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逆袭 :手把手教你做量化定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20:08:53

点击下载

作者:万磊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散逆袭 :手把手教你做量化定投

小散逆袭 :手把手教你做量化定投试读:

前言

PREFACE

股票市场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地方。一些股民常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炒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炒股。一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却道出了广大股民现实中的无奈。每一个带着“真金白银”进入股市的人,都是想来赚钱的。可是结果呢,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赔进去自己的本金。从90年代股市成立以来,“7输2平1赢”似乎成为中国股民一个挣脱不了的铁律。大多数的股民在亏钱后都会干一件事:我要买本关于炒股的书,好好学一下怎么炒股。于是,股民的书桌上就有了《黑马擒牛术》《怎样抓住大牛股》……这样的书。在学习了很多股市术语,类似“盘口”、“买盘”、“K线形态”、“红三兵”……之后,绝大多数人依然还是亏钱。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注视着电脑屏幕上那上下跳动的K线,我就在想:这个股票从这里涨到那里,仅仅半年涨幅就有100%,如果我能在他还没涨时买入,耐心持有,还是能赚钱的呀。这上下跳动的K线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我该用一种什么方法才能获取到这个财富呢?

随着时间的累积,我慢慢知道了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了解到股票的分析分为技术派和价值派。这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门派一样,少林派和武当派都有高人,武功难分高下。我,或者绝大多数的你们,咱们都没有人家张无忌的命,能通吃天下武功。更何况股市中的技术派和价值派学习起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令人抓狂的是,你就是想学习都不会有一个现成的学习路径。我们绝大多数人投资股票,都是业余的,平时都要上班,哪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投入到股票学习研究中呢?那,像我们这种上班族还能不能在股市中赚点钱,分享一下经济发展的成果呢?答案是:还真能。

许多股市中的大师说过,通过长期持续不断的定投,任何一个普通人也能获取到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这背后的理论基础是:长期看,社会经济始终是螺旋上升的,而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代表指数往往也是如此运行。这是定投能够最终获利的依据。2011年,我第一次接触到定投这个概念时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好要定投的标的,然后每月固定时间投入固定的金钱,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由于自己的计算机专业背景,我喜欢对自己的一个想法进行历史回测。在回测中发现,熊市中投入的金额有点儿少了,牛市中特别是末期,如果能不买甚至卖出会更好。那么问题就是,用什么东西来衡量股市的牛熊呢?熊市,熊到什么程度买更多呢?买多少?牛市,牛到什么程度卖更多呢?卖多少?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一切似乎又都无从谈起。怎么解决,只能量化。用定量的指标来指导自己的操作。这就是目前很火的量化投资啊!不知不觉,我进入到了量化投资的大门。其实,量化并不神秘,有时甚至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知识。本书所讲解的量化定投模型最多只用到初中数学知识,对于股票的知识也仅仅需要了解最基本的,比如什么是指数、什么是指数基金、什么是市净率。除此之外,你不用知道那么多,就能轻松理解书中的内容。书中提到的各个量化模型,都是我结合自身作为一个小散户、上班族定位的,很接地气。这些模型甚至可以不做任何修改直接拿来使用。对于钻研能力强的读者来说,可以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延伸扩展,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量化定投模型。

加适合自己的量化定投模型。本书能够完成面世,我要特别感谢雪球网和张亚慧编辑。雪球网是我最近4年每天必看的股票社区,在这里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经常发帖分享自己的心得。事实上这本书的雏形就是我在雪球网上发表的几篇帖子。正是这几篇帖子,让张亚慧编辑从茫茫人海中注意到了我这个草根散户。在张编辑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才最终完成本书。一切都是那么的偶然,一切又似乎冥冥中都是命中注定。

由于我是第一次提笔写书,不足和瑕疵在所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12月第1课定投是什么

普通百姓有着非常强的储蓄意愿,平时有了闲钱就存到银行账户里。这样既安全又能享受一些利息上的实惠。这其实就是一种定投,定期投资于银行储蓄项目。但是我们知道,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非常低。这么低的原因就是,银行存款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无风险”投资。一、理财为什么很重要

在投资市场中,投资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成正比的关系。投资风险越低,投资收益率就越低,相反,高风险的投资往往伴随着丰厚的投资收益率。银行定期存款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一种理财行为。由于有“准国家信誉”做担保,可以说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超高的安全性,注定了其超低的收益率。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上下波动。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例,1993年时高达10.98%,而2015年则低到1.5%。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都在吞噬着我们手中持有的货币现金。下表为1990年到2016年我国年通货膨胀率。

通俗地讲,通货膨胀率就是货币的贬值速率。货币贬值,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举个例子,2011年初假如100元可以买一块生日蛋糕,由于2011年的通胀率为5.40%,那么意味着在2011年末,100元的实际购买力只相当于年初的94.88元。在2011年末我们手中的100元是买不到那个生日蛋糕了,此时生日蛋糕的价格为105.4元。

从上表中,我们能计算出,1990-2016年,年均通胀率为4.33%。这是非常恐怖的数字,它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做任何理财努力,我们手中持有的货币现金会以每年4.33%的速度在贬值。用个例子能更加直观地看出通胀的伤害,假如在1990年初我们有10000元,放在家里不动,到2016年末,这10000元的购买力只剩下2875元。累计贬值高达71.25%。面对如此高的货币贬值率,理财就显得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之了。

前面我们说过,储蓄是一种理财手段。因为储蓄是有利息的。那么储蓄的利息能否抵御通胀呢?下表是1990年以来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变动表。

从上表中我们能计算出,1990-2016年,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为4.17%。这个数字和我们之前计算出的同时期平均通胀率4.33%非常接近,但是还是小于通胀率。还用上面的例子,假如在1990年初我们有10000元,放到银行进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到2016年末我们累计会得到32202元。上文中我们计算出了同期货币贬值率为71.25%,那么32202元实际相当于9258元。从这个结果看,这10000元经历27年时间,损失的购买力是7.42%。由此可见,银行储蓄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事实上,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而言,我们身边的通胀率会比表格中的数字要高出不少。表格中的通胀率数字是考虑了全社会的生产生活要素后得出的。而我们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衣食住行这些生活必须要素。比如,汽车。1992年时,一辆上海大众产普通桑塔纳轿车售价18万元。2012年7月该车型停产时,售价为9万元左右。对于汽车而言,那真是越来越便宜。但是谁家也不可能年年都买汽车啊,汽车作为耐用品,一用起码10年。我们更关心的还是身边经常能用到的东西的价格。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胡辣汤是北方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早餐。胡辣汤的价格在1990年是0.2元一碗。到2016年,价格基本稳定在3元一碗。27年价格上涨了14倍。再说说房价,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2005年商品房价格大约为每平米1000元,2016年房价已经涨到每平米8000元,11年价格上涨了7倍。二、现阶段理财的困境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不理财,我们的财富就会大幅缩水。那么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都能有哪些理财手段呢?

第一种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从广义上说,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和风险类。这里我们特指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该类产品主要为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债券型基金等固定收益类投资。一般来说,这类产品的收益不高但比较稳定,风险也比较低。注意,这里需要指出这类产品并不是没有风险,而是风险比较低。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收益率会比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大致相当于同期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个收益率只能略微跑赢同期通胀率。理财效果很一般。

第二种是民间借贷。我这里说的民间借贷包括投资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网上P2P公司等。这类投资的特征是在约定的期限内约定收益率。通常每单投资的期限都不会超过1年。这类投资发轫于2010年,在2012年达到最高潮。当时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类投资担保公司,他们无一不承诺着诱人的高息回报。按照当时的行情,年利率12%是起步,高的能达到30%甚至更多。但是,高利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甚至可以说高利率基本等同于诈骗。E租宝、泛亚和众多的P2P公司的倒台,使这个财富神话迅速破灭,大量不明真相群众的投资赔的血本无归。

第三种是买房。从2007年第一波房地产高潮到现在,房价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按照住建部的统计数据,过往20年中,任何时候买房持有到现在都是赚钱的,而且还能赚不少,跑赢同期通胀率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绝大多数人买房都是为了自住,手里就那么一套房子,卖了,住哪里呢?卖了房子,多出来的钱怎么办呢?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个很好的例子。去年网上有一个新闻比较火,大意是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月收入8000元左右,早年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目前价值800万元。如果算总资产,这个司机并不算穷。他的妻子罹患重病,急需50万元手术费用。但是他拿不出来。一边是房子一边是妻子,让一个准“千万富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房子对于绝大多数人仅仅是纸面上的财富,没有卖出前,你是享受不到的。对于后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两套房子,卖一套,这个可以。但问题是,卖出后得到的现金你打算怎么办呢?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你依然需要理财。

第四种是投资股票、基金。这个当然属于典型的风险投资了。股市是一个复杂的市场,里面既有长期的价值投资者也有短期的投机者。大多数人在面对每天跳动的K线时,都会幻想自己能超过别人,赚取收益。可悲的是,股市里的人总体上来说大多数人依然是赔钱的。“七赔两平一赚”这是广大股民经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似乎在说明股市不是一个好的理财途径。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以上证指数为例,该指数是1990年12月面市的,起始点位是100点。截止2016年12月收盘点位是3103点。26年累计涨幅是31倍,年复合增长率为14.12%。如果我们持有这样的资产那是稳稳的大幅跑赢通胀率的。三、股票指数很厉害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投资指数是最适合的。因为相对个股而言,指数具有平均性、永续性、被动性、低风险。(1)平均性是指,指数是一揽子股票的集合,反应的是市场平均的涨跌幅。只要市场整体是上涨的,指数也会上涨。买卖指数,不会出现“赚了指数没赚钱”的情况。(2)永续性是指,指数一经发布,就会按照规则一直运行下去。通常指数每年会根据编制规则对成份股进行调整,优胜略汰,只要交易所不关门,指数就会一直存在下去。美国道琼斯指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指数,1896年发布时有12只股票,代表了当时美国经济中最为耀眼的企业明星。经过百年演变,道琼斯指数依然健康地活着,而最初的12家公司依然保留在指数里的只剩下通用电气了。(3)被动性是指,指数是按照编制规则运行的,里面不存在人的主观意志。不会因为发布者的喜好而改动,保证了指数运行的客观、公正、公平。(4)低风险是相对于个股而言的。因为指数的平均性、永续性和被动性,使得指数运行比较平稳。一个优秀的指数,根据编制规则就能不断纳入优秀的股票,从而保证指数总体上是螺旋上升的趋势。四、定投的特点

说了指数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该如何买卖指数呢?定投是一个最适合广大散户的投资方式。对于经常炒股的股民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定投”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定投就是在约定的时间用约定的金额进行投资。

在国内,更多的人可能知道的是基金定投。基金公司发行基金产品,为了吸引客户投资自己的基金产品,从而将定投这个业务引入到基金投资中。是投资者通过向指定的基金销售机构提出申请,事先约定每期扣款日、扣款金额、扣款方式及所投资的基金名称,由该销售机构在约定的扣款日在投资者指定的银行账户内自动完成扣款及申购的一种基金投资方式。1.定投有如下优点

第一,定期投资,积少成多。投资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闲散资金,通过定期定额投资计划购买标的进行投资增值可以“聚沙成塔”,在不知不觉中积攒一笔不小的财富。

第二,不用考虑投资时点。投资的要诀就是“低买高卖”,但却很少有人在投资时掌握到最佳的买卖点获利。为避免这种人为的主观判断失误,投资者可通过“定投计划”来投资市场,不必在乎进场时点,不必在意市场价格,无需为其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

第三,平均投资,分散风险。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的成本有高有低,长期平均下来比较低,所以最大限度地分散了投资风险。

第四,复利效果,长期可观。“定投计划”收益为复利效应,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通过利滚利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效果越来越明显。定投的复利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展现,因此不宜因市场短线波动而随便终止。只要长线前景佳,市场短期下跌反而是累积更多便宜单位数的时机,一旦市场反弹,长期累积的单位数就可以一次获利。2.定投适合哪些人群(1)年轻的月光族。由于基金定投具备投资和储蓄两大功能,可以在发工资后留下日常生活费,部分剩余资金做定投,“强迫”自己进行储蓄,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2)领固定薪水的上班族。大部份的上班族薪资所得在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后,结余金额往往不多,小额的定期定额投资方式最为适合。而且由于上班族大多并不具备较高的投资水平,无法准确判断进出场的时机,所以通过基金定投这种工具,可稳步实现资产增值。(3)在未来某一时点有特殊(或较大)资金需求的。例如三年后须付购房首付款、二十年后子女出国的留学基金,乃至于三十年后自己的退休养老基金等。在已知未来将有大额资金需求时,提早以定期小额投资方式来筹集,不但不会造成自己日常经济上的负担,更能让每月的小钱在未来轻松变成大钱。(4)不喜欢承担过大投资风险者。由于定期定额投资有投资成本加权平均的优点,能有效降低整体投资成本,使得价格波动的风险下降,进而稳步获利,是长期投资者对市场长期看好的最佳选择工具。

以上是对定投做的定性分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执行定投计划呢?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资金达到更高的收益呢?这将是本书探讨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开始量化定投的探索之旅吧。第2课一个基本的定投模型

从本堂课开始,我们就要真正进入量化定投的探索之旅,由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定投模型开始,一课一课地深入,最终找到那个可以指导我们实际操作的量化定投模型。一、从一个定投案例说起

我们先来看一个基金定投的真实案例。

一位家住上海的王女士,每月投入2000元,分别定投4只基金,每只投入500元——自2011年中旬定投开始的5年时间里,王女士始终不改初心。无论A股如何涨跌起伏,王女士都没有任何赎回行动,其定投记录堪称教科书式的基金定投。

交易单据显示,王女士选择定投4只基金,并选择银行申购,其分别定投了广发核心精选、兴全有机增长、农银汇理增长和嘉实沪深300。王女士表示“这四只基金也是我做基金定投时,搞理财的朋友推荐给我的”。朋友推荐应该是很多人买基金的“原动力”,尤其是在牛市中你正好有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

具体来看,广发核心精选的对账单显示,王女士对该基金的定投始于2011年5月,每月均投入500元,直到2016年3月,累计投资59次,共动用资金2.95万元。截至2016年3月17日,王女士持有该基金15739.5份,当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为2.467元,其账面总资产为38829.35元,账面浮盈为9329.35元,定投收益率为31.62%。

同期开始定投的还有兴全有机增长,该基金总计投入也是2.95万元。截至3月17日,王女士持有该基金20592.55份,当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为2.5151元;其账面总资产为57192.32元,账面浮盈为22292.32元,定投收益率为75.56%。

之后的2011年9月,王女士的定投组合又加入了农银汇理增长和嘉实沪深300两只基金。

其中,农银汇理增长的定投总次数为55次,总计投入为2.75万元。截至3月17日,王女士持有该基金18818.83份,当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为1.959元;其账面总资产为36866.09元,账面浮盈为9366.09元,定投收益率为34.05%。

嘉实沪深300的定投总次数为55次,总计投入为2.75万元。截至3月17日,王女士持有该基金37086.69份,当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为0.8644元;其账面总资产为32057.73元,账面浮盈为4557.73元,定投收益率为16.57%。

由上可知,自广发核心精选开始,王女士历经近五年的定投,总投入119400元,截至2016年3月17日的账面总资产为164945.49元,账面浮盈为45545元,定投收益率为39.95%。同样由于未在去年高点时卖出,这份近5年的宛如教科书般的定投,其收益最终只有40%。二、构建一个基本的定投模型

目前普通的定投都是针对基金而言的。基金公司为了本公司的利益会主动联合银行等渠道给客户提供便捷化的定投服务。客户只需准备好一张银行卡,并保证在扣款日当天卡内余额高于扣款额即可。扣款额的多少可以由客户在签约时自由认定,少则300元,多则上千上万元。案例中的王女士为了分散风险,选择了4只风格不同的基金进行定投,每只每月定投500元。坚持5年,风雨无阻,这种定投更加类似于“强制储蓄”。从收益看,王女士的定投收益远远跑赢同期银行存款收益,达到了其投资理财的目的。

那么普通基金定投就可以定义为:每月在固定的时间买入固定金额的某只基金。其买入逻辑判断过程如下图。这个判断客户不用操心,都由银行和基金公司替客户完成了。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定投模型。在此,我将这个模型命名为“模型一”。模型一虽然简单,但是已经具备一个完整的量化交易系统的雏形了。我们对模型一定义如下:三、对模型一的说明

下面我就模型一涉及的问题做如下说明。1.为何选择上证指数做测试

众所周知,我们的A股有两大交易所,分别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大交易所的代表指数为上证指数和深综指。下图为上证指数全历史走势图。

下图为深综指的全历史走势图。

从上述图形中我们不难看出,2008年后,代表了中小盘股票的深综指走势远远强于上证指数。如果我们用深综指这种过去大涨的指数来作为模型的测试样本,那么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模型无法经受住大跌、长跌的考验。

我们必须对我们所测试的模型提出更加苛刻的测试条件,如果能在上证指数上赚钱,那么深综指一定不在话下。就好像,能在大海中游泳的人,放在游泳池中一定没问题,反之,则可能被海浪淹死。这一点,请大家深入思考。当然,在本书的后面,我依然会对深综指等主流指数进行测试,以证明模型的有效性。2.测试时间为何是2002.01.01-2016.12.30

如果说前面选择上证指数就像选定一个战场的话,那么测试时间段的选择就好比给模型选一个好的“对手”,一个最能体现出模型价值的对手。定投是一个长期的理财计划,时间短了肯定测不出来好坏,选单纯的上涨行情或者下跌行情也不行。A股的历史上有三次牛市行情,分别为2000年、2007年、2015年,能从中看出点儿“规律”吗?7年一次大牛市。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所以我们的测试时间段起码要有10年以上的时间。仔细观察上证指数,我认为2002-2016年这15年作为测试时间段还是很合适的,2000年之前的股市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并不成熟,参考价值比较小。所以,我最终选择了2002-2016年这个时间段。3.为何每月只买2000元

定投金额的确定就比较主观了。一般来说,定投金额是和个人经济情况挂钩的。存款多、收入高,定投金额当然水涨船高。在实际定投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而定。

我们做模型测试,考察模型的优劣基本都是用比例,比如绝对收益率、年化收益率等,这些数字和定投的绝对金额没有关系,所以不管我们设定定投金额是2000元也好还是5000元也好,并不会有差别。之所以选择2000元这个数字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定投金额和此比较接近,计算出的结果大家从直观上更好理解。为了更好地做对比分析,本书以后所有的模型,基本上将年定投金额设定在20000元-30000元之间。四、模型一的测试

至此,我们终于搞定了模型一中的细节问题了,下面开始测试。测试的过程就是模拟真实的交易过程,每次交易后,把我们关心的几个数据记录下来,比如买卖金额、持股数、盈利金额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长长的数据表。下图即是模型一的测试数据。(续)单位:元(续)单位:元(续)单位:元(续)单位:元(续)单位:元

对于这个测试数据做如下解释:(1)上面的表格展示了15年内每次定投日当天账户的买卖情况和资金状态。大家能够非常清楚无误的看到模型的运行情况,篇幅虽长,但是很重要。(2)表中的“上证”即是上证指数,为了计算方便,我将上证指数都除以1000。比如2016.12.30日的上证指数是3103.64点,除以1000,在模型计算中就是3.10364。(3)表格中买卖股数有小数的存在,但是实际我们真实的买卖股数都是100的整数倍。我这样处理是为了模型计算的方便。比如2016年12月30这次买入操作,买入金额2000元,指数点位3.10364,那么买入的数量是644.40股,实际中我们只能买入600股,这二者买入金额差137.82元。这种误差如果做四舍五入的处理,那么买入金额有的月份超过2000元有的少于2000元,整体看,我这样的处理并不会对模型的有效性有显著影响。五、模型一的分析

面对茫茫的数字,很多人估计都会头疼,这该怎么分析呢?让我来带领大家抽丝剥茧,进行一步步分析,大家自然就会明白模型一的表现究竟如何。

首先看一下,模型一的投入资金、总资产和盈利资金走势图。

图中的蓝色线表示我们定投累计投入的本金,由于我们每月固定买入2000元,所以它是一根有固定斜率笔直向上的直线。红色曲线代表我们持有的股票的总市值,由于没有卖出操作,总市值等于总资产。灰色曲线是模型一的盈利资金曲线。

在定投的头4个年头,由于指数的持续下跌,模型一并不能帮我们赚钱,还在亏钱。这个时期是忍耐期,我们不知道何时会盈利,但是未来终会迎来牛市。从红色曲线和蓝色线的关系看,模型一的亏损比率并不大。从整个图形看,红色曲线绝大多数时间都运行在蓝色线上方,这说明,经过数年的定投,模型一是一个“正收益”系统,即便在以后的熊市中,依然能保证我们至少在股市最熊的时候不亏钱。灰色曲线呢,在2007年牛市巅峰时,模型一能盈利40万,这可是一笔巨款啊,但是随后2008年和2014年,模型一也能让这笔巨款统统还给市场,着实的不爽啊。

有了上面的感性认识,下面我们看看模型一的分年统计表。

数字虽然枯燥,但是却能更加精确地描述我们的感性认识。(1)从投入资金看。每年匀速固定投入2.4万元,就像强制存款一样。到2016年底,期末共投入36万元。从15年这么一个长期的跨度看,这个数额对于普通家庭是合适的。(2)从盈利金额看。模型一有两个盈利的高峰,一个在2007年,14.4万的本金盈利达到33万,一个在2015年6月,32万的本金盈利42万元。2015年之所以盈利比例低,原因就是2015年上证指数是个“小牛”,6月底指数在4400点,而2007年却达到6124点。(3)从绝对收益率看。定投开始的4个年头,模型一一直在亏损。2005年底,亏损达到16%。虽然亏损让人不爽,但是我们要看到,这四年上证指数的跌幅达到22.16%。有低谷当然就有高潮,在定投的第六年底,模型一共投入14.4万元的本金,而总资产飙升到了47万多,绝对收益率达到了229.27%。2010年后上证开始漫漫熊途,模型一获利金额几乎回吐完毕,但是却一直保持不亏。在之后的2015小牛行情中再次上演“王者归来”的好戏。(4)从年化收益率看。说到年化收益率,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指标。我们的定投模型,资金并不是一股脑地一次性投入,而是分散在每月投入,用绝对收益率这个指标看,模型一的收益率才为49.53%。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可能会说:弄了15年才赚这么点儿,你炒的是股票吗?但是,你们仔细想想看,这么评价模型一公平吗?显然,我们需要一个真正能衡量资金持续流入模型的盈利评价指标。这样我们就必须使用年化收益率指标。为了大家能更直观地理解,我用一个例子来解释。

小王第一年年初投入100元做生意,到了第一年年末没赚钱,第二年不再投入,到了第二年年末,小王赚了100元,那么到了第二年年末小王总共有200元。那么小王这100元本金在这两年里的年化收益率就是41.42%。我们来算一下,100×1.4142×1.4142=200。也就是说这100元每年都相当于带来了41.42%的收益。更进一步,假如小王第二年年初再追加投入资金50元,到了第二年年末依然赚100元,第二年年末小王的总资产就是250元。那么这回小王的年化收益率就是35.08%。验证如下:(100×1.3508+50)×1.3508=250。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在Excel中用IRR函数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年化收益率。六、对模型一的探讨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模型一的期末年化收益率4.88%。这个4.88%意味着,过去15年,我们每月投入的每一笔钱,从投入的那一刻起,都在享受每年高达4.88%的收益,一直到2016年底测试结束。看到这里,估计有些朋友会说:这就是复利啊。对,复利。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这几年比较火爆的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年化利率也就4%~5%。如此简单的模型一就能让我们轻松享受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且,我们要认识到,2016年12月底,上证指数3100点左右,这个位置并不高。在2015年6月上证涨到5100点时,模型一的年化收益率可是达到了12%。在那时,如果我们选择全身而退的话,这个收益率基本就能达到民间借贷的水平了。如果在那时,别人叫你一声“股神”,估计你会非常受用。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炒股”了吗?我们买了股票,但是我们没“炒”。我们更像是在理财,在投资。设想一下:当一个想理财的小白走进基金公司的大门时,一个热情的推销员把这个财富故事讲给他听,小白会不会怦然心动呢?但在兴奋之余,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模型一头4年亏损,直到2013年底定投12年后,年化收益率才1.28%,连银行定期存款都不如的尴尬。

分析到这里,大家一定对模型一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模型一的特点是“不择时”,也就是说不管指数高低,每月都买。但是我们知道,指数在高位时,买入并长期持有的话,亏损的比例还是很大的。所以,很多人说,定投的起点很重要。从低位开始定投,当然长期看很爽,但是如果从高位开始定投,那岂不是悲剧了。比如,拿模型一来说,如果定投的起点不是2002年1月而是2007年10月呢?从最高点6100点开始定投,这应该算是最悲催的开始了吧。下图是2007年10月-2016年12月的上证指数K线图。

测试的过程这里就不再展示了,我们来看看结果吧。

看看蓝色线和红色线的关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呢?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模型一到期末并未赔钱,甚至赚的还不算少呢。看下图。

上证指数2007年10月到2016年12月,跌幅是47.9%,而模型一同期的绝对收益率是18.07%,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3.22%。虽然我们错过了2002-2007年的最大牛市,而且从最惨的最高点开始定投,但是年化收益率真的并不差。从上述两个测试我们能认识一个事实:当定投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长度后,定投的起点并不重要。这一事实可能会颠覆很多人原有的认识,之前很多高手都在不断地教育我们:定投的起点很重要,从高位定投和从低位定投差异很大。我不能说他们说的就完全错误,只是不全面。股市中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判断。读到这里,我觉得大家应该合上书本,回想一下自己过去这几年炒股的历程,我们付出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但是我们做的有没有比模型一做的更好呢?

模型一作为最基础的定投模型,我们用真实的回测数据验证了其“强大”的赚钱能力,但是我们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此的。在2007年指数6000点和2015年指数5000点时,模型一还在买入,而我们用“后视镜”看,当然不想在如此的高位还在买。在指数的高位,能否暂停买入呢?是的,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指数处于高位呢?在下一堂课,我将送给大家一把“尺子”,一把能衡量指数高位和低位的“尺子”。第3课衡量指数高低的一把尺子——市净率

在上一课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最基本的定投模型:模型一。模型一不择时、不择势,不管指数高低,每月月末“无脑”买入。他虽然十分简陋,没有体现出什么高明的地方,却是我们今后各种定投模型的基础和雏形。“无脑买入”显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想要更“聪明”的买入。指数在高位时,我们就停止买入,当指数回到低位时我们再买入。那么衡量指数高低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打造一把衡量指数高低的“尺子”。一、用指数的某一个点位来衡量市场的高低

说到指数的高低,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用指数的数值来衡量。比如,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中看到这样的表述。“今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心理关键点位,未来市场走势堪忧。”“上证指数放量突破6000点大关,开启未来万点牛市行情。”“人民日报:4000点仅仅是牛市的起点。”

……

那么用指数的某一个点位来衡量指数的“高”和“低”是否可行呢?我们不做定性分析,一切都用数据来说话,用仿真的操作来还原历史,验证我们的想法是否可行。

时间倒退回2002年1月,这时我们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炒股方法:定投。我们的打算是这样的:未来每月月末考察上证指数,如果指数低于点位X,则买入2000元,如果指数高于点位X,则不买。那么2002年1月我们面对的上证指数历史图形是什么样呢?下图所示,1990-2002年1月上证指数日K线图。

1990-2002年,上证指数12年的历史,指数的最低点是刚刚开始的100点,1993年飙升到了1550点,之后回落到1997年的330点,接下来是又是一波牛市,指数逐渐攀升至2001年2245点,而我们这次定投的起点是2002年1月的1500点。

面对这样一幅图,我们该如何确定点位X呢?我们人类总喜欢五五开,高过平均水平认为高,低于平均水平认为低。100点-2245点,选择1000点作为这个X点位还是挺合适的。至少从上图中看,过去12年基本上也是有一半的时间指数低于1000点的。站在2002年1月这个历史关口,选择1000点衡量指数高低,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我们的定投规则可以定义如下:

有了规则,我们就可以开始测试了。但是我想说,但凡对指数历史有一点儿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定投模型不用测试。因为从2002年1月开始指数虽然一路走低,并在2005年6月创下998点历史低位,但是自此之后,指数从未再踏入1000点的大门,并且离1000点越来越远。即便在2005年6月,指数的当月收盘点位依然是1080点。所以我们大费周折,辛苦建立的定投模型,根本在未来没有任何的买入机会。这个定投模型的失败说明,用指数过去历史总结出的某一个点位作为衡量指数未来高低的方法是不可行的。事实上,当我们考察过去指数的历史图形会发现,股市指数总是“进二退一”,呈波浪状不断攀升。看来要想破解指数高低的秘密还需要另辟蹊径。二、市净率是什么

这个时候,让我们抛弃图形,抛弃点位,回归股票的本质,看看股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以上两段内容是百度百科对“股票”和“股票价格”的定义,但是看这种近似文言文的叙述,大家尤其是普通散户肯定会有一种感觉:每个字都懂,合到一起就不懂了。这样,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用大白话来翻译一下。

小王投资100元开了一家饭店,这家饭店当年就上市发行了股票,股票票面价值100元。

第一年。

由于小王的这家饭店是新店,大家对这个店能否赚钱心里没谱,都很保守。保守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这个店开不下去关门了,这100元的家当卖废品能值70元。投资者一算账,在年初交易小王这家店的股票时就只愿意给到70元的价格。一年过去了,小王这家店到年终一算账,抛去所有经营成本,不赚也不亏。店面的实际价值还是100元。投资者看到这个经营业绩,预计明年情况也差不多,所以还是按照70元的股票价格在交易。

第二年。

小王努力经营着饭店,有了第一年客户的积累,加上良好的口碑,生意日渐红火起来。到了年终算账,净赚10元。年初70元持有股票的投资者获得了10元利润。看来收益率还不错,所以这时其他投资者就愿意以100元的价格买入股票了。

第三年。

有了两年的发展,小王的饭店食客越来越多,生意火爆。年终算账发现居然净赚30元。小王决定拿出10元扩大店面,这时饭店的价值就变为110元了。高额的收益率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大家感觉来年这家店依然能赚这么多。由于饭店的实际价值110元,投资者给出了120元的价格。

第四年。

饭店生意依然火爆,面对众多食客,经常是“一座难求”。年终算账,净赚40元!价值110元的饭店,一年能创造出40元的利润,简直是暴利啊。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纷纷给出更高价格,最终饭店的股票价格被哄抬到了150元。

第五年。

饭店生意越来越大,一个麻烦不期而至。年中一位食客在饭店就餐,由于食材不干净,导致食物中毒,饭店为此赔偿给该食客不少钱。同时因为这个事件的负面影响,客流量大减。年终算账,净亏5元。投资者被突如其来的利空吓坏了,纷纷悲观预期,认为这家饭店难有翻身之日了。股票价格一落千丈,大家又开始按照卖废品的价格来给出价格了,70元,不能再多了。

第六年。

虽然上一年的食物中毒事件给饭店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小王励精图治,将安全卫生放在首位,再加上应对得当,饭店生意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火爆场面。年终算账,净赚35元。而且小王又拿出10元升级店面,饭店的实际价值达到120元。投资者被小王的经营理念折服,纷纷表示继续看好未来的发展,股票价格又被炒作到了170元,创历史新高。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只要企业一直在发展,企业的股票价格就会不断走高。走高的动力来源两点,一个是企业的实际价值的不断提升,一个是市场中投资者的不断追捧。但是,企业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时,投资者的追捧就会变成棒杀,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严重低于企业实际价值。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企业的股票价格是狗,牵着狗绳的主人就是企业的实际价值。在股票市场,企业的实际价值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净资产。

讲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会说,终于找到衡量企业股票价格高低的尺子了,不就是净资产嘛。答案是:错。净资产虽然是价格的锚,但是它依然会不断变化,不断走高,我们依然不能用过去的净资产来衡量未来。再回到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将小王饭店这6年的经营数据罗列如下,并做一个简单处理。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用股票价格/实际价值,这个比值关系可以较好的衡量企业的内在价值偏离度。当这个比值小于1时,代表低估,当高于1时,代表高估。当然现实中的股票市场比这个例子要复杂千百倍,但是这个比值关系所确定的原则却是通用的。这个比值就是大名鼎鼎的:市净率。

市净率(简称PB)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其计算方法是:

PB=P/BV

即:每股市价(P)/每股净资产(Book Value)。

股票净资产是决定股票市场价格走向的主要根据。上市公司的每股内含净资产值高而每股市价不高的股票,即市净率越低的股票,其投资价值越高,相反,其投资价值就越小。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本身价值,它是用成本计量的;而每股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格,它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结果。市价高于价值时企业资产的质量较好,有发展潜力,反之则资产质量差,没有发展前景。优质股票的市价都超出每股净资产许多,市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就象售价低于成本的商品一样,属于“处理品”。当然,“处理品”也不是没有购买价值,问题在于该公司今后是否有转机,或者购入后经过资产重组能否提高获利能力,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着风险越低。

读到这里,大家似乎会有一个感觉:这有点儿价值投资的感觉呀。没错,从市净率的角度来考量股票和指数的“价值”,这就是价值投资的一种形式。何为价值投资?不就是从千千万万的股票中发现某些被市场低估了的“有价值”的股票嘛。价值投资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市净率只是其中之一,是从企业净资产的角度来分析股票的价值。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市净率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对于个股的价值分析需要从更多的方面着手,仅仅依靠市净率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比如对于互联网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但盈利能力往往很强。市场在面对这类企业时,往往不看重其资产多少,而是看重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我们知道,指数是由大量个股按照一定的编制规则得出的综合数据,能从整体上反映出这个市场的趋势性表现。对于个股仅仅只有参考作用的市净率,一旦应用到指数上,往往会变成非常重要的对市场高低、冷热判断的重要依据。举个例子,夏天天气很热,我们需要穿短衣短裤,这是一种普遍的常识,这就是“趋势”。但是,如果你待在夏季夜晚的高山之顶,依然打算穿着短衣短裤,那只能把自己冻个半死。冬天很冷,需要穿棉衣。但是如果冬天在三亚,你穿个棉衣试试。这些特定的地点就类似个股,PB很低了,依然能继续跌,PB很高了,依然能涨得更高。但是对于全局的指数而言,PB很低了,继续跌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这是常识。就像冬天来了要多加衣服是一个道理。

至此,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把能够衡量指数高低的“尺子”——市净率。很多朋友会问:我应该去哪里找到指数的市净率呢?这里我推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ina Securities Index Co.,Ltd)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精神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一家专业从事证券指数及指数衍生产品开发服务的公司。该公司是根正苗红的“国家队”,其所发布的数据权威性毋庸置疑。公司官网网址:http://www.csindex.com.cn/sseportal/csiportal/indexquery.do。

有关指数市净率的页面网址:http://www.csindex.com.cn/sseportal/csiportal/hy_syl/syl.jsp。

从这个页面,我们能很方便查询到历史上每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6个主流板块的市净率等数据。

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数据是免费的。市场上还有收费的数据终端,如万德公司的Wind、东方财富网的Choice、同花顺的iFund等,从这些终端软件里能更加方便的获得更加丰富的数据。唯一的缺点就是,收费很高。而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同一指数,各个公司提供的市净率往往不尽相同。原因就是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统计方法。虽然数据差异不大,但是我们做长期模型测试的时候还是要尽量选择从同一数据源获取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环境的一致性。三、模型二

我们先来看看上证指数1995-2016年这21年的指数点位走势图和市净率(PB)走势图。

通过这两幅图,我们能得到以下结论:(1)指数在不断走高。指数每个阶段的底部不断的在抬升,而与此同时,指数的市净率却是在不断走低。(2)相同的点位对应的市净率差别很大。比如,2000年6月指数2000点和2007年6月4000点,点位上涨1倍,而二者对应的市净率却都是5。2008年11月指数不足1700点,对应市净率是2,2014年6月2000点,对应市净率反而降低到1.2。(3)市场上的投资者在过往20年间对上证指数的预期持悲观态度。但是上证指数背后的众多企业在这期间却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价值,推动企业的净资产不断攀升。

现在,我们就要面临一个难点,如何在指数的PB图形中选择一个数值用来标定指数的高低呢?套用上一课中选择1000点的方法,观察1995-2002年指数PB图形,这6年间,PB运行范围是2~5,我们不想在指数高位,也就是PB值比较大的时候买入,那么我们直观地可以选择PB=4这个点。所以在2002年1月我们这样规划自己未来的定投计划,当未来PB>4的月份不买,只有当月末PB<4才执行定投。

至此,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定投模型:模型二。

模型二的逻辑判断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就需要严格按照模型二的规则来进行测试了,具体的测试数据如下。(续)单位:元(续)单位: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