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我们为什么需要和陌生人说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08:17:40

点击下载

作者:小荻老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破冰——我们为什么需要和陌生人说话

破冰——我们为什么需要和陌生人说话试读:

其他

这本书,

送给那些愿意把心事讲给我听的,

年轻朋友们。

你如何看待陌生人?

我不会戴上“第一印象”的眼镜去看待一个陌生人,即便他在外观的某些细节上有些超出我的喜好。相反,我更乐于在他身上找到我在意的或者闪光的地方,也许这样在结交的过程中能让双方都更为舒心。——南泽,乘着90后的浪,即将被00后拍死在沙滩上;崇尚自由、热情和一切美好,一个依然容易被世间美景感动的人

作为一个“被”社交选手,我感觉大部分情况下“陌生人”这个词听着就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除非提前知道以后有可能发展成熟人,否则我对陌生人都是三分警惕七分试探,只有在不得不面对或者被对方的某些地方吸引的时候才会接触他们。——果茜,大二学生,社交被动选手,热衷语C

陌生人就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现在的自己。因为他不了解你的过去,只关心你现在的呈现,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他的反馈或许比熟人和亲人更有参考价值。

在接触陌生人之前,我们已经传递了足够多的信息给他,如形象、气质、举止和谈吐。哪怕是线上接触,比如微信,昵称、头像和朋友圈也已经给他留下了第一印象。

多认识一个陌生人,就多了解现在的自己一些。多照照镜子,有益无害,我们总是要走出去的,活在当下,面向未来。——灶子龙,90后,爱折腾,一个永远在逐梦的路上的精灵,专注个人品牌咨询,想找个人环游世界

认识陌生人,犹如人生的“第一次”,你会害怕,但你也非常期待。生活久了,你会发现曾经的陌生人将会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勇敢一点,靠近一点,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他、不一样的自己。——哈林,90后,热爱运动、读书的健身男,死磕自己、娱乐大家的傻小子

我不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因为我不知道下一个认识的他,是不是就是能够陪我走完一生的人。如果我错过他,我会后悔莫及。但是对于破冰过程本身,我是稍有畏惧的。因为在不了解一个陌生人的性格、品性之前,我很难判断他是否属于自己心目中“值得交往”的类型。——拾茶,高二学生,认为自己是个蛮合群的人,爱好是听相声

陌生人就是电影里面的路人甲乙丙,你不认识也不在乎,不关心也不在意。对他们的记忆也就是惊鸿一瞥,仅仅停留七秒。七秒是鱼的记忆,也是我们对陌生人的初步印象。若七秒得以篡改,那我们和陌生人肯定就有了交集。——古月先森,90后,狂野与细致并生的年轻大叔,放荡不羁的上班一族,热爱旅游

所谓陌生人,也就是与他一开始没有交集而已,一旦有了持续的交集,就会慢慢熟悉,逐渐脱离“陌生人”的标签。所以对我来说,接触的时候只需要礼貌性地表达善意,至于之后是否有进一步交流,能否脱离这个标签,那就全都随缘了。——三缄其口,大一学生,一个自认交际圈挺广泛的段子手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熟悉的人始终占少数,绝大多数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陌生人。但是所有的熟人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从心底拥抱陌生人,也就拥抱了整个世界。——蒿淼,80后,营销、运营、人资、咨询多重身份的互联网老鸟

我觉得陌生人是一个比熟悉的人让我更愿意敞开心扉、更愿意聊天的人。在陌生人那里,我可以根据我想要在他心目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去定义自己,我可以让自己展示出熟悉的人往日看不到的另一面。——PP,90后,热爱户外活动,有一颗汉子心,灵魂一直在追寻看不完的美景

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陌生人是容易且合理的,在没有接触之前,你根本想象不到对方是善还是恶。从网约车惨案到拐卖悲剧,都是陌生人带给我们的恐惧。但我宁可相信人性,在扣下扳机之前,不惧以最大的善意去相信陌生人。——张神奇,00后,曾为“玩物尚志封面人物”,专注研究一切没有用的东西,“梗图”的集大成者

推荐序

认识小荻老师是在三年前,她是一个特别好玩又善于沟通表达的人,弯弯的笑眼特别有感染力。

线下的时候,我总是那个在人群里沉默不语的人,而她能够在一群陌生人中迅速破冰,把场子炒热,让一群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玩也不尴尬,最后还能让彼此看到身上的闪光点。

去年,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全国巡讲时谈到,在这个时代,假如我们想获得新知和快速成长,就需要多去接触陌生的人,而不是跟你身边已经很熟的人混得更熟。因为你与你身边的人已经很熟了,你们的思维方式、能够获得的信息、朋友的圈子都有高度的重合,很难有真正的“新知”了,只有那些与你不熟的人,跟你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才能真正帮你拓宽视界。

虽然知道接触陌生人是件很不错的事情,但是我依然很难往前一步。在自己的交友舒适区,小心翼翼地紧闭心扉。我想大部分人所遇到的大部分困难其实跟我一样,不是来源于“我不会”,更多的是“我不想”。

而像一个充满能量的小马达的小荻老师,风风火火地组织了一场“Hi,陌生人,我想和你聊聊”的线下活动,让屏幕背后的ID走到线下做真实、有温度的交流,反响特别好。

后来她还在线上组织了一场“撩”大咖公众号的打BOSS活动,让不敢表达自己、不会主动连接的学员们去尝试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大V的公众号后台留言,如果大V回复了并愿意加微信私聊,就表示打BOSS成功了。在活动中,学员们遇到的各种沟通问题也显现出来,小荻老师耐心地一一对他们进行指导,结果成功率大大提升。西格蒙·弗洛伊德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言语与魔法起初是同一件事儿,直到今天,言语仍保持着它绝大部分古老的魔力。通过言语,我们可以给别人带来极度的喜悦或深度的绝望。活动结束后很多人反馈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语言的魔力。

现在很多人都很宅,习惯被动交友,不会主动出击。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小荻老师对陌生人之间交流破冰的自己的理解。她觉得在一段关系中,主动的那个人其实是最幸福的人。没有尝试,你不会知道朋友出现在什么地方,也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每个人都渴望朋友,哪怕是有社交恐惧的人。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中,绿洲的创造者、极度社恐的詹姆斯·哈利迪在给帕西法尔彩蛋的时候说的那样,“哪怕现实令人恐惧和痛苦,但只有现实中我们才可以享受美餐。因为现实才是真实的。”

人人都希望被世界温柔相待,这和我们的情感需求息息相关。在未来,拥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将很容易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因为他们的能力会很容易与他人产生联结,而联结也正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最重要的方式。正是这样的联结和关系,让人们产生合作、产生情感、产生交流、产生价值。

别把自己的社交圈放在手机里,忘了身边更大的世界。邻三月橙为创始人,妈妈点赞创始人

自序

2019年4月,我最后对书稿进行修改的同时,也找了一些朋友提前阅读。一方面想看会不会依然存在一些我自己没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给我一些真实的反馈。

我故意找了一些比较理性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熟悉度的朋友来看,他们中大部分与我都只有一面之缘,甚至有几位只网上聊过天线下根本就没有见过。令我惊讶的是,他们中有一半人是拿到书稿后“一口气”看完的。这让我特别欣慰,觉得这么长时间的辛苦和努力都值得了。(他们的简评在书的最后可以看到。)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个逐字看序的选手,为了让你看得更有效率,我先来告诉你这篇自序里都有些什么。

1.写书的故事;

2.建议的阅读顺序(这部分建议一定看看);

3.致谢;

4.书里的彩蛋。【写书的故事】

2017年初,在萧秋水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我开始准备写这本书。八个月后,写作进度终于从第一章突破到第二章,我写得异常艰难。

那个时候,对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我一直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在本书第四章的模型中会提到,一件事的思考顺序应该是从目标开始,紧接着是对象,最后才是具体的内容。而在那个时候,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出书可以系统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带着这样的初衷和一种类似“著书立传”的心情,我写第一章的开头就写了七遍,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比如《信息论》——真的很艰涩啊!

2017年10月,我参加了深圳李翔老师的阅读训练营,他在第一课就分析了书的种类:有大量的书籍讲HOW,告诉人们怎么解决问题;少量的书籍讲WHAT,传递知识,告诉人们世界的样子;极少数的书籍讲WHY,分析表象背后隐藏的真相,告诉人们世界运行的逻辑;当然也有什么都不讲,只分享故事的,比如小说、散文……

听完他的课,我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我写得这么艰难的原因——我的书是按照WHY的方式写的,当然写不出来,至少在我当前的阅历和研究深度之下,写不出来。

我迅速调整了写作逻辑,大致按照70%HOW、20%WHAT、10%WHY的比例组织内容。这一次我写得快多了,只用了16天就完成了书稿。

但是关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我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这到底是一本能够帮助谁解决什么问题的书呢?我捂着书稿思考这个问题,这很耗时费力,时间一下子就到了2018年10月。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了很多关于社交、关系、沟通、逻辑的书,而我的一门企业内训课程“如何管理90后和95后”意外地受欢迎起来,这让我很好奇。

认真梳理了以往的咨询案例之后,我发现70后和80后特别愿意多花点时间跟我咨询,我经常帮助他们梳理逻辑,比如各种报告、课程、演讲、路演的逻辑,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提到年轻的新人越来越难管。

而90后、95后甚至00后的朋友们则非常愿意问我问题。他们会在各种场合向我发问,比如在我去活动现场做嘉宾之后,在网上分享之后,在线上课程的评论区,在知乎、微博、简书的私信里,以及在公众号后台,等等。而出现频次最高的问题是:

怎么跟别人聊天而不把天聊死?

排名第二的问题是:

我跟我领导关系不好,没法交流怎么办?

我回答了问题后有时候会推荐一些书籍给他们看。他们觉得那些书很好,但不是特别爱看。大部分就是买回来看了一眼就放在角落里吃灰,偶尔急用的时候才翻一翻。

有一天跟我的朋友老胡聊天时聊到了这些现象,我突然有了灵感——为什么不写一本年轻朋友们爱看的书呢?明明我最擅长的就是切换视角,用不同人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去解释相同的道理,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

终于,我找到了“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意义:这就是一份礼物,写给那些愿意信任我、把他们的心事讲给我听的年轻朋友们。他们会在这本书里找到很多困惑的答案或者启发,尤其是关于思考、意义、关系、逻辑。

怎么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怎么同时照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感?为什么长辈(领导、父母、亲戚)无法理解我们?我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别人总会误会?有没有一种“肯定管用”的沟通逻辑和思考方式?如何应对别人的拒绝……

当然,除了解惑,那些亲测好用的方法,我也都一并写进了书里——就是我平常回答问题和做咨询的时候经常用的那些。【如何阅读这本书】

我会建议你先看一眼目录,再回来看这个部分。

建议的阅读顺序有三种:

1.如果你是基于朋友推荐、封面好看,或者仅仅是好奇我写了什么才拿起这本书,那么不妨就按照当前的顺序阅读,这会很像一趟旅程,沿途有着未知的风景。我期待你跟我分享最终的收获。

2.如果你心里有明确的困惑、要解决的问题和迫切想要提升的地方,你可以从对应的章节开始看。

第一章关于人性。如果你对某个人或者人群的行为特别想不通,建议从本章开始。

第二章关于关系。如果你渴望为某段关系破冰,对某个人或某些人表达善意或希望获得善意,建议阅读本章。

第三章关于表达。如果你希望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避免误会,请一定要认真阅读本章,它能帮你避开各种坑。

第四章关于沟通逻辑。如果你急需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或者学了很多方法但并没有什么用,这一章一定能帮到你。

第五章关于价值。如果你找不到自己做某件事或者个人发展的意义,这一章会给你启发。

3.如果你已经阅读过大量的书籍,有着自己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型,则建议的阅读顺序是:第四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这会更符合一个思维模型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只不过这样的阐述顺序太过于理性,情感上相对不容易被人们接受。【致谢】

以下排名当然是分先后的,大致按照影响我人生走向的时间顺序排列。

感谢秋叶大叔、萧秋水老师和李海峰老师,在我做自由职业者的道路上持续地给我支持、鼓励、动力,以及“敲打”,其中“敲打”是最重要的。

感谢土豪群,包括猫叔(剽悍一只猫)、邻三月、易仁永澄、彭小六、KK花花、胡一刀、张小桃、沈小怡、飞鱼船长、南方锈才、汤帅、花生、蔬菜先生、唐青梅、梁筱琦、一宏等在内的19个人,大家互相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在我没有能量想要放弃的时候,一想到小伙伴们,我就坚持扛了过来。

感谢汪宇石老师,还是叫老汪吧,在我每一次转折期都帮我做及时的梳理,帮我发现在那个阶段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帮我找回自信。

感谢李翔老师,将我从牛角尖里拯救了出来,还给这本书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感谢老胡,没有他的坚持和督促,可能真的没有这本书了,也祝他的新书《流量黑洞》大卖。

感谢好哥们南方锈才和汤帅,他们像怀疑官一样多年来坚持质疑我的很多观点,迫使我深入思考并发现了更多真相。比如90后并不在意交很多朋友,但他们希望知道假如有一天想要社交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感谢叶小鱼,让我了解了很多事情没有那么难,也有很多事情比我想的难。

感谢陈勇,在我状态不佳的时候拉着我聊目标、聊成果、聊运营,愣是帮我找出了方向,不愧是转化率的特种兵。

感谢熊太行老师,他的寥寥数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鼓励和信心。

感谢青年志,让我了解了更多年轻人的状态和喜好。我身边的年轻人真的如他们所说的像猫一样,可以互相取暖,但依然希望互不干扰,彼此独立。

感谢在行,是他们的平台打开了我另外的世界。【书里的彩蛋】

我希望你在拿到这本书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有愉快的心情,但我一直没有想到除了把文字写得更加浅显易懂、设计更漂亮的封面、使用手感更好的纸张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直到有一天,朋友寄了他的一本新书给我。

在窗边的沙发上坐下来,我翻开书看了两眼,然后放下书,拿出耳塞,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了音乐播放器……

对啊!看书当然还要有音乐啊!

于是,我在书里增加了精心为你准备的歌单,列在每章的章首页上。我准备了两个版本,有安静一些的“纯享版”和欢乐一些的“活力版”,总有一款会是你喜欢的。

另外,在每章的章尾,我都准备了本章所用到的工具和模型,方便你打印、收藏和使用。关注公众号小荻老师,回复对应的关键词,就可以方便地下载啦。相关的用法都写在上面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啦,在这本书的开头,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它当然不够完美,会有瑕疵,就像我们的人生总会有遗憾一样。但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够一起努力、共同成长!我希望你也能把你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在公众号里等你。

壹 WHY 你为什么【需要】和陌生人说话

我为你准备了伴书歌单,希望这些音乐能为你带来好的心情。

本章的歌单名称为:世界的温柔因你而在。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中搜索歌单名称,就可以听到。

先导篇 给我们启发的人,通常不是熟人

“我估计,我今年换工作是没指望了。”

2013年6月的某日,结束了一天毫无波澜的工作,在网上跟朋友哀叹的时候,我完全不会想到,接下来三个月发生的事情将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在我妈妈的眼中,2013年本该是尘埃落定的一年。那一年的7月,她终于正式退休,带着所有的家当,从大西北的老家翻山越岭一路南下,来到三亚跟我和小姨,还有当时在帮我小姨带娃的外婆会合。

她为此筹谋多年。事实上,在2013年正式退休前,她就已经想办法拼凑了多年来积累的各种假期,趁着过年的机会,直接带着几乎所有家当行李和养了十年的狗,来三亚长住,只等7月份回去办手续。

她很开心,觉得终于松了一口气,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憧憬。

到了7月,我得到一个参加室内拓展培训的机会,为期三天。在一个肢体冲突比较激烈的活动中,我扭伤了腿。没怎么肿,有一些疼,只是腿的用力总感觉不大对劲,但我也没太在意,还是参加完了整个培训。

回到三亚后,我请假去骨伤科特别好的解放军四二五医院检查。医生查完警告说:“你怎么还能到处晃荡呢?腿不想要了?赶紧收拾收拾准备做手术!”

我费了点劲儿终于搞明白了“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理和后果。韧带就是平时我们啃骨头的时候会咬到的“筋”,是负责关节稳定性的,这东西很有弹性,但唯一比较糟糕的是,“筋”不会自己生长,一旦断了,就只能用人工的方法替代,属于不可恢复性损伤。

手术很成功,我也恢复得很快,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就敢拄着拐到处溜达了,和有些手术完一个星期还不敢下床的病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术后一个星期,医生在查房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暗示我,恢复状况不错,可以回家自行休养。

医院床位紧张,尤其是骨伤科的床位更加“紧俏”,我很理解。但当时我的实际情况非常尴尬。妈妈回去办退休手续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小姨因为业绩出色被公司奖励出国旅游,正带着外婆和孩子在国外“潇洒”。假如我在这个时候出院回家,不但没人照顾我,我还得照顾我家的狗。

这一天,我又一次被医生暗示。躺在床上正纠结的时候,电话响了。

电话那一端是深圳的一名猎头,她说在某网站上看到了我的简历,问我最近有没有去深圳的打算。

我突然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启发,对呀!我可以重新考虑换工作的事了呀!

换工作的念头源于一年前,2012年的春节之后。

那一天我百无聊赖地刷着微博,私信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奇怪的人,叫“悉达多酋长”。他说他是做个人潜能开发的,看我的微博昵称是“潜力培训师”,以为是同行,就想跟我聊一聊。

鬼使神差地,我们聊了很久,他的思想和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毕业近四年了,可我依然对于未来毫无想法,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知道将去往何处。但酋长那天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他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无论如何,一定要去一线的大城市看一看。

看一看多没劲啊!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城市,感受一个城市,走马观花是不行的,一定要在那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沉浸其中,你才能深刻地感知这个城市。

一线大城市,北上广深。曾经去北京找过工作,曾经去上海会过朋友,曾经去广州参加过培训,那么唯一还没有去过的就是深圳了。

于是,我在一些招聘网站上更新了简历,写着“意向深圳”。

2012年的时候,培训部门只有我和主任两个人,如果我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培训就更不好做了。好在我们很快就有了新的同事,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我和主任一起把新同事带起来,等他们走上正轨可以独立工作了,我就辞职。

这一等就是一年。

2013年过完年,我们的三位新同事在三月、四月、五月陆续离职,又剩下了我和主任两个人。“我估计,今年换工作是没指望了。”

我绝望地跟朋友吐槽。

可是我的手术迫使新同事们必须要习惯没有我的状态,那两个月他们进步神速。

那个猎头絮絮叨叨地说着她从哪里看到了我的简历,现在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机会,为什么她觉得这个机会跟我比较匹配……我跟猎头说下周我可能会去深圳,她很开心,说跟企业那边确认一下时间,再跟我联系。

听到我说不出院,但是请十天假,期间床位别人可以用的时候,虽然医生觉得莫名其妙,但毕竟腾出了床位,最终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

把拐杖换成了腿部的支具,联系了深圳素未谋面、只是在网上聊得很熟的网友,商量好住在她家之后,我买了往返深圳的票。

五年过后,当别人再次问我为什么会来深圳的时候,谁能想到,当初就是两个陌生人给了我启发,让我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呢?

不仅如此。回头看五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惊讶地发现,我的每一次重要的选择和决策,都是从不熟的人那里获得了灵感。

我决定把兴趣培养成技能,是因为在网上找到了秋叶大叔的一套PPT,深受启发。

我开始讲微课,源于偶然间在QQ上看到有人在用当时还没有卖给百度的传课网,好奇心驱使我去讲课试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因为PPT技能被人熟知,也因此把自己挂上了在行(一个知识技能共享平台,人们可以在平台上一对一约见行家,解决困惑),成为一名在行的行家。

有一次,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约了我的在行咨询,他做好了融资BP(计划书)的PPT,但总觉得不太满意,想听听我的修改意见。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初夏的热力已经初见端倪,我们约在星巴克见面,简单寒暄点了咖啡之后,他从背包里掏出了他的电脑。

那个PPT做得特别精致、高端、大气、上档次。扪心自问,我是做不出这么高级的PPT的。能做出这么漂亮的PPT的人,在我心里屈指可数。我一边觉得后背发凉,一边寻思着,是不是应该转给汤帅(一个在我心里能做出如此漂亮的PPT的“大神”朋友)来指导。

可是,毕竟在行是个先付费平台,也就是说,客户来之前已经掏过钱了,为了让他不那么失望,也为了让我自己显得不那么怂,我决定努力拯救一下。

我问他:“您这个PPT讲的是什么内容?我对您的行业不太熟,要不您先给我讲讲?”他说好,然后磕磕绊绊地给我讲,但半天也没讲清楚。我问他为什么每一页PPT上要放这个内容,前一张和后一张的联系是什么,他却支支吾吾也说不明白,后来直接说别人给的模板就是这样子。

在那个时刻,我目瞪口呆,也许是多年做培训的经历让我习惯了顺畅的表达和讲授,我不曾想过,会有一些人,拿着这么精致的一个PPT,却讲不好。

我发现,除了讲PPT的时候有些啰唆和磕巴外,他和我聊天还是很顺畅的,不至于不会表达。

那一天,我们一起梳理了BP的逻辑,我帮他串好了应该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但对于PPT本身完全没做修改,只是给出了调整顺序和内容的建议,让他回去自行处理。

他很心满意足,千恩万谢地走了。

其实他不知道,我也非常感激他。通过他我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PPT不好,未必是美观问题,也许从底层逻辑的构建上、从内容模块的顺序和演绎方式上,就已经出了问题。

后来,我将自己努力的方向从PPT的逻辑梳理,慢慢调整到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的逻辑,最后到关系破冰的逻辑上。

从那之后,我也尝到了跟陌生人交流的甜头,我开始愿意跟越来越多的陌生人交流,不同年龄的,不同行业的,不同职位的,带着不同困惑的,还有朋友圈里长时间没有交流、不知道近况的人,我也常找机会跟他们聊一聊。

我几乎能从每一次交谈中获得惊喜,甚至我后来有两份有趣且让我收获良多的工作,都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提供给我的。

去年,我偶然间看到一份数据说,现在人们获得的跳槽机会其实有70%来自轻度社交关系,就是那些你知道但不熟的人。

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跟陌生人交流有这么大的魔力,直到2017年4月,参加超级个体全国巡讲(深圳站)时,听到古典老师在台上演讲说的话,我才终于醍醐灌顶。

他说,在这个时代,假如我们想获得新知和快速成长,就需要多去接触陌生的人,而不是跟你身边已经很熟的人混得更熟。因为,你与你身边的人已经很熟了,你们的思维方式、能够获得的信息、朋友的圈子都有高度的重合,很难有真正的“新知”了,只有那些与你不熟的人,跟你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才能真正帮你拓宽视界。

就像我还是个职场菜鸟,在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根本没有什么方向的时候,选择从三亚来到深圳,换掉了身边所有熟悉的一切,于是我获得了新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当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待了很久的时候,常常忘记,我们能够看到的世界只是这个大世界里很小的一个部分,只有当我们有机会从别人的角度、以别人的方式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突然发现它新的样子,获得启发,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受到一些挫折,包括不够友善的对待,或者气氛突然变尴尬,等等。我们开始一边渴望新的世界,一边小心谨慎地维护着自己世界的平衡。

在这一章,我希望能够给你一些解释,分析一些或许困惑了你很久但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我相信,解开心结才是破冰的第一步。

初番 ONE 我不太了解你,但我能理解你

曾经有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找到我,想让我为他们开发一套课程,他们有七个联合创始人,有70末的,有80后的。他们觉得在管理新入职的年轻的90后员工时,有点施展不开手脚,原来一贯采用的那些管理方法似乎对90后都没有用了,管得松了管不住,管得严了就离职。他们非常困惑。

他们希望我可以提供给他们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90后的新的管理方法。

之后不久,我在其他平台上也看到了这样的问题:90后进入职场,他们非常聪明,思维活跃,并逐渐成为公司主力,可如何管理他们,怎样的激励机制更适合他们呢?

有趣的是,我身边更多的正是90后的朋友,他们总是头疼跟自己的领导不对付,一脸苦相地问我怎么办。

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我们希望彼此了解,但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却悄悄形成了一个代际的屏障,我们知道需要打破,但不知道怎么做。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为什么会这样?想解释原因,就先来了解一个模型,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的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这五种需求的层次依次升高,生理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往上一层是安全需求,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

当我们处于不同时期、不同情境时,我们有不同迫切程度的需求。在不同阶段,最符合我们需求的东西才能够激励我们,激发我们的内驱力。

我们出生,脱离了母亲安全的子宫环境,当脐带被剪断的时刻,我们最迫切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饥、渴、衣、住,还有性。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会成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其实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到那个时候,已经满足的这些需求就不再能有效地激励我们了。

安全需求是人们希望保障自身安全、没有事业和财产的威胁、没有疾病的侵袭等方面的需求。安全感就主要来自这一部分的需求。甚至,科学和人生观,都可以被看成是满足安全需求的一部分。

这两个需求是比较基础的,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能够比较稳定地被满足之后,我们就会开始关注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友爱,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跟朋友、跟同事的关系融洽,保持忠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有能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另一方面是归属,每个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能够相互关心和照顾。

社会需求比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更加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再往上,尊重需求指的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成就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需求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它经常表现为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让一个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怀有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这两个需求是需求层次模型中的中层需求。

而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它是一个能够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事情的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希望承担和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快乐。

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是人们努力发挥自己潜力的过程。实现这个需求,会使人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没有哪个层次的需求好或者不好,层次的高低只意味着我们满足需求的顺序。比如,我们会同时有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当这两个需求都很匮乏的时候,我们只有先努力满足安全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这就是人们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原因。

回到60后、70后、80后、90后的人们身上,其实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会跟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和经历息息相关,带有很强烈的时代烙印,因而倾向于不同层次的需求。

60后的父辈大都是20至40后,那是一批真正从枪林弹雨中走过的人。在属于他们的年代,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令行禁止”。军人的天职是什么?无条件服从命令。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没有人有时间给他们慢慢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干,面对领导的指令时,他们要做的只是服从,马上去做。

所以,以大部分60后的思想中,形成了两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个是等级感森严,一个是时刻保证领导威信。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资源不充足,多数人的经济条件不好。大部分家庭还是希望生男丁,无论是为了光耀门楣,还是为了培养壮劳力,总之是要为家庭创造财富。他们大多数独立较早,年龄大的通常要负责照看甚至抚养自己的弟弟妹妹。

他们会更在意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所以他们对孩子最大的祈愿是:稳定、传承。这是他们的时代烙印。

60后的人成家立业时,正值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从1978年开始,只生一个和晚婚晚育成为政策要求。整个家庭开始把全部的资源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于是80后就成为个体独立和崛起的开始。

可是社会的适应性还没有那么快,一方面,人们接受着新的思维和习惯,另一方面,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而且配套设施也没有跟上。80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多多少少受着父辈“押宝”式的教育,而且也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变革。

他们从小被教育节约、奉献、为他人着想。物质没有那么匮乏了,但父辈过惯了苦日子,好东西还是攒着、省着,到重要的日子、重要的场合或有特殊的原因,才能添置新的物件。

所以,80后对于一件物品的期望常常是“物美价廉”“性价比高”,希望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东西,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招聘到最优秀的人。相对于打折的,他们更喜欢买组合的商品,很多人会有囤积物品的习惯。在企业里,他们有时候会节约成本到苛刻的地步。

1986年开始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幅提升了80后的受教育水平,受过教育的人们心里开始有了梦想,但受制于现实条件,多数人把梦想藏在了心里,接受了父辈“稳定、传承”的设定。

所以,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中的友爱部分。他们很在意关系的融洽,努力实现着身边每个人的愿望,你在他们的身上能看到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纠结。

父辈同样是60后的90后,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群体了。

在90后成长的过程中,外界的物质不但很丰富,甚至供过于求,他们基本上没有被“亏待”过。而且,他们的成长正赶上了我国发展最迅速的那个阶段。

1993年,手机进入大众市场;1994年,互联网发展起来;1996年,个人电脑进入家庭;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QQ和阿里巴巴诞生;2000年,我们有了百度;2003年,支付宝进入我们的视野。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且申奥成功;2008年,经历了春运雪灾和汶川地震之后,我们举办了奥运会。那时候,年龄最大的90后才刚刚18岁。

2009年,我们有了微博和双十一;2011年,微信诞生,一年后兴起的公众号带起了一波自媒体;2016年抖音诞生的时候,1994年出生的人刚刚22岁。

在90后上大学的时候,互联网环境已经很成熟了,他们很自然地成了互联网的原住民。好奇的他们迅速从互联网上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互联网的第一批自媒体人和第一批网络平台,开发出非常多的学习内容提供给他们。

总的来说,90后的思维比80后要成熟,他们从互联网上接触和收集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多、更全面,他们非常自如地利用着互联网的便利性。

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他们要的是社会归属感、值得信赖的朋友和来自领导、家长、社会、身边人的尊重。

给他们带来第一批信息、内容和便利性的,正是赶上了时代风口的70后。70后的成长经历了国家恢复外交,经历了卫星的发射,经历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这些给当时年幼的他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他们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思维方式,虽然资源依然不够丰富,但他们有了新的愿景,他们愿意相信世界存在新的可能性。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国策;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知识分子投身工商界,就在那一年,辞职下海的人高达12万人。

那个时代造就了第一批真正的创业者。

在2019年的时候,70后正值壮年,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三观相对成熟的时候经历了所有的变化,很好地适应了社会,他们的需求丰富而多变,很多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他们相信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我会说,勇敢。

你发现了吗,一个人现在呈现的状态与他们的经历息息相关。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当前的表象时,可能不会了解他曾经经历过什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更不影响我们交谈、成为朋友、达成合作。

在电视剧《猎场》中,郑秋冬接受面试时讲过这样一段话:“代沟在哪儿都有。上下级的特殊性在于,上级的错误也是正确的,这是由地位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时代周刊》曾经引用过一位中年作家的话,说经验丰富的领导们和长辈们都表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眼前这代年轻人一样的人,自私、无礼和只会享乐。注意,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而是来自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102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如自己,可是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一代确比一代强。”

不同代际间的知识反哺正在发生。

二番 TWO 人人都希望被世界温柔相待

很多人在参加过我组织的线下活动“Hi,陌生人,我想和你聊聊”之后,都会对其中第一个环节感慨万分。

为了让陌生人之间顺利破冰,很多活动的开场都是自我介绍,但我把自我介绍放在了最后一个环节才进行。

我会在第一个环节召集志愿者上台,来接受那些完全不熟悉、不了解,甚至连名字都还不知道的陌生人,对他做第一印象的评价,其实就是盲猜。

这个线下活动的规模很小,只限定了12人。通常情况下,第一轮询问的时候,会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试一下,但第一个人尝试过后,大家都开始想要试试。最终,参与“被评价”环节的人数在8~10个左右。

在完全没有什么了解,并且是在公开的情况下,人们会给出什么样的评价呢?

我觉得他是一个内心细腻的人。

她笑起来很甜,应该是个萌妹子。

他是个理工男。

她应该是一个很主观、很有想法的人。

他很喜欢玩儿吧。

她居家、贴心。

……

事实上,大都是非常善意的评价。

会不会有的评价不准确呢?当然会,大概15%~20%是有偏差的,可是一个对你一无所知的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有误会,你会对他生气吗?不会的,你会觉得这太正常不过了。

很多人在参加完这个活动之后,最大的感慨通常在于,可能这几个小时内他们收获的赞美和善意,比从身边熟人那里收获的还要多。

其实,人们在周围环境相对安全的情境下,会更愿意表现出善意。这和人类爬行脑的生理反应相关。人类的大脑,简单进行划分,大概有三层,里面的一层是爬行脑,中间是情绪脑,外层是视觉脑。

视觉脑掌管我们的五感,也掌管我们的思考,它让我们做理性的判断,指导我们完成复杂的动作,告诉我们“怎么做”。

情绪脑掌管我们的情绪和感受,解决我们“为什么”的困惑。有趣的是,决策系统也在这个部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人们其实没有什么理性决策,所有决策都是“感性决策”。

里层的爬行脑非常原始,几乎所有拥有大脑的动物都有这个部分,它控制生命的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战斗、逃命、喂食和繁殖等。它在动物遇到了陌生生物不知道是否安全的时候,做出最基础的“这是什么”或者“这是谁”的辨认,评估是不是安全,根据判断结果,给身体发出不同的指令,大概分三种:假如对方很弱小,就战斗,打败它,很可能获得食物;假如对方很强大,就逃跑;假如打不过又跑不掉,就装死,僵住。

人们在遇到陌生的环境,或者遭遇突发事件的时候,会紧张、手心出汗、大脑一片空白,其实都是爬行脑为了你的安全做出的即时反应,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克服紧张”,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自己更多地处于相似的环境之中,让你的大脑和身体习惯那个场景。

这和善意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当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大脑也从内向外,依次做出反应。当周围的环境不够安全的时候,爬行脑会立刻发出或战或逃或僵的指令。女生在不熟悉的地方遭遇陌生人搭讪时,大多数是不理会、躲开;我们在破冰不足的时候跟别人聊天,很容易把天聊“死”而陷入尴尬;一个人在怒火攻心的时候破口大骂,但事情过后觉得自己不可思议,失去了理智……这都是爬行脑的“功劳”。

一旦周围的环境被爬行脑判定为安全,我们会更多地使用视觉脑来收集信息,用情绪脑来做出决策。

所以,在你不知道对方的具体情况时,保证自己安全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呢?当然是尽量降低自己的攻击性,即表达善意。因为对于爬行脑来说,这是最不容易被“攻击”的最安全的策略。

说到表达善意,你一定听到过“换位思考”和“同理心”,这是最有效的表达善意的方式。可是,同理心究竟要怎么展现呢?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有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比如终于完成了一个挺有难度的项目而受到了褒奖。你正在与别人分享你的喜悦,眉飞色舞地描述着,你是如何英明神武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完成了项目。突然,有个人站出来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他还做过更麻烦更难的项目……

然后他开始讲述他的故事,你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似乎也开心不起来了。

你也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碰到了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在那个时刻,你很想有人陪你说说话,也许你知道事情要怎么解决,也许你不知道,但这不重要,你只是希望有人陪你一会儿,听你说一说,让你的心情能好受些。这时候,有个朋友来陪你聊天。他说了很多更惨的事情,跟你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你还拥有……

你感谢他,但经过他的安慰,你觉得整个人更不好了,你宁愿他从来没有出现过。

很多人分不清同情心与同理心的区别。

同情心就好像是在街边有一个哭得很惨的小孩,路人纷纷侧目,这时候可能有人说,你看那个小孩子好可怜喔!但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并不会做什么,他依然沿着他原有的轨道行进,该干吗干吗,这个小孩很快就被他抛之脑后。

有时候,人们可能也会做点什么。

比如,一个人被裁了,部门里有20个人,只有他被裁掉了。

他的朋友安慰他,“太可怜了,经济形式这么不好,找工作越来越难,你又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势,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结婚,你可怎么办呐!要不我帮你问问看哪儿缺人?”

哪怕说不清楚为什么,但人们也可以感觉到二者的区别。

无论是心情好还是心情不好,人们都需要能够共情的人,也就是拥有同理心的人。同理心,需要产生联结,是我把我放在和你相同的情境中,与你感同身受,承认你的情绪,理解你的处境。

而同情心,是没有联结的,是把自己置身事外,非常“冷静”地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和建议。在人们展现同情的时候,最明显的标志是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跟那个渣男分手了,可是还是很难过。——没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我家猫猫病了一个星期了,好心疼啊。——过两天就好了嘛。

我妈今天又说我了。——你就让她说两句嘛,我想让人说都没人说。

我竟然错过了我爱豆的演唱会!——去网上看重播呗。

我外婆过世了。——节哀节哀,还好外公还在。

……

伟大的产品经理,通常都有很强大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他们知道一个App的按钮放在哪里你最舒服,如何推送广告你不讨厌,在什么时候要求你付费你会不假思索地买单。他们把这些信息放在了产品里,于是他们的产品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伟大的企业和优秀的管理者,通常也会有很强大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他们知道员工在什么情境下愿意工作,知道员工最需是什么;他们也知道社会和他们的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深圳,就有一家很奇葩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员工是这样描述在公司的工作状态的。

公司下班时间还挺早的,五点半。为了让员工完成工作后更方便地回家,公司在六点半的时候会给员工提供班车。反正五点半去挤地铁挤公交又累又麻烦,还不如把手上的活儿再清一清,等一会儿坐班车,省事省心还舒服,于是有些员工就工作到了六点半。

六点半的时候,员工会自觉地开始考虑晚餐的问题。

坐车回家,下车再找吃的或者自己做饭,差不多要折腾到八点了。如果是晚上八点,公司会提供免费的工作餐,样多,管饱,有水果。于是,索性再忙一会儿,吃完饭再回家。

八点去吃饭,吃完八点半左右。吃饱之后人总有点懒懒散散的,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一会儿玩玩手机,或者在公司的办公大楼里溜达一下消消食,不知不觉就九点了。想着还要自己坐车回家,实在有点不想动。

如果加班到十点之后,打车回家的车费公司是给报销的。哦,那就再干会活儿吧。

渐渐地,员工们就习惯了。虽然公司并不要求加班,但员工们依然主动、自发地加班。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腾讯。

人人都希望被世界温柔相待,这和我们的社会需求息息相关。

在未来,拥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将很容易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因为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很容易与他人产生联结,而联结也正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最重要的方式。

正是这样的联结和关系,让人们产生合作,产生情感,产生交流,产生价值。

三番 THREE 懂你,不只是说说而已

2019年3月的一天,一家南京央企的大会场里,一场诡异的销售培训课程正在上演。

说诡异是因为,现场有一半的人拍手叫好异常兴奋,而另一半的人不但没体会到到底哪里好,甚至根本就没有听懂。

那是我的朋友蒿淼老师的一场培训。他是一个讲互联网营销管理课程的“大神”。在那场近150人的培训学员中,有60多人是新入职的员工,其他80多人分别是该企业的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给这样一家学员成分如此复杂的企业讲销售管理课程,一定会有人听不懂。结果有可能是高层管理者听得很透彻、中层管理者一知半解、基层管理者和新员工毫不知情;也有可能是中基层管理者觉得非常实用、相当落地,但高层管理者觉得有点细碎,而新员工听到了所有套路。蒿淼选择了第三种结果,让新员工听得明明白白并且鼓掌喝彩,基层管理者一知半解,而中高层管理者几乎完全不理解。

一堂让企业中高管没听懂的课程,看上去几乎不可能获得什么好评价了。他为什么这么选择?因为他很了解一个企业不同层级的状态,也很清楚企业的管理问题出在哪里。

企业永远头疼新员工管理,尤其是面临要管理90后、95后以及很快就要进入企业视野的00后的时候。初番里已经分析过这些新员工和传统管理者的差异究竟有多大,可大部分企业是不知道原因的。

他们只看到了这一代新员工非常难管,做事出格,总是不“听话”,传统管理方法经常失效。他们的诉求很明确——希望看到某种见效的方式。

蒿淼现场示范了用什么样的语言跟这些新员工沟通是最有效的,中高管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可他们能明确地看到现场新员工的反应,他们看到了那种“见效的方式”。

这堂课当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当我们不知道一件事要怎么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对事情相关的人不够了解。而了解一个人,应该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懂”,衡量的标准其实是,我们所了解的信息是否足够支撑对他的行为做出预判。

社交能力的好坏和情商的高低,其实就是看你是否能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准确预判,并且给予合适的回应。比如大家在一个餐桌上吃饭,有个人一抬头,你立刻叫来服务员加了一包餐巾纸;比如你看到一个同事在微信里给你发了一个表情,你立刻告诉他部门的领导今天下午不在办公室明天早上回来;你男朋友今天下班突然给你带了最喜欢的零食,你感谢他之余对他说:“说吧,这周末想要什么时候去踢球?”

在企业里,管理能力的高低其实也是一样的。对于你所要管理的人,你是否能够准确地预判其行为,并且给予合适的反馈,无论是对上级、平级,还是对下级。

我们经常高估我们对熟人的了解程度,比如对我们的领导、经常合作的同事、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不经常在身边的父母,等等。

对于这些人,因为有过大量的交流经历,我们总以为已经很熟悉了,可是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你依然无法很准确地预测出他们的行为。这里有十个问题,你可以简单测试一下你对某个人的了解程度。

1.当你遇到了一个你无法解决的难题向他/她求助时,你是否确切地知道他/她将给你什么样的建议?

2.假如你突然陷入了某种危机,急需借钱,你是否确切地知道他/她能借你多少?

3.你决定闪婚或者不婚,当他/她知道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最终会支持你吗?

4.一场你特别期待的明星演唱会即将上演,你提前三个月买好了票,但演出当天有一个非常紧急的临时任务要完成,他/她会建议你先听演唱会然后再设法完成任务,还是会建议你放弃演唱会?

5.你打算辞去当前的工作,他/她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6.他/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能帮到他/她吗?

7.你打算规划一次旅行,他/她会给你什么样的建议?

8.如果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任选一个人共进晚餐,他/她会选择谁?

9.对他/她而言,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

10.对他/她而言,什么事是非常严肃的,不能开玩笑的?

在这些问题中,如果你对超过7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说明你非常了解对方;如果明确4~6个问题的答案,说明你对对方的了解程度还可以,有了一定的信任感;如果答案明确的问题少于3个,哪怕你们有血缘上或者法律上的亲密关系,但其实你对他/她的了解依然堪忧,你们的关系也并不理想。

你会想不通他/她做的选择和关注问题的视角,经常有“他/她竟然还能这样想”的疑惑。

不过,我们也经常低估我们对陌生人的了解程度。

比如,在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客户、微信群里遇到的网友等。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对他们一无所知,其实也不至于。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思考获取大量的信息。

佳宇是约了我在行咨询的一个妹子。在线下见面的时候,她很腼腆。在我跟她讲了上面的一段话之后,她没有问什么,只是把眼神飘到一边,做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猜她很难想象,于是决定给她做一个示范。

我说,“我们见面其实刚不到十分钟,我对你所有的了解,只是来源于这十分钟和在在行上你下单时问我的问题,对吗?”

她的目光又聚集回来,怯生生地看着我,然后点点头。

我接着说,“那么,根据我对你的观察,我来做一些推测,你看是不是这样。“我目测,你应该是一个出生于1991年至1993年的妹子。“你用的手机是苹果6S,玫瑰金的。玫瑰金是一个新出的颜色,上市五个月你就在用了,说明你喜欢追逐新鲜和潮流。“你的手机外面套了一个色彩亮丽的硅胶手机壳,你对这个手机很爱惜。按照我们交流的感觉,你很安静,动作很小心,不太像会经常把手机摔在地上的人,那么这个手机对你而言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大额的支出。结合我对深圳用人市场的了解,我推测你的月收入应该在一万上下。“这个手机壳已经发黄了,但你并没有换掉,你很可能是一个念旧的人。“你戴着黑框的眼镜,长发披下来会把脸遮住一些,你穿的衣服是深色的,坐着的时候有一些弓着身子,说明你不习惯让自己处于别人的注视当中,不想让别人的目光落在你身上。“所以可以推测,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很不喜欢出风头。你也很有可能是单身,没有男朋友。”

佳宇非常惊讶,因为我全都说对了。

她很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到底怎么样可以快速地、系统地去了解一个人的信息,从而做出判断。

一个人的基本特征大概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通用特征、个性特征和事件特征。

通用特征是指类似的人群可能都具有的特征,是通过观察可以直接得到结论的特征。比如性别、大致年龄段、外貌特点、身边使用的物品,等等。

个性特征是指一个单独个体所拥有的带有一定独特性的特征,具有一定隐私性。在安全感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你通常很难获得这部分信息。比如籍贯、学历、经历、爱好、口味、职业、职位……而一旦你们聊到了这些,关系就会开始拉近。

事件特征是指外部环境为一个人带来的印记,通常与独特的经历相关,这是通过你们的交流和合作一起创造的。比如,你和客户约定好每周五早上10点发报表核对,这就是一个事件特征。

拥有相同特征的人,通常意味着有类似的经历,或者对某些事物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看法。比如,女生一定都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生理期对女性带来的影响;清华大学的学生一定会关注自家大门被撞了的新闻;在深圳工作的人,一定会听说过“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

当能够快速获知一个人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预测。

企业在招聘时会先看你的简历,再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了解你的过去,其实也是希望借由这些信息,对你未来的工作能力做出更准确的预判。

四番 FOUR 80%的误会源于各自“心怀鬼胎”

在做线上训练营或者线下培训课的时候,我很喜欢让大家做一个小实验。我会在幻灯片上打出一行字,让大家读一读,感受一下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或者说,这句话能够表达出多少种意思。

这句话是:“我没说他偷了你的钱。”

你可以试一试,觉得有多少种意思,先记住你的答案。

在我公布答案之前,我想先讲另外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做年终晋升述职报告的时候,因为紧张,总觉得自己讲得不太好。

听报告的有四个总监,在他讲完之后,其中一个总监问他,“你刚才说到你负责C项目,像这么重要的项目,怎么会交给你这个级别的员工来负责呢?”

听到这个问题,朋友的心里非常不爽,觉得总监在蔑视他、否定他。他当时就想,一个总监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啊!太看不起人了吧!

最后的述职结果当然不太好,我的朋友没能顺利晋升,他记恨了那个总监很久。

我问他,“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总监其实是想帮你一把?”

朋友很奇怪,“帮我一把?”“是的”,我帮他认真分析,“你看,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重要的项目交给一个看上去和项目重要程度不匹配的员工来做,说明用人部门对这个员工其实是非常信任的。那么理论上来说,这个员工身上一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可信赖的品质或者独特优势。你觉得,会不会是这个总监感觉到你前面讲得不太好,所以故意想帮你一把,给你个机会让你再发挥一下,具体说一说特别有亮点的这个部分呢?”

朋友张着嘴愣了半晌,好久之后才幽幽地说,“我还真的没有这么想过。”

我说,“你要了解,虽然公司在考核的时候确实必须有一些硬性指标来对员工进行划分,但每一个员工在述职时,对面的这些总监们心里还是会希望,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人能有一个充分的自我展示,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他们不是被派来故意找碴儿的啊!”

朋友低下头思考了一会儿说,“嗯,我现在想想,是有这个可能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当然不是非常偶然的误会事件。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大量的误会发生,甚至有一些误会的传播范围非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