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世界史.下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16:54:04

点击下载

作者:郭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得见的世界史.下卷

看得见的世界史.下卷试读:

第五章 诸强雄起

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出现转折、君主树立权威、变革多发的时代。英国内战爆发、查理一世走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血雨腥风;法国亨利四世宣扬治国之道、黎塞留纵横捭阖、路易十四叱咤风云……惊心动魄;俄国沙皇混乱争夺,彼得大帝建立旷世伟业……风云江湖;荷兰“风车”掀起三次英荷战争……诸强雄起,刀光剑影、多姿多彩。

公元1533年—公元1603年

人物:伊丽莎白一世 地点:英格兰 关键词:童贞女王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伊丽莎白一世的睿智和果敢恰到好处地颠覆了这句话。为了国家利益,她放弃了私人婚姻,将自己嫁给了英格兰国家和人民。这位“童贞女王”把英国逐渐领进了“光荣时代”,即伊丽莎白的辉煌时代。英格兰的晴日

1558年的一天,25岁的伊丽莎白正坐在哈特福德庄园的一棵橡树下看书。一群王公贵族策马而来,纷纷在她身边下跪,称呼她为女王。那一刻,她双手合十向上天感激道:“这是神的奇迹啊!”她一直期待的那一天终于来临了。与姐姐玛丽相比,伊丽莎白的早年命运也并未好到哪里去。她的性格并不像玛丽那样古怪,而是出人意料的早熟和敏感。她非常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小小年纪便能说一口流利的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及西班牙语等。面对父亲的薄情寡义,伊丽莎白在青春期时便冷淡了一个女孩的生活重心——婚姻。在挨过了姐姐玛丽一世的腥风血雨之后,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宛如英伦头顶的一轮晴日,成为英国民心所向。从被贵族们称为“女王”的那天起,伊丽莎白就开始了任命新内阁的工作。王公贵族们惊讶地看着这位新女王的王者风范,纷纷倾倒。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赐予德雷克爵士的宝石人们欢呼着、簇拥着伊丽莎白一世在西海盗头子德雷克因在打击西班牙海盗事业中的杰出表现,成为伊敏寺进行了加冕典礼。在去往加冕的途丽莎白女王的宠臣。德雷克于中,女王收下了路边一个乞丐为她献上1581年环球航行归来后,被授予骑士称号。的鲜花,并将这束鲜花一直带进了西敏寺教堂。人们为这一举动热泪盈眶,他们感知到了新女王的诚恳与善良。在加冕典礼上,人们高呼“上帝佑护我王”,伊丽莎白一世则睿智地回应道“天佑我民”。在她加冕的那个下午,英国变成欢乐的海洋。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回到伦敦玛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她性格古怪,勇敢而倔强,被人称为“血腥玛丽”。她死后,伊丽莎白继位。但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伊丽莎白颠倒。

伊丽莎白一世开始执政时,英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在外,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陆地加莱被法国人夺去,从此英国真正成为一个大西洋上的岛国;在内,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矛盾从未止息过。在当时负债累累的情形下,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自力更生的岛国民族信念,英格兰民族的自我意识从这一刻开始觉醒。另一方面,伊丽莎白在即位之初,罗马教廷就拒绝承认她王位的合法性。她顺势带领英国脱离与罗马教皇的关系,宣布英国为新教国家,并发布至尊法令,将政教大权一齐抓在自己手中。她以左右逢源又坚持原则的政治手腕,选择了一条折中的宗教路线,使新教与天主教至少在外表上取得平衡,重新确定了圣公会外圆内方、兼收并蓄的特质,使其成为英国人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特有标志之一。1571年,伊丽莎白一世主持定稿《三十九信条》,编入《公祷书》,沿用至今。《三十九信条》采取中间立场,宽容而中庸:既与天主教一刀两断,又保留其基本形式;既坚守新教要义的“因信称义”,又与加尔文的严酷无情保持距离;既对马丁·路德的一些看法保持沉默,又对激进的再浸礼派进行批评。无论如何,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方针使得英格兰至少与信仰新教的苏格兰能达到“貌合”,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被软禁的玛丽·斯图亚特1568年5月19日,逃到英格兰的玛丽·斯图亚特被伊丽莎白的军官囚禁在卡莱尔城堡。在囚禁期间,她说了那句名言:“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我死即我生),并将这句话镶嵌在她衣服的花边上。追求独立自主的女王

自从伊丽莎白一世登上王位,求婚者就络绎不绝。因为女王在即位时就已经25岁了,以当时的婚龄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年龄了。女王的婚姻成为英国内外所有人关注的最大焦点,大臣们轮着班儿向她进言,请求她尽快选择一位合适的丈夫,尽早为王国诞育接班人。而各国的求婚大使也络绎不绝——包括她的姐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及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法国国王、萨伏依公爵、安茹公爵等王公贵胄。然而,伊丽莎白知道与这些宗教信仰水火不容、家族利益争斗你死我活的外国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个结合,都可能使英国卷入欧洲大陆无穷无尽的冲突中。而如果与国内的任何一个大贵族单身汉结婚则会引起激烈的宫廷宗派斗争,甚至引发内战,这两样结果都是伊丽莎白所不想看到的。实际上,透过父母的婚姻、姐姐玛丽的不幸婚姻,她早已将婚事看淡。所以,她的婚事一拖再拖。

伊丽莎白在29岁那年竟然患上了天花,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在重病之余,伊丽莎白和议会大臣们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那时,她的表侄女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凯瑟琳·格雷都是有继承权的人,可她们二人一个是热诚的天主教教徒,一个后来在婚姻问题上违背并触怒了伊丽莎白。因此,两个人选她认为都不可能继承英国王位。幸运的是伊丽莎白竟然从死神手中溜了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她重获了健康。她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重建英格兰的经济以及应对那些觊觎她王冠的人。

1563年,伊丽莎白试图让寡居的玛丽·斯图亚特嫁给新教徒莱切斯特伯爵一世罗伯特·达德利,以获得宗教上的统一,可是,这个计划遭到了玛丽的拒绝。1565年7月底,玛丽出人意料地嫁给了汤恩利勋爵亨利·斯图亚特——此人具有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的血统,二人的孩子极有可能继承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王位(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们的后代为英王詹姆士一世)。这次联姻令伊丽莎白恼怒并感到了王位面临威胁。不久,1566年,玛丽女王生下了继承人,即后来的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苏格兰詹姆士六世。随后,汤恩利在一次事件中身亡,人们纷纷揣测是玛丽女王杀了亲夫,因为她在12周之后就嫁给了新教徒伯斯维尔伯爵。这一次,苏格兰的贵族们趁机起兵反叛玛丽,玛丽被迫退位,将王位传给了只有1岁的詹姆士。随后,她从苏格兰逃到了英格兰。1568年5月19日,玛丽被伊丽莎白软禁起来,在长达18年的软禁生涯中,玛丽并不消停,参与了数起阴谋夺取英格兰王位的事件。最终,伊丽莎白再也不能容忍玛丽,以企图刺杀伊丽莎白的罪名,于1587年2月8日在北安普敦郡佛斯里亨城堡将她处以极刑。伊丽莎白画像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女王的生意经

1573年,伊丽莎白已经40岁,如再不结婚将无法诞育子嗣。面对大臣们提出的结婚请求,伊丽莎白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说:“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这句话,在英国人心中造成了空前的震撼,人们也将她奉若神明——从此她便以“童贞女王”著称。

伊丽莎白接手英国时,英国是个负债累累的国家。至16世纪80年代,英国不仅偿还了外债,国库也有了相当的积累。这与伊丽莎白的治国方针有着莫大的关系。身为新教徒的女王厉行节俭,同样也追求金钱。她的宫廷开支不到玛丽时期的1/3,即使说她吝啬也并不过分。她总是精打细算,省之又省。如她喜欢跳舞,但盛大的舞会通常不是在宫廷,而是在大臣的庄园和官邸举行。当然,这笔巨额开销令许多大臣叫苦不迭。此外,伊丽莎白具有商人的经济头脑,聘请被称为“商人之王”的格勒善为财政顾问。1560年,在她的支持下,一座巨大的王家交易所在伦敦建立起来,成为英国和欧洲各地商人云集之地,红火兴隆的生意使女王的钱袋很快鼓了起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夏,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国舰队炮火的轰击下,慌乱撤退。

在经商的同时,女王也投资冒险生意——海盗抢掠。在她的带动下,许多大臣们也纷纷投资海盗事业,获利丰厚。当西班牙大使一次次地上门提出缉捕凶手时,伊丽莎白也发布缉捕海盗命令,但那不过是做做样子。而霍金斯、雷利、德雷克等海盗巨头都是女王的座上宾,受到女王的呵护和褒奖。当西班牙要求英国处死德雷克时,女王却把他封为骑士。1588年,西班牙与英国矛盾激化,西班牙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向英国扑来。面对来敌,不甘示弱的伊丽莎白迅速组织起由14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此时昔日的海盗霍金斯、德雷克、雷利成为皇家海军——或许他们的船炮不如西班牙,但他们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加之海盗的亡命精神,都使英军战斗力强于对手。果然,在一场大风的帮助下,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败得一塌糊涂,从此日渐衰落。而在伊丽莎白的领导下,英国却逐渐踏上了通往海上霸主的台阶。

公元1642年—公元1651年

人物: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地点:英格兰 关键词:英国内战

英国内战第一枪

尽管这是一场内战,却被看成一个时代的开端,被定性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内战的挑起者是国王查理一世,内战的另一方是希望限制王权的议会。而对王权的约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国王与议会的矛盾詹姆士一世画像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与第二任丈夫所生的唯一儿子。伊丽莎白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将王位交由詹姆士一世继任。

1603年,英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国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嗣,由苏格兰的詹姆士继位英国国王,是为詹姆士一世。詹姆士一世是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封建君主,对议会的权威不屑一顾,喜欢奢侈的生活和无拘束的行使权力。

1625年,詹姆士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查理继承了王位,他就是查理一世。查理一世继承了王权至高无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必然会与要限制王权的议会产生矛盾。查理一世的性格古怪,为人刻板,平时沉默寡言,在生活上严格按照自己拟定的时间表进行,日复一日按部就班。

在查理一世刚刚即位的几年中,英国不断地同西班牙和法国爆发战争。战争需要大量的费用,而当时英国国库已经入不敷出。在英国,国王要征税必须征得议会的同意,而查理一世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已经与议会闹僵了。1625年6月至8月,查理一世即位后的第一届议会召开了。在这届议会上,查理一世要加大赋税的征收额度,但是议会不仅没同意,反倒只允许他征收一年的吨税和磅税——吨税和磅税都是关税的一种,在查理一世之前,每个国王都可以终身征收。现在查理一世额外征收赋税的要求不仅没能得到满足,权力反倒受到了削弱,他甚为不满。

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征税,查理一世就运用国王的权力,不经过议会直接强制征收各种苛捐杂税。1627年,有5个爵士因为认为国王的征收不合法,拒绝缴纳强制性赋税而被关进了监狱,这一事件更加剧了议会的愤慨。1628年,为了表示抗议,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主要内容是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随意征收捐税,不能以国王的权力非法逮捕任何人。

查理一世为了获得议会对他的好感,获得金钱的援助,先是假惺惺地在“权利请愿书”上签了字,接着又开始强制征收赋税。当议会起来反对的时候,1629年3月,查理一世将议会强行解散,此后11年再没有召开过议会。再次召开议会

没有了议会的限制,查理一世更加独断专行,也激起了民众越来越多的不满。从1636年开始,英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各种内容的小册子,有的是直接批评查理一世的独断专行政策,有的是揭露宫廷里的腐败生活,有的是攻击查理一世跟前的红人劳德大主教,有的则是发泄群众心头的愤懑。这些小册子从各个大城市,一直到偏远的山村都在广泛传播着。英王查理一世和妻子玛丽亚皇后在查理一世身边的是未来的詹姆士二世,在玛丽皇后身边的是未来的查理二世。

就在群众的不满之声此起彼伏的时候,由于查理一世对苏格兰的倒行逆施政策,引爆了苏格兰起义。苏格兰从1603年詹姆士一世即位为英国国王时起就与英格兰由同一个国王治理,但是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差异依然很明显,并仍有着独立王国的性质。苏格兰和英格兰的信仰分属于基督教的不同教派。在信仰上,教派的不同是一件大事。但是,查理一世即位后,按照劳德大主教的意见,一定要让苏格兰同英格兰信仰的教派统一。1633年,查理一世到苏格兰视察后,决定把英格兰使用的祈祷书,推行到苏格兰,这是统一教派之举。但此举引起了苏格兰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普遍不满。1634年,有人举报苏格兰的巴尔马力诺勋爵有一份反对使用英格兰祈祷书的请愿书,查理一世马上下令以叛国罪将巴尔马力诺勋爵逮捕。这一事件无异于火上浇油,使苏格兰人民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升级。

1637年,苏格兰人自行选举出了一个代表团,这个代表团于1638年2月起草了一份《民族公约》,公约中宣称他们将不接受新的祈祷书和新的宗教法规。这份公约本身的措辞还是温和的,显然不想与国王闹得太僵,但是查理一世得知这一消息后却火冒三丈,扬言要进行镇压,使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彻底破灭。1639年,苏格兰人组织起军队,开始攻入英格兰境内。

查理一世也想组织大规模的军队进行镇压,但是再一次苦于军费无处筹措,一些大商人也拒绝给国王捐献费用帮助他去打一场战争。无奈之下,1639年6月,查理一世同苏格兰人签订了停战协定。查理一世此举只是缓兵之计。为了征收赋税同苏格兰作战,1640年4月,查理一世召开了已经停开11年的议会,要求议会通过他的征税条款。但是,议会召开后不仅没同意国王的征税请求,还重申议会应该具有的权力,查理一世一怒之下,又将议会解散了。

苏格兰人见国王并无诚意停战,就再次攻入了英格兰境内,一路上势如破竹。查理一世的军队根本无法抵御苏格兰人的进攻,1640年9月,又被迫同苏格兰人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一次苏格兰人索要了高额的赔偿费。英国的国库里已无法满足赔偿数额,查理一世只好决定再次召开议会筹措费用。内战的爆发查理一世画像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

1640年11月,查理一世下令召开议也是英国历史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在荷兰画家凡·戴克会。此次议会是在全国群情激愤的情况创作的《穿猎装的查理一世》中下召开的,议会中议员的大部分是反对——查理一世侧身站立,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叉腰,显得傲慢查理一世的。在议会召开不久,一些议自大、目空一切。员就提出要审判查理一世的宠臣、最受人们痛恨的斯特拉福德伯爵。民众对于这一提议积极响应,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敦促议会尽早通过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法案。1641年5月8日,议会终于通过了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法案。但是根据当时的制度,议会通过的法案需要经过国王的同意后才能生效。查理一世本想通过召开议会来筹措费用,没有想到议会的法案竟然首先指向了他的宠臣,查理一世拒绝批准这个法案,并向斯特拉福德伯爵保证,一定要保住他的性命和财产。

民众们得知查理一世还在包庇自己的宠臣的时候,变得异常愤怒,成千上万的人开始聚集到国王居住的王宫前。查理一世面对着这样的局势吓得胆战心惊,只好在议会提交的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法案上签了字。5月12日,当斯特拉福德伯爵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这是民众的胜利,也是议会的胜利。

此后,同斯特拉福德伯爵同样恶名远播,同样是查理一世宠臣的劳德大主教也被以叛国罪逮捕,囚禁在伦敦塔里。查理一世还被迫通过了议会提交的“三年法案”。根据这个法案,议会要定期召开,并且间隔年限不能超过3年,如果国王不下令召开议会,议会可以自行召开;国王也不能随意解散议会;查理一世在议会闭会期间征收的一些捐税被宣布为非法。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的初衷不仅一点没有得到满足,相反自己的权势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这使他心中对议会充满了抱怨。为了再度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查理一世下令逮捕议会中要求限制王权的5个激进议员。但是这5个议员提前得知消息,躲避了逮捕,并于一周后在民众的簇拥下堂而皇之地再度走进了议院。

在伦敦无计可施的查理一世,于1642年1月率领着亲信们前往英国北部的约克郡——聚集那里的王党成员准备对议会进行反扑。8月22日,王党成员在诺丁汉的一座山顶上升起了王党的军旗,宣布讨伐议会里的“叛乱分子”,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斯特拉福德伯爵画像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君主派的代表人物。他本是英王查理一世的宠臣,但后来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公元1600年—公元1649年

人物:克伦威尔 查理一世 地点:英格兰 关键词:断头台

查理一世走上“断头台”

查理一世倒行逆施,引发了纳西比之战——克伦威尔让他一蹶不振。此战之后,他由君主沦为了阶下囚。但是囚禁中的他依然策划着叛乱,希望恢复自己昔日的权威。但最终的结果是,在忍无可忍的英国民众的呼声中,他被推上了断头台。第二次内战

1646年6月,议会军攻克了王党军的大本营牛津,国王查理一世化装逃跑,跑到了苏格兰。不久之后,英国议会与苏格兰议会经过讨价还价后达成协议——英格兰人以40万英镑从苏格兰人手里买回查理一世。查理一世成了英国议会的阶下囚,被监管在汉普顿宫,但拥有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查理一世画像由丹尼尔所画的查理一世像,充分展现了其帝王的气派——查理一世腰佩长剑,手拄拐杖,旁边则是王冠和手托的十字架王球。

查理一世被软禁之后,议会中产生了分歧,大多数人包括克伦威尔都不想惩治国王,甚至只是想逼迫国王做出某些让步。但是被软禁的查理一世不甘心失败。11月11日夜,查理一世趁着汉普顿宫的防守松懈,逃到了南部的怀特岛,在那里得到了苏格兰使者的迎接。

查理一世逃跑的消息传出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民众和下层士兵们纷纷要求追捕国王。克伦威尔最初还因为国王逃脱而暗自庆幸,因为他并不希望与国王闹得太僵,甚至对查理一世抱有很大的幻想,希望查理一世能够满足他们所提出的条件。但是到了11月21日,克伦威尔的态度却突然变了,因为这天他截获了国王给王后的一封密信。从信件的内容来看,查理一世宁愿和苏格兰人合作,也不愿意和克伦威尔合作,并承诺成功之后给苏格兰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面对残酷的现实,克伦威尔只好打消了和国王合作的念头。查理一世来到卡里斯布鲁克城堡查理一世来到城堡后,收到一位小姑娘送来的玫瑰花。但不久之后,他的行径就遭到了众人的谴责。此画现存于罗浮宫博物馆。

1647年12月26日,查理一世与苏格兰人签订了秘密协议,协议中约定苏格兰人派军队帮助查理一世恢复王位,解散英国的议会军和议会,查理一世将答应在全国推行苏格兰人信仰的教派。一场新的内战正在酝酿。

1648年2月,南威尔士的王党酿造了暴乱,苏格兰人应时而动,由原来与英国议会合作,转而支持查理一世,第二次内战爆发。此时从伦敦到其他城市的一些王党成员也纷纷行动起来,就连海军舰队也有一部分投到了王党方面,形势危急。

面对危急局势,议会内部消除了分歧,议会军再次开赴前线,迎战王党军队。议会军作战英勇,加上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战局很快就有利于议会军。1648年7月上旬,议会军成功平息了南威尔士王党的叛乱。8月,王党的军队被彻底击溃,第二次内战结束。围绕国王的斗争

1648年12月,查理一世再次沦为阶下囚,被囚禁在温莎城堡。这样议会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但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一些人仍然无法下定决心惩治国王,也不愿废除君主制度。可在民众与士兵的呼声中,议会也只好组织人讨论审判国王的问题。然而讨论持续了近半个月。直到12月28日,议会下议院才通过决议,把查理一世作为背叛国家、挑起内战、破坏法律和人民自由的罪犯加以审判。但是克伦威尔却将对国王的审判看成无奈之举。12月底,他在议会讨论审判国王的问题时说:“任何人,无论是谁,如果打算废黜国王或者剥夺国王子孙的王位继承权,他就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叛徒和犯上作乱的人。但是,如今上帝已经把这样的角色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别无他法。”查理一世走向断头台的前夜此画描写了查理一世走向断头台的前一天晚上,与两个孩子依依分别的场面。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两个孩子表情痛苦,无法接受父亲即将离去的现实。

英国的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审判国王的决议由下议院先通过,下议院通过后要经过上议院的同意才能生效。但是当决议递交到上议院时,上议院的16位议员一致投了反对票。民众和士兵对这样的结果十分不满。既然上议院不同意,那么就让下议院享受最高权力。

1649年1月4日,在民众和士兵的推动下,通过了下议院享有最高权力的决议。决议规定:国家的法律来源于人民,代表人民的下议院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下议院的决议可以不经过上议院和国王的同意直接生效。

这样,1月6日,下议院通过了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最终决议——成立了由135人组成的特别法庭。查理走上断头台

对查理一世的审判从1649年的1月20日开始。对查理一世的指控是:国王本来应该为谋求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但是查理一世却一心贪图权力,横征暴敛,当议会不满足他的无理要求时,他便挑起了内战,使无数人丧生,他对人民犯下了深重的罪行。

对于惩治国王的事情,高等法院中达成一致,但是在如何惩治上,高等法院又产生了很大分歧——高等法院中的一部分人提出判处查理一世死刑,但很多人表示反对——曾经能征善战的议会军总司令费尔法克斯甚至宣布拒绝出席对国王的判决。但民众和士兵却支持处死咎由自取的查理一世。

1月20日,查理一世被带到了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厅,在这里他将接受审判。但在一个王权专制的国家中,法律上没有规定如何审问国王——尽管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可以宣判查理一世,但法官们还是援引了罗马法对查理一世进行了判决。

1月27日,在签署最后判决书时,135位特别法庭成员只有67人出席,而最后在判决书上签字的仅有52人——这说明很多人还是支持王权的。判决书上对查理的判决是: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善良人民的公敌,判处查理一世死刑,判决将在1月30日执行。

1月30日,天气晴朗却寒风刺骨,上千名市民围在白厅广场周围,等待着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这样的事情在英国史上没有发生过,更是震惊了整个欧洲。

查理一世被带到了距离白厅广场不远的一个房间里,他正在做着人生落幕前的最后准备。他已经与两个孩子做了最后的道别,也向上帝做了最后的祷告。他看见了广场周围有无数的人在等待着他被推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但他心里好像并未生出太多的恐惧,因为他知道自己应该为倒行逆施付出代价。

之后,他被推上了断头台,但他还在努力表现出国王的气度和威严,甚至对围观的人说:“我将宽恕将我送上断头台的人,因为宽恕是国王的权力。”查理一世进行了默祷,默祷之后,他的生命便走向了终结。查理一世之死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广场前被送上断头台。

公元1599年—公元1658年

人物:奥利弗·克伦威尔 地点:英国 关键词:弑君 独裁

“弑君者”克伦威尔

1644年7月2日,在英格兰北部的马斯顿荒原上,国王军与议会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大炮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火绳枪发射后的白色烟雾笼罩着整个荒原。突然,一队身披重甲的骑兵如同尖刀一般切入了国王军的肋部。仅仅一个晚上,这支骑兵就消灭了国王军4000人。而指挥这支铁骑的军官就是被尊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新模范军1642年,查理一世的国王军在诺丁汉点燃了英国内战的烽火。战斗一开始,议会军队连战连败,被国王军一路追杀。为了扭转战局,议会决定重新建立一支强大的新军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克伦威尔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克伦威尔于1599年4月25日,出生于英格兰亨廷顿郡的一个清教家庭。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与法律,上学时就接受了清教的信仰,成为了一个虔诚的清教徒。1628年和1640年,克伦威尔两次被选为议员,由于他思想激进而且能言善辩,很快成为了议会中引人注目的人物。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从身穿戎装的奥利弗·克伦威尔家乡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挑选青年,组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内战中建了一支军队。由于这支新军纪律严的军事将领,是议会军战胜国王军的关键人物。明,作战勇敢,主力部队是身披重甲的骑兵,所以被人们称为“新模范军”和“铁军”。新模范军这支新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主力部队是身披重甲的骑兵,人们称为“新模范军”和“铁军”。内战终结

1645年6月14日,国王军与议会军在英格兰中部的纳西比荒原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战斗一开始,查理一世就命令国王军的骑兵猛击议会军的侧翼,想要来个侧翼包抄。没等查理一世的骑兵达成突破,克伦威尔的骑兵就已经击溃了国王军的右翼,直接攻入了查理一世所在的主阵。惊慌失措的查理一世在卫兵的掩护下化装成仆人,逃往了苏格兰。1647年2月,英格兰议会以40万英镑的高价将查理一世从苏格兰人手中赎回,持续了5年的内战暂时告一段落。

保王党刚被打败,革命阵营的内讧又开始了。当时议会中分为长老派和独立派。长老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政治上较为保守,老想和国王妥协;独立派代表着中小贵族的利益,主张建立共和国。双方不断争吵,以至于对监狱的看管也大大放松了,查理一世趁机逃跑。1648年,查理一世在英格兰西南部挑起了暴乱,结果再次被新模范军镇压,查理一世又被抓回了监狱。

此时,长老派议员对查理一世还抱有幻想,仍然主张让查理一世复位。军人们流了多少鲜血才打倒了国王,现在议员们居然要让国王复位,军人们的愤怒终于被点燃了。1648年12月6日,新模范军的普莱德上校率领一支军队进入议会,驱逐了大约140名长老派议员,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普莱德清洗”。经过清洗,议会中只剩下了60名左右的独立派议员,因为议会达不到法定的人数,所以这个时期的议会被称为“残缺议会”。

当时“残缺议会”要主持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审判查理一世。1649年1月27日,议会组织的最高法庭对查理一世进行了审判,法官以“叛国罪、挑起内战罪、破坏法律和英国人民自由罪”判处查理一世死刑。第二天,克伦威尔平静地在判决书上签了字。1649年1月30日下午1时,憔悴的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查理一世之死激起了欧洲所有封建王朝的愤怒,他们把恶毒的诅咒全部“送给”了敢于处死国王的克伦威尔。同年5月19日,在全欧洲的谴责声中,“残缺议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护国公征战共和国成立之后,克伦威尔掌握了英格兰的军政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发动了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战争。1652年5月,经过血腥镇压,克伦威尔终于征服了爱尔兰。克伦威尔的地位在战争中得到巩固。军队也在战争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很快成为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的支柱。1652年9月3日,英格兰、苏格兰两军在伍斯特展开决战。克伦威尔再次力挽狂澜,荡平了苏格兰。1654年,英格兰正式合并了苏格兰,英伦三岛正式宣奥利弗·克伦威尔画像告统一。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等。1653年,克伦威尔称“护国公”,从此开始了他率军队从苏格兰班师回国的独裁统治生涯。后,克伦威尔与“残缺议会”的矛盾开始公开化。1653年4月19日,克伦威尔在伦敦召开军官会议,要求议会自动解散。第二天,议会也针锋相对地推出了新的选举法,准备与克伦威尔抗争到底。得到这个消息后,克伦威尔马上带着自己的卫队进入了议会。“议员先生们,你们的罪行已经太多了,人民要选择更好的人来执掌政权!”克伦威尔以响亮的嗓音高喊着。“你怎么敢污辱议会!”议员们愤怒地指责克伦威尔。此时,克伦威尔大手一挥,两队身高马大的士兵立即冲了进来,把议员们全部驱逐出去。克伦威尔走到了议长的位置旁,拿起议长的权杖,笑着说:“这个玩具有什么用呢?”权杖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现在却成了克伦威尔手中的玩具。

1653年12月16日,克伦威尔正式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终身护国公”。在盛大的就职仪式上,克伦威尔身披黑色长袍,脚穿便鞋,表示不以军人身份出场。他接过象征权力的玉玺和宝剑,一个军事独裁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从此,克伦威尔将内政、外交、军事、立法种种大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英国的最高统治者。护国公之死

成为护国公之后,克伦威尔在英国实行了赤裸裸的军事统治。他把全国分成11个区,每个区派一名将军做行政长官,实行军管。行政长官直接向护国公负责,他的意志在区域内不可违背。军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清教戒律,要求英国人必须按照清教规定行事,人们不仅不能喝酒,不能赌博,在安息日还不能出门,店铺也不能营业,谁要在这个日子在街上闲逛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图中上图的旗帜为纳西比战役中国王军的旗帜,下图是克伦威尔的议会军旗帜。

相对于对内的高压统治,克伦威尔还把海外扩张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通过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进入英国的商品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者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否则就会被没收全部货物。这个规定让热衷海上中转贸易的荷兰收入锐减,而英国商人则赚得盆满钵满。为了这个规定,英国和荷兰还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最终,荷兰因为实力不济,被迫同意了这个《航海条例》。接着,英国又凭借着自己无坚不摧的新式炮舰挨家挨户地找人“做生意”,先后取得了与西班牙殖民地通商的特权和自由进出波罗的海的权力。在法国的支持下,英国还通过对西班牙的战争,夺取了加勒比海上奴隶贸易的中心——牙买加和有“欧洲大陆金钥匙”之称的敦刻尔克。英国的商人在这波扩张浪潮之中尝尽了甜头,滚滚的金银不断从美洲、欧洲和亚洲向英国流去。

晚年的克伦威尔失去了昔日的骁勇和威风,他精神极度紧张,常常疑心别人要暗杀自己。1658年,重病缠身的克伦威尔在病榻上辗转反侧,仿佛看到了那些铺垫在自己成功之路上的鲜血和尸骨,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得不到上帝的宽恕。当听到牧师说“上帝会宽恕所有人”之后,克伦威尔松了一口气,颤抖着说出“我得救了!”9月3日,克伦威尔指定儿子理查·克伦威尔为护国公的继承人。下午3时,克伦威尔与世长辞,他的部下将他安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给克伦威尔一个绝对公正的评价是件困难的事情,英国的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位独裁者,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巩固了清教的地位,并最终实现了英伦三岛的统一,开始了英国海外扩张之路,算得上一位有贡献的无冕之王。军事独裁政权的建立克伦威尔带着自己的卫队进入了议会。要求议会自动解散。

公元1660年—公元1714年

人物: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地点:英国 关键词:复辟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结束之后,查理·斯图亚特登上了王位,即查理二世。之后,他便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活动。然而这一时期,似乎一切都出现了逆转——英伦大地上空的愁云惨淡,预示着一缕清风将吹尽它的阴霾。“小丑”退出舞台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克伦威尔的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即位护国公。理查德为人懦弱,以致王党分子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小丑”。一些曾臣服于克伦威尔的高级军官,现在也不服从他的管制,都希望能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成为第二个克伦威尔。至此,英国又陷入了政治纷争之中。查理二世时期的艺术品1658年12月,理查德召开了新的议会,希望依靠文职人员来治理国家,但遭到军官们的反对。同时议员们也对军队比较敌视,认为国家不能处在军人的控制之下,那是不能令人容忍的。随后,以弗利伍德为代表的军官迅速采取行动,迫使理查德解散了议会。但紧接着,下层士兵也暴露出对高级军官们的不满,要求重新召开议会。

1659年7月,第二次议会召开,但弗利伍德再次领导军人们强行解散了议会,并组建了以他为首的、主要由高级军官组成的“安全委员会”作为临时政府,管理国家大事,理查德则被迫放弃护国公的职位,退出政治舞台。查理一世的孩子们(安东尼,比利时)这是查理一世与玛利亚皇后所生的5个孩子。从左向右依次是:玛丽公主、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伊丽莎白公主和安妮公主。查理二世重返伦敦

弗利伍德的“安全委员会”组建后,没能赢得人心——伦敦的一些贵族拒绝服从弗利伍德的统治。同时军官之间的争权夺势也愈演愈烈。此时,驻扎在苏格兰的乔治·蒙克将军看到了伦敦的混乱局势,准备进军伦敦。

蒙克将军是坚定的王党成员,在王党军队战败的时候,蒙克宣布服从议会,但是很快便带领自己的军队开赴苏格兰,避开了伦敦的政治旋涡。在苏格兰,蒙克一直同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积极接触。当弗利伍德解散议会之后,蒙克高调宣布自己要保卫议会,维护人民的权利,便率军向伦敦进发,并很快得到了费尔法克斯军队的支持。

1660年2月,蒙克进入伦敦。此前弗利伍德的“安全委员会”因不能解决英国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被民众赶下了台。蒙克进入伦敦后,虽然极力稳定政局,但仍缺乏一股力量能够建立稳固的统治。于是人们开始怀念王权专制的时期,把目光投向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1660年4月,伦敦召开了一届特别议会,这届特别议会决定派人到荷兰去商谈查理·斯图亚特回国的事宜。随后,查理·斯图亚特在蒙克的授意下,高调宣布:如果自己回国继任国王,将对内战期间的一些制度和财产不予变更,并允许信仰自由;除了直接参与处死我父亲的人外,其他反对过国王的人将一概不予追究。庆祝查理二世复辟这幅荷兰油画创作于1660年,描绘了英国王室为了庆祝查理二世复辟,在海牙举办的盛大宴会。画中查理二世正和他的姐姐玛丽跳舞。

查理·斯图亚特的这番言论赢得了英国人的支持。1660年5月,查理·斯图亚特在长期逃亡之后,重返伦敦,登上了王位。查理二世的统治

查理二世当上国王之后,原本希望恢复以往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大商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壮大。因此,在查理二世的政府内,既有以前的王党成员,也有以前的议会成员,两派之间的分歧十分明显,以致后来形成了两个党派——辉格党和托利党,但这两派又都在政府中拥有一定的权势。

查理二世在当上国王初期,他的一些所作所为的确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在“弑君犯”这一问题上,他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宽容。反对过查理一世的人大部分被赦免,除了已经去世的,最终只将9个人定为死刑。面对查理二世的宽容,王党的其他分子则表现出了不宽容。他们甚至将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挖掘出来进行鞭尸。

后期,因议会中的一些议员仍在积极限制国王的权力,查理二世表现出了不满。查理二世在外交中,一直与法国较为友好。而查理二世的行为使英国人认为他们的国王要效仿法国的太阳王,加强国王的权威,压制人民的自由。查理二世为了免受苛责,开始在外交上采取两面派的做法——一方面表面上同荷兰、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另一方面暗地里与法国签订秘密协议,允诺在未来的法荷战争中帮助法国。而作为回报,法国将给查理二世提供财政援助——在与议会的斗争中,查理二世的软肋就是拨款权力受议会限制。这样在得到法国的财政援助后,查理二世便变得底气十足,甚至几次将议会解散。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

1685年,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继承王位,即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初,詹姆士二世并未表现出独裁专制的意向,但没过多久,形势就发生了转变。詹姆士二世要重建强大的君主权威,要建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常备军。然而当时的英国,国王不能够掌握常备的武装力量,这就是王权不能过于强大的直接原因。

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初,英国境内曾经发生了一起规模不大的叛乱。在镇压这次叛乱中,詹姆士二世召集了一支大约3万人的军队。在顺利镇压起义后,詹姆士二世便要将这支军队建成隶属于国王的常备军,这引起了人们对国王的不信任。

此外,詹姆士二世还极力推崇天主教——自伊丽莎白女王以来,英国信奉国教、排斥天主教一直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现在国王竟然成了天主教的信徒。不仅如此,詹姆士二世还任命了大量的天主教徒担任文武官员,并赐给天主教徒大量的田产,甚至一些军队的指挥权也落在了天主教徒的手中。

在詹姆士二世的支持下,天主教徒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这引起了国教徒极大的不满。正是在宗教的问题上,詹姆士二世使得曾经一直支持他的托利党,也开始出现大量反对的声音——他们开始与国王疏远,而与辉格党人走得越来越近。

此时,詹姆士二世预感到了政治危机, 1687年便颁布了《宗教自由宣言》,表示一切非国教徒都可以公开进行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从字面上看,这一宣言虽然有着宗教自由的影子,但对于当时的英国国教徒来说,这无异于挑衅。

1688年4月末,詹姆士二世再次发布了一则《宗教自由宣言》,并要求在以后的每个星期日都要在教堂宣读这一文件。这一消息传出后,大约有90%的教士拒绝服从。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为首的7名主教向国王递交了一份“请愿书”,指责国王此举非法。詹姆士二世恼羞成怒,命人将7位主教交付法庭审讯。但是,法庭最终判决7位主教无罪释放。而詹姆士二世的威信却遭到了严重的质疑。此时,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日临近了。詹姆士二世画像詹姆士二世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天主教国王。

奴隶贸易的血与腥

⊙黑奴“受宠” ⊙争相贩奴 ⊙猎捕黑奴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很多人认为,人类源于非洲。对于这个问题,也许人们会一直争论下去。但关于黑人的故乡,人们没有争论,那就是非洲。虽然今天黑人遍布全世界,但他们的祖辈却是以一种悲惨的方式离开非洲大陆,四海为家的。初次来到美洲

奴隶贸易由来已久,但是以前的奴隶贸易并没有像18世纪大西洋两岸的奴隶贸易那么“繁荣”。大西洋两岸的奴隶贸易使得非洲黑人远涉重洋、远离故土来到遥远的美洲大地,并且成为改变美洲历史的主要劳动力。没有非洲黑人的劳动,美洲的开发是不可想象的。非洲黑人并非通过移民迁徙到美洲,而是西方殖民者通过血与火的劫掠、毫无人道地将他们贩运至人烟稀少的美洲大陆。北美殖民地的奴隶正在种植园中劳作。

早在15世纪,欧洲人就开始了大航海时代。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此掀开了世界历史的新一页。美洲逐渐沦为欧洲人的殖民地,面对广袤无垠的美洲大陆,欧洲人似乎不知道怎么从这块新大陆上获取财富,因为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缺乏一种经济发展的要素——劳动力。

欧洲人的海上冒险使得大西洋成为沟通欧洲、非洲和美洲的通衢大道。在欧洲人眼中,美洲和非洲都是新大陆,都是财富的处女地,如何将这些财富开掘出来就成为萦绕在欧洲人脑海中的问题。美洲土著在欧洲人到来之后,便被瘟疫困扰,欧洲人携带去的天花和殖民者对当地土著的杀戮使印第安人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剩下的土著印第安人也不愿意为欧洲人所役使。于是,欧洲人便到别的地方寻找劳动力——他们发现非洲的黑人不但强壮,而且可以很好地适应美洲的热带气候。黑人奴隶“受宠”

非洲,尤其是西非,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便盛行奴隶买卖。为了掠夺奴隶,君王们频繁地发动战争。当欧洲殖民者到来之际,原先的奴隶贩子便与欧洲人合作,因为欧洲人可以向他们提供枪炮、朗姆酒等稀罕的商品。这些奴隶贩子便用从欧洲人那里换来的枪炮去掠夺更多的奴隶。

欧洲人比较喜欢男性黑人奴隶,尤其是10岁至2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被运抵美洲的奴隶基本都是男性。这也与非洲的社会形态有关系,当时非洲多数国家还停留在母系社会阶段。在这种社会中,女性不仅是社会的领导者,也是主要的劳动力,因此非洲人也愿意把不起多大作用的男人们交给奴隶贩子。奴隶贩子在非洲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

到了18世纪,甘蔗种植园在美洲热带雨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种植园主们对黑人奴隶的需求如饥似渴,因为蔗糖种植是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强壮且有韧性的劳动力,非洲黑人是最佳人选。大西洋两岸的奴隶贸易开始繁荣起来,每年有几十万枪支流落到非洲。这些枪支弹药不但使非洲各地为争夺奴隶而引发的战争不断,而且还使绑架事件频频发生。大量的黑人被运往美洲的甘蔗种植园。当欧洲人在品尝蔗糖的甘甜的时候,是否想过,千里之外的黑人正在甘蔗种植园里尝尽人间的苦涩。各国争相贩奴

随着美洲甘蔗种植的兴盛,非洲黑人奴隶便成为种植园主的抢手货,他们愿意出高价购买奴隶。为利润所驱动的欧洲奴隶贩子,便开始在非洲海岸大肆搜捕黑人奴隶。猎奴成为一项高风险、高利润的冒险活动。

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但地形比较复杂,而且到处是瘟疫,没有有效的药物,欧洲人是不敢深入非洲大陆内部的,他们只能在沿海一带徘徊,猎捕奴隶的重任便交给了那些当地的经纪人。这些人驾驶独木舟,带着欧洲人的枪支弹药,深入非洲内陆猎捕奴隶。在沿海一带,有专门场所来看押抓来的奴隶,等凑够了数目,便一起卖给欧洲的奴隶贩子。

欧洲各国政府对奴隶贸易非常重视,他们将奴隶贸易当作本国经济的一部分,认为奴隶就应该提供给本国的种植园,而不能卖给竞争对手。因此,各国在奴隶贸易方面存在竞争,他们支持本国的商人,扶植本国的贸易公司,支持他们在非洲海岸建立商栈。一个非洲的女孩被贩卖黑奴的人吊在空中鞭打。而其他几个女孩坐在旁边,瑟瑟发抖。这就是当时黑奴的处境——不被当人看,随意买卖,不分男女。

葡萄牙捷足先登,在奴隶贸易中拔得头筹,因为葡萄牙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具有优势。葡萄牙人是大航海的先行者,当欧洲各国忙于内乱的时候,葡萄牙人已经在南美大陆建立起一个辽阔无边的殖民地——巴西。巴西资源丰富,葡萄牙人不仅发展了甘蔗种植,而且还发现了金矿和银矿。种植园和矿山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葡萄牙的奴隶贩子根本不担心没有市场。葡萄牙人也是最先在非洲沿海探险的欧洲国家,对非洲人的风俗、地理都比较熟悉,因此在非洲沿海建立起了比较好的贸易网络,与当地的奴隶贸易经纪人关系比较融洽。紧随葡萄牙人其后的是荷兰人。荷兰人是有名的海上马车夫,他们资金雄厚,经验老到,怎么会错过奴隶贸易呢?荷兰人与葡萄牙人一样,在非洲沿海有很好的猎奴网络。他们比葡萄牙人技高一筹的是,在仔细研究市场供求之后,才出手购买奴隶,因此他们不会做那种贵买贱卖的傻事。很快,荷兰人大有垄断奴隶贸易之势,以至于1729年有些英国商人惊恐万分道:“多数奴隶贸易都落到荷兰人手中了!”不过,英国人很快后来居上。他们在强大的海军力量的支持下,建立起了海上霸权,可以将奴隶随意输入美洲大陆。

奴隶贸易前后长达几百年。正是欧洲的殖民者与当地的经纪人联手才将非洲的黑人装进了地狱一般的贩奴船,在美洲的种植园、矿山中忍受炼狱般的生活。血腥的猎捕黑奴

黑人奴隶从被猎捕开始,便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他们首先搭乘猎奴队的独木舟来到非洲海岸的“货栈”,他们要接受医生的检查,就像兽医要检查牲口的体格是否强壮一样,然后被烧红了的烙铁在身上烙上一块印记,以标明由哪个公司来采购。在此过程中,奴隶们没有停止过反抗,有的甚至准备自杀。如果经过这一连串的折腾能够幸存下来的话,那么他将登上漂洋过海的运奴船。19世纪奴隶贸易的一个场面:巴西的奴隶贩子正在检查一群即将运往本国的黑人奴隶。

运奴船的条件非常恶劣,里面臭气熏天,毫无卫生设备,粗制滥造的食品更是难以下咽。有些奴隶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的待遇,便试图跳海。为了防止他们跳海,进行奴隶贸易的人把他们用锁链锁在船舱里面。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要在海上颠簸4至8个星期,许多人都会病死。病死的奴隶便被扔到海里面喂鲨鱼,据说,几乎每个运奴船后面都会有鲨鱼尾随。据学者估计,每1个到达美洲的黑人背后是5个惨死于途中的同胞。在长达上百年的贩奴贸易中,非洲至少损失1亿青壮年劳动力。由此可以想象,贩奴贸易对非洲生产力发展是一个多么大的灾难。

被运送到美洲的黑人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语言不通、宗教不同,更难以忍受的是,他们将像牲口一样被自己的主子驱赶、辱骂甚至杀害。

公元1553年—公元1610年

人物:亨利四世 地点:法国 关键词:治国 南特敕令

亨利四世的治国之道

我们将目光转向法国——他在三亨利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宗教信仰在他那里成为治国的权宜之计。他面对的是一个破败的法国,但在乱世中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到一条治国之道,于1598年颁布了著名的“南特敕令”。虽然天不假年,但他用双手创造了无限的荣耀。三亨利之争

1572年,纳瓦拉国王安托万战死沙场后,他19岁的儿子亨利继任为国王。此时的纳瓦拉王国虽然实质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在名义上属于法国。亨利从即位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当时的宗教冲突中,成为胡格诺教派名义上的领袖,与天主教处于敌对状态。而法国的国王和大部分公爵信仰的正是天主教。由于新旧教派冲突引发的宗教战争,已经在法国持续了很长时间,整个社会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缓解教派之间的冲突,当时法国国王查理九世的母亲卡特琳,决定将女儿玛尔戈嫁给纳瓦拉国王亨利,婚礼定于1572年8月18日举行。这一举措亨利三世的舞会对于当时的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教亨利三世的时代,像是一幕充满斗争的悲喜徒来说,都是一个盛大的庆典。剧,宫廷的歌舞升平只是一种表现而已,更深的危机还藏在后面。当时有大量的胡格诺教徒前往巴黎参加亨利的婚礼,其中包括胡格诺派中最为重要的人物——海军上将克利尼。8月22日,天主教派吉斯公爵亨利雇用杀手趁着克利尼缺少防范时前去刺杀他,但所幸克利尼只是身负重伤,并未丧命。这件事让胡格诺派教徒群情激奋。战斗中的亨利四世

这时,卡特琳害怕胡格诺派在巴黎闹事,会威胁到王室的安全,于是强迫查理九世下令屠杀在巴黎的胡格诺教徒。从8月23日到8月24日,2000多名胡格诺派教徒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屠杀,横尸街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在这场惨烈的屠杀中,刚刚度过新婚之喜的纳瓦拉国王亨利因发誓放弃新教信仰,才免遭屠戮。

1574年5月,查理九世病逝。查理九世的弟弟昂儒公爵亨利即位,即亨利三世。亨利三世一方面与重新恢复新教信仰的纳瓦拉国王亨利有矛盾,另一方面又与权势日盛的吉斯公爵亨利有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三个亨利之间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1588年,吉斯公爵联合巴黎的一些势力,迫使亨利三世逃离首都巴黎。愤怒的亨利三世出逃后,派人将吉斯公爵暗杀了。吉斯公爵死后,他的弟弟马延公爵为了替哥哥报仇,在巴黎扶植了一位红衣主教担任国王,他自己则掌控大权,与亨利三世为敌。

亨利三世为了夺回王位,决定与纳瓦拉国王亨利联合。1589年,两位亨利的联盟军开始围攻巴黎。可就在大功告成之前,亨利三世被人刺杀了。但亨利三世没有子嗣,所以按照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纳瓦拉国王亨利,登上了法国国王的宝座,即亨利四世。这样就拉开了法国波旁王朝统治的序幕。亨利四世赢得人心

亨利四世支持新教中的胡格诺派,对广泛信仰天主教的法国人来说,他即位之初没有多少人承认他的权威。亨利四世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也不愿让宗教问题成为自己治国的障碍。1593年7月,亨利四世在一座大教堂中正式宣布自己放弃新教,皈依正统的天主教。亨利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天之后,亨利和巴黎方面实现了停战。1594年3月,亨利四世在巴黎群众的欢呼声中,踏进了首都,住进了王宫,成了全国承认的新国王。

在亨利四世宣布皈依正统天主教后,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信仰新教的民众对亨利四世产生了不满情绪。亨利四世知道,只赢得天主教徒的心还不够,如果不能同时赢得新教徒的心,那么两派之间的战争可能还将持续下去,这对于法国的建设将是百弊而无一利。

为了获得新教徒的拥护,亨利四世不顾一些天主教公爵的反对,于1598年颁布了著名的“南特赦令”。该赦令一方面规定法国的国教为天主教,另一方面规定法国全境公民有信仰新教的自由,承认公民的平等地位并给予保障。法令颁布后,的确得到了新教徒的拥护,但当时的巴黎高等法院却拒绝登记该法令,也就是不承认该法令合法。

面对这一状况,亨利四世充分显示了他恩威并施的手段——他先是召集法官并告诫他们:“我是法国的国王,名副其实的法国国王,你们要顺从。你们这些法官就好像我的右臂,但是如果我的右臂生了病,不听使唤,我就会毫不犹豫地用左臂砍掉右臂。”亨利四世进入巴黎(彼得·保罗,德国)

在威胁过后,亨利四世又表现出对天主教的虔诚,宣布要资助天主教会主办各项慈善事业,并定期前往教堂参加礼拜。

在亨利四世的恩威并施之下,“南特赦令”最终获得了巴黎高等法院的认可并开始在全国实施。而这为亨利进一步整饬法国的内政外交,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整饬内政外交

为了更好地治理法国,亨利四世要树立自己作为国王的权威。亨利四世为了控制巴黎高等法院这个至关重要的权力部门,将自己的心腹阿尔莱任命为巴黎高等法院院长。这样就避免了巴黎高等法院总是与国王的政策唱反调或试图限制国王的权力。

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权力,亨利四世还大力控制官员的任免,并限制地方王公贵族的权力。但地方王公贵族们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一点点剥夺,因此一些人联合起来,准备夺取王权——其中的核心人物是比龙元帅和布永公爵等。亨利四世画像法国国王,也被人称为“亨利大帝”,法国波旁王朝的建立者。

这些人趁法国西部各省对盐税不满的机会,准备发动一场暴乱。但他们没有料到亨利四世的反应异常迅速。比龙很快就被逮捕受审,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并于1602年斩首。紧接着,亨利四世又以强大的军队,袭击同样握有一部分兵权的布永公爵。1606年布永公爵宣布投降。而此时,已经没有人能够质疑国王的权威了。

在树立威望的同时,亨利四世没有忘记恢复被长期宗教战争毁坏的法国经济。于是,他任用了自己昔日的伙伴——精明能干的苏利公爵担任财政总监。苏利的确没有辜负亨利四世的期望,在担任财政总监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整顿经济。

为了更好地征税,苏利免除了1596年税款——这样才能使民众有积极性去交1597年之后的税款。亨利也没有给民众增加太多的苛捐杂税,只是征收他之前就确定的税目。但要求在征这些税的时候严格执行,不能有遗漏。

当时的法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苏利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又减免了农民的人头税,并招抚流散农民,将一些士兵遣返回乡务农。为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政府还组织疏通河道、修建堤坝、开垦荒地。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亨利四世和苏利专门请来荷兰专家传授排涝技术,大量印制一些使土地丰产的书籍。在苏利的积极努力下,法国的国库迅速充盈起来,社会又恢复了生机。

内政上成功的法国,在外交上也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1600年之后,法国相继收回了一些被其他国家占有的土地,并在意大利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斡旋外交,使法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亨利四世曾经满怀豪情地说:“如果上帝能够给他足够的时间,我将让欧洲见证一个强大法国的崛起。”只是上帝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

1610年5月的一天,亨利四世在马车里被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刺死。他的治国之道,也终被历史铭记。

公元1585年—公元1642年

人物:路易十三 黎塞留 地点:法国 关键词:红衣主教

红衣主教黎塞留

他是一位主教,也是一位纵横捭阖的首相。他将国家的利益看得比个人的生命还重,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名言:“人或不朽,救赎可待来日;国无永生,救赎唯有当下。”他就是红衣主教黎塞留。初次亮相

1610年5月,备受法国人民拥戴的国王亨利四世死于刺客的刀下。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迎来了年岁尚幼的新国王路易十三。由于路易十三年仅9岁,所以只能由其母亲美第奇家族的玛丽王后代为摄政。

玛丽没有什么政治抱负,而且目光短浅。面对那些在亨利四世死后,希望重新获得更多权力并不断挑起事端的王公贵族,她只能采取金钱收买的策略,笼络一些能够为她所用的人——其中最受玛丽宠信的是意大利人孔奇尼。但这种笼络手段对贵族阶层并不起到充分的作用,他们力图恢复昔日的封建特权。于是,有些贵族起兵作乱,还要求召开三级会议来商讨权力的分配问题。

要求召开会议的王公贵族们的初衷是要与王室作对,但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三级会议的多数代表站在了王室一边,要求加强王权,并要求取消能够使王公贵族牟取暴利的俸禄制度。三级会议的召开使贵族们自食恶果,也使王权趋于稳定。也正是在这次三级会议上,一直被后人称作“法国历史上最伟亨利四世和玛丽·美第奇的婚礼大、最具谋略、最无情的政治家”的黎塞留出场了。

作为教士阶层的代表,时任吕松主教的黎塞留在这次会议上语出惊人,积极支持王室,在会议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引起了孔奇尼的注意,并得到了孔奇尼的赏识,很快就被孔奇尼推荐给摄政玛丽,并委以国防和外交国务秘书的要职。至此,黎塞留的政治生涯成功打开。登上巅峰

1617年,路易十三开始亲政。在吕伊纳的帮助下,路易十三迅速剪除了孔奇尼任命的一些大臣。与此同时,路易十三又将孔奇尼的妻子——也是玛丽的同胞姐妹,当作女巫治罪。玛丽害怕遭到毒手,仓皇逃往布卢瓦。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曾经深得玛丽和孔奇尼器重的黎塞留也被迫来到教皇的领地阿维尼翁避难。黎塞留才华出众,在避难期间写了《保卫天主教信仰的主要原理》一书,并把它献给教皇。教皇看后非常满意,没过多久就将黎塞留擢升为红衣主教。

已经在政治旋涡里浸染过几年的黎塞留,不甘心只是作为一个红衣主教,了此一生。于是,他开始积极活动,努力促成路易十三与其母亲玛丽的和解。在黎塞留的积极努力下,1619年,路易十三与母亲实现了和解。黎塞留也因在此过程中的表现,得到了路易十三的初步赏识。

1621年,大权在握4年的吕伊纳去世。吕伊纳去世后,路易十三更加倚重黎塞留——黎塞留逐渐进入权力中心。1624年8月,黎塞留在排挤掉几位竞争对手之后,终于成了首相。从此,他开始了自路易十三塑像己长达18年、纵横捭阖的政治生涯。粉碎阴谋

黎塞留性格刚烈、意志坚定,而且有着很宏伟的治国抱负。而路易十三则相对软弱,从最初的母后摄政,到倚重吕伊纳,再到倚重黎塞留,个人积极决策的影子几乎看不到。黎塞留尽管大权在握,却没有对路易十三有丝毫的不敬,在任首相的18年里,对路易十三始终忠心耿耿。他曾明确宣称自己的毕生目标只有两个:第一个是使国王崇高,第二个是使国王荣耀。而路易十三对这位铁腕人物的自始至终的信任,也为黎塞留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其能够为法国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为了使国王受人尊敬,就要先整治国内的问题。黎塞留担任首相之初,面对的是王公贵族与王室之间的尖锐矛盾——如何巩固和发展法国的专制君主制,成为他要办的头等大事。随后,黎塞留与那些飞扬跋扈、不服从国王领导的王公贵族们,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斗争伊始,黎塞留认为要想打倒王公贵族们,首先要做的是从经济上限制他们。他认为应该取消或削弱王公贵族们的俸禄,用节省下来的钱建立现代化的行政机构,建立强大的舰队和商船,这样才是对国家有利的。同时,王公贵族的收入减少,也将使他们难以组建起属于自己的军队来和王权抗衡,可谓一举两得。为了实践自己的想法,1626年,黎塞留召集王公贵族们召开了大型会议,倡导进行国务改革。但王公贵族们知道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将受到侵犯时,不甘心默默接受——一场政治阴谋正开始酝酿。

此时,朝廷中的众多王公贵族在一起密谋对付黎塞留的办法,这其中有王后安娜、孔代亲王、埃帕尔农公爵等人。他们为了永绝后患,计划用谋杀的方式将黎塞留除去。这样路易十三也将受制于他们——他们的特权不仅能够继续维持甚至还会扩大。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正当他们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他们的阴谋败露了。

黎塞留无法容忍这些王公贵族们如此藐视自己和国王的权威,为了给这些用心险恶的人一点颜色看看,黎塞留毅然将多名公爵送进了监狱,并将一位公爵斩首示众,以表示自己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这次失败并没有改变贵族们要除掉黎塞留的想法。1630年,新一轮的阴谋开始上演。这一次太后玛丽是主谋,参与者有王后安娜、国王的亲弟弟加斯东、掌玺大臣马里亚克等人。他们判断此时路易十三对黎塞留的信任度已经降低,因此可以离间路易十三与黎塞留之间的关系——先削弱黎塞留的权势,以后就可以轻松地制服他。黎塞留的三面画尚帕涅在描写黎塞留这位伟大人物时,着重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设法充分揭示黎塞留的外貌和心理特征。因此他运用了罕见的绘画方式,在一个画面上同时出现一个模特的三种不同角度的肖像。

11月11日,太后玛丽来到了美第奇宫,向国王路易十三哭诉黎塞留的无情无义,要路易十三将黎塞留革职。面对母亲的哭诉,路易十三只好表示顺从。太后玛丽等人心花怒放,以为这次胜利的天平会倾向于自己这一边。

这一次,所有人都明确地看出了首相黎塞留在劫难逃。就连黎塞留本人也感到了一丝绝望。毕竟所有权力的基础都来自于国王本人。正因为路易十三本人长期和王公贵族们斗争,也正因为路易十三的信任,他才能够大权在握,毫无顾忌地显示自己的权威。可现在路易十三的意志如果发生了动摇,那将意味着他多年来的努力毁于一旦,自己的命运也将发生重大改变。阴霾袭上了黎塞留的心头。黎塞留画像(菲利普·德·尚帕涅,法国)

然而,这些人都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路易十三虽然算不上一位强大的君主,却能够看清究竟谁站在自己这一边。就在所有人都认定路易十三将会把黎塞留革职的时候,路易十三召见了黎塞留。见面之后,路易十三带给黎塞留的不是斥责,而是一颗定心丸。路易十三对黎塞留说:“我需要对我的国家负责,而不是对我的母亲负责。”这带给黎塞留莫大的惊喜和感动,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国王是理解和支持的。

消除了顾虑的黎塞留,自然不会让太后玛丽等人安安稳稳地去策划他们下一步的计划,开始反戈一击。很快,太后玛丽被流放到距离巴黎80千米的贡比涅;路易十三的弟弟加斯东被处以大不敬的罪名,责令他以后要谨言慎行;掌玺大臣马里亚克则被直接投入监狱。此后,又出现了几次针对黎塞留的阴谋甚至叛乱,但都被黎塞留一次次轻松地化解了。在粉碎王公贵族阴谋的同时,黎塞留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强化中央集权的改革,从制度上限制王公贵族的权力。强化集权

要使国王受到敬畏,就要使王室具有权力,这是黎塞留执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黎塞留在中央设立了各部大臣,这些大臣直接受首相领导。他们个人的利益也与国王、首相对他们的政绩如何评定休戚相关。这样,原来由贵族们控制的“国务会议”基本上就被架空了。

在地方上,虽然各地的行政长官总督还是由一些贵族们担任,但黎塞留又将以往设置的临时官职主计官变成常设官职,这一官职负责监督地方上的行政、司法、税收等诸多方面。一旦主计官认为地方上有某些问题处理不当,就可以直接向国王和首相禀报,国王和首相将及时就反映的情况做出处理。这就使得主计官的地位实际上比总督还要高,地方的权力被中央控制。

同时,主计官这一官职还不得转让或世袭,直接由中央任免,这样使中央的权力更容易长久维持。

要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政治上的举措,还要有经济上的根基。为了使中央政府能够掌控尽可能多的资金,黎塞留还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和殖民地。

在黎塞留任首相期间,法国拓展了在加拿大的殖民地,也拓展了在土耳其、伊朗、俄国等国的市场。此外,黎塞留的敛财之道就是靠对百姓的横征暴敛。黎塞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人民太舒适了就不大可能安分守己,应该把他们当作骡子,让他们疲于奔命,否则安逸会把他们宠坏的。”据说在黎塞留去世的时候,税收已经征到了他死后的3年。外交手腕

为了提高法国在欧洲各国中的地位,身为红衣主教的黎塞留并未被欧洲那种宗教热情及思想狂热重于一切的观念束缚,而是秉持国家至上的原则,斡旋于欧洲各个国家之间,向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霸权掀起了不屈的挑战。曾有人问黎塞留为什么要这样做,黎塞留说出了他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人或不朽,救赎可待来日;国无永生,救赎唯有当下。”红衣教主黎塞留

1618年,欧洲爆发的“三十年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黎塞留上任之后发现,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处在哈布斯堡王朝通过“联姻外交”对法国形成的包围圈当中。法国面临的局势相当紧迫,一旦战争按照预期的形势发展下去,法国将彻底无力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霸权。黎塞留审时度势,制定了新的目标和策略。

黎塞留上任之初,因为忙于平定内部的乱局,无力直接参与大战,因此通过外交手段极力促使英国、丹麦、荷兰等国结成反哈布斯堡同盟。1625年,在黎塞留的不断斡旋下,英国、丹麦、荷兰结成了同盟。就在这一年,丹麦出兵援助德意志的新教诸侯,使“三十年战争”由最初的德意志内部战争,演变成了一场国际大战。当1629年丹麦战败的时候,黎塞留又怂恿并资助瑞典到德意志境内作战——此时的瑞典国王正是古斯塔夫二世。

为了使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割据状态,黎塞留还促使巴伐利亚选侯脱离德皇,保持中立。到了1635年,随着国内局势的平定,黎塞留终于得以公开地加入“三十年战争”的争夺战中。法国的参战,迅速改变了战场上的对峙状况,也严重挫败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锐气。

1642年,当“三十年战争”的双方已经显示出胜败迹象的时候,黎塞留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

在去世之前,神父问黎塞留要不要宽恕他的敌人,黎塞留坦然答道:“除了公敌之外,我没有敌人。”这样一个铁腕人物,在一生中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已经使国王崇高和荣耀,也使自己成为法国历史上的传奇。《玛丽·德·美第奇在马赛港登陆》画家鲁本斯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玛丽的豪华宫船抵达了马赛港,一位头戴军盔的姑娘伸开双臂欢迎皇后来到法兰西。三个仙女正在海水中挽着缆绳让宫船尽快靠岸。这体现了作为路易十三母亲的玛丽的皇威。但在与黎塞留的政治斗争中,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公元1638年—公元1715年

人物:路易十四 地点:法国 关键词:集权 重商

叱咤风云太阳王

太阳王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君主,伏尔泰将他看作一个时代的标志。曾几何时,路易十四的光辉笼罩了整个欧洲。路易十四笃信,构成君主的伟大和尊严,不是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使用权杖的方法。路易十四正是凭借自己运用权力的独特方法,才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颠沛少年时

1638年9月5日,路易在王室城堡中诞生了。他的诞生本身就被看作奇迹,因为路易十三夫妇结婚20多年一直没有生育,人到中年才喜得贵子。这似乎在冥冥之中就预示着小路易将有着非同凡响的一生。

路易十四继位时才5岁,由于年幼,一直由母亲安娜摄政,而真正手操权柄的却是红衣主教马扎然——马扎然深得上一任主教黎塞留的信任,在安娜太后摄政后被任命为首相。马扎然精明能干,继续推行黎塞留时期的内外政策。但他的横征暴敛,不断提高税收,激起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随着民怨的加深,“投石党”运动爆发——投石原本是儿童玩的一种游戏,在此却有破坏和反对当局的意思。1648年5月,巴黎高等法院为抵制政府的横征路易十四纪念金币暴敛,联合各地法院,以整顿政府弊端为名,向国王提出了诸种改革要求。对此,马扎然和安娜太后不仅断然拒绝,还逮捕了数名法官,以求杀一儆百。然而,此举不仅没有扼制住人民的反抗,反而抗拒的烈火越燃越旺。

第二年,法国贵族孔代亲王率兵出征,攻打巴黎的反叛贵族。巴黎的反叛贵族转向西班牙求救,巴黎市民不愿看到外国势力的侵入,所以向国王和太后放下武器,路易十四回到了巴黎。没过不久,孔代亲王又煽动贵族发动叛乱,路易十四再次与母亲仓皇出逃。1652年末,战乱终于得到彻底平息,路易十四得以第二次重返巴黎。大权集于一身

1661年,老谋深算的首相马扎然辞世,这给了路易十四充分展现才能的机会。

马扎然去世之后,人们都等待着路易十四任命新的首相,但是国王没有丝毫举动,反倒亲自处理各项政务。路易十四还下令将马扎然的财产全部没收,一方面使自己成了最有钱的君主,另一方面收买了人心。当路易十四迟迟不宣布新首相的人选,并叫各主管部门都向自己汇报大小事宜的时候,法国人民高兴地发现,一个掌握实权的君主终于出现了。

为了将君主专制推向极致,为了实践自己的那句名言“我即国家”,路易十四开始采取多方面的集权措施。1665年,巴黎高等法院召集会议,准备讨论国王的一项敕令。按照传统,高等法院有权通过这种方式制约国王的权力。就在法官们集会讨论时,身着戎装、手执马鞭的路易十四突然进入巴黎议会厅,对议员们说:“你们的集会所带来的不幸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我命令你们解散这次集合讨论敕令的会议。主席先生,我禁止你召集此种会议,并禁止你们任何一人提出此项要求。”路易十四画像(亚森特·里戈,法国)

贵族的叛乱一直使路易十四心有余悸,但是他在处理贵族问题上,一反强硬打压的方式,使用了怀柔政策,充分显示出他使用权杖的多种方法。路易十四在巴黎郊外建造了一座奢华的凡尔赛宫,以国王恩宠的名义,邀请大批贵族离开他们的领地移居凡尔赛宫,并许以丰厚的赏赐和俸禄。当贵族们日益迷醉于凡尔赛宫的声色犬马、疏远自己的人民的时候,他们也就丧失了实权,丧失了同国王对抗的资本。

要想确立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教权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身为天主教徒的路易十四,在极力镇压新教的同时,也反对天主教会干涉自己的事务。路易十四对新教采取了彻底清洗的政策,迫使大量新教徒逃离法国。为了与天主教会争权,1673年,路易十四宣布法国所有主教只能由国王任命,此后又一再重申王权高于教权。

路易十四将大权集于一身,使其在法国的地位再也无人能够抗衡。重商强国本

路易十四在商业问题上,并未像在政治问题上一样,保持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而是积极支持财政大臣柯尔伯的各项措施,使柯尔伯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

柯尔伯重商主义政策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扶植国内的手工业生产。通过贷款解决工场主的资金不足问题,由国家出资兴建大量的王室和私人手工工场,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生产部门。二是实施关税同盟和保护关税政策。虽然在政治上路易十四已集诸种大权于一身,但在商业上仍旧存在着各贵族领地各自为政的现象。为此,柯尔伯在法国内部通过实施关税同盟政策,实现了内部商品的自由流通。为了抵制其他国家商品的大量流入,保护国内企业,柯尔伯还提高了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的关税,甚至直接禁止一些商品的进口。三是发展工商业,保护法国的对外贸易。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先后建立了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北非公司等,发展殖民贸易。同时,与英国、土耳其等国签订协议,联合保护商人利益。

随着重商主义政策的执行,法国的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人们都开始称颂路易十四。但是在法国富强的过程中,路易十四的野心也一步一步膨胀了。不堪征战苦

路易十四亲政后,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是针对西班牙的。1665年,路易十四的岳父、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新即位的国王年仅4岁,路易十四趁机对西班牙提出领土要求,理由是西班牙公主嫁过来时,应有一笔可观的嫁妆,但西班牙一直没有兑现,现在要以西班牙的领土作为补偿。西班牙自然不愿意,路易十四开始御驾亲征。最后,法国占领了西属尼德兰的12处要塞。此后,法国又向荷兰、瑞典、丹麦等多国开战,太阳王的威名传遍了欧洲的大小国家。扮成太阳神阿波罗的路易十四在这幅油画中,路易十四被绘成太阳神阿波罗,他的家庭成员也被绘成陪伴其左右的众神。

路易十四经历的最后一场战争,仍是面向西班牙的。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逝世。由于他死后没有继承人,欧洲各国纷纷卷入了那场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战争。在长达十几年的战争中,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一方,英国、荷兰和奥地利是另一方。尽管法国最终还是如愿以偿,使路易十四的孙子当上了西班牙国王,但法国的国力得到巨大消耗——法国巨额债务缠身,已经濒于崩溃的边缘。

路易十四一生中取得的伟大、辉煌的业绩,随着一次次令法国人民精疲力竭的战争而消耗殆尽。战争虽然能够成就个人的荣耀,但也能让他走向灭亡。

公元1613年—公元1917年

人物:西吉蒙特三世 米宁 帕扎尔斯基 地点:俄国 关键词:新沙皇

新沙皇打造罗曼诺夫王朝

接着转向俄国——在经历了伊凡四世去世、伪沙皇引爆的波俄战争后,俄国人已经苦不堪言。但是他们还要面对外国人的侵袭。在民众的不懈斗争下,俄国最终又重新走上了正轨。一个崭新的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来临了。国内危机重重

虽然俄罗斯当政的7位贵族,击溃了沙皇伪季米特里二世,但是在波兰人面前却弯下腰来,甘心俯首称臣。7位贵族原本想推举波兰王子瓦迪斯瓦夫为俄罗斯沙皇,但是波兰国王并不同意——波兰国王西吉蒙特三世想要自己一身兼任两国国王,建立一个庞大的波兰-俄罗斯帝国。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画像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算是开国之君。但他的登基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全俄缙绅大会选举的结果。换句话说,他做沙皇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逼而为。

此时,莫斯科已经处在波兰军队的占领之下,波兰军队对莫斯科实行了恐怖统治。1611年3月19日是俄罗斯的复活节,莫斯科市民们手持圣像和十字架,准备在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之间游行,举行传统的宗教仪式。但是波兰驻军长官却害怕大规模的宗教仪式会演变成集体造反,于是命令波兰军队大开杀戒,7000多名手无寸铁的俄罗斯民众惨遭杀害,莫斯科愁云压城。

虽然莫斯科已经落入了波兰人手里,但是俄罗斯其他地区还在抵抗波兰人的进攻。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帝国之梦,1611年6月,西吉蒙特三世举兵强攻俄罗斯的西部重镇斯摩棱斯克。斯摩棱斯克的军民奋起反抗,最终全城8万人中7万人英勇战死。

就在西吉蒙特三世大举动兵的时候,瑞典也看到了俄罗斯的虚弱,立即出兵东进,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瑞典的军队很快占领了涅瓦河流域,随后瑞典大军又进抵诺夫哥罗德城下,逼迫诺夫哥罗德民众选举瑞典国王查理九世的儿子菲利普王子为俄罗斯沙皇。1611年7月中旬的一个夜里,诺夫哥罗德城内一个贵族的家仆偷偷打开了城门,将瑞典人引进了城——瑞典军队占领了诺夫哥罗德。接着,瑞典军队又接连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地区的伊凡、雅姆、科里波耶等城,刀锋直指尼日涅-诺夫哥罗德。

在外国军队步步紧逼、7位大贵族奴颜婢膝地面对波兰人的时候,俄罗斯广大人民开始反抗起来,反抗的烈火开始熊熊燃烧。民众的反抗

早在1611年初,俄罗斯梁赞地区的领导人普罗科比和弟弟扎哈里,就已经将梁赞地区的贵族、农民和哥萨克等组建成一支全民性的武装队伍。3月初,这支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民军”的队伍从科罗姆纳出发,迅速兵临莫斯科城下,开始向莫斯科的波兰驻军发动进攻。但是没过多久,民军中的哥萨克贵族发动了武装叛乱,普罗科比兄弟被杀,“第一民军”瓦解了。

1611年7月,当瑞典的军队觊觎尼日涅-诺夫哥罗德的时候,尼日涅-诺夫哥罗德的民众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1611年秋,尼日涅-诺夫哥罗德组建起了地方自治会,商人出身的库兹马·米宁当选为地方自治会的会长。米宁在一座大教堂内举行了盛大的集会。在会上,他慷慨陈词,号召大家拿起武器,一同消灭侵略者。根据米宁的建议,尼日涅-诺夫哥罗德很快又组建起了一支民军,由季米特里·帕扎尔斯基公爵担任民军指挥官。

1612年3月,这第二支民军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从尼日涅-诺夫哥罗德出发。为避免与波兰和瑞典军队正面作战,造成不必要的消耗,民军先溯伏尔加河北上,4月到达了雅罗斯拉夫尔。在这里,波兰国王西吉蒙特三世塑像民军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米宁和帕扎尔斯基率领的军队,在这里驻扎了大约4个月,组建起了临时政府全国委员会,宣布不接受莫斯科的叛国政府,由临时政府全国委员会统管全国的事务。米宁向尼日涅-诺夫哥罗德人民发出呼吁

1618年8月末,民军再次进军,这次直接前往首都莫斯科。波兰的守军见民军气势汹汹而来,火速请求波兰国王给予支援。波兰国王派遣霍德凯维奇率波军前来援助克里姆林宫中的波军,希望能够与守城内波军对民军形成内外夹攻之势,使民军腹背受敌。

米宁和帕扎尔斯基知道情况不妙,但只有率民军应战。他们准备先攻击长途跋涉而来的霍德凯维奇部队,以收以逸待劳之效。霍德凯维奇则在暗自高兴,尽管民军要先对付自己,但守城波军绝不会袖手旁观。在战争打响后,当莫斯科城内的波军出来助阵的时候,民军就将大势已去了。可霍德凯维奇的如意算盘并未得逞,在大战即将展开之际,已经投靠波兰军队的哥萨克骑兵却突然转到了民军一边,倒戈相向。民军迅速抓住了有利时机,米宁立即率领五六百人的突击队猛攻霍德凯维奇军队的侧翼,帕扎尔斯基乘胜发起全面攻势。波兰的前锋招架不住,向自己的兵营逃窜。民军紧追不舍,波兰军队只好放弃全部辎重,四处逃散。击败了波兰援军,米宁和帕扎尔斯基决定采取围城的战略对付波兰守军,因为此时波兰的守军已经陷入了无援的境地。

民军围在莫斯科城四周,整日摇旗呐喊,大大挫伤了守城波军的锐气。守城波军在苦守4周之后,再也无法支撑下去,在克里姆林宫的城墙上升起了白旗。1612年10月,民军接管了莫斯科,首都再度回到俄罗斯人民的怀抱。新沙皇登基

米宁和帕扎尔斯基率领民军将波兰人从莫斯科赶走之后,马上商量选出新沙皇,以稳定政局。最终,他们决定以临时政府全国委员会的名义邀请一些大贵族、上层人士、官员、主教等一起召开缙绅会议,商议选举新沙皇事宜。

1613年1月,50个城市的700多名代表齐集莫斯科,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乌斯宾大教堂召开。

因为前来的代表涵盖的阶层十分广泛,他们提出了许多新沙皇的人选。有的人提出让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担任沙皇,有的人提出让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担任沙皇。但这两个人选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如此一来民军的一切努力等于化为泡影,战死沙场的将士也就白白付出了生命。接着一些俄罗斯的王公也被列为候选人,但都被一一否决了。

在几轮争论过后,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成了一个众望所归的人选。他是伊凡四世皇后的亲侄孙,有一定的皇族血统。不过更重要的他是费多尔·罗曼诺夫的儿子。当年费多尔·罗曼诺夫曾和大贵族们痛恨的戈都诺夫争夺沙皇之位,后来遭到戈都诺夫的迫害,于1601年被流放到北方,被判当40年的苦行修士。费多尔·罗曼诺夫命运多舛,在被流放4年后,于1605年被伪季米特里一世召回。1608年,伪季米特里二世又宣布他为总主教。1610年,他奉命前往波兰谈判,结果被扣在波兰当人质。他在俄罗斯威望极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费拉叶特长老”。

为了表示对费拉叶特长老的感恩,同时也因为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有着部分皇族血统,与会代表最后一致认为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是最合适的沙皇人选。

1613年2月21日,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正式即位为沙皇,俄国从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而那位曾经带兵冲锋陷阵,解放了莫斯科的帕扎尔斯基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也没有得到赏赐,反而被认为是一个“危险人物”,被排挤到远离莫斯科的地方——1642年,这位曾经的统帅孤寂地死去。

1619年,费拉叶特长老被波兰释放回国,米哈伊尔对其父是言听计从。这时的费拉叶特长老虽已66岁高龄,却掌握了僧俗大权,使中央政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巩固,也使罗曼诺夫王朝能够稳定地传承下去。米哈伊尔的父亲费拉叶特长老米哈伊尔下诏规定,大牧首费拉叶特享有与沙皇同等的待遇,大牧首成为实际上的太上皇。此后,费拉叶特大牧首逐渐掌握了实权,以铁腕手段开始对俄罗斯实行统治。

公元1643年—公元1689年

人物:波雅科夫 哈巴罗夫 地点:中国 关键词: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

17世纪的俄罗斯,向东扩张的步伐异常迅速。然而在哥萨克铁骑的不断扩张中,俄罗斯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国家,那就是它的邻居中国。俄罗斯侵略者依然想凭借暴力手段,征服中国的大清王朝,但是清军却给了俄罗斯军队重重的一击,最终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扩张仍在继续俄罗斯民族服饰俄罗斯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服饰上各有特点。俄罗斯男子多穿西服,戴礼帽。女子多穿连衣裙、高跟鞋,冬季戴呢帽或皮帽,穿高筒靴。

在不断的领土扩张过程中,俄罗斯凭借哥萨克骑兵的骁勇善战,很快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占领。但他们很快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中美好。随着从西向东的推进,他们越来越发现所征服的地方盛产皮毛却缺少粮食。当把目光投向南部的黑龙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方时,他们发现那里土地肥沃,不仅可以提供他们需要的粮食,而且还有着其他丰富的物产。但他们遇到一个问题——这里属于中国的大清帝国。

此时的俄罗斯人,尤其是那些哥萨克骑兵,已经习惯了凭借刀剑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因此在最初窥见大清帝国的小股士兵时,他们并未将这些士兵放在心上。而当时的黑龙江地区,在清政府看来也是一片苦寒的边塞。1632年,俄罗斯在扩张至勒拿河流域后,在此建筑了雅库次克城,并以此为据点,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堡垒。

1643年夏,雅库次克的长官戈洛文命波雅科夫率领130多人的武装队伍,沿勒拿河向南侵略,并于冬天的时候跨越了外兴安岭,进入中国境内。这些侵略者进入黑龙江地区后,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伙匪徒的暴行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大家奋起反抗,杀死了部分侵略者。画面描述了当时的哥萨克骑兵,给土耳其苏丹写信的场景。此画由俄罗斯画家伊利亚·列宾所画,现藏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

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兵败将退回了雅库次克。而波雅科夫带回的资料和进一步武力征服黑龙江的想法,引起了沙俄政府的重视。

1649年,一股由70人组成的侵略军再度从雅库次克出发,于年末侵入黑龙江,骚扰达斡尔族人生活的地区,但遭到当地百姓的强烈反抗。侵略军头目哈巴罗夫让自己的助手斯捷潘诺夫率领部分残兵,自己则回到雅库次克求援。1650年夏,哈巴罗夫又纠集130多名侵略军,并带了大炮和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9月,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侵入赫哲族人生活的乌扎拉村,强行占据城寨,欺压当地居民。两强交锋

1652年2月,清政府命令黑龙江宁古塔将军率领军队驱逐侵略者。将军率领的清军打死了十余名俄军,打伤七八十人,大大削弱了俄军的锐气。1657年,俄罗斯骑兵再度强行在额尔古纳河及石勒喀河流域,建立了尼布楚城和雅克萨城,妄图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1658年6月,清政府派沙尔瑚达率战舰与侵略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激战。1660年,清政府又派宁古塔将军率水军与侵略者交手。即便如此,侵略者的基地尚在,元气尚存,仍旧不断伺机出兵劫掠。

面对这种情况,大清帝国的康熙帝决定先对侵略者提出严重警告,然后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清军先侦察地形和敌情,并割掉俄军在雅克萨城附近种植的庄稼,同时令附近地区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使俄军陷入困境。

1682年末,康熙皇帝调遣了1500人的清军前往黑龙江——最初驻扎在瑷珲等地附近,后来又继续进兵屯驻在雅克萨城附近。1683年夏,清军进一步向瑷珲、雅克萨等地派兵,并修葺各地的城墙,增强防守力量,以防俄军前来袭城,并设置多处驿站,以便能够更好地供应军需。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离中国腹地遥远,此前清政府对这一地区重视不够,甚至黑龙江还长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俄国侵略者的到来,使清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北部边防的防守——单靠黑龙江地区的各族人民,难以有效地抵抗侵略者的进攻,因此康熙帝采取了屯兵防守的办法,这样也有利于日后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哈巴罗夫塑像17世纪中叶,哈巴罗夫是继波雅科夫之后,第二个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殖民军头目。最后通牒

1683年秋,清政府正式向盘踞在雅克萨城等地的俄国侵略军发出最后通牒,勒令他们撤出清朝的领土。但是俄侵略军根本不予理会,甚至还派小股部队到瑷珲城等地继续烧杀抢掠。随后,清军守将将前去进犯瑷珲的俄军击溃,并一路追击,摧毁了俄侵略军建立的几个据点。这样一来,雅克萨城失去了四周据点的援助,成了孤城。

1685年初,为了彻底驱逐俄侵略军,康熙帝决定命令都统彭春率领3000名清军奔赴雅克萨,以武力方式击败俄军,收回雅克萨城。1685年夏初,彭春的清军到达了瑷珲,然后从瑷珲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向雅克萨开进。几天之后,清军兵临雅克萨城下。彭春再度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通令城内的俄军,希望他们能够撤出雅克萨城,归还清朝的领土,但是俄军守将认为雅克萨城防坚固,根本没把清军当回事,拒绝撤离雅克萨城。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军摆开阵势,从雅克萨城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同时发起炮攻。原本自视甚高的俄侵略军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伤亡惨重,渐渐无法支撑。俄军守将这时请求清军停止攻击,他们主动撤离雅克萨。清军统帅彭春答应了俄军的请求。雅克萨的俄军撤出了雅克萨城,退到了尼布楚附近。清军赶走了俄军后,留下部分兵力断后,其余的胜利班师。

退走的俄军依然不甘心失败,继续寻找机会,再度进犯。1685年秋,莫斯科派出600名俄军增援败退至尼布楚的俄军。俄军一方面有了增援,另一方面得知清军已经撤走,再次出击雅克萨城。俄军的行动使清政府十分愤慨,1686年初,康熙帝再次下令攻打俄军。

1686年夏,清军2000多人再度兵临雅克萨城下,勒令俄军投降。俄军不理,清军发起攻城战。俄军头目托尔布津被炮弹击中身亡,但是俄军很快又选出头目,继续抵抗。清军考虑到雅克萨的俄军死守不出,可能在等待援军,于是在雅克萨城四周挖出很深的战壕,并派军舰在雅克萨附近的河面上巡逻,切断了雅克萨俄军的一切外援。雅克萨的俄军失去了外援,战死、病死的情况非常严重。就在雅克萨城即将被清军攻下的时候,俄罗斯摄政索菲娅公主派人前去和清政府议和。

1689年8月27日,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与此同时,俄国通过条约将中国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举纳入它的版图,将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划为待议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条约的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是中俄两国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缔结了《尼布楚条约》,双方划定了两国东段边界。

公元1672年—公元1725年

人物:彼得大帝 地点:俄国 关键词:西学 剪须 建都

彼得大帝的伟业

当17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开始普照欧洲大地时,欧洲各国为权势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不过这一时期的俄国似乎还处于冰封状态,依然那么的贫穷、落后。彼得一世的横空出世,打破了种种枷锁,将西方的理性之光引进了俄国境内。西去取经

1672年6月9日,莫斯科的教堂钟鼓齐鸣,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儿子彼得诞生了。但不幸的是,彼得4岁的时候,沙皇就去世了。从此,宫中上演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斗争。而彼得就是在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长大的。1696年,彼得成为俄国的君主,即彼得一世。彼得大帝返回莫斯科

17世纪的俄国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坐拥西伯利亚这片辽阔的领土,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这样一个国家,却落后封闭、偏安一隅。它没有通向外界的出海口,没有一支正规军,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甚至许多达官显贵都目不识丁。当理性的曙光照耀西欧大地的时候,当欧洲国家开始迈进现代社会的时候,拥有广阔土地和众多人口的俄国却仍然生活在中世纪。登上王位的彼得决定改变这种困境,让俄国搭上欧洲现代化的快车。彼得大帝铜像

1697年3月,彼得决定去欧洲作一次长途旅行——这次旅行对俄国的未来影响巨大。西方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让彼得眼前一亮,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改革的蓝图。

彼得化名“炮手彼得·米哈伊洛夫”,出访欧洲。他先后到过瑞典的里加、东普鲁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英国的伦敦、奥地利和波兰等地。彼得身体力行,用心感受欧洲的点点滴滴。访问期间,他在东普鲁士学习制炮,在荷兰的萨尔单造船厂做木工,在阿姆斯特丹了解军舰制造,在英国参观海军,甚至还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过船长。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彼得不仅了解了西方,同时也在反省俄国的落后与衰败,一种强烈的反差刺激着这位野心勃勃的君王。他决定向西方学习,因为只有这样俄国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否则只能在与世隔绝中走向衰亡。彼得剪须

当时的俄国男子有崇尚大胡子的习俗,他们认为胡子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所以俄国男子一成年就开始蓄胡子,没留胡须的男人会被人笑话,剪掉胡子还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可是,从欧洲回来的彼得,已经看不惯男人们留着长长的胡须——在他看来,这正是俄国保守落后的象征。彼得大帝为大臣剪去胡须

1698年,当几位大臣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大帝突然拿起剪子朝他们的胡子剪去。这些大臣们来不及躲闪,马上失去了威风八面的胡须。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彼得大帝将全民剪须作为命令颁布全国。《剪须令》明确规定剪胡须是所有俄国人的义务,若不履行该义务,则必须缴纳保须税。胡须没有了,人们以为彼得可以放下剪刀了。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彼得又把剪刀伸向了他们的宽袍长袖。

在一次有许多贵族参加的宴会上,彼得手拿剪刀挨个儿给来宾剪掉袍袖。彼得还命人把更改服装的敕令贴满全国的各个角落,规定俄国男子统一穿着短上衣、长腿裤,戴法国式礼帽,穿长靴或皮鞋;女子则穿裙子,戴高庄帽,穿欧洲样式的皮鞋。

在剪胡须换服装之后,俄国人在精神面貌上与西欧人日益接近,也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漫长过程——他们不再故步自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西欧的舰船、枪炮还有隆隆作响的机器。军事革新

彼得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革新。为了获得更多的兵员,1700年,彼得在全国实行征兵制,规定不分贫富贵贱,各个阶层都有义务服兵役。经过53次征兵之后,几十万俄国热血青年应征入伍。除此之外,彼得还着手培养自己的军官团,将贵族青年派到西欧各国学习军事技术、军事理论,同时聘请西欧的军事人才到俄国做军事顾问,使西方的军事理念能够在俄国传播。彼得还在国内建立了各种军事院校,培养中下级军官和各种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历练,彼得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彼得还发现,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要有先进的武器外,还要有各种制度和产业相配套。俄国军队的纪律性要比瑞典和普鲁士军队差很多,于是彼得便起草军事纪律,以铁的纪律去规范官兵——《军事法规》在1716年,应运而生。除此之外,彼得开办了各种军火工厂,生产枪炮、舰船,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当时英国驻俄国的外交官惊恐地发现俄国建造的军舰,其技术水平不亚于欧洲任何国家。

经过彼得的一系列改革,俄国军队旧貌换新颜。在彼得之前,几代沙皇都曾希望寻找一个通往外部世界的暖水港口,但是几乎每次都是失望而归。虽然彼得一世当政之初,俄国还是个闭塞的内陆国家,贸易几乎都掌握在别国手中,但是彼得决心为俄国找到一扇通往西方的窗户。他与南方的邻居土耳其修好,集中全力对付瑞典。在长达21年的北方大战结束后,彼得终于实现了几代沙皇的夙愿,如愿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而经过北方大战的洗礼,俄国成功地取代了瑞典,成为北方的军事大国。彼得大帝创建圣彼得堡修建新都

彼得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因为彼得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削弱了贵族的权力,这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反对声音,彼得不为所动,反而决心铲除这股势力。

莫斯科是保守势力的巢穴,为了推进改革,彼得决意迁都。其实,早在北方战争初期,俄军攻陷了瑞典诺特堡要塞时,彼得一世便为芬兰湾边这片海水环绕的土地所迷醉。也许在那个时候,彼得内心就已经有了迁都的念想。在镇压了几次贵族叛乱之后,彼得便延请设计师为俄国设计新都。

在一片低洼泥泞的土地上,修建一座全新的都城谈何容易。不过,彼得丝毫不畏困难,他的主意已定。1703年5月16日,城市的修建工作正式开始,城市也被定名为圣彼得堡。此后,数十万人在建筑工地上劳作,全国各地的石料也都被搬运到此,彼得也亲自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中。18世纪中叶的俄国圣彼得堡涅瓦河左岸为冬宫,右岸为科学院。彼得大帝于1703年开始修建圣彼得堡,征召了无数劳工,几万人在修建中死去。为了充实新首都的人口,彼得大帝还把原本不愿意来的贵族和其家庭成员全都迁来,使其定居圣彼得堡。

经过数年的努力和劳作,一座新城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宽阔的涅瓦河从城市穿行而过,新城就好像建在水上一样,高耸的教堂、富丽的宫殿,雄伟壮观。除此之外,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军港,是俄国海军的落脚点。之后从1711年到1714年,彼得大帝亲自制定搬迁名单,派人按名单催促莫斯科的部分贵族、商户等按期限迁移至圣彼得堡,不得有误。

圣彼得堡的名字很值得人们玩味,它有多重含义,从它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它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使命。“圣”是神圣的意思;“彼得”是《圣经》所记载的使徒的名字;“堡”是城市的意思。圣彼得堡不仅是俄国向西方开放的窗口,也代表着俄国要恢复古罗马帝国声威的雄心壮志。“向西看”是彼得改革的指导思想,他愿意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修建新都,也愿意用西方的文明与理性改造俄国。他改革了文字,以简洁明快的世俗字体代替了烦琐的斯拉夫字体;建立了第一批世俗学校、第一个博物馆、第一座公园、第一批剧院……在彼得的时代,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出炉,他甚至还亲自担任编辑。

彼得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因为他想让俄国崛起为世界第一。俄国在彼得的手中找到了崛起的支点,还有大国的梦想。以后的数个世纪,俄国人都在为了大国的梦想不倦地征伐着、扩张着。俄罗斯彼得保罗大教堂俄罗斯古教堂,坐落于圣彼得堡市涅瓦河畔,最初因彼得大帝而建,现在已经改为博物馆。此教堂内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几乎所有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

16世纪末—17世纪末

人物:科恩 地点:荷兰 关键词:荷兰东印度公司 扩张

荷兰风车响起

17世纪的荷兰将自己的商业触角伸展到了亚洲的大小角落,并将欧洲的竞争对手西班牙和葡萄牙甚至英国都抛在后面,发展成为当时的航海和贸易强国。这一时期,在荷兰历史上被称为“黄金年代”。东印度公司的筹建

159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9位大商人,为了更好地筹集资金以开展在亚洲的香料贸易,开始频繁磋商——组建大型募股公司的想法,在他们的头脑中渐渐形成。1600年,英国率先迈出了组建大公司的步伐——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人开始在亚洲扩大自己的贸易规模,这更加刺激了在海洋事业上雄心勃勃的荷兰人。1602年3月,在荷兰议长的支持下,荷兰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东印度公司——目的在于减少荷兰商人与探险家之间的竞争,增强荷兰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力。刚刚组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650万荷兰盾的资本——相当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10倍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码头多。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够募集到如此巨额的资本,主要在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自己的股本进行了细分,使普通的荷兰民众也能够入股。荷兰的政界人物对投资公司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在政界人物的带动下,普通民众也怀着淘金的心情,将自己的积蓄交给了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6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董事会有70多人。但真正掌握管理实权的只有17人,被称为17绅士。为了使东印度公司能够全方位地应对将在亚洲出现的各种状况,荷兰政府允许东印度公司拥有自己的武装,并能够同其他国家签订正式的条约。

在东印度公司开始运作之后,关于究竟是采用武力征服还是采用正常贸易的方式建立商业据点,公司内部曾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东印度公司的首任主管人科恩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就能顺利从事贸易,但是也不能在没有贸易追求的时候发动无谓的战争。

因为东印度公司初创,首先要稳定地拓展自己的贸易事业,因此基本上处于平稳的商业贸易阶段,造船、建贸易站成了头等大事。在这一点上,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比英国东印度公司幸运得多——英国东印度公司虽然早成立两年,但是一直被资金短缺的问题困扰。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0年之内,没有付给股东们任何利息,将财富都用于扩大自己的规模。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气魄,在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将手中的股票拿到股票交易所出卖,换回真金白银,而不必直接要求东印度公司支付红利。荷兰这种领先的商业意识为其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印度公司首任主管人科恩画像1619年,科恩被指定为东印度公司总督。他是一个极有远见、极有野心的人,试图通过残暴的武力,让东印度公司一统亚洲。扩张之路

在经过了最初的准备阶段之后,荷兰在亚洲走上了武力征服与商业贸易并进之路。1619年,荷兰在巴达维亚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稳固据点,使荷兰能够在亚洲的香料贸易中,拥有了军事与商业活动中心。而巴达维亚的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中国、印度、日本之间,是进行贸易往来的绝佳中转站。从这个据点开始,荷兰迅速编织起庞大的贸易据点网络。阿姆斯特丹港画面描绘了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船队满载香料和其他商品,从东方返回阿姆斯特丹港的情景。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中,辐射的范围要比葡萄牙广,采取的手段也多样化。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取在东方的贸易霸权,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展开竞争,并努力排挤葡萄牙人和英国人。甚至为了排挤其他国家的商人,荷兰人不惜屡次动用武力。

1616年,荷兰同日本正式接触。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葡萄牙和西班牙,荷兰还宣扬葡萄牙、西班牙的天主教传教活动,有企图控制日本的野心,使德川幕府对天主教的猜忌更深,禁止天主教传播的决心也更坚决。当日本的德川幕府一步步走上闭关锁国之路时,荷兰不仅没有受到多大的打击,相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利益。到最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都因日本的锁国政策被拒之门外的时候,荷兰却成了日本唯一与之通商的欧洲国家。

1622年,荷兰进攻被葡萄牙人控制的中国澳门。最初,荷兰舰队占据了上风,葡萄牙守军初战失利。后来,葡萄牙积极调配援军,扼守炮台——发炮击中了荷兰舰队的指挥舰,引起了舰只的大爆炸,荷兰士兵伤亡惨重。接着,葡萄牙守军乘胜追击,使荷兰人占据澳门的梦想化为泡影。

1623年,东印度公司的第一任总督科恩为了抢夺贸易,在印度尼西亚的安汶岛杀害了十几名英国商人和葡萄牙商人。1624年10月,荷兰人又来到了中国台湾的西南海岸,骗取了当地民众的信任,得以登陆。登陆之后,荷兰人暴露出了侵略者的嘴脸,占据了台湾南部地区,并修筑了城堡,直到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才相继撤离。

1641年,荷兰攻克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咽喉马六甲。1667年,又迫使苏门答腊岛的亚齐王国投降。1669年,望加锡被征服。1682年,香料群岛中的重要港口万丹也归附于荷兰。

在东亚、东南亚地区获得了大量商业利益后,荷兰人将目光瞄准了正在衰落中的印度。在亚洲的贸易中,印度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重要的中转站,本身也生产西方人需要的多种物品。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葡萄牙人、英国人一直都将印度看成是自己亚洲贸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荷兰人最初在印度的一些沿海地区建立了货站,贩卖印度的布匹、茶叶,后来在孟加拉地区建立起了稳定的商业据点。临近印度的锡兰盛产桂皮,荷兰人先是以商业进入,随后展开武力征服,1661年,占领了这个岛国。自私的贸易方式

荷兰人在亚洲通过征服建立诸多商业据点之后,将贸易系统发展得更为完善——从收购到装运、出售,贸易链条清晰、分工明确,这一切使荷兰的商业运转远比葡萄牙和英国的商业运转更为流畅。

在具体的贸易过程中,荷兰人充分分析了市场——在欧洲,荷兰的贸易不可避免地与葡萄牙人、英国人展开竞争,还要面对日益强大的威尼斯。为了使自己的竞争更有力度,荷兰人贩卖的商品没有采取大而全的方式,而是重点垄断了几种贵重的香料,如桂皮、八角、肉豆蔻和茴香等。为了使香料的品质能够超过其他国家,荷兰人不顾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强行要求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的香料——在锡兰种植桂皮,在班达岛种植肉豆蔻,在安汶岛种植八角和茴香等。这样既使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源和货物品质得到了保证,又加深了被征服地区对荷兰的贸易依赖。再者,欧洲列强的船队纷纷装载着香料返回欧洲本土,从而使欧洲的香料价格因为供过于求而下降。这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维持市场上的垄断价格,毁掉了一批香料和香料作物,造成欧洲香料市场大大萎缩,从而使自己的品质较高的香料供不应求,价格飙升。

荷兰人除了将亚洲生产的大量货物运回欧洲贩卖之外,还从事往来于亚洲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向印度出售东南亚地区的香料,用安汶岛生产的檀香木和中国交易,换回瓷器和丝绸,又将瓷器和丝绸的一部分销往日本。通过这种方式,荷兰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也使17世纪成为荷兰商业崛起的世纪。

延伸阅读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两万多名士兵,乘坐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出发,前往台湾。到达台湾后,郑成功发现这里的很多地区有荷兰人盘踞,于是给荷兰总督写了义正词严的招降书,希望荷兰人退出台湾。但是荷兰人毫不理会郑成功的要求,并拉开架势要与郑成功决一死战。郑成功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帮助,一次次击败荷兰人,最终攻下了荷兰人的据点赤嵌城等地,将荷兰人彻底赶出了台湾岛,使被荷兰人占据了38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公元1652年—公元1674年

人物:克伦威尔 地点:英吉利海峡 地中海 北海 关键词:海外扩张

三次英荷战争

17世纪,英国和荷兰都积极从事海外贸易与扩张,利益冲突与竞争使两个国家之间三次开战。在这些战争中,英荷双方互有胜负,几次签订条约。但利益的驱使让条约只能成为暂时性和平的保证。一旦一方有意打破势力均衡,战争的硝烟就会再度弥漫。战争一触即发17世纪荷兰使用的船舶模型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英国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用他们控制的议会,大力扩展他们的政治、经济实力。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他们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获得更多的殖民地。而此时的荷兰正在崛起,并且在欧洲的海外贸易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势,于是它希望遏制英国这个竞争对手。

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深知军队的重要性,认为要想更好地发展英国的海外事业,就要使自己的海军力量强大起来。于是,克伦威尔扩大了英国的海军规模,使英国的军舰数量由1649年的39艘上升到1651年的80艘,并且改进了军舰的型号和装备,使这种新型军舰更加灵活,更具有攻击性。在完成海军实力的提升后,克伦威尔开始了他打击劲敌荷兰的计划。

1651年,英国颁布了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条例规定凡是从欧洲其他地区运往英国的货物,都要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运往英国、爱尔兰或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要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进出口货物以及在英国沿海从事贸易的货物,都要由英国船只运送。这些规定对于从事大量中介运输服务的荷兰来说,是一种公开的挑衅。荷兰对《航海条例》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英国将其废除。英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荷兰的要求,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1653年3月14日,第一次英荷战争中的里窝那战役场景。第一次英荷战争

1652年5月的一天,英国海军上将布莱克正率领20多艘军舰在多佛尔海峡巡逻,正巧碰上了荷兰海军上将特洛普率领的舰队——当时这支舰队正在执行为荷兰商船护航的任务。长期以来,英国海军总是要求其他国家船只在驶经多佛尔海峡时,向英国舰队致敬,这次布莱克上将对荷兰舰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两国正因《航海条例》问题闹得十分不快,尤其是两国的海军将领们更想教训一下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特洛普的舰队拒绝向英国舰队致敬。双方积蓄的恩怨一下子爆发出来,两支舰队展开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炮战。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大幕就此拉开。

1652年7月,英荷两国正式宣战,英国制定的作战战略是扼守住多佛尔海峡和北海,这是荷兰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通道。英国要采取切断荷兰对外联系的办法,逼迫荷兰人投降。荷兰的舰队多次向英国舰队发起冲锋,但自始至终荷兰人也没能突破英国人的封锁。荷兰过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弱点使它尝到了苦头,荷兰的财政收入迅速下滑,内部问题一一显现。荷兰无力再和英国僵持下去,开始与英国进行谈判。

1654年4月,英荷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接受了《航海条例》中的大部分内容:同意支付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的财产损失,大约27万英镑;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的控制权交付给英国;同意在英国水域遇见英国舰队时致敬。

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荷兰的失败告终,但这只是双方矛盾的暂时缓和。第二次英荷战争

1660年,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登上了英国王位。查理二世也十分重视海军的发展,赐予了英国海军“皇家舰队”的称号,并任命自己的弟弟詹姆士公爵为“皇家舰队”的最高指挥官。

为了进一步打压荷兰的海上霸业,查理二世推出了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英国向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发起了新的攻势,但在克伦威尔去世后,因为高级军官们忙于争夺权势,英国海军的发展有所退步,战斗力也有所下降。与英国相比,荷兰的海军则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次英荷战争之后,《航海条例》的阴影在荷兰海军心头挥之不去。他们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一雪耻辱,因此海军的训练从未懈怠。此时荷兰海军的统帅是德奈特上将——这位将军励精图治,不仅严明军纪,还改变了作战思维。以往,荷兰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为商船护航,德奈特将军认为荷兰海军要想摆脱被动作战局面,就要抛开为商船护航的模式,由海军独立作战,这样才能减少后顾之忧。

当查理二世颁布了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时,正准备复仇的荷兰海军开始采取战略行动。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前往西非,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了原属荷兰的据点,小试牛刀。1665年2月,荷兰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原本磨刀霍霍的荷兰海军却并没能如愿地给英国海军沉重的一击,反倒处于劣势。在英国海军的凌厉攻势之下,荷兰海军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只能保证维护好自己的交通线不被英国人切断。第二次英荷战争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荷兰大获全胜。这是荷兰海军押着被俘的英国战舰归来。

从1666年年初开始,英荷双方进入了战争僵持阶段,主要是由于荷兰同法国、丹麦结成盟友,共同反对英国。两国不仅向荷兰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法国还牵制住了英国的20支战舰,这使英国的实力受到削弱——双方基本上处于实力均衡的状态。

在僵持阶段,双方频繁开战,几个月内就发生了5次交火。1666年9月之后,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荷兰一方倾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德奈特将军的一场华丽表演。

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将军率领由59艘舰船组成的荷兰舰队,趁着夜色航行到了英国的泰晤士河口。这时正值涨潮,德奈特命令舰队先溯流而上进入泰晤士河,然后用炮弹袭击两岸。很快,荷兰海军摧毁了几处英国炮台,并夺走了大量的黄金、木材等。当荷兰舰队驶到一个船坞时,发现这里停泊着英国的18艘大型战舰。荷兰舰队以猝不及防的速度将防守战舰的岸上炮台击溃,然后向着英国战舰开火,最后英国有6艘大型战舰被荷兰舰队的炮弹击毁。德奈特还将“皇家查理”号战舰俘获,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荷兰。英荷战争的爆发,是海上争权的表现,更是争夺海上利益的表现。画面为两次英荷战争后,渔业蓬勃发展,渔民们捕鱼的场景。

荷兰舰队在泰晤士河里横冲直撞了3天,并给英国造成重大打击之后才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又对泰晤士河口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封锁。

德奈特的奇袭给英国造成了高达20万英镑的损失,并严重地挫伤了英国海军的锐气,使这堂堂的皇家舰队还没来得及组织大规模反攻的时候,就让德奈特全身而退了。

英国遭受了这次惨败,加上伦敦暴发了瘟疫和大火,因此难以再和荷兰抗衡下去, 于是提出了和谈。1667年7月,英荷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将新的《航海条例》中的一些苛刻的条款取消,归还了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占领南美洲的荷兰殖民地,并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利益。荷兰将自己的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等地,割让给了英国,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条约双方互相出让了部分利益,是一次就瓜分殖民地而达成的妥协。但总体来看,英国在这次战争中属于失败的一方。第三次英荷战争

1672年,法国正式对荷兰宣战。英国马上站在法国一边,并在没有正式对荷兰宣战的情况下,于1672年3月袭击了荷兰的一支商船队,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参加这场战争的国家,除了英国、法国和荷兰外,瑞典、西班牙和丹麦等国也参与了进来。第三次英荷战争第三次英荷战争实际上也是荷法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荷海上争夺的最后阶段。

第三次英荷战争同时在陆地和海洋上展开。陆地上的进攻主要由法国来承担,法国的陆军很快就彰显出了欧洲第一陆军的实力,将荷兰陆军打得节节败退。荷兰的格尔德兰、乌得勒支等省相继落入法军手中。

随后,法国骑兵一路高歌猛进,甚至直逼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在万般无奈之下,刚刚出任荷兰执政的威廉只好下令掘开堤防,让海水倒灌,才阻挡了法国陆军的凌厉势头。陆上进攻因此告一段落——荷兰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海军身上。

德奈特将军此时已年过花甲,但是丰富的作战经验仍使他成了荷兰海军总司令的不二人选。德奈特对英法两国的海军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认为英国的海军是主力,法国海军不仅力量薄弱而且缺乏海战经验,因此不必过多注意。在分析了敌我形势之后,德奈特做出部署,由一小股舰队去牵制法国舰队,将海军的主力用来对付英国海军。在具体的战术上,德奈特将舰队主力放在了靠近荷兰领海的浅海中,这样更容易做好防守——因为陆军的失利已经不能让他再有疏忽与冒进。同时,德奈特也不断巧妙地运用它的奇袭战术。

海战最初,双方各有胜负。德奈特也再次凭借偷袭的技巧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当时对整体战局并没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673年的特塞尔海战,是双方正面交锋最为激烈的一场大战,也影响了未来的战争局势。1673年8月,英法两国舰队进行大规模集结,企图登陆荷兰的特塞尔岛,然后再水陆并进发动攻势。

荷兰舰队事先探听到了消息,德奈特将麾下舰队编为先遣队、主力队、预备队三个分队,准备与英法联合舰队一较高下。但从实力对比上看,荷兰舰队明显弱于英法联合舰队。8月21日夜,德奈特指挥舰队成功利用风向,穿插到了英法联军的缝隙之中。

天刚刚放亮,德奈特命令舰队主动发起进攻,特塞尔海战上演。尽管英法联合舰队在兵力上占了优势,但是在作战方面,荷兰海军明显更胜一筹。法国舰队的水平无论是在训练上,还是在作战经验上都明显欠缺。在军舰被击中之后,不懂得把握有利战机继续战斗,而是忙于对舰只进行修补。不久,法国舰队就陷于混乱之中,德奈特将主力集中对付英国舰队——这场海战一直由清晨打到了黄昏,英法联军方面有9艘战舰被击毁,多艘被击伤。而荷兰方面只是有舰只被击伤。

特塞尔海战最终以荷兰的胜利告终,英法联军在惨败之后,联盟也宣告破裂。1674年2月,英荷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承认两国于1667年签订的《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荷兰给予英国一定的补偿,英国保证在接下来的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至此,英国与荷兰之间的三次战争,落下了帷幕。

公元1618年—公元1648年

人物:斐迪南二世 克里斯提安四世 地点:德意志 关键词: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定欧洲

1618年至1648年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惨烈,欧洲的主要国家几乎都卷入其中。这场战争意义深远,表面上各国是为宗教信仰而战,但其实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战。在这场大战结束时,签订的和约奠定了近代欧洲的国际格局与主权观念。欧洲的对峙局面绘有黑色双头鹰的哈布斯堡家族纹章

1555年,在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订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和新教诸侯之间达成了妥协,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互不干预。新教与天主教势力相当,七大选帝侯中的勃兰登堡、萨克森和普法尔茨三个信奉新教。尽管有“教随国定”的约定,但两派之间还是不断明争暗斗。1608年,为了使新教的力量团结起来,新教诸侯建立了以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天主教诸侯见新教诸侯建立了联盟,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劣势,也组建起以巴伐利亚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天主教联盟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二世皇帝的支持,两个同盟从此处于对峙状态。

在德意志之外的欧洲,有的国家支持新教同盟,有的国家支持天主教同盟。当时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西班牙、奥地利等众多国家,对法国形成了包围之势,法国为了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就支持新教联盟,反对同样是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北欧的丹麦和瑞典一直谋求南进,并且信仰的也是新教,支持新教联盟。因为这样既可以捍卫信仰,又能满足自己向南扩张的需求。英国国王与新教同盟领袖腓特烈之间有姻亲关系,也站在了新教联盟一边。西班牙因为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是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支持天主教联盟,教皇自然也站在了天主教联盟一边。这样,在德意志境内和境外出现了两个阵营的对峙,气氛越来越紧张,平静的湖面即将卷起滔天大浪。掷出窗外事件

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一世,继承了波希米亚(捷克)和匈牙利的王位,从而兼并了这个地区。在捷克最初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时,鲁道夫二世皇帝曾经有过承诺——此后的历任捷克国王都遵守捷克的法律,保留捷克的议会,并尊重捷克的新教信仰。

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斯蒂里亚支系的斐迪南二世继任捷克国王。斐迪南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教徒,因此他一当政,就撕毁了此前鲁道夫二世做出的承诺,不遵守捷克的法律,威胁要取消捷克的议会,这激起了捷克百姓心中的怒火。更为严重的是,斐迪南要打压捷克人的新教信仰,并迫害捷克的新教徒。1618年,斐迪南下令禁止新教徒在布拉格举行集会,捷克的议会提出了强烈抗议。

1618年的5月23日,一大批愤怒的捷克人冲进王宫,要教训一下飞扬跋扈的国王,斐迪南吓得仓皇而逃。大家搜寻整个王宫,找到了国王的两个宠臣,他们想给这两个人点颜色看看。有人提出按照捷克人的方式,将他们从高高的窗户扔出去,以示对国王的羞辱,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人们的应和。于是群情激愤的人们将国王的两个宠臣从窗户扔了出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两个被扔出窗外的大臣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引起了斐迪南的报复。斐迪南决定劝说哈布斯堡家族发动一场战争,狠狠地打击一下捷克人,让这些捷克人此后不敢再做出反抗之举。斐迪南二世画像哈布斯堡家族斯蒂里亚支系的代表人物,曾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位野心很大、才能不高的皇帝狂热支持天主教,压制新教,结果却让德意志陷入了无尽的战火之中,也引发了对欧洲有决定意义的“三十年战争”。

已经开始反抗的捷克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组成了自己的临时政府,宣布废黜斐迪南,并且要自立国王并组织起义。于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引燃。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总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全面混战阶段。围攻(卡尔·弗里德里希·莱辛,德国)“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很大的动荡,更给欧洲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难。画面描绘了“三十年战争”期间,士兵们在一教堂旁边对抗敌人围攻的场景。捷克阶段

1619年6月,捷克的起义军开到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首都维也纳附近。这时斐迪南二世已经即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名义上成了整个德意志的君主。捷克人希望能在天主教联盟的军队作战之前,与刚刚即位的斐迪南进行谈判。斐迪南迫于形势,表面上接受与捷克人的谈判,暗地里则不断派人向天主教联盟寻求帮助,甚至以将普法尔茨选侯的爵位转让给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为条件,来换取天主教同盟出兵帮助他镇压捷克人。

天主教联盟很快集结了2.5万多人的队伍,并向斐迪南提供了大量金钱援助,希望能够一举扑灭捷克人的反抗火焰。在天主教联盟的强大兵力面前,捷克起义军吃了败仗,被迫于1619年8月退回到捷克境内,并正式选举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当然不会容忍捷克人自行选出国王,他命令天主教联盟的军队继续进攻,以惩罚捷克人不尊重皇帝的做法。与此同时,支持天主教联盟,并且同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向普法尔茨进军。

1620年11月,捷克同普法尔茨联军与天主教联盟的军队在白山附近相遇并发生战争,虽然联军在地理上占有优势,但是武器装备与天主教联盟的军队对比起来显得落后,最后被天主教联盟军队击败。腓特烈五世也只好逃往支持新教联盟的荷兰避难。捷克重新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斐迪南将捷克超过半数的土地分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们,并且还强迫捷克的新教徒都要改信天主教。虽然此后普法尔茨等新教诸侯展开了几次反攻,但都被天主教联盟军队击败,“三十年战争”的第一阶段以天主教联盟军队获胜结束。丹麦阶段

捷克阶段的战事虽然以天主教联盟军队的胜利结束,但是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却刚刚开始。法国不能容忍一直对它构成威胁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荷兰为了摆脱西班牙的控制,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如火如荼;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是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英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丹麦和瑞典则不愿看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再度在德意志境内实施有效的统治。

综合以上因素,本来只是捷克人反对斐迪南的起义演变为一场卷入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国际战争。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提议,由英国、荷兰、丹麦三国结成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英国与荷兰负责提供各种援助。由此开始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二阶段——丹麦阶段。

丹麦与挪威的君主克里斯提安四世,答应出兵德意志,甚至当政务会议的议员们不同意他参战的时候,他竟一意孤行地率领军队出发了。他给了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同是新教徒的他不能看着德意志的新教徒处于危难之中。克里斯提安四世画像克里斯提安四世于1588年,继承了丹麦和挪威王位。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克里斯提安四世与荷兰、法国、英国结盟。战争初期取得了胜利,但终以失败而告终。

1625年,克里斯提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新教联盟共同向德意志的天主教联盟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了德意志的西北部地区。与此同时,英军则占领了捷克西部地区。新教联盟虽然在进军的最初阶段节节获胜,但是这种胜利未能持续下去。1628年,斐迪南二世请出了当时声名显赫的贵族华伦斯坦担任自己军队的指挥官。华伦斯坦没有辜负斐迪南二世和天主教诸侯们的期望,于1628年4月击败英军,随后又击败了克里斯提安四世,并控制了属于新教诸侯的萨克森地区。丹麦被迫于1629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了《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务。战争第二阶段再度以天主教联盟的胜利告终,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瑞典阶段“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华伦斯坦开始计划在波罗的海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以便对付北欧诸国和英国,这使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感到不安。他害怕自己国家的地位将来也会受到哈布斯堡家族的挑战,况且新教国家迫切地希望同样信奉新教的古斯塔夫能够和他们并肩作战,扭转新教国家的不利局面。

早在1626年,古斯塔夫二世已经因为与德意志的诸侯国因争夺波罗的海口岸展开过战争,但那时他还未卷入“三十年战争”。1630年受形势所迫,古斯塔夫二世正式卷入“三十年战争”,并且得到了法国等国的资金支持,率领军队进入德意志境内,从而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古斯塔夫二世进入德意志境内,马上得到了新教联盟的勃兰登堡选侯和萨克森选侯的配合。此时古斯塔夫二世的对手也不是华伦斯坦,华伦斯坦已经因为被猜忌解职,顶替他的是提利伯爵。古斯塔夫二世很快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华。天主教联盟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教联盟不得不又请出华伦斯坦披挂上阵。1632年11月,古斯塔夫二世与华伦斯坦在吕岑地区展开决战。在这次战役中,古斯塔夫二世阵亡,但是瑞典军队依然取得了胜利。兵败的华伦斯坦再度受到猜忌,后来遭到了刺客的暗杀。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趁机联合西班牙的军队,对瑞典军队展开围攻。到1634年9月,瑞典军队被西班牙军队击败,退回国内。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也被迫于1635年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做出让步。第三阶段的胜利者依然是天主教联盟。全面混战阶段

哈布斯堡家族第三次获胜使得法国大为震惊。法国原本是天主教国家,但是为了自身利益,它支持的却是新教联盟。此前,它一直没有正式卷入战争,只是暗地里对新教国家提供资助,希望他们能够打击法国的对手哈布斯堡家族。但是当丹麦、瑞典等国都以失败收场的时候,法国只好直接出兵了。1636年,法国与瑞典结成同盟,联手出兵,至此,“三十年战争”进入了彻底的混战阶段。

从1636年开始,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展开正式交锋,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联盟两面夹击,一度进抵到法国首都巴黎附近,但是最终被法国击退。1638年,法国更是在海上打败了西班牙引以为傲的海军。1639年,当西班牙海军重新集结想一雪前耻的时候,却被荷兰的海军歼灭了主力。与此同时瑞典军队也取得了辉煌战绩——1637年,瑞典军队控制了德意志北部地区;1642年,瑞典军队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军队。

从1645年开始,法国、瑞典在战场上不断获胜,天主教联盟终于丧失了战斗力,被迫提出和谈。而英国、瑞典一方也有不小的损失,不希望已经持续了3年的战争再继续下去。并且此时丹麦因担心瑞典的强大,已经开始在后方向瑞典发起进攻,使瑞典难以再全力以赴在德意志境内作战。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和谈的成功。1648年10月,参战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克和约》与《明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三十年战争”完全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1648年10月24日,参战各方齐聚德意志的明斯特市政厅,签署了《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合约中战胜国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法国、瑞典收获颇丰,而德意志和西班牙则被进一步削弱。

这场战争和这些条约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本身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德意志因为是主战场,经济遭到了重大破坏,分裂局面持续下去,令神圣罗马帝国更加名存实亡;荷兰在这场战争后,彻底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开始进一步发展海上事业;西班牙遭受严重打击后更加没落,彻底失去了欧洲一流强国的地位;法国消除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威胁,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欧洲霸主地位;瑞典获取了德意志北部的大片领土,也成为德意志诸侯之一,能够更好地参与德意志内部事务的处置,巩固了强国地位。

与战争相比,《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更为后世称道,因为它开启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同时也对主权的观念进行了肯定,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欧洲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和狄德罗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是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出现的又一次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反对封建教会思想,反对一切落后腐朽的东西。因此,它将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很好宣传。启蒙运动之父

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称为“思想之王”“启蒙运动之父”等。

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他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大家与天主教会抗争到底。但他不反对财产分配上的不平等、不均衡,还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费尔奈庄园1760年,伏尔泰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这期间他与欧洲各国人士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撰写了大量小册子,揭露宗教迫害和专制政体下司法部门的黑暗。

伏尔泰才华横溢、酷爱自由,对法国的专制统治深恶痛绝,少年时代就有强烈的叛逆倾向,曾两度成为巴士底狱的“贵客”。他游历英伦三岛,对英国褒奖有加;伴随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三年有余,结果不欢而散。他一生著作等身,语言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法兰西最著名的文化领袖。

可以这样说,伏尔泰的一生,是为新思想奋斗的一生,是为启蒙运动奉献的一生。探寻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法学家、启蒙思想家,是近代欧洲较早研究东方社会和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法的精神》,宣扬了理性的法律,对后世法律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该“三权分立”,由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组成,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发展的基础,直到今天还被某些国家使用。

孟德斯鸠虽然生活在一个君主专制的时代,但是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民主之道——他身为贵族,却没有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而是放弃高官厚禄投身学术。他一生著作并不多,但是本本都是经典,一部《论法的精神》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然而时至今日,远隔重洋的北美哲人早已将孟德斯鸠的思想,灵活运用到他们的宪法当中,“三权分立”已然成为美国宪政的灵魂所在。伏尔泰画像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也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启蒙思想家、哲学家,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原名弗朗索瓦·马里·阿鲁埃,伏尔泰是他最著名的笔名。孟德斯鸠画像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卢梭写了一本阐述对孩子因材施教思想的《爱弥儿》,这使法国人重新认识到了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性。挣脱自由的枷锁

他是欧洲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在他背后是法国革命的惊涛骇浪;他被认为是现代民主自由的捍卫者,也被咒骂为现代极权主义的旗手;他活着的时候遭到误解、谩骂与迫害,他死去依然被误读,时而被当作先知供奉在祠堂,时而被当作恶魔打入地狱。他就是卢梭,一位留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人物。

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卢梭的思想精华就是人民主权思想,提出“主权在民”说。他认为一切权利隶属于人民,必须为人民服务,体现人民的意志。

卢梭还强调“公共意志”,遵守法律是一种自由的行为,人民应该接受法律的统治,从根本上反对君主的封建统治。

此外,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封建社会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

卢梭先后出版了3部著作:小说《新爱洛绮丝》、政治学理论著作《社会契约论》和教育学著作《爱弥儿》。这3部著作都透露出一个主题,那就是自由。在《新爱洛绮丝》一书中,卢梭批判封建的礼教,倡导建立平等自由的家庭伦理;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理论,反对任何教权、皇权专制;在《爱弥儿》一书中,他总结了儿童教育的规律以及方法。

卢梭一直在用言行,践行着他的新思想和新学说。而人们也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受着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狄德罗和《百科全书》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国度,众多的思想家们将人们从神的世界带到人的世界,以人的理性与热情生活,摆脱了神的束缚,鼓励人们打破君主专制的重重枷锁。启蒙思想家们将人类分散的知识加以整理和系统化,便形成了百科全书。狄德罗,这位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当仁不让的领导人,不仅是一个一流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一位卓然而立的百科全才,至今他的智慧光芒依然闪亮。《百科全书》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辞典,还是一部反封建、反神权的宣言书。在编写《百科全书》的同时,狄德罗撰写了大量的个人论著,这些论著中的观点无不体现在《百科全书》中。《百科全书》是狄德罗个人观点与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为人类精神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很多很多,作为代表的几位将他们的新思想传递给了世人,动摇了封建君主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激励着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不断斗争,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很好的思想和理论的准备。卢梭画像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狄德罗画像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

公元1633年—公元1639年

人物:丰臣秀吉 德川家康 地点:日本 关键词:锁国令

德川幕府的“锁国令”

为了杜绝外来的危险而将国门锁上,但同时也将自己隔绝于世界,德川幕府在接连几次颁布锁国命令之后,终于将国门牢牢地关上,这样做固然使其专注于自我发展,但却脱离了与周围国家的联系,从而为未来西方列强的进攻埋下了伏笔。锁国的导火索德川家康偕臣子进入宫殿

16世纪至17世纪正是天主教在东亚传教的兴盛时代。1580年,日本的一位大领主因为接受了耶稣会的传教,将自己治下的繁荣的贸易港口长崎等地捐赠给了耶稣会,允许耶稣会在这些地方任意传教,修建教堂。传教士们拥有了这些土地的控制权,为了使教徒的规模迅速扩大,甚至抛弃了和平传教的方式,强迫辖属内的小领主们信仰天主教,再让这些小领主强迫自己属下的民众信仰天主教。

这一时期,正是丰臣秀吉当政的时期,丰臣秀吉对于天主教势力的迅速发展有了警觉。他改变了早期同意天主教传教的态度,于1587年颁布了《禁教令》,开始逮捕一些鼓动局势的传教士和日本的天主教信徒,并将被耶稣会控制的长崎等地收回。虽然丰臣秀吉颁布了《禁教令》,但是该命令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天主教的传教士依然留在日本,信仰天主教的人数也持上升的势头。

德川家康当政之后,认为允许西方人传教能够加大日本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因此对天主教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但是,随着天主教势力的进一步提升,天主教与德川幕府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幕府宣扬的是封建等级制,这是幕府得以牢牢控制整个国家的关键,但是天主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却对等级意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一些信仰天主教的武士甚至开始背离自己的主人,这种做法在日本被看作最不能接受的行为。天主教还强调上帝是唯一的神,否定其他的信仰,这就与日本的传统信仰神道教和佛教产生了冲突,令幕府不能容忍。再者,天主教的组织能力也逐渐让幕府感到恐慌。在日本,信仰新教的英国、荷兰商人为了同西班牙、葡萄牙竞争,宣扬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利用天主教传教来蚕食日本,这更加剧了幕府的顾虑。于是,德川幕府的禁教行为开始上演了。锁国的先声

1612年,德川幕府发出《禁教令》,禁止天主教在幕府的直辖领地江户、京都、长崎等地传教,但是对新教的传教依然较为宽容,也因为这一时期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就是信仰新教的英国和荷兰。1613年,德川幕府将《禁教令》由幕府直辖地推广到全国。幕府一方面宣传天主教的信仰,背离了日本的神道教信仰和佛教信仰并且意图蚕食日本;一方面开始以实际行动摧毁大量的天主教教堂,将敢于反抗的传教士和教徒逮捕并强迫他们改变信仰。德川家康画像政治家、军事家,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武将。他建立了江户幕府,是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

1614年,德川家康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丰臣氏问题,掀起了大阪之战。1615年,丰臣秀赖走投无路之下自杀身亡。在大阪之战中,德川家康发现有大量天主教徒加入了丰臣秀赖一方,因此对天主教更加深恶痛绝,下令要求各地领主严厉打击天主教。在幕府的要求下,从1614年秋开始,日本各地的领主开始全面对传教士和教徒进行镇压。对那些拒绝改变信仰,依然信奉天主教的日本教徒,幕府和各地领主要么将他们流放,要么将他们关押,要么将他们捆绑着游街示众。从1619年到1635年,日本各地被处以刑罚的天主教徒达到20多万,大部分教徒因为无法承受刑罚,放弃了天主教信仰。但是也有部分教徒坚持天主教信仰。他们无法光明正大地进行活动,就组成了秘密的组织。当他们被逮捕时,他们宁肯受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信仰,还攻击日本的神道教、佛教信仰是背离天主的错误信仰。由此,幕府更加感到天主教的危险,禁教措施越来越严厉。丰公四国征讨图丰臣秀吉统一了战国中的日本,是日本征服亚洲运动的开创者,但在攻打朝鲜的战争中去世。他建立的统一的日本也为后来的幕府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锁国令的全面推行

日本在禁教的过程中发现,要想杜绝天主教在日本的大规模传播,应该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禁止传教士来日本传教,将这些传教士拒之门外。同时,德川幕府在与欧洲国家进行了十几年的贸易后发现,虽然幕府从贸易中得到了部分实惠,但是得到实惠最大的是沿海地区的领主们。他们属下的城市异常繁荣,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对德川幕府的统治是不小的威胁。因此,采取锁国的政策是一举两得的办法,既能打击天主教的传教,也能限制地方领主的发展。

于是,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逐步展开。1616年,幕府颁布命令禁止外国船只(中国船只除外)在幕府的直辖地江户和长崎两地以外的港口停泊。1620年,禁止日本人搭乘外国的船只出海,并禁止向外国人出售武器。1623年,日本将葡萄牙人驱逐出境。1624年,禁止西班牙人到日本经商。1633年到1634年,德川幕府正式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和第二次锁国令,规定只允许持有特许证的日本人和日本船只出国;外来船只到日本经商,要接受日本政府的监视,规定确切的贸易期限,贸易期限一到必须立即离开日本;下令缉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传教士。1635年,德川幕府颁布第三次锁国令,这次禁止一切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已经取得特许证的船只也不例外;已经长期居住在国外的日本人不得回国,如果回国被捉到一律处死。1636年,第四次锁国令颁布,这次又加大了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迫害,规定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日本留下的子女也要被处死,如果有藏匿者,同样以死罪论处。这样,与严厉的禁教政策相伴随的锁国政策也一步步推行。第五次锁国令

隶属于长崎的岛原地区是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教中心之一。1637年,岛原和附近的天草地区发生了数年不遇的大饥荒,但是领主依然不顾人民死活强行征税。无法生活的民众只好靠天主教来摆脱现实苦恼。这件事让岛原的领主知道了,领主决定采取镇压的办法。这时再也无法忍受欺压的岛原民众爆发了岛原起义,也得到了临近地区的响应——天草地区的教徒们开始积极配合岛原地区行动。

岛原起义的消息传到德川家光的耳朵里,德川家光大为恼火,立刻命仓重昌纠集岛原附近的各领主,率领大军征伐岛原与天草地区的起义民众。经过几个月的激战,起义民众据守的岛原城被幕府军队攻破,起义民众几乎全部被杀。

岛原起义之后,德川幕府更加认为外来宗教是可怕的,会聚拢起强大的力量与自己对抗,因此于1639年颁布了第五次锁国令,也是最后一次。这次锁国令只留下一处通商港口长崎,只允许中国和荷兰的船只到日本经商,其他国家的船只一律禁止在日本停泊、经商。各地要严密检查外来船只,严厉打击走私船只。同时断绝天主教会同日本的一切联系。随后,德川幕府又将在日本居住的荷兰人都统一转移到长崎居住,并限制外文书籍的进口。此后,日本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时期,虽然杜绝了天主教的影响,也使德川幕府牢牢地控制了全国,但使日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掉队了。

第六章 殖民争霸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老的强国逐渐衰弱,明日黄花。而新的强者又不断雄起,跃跃欲试。美国爆发独了立战争,法国“酿造”了大革命,拿破仑加冕称帝,俾斯麦铁血政策,普法战争厮杀,巴黎公社运动,日本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争食……各国对殖民地的抢掠愈演愈烈。殖民争霸的剧目,在世界的舞台上真正上演。

公元1775年—公元1783年

人物:乔治·华盛顿 地点:美国 关键词: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北美13个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民族国家的正义战争。战争爆发后,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率领大陆军英勇作战,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正当英国议会辩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莱克星顿的枪声让双方屏住了呼吸。驻波士顿的英军奉命抓捕那些“心怀不轨”的叛乱分子,700多名英军前往康克德占领北美民兵的弹药库。就在他们行动的前夜,波士顿的银匠保罗·里维尔快马奔至莱克星顿,通知隐藏在那里的反英领导人转移,然后又和其他几个人赶到康克德报信。得到里维尔传来的消息之后,莱克星顿的民兵在半夜紧急集合起来,准备迎击英军的进攻。

19日清晨,英军终于出现了。霎时间,鼓声、喊声响成一片。在乔纳斯·帕科率领下,70多名民兵来到了一块草地上——虽然他们并没有进攻英军的打算,但是英军指挥官却没有打算放过这队民兵。英军指挥官下令将这群民兵包围起来,帕科见状,命令民兵携带武器撤退。在撤退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先开了一枪,霎时枪声大作。在英军的攻击下,民兵四处逃散。其中有8人死亡,10萨拉托加大捷中使用的大炮人受伤,而英国士兵仅有1人受了轻伤。这次事件史称“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正式开始。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独立厅通过了《独立宣言》。第二届大陆会议

1775年5月,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召开了。各殖民地的代表再次聚首,经过一番讨论,大陆会议决定成立一支2万人的大陆军,由弗吉尼亚人乔治·华盛顿担任总司令。

大陆会议虽然做好了武装抵抗的准备,但是对和解还抱有一丝希望。大陆会议向英王提交了《橄榄枝请愿书》,希望乔治三世能够排除阻碍,采取有力措施与北美实现和解。不过令大陆会议失望的是,1775年年底,乔治三世驳回了《橄榄枝请愿书》,关闭了和解大门,并且向北美增派军队,镇压叛乱分子。大陆会议不但失去了与英国谈判的资格,而且成为叛乱的指挥中心,现在除了战争,已无他途。后来大陆会议选举托马斯·杰斐逊起草文件。

1776年6月28日,杰斐逊将《独立宣言》的草稿提交给会议。7月2日,除纽约州外,其他十二个州都投票同意独立。7月4日,《独立宣言》正式付印,北美殖民地终于获得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出生证明,从这一刻起,北美人将为这个国家而奋斗。萨拉托加大捷

第二届大陆会议发布决议,将包围波士顿的民兵组成大陆军。6月15日,大陆会议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3月,经过长期激战,大陆军占领了多尔切斯特高地,整个波士顿城及其港口都处在了大陆军的炮火射程之内。3月17日,英军自动放弃了波士顿,大陆军开进这座城市。

为了镇压大陆军,英军将战略重心放在了哈得孙河和普兰湖一线,妄图把大陆军的活动中心新英格兰与中南部殖民地分割开来,而这里的战略要点就是纽约城。由于众寡悬殊,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兵败纽约,但他旋即率军袭击了普林斯顿,重创英军两个团。1777年9月26日,威廉·豪率领英军占领费城。萨拉托加大捷中的华盛顿

在费城陷落的时候,驻扎在加拿大的英军在约翰·柏高英的率领下南下,试图和威廉·豪会合,实现对北方的控制。1777年6月,柏高英分兵两路从加拿大出发,一部由他亲自率领,由普兰湖至泰孔德罗加,然后经乔治湖抵达哈得孙河;另一部由巴里·圣莱杰率领,直扑莫霍克河谷。

英军的行动为华盛顿所察觉,他调兵遣将迎击来犯之敌,先后派出本尼迪克特·阿诺德、本杰明·林肯和丹尼尔·摩根支援北方军司令菲利普·斯凯勒。9月13日至14日,柏高英率军渡过哈得孙河,进逼奥尔巴尼。此时,大陆会议任命新英格兰的霍雷肖·盖茨出任北方军的总司令。9月19日和10月7日,大陆军先后在弗里曼农庄和比米斯高地重创英军,英军损失惨重。10月9日,柏高英率领英军撤退到萨拉托加。这时,大陆军切断了英军的粮草供应和退路,远在费城的威廉·豪救援不及。10月17日,柏高英率领6000名英军投降,萨拉托加战役以大陆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决战约克敦

萨拉托加战役之后,受到沉重打击的英军为了集中兵力,主动放弃了费城,回撤纽约。大陆军虽然试图在途中截击英军,但未能得手。这样一来,整个北方战局进入了相持阶段。

但经过一番激战后,英军占了上风。1780年5月12日,林肯率领南方的大陆军5000余人向英军投降,这是独立战争中大陆军最惨痛的一次损失。随即克林顿率军返回纽约,留下康华利率领7000英军继续向南方展开攻势。8月16日,坎登之战中,盖茨率领的大陆军被英军击败。8月18日,托马斯·萨姆特率领的民兵被英军打败,南卡罗来纳陷落。这时康华利乘胜进军,侵入北卡罗来纳。10月,帕特里科·福格森率领的英军在王山受到民兵重创,英军进攻北卡罗来纳的计划受挫。1781年1月17日,摩根率领大陆军在民兵配合下,重创英军,剩余的英军在巴纳斯特·塔尔德率领下投降。

3月15日,格林以4500人的优势兵力在吉尔福德狙击英军,获得胜利。这时,英军南方部队的总司令康华利率军退回威尔明顿,试图北上与克林顿派遣到弗吉尼亚的英军会合。

康华利撤退到弗吉尼亚之后,驻扎在约克敦,但是康华利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地方极易受到海、陆两面夹击。华盛顿抓住这个机会,制订了美、法联合围歼康华利的计划。

康华利在约克敦坚守数周之后,于10月19日率领7157名英军向华盛顿投降,约克敦战役以大陆军的胜利而告终,独立战争胜利结束。英军在约克镇向大陆军投降1781年10月19日下午2时,英军在约克镇向大陆军投降,其队伍长达2000米。

公元1732年—公元1799年

人物:乔治·华盛顿 地点:美国 关键词:美国国父

美国国父华盛顿

作为一位杰出的将军,华盛顿一生戎马倥偬,将英国军队赶下了大西洋;作为美国的开国之父,华盛顿又为美国的百年宪政奠定了基石。打破一个旧世界需要勇气与胆魄,建设一个新世界却需要耐心与智慧。毫无疑问,华盛顿融胆略与智慧于一身,不愧是美国人民的伟大国父。移民后代

1732年2月22日,乔治·华盛顿出生在弗吉尼亚州,是奥古斯丁·华盛顿的第三个儿子。华盛顿家族在英国声望非凡,其祖上曾担任过不同的官职。随着家业的衰败,1657年华盛顿的祖父约翰·华盛顿移民弗吉尼亚。7岁到15岁的时候,华盛顿断断续续地在本地教堂和威廉斯先生那里学习,尤其是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对计算、测量相当精通。华盛顿的长兄劳伦斯·华盛顿曾经担任过英国步兵团的军官,参加过战争,这在年幼的华盛顿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1743年4月,华盛顿的父亲患病去世,劳伦斯担负起了对华盛顿的教育任务。在兄长的教诲和熏陶下,华盛顿的求学生涯得华盛顿铜像到了继续。此时,他对一个新生的知识——土地测量学产生了兴趣,并且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16岁的时候,华盛顿开始担任土地测量员的工作,与劳伦斯的内弟乔治·费尔法克斯一起踏上了土地测量的旅途。1749年夏季,由于在土地测量工作中表现突出,华盛顿被正式任命为政府认可的测量员。

正当华盛顿在兄长的带领下成长的时候,他的哥哥劳伦斯突然罹患恶疾,在34岁的时候去世,将遗产交给了弟弟。

此后弗吉尼亚殖民政府为了扩大民团,将弗吉尼亚划分为四个区,华盛顿毛遂自荐,自愿担任北峡地区民团副官的职务。1753年2月,21岁的华盛顿被正式任命为弗吉尼亚北峡民团少校副官。战争中的华盛顿

1754年,弗吉尼亚总督罗伯特·丁威迪派遣刚升为中校的华盛顿,率领弗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驱逐渗入进来的法国人。在俄亥俄谷地,华盛顿依靠印第安人的帮助包围了一个法国人的侦察队。在短暂的战斗之后,这些法国人非死即伤。这是华盛顿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战斗,但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军事指挥才能。

1755年,让华盛顿施展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了。政府组成了远征军,开赴俄亥俄谷地夺取俄亥俄河交汇岔口的“迪凯纳堡”。华盛顿自愿参加了这次远征。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中,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指挥官也阵亡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华盛顿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敢,在枪林弹雨中亲自操作发射炮弹。最后,华盛顿毫发无伤平安归来,一时之间成了弗吉尼亚的英雄。1758年,他参加了英军的另一次远征,成功地将法军驱离了迪凯纳堡。华盛顿手按《圣经》宣誓华盛顿手按《圣经》,宣誓就任美国首任总统。

然而在弗吉尼亚总督丁威迪看来,作战英勇的华盛顿未免有些功高震主了,因此他便经常故意刁难华盛顿。1759年,华盛顿辞去了军职,回到了弗农山庄,开始过上了绅士和蓄奴主的生活,并且担任了弗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

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前往费城,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由于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爆发,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马萨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权力。莱克星顿和康科德之战后,华盛顿身穿军服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表达了自愿带领弗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马萨诸塞州的代表约翰·亚当斯推荐他担任大陆军的总司令,并称他拥有“担任军官的才能……极大的天分和普遍的特质”。

1775年6月15日,大会正式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华盛顿欣然接受了这个职位。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华盛顿这样写道:“愿上帝保佑,我接受这一职责会有利于我们的共同事业,不会由于我的无知而有损于我的名誉。我可以在这三点上做出保证:坚信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如果这些都不能弥补能力和经验的不足,我们的事业就会有失败之虞,我个人的名誉也会扫地殆尽。”

华盛顿对大陆军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并带领他们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1781年10月,华盛顿率军取得了约克敦战役的胜利,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3月,华盛顿召开了一次会议,并在会上做了激动的发言——听众们为之动情,因为是他拯救了国家的命运,为美国人民争得了自由。

1783年,《巴黎和约》签署之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华盛顿以大陆军总司令的身份解散了大陆军。在新泽西的洛基山脚下,华盛顿向与他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12月4日,华盛顿在纽约市发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说。随后,华盛顿回到了家乡,潜心农事,生活恬静。但作为一个爱国者,他无时无刻不思考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1781年,华盛顿和罗尚博伯爵在约克镇视察军情。美国首任总统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积极参与宪法的制定,并在第一次会议时当选为制宪会议主席。1788年11月,随着宪法的正式生效,一个新兴的邦联国家在北美正式诞生。根据宪法规定,国会立即通过决议, 定于1789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三由美国人民推选总统候选人。最终,华盛顿以选举人全票(69票)通过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则当选为副总统。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的总统就职仪式在纽约隆重举行。

上午9时,各教堂举行庄严的祈祷仪式,祷告上帝降福于新政府。中午12时,华盛顿身着礼服,登上国会派来的专用马车,前往联邦大厦。在宣誓仪式上,华盛顿手捧《圣经》,庄重而清晰地宣读誓词。接着,华盛顿向参众两院宣读了就职演说,这篇演说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担任总统以后,华盛顿任命托马斯·杰斐逊为首任国务卿、亨利·诺克斯为陆军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财政部部长、约翰·杰伊为大法官,埃德蒙·伦道夫为总检察长。这些人物在独立战争和制宪会议中功勋卓著,现在在新的政府中,他们又成了华盛顿的得力助手。

在处理总统与国会的关系上,当时宪法规定,总统缔结条约的权力必须根据参议院的意见或者取得众议院的同意。1789年8月,华盛顿为了与南方的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亲自前往参议院征询意见。但在他宣读文件时,由于会议大厅外人声嘈杂,议员们在没有听清楚的情况下议论纷纷。面对这样的情景,华盛顿拂袖而去。在第二周的周一,华盛顿派秘书给议会送去了一份详尽的材料。此后,华盛顿再也没有去参议院当面听取意见,这成了美国总统历代相承的惯例。而在处理总统与各部部长的关系上,华盛顿则不自觉地促成了美国内阁积极讨论问题的制度。

在汉密尔顿的努力下,美国的财政问题得到解决;在杰斐逊的努力下,美国的外交开始走上正轨。这两个得力人物成了华盛顿的左膀右臂。然而,随着两人地位的提升,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在政治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在政坛开始出现了拉帮结派的局面。这是华盛顿最不愿意看到的,他尽力在两人之间周旋,以便化解两人的恩怨——在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眼中,华盛顿是再公允不过的裁判了。

4年任期很快就过去了,华盛顿很想退出政坛,但是内阁对立的双方都希望华盛顿连任。经过思想斗争,华盛顿最终同意连任总统。1793年2月13日,华盛顿以全票被选为第二届总统。告别政坛

在第二届总统任满的前一年,华盛顿着手准备告别演说,并发表在费城的《美国每周新闻报》上。这篇演说词的发表,在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政府要员们普遍感到惋惜和震惊。但大多数报纸对总统主动引退都加以赞美。原来想攻击他有权力欲的反对派,这一下也无话可说了。

1797年3月15日,华盛顿的马车登上了前往弗农山庄的车道。虽然归隐了,华盛顿仍未完全忘却国事,他真心希望自己创建的合众国日益强大。此间,陆军部长麦克·亨利等人曾经向他通报国事。继“XYZ”事件之后,美法关系又紧张起来,一度发展到一触即发的地步。1798年7月4日,政府为了加强统率作用,授予华盛顿中将军衔,并任命他为美军总司令,这是唯一担任这一职位的前总统。他接受这一任命的条件是,只有在遭到入侵的情况下他才上战场,而且他对总参谋部的组成具有批准权。幸运的是,事情和平解决了,没有宣布的“准战争”只限于海军冲突,华盛顿没有重新骑上战马。华盛顿画像美国首任总统,两届任期后自愿归隐家乡。华盛顿被尊为美国国父,是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此画现藏于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

1799年12月12日,在家中的种植园散步归来之后,华盛顿突患疾病,虽然经过了耐心的治疗,但于事无补。12月15日,这位美国国父在弗农山庄溘然长逝。华盛顿逝世的消息迅速传遍美国,举国哀悼。正在开会的国会休会一天,全体议员和工作人员佩戴黑纱。后来国会还发表了一个公开悼词。

18日,华盛顿的葬礼在弗农山庄举行。总统亚当斯派特使加急送来悼唁函,还运来了11门礼炮,准备鸣炮致哀。

华盛顿的遗体安葬在庄园上家族的老墓地里,葬礼简朴而庄重,一切只限于弗农山庄以内,完全符合华盛顿的遗愿,不用悼词。

为了纪念这位伟人,新建的美国首都以华盛顿名字命名。200年来,美国共有100余个城镇以华盛顿命名。独立战争后,华盛顿在家赋闲。

公元1789年—公元1830年

人物:路易十六 地点:法国 关键词: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的召开为第三等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平台,法国旧制度的种种弊病,在人民的呼声中显露无遗,人民对权利的要求如同溃堤洪水一般奔涌而出。巴士底狱这个封建王权专制的堡垒被攻破,路易十六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当国民会议宣布废除封建特权之时,革命已经开始了。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5月4日,三个等级的代表来到巴黎,其中有600多位第三等级身着黑色礼服的代表,285位贵族和308位教士。这是自1614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会,人们期待这次会议能够将法兰西带出泥沼,走向光明的未来。

第二天,路易十六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教士们坐在梅尼大厅的右边,贵族居左,而第三等级坐在中间。当路易十六到达会场的时候,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不过人们最想知道的是路易十六的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路易十六画像路易十六于1774年成为法国国王,1793年被处死,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处死的国王。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时的情景

路易十六的开场白还是非常有煽动力的,他说:“我期待已久的会议终于召开了,我非常荣幸能将各个阶层的代表请到这里来。虽然三级会议已经有很久没有召开了,但是我认为这种传统的会议能够为我们这个王国带来新的力量,它可以为这个国家开辟幸福的源泉。”但是这只是路易十六的客套话,他整篇讲话的主旨是向各个代表“哭穷”,希望三个等级能倾囊相助,帮助政府解决财政难题,对于各个等级期待已久的政治改革却不置一词。

最后,路易十六希望三个等级能够和衷共济,共度时艰。即便各个等级代表对国王的讲话并不满意,还是给了他掌声。路易十六讲完之后,轮到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辞,他首先把路易十六吹捧了一番,然后便为三级会议“定调”:各种决议必须经过三级会议自愿同意和国王的批准方能生效。同时这位掌玺大臣也为三级会议的议题画了一个圈——只能讨论税收问题、新闻出版问题,还有民法与刑法的改革问题,除此之外,一概不许讨论。

会议开完第一天,事实上就已经误入歧途,政府没有完全理解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政府身处困境之中,三个等级的代表是立法者,而非为路易十六敛财的经纪人。如果政府能够开诚布公地赋予这些代表们以真正的权利,也许会形成一种新的政治体制,避免血腥的革命。令人惋惜的是,政府不但没有一个改革的蓝图,也没有改革的诚意,包括路易十六在内的一些权贵头脑也一团糨糊。路易十六如果是一个行事果断的君主的话,也许情况会好一些,可是他完全在内克尔的改革派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保守派之间摇摆不定。一些大臣希望在三个等级之间制造矛盾,他们最想看到的结果是三个等级之间内斗不已,只拿出钱来就可以了。

由于第三等级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他们希望以人头计票,而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则要求按照等级计票——如果教士和贵族联手,就可以否决第三等级的任何议案。第三等级要求三个等级在一起开会,而教士和贵族则要求各自开会。虽然贵族和教士对国王也大为不满,但是此时他们却成为国王的暂时盟友,一起反对第三等级。

第三等级要求对代表的资格进行审查,却遭到其他两个等级的反对。这是因为如果共同审查资格,那么就要在一起开会,表决时按照人头计票,第三等级肯定占据上风。三级会议变成了资格审查的拉锯战,教士与贵族等级中有些人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也坚持与第三等级一起开会。

在僵持之中,第三等级的力量得到壮大。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的资格审查完毕,在西哀士的建议下,第三等级成立了国民议会。第三等级自认为是法兰西人民的代表,由于第一、第二等级拒不参加资格审查,他们就无缘进入国民议会。到6月17日,三级会议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革命前夜

1789年6月17日,国民议会成立之后,法兰西朝着革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民议会很快便行使自己的权力,宣布立法权不可分割,既然第一、第二等级不愿意参加国民议会,那就将其排除在外。为了稳定局势,国民议会开会期间,暂停征收税赋,并且成立专门委员管理日用品,保证人民的需要。

形势的发展超出了权贵们的预料,那些贵族本想借机对国王施压,以获得更多的权力,没想到让第三等级捡了个漏子。虽然贵族与国王之间矛盾不断,但是他们都不打算废除等级制度。而如今第三等级的国民议会是要重新制定宪法,此举威胁到权贵们的利益,于是很多贵族又变成了国王的盟友。

路易十六是个优柔寡断的国王,他不辨好坏,什么话他都听。为了让内克尔的“忠言”远离路易十六,权贵们怂恿路易十六外出巡游。王公贵族们希望路易十六出来维持局面,以王权压制国民议会的行动。内克尔则希望国王作为各个等级之间的调解人,在增税问题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