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历史漩涡中的汉唐帝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22:40:44

点击下载

作者:唐岛渔夫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蝴蝶效应:历史漩涡中的汉唐帝国

蝴蝶效应:历史漩涡中的汉唐帝国试读:

 前 言

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纷繁芜杂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我一直想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点相对通俗易懂的历史。我要写的历史不是通史,当然更不是教科书,但却能够基本将中国历史的脉络用某种逻辑串联起来。我写的历史可能会有点“八卦”,但是却不会脱离最基本的历史事实。

关于本系列(1)历史的模块化

这个系列,我将会用模块化的概念来写历史。我会根据我的逻辑方式,将历史的时间顺序完全打乱,之后重组。这样的历史读起来不枯燥,而且独立成章。(2)历史的立体化

我会把平面的历史立体化——之前我们会疑惑,三国魏蜀交兵为什么要用到木牛流马?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跑到了湖北去保卫南京?疑问的原因,是平面的历史只关心政治军事,而不会涉及太多历史背后的经济、地理常识。在我的写作中,会尽量把平面历史立体化,将重要的历史事件交代清楚。

这是最好的时代,信息摄取的便利程度,远超我们的先人;这是最坏的时代,各种段子手笔下的历史,轮番霸占着我们的眼球,真伪难辨。中国的对手开心了,因为我们坐拥满汉全席,却吃出了爆米花的味道……

我写历史的目的只有一个,因为历史就是我们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信仰。这件事情在全球各国各民族中间,独一无二,绝无分号。现代中国人不懂历史,也就没法理解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的信仰——敬天法祖,儒家思想,多神崇拜,都和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所以,我把历史像魔方一样重置、变换、归纳、总结,而最终,万变不离其宗,我希望,我们都能看到我们自己历史的脉络和伏线,以及千载之下从未变过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关于本部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时,看似并无关联的某人、某事却可以引起一场极大的变化,就像那只在南美洲扇动翅膀而引发美国一场龙卷风的蝴蝶。《蝴蝶效应:历史漩涡中的汉唐帝国》,也并非只写汉唐两朝,而是用我的逻辑,将由汉至唐的绵长岁月里,那些值得被记住的人与事串在一起。向太史公致敬

司马迁,一位堪称伟大的“驴友”。

司马迁是受宫刑的,他到底有没有后人?

司马迁的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但两件事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第一件……父亲的遗言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时年四十六岁,从事皇帝这份职业已经三十一年的汉武帝刘彻,志得意满。此时他眼中的大汉帝国,文治武功、宇内荡平、四方来朝。一般按照中国皇帝的传统,这个时[1]候,就可以筹备“封禅” 了。汉武帝刘彻像封禅,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筹备封禅的意思,就是皇帝本人认为职业生涯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可以找个机会向上天进行工作汇报,昭告天地。与此同时,因为业绩不错,上天自然也会对皇帝的工作加以肯定。所以,封禅大典,除了为本人为江山为万民祈福迎祥之外,也是进一步增强个人威望的手段。

进行封禅的帝王,汉武帝刘彻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然而,此次的封禅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这个人叫司马谈。

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汉武帝的太史令。太史令这个官职,历代的官阶和授权都不太相同。在西汉时,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撰史。泰山封禅,按照常理推测,应该是同太史令有莫大的关系。因为皇帝同上天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时间必然是重中之重。在古代,确定沟通渠道需要夜观天象;确定沟通时间需要查黄道吉日。皇帝同上天的工作汇报,恰恰是由太史令来分管。然而,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到底出于何种原因,司马谈居然被排除在泰山封禅筹备小组之外。单纯从结果来猜测,多半是司马谈的职业生涯不太顺利,从而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封禅被排除在外,这件事情一定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连串职场生存环境变化的表象而已。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司马谈感到了绝望。绝望和郁闷之中,司马谈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司马谈临终之前,他把自己的儿子同时也是自己事业继承人的司马迁叫到跟前,宣读遗言。史书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司马迁像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作为一个文化人,且是权力机构最顶尖的那部分人,司马谈的这份遗言,一定思忖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遗言很精彩,内容可以简单分成几部分:

1.司马家族世代为朝廷修史,你必须继承先人遗志;

2.我死之后,太史令这份工作,将由你来继承;

3.东周以来,礼崩乐坏,历史记载中断。而今天的大汉四海承平,我早就立志想要写一本历史书。然而遗憾已经时日无多,希望你一定[2]将这部书写出来。

遗言说完,司马谈溘然长逝。

这一年的司马迁,35岁。

这一年的司马迁,开始给父亲守孝。

三年之后,司马迁成为新的太史令,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伟大的“驴友”

司马迁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人,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

35岁之前,司马迁用了很长的时间学习儒家经典,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游历天下。

史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3]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yì);厄困蕃、薛、彭城,过[4]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5](qióng)、莋 (zuó)、昆明,还报命。”(《汉书·司马迁传》)

为了读者看起来更直观,我们把他的游历路线还原在当今的地图上,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如图1-1)图1-1 司马迁游历路线

司马迁的足迹,北到如今内蒙古、南及昆明、西至甘肃、东临大海。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司马迁就走遍了半个中国。

古代人没有汽车火车,没有飞机,只能用自己的双脚来丈量世界,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莫过于泛舟或者骑马、乘轿。但无论何种交通方式,都需要亲历亲为地颠簸劳顿,掺不得半点假。

司马迁,一位堪称伟大的“驴友”。

巴蜀和昆明之旅,司马迁是因为公务出差,朝廷的交通和伙食补贴自是不在话下,甚至可能还不菲。然而在这之前的游历,我们无从得知,年轻的司马迁的旅行经费从何而来。我们只能猜测,当时的司马迁属于小康家庭(太史令之子),家境定然还算不错。然而即便如此,他的旅行也是穷游的一种,很有可能是沙发客或者背包客。而旅途之中,司马迁甚至一度穷困潦倒,“厄困蕃、薛、彭城”。我们有理由相信,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对于大好河山的热爱,让司马迁一步步走完了崎岖的旅程。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学习相当于饥饿之下的进食,而行路实践则相当于进食之后的消化。没有实践的读书,就如同纸上谈兵,所有的理论只能是味同嚼蜡。

司马迁的游历,壮哉!伟哉!

这样的游历之后,司马迁的人生必将更加厚重、更加坚韧。残忍的宫刑

公元前99年,即武帝天汉二年,父亲遗言中提到的那本史书,司马迁已经写作到了第十个年头。[6][7]

这一年,汉武帝刘彻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匈奴,在主力部队没有斩获的情况下,李陵自请精兵五千,以寡敌众主动出击匈奴。不料,却遇到了匈奴主力。李陵在重重包围之下,力战而不能脱身,最后不得已投降了匈奴,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长安。

汉武帝刘彻怒了。

原因之一,投降本身,对古人是一件奇耻大辱。

原因之二,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堂堂名将之后。

原因之三,李广利是皇亲,也是当时皇帝最信任的统帅。

这一年,汉武帝57岁,已经过了古人的知天命之年。

人岁数越大,越不容许失败,尤其是耻辱性的失败。因为,人的岁数越大,就越输不起。因为一旦铩羽,属于自己翻盘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自然规律面前,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也不过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而已。汉武帝眼睛里面闪现的,是年轻时代一幕幕英雄的画面,匈奴在背景板上痛彻心扉的惨叫。他想到了卫青、霍去病,想到了李[8]广……然而今天的李广利、路博德们无功而返,尤其是李广的后人李陵,居然能够叛变投敌……此时此刻,年老的汉武帝一定是痛彻心扉的。

朝臣众口一词,要求治李陵重罪。

汉武帝环视朝堂之上,看到了官微言轻、平时也极少发言的司马迁。历史在很多时候都是偶然,这一次也不例外。破天荒地,刘彻要求司马迁来发言。

司马迁认为,李陵可能是诈降,而实际是心向大汉的。司马迁在[9]后来的《报任安书》中曾经提到这件事,他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名好臣子,上能宽慰皇帝,下能保全李陵。这当然符合一般人的想法,然而,却不符合皇帝对一名合格政客的要求。

司马迁的准备显然是不充分的,最起码,他没有揣摩皇帝的想法,也没有顾及皇帝的忌讳。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司马迁甚至不是李陵的朋友,他这样做,真真切切只是仗义执言,为了保全一位名门之后的名节和其全家性命。

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这次司马迁的发言,都算是一次意外。

发怒的汉武帝,听完司马迁的发言,怒气值瞬间爆表。

司马迁不知道,不管李陵是否诈降,这场仗都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军事失败;司马迁更加不知道,替李陵开脱,等于在给李广利难看。给李广利难看,就是打脸汉武帝,这打脸啪啪作响。

李广利,汉武帝后期的外战名将。

李广利的上位,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裙带。

西汉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够完善,所以人才选拔的路径也不一而[10][11]足。常见的有:察举制、赀(zī)选制、任子制(选拔官员子弟)、太学选拔、皇帝征召等。其中的皇帝征召,是官员提拔最快的一条路径,可谓一步登天。

皇帝征召,汉武帝是尝到过甜头的。

比如卫青的上位,是因为皇帝的宠妃是卫子夫,而卫青又是卫子夫的弟弟;

比如霍去病的上位,是因为皇帝当时的爱将是卫青,而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

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战争胜多负少,成为汉武一朝的军人榜样。

所以,皇帝用人之际,出于惯性思维,一定想复制当年的辉煌。

按照“卫青霍去病第一定理”,已知皇帝的宠妃是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兄长是李广利,则李广利和李广利的亲戚一定能够为刘彻分忧解难。

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成为贰师将军;

李夫人的二哥李延年成为宫廷音乐家;

李夫人的三哥李季成为宫廷皇帝近臣。

经验主义害死人。

事实证明,李广利这个人作为统帅,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12]

从公元前104年开始,李广利两征大宛 ,三征匈奴,劳民伤财不说,军功也是杀人一万,自损一万五。不仅如此,李广利在公元前90年最后一次征匈奴失败之后,居然投降了匈奴。更加极品的是,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9年,投降匈奴的李广利,又因为另外[13][14]一个汉奸卫律 的诬陷,被匈奴的单于 处死。从而,结束了其奇葩的一生。

然而,人不可能穿越未来。公元前99年的李广利,还是皇帝亲自提拔,刚刚大破大宛的李广利。虽然朝臣对这个人的能力颇有微词,但是还没有谁敢在皇帝面前直言。

司马迁的发言,为自己招祸。皇帝盛怒之下,要求按《汉律》给司马迁治罪。

按照《汉律》,司马迁的刑罚是死刑。

汉代的死刑,其实是可以免除的。其一,如果有前朝皇帝御赐的[15]丹书铁券 ,可免死。但司马迁没有;其二,如果花五十万钱(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3000万元)作为保释金,可免死。然而,司马迁只是一个普通官吏,断然拿不出如此多的钱;其三,最后一个选择,接受残酷的宫刑。

宫刑,意味着需要丧失作为男人的基本自尊,而苟活于世。

但,司马迁别无选择。“幸运”的史记

司马迁的内心,一定是痛苦到极点的。

痛苦到极点的司马迁,想到了一句话。这句话流传到现在,哪怕是个文化水平一般的普通人,也能脱口而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的,求死太容易了。古代人很重气节,“士”可以为保全名节而慷慨赴死,春秋战国有二桃杀三士,至今我们也知道士为知己者死。然而,死对于司马迁来说,又太难了。

司马迁想到了自己二十岁之前熟读的儒家经典;想到了自己二十岁开始,周游天下的十五年;想到了父亲临终前对自己讲的祖宗遗训、国家责任;也想到了自己那部写了十年,业已定名为《史记》,还需要很多年才可以完成的巨著。

轻易赴死,世界上只会少一个太史令,多了一个死士;艰难求存,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本可能流传千古的皇皇巨著。

然而,即便接受宫刑,若想求生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运气。

古代接受宫刑者,死亡率接近十之七八。谁知道司马迁到底是不是能够活下来的那个幸运儿。稍有差池,后续的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16]得面目全非。更加痛苦的是宫刑之后,在蚕室的恢复过程。那种钻心之痛,作为男人是可以想象的。

我在学生时代喜欢踢足球,男人在足球场上很容易受点儿意外伤,就是被足球踢中“十环”脐下三寸……很难想象,这个关键部位被生生用刀割去时,那种来自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有多大。

所以,当两千年前,属于司马迁的蚕室打开的那一刻,我们确信,司马迁已经破茧成蝶了。他的精神,已经随着这次酷刑而升华。

蚕室里的死里逃生,是司马迁的大幸,更是我中华文化的大幸。

自助者,天助之。

若干年后,司马迁的《史记》问世。除去文学造诣之外,这本书在史学上的重要程度有三:

1.保存了若干珍贵的上古史书资料,包括夏、商、周三代珍稀记载。

2.空前地开创了当代为前代写史的历史传统,后世薪火相传终有二十四史。

3.创造性地建立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后世史家基本上遵循此规范写史。[17]

我们的邻居日本,因为搞不清楚弥生时代前后的历史,不远万里跑来查阅中国史书;我们的邻居印度,因为没有历史记载,来中国遍访史书填补其历史记载的真空。当周边一众大小国,都从中国史书中寻找自己祖先的蛛丝马迹时,我们会更加真切地记住司马迁所开创的一切,不仅是这本书,还有这种写史的传统。

在后世班固的《汉书》中,关于司马迁的记载极为笼统,我们甚至不知道司马迁的去世时间。然而,司马迁却将自己的“太史公曰”,留在了每一篇《史记》的章节之中,让自己的精神,永远地流传下去。

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感谢你,太史公。太史公后人

当今,研究太史公的人有很多。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司马迁是受宫刑的,他到底有没有后人?

中国人讲究传承,讲究祖先崇拜。所以,才会更加关心司马迁的后人问题。如果一个伟大的中国人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他如果没有后人,将是莫大的遗憾。

司马迁四十五岁受宫刑,正常来讲,有后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班固的汉书,偏偏缺乏相关的记载,有据可查的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而其他子孙,仅仅提到一句,“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汉书·杨敞传》)

好在,除正史之外,我们还有野史。

在民间的诸多传说和家族记载中,我们采信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司马迁有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后来为避祸,二人回到了陕西韩城老家,司马临改姓同,而司马观改姓冯。

姑妄信之。

不过,司马迁的《史记》却是在女儿手中保存的。《汉书·杨敞传》记载,“敞子忠,忠弟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

也即是说,从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史记》得以流传于世。

历史的吊诡,还不止于此。[18]

杨氏家族,后来形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

弘农杨氏,将成为后世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家族。

本着八卦精神的内涵,我们做一下本章的结语。司马迁的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但两件事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第一件,完成了巨著《史记》,成为后世楷模;第二件,生下了一个女儿,嫁给了杨敞。

[1]封禅(shàn):“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2]司马谈遗言原文节选:予先,周室之太史也。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3]乡射: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4]邛,现四川西昌一带。

[5]莋,现四川汉源一带。

[6]贰师将军: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贰师将军是一种杂号将军。汉武帝命李广利到大宛国的贰师城(现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城)取良马,所以委任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7]李广利: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

[8]路博德:西汉名将,官至伏波将军。后因犯法被削爵贬官,在居延屯田,不久去世。路博德先后征战岭南,平定战乱,“皆有功德于岭南之民”。

[9]《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又名《报任少卿书》,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此文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这篇文章对后世了解司马迁的生活,理解他的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0]察举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11]赀选制:赀,通“资 ”。赀选,亦称“捐官”,汉朝制度,以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这种制度在东汉晚期泛滥成灾。

[12]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亚国名,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13]卫律:匈籍汉裔,先于李广利降匈奴。

[14]单于(chán yú):匈奴君主的称号。《汉书·匈奴传》谓全称作“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匈奴语之“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汉书》,单于姓氏,《汉书》作孪鞮氏,《后汉书》作虚连题。

[15]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券,即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为防止假冒,将铁券从中剖开,双方各存一半。又称“丹书铁契”,民间俗称“免死金牌”,此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16]蚕室:密闭的房间,宫刑之后恢复的专用场所。

[17]弥生时代: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其文化称“弥生文化”。1884年这种陶器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弥生时代在绳文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存在。

[18]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飞将军的悲剧

李广的悲剧,是性格使然。

三族被诛、背负骂名、祖宗蒙羞,年迈的李陵再也回不去了。

从五胡乱华开始,华夷之辨,由大汉时的血统论,变成了后来的文化论。李广“神话”

上一章讲到的“李陵事件”,也就是太史公受到牵连的那桩公案,令人困惑之处颇多。因此,我们有必要顺藤摸瓜地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李陵这个人,虽然不算中国历史上特别威名赫赫的人物,但以“李陵事件”为中心,以李陵及李陵家族为主线,则牵扯出了整个汉武帝一朝乃至汉武帝身后的若干历史人物。

我们从李陵的家族开始说起,先谈李陵的祖父李广。

关于李广的传说很多,而且观点也不尽相同。

有吹捧的,比如匈奴尊称李广为“飞将军”,听其名闻风丧胆;

有惋惜的,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神化的,比如诗人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从以上评价中,我们可以依次得到如下信息:

1.李广是名将;

2.李广是受到委屈的名将;

3.李广是身怀绝技受到委屈的名将。

事实如何呢?

早在前朝,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1]期间,李广就曾经追随西汉名将周亚夫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李广在军事上属于大器早成的类型。然而不幸的是,李广在情商上则大器晚成。

平定七国之乱之后,意得志满的李广私下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封赏。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首先梁王刘武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此外,刘武也在平定七国之乱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这只是表象,事实上,皇帝的家事,李广并没有看清楚。梁王刘武不仅是汉景帝唯一的亲弟弟,而且是从小被母亲窦太后溺爱[2]的亲弟弟。在汉景帝和梁王刘武之间,一直有一个“兄终弟及”的笑谈,这个笑谈最开始只是被当作兄弟之间的玩笑随口说说。然而这个玩笑却被母亲窦太后记在心上,甚至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溺爱幼子的窦太后,一直在明里暗里极力促成这件事情。“兄终弟及”如果从玩笑变成现实,在外人看来是佳话,但在皇家,不通过流血和政变改变游戏规则,那只是一种传说。皇室和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庭,而且是拥有全天下最至高无上权力的第一政治家庭。把普通家庭的亲情爱情套用在皇家身上,只是世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正因为这种不可言说的心结,汉景帝与梁王刘武之间,始终都有芥蒂存在。所以,李广私下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封赏,这件事情很快被朝廷定义为僭越。平定七国之乱这样天大的事情,到最后李广劳而无功,没有得到任何嘉奖。

嘉奖虽然没有拿到,但李广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景帝一朝炙手可热的名将。其后,李广受朝廷委任,长期在抗击匈奴的一线担任几个边境城市的太守(市长)一职。边疆太守这种职位虽然谈不上多高,但在一线却实权在握,同匈奴斗智斗勇,同士兵同生共死,好不快意恩仇。我们相信,这段时间是李广从军打仗生涯里面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如果历史能够驻留在此刻,那么我们今天知道的李广,将是一个纯粹的飞将军,而没有后来那一波又一波的委屈和忧郁。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即位。

李广在边疆抗击匈奴的名气日盛,又因名气而调任未央卫尉(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副团长)。从此,李广正式成为汉朝“中央军委”军[3]事序列中的一员,开始了自己“觅封侯”的漫漫长路。作为职业军人,李广很快就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汉匈战争中去。汉匈战争实际上历时非常长,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双方一共打了130多年,堪称中国版本的“百年战争”。

在长达14年的时间内,李广先后参与了五次汉匈战争:

1.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

汉武帝筹划组织马邑之战。马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在今天的雁门关以外。当时的作战部署是,汉武帝用计策,以马邑这座城市为诱饵,诱使匈奴首领军臣单于大军南下。而汉军方面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句注山(雁门山)。而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则负责阻击侧翼之敌,屯兵于代郡(河北蔚县)。

这一次的行动最终功亏一篑,李广他们连匈奴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计划就已经结束了。这一次,李广没有实际到一线作战,没有战功。[4]

2.公元前129年—龙城之战

匈奴进入上谷郡进行掠夺,派车骑将军卫青出兵上谷郡,公孙敖出兵代郡,公孙贺出兵云中郡,李广出兵雁门郡,兵分四路与匈奴会战。公孙贺一无所得,而李广、公孙敖两路军队都被匈奴击败。甚至李广还被匈奴俘虏,后成功逃脱。因全军覆没,而被削职为民。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出征的卫青,卫青不仅直捣龙城,还斩首七百人。

这一次,李广被一撸到底,没有战功。[5]

3.公元前123年—定襄北之战

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共10万人出定襄北,出击匈奴。同年四月,卫青率六将军共10万人再次出定襄,进击单于军主力,歼灭匈奴万余人。

这次的战役两极分化,年仅十八岁的小将霍去病初出茅庐,率精骑八百,追击匈奴军数百里,斩获两千。而老将赵信则伤亡殆尽,叛变投敌。

这一次伐匈奴,李广虽有战功,但却恰好达不到封侯的标准。

4.公元前120年—右北平之战[6]

李广以郎中令的级别,同博望侯张骞一起,再次讨伐匈奴。张骞为主将,而李广率四千骑兵策应。兵进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汉兵死伤过半。李广令士兵们引弓不发,他自己连续射杀多人,匈奴兵将不敢妄动。后来汉军主力赶到,李广军得以解出重围。

结局很惨淡,张骞延误战机,被降为平民。

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战后不赏不罚。

5.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发生于汉武帝元狩四年,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目的是一举摧毁匈奴王庭。

这一次,李广知道机会难得。因此他请求跟随卫青、霍去病一道参加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各带领五万骑兵,其中卫青率前将军李广、中将军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霍去病率校尉李敢(李广之子)出战。

这次战役组织得十分成功,汉军损失一万,歼灭匈奴九万人。尤[7]其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登临翰海(贝加尔湖),从此匈奴在漠南再无王庭。

然而,这一次李广、赵食其的部队迷路,贻误军机,无功而返。

已经六十多岁的李广,戎马生涯,南征北战。自从太守的岗位调任“中央军委”以来,胜少而负多。封侯,那只是个传说,然而数次的劳而无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这一次,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此时此刻,花甲之年的李广,一定是无限惆怅的。

依汉律,迷失方向错失战机,也是死罪。

结局很凄凉。走投无路的李广,长叹一声,拔刀自刎。

李广的一生,是声名显赫的一生,也是名不副实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也是憋憋屈屈的一生。

封侯为什么这么难?答案只有一个,性格决定命运。

太守李广,以我为主,在同匈奴的作战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灵活机动的作战经验,让匈奴无计可施。

将军李广,特立独行,延续自己在一线的作战习惯,无法融入整个团队的集团作战,次次无功而返。

后世对李广的正式定位是在唐代。公元782年,唐德宗李适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名人,李广赫然在列;其后的宋代,李广依然位列七[8]十二名将之中,宋徽宗赵佶追尊其为“怀柔伯”。悲催的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顺序,怀柔伯也依然不是列侯,宋徽宗与其说是追尊,不如说是揶揄和吃豆腐。

李广的悲剧人生给我们的启示,除了性格决定命运之外,也可以从管理学角度来解释,管理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在合适位置上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无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要么是浪费,要么是胡闹。

李广的悲剧,是性格使然。

然而,更加悲剧的悲剧,是悲剧的性格可以遗传。

比如李广的儿子李敢。

史载,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早亡(李当户就是李陵的生身父亲);次子李椒,早亡;幼子李敢,曾经随同父亲一起,参与了公元前120年的伐匈奴之战,并且表现勇敢果断。

李敢长期以来在同为少年英雄的霍去病帐下效力。公元前119年,讨伐匈奴的霍去病部队战功卓著,而李敢也年少有为,在父亲没有被封侯的情况下,李敢被破格封为“关内侯”。这种提拔,无疑是家族的荣耀。

与此同时,李广自杀的消息传来。

年轻的李敢便把罪责推到了卫青身上,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

年轻气盛的李敢,找机会殴打了卫青。

要知道,卫青是当时的三军统帅,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更加致命的,卫青不仅仅是三军统帅,他还是皇帝的大舅哥,也是霍去病的舅舅。

同样年轻气盛的霍去病,找机会射杀了李敢。

一位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就此陨落。

然而,李广家族的叵运,还远远没有结束。谜之李陵

作为李广的后人,李陵是自带主角光环的那种狠角色。

因为是名人之后,相信在李陵的成长过程中,他应该是受到了多于常人的外界关注。平日走在街上,李陵也一定会博得京城少女的高回头率。

像李广和李敢一样,李陵本人在青年时期的业务表现,也无愧于祖父李广。[9]

和祖父一样,李陵很早进入“中央警卫团”—统帅建章宫的羽林军。曾经作为侦察团长,带领八百士兵,深入匈奴腹地两千余里侦[10]察敌情。之后,被任命为骑都尉,带领五千荆楚士兵,在酒泉和张掖训练,以防匈奴。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李陵生命的转折,发生在公元前99年。汉匈再战,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出征大漠,汉武帝刘彻要求李陵为李广利监护辎重,配合李广利的主力部队。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系列相互关联,但又看起来极其不合理的选择,最终导致了李陵的悲剧。

第一个不合理的选择,五千步卒出征大漠。

李陵本人要求用自己的五千步卒独立成军,作为偏师,来配合李广利的正面作战。汉武帝刘彻曾经提醒李陵,是没有那么多骑兵来装备给李陵的。然而,李陵却夸下海口,五千步兵也足以横扫匈奴王庭。

用五千士兵横扫匈奴王庭,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二十年前,初出茅庐的霍去病,曾经以八百骑兵横扫漠北,最后一步步成为西汉将星。然而,这个计划,在战术上的问题就太严重了,因为步兵、骑兵的战斗力和机动力相差过于悬殊。古代步兵和骑兵的差距,相当于今天的步兵和装甲兵。

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们做如下可能的几个假设:

1.李陵纸上谈兵,不了解同匈奴战斗的残酷。

2.李陵想赌一把运气,用军事冒险为家族争光。

3.汉武帝激将李陵,想让李陵复制霍去病的案例。

说李陵不懂匈奴战法,这个说不通,毕竟在张掖和酒泉,他是能够长期接触到汉匈战争的实践与培训机会的。那么,最大的可能只能是后两者,李陵想赌一把,而汉武帝也想赌一把。

第二个不合理选择,不可取的秋季攻势。

汉武帝要求当时的强弩都尉,官拜伏波将军的路博德断后,接应李陵偏师。然而,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路博德提出自己的见解:秋天,正是匈奴马匹挂秋膘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击,倒不如待到来年开春,从酒泉和张掖各出五千兵马,一战必胜。

然而,多疑的汉武帝拒绝了这个合理化的作战方案,反而认为这番言论,是李陵和路博德因畏战情绪而演的一出双簧。如此考虑之下,汉武帝坚持要求李陵即刻出击。

第三个不合理选择,无“地利”千里长途行军。

当李陵别无选择,带着五千步卒匆匆出发的时候,带着一点点勇敢、一点点豪气,当然也带着一点点悲壮、一点点侥幸。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李陵在此次征途中没有遇到匈奴的正规部队,凭借李陵多年驻守前线的作战经验,完全有可能扫荡几个匈奴的部落或者偏师。之后,配合李广利的主力部队,一定可以取得声东击西的战术效果。当取得小胜班师的时候,李陵也很可能加官晋爵、光宗耀祖。

但历史不容假设。[11]

李陵从居延出发,五千步卒行军一个月,一路走到了浚稽山(今蒙古国阿尔泰山中部)。我们来大概标示一下李陵的进军路线。(如图2-1)图2-1 李陵的进军路线示意图

首先,居延并不是个城市,它只是个要塞。所谓要塞,主要以军事用途为主,没有人口也没有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等功能。居延距离最[12]近的汉帝国腹地—河西四郡尚有几百里之遥,而居延距离浚稽山,更是超过一千里。(如图2-2)图2-2 李陵的进军路线放大示意图

所过之处,到处是茫茫戈壁与山地,荒无人烟。

这里,我们没有考虑实际的地形变化,而是用直线来大致推测并标示李陵的进军路线。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

第一,沿途的地形多以戈壁和山地为主。根据地质学理论,戈壁的成因跟岩石与地壳活动有关系,而岩石的形成一般需要几十万年才可以。所以,我们判断,汉武帝时代的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甚至沙漠,到今天沧海桑田,很有可能会改变地形地貌,甚至同几千年前李陵时代的地形相比面目全非,但是唯独戈壁会保持原生态。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地形地貌,和当年比很有可能变化并不大。

第二,李陵可能的行军路线选择。我们首先在地图上用标尺,确定阿尔泰山到居延塞的最短距离,大概是600公里。再考虑李陵的行军时间,根据太史公的记载,大概是用了一个多月。我们换算一下,假设是走一个大直线而不爬山也不拐弯的情况下,李陵每天的行军速度在20公里/天左右。这个速度,拿到今天来讲,已经不慢了,而且这还需要一个假设条件,就是需要保持这个强度,连续一个月的大运动量行军。而如果考虑经过的地区大部分是戈壁滩,那么我们的结论是,在军队补给正常的情况下,李陵千里直线行军的可能性更大。

打仗,很大程度上是打后勤。汉军士兵的奇兵,往往不会带太多后勤粮草,只有随身携带的干粮和冰块(淡水),否则在行军机动性上就一定会大打折扣。李陵的荆楚勇士编队,充其量也是装备帝国特种部队的标配,即便是武装和给养上具备很大优势,也是靠两条腿走路的正常人。如此远离汉朝腹地,远离居延塞的一次长途奔袭,让人感叹汉军的勇敢,也让人感叹李陵的鲁莽。从基本常识判断,要是遇到匈奴主力,李陵几乎只能听天由命。

可悲的是,李陵确实很快遇到了匈奴主力,不仅是匈奴主力,而且是匈奴且鞮(dī)侯单于的主力—三万骑兵(后又调集八万骑兵)。这等于是玩家玩游戏,本来计划一路打怪升级,装备和战斗力提升后,最后时刻PK大BOSS。

然而,李陵的不幸在于,游戏刚刚开始,就遇到了终极大BOSS。

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不得不说,李陵的荆楚勇士组成的汉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一路且战且退,杀伤匈奴骑兵一万余人。最终撤退到了距离居延遮虏障[13]还有仅仅一百里的地方。李陵指挥部队分散突围,自己则带着副手成安侯韩延年,率领十余人突围,韩延年最终战死。

当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时候,匈奴招降李陵。

李陵大喊一声:“无面目报陛下!”但求生的本能,让李陵放下了武器。然而我相信,李陵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在滴血,眼睛在流泪。

这场战斗是惨烈的,除了李陵投降之外,能够活命逃回汉朝的士兵,只有四百多人,五千荆楚勇士,十去其九。

悲剧,不折不扣的悲剧。

然而,更大的悲剧还在等着李陵。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回长安,司马迁意外地受到了牵连。而受到更大牵连的,是李陵的三族妻儿老小。

从主观情感上,汉武帝还对李陵抱有渺茫的希望。将门虎子、忠良之后,如果这样的标志性人物都能够投降,对汉武帝刘彻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于是,汉武帝派遣公孙敖等人,去接应仍有残存回归可能的李陵,希望他就像当年他的祖父一样杀回汉朝。

就这样,等了一年之久。然而,等来的消息是冰冷的,李陵投降匈奴,甚至开始为匈奴操练兵马。

消息传来,汉武帝下令,诛杀李陵三族。投降之后

李陵降匈奴,且全家遭到族诛之后,娶了且鞮侯单于的女儿(拓[14]跋氏)为妻,同时被封为匈奴的“右校王”。从此,剃发易服,过上了匈奴贵族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貌似平静的生活之下,有几件事情,还是让李陵去国伤怀的。

第一件事,大汉有次派使者去匈奴。李陵质问使者,认为自己力竭而降,被族诛太过了。但是使者说,分明是李陵为匈奴操练兵马在先。李陵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汉武帝搞混了李绪(早于李陵投降的汉将)和李陵,因为李绪才是一直为匈奴练兵的人。事情至此水落石出,公孙敖得到的情报,原来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李陵因为这件事情,借故除掉了李绪。同时,也为自己同汉武帝刘彻的恩怨,做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了结。

第二件事,公元前90年,也就是李陵投降匈奴九年之后,贰师将军李广利再次讨伐匈奴。匈奴派李陵率领三万匈奴骑兵追击老领导李广利的一支主力,一路追到了浚稽山。

是的,你没有看错,又是浚稽山。

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不知道是因为心虚,还是因为伤感。血战九天之后,因形势不利于匈奴,李陵败退。

面对汉军,李陵战败,也许是最好的结果吧。

第三件事,汉朝著名的外交家苏武被扣留在匈奴期间,单于派李陵去劝降。然而,或许是李陵内心深处的波澜,让他注定不可能死心塌地去劝说苏武。攻心战术并不好用。劝降不成,反而李陵不忍看到苏武生活的拮据,自己倒是搭了几十头羊进去,权当给苏武改善生活。

苏武在匈奴一呆就是十九年,直到两鬓斑白。

公元前81年,经过无数的外交努力,苏武归汉。

在苏武离别前,李陵设宴欢送。席间,李陵还是忍不住触景生情,说:“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汉书·苏武传》)对比苏武的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自己虽然荣华富贵却寄人篱下,李陵的内心一定极不平静。

李陵的人生悲剧,不仅仅在于战败投降,家族蒙羞,更在于内心一生之挣扎。苏武一别,这种痛苦终于到达了顶点。

汉武帝驾崩之后,汉昭帝即位。李陵的好友霍光和上官桀辅政,曾经派使者到匈奴,劝说李陵归汉。然而,李陵最终还是拒绝了。

人生,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回头路可走。

三族被诛、背负骂名、祖宗蒙羞,年迈的李陵再也回不去了。

公元前74年,投降匈奴二十五年后,李陵客死他乡。李陵身后

李陵去世了,然而李陵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跟李陵有关的故事层出不穷,有真有假,半明半昧,不管是否真实,有很多人在李陵百年之后,依然把个人命运乃至身家性命,都牵扯到历史糊涂账中去了。

1.北魏拓跋氏

李陵去世八十年后,王莽篡汉。刘秀起兵,建立东汉。

刘秀中兴二百年后,曹魏篡汉。刘备称帝,建立蜀汉。

公元263年,蜀后主刘禅投降曹魏,自此汉室苗裔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

又过了三十多年,公元316年,匈奴人刘渊灭亡西晋。冒认“大汉之甥”(《晋书·刘元海载记》),不仅恢复汉室称号,还遥尊蜀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15]

五胡乱华固然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一次大冲击、大毁灭。然而,不可否认的进步意义是:从刘渊开始,各种各样的冒认祖先,开始在五胡中蔓延,匈奴、鲜卑、羯、氐、羌,几乎个个都能够在中国典籍中给自己找到华夏正宗。

正如公元800年12月25日,如日中天的日耳曼蛮族政权查理曼大帝在罗马教廷受洗一样。五胡建立的中原政权,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查找入主中原的基因上的合理性,本身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敬畏和认同。中华文化由一种文明,顺理成章地转变为一种信仰。正如古人所说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唐·韩愈·《原道》)

换句话讲,从五胡乱华开始,华夷之辨,由大汉时的血统论,变成了后来的文化论。五胡乱华,包含了民族的大清洗、大杀戮,当然,也包含了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

刘渊冒认祖先之后,最有名的认祖事件是拓跋北魏。

这件事的缘起,是崔浩修国史。

崔浩,北魏时期的著名汉族政治家,曾辅佐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任皇帝。崔浩出身于北魏山东士族豪门之家,本人又长相英俊标致。典型的高富帅出身,给了崔浩良好的教育背景,精通道学、易学、史学、文学。

崔浩的政治军事才能自然不在话下,然而皇帝太武拓跋焘更加看重崔浩的文字功底。于是公元439年,皇帝命令由崔浩来修国史。

崔浩经过对资料的审核,以及对早期北魏历史的发掘,他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鲜卑早期历史。他揭示的其中一项内容是,鲜卑拓跋[16]氏实际上是李陵的后人。这个研究成果,可谓石破天惊。然而,这个结论却触怒鲜卑贵族。鲜卑贵族不断告状,要求皇帝采取措施,制止崔浩的行为。

崔浩最终被灭族。

然而,这件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欲盖弥彰。

之后的若干年里,鲜卑拓跋不断进行自我汉化。若干年后,鲜卑融入汉族。

鲜卑拓跋大部分人改姓元,还有一部分人,改姓李陵的李。

某些历史就是一本大八卦。

2.吉尔吉斯[17]

同司马迁对弘农杨氏的影响力一样,李广家族对于陇西李氏的影响力,让后世李氏子孙,不断地认祖归宗。

最有名当属大唐,从李渊到李世民,追溯自己祖先历史的时候,都宣称自己是陇西李氏后人,是飞将军李广的直系子孙。这种说法,在李唐一朝是得到认可的。并且,有官方的记载,将李家的族谱由李渊到李虎,由李虎到李暠(hào),李暠到李广,李广又上溯到了李信,乃至于老子李耳。

也正因如此,最终这种说法的采用,导致了一场认亲事件。

据《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记载,一支来自俄罗斯叶尼[18]塞河的黠(xiá)戛斯部落,在其俟利发带领下,千里迢迢来到大唐认亲。该部落自称李陵后人,且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特征,那么推理知道,黠戛斯同李唐皇帝同为李广后裔。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当时李陵也恰好被分封在坚昆地区,而坚昆又恰好是黠戛斯的古称。

同北魏崔浩事件的悲剧收场相比,这件事情最终的结局是圆满的。

俟利发同唐太宗把酒言欢,以同宗相认。席间,俟利发请求归附大唐。唐太宗允准,在坚昆旧地设立坚昆都督府,封俟利发为坚昆都督,左屯卫大将军,隶属于燕然都护府。

自此,大唐的天山脚下,汉族多了一个兄弟民族—黠戛斯。

而今天的吉尔吉斯共和国,传说就是黠戛斯的后人。而生活在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更是汉族拱卫边疆的传统盟友。

这些民族融合和民族亲情,大概是两千年前的李陵所没有想到的吧。

李陵,虽然不是出自你的本意,但我们还是应该授予你“民族团结先驱”的光荣称号。

3.其他传说

李陵的更多版本故事,则越来越传奇。

据传说,出生于碎叶的李白,其实是李陵之后。

据传说,杨继业自尽碰死的石碑,叫做“李陵碑”。

在这些传说中,最靠谱的一个,是北周有个人叫李穆,自称是李陵之后。而这个李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

我们在下一章,将会提及李穆,以及跟李穆息息相关的弘农杨氏。

[1]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周亚夫为人个性耿直,不善阿谀权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周亚夫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七王之乱”;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而被景帝处死。

[2]兄终弟及: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兄终弟及,是一种继承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多见少数民族早期政权(例如元金)及古三代,例如商代王位由王弟与王子继承并用的制度。传弟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兄终弟继;传子有传兄之子、传弟之子和传嫡子。

[3]“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4]龙城: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祀天地祖先之处。《汉书·匈奴传上》:“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 龙城 ,祭其先、天地、鬼神。”

[5]定襄北之战: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在西汉与匈奴战争漠南之战中,大将军卫青在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以北两次与匈奴单于主力之作战。

[6]郎中令:官阶,掌管宫殿警卫。

[7]封狼居胥山: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

[8]怀柔伯: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按《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9]建章宫:是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造的宫苑。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

[10]骑都尉:官阶,俸禄二千石,掌监羽林骑。

[11]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17公里处。

[12]河西四郡: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行政范围大致包括今甘肃省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带。

[13]遮虏障:汉长城,在张掖居延县,路博德所筑。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14]右校王:即右贤王,匈奴贵族封号,二十四长之一。在右部诸王侯中地位最高,与诸右王居匈奴西部,自置于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等。

[15]五胡乱华: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16]李陵的匈奴妻子为拓跋氏,李陵后人随母姓拓跋,后长期同鲜卑通婚。

[17]陇西李氏:源自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师。其后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18]俟利发:柔然、突厥、回鹘等官号,首领之义。司马迁的拯救

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这两个名门望族横空出世,结束自汉末以来的三百多年大乱世。让中华文化在浴火之后重生。

屠龙高手宇文护,最终命丧龙手。

韩擒虎的原名不叫韩擒虎,叫韩擒豹,随着年龄的增大,擒豹才成了擒虎。六镇之乱

前文说完太史公和李陵,他们的后人们,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也就顺势浮出水面了。这两个名门望族,将横空出世,结束自汉末以来的三百多年大乱世。他们将再造华夏,让中华文化在浴火之后重生。

话说司马迁的时代是西汉的极盛时期,西汉之后就是东汉,中间隔了个王莽。东汉末年分三国,最后归于一统,就是西晋。可惜西晋不够争气,当年的三国虽然乱成一锅粥,但三个国家还可以把异族揍得鼻青脸肿,比如曹魏能北击乌丸,蜀汉能南征孟获,东吴还可以在越族人手中切香肠一样地蚕食地盘。结果貌似强大的西晋,统一不过三十多年,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些组团进入中原,报复性地针对汉人王朝抢钱抢粮抢女人,史称“五胡乱华”。

如是,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几个打着各种皇帝旗号的割据势力,与[1]南方的成汉政权一起合称十六国。与此同时,晋王室则迁移到了南方,建立东晋。所以南方在表面上,还道貌岸然、正襟危坐地保持着一点文明社会的影子,而北方一时之间则狼烟四起。整个北方的这种混乱局面又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横空出世的鲜卑拓跋氏强势崛起,才慢慢重新整合起了北方的各路草头王。

我们就从鲜卑拓跋氏,以及他们建立的北魏开始讲起。

北魏拓跋氏(传说是李陵之后),是一个崇尚汉文化的皇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汉化达到空前的程度,孝文帝甚至不惜得罪鲜卑贵族的利益,将首都从平城(大同)迁到洛阳。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北魏的政治中心更加接近汉文化昌盛的中原地区,也是为了接下来的一统南方做准备。顺便,还打击了北魏体制内各种只拿钱不干活的鲜卑军头们。

孝文帝的本意是好的,然而,实施过程中,各种势力和矛盾像火山一样,被皇帝用强制的手段死死压下了。在孝文帝驾崩之后,烈火必将喷涌而出。

首先是汉胡文明的矛盾。

当时的北方,经过了数百年五胡乱华,大批的胡人内迁,并且在连年征战中胡人曾经建立了无数个割据政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些国家机器金字塔顶端的汉人大儒和重臣,其实北方的下层汉人地位并不高,且经常成为军事斗争的牺牲品。在大部分的胡人眼里,汉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在面对汉人的强势心理状态之下,用国家强制手段对胡人进行汉化,将会激化汉胡之间的矛盾。也将会使得胡人对下层汉人的歧视,顺势演变为仇视。

不仅如此,在人心思变的大背景下,胡人的贵族和官员中间,也出现了明显支持汉化和抵制汉化的分野。北魏国家机器顶端那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一旦不复存在,那么这些矛盾必然浮出水面。[2]

其次是六镇和中央的矛盾。

六镇,是当年北魏初年,为了抵御北方柔然人的进攻,而设立的军事屯田性质的六个军镇,用来拱卫京城平城。六镇的设立,紧随鲜卑人由游牧文明逐步转为农耕文明的历史进程。鲜卑人入主中原,面南称帝之后,就实现了自己文明化的华丽转身,而当年在草原上的好兄弟柔然,则成了装在自己背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鲜卑人需要腾出手来专门对付这个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六镇就相当于刚刚稳定下来过定居生活的鲜卑人,为自己在首都的正北修筑的一道院墙,防止柔然人过来自家院子里打秋风的。

六镇,分别是沃野(内蒙古巴彦淖尔)、怀朔(内蒙古固阳)、武川(内蒙古武川)、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柔玄(内蒙古兴和)、怀荒(河北张北)。军镇由镇将和镇民组成,早期的镇将镇民主要由鲜卑和胡人组成,后期陆续补充进入了一些鲜卑化的汉族。镇民世袭,也不准随意迁徙。图3-1 北魏六镇图

六镇见证了北魏早期鲜卑人军事立国的辉煌时代。当时的六镇镇民们,待遇优厚,地位极高,在同柔然的长期作战中依靠军功也提升很快。然而,自从魏孝文帝迁都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之前拱卫京师的前线,变成了苦寒之地的边陲,待遇直线下降,地位也今不如昔。一些刑徒死囚也陆续地充实到了军镇,让六镇的人口素质急速下滑。

镇民的发展路径也很成问题。在首都洛阳的汉胡两族,能够得到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从而成为重点的中原文化提拔对象。而之前依靠军功而有机会获得破格擢升的六镇镇民们,现在看来都成了目不识丁(只懂鲜卑语)的大老粗。

在镇民的眼里,他们就是北魏的天朝弃民。

当愤怒再也无法控制的时候,就将变成燎原的熊熊烈火。

公元524年,六镇之乱爆发。

暴动最先发生在六镇之一的沃野镇,所以我们不妨称之为“沃野[3]第一枪”。因为无法忍受饥饿,沃野镇的普通一兵破六韩拔陵,杀[4]掉了自己的戍主发动暴动。

起义之后,破六韩拔陵在怀朔建制,自称真王。六镇的其他镇民,群起响应。起义军风起云涌,很快占领了武川、怀朔二镇。这次的起义震动了北魏朝廷,对于战争烈度的不断上升,帝国也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于是在公元525年,北魏当局和自己的老对手柔然合作,十万柔然军队南下平叛。也就在这一年,破六韩拔陵手下大将破六韩孔雀战死,破六韩拔陵本人则下落不明。

镇民们的起义虽然被压制下去了,但是饿肚子的事情还是要解决。于是,北魏当局想办法,把多达二十万人的镇民安置在了河北瀛州、冀州、定州三个州。由政府出面解决二十万人的就业和吃饭问题。然而,问题解决得并不成功。仅仅过了两年,镇民们又卷土重来。而且这一次的暴动就不仅仅是在塞外苦寒之地了,这一次各族镇民直接进入了中原王朝的核心区—河北。

这第二枪的带头人叫葛荣,原怀朔镇镇将。

这次的暴动非常成功,短短两年时间,葛荣的人马发展到了30万人。到后来葛荣自称天子,国号大齐,改元广安。已经建制的葛荣,准备西进洛阳,建立一个真正的中原王朝。

结果在邺城这个地方,北魏权臣尔朱荣部队和葛荣部队遭遇。

双方展开激战,尔朱荣带领的政府军大胜。葛荣本人被斩首,葛荣的部队则被尔朱荣收编。

公元528年,六镇之乱被平定,然而叛乱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冲击之一,权臣尔朱荣平叛有功,成为北魏朝廷的主宰。短时间之内,尔朱荣一族,随即又在北魏朝廷大开杀戒,掀起了腥风血雨。

冲击之二,叛乱中涌现了一大批六镇镇将转型而来的军事实力派政客,比如宇文泰、高欢、侯景……这一连串名字,我们称他们为“六镇派”,他们在尔朱荣被杀之后,继续把持北魏的朝政。

公元534年,鲜卑化的汉族人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定都邺城(河北临漳),史称东魏。

公元535年,汉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

这样,原来的北魏就被一分为二。新成立的西魏和东魏,分别以长安和邺城为中心,在北方对峙。八柱国家

西魏和东魏,实际统治者是六镇镇将出身的宇文泰和高欢,二者的背景大致相似,都崛起于“六镇之乱”。不过,二者在执政理念上泾渭分明,一个身为鲜卑人而接受汉化,接受更高的文明。而另外一个身为汉族,却继续倡导落后保守的鲜卑化。这样的表现,导致了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