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义马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15:01:58

点击下载

作者:白庚胜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义马卷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义马卷试读:

前言

义马市原为渑池县的义马铗。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1970年7月成立义马矿区(县级),归洛阳地区管辖,下设千秋、常村两个公社和义马镁。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夺义马矿区设立义马市,由洛阳地区代管。1986年洛阳地区撤消,义马市划归三门峡市代管。

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距省会郑州183公里,介于洛阳和三门峡之间。义马市因义马村得名,历史上曾隶属新安县辖区,新安故城即在今义马市中心西南隅的石河村。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各代,至蹐大业十二年(公元117年)曾先后为新安、西新安、渑池县治所。东南西北均与渑池县环接,惟东南一角与宜阳新安为邻,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6.3万人。

义马市地势随着山脉河流走向,大体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尤其南北倾斜度大,属秦岭余脉崤山延伸地带。市区内有东西走向两条山脉。北为韶山支脉的雁眉山,南屏山穿市区北境而过,坡地耕种区土地比较瘠薄。涧河南岸地势陡升,为自渑池县入境的南郊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为蒿梨山、仙崖、香山、飞凤山、钟灵山。北侧多陡峭,产柴胡、桔梗等野生药材。

义马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义马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四大煤田之一的义马煤田,大部分位于义马市区。含煤面积82.5平方公里。全矿区已探明储量近10亿吨。义马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

义马市除有半富的煤炭资源之外,交通也很便利。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自东向西橫穿全境,沿欧亚大陆东出西进,发展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义马市经济发展迅速,已由单一的煤炭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工业城市。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56000元,财政收入达到6.0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5位,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50位。

义马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远古洪荒时期,他们择土而居,繁衍生息,很早就产生了民间口头文学。义马市的民间故事按题材内容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笑话。

高尔基说:“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概括的反映。”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缺乏科学知识,对人究竟怎样来的弄不明白,对一些自然现象也无法解释,长时期地为生存的困难和与自然作斗争的困难所困惑,于是便产生了最初的神话故事。流传在我市的神话故事集中概括地反映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伏義和女娲》反映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一种解释。《麦穗的传说》反映了农耕时期人们对粮食的珍惜,告诫人们不要糟蹋浪费粮食,否则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王母驾临太屋石医病》则是反映了古人缺医少药备受疾病的肆虐和煎熬及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愿望。

我市的传说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人物、地方、风俗和动植物等几个方面。人物传说是关于历吏上著名人物的故事。劳动人民有着鲜明的是非爱憎,对历史上的人物有着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那些在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物表示了赞扬和肯定,如《冯玉祥将军的传说》《甘罗的传说》《周党隐居不召寨》。对那些祸国殃民的民族敗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袁世凯想当皇帝的传说》。

地方传说的内容在我市的传说故事中占有较大篇幅。这些传说大多有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解释了我市一些山水名胜或地名的由来,如《白龙庙的传说》告诉人们白龙庙为啥叫白龙庙,《观音堂的传说》告诉人们观音堂是怎么来的,《义马的传说》通过几个不同的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义马的由来。风俗传说是对我市民间流传的风俗习惯的渊源、根据和意义的传说故事,如大年三十为啥要守岁?人死之后为什么要在墓里打堂窑?结婚时为啥要在新娘子头上撒草料等。我市的一些风俗传说除具有豫西地区的共性外,还有一些风俗是别处所没有的,具有明显的义马地域特色:春节初一的早展燃烧柏枝,如《年初一早晨烧柏枝》;贴门神的时候除把门神(秦琼和敬德的像)贴在大门门扇上,还把“鬼头”(魏征的像)贴在门头,(如《贴门神的传说》)。动植物的传说有《夏鸡的传说》《葱和蒜的来历》《荞麦的传说》等。

_我市流传的故事从题材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历史名人型、长工地主型、两兄弟型、爱情婚姻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人文荟萃,那些对历史文化作过贡献的杰出人物受到了人们的爱戴的推崇。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赞杨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表现了他们超人的智慧,如《诸葛亮死治司马懿》;或表现了他们虚心好学、知错就改的品格,如《王羲之认错》;或表现了他们的知识渊博,满腹才情,如《学生为老师改诗》。长工地主型则着力刻画了身份地位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物。地主或是尖酸刻薄、贪婪成性,或是狂妄自大愚蠢可笑。而长工看起来老实本分而且憨厚,然内心却是聪明机智,极有学问。他们或靠自己的机智不露声色地揭穿财的诡计,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如《老憨不憨》;或用自己的才华教训了那些胸无点墨且又狂妄自大的官人,如《聪明和愚蠢》。两兄弟型多从伦理道德上展开故事情节。大多父母亡故,哥哥已成年弟弟年幼。哥哥在嫂子的唆使下虐待弟弟,甚至把弟弟赶出家门。而弟弟则心地善良,不记前嫌,当哥哥遇到困难时仍竭力相帮,如《小镗锣》。有的故事往往是哥哥贪心、贪财,弟弟忠厚老实。贪心、贪财者受到了惩罚,忠厚老实者得到好报,如《人贪财死鸟贪食亡》。爱情婚姻型故事可分为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和普通劳动者的爱情故事。前者如《蝴蝶轿》、《彩蝶媒》、《俏才女出对选婿》等,后者如《飞凤山的传说》《连理树与比翼鸟》’《桃花女的传说》等这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尽管人物的身份有所不同,但是反映出来的思想本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性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对那些敢于冲破封建婚姻枷锁,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青年男女进行了赞扬和歌颂。

笑话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充满诙谐和幽默,带有哲理性。往往在不经意的说笑中,对丑恶现象进行了嘲讽和揭露,使人感受到了欢乐,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如《糊涂官断案》就是讽刺揭露昏庸无能的官吏糊涂断案的故事,《啃瓜皮》则是辛辣地嘲笑那些爱好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故事。

流传在我市的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民间口头文学,都根植于义马这块土壤,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是我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本卷所选民间故事有一些在渑池县和邻县也流传着。但总的说来,本书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是科学的,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对于为国家为人类保存的一份原生态的人类记忆遗产,是有益处的。

编者神话

伏羲和女娲

传说伏羲和女蜗是兄妹俩。父母早亡,家里很穷。伏羲整天在山上开荒种地,中午不回家,女娲就把馍饭送到山上。

有一天,女娲上山给哥哥送饭,快到山顶时,路边有个白胡子老头,向她伸着手说:“好心的姑娘,可怜可怜我,给点饭吃吧!”女娲看老头可怜,就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馍给了他。

第二天中午,女娲上山送饭,老头仍在那个地方向她乞讨,还说一个馍吃不饱,再给点稀饭喝吧。女娲心肠好,又给他盛了碗稀饭。从此以后,每天的中午饭女娲就多做一点,路过时给老头盛一碗,再给他两个馍。老头只把稀饭喝了,说馍要留到晚上和明天早晨吃。

女娲很同情老头。一天中午,伏羲刚吃完女娲送来的馍饭,忽然起了大风,抬头一看,只见东南天边,黑云夹着雷电,滚滚而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兄妹俩赶紧收拾了碗筷、农具,急急忙忙往回跑。等在路边的白胡子老头上前拦住他们说:“大雨已到,你们回不了家啦,赶快到那边的石洞里去躲雨吧,这大雨要下七天七夜哩!”

说完,一眨眼,老头不见了。

他俩跑进老头指给的石洞,见里面摆着大堆晒干的白馍。原来这是女蜗送给那个老头的,他没有吃,全晒干放在洞里了。

天低云暗,雷鸣电闪,“哗哗”的倾盆大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

到了第八天,云散天晴,兄妹俩走出石洞一看,都惊呆了!只见山下洪水滔滔,一片汪洋,把人畜田庄全都淹没了。他们没了家,只好在石洞里住了下来。又过了七天七夜洪水才落,可人间就只剩他们两个人了。

为了生存,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把洪水冲毁的田地,又重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

日月如梭,转眼间七八年过去了。女娲看哥哥快三十岁了,自己也已二十七八岁,都还是单身,两人要不结婚,就不能生养后代,他们死了,以后世上就没人了。她想,只有跟哥哥结婚,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可是哥哥不提这事,自己又不好开口,就整天闷闷不乐想心事。伏羲见妹妹愁眉苦脸,不言不语,就问她:“你有病了,不舒服?”

女娲摇摇头说:“不是。”

伏羲又说:“你干活太累了,那你就歇歇吧!”

女娲又摇摇头说:“不累。”

伏羲说:“那你到底是怎么啦?”

女蜗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红着脸低下了头。

伏羲见女娲不好意思说,开导她说:“世上只有我们兄妹俩了,你有话不跟我说,还能跟谁说?说得不对,我也不怪你。”女娲问:“哥哥,你今年多大了?”

伏羲说:“快三十岁了。”

女娲说:“俗话说,男大当婚,你这么大了,也该找个媳妇啦!”

伏羲听后笑了笑说:“憨妹子,我到哪儿去找呀?世界上已经没有女人了。”

女娲连声说:“有,有,有……怎么说没有?我看只怕是你憨了。”

伏羲说:“有?在哪儿?我怎么没有看见过!”

女娲调皮地说:“你怎么睁着大眼说瞎话?明明天天看见,咋硬说没看见呢?”

伏羲又说:“我真的没看见,你说到底在哪儿?”

女蜗羞红着脸说:“就在你眼前7

伏羲明白了,连忙说:“不行!不行!自从盘古开天以来,哪有兄妹结婚的规矩?”

女娲说:“我们不结婚,没有子孙不就断种了?以后我们老了,干不动活了,叫谁养活?死了叫谁去埋?”

伏羲被问得张口结舌,可他还是认为兄妹不能结婚。女娲就说:“那咱们去问问那边山洼里的青竹,看它怎么说。”

他们到山洼里问青竹。青竹说:“天下再没有别的人,你们兄妹可成婚。”伏羲听了,用脚把青竹踩倒在地,抽出腰间的柴刀“刷刷刷”几下,把青竹剁成一节一节的。当他起身要走时,见那青竹一节一节连接住,又直起了身。只是原先光溜溜的竹竿上有了节。从此以后,竹子的子孙后代,身上都有节了。

他们往回走的时候,遇见了一只大乌龟,就去问乌龟。乌龟说:“天下再没有别的人,你们兄妹可以成婚。”伏羲听了,上前一脚,就把乌龟壳踩碎了。可是乌龟没有死,马上又长好了。只是原先光光的脊背上,留下了一道道的伤痕。从此以后,乌龟的子孙后代,背上都有了遗传的伤痕。

哥哥不同意,女娲一赌气,也就不再提结婚这回事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就是十来年。

这年春天,伏羲带妹妹到田间去播种。女娲见田野里桃红柳绿,鸟鸣草长,再看看哥哥和.自己,都日渐苍老了,就对伏羲说:“哥哥,我看今后就不用播种了,让田里自己长庄稼吧。”

伏羲说:“憨妹子,不播种田里咋能长庄稼?不长庄稼我们吃啥?”

女娲说:“不长庄稼也没啥,我看今年咱的粮食也够吃了。”伏羲说:“够今年吃也得播种呀!不然,明年不就断了种了?”女娲说:“人眼看就要断种了,还怕庄稼断种?就是庄稼不断种,世上没有人了,长出来粮食叫谁吃哩?”

伏羲知道了妹妹话里的意思,想了想又说:“人该不该断种,我们要问问天意!”

女娲问怎么个问法。伏羲说:“我到南边山上烧一堆火,你到北边山上烧一堆火,要是两堆火升起的烟能合到一起,就说明这是天意,我们就结婚。”

女蜗说:“那就试试看吧!”

南北山上两堆火都点起来了,女娲就跪在地上祷告:“天有意,烟做媒,保佑我俩结成婚,世间人类不断根。”

两堆火越烧越旺,两股青烟升上了天空,它们越升越高,越靠越近,渐渐地合成一股了。

伏羲看了,再也无话可说,兄妹俩就插草为香拜了天地,结为夫妻。婚后两人恩恩爱爱,生儿育女,繁衍了后代。

据说,现在夫妻间称兄道妹的习俗,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采录:古长友 1995年采录

后坐沟

在义马常村的北部,有一条神秘的小沟,在这条沟里,有一把巨大的岩石坐椅。传说当年,女娲补天之后,女蜗娘娘曾坐在这把石椅上休息,这条沟因而得名后坐沟。

那时,女蜗感到十分寂寞和孤独。一天,她独自坐在池塘边玩耍,顺手捧起一把黄泥,照着自己的体形,捏成了一个泥娃娃,轻轻地放在地上,谁知,刚一着地,泥娃娃就获得了生命。

她高兴极了,就不停地捏呀捏,捏成了许多泥娃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后来,她干脆从崖边扯下一根藤条,朝地一甩,那泥点溅落的地方,居然也出现了一个个蹦蹦跳跳的人。于是,女蜗就接二连三地挥洒泥浆,人类就布满了大地。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人们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非常快活。从那时起,义马就有了人类,居住在崤山脚下,涧河之滨。在义马这块土地上,分别居住着石门部落、贾村部落、礼召部落、石佛部落等等。

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吵起架来,水神兴风作浪,火神喷火吐烟,两尊大神打得天旋地转,难解难分。最后,火神战胜了水神,水神共工恼羞成怒,一头撞向西方的不周山,只听“哗”的一声巨响,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了。

原来这不周山是一棵擎天大柱,是一根顶天神针,经水神一撞而折断了,半边天空顿时塌下来。天上露出了一个黑乎乎的大窟窿,茂密的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断裂的地缝喷出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山川、田野,使整个人类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人们没有了歌声,没有了欢笑,女蜗心中感到非常难受。她决心顶起半边天,把残破的天空修补好,造福于子孙后代。

她在江河里挑选了许多五彩石子,用煤、用火把它们熔化。然后,用它一点一点把苍天补好。当她看到严丝合缝的苍天比以前还要漂亮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最后,为了防止天塌下来,她就杀死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当做擎天柱,矗立在东西南北四面,把天撑得稳稳当当,结结实实。

随后,女蜗又把黄河岸边的芦苇烧成灰,堵住了决裂的地缝,使波涛汹涌的洪水,变成了涓涓的溪流。

女蜗经过了这场艰苦的补天劳作,身心疲惫;她站在韶山峰顶俯首东望,只见小河口北部的深谷中,有自己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一块巨石,冷却以后,竟变成了一把岩石坐椅。

女娲很髙兴,就来到谷中,坐在那把石椅上休息。在这把石椅上,她可以遥看到她的子民们,当她看到她的子民们安居乐业,重振家园后,就感到异常的欣慰。于是,在稍作休息后,就到焦沟、堡后、龙王沟、二仙洼,最后来到常村南边的飞凤山上,在飞凤山西麓,她腾驾祥云,飞天仙游去了。

女蜗去世后,人们把她安葬在三门峡西黄河岸边的风陵渡。

从此,义马的后座沟、飞凤山,三门峡的风陵渡,渑池的仰韶山,还有新安县的青要山等,作为女娲生活的遗迹,成为历代人参拜、祭祀的圣地之一。

到了汉代,王莽君临天下,他在同刘秀争夺江山时,也想沾沾后坐沟的灵气,就来到义马,也曾在后坐沟的石椅上坐了坐。

采录:徐海龙38岁 工人 高中

1995年采录

麦穗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麦子浑身都是穗,每个穗都有半尺长,家家收的麦子都多得没处放。白蒸馍、捞面条都吃烦了,随意抛洒,不知'道爱惜。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就装扮成一个讨饭的白胡子老头,到人间来看看人们究竟是如何糟蹋粮食的。

他走进一个村子,见一个媳妇坐在大门前的老槐树下做针线。这时在旁边爬着玩的娃娃屙屎了,那媳妇拉过孩子,用针线筐里的白蒸馍擦擦屁股扔掉了。玉皇大帝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还是忍着,走过去平心静气地说:“大嫂,行行好,给我找点吃的吧!”那媳妇厌恶地指着给孩子擦屁股扔掉的馍说:“那不是两个白蒸馍,你不会拾了吃!”玉皇大帝听了,气得胡子一撅一撅的,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

他又走到一户财主家门前乞讨,恰好财主家小孩满月,正在设宴待客。财主见一个脏老头来讨饭,认为是冲了他家的喜气,不吉利,就气冲冲地走过去,夺下老头的破饭碗,到猪食槽里舀了半碗饭菜递给他说:“没长眼的老东西,快滚,快滚!”老头受了辱骂,气得昏倒在地。有几位老人看见了,急忙上前搀扶他。可刚伸出手,眼前金光一闪,却不见了讨饭老头。大家正在疑惑,忽听天空雷声阵阵,紧接着无数金盔金甲的神兵从天而降,到了田间,见麦穗就捋掉。眼看就要把田里的麦穗捋光了,人们都赶到田边,跪下给神兵叩头,乞求手下留情,给留下点种子。特别是那个拿馍给孩子擦屁股的媳妇和辱骂讨饭老头的财主,像鸡叨米似地叩着头求告:“老天爷呀,你可不能跟小民一般见识,我们再也不敢作孽了,你就给我们留点活命粮吧!”

玉皇大帝听了人们的求告,见那两个作孽也认错悔改了,肚里的气消去了大半,就命令天兵天将住手。可那些肥大的麦穗都被捋光了,只剩了些山根田里的瘦小麦穗。人们把这些麦子收了后做为种子,种出来的麦子每根上只结一个穗,而且只有寸把长。为此人们都怨恨那两个糟蹋粮食的作孽精。直到现在,老人们还常常讲起这个故事,教育后代子孙,要勤儉持家,不要浪费粮食。

讲述:任景韶记录:古长友

1995年采录

仙人晒靴

传说公元前三千五百多年前,中华大地上,有若干个部族集团: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华夏集团,以山东泰山为中心的东夷集团,以及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中心的苗蛮集团。

黄帝部落就居住在河南新安,即古新安县,就是今天义马市千秋镇的石河村。

不久,华夏集团在黄帝的带领下开始东征,他们沿着黄河两岸向华北平原全面推进;与此同时,东夷集团也在蚩尤的统率下,向西发展。

这年,蚩尤纠集了八十多个部落,攻打华夏,双方在涿鹿地区展开激战,黄帝部队九战九败,兵退新安。

在新安境内,黄帝、炎帝凭借青要山、龙潭沟、石井、一线天等险要地势,率领以熊、豹、狼、龙、鸽为图腾的氏族,沉着应战,并在八里胡同“应龙蓄水”,打败蚩尤;随后在河北冀州,将蚩尤杀死,并直捣泰山,彻底打败了东夷集团,使它归顺于华夏的统治。

在山东泰山,黄帝亲自主持了封禅大典,并册封土地,授命地方。而后,凯旋西归。

一天,黄帝前往黄河岸边巡察,当他路过许沟时,发现这里山川秀美,沟壑绮丽,被这里的风光所陶醉,一时不慎,将自己的一双战靴,失落于深谷底部的小河。

这时,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老,因敬仰黄帝的威名,就将自己不染红尘的新靴,敬献给了黄帝,故留下了那双湿透了的战靴,晒干之后,天天敬供在附近的山峰之上。

不久,这位长老不幸病逝,临死之前,他把这双战靴悄悄地埋在自己坟旁,然后才含笑而去。

后来,他的弟子谨遵遗嘱,把长老敬靴的那块巨石,敲打成战靴的模样,供后世弟子参拜。

当地百姓也就随同参拜,并把黄帝掉靴的地方叫做靴沟,竟引来了无数文人骚客前来朝圣,外地百姓也来烧香许愿,久而久之,靴沟,竟演绎成了许沟。

长老敬靴的那块巨石,也被称为“仙人晒靴石”。

采录:徐海龙

1995年采录

王母驾临太屋石医病

渑池县洪阳镇德厚村北山的深沟里,矗立着一块巨石叫太屋石。传说,此石乃愚公移太行、王屋二山时所遗留。古时,此地属豫州。有一年,豫州地闹痨病,德厚村三百多口人,几年内因病死去十之五六。天官巡游神,禀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为普救众生下到凡间,沿崤山采集治痨病的药草。

一日,王母娘娘来到德厚西边的母猪寨,向北一望,但见北山沟中太屋石金光闪烁,王母娘娘驾临太屋石上,取出针线筐,拿出剪刀,剪理药草。忽听山下村中哭声震天,’知是村民为病所致。王母娘娘下令招来山神。崤山、青要山、母猪寨诸神即现身匍匍在地。王母娘娘拿起剪理好的药草,对诸山神说:“这是来马回草,你们分头把这些药草送给各家各户,让其煎服,不可怠慢。”诸山神各显神通,把此药送到千家万户。没有多长时间,果然初患者药到病除,久病者日渐好转,年内豫州地痨病绝迹。当地老百姓得知王母娘娘显圣,救得生灵,就传唱歌谣道:

太屋石,百丈高,王母娘娘采药草;

来马回,真奇妙,吃上一棵除病痨。

采录:如万春

2004年采录

二仙洼

二仙洼位于义马市常村乡北部的清风山上,这里风光秀丽。相传古时候,天上有个白云仙子,一次偶尔透过云层看到这里西山顶上有个发亮的东西,十分好奇,就悄悄来到凡间。果然发现有一白兔状石丸在闪闪发光,感到十分好玩,便信手将这石丸上下左右摸了一遍,禁不住坐在这石丸上转了几圈,觉得全身有一种透心的凉爽。正玩时,忽然觉得时间不早,又不想将石丸丟下,抱起石丸欲走。突然一阵炸雷响彻天空,吓得她只好丢下石丸飘然而去。白云仙子归天七日之后,这石丸不知怎的由白色变为粉红色,好像也变得有点粗糙。第二年立夏前后,石丸正中裂开一道细细的缝,到端午节那天的中午,石丸突然裂开,从里面走出个顽童。人们都说是妖,吓得跑到老远的地方。霎时间,浓雾笼罩了整个山顶,半个时辰之后,一阵清风吹散了浓雾,只见那山顶自西向东漫步走来一个身着蓝衫,足蹬云履,雅态秀容的相公。山下百姓都全神贯注看着这陌生的奇人,正在这时候,山神爷爷一手持拐杖,一手捋着银须说道:“孩子们,不要害怕,那不是妖怪,是西峰大仙降临人间。”说罢,山神爷爷就不见了。三日内四邻八乡都知道这西山上降临了一位大仙。

就在这一年立秋的前三天,午时将临,微风习习,大仙乘着清风降落到山下古槐清泉旁边。清风山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大仙一见清泉,欲捧水而饮,还未饮到泉水,发现泉中有一身着白裙,头戴荷花的妙龄少女,惊得他禁不住向后退了一步,随又觉得身后好像有人在扶着他。回头一看,原来这位妙龄少女就站在他的背后,一时间羞得他面红耳赤。姑娘也羞得忙用手帕遮着脸。二人一阵尴尬之后,大仙含笑向姑娘施了一礼,姑娘趁机也扯掉手帕偷看大仙一眼,捺裙含笑而去。大仙也紧追几步赶了上去。正在这时,突然四周水柱冲天,把他们俩正好困在中间,片刻把他们两个的衣服全部溅湿了,冻得两人直打哆嗦。大仙无奈,只好半闭着眼睛,羞怯怯地将姑娘抱在怀里。这时,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在空中笑呵呵道:“善哉!善哉!天作良缘,百年好合。”说罢隐身而去。霎时,水柱不见了,一会儿阳光晒干了他们的衣服,二人便躬身倒地互相对拜,相挽相扶结成夫妻。从此夫妻二人就居住在这清风山的山坳里,为四方百姓世世代代医病、求雨、治山,做了不少好事。人们崇拜他们、颂扬他们,称他们为“二仙”,以后还为他们盖了庙,塑了金身,这道洼也便成了“二仙洼”。

采录:樊保均

2002年采录传说

神画

从前,洛阳有个著名画家,叫孟卢陵。

孟卢陵从小就爱画画,十多岁上就能画啥像啥。他天天画画,握笔杆的几个指头都磨起了老茧;那画秃了的画笔,可以用大车来拉。他画的画,越来越好,越来越奇。他画一朵莱花,引来蜜蜂绕着飞;画一堆青草,老牛用鼻子闻了又闻。

孟卢陵的画出名了,谁都想请他画,每天找他画画的人数也数不清。凡是穷人来了,要啥画啥,分文不取;要是有钱有势的大官、财主来了,就是挑金担银,也别想得到他半幅画。因此,这些权贵都恨透了他,总想出一些鬼主意陷害他。孟卢陵人穷志不穷,宁死不低头,眼看待不下去了,就把铺盖一卷,躲到山里画画去了。

孟卢陵搬进深山以后,画画更加刻苦勤奋了。他终日留神农民的田间耕作,精心描绘桑麻林木的景色。有一回,他整整花了一天一夜工夫,一口气画成了一幅《耕牛图》。画上两头大黄犍牛拉着犁在耕田,神态逼真。犍牛脚下一片田野无边无际,翻出来的湿土仿佛直冒香气。他看了也很满意。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孟卢陵画画时,一不小心洒上了两滴墨点。恰巧这墨点又洒在两头牛的额头上,好像牛头上生了两个黑痣。《耕牛图》贴在墙上,实在逗人喜爱。两头牛摇摇摆摆地套着犁,真像活的一样,谁见了都夸。孟卢陵却叹了口气说:“好是好,只可惜它走不下来。我要真能画出两头活牛来,不也可以帮帮穷人的忙吗?”

说也奇怪,孟卢陵头一天有了这个念头,第二天一清早,《耕牛图》就变样了:画上一切照旧,只是两头耕牛不见了。村上的人都知道他的画上丢了两头牛。就在这时候,.有人在山沟里捉到两头大黄犍牛,也没人认领,牵到村里一看,正是孟卢陵《耕牛图》里丢的那两头牛不信你看,牛头上正好长着两颗大黑痣哩!这样一来,到处都知道孟卢陵画的牛活啦,孟卢陵的画是神画。从此以后,他画的啥都会变成活的,来找他画画的人更多了。老大娘、大嫂子求他画一张蜡烛,贴在纺车旁,晚上可以照亮纺线。喂牛的老大爷求他画一张大雄鸡,可以替他五更打鸣报时辰。这家缺柴,他画一团火;那家少粮,他画一锅饭。孟卢陵的画比金子还值钱,比珍珠还宝贵。

当地有个大财主,一心想让孟卢陵画几张画,可是,给钱他不要,央求他不理。文的不行,大财主就动武的,派家丁、打手去抢走了孟卢陵的一只盛画的大木箱。大木箱里盛满了一箱子画,大财主可乐坏了。打开箱子一看,一幅一幅的画上,画的不是高粱穗穗,就是几个破碗烂瓢。财主心想:这算啥神画?拿来贴墙补壁,还嫌恶心哩!一气之下,他就把画扔到院子里,点把火烧了。

可是,画烧了不久,出了一件稀罕事:大财主家有个长工,会算什么时候阴天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晴天,算得可准啦!有一天财主出门,眼看是万里无云的晴天,长工却说要下大雨。大财主不信,果然淋成了个落汤鸡。又一天,场上正晒着新麦,忽然乌云遮天,家家都抢着收麦,这个长工却说:“别慌,没雨。”果然一会儿,天又转晴了。

原来,这个长工从那一箱子被烧的神画中,拣到了一张没烧完的纸角。那画上画着一棵谷穗,谷穗上趴着一只蚰子。不料这个蚰子却是个活的。每天早晨,它爬到谷穗上了,这一天必定是晴天;要是躲到谷穗底下,保准有雨。大财主一听,烧的果然是一箱神画,后悔也晚了。他就又派人去找孟卢陵要画,还特地多派了几个家丁、打手,准备动武抢画。谁知这一次,孟卢陵竟滿口答应,并立即提笔画了两幅画,让打手们带回去了。

大财主接过来,把头一幅打开一看,只见里面画着一坑水,几根芦苇。再仔细一看,见画上的水直动,芦苇直摇,接着从芦苇里窜出了一只癩蛤蟆。过了一会儿,一只只癩蛤蟆连着向外窜,满厅滿屋里乱蹦。大财主急得没法,连忙点火烧了这张神画,打扫了半天房屋,才算了事。大财主又打开第二幅神画,只见上面画着一个火炉,地下蹲着一个小孩,手拿芭蕉扇,不停地扇火。又过了一会儿,炉里慢慢地冒出了青烟,霎时,满屋烟雾弥漫,火光冲天,火苗很快就蹿到房顶上,在熊熊的烈焰中,大财主的厅堂终于化成了灰烬。

这一来,大财主可发火了,立刻派家丁、打手去抓孟卢陵。孟卢陵不慌不忙地说:“捆尽管捆,得让我先给老乡们留一幅画。”说罢,孟卢陵在地上铺了一张大纸,提起笔,“刷刷”几下,画成几朵云彩。他立即往上一站,那云彩便腾空而起,等打手们要上前抓时,孟卢陵早已升到半空中了。

讲述:古长友

记录:王于

1995年采录赵能送宝灯

鲁班是木工匠的祖师爷,一生不知修建了多少漂亮的亭台楼阁。有一年,鲁国的国君要他给自己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要比任何一国国君住的官殿都好,并且期限还非常苛刻,假若不能如期完成,鲁班和他的那些伙伴都要被杀头。

听说东海龙王的宫殿是天下最漂亮的宫殿,于是鲁班想,能把东海龙宫图借来,照着建一座宫殿,国君一定会满意的。

鲁班找到东海龙王敖广说明了来意D敖广是个非常滑头的家伙,他想:谁不知道鲁班的手艺高邊,我要是把龙宫图借给他,他说不定再一加工改进,盖起来会比我的宫殿更加壮丽,那样岂不夺了我的“天下之冠”,灭我东海龙王的威风?“我的龙宫图纸早已锁进了保险柜,钥匙找不”还没说完,敖广便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看到了鲁班手里那盏七彩霓虹宝灯。这是鲁班为进龙宫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能在灯油里加进七种颜色,用七根草作芯,点上后,灯苗发出七种鲜艳的色彩,光彩夺目,还不怕风吹浪打。能逢水开道,水族妖怪一见,都会纷纷躲逃。“如果你能给我也制造一盏像你这样的霓虹宝灯,我的龙宫图纸便可借给你。”敖广说。

造灯对鲁班来说并非难事,于是双方一言为定,龙王把龙宫图纸借给鲁班三天,鲁班必须在三天之内把宝灯送到龙宫,表示酬谢。

敖广还不放心,最后又带威胁的口气说:“宝灯若不能如期送来,我要率领我的龙子龙孙去索要龙宫图纸,砸碎你的人间宫殿,到那时可别怪我不讲义气!”

鲁班从龙宫回来,立即安排人一边按龙宫图纸破土动工,一边还要加工制造宝灯,忙得饭也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不知不觉,三天期限巳过去了两天,宫殿的框架已fe起来了,宝灯也做成了。鲁班为了在第三天完成最后框架工程,不能亲自去给东海龙王送灯,就决定派个徒弟前往。

鲁班有几十个徒弟,其中有一对姓赵的兄弟,都特别精明,鲁班教什么,他俩一学就会,并且还变着花样想超过师傅。其他徒弟都称他俩“能哥”、“巧弟'外人则叫“赵能”、“赵巧”,后来连鲁班也这样叫他俩了。这次送灯还没等师傅点名,兄弟俩便争着要去。赵能说:“师傅,现在工程正紧,您是不能离开的,这送灯的事,就交给徒弟我去吧,我一定尽心尽力,尽快尽好完成这个任务。”赵巧说:“师傅,依我看,哥哥是师傅的得力助手,又是这次工程的骨干,现在又是紧要时刻,他怎么能离开工地呢?我觉得还是我去为好!”赵能说:“弟弟年轻,办事没经验。万一在路上把灯丢了,东海龙王怪罪,我们怎么吃得消?”赵巧又说:“正因为年轻,才需要出去见识见识,磨炼磨炼,俗话说,‘要得好,大让小’,你当哥哥的,怎能硬跟弟弟争?”鲁班,原准备是让赵巧去的,后来想想,觉得他毕竟年轻,恐怕误事,最后就决定让赵能去。鲁班知道赵能平日骄傲任性,逞强好胜,就再三嘱咐他:“这次去龙宫送灯非同寻常,家里活儿紧急,一定要速去速回,万不可求利贪玩,节外生枝,你必须在油尽灯灭之前赶回来,要知道这灯只有亮着的时候,才能逢水开道,要是在龙宫里耽误时间,待到油尽灯灭,你可能就回不来了。”

师傅苦口婆心地叮嘱,赵能根本没有听进去。他想,回不来也好,跟着你整年辛苦劳累,能挣几个钱呀?就凭我的手艺,说不定会得到龙王的赏识,委以重任,到那时娶个龙女做妻,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呢!师傅的话,他表面上点头称是,其实,他的心早已飞到龙宫里去了。鲁班把给龙王的灯交给他时,他一看,觉得平常得很,回去后随手扔到了床下,自己又找了一块上等紫檀木,连夜赶制了一盏比鲁班做得更精致的灯,然后贴身藏好,到子夜时分,他便点着原先师傅去龙宫时用的那盏宝灯,赶往东海边。他一直往海里走,只见海水给他让出一条平坦大道,霓虹宝灯的光焰,照得海里一片金亮,那些水族妖怪,都吓得纷纷逃走。走了一会儿,他见前边有座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宫门外长着许多奇花异草,清香扑鼻,那里排队站着威风凜凜的虾兵蟹将,还有几十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龙女,都微笑着高举花束迎接他。

他进了龙宫,把自己制造的那盏灯献给龙王时,敖广只喜得眉开眼笑,不住夸赞鲁班是人间的神工巧匠。这时赵能上前深施一礼道:“龙王陛下容禀,只因为师傅太忙,他为您制造的那盏灯十分粗糙,我觉得对不住您借给龙宫图的盛情好意,就把它班在一边,又特意连夜为您赶制了这盏灯。”龙王听了,深恨鲁班无特别看重面前的这个年轻工匠。他兴致勃勃地让赵能把他手里那盏宝灯里的油倒进新灯里,然后点亮,由他举着到水晶宫外去炫耀。谁知这盏灯是彩纸扎的骏马,管看不管用,刚一出宫门,海水一涌动,它便立刻熄灭了。龙王一见,十分恼怒,立即喝令左右把赵能拿下,用刀剁成碎块,扔到海里喂了鳖。

赵能自以为很了不起,技艺超过了师傅,其实,他的本领还很不到家哩!

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赵能送宝灯,一去无影踪”这句俗话,便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采录:古长友

1995年采录

甘罗的传说

甘罗的爷爷在朝中做官,年过七旬,依然精神矍铄,体魄健壮。他为人公正廉洁,疾恶如仇,经常弹劾那些贪官污吏。因此,那些乱臣贼子,邪恶奸佞,都把他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

当朝皇帝梦寐以求,想得到一种能益寿延年的“圣药”.,食后能增寿八百岁,长享荣华富贵,直想得神魂颠倒。朝中有个大臣跟甘罗的爷爷不和,就乘机秘密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

第二天,文武百官朝贺毕,皇帝对甘罗的爷爷说:“甘爱卿,朕得知你的身体健康,是吃了公鸡蛋的缘故。本王待你不薄,何不献上来些让朕一饱口福,与天地同寿?”甘老臣道:“臣年逾古稀,实在不曾见过公鸡蛋,更不曾吃过公鸡蛋。”皇帝一听,大怒道:“胡说!你明明是吃了公鸡蛋才身健年高的,为何矢口否认?岂不闻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我看你是活腻了吧!朕限你三天时间,若不将公鸡蛋献来,定按欺君之罪斩首!”说罢,即令散朝,拂袖而去。

甘老臣回到家里,闷坐在书房,长吁短叹,愁眉不展。甘罗见爷爷不髙兴,便上前问道:“爷爷往日散朝回来,总是欢天喜地,有说有笑,今日回来,为何满面愁容,唉声叹气?”甘老臣看着聪明可爱的孙儿,止不住眼中落下泪来。心想:孙儿自幼父母双亡,眼看又要失去爷爷,成为孤儿了,怎么不令人心酸!于是将甘罗拉入怀中,抚着他的头,把朝中发生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甘罗听了,一面仰着小脸给爷爷抹眼泪,一面嘻嘻笑着说:“这个昏君,真是鬼迷了心窍,来日待我上朝去回复他就是了。”

三天期限到了,皇帝却不见甘老臣上朝,只见来了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便生气地问道:“你是什么人,到此何干?”甘罗上前跪禀道:“孺子乃甘老臣之孙甘罗是也。”皇帝问:“你爷爷为何不来?”甘罗说:“我爷爷在家生孩子呢。”皇帝一听,气得破颜一笑说:“孺子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世上只有女人会生孩子,哪有男人生孩子的?”甘罗紧接着说道:“既然男人不会生孩子,难道公鸡就会下蛋吗?”问得皇帝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皇帝见甘罗长相不凡,胆识过人,想他长大以后,必非等闲之人,便想重用他。于是又提了许多难题问他,甘罗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皇帝听了,十分满意。最后又问他:“世上什么东西最香?”甘罗回答说:“盐最香。”皇帝听了大怒道:“胡说!朕向来还没有听说过盐是世上最香的东西呢!”甘罗说:“世上再好的饭菜若没有盐,都不香,不信请试于是皇帝传旨:“从今日起,凡朕所用饭食,概不加盐。”御厨师们一听,都做了大难。第一天,先让烹调技术最髙的厨师用猴头、燕窝、海参、鱿鱼、鸭脖、熊掌……等原料,做了九九八十一个菜,只见赤白橙黄绿,五色纷呈,耀人眼目。皇帝拿起玉箸,尝来尝去,结果没有,样可口的。一怒之下,喝令将厨师推出去斩了。第二天又挑了一个最精明的厨师,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整整—百个菜。皇帝每种都尝了一下,还是没有一样令他满意的,就下令把这个厨师也斩了。一连六天,杀了六个厨师。到了第七天,轮到一个年轻厨师做御膳了,他想到自己恐怕也难逃厄运,就让家里人给准备后事,全家老小哭作一团。结果皇帝吃了他做的菜,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夸他做的菜香好吃。于是就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跪在地上连连叩头道:“小人有欺君之罪,罪该万死!”皇帝说:“你做膳有功,朕正要封赏于你,你却言罪,何罪之有?”厨师道:“小人想到做不出我主万岁适口的饭菜,就要被杀,便冒死加用了盐。甘罗的话是对的,所有珍肴美馔,都是无盐不香啊!”

皇帝听了,方信甘罗年幼智广,才学非凡,便拜他做了上卿。

采录:古长友

1995年采录袁世凯当皇帝的传说

袁世凯老家是河南省项城县袁家寨。民国初年,他掌管清朝的御林军,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他没称帝之前,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一天中午,他躺在榻上睡觉,有个丫环给他送茶。这个丫环,举止文雅,冉冉入室,走至榻前,将帐轻轻掀开,忽然看到榻上卧着一个老鳖精,伸着长头,挤着眼,四脚拉叉。她猛然受惊,两手一软,“哗啦”一声,将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袁世凯被惊醒后,口中说道:“这是什么声音?”便急忙坐起身,见丫环惊呆地站在他的榻前,一丝不动。忙问:“怎么了?怎么了?”这丫环灵机一动,顺口答道:“我主,小奴前来送茶,走至榻前,掀开帐子一看,见榻上卧了一条龙,一时受惊,将茶杯打在地上,惊动了我主。”袁世凯听后,信以为真。认为自己是真龙显世,必然称帝,满心欢喜,连声说道:“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从此,袁世凯便野心勃勃,图谋篡位称帝。后来这位只当了八十三天的洪宪皇帝,在四面楚歌,病气交加之中,一命呜呼,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

讲述:孟志昊记录:张治国

1998年采录冯玉祥将军的传说

民国初年,冯玉祥部队先后在河南驻扎过三年多。每到一处,军纪严明,不扰百姓,部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冯将军部队的将士们,都会打拳,玩枪劈刀不在话下,有的还会飞檐走壁,穿沟越溪。一提起冯玉祥部队的大刀片,那是能冲能杀,天下无敌呀。尽管这样,冯玉祥将军为进一步了解民情,征求意见,还不断化装私访。一年秋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