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药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7:28:06

点击下载

作者:戴体俊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简明药理学

简明药理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简明药理学/戴体俊,徐礼鲜,黄宇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8947-7

Ⅰ.①简… Ⅱ.①戴…②徐…③黄… Ⅲ.①药理学 Ⅳ.①R9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24724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简明药理学

主  编:戴体俊 徐礼鲜 黄宇光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947-7/R•18948

策划编辑:张春月

责任编辑:董玮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简明药理学》编者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英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王金红(潍坊医学院)

王祥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左萍萍(北京协和医学院)

石 卓(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曲梅花(潍坊医学院)

任雷鸣(河北医科大学)

刘克辛(大连医科大学)

孙慧君(大连医科大学)

苏瑞斌(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李 军(温州医科大学)

杨世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杨宝学(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杨解人(皖南医学院)

吴宜艳(牡丹江医学院)

沈甫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张 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 红(遵义医学院)

张马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张丹参(河北科技大学)

张树平(滨州医学院)

张莉蓉(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陈乃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林 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罗焕敏(暨南大学医学院)

周 红(第三军医大学)

周春阳(川北医学院)

胡 刚(南京中医药大学)

胡长平(中南大学药学院)

洪宗元(皖南医学院)

莫 宁(广西医科大学)

柴 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徐世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徐礼鲜(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高卫真(天津医科大学)

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

黄志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喻 田(遵义医学院)

曾 靖(赣南医学院)

戴体俊(徐州医学院)

前 言

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5月,此学会的最大特点是由麻醉学工作者和药理学工作者联合组成。前者临床经验丰富,后者实验室工作严谨。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紧密团结、同心协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成立以来,已举办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出版了《2012年麻醉药理学进展》、《2014年麻醉药理学进展》、《麻醉学基础》等著作,对麻醉药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而目前,市面上的《药理学》有几十本,它们各具特色,对药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因以往其中涉及的麻醉药理学知识多由麻醉工作者获得,药理学工作者很少参与,故各种版本的《药理学》中普遍存在麻醉药理学的内容少而陈旧、知识零碎且错误颇多的问题。而近几十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飞速发展,麻醉科已成为与内科、外科一样的一级临床科室,全国已有60多所大学设置了麻醉学专业,“麻醉药理学”作为麻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开设。同时,麻醉药对各组织系统均有明显作用,故除用于麻醉外,还有很多非麻醉用途。但以前主要用于麻醉,今后需加大麻醉药物非麻醉作用及用途的研究。另一方面,现代麻醉学界普遍认为:“麻醉医师不是麻醉师”、“麻醉医师首先应是一位医师”、“麻醉医师是手术室的内科医师”、“麻醉医师应走出手术室”……,既如此,麻醉医师必须掌握全面的药理学知识。

有鉴于此,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了这本《简明药理学》,学会的主委和8位副主委全部参加了编写,其中6位担任主编、副主编,40余位药理学家和麻醉学家携手执笔,互相审阅。使本书在充分传承传统药理学的基础上,深入反映了现代药理学的最新进展,同时,更大幅增进、丰富了麻醉药理学的内容。希望它能适用于麻醉学工作者,也有利于其他医务工作者。

限于我们的经验和水平,本书一定有不少缺点和问题,热烈欢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编者2014年元月

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物(drug)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科学。药物和毒物(toxicant)之间并无严格界限,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任何药物剂量过大都可产生毒性反应。其中,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叫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简称药效学,包括药物对机体的防治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等;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叫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简称药动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

药理学以基础医学中的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药理学既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药理学既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同时药理学的发展又要以其他科学为基础,以科学实验为手段,因此,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等水平,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后者又称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根据实验方法,药理学又分为实验药理学、实验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后者以健康志愿者或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促进新药开发,推动药物治疗学发展,确保合理用药。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阐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研制、发现新药,开发老药新用途;揭示生命活动的奥秘。

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我国1985年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新药系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2007 年7月又制定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药的研究一般分为三个过程: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 study)、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和售后调研(postmarketiny surveillance)。临床前研究包括新药的药学(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研究、药理学(药效学、药代学)研究和毒理学(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等)研究。临床前研究的资料须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研究。新药的临床研究通常分四期,1期临床研究是对志愿者的初步药理学及安全性试验;2期为对病人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用量;3期是新药批准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社会考察;4期售后调研又称上市后药物监测,是药品上市后在社会人群范围内继续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目的是考察新药广泛、长期使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麻醉药理学(anesthetic pharmacology)和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等一样,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麻醉常用药物(全麻、局麻、肌松药、镇痛药、控制性降压药、血容量扩充药等)的药理学,主要研究这些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以动物、病原体为主要实验对象的基础药理学,也包括以病人、志愿者为对象的临床药理学。麻醉药理学是麻醉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可为麻醉科医生合理用药打下基础。第二节 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

药理学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密切相关,如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等。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从生产、生活经验中认识到某些天然物质可治疗病痛,从而积累了医药实践经验。药物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药物的发现是从尝试各种食物时遇到毒性反应后寻找解毒物开始的,如饮酒止痛、麻黄平喘、楝实祛虫、常山截疟、海藻治瘿、大黄导泻、柳皮退热等。更有人将民间医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流传集成本草,这在我国及埃及、希腊、印度等均有记载。例如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及埃及的《埃伯斯医药籍》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有七种文字译本在国际流传。在18世纪,生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德国化学家F.W.Serturner(1783~1841)首先从罂粟中分离提纯吗啡,并在狗身上证明其镇痛作用。18世纪后期,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植物药中不断提纯其活性成分,得到纯度较高的药物,如依米丁、奎宁、士的宁、可卡因等。随后,科学家们又开始了人工合成新药,如德国微生物学家P.Ehrlich从近千种有机砷化合物中筛选出治疗梅毒有效的新胂凡纳明(1914)。德国R.Buchheim(1820~1879)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其学生O.Schmiedeberg(1838~1921)继续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药理学。受体原是英国生理学家J.N.Langley(1852~1925)提出的药物作用学说,现在被证实它是许多特异性药物作用的靶体。20世纪中叶,药理学得到了飞跃发展,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药理新领域及新药,如抗生素、抗癌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抗组胺药、抗肾上腺素药等。药理学已由过去的只与生理学有联系的单一学科发展成为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密切联系的综合学科,并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如生化药理学、细胞分子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数学(定量)药理学、网络药理学、麻醉药理学等。而临床药理学特别是药动学的发展使临床用药从单凭经验发展为科学计算,并促进了生物药学(biopharmaceutics)的发展。药效学方面特别是药理作用原理的研究也逐渐向微观世界深入,阐明了许多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反过来也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今后,药理学将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发展病因特异性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后者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虽尚在临床试验阶段,但已显示出广阔的前景。第三节 麻醉药理学发展史

围手术期最常用、最重要的药物是全身麻醉药(包括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骨骼肌松弛药。麻醉药是适应手术的需要而出现的,首先要解决的是手术疼痛问题。我国有关麻醉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子》:“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扁鹊逐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胃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文中“毒酒”成分虽未详述,但显然是麻醉剂;“神药”则为催醒(analeptic)药。汉代名医华佗(约公元200年)施行手术和用“麻沸散”麻醉的记载与传说很多,据《后汉书•华佗列传》中记载:“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疮)愈,一月之间皆平复。”惜其著作未能传世。此后不断有进行手术施以麻醉的记载,所用麻醉药中主要是曼陀罗、乌头、闹洋花、茉莉花根等,现知这些药物多数具有镇痛、致幻作用。其他如川芎、当归等可能发挥辅佐作用。这些药物一般用酒浸泡或与酒同服,乙醇可能也起一定作用。西欧古代也曾用罂粟、曼陀罗、曼德拉草(mandaragora)和酒精进行麻醉。而直到乙醚麻醉(1846)的成功,才揭开近代麻醉学的序幕。可卡因(1884)是最早用于临床麻醉的局部麻醉药,而普鲁卡因的合成(1905)奠定了局部麻醉药的基础。1872年,Gre用水合氯醛开启了静脉麻醉药的先河,随后环己巴比妥(1923)、硫喷妥钠(1933)应用于临床麻醉。1935 年King从筒箭毒中分离出右旋筒箭毒碱。1942年Griffiths将其作为肌松药用于临床。

1970年,徐州医学院的医务人员率先进行了“中药麻醉”,最初是用中药汤剂口服,后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主要药物是洋金花,而洋金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东莨菪碱,故由中药汤剂发展为洋金花(总碱)静脉复合麻醉,再发展为东莨菪碱静脉复合麻醉。由于中药麻醉时间过长而带动了催醒药的研究,先是用毒扁豆碱,后又研制成功催醒宁和催醒安。它们都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枢作用较强而毒性较低。1982年,我国学者从中草药千重塔中分离出一种新生物碱石杉碱甲(Huperzine A),是一高效、低毒的抗胆碱酯酶药。但由于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已很少使用此类催醒药,故石杉碱甲主要用于阿尔茨海默病。

近50年来,麻醉药物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56年,氟烷应用于临床,因麻醉作用强、诱导迅速平稳、苏醒迅速及不易燃烧爆炸等优点迅速取代乙醚而风靡数十年。随后,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现代氟化麻醉药相继问世,成为吸入麻醉药的主流。近年来,又开始试用氙气麻醉。静脉麻醉普尔安1956年用于临床,随后羟丁酸钠(1956)、氯胺酮(1962)、依托咪酯(1972)、丙泊酚(1977)先后用于临床麻醉。继普鲁卡因之后,丁卡因(1930)、利多卡因(1944)、布比卡因(1960)、罗哌卡因(1988)等相继问世,它们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局麻药。1951年,Bover.Ginzel证明琥珀胆碱为短效肌松药,同年Theolaff将其用于临床,成为去极化肌松药的代表。随后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米库氯铵等非去极化肌松逐渐成为肌松药的主角。第四节 麻醉药理学展望

广大临床麻醉工作者是麻醉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但自乙醚应用160多年来,麻醉药理学却没能形成独立的学科。直到近二、三十年,国外才有麻醉药理学的专著问世。1985年,徐州医学院率先开办了麻醉学本科专业,组建了麻醉药理学教研室,出版了戴体俊主编的《麻醉药理学》讲义(内部印刷),其后又出了修订版。随着全国设置麻醉学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便正式出版了全国麻醉学专业试用教材《麻醉药理学》(郑斯聚、段世明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经几年试用,199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段世明教授、郑斯聚主任医师主编《麻醉药理学》。2000年,包括段世明教授主编的《麻醉药理学》在内的麻醉学专业教材(一套7册)被教育部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随后,又出版了戴体俊、喻田主编的第2、3版。这些教材为麻醉学科的人才培养和麻醉药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迄今,我国开设麻醉学专业的院校已有60余所,除本科生之外,还招收了大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从事麻醉药理学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麻醉药理学的发展。2010年,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麻醉药理学工作者才有了自己独立的组织。此学会的最大特点是由两支队伍组成:既有麻醉学工作者,也有药理学工作者,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紧密团结、同心协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成立以来,已举办五次全国学术会议,出版了《2012年麻醉药理学进展》、《2014年麻醉药理学进展》、《麻醉学基础》及这本《简明药理学》等,对麻醉药理学起到积极的宣传、普及与提高作用。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麻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麻醉学科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宽,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麻醉科医生已走出手术室,除临床麻醉工作外,还承担了急救复苏、危重病和疼痛诊疗等任务。这一切,无疑都大大促进了麻醉药理学的发展。

麻醉药理学是麻醉学与药理学的交叉学科,需要麻醉学、药理学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合作,需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出版麻醉药理学的专门杂志和书籍,加快国内外学术交流等等。相信不久的将来,麻醉药理学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为麻醉学、药理学增光添彩,也将为探索生命奥秘发挥更大的作用。(戴体俊)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药物效应(drug effect)指初始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功能和(或)形态改变,是继发的。例如,肾上腺素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初始作用是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并引起一2系列生化反应。其效应则是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但习惯上,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两者常互相通用。一、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任何药物都不能使机体产生新的作用,只能使机体原有活动的功能水平发生改变。使原有功能提高的称为兴奋(excitation)、亢进(augmentation),功能降低的称为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过度兴奋转入衰竭(failure),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抑制。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概念

指同一剂量的某一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引起不同(兴奋或抑制,强度亦可不同)的反应。

2.机制

产生选择性的机制多种多样,如药物在体内分布不匀;与不同的组织、受体、受体亚型亲和力不同;各组织器官结构不同、生化过程有差异等。

3.特点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的药物选择性较高,有的药物则选择性较低。同一药物剂量小时往往选择性较高,剂量增大后则选择性降低。如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咖啡因剂量增大时可兴奋皮质下中枢和脊髓。

4.意义

通常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是研制新药的主要方向。但少数情况下,选择性低的药物如广谱抗菌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在应用上也有方便之处。三、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从药物的作用部位来看,药物作用可分为局部作用(local action)和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两种。局部作用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对其所接触组织的直接作用,如口服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在肠道不吸收引起的导泻作用或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全身作用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全身各部位引起的作用,也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systematic action),如注射硫酸镁产生的抗惊厥、降压作用或局麻药被吸收入血后产生的毒性作用。第二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dualism)。凡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称为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甚或引起不利于患者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显然,区分标准为是否符合用药目的。

治疗作用又分为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和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前者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病因,称为治本,如用抗菌药物杀灭体内微生物。后者用药目的在于缓解症状,称为治标。两者均很重要。祖国医学认为应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最后达到标本兼治。

不良反应又可分为副作用(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变态反应、类过敏反应、依赖性等。一、副作用

副作用(side reaction)又称副反应,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反应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但多数可以自行恢复的功能性变化。副反应的发生系药物选择性不高、作用广泛所致。当把某药的某一药理作用当作治疗作用时,其他药理作用就成为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多数药物的作用并非单一,而是多靶位、多机制、多效应的。如阿托品可阻断多部位的M胆碱受体,产生扩瞳、心率加快、抑制腺体分泌和松弛平滑肌等多种效应。当阿托品用于缓解内脏绞痛时,其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符合用药目的,因此是治疗作用。而其他作用因不符合用药目的,就是副反应了,如抑制腺体分泌可致的口干等。而当阿托品用作麻醉前给药以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时,其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是治疗作用,而其他作用就是副反应了,如松弛平滑肌所致的腹胀等。所以,副反应是可以随着用药目的的改变而改变的。

副反应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可以预知,难以避免但可设法纠正。如不少吸入麻醉药可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合用抗胆碱药则可有预防作用。

局部刺激性也是副反应的一种。不论何种给药途径(口服、吸入、注射等)均可产生,主要由药物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引起。口服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溃疡、出血等。静脉麻醉药羟丁酸钠口服虽能吸收,但因可引起呕吐,所以临床均静脉注射。吸入麻醉药中的乙醚对呼吸道的刺激性很强,可引起呛咳、屏气、喉痉挛和反射性呼吸停止,并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同时可刺激眼球引起眼结膜炎。因此,乙醚麻醉前应给予阿托品以减少腺体分泌,用眼膏涂于眼部并敷以橡胶片。此外,异氟烷、地氟烷亦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比乙醚弱,恩氟烷、氟烷、甲氧氟烷、七氟烷和氧化亚氮对呼吸道无明显刺激性。

静脉麻醉药中,硫喷妥钠局部刺激性最强,因其药液为强碱性,pH在10以上,肌内注射时可引起疼痛、硬结和坏死,故应少用,必须应用时需深部注射。静脉注射时可引起局部疼痛、静脉炎,漏出血管外可造成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局部热敷并给普鲁卡因封闭;若误入动脉,可引起动脉强烈收缩、肢体和指端剧痛、皮肤苍白、脉搏消失。此时应立即从动脉注入血管扩张药(利多卡因、罂粟碱等),以及作臂丛阻滞,以解除动脉痉挛。若处理不当,可造成肢体坏死。依托咪酯、丙泊酚均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和局部静脉炎。氯胺酮和羟丁酸钠则无明显刺激性。目前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和肌松药的局部刺激性均不明显。瑞芬太尼制剂内含甘氨酸,不能用于椎管内注射。二、毒性反应

1.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的发生原因

主要由于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有时剂量虽在规定范围内,但由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高敏性,hyperreactivity),也可引起毒性反应。毒性反应通常比副反应严重,但也是可以预知、可以避免的。如所有的挥发性麻醉药都可因吸入浓度过高导致血压下降。恩氟烷吸入浓度过高时还可引起惊厥性脑电图变化和肢体抽搐等。即使是对呼吸抑制比较轻微的氯胺酮、羟丁酸钠,在剂量较大时,同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

剂量不当是引起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控制剂量和给药间隔以及剂量个体化(用药剂量因人而异)是防止毒性反应的主要措施。必要时,可停药、改用其他药物或联合使用可对抗其毒性的药物。如氟化吸入麻醉药与氧化亚氮合用,NO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可减轻氟化吸入2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

2.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毒性反应中,因剂量过大而迅速发生者,称为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因长期用药而逐渐发生者,称为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或长期毒性。如毒性极低的NO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髓功能。2

3.“三致”作用

致突变(muta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简称致畸作用)和致癌(carcinogenesis)作用统称为“三致”作用,属于特殊的慢性毒性反应,是药物损伤细胞遗传物质引起的,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药物损伤DNA,干扰DNA复制所引起的基因变异或染色体畸变称致突变,引起此变异的物质称为突变原。基因突变发生于胚胎生长细胞可致畸胎,发生于一般组织细胞可致癌。药物通过妊娠母体进入胚胎,干扰正常胚胎发育,导致胎儿发生永久性形态结构异常的作用称为致畸作用。具有致畸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畸因子或致畸原,阿司匹林、苯二氮类、华法林、苯妥英钠均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妊娠第3周至第3个月末是胎儿器官的分化形成期,最易造成畸胎,此期最好不要用药。药物造成DNA或染色体损伤,使抑癌基因失活或原癌基因激活,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作用称为致癌作用。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癌因子。砷化合物、氯霉素、环磷酰胺等均有一定致癌作用。具有致突变作用的药物同样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例如抗肿瘤药物烷化剂。三、后遗效应(后效应)

停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残存的药理效应称为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after effect)。如睡前服用长效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后,次晨仍感头晕、头痛、乏力、困倦、嗜睡等,被称为“宿醉”现象,便是后遗效应的一种。后遗效应也可能比较持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其对腺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一旦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个月内难以恢复。

硫喷妥钠静脉注射后10~20秒即可使意识消失。由于该药迅速由脑“再分布”到肌肉、脂肪等组织,15~20分钟便可出现初醒。醒后仍有“宿醉”现象,这就是后遗效应,系因硫喷妥钠由肌肉、脂肪组织缓慢释放到血液所致。四、继发反应

由药物的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所引起的直接不良后果(不符合用药目的)称为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或治疗矛盾(therapeutic paradox)。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由于改变了肠道正常菌群,敏感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如葡萄球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导致葡萄球菌肠炎(假膜性肠炎)或假丝酵母病(菌群交替症)等继发性感染(二重感染)即是继发反应。五、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Gell和Coombs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4型:Ⅰ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指药物引起的病理学免疫反应,包括免疫学中的4型变态反应,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按发生机制可分为4型,其中,Ⅰ型变态反应(反应素型或速发型)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反应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与药物原有效应及剂量无关。药物本身、药物的代谢产物、制剂中的杂质或辅料均可成为变应原(allergen),即能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大分子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可直接具有抗原性,小分子药物可能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药物变态反应的特点是:①过敏体质容易发生;②首次用药很少发生,需在第一次接触药物后7~14天(敏化过程或致敏过程)后,第二次或多次用药后出现。但有少数人第一次用药即可出现,可能存在隐匿性敏化过程而自己不知;③已致敏者其过敏性可能消退,多数可能保持终生;④结构相似的药物可有交叉过敏反应;⑤皮肤敏感试验可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1.变态反应的表现

变态反应的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形式多样,严重程度不一。轻者有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有哮喘、血清病样反应、造血系统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最严重的表现是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较为常见。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药物,包括一些抗过敏药都可能引起变态反应。有些变态反应是在以前多次用过该药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而出现的。

2.麻醉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有关吸入麻醉药引起变态反应的报道甚少。但在对“氟烷相关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在部分病例体内检出了氟烷相关性抗体。这种抗体可诱导正常淋巴细胞对被抗体包裹的肝细胞的细胞毒性,提示免疫细胞是“氟烷相关肝炎”的发病机制之一。鉴于含氟吸入麻醉药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故发生过“氟烷相关肝炎”者不宜再使用其他含氟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中,安泰酮(althesin)和丙泮尼地(propanidid)的变态反应发生率最高(0.1%),但病死率较低,硫喷妥钠变态反应的发生率虽较低,但病死率甚高,在报告的45例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后的变态反应中有6例死亡。氯胺酮、依托咪酯、丙泊酚变态反应甚少报道。

真正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应极少,低于局麻药不良反应的1%。很多所谓的局麻药变态反应可能是毒性反应、高敏反应或加入肾上腺素引起的反应。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局麻药较易引起变态反应,同类局麻药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但两类局麻药之间无交叉过敏反应。对疑为酯类局麻药过敏者应换用酰胺类局麻药,反之亦然。皮肤敏感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不高。

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过敏反应均有报道,但未见交叉过敏者。非去极化肌松药中,以筒箭毒碱(tubocurarine)、阿曲库铵(atracurium)较易引起过敏反应。加拉碘铵(gallamine)的变态反应亦有报道。

3.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为

①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疑药物;②皮肤敏感试验;③严密观察患者,警惕过敏先兆;④做好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准备。防治药物的作用在于:①脱敏;②阻止活性介质释放;③对抗活性介质作用;④改善效应器官的反应性。

4.防治变态反应的主要药物

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肾上腺素激动心脏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血1压升高;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之舒张,从而缓解哮喘;激动2支气管黏膜血管的α受体使之收缩,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黏膜水肿;激动β受体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释放并能扩张冠状动脉。因此,肾上腺素能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各种症状,挽救患者生命。

抗组胺药:组胺(histamine)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在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组胺受体有H、H、H三型。123H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曲吡那敏、氯苯那敏、特非那1定等)、H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2乙溴替丁等)均可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两类药物合用往往效果更好。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休克及免疫抑制作用,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故可用于各种严重的变态反应。

5.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过敏性休克发病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症状有胸闷、呼吸困难、冷汗、发绀、血压下降、昏迷和抽搐等。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迅速注射肾上腺素,可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必要时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可酌情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时应给予支持治疗,如吸氧、控制呼吸、输液及升压药物的应用等。六、类过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anaphylactoid reaction)也称为过敏样反应。类过敏反应不需预先接触抗原,无敏化过程,也无抗体参与,可能与药物直接促使组胺释放有关。某些静脉麻醉药、局麻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均可直接促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有些药物则通过补体旁路系统激活C3,释放介质;还有些药物(右旋糖酐等)因注射速度过快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蛋白质与循环中某些免疫球蛋白(IgM或IgG)发生沉淀而引起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变态反应相似。

右旋糖酐毒性很低,其主要不良反应是(类)过敏反应。右旋糖酐是一强力抗原,其分子量越大,分子中分支越多,抗原性越强。它所诱发的(类)过敏反应轻重不一。危害最大的严重过敏反应(指休克、致命性支气管痉挛、心脏停搏、呼吸停止等)的发生率为0.037%~0.05%,可致死,系右旋糖酐与右旋糖酐反应性抗体(dextran reactive antibodies,DRA)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DRA在正常人血清中普遍存在,高达50%以上,系通过隐蔽方式接触广泛存在的外源性右旋糖酐而获得。如感染有荚膜的细菌等,它们产生的多糖体与右旋糖酐间存在交叉反应。最近有人报告,磷壁质酸(teichoic acid)与右旋糖酐也有交叉反应,可形成潜在性免疫源。严重过敏反应者血清常有高滴度DRA。轻度过敏反应(颜面潮红、胸闷、荨麻疹等)与DRA关系并不密切,发生机制亦与严重过敏反应不同。老年人和麻醉患者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严重过敏反应多发生硬脊膜外和脊髓麻醉者,原因不详,可能与应激能力下降有关。

皮内注射试验的符合率不高,最高仅1/3。有人建议先静脉滴注几毫升,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后再决定是否使用,然而致命性反应在滴注一开始(0.5~1ml)就可能发生,故亦危险。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是测定血清DRA值,高值者应警惕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根据半抗原抑制原理,国外生产一种单价半抗原(monovalent hapten),商品名为Promiten,实为平均分子量为1000的右旋糖酐。预先静脉注射15%的Promiten 20ml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因多价半抗原(polyvalent hapten)可与抗体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引起严重过敏反应;而单价半抗仅与单个抗体结合,预先给药则竞争性占位,阻抑有害大分子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消除反应的发生。但Promiten本身也可引起皮肤反应、心搏徐缓、低血压等,一般都很轻微、短暂,反应发生率为0.05%~0.07%,该药尚在临床试验阶段。

输注右旋糖酐时应严密观察,对轻度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治疗;一旦出现休克,则按过敏性休克处理。七、特异质反应

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遗传性异常反应称为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目前认为特异质反应指少数遗传缺陷者,表现为特定的生化(蛋白质、酶)功能的缺损,造成对药物反应的异常(通常是特别敏感)。这种反应不是变态反应,不需要预先敏化过程,无免疫机制参与。如遗传性血浆胆碱酯酶缺陷者(西方人多见),常规剂量的琥珀胆碱就可引起长时间呼吸麻痹。又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在接受伯氨喹、奎宁、氯霉素、磺胺类或维生素K治疗时,易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现象。先天性胆碱酯酶活性低下者,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增强,易发生呼吸抑制。八、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由长期使用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引起,详见第五十六章。九、停药反应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重的现象称为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或反跳现象(rebound)。例如长期使用β受体阻断药治疗高血压或冠心病,一旦突然停药就会出现血压升高或心绞痛发作。巴比妥类能延长睡眠时间,但缩短快波睡眠时间,当久用而停药后,快波睡眠时间会比用药前更长,并伴多梦。这种伴有多梦的反跳现象促使某些人不愿停药而长期服用,成为产生依赖性的原因之一。苯二氮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可引起停药反应。

为避免停药反应,结束治疗时应逐渐减量后停药,或在减量的同时加用有类似治疗作用的其他药物。一旦出现停药反应,需要重新开始治疗。第三节 药物作用的构效、时效和量效关系一、构效关系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效应的关系称为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化学反应的专一性,后者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立体构型、旋光性、手型等。多数药物的左旋体药理活性较强,而右旋体较弱或全无。但也有少数药物的右旋体作用强,如右旋糖酐、氯化筒箭毒碱等。同类药物往往有相同的基本骨架,若其他结构稍有变化,便可有强度上或性质上(后者如同一受体的激动药和阻断药)的改变。但也有部分药物的作用与其结构关系不大,如吸入麻醉药。

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寻找和合成新药也有指导意义。二、时效关系

药物效应与时间的关系称为时效关系(time-effect relationship)。药物效应常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从给药到开始出现效应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latent period),主要反映药物的吸收、分布过程和起效的快慢。静脉注射时无吸收过程,但可能有潜伏期。根据潜伏期可将药物分成(超)速效、中效、慢效药。从开始起效到效应消失称为持续期(persistent period),反映了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的长短。根据持续期可将药物分为(超)短效、中效、长效药(图2-1)。

机体“生物钟”对药物效应有明显影响,由此产生一门分支学科——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与药理学的交叉学科。生物节律对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均有影响,药物也可影响生物节律。我国学者研究发现:7∶00给人前臂注射利多卡因作用维持20分钟,13∶00注射维持52分钟,23∶00注射维持25分钟。镇痛药曲马多(tramadol)对小鼠的急性病死率、镇痛作用及药动学均存在昼夜节律性。图2-1 药物作用的时量(效)关系曲线

了解时辰药理学对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给药时机、发挥最大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均有重要意义。三、量效关系

药物的剂量(浓度)与其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量效关系,量效曲线也多种多样。但一般说来,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效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但并非成正比)。若剂量继续增大到一定限度,效应可不再增强甚至减弱,而不良反应往往加重,因此,不能为提高疗效而任意加大剂量。

如果药理效应是随药物剂量(浓度)的增减呈连续增减的变化,称为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如血糖高低、白细胞的多少、肌收缩力的大小等,其研究对象为单一的生物单位,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其量效关系曲线呈直方双曲线(图2-2)。

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称为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 or quantal response),如死与活、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常将实验动物按用药剂量分成若干组,以阳性反应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累加阳性率与剂量对数为横坐标,可得一典型对称的质反应量效曲线(图2-3)。若将纵坐标改为概率单位,则此量效曲线成为一直线,便于做直线回归分析。图2-2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图2-3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曲线a为区段反应率;曲线b为累计反应率

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浓度)称为最小有效量或阈剂量(threshold dose),高于此量的依次称为治疗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和最小致死量。极量(maximal dose)是《中国药典》规定的最大用量,超过极量用药引起医疗事故者应负法律责任。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指药物引起半数实50验动物发生阳性反应(质反应)的剂量。若以死亡作为阳性反应的指标,则为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因此,LD可视5050为ED的一个特例。ED表示药物作用强度的大小,LD表示药物505050毒性的大小,两者的测定原理、计算方法相同。药物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等于两者的比值,即TI=LD/ED,表示对5050半数动物有效的剂量增大多少倍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TI越大,药物越安全。但以治疗指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还不够,如药物的两条曲线首尾有重叠(图2-4),即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与99%有效1量(ED)的比值或5%致死量(LD)与95%有效量(ED)之间99595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即药物安全性评价:图2-4 药物效应与毒性的量效曲线(1)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LD/ED较适于量效曲线5050和毒效曲线平行者,应≥3。(2)安全范围(系数)(margin of safety)=LD/ED5095(3)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CSF)=LD/ED,应195≥1,越大越好。四、药物的效能和效价强度

药物(不受剂量限制)产生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的能力称为效能(efficacy)。全麻药的效能通常指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麻醉深度。例如,乙醚、氟烷等挥发性全麻药,如果给予足够高的浓度,均能使患者的麻醉达到三期四级、甚至延髓麻痹而死亡,故都是高效能全麻药。而氧化亚氮即使吸入浓度高达80%,也只能引起浅麻醉,再加大浓度则势必引起缺氧,甚至吸入100%氧化亚氮(临床上不允许)也不能产生深麻醉。如造成死亡,也是由缺氧引起的,而非麻醉太深之故。因此,氧化亚氮是低效能全麻药。又如东莨菪碱,即使与氯丙嗪、哌替啶合用,也只能引起浅麻醉,加大东莨菪碱剂量,不仅不能加深麻醉,反会引起患者兴奋,如烦躁、谵妄、肌肉紧张、抽搐等。因此,氧化亚氮和东莨菪碱的全麻效能均低。吗啡对锐痛有效,而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仅对钝痛有效,无论使用多大剂量,也不能明显缓解锐痛和内脏绞痛,故吗啡的镇痛效能高而阿司匹林的镇痛效能低。

达到某一效应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叫做药物的效价强度(potency)。达到此效应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

效价强度与效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利尿药为例,按每日排钠量计算,呋塞米的效能最大,而环戊噻嗪的效价强度最大(图2-5)。图2-5 几种利尿药的效能与效价强度

吗啡、芬太尼虽属高效能镇痛药,由于芬太尼0.1mg的镇痛作用与吗啡10mg相当,故称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比吗啡约强100倍,这是指效价强度而非效能,即指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时芬太尼的用量仅为吗啡的1%,而非指吗啡镇痛无效时芬太尼可能有效。临床使用的同类药制剂中,每片或每支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其产生效应的强度可能相似。如每支吗啡为10mg,哌替啶为100mg,芬太尼为0.1mg,它们的镇痛效果大致相似,称为“等效剂量”。同类药物的比较,一般应在等效剂量下进行。

麻醉深度取决于脑内麻醉药的分压,后者则直接取决于该药在动脉血中的分压,间接取决于该药在肺泡内的分压或浓度。由于临床上很难直接测定脑组织内麻醉药浓度,便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作为吸入全麻药的镇痛效价强度指标。

采用肺泡内浓度(分压)的基本原理是:在稳定状态下(即达到动态平衡时),肺泡内麻醉药的分压和动脉血、脑组织相等,故肺泡内麻醉药的分压可反映脑内分压,从而作为麻醉深度和从麻醉状态恢复的指标。由于脑血流量大,吸入麻醉药脂溶性高,这种平衡可较快达到。

MAC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概念。它有以下特点:肺泡内药物浓度容易反复、频繁、精确地测定;对各种伤害性刺激,无论是夹鼠尾还是切开腹壁,或是电刺激,MAC几乎不变;个体差异、种属差异都较小;性别、身长、体重以及麻醉持续时间等均不明显影响MAC(但联合用药、温度和年龄等可使之改变,如老年人MAC较低)。此外,麻醉药的MAC可以“相加”,即一种药物0.5MAC加另一种0.5MAC全麻药仍然使一半动物对伤害性刺激不发生体动反应。

MAC实即半数有效量的一种,改变指标,亦可人为地定出“清醒MAC”(亚MAC范围)或“气管插管MAC”(超麻醉范围)。通过测定循环、呼吸抑制时的MAC,可确定治疗指数(安全系数)。通过配伍药物引起的全麻药MAC的改变,可知两者合用是协同还是拮抗。

尽管MAC是吸入麻醉药极其重要的参数,但全麻药的作用包括镇痛、镇静、催眠、遗忘、肌松、意识消失等诸多方面。MAC也只反映了机体对皮肤、黏膜、皮下组织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而手术中患者还要经受气管插管、肋骨剥离、内脏牵拉、血管舒缩等多种刺激,这些都不是现在所说的MAC所能反映的,用它来代替吸入麻醉药的全部作用是不全面的。

如不说明是效能还是效价强度,仅说某药比另一药作用强若干倍,容易引起误解。

如不造成使用不便,效能高低往往比效价强度大小更有意义。第四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指药物在何处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和为什么起作用的问题。学习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也有利于研究、发展新药和生命科学。

药物作用机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药理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下列两大类型。一、非特异性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作用机制一般是药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如酸碱性、脂溶性、解离度、表面张力、渗透压等发挥作用,而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无明显关系,主要有:

1.改变细胞外环境的pH

如给消化性溃疡、胃酸过多的患者用氢氧化铝或碳酸镁等抗酸药,通过中和作用降低胃酸酸度,促进溃疡愈合。

2.螯合作用

如给汞、砷、锑等重金属化合物中毒的患者用二巯丙醇,后者可与汞、砷、锑等离子螯合生成螯合物,促使毒物经尿排出。

3.渗透压作用2+

如口服硫酸镁,由于Mg和均不易由肠胃吸收,从而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阻止水分向肠腔吸收,肠内容物容积增大而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产生泻下效应。给脑水肿患者静脉注射甘露醇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促使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经肾排泄时,由于甘露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使原尿的渗透压升高,阻止水分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使脑水肿减轻。

4.通过脂溶性影响神经细胞膜的功能

全身麻醉药由于脂溶性高,进入细胞膜时可引起膜膨胀,并使膜脂质分子排列紊乱、流动度增加,干扰细胞膜传导冲动的功能,产生全身麻醉作用。还有一些药物作用在于改变细胞膜兴奋性,但不影响其静息电位。膜稳定药(membrane stabilizer)可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如局部麻醉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等;膜易变药(membrane labilizer)则增加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如藜芦碱等。这些都是作用特异性低的药物。

5.消毒防腐

如酸类、醛类、卤素类、重金属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分别通过分子、离子或表面活性作用于病原微生物,或使蛋白质变性,或使细胞内物质外流,从而发挥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二、特异性作用机制

药物的特异性作用机制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1.影响酶的活力

例如胆碱酯酶抑制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灭活缓慢而堆积,通过乙酰胆碱引起药理效应或毒性;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通过使受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或战争毒剂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而产生解毒作用。

2.影响离子通道

例如钙拮抗药的作用机制中就包括对细胞膜钙通道的阻滞作用;局部麻醉药进入外周神经细胞后,能从膜内侧阻滞钠通道等。

3.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储存

例如色甘酸钠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止组胺和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防止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作用。

4.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补充生命代谢物质以治疗相应缺乏症的例子很多,如铁盐补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有些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非常相似,掺入代谢过程却往往不能引起正常代谢的生理效果,实际上导致抑制或阻断代谢的后果,称为抗代谢药(antimetabolite)。例如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DNA及RNA)是控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的生命物质。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或RNA的代谢过程而发挥疗效的,许多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也是作用于细菌核酸代谢而发挥抑菌或杀菌效应的,这将在有关章节详述。

6.影响免疫功能

除免疫血清及疫苗外,免疫增强药(左旋咪唑)及免疫抑制药(如环孢素)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发挥疗效。某些免疫成分可直接入药。

7.影响转运体、基因

转运体(transporter)是细胞膜上可促进内源性递质或代谢产物转运的蛋白质成分。如丙磺舒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弱酸性代谢物的主动转运,抑制原尿中尿酸再吸收而治疗痛风。又如氢氯噻嗪抑制肾++-小管对Na、K、Cl的再吸收而利尿。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基因治疗指用基因转移方式将正常基因或其他有功能的基因导入体内,并使之表达以获得疗效。

8.通过受体

相当多的药物作用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受体而产生的。

必须指出:一个药物可以有多种机制,甚至同时包括多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机制。如吸入麻醉药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各系统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镇痛、催眠、镇静、遗忘、肌松、意识障碍等多种作用,各种作用的机制并不相同,既包括多种特异性机制,也包括多种非特异性机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