这样的话。

因此并不知道其实会有人认为“你是一个很棒的苹果”。

如果不把精力浪费在没用的地方,或许可以做出很厉害的事情呢。

羞怯的人,越是宣扬自己的价值,越是令人讨厌。

作为苹果的我,曾经在梨园里待过。周围的人对我不置可否。

后来虽然到了苹果园,仍然像是在梨园里时那样说话。

其实在苹果园里的大家,是知道苹果的价值的。

一旦停止无谓的浪费精力,人就可以做出很厉害的事。“如果你吃了这个苹果我会很开心的”,明明这样说就好,出口却成了“你不怎么吃苹果之类的吧”。

羞怯的人,他们并没有真正和当下身边的人接壤。他们的内心仍停留在过去——被不认可自己的人所包围。

但是现在,他们周围的人已经不是那些人了,现在的人会因为你是你而认可你。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不清楚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

羞怯的人对人的看法,往往来自强势的父母。因此他们觉得人可怕,几乎就是理所当然了。

神经衰弱的人以及羞怯的人,从小就不曾体会过“亲昵感”。没有感受过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无间。

只有明白什么是亲密无间,才能对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有概念。比如一件事情因为是父母所以可以去做,换了是其他人那可不行之类的思路,是距离感形成的基础。

但是由于小时候,他们没有与父母那样亲密地相处过,就会缺乏距离感方面的概念,甚至会希望初次见面的人可以亲密地对待自己。

神经衰弱的人以及羞怯的人,会想要初次见面的人可以像父母一样对待自己。

有句话说,“欺凌是从家庭开始的。”羞怯的人性格的形成,也是源自家庭。

有“女性恐怖症”的人会去和路过的女性搭讪,正是因为他们害怕人,也无法把握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他们对距离感没有概念,只是循着自己内心的冲动行事。

这个冲动的核心,是孩提时期的愿望。

他把自己儿时的愿望强加在了陌生人身上。

美国社会学教授吉尔马丁(Brian Gilmartin)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羞怯的人(the love-shy man),往往由于他们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欲望而使女性感到异样。

他们并不懂得二人之间现阶段是怎样的关系。

在确定关系之前,他们的心里已经走得很远了。

一般人会想“这种类型的话,应该是要这样比较好吧”。这样想着去缩短两人间的距离。

而羞怯的人,他们只接触过长期而稳固的关系(permanent binding relationship)。

初次见面时要说适合与初次见面的人说的话才行。但是由于不理解人和人的距离,就无法自然地与人交往。“怎样才能追到那个女生呢?”羞怯的人是无法开心地去琢磨这样的问题的。

下次会在会议上碰见,穿个稍微抢眼点儿的西服吧。可以坐在她斜前方,亲切地和她打个招呼。

如果她那边对自己感兴趣了,就先装作不知道好了。对方一定会有点儿慌的,这时再忽冷忽热一下,看看情形约她出来。

羞怯的人可无法享受思考这些事情。“那个女人第一次见面时为什么那样对着我笑呢?她一定是对我有意思。”下次见她时要注意一下西服领子和坐姿。然后想想怎么追到手,花时间去实行。

这种事羞怯的人是万万不会去做的。

因为他们没有做这种事的余力,本来就不怎么与人打交道,没有这样的能力,也缺乏自己主动去做点儿什么的积极性。

如果中意的女性不立刻对自己表现出积极的反应,不主动提供邀约的机会,就会放弃。

而一旦他们真正开口邀约,会让人觉得十分突兀。

难以把握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年轻人们最近的困扰:“不知道要怎么交流比较好。”

不必考虑距离感这种问题的时候,就是上网了。

所以人们会觉得在网上交流很轻松。

有一个上过电视的这方面的专家说过:“如果是面对面时不能说的话,那么请也不要通过邮件之类的方式说。”虽然这样讲,但其实通过网络交友的那群人,往往面对面时也会说出不合时宜的话。

羞怯的人在朋友家。“可以在这儿待到几点哪?”“三点吧。”朋友说。

其实他很想说想待到四点的,却说不出“四点不行吗”之类的话。

如果对方说“啊,时间差不多了”,他就会立刻站起来。“四点不行啊?”“不行呢。”“哦好吧。”明明就是这个程度的简单对话,他却做不到。

羞怯的人无法说出自己的想法。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讨喜就不讨喜了,人有的时候就是要这样。

羞怯的人会珍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的喜悦。没有可以安心地敞开心扉的对象

羞怯的人,一旦被问“为什么”就会感到不安。

人们有时并不是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才问的。

人为什么会不高兴呢?

那是因为感觉上出现了“不一致”。

人们问“为什么”时,其实是想把这种“不一致”的空隙给填充上而已。说话就是这样的。

反过来,羞怯的人被告知“行不通”时,问不出“为什么不行呢?”

建立信赖的第一步,就是问出来。“那本棒球的书借我一下。”“不行。”“为什么不行啊?”这是很正常的对话。

羞怯的人问不出口。

其实问出来会轻松很多。

旁人对羞怯的人说:“怎么这么可怜的样子,问一下就好了啊。”

话说不出口的人,会因此吃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话说不出口的人,周围总是会有狡猾的人,会利用这点。

羞怯的人因为不善沟通,常被人误解。“就是讨厌啊。”听到这样的话时,羞怯的人却会认为对方讨厌的是自己,但明明对方讨厌的是某一处具体的地方。

一个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是要建立在对对方信赖的基础上的。

如果无法信赖对方,就无法建立真正的情感沟通。

所谓敞开心扉,在交流中,等同于将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

所谓信赖感,其实是知道对方即使了解了真正的自己,也不会抛弃自己的安心感;是即使暴露了自己,也不会受到伤害的安全感。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安心感上的。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事情,因此羞怯的人无法与人好好地交流。

人前不能邋邋遢遢的,这会让人感到不愉快。这是社交礼仪。

但是,偶尔在亲近的人面前,其实是可以不加修饰的,这是没关系的。

和亲近的人可以进行亲密的交流,也就是所谓无话不谈。

然而人们并不是和谁都可以“无话不谈”。

人身上会有一些反社会的,或者是并不社会化的东西,而这些其实就是通过亲密的交流得到消化的。

而羞怯的人,并不认为面前的人可以接受像傻瓜一样的自己。

即使与社会的期望不一致,但这个人是可以接纳自己的。这样的安心感与自信息息相关。

当人们感到真正的自己可以被接纳时,就会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个性也会体现出来。“说了这样的话会被嘲笑的。”若是有这样的害怕和不安,爱说话的人也会闭口不言。

羞怯的人,需要有真实的自己被接纳的经历。

但是,一般的人,即使冒着一点风险,也愿意展现自己。

而羞怯的人,会彻底规避这种风险。当说“好像是吧”时,是在寻求爱

一位女士觉得面前男士的包很帅气。

于是她问:“之前见面时好像没见过这包,是第一次背出来吗?”

这位羞怯的男士是这样回答的。“好像是吧。”“是Bally(品牌名)的包?”“好像是吧。”

怎么可能关于自己的包什么都不知道,这人真讨厌。这位女士想。

这位女士不会相信,一个人对自己拿着的包一无所知。但其实真的有男性是不知道的。

这里就产生了认知上的“不一致”。

导致彼此之间有了误会,觉得对方是“讨厌的人”。

有的人对包毫无兴趣,有的人则是装作漠不关心。

上文这位女士显然认为这位男士是在装作不感兴趣。因此才觉得他是个讨厌的家伙。

即使非常确定是第一次背出来,不说“是啊,头一次背呢”,而选择说“好像是吧”的人是切实存在的。“好像是吧”,就是别扭、腼腆的男性会做出的回答。

其实是想要得到爱。

说“或许……”也是在寻求爱。“好像……”“或许……”里边隐含的,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关心,希望被在意的一种感情。

但是,“好像……”“或许……”这样的反应,常常会让对方感到丧气。“还是不奉陪了。”对方会在心里说。

会话也就在这里结束。

陷入一潭死水。

羞怯的人,在小时候,从未得到过直接的夸奖。身边的人并不是会坦率表达“好棒啊”的人。

在设法让别人更加理解自己这件事上,他们也缺乏努力。

上面提到的“好像是……”其实就是需要补充说明的。“这包很赞啊。”“啊,看起来不错吗?这是大概五年前买的呢。”

或者“真的吗?已经有些旧了呢。”都可以作为回答。

如果不太明白对方的意图,也可以问“啊,什么意思?”

有了这样的补充说明,误会就会解开。

如果对方觉得信息不足,上文的男性也意识到“一般人不会对自己的东西一无所知”这件事,可以补一句“这是之前买的”。

但是问题在于,自己认为是常识的事情,对方未必这样觉得。

上文的女性认为“不可能对自己的所有物一无所知”,但男性却并未对此做出任何补充说明。

这就容易使关系往糟糕的方向发展。

即使一方只是本能地做出反应,但有时也会令另一方感到异样,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毕竟人与人的价值观、生活习惯是存在差异的。

喜欢名牌的人,与不在意品牌的人对话,自然会产生误解。

比如前文的男性,嘴上说着“好像是Bally的吧……”,但在他眼里包只是包而已。

要不就会说“啊对,是Bally的”了。

如果是相亲,估计就到此为止了吧。

人与人不可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这就更使羞怯的人觉得沟通是件困难的事。

羞怯的人往往难以忍受沉默,会觉得面前有人的话就一定得说点儿什么。

但他们即使是与恋人在一起,都会不知道说什么好,或是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如果是约会,就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

可以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计划。

这样才能略感安心。

这就是羞怯的人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如果约会不顺利,就会觉得,自己已经那么努力了,还是无法让对方满意。

其实努力的方向本就不该是如何制订行程,而是去好好倾听和理解对方。

羞怯的人会搞错努力的方向。

我们认识人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在工作中认识,有的有相同的爱好,有的是打工认识的。

但是由于羞怯的人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如果工作结束了,也就不会再和之前的人有什么交集了。

如果能够与别人敞开心扉、坦诚相对,即使不再有这些方面的接触,也不会与这个人彻底失去联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被拒绝是件可怕的事情

羞怯的人,难以好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意见。

美国的社会学教授Brian Gilmartin曾经针对羞怯人群做过一个跨时10年以上的调查。

他采访了300名非同性恋取向的腼腆型男性。主要来自纽约和洛杉矶,也有几个人来自美国南部。

访谈在7所大学展开,计划用时3小时,但实际不少采访持续了4小时左右。

调查主题是社交退缩行为(social withdrawal)。

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未婚,性格内向害羞的100人。在这之后,会用“羞怯的成年人”来称呼。年龄在19岁到24岁之间,未婚,性格腼腆的200人,则会被称为“羞怯的大学生”。

相对地,年龄在19岁到24岁之间,非腼腆性格的200人,会被称作“有自信的大学生”。

这里,“羞怯的大学生”和“有自信的大学生”是从相同的社会背景中抽取。

Gilmartin 在著作The Shy-Man Syndrome(Madison’s books)中的“是否认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困难”这一题上,66%的“羞怯的大学生”和93%的“羞怯的成年人”都选择了“是”。而“有自信的大学生”里,只有19%做出了肯定回答。

对“你小时候很安静,不怎么哭”这一条,有73%的“羞怯的大学生”和86%的“羞怯的成年人”选择了“是”,而“有自信的大学生”里,只有16%做出了肯定回答。

显而易见,和有自信的人相比,羞怯的人更难以表达自己。

人会恋爱。

羞怯的少年也不例外。

然而,他们却无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

为什么呢?

因为害怕被拒绝。

还有就是,不知如何开口。

羞怯的年轻人即使心里很喜欢对方,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从远处默默守护。

偶尔有机会坐在对方旁边,也不会搭话。别说是恋爱了,连普通的交流都要暗自压抑。

其实是有不少可以成为朋友的机会的,但是他们抓不住,无法把握机会。

这样一来机会简直就变成了令人郁闷的时刻。

如果需要自己努力搭话,去构筑人际关系,那就还是一个人待着吧。自己不具有那样的能量。

因为缺乏自信而无法表达自己意见的人,总是在忍耐,慢慢地就变成了阴郁的人。

他们经常会感到孤独。

他们心里已经因为孤独在哭泣了。但表面上,反而常常会做出强势的表现。

慢慢地,他们就失去了温柔待人的心。

最危险的,就是习惯了这样的孤独。无法表达自己意见的焦虑

羞怯的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正因为如此,他们受伤的心更加难以痊愈。因为人需要通过把那些负面的情绪释放出去,才能得到治愈。

就像堵车一样,心灵长期处于堵塞的状态。由于意见与感受得不到表达,负面情绪会逐渐积累,更加动弹不得。

于是他们就会焦虑,感到压力。

与之相随的则是孤独。

而孤独,使原本因无法表达情绪带来的焦虑感进一步放大。

在回家的电车上,心里想着“难以原谅今天课长的态度”。但其实如果在当时火大的时候,向课长发出过抗议,那回家时的心情也会好过一点。

或者是,和关系好的同事找个地方喝一杯,讲讲课长的坏话,这种愤怒感也会得到消解。

羞怯的人因为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会给人谦虚的印象。但这并不使他们感到满足感。

自己言辞谦逊,而听着这话的人就那么接受了,也会感到不舒服。

比如,其实自己是觉得自己英文不错的,但会谦逊地说“我的英语也就是……”

对方如果说“啊这样”,就会不开心,私底下会想说那个人的坏话,觉得那个人讨厌。

因为想要被尊敬,被喜爱,而做出谦虚的样子,并不是真正的谦虚。

因此才会因为对方就那么接受了自己的话而心存不满。

羞怯的人常常妥协。

虽然妥协,但并不是从心底接受了对方的意见。

所以每次妥协,愤怒就会在心里增长,然后变得烦躁。

我写过一本《电车是“心灵的休息室”》(PHP研究所出版)的书。总是烦躁不安的人,在电车里,会思考,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烦躁。

也许羞怯的人也会在那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原因。

一直以来,无论是否愿意,总是要向别人妥协,被压抑的愤怒或许正是原因。不说“NO”,默默忍受

羞怯人群里,有一些人患有无法与人视线相交的“视线恐惧症”。他们不知道与人四目相对后该怎么做。

如果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即使与人视线对上,也不会不知所措。

但是羞怯的人本身是没有主见的人,大概这是他们害怕与人目光相对的原因。

即使是在便利店结账时,也不敢抬头。

总之,先躲开他人再说。而做事的时候,也不会去主导,因为担心自己主导了,结果却不会令对方满意。

更准确地说,比起无法拿到主导权,常常会发生主导权被别人拿走的情况。

因此容易被狡猾的家伙利用,变成冤大头。做生意或做其他事情也很容易失败。

以美国社会的背景为例,当这样的人被告知“没什么可担心的,请在这里签名就好”时,就会直接把字签了。“不,我不太理解这些条款的意思,我需要与我的律师商量后再决定”,其实很想这样说,但说不出口。或者可以干脆说“我不太明白,没办法签字”,或是说“我想再考虑一下再说”,但他们哪句都说不出来。

兢兢业业工作获取的劳动所得就这样轻易被人拿走,这既是羞怯的人的悲哀,也是他们的特征。

自小时候起,他们所见到的世界,以及他们自身被世界对待的方式,这两者之间,并没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从小他们的父母就没有做到正视他们的需求。

因为习惯了逆来顺受,长大成人之后,在关键的时刻也往往会流露出软弱。

如果被有心计的人逼着他们做某种决定,他们即使心里不情愿,也往往会让步。

举个最近日本的例子,有个被装修公司骗钱的案例。

羞怯的人即使内心明明知道有时不说“不”的话,会令自己蒙受损失,也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

说“不要”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羞怯的人对将自己的想法公开这件事本身就心怀畏惧。

其实不光是被装修公司,羞怯的人常被各种各样的人当作冤大头,这其中也包括他们信赖的人。

因此羞怯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得了抑郁症,说“想要去死”这样的话时,其实是想要有一个出口,把心中的怨恨释放出去。

在抑郁症边缘的人感到悔恨不甘时,不会因为想要发泄而对外表现出攻击性,他们会把这种情绪内化,产生“死掉就好了”这样的念头。也正因如此,周围的人并不太能觉察到他们悔恨的情绪,有心计的人反而会看准他们的弱点更加得寸进尺。

最令人感到痛苦的,莫过于得知自己被欺骗。“骗得我好苦”,这样想的时候内心想必是无比苦涩的吧。

然而羞怯的人,因为太孤单,常常会把客套或者是装出来的亲昵当真。

另外,他们也不太会去怂恿别人做某件事。

因为害怕向别人推荐了什么,而并不合对方的意。

因为从小就总是压抑着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逐渐变得不是很喜欢自己。

因为并不快乐,也就不觉得活着有多么好。

根据前文提到的Gilmartin的问卷调查结果,针对“人生有许多有趣的事”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中做出肯定答复的仅有34%,而“羞怯的成年人”里仅有20%。

羞怯的人因为想做的事总是做不了,无论干什么,都难以产生类似满足感、安心感、达成感这样的正面情绪。就好像总是在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所做的事情可以带来正面情绪,就可以知道“以后像这样过就可以啦”。容易罹患抑郁症的“羞怯的人”

羞怯的人在人前会感到自己的笨拙。

所以,他们会想要避免别人和自己搭话。

如果是在食堂,可能就会带本书看。

与人会面会令他们感到疲惫,因为会无法放松,坐立不安。

Aaron Beck关于抑郁症病人做出的描述与羞怯的人十分相似。

抑郁症病人无法发动对话。如果被询问某事,会用有限的词汇做尽量简短的回答。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想说的话。

但如果是讲别人的坏话,即使是与当下的情况没有什么关系,他(1)们也有可能会一吐为快。

这样一来,羞怯的人如果做销售,就很难出业绩。

销售业绩好的人,往往是积极乐观的人,也并不讨厌与人接触,还有就是有自信。

这里要注意沉静与羞怯是不同的。

总的来说,他们难以表达感情。

正因如此,就像哈佛大学研究羞怯者心理的著名学者Zimbardo所说的那样,他们容易罹患抑郁症。

人在与他人对话时,会将自己投入其中,在将自己展现给他人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话更加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1)

(1) “The patient does not initiate a conversation or volunteer statements and, when questioned, responds in a few words.”Aaron T.Beck, Depress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6,p.41.

在我翻译过的一位名为McGinniss的咨询师的著作里,他写道:“将自我展示给他人之际,便可得知自己是怎样之人。”

他说得一点都没错。而羞怯的人,是不敢将自己内心示人的人。

羞怯的人因为对外界持有很强的警惕心,所以无法放松地投入对话。

Zimbardo认为,当我们运用巧妙的手段在他人面前隐藏真实的自(1)己时,会增加迷失自己的风险。

如果总是隐藏自己,就难以客观地分析自己。无法分析自己,就无法了解自己。

话说回来,所谓“弄丢了自己”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说,自己也搞不懂自己的感情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a Philip G. Zimbardo,Shyness,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77, p.114.为什么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羞怯的人,尽管难以自发地表达自己,但却会希望别人能够懂得自己的感情。

他们想做一个自矜的大人,同时又想像小孩子一样撒娇,那就是贪心啦。

如果真的是个迟钝的傻瓜,或许会好受些,可是又并不是。

他们从不说“我想这样做”,而会说“既然大家想这样”。

就像这样,一边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扮演着随和可亲的角色,一边其实也暗自希望事情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发展。“那样做会不会更好点啊?”这样说的人,也是一样。

下面是一些在美国某大学进行短期言语留学(为提高外语能力而在部分大学设置的短期留学项目)的人。

项目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学生对教中级外语的老师表示不满。

负责日本窗口的工作人员因此与学校进行了交涉,但还是没能更换老师。不过,在学生的送别晚宴上,大学当局没有邀请这位老师参加。

结果学生们居然拜托学校把这位老师也叫来参加。这令美国大学的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惊诧。

也就是说,之前学生所表现出的不满,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想法意见,只是发发牢骚罢了。

人为什么会想要回避表达意见这件事呢?

那是因为会害怕由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而被讨厌。

为了不被讨厌,而隐藏自己意见的人有很多。这种做法其实是牺牲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

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不知道他们做了多少让自己难受的事情。

在这样伪装自己的同时,也会逐渐不知道自己实际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担心被讨厌,担心变成一个人,便会做出和别人一样的选择和行动。

如果认为不发表自己意见的人天性柔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的心底其实潜藏着暗暗的敌意。

因为心底怀有这种隐约的怨恨,他们有时会对于别人的不幸遭遇而暗自感到开心。在独裁式家长控制之下成长的恐怖

羞怯的人之所以会形成那样的性格,是因为他们是在一个让他们害怕到不敢表达任何意见的环境下长大的。

一想到自己所表达的情绪如果不合家长的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就害怕得不敢表达自己。“哇,那个人好厉害!”对别人表现出这种崇拜尊敬的感情时,说不定就碰触了自卑感强的父亲的逆鳞,然后被责骂到半夜两三点,这样一来他们便再也不敢随便去表达。

因为养的小狗死掉了,伤心得不能自已。这时听到父亲说:“堂堂男子汉为了一只死掉的狗难过成那样,真是个废物。”从那以后,他们就不敢再流露出悲伤的情绪。

这种恐惧,在长大成人后,仍会深深刻在记忆深处,难以消逝。

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这种记忆深处的恐怖就会苏醒,令他们因为害怕而什么都不敢说。

即将开口的一瞬间,身体的恐怖记忆也会一瞬复苏。

所以无法表达意见,无法展现自己。

于是他们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心门紧闭的人,是被儿时的恐怖支配的人。

如果能在恐怖的体验发生之后很快得到抚慰,也不会有这样的后遗症。

但羞怯的人,往往在这样的经历之后,没有得到任何的抚慰。如果当时能有母亲一样的角色存在,或许就可以让他得到治愈。

没有经历过这种恐怖体验的人是难以理解这种恐怖的运行机制的。

有这样一位名人。

饭局之后,有人和他说:“为您准备好车子了。”

他明明有车,却没能说:“不用了,我开车过来了。”而是把自己的车搁在那儿,用别人备的车回去了。

当听到“为您准备好车子了”时,在拒绝了别人之后被讨厌的那种恐怖一瞬间在全身游走,于是就没能开口拒绝。

在他小时候,就曾因为拒绝了对方的好意而经历了可怕的体验。这段经历深埋记忆中,使得他在长大成人之后如同条件反射一般地说了“谢谢”,等他察觉时就已经脱口而出了。

一匹马听了某种声音之后,人们便给地板通电。循环往复几次后,即使仅仅是播放声音,不再给地板通电,马也会在听到声音后扬起蹄子。“事实上,这匹马的行为,放在过去(通电时)是有意义的,而(1)放到现在,只是固执而无意义的举动。”就像马条件反射似的扬起蹄子一样,羞怯的人在想要展现自己的那一瞬间也会被恐怖支配而选择闭嘴。

没有小孩子能够在独裁式家长的控制面前自由地表现自己。

有人会对受欺负的小孩子说“那就骂回去啊”,这样说的人一定没有体会过反抗带来的可怕后果。

事实上,如果是在家长独裁的家庭里长大,是根本没有“还嘴”这回事的。

所谓家长独裁的家庭,是不允许服从以外的事情发生的。柔顺、听话是最高的美德。他们的小孩儿总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是在害怕。

(1)a Paul Watzwick,How Real is Real?小林熏译《你在被误解》光文社,1978年, 60~61页。

他们是在把服从当作美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

而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并不会简单地消失。在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环境下长大的人是难以理解这些的。

同样生于这个世上,另一些孩子,会被鼓励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些人出生于地狱,一些人出生在天堂。

对一些人来讲,人间即是炼狱;对另一些人来讲,人间就是天堂。

小时候没有体验过恐怖的人,是怎么都无法理解“害怕得开不了口”这种心理状态的。

当对方说出与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意见时,一直逆来顺受的人除了把自己封闭起来,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

而把自己封闭起来是怎样令人不愉快、令人难受的,光凭想象也是很难体会的。

那是一种深深的绝望和孤独。

那是一种自己的感受无人理解的、悲伤和愤怒交织的复杂的情绪。

感到纠结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应,除了把内心封锁起来想不到别的对策。

羞怯的人就像这样,不知道压抑了多少原属正当的攻击性。

压抑自身的攻击性本身,便是在无意识地付出代价,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失去自信。

即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没有自信。“看守”与“犯人”的关系

羞怯的人,自小时候起,就活在由“看守”和“犯人”构成的人际关系里。“犯人”虽然会去迎合“看守”,但并没有从心底喜爱“看守”。

Zimbardo做过一个有关“看守”和“犯人”角色的实验。所有参与实验的人事前已通过心理测试,可以看作心理健全。

扮演“看守”角色的人最开始还只是傲慢无礼,后来变得对“犯人”角色的人行为残忍,再后来,表现出施虐狂的特性。

而“犯人”那一方面对这样的力量,感到苦楚、无力,最愚蠢的(1)是,他们逆来顺受地接受了所有的规则。“犯人”一旦反抗,会受到惩罚。

而家长独裁之下的小孩子,就是和这种设定类似的情况。

羞怯的人小时候就是活在这种类似“看守”和“犯人”构成的环境里的。

所以他们当然会性格柔顺,迎合别人是他们学到的生存法则。

Zimbardo提到,部分极端羞怯的人,他们的身体里同时存在着两种人格角色。

在日本,欺凌别人的人和被欺凌者,常常是同一个人。

小学时遭遇霸凌的人,中学时变成了施害的一方,这种转变会让他们排解心中郁结的恨意。

羞怯的人在作为“犯人”一方存在时,“想要成为的角色”其实是“看守”。

对羞怯的人来说,他们“理想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

(1)a Shyness,木村骏,小川和彦译《羞怯〈1〉腼腆的人》,劲草书房,1982年,1~2页。

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

因此他们每天都会有很重的心理负担。通常他们在感到烦躁的同时,会无意识地顺从他人。

羞怯的人害怕与人有矛盾。他们不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因为担心会与别人的意见不一致。

与人对立会使他们觉得尴尬和无所适从,与其让事情发展成那样的局面,他们宁可选择缄口不言。

因为胆怯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

他们是有想要说的话的,心里其实比一般人还要任性,想说的话比一般人还要多。明明这样,表面上却表现得比一般人更加顺从。

所以他们自然心里会比别人有更多的不满,但这种不满他们也是不会说的。

然而如果长期以来都不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自己也会逐渐不知道想要什么。最后就变成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但心里就是觉得不舒服。选择“不说”的人们

至今为止关于羞怯的人,我们用的都是“说不出”这样的字眼。

但实际上,他们是“选择了不说”。

当然,自己会觉得是“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

但是如果把潜意识也考虑进去,其实还是自己“选择了不说”。

也就是说,他们尽管下意识地想要表达,但会受制于潜意识里的恐怖记忆,而最终选择缄口不言。

在“说”与“不说”这两个选项之间,在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恐惧,而选择了“不说”。“你是先做了某件事,再为自己的行为加上可以作为行动理由的动机”,持此观点的人是《自我创造的原则》(三笠书房出版)的作者——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George Weinberg,他认为,潜意识里的这种恐惧,在每次想说却最终选择不说时,都会进一步增强。

也就是说,羞怯的人这种羞怯的特质,往往会越来越严重。

从Gilmartin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年纪更大一些的羞怯者,和年轻的羞怯者相比,羞怯的特质更加突出。

我们会有意识地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行动。潜意识里,也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但这并不会构成问题,也不在我们考虑之列。

所以就像澳大利亚的精神科医生Beran Wolfe所说的那样,幸福与不幸都是呈复利增长的。

这与刚才提到的George Weinberg的观点——“人的行动会加强它背后的动机”不谋而合。

我们做生意时,会选择交易的对象。去买东西时,会根据价格,或是品质做选择,也会选择去哪里的店里买。

这类选择是每个人都会做的。我们是有意识地去做这样的选择的。

我们进了餐馆,会去看菜单,琢磨吃什么。

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考虑,是选择吃拉面呢,还是吃咖喱呢?

但其实,我们是无意识地规避掉了很多东西的。

事实上这种规避也是一种选择,就像刚才所写的,是潜意识里做出的选择。无意识的不满

之前提到,羞怯的人“说不出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呢?

因为想被大家喜欢。

因为想被喜欢,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谁都是笑脸相迎。

但心底是有不满的。这种做法会使得压力大量积攒。

结果是,羞怯的人什么都不说,也并没有感到满足。

他们是一种走投无路的沉默。

不满在心中越攒越多,而无法对别人展现的攻击性会被内化,冲着自己来。

所以,有人会得抑郁症,有人会失眠。有的人自己能意识到这一点,有的意识不到。

但比起一般人,他们的不满没有出口。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教授Kretschmer,把这种释放感情的能力称作“传导能力”。而羞怯的人,不具有这种“传导能力”可以让他们处理积攒下来的情绪。

因为他们自小就习惯了通过压抑自己来获得别人的喜爱,因此会一直忍耐,想说的话也不说。

但是心中的不满不会因此而改变。这种不满有时会被挤入潜意识,有时他们自己也能意识到。

羞怯的人从小学到的交往方式,就是迎合别人。

心中的不满却每一天都在不断地积攒。

在本人尚未察觉时,这种不满就已经积攒到了一个惊人的量级。这对人的性格也会造成影响。

羞怯的人好像对一切都有不满,任何事物都可能令他们感到不快。别人无论怎么做,都会令他们感到火大。潜意识里,或许别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令他们不爽了。

但这些他们都会忍耐下来。因此他们变得抑郁,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为了被上司喜欢,而压抑自己的感受,变成让上司觉得容易相处的部下。

反过来,想要被下属喜欢的上司,也会克制自己的任性。从部下的视角看,就是个好相处的上司。

因为想被恋人喜欢,而压抑自己的脾气。想被配偶喜欢,压抑自己的情绪。

虽然说是压抑自己,也并不是说出于为对方着想而这样做,而是因为害怕被对方讨厌而压抑自己。

人感到恐惧,就会把心门关上。

而这种恐惧,以及由恐惧而滋生的不满,会破坏这个人的沟通能力。

一旦没有了沟通能力,努力就很难得到回报。出于为对方着想而做的事情,反而会惹得对方大动肝火。

就这样各种尝试都没有成效,羞怯的人心中就会有怒气。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会选择压抑这种愤怒。

愤怒找不到出口,就会转而攻击自己,人就会抑郁。

这就是Zimbardo所说的,“羞怯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就是这么回事。对努力的自己没有信心无助的人生

羞怯的人无法寻求帮助。

羞怯的人,往往是从小时候起就只靠自己生存到现在的。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人帮他。

自小时候起,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周围没有可以依赖的人。

周围没有一个懂得关怀他的人。他也从不觉得谁会来帮助自己,一直到长大。

所以他们并没有与人合作的习惯,也并不习惯别人帮助自己。

他们也完全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

所以事实上,羞怯的人,是会非常努力生活的人,其实真的可以对自己多一点信心。“我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其实是可以有这样的自信的。因为做到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羞怯的人,一旦被表扬,会十分不好意思。

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值得表扬。被表扬的那个形象,与他们心中自己的形象存在偏差。

羞怯的人心中,自己的形象是十分糟糕的。

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我想把这称之为“自我价值为零妄想症”,这是自我膨胀的反面。

如果考虑到他们的成长环境,羞怯的人是有充分理由觉得自己很厉害的。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奋战到了现在。

除了他们谁还能做到这一点呢?

根据先前提到的Gilmartin的调查(The Shy-Man Syndrome),针对“成长过程中是否有人帮助过你们”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里有90%、“羞怯的成年人”里有100%都回答“没有”。这真是令人感到可怕的数字。

相对地,“自信的大学生”里,59%的人回答说“有三四个人”。

针对“二十岁以前是否有人给予过你们鼓励或是其他情感上的帮助”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里只有8%做出了肯定答复,而“羞怯的成年人”这一数字是0%。而“自信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达到53%。

还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结果。针对“现在有可以信赖的人”这一条,羞怯的人的符合条件的比例为0%,而“自信的大学生”为100%。

羞怯的人,就像一个没有辩护律师的被告站在法庭上独自面对审判。

Zimbardo认为,羞怯的人,就连他们的母亲,也是类似于审判官的存在。重建自己的形象

羞怯的人之所以会没有自信,是因为他们默认所有的人都是在相同环境下长大的。以此为前提,将别人和自己进行比较,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羞怯的人,其实可以将自己的成长环境考虑在内,“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真是不错了”,应该像这样对自己一路以来的努力认可的。

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

羞怯的人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在自己心中的印象。

要改变自己心中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赞赏的那个形象。

诚然,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在感情上很成熟;有的人心理十分健康;有的人实现了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我们可以赞赏这些人。他们确实都是很了不起的人。

但是这些人,在他们小的时候,身边是有可以信赖的人的。他们是在有母性关怀的保护下长大的。用著名的儿童研究者Bowlby的话说,他们长大的过程中,是相信可依恋对象的存在的。

与之相对的,羞怯的人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过母性的保护。他们身边并没有母亲或是类似母亲的角色存在。“你的妈妈在生你的时候有过节食吗?”面对这个问题,“羞怯的大学生”中有44%,“羞怯的成年人”中有47%都回答了“是”,而“自信的大学生”中这个数据为0%。

把自己的孩子变成羞怯的人的那些妈妈,即使在要生小孩的时候,也会因为强烈地希望自己看起来苗条,不愿意为了孩子多吃一点儿。

针对“妈妈会说有关生育的痛苦的话”这一条,“羞怯的大学生”中有12%,“羞怯的成年人”中有16%都回答了“是”,而“自信的大学生”中这个数据为0。

妈妈会对孩子倾诉生育的痛苦,这本身就是一件有点异常的事。

令人遗憾的是,羞怯者的妈妈,她们本身其实并不具有作为母亲应该具有的一些特质。她们会去责怪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同时从不认可他们的努力。

羞怯的人的周围,只有责怪他们的人。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转变成反社会型人格。

这已经是值得表扬的了。

从小,他们的成长就伴随着批评的声音,于是就认定了自己是个做什么都不行的人。

这便是“自我价值为零妄想症”。

但他们在认为自己是离了别人什么都做不了的弱者的同时,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

活在这样的人际环境里,他们会更加执着于自我。正因为无人可以帮忙,便更加认定了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迎合别人,或是做个八面玲珑的人,都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但他们会很自然地这样做,会认为理所当然要这样做。

在缺乏母性的保护,没有人可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际环境下成长,人会变得偏执,这就像天上下雨一样自然。

羞怯的人,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偏执的令人讨厌的人。但即便如此,其实也可以认为自己值得得到称赞。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仅仅通过他的社会价值来决定。即使并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作为人本身具有价值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相反,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但作为人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的人也大有人在。一个人的战争

Zimbardo指出,羞怯的人会一边希望自己也可以站在聚光灯下,一边又会在灯光真的照在他们身上时逃离。

因为他们其实认为自己是不配站在聚光灯下的。

但是,事实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他们有足够的资格站在聚光灯下,可以拿出自信来,沐浴在灯光下。

一般人自出生以来,需要帮助时总能获取帮助。当然人无完人,他们身边的人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也是有限的。但起码,是可以提供最低限度的帮助的。

一般人并不是孤身奋战。难过的时候,有人可以提供庇护。

但是羞怯的人,身边没有可以庇护他们的人。被周围的人责备时,没有人为他们挺身而出。连他们的母亲,都不会出面庇护。

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长大的话,无论是谁,大概都会变成迎合强者的人。因为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即使对他们说“不要迎合”也于事无补。

而说这种话的人,都是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帮助的人。

羞怯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孤军奋战的。即使被欺负,也没有人帮助他,只有一个人忍耐。

除了成为对周围的人来讲“有用的人”这样的存在,他们没有别的生存之道。

所以向抑郁症发展的人,当他们感到“自己是有用的”的时候,(1)心理上会好受许多,当认为自己对周围的人有帮助时,他们会感到安心。

(1)a 大森健一《抑郁症患者与氛围》,饭田真编《狂躁症的精神病理〈3〉》弘文堂,1979年。

在羞怯的人的精神世界里,他们自出生以来就是孤儿。真正的孤儿还有孤儿院,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保护。

但心理上的孤儿,从哪里也得不到保护,也没有人帮他们。自然,也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生存。

举个例子,羞怯的人的特征里,有一条是“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从未有人告诉他们如何表达自己。

至于心理上的原因,我会在别处做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以父母为首,周围的人里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的时候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较好哦”。

更不会有人告诉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没关系,谁都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的”。

他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在现实社会中,听了你的想法,或许有人会感到不愉快,而有人不会。“不注意礼貌的话会被周围的人讨厌哦”或者是“你这个态度别人会不高兴的”,又或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因为被夸奖了几句就飘飘然的话,将来可是会吃苦头的哦”,就类似这种,他们身边缺少的就是这样教给他们“生存之道”的人。

另外,没有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学校的功课要独立思考完成比较好”,或是“只要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就好,不要逞强,做你自己就好”,没有人对他们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没有人通过教导让他们得以自我肯定。

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好就很棒了,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点。

因此羞怯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会去迎合强者。或是需要显示出自己比别人的优越之处;如果比不过别人,就会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妥当的生存方式。

尽管他们也想要认真地生活,但总是试图去做自己现有状态下难以达成的事情,就很难有结果。

最后,他们在与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导致不满在心底逐渐堆积。

羞怯的人并不能真正理解人际关系,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去拜托谁帮忙。孤独感带来的黑暗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者Levine做过一个实验。在用光束照射猴子的同时,给予持续性的电流刺激。这种情况下,即使停止送电,猴子只要被光束照到,就会有受惊的反应——血压上升,皮质醇水平升高。

但是如果这个猴子有同伴的话,它对此的反应就会弱化至一半的(1)水平,并且没有出现血压上升的现象。(2)

在Tellenbach的著作《忧郁症》里写道,忧郁亲和型的人血压是偏高的。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感到没有人会帮助自己。

(1)a Daniel Goleman.Ph.D.,and Joel Gurin,Mind/Body Medicine,Consumer Union, 1993, p.337.“Feeling supported by others may serve as a buffer that mitigate the output of stress hormones during traumatic situations.”Evidence comes from animal studies conducted by psychologist Seymoure Levine at Stanford University.(2)

(2) Hubertus Tellenbach,MELANCHOLIE, Springer-Verlag,1961.木村敏译《忧郁症》,美须书房,1978年。

现在日本高龄者中有许多血压高的人。当然这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但孤独感是否也是一个较大的原因呢?

在俄亥俄州立医科大学教授免疫学的Ronald Glaser和心理学者(1)Janice Glaser面向学生做过一个实验调查。

实验中,由于压力的缘故,免疫系统的细胞活动减弱。但医学部的学生因为能够感到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比起只身来参加实验的学生,他们免疫系统的变化不大。

羞怯的人虽然也有家人和朋友,但并没有可以帮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不光不帮助,甚至可以说这些家人和朋友本身就是他们压力的来源。普通人的家人朋友会帮助他们,而羞怯的人的家人和朋友会欺负他们。

也就是说,对普通人来说,家人朋友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而羞怯的人,他们的家人朋友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

羞怯的人会成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的发泄对象。

光凭这一点,羞怯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就已经超过普通人了。因此,免疫系统的细胞活性会下降,也更容易生病。

(1)a Mind/Body Medicine, p.337.(1)“她不喜欢受人恩惠,因此也从不愿意和别人要东西”。(2)“大家对她都很亲切,却令她感到更加不自在”。

羞怯的人没有开心地接受别人的好意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被养大的过程,他们就好像在处处受人恩惠一样。明明本是个精力充沛的人的……

羞怯的人只体验过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没有过“互相帮助”的经验。而人和人其实就是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变得亲近的。

羞怯的人,没有在一个人们彼此温暖相待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人们是彼此厌恶的。

如果是在一个人们互相为对方着想的环境里长大,也会很自然地养成那样的习惯,而他们并没有。

羞怯的人无法寻求帮助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寻求帮助,就会与人形成某种羁绊。

(1)a MELANCHOLIE《忧郁症》第251页。(2)

(2) 同上,第253页。

而他们不愿意。那是因为在他们迄今为止的人生里,一旦与人有所瓜葛,就会受损,由于这种经历太多,使得他们会形成这样的预判。

更重要的是,羞怯的人,他们讨厌人。

羞怯的人说不出“给我做饭吃”这样的话。

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会试图以胜过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但其实保护自己的方法应该是,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与别人做朋友。

吃饭途中,他们也没办法指着桌上的某一个东西说“给我拿一下那个”,那是因为他们讨厌大家。

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愿意向不喜欢的人寻求帮助。不会突兀地对别人说“帮我……”。“你去复印”“你去打扫房间”“买花”“这一部分我来做”,能以这样的口吻说话的人,一定是与你关系亲密的人。

羞怯的人,无法理解自己即便向对方提出要求,也会被爱,被喜欢。

他们坚信,只有为对方做点什么,满足对方的要求,才能被爱。

事实上,这正是他们小时候的经历告诉他们的。

尽管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在他们心里,一切都还没有变。

他们没法和人借东西,说不出“借我一下”这句话。

羞怯的人和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天差地别的。

有的家长,会养出活泼好动的孩子。相反,另一些家长,会让孩子失去活力。

这二者的差别可就大了。

就像有人是顺水行舟,有人是逆流而上。后者拼死努力,也难以前进。

羞怯的人,就是在激流中逆流而行,拼命努力到现在的人。

他们其实是很厉害的人。

羞怯的人看着那些心理健康的人,会发出“真是精力充沛啊”的感叹,但其实,或许他们自己才是精力更充沛的人。

一边是审判长一样的母亲,一边是具有母性温情的母亲,这两种环境天差地别。对孩童来讲,母亲是最重要的角色,而这两种母亲带来的效应是一正一负的。

羞怯的人一直在被自己的家长剥夺能量,难为他们一直努力生活到成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