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曹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10:11:30

点击下载

作者:陈禹安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试读:

前言

《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但三国的历史却淹没在这部文学作品中。田间地头,寻常巷陌,三国故事都以历史的面貌流布,甚至还影响到后世文人学者的历史观。从这个意义上说,陈禹安先生以吴郡绿荫堂藏版《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为蓝本,创作的《心理三国三部曲》,可谓开了心理说史的先河。

其实不需要纠结于这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真实,因为这套书的夺目之处,在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品说人物。当然,也不必纠结于这套丛书所采用蓝本的版本问题,不管是全本三国,还是现如今流行的毛氏父子改后的三国,它只是用来承载作者所传播的心理学规律而已。

心理学规律在英雄人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晰。《心理三国三部曲》(包括《心理关羽》、《心理诸葛》、《心理曹操》),分别选取的三个人物,身处乱世,英雄了得,且个性鲜明,正好契合了人们对不同类型英雄的想象。

是人,总有一种英雄情结。男人,希望自己成为英雄;女人,希望自己成就英雄。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人们更多的是对自己心灵的投射,以及对现实的观照。

人的心理,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大多数人,不管读文学还是读历史,都会置身其中,读出自己的影子来,想象自己是书中人物,想象自己将如何应对彼时彼境。所以,三个人物的历史真实如何已经很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管关羽是否骄傲尊大,我们自己的个性中总有骄傲尊大的成分,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骄傲尊大的人,具有相同个性的人,行为处事、心理轨迹会惊人地一致。曹操多疑,我们也常怀疑;周瑜善妒,我们也常嫉妒。因此,足智多谋的诸葛、雄心勃勃的刘备、疾恶如仇的张飞乃至忠厚老实的鲁肃……他们的所作所为,常常“于我心有戚戚焉”。

所有的历史都是现实,所有的文学都来源于生活。即使是小说,也自当是一种的的确确的存在。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我们会得到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也好,现实也罢,快乐的感觉总是稍纵即逝,挥之不去的却会是职业伤痛、情感伤痛。回望这些伤痛的成因,往往有一定的心理轨迹可循。

陈禹安先生这几部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教会我们探究心理规律。了解了这些规律,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至少会豁达许多、宽容许多、甚或在生活的弯路上少走许多。“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为文如此,读书亦如此。我编辑出版这套丛书,大抵也是因此。希望读者能读出更多的生活感悟来。

三国鼎立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军事斗争,气势壮阔;三国外交,纵横捭阖。因此,演说三分,有说不完的故事。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业绩昭著,许多三国人物,家喻户晓,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曹操,曹操就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熟语,可见三国故事影响之深。

由于三国鼎立,人谋规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国时期,人物关系复杂,他们在大动乱的血雨腥风中拼搏生存,增长了智慧才干;各色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读三国,听三国,都给人以许多教益,这就是三国故事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人们从各个角度重读三国,更增添了三国故事的活力。《心理三国三部曲》是陈禹安先生最近推出的,以心理学角度品读三国的著作,包括《心理关羽》、《心理诸葛》、《心理曹操》。作者选取了三国人物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通过心理描写,遥情想象,解读三位人物的人生,解读三国,别开生面,览卷批阅,令人耳目一新。

但置疑问难,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最切要的有两个问题必须回答。第一,以今人的心理去猜度两千年前古人的心理,种种描绘可靠吗?直白地说,能用心理的分析去研究历史吗?第二,作者所选三人,关羽、诸葛亮、曹操,能构成《心理三国三部曲》吗?也就是说,这三个人能够代表三国吗?我以一个普通读者的体会,试着回应这两个问题。

心理学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社会科学,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历史,其实在今人的许多论著中已有部分的运用。

科学的发展,是人们智慧的积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解读历史遗存的密码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科学的。例如用碳14去测定历史文物的年代,就是考古学常用的一种手段。现代数学、统计学的发展,运用数量统计研究历史,已是公认的历史研究先进的方法之一。这讲的是有意识的方法运用。无方法意识的直观感觉,心理分析,古已有之。例如司马迁写《史记》,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写卓文君偷听司马相如弹琴,“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这两句就是心理描写。作者用了“悦”、“好”、“恐”三个字把卓文君的喜、爱、愁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清三言两拍小说,中国四大长篇小说,《水浒》、《三国》、《红楼》、《西游》心理描写无处不在。然而集中地,从头至尾,洋洋数十万言,全景式展开的心理分析,《心理三国三部曲》确实是一个首创。陈禹安先生做了这一个工作,他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取得了成功,可喜可贺。也就是说,运用心理分析,解读人物,演说三国,在方法上是没有疑义的。陈禹安先生的首创精神,不仅开拓了演说三国的新领域,而且开启了引领后继者的作用,值得肯定。

当然,古人与今人,时移势异,今人的遥情想象,未必就是古人原来的意图,历史真相未必就是如此,读者不能钻牛角。

历史研究,有多种方法,有多种价值。历史的考证,目的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探求历史之真,吸取经验教训,这是历史的借鉴价值。演说历史故事,添油加醋,娱乐生活,这是历史的欣赏价值。借旧瓶装新酒,对历史再创作,以古喻今,抒写作者现实的人生感悟,这是历史的现代价值。陈禹安先生对心理学有深厚的造诣,对现代社会有通透的认识,对现实人生有独到的感悟,所写《心理三国三部曲》更多的是在解读当代社会,是在给予读者增益智慧,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创作的主题思想,它集中地体现在每一则故事之后的“心理感悟”中。例如《心理关羽》中“想成就大事的人,善于让别人承诺比自己善于承诺更重要。”《心理诸葛》“世界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你所期望看到的存在。”《心理曹操》“索取,有时候比发誓更能取信于人。”条条都是作者抽象出来的人生哲理箴言。如果读者认同我的这一体会,那么《心理三国三部曲》最大的价值,重点不是放在借鉴历史经验上,而是借题创作,挖掘历史的现代价值。作者的这一匠心运筹,打破了古今时空的距离,解读的历史人物贴近了现实生活,仿佛关羽、诸葛亮、曹操就在我们的身边。加之作者流畅的语言,新颖的版式,可以预期《心理三国三部曲》的出版,将会赢得广大的受众。

三国鼎立的主线是魏吴对峙,蜀国偏安一隅,又最先灭亡,蜀汉君臣对历史的贡献最小。但蜀国治理最好,又是继汉正统,所以在演说三分故事中,蜀汉对峙成了主线,吴国成了偏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第一主角,描写诸葛亮的篇幅最大。由于诸葛亮是三分天下的规划者,他成了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影响超过了曹操,更压过了刘备。成都武侯祠,原本是刘备的陵寝,诸葛亮反客为主,民间只知有武侯祠,而不知有刘备墓。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他在民间的影响更超过了诸葛亮,还走向了世界。东南亚和欧美国家都有关公庙。关羽身后被历代帝王十次加封,乾隆三十二年更是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的关圣大帝。论历史贡献,三国的奠基者曹操、孙权、刘备三人贡献最大,所建三国的疆域大小,排列三人的名次,不应有争议。但是在民间的影响却是关羽、诸葛亮、曹操三人为一甲,关羽影响最大,诸葛亮次之,曹操只能在第三位。陈禹安先生创作的《心理三国三部曲》选择关羽、诸葛亮、曹操三位,及其排序,应是基于民间影响,是十分得体的。

我爱好三国历史,做过一些研究,写了几本书,但都没有跳出传统的研究方法,只是运用文献解读历史,缺少运用新方法开拓创造的精神,新进的作者值得我向他们学习。第1章 索取的艺术“杀,还是不杀?”

董卓已经在床上转过身来,曹操必须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做出决定!

曹操之所以要面对这个惊心动魄的抉择,是因为他和司徒王允之间的一个约定。这个约定的达成,归因于曹操的年轻气盛,也归因于王允的老谋深算。

前一天晚上,王允在自己家里举办了一次生日宴会。他邀请一班旧臣故交,到自己府上宴聚。掌灯时分,公卿皆至。来的都是汉室旧臣,王允不由心中暗喜。王允一高兴,举着酒杯就哭了出来。

这王允莫不是有病吧?你要过生日,大家很给面子,都来捧场,你好端端的哭什么啊?

哭笑歌叹是屡试不爽的注意力吸引策略。王允一哭,大家都慌了,惊问其故。

王允并不是为自己而哭,而是为汉室江山而哭。这一天其实也不是王允的生日,这不过是王允假托的一个借口,他聚拢这帮汉室旧臣是为了商量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如何除掉董卓!

原来,董卓自借何进之命入京以来,凭借武力,独霸朝廷,倒行逆施,强行废了少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听人密报,得知刘辩心怀怨恨,就下手鸩杀刘辩及其母后、爱妃。此后,董卓更是肆无忌惮,每每入宫,夜宿龙床,奸淫宫女。

汉室忠臣们夙夜忧叹,愤懑不已,急欲除之而后快,但一时却无计可施。司徒王允不愿坐以待毙,就假托自己过生日,找来一帮可靠的人商议大事。

王允找来的这帮人,按照他内心的标准,都属于汉室旧臣。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列祖列宗既然已经为汉朝效忠多年,当然是会站在反对董卓的立场上的。王允的这个判断生动地表明了人类认知机制中,根深蒂固的类别化冲动。

人们喜欢将不同的人归结为不同的群体。“我们”和“他们”当然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价值观、行为方式,还是对事物的偏好,都是如此。我们信任自己的群体,而排斥自己以外的群体。

王允所持的判断标准就是一个“旧”字。这个“旧”是和“新”相对的。所谓的“旧”,就是在董卓把持朝政之前就已经为汉室效力,并且还可以追溯到列祖列宗的群体。而所谓的“新”,则是指董卓来了之后,为董卓效力的群体。

幸亏王允使用的是“旧即是忠”的标准,否则,我们的主人公曹操就会被拒之门外了。因为董卓得势之后,曹操和他走得很近,而且因其精明强干而深得董卓信任。而按照“旧”的标准,曹操的先祖曹参是汉室的开国功臣,整个曹氏家族前后已经“食汉禄四百余年”。这样的旧臣,当然就是忠臣了。

王允借着这一阵大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天哪里是老夫的生日?我不过是担心董贼生疑,才借这个由头,和大家聚会。我哭,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汉室四百余年的天下。如今董卓气焰冲天,无人可敌,我们都是朝不保夕啊。”

王允的这番话触到了这帮汉室旧臣的痛处,但这帮人大多年老庸碌,除了一颗红心,确实也没做好除贼的准备。众人只好借酒发泄,学着王允的样儿掩面而泣。王允的这个举动实属冒险之举,他所聚集的这些人中,只要有一个人泄露了机密,王允及参与众人就将人头落地。但以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来看,人心尚古,王允的“旧”标准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那时,忠义自在人心,卖主求荣者屈指可数。所以,一旦出了个吕布,就成了万夫所指。哭并不能够解决问题,但笑能够。在一片哭声中,突然响起了一阵狂放的大笑。笑声在哭声的映衬下更显突兀,迅即让全场的哭声戛然而止。众人纷纷注目投向发笑者。

曹操,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这个早就想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年轻人,就这样,以一阵大笑作为走向一生荣耀的开场白。

曹操笑道:“满朝大臣,从夜里哭到天明,从天明哭到夜里,难道能哭死董卓吗?”

一语惊四座。

王允一看,大怒道:“你的祖宗吃汉朝的俸禄也有四百多年了,不思回报,反倒在这里说风凉话?!你是不是要去密告董贼?我们就是死了也是汉家之鬼!”

王允虽然发怒,其实内心惊惧不已,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大事要坏在这个姓曹的小子手上了。他立即想到自己的“旧”标准存在着重大缺陷。曹操虽然符合旧臣的标准,但现在他却是董卓跟前的红人。所以,王允的喝斥虽然直接宣称自己并不怕死,但内心却已经懊悔不已。王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定要想方设法摆平这小子,否则在场的汉室忠臣个个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曹操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告密。如果他要去告密,根本没有必要在此放声大笑,暴露自己。他只需冷眼旁观,伺机告退,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置王允等人于死地。

曹操内心还是忠于汉室的。他也看不惯董卓把持朝政,倒行逆施。但作为一个抱负远大、血气方刚的青年,曹操在董卓之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施展平台。他之所以与董卓交往过密,是出于政治性的目的,欲展宏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作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潜质了。政治家的抉择标准和忠臣义士的抉择标准是大不相同的。忠臣义士往往不论情势而坚持忠义的标准,但政治家却因情势而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而这样的选择,往往是以牺牲某些忠义的标准为代价的。

曹操其实本不必跳出来嘲讽挖苦这些“忠臣”,但这一片软弱无能的哭声激起了他的英雄好胜之心。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社会评价体系的影响,每个人内心也都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在曹操眼里,这群位高权重的公卿,不过是行尸走肉,只会像妇人一般啼哭。而放眼环顾,唯有他自己能够轻松解决问题。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曹操又说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话:“我不笑别的。

只是笑众大臣竟然无计可杀董卓。我虽然不才,只要略施小计,就可砍了董卓的头,悬挂在城门之外,告慰天下!”这段话真是最典型的过度自信。

曹操能够近距离接触到董卓,刺杀他是不难的。但是董卓身边甲士环绕,更有天下第一骁将吕布,勇猛无敌,寸步不离。刺杀董卓后,曹操自身必然很难幸免。所以,砍了董卓的头并悬挂于城门,实在只是曹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种想象。

但曹操的这番话还是让王允放松了那根紧绷的弦,他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找出像曹操这样的人。但王允出于对曹操新近形迹的怀疑,还是不敢完全放心。王允离席走到曹操跟前,恭敬地问道:“孟德,你有什么高见可以匡扶汉室?”虽然曹操是后辈,但如果他真能够解决董卓,兴扶汉室,对他恭敬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曹操满怀自信地说:“我之所以身事董卓,就是想找个机会干掉他。

他现在对我很看重,有事往往都和我商量。我听说司徒有一口宝刀,希望你把刀借给我,我就用这把刀去刺杀董贼。”

曹操为什么提出要借王允的宝刀?难道普通的刀就杀不了董卓?众所周知,近距离的刺杀与是不是宝刀关系并不大。一般的利刃足可要了董卓的命。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其实,曹操向王允索取宝刀,只是用来取信王允的一种手段。因为曹操敏锐地感觉到了王允对他的不信任,曹操所要做的,就是用最简单的办法洗清自己与董卓交往过密的痕迹。如果曹操不能取得王允最彻底的信任,那么他这一番豪气干云的表白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还会有性命之忧。要知道,狗急尚要跳墙,如果王允等人认定曹操将会告密,即便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恐怕也要蜂拥而上,先行杀人灭口。曹操的办法就是借宝刀。这一招,战国时期秦国的老将王翦就用得炉火纯青。

当时,王翦率秦国主力六十万大军,倾巢出动,发动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素有猜忌之心的秦王嬴政对此很不放心。当然,将倾国之兵交付给一个人,任何帝王都是不会放心的。王翦深知这一点,在率领部队离开国都咸阳不久,就让部队驻停,自己掉转马头往回走。秦王此时尚未回宫,看见王翦回来,惊问其故。王翦说:“我老了,今后替大王效力的机会不多了,所以趁着现在还能动弹的时候,向大王为子孙谋点田产。”

秦王哈哈大笑说:“大将军平定天下后,何愁没有富贵呢?”王翦说:“我是要大王现在赏赐我良田美宅。”秦王当即爽快地答应将咸阳西边的一万亩良田赏赐给他。此后,王翦在行军中又先后两次向秦王索要田舍豪宅,秦王也都一一依准。王翦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真是老糊涂了,借着领兵出征之际向秦王提前邀功请赏?其实不然,王翦之所以要不断地索取,甚至是贪婪地索取,就是要将他与秦王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转化为互惠,甚至是交换。

互惠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范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血火之仇,必以牙还牙。只有你用某种形式回报了人家的恩惠,你的内心才会觉得踏实。

王翦为秦王攻城掠地,重权在握,秦王是很不放心的,担心其拥兵自重,甚至谋反。古往今来帝王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做法就是在其功成之后,大加杀戮,以绝后患,所谓的“兔死狗烹”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王翦预先主动索取,等于提前对冲抵消了他所立之功。既然秦王已经赏赐给了他最为看重的田舍豪宅,那么秦王也就觉得不欠他什么,可以心安了。而王翦既然索要了这么多财物,当然是想在功成身退后好好享受一把的,也就不太会有什么异心了。

这就是主动索取的妙处。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王翦用赌咒发誓的办法,能换来生性多疑的秦王的信任吗?曹操的做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曹操向王允索要宝刀,尽管对行刺的结果并无影响,却也部分对冲抵消掉了曹操将要行刺的风险。这等于是王允以宝刀为互惠之物来勉励曹操的义举。这样,双方在“等价交换”之后,互信关系就牢固地建立了起来。第2章 豪气只有一瞬间

王允大喜,说:“如果你真能这么做,汉室就有救了。”曹操这才开始发誓说一定效忠汉室,万死无悔。

先索取、后发誓,这两个取信于人的步骤在这种特殊的状况下,次序是绝对不能颠倒的。曹操没有犯错,当然就取得了王允的信任。王允当即命人取出宝刀,交给曹操。

这果然是一柄宝刀,刀长尺余,上嵌七宝,锋利异常。曹操神态恭谨地将刀佩于腰间。

曹操此刻还不会想到,尽管不用宝刀也可以杀了董卓,但正是这把“宝”刀给了他一种新的选择,一种新的可能。

王允的大事有了解决方案,汉室旧臣们欣喜异常,宴饮甚欢,夜深方散。

次日,曹操早早出门,去见董卓。但到了董卓的相府,却已经比较晚了。

董卓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孟德怎么来得这么晚啊?”看来,曹操平常都是很早就到董卓的丞相府问安了。由此,这一次的迟到才会引发董卓的疑问。而董卓言辞平静,也没有任何责怪之意。仔细体味一下,这句话足以说明董卓确实是把曹操当成心腹的。

曹操说:“我的马羸弱不堪,骑行不快,所以来晚了。”

曹操迟到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胯下之马羸弱迟缓,而是曹操的“思想之马”出了问题。

当昨晚的激情消退后,天明出行的曹操开始冷静地考虑起自己的行刺之举来。

曹操之所以要行刺董卓,其目的在于要借此壮举,名扬天下,以博得更为宽广的舞台。处于过度自信状态的曹操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在行刺之后,可以全身而退,进而盛享高誉的。但其实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虽然曹操深得董卓信任,可以零距离接触到董卓。但董卓的相府里戒备森严,天下第一勇将吕布更是随侍左右(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董卓信任吕布更胜过曹操)。如果曹操刺董成功,必然很难脱身。也就是说,曹操在成为英雄的同时,也将成为烈士。

但刺董只是曹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当曹操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深深觉得自己昨晚的豪言壮语过于孟浪了一些。曹操确实看不惯董卓,但要他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来除掉董卓,曹操却觉得不划算。他希望自己这个正当盛年的大好身躯,能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建立更大的功业。一句话,曹操并不想死。但此时的曹操还有退路吗?

箭在弦上,不容不发。曹操骑着马上了路,但思想上的狐疑直接影响了骑行的速度。

曹操该何去何从呢?

第一个选择是立即以宝刀为证,向董卓告发王允唆使自己前来行刺,这样自身可保无虞,而且会更得董卓信任。但是,王允等人必将身首异处,株连三族,而曹操本人也将为万夫所指。曹操不能选择这条路。第二个选择则是按原定计划行事,用宝刀刺死董卓,并以烈士的身份名垂青史。

一般人的考虑也就是这两个方向,但曹操却费尽心机想出了第三个备用方案。因为他手中所拥有的是一把“宝”刀,正是奇货可居的一种稀缺资源。

董卓听曹操如此说,立即说:“西凉刚刚送来一批良马。吾儿吕布,你亲自去选一匹好马给孟德吧。”董卓对曹操的关爱与贴心可见一斑。

吕布急忙小步跑出,前去办理。

曹操大喜,心想:“董贼合该毙命了!”这确实是一个行刺的良机。吕布一走开,曹操只要拔刀相向,董卓猝不及防,肯定是一刀毙命,而曹操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可以逃离。

曹操正要拔刀,却又担心董卓力大无穷,不敢下手。其实董卓外强中干,沉溺于酒色,早已虚弱不堪。但董卓的积威颇深,气势迫人,曹操心里还是胆怯的。

真正能够杀人的不是什么宝刀,而是心灵之刀。曹操内心的犹豫让他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董卓身体胖大,稍坐了一会儿,就侧在床上,后背冲外卧倒了。

这个动作更是表明了董卓对曹操的深信不疑。如果不是把曹操当成亲信,董卓是不会这么随便在人前卧倒的,更不会毫无戒心地将后背暴露无遗。

上天再次给了曹操一个行刺的好机会!曹操这一次没有犹豫(真的没有犹豫吗),立即拔刀在手!但还没等他挥刀相向,董卓已经从床上的穿衣镜中看到了他的这个动作,急忙回身喝道:“孟德,你想干吗?!”

对曹操来说,董卓这一喝的威力,简直可以和日后当阳桥上张飞那一喝相媲美。曹操眼睛余光看到吕布已经牵着马走到了门口,当即倒转刀柄,跪在地上说:“我有宝刀一把,特地献给恩相!”

很多人以为,这是曹操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办法。其实不然,董卓喜怒无常、行事暴虐,素有积威,众人均畏之如虎。在王允面前,曹操豪气干云,将刺杀董卓说得易如反掌,但到了董卓面前,曹操却屡屡迟疑,不敢行刺,刚才董卓这一喝,更是让曹操心胆俱裂,怎么可能急中生智,想出这么一招来?这个做法正是曹操一路上苦思冥想的第三个备选方案,而这个方法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就是这是一把“宝”刀!宝刀!曹操是不会辜负这个稀缺资源的。当然,如果曹操缺乏这种高妙的资源辨识及运用能力,他今天也不可能顺利脱险,更不能在日后雄霸天下了。

董卓是个行伍老将,刀的好坏,他是识得的,如果这只是一把普通的刀,他一眼就可以识破曹操的谎言。但这的确是一把宝刀,董卓接过,因着对曹操的信任惯性,也就没有起疑心。董卓把玩一番,笑着收纳了。曹操当即解下刀鞘,一并献给董卓。

吕布进来,招呼曹操去看他挑来的良马。曹操对董卓拜谢道:“待我去试骑一下!”这倒是曹操的急中生智,因为董卓赐马,并不在曹操事先的盘算之中。

董卓当即吩咐下人给马配上鞍辔。曹操强自镇静,牵马走出相府,连家也不敢回,快马加鞭,急往东南驰去。

曹操这一去,可以说既辜负了王允,也辜负了董卓。这是一次典型的临阵退缩,曹操保留住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许可以谴责曹操临阵退缩,没有为国家大义而献身。但对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尽管我们不赞成曹操这样的行为,但也应该对此保持理解。英国著名的哲人培根曾经说过:“人不能像蜜蜂一样,把对敌人的报复付诸愤怒的一蜇。”如果曹操能够跨越时空,预先闻知这句话,一定会拿来为自己辩护。而曹操此时还没有想到,尽管行刺并未成功,但这一行为已经为他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再说吕布,早在窗外就看见了曹操拔刀、献刀的怪异之举,心中生疑。但曹操也是董卓眼前的红人,董卓对他深信不疑,所以当着曹操的面,吕布没有多说什么。等曹操一走,吕布就对董卓说:“父亲,刚才我看曹操有行刺之状。等到被您喝破,这才托言献刀。”

董卓经他一提醒,觉得很有道理。但想起自己一直对曹操信任有加,另眼相看,董卓还是不敢确定曹操是来行刺自己的。

董卓的这种看法与大多数人一样,均受制于互惠原理。当你对某一个人付出了很多恩惠之后,你内心必然预期这个人会给予你同等分量,甚至更大分量的回报。在这种预期的驱使下,你就会陷入选择性知觉。你会倾向于相信投桃报李,而不是恩将仇报。但曹操的行为确实非常反常,董卓父子有些迟疑不决。正在此时,李儒来见董卓。董卓急忙询问此事。

这个李儒,足智多谋,尤其深察人的心理。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足可剥开表面的迷雾,鉴别出曹操的真实动机。

李儒说:“曹操现在虽然没有家小,但肯定有住处。丞相您现在派人去曹操住处召唤他。如果曹操不疑而来,说明他心怀坦荡,那么刚才他就是诚心献刀。反之,如果迟疑推脱,则一定是心怀鬼胎。刚才之举,就是行刺。”

董卓一听,深以为然,立即派人去曹操住处召唤曹操。过了一会儿,手下人回报说,曹操连住处都没有回,骑着丞相刚刚赏赐的黄马,飞奔出了东门。门吏问他,他说是奉了丞相的密令,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出,停也不停。

李儒立即说:“这一定是曹操做贼心虚,逃走了!”

李儒的依据——“做贼心虚”其实是一条非常高妙的心理学原理。

做贼之后为什么会心虚?这是“透明度错觉”在作怪!

所谓“透明度错觉”,就是指我们最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因为我们的内心对自己是透明的。但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会误以为他人也像我们一样洞察我们的内心,而事实上,他人和我们的内心之间相隔甚远,根本不了解我们。在透明度错觉的驱使下,我们就有可能在言行举止上泄露出我们以为他人必然知道(其实却丝毫不知的)的信息。而正是这些信息,才导致了“东窗事发”。

但是,又有几个贼能够做了之后不心虚呢?犯案之人就是偶然看见一个警察出来打酱油,也会以为是专门来抓自己的。如果做贼之后,理直气壮,行若无事,又有几个贼会被发现呢?曹操虽然胆略过人,但终究没逃脱这一心理学规律的桎梏!而曹操在这一点上的无知,在今后的岁月还将让他付出更多的代价。

心理感悟:做贼不可心虚,心虚不可做贼。第3章 豪情背后的利弊考量“恩将仇报”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都是伤害力最大的社会交往方式。

董卓再暴虐霸道,对曹操还是另眼相看的。他将曹操视为亲信,不但允许曹操进入他的内室,而且在得知曹操坐骑不良后,立即让吕布亲自去给曹操挑一匹好马。董卓希望这些恩惠能够获得曹操对自己忠诚的回报,但行刺不成的曹操却骑着董卓刚刚赏赐给他的良马一溜烟跑了。这怎么不让董卓气得七窍生烟呢?

有意思的是,太阳底下真的并无新事,历史不过是相同桥段的不断重演罢了。这次曹操骑着董卓赏赐的好马背叛了董卓,日后关羽也骑着曹操赏赐的宝马离开了曹操。

恩将仇报当然会引发疯狂的报复,这也是互惠硬币的另一面。董卓立即下令,遍行文书,描其模样,画影图形,星夜捉拿曹操。捉住者赏赐千金,封万户侯。

曹操狼奔豕突,昼伏夜出,直奔谯郡而去。谯郡是曹操的故乡,故乡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当然,衣锦还乡是出于炫耀,而落魄归乡,主要是寻求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是啊,在最失意的时候,除了故乡,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能够带给你心灵的抚慰呢?所以,尽管逃归故乡充满风险,但曹操还是热切地奔向了它。

曹操显然低估了董卓的能力。这个横行霸道的军阀自有他霸道的理由,董卓处事果断,雷厉风行,捉拿曹操的公文图形以比曹操更快的速度传达下发,当曹操逃至中牟县的时候,回乡的梦想在顷刻间破灭。

关卡上早已张贴了曹操的图像,把关者按图索骥,一下子就把曹操逮个正着。曹操辩解说:“我复姓皇甫,从泗州而来,哪里是什么曹操?”

把关者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们宁可错抓一千,也不会错放过一个的。况且曹操的服色模样正好与通缉令上的相仿佛,不由分说,就将曹操拿下去见县令。

曹操见了县令,还是不肯承认自己就是曹操。县令喝道:“我当年在洛阳求官,当面见过你,你还敢狡辩?来人,把曹操给我拿下,明日起解赴京城。万户侯就是我来当了,千金大家都有份!”众人欢喜散去。曹操知道自己难以幸免了,心情复杂,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到了晚上,中牟县令叫亲信随从从牢中取出曹操,带到后院。机敏过人的曹操立即意识到活命的机会来了。

按照常理,县令既然已经确认此人是曹操无疑,那就只要严加看管,明日一早押赴进京,就是奇功一件,绝无可能横生波折,再来审问的而且,即便是要审问,在牢里审问更为稳妥。但现在,县令却让亲随把曹操提到后院审问,这一反常的行为实际上已经隐隐透露出了这位县令内心某种微妙的倾向。当然,要捕获这么微妙的信号也不是资质愚钝的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

县令发问道:“我听说董丞相对你不薄,你为什么要自取其祸?”这个时候曹操的应对策略就非常重要了。如果自以为已经探知县令有暗中放了自己的可能,顺着杆子往上爬,为自己寻找一个理由,苦苦告饶,反而会扼杀这可能的一线生机。

曹操的应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但不利用县令可能同情自己的立场,反而故意将县令的立场设定为与自己相反的立场。

曹操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既然已经抓住了我,就赶快押我去领赏,何必多问?”

很多人担心曹操这样说会激怒县令,从而丧失了那微妙的一线生机,但其实曹操的这种说法是最稳妥的,即便不能让情势好转,至少也不会让情势恶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县令铁了心要将曹操送去领赏,那么曹操受戮势在难免,那为什么不摆出一副豪气干云、视死如归的姿态,留下一个绝非孬种的硬汉名声呢?这是建立在县令与董卓是同一立场的前提下的。反之,如果县令的立场与董卓的立场稍有不同,那么这一番蕴涵藐视贬低意味的话就可能成为试探性的激将法,刺激县令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并进一步做出更有利于曹操的行动。

果然,曹操的策略奏效了。县令说:“你不要小看我。你有鸿鹄之志,难道我就没有冲天之志吗?我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主公罢了!”

县令的这句话立即暴露了他的真实立场。曹操是多么狡黠的人啊!县令将他提到后院审问,曹操就嗅出了一线生机,而此时县令的话更加佐证了他最早的判断。曹操决定将豪情戏一演到底。

曹操大声说:“我是相国曹参之后,祖宗历代已经有四百多年食用汉室的俸禄,如果不想着报效汉室,那和禽兽还有什么区别呢?我以前屈身董贼,就是为了寻找机会为国除害。没想到这次事败,天意如此,我也没办法了。”

曹操寥寥数语,不但洗清了此前与董卓交往甚密的污点,还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赤胆忠心的大英雄。任何一个对汉室忠心、对董卓不满的人,听了这番话都会感动不已。

县令听了曹操的自我表白,口气立即变了:“孟德,你此行本来打算要去哪里?”

县令本来是直呼曹操之名的,现在却叫起了曹操的字——孟德,语气中透露着几分亲近。曹操知道自己的命丢不了了,而且还掌握了主动权。曹操说:“我本来是想回到乡里,假托皇帝的命令,号召天下,联合各地诸侯一起兴兵,讨伐董卓。只恨老天不让我如愿啊。”说完,还故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曹操的这句话本是应景之语,但奸雄毕竟是奸雄,这种随机性的话语中竟然透露了他日后行事的战略规划。这时的曹操已经认识到皇帝或者由皇帝发出的诏书是一种奇货可居的资源,而且他根本没认为假托皇帝的命令是很大的罪过。日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政方针,其萌芽即发乎此。

而后半句的哀叹,更是曹操对县令最后使出的攻心武器。能否脱困,成败就在此一举!

县令听了,立即亲手给曹操解开绳索,扶他在上位落座,然后倒了一杯酒敬献给他,下拜道:“公真乃天下义士也!我愿意弃官跟随您!”曹操大喜,急忙询问县令的名字。县令说:“我姓陈名宫,字公台。现在老母妻子都在东郡。我愿意跟着您共谋大事!”

曹操这一次能够顺利脱险,并赢得了人生中第一个追随者,主要在于他能够敏锐地从貌似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深刻洞察人心,并不断利用试探性的手段,步步深入,终于逆转乾坤,上演了有惊无险虎口脱险的一幕。如果曹操的应对稍有不慎,即便陈宫还是有可能放他一条生路,却绝不会甘冒大险,弃官相从。反观陈宫,虽然也是足智多谋之人,但在曹操面前却不知不觉坠入彀中,甘心弃官相从,由此亦可见曹操的领导魅力。

两人当即收拾盘缠,更换服装,趁着夜色直奔曹操的故乡——谯郡而去。

曹操、陈宫一路急行,行至成皋,天色已晚。曹操知道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在成皋居住,就带着陈宫到吕家投宿。二人来至吕伯奢庄前下马入见。

董卓行事确实雷厉风行,此时抓捕曹操的文书已经遍行全国,吕伯奢也已知悉。但吕伯奢与曹家交情深厚,尽管收留逃犯罪责很重,吕伯奢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曹操。对中国人来说,因私废公,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况且董卓专权早已招致天下不满。曹操敢于公开行刺,虽然未果,但却已经给他博得了相当大的政治名声。这样,收留曹操,对吕伯奢来说,于公于私,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吕伯奢首先告诉了曹操之父曹嵩的消息,曹嵩因为担心受牵连,已经离开谯郡到陈留避祸去了。这个信息对曹操来说非常重要。否则他千里奔波回到家,却看不到一个家人,那份孤独和无助可能会让他失去奋争的勇气。

吕伯奢问起曹操怎么逃至这里的。

曹操说起了陈宫的义举,吕伯奢对陈宫称谢不已,说:“要不是使君您仗义施救,曹氏就要灭门了。”见到曹操平安无事,吕伯奢非常开心,打算好好酬谢陈宫一番。但正好家中没有好酒,吕伯奢就对曹操说:“贤侄,你与使君先在家里宽怀安坐。待我到西村去买樽好酒,好好款待使君,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某种程度上,吕伯奢其实是将曹操当作儿子来看待的,所以才会对陈宫感恩不尽。他深感于陈宫的巨大恩惠,决定亲自去买好酒来回馈陈宫。本来这个差使完全可以派一个小厮去做,但吕伯奢在互惠原理驱使下,非要亲自去买,这个回报之举直接引发了一场灭门之灾。

心理感悟:所谓未卜先知,不过是善于看透细节罢了。第4章 千古恶语有来由

杀,还是不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心念一闪,曹操果断拔剑出鞘,招呼陈宫一起,闯入吕伯奢家后院,不分青红皂白,将吕家八人,不论男女老少,尽皆杀死。

曹操为什么会杀心顿起,大开杀戒?

原来,吕伯奢出门去买酒后,曹操与陈宫枯坐良久,忽然听到了庄后有磨刀之声。这个声音顿时让曹操警觉起来。

前面说过,“透明度错觉”会让人做贼心虚,草木皆兵。曹操在连续侥幸逃脱后,心力交瘁,心理能量消耗殆尽。在这个时候,更容易发生对外部事物认知上的错觉相关。

所谓“错觉相关”,就是将实际上没有关联或只有弱关联的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甚至认为这两件事情之间存在很直接的因果关系。

当曹操将吕伯奢亲自去买酒和现在听到的磨刀声错觉相关后,他立即就怀疑起吕伯奢的动机来。他以为,吕伯奢一定是故意稳住自己和陈宫,托言买酒,去官府告发去了。因为买酒这件小事完全可以派下人前去,何须亲自前往?

曹操当即对陈宫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他的行动很可疑,我们赶快到后院去窃听一下。”

此时的曹操,在陈宫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一个权威人物。权威者头上的光晕效应非常强大。一般而言,崇拜者对权威者的指示近乎本能地顶礼膜拜,盲目服从。陈宫不假思索地跟着曹操潜步走入后院。

只听到有人在说:“赶快绑上杀了吧。”曹操一激灵,内心的假设在这一瞬间就得到了验证,他当即招呼陈宫,拔剑闯入后院,不由分说,将吕家八人全部杀掉。两人一路搜寻,搜到厨房,却发现绑着一口猪。原来吕家人是要杀猪款待,哪里是要杀曹陈二人呢?

曹操、陈宫顿时面面相觑傻了眼。

陈宫的第一句话是:“孟德多心,误杀好人!”

在判定责任时,人们最容易受到“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这种偏见也称为“自我保护偏见”。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我内在的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情境影响或他人的作为。

在这一起误杀事件上,曹操确实起到了主导作用,但陈宫也是重要的参与人,所杀八人也有死于他的剑下的。而且,如果陈宫足够清醒,适时提醒一下曹操不要冲动,也许惨剧就不会酿成。陈宫之所以没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对曹操权威的崇拜。但不管怎么说,陈宫在这一事件上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而陈宫的这句话等于是在说:“曹操,一切都是你的错,和我没关系。”同样,如果反过来从曹操的角度来厘定责任,也许曹操也会埋怨陈宫没有提醒自己。

但现在情势紧急,曹操顾不上考虑其他,立即说:“赶快上马走人!”陈宫又一次无条件服从了曹操的指令,但误杀无辜已经在陈宫心里造成了极大的内疚感。

两人骑行不到二里,迎面遇到吕伯奢骑驴而来,驴鞍前挂着两瓶好酒,手中捧着水果糕点。见曹操、陈宫二人要走,吕伯奢急忙叫道:“贤侄,你怎么就走了?”

这真是一个难堪的时刻!吕伯奢盛情相待,曹操、陈宫却杀了他满门老小!以一般人的心理素质,到了这个时候可能马上会崩溃,最大的可能是滚鞍落马,痛哭流涕,不知所措。

但曹操却依然保持着冷静,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点。他不动声色地对吕伯奢说:“我是被通缉的人,不敢久留!”

吕伯奢说:“我已经吩咐家人宰猪款待感谢陈使君,为什么不住一宿再走呢?”

曹操不顾,拨马便走,行不到数步,又拨转马头,对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吕伯奢说:“你看,那边谁来了?”

吕伯奢不疑有他,回头一看,曹操已手起剑落,将吕伯奢斩于驴下。

陈宫在一旁急叫:“刚才是误杀,现在知道真相了,为什么还要杀人?”

曹操说:“如果吕伯奢一到家,看见全家老小被杀,怎么肯善罢甘休?我们俩就会遭殃!”

曹操的这一举动,至少揭示了两点。

第一,曹操的决断力极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情势,并快速做出反应。事物都具有双重性,刀能杀人,也能救人。这个特性用在正当的地方,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特质,比如他刺董不成,立即出逃。而用在不好的地方,就显得极为残忍,就像眼前的这一幕惨剧。

第二,曹操确实是一个自私的人,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刺董之前,他在王允面前信誓旦旦,豪气干云,但一旦到了生死关头,他首先考虑的还是个人的安危。这一次还是如此,他担心吕伯奢会对自己报复,就先下手为强杀了他,全然不顾自己此前已经犯了严重的错误。而这时的陈宫,开始从对权威的盲目服从中清醒过来,巨大的愧疚心理激活了他正常的道德观和价值判断。陈宫说:“你这样说是不对的。知道原委了,还要杀人,是大不义的行为!”

陈宫是仰慕曹操的“大义之举”才弃官相从的,而现在曹操却做出了“大不义之举”,这在陈宫内心造成了极大的认知不协调。他只有通过谴责曹操的这种行为来修补内心失调带来的痛楚。

但是,没想到,曹操竟然说出了震惊天下的那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给了陈宫沉重的一击,让他无言以对!

曹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这真是一个厚颜无耻到了极点的卑劣人渣吗?

不可否认,曹操确实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但他说出了这句遭到千秋万代唾骂的恶语,还不仅仅是因为自私。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近乎本能的“自我辩护”现象。这种现象几乎会发生在每一个犯了错误的人身上。我们并不能仅据这句话就将曹操定义为大奸大恶之人。

1997年,美国三十九名天堂之门教成员在加利福尼亚州乔圣菲高级住宅区集体自杀。几周前,这个教派的首脑一直宣扬,当哈雷彗星降临的时候,后面会跟着一艘宇宙飞船,这艘宇宙飞船将会拯救他们。几名信徒曾经到一家专卖店购买了一架昂贵的大功率望远镜。他们相信,当哈雷彗星靠近地球的时候,就是他们从地球容器中解脱的时机。他们会通过杀死自己来做到这一点,以便自己的本体(灵魂)被飞船接走。买走望远镜的几周后,这些信徒又回到了专卖店,退掉了望远镜,并要求退款。当店主问他们望远镜有什么问题时,他们说这架望远镜有缺陷:“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彗星,但是却看不到跟在它后面的飞船。”其实,哈雷彗星后面根本就没有什么飞船。信徒们看不到飞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信徒们看来,他们的信仰怎么可能会错?那艘可以拯救他们的飞船怎么可能不来?所以,问题只能是出在望远镜身上。

这个案例很生动地说明,当人们对某种信念或自己的行为确信不疑的时候,任何与之相背的东西都会被视为错误。人们总会找到很多理由,甚至是很荒谬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除内心的认知不协调。其实,曹操怎么可能对自己的错误不痛心疾首呢?

陈宫因为误杀无辜而深感内心的认知不协调。同样,曹操也有这种感觉,而且其强烈程度远胜于陈宫。毕竟,陈宫只是外人,而曹家与吕家交情深厚。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曹操无法排遣内心巨大的认知失调,就只能强行“拒不认错”为自己辩护,以期为自己寻找一个平息内心挣扎与煎熬的恰当理由。

面对如此惨重的错误,除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还有什么更“好”的理由能够遮挡住认知不协调带来的狂风暴雨的肆虐冲击呢?

这句话,可以让曹操永远立于正确的位置,可以让他置身于任何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之外。

否则,面对自己的错误,曹操只有以死来谢罪了。曹操显然不会选择“死”,今日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源自于曹操的不肯赴死。他要是不畏死,此时他早已成为万人敬仰的汉室烈士了,哪里还用得着千里逃亡呢?

曹操之所以脱口而出这句话,除了出于强烈的自我辩护之外,我们还可以窥见曹操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曹操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城府的人,心中所想,毫不掩饰,就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根本没有顾及这样的口无遮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心理感悟:让自己正确”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基本动力。第5章 为了进步的退步

杀,还是不杀?

这一次是陈宫面临的艰难抉择。

曹操在经历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后,心力交瘁,倒在客店床上就呼呼入睡了。这也说明曹操这个人具有极为强悍的心理素质。但陈宫却辗转难眠,他站在曹操的床前,看着这个令他爱恨交织的人,慢慢拔出了长剑……

曹操先是误杀吕伯奢家人,紧接着又将吕伯奢杀害,这一系列的反常行径给陈宫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此前他甘愿放弃当县令的安稳日子,冒着被砍头的风险跟着曹操,无非是想要为振兴汉室做一番事业。但曹操悍然杀掉吕伯奢,一下子就暗淡了陈宫眼中的光环,曾经的英雄不过是个狼心狗肺之徒。按照陈宫一贯的价值标准,他应该义无反顾地杀掉暴露了本来面目的曹操。

但是,“自我辩护”倾向无意识地扼住了陈宫的心灵,就像曹操口出恶言以证明自己没有错那样。如果陈宫杀了曹操,那就证明他此前私放曹操、弃官跟随是一个天大的错误。陈宫不能接受自己竟然会犯识人不明的错误。这样造成的认知不协调丝毫不亚于曹操滥杀无辜造成的心理失调。所以,陈宫握剑的手开始颤抖起来:“我是为了国家大义才跟着他到这里的(潜台词是:“我没有犯错误)。如果杀了他,就是对国家不义,唉,算了吧,还是不杀他了。”

为了国家大义而不杀曹操,这个理由很冠冕堂皇。曹操现在是董卓的敌人,董卓是国家的敌人,据此,杀了曹操正好称了董卓的心意,那么就是对国家不利了。这个理由足以让陈宫心理平衡。但是,陈宫再也不能追随曹操了。如果再跟着这个和自己的道德准则格格不入的“狼心狗肺”的家伙,陈宫的内心就会每天不得安宁。所以,陈宫决定悄悄地离开,自行踏上去东郡的路途。

从陈宫这一段的行为来看,他是个很果断的人,但是,果断的同义词往往是冲动。他一时冲动追随了曹操,又一时冲动离开了曹操,这注定了他的职业生涯要在动荡中度过。实际上,即便是要离开曹操,他也完全可以不动声色,采用一种更为柔和的方式离开。因为,他刚刚离开的这个人,雄才大略,即将在风云变幻的权力舞台上粉墨登场。而想要做一番事业的陈宫,无论是与他为友,还是与他为敌,都摆脱了不了这个人的阴影。

次日天明,曹操一觉醒来,发现陈宫不见了,顿时就明白了:“这个人见我说了这句话,就怀疑我不是仁义之人。其实这不过是我找的一个理由罢了。”

自己和别人总是不一样的。自己的成功都是努力得来的,别人的成功不过是幸运使然。自己的错误总是能找到理由的,而别人的错误都是不可原谅的。

前NBA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在被检测出HIV呈阳性后(艾滋病毒携带者),曾经说过:“对我来说,艾滋病是他人的疾病,它是同性恋者和吸毒者的一种病症,而非属于我这样的人。”约翰逊正是因为与为数极多的女人乱交而感染艾滋病毒的。但他竟然为自己辩解说:“我不是张伯伦……”张伯伦是另一个以乱交闻名的前NBA巨星。约翰逊的行为和张伯伦毫无二致,但他竟然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张伯伦绝不相同。

曹操也是这样,滥杀恩人和无辜对别人来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而轮到他自己,用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了。

曹操不敢久留,立即出发,连夜赶到陈留,和父亲家人会合。

陈宫的不告而别对曹操而言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这并不是说陈宫是正要起事的曹操不可或缺的助手,其原因在于,陈宫是曹操人生中第一个虔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尤其这种追随还发生在曹操的逃亡途中。人对于第一个总是最在乎的,就像最难忘掉的是初恋情人,对人打击最大的也是第一次失恋一样。陈宫之后,有很多人成了曹操的追随者,但都没有像陈宫这样让曹操欣喜。陈宫之后,也有很多人背叛了曹操,但都没有像陈宫这样让曹操难过。

陈宫的追随点燃了曹操的雄心壮志,让他第一次有了成为“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大人物的自信心。反过来,正因为曹操如此看重陈宫的追随,那么,他的离去也让曹操备受打击,始终耿耿于怀。

曹操来到陈留,找到父亲,一句也没有提吕伯奢的事情。曹操要父亲遣散家资,招募义兵,讨伐董卓。曹操的这个策略是对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当时,董卓已经把持了朝政,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如果一味躲藏,是逃不过去的。只有自己招兵买马,强大实力,才有可能保住性命。

但曹嵩说:“我们的家产太少,恐怕不足以募兵举事。不过这里有一个巨富,叫做卫弘,仗义疏财,如果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大事可图。”

曹操当即请卫弘来家里赴宴,对他告白说:“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天下人恨之入骨。我有心匡扶社稷,只恨心有余而力不足。您是忠义丈夫,所以特意向您哀告,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卫弘说:“我早有这个心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现在既然你有此大志,我愿意将家产资助你。”

卫弘与曹操素不相识,为什么刚一见面就愿意舍弃家产,倾力相助曹操呢?

一方面,是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天下人的公愤,人人都想得而诛之。另一方面,董卓大力追捕曹操等于给曹操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次活广告。曹操本来人微名轻,现在却变得广为人知,知名度大大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曹操行刺失败,本来是一种临阵退缩的懦夫行为,本来是要被唾弃的,但董卓的追捕却等于将曹操的懦夫行为转变成了英雄行为。当然这并不是董卓的本意。但人们只知道,在董卓权势滔天的时候,只有毫不起眼的曹操敢于站出来刺杀他。这样,曹操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就一起增长了。

当一个人成了名人,成了英雄,关注、钱财、人才就会如飞蛾扑火般自动前来。按照惯常思维忠于汉室的卫弘愿意散尽家产资助曹操,也就成了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曹操明白,刺董已经成为自己最可大用的资源,在这个基础上,他还可以利用皇帝来给自己造势。只要抓住这两点,万事无往而不利。

曹操命人到各地去宣示皇帝的命令(这当然是曹操假托的),要各路诸侯联手起兵,讨伐董卓。同时,在陈留竖起招兵白旗,上面写着大大的“忠义”两字。大旗一竖,应者云集。曹氏宗族的曹仁、曹洪,与曹操亦属同宗的夏侯惇、夏侯渊均率兵前来。乐进、李典也来投奔。另有壮士五千,成了曹操最初的班底。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而四方闻讯,前来送粮食者,不计其数。曹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原始积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董卓成就了曹操。

再说袁绍,得到了曹操假传的圣旨,也聚集部下商议。这时候的袁绍,谋士有田丰、沮授、审配、郭图等,武将有颜良、文丑等,手下又有精兵三万,正是兵强马壮。于是,袁绍引兵来与曹操会合,一起讨伐董卓。

袁绍的加入增加了曹操举兵的号召力。曹操的名声是刚刚兴起的,而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站出来登高一呼,其影响力自然远远胜过此时的曹操。

此间,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响应,计有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等,算上曹操、袁绍,一共是十八路诸侯。

这些人均是割据一方的豪强,而曹操居然能够将这些人聚合起来?!

我们不妨与刘关张起兵时的情况作一个对比。

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要起兵征讨黄巾军,只聚齐了三五百人马。而曹操招募的兵马人数竟然是刘备的十几倍,而且,连名声显赫的袁氏兄弟以及其他豪强都愿意前来会盟。这更彰显了曹操如火箭般上升的影响力。

眼看着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就此傲然升起,但意外的是,曹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讶异的决定。按照常理,曹操是挑头反对董卓的,这些人是曹操通过矫诏聚拢起来的,那么,当十八路诸侯推举盟主的时候,曹操应该是优先的人选。而且,一般人在盛名权威骤然来临的时候,往往会迷失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甚至会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地有能力、有资格担任盟主之位。

但是,曹操却主动地推举袁绍担当盟主。曹操的这一招非常厉害,成大事者并不是要事事争先的。懂得主动退步的人,才更能进步。

此时曹操的声望与实力还远远不及袁绍,就算他当上盟主,也很难驾驭这些桀骜不驯的诸侯。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推举袁绍呢。这样,不但袁绍会领他一份情,而且也会给其他诸侯留下一个好印象。

袁绍虽然心中早已以老大自居,但还是推让再三,这也是中国人惯常做的功课。直到众人都说:“非本初不可为也。”袁绍这才答应。

心理感悟:对手比朋友更能成就你。第6章 类别的力量

袁绍当了盟主后,当务之急就是树立自己的权威。袁绍说:“我本来没有压众之心,汝等推戴我为盟主,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诸位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人皆说:“唯命是从!”

袁绍这番话是很有必要的。这等于是袁绍与各路诸侯的一个约定。没有这个约定,是管不好这个联盟的。

袁绍当即令兄弟袁术总督盟军粮草。这倒不能算任人唯亲,因为当时的战争,粮草供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囿于当时的物流发展水平,供应粮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盟军前部先锋由长沙太守孙坚担当,他奉命领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汜水关守将派流星探马到洛阳汇报。董卓却遣悍将华雄引兵来救汜水关。十八路诸侯之一的济北相鲍信,担心孙坚抢了头功,私下派兄弟鲍忠抢在孙坚之前搦战,却被华雄一刀斩杀。

孙坚率部而来,将华雄部将胡轸斩杀。华雄坚守城池,孙坚一面攻城,一面去袁术处催粮。袁术手下人进谗言说:“孙坚勇猛如虎,如攻破洛阳,杀了董卓,就是首功。与其这样除狼得虎。还不如不给他运送粮草,让他军心散乱而败呢。”袁术决定不发粮草。孙坚缺粮,军心不稳,被华雄击溃。

联盟往往是这样,各路诸侯虽然依托在同一目标之下,却相互猜忌,各怀鬼胎,很难形成合力。联盟是考验盟主领导能力的试金石。袁绍担任盟主之初,就明示过“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如果袁绍坚定地执行这一约定,那么联盟还有可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但可惜的是,袁绍却错过了最初的,也是唯一的机会。当败讯传来,袁绍只是向大家宣示,却没有对擅自出战的鲍信、不发粮草的袁术施以处罚。这样,袁绍的领导威信顿时急剧下降,这为联盟日后的四分五裂埋下了伏笔。

华雄来攻。各路诸侯纷纷派出猛将,却一一被华雄击败。正在束手无策之际,关羽挺身而出,要去迎战华雄。

此时的刘关张三人是跟随北平太守公孙瓒来的。刘备的职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

袁术出身名门望族,一向看不起人,就连他同父异母的兄长袁绍,因是侍妾所生,也不被袁术放在眼里。这是一种严重的“类别化偏见”,在袁术看来,关羽这样出身低微、职位低微的人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如果派这样的人去迎战,盟军方面就颜面无存了。所以,袁术大喝道:“你欺负我们各路诸侯没有大将吗?你一个小小的弓手,怎么敢在这里胡言乱语?快与我乱棒打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