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定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07:42:44

点击下载

作者:朱学文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丽定制

美丽定制试读:

· 序言 ·“定制”背后

没有哪个季节如你美丽,满天,满地,满眼,满心。你是广泛性蓬勃,普遍性成长,全面性绽放,是万紫千红的绚烂,是风情万种的生机,是百媚千娇的移动,是青春扑面的妖娆,是绿遍天涯的铺陈,是小溪与江河湖海的鼓胀……春天,也是多梦时节,思维超级活跃。当我写完《美丽定制》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最后一章,敲下“欧亚行”的句号时,脑子里一下涌出许多故事与思想碎片,争先恐后往外挤,拉不住。

进步,成功,财富,快乐,幸福,帅气阳刚,美丽如花,魅力四射,吸引不是一种孤独,也不是单一,世世代代,中国外国,一直广泛存在。

人类社会几千年,可这些存在不会时过境迁。时代精英在探索,大师一直在引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朱子,还有宁波的王阳明等思想大师为人类构建的精神家园,直到今天依然光亮闪烁。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伏尔泰、康德、黑格尔等,还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共同建构了人类精彩的思想璀璨。各种宗教应运而生,佛教、儒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拜火教、摩尼教等都试图从物质到精神,从心灵到宇宙,全面解析,寻找平衡,人心万物,修炼境界。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东方大国,以中华文明包容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宗教文明,生成了世界最多的人口,执政党以为人类大同的共产主义学说,以几百万人以生命为代价的献身与亿万人的实践,诠释了一种既崭新又与各种文明各种学说各种信仰最高境界相融通更崇高的信仰。

这些无疑是本书主人公的精神家园,同时,他们又用阳光下的身影与崎岖山道上躬身前行的脚步印证了信仰的力量。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能走多远,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没有信仰,抵达不了远方。没有精神的强大,支撑不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劳累、痛苦与各种折磨的脊梁。一个人的强大,最根本的是心灵的强大。失去精神,人也只是能行走的碳水化合物。正是精神的整体强大,人类从钻木取火开始,地球就不断被这些高等动物亿万次亿万次地刷新,已经进入信息、电子、自动化时代,不满足地球了,已开始进入太空,星际穿越,是人类正在开创的文明。

微观到了个人,到了主人公,说点感受吧,采访写作他们,已使我养成一种思维习惯,看待一切幸福与成功、美丽与甜蜜、仰望与辉煌,马上想到了这一切一切的背后。街头,与帅哥美女擦肩而过,偶尔也会想到,那身材、那时尚、那气质、那等等,不是出门前十分八分钟能打发的,不是平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健身能达到能保持的。看到央视、浙江卫视、宁波电视等等各视美丽主持人出口成章、行云流水、风情万种地在主持节目,会想到她们平时的学养,想到她们主持前花了多少时间做功课,绞尽脑汁背台词,还想到她们主持广场大型晚会上场前与主持间几小时不敢喝水的情景。光鲜的背后是什么?我坐在好友豪华轿车里,看到坐椅、靠垫甚至脚垫都是爱马仕的。阳光下,温度再高,停车场暴晒吧,一般汽车车内温度已达五六十度,可它依然恒温。它一辆就要顶20辆5系宝马的价格,所以它有这个品质。但这时,我想得最多的是好友盛夏高温,挑着几百斤重担吃力行走在烂泥地上,骑着三轮车拼尽全身力气蹬坡上爬的情景。即使走进眼前这花开遍地、满眼新绿、万物生长的美好春天,大脑也似乎条件反射地想起朔风啸叫、大地冰封、高天严寒的隆冬,麦苗、花朵、新绿全埋在冰雪底下。

人们说起马云这个中国最富之一的男人,我首先想到的却是他22年前的夜晚,在杭州街头摆地摊卖男人女人内衣的情景。说起李嘉诚,想起他18岁当推销员,每天骑车跑推销16个小时的背影。看到伏明霞、郭晶晶、吴敏霞,今日的成功与富有,马上想到的是她们一身的伤痛,想起她们曾经受伤的视网膜。“九球天后”潘晓婷,不只是长相漂亮,气质高雅,球桌边一举一动,往往都被网民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最重要的还是她前后得了几十次冠军,仅世界冠军就得了10个,被称作“逆转王”。打台球,不就是玩吗?可是,说起走过的路,她说:“我表面上很严肃,不苟言笑,其实不是这样。我一袭黑衣握着球杆,看起来很成熟,内心很强大,其实不是这样。我好像走得很顺利,一个小女孩随随便便就成为世界冠军,其实不是这样。”

芸芸众生,这样的事例浩如烟海,写不尽。这一切难道不足以说明: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就说吃苦这一点吧,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主人公汪信康、郁月妹,在他们创业之初,前后有5年多时间,每夜只睡二三个小时觉。汪信康这种严重短缺睡眠的时间前后达10年。郁月妹整个怀孕期,都是在夜夜只睡两三个小时,天天蹬踩四五百斤重的三轮车中度过的。一般人忍受得住吗?包括他们本人在内,如果以今天的身体,让他们重做一遍,真担心活不过来,更不要去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刀劈匕刺棒劫群殴从死神手中挣脱,捡回一条小命。突发事件,考验人的勇气,而每天的坚持,仅是瞌睡的折磨,撕扯的则是人的意志,不是每个人都能挺得过来的。他们的人生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具备勇气和行动。谁具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总有一种脊梁,与信仰有关;

总有一种成功,与抱负有关;

总有一种财富,与奋斗有关;

总有一种强大,与担当有关;

总有一种优秀,与坚持有关;

总有一种高贵,与素养有关;

总有一种美丽,与心灵有关;

总有一种前行,与意志有关;

总有一种丰盈,与灵魂有关;

总有一种力量,与精神有关;

总有一种赞美,与时代有关;

总有一种书写,与感动有关;

......

这是需要报告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虽然写的是汪信康、郁月妹一个家庭走过的道路,但通过这个家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沧海桑田。建设美丽中国,他们不只是普通参与者,他们依然是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本书不只是对10亿中国农民的礼赞,更是献给21世纪有志奋斗的时代青年的精神佳宴。你要奋斗吗?你想当创客吗?你渴望成功吗?你想超越贫寒、超越卑微、超越平平淡淡过上幸福生活吗?书中有你砥砺意志的磨刀石,有你实现梦想建构精神家园所需要的所有品质。虽然送给你的不是万能的钥匙,但一定有奋斗者绝对不可缺少的“秘门绝技”。

这不是传记,它是属于时代的报告。

作者

2015年7月7日

第一章、汪姓人家

1

好感总是吸引人的。

一个高大帅气,一个娴雅美丽,他们原先的清贫困苦、他们的创业之路、艰苦经历、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感动、振奋、激荡着我。在前后4个多月的采访中,随着了解的深入,时常,我望着坐在面前的汪信康与郁月妹,心头一直被一个感觉撞击着:从军队到地方,我采访过许许多多的军队英模与地方先进典型,也采访过在世界军事史上堪称创造战争奇迹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与战斗英雄,虽说和平年代的人生奋斗与战争年代的出生入死不好比较,但我真切的感受是,在和平年代从事平凡劳动的人们,见过能吃苦的,但没见过像汪信康与郁月妹那样能吃苦的!甚至认为,全中国13亿人,任何一位,不论所处的条件如何,只要能像他们那样能吃苦,能奋斗,都能富起来,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他们的人生足迹,足可诠释当代中国农民的幸福密码。

而要找到破解这种密码的金钥匙,我们不能不先绕得远一点,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有点像我们看见一座巍峨的大山,你站在山顶上最高的是你自己,你感觉不到山的高度,看不清它的宏大面目,站近了也只能看清它的局部,而你只有站到离它有足够远的地方,才能看清大山巍峨的雄姿。

何况我们要看的不只是大山的逶迤起伏与葱郁,还想探访它的内核。

一个人的信念、胆识、智慧、坚强、韧性、品格和出息等,不可能与他的基因血脉无关,不可能与他生命的源头没有联系,不可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没有关联。

2

先说汪信康吧,先看看他的汪姓祖辈。

据史料记载与姓氏学者研究,汪姓在中国南方与北方各有一个繁衍中心,南方的是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北方为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族群,后来迁徙到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而南方的汪姓在东汉末年迁居到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一大望族。

学者们考证发现,汪氏最早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距今大约有4000多年历史。在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成为名门望族。宋代以后,汪姓发展更快,迅速成为中国南方的典型大姓。

同时,商周后到春秋时代,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公元197年,汉代龙骧将军汪文和避乱渡江南迁,孙策授其为会稽令,遂居于歙县,为徽州汪氏一世祖。据传,汪文的14世孙汪华生有9个儿子,后裔在安徽境内分布最广,故人称“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

敢于闯荡,生存力强,大概是汪姓最早的特征。从先秦时期开始,发展到汉唐,汪姓迁徙与生活的足迹就覆盖了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清初,进入台湾。

据有心人统计数据显示,从人口总量上看,宋朝时期,中国汪姓人口约47万人,汪姓人口的第一大省是安徽,境内人口约占全国汪姓总人口的53%。全国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汪姓聚集地,约占全国汪姓人口的85%。宋元明时期,汪姓人口增长率约30%,高于全国人口20%的增长率。

当代全国人口大数据显示,当代中国汪姓人口约500万人。全国形成以安徽为中心沿长江向四周逐步递减的汪姓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两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45%,其中安徽占30%。另有30%分布在浙江、江苏、江西、云南、湖南六省。其余约25%分布在河南、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青海、海南、内蒙古、新疆、台湾地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

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敲击下,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广东、福建等一带的汪氏族群大量迁徙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后,汪姓公民也是出国闯荡的活跃人群,目前,定居者已遍布全球。

3

汪姓是乐于吃苦,敢于闯荡的族群,历朝历代都是人才辈出。但有历史文字记载的名人以隋朝以后为多,清代最为显著,当代发展蓬勃。

这些名人的第一个特征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多。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少年战将汪踦。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少年英雄汪踦率军参加抵抗侵略的战争,屡建战功,不幸战死,成为鲁国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鲁国特别破例,为这位英雄少年举行成人国家葬礼。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文明帝国,创造了世界上顶级的文明。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威震八方,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下令讨伐东突厥,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唐军在李靖的指挥下一举全歼东突厥主力部队与残余势力,彻底巩固了边疆,结束了自汉朝以来中央集权的帝国在战场上不能取得绝对胜利,要依靠派出美女眷属和亲安抚西域异族,以求减少侵袭稳固边疆的历史。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称为天可汗,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诸国也受其支配。唐朝声名远扬海外,与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东国家和欧洲国家均有经济、文化、艺术往来,世界普称中国人为“唐人”。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年代,正是西方以宗教审判为核心的最野蛮最疯狂最黑暗的时代,一大批科学家、艺术家被处死。有学者说,如果没有那些修士还活着,西方文明就灭亡了。而唐代天宝年间,全中国人口已达8000多万。此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盛唐时期。

唐朝亦是继秦汉以来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由此不难看出,唐代是如何自信。

说了这么多对唐代的赞美,除了对这个王朝由衷的喜爱之外,更多的是要为我要着重介绍的一位汪姓军事将领的出现作些铺垫。

这位将领叫汪华(公元587~649年),号英发,徽州绩溪瀛洲汪村人,因战功卓著,先总管六州,后奉诏进京,被唐王李渊封为“越国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领全城禁卫军。太宗征辽时,让他留守京城,任“九宫留守”,整个皇宫与京城长安警卫就交给他了,可见皇帝对他的政治忠诚度与军事才能的信任。

4

据史书记载,汪华少年家境十分贫寒。幼年丧父失母,9岁成为孤儿,被家住歙县郑村的舅舅收养。14岁开始,他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剑戟,南北拳法。由于不怕吃苦,练功时起五更,睡半夜,脑子聪明过人,对武术精髓,一点就通,深得师傅喜爱,便将秘门绝技传授于他。几年后,汪华成了一位胆识过人武艺超群的青年才俊。隋朝末年,群雄割据,生灵涂炭,社会陷入战乱,汪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初战中,他冲锋陷阵,勇往直前,横扫敌军,威震敌胆,很快被提拔为基层军官。每天都打仗,战斗中,他越战越勇,越战越显露出他的谋略,逐渐担当大任,显示出非凡的胆识与军事才能,前后参加组织近百次大小战斗,皆取得胜利。平婺源、拓箬岭,血战宁国府、攻克太平县,屡建功勋,成为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战星,威震四方。

汪华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征战中,他看到了官府的腐败、黑暗与反动,这使他很痛苦,经过深思熟虑,他作出了选择,不愿再成为这种反动腐败政权的驯服工具了,与其打下了地盘让这些贪官再去欺压百姓,不如自己来为民作主。于是他组织发动了兵变,一举占领了歙州府。官府闻讯,派出军队前来讨阀围剿。汪华率领起义军奉起反击,打得官军节节败退。击退官府围剿后,汪华想到,这些官军你仅仅打跑了他们不行,过几天,官府还会再派他们来,你不彻底打败他,消灭他们,你的那点地盘是不得安生的,官府早晚要剿灭你。一个雄才大略的构想在他心中酝酿成熟了。他召集全体军事将领开会,提出了一个打出徽州府,占领周边州城的计划。他要建立真正的“革命根据地”了,建设属于自己管辖的“红色政权”。手下一群常年跟着他冲锋陷阵的年轻军官,个个血气方刚,他把自己的战略构想向大家一宣布,大家一呼百应,人人群情激昂,个个摩拳擦掌,都愿意跟着他干。于是,他带领的这支军队由军事防御转入对官府作战的军事进攻。由于他的部队纪律严明,能征善战,不骚扰百姓,百姓们早就盼望这支铁军能打下自己的家乡,结束那些鱼肉百姓的反动政权的黑暗统治,所以他率领的部队无论打到哪里,军队吃饭喝水夜宿等后勤方面都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全力支持,时间不长,就相继攻占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10万,号称“吴王”。

打下了这么大一块地盘,俨然一个小国家。汪华提出了他的“治国”理念,稳定边界,不再对外征战,以防御为主,他提出了“捍境保民”的政治纲领与口号,深得民心,大大促进了本地原居民与中原新迁徙居民的融合。朝廷也一直想剿灭他,想来想去苦于打不过他,弄得不好还把全国江山丢给他了。见他不再进攻,就维持了现状。

而此前,徽州当地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礼仪不同,习俗迥异,文化排斥,互相看不起,偶遇小事就起纠纷,常年械斗不断。“捍境保民”口号提出,使土著与移民从内心意识到大家是同属一片乡土政权的,唯有一致对外,才能保卫自己的家园,过上安定的日子。

政治上的建树,不仅促进了军事安全,也大大促进了六州的农业生产,发展了当地经济与文化。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一派平和景象。汪华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他的为政方略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

有学者写道:徽州民风,在汪华治理下得到空前净化,为宋元之后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社会基础。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礼仪趋于文明,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过程”。

今天,在黄山市直辖的休宁县万安古镇复原的“吴王宫”就陈列了这一段历史。参观者在宫前大门门柱上仍能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

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礼赞汪华当年的丰功伟绩。

5

公元622年,汪华以他卓越的政治远见与战略胸怀,又顺应民意,奏表朝廷,请求归唐,令唐王李渊喜出望外,当地百姓也欢欣鼓舞,他不只是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战乱之苦,还为盛唐王朝的大一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举措,足见他的政治远见与战略眼光,面对一个强大清明的王朝,他绝对不会选择对抗,只会让自己的这片湖泊流向大海。唐王李渊诏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委以重任,成为朝廷重臣。

唐贞观二十三年,他病逝长安。被后人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的汪华,很快成为人们心中的神,被尊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此后,纪念他的行祠社屋遍布徽州,香火不断,祭祀不断,演绎出一系列徽州文化现象。

千年过去,纪念更深。现在皖南一带,每年都有一系列纪念活动,最盛大的要数“花朝庙会”纪念。相传农历2月15日是汪华生日,从明太祖年间歙州建汪公总庙于箬岭后,规定汪华生日这一天,取一百零八社,各地派出戏班艺人,祭拜汪公。十年为一大庆,它成了皖南人的节日。

每个村民心里都装着这个节,都要在这个节庆中快乐一把,显露一把。

这当中的一项活动就是“赛琼碗”。各家需做供品贡献送到汪公庙敬神示忠。规定相关人家要取山珍蔬菜,尽选最好的原料做成祭品上供。一年一年下来,你家做得好,我家要做得比你更好,你有8个品种,我有18个品种,新花样层出不穷,“百家攀比,争奇斗艳”,糕点拼盘花样百出,冷盘雕塑年年出新,徽州人把这项活动做大做活做丰富了,创造了无数美食佳肴。这也汇聚成了今天徽州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我每次探亲回皖南,总是每天每餐都吃得腹圆肚鼓,每餐饭后心里想,下一餐不吃这么多了,可是到了下一餐,又看到没吃过的美食,太好吃了,一吃不可收,肚子更圆了。所以,现在自己也有思想准备了,网络上的美女们感叹:“每次过节要胖三斤。”这使我有共鸣,后来已有思想准备,每次回皖南老家肯定要“胖三斤”。

汪姓族群,古代的将军出了不少。但相比较而言,在当代的人民解放军中出的最多。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为了民族独立、自由、解放,汪氏族群无数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也从他们中走出一批批将军,包括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汪东兴。其他干脆省略姓名吧,因为人数太多了,覆盖了人民解放军的各大军区、各军兵种。而且,在和平年代,还在一批批涌现。

还要说一下,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晋升出一批汪姓高级将领,这当中包括国民党陆军上将多人。

6

第二个特征是出过一批杰出的政治家。这里有著名的宋朝大臣、宰相汪伯彦。安徽祁门人。可贵的是,他不仅是国家重臣,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后来的清朝军机大臣汪由敦也有这个特质,他是个书法家。

这与汪姓族群第三个特征紧密相连。就是在历朝历代中,出过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地理学家,还有画家。汪伯彦宰相,著有《春秋大义》10卷、《中兴日历》5卷、《汪伯彦文集》25卷。

南宋文学家汪藻,江西德兴人。著有《浮溪文粹》15卷,《浮溪集》36卷。

汪应辰,是宋朝的大臣,同时又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一生著有文集50卷,流传至今的《文定集》24卷。

诗人中还有一个很有建树的人物,他叫汪元量,是宋末钱塘人,是著名的南宋诗人。他著树的“水云词”等大量诗稿,有传世,也有流失,后人发掘整理出汪元量诗作三百多首、词二十多首。辑入国家经典《四库全书》中,中华书局曾在1984年出版了诗词选本。

这其中,还出过女作家、女诗人。

数学家汪中也挺有意思,他同时还是位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喜欢钻研西洋数学,自制仪器设备,测绘出黄河出海口地貎。这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堪称天才。

画家汪士慎,安徽歙县人,以书画为生,是著名清朝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还有一个顶级的医学家不能不说。他叫汪昴,安徽休宁人,他像李时珍一样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集当时医方之大成,写出了大量医学著作。主要有:《素灵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非常实用,流传甚广,对普及祖国传统医学提高百姓健康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有一位对中国文脉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还真不能漏了他。他叫汪元亨,元代散曲家、戏剧家和文学家。江西鄱阳人,官至尚书。主要代表作品有《录鬼簿续编》《归田录》《警世》。所作杂剧有《斑竹记》《仁宋认母》《桃源洞》等。

他的排名在元朝的四大戏曲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之后,同样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使中国戏剧一跃千年,填补了中国几千年没有戏剧的空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评论说:

中华文化在具体的艺术项目上,产生得都比较完备,奇怪的是独独戏剧晚熟。早在两千多年之前,与我们并驾齐驱的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有过辉煌的戏剧呈现,而且都已一一衰亡,但可怜我们中国,屈原没有看过戏,陶渊明没有看过戏,连李白、杜甫也没有看过戏。中国的戏剧姗姗来迟……

到了元代,我们却终于拥有了它,而且拥有得非常富足。原因之一,是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多数还难于阅读汉文化的多种典籍,因此舞台演出大为兴盛;原因之二,儒家文化并不提倡戏剧扮演,而元代少数民族的统治冲破了这种规范;原因之三,元朝建立后曾一度废止科举制度,使一批文人不知何去何从,便进入民间娱乐场所从事创作,这使关汉卿、王实甫、纪君祥、马致远等优秀剧作家大批涌现。这一下,中国文化在戏剧上的一笔欠债,加倍地偿还了。

我有二十多年的海洋生活经历,写到这里,一定要写一位汪姓族群的航海家。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航海史上,他写下的是历史性篇章。这似乎与本书将要出现的主人公几乎走遍中国东部、北部所有海岛渔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而似乎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他叫汪大渊,江西南昌人,元代著名航海家。曾两下南洋、西洋,创造了中华航海史上的纪录。历经数年,搏击过无数惊涛骇浪,一次次死里逃生,远航回国后,便着手编写《岛夷志》,把航海看到的海洋天文、地理、岛礁、气象、水文、海流、暗沙、风暴、潮汐和到访港口、地貎、各国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山川、风土、物产、居民、饮食、服饰和贸易奇风异俗都记录下来,成为留给后人航海的宝贵资料。后来汪大渊将《岛夷志》简化名为《岛夷志略》,在他的故乡江西南昌刻印成单行本供人阅读。

他与郑和一样,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探路人,开拓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

当然,说到国家栋梁,有两个当代汪姓官员我们也不能不说。

一个是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后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在两岸关系上,实现了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的汪辜会谈,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还有一位是现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按国家新闻出版法规规定,这里不便提及他的名字。

写了这么多,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居然没写上几位企业家。古代有文字记载的还缺乏搜集,但当代企业家,可以说遍及中国与世界,这里不作展开。本书的主人公汪信康,他原先是企业家,现在实际上不是企业家,但他家庭创办的企业却规模不小,并且独具特色。由他夫人郁月妹任企业法人和董事长的宁波江诺建材有限公司,总资产已超过1.1亿元人民币。同时,他家占有50%股份、投资3.5亿元人民币、占地600亩位于宁波鄞州滨海新区的宁波国鼎建材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使用。

在中国的企业丛林中他们家的这两个亿元以上企业不算大,但想想30年前,他们的家境比一般中国农民家庭还要贫困,为住房发愁,为穿衣发愁,为吃了上顿没下顿发愁,寒冬腊月,汪信康一家人还穿着薄薄的秋衣,不只是没袜子穿,汪信康的哥哥冬天都是赤脚踩着冰冻上学的,这个变化可谓沧海桑田。

阳光会带给人温暖,但没有人靠晒太阳就能幸福一生。春花秋月能带给人们美丽芳香,但没有人靠观花赏月就能获得永远幸福。天上掉馅饼的事,亿万年来人们还没遇到过。没有人不劳动会有成果,不播种会有收获。如同人们不能随随便便美丽,不能随随便便欢乐一样,再美丽再光鲜再富有再成功再快乐再幸福的人,都会有沉重的背后。

只看到人们前面令人羡慕的一面,看不到背后艰难甚至历经苦难的一面,不只是眼光的盲区。只看到背后的沉重看不到推举这种沉重前行力量的人,也不只是思维的空穴。

就让我们看看本书的主人公汪信康、郁月妹和家人留在田野、留在城乡、留在大海、留在祖国与异国天地间的足迹吧。

让我们探寻他们负重前行的力量与形成这种力量的源头吧。

那或许才是真正美丽、幸福、快乐、真实的汪家定制。

第二章、饥饿人间四月天

1

江南四月天,犹如人间天堂。

眼睛看到的,是满眼的新绿。山野,地头,田间,路旁,甚至石头缝隙,都长满嫩绿的小草。丛林,山岗,绿树新叶娇嫩发亮。

满鼻闻到的都是芳香。桃花红了,杏花李花白了,海棠含情,月季含笑,蔷薇满墙,紫叶满坡,杜娟满山遍野,油菜花一片金黄,万顷田野开满了紫云英。绚烂的濡染,铺陈开来,一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

走在春天的田野,感受到的,到处都在生长,都在拔节,都在鼓胀。千叶万叶,千红万紫,千树万树,江河湖海,莺歌燕舞,鸥飞鹭翔,万物生机勃勃,到处都是成长。

小桥,流水,雨巷,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白居易写出《忆江南》,妖娆了多少人心灵的栖息地,风流了多少人的心梦,甜美了多少人的笑靥,飘逸了多少江南女子的裙裾,妩媚了多少恋人的柔情。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可是,美得犹如人间天堂,当你连肚子都吃不饱时,这江南四月天在你心里还美吗?还美得你好受吗?

汪信康个子也像拔节的麦苗,才9岁就长到一米二高了。可今天他并不高兴,一大早妈妈就叫他拿着个米袋跟着,又是做他极不情愿的事——跟着母亲去借米。

他们家揭不开锅了。每年四月到七月,是江南最美最好的季节,但却是他们家最难熬的日子。家里断粮了,一家八口人,在这3个月中,要靠借粮度日。

2

没有考究宁波的汪姓族群是哪一年迁徙来的,也没有考究汪信康的祖辈是哪一年迁住进宁波海曙的。祖辈给他们选择了一片富庶的土地,也是中国的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底蕴的江南名城。

可是,落了好地方,却没能过上好日子。

这与他们家的历史有关,尤其是祖辈、父辈的职业更加相关。

汪信康的爷爷汪阿六有弟兄六个,都是城市自由职业者,有的在酒楼管账,有的做小生意,也有的在钱庄当职员。爷爷独辟蹊径,在城郊盘了块地方,养鸭。别小看这个小养殖,成本不大,收入还是蛮不错的。宁波城郊,到处是河流,到处是荒地,小鸭出生后就赶到河野荒地放养,吃草吃螺蛳吃小鱼,慢慢就长大了。成鸭二三斤重就能卖了,同时,鸭蛋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三四百只鸭子,足可给他一家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那时,爷爷出行,都是叫车(人力车)的,到乡下走亲戚或游玩,都是叫船的。在周围人眼里他是个有钱有地位的人。

可是,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爷爷染上了赌博恶习,与大多数赌徒的下场一样,赌输了钱就变卖家产。房子卖了,值钱的家当卖了,能卖的都卖了。到宁波解放时,他已是个家境贫困的自由职业者了。

汪信康的父亲汪河银1936年出生。从父亲那里没有继承到任何家产,但继承了父亲的养鸭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汪河银没想在城里谋个差事,他喜欢父亲的养鸭生活,于是也坚持以养鸭为生。1955年,他在城郊租了两间房,娶了17岁的姑娘吴桂娣,开始了新的生活。

结婚生子,人们都说汪河银好福气。

1956年,大儿子汪信祥出生了。

1958年,二儿子汪信友出生了。

1962年,三儿子汪信康出生了。

1964年,小儿子汪信良出生了。

男孩特别能吃。农村里有个土话,叫“半桩子,饭仓子”,说半大的男孩特别能吃。汪家4个男孩,都在长身体,特别能吃。这使他们家的生活变得紧巴起来。

3

给他们家带来重大转折的是时代。

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中国城市工业化水平低,城市有大量人口没有工作。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国家发展实际做出战略决策,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广阔天地锻炼成长。同时,也动员城市一些没有固定工作的家庭及个人,就近到农村去安家落户。

放弃祖祖辈辈的非农业户口去当农民,这对他们家来说,无疑也是一场革命。

但汪河银家没有太多纠结,也没有太多选择,汪河银带着妻儿来到了他与父亲都很熟悉的地方——位于宁波城郊的鄞县高桥公社宋家漕大队。租了村上人家两间不大的房子,一家八口挤住在一起,开始了农村新生活。

起先,汪河银还是养鸭,吴桂娣到生产队劳动,初中毕业的信祥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当时,一个成年劳动力干一天活是10分工,成年妇女干一天只有5分工,信祥干一天只有1.5分。

这个时候的中国推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虽然喊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但革命搞得轰轰烈烈,生产上却不大有起色,整个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在农村,学大寨追求的是“一大二公”,是“改天换地”,向穷山恶水开战,兴修水利,开拓良田,填海填湖填河造田。整个农村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社员家庭不能有自留地、自留山,除了自家养的极少的猪羊牲畜与鸡鸭鹅之外,家庭不能养牛养马与成群的鸡鸭鹅。

这样一来,汪河银家的鸭棚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

他卷起裤腿下地干活。他不是一个怕苦怕累怕脏的人,也喜欢劳动。可是一个城里的养鸭人,农村里的那些庄稼活,他一样不会做。

评定工分,人家整劳力都是10分工,刚开始队里给他评了8分,后来涨到9分。这个还是村上人看他一家老小吃饭人口多,有点照顾他才给评这么高的。

农田里的活是赶季节的。特别是早稻收割,晚稻插秧,要在二十来天里完成,否则,栽下去的晚稻长不成熟,寒霜就来了,不结穗,影响收成。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员们劳动积极性,生产队大都选择分组分田,分到各家各户去干。如割稻,规定一人一天割一亩,他是个生手,体力也不行,哪里完成得了。全村的人都干完活,洗脚上田埂,回家吃晚饭了,他一个人还在割呀割呀,还有一大片没完成。

没办法的办法,他只好“发动人民战争”,“动员男女老少来参战”。妻子吴桂娣来了,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全部被叫来了,早上帮他割稻,晚上帮他拔秧、插秧。孩子们哪会干多少农活,往往没干出多少活,却弄得满身泥巴。但总是干点少点,渐渐地,小泥猴们学会了农活。

忧愁的不只是农活,更是一家老小的生活。金秋时节,当生产队全部稻谷收割完毕,正是家家户户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但是,他们家没有。生产队的稻子除按国家规定交完国家征购粮、留足种子粮和少数余粮之后,所有稻子都按人口分给各家各户。然后核算每户一年劳动的工分,将工分折算钱,稻谷也折算钱,最终将每家挣的钱扣除分得的粮食折算的钱,结算每户人家是分钱还是超支。超支的钱要按规定的时间交到生产队。

汪河银由于干农活是生手,挣的工分比全村整劳力都要少,而家里的人口却比一般家庭要多,所以每年都是超支户。超支的钱要还,哪里来?整个家庭除了生产队的工分,没有“任何资本主义尾巴”了,也就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没钱还,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分得的粮食卖掉一部分抵还欠生产队的钱。

家里一群半大的“饭仓子”,本来粮食已很紧巴,这一卖就更不够了。吴桂娣想各种法子,来填充肚皮。那时,城里人用粮票买粮食,粮站里要搭售一些地瓜干给他们,有些发霉,城里人大都不想要。吴桂娣发现了,经常等在粮站门口,问人家愿不愿用粮票换他们地瓜干,很多人家都愿意。1斤粮票换5斤地瓜干,她放进米里,煮饭给大家吃。饥饿的孩子们也不挑食,一大碗一大碗地往肚子里装。尽管吃饭时,家里没什么菜。一年四季就是一碗雪里蕻咸菜,夏秋季节能吃点时令蔬菜。吃个鱼呀肉呀的,只有在过年或者过端午节、中秋节才有这样的口福。有一年夏天,不知舅舅从哪里弄到两条黄鱼送到他们家,大小孩子看着眼睛睁得圆溜溜的,乐坏了,大家馋坏了。不知是母亲为了延长儿子们这种望着鱼高兴得一蹦一跳的快乐,还是她也舍不得吃,直到家里闻到鱼的臭味了,母亲才烧了这两条鱼,可是,鱼已经坏了,不好吃了,嘴馋的儿子们哪管这些,搛到碗里狼吞虎咽,多吃了几筷子的兄弟四个,全都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但大家这天还是感到快乐,真的解了一次馋啊。

习惯了贫苦,孩子们,平时什么菜没有,地瓜干米饭也吃得狼吞虎咽。

4

可是,米饭也不够吃。所以,每年春花四月,找村上人借粮是全家人最犯愁的事。找人借米的事,都是妈妈包了。父亲汪河银忠厚老实,也爱面子,让他去找人借米,他碰见任何人都开不了口。妈妈会劳动,又是共产党员,大队妇女主任,人缘好,村上人都很同情她。谁家粮食有富余呢?她盘算着女孩子多的人家,女孩子吃的比男孩少,家里会有一些余粮。但是,有些人家将粮食卖了买衣买布了。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实在没法子了,她就找大队会计借,在大队的余粮中借一点。新粮上市时,她一定还上,信用无价,分两不差。

男孩吃不饱肚子,几个比较老实的,饿了也扛着。信康调皮,喜欢找野食。春天,村头的桑树结满了桑葚,他与小伙伴们爬到树上饱餐。有一次,有棵桑树下面枝杈上的果子被他们吃光了,他只顾往更高的桑枝上爬,桑枝突然折断,他一头栽了下来。可偏偏树边有个破缸,他的鼻子重重地撞到缸沿上,顿时血流如注。小伙伴们吓坏了,叫来了他家大人。父母来了,将他送到高桥卫生院,洗了洗伤口,上了点药,也就回家了。直到今天,人们看到人到中年的汪信康鼻梁骨上还有一道深深的断裂的横沟,那是那个饥饿的年代,留给他的永恒纪念。

屋漏偏遇连天雨。信康从树上摔下来还没好,信友却又查出得了急性肝炎,高烧不退,送到高桥医院时,人已昏迷。一面要救命,照看住院的儿子,这一住就将近两个月,一面又是双抢农忙季节,要抢收抢种,少了几个帮手,汪河银起早睡晚泡在农田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觉。不做,哪来的工分?

一个米饭都吃不饱的家庭,也是穿不暖的。四个儿子,冬天从没穿过棉袄和棉裤,更没穿过棉鞋。寒冬腊月,身上穿的都是薄薄的单衣,并且还是破的,前后身上,破了一个个大洞。男孩中,最不安分的是信康,他喜欢爬树,衣服破得最厉害,有时候,看起来像个小叫花子。鞋子吗,每人一双回力鞋,从春穿到夏,从秋穿到冬,一穿几年,直到破得鞋帮掉了或鞋底烂光了,还舍不得扔掉。有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就只得光脚了。

说起这段日子,58岁的信祥坐在我面前还是泪眼汪汪的。他说,冬天上学,地上都结冰了,他还是光着脚。石头地上,脚一放下冰得扎心,他专找有草的地方走,草上也有霜,但冰人要比石板路上好一些,一路七歪八扭,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为的只是跳到一蓬枯草上。教室里一天坐下来,脚冻得像不是自己的了。晚上回到家,夜里被窝一热又痒得钻心。幼小的心灵盼着,春天快快来吧,快快春暖花开吧。可是,当春天真正来临时,他们四弟兄,每个人都要受一场罪。脚上一层层的冻疮,一到春天,就开始溃烂,烂得流血水,烂得脚像豆腐渣一样,能见到骨头,疼得咬牙切齿。也没有什么钱治疗,实在痛得受不了了,到赤脚医生那儿买点止痛片,碾成粉,洒在烂洞里。后来,一位同学的妈妈看见了,送给信祥一双旧解放鞋,春夏秋季,他放在家里舍不得穿,他要留着,过冬用。

冬天冷,被子薄,信祥同爷爷、奶奶睡,信友与信康挤一个小床,信良则同爸爸妈妈挤一个被窝。夏天,家里低矮的旧屋热得像蒸笼,蚊帐罩住热得根本没法睡。4兄弟干脆搬出家里的竹床睡到屋外。刚开始,蚊子咬得厉害,他们还不停地用扇子扇,可不一会儿瞌睡袭来,就任凭蚊子饱餐了。每夜不知道被多少蚊子咬过,只知道每天早晨起来自己浑身是包,到处是血。那是吃饱了血的蚊子飞不动,被他们睡梦中翻身压死或潜意识中扑打死的。

人太困了。盛夏正是农忙季节,每天晚上农活干到七八点,凌晨二三点他们又要起床了。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喜欢夏天。因为夏天不冷,还有可以找到充饥的东西。

不知是“小孩屁股后面三把火”,还是长期生活在寒冷之中,也能提高人的耐寒性,就这样子,整个冬天,孩子们却很少感冒。

5

1972年盛夏,75岁的爷爷汪阿六病逝。由于家里穷,根本没钱给老人置办棺材。汪河银与吴桂娣找亲戚借了一点钱,买了几块纤维板,给老人钉了个棺材。亲人病逝,是家人最悲痛,最脆弱,最难熬的痛苦时光。只要家里还过得去的人家,有亲人病逝,都会请亲朋好友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尤其是出殡抬棺材与安葬的,都是请外人做的,送葬的家人都处在被亲朋好友精心搀扶与照料之中。只有实在无助的困难家庭,才会自己动手埋葬自己逝世的亲人。这会忍受多大痛苦,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呀!那挖出埋下的每一锨土,都像挖在心里一样,都浸透着伤心的血泪呀!每一分每一秒每个人都会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爷爷病逝这时候,因为全村人都在忙“双抢”,忠厚老实的汪河银不好意思让亲朋好友放下手中的活来家中帮忙处理老人的后事,更不好意思开口请村上人帮忙安葬,他作出了一个最痛苦最艰难的决定:自己带着4个儿子来埋葬自己的父亲。他与儿子们抬着老人的棺木,亲手挖出墓地穴位,一锨土一锨土地埋葬了老人。前后一个多小时,在墓地,一家老小都哭了,哭到后来,人都站不住,就跪在地上哭。没有人搀扶他们,没有人劝慰他们,没有力量帮助他们,任凭他们哭得瘫倒一地,任凭他们哭得死去活来,任凭他们心痛欲裂,任凭他们声音嘶哑,一切都是无助的。滚滚泪水,除了对逝者的思念,也有对苦难日子的倾诉: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10岁的信康,泪流满面,爷爷活着的时候对孙子慈爱呵护的许多往事好像一下都涌到了心头,仿佛全都想起来了。可今天送葬后,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亲爱的爷爷了,他越哭越伤心。回来的路上,家人们还在默默地流着泪。信康走在最后,这个10岁的少年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今后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劳动,多挣工分,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也许天下的孩子童年都有美好的记忆,但在他们四兄弟中,童年的记忆最多的却是苦难,是寒冷,是饥饿,是家里过日子的艰难,是埋葬爷爷时的伤心。

讲到这里,信祥擦了擦眼泪,对我说:“想想过去,我们现在真的生活在天堂里了......”

信康也说“小时候,家里真苦”。

可即使这样,信康妈妈吴桂娣却并没有觉得特别苦。因为她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她是个孤儿,过过更苦更伤心的日子。

6

吴桂娣出生才10个月,她的父母都双双同一天离她而去。

她的苦难人生,缘于一个国家的罪恶。

1937年7月,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原以为“东亚病夫”不经打,不会有大的抵抗,一二年就可全面控制中国,实现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与征服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没想到中国这个军阀混战、政治腐败、人民麻木的国家一下冒出来那么多的反抗力量。可怕的不只是蒋介石领导的几百万正规军部队,还有一支新冒出来的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尤其可怕的是,这支军队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打起仗来不只是机智,而且个个不怕死,再也不像张学良当年的30万东北军那样,一枪不放就跑了。从1937年到1938年,国民党与共产党投入了百万人以上的军队,进行了淞沪、忻口、娘子关、平型关、太原、台儿庄等一系列战役,中国军队虽然伤亡惨重,已达50万人,但日军也付出了伤亡14万人的代价,并且看不到彻底征服中国的前景。

日本法西斯,加紧研制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731部队加紧将已研制的细菌武器在中国人身上进行活人试验,先后有25万多名中国人死在他们的活体解剖室与细菌试验室里,男女老幼,各种年龄层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有。中国人,成了日本法西斯开在东北的世界最大的活体试验品。随后,日军开始将731部队研制的细菌武器投入使用。先后对中国10多个省的广大地区施放鼠疫、霍乱、伤寒和炭疽杆菌等10多种细菌战剂。日本细菌战后,流行鼠疫最严重的是湖南常德和浙江宁波地区。

1940年7月,日军在浙江宁波用飞机投撒了70公斤伤寒杆菌,50公斤霍乱弧菌和5公斤带鼠疫的跳蚤。1942年夏,又在浙赣铁路沿线投放了霍乱、鼠疫、伤寒等病菌,污染水源和食物,造成疫病流行,造成宁波大量无辜平民死亡。

资料显示,根据生物战剂对人的危害程度,其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高达50~90%以上。这些病菌主要包括:炭疽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伤寒杆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等。

鼠疫的受害者在1—3天发病,死亡率达90%;杀伤力弱一些为霍乱,在10天内可对感染者产生影响,死亡率5%—50%不等。

日军在宁波投放细菌武器,使吴桂娣的父母亲暴病上吐下泻,夫妻二人当天全都死亡。丢下10个月大的桂娣和大她二三岁的两个哥哥。3个孩子中,桂娣还不会走路,也一点不懂事,她看到父母都躺在地上不吭声,以为他们睡着了,见两个哥哥坐在地上蹬脚拼命在哭,她以为爸爸妈妈睡着了不理他们了,就趴到母亲身上使劲哭使劲抓,希望妈妈马上醒来。村上人看到这一幕,心都碎了。这3个孩子如果不马上抱走,也会被传染上的,那一家人一个也活不成了。好心人将她的一个哥哥送到宁波的一家育婴堂寄养下来,桂娣则被高桥藕缆桥村一户男人叫吴山东、女的叫叶姣林的好心人收养了。还有一个哥哥就不知道了,不知死活,直到今天,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在人间。

吴山东和叶姣林将她当女儿养,她会说话了就叫他们“阿爹阿娘”,懂事后觉得他们比爹娘还要亲。

长到9岁,阿娘将她送进藕缆桥小学让她读书。过了几年,阿娘生了个女儿。家里人多,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见家里困难,懂事的桂娣对阿娘说:“阿娘,我长大了,不想念书了,帮家里干活吧。”

阿娘摸摸女儿的黄头发,眼角闪出了泪花。

从此,14岁的桂娣白天放牛,到田里锄草、栽秧、打稻,晚上用蔺草编草帽。每天夜里要编到十多点钟,而东方破晓,天刚放亮,她又跟着阿爹下地干活了。

春夏秋冬,她身上的衣服都是湿的。她是个干活不怕吃苦从来不惜力气的姑娘。浙江农村,犁田打耙这类农活都是由男人干的,可桂娣见阿爹身体不怎么好,就把自己当成男孩用了。她跟阿爹学犁田,学耙田,学平田,学打稻,学挑稻谷。起初,耕牛见她是个生手,犁田时手握不稳犁头,要么插得太深,牛根本拉不动犁,要么插得太浅,犁不钻土飘掉了。牛可能觉得同这样人在一起玩太没劲,于是拖着犁就跑,到田边地头吃草去了。她拉也好,打也好,牛只是狠狠地瞪她几眼,就是不听她的招呼。又气又急,她哭了。但哭归哭,她决不放弃。

看谁犟得过谁!阿爹与村上人见她一个姑娘家浑身上下弄得像泥猴似的,都心疼她。帮她牵回牛,然后手把手地教她犁田耙地的要领,渐渐,她学会了村里田间劳作的男人女人们干的所有农活。

7

17岁这一年,经媒人介绍,吴桂娣嫁给了大她2岁的汪河银。第一天走进宋家漕大队汪家的大门,第二天她就下田干活了。

五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正掀起一场妇女解放运动。本村汪家娶来个姑娘,田地里什么活都会做,宋家漕大队的成年下地劳动的人们都很喜欢。

话不多,能吃苦,会干活。若干年后,生产队选妇女队长,全队妇女选了她。又过了若干年,大队要在所属各自然村选个妇女主任,经过反复权衡,大队领导班子又选了吴桂娣。这一年她加入了中国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为其中的一员。

那时,没有人像她灌输共产党有多少先进性的道理,也没有人对她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她心里想的道理都是朴实的,她认为,当党员,就是要带头劳动,遇到什么好事要让给别人,人家有什么事找到自己,即使不睡觉,也要给人家帮忙。在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妇女主任是大队的脱产干部之一。另外还有大队书记、大队会计、民兵营长也都是脱产干部。这4个人是不需要下地劳动的。

但吴桂娣从来没想过自己不下地劳动,那真比把她捆起来还难受。她照常在生产队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到家里,打理家务,照料老人、丈夫与几个儿子。只有大队叫她开会,到别的队里处理事情时,她才洗脚上岸。

这样的干部,也没有额外的报酬。只有开会办事,在村上得不到工分时,大队才要求生产队给她补上误工工分。

如同在田野里劳动汗珠儿摔八瓣一样,她做妇女工作也是实打实。工作中,最难的还是计划生育,一方面,政策规定一家只要一个宝宝,可是千百年来,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一点没变,人们为生儿子不遗余力,想尽了各种招数。

她的工作是细致入微的。白天劳动,晚上到各村去宣读上级关于计划生育的各种政策,讲解各种文件,讲解新社会新民风生男生女都一样的道理。哪个村哪家妇女生孩子了,她就来到她们家,好言相劝,生一个就好了,不能再生了。遇到不讲理的大婶大娘媳妇用话呛她,她也不生气,只是耐心地和风细雨地劝人家,同人家讲好话,从不跟人吵。后来,政策规定,每户人家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女孩,还允许再生一个。她就等人家生了第二胎,再上门做工作。

妇女主任官不大,也没任何金钱待遇,但责任很重,她不下村就下田,跑起村来又没黑没夜,家是顾不上的,她每天连睡觉的时间都搭上了,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也不是铁打的,还能再少!“多少苦啦!”说起童年,说起青年,说起过去,这是我采访老人的那天上午,她对我说得最多的话。

儿子们她是顾不上的。孩子们冬天都没棉鞋穿,不能给家里人做饭,与她当大队干部有直接关系。

8

爸爸在田间劳动,妈妈当干部走村串户,哥哥有的念书,有的下地干活,8岁的信友只读了三四年书,而且是边放牛边读书。9岁开始,还承担起给家人做饭的任务。起先,他不知怎么淘米,也不晓得煮饭时锅里到底该放多少水。奶奶教他,教了几次就在一旁看他做。煮饭时,他坐在灶前烧火,村上的小伙伴找上门叫他出去玩。奶奶听到大声劝阻:“你烧饭不能出去玩,你不要去!”可他实在经不起童年伙伴再三的呼叫,于是,还挺有责任感地给灶膛里塞下满满的柴火,心想这些柴烧完了,饭一定烧熟了,于是就跑了。玩好了,回到家里,奶奶对他说:“饭没煮熟,生的,不能吃。”于是奶奶又加上水,重新来焖。可是,重新焖熟的饭就不香了,不好吃了,吃到嘴里总是水乎乎的,一点不香。好在大家饥不择食,一会儿也吃光了。

信友从9岁开始做饭一直做到18岁。这中间,要除去他生急性肝炎那几个月。后来不当“家庭主妇”了,源于两点:一是母亲不当大队干部了,每天可以给他们做饭了;二是他第二年就参军了。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某师06团炮兵连的一名炮兵,是八二无后座力炮炮手。贫苦的家庭生活,使他感觉一到部队就像到了天堂一样。队列训练,步兵战术,火炮操作,夜间紧急集合跑10公里,野营拉练日行军百里,节假日养猪种菜搞农副业生产,他感觉不到累,更感觉不到苦。第一年受到嘉奖,第二年入团,第三年入党,优秀团员、优秀党员,优秀士兵,证书得了一大堆。他想想,这些进步除了部队的培养,也源于小时候在家里吃的苦,遭受的磨难。

从小到大,他在部队过的日子是最好的。穿不愁,部队发的军装春夏秋冬,各有每个季节的衣服,内衣、外衣、长袖、短裤、单衣、绒衣、棉衣、单鞋、棉鞋,应有尽有。

吃的简直太好了。早上有馒头、稀饭,好几种咸菜。中午每桌有四菜一汤,一般都是两荤两素。晚上也是这样。每周炊事班从周一到周日都订有菜谱,每天吃的都不重样。每周还有一次小改善,或吃饺子或吃包子,或加2个荤菜。每到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建军节、国庆节,连队都会餐,每桌至少有8菜或10菜一汤,还有啤酒,让大家干杯,共享节日的快乐。在家,除了过年一餐饭外,哪见过这样伙食。平时,大米、白面馒头任你吃,肚子从没饿过,真是天堂啊。

住的不用说了。生活,每天都是由军号来统一指挥的。一百几十号战友生活在一起,亲如兄弟,亲如一家。生活在这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里,信友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训练、学习、演习、野营拉练、实弹射击、搞副业生产、帮厨搞卫生,哪样都劲头十足,做得起劲。一个埋头苦干的战士,引起了连队党支部与全连官兵的称赞。有一天,指导员找到他:“汪信友,你怎么没有写过入党申请书呀?”他对指导员说:“我觉得自己很一般,不够党员条件。”指导员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党支部研究过了,大家觉得你已符合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了,你写个入党申请书吧!”就这样,这名朴实的士兵,走进了党的队伍。服役期满,本来部队想留他,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干部苗子,但朴实的信友认为自己书念得太少了,文化程度低,部队干部应该让更有文化的人来当,这样的军队才能打胜仗。就这样,他退伍回到了家乡,又走进了田间,开始了世世代代的农民生活。

9

时代在变。

也许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是被最微小的火星点燃的。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的一个穷困村庄出现了一件看似很小,却在后来演变成改变中国10亿农民命运的大事件。

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叫小岗村的生产队,共有20户人家,115口人,过着“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生活。全村无论老幼,冬天大多出远门去讨饭。尤其是姑娘与小媳妇,大都两两成对,来到人家门口,往大门两边一靠,各手握一根二三尺长得像长笛一样,中间被掏空装了许多铜钱一样薄金属片的“莲枷”,有节奏地在自己的左右胳膊与身上敲打起来,边打边唱,歌声带着清脆,带着悠扬,带着幽怨,也带着凄美,唱得非常好听。

凤阳的穷是有历史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因为穷,他从小就放牛,讨饭,当小和尚。

当上了皇帝,对凤阳百姓的帮助不大,既没有打下江山时的奖赏,也没有给家乡搞点民生工程,倒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战将因为不大听话,大多被他杀了。家乡人民依然过着逃荒要饭的生活,于是当地百姓就编了歌谣,随着要饭的人群,到处流浪到处唱,埋汰他。

歌谣唱道:

说凤阳,

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就有九年荒

……

往事越千年。没想到,新中国成立都20多年了,凤阳农民还是吃不饱肚子,依然逃荒要饭。

穷则思变,这块出过皇帝的土地不安地躁动起来。就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小岗村18户没什么文化的农民聚到了一起,作出了一个决定,起草了一份错别字连篇的“生死契约”,在上面按下了视死如归的鲜红手印。契约中写道:“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8名户主还发誓保密,不向任何人说,亲戚朋友也不例外,谁泄密谁就不是他娘养的。对于农民来说,这种赌咒有时比摁手印还有威慑力。

一年后,奇迹发生了,小岗村大包干第一年就越过了温饱线,全村人均年收入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从22元跃升为400元,全村粮食总产量,相当于承包前5年的总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凤阳县、安徽省领导先后注意到了小岗村。

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亲自到小岗村来探究竟,他要亲自看看,这些农民到底搞了什么东西,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生怕吓着他们,很远就把车子停下,快到村头就不让前呼后拥的人们跟随,他跑到地头看,遇到农民就问上几句,还到农民家里看粮仓,看锅台上的饭菜,看全村社员男女老少的穿着与脸上气色。这一看,心里有底了,他们试验的办法就是好。临别时他对队干部说:“你们这样干,形势自然会大好,我就想这样干,就怕没人敢干。你们这样干了,我支持你们……现在有人批我们小岗村开倒车……地委能批准你们干3年,我批准你们干5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