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系列丛书--心理危机干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15:58:42

点击下载

作者:顾瑜琦,孙宏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治疗系列丛书--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治疗系列丛书--心理危机干预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心理危机干预/顾瑜琦,孙宏伟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心理治疗系列丛书)

ISBN 978-7-117-16768-0

Ⅰ.①心… Ⅱ.①顾… ②孙… Ⅲ.①心理干预Ⅳ.①R749.05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42889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心理危机干预

主  编:顾瑜琦 孙宏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010-59780011)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版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710×1000 1/16 印张:19.5 插页:4

字  数:360千字

版  次:201 年 月第1版 201 年 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6768-0/R•16769

定  价: 元

责任编辑:张令宇

策划编辑:张令宇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心理危机干预

主 编 顾瑜琦 孙宏伟

副主编 杨艳杰 冯正直 王胜男 马立骥

编写人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立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王 健(潍坊医学院)

王宗琴(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胜男(潍坊医学院)

王艳郁(潍坊医学院)

冯正直(第三军医大学)

刘晓丽(潍坊医学院)

孙红梅(天津中医药大学)

孙宏伟(潍坊医学院)

李 颖(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李艺华(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李幸民(广州医学院)

李建明(河北联合大学)

陈 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杨 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杨绍清(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

杨艳杰(哈尔滨医科大学)

何江军(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

余毅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张 博(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张 畬(山西医科大学)

张新风(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杭荣华(皖南医学院)

易 媛(陕西省人民医院)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胡 青(临沂大学)

胡晓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胡鸿勤(青海省交通医院)

柳 苗(中国海洋大学)

姜能志(潍坊医学院)

贾东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顾 怡(苏州尚想心理咨询中心)

顾瑜琦(华中现代健康科学研究所)

徐 红(武警湖北总医院)

徐 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涂哲明(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陶 林(深圳市计划生育协会)

葛 操(郑州大学)

韩刚亚(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谢念湘(黑龙江大学)

心理治疗系列丛书编写委员会

特邀顾问 张厚粲 薛崇成 李心天 王效道 徐 斌     黄光英 李恢樵

总 主 编 顾瑜琦

副总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

孙宏伟 杜文东 李建明 杨艳杰 洪 炜 徐又佳 霍莉钦

编 委 丁晓娟 王 伟 王 峥 王 健 王宗琴 王建平 王胜男

王艳郁 古淑青 叶沐镕 田 峰 付文波 付亚亚 丛杰兹

乐 岭 朱志先 朱金富 刘晓丽 齐宝全 许蔓笭 孙红梅

纪 瑛 杜亚牧 李 坤 李 涛 李 瑛 李 琛 李 颖

李艺华 李凤兰 李红政 李幸民 李林英 李凌霞 杨 奕

杨丽莉 杨秀贤 杨绍清 杨美荣 何少津 何江军 何金彩

余秀冰 况 利 况维宏 冷 平 辛 光 宋 磊 宋雪佳

张 宁 张 泽 张 悦 张 博 张 畬 张建英 张瑞蓉

张鹏飞 张新风 陈 莺 陈允恩 陈玉辉 陈向一 陈苗苗

陈顺森 范学胜 林蕙瑛 杭荣华 易 媛 罗红格 周秀云

孟 馥 赵玉梅 郝春东 胡 青 胡 征 胡 珍 胡姣姣

胡晓华 胡鸿勤 柳 苗 柳长征 段建勋 施 越 姜能志

贾东明 夏 倩 顾 怡 徐 红 徐 晔 徐又佳 高丽珍

郭聪荣 席晓慧 涂哲明 陶 林 黄林邦 黄雪薇 盛晓春

崔光成 章 华 隋嫚秋 葛 超 葛 操 韩刚亚 韩熊燕

舒 成 谢念湘 蒙 衡 阙墨春 蔡克银 谭余龙 熊 卫

审  定 马 莹 马立骥 仇剑蓥 方 刚 方 新 邓明昱 田维才

     包小兰 刘 丹 刘 波 刘 盈 刘修军 江光荣 孙宏伟

     严光俊 杜文东 李建明 李晓驷 杨凤池 杨彦春 杨艳杰

     杨蕴萍 吴汉荣 吴任钢 吴均林 吴献群 何少津 佘双好

     余 琳 余秀冰 余建华 余毅震 辛 光 张 本 张 宁

     张 颖 张国民 张树峰 张海音 陈玉华 陈玉辉 陈向一

     郑晓边 赵旭东 胡 征 柳长征 段建勋 侯志瑾 段建勋

     施琪嘉 闻公玉 姜乾金 洪 炜 姚树桥 贾晓明 钱铭怡

     钱福永 徐 红 徐又佳 徐汉明 徐良荣 徐震雷 高丽珍

     唐登华 黄光英 黄尚珍 渠淑坤 隋嫚秋 熊承良 樊富珉

     丽 霍 莉 钦 戴晓阳 魏常友 瞿 伟丛书总主编的话丛书总主编顾瑜琦主任医师/教授

当马加爵事件在人们心里造成惊叹和惋惜;当上海袭警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波澜和热议;当深圳某公司员工跳楼惨剧以难挡之势连续发生;当部分名校的学生不堪压力结束生命,而使人们为之扼腕;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地震遗孤那惊恐不安又深邃难懂的眼神;当抑郁症已被称为“心理感冒”,跃上高致死率疾病榜时,人们开始反思,良药哪里找?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方兴未艾的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于是街头巷尾的议论中,茶余饭后的闲聊时,“心理咨询”这个词汇渐渐多了起来。大多数人们开始摒弃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偏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找到医术精湛、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如何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治愈疾病,解除痛苦,重新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然而,在我国,来访者所期盼的专业心理医生的数量有限,这个从业队伍亟须扩大。于是在我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多,心理学继续教育也面向有志者开放。这两个群体是心理学从业队伍的主要来源。其中继续教育群体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难得的。因为接受继续教育者多是已经有了其他事业或家庭生活的成人,他们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他们要学好心理学、通过心理学职业资格考试也有一定难度。但是除了心理学的队伍需要他们以外,我们知道,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出现,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对新形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生活观念、综合素质等都需要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继续教育则为那些上进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有机会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去适应时代、实现自我。

那么,继续教育需要的各种优秀教材和业务书刊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故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领导们决定委托我们编撰出版一套以传播专业知识、介绍治疗方法、推广先进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系列丛书,不仅仅是适时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这套系列丛书涉及了心理学的多个方面,其特点是:①突出实践。实践出真知。通过对来自临床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的整理、总结、推广和应用,以及在应用中的检验和积累,使之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不仅为心理治疗在理论上的升华提供了佐证,也为促进本土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②注重实用。丛书的重点内容在于“治疗”二字,实用性强。针对来访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详尽地介绍了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便于读者操作。③面向实际。丛书根据我国心理治疗的实际情况,对以往书刊中未涉及的内容以及较薄弱的环节,都作出了必要的有益的填补。拾遗补阙,兼收并蓄。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地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信息,力图使本书臻于全面和完善。尽量打开更多的窗口,让学生看到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和充满人性光辉的心理学世界。

在编写过程中,各位专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得到了海内外相关著名高校的领导和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而使丛书编委会人才济济,阵容强大。在此,谨向各位著者、相关高校的领导、文献资料的提供者、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及所有为本丛书编辑出版提供鼎力相助的单位和个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科海深幽,医理博精。由于水平所限,时间所限,丛书中一定存在不足,甚至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进一步修订完善。丛书总主编 顾瑜琦2011年1月1日前 言

心理危机干预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在“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的论述中,就倡导“正心”、“诚意”的心理教育思想,同时,强调心理健康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极端重要性。尤其引以为豪的是在炎黄祖先留下的中医学典籍宝库中,不乏诸如有华佗“怒胜忧思”的经典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历史的车轮步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囿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原因,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明显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心理危机干预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咨询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的国家,心理危机干预甚至形成了一门正式的职业,从事危机干预的心理服务工作者不仅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危机,而且参与社区、政府对社会性危机的干预、控制和预防工作。无疑,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展中国自己的心理危机干预事业,是我国心理服务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国家,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空难、海难、火灾、地震、袭击、疾病,一桩桩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带来了亲人亡故、骨肉分离等悲剧。它告诉人们,生活不仅仅是喜悦,更有着深深的伤痛和长流不止的泪水,对有些不幸的人来说,生活甚至就是灾难本身。

2002年5月7日晚,我国北方航空公司一架麦道82飞机,在大连附近海域坠毁,机上乘客103人,机组人员7人全部遇难。当时,我国一些精神卫生学专家就受政府的邀请,进行了心理干预。这是我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第一次主动干预集体性心理危机事件。

专业人员在灾难的急性心理应激干预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首先为危机处理机构提供意见和建议;其次是确定那些需要干预的人,针对个人的干预措施,如解释支持、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在我国的克拉玛依大火、包头空难、北大山难、“非典”、2004年的“云娜台风”、“三峡移民事件”、“印尼海啸”、2006年的“云南地震”、2006年的“桑美”台风、2008年的“4•28山东胶济铁路事故”、富士康事件、韶关事件等事件中,有关心理救援专家也应用了“心理危机干预”。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心理学界不分南北与东西,无论基础与应用,全力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震后两个多月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医学救援,灾区民众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要更高一些;但同一个调查也显示,灾区民众对医学救援的实际效果肯定程度又远高于心理援助。这一对比结果表明,心理援助具有受众面广大而庞杂、需求量强烈而持久、影响力深入而细微的特点,但其效果则绝非短期而直观的。因此,心理学家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思维和手段,研究和探讨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呈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心理援助措施展示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当地文化特色。我们的心理学家也不辱使命,在深入帐篷和板房的灾民安置点、受灾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安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震后第一手科学数据。

有资料显示,目前共约6000万欧洲人患有某种形式的抑郁症,其中约有3340万人患有严重抑郁症;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世界卫生组织(WHO)称,抑郁是影响健康的第四大重要因素,并预计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起因。抑郁症患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消极悲观的人”,在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一半以上为抑郁症患者。目前全球的抑郁症患者每年以11.3%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数量也呈上升之势,因心理危机而自杀者不乏其人。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每个人心灵都要经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令人眼花缭乱。所有这些,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无尽的烦恼。那些天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经不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刺激,从而产生扭曲的心态、变异的心理,导致情感、理智和行为上的“错位”。心理危机就像幽灵一样正向现代人逼近。此外,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公务员、大学生、妇女、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各类精神心理行为问题日渐显著,尤其是灾后受累人群的心理危机状况相当严峻,汶川地震后灾区群众所暴露出来的心理反应和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与关注就是佐证。

近年来,由于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经常发生,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性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和非自杀性的心理危机事件,心理危机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心理问题与自然灾害、酒精滥用和吸食毒品、移民、离婚、家庭暴力、独生子女家庭、学习压力和失业日渐增多,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未来几年自杀率的升高。自杀事件不仅侵害人体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全和国家生产力。

当然,“刚刚起步”是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状况的一个客观的评价。每一次灾难的发生,都时刻提醒着人们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早日抚平受灾人员受伤的心灵是世界各国面对灾难需要解决的共同难题,我国未来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应在以下方面逐步发展:①迫切需要制定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制度;②组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组织机构,培养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③尽快构建起灾后危机干预快速响应机制;④转变心理危机干预观念;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采取灵活适当的策略。编者2013年4月第一章 心理危机干预概述第一节 心 理 危 机

危机伴随着人一生的发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他的一生中完全免除危机状况。有些危机是在一生中必然要面对的,而有些则是随机出现的。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有个体本身的情绪,如抑郁、焦虑、躁狂、恐惧等导致的心理危机;人际交往,如环境不适应、离婚、家庭暴力等问题诱发的心理危机;独生子女个性差异、学业压力、职业未来规划、失业人数日渐增多等社会现象暴发的心理危机以及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等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生产力发展。如何预防和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使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是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广大民众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一 心理危机的概念

凯普兰(Gerald Caplan)于1964年首次提出“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的理论,认为当一个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困难情境(problematic situation)时,他先前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无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当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卡奈尔(Cristi Kanel)认为心理危机实质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危机事件的发生;其二,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其三,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因此,心理危机不仅仅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更是他对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情境的身心反应状态:表现在认知上主要是问题解决能力与应对机制暂时受到打击;暂时性的震惊状态后,随之而来的是否认、混乱、害怕、恐惧、沮丧、情绪麻木、怀疑、易怒与难以平静,这些反应会搅乱个体的情绪平衡状态;伴随着生理上的一般性应激反应如心跳与呼吸频率的改变、过度出汗等。

实际上,“危机”(crisis)一词最早源于存在主义哲学中“危机”(kairos)的一个概念,意指一种戏剧化的片刻,充满了情感的负荷,可能包含各种可能性的“恰当时机”。Arthur Kielholz把它导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用于描述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导致新心理状况和行为的状态。我们一般认为,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遭遇突然或重大的应激事件,运用个人常规处理问题的方法无法解决,而出现解体和混乱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

这与中国人对“危机”的理解是一致的——“危”是危险,“机”则是机会。正如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等人所认为的那样:“危机不再意味着是迫在眉睫的大灾难……而是生命中一个必要的转折点,即生命发展中所面临二选一的决定性时刻,它汇集了成长、复原与更进一步分化时所需的资源。”有人将危机界定为瓦解旧习惯与引发新反应的催化剂。正如凤凰涅槃的神话故事所演绎的一样,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危机的冲击会引发正向或负向的反应,而此反应具有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向的潜在影响力。此历程的一部分是,危机使得一个人重新去审视他的生活,在这个转折点上,某些人会发现它们的确对危机发生前的生活感到心满意足,并且会很珍惜它。这些人在危机发生之后,将会尽全力如同过去同样的方式,重建他们的生活。然而,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危机的发生使他们在潜意识中深感苦恼的某些生活因素被放大,而那些部分在先前可能并未被承认,危机由此成为瓦解旧习惯与引发新反应的催化剂。二 危机的种类

传统上,危机被区分为两类,即发展危机与情境危机。发展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可界定为:“一个内在形成的情境,它可能源于生理的或心理的变化,再加上个体的发展、生物性转变与角色变迁等因素。”比如受孕或不孕、怀孕、分娩、出生、婴儿时期与儿童早期、青少年时期、性别认同危机、中年危机、退休、老化、死亡等。情境危机(situational crisis)主要指存在于外在生活环境中的情境,主要包括:①人类某方面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②可能会遭遇上述丧失状况的威胁性或危险性;③超越个人能力的挑战,比如性危机(强暴、近亲乱伦等)、堕胎、自杀、急性或慢性疾病、酗酒与滥用药物、离婚或分居、虐待、家庭危机、意外事件受害者、逃亡、文化冲击、工作方面的升迁、失业、职务调迁等。区别情境危机与其他危机的关键在于,情境危机是随机发生的、事出突然的、令人震惊的、情绪激动的与变动激烈的。

段鑫星认为,心理危机可以分为发展性危机、情境性危机、存在性危机和障碍性危机。存在性危机往往伴随人生的重要问题,例如人生的目的、责任、自由、承诺、独立性等。障碍性危机又称病理性心理危机,是个体因为认识的存在性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危机。在这类危机中,病理心理(例如个体内部情绪的抑郁、焦虑等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是个体的主要特征,此外还包括品行障碍或违法犯罪等行为失调引发的危机等。有关资料表明,这类危机中有2/3左右是青少年家庭或社会危机的表现。

另外,有人按照危机出现的速度将危机分为三类:潜在危机、慢发危机和突然出现的危机。潜在危机往往由一系列事件预示着,但当事人并不认为它会形成危机。比如,忽视与员工的沟通可能引发员工工作满意度下降,甚至大规模的离职,影响组织正常运转;夫妻持续争吵、冷战,可能会导致婚姻的最终破裂;对某一企业产品的负面传闻,会使企业业绩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业务中断等。另外,个体由于长期的不良嗜好或行为,如酒依赖或药物依赖,进行戒断的时候导致的不适应而形成的危机也被称为潜在危机。慢发危机则是有一些预先警告,并且这种情况造成了实际损害。如学生个体性情孤僻、不合群、敏感、多疑,导致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持续时间较长慢慢可能演变为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突然出现的危机多为已经发生损害,并且时间越久,情况可能越不乐观,需及时作出回应,如失业、诉讼、空难、恐怖袭击等社会突发事件,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突发事件等。三 心理危机的原因

心理学家凯普兰从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1964年提出了危机心理干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引发危机状态的原因可以是灾难性事件,如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影响范围很广,刺激强度很大,涉及地区和人数很多;也可以是个体自身面临的内在外在的冲突,如失学、失恋、失业等。一般而言,心理危机的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大的方面。(一)主观原因

1.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影响着个体对心理社会刺激物的认知评价,决定了个体应对危机的方式和危机反应的类型和强度。敏感、内向的人格特征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比他人更容易导致心理危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内向性格者不容易及时地得到和利用社会支持;其二是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把注意力指向自身,特别是自己所作出的无效应对反应上。这会加剧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应对行为更加无效,增加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

2.认知评价

人们对事物的心理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世界的知觉和解释,即认知评价。如果事件本身可能对大多数人具有威胁性,但未被当事人觉察,或被理解为是积极的或没有危险的,那么就不会产生危机反应。相反,如果事件不具有威胁性或者属于积极意义的,由于错误判断为具有威胁性,也会使个体产生危机反应。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所说:“困扰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Hans Selye)有着相似的看法:“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例如,怀孕是否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应激源,取决于夫妻对孩子期望与否以及为照料孩子所作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充分与否。

3.躯体疾病

脑血栓、心脏病等急性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当事人由于受到疾病病情、进展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格外突出。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同时,长期的疾病状态也可能会导致性格的改变,如总是迁怒别人,指责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造成患者的主观痛苦及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的紧张或恶化,甚至导致患者及周边人群的心理危机。(二)客观原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无法克服的自然条件的限制,是那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的自然状况的突变,包括雨量的变化(干旱、大水泛滥、山洪爆发等)、地震、台风或龙卷风、流行性传染病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这些自然环境中的突变不仅会危及生命,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心理危机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会引发危机的产生,如遭遇到政治动荡、金融危机、人际关系紧张、才能发挥受挫、恋爱婚姻失败、家庭矛盾等,这些社会性危机事件往往都是心理危机产生的外部诱因。四 心理危机的特征

不同学者对心理危机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也存在一些相通之处,例如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4周内消失;在危机期,个人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帮助或干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吉里兰德(B. E. Gilliland)和詹姆士(R. K. James),他们认为危机有以下6个特征:

1.危险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因为它带来的困扰和痛苦可能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或者实现突破,促进个体成长。

2.成长和变化的机缘

面对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同当事人的应对方式不同。如果能够将危机视为蜕变的诱因和动力,积极寻求有效的化解途径,那么对于当事人而言,危机意味着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的契机。

3.复杂的症状

危机的症状就像一张网,与个体自身及所处环境的所有各个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危机对当事人的影响表现在身心各个层次,并继而波及当事人周围的人群,都相互交叉在一起,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危机干预。个体的环境决定着处理危机的难度。对于危机的干预需要考虑到个体及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其中家庭成员和同事是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和恢复到稳定状态的重要因素。

4.缺乏万能完全或快速的解决方法

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危机与内在个体相对稳定的特性、外部环境复杂的影响,缺乏万能或快速的解决方法,有些只能称为“短期治疗”。危机的产生与发展自有其复杂性,尤其对于长期存在的问题,想要实现完全或者快速的解决并不容易。尽管通过药物等解决方法可以延缓极端反应的出现,但对造成危机的原因毫无影响,因此最后导致危机的加深。无论对于危机的当事人及周围人群,抑或危机的干预者,都要对这一点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5.选择的必要性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面对,生活总是一个危机和挑战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在危机领域中面对危机,不选择本身也就是一种选择,而这种消极的选择最后总会导致更消极的结果,变成消极毁灭性的。

6.普遍性与特殊性

每一个危机都伴随着不平衡和解体。危机是普遍的,是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幸免,每个危机当事人都伴随着不平衡和解体;危机同时又是特殊的,是因为即使在同样的情境下,每个危机当事人的具体境遇和反应可能不同。五 危机的历程(一)四个阶段

危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危机的不同阶段,个体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一般分4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和成长期。

凯普兰在他的危机理论中描述了危机反应的演变过程,他认为,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要经历4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现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他内心的基本平衡被打破了,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开始体验到紧张。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他试图用自己以前在压力下习惯采取的策略作出反应。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多半不会向他人求助,有时还会讨厌别人对自己处理问题的策略指手画脚。

2.第二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和尝试,个体发现自己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未能奏效,焦虑程度开始增加。为了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个体开始试图采取尝试错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中,当事人开始有了求助的动机,不过这时的求助行为只是他尝试错误的一种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高度情绪紧张多少会妨碍当事人冷静地思考,也会影响他采取有效的行动。

3.第三阶段

如果经过尝试错误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个体内心的紧张程度持续增加,并想方设法地寻求和尝试新异的解决办法。在这一阶段中,个体的求助动机最强,常常不顾一切,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发出求助信号,此时个体也最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和影响。在这个阶段,当事人会采取一些异乎寻常的无效行动宣泄紧张的情绪,比如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酗酒、无目的的游荡等,这些行为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增加紧张程度和挫折感,并降低当事人的自我评价。

4.第四阶段

如果当事人经过前3个阶段仍未有效地解决问题,他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个体会对自己失去希望和信心,甚至对整个生命意义发生怀疑和动摇。(二)五个时期

一般来说,危机的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1.前危机期

个体处于平衡状态,能够应付日常生活的应激事件。但个体可能会遭遇到应激强度很大的事件,个体运用解决问题的常规技术就不足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开始产生不安感。

2.冲击期

高强度生活事件发生前的几个小时,表现为不合理思维、焦虑、惊恐,个别人出现意识不清。在这个时期,个体会将情境视为一种威胁,也可能视为一种丧失或者是挑战。如果在这个时期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紧张还会继续加重。

3.危机期

冲击期的表现持续下来,表现为不能解决面临的困难、退缩、否认问题的存在、合理化或形成不适当的投射。在这个时期,个体的紧张和焦虑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处于一种渴求解脱的状态。一般说来,危机期的个体会感到巨大的痛苦,有强烈的求助愿望,容易接受别人的帮助。

4.适应期

个体用积极的办法接受现实,成功地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我评价上升,社会功能恢复。处于适应期的个体在自身或者外界的帮助下采取了一些方式来应对危机,并取得了一定的干预效果,个体能逐渐地适应社会生活。

5.后危机期

也就是危机后期,有些人变得更成熟,获得更多的积极应对技巧,有些人则出现人格改变,或表现出敌意、抑郁、滥用酒精与药物、神经症、精神病或慢性躯体不适,甚至有可能自杀。六 危机转移状态(一)危机转移状态的界定

危机通常持续6~8周,但可迁延为慢性状态。在危机的最后阶段,主观不适的感觉会减轻,然而危机事件后立即发生的事情决定了危机是否会变成一种疾病倾向,是否会转化为慢性状态。虽然开始的危机事件被压制在意识之外,且个体相信危机已经结束,但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将个体带回危机状态。这种情绪的“过山车”可能会在数月到数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这就是危机转移状态(psychosocial transition)。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压抑的防御机制。危机转移状态实质上是慢性危机状态。如果危机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可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失调,也就是说可以发展为病理性(例如精神疾病、物质依赖、自杀、攻击等)。危机转移状态需要危机干预技术进行处理。(二)危机转移状态的关键特征

1.危机反复出现

心理创伤、人格特质、物质滥用、精神病或长期的环境刺激,无论哪种原因引发的心理危机,也许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反复出现,总维持在一定的程度。虽然处于危机转移状态的个体能够维持最低限度的功能水平,但他们总是处于危机之中。

2.微小刺激易陷于危机

单一的、小的、额外的刺激都可以打破表面的平衡,将个体重新陷于危机状况中。因此,在进行危机评估时,不仅要关注个体的临床状态和诊断,也要考虑问题发作的周期性和导致本次危机的历史根源。认识到个体正处于危机转移状态,能够为干预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其决定应该提供怎样的治疗干预方案,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需要干预到什么程度。危机转移状态个体能够在特殊经历过程中学习看问题的新维度,原有导致不利于自身的观念停止增长,心理失衡状态得以平衡。当事人在危机转移状态的特殊经历中学习到观念平衡而提高心理认识的能力。这种平衡观念的认识能力将会使其人格发生变化,而获得一种有利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发展状态。因此,危机干预中调动当事人思维观念中的判断功能是干预成功的关键。(三)转危机点

危机转移状态的一个常见部分是在治疗性干预过程中出现的转危机点(transcrisis points),它常以求助者发展到新的阶段或出现问题的其他维度为标志。其主要特征为:其一,转危机点是以无规则的、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方式发生;其二,转危机点是进行积极治疗的标志。这样的转危机点是在寻求帮助、冒险和开始采取向前发展的行动步骤中出现趋避行为。

要使求助者不回到导致危机的病理状态,危机干预工作者不仅要以开始的危机作关键点,而且要与以后的每一个转危机点作斗争。危机干预治疗者要及时抓住转危机点出现这一契机,使治疗得以迈向一个新的阶段。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个体知觉到外界环境或某一具体事件存在着威胁,仅仅依靠个人自身的资源和应付方式无法解决困难时,就产生了危机。危机不及时缓解或解决不当,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甚至可能导致个体精神崩溃或自杀。也就是说,危机干预强调干预的时间紧迫性和干预的效果,要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人们恢复失衡的心理状态。危机的成功解决对个体具有三重意义:可从中得到对现状的把握,获得对经历的危机事件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危机的更好的应对策略。一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给予关怀、支持及使用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予以援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安全渡过危机。危机干预属于广义的心理治疗范畴,主要针对心理适应限于危机状态者,给予适时救援,并视情况轻重转介有关的机构接受治疗。帕瑞德(Howard Parad)认为,危机干预就是在混乱不安的时期,一种积极主动地影响心理社会运作的历程,以减缓具破坏性的压力事件所带来的直接冲击,并协助受到危机直接影响的人们,激活其明显的与潜伏的心理能力及社会资源(而且通常是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人物),以便能适当地应对压力事件所造成的结果。

危机干预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立即进行情绪与环境急救,以缓冲压力事件;另一方面是通过立即的治疗性澄清与引导,增强个人应对与统合的能力。另外要注意的是,危机干预不总是事后的、面对面的,或者是危机状态者主动寻求的。有的危机干预重在预防,例如公共机构中的暴力危机;有的危机干预是通过电话进行的,例如自杀热线;有的危机状态者并未主动寻求干预,例如针对试图自杀者在危机现场进行的自杀干预。二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来说,陷入心理危机的人常认为自己不能面对困难或处理问题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表现,他们经常把痛苦埋在心底,情绪不佳和心情不畅。作为危机干预者,必须能及时地引导他们接受帮助。一旦这些人能够合作,正视自己的痛苦,或在危机干预者的启发下,使自己的痛苦体验得到宣泄,便是具备了一个摆脱危机的良好开端。

2.支持性原则

处在危机之中的人比平时更需要支持。不仅需要提供当下的直接的支持,而且应当努力地寻求更多的来自家庭、单位、社区的支持。虽然危机干预通常仅仅维持五到六次,必须让当事人感觉到不管何时,只要他需要,都会获得必要的支持。最好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另外,还要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3.行动性原则

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对待危机事件。面临心理危机的人在应付危机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逃避矛盾和困难,或者应付措施不当。危机干预者要积极地给予支持,给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明确在危机的当时应该做些什么,怎样采取合适的、行之有效的应对行为。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必须避免怂恿当事人责备他人。

4.正常性原则

尽管有国家将危机干预列为精神医学服务范围,但干预对象未必是“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是借用简单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当事人分析事件的性质及其在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指出当事人的当前目标、生活风格和思想观念的不合理性;以及面对事件所采取的错误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说,将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是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5.完整性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的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6.保密性原则

严格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当事人个人信息。三 危机干预的目标

艾格里拉(Donna C. Aguilera)和麦斯克(Janice M. Messick)认为“危机干预的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病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学者艾维勒(Georage S. Everly)认为主要有三个目标:①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危机和创伤的风险;②稳定和减少危机事件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的后果;③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

一般来说,危机干预有以下三个层次的目标:

1.最低目标

缓解危机者的心理压力,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2.中级目标

帮助来访者恢复以往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重新面对自己的困境,采取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对策。

3.最高目标

帮助来访者把危机转化为一次成长的体验并提高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危机干预的三个目标层次中,最低目标的核心是“劝阻”,中级目标的核心是“恢复”,最高目标的核心是“发展”。四 危机干预的对象

在危机面前,个体可能作出的反应有三种形式:最理想的状态是当事人能够自己有效地应对危机,从中获得经验,危机过后产生积极的变化,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和富有同情心。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虽然能够渡过危机,但只是将不良的后果排除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外,因为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危机的不良后果还会不时的表现出来。第三种情况是当事人在危机开始时心理就崩溃了,如果不提供立即的、强有力的帮助,就不可能恢复。第二种与第三种人都是危机干预的服务对象。

具体的危机干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人。②学习、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出现心理异常的人。③个人感情(恋爱、婚姻、家庭)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④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⑤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支持的人。⑥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⑦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人。⑧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人。⑨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人。⑩由于身边的人出现个体危机状况(如突遭意外事故、自杀、他杀等)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人。

在灾害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既包括在灾害中遭受身体和心理创伤的亲历者,又包括与亲历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等。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危机干预对象大致分为5级。第一级人群:包括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例如死难者家属、重伤者及重伤者家属。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五 成功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

咨询师常常要面对许多突发且递增的危机事件,因此咨询师应该要变成设计师、启蒙者、训练者、服务提供者与危机处理时的忠告者,而不是单纯地辨认当事人的需要,处理当事人的问题行为或给予当事人以支持。因此,在危机处理中,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更需要扩展到能计划与执行对危机的处理,对相关机构和负责人员提供有关危机介入的教育,并且让他们也有能力可以随时预备好进入危机预防、介入或后续处理。心理咨询师需要将每次的危机经验当作一个学习经验,成为自己专业能力的一部分。

成功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经验

一个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否处理一个危机事件取决于他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应具有丰富多样的生活经验。

2.专业技巧

具有下列帮助技巧:①专心致志;②准确地倾听并作出合适的反应;③在治疗中思维、情感和行动方面保持一致;④稳定和支持的技巧;⑤分析、综合和诊断的基本能力;⑥基本的评估和转诊技巧;⑦探索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镇静

危机干预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必须经常面对那些完全失去了控制的当事人。有效的帮助就是保持冷静、镇定和将情况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创造一个稳定的、理性的氛围,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一种有利于恢复平衡的模式。

4.创造性与灵活性

面对复杂的、看起来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创造性和灵活性都是宝贵的财富。要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与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结合起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5.精力

危机干预经常在不熟悉的地区工作,因此需要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组织和定向能力,及时作出系统反应的能力。

6.快速的心理反应

危机干预工作与一般治疗性干预不同的是时间这一关键的因素。与一般的治疗比较,危机干预需要更多的行动和指导。在危机干预中,反应的时间相当有限,很少能够对问题进行慢条斯理的思考。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对危机中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问题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处理。

7.其他特征

坚韧、知足、勇气、乐观、现实、客观、冷静、自信和对人类战胜危机的信心是危机干预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特征。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发展

危机干预是通过对波士顿椰子园音乐厅(Cocoanut Grove Melody Lounge)火灾幸存者的对照研究后发展起来的。1942年,美国波士顿椰子园音乐厅发生火灾,492人丧身火海。林德曼(Eric Lindemann)通过研究发现,经过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比如让当事人感受痛苦、发泄情感、正视现实等,干预组较未干预组缓解快、恢复好。1964年,凯普兰进一步发展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技术,将林德曼的概念及危机干预的分期应用于所有的发展性和境遇性事件,并将危机干预扩展到去除那些在危机开始时促发心理创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问题。目前,危机干预已广泛地运用到了个体危机的处理、自杀的预防以及重大灾难及危机的国家心理卫生干预服务等领域中。一 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用(一)个体危机的处理

现实生活中的所谓“日常”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出现,如亲人离世、恋爱和婚姻破裂、性虐待和家庭暴力、失业、过劳、疾病以及由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变化或转变所带来的发展性危机等。当个人的问题变成相当严重的危机时,专业的干预将有助于个体去尝试更好的解决方法。实际上,危机干预在较多情况下正是用于处理个体普遍性的生活危机。危机干预不仅为孤独者和绝望者提供有益的帮助,而且促使他们提高应对能力,在新的高度上解决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并且实现个体的成长。(二)自杀预防

从卫生部1995~1999年提供的死亡数据分析,自杀是我国人群中第5位的死亡原因,是15~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每年我国有2817万人死于自杀。

自杀可能伴随任何危机或创伤而来。强烈的失落无助、不知所措的茫然以及深刻的哀伤全部结合在一起,会引发自杀的可能。因此,危机干预一直是与自杀预防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危机干预等同于自杀预防。1957年,被称为“美国自杀学之父”的施耐德曼(Edwin Shneidman)和著名心理学家法布罗(Norman Farberow)率先在洛杉矶建立多学科(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福利部门、牧师等)合作的自杀预防中心,为自杀者和既往自杀未遂者提供服务。由于大众对自杀预防有忌讳,故后来建立的相似机构倾向改称危机干预中心。据WHO对干预机构评估的研究发现,在自杀未遂与自杀的7项研究证实,心理社会学干预或精神科干预确实有效。

目前发达国家的中等以上城市多数有公立或非营利性的危机干预机构。在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发展了数百处危机干预组织。我国于1991年首先在南京建立危机干预中心,之后北京、长沙、成都、杭州、深圳相继成立。(三)重大灾难及危机的国家心理卫生干预服务

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是所谓严重突发事件(critical incident)。遭遇严重突发事件意味着面临重大应激。在这种情境中,个体原有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支持系统难以应付,从而可能产生涉及广大人群的心理危机。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主要为受到重大灾难影响的人员提供紧急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恢复各项适应功能,预防和缓解心理创伤带来的各种可能的消极后果。研究表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对预防和缓解各种灾后的应激和心理创伤有很好的效果。

与日常的个体心理危机干预相比,灾难心理危机干预面对的群体规模大、情况复杂,对整个心理危机干预从体系到人员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WHO非常重视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多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及。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大厦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加强了重大危机及灾难心理卫生服务。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Disaster Mental Health Service)为国家灾难医疗系统(National Disaster Medical System,NDMS)的服务项目之一。NDMS的主要功能包括紧急医疗服务,伤病员分类、护送以及收容治疗,各环节中均有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参与。中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对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国务院《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规定:“发生重大灾难后,当地应进行精神卫生干预,并展开受灾人群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使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中的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较为正式的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开始于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特大火灾,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关注。二 国内外危机干预现状(一)美国危机干预现状及特点

1.相对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目前,美国已建立系统、完整的重大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为国家灾难医疗系统的服务项目之一。国家灾难医疗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紧急医疗服务、伤病员分类以及收容治疗,在各环节中均有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参与。联邦一级的政府管理部门、州一级政府的心理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心理卫生服务机构都是灾难心理卫生服务网络的组成部分。此外,许多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例如美国红十字会,大专院校的医学院、心理学系、社会工作系及护理系以及一些宗教组织。9•1l事件中,美国建立了公共心理健康反应联合体(The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Response Coalition,MHRC),这一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军方、美国红十字会、当地心理健康机构和其他机构提供网络与信息交流的机会,对不同机构重叠服务的预防也是其工作重点。

2.心理干预的普及化和大众化

西方的心理干预有悠久的传统,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美国,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凡是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有人形容说: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另外西方一些国家将心理咨询费用列入人们的福利范围。如在美国,人们每年都会有一笔专门用于心理咨询的费用,这笔费用是包括在医疗保险费里面的,所以寻求心理治疗就变得和到医院就诊一样平常了。许多大中学校里面,都配备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专家,学生可以免费进行心理咨询,同时美国还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来保障咨询者的利益。

3.现场急性应激干预

在美国,非正式援助型干预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急性应激干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而正式援助型的干预通常在伤害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采用严重(危机)事件集体减压法(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减轻各类事故引起的心理创伤,从而保持内环境稳定,达到促进个体躯体疾病恢复的目的。

4.灾难心理反应应对策略

灾难心理卫生反应策略(Disaster Mental Health Response Strategies)是美国国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中心和退伍军人事务部推出的团体干预方法,旨在为灾难幸存者、家庭、救助者及组织团体提供及时的、与灾后心理反应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卫生服务。(二)英国危机干预现状及特点

英国政府早在1948年就制定了《民防法》,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作出了一些基本规定。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出现的疯牛病、放射性物质泄漏、地铁爆炸等危机事件的出现,引发了英国社会对于危机事件处理的审慎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英国对危机事件的干预策略日益成熟,独具特色。

1.规范的法律体系《英国危机事件应对法》首先确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将严重威胁某一地方人民福利、环境和安全的危机事件或情境作为启动危机事件应对程序的条件。其中,严重威胁人民福利被放到了首要位置,显示了立法者对人的利益的充分关注。该法规定,严重威胁人民福利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患病或受伤、无家可归、财产损失;同时,资金、食物、水、能源、燃料供给、电信或其他通讯系统、交通设施、医疗服务中断的事件或情境也因威胁到人的福利而属于适用危机事件法的危机事件。在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包括出台的政策或采取的措施)往往因危机事件的紧急性而出台非常迅速,这在及时解决危机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积极、完善的防范措施

①强化预防观念。比如,在大学的图书馆、接待处、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均有学校免费提供、印制精美的校园地图,图中无一例外都醒目地标有火灾等紧急情况疏散地点,在实地立有明显的标示牌。②完善预防措施。在英国,各地方政府都制定有紧急应变计划,为紧急事故贮备有医疗仪器、疫苗及抗生素等。旅馆、学生公寓及居民住宅等,其室内都安装有灵敏度极高的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设施。对于公共卫生问题,则建立有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③重视演练评估。英国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