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06:27:49

点击下载

作者:陈如国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蟹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

河蟹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试读:

前言

前 言

河蟹由于具有多次蜕壳、生殖回流、性腺与肝脏转化等特殊的生理特性,对自然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求很高,世界上许多炎热、寒冷气候的国家和地区无此产品。我国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气温适宜,有利于蟹类的生长繁殖,因此,河蟹成为我国的一大特色水产资源。

河蟹是名贵的水产品,以其味道鲜美可口、肉质细嫩而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烟酸等,还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及蟹红素、蟹黄素等营2养物质。河蟹壳中还含甲壳质(2%~30%)及色素,因此河蟹废弃物可用来制取蛋白风味素、蟹油、虾脑油、芳香剂,还可提取虾青素,提取钙质制成补钙食品。河蟹有清热、祛湿、化瘀的保健作用,其药用价值越来越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45.35千克,水产蛋白质消费占我国动物性蛋白质消费的1/3,水产养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水产珍品之一,河蟹养殖发展很快,从最初的资源放流型养殖,到目前的集约化高密度精养,是我国渔业生产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100万公顷以上,涉及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河蟹亩均效益、总产值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品种中的佼佼者,河蟹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富裕了农民,丰富了市场供应,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动了流通、加工、服务、房产、汽车、金融等相关产业,繁荣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和城镇建设。

我国河蟹产业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养殖范围越来越广,从地理分散型向地域集约化发展,不但长江流域、沿海地区养殖,北方和内陆地区也在不断引进发展,除黑龙江、青海、西藏等少数地域发展缓慢外,南到福建、广东,北至辽宁、山东、河北等地都有河蟹的养殖,已形成了以太湖、洞庭湖、洪泽湖、鄱阳湖、巢湖、阳澄湖等大中湖泊为基地,辽河、长江、闽江为产业带的区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格局。各地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河蟹养殖模式,全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一整套河蟹养殖技术体系,目前主要有湖泊围栏养蟹、外荡养蟹、池塘养蟹和稻田养蟹等形式,池塘养蟹和湖泊养蟹是南方河蟹养殖的主体方式,稻田养蟹是北方河蟹养殖的主体方式。同时,人们对河蟹市场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河蟹市场的选择空间逐步拓展,包括生产经营、加工生产、监控追溯、标准技术规程、网络媒体宣传等,河蟹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河蟹养殖质量风险加大也带来养殖管理成本的增加。

关注生产增长方式,优化生态环境,有效防控病害,规范生产投入品使用,提高河蟹产品的品质,夯实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提供新颖、实用、可操作的理论借鉴。本书可供从事河蟹养殖的水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渔农民学习使用,也适合广大水产科研人员、水产院校师生阅读参考,期望能为引领我国河蟹产业向生态健康、质量安全、精准精细等转型和促进现代渔业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朱健研究员等老师的指导帮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淡水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水网地区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组(2012BAD25B07)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泰州市水产站、兴化市水产局和相关企业、单位专家与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8年3月第一章 河蟹品种及其生物特性

目前全世界的蟹类约有4500多种,分布在我国及其附近沿海的种类约有700种,主要分布在淡水、河口以及海洋中。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蟹类。第一节 河蟹品种与区域分布一、品种

河蟹是我国特产,其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毛蟹、螃蟹、清水蟹、大闸蟹、胜芳蟹,又根据其行为特征与身体结构而被称为“横行将军”或“无肠公子”。河蟹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绒螯蟹属。绒螯蟹属有4个种,即中华绒螯蟹(图1-1)、日本绒螯蟹(图1-2)、直额绒螯蟹、狭额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个体大,养殖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直额绒螯蟹、狭额绒螯蟹个体小,经济价值不大,但直额绒螯蟹具有春季洄游大海生殖的习性,在此时捕捞能调剂蟹市,满足市场需求。如台湾,每年5月份有性腺成熟的黄满膏肥的直额绒螯蟹上市,价高畅销。所以当地有人说:“没有大闸蟹,小蟹能称王”。中华绒螯蟹(图1-3)与日本绒螯蟹(图1-4)外表相似,但在头胸甲形状、额缘额齿形状、第4侧齿、额后疣状凸起数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水系的河蟹种群杂交,形成杂种蟹,其形态特征介于两者之间(图1-5、表1-1)。图1-1 中华绒螯蟹图1-2 日本绒螯蟹图1-3 中华绒螯蟹形态1—螯肢内外侧具绒毛;2—额齿尖锐;3—第4侧齿小而明显;4—第4步足末节尖爪状;5—6个疣状突起图1-4 日本绒螯蟹形态1—螯肢内外侧具绒毛;2—额齿较钝圆;3—第4侧齿退化;4—第4步足末节宽扁状;5—4个疣状突起图1-5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与杂种蟹头胸甲形态比较表1-1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及杂种蟹形态比较二、区域分布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分布的区域性极为明显。中华绒螯蟹分布在我国中部沿海通江河的地区;而日本绒螯蟹则分布在我国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香港等沿海地区和日本海沿岸通江河地区。在瓯江水系、闽江水系,两种绒螯蟹的分布有交叉和重叠现象。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河蟹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唯有中国能形成其特有的种群和特定的产量。它在我国的分布较广,从北方辽宁省的辽河口到南方福建省的闽江口,各省通海河流中均有其踪迹。加上现在人工放流、池塘养蟹、大水面围栏网养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河蟹已遍布全国。但是许多地方只能靠人工提供苗种而形成产蟹地区,却由于其不能自然繁殖,故又不能形成新的分布区。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河蟹分布区域主要有三处:第一分布区是以长江水系为主干,包括崇明、启东、海门、太仓、常熟等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的河蟹,通常称为长江蟹,它是我国目前生长速度最快、个头最大、最受市场欢迎、养殖经济效益最好的河蟹种群,每年4~6月在上海崇明岛一带形成苗汛;第二分布区是在辽河水系,通常称为辽蟹,包括盘山、大洼、营口、海城等地,由于辽蟹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生长速度仅次于长江蟹,而且“北蟹南移”业已成功,因此在长江河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用辽蟹取代长江蟹进行人工增养殖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第三分布区是在浙江省温州与瓯江一带,包括苍南、瑞安、平阳、乐清等地,通常称为瓯江蟹或温州蟹,目前这种蟹“南蟹北移”后的生长速度、规格、经济效益都不如在本地区养殖的,因而它只能在瓯江水系一带发展,而不适于其他水域的增养殖。

各水系的河蟹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长江水系、瓯江水系、辽河水系、闽江水系的河蟹虽然同属于一个种,但由于它们长期处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之中,作为种群在生态特征、形态特征、同工酶及遗传多样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些差异不足以形成亚种甚至新种。因此,一般非专业人员较难对之作出鉴别,故流通领域里有人以假乱真,使养殖生产者受骗上当、蒙受损失。即使是同一水系的河蟹蟹种,也存在着质量差异,因此,蟹农应掌握同一水系河蟹优良蟹种的鉴别技术,按鉴别标准购买优质蟹种,减少养蟹风险。1.瓯蟹、辽蟹与长江蟹形态区分

不同水系河蟹的外形基本相似。当河蟹规格达到每千克1000只或以下时,凭肉眼可以分辨三水系河蟹的形态差异。瓯蟹、辽蟹与长江蟹主要区别在于体形、体色、额齿尖锐程度、中间二额齿的夹角大小、第4侧齿的明显程度和第二步足长节的长短、扁宽及步足刚毛的颜色和致密程度。

长江水系成熟河蟹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征,背部呈墨绿色(湖泊)或古铜色(池塘、塘堰),腹部呈白色,步足背部暗绿色,腹面淡灰色(幼蟹阶段,背部和步足具斑块或斑纹);趾爪金黄,其上密布淡黄色长毛。头胸甲亚圆形,宽大于长。背部的前额缘具4个额齿,以中间两额齿最尖锐且缺刻最深,其间的夹角小于或接近90°,一般呈“V”字形。前侧缘具4枚侧齿,第一枚齿最大,第四枚齿最小,与侧缘之间的夹角较其他水系的种群稍大。步足细长,野生种的第二步足弯曲时长节末端可达眼眶线,各对步足的胫节的跗节扁宽趾节(末节)尖爪状。

瓯江水系成蟹、蟹种、蟹苗的形态特征与长江水系的基本一致。在大眼幼体阶段,两水系所产的天然蟹苗无法鉴别。经蜕壳8~9次,幼蟹在当地培育至规格达每千克500~1000只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瓯江水系的蟹种与长江水系的蟹种相比,在形态上出现不同。头胸甲近方形,宽略大于长,或几近相等。额齿4枚,外侧2齿尖锐,而中间2齿略钝圆,其夹角等于或大于90°。在蟹种阶段,头胸甲多色斑、色条或色块,这一特征以瓯江水系以南福建产的蟹种(福蟹)最为明显。成蟹背部呈古铜色或深暗色,腹部呈灰黄色并伴有铁锈色斑块,步足背面或腹面近黑色。第二步足长节较短而宽,弯曲时末端未达眼眶线,步足刚毛稀少。

辽河水系河蟹成体的形态与长江水系的相近,头胸甲近方形,宽略大于长。幼蟹体背青黑色,腹部银灰色,头胸甲和步足具花斑;成蟹体背青黑色,腹部白色。辽河水系河蟹体形较平扁,额齿4枚,中间两额齿尖锐,其夹角为小于90°的锐角,第4侧齿较长江蟹细小,步足扁宽,第二步足长节末端未达眼眶线。步足刚毛粗而细密,呈棕黄色,色深,蒸煮后头胸甲常呈深红色。2.瓯蟹、辽蟹与长江蟹生长特性

不同水系河蟹种虽然在形态方面的差异不大,但在生长特性上差异较大,并与养殖地理位置有关。

一般来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河蟹,以长江蟹的生长较快,成蟹个体较大。据杨振久(2005)报道: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内湖放养长江系苗种,5月底至6月初放养的蟹苗,当年个体一般可达50~75克,少数达100克。翌年秋,河蟹个体一般在150~250克。不过也有学者报道,辽蟹在长江水系中养殖,如果水质条件好、管理合理,与长江蟹的差异并不明显。

辽蟹与长江蟹相比,其主要优点是环境适应性强,尤其对北方的低温环境,因此北方地区大部分养殖户还是喜欢养殖辽蟹。辽蟹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寒冷,越冬时间长,自然生长时间缩短,因此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种群对环境的适应,在遗传上形成了辽蟹种群生长周期较短和个体较小的特点,一般在中秋节以前就开始进入生殖洄游期,生长周期比长江蟹短约1个月,这就使长江蟹和辽蟹在生长后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而生产上辽蟹仍按长江蟹的起捕日期进行起捕,错过了辽蟹的捕捞高峰期,导致回捕率降低。因此,根据生长期的不同,适当提早捕捞高峰期,是提高辽蟹在长江水域养殖回捕率的有效手段。从瞬间生长率来看,辽蟹生长甚至大于长江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果采用早放辽蟹的方法,也可提高其在南方的养殖规格。

瓯江水系蟹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占领了整个南方地区河蟹增养殖市场。对其养殖效果和生长特性各地反映不一,但总体还是不及长江蟹苗。针对长江蟹、辽蟹和瓯蟹等在遗传和生长上存在的差异,不同地域养殖河蟹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质特点及采取的养殖方式而选择合格的品种进行养殖,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节 河蟹的形态与特性一、外部形态

河蟹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腹部退化,折贴于头胸部之下。蟹类体节21节,其中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但头胸部愈合,节数不能分辨。5对胸足伸展于头胸部的两侧,左右对称。1.头胸部

头胸部背面覆盖一背甲,称头胸甲,俗称“蟹兜”,头胸甲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头胸甲边缘分为额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和后缘。额缘具4个额齿,中央2个为内额齿,外侧为外额齿,中央两额齿间一凹陷最深,其底端与头胸甲后缘中点之连线为头胸甲长度,表示中华绒螯蟹的体长。左右前侧缘各具4齿,为侧齿,由前至后依次变小。第4侧齿的间距为头胸甲的宽度,即表示蟹的体宽。额后有6个疣状突。2.腹部

蟹类腹部退化,紧贴头胸部下面折向前方,通常称为“蟹脐”,四周有绒毛。幼蟹腹部均为长三角形,随着生长,雌蟹渐呈圆形,雄蟹仍为狭长的三角形。展开腹部可见中线有一隆起的肠道以及腹部附肢。3.附肢

中华绒螯蟹的附肢因功能的分工而形态各异,但均由双肢型演变而成。头胸部的附肢有: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3对颚足、5对步足。腹部附肢退化,雌蟹4对,雄蟹2对。雌蟹腹肢着生于第2~5腹节上,具内、外肢,密生细长刚毛,用于附着和抱持卵粒。雄性腹肢退化,已特化为交接器,着生于第1~2腹节上。二、内部构造

打开河蟹的头胸甲,即可见胃、肝脏、心脏、鳃、生殖腺等重要内脏器官。1.消化系统

中华绒螯蟹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中肠、后肠和肛门。口位于大颚之间,食道短,末端通入膨大的胃。胃内具胃磨,胃壁上有1钙质小粒。蟹蜕壳后,钙质小粒逐渐被吸收到柔软的新外壳中,使壳变硬。中肠短,后肠较长,末端开口在腹部末节。中华绒螯蟹消化腺即肝胰脏,左右两叶,橘黄色,肝脏还有储存养料的功能,以备在缺食的冬季以及洄游时供给营养。2.呼吸系统

鳃6对,位于头胸部两侧鳃腔内。鳃腔通过入水孔和出水孔与外界相通,水从螯足基部的入水孔进入鳃腔,再由第2触角基部下方的出水孔流出。中华绒螯蟹登陆时,不断地自水孔向外吐水,嗤嗤作响并形成泡沫,若干露时间长,则第1对颚足内肢会将出水孔关闭,以防鳃部干燥,故中华绒螯蟹适宜于长途干运。3.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头胸部的中央,略呈五边形,外包一层围心腔壁。蟹的血液无色,血液由心脏发出的动脉流出,进入细胞间隙中,然后汇集到胸血窦,经过鳃血管,进入鳃内营气体交换,再由鳃静脉汇入围心腔,经由心脏上的3对心孔,回流到心脏。4.排泄器官

蟹的排泄器官为触角腺,又称绿腺,为左右两个卵圆形的囊状物,被覆在胃的背面,开口在第二触角基部,由海绵组织的腺体和囊状的膀胱组成。5.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位于头胸部背面、食道之上、口上突之内,有一略呈六边形的神经节,亦称脑。脑神经节向前和两侧发出4对主要的神经,向后通过一对围咽神经与头胸部腹面的中枢神经系统连接。腹部具一大腹神经团,分出许多分枝,散布到腹部各处,腹部感觉十分灵敏。蟹感觉器官较发达,除复眼和平衡囊外,第1触角、第2颚足指节上的感觉毛有味觉功能。6.生殖系统

雄蟹精巢乳白色,位于胃两侧,在胃和心脏之间相互融连,射精管在三角膜下内侧与副性腺汇合,其管变细,开口于第7节腹甲的皮膜突起之处(阴茎)。副性腺为有许多分支的盲管。

雌蟹卵巢左右两叶,呈“H”字形,成熟时呈紫酱色或豆沙色,充满头胸甲的大部分空间并延伸到腹部前端和后肠两侧。卵巢有一对很短的输卵管与纳精囊相通,纳精囊开口于腹甲第5节的雌孔上。纳精囊交配前是一空盲管,交配后充满精液,膨大并呈乳白色。第三节 河蟹的生活习性一、食性与生长特征

中华绒螯蟹为杂食性,但偏爱动物性饵料(如鱼、虾、螺、蚬、河蚌、水生昆虫等),并残害同类,对腐臭的动物尸体尤感兴趣。在自然环境中,因动物性饵料缺乏,中华绒螯蟹主要取食水草、水生维管束植物或一些岸边植物。幼蟹、成蟹一般白天隐居于洞穴中,夜晚出洞觅食。夏季蟹的食量大,但耐饥能力也很强,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不进食也不致饿死(但须保持鳃腔温润)。(1)“无肠公子” 由于蟹经常爬行水底的缘故,步足特别发达,头部和胸部连在一起成为身躯的主体——头胸部,而与其相关的腹部和游泳用的腹肢也就随之萎缩,成一薄片,卷贴在头胸部之下,以减少爬行时的拖累,所以人们就误以为螃蟹没有腹部及肠子了。(2)“变色的铠甲” 河蟹全身披甲,不愧为具有铠甲的斗士,一遇侵害就威武地举起两个大螯,奋起战斗。由于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各种色素细胞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波长不同,河蟹的铠甲颜色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就会显示出各种颜色,以适应环境和保护自己。河蟹煮熟时变成红色,是因为甲壳中的色素主要是虾青素,加热后虾青素与变性的色素蛋白结合而造成的。(3)“无色的血液” 血液仅由淋巴和吞噬细胞组成,吞噬细胞即变形虫状的白细胞,而血清素则溶解在淋巴内,所以河蟹的血液是无色的,它的血液循环是闭管式循环系统。(4)“呼吸与泡沫” 河蟹用鳃呼吸。在水中,水流经过鳃腔,冲洗着蟹的鳃片,也起着呼吸作用。但当河蟹暂时离开水以后,仍然依靠着鳃腔里储存的水分进行呼吸,此时,空气进入鳃腔,和剩余水分混合在一起,喷出来的时候就形成了许多泡沫,由于不断呼吸,泡沫也愈积愈多,同时,泡沫在空气中又不断破灭,发出淅沥淅沥的声音。(5)“九月团脐十月尖”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农历9月份,雌蟹进入生长成熟阶段,而雄蟹则要延迟到10月份,只有这时的螃蟹才会肉味鲜美,蟹黄饱满。“圆”“尖”指的是蟹脐的形状。9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10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膏足肉坚。二、行为特征

中华绒螯蟹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对外界环境反应灵敏。复眼视觉敏锐,人在河边走,远处或隔岸的蟹会立刻钻进洞穴或逃走;在夜晚微弱光线下,也能觅食和避敌。

中华绒螯蟹能在地面迅速爬行,也能攀高和游泳。爬行以4对步足为主,偶尔也用螯足。第3对、第4对步足较扁平,其上着生刚毛较多,有利于游泳。(1)断肢再生 当中华绒螯蟹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时,常会发生肢体自切。断肢处位于附肢基节与座节之间,此处构造特殊,既可防止流血,又可再生新足。断肢数天后,就会长出一个疣状物,继而长大。但附肢再生仅在蟹蜕壳生长阶段,变为“绿蟹”后,再生能力也即停止。(2)冬眠习性 和所有的水生动物一样,河蟹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蟹的越冬上。当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河蟹就会栖居在洞穴中或草丛中或泥土中,进入冬眠状态。在冬眠期间,河蟹基本上不吃不动,螯足和附肢也基本无力。(3)“横行霸道”的作风 河蟹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两侧步足的关节只能向下弯,爬行时,常用一侧步足的指尖抓住地面,再由另一侧步足在地面上直伸起来,推送身体向一侧移动。因为它全身披甲和横向斜行,一遇侵害,常会竖起两只大螯,夹住东西死死不放,故给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横行霸道”的印象。(4)贪食、好斗、打洞的天性 河蟹最喜欢吃螺、蚌、蠕虫、昆虫及其幼虫,消化能力很强,食量也很大,饱食后多余的养料储藏于肝脏中。河蟹凶残好斗,常因抢穴、夺食而引起互相厮斗,往往也残害同类,受了伤的、附肢严重残缺的河蟹或刚蜕了壳后新壳尚未坚硬的“软壳蟹”,都会遭受同类的争食。尤其是在河蟹交配产卵场所,为了争夺一只雌蟹,会有数只雄蟹凶猛格斗,经久不息。河蟹昼伏夜出,呈穴居生活,蟹穴一般位于高低水位线之间,其洞穴迂回绕道,有的长达数米,因此河蟹常靠一对强有力的螯足掘穴,将土块掘起合抱于额前运出洞外。三、生活环境特征

中华绒螯蟹生活在水质清新、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喜栖居泥岸或滩涂洞穴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在潮水涨落的江河中,蟹穴多位于高、低水位之间;而湖泊中河蟹的洞穴较分散,常位于水面之下。中华绒螯蟹掘穴能力强,严冬季节,潜伏洞穴中越冬。但在土池散养成蟹,掘穴率较低,为10%~20%,且多为雌蟹;大多数个体藏匿于底泥中,只露出眼和触角,维持呼吸;或是寻找藏身之处,有时也会堆挤在一起。精养池塘池壁坡度大于1∶3,中华绒螯蟹在饲养期几乎不打洞。

河蟹是一种洄游性动物,每年“霜降”前后,淡水中生活的河蟹性腺发育成熟,便开始了由淡水向河口半咸水的生殖洄游。每当秋季来临,寒风刺骨,淡水湖泊水温下降,性腺成熟的河蟹即顺着水流由湖、库、池塘向江河移动,再由江河向河口浅海远征。第四节 河蟹的繁殖习性一、繁殖季节

中华绒螯蟹在淡水中生活2秋龄后,便开始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离开栖息地,向通海的江河移动,沿江河而下,到达河口咸淡水中交配繁殖,这就是中华绒螯蟹生活史中的生殖洄游。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前,个体较小,壳色土黄,人们称其为“黄蟹”。每年8~9月,“黄蟹”完成生命过程中的最后一次蜕壳(又称生殖蜕壳)后,即进入成蟹阶段,此时背甲呈青绿色,称为“绿蟹”(表1-2)。“绿蟹”甲壳不再增大,而性腺迅速发育,体重明显增加,“黄蟹”蜕壳成为“绿蟹”,即标志着中华绒螯蟹已进入性成熟期。因水温差异,我国南方、北方地区中华绒螯蟹的性腺成熟时间不同。北方地区9月份左右,中华绒螯蟹的性腺逐渐成熟,开始生殖洄游;而长江以南地区,性腺成熟较晚,生殖洄游的时间大约在11月下旬。表1-2 黄蟹和绿蟹的特征比较二、性成熟“黄蟹”性腺尚未成熟,肝脏较大,为卵巢重的20~30倍;卵巢、精巢等均呈淡肉色,体积小,其重量不到体重的1%,故肉眼难以鉴别雌雄性腺。变为“绿蟹”后,性腺迅速发育,卵巢重逐渐接近肝脏重;进入交配产卵阶段,卵巢重则明显超过肝脏,体积和颜色变化显著。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大致分为6期(表1-3)。表1-3 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分期

卵巢中卵细胞是分批发育成熟的。当雌蟹第一次产卵后,伴随着腹肢上受精卵胚胎发育和幼体孵化,体内萎缩的卵巢又开始重新发育和成熟,并能第2次、第3次产卵。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当年蟹种因营养过剩、有效积温过高或水环境差(如盐度高)等原因,致使性腺开始发育,造成1龄蟹种性早熟(俗称“小绿蟹”)。早熟蟹个体小,不再蜕壳,而可参加生殖洄游,到翌年春天死亡。三、中华绒螯蟹的交配产卵1.交配

到了性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对温度、盐度和流水等外界因子的变化十分敏感。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每到晚秋季节,水温下降,中华绒螯蟹便开始降河生殖洄游。随着中华绒螯蟹的降河,其性腺越趋成熟,当亲蟹群体游至入海口的咸淡水交界处时,雌雄亲蟹进行交配产卵。12月到翌年3月,是中华绒螯蟹交配产卵的盛期,交配产卵的适宜温度为8~12℃。水温8℃以上,性成熟的雌雄蟹只要一同进入盐度7~33的海水环境中,均能顺利交配。

交配前,雄蟹首先“进攻”雌蟹,经过短暂的格斗,雄蟹以大螯钳住雌蟹的步足,雌雄蟹呈相拥姿势。抱对后,雌蟹打开腹部,露出胸部腹甲上的生殖孔,雄蟹也随即打开腹部,按住雌蟹腹部的内侧,使雌蟹腹部暂时不能闭合,交接器末端紧贴雌蟹生殖孔,将精荚输入储存在纳精囊内。交配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天,视性成熟的程度而定。中华绒螯蟹有多次重复交配的习性。2.产卵

雌蟹交配后,在水温9~12℃、海水盐度7~33时,经7~16小时产卵。卵子经输卵管与纳精囊输出的精液汇合,经由雌孔产出。受精卵仍为酱紫色或赤豆沙色,卵径0.3毫米左右。雌蟹腹肢上分布有大量黏液腺和分泌管开孔,卵排出后向刚毛移动过程中,与腹肢表面和刚毛上的黏液接触,卵的表面逐渐被黏液包被,黏液黏稠部分产生卵柄,多个卵扭动逐渐形成绳状结构并附着到刚毛上。

中华绒螯蟹在淡水中虽能交配,但不能产卵。海水刺激是雌蟹产卵和卵子受精的必需条件。海水盐度7~33时,雌蟹均能顺利产卵。卵巢发育成熟,一旦具备产卵环境,雌蟹不经交配亦能产卵,但此类卵未受精,不能发育。雌蟹产卵的外界条件除盐度外,与水温、水质以及亲蟹密度等也有关。在低水温(5℃以下)、水质不良或密度过高的情况下,雌蟹虽然产卵,但卵不能黏附于刚毛,而会全部或大部分散落于水中,导致“流产”现象。

雌蟹产卵量与体重成正比,体重100~200克雌蟹,怀卵量30万~65万粒,多者80万~90万粒。第2次产卵的产卵量较少,为数万粒到十几万粒;第3次产卵量更少,为数千粒到数万粒。第2、3次产卵,卵径较小,人工育苗成活率低。雌蟹第1次产卵孵幼完毕,会用螯足清除腹部内肢刚毛上的剩余卵子和卵壳,以准备下一次产卵。四、河蟹的幼体发育

受精卵在雌蟹腹肢内肢刚毛上孵化。孵化过程受到母体良好的保护,因而孵化率很高,中华绒螯蟹初孵幼体称溞状幼体。溞状幼体经5次蜕皮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1次蜕皮变成仔蟹;幼蟹经多次蜕壳才逐渐长成成体。1.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营浮游生活,每2~5天蜕皮1次,依次变态为第2、第3、第4、第5期溞状幼体。伴随着每次蜕皮,溞状幼体的形态发生变化,第1、第2颚足外肢末端的羽状刚毛数、尾叉内侧缘的刚毛对数以及胸足与腹肢的雏芽出现与否是分各期溞状幼体的主要依据(表1-4)。表1-4 溞状幼体各期形态特征鉴别表

溞状幼体具有趋光性,依靠颚足的划动和腹部不断伸曲来游泳和摄食。初期溞状幼体多浮游于水体表层和水池边角,成群聚集;后期则多下沉水底层。幼体摄食单细胞藻类、轮虫、贝类担轮幼虫、沙蚕幼体、卤虫无节幼体、蛋黄、黄豆浆等。2.大眼幼体

第5期溞状幼体蜕皮即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胸甲扁平,体长4~5毫米,复眼大而显著,故称大眼幼体,也称蟹苗。大眼幼体具螯足、步足和游泳肢,具有较强的攀爬能力和快速游泳能力,也可攀附水草上,能短时离水生活。大眼幼体具很强的趋淡性、趋流性和趋光性,随潮水进入淡水江河口。大眼幼体性凶猛,能捕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等),也捕食同类。3.仔蟹、幼蟹

大眼幼体蜕皮即成为仔蟹,仔蟹头胸甲长约2.9毫米、宽约2.6毫米,腹部折贴于头胸部之下,已具备5对胸足,腹部附肢退化,形态与成蟹相似。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仔蟹继续上溯进入江河、湖泊中生长,经过若干次蜕壳,逐步生长为幼蟹(蟹种)。

幼蟹体形渐成近方形,能爬行和游泳,开始掘洞穴居。幼蟹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及其碎屑为食,也能取食水生动物腐烂尸体和依靠螯足捕捉多种小型水生动物。五、河蟹的蜕壳与生长1.河蟹蜕壳的特点

河蟹通过蜕壳而生长,幼体期间每蜕1次壳,身体可增大1/2;以后随着个体增大,每蜕1次壳,头胸甲增长1/6~1/4。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受水质、水温、饵料等环境因子的制约;饵料丰富,则蟹的蜕壳次数多,生长迅速;环境条件不良(如咸水、高温),则停止蜕壳,生长缓慢。河蟹蜕壳有以下几个特点。(1)河蟹蜕壳要求浅水、弱光、安静和水质清新的环境。河蟹通常在水面下5~10厘米处蜕壳。河蟹总选择在夜间,并喜欢在水生植物的隐蔽下蜕壳,通常在半夜至早晨8时,黎明是高峰期。(2)蜕壳前河蟹体色深,蟹壳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腹甲水锈多,步足硬;蜕壳后的河蟹体色淡,腹甲白,无水锈,步足软。(3)河蟹在蜕壳时以及蜕壳完成前不摄食。(4)河蟹必须在水中蜕壳。河蟹在蜕壳前后,体内开始吸收大量水分,因而蜕壳后,其体重明显增加。随着河蟹肌肉组织的生长,体内含水量逐步下降。直到原来的外骨骼无法容纳肌肉组织的生长,其头胸甲后缘左右2块囊状三角膜吸水膨胀,使头胸甲后缘甲壳裂开并撬起。随着旧壳与新甲壳之间缝隙增大,体内开始大量吸收水分,其皮肤褶皱逐步舒展,冲破原有旧壳,完成蜕壳过程。因此,河蟹蜕壳后,体长、体宽和体重均明显增大。(5)河蟹蜕壳前后的增重倍数与营养、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增长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主要与其营养水平有关。在营养、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种群蜕壳时间明显延长,而且每次蜕壳后的增重比率低,仅比原来增加20%~30%。在营养、环境条件好的情况下,种群蜕壳时间同步性好,而且每次蜕壳后的增重比率高,比原来增加100%左右。

据长江流域河蟹养殖主产地调查,营养条件对河蟹的生长蜕壳影响显著(表1-5)。表1-5 不同营养条件下成蟹阶段蜕壳前后体重比较(长江流域)(6)河蟹能否顺利蜕壳与蜕壳素密切有关。河蟹蜕壳时,除了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钙和磷)外,蜕壳素起重要作用。蜕壳素是类固醇激素,又称蜕皮激素。没有蜕壳素的参与,河蟹不能完成蜕壳过程,也就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会造成蜕壳不遂而死亡。(7)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水温过高、营养不良或不全面、水质条件差、盐度高等),河蟹发育阶段加速,就减少蜕壳次数,直接至成熟时蜕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如养殖环境条件差,无论在北方和南方均会产生性早熟蟹。(8)河蟹蜕壳后,身体软弱无力,称为软壳蟹。软壳蟹极易受同类或其他敌害生物的侵袭。因此,河蟹每次蜕壳后,是其生命过程中最脆弱的时刻。在这段时间,河蟹抵御敌害和回避不良环境的能力明显下降。人工养殖时,促进河蟹同步蜕壳和保护软壳蟹,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2.河蟹一生的蜕壳次数

在正常情况下,长江流域的中华绒螯蟹一生大约蜕壳20次。其中幼体阶段5次,仔蟹(豆蟹)阶段5次,蟹种(扣蟹)阶段5次,成蟹阶段5次。身体的增大、形态的改变和断肢的再生均与蜕壳有关,在中华绒螯蟹生活史中,蜕壳贯穿于整个生命活动中。(1)河蟹溞状幼体经5次蜕皮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再蜕1次壳变态为Ⅰ期仔蟹。(2)河蟹的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进入生殖蜕壳,此次蜕壳是河蟹一生最后一次蜕壳。(3)河蟹生殖蜕壳的年龄与营养、水温、水质有密切关系。在长江流域,第一年,当生活环境不利于生长,则河蟹生殖蜕壳提前,形成小绿蟹。第二年,如生长阶段营养过剩,则比正常河蟹提前进入生殖蜕壳,其商品规格小。在长江流域,如营养条件差,河蟹会延长到第三年成熟。在成蟹阶段,如果夏季高温时间长,河蟹仅蜕4次壳,就开始生殖洄游。在北方高寒地区,河蟹生殖蜕壳则推迟至第三年秋季,少数河蟹要到第四年。(4)成蟹阶段,在当地自然生长条件下,北方辽河水系的河蟹要比南方长江流域少蜕1次壳。如将辽蟹种移到长江流域生长,则它们仍然少蜕1次壳即达性成熟。(5)及时了解河蟹的生长发育(蜕壳)阶段,以加强饲养管理的针对性,根据蜕壳次数,投喂相应的配合饲料和技术管理措施。现将2龄河蟹(养成阶段)每次蜕壳的形态特征介绍如下。

①雄蟹判别 主要观察螯足趾节(末节)腹面绒毛多少和分布区域。雄性蟹种其螯足趾节腹面无绒毛;蜕壳后,其绒毛由内侧生出,逐渐向外侧生长,然后内外侧绒毛愈合,并逐渐向背面发展,并与背面绒毛连成一体(表1-6)。

②雌蟹判别 主要观察脐的形状和大小。雌性蟹种脐部宽度小,仅覆盖一小部分胸节;蜕壳后,其宽度与长度逐步扩大,最后覆盖整个胸节。生长上可测定蟹脐倒数第三节的宽度与左右胸节宽度(第二步足与第三步足交界处)之比的差别(表1-6)。表1-6 成蟹阶段不同蜕壳次数的形态特征(长江流域)3.河蟹安全度蜕壳期注意事项

河蟹的增大、增重、断肢再生都是在蜕壳后实现的。每次蜕壳(最初1小时左右完全丧失抵御敌害和不良环境的能力)都是河蟹生存的难关。要使河蟹安度蜕壳关,人工养殖必须抓好以下三点。(1)适时调整饵料组成。每次蜕壳前1周,应将人工饲料中的动物性饵料比例提高到50%左右,在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磷酸二氢钙和蜕壳素,以满足河蟹蜕壳的营养需要,促进河蟹顺利蜕壳。(2)创造适宜的蜕壳场所。河蟹蜕壳时要求浅水(水深10~20厘米)、弱光、水质清新。养殖过程中,当发现有少数河蟹开始蜕壳时,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和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兑水全池泼洒,既能净化水质,又能增加水中钙、磷含量。(3)在河蟹蜕壳的浅水区准备足量的新鲜水草(最好人工移植或种植),以利河蟹蜕壳时附着、隐蔽、无外界干扰,避免河蟹蜕壳不遂而死亡。除蟹池选址时要避开嘈杂地段外,蜕壳期要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换水),投饵位点应避开浅水蜕壳区。如发现软壳蟹,可将其放在水盆中暂养数小时,待蟹壳变硬、能自由爬行后,再放回原地。第二章 河蟹养殖的环境条件

河蟹营底栖生活,穴居有时要上岸活动,并且喜欢安静、清洁、溶解氧充足、水草丰富的环境。第一节 养殖基地选址一、选址要求

河蟹养殖基地适合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建设,水源充足、气候温暖的地方更加适宜。养殖基地周边3千米以内无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距高速公路等干线公路1千米以上,靠近水源,用电方便,交通便利,能防洪防涝,地势相对平坦。可按照自己的投资规模和场地许可确定适当的养殖面积,一般小型养殖基地建设规模在100亩以内,中型养殖基地在100~1000亩,大型养殖基地在1000亩以上。养殖场地的环境应符合NY/T 5361—2016的要求。

河蟹养殖池塘以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为宜,长宽比为2∶1或4∶1。蟹池面积无具体要求,但为了便于管理,一般以10~30亩的面积为佳。二、水源环境要求1.水质要求

水是养殖河蟹的首要条件,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发育,决定了养殖的成功与否。一般的江河、湖泊、湿地、水库、山泉、地下水及沟渠水等均可用作为河蟹养殖用水,以江河、湖泊、湿地、水库作为水源为好。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选择养殖水源水量充沛、旱季能储水抗旱、雨季能防洪抗涝的养殖池开展养殖。杜绝使用工农业污水、情况不明的生活废水进行养殖。在建池养蟹前要详细考察水源质量,必须从物理、生物、化学三个方面来考虑,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用水水源必须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的要求。以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水草资源丰富的环境为最佳。池塘养殖用水要按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执行。有害物质限量见表2-1。表2-1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2.水质审定

对水源的水质审定要慎重,不能草率从事,野外的初步观测以有天然鱼类生长为原则,准确判断水质,应取水样送实验室测定各种指标。检验标准如表2-1。(1)水的酸碱度 pH值为6.0~9.0,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好。(2)溶解氧 是鱼类生存、生长的必要条件,溶解氧的含量在4毫克/升以上。(3)二氧化碳 适宜的含量在20~30毫克/升。(4)沼气和硫化氢 是危害鱼类生长的气体,在缺氧的条件下产生,一般在水中不允许存在。(5)化学物质 油类、硫化物、氰化物、酚类、农药及各类重金属对鱼类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危害,能造成大量鱼类死亡,应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参考我国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超过一定标准的,该水源的水不能使用。三、土质要求

土质直接影响到养蟹池的保水和保肥性能,因此在建设时对土质有一定要求。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土壤的分类和性质,供选择场址时参考。

黏质土壤保水性能好,不易漏水,水中的营养物质不易渗漏损失,有利于水体生物的生长、繁殖。但黏质土壤的池塘容易板结,透气性不足,养殖废物的降解速度较慢。沙质土壤透气性好,但容易渗水,保水性能较差,常出现池壁崩塌现象,池塘保肥效果较差,池水容易清瘦,池塘生物量较少。池土以保水、保肥、通气性良好、有机质容易分解的土质最佳。因此最适合建设蟹池的土质是壤土,其次是黏土,沙土最差。

土壤土质最简单的检测方法为抓一把挖出的新土,用力捏紧后摔向地面,着地后能大部分散开的是壤土;成团存在基本不能散开的是黏土;完全散开,几乎不成团的为沙土。壤土直接建池即可使用,而黏土和沙土均不宜直接建池使用,需要进行改造方能用于养殖。

综上所述,影响河蟹养殖基地建设的因素很多,在一个地方全部满足所有因素的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实际上大部分地方往往具备了一些因素而不具备另外一些因素,因此只要建场的主要条件(如水源、水质、土质)基本符合要求,其他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或加以改造,以适应建场的需要。第二节 蟹池建设一、蟹种培育池

蟹种培育池常见的为水泥池、土池、网箱培育池三种。1.水泥池

建池地点要求底质较硬、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形2状以圆形和椭圆形为宜。池的面积以20~30米为宜。采用一端进水、一端排水,或者采用上面淋水、下面溢水的方式排注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上建简易棚,防止雨水的冲击。2.土池

选址要求与水泥池相似,且要求池的地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不漏水,有完善的防逃设施。面积3亩左右,埂顶部的宽度在1米以上,坡比在1∶2以上。3.网箱培育池

要求网箱用聚乙烯网布缝制而成,对网箱的规格一般无严格的要求,可根据实际养殖情况定制。网目一般选择0.5~1.5毫米,以确保蟹苗不能逃逸。二、成蟹养殖池1.环沟型养殖池塘

四周挖沟筑堤,中间开沟的蟹池(图2-1)。环绕池塘一周,有防逃网栏,网栏大多采用40~80目的聚乙烯网或厚质塑料片或石棉瓦等材料,用木桩固定,木桩土下埋置深度约30厘米,木桩土上高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图2-1 环沟型河蟹养殖池塘正面图1—中央平台;2—中央沟;3—池边斜坡;4—出水管;5—大环沟;6—进水管

池的面积一般为10亩以上,边沟开挖的宽度为4~6米、深度在0.8~1.3米,形成环绕池塘四周的大环沟。池塘中央为中央平台,平台距离池底80厘米高,平台上有宽1~2米、深0.4~0.6米的纵横沟槽和池塘四周的大环沟相通。沟内深水区面积占1/3,沟上浅水区面积占2/3,以利于水草的生长和河蟹的活动、摄食以及栖息分布。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在池塘对角,进水口处用40目网做成的过滤袋过滤大型生物。出水口处用直径为110毫米的排水管通到池外排水沟,池塘内侧的排水管口用漏水网罩罩住,排水管外侧用弯头向上,插上一根控水管用于控制水位,控水管可以用各种长度的水管来控制池内不同深度的水位。2.平底型养殖池塘

池中间为深水区,四周为浅水区的蟹池(图2-2)。池的面积以5~20亩为宜,开挖池内部的土壤,沿四周筑埂,池塘的坡比在1∶(2~3),池埂宽1.5~2米,池底平整。中间深水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池深1.5~2米,四周浅水区面积约占1/3。池塘四周采用相同的材料建成防逃网栏,同时要完善相应的进排水口,在进水口加装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图2-2 平底型河蟹养殖池塘示意图1—水面;2—池坡;3—防逃网第三节 养殖准备一、进水系统

池塘的进水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进水,通过水位差或用水泵直接向池塘内加水的进水方式称为直接进水,一般适合在池塘接近水源且水源条件较好的情况。采用这种方式进水,要在进水口设置相应的拦网设施,防止敌害生物的进入。另一种是间接进水,采用水泵将水引入蓄水池,经过蓄水池的沉淀、过滤、曝气、增氧或消毒后再进入池塘。采用这种方式进水的水质相对较好,溶解氧充足,野杂鱼以及其他有害生物基本除净,且病原大大减少。因此,这种进水方式在蟹苗繁育中应用较广。1.水泵

生产上常用的水泵有潜水泵、离心泵和混流水泵三种类型。潜水泵的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搬动方便,加上该水泵的机型较多,目前生产上最为常用。离心泵的水泵扬程高,一般达10米以上,而混流泵扬程一般在5米以内,但相同功率出水量比离心泵大。相对于潜水泵来说,离心泵和混流泵的安装和搬运较困难,通常要将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当然,养殖户在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水泵。2.蓄水池

蓄水池常用石块、砖或混凝土砌成,长方形、多角形或圆形,容积要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确定。目前大多采用二级蓄水,前一级主要是沉淀泥沙与清除较大的杂物,对大型浮游生物以及野杂鱼类等进行粗过滤,过滤用筛绢网目为20目左右。二级蓄水池主要是增氧和对小型浮游动物进行再过滤,过滤网目一般为40目左右。

池塘的进水渠分明沟和暗管两种类型。明沟多采用水泥槽、水泥管,也可采用水泥板或石板护坡结构。暗管多采用PVC管或水泥管。二、排水系统

池塘排水是池塘清整、池水交换和收获捕捞等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工作。如果池塘所在地地势较高,可以在池底最深处设排水口,将池水经过排水管进入排水沟进而直接排入外河。排水管通常采用PVC管和水泥管。排水口要用网片扎紧,以防虾类逃逸。排水管通入排水沟。排水沟一般为梯形或方形,沟宽为1~2米。排水沟底应低于池塘底部。如池塘地势较低,没有自流排水能力,生产上可用潜水泵进行排水。

为了防止夏天雨季冲毁堤埂,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开设一个溢水口。在排水管和溢水口处都要采用双层密网过滤,防止河蟹趁机逃走。要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以防排水系统堵塞或破损而影响正常的排水。三、增氧系统

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与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与养殖效益的高低。当水体中溶解氧低于一定水平时,需要通过机械或化学等方法来补充养殖水平中的溶解氧含量,一般情况下使用增氧设备装置来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增氧机械装置是通过能量的转化,促进养殖水体对流交换速度,将空气中的“氧”迅速溶入到养殖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进一步改善水质条件,提高养殖对象的活力和放养密度,提高单位养殖面积产量,达到养殖增收、增效节能的目的。因此,增氧机械设备装置是发展河蟹无公害生产的重要装备之一。

目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增氧机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和底部微孔曝气增氧装置5大类型。1.传统的增氧方式

传统的增氧机械装置一般是通过安装在水面上、下的叶轮转动,对水体进行剧烈搅动、提升,产生水跃和负压吸气等联合作用,增加和更新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水体中。如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螺旋桨式增氧机,这些设备的增氧能力有限,具有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对底层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养殖户在选择增氧机时,要参考设备的相关参数,安装匹配的增氧机。增氧能力和负荷面积可参照表2-2的有关参数进行选用。表2-2 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与负荷面积2.新兴的增氧方式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水产养殖新兴起的一种新型水体立体曝气增氧技术。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增氧方式,变一点增氧为全面增氧、上层增氧为底层增氧、动态增氧为静态增氧,以优化养殖塘口的生态环境。

河蟹是底栖动物,如何有效增加养殖池塘底层的溶解氧,对改善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促进养殖河蟹的蜕壳、生长尤其重要。微孔增氧技术在特种养殖或水层较深的情况下,对池塘中底部的下层水体溶解氧增氧效果明显,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和养分在整个水体中能够充分均匀地分布,有效地解决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池内水体增氧不均匀、不充分的难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在河蟹养殖中的使用,使河蟹池塘养殖产量、规格、品质取得突破性进展。

微孔增氧技术正逐渐地被大多数水产养殖户所接受,近些年来以微孔曝气为主要方式的底充式增氧,逐渐成为国内池塘养殖尤其是河蟹养殖中推广使用的主要增氧方式之一。(1)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优点 微孔曝气增氧是利用三叶罗茨鼓风机将空气经加压后通过管道送入池塘中的微孔曝气管(器),通过微孔曝气管(器)将空气分散成微小气泡,释放到水体中,使气泡中的氧通过与水的接触转移到水中,以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超微细孔曝气管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在0.1毫米以下,微气泡上浮速度低,接触水体时间长,氧气传递效率高,增氧效果好,能实现整个池塘均匀增氧[图2-3(a)],增氧效果好。

②利用底层增氧管对水体充氧,不会把水体搅浑,不会伤及虾苗、蟹苗,养殖对象的成活率提高。

③底部微孔曝气增氧技术对池塘水深没有要求,而叶轮式增氧机一般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每亩配置功率要比一般增氧设备低,更加节省能耗。

④设备配套成本较低,该系统的主要设备——鼓风机设置在陆地,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⑤安全性好,底部微孔曝气增氧装置主机设在陆地,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增氧管设在池塘底部,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增氧系统的袭击,确保了恶劣天气下养殖品种的正常生活。(2)微孔曝气增氧结构 微孔曝气增氧设备由主机、主管道和充气管道等部分组成,有固定式、浮动式,有条状形、盘形等。

①主机 一般选择三叶罗茨鼓风机,它具有寿命长、送风压力高、稳定性好、运行可靠等特点。功率的大小依水面面积而定。一般一台3千瓦的主机可以供应15~20亩的池塘,一台5.5千瓦的主机可供应30~40亩的池塘。

②主管道 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镀锌管;另一种是PVC管。多数养殖户采用镀锌管和PVC管交替使用,这样既安全,又能节省成本。

③充气管道 主要有三种,分别是PVC管、铝塑管和微孔气管,其中以PVC管和微孔管为主。(3)微孔曝气增氧管道安装

①鼓风机出气口处安装储气包或排气阀,充气可采用集中供气或分池充气的方法,单池或多池并联的形式。

②主管道埋于池埂泥土中,主管道与充气管有阀门控制,便于调节气量。

③充气管安装,在池塘中安装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微孔管离池底10厘米,用竹竿或木桩固定。水深1.5米以上精养塘每亩需40~70米长的微孔管。(4)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安装方式

①长条式 长条式增氧系统是用较长(一般是5~50米)的微孔增氧管布设在池塘底层,固定并连接到输气的塑料软支管上,支管再连接主管。

②圆盘式 圆盘曝气器[图2-3(b)],其制作方法是用金属或塑料先制成圆形框架,圆盘直径1~1.5米,微孔管长一般是15~30米,把微孔管盘绕固定在框架内,进气管口留在圆盘中间,与支管连接进气,终端口封死,用支架和绳子安放底层水中。图2-3 微孔曝气效果

③点式 实为微型圆盘曝气器,其圆盘直径为20~30厘米。(5)微孔曝气增氧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微孔管曝气器不能露在水面上,也不能靠近底泥。

②要正确调整系统供气压力,确保最佳增氧效果,气泡以细密、数量多为佳,目测水面溢出气泡直径应小于1毫米为佳。

③通气总管、支管和阀门布置位置需合理,不要影响夜间巡塘人员的行走安全。

④定时采用水质分析仪检测水质(如溶解氧状况),并做好记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⑤要勤巡塘检查,如发现增氧设施运转有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修。

⑥停机较长时间,如果再开机时发现压力表异常,应检查微孔增氧管是否因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可将曝气管(盘)捞起暴晒一天,拍打抖落附着物,或用20%的洗衣粉浸泡1小时后清洗干净,晾干再用,以确保曝气管能正常运行。

⑦当机器长时间运行,须进行观察和维护,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四、投饵系统

投饵喂料是河蟹养殖中任务繁重而又关键的一项工作,饲料成本占到整个投资成本的50%以上,投饵喂料技术是否合理,是影响水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河蟹不能进行大范围运动,只能在附近区域觅食,因此,投饲时,饵料要均匀投放在整个池塘水面,饵料密度过大,往往会造成饲料的局部浪费,同时残余饲料也会恶化养殖水域环境;而饵料密度过小,会影响到河蟹的摄食量,容易造成河蟹因抢食、争斗而受伤,继而引发疾病,导致河蟹死亡。1.投饵方式

目前,我国河蟹养殖投饵喂料常用的方式分为以下3种。(1)人工投喂 采用人工撑船进行投饵喂料,一人撑船,一人投饵,工作人员将饵料以扇形一把一把地撒入水中,能清楚地看到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投喂全凭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方法简便,使用灵活,节约能源。(2)机械投喂 采用投饵机进行投饵喂料,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定时定量投饵,能够节约劳动力,但其缺点是往往只能固定在同一地点进行投饵,饵料分布在岸边很小的水域内,其他水域尤其是养殖的中间水域无法覆盖,不能保证投饵的均匀度。(3)动态投喂 通过小型船载投饵机喂料,将投饵机安装在船上,通过船载投饵机进行移动投喂,使得饵料投喂覆盖面更为广泛,同时机械化操作也相对节约劳力。也可采用塑料编织袋或密眼网片制成投喂食台,便于日常饵料的投放与残余饲料的及时清理。2.投喂要求

要求定点投喂,主要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科学投喂应注意以下几点:动植物性饵料要搭配合理,一般动物性饵料占60%,植物性饵料占40%。春秋季节一般以动物性饵料投喂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夏季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即遵循“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河蟹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饵料投喂要以傍晚或夜间为主、白天的投喂为辅,一般傍晚或夜间的投饵量应占全天饵料量的70%左右。熟食投喂为佳,投喂的各种原料要进行充分浸泡、煮熟,熟食投喂有利于河蟹的消化吸收。如实施鱼蟹混养模式的,应先喂鱼,后喂蟹,鱼料投入深水区,蟹料投入浅水区,以防鱼蟹争食。

在投喂过程中,应定期添加适量的蜕壳素,一方面可促进河蟹在生长期内多蜕壳,从而增大上市河蟹的规格,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河蟹的同步蜕壳,减少因蜕壳不同步而造成的互相残杀,提高成活率。投喂的饵料要新鲜、适口,不能投喂霉变腐烂的饵料,投喂后要及时清除多余的残留饵料,以免污染养殖水体的水质。平时可定期用3%食盐水浸泡饲料,每次30~40分钟,消毒杀菌。河蟹易发病的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鳃病灵、板蓝根、土霉素等药物,防止河蟹烂鳃病、烂肢病、腐壳病等疾病的发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