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看苏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1 01:57:36

点击下载

作者:拜学英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睁眼看苏南

睁眼看苏南试读:

学习 借鉴 提高——序《睁眼看苏南》

◎李东东

苏南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曾以“苏南模式”名誉海内外,堪称东方奇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苏南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又取得了一个个惊人的成就。苏南两个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东南沿海,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整个中国,有着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南的经验、做法虽不能照搬,却值得借鉴。如何学习苏南的经验,借鉴苏南的做法,加快各地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中央“两部一委”组织的干部挂职锻炼,使欠发达地区的干部身临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通过参与工作,亲身感悟、了解、体验,学习苏南等发达地区的经验,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回族干部拜学英同志受组织委派,赴江苏苏南地区挂职锻炼期间,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确立正确可行的挂职工作思路,多走多看多问多记多学多思,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挥宣传部门干部的优势和自身的特长,撰写了《睁眼看苏南》一书,对备受人们关注的苏南,从思路探寻、方法捕捉、印象留存、求索思考、观风赏景五个方面进行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探讨,对苏南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多角度多视角的描写介绍,尤其对苏南的最新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是一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全面具体了解苏南、学习苏南不可多得的材料。可以说,这是一册西部人看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书,读者不仅仅看到的是苏南今天的新发展,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对比,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究竟怎样学习苏南经验,加快各自的发展这样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话题。

半年时间里,作者深入乡镇农村、厂矿企业、政府机关、宣传文化部门走访调研,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作者经过深入思考,去粗取精,介绍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充满希望,一个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真实苏南。诸如《苏南是怎样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苏南如何进行企业改制》、《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领导与企业老板交朋友》等篇目,对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着很现实的借鉴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南的今天,就是我们宁夏的明天。

目前,宁夏和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正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主展。麓在这嬲一发展过程中,篙借鉴发麓达地黧区已经:取喜得磊的主成雾功经验,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前进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相信,拜学英同志《睁眼看苏南》一书的应时出版,将对宁夏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2003.5.18

第一辑 思路探寻

苏南模式解读

苏南模式曾是中国改革开放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与中国农村其他地区的工业化道路“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及“内地农区模式”一起,为推进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及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倍受世人关注。解读苏南模式对各地发展经济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苏南发生巨变的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促进了苏南农村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曾经是苏南农村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也是苏南模式的核心特征。因而,了解苏南模式最好的途径是从乡镇企业开始。

众多研究者的分析和总结表明,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与动因缘于:其一,苏南历来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的高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积累,集体资金的积累成为创办乡镇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二,紧紧依托大中城市的地理位置。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接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西连省会南京和工业重镇镇江,本区还有苏州、无锡、常州三个中等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员的互流,使苏南农村与以上海为中心的大、中城市既有千丝万缕的社会联系,又有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为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和苏南地区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极好的外部条件。其三,苏南人口素质较高,尤其具备发展工业所必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苏南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较高的科学水平、商品经济的头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干事业的顽强意志。苏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具有发展工业的传统,能工巧匠遍布乡村,发展乡镇工业的技术人才相对充足。更重要的是苏南地区拥有一支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都很强的基层干部队伍,并成为乡镇企业的管理者。缘于以上三点,苏南能够在严格的计划经济时期发展乡镇企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轨迹在改革开放以前与全国基本一样,即经过了1955~1957年从家庭副业到集体副业转变阶段、1955—1960年全民大办工业阶段、1961—1969年整顿退缩阶段、1970—1975年发展“五小”工业阶段和1976~1978年初步发展阶段。

从改革开放到1998年的20年中,苏南乡镇工业大体每隔四五年时间就经历一个跳跃阶段,发展阶段可划分为:1979。1983年为第一个健康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农村改革和农业过剩人口的转移为契机,通过强化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了社队工业的第一个跳跃。1984—1998年是苏南乡镇企业第一次异军突起阶段,苏南模式成为全国乡镇企业大发展的代表模式之一,乡镇企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确立了乡镇企业“半壁江山”的地位。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面对国内银根紧缩和市场萧条的困难局面,苏南乡镇工业在这一时期虽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在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主要特点是以全方位改革开放和开发长江流域为契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增长点。

1992~1995年是苏南乡镇工业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苏南乡镇工业的发展思路是能快则快,一切以发展速度来衡量。为实现高速度,当时苏南各级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都行动起来,大规模引进项目,拼命地负债,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成立了“融资办公室”,主要任务就是广泛拆借资金,为企业筹钱。同时,又大规模引进外资。这一阶段,苏南经济发展速度连续三年超过40%,远远高于江苏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1996~2000年是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两个转变”的时期。在宏观调控措施日益严厉的情况下,苏南也像全国一样,反思以前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开始了“两个转变”的艰难历程,逐渐进入彻底转制时期。

作为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工业化之路的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有着自己的特征。最先提出“苏南模式”概念的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他认为“苏南这个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自成一格,可以称为一个模式”。后来,通过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农村工业发展模式比较,费孝通明确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从此,苏南模式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研究者对苏南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归纳。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苏南模式在时间上一般属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在体制环境上属于计划经济时期,而从发展的角度看,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苏南模式的内涵已在发生变化。80年代末以前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有6个:集体经济是主体,乡村工业是主导,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市场调节是主要手段,县乡干部是实际决策人,共同富裕是目标。更为概括地说,苏南模式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乡村工业为主导,中心城市为依托,在县乡政权直接领导下,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实际上,苏南模式扼要地说就是“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三为主”是指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以市场调节为主。“两协调”是指地区性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共同”则是指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逐步实现社区内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苏南模式进人9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济运行市场化、经济格局外向化、企业规模大型化、企业技术装备和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布局集中化、投资环境渐趋完善、农村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等。这些新发展表明,苏南模式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它与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模式”之间的区别,不像以前那样鲜明了。因为这一时期的苏南各地在坚持集体经济为主的前提下,也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新格局。

进入1990年以后,苏南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全国各个层次上逐步建立;城市国有企业经过深化改革具有了更大的活力,从而对乡镇企业构成压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迫使苏南加人全球经济大循环。苏南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城市化不足的限制,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准国有化以及产权模糊问题日益凸显,乡镇企业自身的种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日益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迎接挑战,一场更深刻的改革迅速在整个苏南大地铺开。在这场改革中,力度最大的莫过于乡镇企业的改制,相当多的乡镇企业通过改制重新焕发了活力,整个苏南经济则因为改制而不再是集体所有制一统天下,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苏南模式的内涵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张家港精神及其新发展

到苏南学习考察,没有不去张家港的。凡去张家港的人,都被眼前的现实和一种精神所感动。其实,张家港建县时间并不长,1962年从邻近两个县各划出一部分组建成沙洲县。当时张家港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被称为“苏南的苏北”,根本没什么名气可言。一

张家港的出名缘于一种精神,就是著名的张家港精神,而张家港精神则来源于“杨舍精神”。杨舍是张家港的一个镇,当年的镇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环境脏乱,企业寥寥无几,全镇工业总产值不到500万元,在苏州诸县城镇排倒数第一。为改变落后面貌,党委书记秦振华团结一班人,率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两个文明一起抓,短短几年,杨舍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全国“乡镇之星”。秦振华在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改变杨舍镇落后面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当官一任、造福一方、顾全大局、乐于奉献、扶正祛邪、敢于碰硬、雷厉风行、脚踏实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自加压力、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成为杨舍镇两个文明建设年年跨大步的强大精神动力,被誉为“杨舍精神”。

1992年初,秦振华担任张家港市委书记,正逢邓平南巡讲话发表,在这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张家港市委认为,经济要腾飞,思想要先行,只有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力弘扬“杨舍精神”,才能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于是,张家港市委在发动群众进一步发扬“杨舍精神”的基础上,对“杨舍精神”进行概括、凝练、升华,提出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为人们树起了一面旗帜。

1995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张家港市,充分肯定了张家港市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并欣然题写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这对张家港人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也是对张家港精神的高度赞扬。从此,张家港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二

张家港精神虽只有16个字,但内涵丰富而深刻。张家港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它的内涵:“团结拼搏”就是要团结起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创大业。团结是基础,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首先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保证各级党组织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团结起来创大业、干大事,为建设新港城,早日实现现代化而奋力拼搏。“负重奋进”就是要肩负重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奋勇前进。张家港人尤其是党员干部,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困难和艰险,坚信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奋勇前进不停步。“自加压力”就是要自立自强,自觉加压,不留后路,务必求成。张家港人意识到创业贵在“马不扬鞭自奋蹄”,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寻找压力,并将压力变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敢于争先”就是要心想长远,永不满足,敢闯敢冒,敢争第一。敢争第一就是主观上要向高标准看齐,敢于把“第一”争创到手。如果连争第一的勇气都没有,那么第二、第三也争不到。样样工作争第一,就是要在经济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瞄准先进水平,争创一流。

张家港精神中“团结拼搏”是基础,“负重奋进”是要求,“自加压力”是动力,“敢于争先”是目标。没有全体人民的团结拼搏,就创造不出一流的业绩;没有负重奋进的要求,就产生不出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没有自加压力的精神,就没有敢于争先的目标,也就没有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的内在动力。

张家港精神的核心是“负重奋进,自加压力”。在提出这一精神时,张家港市委同时明确提出张家港市的党员干部,人人肩上都要挑担子,人人都要有压力。水没有压力上不了山,人没有压力不上进。但这种压力不是上级压给你的,也不是群众逼你的,而是你作为党的队伍中的一员,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给自己定的一个高的标准。而且要说到做到,让党和人民来检验你。这种“负重奋进,自加压力”,犹如给张家港市每个人身上都装备了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发动机”。张家港今天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来自任何上级的要求和压力只是外因,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张家港人自定的高起点、高标准的内在压力与动力。三

张家港精神的本质意义在于:

第一,张家港精神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动的实践体现。通过弘扬这种精神,张家港走出了一条“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就经济抓经济,是不懂经济的表现,最终也抓不好经济。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建立良好秩序,形成优美环境,才能“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张家港市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在领导体制上,自上而下形成“一把手抓两手”的格局;二是在干部考核使用上,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张家港精神体现了张家港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的坚强意志。他们认为,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因而他们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始终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三个坚定不移,即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思想坚定不移;负重奋进,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定不移;实现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

张家港人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融进了张家港精神之中,他们既尊重事实,又不囿于客观情况的局限,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既按客观规律办事,又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

第二,张家港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张家港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典范,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又展示出全新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文明。具体说张家港精神是艰苦奋斗传统与开拓创新精神的结合,是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与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的结合,是现实目标与远大理想的结合,是发展热情与科学态度的结合。

张家港人有这样的共识:要干出一番事业,没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一股子劲,是不可能成功的。“泥腿子”办工厂、县城里办大学、建国际化港口、办保税区、搞开发区等,在传统思维定势下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在“敢为天下先”的张家港人手里,却变成了现实。他们搞建设,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开拓意识,只要是看准了就义无反顾,分秒必争地“抢”,有胆有识地“闯”,吃辛受苦去“拼”。

第三,张家港精神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群体形象的融汇。具体说,这是一种励精图治、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能创大业的精神,是一种开拓进取、勇于竞争、敢创一流的精神,是一种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四“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六年间,在张家港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下,张家港市的两个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张家港精神本身也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

首先,“争先”的气势在延续,团结拼搏的昂扬斗志里,更多地融进了创新意识。1995年,张家港成为全国的典型后,他们立即组织开展“全省学习张家港,张家港怎么办”的大讨论,要求全市上下,立足张家港,跳出张家港,在更高层面上寻找新的对手,在重量级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每年都要提出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发展目标,咬住不放,步步攀升。“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01年达306.8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4%,2001年达32.08亿元。

近几年,张家港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初步解决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1996年起,较早实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999年又实行了“二次转制”,加快了公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2000年以来,推进以股权流动为重点的“第三次改革”,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还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将一大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武装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沙钢集团,就是一个敢于争先又不断创新的突出典型。

其次,“压力”的内涵在扩展,面对人世、富民等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挑战,张家港人从容不迫,负重图强。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之后,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大潮迅猛袭来,张家港人深感到了前进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周边县市的你追我赶,还来自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富民强市”要求,更来自激烈的国际竞争。

承载着这些压力,他们加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快“三区五园”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竞争j沿江并立的张家港保税区、沿江经济开发区、张家港开发区和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欧洲工业园、食品工业园、汽车工业园、钢铁工业园规模不断扩大,日益显露外向型经济的独特魅力。目前,全市有“三成”的工人在外企就业,工业产品中有“四成”出口,GDP对外贸进出口的依存度达“五成”,而每年的工业投人中外资占了“六成”。同时,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是张家港人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之一。目前,张家港迅速形成了lO大企业集团和50家骨干企业,其经济规模、销售收入和税收利润均占全市总量的30%左右。

再次,“奋进”的思路在升华,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走上创建城乡一体文明的新阶段。面对已获得的众多荣誉称号,张家港又自加压力,率先提出了“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构筑城乡一体文明,坚持用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用市民的理念教育农民,让城里的“社区工作”进入了村镇和规模企业。主要体现在:(一)人居环境趋向一体化。全市各镇均建成了省级以上卫生镇,四成以上的村建成了省级卫生村,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普遍做到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二)市民素质趋向一体化,初步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再向文明市民的转变。(三)城乡功能趋向一体化,全市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协调发展,形成了布局合理、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功能互补、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就是靠着张家港精神,才使张家港用几年时间走完了一般要花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程,许多指标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周边城市。到过张家港的人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张家港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张家港精神催生了张家港的发展速度,带来了张家港效应,创造了张家港奇迹,塑造了张家港形象。

昆山之路

去昆山领略周庄古乡镇的水乡韵致,不经意问路过昆山市时,使人惊奇不已,这哪是一个县级市,建设的和电影中的西欧城市差不多。其实,透过昆山城美丽如画的外在形象,人们看到的是比城市更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昆山之路。一

昆山在苏南以发展外向型经济而出名。1984年,在人们的思想还相当保守的时候,昆山率先与日本一家株式会社合资兴办了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这是江苏省县(市)一级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这之后不久,台资企业看好昆山,纷纷前来投资办厂。1985年,昆山用500万起家,率先在全国县级市中搞起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外资企业投资更加活跃。

经过18年的持续发展,时至今日,在昆山仅9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跨国公司20多家,台资企业1000多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132.7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7.1亿美元,台资占了一半多。这样的国际资本投资密集度、台商投资密集度在全国县级市中绝无仅有。

台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区主要有三个:广东的东莞、福建的厦门、江苏的昆山。台湾的老板们之所以投资大陆,自有其内在的因素,但与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不无关系。东莞是广东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台商自然看重,厦门与台湾相邻,有着地利优势,而昆山靠什么呢?

其一,不断优化的环境。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首先紧紧抓住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加快新一轮城市建设步伐,大力提升城市品位,营造适宜于居住和创业的环境。其次非常注意环境质量,塑造城市形象,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改造和管理,使昆山城镇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形成了城市协调、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格局,为外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另外,昆山开发区的绿化面积占到了30%,有着十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二,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需要有一流的硬环境,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服务软环境。昆山人对外商从来不说“不”,不断增强“亲商、富商、安商”理念,实施“一门式”、“一个窗口”优质高效服务机制,做到诚信服务、规范行政、降本增效,大力营造“团队精神,国际惯例,效率效能”的招商氛围,又提出了“守信规范,透明高效,合作双赢”的服务要求,促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其三,处处关心外商。昆山人除了在投资硬环境上让外商感到满意外,还十分注意为外商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即使外商提出的一件小事也当大事办,使外商真正感受到在昆山与在家里一样方便,一样放心。一次半夜两点,一位台商的太太打电话给开发区,说老公不见了,非常着急。开发区派车去找,在路上找到了那位台商,原来台商工作太累了,在车里睡着了。这件事让台商和他太太非常感动。遇到外资老板开车违章的事,昆山交警以教育引导为主,让外商感到中国的政策十分宽松。昆山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让外商感到了昆山的不一般。

其四,尽量为台商们办实事。昆山有1000多家台资企业,常住昆山的台商有一万多人,他们的子女读书成了问题,留在台湾不放心,带到大陆又不方便。于是,有的台商说,在昆山,钱赚了,子女却扔了。昆山人看到台商的难处,忙前跑后8个月,终于办成了昆山台商子弟学校。台北市市长白秀雄到上海参加市长论坛,曾专程赶到昆山视察台商子弟学校。台商的太太们闲待在家里无聊,昆山人就为她们专门办了一所学校,让她们学习大陆的琴棋书画,协助老公经营企业,把台商感动得都夸昆山想得周到。

据说,昆山的领导季建业去台湾,有媒体问他:你为台商端过洗脚水?季建业笑了,解释说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说我们昆山为了吸引台资,尽力为台商做好服务。

正因为有这样的服务,昆山的外向型经济强势发展,有效地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2002年以来,昆山每天实现“三个一千万”,即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白营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财政收人1000万元人民币。昆山财政收入的60%、工业利税总额的70%、固定资产投入的80%、自营出口创汇的9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外资企业的投人产出在全市经济建设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由于外向型经济的拉动,昆山在2001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测评中名列第三,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名列江苏省县(市)第一。正像“相聚昆山”文艺晚会中一首歌唱的那样,“昆山人解放思想迈大步,创造出昆山前进的高速度”。二

昆山之路的核心和灵魂是创新,昆山之路就是靠创新起家的,昆山之路就是靠创新发展的,昆山之路就是靠创新才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昆山的工作有连续性,不管谁当领导,都一样重视实行外向带动、团队合作的经济思路和工作方针。尽管工作思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在调整,但发展的道路,创新的道路始终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超越自我,与时俱进,在各个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思路、目标和要求,不断推出新招,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力拼搏。

1992年以前,大胆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内联外引发展思路。

1992—1994年,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指导思想。

1995年提出了“抓住三个机遇,形成三个格局”的发展构架,即抓住浦东开放开发的机遇,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抓住结构调整机遇,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抓住建设现代化城市机遇,形成城乡互动发展格局。

1996年针对宏观调控的新情况,又提出了“调整改造抓内资,注重产业抓外资,盘活存量抓批租”的经济发展思路,并用3年时间对内资企业进行全方位调整改造。

1997年提出“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要求,即对资本经营、民营经济、外向配套、农业产业化经营求突破。

1998年提出以创新为主线,提高产业层次和经济运行质量的要求,着重抓好“四个创新”,即注重优势创新,加快技术创新,实现体制创新,推进产业创新。

1999年再次强调深化“四个创新”,实现“五个领先”,即农业现代化建设、开放型经济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基础环境质量、精神文明建设层次等工作均要处于领先地位,并在3年调整改造的基础上又作出再用3年时间全面开展技术创新的决定。

2000年提出“争创五大优势,加快实现昆山经济第三次飞跃”的工作目标,“五大优势”即技术产业、人、才、环境、服务优势。这是“四个突破”、“四个创新”、“五个领先”工作思路的延伸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昆山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又不断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树立新标杆,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所有这些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对昆山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导向、激励和催人奋进的作用。昆山之路就是靠着不断创新的思路在向前延续,正所谓“改革的思路永不变,前进的脚步永不乱”。三

昆山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昆山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变换策略,矢志不移,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在外向型经济起步阶段,主要通过经贸委系统和部分海内外朋友的介绍,工作重点放在东南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筑巢引凤,引凤筑巢”、“面向东南亚、注重四小龙”的招商发展方向,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时,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客商捷足先登,来昆山投资办厂。

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先后提出了“以外引外,主动出击”、“搞好一个,带来一批”的招商策略。期间,每年组织经贸洽谈会,组团出访、推广运用“出国招商,主题招商,敲门招商,跟踪招商,委托招商,配套招商,网上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滚雪球”似的扩大合作伙伴,产生“葡萄串”效应。

近几年,又提出了“发展台资,主攻欧美”的招商策略,做到“以台引台,以台引外,以外引外,以大引大”。同时,广交朋友,捕捉信息,借台唱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尤其是借助台湾、深圳、厦门等地举办的投资信息发布会、招商洽谈会、国际经贸招商月等活动,主动推介昆山,让“世界了解昆山,昆山走向世界”,使一批著名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纷纷来昆山落户。

昆山的招商队伍不仅市里有,各乡镇也有。如果说昆山的国家级开发区是一只“大老虎”,那么昆山韵15个镇就是15只“小老虎”,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在商海中久经考验,什么样的仗都能打,而且都能打赢,这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

昆山不是华侨之乡,在台湾做生意的据说没有一个是昆山人,但昆山引进的台资却占到大陆的十分之一,江苏的四分之一,与上海相等。这缘于昆山的投资环境好,缘于昆山的政策好,缘于昆山有一支过硬的招商队伍。有趣的是,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的领导去台湾,并不受欢迎,而昆山的领导去台湾,无一不被工商界视若上宾。台湾人知道江苏有个昆山,却不知道比昆山大的大中城市。更为有趣的是,昆山人到海外招商汐卜地人到昆山招商,外地到昆山招商的办事处有近60家。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每一件小事做起。10多年前,一位外商来昆山考察,仅因为在宾馆的床上发现了一根头发丝,就对昆山的服务能力产生怀疑,改变了投资初衷。当时昆山市领导从这一根头发丝上得到教训,狠抓宾馆的卫生环境,从而使外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了方便台商看病,卫生部门在全市各家医院为他们提供了绿卡优先服务。昆山人既做到了招来外商,又做到了留住外商。

如今,昆山招商引资遍地开花,利用外资节节攀升,重大项目接踵而来,开工投产如火如荼。仅2002年2月以来,就有在建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9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0个,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2个。四

昆山作为一个县级市,却有一个国家级的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的出口加工区。起步于1985年的昆山开发区是全国县级市中惟一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国第19个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全国的各类开发区已有1000多家,能达到昆山水平的却没有几个。同样,国家级的昆山出口加工区也开始运作。

昆山人认为,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一位台商无意中说:要是有一个像台湾新竹那样的加工区就好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1998年7月,昆山市委书记张卫国一行到台湾专门去看新竹的工业园,回来后3天整理资料,然后游说了国家8个部门会签。那些日子海关总署关长生病在家,张卫国一行去找他,说好只谈5分钟,谁知谈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国务院的文件下来了,全国一共批了15个,昆山名列其中。听一位从头至尾跑这件事的人说,他们前后一共去北京84次。

昆山人对认准了的事情就是这样执著。当初,昆山的开发区为要列入国家级序列,他们先跑财政部(按惯例,县一级的事是不能去跑中央的,得逐级申报),后来又多次跑国务院特区办。以至多年来,特区办召开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会议,一般都邀请昆山派代表参加。后来,他们又请中央领导视察,又请国务院副总理题词,而且,昆山的一个副市长长驻北京。终于,1992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昆山开发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序列,昆山从此名声大振。

昆山人善于和精于办大事,引大项目。昆山开发区最大的项目是南亚电子,总投资25亿,有1.2万员工,9个厂,据说这个项目跑中央93次才批下来。而最早谈这个项目时,一个大市的书记亲自传真到南亚说,你们来投资,土地的价格每亩只要1块钱!但昆山的优势是任何别的地方所不具备的,哪怕你地价压到了零,人们还是看好昆山。如今,1680亩土地上,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已初具规模,如火如荼的工地就像一个大战场。在昆山开发区生产的产品,4个小时就可出口。

昆山还在风景秀美的阳澄湖畔办起了软件园。刚动工一年的昆山软件园,已经有中创软件、托普的江苏信息技术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昆山软件园学院等3家落户,还有几家高科技单位已经进驻。

昆山还要办一个大学园,已经进入实际操作运行阶段。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昆山听说国家要承办APEC会议,就找到有关部门,要求在昆山的周庄召开。龙永图说,周庄没有APEC财长会议室;昆山的领导说,我们建个会议室。这个会议室就是举世瞩目的“周庄舫”,虽花了800万,但打造了一个国际品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周庄仅门票年收入达1个亿。五

昆山之路,是昆山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但昆山及昆山之路的出名,却缘于一个人——昆山市的文联主席杨首松先生。那天,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慕名去拜访他。他热情接待了我,还送给我六七本他的著作,其中一本叫《昆山之路1991—1995》,这只是他写的有关昆山之路内容的诸多著作中的一本。

通过读他的著作及新近发表的报告文学《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一文,通过半年在苏南的亲身感受,使我对昆山的认识更为深刻。

其一,市场瞬息万变,领导频繁更换,昆山日新月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昆山的领导在昆山待不长。从“昆山之路”最早的酝酿起步算起,昆山的主要领导已经是七任了。昆山的市长都是外来的,七任书记,除第一任外,都是外地人。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昆山换了三任书记,他们一个个人走了,事业却留下了。他们一任接一任坚定地走着昆山之路,昆山之路从来没有因为领导的更换而改弦易辙。

其二,昆山无闲人。在昆山,无论是干部还是百姓,也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忙。据说,昆山的市长从来没有完整地享受过一个双休日。在昆山的街道上,见不到悠哉行走的闲人,人们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忙。人们忙着各自的事情,忙着做工,忙着赚钱……

其三,昆山的城市及环境建设总是高起点,大手笔。走进昆山城,给人的感觉是干净、整洁、路宽,繁华而不拥挤,就像置身于国外。因此,昆山有“小上海”之称。从城市上,你看不出昆山是一个县级市。昆山对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也是一流的。昆山人认为环境也是资源,绿色也是生产力。昆山几任领导都非常重视绿化,把10万株大树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移栽到昆山。新建的城市生态公园占地3150亩,分6大景区22个景点,是国家园林城市的重头项目。仅2002年,昆山全市种了200多万株树,花在绿化上的钱就达4亿多!在昆山,你会看到马路的隔离带水泥柱上,长着碧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这就是昆山人的精细之处。

其四,昆山之路不只属于昆山,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成功之路。昆山之路不属于哪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集体的创造;昆山之路也不是孤立的,它是改革开放大气候的产物,也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界有识之士到平民百姓,各方面关心、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的结果。昆山之路也不是固定的,其经验更适于中国人普遍接受和理解,昆山之路又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

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昆山这些年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旨在使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昆山,借鉴昆山的经验,学习昆山的做法。昆山之路不仅适合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也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苏南最新发展动向

苏南人曾自豪地说,改革开发20年,有三件事对苏南的发展很重要: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乡镇集体企业的蓬勃发展;二是90年代初浦东大开发而带动的外资涌进;三是20世纪末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历史的车轮已进入2l世纪,苏南以怎样的态势在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新亮点,这是人们较为关注的。

可以说,新世纪之初,苏南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人们不得不慨叹,“没有苏南,就没有江苏,没有苏南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尤其是苏州,2001年在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海关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7个主要经济指标方面,高居江苏榜首。苏州的GDP、财政收入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六位,紧逼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广州。苏州下属的昆山市每天“三个一千万”,即每天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自营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

苏南经济的快速增长,究其原因,除外资大量涌入的贡献外,还因为:(一)改制后通过破产,一部分财富转移到了民间,新注册了一批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大;(二)许多企业的税收“两免三减半”到期,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三)到开发区注册的企业越来越多,开发区税收增加较快。

在发展道路上,如今苏南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放开手脚发展。江阴是“股资”,昆山是“台资”,吴江是“民资”,常熟是市场带动,张家港是临港型规模经济……各地根据各自的优势在走着自己的路,已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概括苏南的最新发展。

通过改制,苏南的经济出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新亮点。以苏州工业园、苏州新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以“江阴板块”为代表的资本经营,以常熟波司登、梦兰、隆力奇、常盛为代表的村级经济,以吴江盛泽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招商城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和张家港的沙钢、永钢等规模企业,构成了苏南经济新的增长点。苏南正走着大多数先进市场化国家走过的路,民营化、市场化、城市化是最明显的趋势。

苏南近一两年在吸引外资方面格外引人注目。仅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约占全国总量的1112,有近10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苏南,外资企业对苏州出口贡献率达80%以上,对工业产值贡献率达50%,对工业增量贡献率达75%,对财政收人贡献率达55%,对城镇从业人员贡献率达40%。外资的涌进,尤以苏州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无锡新区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代表。“园区经济”实际上成了城市经济的缩影,是各要素布局更加集中的表现。通过一个布局合理、规划整齐、设施齐全的开发区,使苏南彻底告别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散乱现状。

农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集中的问题。已有20年小城镇建设经历的苏南在新世纪坚定地走着“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之路,开始了一场城市复兴运动,开始了艰难的小城镇突围。苏南人正在把苏南从城镇升格为城市。与小城镇建设不同,农民不再满足于做“街上人”,而是要进城做“城里人”。苏南的县城越来越有城市情趣,三产尤其是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一些住宅小区不论从环境设施、格调等并不比大城市的差。昆山、常熟、张家港的房价并不比苏州低多少。这些中小城市,反而更适合人们居住。

综观今天苏南的发展,个体经济成为苏南最具有潜力的新生力量。苏南人将苏南的经济力量分为四块:以老国有企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以外资为主的园区经济、改制后的乡镇企业、新兴的个体私营经济。各部分的比重大致是15:35:30:20。第一块经济低位运行,甚至负增长,从发展看,其所占的比率将越来越小。第四块经济目前定量虽尚偏小,大企业、大集团还不多,但增长最快,如2001年江苏个体私营经济的总数已高居全国第一。苏州市2001年私营企业超过4万家,注册资金296亿元,个体经营户达到17万户,注册资金39亿元,全年私营个体经济上缴税金34亿元,增长54.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6.4%。常熟市2002年1。5月份,仅新办的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265家,新增注册资本10.56亿元,使注册资本总量突破60亿元,而到2002年的9月份,私营企业又增加到了2239家,跃居江苏省第一。吴江市由于紧邻浙江,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去年民资投人翻了一番多。盛泽镇从1999年以来的短短3年时间,民资投资超过40亿,私营企业资产超过亿元的近20家,1000万元以上的160余家,不少企业年利润超过1000万元。

如此发展规模,苏南人并不满足,政府和各级干部也正在全力转变观念,规范政府的行为,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千方百计鼓励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苏南各地在这方面通过学习考察,对比温州发展私营经济的经验,感到苏南的私营经济在公平竞争环境、市场建设及市场机制的运作、企业家群体的成长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要取长补短,全力跟进。苏南地区发达的原因除了加快发展不动摇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无疑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启示。

以前的事实和现在的发展都表明,农业时代苏南是“粮仓”,工业时代苏南是“钱袋”。如果说前者是天时地利的原因,那么后者则是苏南“人为”的结果,因为苏南人有创业和冒险的勇气,有良好的市场感觉和对潜在获利机会的敏感性。今天苏南的发展现实说明,苏南在中国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有人比较中国3个以“张家”打头的地方,张家港、张家口、张家界。后两个地级市共包括6区15县,一个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一个是北方的老工业基地。但这两个地级市的GDP之和只与张家港一个县级市相当,苏南的发展可窥见一斑。

如今的苏南,思想禁锢被打破,发展道路更为开阔。各地都在寻找、把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他们坚信一条,发展是硬道理。怎么发展,各地有各地的招数,真可谓百花齐放而又殊途同归,最终构建起苏南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内生机制”,形成了苏南发展的新景观。

最典型的昆山市,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已有23家落户昆山,全市两税收人的60%来自外资企业,昆山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后劲越来越足。张家港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及“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张家港精神,创造了“赶超经济”的奇迹;江阴的企业集团,资本运行如火如荼,推出了全国县级市中惟一有10家上市公司的江阴板块,创造出了全国三百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常熟市凭借个体私营经济和商贸流通,经济持续上升,百姓不断致富;吴江市则是吸引民资与外资同时并重,打造出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电子资讯等五大经济板块。苏南模式发展到今天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率先在全国提前跨人小康社会的苏南,近十年来,农村已完成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正大步跨入城市化,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苏南是怎样推进农村城市化的

20世纪80年代的苏南和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一样,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至90年代初,传统农业社会全面瓦解,以乡村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全面退却,取而代之的是整个区域迅速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城镇群体的基本面貌初步展现,城镇的中心地位得以确立、巩固。在苏南17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有苏州、无锡、常州3个中心城市,9个县级小城市,334个建制镇,每112万人口拥有一个城市,平均每42平方公里、每3万人口有一个小城镇,苏南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

考察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推动苏南农村城镇(市)化的基本力量有四种,一是大都市上海和较大城市苏州、无锡等的强烈辐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加快了苏南农村的城市化步伐,而且使其有了很好的依托。二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为加快苏南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巨大的推动力。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快慢和发展阶段性起伏都直接影响着苏南农村城市化程度的高低。三是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崛起。苏南各地近几年持续致力于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积极主动地把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做,放手加快经济发展为推动城市化提供了条件保障。四是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形成,使苏南农村城市化过程具有浓郁的田园都市气氛和情调。

苏南农村城市化的基本途径主要是:

第一,中心小城市的扩张。苏南的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市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几乎就是大城市的缩影。苏南10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都把县城所在地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心小城市,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苏南的中心小城市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继撤县建市,拉开苏南城市化序幕;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以兴办开发区为重点,实施老城连新区的战略,使县城范围迅速扩大,人口迅速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创建省级、国家级卫生城市为契机,致力于县城的各项基础设施的现代化,10个绿化、美化、净化的田园式小城市相继成形;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心小城市辐射和吸纳作用,又以中心小城市为核心,通过兴建高等级公路,与大中城市相连结,从而缩短与大中城市的距离,逐步和大中城市融合。

第二,重点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苏南的农村城市化是在小城镇这个层面上展开的。在这一点上,一些重点镇的扩张变得十分重要,苏南地区lO个县的1.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有40多个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重点镇,平均15万。20万农村人口中有一个重点镇。这些重点小城镇与10个县级市镇和3个大城市一同构成了三层次的苏南城市化框架。

第三,开发区成为城市化的新基地。苏南‘10个县市均有自己的开发区,各县市的重点镇中不少也有自己的工业小区和特色小区。开发区的形成改变了过去“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低效益,高污染状况,使苏南的工业经济发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使乡村工业经历“城市化”的转变,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一些县级市的所在城镇迅速成长为达到或超过中等城市规模、水平的城区,一些有工业小区的镇也迅速成为可以与县级中,C,/J,城市媲美的新兴镇区。

第四,在城镇之间形成连绵的产业带。十多年来,在苏南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得最快的是城市(镇)之间的连绵产业带,有的产业带几乎使两个城市(镇)一体化。重要的产业带有三个:一是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的苏南段两旁,苏州、无锡、常州三城市之间,已逐步连结起来,正在形成一条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带;二是沿长江各县之间,全长100多公里的范围内,正陆续开发出张家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等几个国家级和省级港区,形成一条以长江为依托的港口产业带;三是在各县城之间,各镇区之间的公路两旁,已逐步布满建筑物,市场设点日益增多,城市在向郊区扩散,农村在向城市靠拢,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以国道、省道为依托的公路产业带。

第五,广大农民对城市的追求。20世纪80年代苏南有许多青年农民进人乡镇企业做工,形成了一代“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新农民。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南逐步城市化,流动人口群发生变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了“两栖式”的生活,在保留农村老屋的同时,又在城镇购置或租赁房屋,平时或以城镇生活为主,或以农村生活为主,他们都已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苏南农民还比较“恋乡”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苏南新一代农民已开始“恋城”。以上五种途径,加快了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

苏南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非常注重内涵质量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立足点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有着全新的理念。

先理性后实践。就是说,苏南在向城市化目标迈进时,非常注重理性的研究,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镇)模式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起步,首先从理性上搞清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弄清江南水乡的城市化特色,然后再指导实践。

先规划后实施。苏南各地把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到位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方式。由于规划在先,操作性强,不管党委、政府班子如何更迭交替,规划大局不变。苏南各地建设城市的规划和一般设计是:一个目标(即建成怎样的现代化城市),几种格局(根据各地的特点,把城市规划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或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扩展格局等等),几大建设任务(农业、工业、三产、开发区现代化建设、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活质量、精神文明等)。

先战略后战术。在城市建设中,苏南各地注重战略设计,先确定城市建设战略,再部署战术方案,使建设现代化城市具有明确的思路和灵魂。战略目标的设计视各地的功能定位而定,包括科教兴市战略、外向带动战略、以港兴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大旅游战略等。

先发展后繁荣。在城市化进程中,苏南各地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把夯实农业基础,拥有外向型龙头优势,营造现代化工业体系,搞好资源开发和利用,谋求三产协调发展,实现综合实力的增强和效益的提高,加快居民收入的增加等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本导向。在发展中实施城市的繁荣,包括铺好道路,建造好住宅,设置好庭园,建设标志性建筑,搞好城市绿化、美化等。这种“先发展后繁荣”的战略,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市的保证。

苏南各地按照上述新理念进行农村城市化建设,迅速而显著地提高了城市建设的内在质量。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上。苏南的乡镇企业经过改制,无论在资产规模、资源配置、产业化、技术升级、产品质量还是在运作机制上,都已少了过去的土气、俗气、粗气和乡气,一些集团型企业具备了规模型、科技型、集约型的特征,上升到了国内一流企业的水平。使整个苏南呈现出了经济城市化的局面。

第二,基础设施的城市化。苏南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新区、老区、社区的建设和变化上。新区是指开发区建设的现代化,苏州、无锡、常州3个中心城市边缘都有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在这些联结城市与农村的开发区上,基础设施都是按现代化产业区和现代化城市的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苏南的各级各类新区成了苏南现代化设施的窗口,成了苏南农村城市化的象征。老区是指对老城区的建设改造。从1990年开始苏南各地的老城(镇)发展进入了大规模改造阶段。如太仓市利用3年时间,投入7.9,亿元资金对老城区一条几里长的东西老街进行成片拆建,把一条破旧不堪的老街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新街。新区是指住宅小区的配套建设。随着住宅房的成片开发,苏南的城镇上出现了大批漂亮的住宅小区,大的小区有数千套住宅,小的也有上百套。在这些居民住宅集中区内,如大城市一样,有了物业管理,建造了小区公园,采取了各种治安措施,使城市的味道更浓了。

第三,生活质量的城市化。从健康文明的程度来看,苏南农民不仅在追赶城市,而且正在和城市比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活动不仅向农村延伸发展,而且农村已大大走到了城市的前面;从生活方式的取向来看,农村生活方式的主流逐步趋于科学文明,高层次的文化兴趣爱好的形成是目前苏南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标志;从消费结构看,苏南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1998年达9000元以上,农民在5200元左右,分别比10年前翻了两番,消费结构也越来越注重城市化和现代化。农村的消费虽仍以集中性消费为主,但平时的衣着用品也渐趋时髦,盖房装饰向小别墅靠拢,子女教育支出在当前苏南农村消费中几乎占据第一位。

第四,环境文明城市化。这些年,苏南各地普遍形成“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共识,把“治理、改造、净化、绿化、美化、育人”融为一体,构建现代文明城市的框架和内涵,使各中心城市都达到一流城市、一流环境、一流文明、一流设施、一流功能的标准。苏南各市县纷纷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卫生城市的桂冠,一大批乡镇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卫生镇称号,苏南农村的环境建设已超越了一些大城市的建设水平。

第五,社会事业的城市化。苏南各地在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时,力求按城市发展的未来前景和现代化的要求进行超前构思、超前规划、超前设计、超前建设既改变了过去因陋就简、不舍得花钱办事的做法,又努力避免因不做规划和设计而造成的混乱和无谓耗费。并把树立现代化的城市形象作为搞好投资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满足生活、生产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上,路、桥、住房、绿化、环卫、水、电、气等各项设施的建设都向大中城市看齐,苏南各地的城镇都有了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信息中心、高质量的大中学校、高档次厕所和现代化医院等设施。

第六,城市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苏南各地充分运用体制和政策对城市建设进行经营性的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建设中资金来源和功能定位的问题。一是利用土地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升值的机遇,以出卖土地的收益来换取建设资金,再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一步使土地升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二是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三是在城市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使投资者从“政策要我做”变为“为了生存,发展而争着做”;四是对城市的各种实物和空间进行深度开发和经营。通过市场化的开发经营可使城建实物和城市的各种空间潜在的经济价值转变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从而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等引入城市建设,以获得可观的资金,用于城建的再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苏南各地不是就城市建设而搞城建,而是把加快城市化进程当做推动苏南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苏南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是:

第一,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城市(镇)化进程的基础工程。苏南农村的城市(镇)化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专业市场、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商品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将有利于城市布局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张。

第二,把实施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要依托。苏南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推动了苏南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又进一步扩张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空间,提高了它的水平。

第三,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新增长点。个体私营经济是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最为活跃的力量,苏南农村的进一步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私营经济和三产的发展水平,苏南各地正在不遗余力地培育这个新的增长点。

第四,把加快农村科技革命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农村城市化需要科技、人才和先进生产力的拉动。苏南各地把科技兴市(镇)当做首要的战略措施,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苏南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实现质的飞跃。

任何一件事情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苏南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形态也受到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如户籍制度的限制,行政区域的限制,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的限制,农民收人和企业效益不高的限制以及人的观念、素质、习俗等的限制。但这毕竟是次要的。

苏南农村城市化十余年的实践说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实际上就是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经阶段。没有工业化当然就不会有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走向现代化。对苏南来说,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又是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实现高度的城市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第二辑 方法捕捉

苏南如何进行企业改制

苏南曾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苏南的企业改制实际上是从乡镇企业开始的。

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改革,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运行,各种类型的企业要真正面向市场,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目标。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苏南的乡镇企业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集体企业一样,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与尝试,在体制转换日益深化的宏观背景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南乡镇企业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与蓬勃发展的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相比,活力明显下降,并暴露出许多类似国有企业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市场约束强化,高速增长的宏观经济局面不复存在,所有企业,包括乡镇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生死考验。苏南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缺乏自主权,主人不当家,当家不做主;资源配置封闭而浪费,布点分散,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偏低;不注意保护耕地,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注意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农业发展出现了比较利益下降和不稳定趋势,不利于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直接原因,是其粗放型增长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面l临巨大的挑战。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惜动员一切要素资源,进行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其结果是不讲求效率的粗放型增长。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过热,使许多乡镇企业盲目借贷、盲目投资,苏南的乡镇企业因此欠了银行的大笔贷款,以致每个县市都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借款,这不仅提高了乡镇企业的负债率,而且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加剧了许多企业的经营困难。

在经济体制转轨日益深化,市场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市场日益饱和,且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下,依托社区政府强力推动发展壮大起来的苏南乡镇企业,不得不对集体企业的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增长粗放、社区封闭等弊端进行大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尽快满足实现“两个转变”的需要。

苏南乡镇企业的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实行了各种类型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如资产流动承包、风险抵押承包、“五定一奖”承包、利润两段分配承包和亏损企业租赁承包等。1990年以来,在一些企业中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试点,还对一些亏损严重的小企业进行了拍卖。承包经营责任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苏南乡镇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承包制的改革比较简便易行,对保证企业上缴税率提留,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改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难以改变政企不分问题,无法保证企业的自主权,不能解决企业自负盈亏问题,难以消除承包人的行为短期化问题,也难以使企业自觉适应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因而,苏南各地逐步认识到只有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乡镇企业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从1992年开始,苏南各地选择一些“小、微、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乡镇企业体制改革进人到实质阶段,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并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阶段。基本做法是“抓大、活中、放小”。对乡镇大型骨干企业,实行集体控股,一般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中等企业,将其改制为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于小型企业,原则上实行集体资产全部出售的政策,使其转为私营企业。到1997年底,苏南已有3.3万家乡镇集体企业改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包括被兼并、拍卖、租赁的企业在内,改制面达到80%左右。到2001年,苏南乡镇97%的企业已全面转制为民营(个私)企业,一些骨干型的企业也进行了以产权改制为主的改革。

张家港市曾以“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他们在企业改革中,突破传统观念和发展模式,激发体制机制活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推进机制创新,从1996年起,在苏南较早实现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过渡形式,强化了企业自主发展意识和内在约束机制。从1999年起,按照“摘帽一批,还原一批,转让一批,退出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和产权完全没有人格化的“大而盈”、“大而亏”的企业进行了二次转制,符合条件的转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弱小企业转为私营企业,加快了公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从2000年起,又开始了以股权流动为重点的第三次改革,大力推进资产重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质产品和优秀企业家集聚,为做大做强规模经营创造了体制条件。

值得一说的是,苏南乡镇企业在改制初期,许多人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认为转制后,会大伤元气,苏南模式将不复存在,需要另起炉灶,方能东山再起。然而,已经成熟起来的苏南乡镇企业在转制后,不但没有停滞不前,反而经历了超常规、裂变式的大发展。

苏南乡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把结构调整作为一种发展机遇,以调高、调大、调新、调优为基本方向,大力进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资产结构、投资结构、技术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苏南的乡镇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以市场为导向,压缩淘汰了那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能力,培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产品。使规模企业在调整中得到了发展提高。同时,苏南的乡镇企业在改制中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势头很强劲,利用外资的质量、档次、效益逐步提高,乡镇企业日益国际化;企业的布局逐步向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小区集中。

太仓市对乡镇企业改制完成后,从2001年8月开始对28个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现已平稳结束。他们采取资产人头化,改制资金到位,职土身份改制到位的办法,关停并转7家国有企业,对4家较大的国有企业,国家仍保留18%的股份,现在只有很少的几家国有企业由于设备陈旧老化、人们的观念等问题没有改制结束,但都在动。苏南在对国有企业的改制中紧紧围绕三个问题进行,即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政策怎么走。就是说要有改制的成本,要让职工有出路,要有人们满意的政策。

企业改制最关键最头痛的是人员安置问题,苏南在改制中的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利用工业企业现有的闲置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购、拍卖、联合开发等多种处置形式,逐步盘活,为企业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支付企业改革改制成本。二是积极稳妥地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企业改制后,全部接收职工,并按劳动部门的规定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企业在册职工人数,以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从企业净资产中剥离出人均12个月的工资,给分流出的富余职工支付一定的安置费;合同制工人因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的,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工龄计发1个月工资;职工自行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一次性支付不超过12个月的生活补助费;对固定工身份的合同制工人被解除合同的,按年限,每满一年工龄计发本人1个月工资;对于企业安排就业,职工本人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一次性支付不超过本人12个月工资的安置费;对凡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朔的在册职工,企业改制不能安排上岗的,作内退处理,内退工资发放标准以本人档案工资为基数,根据企业部分自筹和依靠全部拨入两种资金来源类型,分别按55%、50%比例发放;对于停产、歇业、破产的企业和改制后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的内退人员,生活费由劳动局所属的就业管理处统一管理、代发,资金由工业系统统一调配。

苏南的企业改制十分重视做好职工的安置和重新就业工作,改制后的职工够就业条件的全体转换成个体、股份制企业的新的合同制工人;对于自愿不在原企业干的,也主动为其联系新的就业门路;对不够就业条件,年龄稍大的职工给予妥善一次性安置,实际上推给社会的负担几乎没有。绝大部分职工满意,使企业改制得以平稳结束。改制后的企业轻装上阵,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工人积极性高,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招商引资、加大投人、提高产品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使改制后的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苏南企业改制对欠发达地区的启示是:

第一,观念一定要更新。苏南在企业改制中的认识非常到位,除非特大型的国有骨干企业,一般的中型企业都进行彻底的改制。苏南人的观点是早改制比迟改制要好,彻底改制比留有尾巴的改制要好。将政府的角色由管企业转变成为企业服务,不能因为国有资产有流失现象而对改制有看法。不但政府部门的领导、企业经理厂长、管理者要用新的观念对待改制,而且还要引导职工顺应朝流,转变观念,投身于改制当中。只有观念转变了,思想禁锢消除了,改制才能顺利进行,并得以平稳结束。

第二,要有一套行之有效并符合实际、易于操作运行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主管部门在深入各种类型企业调查研究之后制定的,既要积极稳妥、符合实际,又要便于操作,最大程度的减少副作用。提交政府研究后下发执行,具有权威性,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

第三,政策无情,操作有情。这是苏南企业改制的普遍经验。苏南各地在企业改制中,非常注意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将无情的政策进行有情操作,使职工不因企业改制而减少收入或失去工作,并且最大限度地让职工重新就业,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不把负担和压力推向社会,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的满意与拥护。

第四,要积极筹集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资金。改革需要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不能单靠政府,要进行市场运作,以减少财政的压力。这些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国有的牌子 民营的机制

——苏南粮食企业改制的秘诀

靠计划过惯了悠闲日子的中国粮食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面对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几乎在一夜之间由顶峰跌到了谷底。昔日的宠儿如今遭受冷落,落后地区、发达地区概莫能外。面对新体制的严峻考验,面对“失落”的现状,面对亏损的现实,是维持,包脓养疮,还是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大胆改革,苏南的粮食企业选择了后者。

苏南的太仓市靠近长江,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几乎没有涝旱等灾害,自古有“皇帝粮仓”之称,既是重要的产粮区,又是销粮区。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主管部门和粮管所在粮食购销、居民生活的供应等方面发挥过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运行,太仓的粮食系统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从1995年开始走下坡路,粮源逐渐减少,入库总量下降,市场粮价长期低迷,各购销企业经营量日益萎缩,连续多年出现巨额亏损,到1999年累计亏损460万元。1998年5月进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后,情况虽有好转,但每年亏损额仍在500万元左右。全系统18个粮管所没有一个能盈利,仅一个油脂厂每年亏损就达100万元,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全系统1240名工人工资发不出去,基本的生活不能保证;工人思想情绪大,经常集体到政府上访,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无情的现实,促使太仓粮食系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不改革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要改革,必须大刀阔斧,从机制上、从根本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太仓粮食系统率先在苏南围绕调整职工劳动关系、调整企业产权关系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改革。

综观太仓粮食系统的改制,可概括为八句话:全体起立,置换身份,择优返聘,去留自愿,调整产权,租赁经营,自负盈亏,各显神通。围绕这八句话的改革思路,太仓粮食系统采取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调整职工劳动关系,全部对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具体办法是解除或提前终止职工与企业原来的劳动合同关系,根据工龄长短,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不论是干部还是职工一视同仁,除符合内退和托管条件的人员外,粮管所主任、书记、一般职工一律置换身份,按一定的比例发放补偿金。对不足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办理内退;对工龄满30年,自谋职业有困难的,暂时实行企业内部退养,达到内退年龄时再办内退手续;对就业有困难,离内退年龄不足3年的人员,先办理企业内部托管,达到内退年龄时,再办理内退手续。对这三类人员暂时保留原身份,由单位根据不同类型,按相应标准发给生活费,并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等到退休年龄时再为他们办理正式退休手续。目前,全系统干部职工已置换身份459人,占63%;内退159人,占22%;内部退养60人,占8.2%;内部托管44人,占6%。

措施之二,调整企业产权关系,实施附营业务资产公开拍卖。他们按照“产业保留,附营退出,盘活资产,转换机制”的原则,对主要粮食仓库以及与粮食收购、保管相关的设施加以保留,不擅自出售,其余附营资产进行公开拍卖、变现,实施产权转让,变现不了的则实行租赁。在拍卖中采取对内部职工优惠的办法,拍卖所得的资金作为改革成本。太仓粮食主管部门算了一笔账,全系统企业改制总成本约2205万元,其中职工一次性置换身份补偿需959万元,内退、暂时退养和托管人员生活费需1246万元。这笔钱从哪里来,他们采取各企业拍卖附营业务资产,用拍卖收人支付,缺口资金由主管部门统筹拨补的办法解决。企业部分附营业务资产公开拍卖,既盘活了存量资金,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为置换职工身份提供了资金保证,使全粮食系统职工置换身份补偿费全部一次性结算兑现,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他们把基层粮库(粮管所),除了仓库外,一律拍卖给个人。将拍卖得来的钱,作为成本继续用于改革,保证改革成本的到位,既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又没让政府拿一分钱。真正拿自己的拳砸自己的眼。职工得到了实惠,政府又没有什么压力。

措施之三,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全面实施企业租赁经营和部分资产重组。对各粮食购销企业全面进行清资核产,采取临时封存银行账户、收缴印鉴、收缴资金、盘点资产、核对账户等形式,对各企业的资产及负债情况重新登记造册,统一归档管理。同时,采取企业租赁经营的形式,与返聘上岗的新的企业负责人签订企业租赁经营合同。按合同规定,租赁者享有经营自主权,独立承担在租凭期内企业的盈亏、债务和安全与民事法律责任;主管部门收取一定的固有资产使用费,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租赁者在用工上,实行从置换身份的职工中择优聘用,愿者上岗,优化组合。沙溪镇是太仓一个大镇,未改制前,粮管所有职工60多人,制改后仅有lO人。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一次性买断工龄。未改制前,库存严重,职工责任心不强;改制后,轻装上阵,库存只有1万多吨,且全是新粮。这个粮库除了库房未出售外,其余设施均出售给个人,还按政企分开的要求,对资产进行了重组,组建了“太仓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发挥资产、设施、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太仓市粮食购销行业的龙头企业。粮食局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委托这个公司行使全系统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经营与管理职能,粮食局作为事业管理局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

太仓粮食系统的改革,使陷入困境的粮食系统绝处逢生,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短短的一年时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有四点:一、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自身价值得以重新体现。原先松松垮垮,没有压力,现在有了紧迫感、责任感;原先是领导让干好,现在是自己主动干好;原先是等市场,现在是找市场;原来的旧体制使职工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现在重新上岗的职工面对新的体制,学会运用市场的办法经营粮食企业,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二、企业机制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开始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太仓油脂厂曾经是江苏省著名的食用油加工企业,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在新的情况下,同样面临着亏损的现状,每年亏损500万左右。他们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将国有的性质改为股份民营,原来的300多人,改制后只剩60人。工人与股东的关系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其余工人通过实施职工身份置换等措施,一次性解决到位,这样使企业轻装上阵,刚一改制就少亏损500万。沉寂了几年的油脂厂又有了生机与活力。三、购销企业负担减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长期亏损的态势得以遏制。改制后的粮食购销企业,没有老账务,没有过多的职工负担,没有库存,一切从零开始,不但扭转了亏损局面,且大部分企业有了利润。四、盘活了一大批附营业务资产,实现了资产增值,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原来的附营业务资产长期闲置,资源得不到利用。通过改革进行拍卖,使闲置的资产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利用率。

显然,太仓粮食系统的改革,不是糙皮摸面的改革,不是不痛不痒的改革,而是从体制上,从根本上进行的深层次改革。他们在改革上有一点值得借鉴,不守旧、不唯上,他们认为,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完全按上级的政策办要吃亏,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创新。正因为如此,在常人看来,粮食这个国家历来不敢马虎大意,牵扯国计民生,历朝历代都从严管理的行业,在太仓、苏南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仓”如今成了这样一种机制:国有的牌子,民营的机制。仍然挂着国家粮管所的招牌,内部的机制却是民营。说通俗点,粮管所名副其实的成为个人企业。

太仓粮食系统的改革是苏南各行业改革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其一,改革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企业到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医治的灵丹妙药惟有改革,是快改不是慢改,是深改不是浅改,是伤筋动骨的改,是结合实际的具有创新的彻底改革,而不是唯上唯政策、瞻前顾后的改革。太仓粮食系统改革仅一年时间,职工人数从1100人减少到263人,两年减员800余人,仅减员一项使全系统每年减少费用1200万元,企业负担轻了,效益高了。

其二,机制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不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的改革,是没有后劲的不彻底改革。过去太仓的粮食系统在经营机制上是负盈不负亏,在用人机制上,领导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人人没有危机感;在分配机制上,利益均等,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企业没有活力。通过改革,实现企业用人机制、经营机制和分配机制的创新,而机制创新又给粮食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其三,立足于自身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太仓市粮食系统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立足于自身的努力,不等不靠,积极主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措施,循序推进。同时,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改制进展情况;主管领导亲自参与,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改革;财政、金融、社保、国土、城建等有关部门在改革资金安排、职工劳保衔接、企业产权转让等方面全力支持配合。就是说,粮食系统的改革不单纯是粮食系统自身的事,而是整个改革的一部分,除自身的努力外,领导的重视、上级的支持、部门的配合是少不了的。

其四,执行政策与有情操作相结合,保证改革的平稳过渡。在苏南流行一句话叫“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就是说改革是涉及到国家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的大事,是一次革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既要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又要满足职工的要求,怎么办?太仓粮食系统在改革中一方面做到严格执行政策和有关规定,做到操作规范有序,比如资产拍卖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职工心服口服;另一方面,在牵扯到职工利益时,因地制宜,合乎情理,切实为职工着想,比如置换身份时的补偿标准、职工的养老、再就业等牵扯每个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向职工倾斜。只有让职工得到实惠,才能得到理解和支持。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基本稳定,未发生集体上访,使整个改革平稳过渡。

太仓粮食系统的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如没有满足患重大疾病的职工的要求;不能及时地给找不到工作的职工提供就业机会等。另外,通过改革,体制变了,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一时还不能适应,尤其是一些中层干部情绪较大,认为干了几十年,说改革,就一脚踢开不要了,面子上过不去,思想上转不过弯。太仓粮食主管部门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要知道,在改革这场革命中,不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是不正常的。

总体上,改制后的太仓粮食系统,轻装上阵,机制灵活,利益关系明确,职工积极性高,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走出了低迷状态,已显示出了新机制的勃勃生机。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正在盘活资产总量,招商引资,做大做好粮食企业,让粮食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看来改革不能有一时的满足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措施。

太仓粮食系统的改革对包括西海固在内的欠发达地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消除顾虑,转变观念,胆子要大,工作要细,在创新上尤其是机制创新上做文章。要走苏南国有的牌子,民营的机制的改革路子。当然,在改革过程中应“有情操作”,兼顾好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尤其要注重解决好职工的利益。

无情政策 有情操作

——苏南在企业改制中如何解决职工利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运行,苏南的乡镇企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彻底改革乡镇企业的机制,将原来国有、集体性质的企业全部改制为股份制或民营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伤筋动骨的改革,势必要以损失甚至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如果把握不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苏南在乡镇企业的改制中,既实现改革的目标,又做到了平稳过渡,探寻他们的经验,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政策无情,操作有情或者叫无情政策,有情操作。

苏南模式曾是中国最引人关注的经济模式之一,也曾是最具有活力的模式,为苏南及江苏的发展甚至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苏南模式可概括为“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三为主”是指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体,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以市场调节为主体。“两协调”是指地区性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共同”则是指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逐步实现社区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但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在发展中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不足,概括地说,有几大问题:企业缺乏自主权,主人不当家,当家不做主;资源配置封闭而浪费,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偏低;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注意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农业发展出现了比较利益下降和不稳定趋势,不利于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苏南模式下的乡镇企业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为个人就业提供机会。这样做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但随着情况的变化,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又是在改制中无法回避,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这就又引发了一个在企业改制中的新问题——大量减员。显然,苏南的乡镇企业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通过不断的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和管理新理念,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要让企业求得更快的发展,必须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要改掉不适宜企业发展的机制,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必须对原来的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必须为企业减员,通过减员而增效。这样,许多年龄偏大的员工将要被裁掉,失去国家职工的身份,与原来的企业脱离关系,由“公家人”变成“自由人”、“社会人”。要让这么多吃惯了企业饭的工人下岗,对下岗者本身来说,思想情绪大,观念上转不过弯,必然要提一些要求让企业满足,这是可以理解的。而对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部门来说,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不改制就没有出路,更谈不上发展。既要引导企业进行改制,又要解决好职工的问题,尤其是下岗职工问题,做到有序进行,平稳过渡,苏南的普遍做法是无情政策,有情操作。就是说,国家和政府政策是硬性的,改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情愿不情愿,都得进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要把握好政策的尺度,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心理上和态度上理解同情他们,在行动上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到溃隋操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职工的理解与支持,保证改制的顺利进行。如果用行政命令,粗暴式的态度,一刀切,就会使企业与职工对立,双方互不能理解沟通,改制不但进行不下去,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温情操作在企业改制中十分重要。

毕竟,苏南的乡镇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的这次改制,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式的改革,而是深层次的体制上的彻底改革,是一次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首先处理好国家利益和职工个人的利益。既要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又要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太仓市的粮食系统在改制中这一点把握得十分到位。对在置换身份时的补偿标准、职工的养老、再就业等牵扯职工利益的事情,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向职工倾斜,让职工得到实惠。全系统改制仅一年,减员800余人,占到职工总数的3/4,仅发给职工的各种费用,也就是改革成本就高达2205万元。这些费用,不靠政府解决,而是通过改革措施的落实筹措。可以说改制达到了四方面的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职工满意。

国家对企业改革的政策十分明确,即“抓大放小”,就是那些牵扯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由国家抓,而众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必须在体制上进行改革。苏南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但在具体改制过程中,同样将有情操作贯穿始终。太仓化肥厂有1800多名职工,这是一个令政府和主管部门头痛的企业,仅燃料费、电费、社保等五项欠债高达4000多万元。在改革过程中曾出现400余人连续两天两夜集体上访事件。如何让这样一个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改制,主管部门通过先进人正常破产程序,再改制的办法解决这个厂的问题。主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与职工对话20多次。矛盾的焦点是工人要求破产后拿到7万一8万元的补偿金。这么多的工人,每人都要拿到这么高的补偿金,这笔钱从哪里来。化肥行业独特,没有附营资产可拍卖。工人技术单一,一旦失业,很难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工作,怎么办?主管部门在整个改制过程中,把“温情操作”贯穿始终,与职工对话沟通,做工作,达到彼此理解。职工的思想做通了,一次性虽然满足不了职工的要求,但其他措施紧跟其上,向职工发“三卡”,即“劳动保险卡、养老保险卡、医疗保险卡”。经过多方做工作,解决了职工的安置问题。成立新公司,收购厂房、设备,接纳工人。进行零资产收购,5000万资产和5000万债务相抵消,让老企业破产,新公司收购,先收购后破产,一面破产、一面生产,破产与生产同时进行,两不误。一个较大的国有企业,就这样在平稳中改制基本就序。

苏南在企业改制中可以说将温情操作真正体现在每一个职工身上。对置换身份的职工发放一定比例的补偿金;对不足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办理内退;对工龄满30年、自谋职业有困难的,实行内部退养、内部托管等制度,按一定的标准,给职工以补偿,尽量让职工满意;对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登记造册,发放能保证基本生活的失业救济金,并在10个月内由社会保障局提供两个就业机会供其挑选。需要就业的下岗者到劳动力市场进行登记,劳动力市场把所掌握的各企业用工情况介绍给下岗者供其选择。太仓市在企业改制中,登记下岗的职工2000多人,由于各种措施配套齐备,下岗者的生活有保障,基本没有引发大的社会问题,这与温情操作大有关系。

苏南在企业改制中的这种办法,实际就是将政策本身的严肃性与执行政策过程中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不违背政策的大前提下,通过不同的措施,保证职工的利益不受损害,合理要求得到满足。通过企业自身,通过改制过程解决职工的问题,不是不负责地把职工当做包袱推向政府,推向社会。

富规划穷开发

在苏南大街上走一走,给人的强烈感受是,苏南人做什么事情起点高,不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一般性的公益事业,都是不同凡响的高标准,高起点。这既是财力的显示,也是气魄的象征,更是一种长远之举。苏南人形象地称作:富规划穷开发。

就是说,在牵扯到城市大型基础设施,诸如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道路、桥梁、高层楼房的建造等方面,首先高起点规划,不惜重金,请最有权威的机构和行家里手参与设计,拿出一份人民满意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规划。这个规划贯穿体现着专家的智慧,既集中了群众意见,又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在这方面,苏南人舍得花钱,也愿意花钱。他们的做法是,一次性投资搞好规划,然后逐步开发。

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苏州工业园方圆几十公里,如何将这么大的区域规划得井井有条,让投资者满意,发挥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特殊作用,一切要详细体现在规划上。苏州有关方面在规划时,不惜重金请国内外著名的权威专家进行论证规划,仅规划设计费就花了3000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然而,苏南人认为花得值,花得应该。后来的实践证明,花重金做的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是一个科学的超前性的方案,按照这样的方案,一次性规划到位,逐步建设,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人们在工业园区参观,看到一条条宽阔的马路,美丽的绿化带,掩映在绿树中的厂区、生活区,布局和谐自然的休闲区时,无不对高起点的规划赞不绝口,那些当初对花巨资搞规划有看法的人,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笔钱花得应该。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的规划设计也颇有说服力,当初有两个设计方案,一个是美国人设计的,设计费108万美元;另一个是本国人设计的,只需几十万人民币。但做事起点高的苏州人经过反复的权衡,选择了美国人设计的具有超前理念的方案。他们认为,本国人设计的方案虽然费用低,但缺少超前意识,作为长久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考虑综合因素,要有永久意识,要将几十年后的发展预测考虑到方案中,一旦按这个方案建设,即使再过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不会落伍。鉴于此,苏州人宁可花大钱也要选择具有超前理念的方案。因为他们清楚,看眼前是花了大钱,但看长远,一次性高起点规划好,避免重复建设,反而节约了资金。

周庄是江南著名的水乡古镇,以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水乡风韵而倍受人青睐,如何做强做大周庄旅游产业,江苏有关部门抓住亚洲财长会议在中国召开的契机,极力争取将这一盛会放在周庄召开。当时,龙永图说周庄没有APEC财长会议室,不具备国际性会议的条件。江苏领导说,我们建个会议室。苏南有关方面闻风而动,花了800多万元建造了举世瞩目的水上会议室——周庄舫。络绎不绝的游人饱览水乡古镇风景后,都要参观周庄舫。凡是参观过的人,没有人不认为这个船式会议室建得豪华气派、美观大方,造出了大国风度,造出了江南韵致,完全是高规模、高起点的设计建造。这样的事在其他地方不大可能,花800多万元建一个只用一次的会议室,图个啥。但苏南人却不这样想,他们用高人一筹的眼光看到这艘一次性投人、一次性使用的船包含的无限商机,这个“周庄舫”,为周庄的旅游产业打造了一个国际品牌,吸引了不少国际游客,周庄的旅游门票年收入达1个亿。

昆山市的城市建设也完全走的是“富规划穷开发”之路。他们将一个县级市定位为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将城市的建设作为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富民强市、加快迈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来落实,连年不断,锲而不舍,集聚领导精力与财力,适度超前投入大量资金,大手笔构筑城市大框架、大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在招商引资中的活力与魅力。他们认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一次性高起点高规划,不能有丝毫的小家子气。在昆山城里转一圈,你会发现,昆山城里的马路宽得与大都市里的一样,而绿化得却比大都市漂亮。昆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广场,以及周围的建筑,大气中不失漂亮,就像置身于上海人民广场的感觉一样。当时规划市政大楼,好多人有看法,上面也有异议,但昆山还是建了,如今当其他地方为市政府大楼是否要建而发愁的时候,昆山却筹划别的事了。

1985年,当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各类形式的开发区时,精明而有长远眼光的昆山人认为开发区的确是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载体,要建就要高起点高标准。他们找省上跑北京,硬是把一个县级市的开发区搞成一个国家级的开发区。开发区在建设之初,他们请资深的专家规划设计,这些年来,开发区完全按高标准的规划设计进行建设。如今走进开发区,一座座新颖漂亮的厂房掩映在绿树碧草之中,如置身于花园一般。昆山城变美了,昆山的环境大改善,昆山因此成为苏南吸引外资最多的地方,一个县级市仅外资企业就有3000多家,其中台资企业占到了三分之一多,成为大陆台资企业集中的三个地方之一。去过国外的人说,在昆山城里散步,感觉就像漫步在西欧的某个城市,令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情。而未出过国的人说,走在昆山城的街道上,高楼大厦不比上海差,但环境却比上海要美。

苏南其他地方在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方面莫不走高起点、高水平规划,逐步开发之路。各地在道路交通建设上,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即使乡村道路,也都按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在苏南各地走一圈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苏南的路修得特别宽,设计得特别漂亮,走一路,是一路的绿色,是一路的花香。他们在设计路面时,将两旁的绿化带一次性规划设计在内,然后视财力情况,按设计要求逐步施工。这样,弄出来的路,运营几十年也不落后。道路如此,街道也同样如此。

考察过国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的人回来说,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设计上就是一次性高规格高水平设计,比如地下各种管道的埋设,集中在一个通道内,地下通道宽得能行汽车,检修时开着汽车在下面行走。据说还是100年前设计建造的,今天仍然不落后。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苏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观念的互相碰撞,国外先进的理念不断被苏南人接受认同。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出的“富规划穷开发”之路,正是这种碰撞认同的结果。所谓的“穷开发”是逐步开发的意思,就是说,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再视财力情况逐步开发建设。这一做法,对正在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中西部地区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中西部地区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更多的地方自身没有财力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要完全依赖国家的专项投资,国家投资也是有限的,这样就出现由于投资跟不上而使工程设计不能一次到位的问题。本应该一次需要修一级路,由于资金有限,只能修二级甚至三级路。这样,过上几年,感到原来修的路不适应了,只得重修。这样做,看似路也修了,钱也省了,但由于相隔几年搞重复建设,实则浪费了资金。在这方面,苏南的“富规划穷开发”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苏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农业一直很发达,典籍和民间都有“苏南熟、天下足”之说。苏南的太仓市曾被称为皇帝的粮仓,苏南的农民很早就过着温饱富足的日子。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苏南这块地方,过去是“粮仓”,现在是“钱袋”。改革开放初期,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在苏南大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苏南模式”,苏南的农民不但粮仓里有粮,而且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在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今天,苏南农民的增收与全国一样,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举国上下注目的热点与难点。苏南各地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狠抓工业的同时,围绕“三农”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不断开阔新思路,开辟新领域,既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积极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空间,既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增收措施,又放眼长远,寻求解决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探索出了“强化农业必须大力发展涉农产业,繁荣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富裕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的农村发展思路。

苏南各地在富农上的第一条经验就是转移农村劳动力,铺设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苏南工业发展对农民造成的冲击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农民的土地在一天天减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得到一些应有的补偿,但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要致富,还得有别的出路。农村的土地在减少,直接结果是富余农民增多。早先苏南的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蓄水池。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已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出现返农现象。加之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以及外来工的逐年增加,苏南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但由于近几年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又出现好的势头,一些地方实行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城乡通开,联网运作,统一招收的办法,无论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都一视同仁,这是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工厂极为有利的政策。私营企业发展迅速的常熟市,到2001年,全市共有私企8426家,吸纳劳动力20余万人,占75%,支付工资16.62亿元,占76%,职工平均工资7000元一8000元。私营企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的吸纳点。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的农民,“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地”。苏南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民鼓起了钱袋,充实了脑袋,更新了观念,开阔了眼界。

苏南在富农上的第二条经验是“以工建农”,引导农民增收。苏南的乡镇企业改制后,单一的集体企业变为新型的、多元的企业,“以工建农”将从根本上改变向企业收钱,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做法,而是把第二、第三产业提供的集体积累用于创办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经营。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利用村里积累的资金做了三件事:一是办起了宠物饲料厂,年产饲料两万吨,全部外销;二是办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以鹿茸、鹿血、鹿骨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养鹿厂安排农民就业;三是根据农民自愿、土地人股、劳力务工的原则,组建了苗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苗木生产。这三件事,安排了村里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就业,稳定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苏南让农民致富的第三条经验是弘扬江南农村水乡文化,发展旅游业,拉动农民增收致富。江南水乡,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各地保留下来的水乡古镇、明清建筑和新办的农业观光示范园成为旅游的亮点,既弘扬了农村文化,又致富了一方农民,使许多农民离土不离乡,靠旅游业致富。昆山的周庄镇抓住机遇,挖掘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增收富农走在了苏南前列。许多农民卷入到了旅游产业的大潮中,各显神通,做纪念品、卖土特产、办饮食业,只要能赚钱,只要是合法的,什么都干。类似的还有吴江的同里镇、江阴的华西村等。

苏南让农民致富的第四条经验是创办龙头企业,让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而致富。苏南人越来越感受到,农业龙头企业,包括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购销合同、卖场超市等,能够产生极大的“龙头效应”,为农民调整生产结构起了导航的作用,为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领头的作用,更为农产品加工增值、富农增收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太仓市温氏家禽公司对养鸡户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提供良种苗鸡、统一提供配方饲料、统一提供疫病防治、统一提供技术培训、统一购销肉鸡,而公司赢利分配则采取“721”办法,即70%给养鸡户,20%给营销员,10%属于公司。养鸡户遇到风险,公司适当补偿,保证养鸡户每只肉鸡能赚1.2元~1.5元,被称之为“温氏模式”,使农民通过发展多种经营而致富。

苏南让农民致富的第五条经验是形成“一地一品”,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苏南农村在发展家庭工业和民营经济中,涌现出了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典型。这些典型的共同优势是:市场信息较灵,经营机制较灵活,生产成本较低,直接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吴江市横扇镇16个村都搞羊毛衫,3500户农户从事羊毛衫生产,全镇4000家羊毛衫厂,拥有横机3万多台,2001年共生产各种羊毛衫上亿件,其中800万件远销西欧、东欧、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太仓市璜泾镇,被称为“加弹第一镇”,全镇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在搞加弹,每天生产1000余吨,农民通过加弹业而致富。这种“一地一品”的家庭工业和民营经济,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不出家门,就能赚钱。

苏南各地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最得力的措施是让农民离开农业,农民只有走出土地,才能真正富裕,而单纯靠农业,农民难以富裕。苏南农民纯收人的绝大部分是非农业收入。他们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通过以上途径和措施,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极大地减少了真正从事种田农民的数量,将绝大部分农民从“田块”中解脱出来,走上劳务输出、企业做工、第三产业、特色农业、多种经营之路,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苏南把增收富农作为农村工作的总目标,苏南的各级领导认为要真正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得让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否则,就代表不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穷下去,也难以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土地流转让农民走出土地

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苏南,做什么事情总是先人一步,当国家在2002年下半年颁布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时,苏南已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并已在其中受益。

土地流转从大的方面看,实际上就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更加合理、高效使用土地的一种方法。苏南进行土地流转的实践表明,土地流转既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致富,又关系到农村生产力解放、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苏南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农业为主的一元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就业渠道不断得以拓宽,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正逐渐降低。由于民资、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新的增收渠道中“洗脚上田”,转向了第二、第三产业。种田种地已不再是农民谋生的惟一手段。在苏南,以种地为生的纯农户和劳动力,只占到农户和农业人口的10%左右,也就是说有90%以上的农民在农业以外的岗位就业。这些不再以种田为主要职业和收入来源的农民手中却有大量的零星土地。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轨,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有效合理使用土地,土地流转就这样摆在了苏南人的面前。

促使苏南实行土地流转缘于几种因素:其一,农民的意愿。由于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等因素影响,种田效益日益下降,“退田不好退,要田不好要”的矛盾在苏南农村日益突出。农民要妥善处理“退”与“要”的矛盾,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土地流转,按照农民的意愿将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让要种田的人有田种,让没有人种的田有人种”,将分散零星、杂乱无章的土地相对集中,这样既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又实现了集约利用。其二,提高土地的产出。苏南农村不再以种田为谋生手段的农民不断增多,部分人的非农业收入远远高于农业收入,他们对土地的耕种并不很重视,只种不管、白耕白种、粗种粗收等现象较为突出,效益十分低下,甚至是亏本耕种。‘少数不情愿种地的农民因为“土地不准抛荒”政策的约束,只得勉强耕种。苏南农村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他们便通过土地流转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其三,推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苏南农村,许多农民人人守着几分田,从主观上不情愿种,从客观上束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土地流转的做法,让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更使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得以协调发展。其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解决土地产出效率低和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造成的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是生产关系主动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在,也是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和创新的出路所在。苏南正是通过土地流转,既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了镇村两级对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宏观监控能力,提升了农业市场化程度,从大的方面有利于应对人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五,农业招商的需要。苏南各地近年来工业利用外资形势喜人,相比之下,农业利用外资却较为冷清。外商投资冷落农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招商没有一镇一品的种养规模来支撑,魅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与一家一户的农民打交道,外商缺乏投资热情。苏南各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加速推进土地流转,推进产业化经营,才能实现农业招商的新突破。

盘活千家万户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是土地流转的核心和真正目的。苏南各地在土地流转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加速推进土地流转与特色农业区域化扩张相结合。按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充分运用股份合作、反租倒包、委托转包、季节性承包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推进区域特色扩张,把土地向龙头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优化布局、优化区域。按照“依托资源,创造特色”的要求,优化传统特色农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把不同区域的拳头产品和主导产业做精做深,培植了一镇一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化经济带。二是加速推进土地流转与支柱产业规模化扩张相结合。苏南各地认识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不成规模,难成支柱,不利于把结构调强和农业生产标准化运行。适度规模经营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形成了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苏南的做法是,相对集中土地,加速推进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结构调整。三是把土地流转与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兴办各类企业结合起来。苏南各地在土地流转中比较重视农民的利益,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各地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是企业用地,政府统一将土地从农民手中征来,出售或批租给企业。政府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给农民或一次性补偿,或分期补偿,同时要求所办的企业尽最大能力安排当地的农民就业。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从眼前看,失去土地的农民暂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从长远看,办的企业多了,经济发展了,就业的机会自然增多,农民成为不是农民的农民,农村成为不是城市的城市,有地者继续种地,没地者靠做工致富,农民愿意进行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苏南各地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可谓“流”出了土地,“转”出了效益。太仓市在土地流转中坚持依法管理,规范操作,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到2002年6月,全市清理规范167个行政村,完善土地流转合同2.2万余份,有225个村建立健全了农户承包土地档案,191个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档案,可谓户户有明细,亩亩有着落。通过土地有效流转,使腾出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引进种养等项目185个,开发利用土地1.97万亩,发展科技新项目,实现亩均2200余元的收入。该市的城乡镇花墙村流转土地130亩,引进项目4个,农户每年每亩土地可获得有偿使用费800元。张家港市港区镇善政村实行土地流转,搞了一个占地300亩的善政工业小区,1亩土地的租金年1000元,是昔日种粮每亩200元收入的几倍。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善政村,由此成了一方热土,一下吸引了9个项目,村级可用财力一下跃到了85万元,村民们受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土地流转。

随着外资和民资利用步伐的加快,苏南农村大量土地用途的性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领域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仅张家港市每年有七八千亩的土地从农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农民得到了实惠。现在,苏南一些地方在土地流转中推行“土地资产量化到人”的股份制改革,把土地当做资本运作,让土地资本在投资中增值,让农民从“资本注入”中受益。苏南在以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为主的土地流转中,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合理、规范、有序地进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更多的地方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推行土地流转,虽没有多少外资和民资企业占用土地,但完全可以走土地流转与特色农业区域化扩张相结合,与支柱产业规模化扩张相结合的路子,走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路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外资企业,苏南的强心针

以集体经济所有制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是举世闻名的“苏南模式”的核心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运行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原来意义上的“苏南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苏南不得不重新审视所走过的路,开始了对乡镇企业的彻底改制。相当多的乡镇企业通过改制而重新焕发经济活力,整个苏南经济不再是集体所有制的一统天下,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成为带动苏南经济的领头羊。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靠外向带动,已经成为苏南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外资企业被苏南人普遍称之为经济发展的“强心针”。

就全国而言,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普遍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大力引进外国资本投入中国市场,吸引外资进人快速增长期。据《新华日报》2002年9月24日报道,2002年1。8月份,我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470家,同比增长31.36%,合同外资金额623.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44.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42%和25.52%。专家预测说,照此增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有望首次突破500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连续九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首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区之一。

江苏省1999年以来,协议利用外资连续三年高居全国榜首,实际到账外资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二。2002年上半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598个,比上年同期增长63.91%;协议外资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56%,占全国22.6%;实际到账外资46.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3%,占全国18.8%,位居全国第二。而且投资规模持续上升,涌现出一批大项目。投资环境的优化,使江苏成为外资进入中国首选地之一,江苏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顺应资本流动的规律,及时调整招商政策,引来源源不断的国际资本。江苏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外资的不断注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外资的持续强劲增长,加快了江苏省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对全省出口产生巨大的拉动力。

而为江苏经济发展创造奇迹的苏南地区,利用外资连续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苏州新批协议外资51.6亿美元,占到江苏省新批外资总额的50%。2001年,苏州合同利用外资7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2亿美元,总量与上海市相当。现在苏州已成为“台资高地”,无锡成为“日资高地”,整个苏南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成为国内投资环境最佳、人气最旺的外资集聚地。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昆山市,在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跨国公司20多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132.7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7.1亿美元,台资占了一半多,如此国际资本投资密集度和台商投资密集度在全国县级市中绝无仅有。外向型经济的强势发展,卓有成效地拉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财政收入的60%,工业利税总额的70%,固定资产投入的80%,自营出口创汇的9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外资企业的投入产出在昆山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以来,昆山每天实现“三个一千万”,即每天合同利用外资一千万美元,自营出口创汇一千万美元,财政收人一千万美元。由于外向型经济的拉动,昆山在去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测评中名列第三,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在江苏省县(市)中名列第一。

在只有815平方公里的县级小市太仓市,累计兴办了1800多家三资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两家,合同利用外资已达到43亿美元,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落户太仓发展,其中包括一批五百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外向型经济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近一半。仅2002年前三季度,太仓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8家;注册外资6.39亿美元,到账外资2.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0.55%和67.46%。2002年10月份召开的金秋经贸洽谈会,签署外资项目41个,合同利用外资6亿美元,有10多个项目奠基开工。

今日的苏南大地,已经成为外商竞相投资的一片热土,成为外商谋求更大发展的乐园。外商在苏南办企业发财,苏南各地靠外向型经济带动而发展,达到了真正的双赢。外资企业争相落户苏南缘于:其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全球外资向长江三角洲聚集,苏南成为国内投资环境最佳、人气最旺的外资聚集地。其二,苏南各地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更换招商策略,主动出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其三,极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在招商上真正做到了没有一个与招商无关的部门,没有一个与招商无关的干部,没有一个与招商无关的群众。真可谓“个个都是招商单位,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其四,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手,营造适宜于居住和创业的环境,优化生产要素,拓宽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适度超前投人,大思路、大手笔构筑城市大框架、大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在招商引资中的活力与魅力,建设一流的现代文明城市,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其五,出台完善一系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办法、措施,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强调诚信服务,合作双赢,对外商从来不说“不”,实施“一门式”、“一条龙”的优质高效服务机制。所有这些都是苏南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外资企业被苏南人形象地称之为“强心针”,如果一个镇、一个村有一家像样的外资企业落户,效果就像医院里病危的患者被医生推了强心针一样,立刻转危为安。美国人在太仓办的耐克运动鞋厂,不算招收的当地员工,仅每年上缴给太仓市的税金就是7000万元。这个数字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苏南人尝到了外向型经济带来的甜头,因而千方百计地用更多的优惠政策招揽外资企业进驻。有的地方,甚至在大会上宣布,凡投资上亿元的外资项目,可白送500亩土地。各地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变换策略,各地有各地的绝招。一些乡镇领导为招商引资可谓处心积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过去办乡镇企业,苏南人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今天,苏南人在招商引资上投入的精力,耗费的心思并不比当年差。因为精明的苏南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人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么一个事实,谋求长远的发展,不加人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之中,不吸引外资,不走外向型带动之路,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外商为何争相投资苏南

说起苏南,过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新世纪,展现在人们眼前更多的却是外资企业,2002年上半年,仅苏州、无锡两市利用外资超过30亿美元。苏南已成为国内投资环境佳、人气旺的外资聚集地。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在实行对外开放,都在极力营造投资环境,而外商何以争相投资苏南?

在苏南挂职的日子里,我经过走访了解、体验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一、大环境的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大陆既有稳定的政局,又有连续的政策,全党全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不动摇;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中国废除了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法规政策,并配套完善了与国际接轨的一系列政策;安定的社会治安、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广阔的市场等因素构成了中国大陆稳定的投资环境。这一大环境成为外商投资大陆的最重要理由,再不聪明的投资者也不可能把钱往政局不稳、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地方投。在这种稳定的大环境中,社会经济发展遥遥领先于中国的苏南大地,自然成为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

二、极力营造投资环境。苏南人认为,随着全国各地政策的逐渐拉平,单靠优惠政策的优势吸引外资已并不那么奏效,发展环境成为有没有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谁能在发展环境上率先营造出一个较高的平台,谁就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率先承接国际资本的大量涌人,率先吸纳各种人才。

城市是人群、财富、资本、信息与生产要素较为密集的载体,一个地方的环境如何,在城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苏南各地从城市建设人手,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之路,极力营造“环境磁场”。台商投资最集中的昆山市不惜重金在市中心建起了一个占地3000多亩的生态森林公园,在寸土寸金的苏南这是不可想像的事。昆山的城市不论是规划、布局、建设、绿化都是高起点,马路宽得敢与大都市相比。投资者说,在昆山看不到防盗窗、围墙、露天电线,看到的是清波荡漾的池水以及大片的绿地,感觉就像漫步于西欧某个城市。苏南的其他城市,也都在绿化、美化、净化上做足文章,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的荣誉称号。

在苏南,有一批像昆山一样的县级市正迅速地向中等城市挺进,以高起点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与动力,成为吸引外资大量涌入的平台。目前,继苏州成为“台资高地”后,无锡又成为“日资高地”,整个苏南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苏州市仅台商投资企业就有3200多家,昆山市的台资企业达到了1200多家。如果你沿沪宁高速公路西行,就会发现,上海至苏州一线,外商新建的工厂与绿油油的稻田和滔滔大运河相邻,集装箱车辆每天载着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从苏州、吴江、昆山、常熟等地驶向上海,再运往欧美市场。有台商比喻说,上海好比台北,而苏州就像新竹科学园区。

三、高效的招商团队。苏南各地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各乡镇有招商中心,建立了乡镇领导招商工作责任制,明确项目跟踪,专人全程“保姆式”为外商办企业服务等制度。苏南各地不是消极等待外商投资,而是主动出击,在招商中善于营造和发挥行政资源的作用。各地招商工作不是靠开发区单枪匹马去干,而是广泛发动和组织与招商工作有关的部门主要领导一起参与招商活动,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国土、外经、劳动、工商、海关、商检等部门的参与,有利于外商对投资环境和政策的了解,苏南各部门的干部几乎人人都与招商有关。

为了锻造一支懂专业的招商队伍,苏南各地在培养人才上不遗余力。昆山市第一线专职从事招商引资的干部有近20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他们选派中青年中层干部到国外进行培训,不断输送青年干部到上海外贸学院进行脱产培训,使招商骨干人员在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上能不断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苏南各地的经济管理部门、乡镇的领导几乎人人都是招商谈判的行家里手,他们了解不同地区外商的情况,并以过细的工作、扎实的作风感动着外商们。

最值得注意的是,苏南各地不是将外商招进来就万事大吉,而是最大程度地让投资者放心、称心、安心。苏南的部门和各级干部在取信投资者方面做到了几量:你投资我铺路的胆量、你有困难我帮助的气量、你赚钱我保护的肚量、你发财我发展的雅量。

四、个性化的发展战略。苏南各地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以“苏南模式”闻名于世。面对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苏南各地在发展中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昆山走的是一条外资带动、后来居上的发展之路,依托自费创办的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张家港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及“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张家港精神,创造了“赶超经济”的奇迹;常熟凭借个体私营经济和商贸流通,实现经济持续上升,百姓不断致富;吴江则吸引民资与外资同时并重,打造出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电子、资讯等五大经济板块;太仓实施“科教兴市,以港强市,经济国际化”的战略,大力发展与上海的合作,发挥港口优势,发展后劲明显。苏南各地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发展战略。

这种个性化的发展战略也十分明显地体现在了招商引资上。吴江市沿海不临海,沿江不靠江,境内无铁路,无机场,区位条件相对劣势,以前的招商活动偏向欧、美、日,他们希望引进高档次的跨国公司落户吴江,结果事与愿违。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一个经济实力不算很强、知名度不算很高的县级市,要想在招商引资中脱颖而出,不能搞综合,必须集中力量专攻一点,他们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产业特色和人文环境,作出了南下广东、主攻台商、发展电子资讯产业的战略决策,并取得了成效。苏南各地在招商引资方面,根据各自的发展战略,都有各自行之有效的“奇招异术”。

五、不断变换招商引资策略。昆山市是苏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仅台资企业就有1300多家,是台资企业在大陆最集中的投资地区之一。昆山人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变换招商策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外向型经济起步阶段,昆山市主要通过经贸系统和部分海内外朋友的介绍,将工作重点放在东南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提出“筑巢引凤,引凤筑巢”、“面向东南亚,注重四小龙”的发展方向,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的客商捷足先登,投资办企业。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又先后提出了“以外引外,主动出击”、“搞好一个,带来一批”的招商策略,组织经贸洽谈会,组团出访,推广运用“出国招商,配套招商,敲门招商,跟踪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滚雪球”似的扩大合作伙伴,产生“葡萄串”效应。后来又提出了“发展台资,主攻欧美”的招商策略,做到“以台引台,以台引外,以外引外,以大引大”。在工作中,昆山人广交朋友,捕捉信息,借台唱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尤其是借助台湾、深圳、厦门等地举办的投资信息发布会、招商洽谈会、国际经贸招商月等活动,主动推介昆山,让“世界了解昆山,站昆山走向世界”,使一批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纷纷到昆山落户,效果十分明显。苏南其他地方也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各自的招商策略,使之更完善,更有成效。

六、不断更新的服务理念。苏南人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需要有一流的硬环境,更需要的是创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服务软环境;不仅外经贸部门要唱好主角,而且相关部门要形成团队精神,海关、商检、工商、劳动、土地、环保、财政、税务、邮政、供电、金融、保险、公安、司法、技监等部门要为外商投资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苏南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关政策、办法和措施,注重诚信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优势。苏南人对外商从来不说“不”,极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投资软环境,建立“一条龙”和“一个窗口”的服务体系,将原来分散的审批职能集中起来,使投资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办完有关手续;苏南各地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做到诚信服务,规范行政,降本增效;争先营造“团队精神,国际惯例,效率效能”的招商氛围,按“守信规范,透明高效,合作双赢”的服务要求,促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七、处处关心外商,时时想着外商。苏南人在从自身做起,为外商营造良好宽松投资环境的同时,处处关心外商,时时事事想着外商。昆山有1300多家台资企业,常住昆山的台商有1万多人。如何让台商消除将子女“留在台湾不放心,带到大陆不方便”的后顾之忧,昆山建起了昆山台商子弟学校。台商的太太们待在家里无聊,昆山为她们办了一所学校,让她们学习大陆的琴棋书画,安心协助老公经营企业。台商们见此,更加坚定了投资信心。苏南人还有更让外商们感动的事,即使外商提出一件小事,苏南人也当大事对待。有个外商太太半夜两点打电话说老公联系不上,昆山人便开着两部车分头寻找,终于在半路上找见了睡着在车上的外商,把外商太太感动得直说苏南人有人情味。遇到外商们开车违章,苏南的交警们也是以教育引导为主,并不去罚外商们的款……苏南人就是从这一件件小事做起,处处关心外商,时时想着外商,使外商感到在苏南投资办企业,与家乡一样方便。

有了以上这些苏南人极力营造的良好的软环境,外加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的城市功能,外商们纷纷前来苏南投资创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时下,更多的地方为加快发展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经济环境创新工作,苏南人为外商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做法与经验,对欠发达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苏南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在公民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安全制度。苏南作为中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经济发达地区,在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现代化之路时,十分注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是为全体公民提供的共同需要的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具有普惠全体公民的性质。而社会救济是对社会中的困难群体、贫困者及遭受灾害的人提供救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苏南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十分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配套完善了功能齐全的面向大众的福利设施,并十分注意做好社会服务工作,针对困难群体和极少数贫困者的社会救济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备受群众称赞。

苏南跟大都市上海毗邻,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进入小康阶段,并向现代化迈进,其收人水平、消费结构、住行条件都有明显提高和改善。在这一阶段,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一是城乡居民收人的不稳定增加;二是就业的不稳定性增加,失业呈规模出现;三是城乡都出现了明显的困难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苏南各地通过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为主的社会保障工作,向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扶助。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之所以留恋国有企业,不愿进入再就业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p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没有解决。为此,苏南各地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出新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太仓市推出的新制度适用于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所有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苏南各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由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统一征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经办机构负责征缴养老保险费和支付养老金,管理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保险金,接受职工有关养老保险的查询,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各地对职工养老保险金缴纳的对象范围、收发办法、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苏南各地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根据各自经济的发展水平、单位和个人承受能力、现有医疗消费水平以及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通过扩大筹资渠道、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均衡企业和单位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适应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需要等促进劳动者合理流动,解除职工更换就业岗位的后顾之忧。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一般是行政区域内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各地制定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如何办理参保手续、基本医疗保险缴纳费率、缴费年限、医疗保险卡的使用、门诊医疗、住院医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职工调动医保手续的变更、医保基金的管理使用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原来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单位管理的现状,在较高的层次上实行了基金的统一筹集、使用和调剂,扩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强了医疗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轻了财政和企业的社会负担,为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了条件。重要的是还打破了过去公费、劳保医疗的界限,使所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都能得到医疗保障。

失业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苏南各地根据企业的改制、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的情况,实施了失业保险制度,使暂时无法就业的失业人员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还通过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对下岗职工进行管理和服务,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保障他们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苏南各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太仓市2001年办理企业终止劳动合同的人员达到5968人,其中失业职工4702人,全年享受失业救济金的人数达到5139人,同比增长93%,失业保险金支出总额达到1883万元。太仓市规定职工失业后在30日内凭“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户口簿或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镇)劳动所或市职业介绍中心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登记证”。社保劳动就业部门在10日内为就业者提供两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可供挑选。

对于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办法是:职工失业后持原所在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到就业管理处办理退工手续,并持退工手续、失业职工审批表、劳动手册及个人档案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申领手续。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失业者失业保险的享受期限及标准。失业保险金自登记之日起计算,当月审批,隔月领取。

苏南在实施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同时,还在职工中普遍推行了工伤、生育保险,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被称之为“五类保险”。太仓参加五类保险的企业和人数达到70%,参保资金累计达3亿元,每年支付2.5亿元。对收取的各类保险金,苏南的做法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不补贴,也不动用这笔资金,由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

为适应农村发展进入新时期后农民对于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苏南开始在农村也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太仓市为保障农村劳动者年老时的基本生活,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于1978年就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一种由政府组织的为确保全体农村劳动者因年老退出劳动领域后获得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具有生活的保障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解决不断弱化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具体办法由政府组织引导和实施群众自愿参加,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相结合,国家政策扶持。基金的筹集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统筹”的原则,基数以城镇职工的50%标准确定,也就是城镇职工社保基金的一半。太仓市规定农村社保基金全年为840元,其中市、镇、村三级政府拿300元,个人全年缴540元,连续缴15年,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可按月享受到247元的社会保险金,直到生老病死为止。目前苏南各地农民参加社保的情况不一,最低的占到农民总数的20%,最高的张家港市占到了60%。

值得一提的是,苏南各地在推行“五保”为主的社会保障工作过程中,非常注重社保部门的自身建设,各地都在硬件建设、办公自动化、规章制度的完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的提高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太仓市社保部门在大厅实行一条龙办公服务,既面对企事业单位,又对个人,有着很高的办事效率,深受群众的好评。而社会保障部门除了收缴管理,使用各类保险金外,政府每年在行政、事业经费上给予充足的保障,从经费上保证了社保工作高质量的开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融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之中,苏南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也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正在着力提高社保工作的水平和档次,建立一套与世界接轨的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走规范化之路。苏南的社会保障工作给我们的启示是:改革越是深人,经济越是发展,人们对社保的依赖性越大,而要让更多人包括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把社保工作做得更好,必须在完善规范各项制度的同时,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

环境改善包含的更深层含义

——苏南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众多的人看来,靠工业起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的苏南一定是工厂纵横、烟囱林立、浓烟遮天、废气扩散、臭水流淌、云遮雾绕的景象。

然而,蓝天白云,绿树青草,鸟语花香,清水长流,走进今日的苏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红瓦白墙的楼房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一座座新颖漂亮的厂房坐落在绿色的田野之上,一条条被绿树鲜花包围着的上等级公路像镶着绿边花团的飘带,将村庄、城市、工厂连接在一起,行走其上,一路翠绿芬芳,美丽宜人。被绿树鲜花打扮得漂亮的公路迎接着从各地进入苏南的人们,苏南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美好而深刻。

城市,给人们形成的概念无非是用钢筋水泥堆积起来的高楼,用水泥沥青铺设的马路,马路上流水般行驶的车辆,街道上来去匆匆的人群,路旁是永远也长不高的树木。走进苏南的城市,你得重新思考城市的含义,重新给城市定位。同样是楼,苏南城市的楼一幢与一幢不一样,可谓风格各异。那种火柴盒式的古板陈旧的楼房,任你怎样找也找不见。要么高得气派,高得漂亮;要么低得新颖,低得美观。楼顶高高耸起,被红瓦或青瓦遮盖着,像戴了一顶漂亮的帽子,使一幢幢楼既有现代意义的美观实用,又不失江南水乡的传统风格。粉刷一新的每一座楼好像刚刚竣工。楼的四周,绿树翠竹、草坪花木随处可见。

同样是街道,苏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段路不是单纯意义的路。树、花、草一年四季打扮点缀着街道。使街道充满活力,魅力无限。脚下干净锃亮的彩砖与旁边的绿树翠竹花木相映衬,和谐温馨。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令人赞叹不已。

路旁街道有花草树木在苏南实在算不了什么。苏南的城市里,几乎每一条街道上,都辟有一处绿化地带,高大的樟树与垂柳、翠竹、夹竹桃、水杉等树木长得茂盛,长得青翠;树下是碧绿的草坪,草坪被一条条蜿蜒的鹅卵石铺砌的小径分割成一块一块,形状各异的太湖石点缀其间。茶余饭后,人们在小径上漫步,在花香草绿的氛围中完全放松,欣赏街景,那才叫真正的享受呢。“小桥,流水,人家”是文人笔下的江南水乡。然而,在苏南的城市,同样有东西南北分布的河流,河水虽失去了往日的清澈,却也点缀着城市的风景。建在一条条河上的石桥或以年代久远诉说着苏南城市的历史,或以建筑独特炫耀着江南工匠的不凡技艺,桥连接着苏南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打扮小河两岸风景的是飘垂的柳枝,是长得茂盛、开得热烈奔放的一丛丛夹竹桃。不远处的亭子与河上的桥遥相呼应。城市不单纯是楼与路、人与车的组合,城市更像一座温馨美丽迷人的花园,城市更像文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如果说绿化小区是苏南城市最亮丽的风景,那么散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单位、工厂也同样是一处美丽的风景。苏南各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刚刚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后,还没来得及松懈一下,又在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每个单位、每个工厂都将自己打扮点缀得异常美丽,院子里没有花草树木、草坪、假山的单位很少见到。单位的院墙一律是开放式的,透着绿色,街道上的绿与单位院子里的绿相辉映,共同点缀着城市的风景。一座座散布于乡间的工厂对环境的绿化、美化与对产品质量同样重视。老板们已经非常清楚,没有好的环境吸引不住人才,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更吸引不来外商的青睐。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对工厂的绿化格外重视,他们的观点是:女工喜爱花草,在厂区多栽花种草,可美化环境,稳定员工情绪,保证产品质量。将环境问题看得如此深刻而具体,苏南的环境能不好吗?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南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苏南人普遍认为,环境的改善不单纯是创造良好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投资环境的改善,是投资环境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的苏南,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越是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是重视环境保护。而环境的改善又为招商引资、吸引项目创造了一个十分和谐的环境,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的良性循环。

苏南各地抓环保工作可谓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各地围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高度协调发展的目标,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做到既从长计议、顾及长远,又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环境保护既是各级政府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有了这样的认识,加上强有力的措施,苏南各地的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不断相适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苏南靠“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起步,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苏南起步的基础,但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工业污染严重,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浓烟弥漫,臭水流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运行,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苏南人敏锐地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没有后劲的发展。于是,结合企业的改制,结合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采取硬措施,花大力气,投大资金,可谓“伤筋动骨”。

太仓市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对工业污染源进行达标处理,使全市508家工业污染源实现了达标排放,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或产品、工段,即使效益再好,也坚决关停,搬迁治理。太仓水泥厂年产15万吨,几百号工人,效益不错,但靠近城区,只好忍痛拆除。有个酒精厂,酒糟废液治理投入大、难度高,每天产生的200吨废糟,100条船才能运完;不治理,对河水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政府狠下决心,各方先后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进行治理,用大管道将废糟发酵处理,利用所产生的沼气发电,每天节约煤30吨,发酵的糟又是上好的有机肥,既使排放的污水达到了标准,治理了环境,又变废为宝,产生了效益。

治理环境,从源头抓起。苏南各地开发区和工厂很多,却很少见到有冒浓烟、淌黑水的。这缘于各地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坚持做到市区不批新污染项目,以保护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一般靠近城区,都是技术含量高的无污染的项目。上规模的企业都建有上档次的污水处理设施,如落户太仓的耐克鞋厂,并不是有污染的企业,但几千工人吃住在厂区,仍产生生活污水,他们对污水不是一排了事,而是通过建在厂子里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太仓市曾投资3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