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7 22:51:11

点击下载

作者:荣楚欧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斯蒂芬·霍金传

斯蒂芬·霍金传试读:

前言

霍金在战火之中出生,在一个充满火箭轰炸的环境中长大,年幼的他不懂得战争的危险,也理解不了“幸运”的含义,但正因为这样,霍金才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关于霍金的出生,也有一段“天降异象”的说法。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巧的是300年前的同一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与世长辞,这不得不令人产生联想,或是想到诸如“传承”之类的词语。

幼年时候的霍金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但他的小学时代似乎并不愉快。霍金从小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孩子,所以他一向言语不多,而且行动上有些“笨手笨脚”,还有些口吃。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同学也总是嘲笑、疏远他。但是霍金的父母懂得顺其自然要比强力干预要好得多,也正是这样开明的教育,使得霍金开始接触他所喜欢的自然,从而更加接近自然中的宇宙。

霍金的手脚虽然有些迟缓,但是他的大脑却非常灵活,在童年时就表现出了超群的研究能力。他喜欢研究机械类的物品,比如机械玩具,研究的过程就是把它们拆卸得七零八落,但由于霍金没有熟练的动手能力,所以向来是只管拆而不管装。经过他“研究”的物品,常常便就此报废。直到家里的一些工具,甚至家用电器都会莫名地散架,或是变成一块块废铁,母亲才察觉到了他的“破坏力”。但霍金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正在做他喜欢的事情,重要的是,父母也没有过多干预。

性格的养成与家庭环境存在着莫大的关系,霍金近乎孤僻的性格,似乎也与霍金一家的“古怪”有关。霍金一家人住在奥尔本斯小镇上,原本小镇是众多家庭的组合体,结果霍金一家来到之后,却呈现出了一番特立独行的情景——他们的生活习惯与邻居们格格不入,就像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任何的人交往,这也使得霍金的父母在奥尔本斯并没有什么朋友。

霍金属于大器晚成,时至中学,才开始从笨小鸭往白天鹅转变。他的睿智令同学们纷纷叹服,他也因此获得了“爱因斯坦”的称号。

霍金总能够想出一些很复杂的东西,他改编过很多游戏,并为这些游戏设计新的游戏规则。他设计的规则非常复杂,与他一起的伙伴们通常要花费很长时间去了解并记住这些规则,规则一多,也就意味着游戏会变复杂,所以一些经由霍金改编的游戏,玩起来都很费时费力,但越是如此,大家玩得就越起劲。

霍金与伙伴们在改编游戏的同时,也对电子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世界上第一台“逻辑单选择计算机”诞生了,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初露才学的霍金几经波折进入了牛津大学,在宽裕的慵懒之中,霍金迷上了赛艇运动,这为他百无聊赖的颓废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活力。霍金对物理情有独钟,学习成绩也算优秀,作为一个年轻气盛的大学生,霍金也做过不少荒唐事,除却一些逃课的小事外,他还差点被送往警察局。

大学期间,霍金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然而几乎是在同时,他被检查出患了绝症。那是一种肌肉慢慢萎缩,可以致人瘫痪和失声的可怕疾病,这样的患者被称作“渐冻人”,他们的寿命不会很长,而当时医生预言霍金的生命只剩下两年。这可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当生命不再长久,爱情又该何去何从?

但是霍金偏偏就向命运宣战了,他要让自己的生命战胜残酷的命运,时至今日,他已经70多岁,创造了“渐冻人”寿命的最高纪录,他甚至比身体健全的人还要长寿。

霍金的情感生活可谓波澜起伏,他一生拥有两段婚姻,婚姻时长分别为25年和11年。能够有缘相遇然后再结为夫妻,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霍金似乎并不了解女人,他的眼里只有宇宙,所以才会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

霍金考取了剑桥大学宇宙学的研究生,正式接触他所向往的宇宙世界。后来又成为凯斯学院的研究员,一些举世震惊的理论便接踵而来。“黑洞其实并不黑”、“黑洞会吞噬一切,包括它自己”、“外星人真的存在”、“想不想进行一场时间旅行?”……

这些理论在科学的基础上存在强烈的科幻性,诚如霍金所说:“宇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空间,这也值得我们一起去探寻研究。”

霍金是一位科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当然,此外还有很多代表身份的称呼,可以称他为特定领域的专家学者。但霍金还有另外一些身份——演员、歌手、广告明星,有人称赞霍金是影视歌三栖明星,身残志坚的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本书前半部分介绍了霍金的主要人生经历,阐述了一代“宇宙之王”的传奇人生;后半部分重点讲述霍金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描绘出一幅璀璨的宇宙之景。在品读霍金人生经历,了解霍金学术成就的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霍金那永不服输的高傲姿态,那是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心志。有时候,活着,需要勇气。

愿你在这本书里可以学到美妙的知识,获得心灵的启迪。Part 01 高知家庭:诞生于学霸家庭的天才少年“天才”离不开特有的天赋,但更在于生活环境的熏陶和后天的努力。霍金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之际,这样的巧合,总是会令人产生系列联想。如果说伽利略迈出了人类了解宇宙的第一步,那么霍金则是带着人类开始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未来。

霍金从小生活在一个拥有高级知识的家庭氛围之中,父母总会在一些日常生活中让他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于父母都从事科研工作,霍金从小便形成了热爱钻研、极为专注的性格。

或许,“天才”往往先是“怪才”。霍金儿时的经历还是充满“坎坷”的,内向、腼腆的他在学校中不怎么合群,从而没有朋友,这令年仅5岁的霍金很是失落。不过霍金的父母却懂得因势利导,指引他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他提供一个个追寻梦想的环境。在父母的呵护下,霍金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出生在战火之中的幸运儿

1642年1月8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与世长辞,向他曾经热爱的自然世界挥手告别。300年后的1942年1月8日,世界各地的学者、民众举行各样的活动,撰写寄思的挽联来纪念这位流芳后世的伟人。

此时此刻,一声婴儿的啼哭在英国牛津的医院中传来,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了。

霍金的父亲弗兰克和母亲伊莎贝尔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夫妻两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他们没有想到,怀中的孩子,将来竟然能够取得与伽利略齐名的成就,成为又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如果说伽利略迈出了人类了解宇宙的第一步,那么霍金则是带着人类开始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未来。这可以视为一个巧合,也可以说是一种传承。

1942年,世界正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仍在延续。在之前的两年间,科学界都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各种用于战争的原子弹、核武器不断地被研制出来;1942年初,德国成立了一个可怕的“T4”小组,他们残忍地杀害身有疾病和身患残疾的儿童;“T4”小组成立10天之后,德国又秘密制订了一个“灭绝犹太人”的残忍计划……

面对这样的乱世,弗兰克和伊莎贝尔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安安稳稳地来到世上,所以,在离霍金出生还有一周的时候,伊莎贝尔就离开了伦敦,前往牛津待产。当时德国为了保护哥根廷和海德堡免受战争践踏,曾与英国签订盟约,不会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两国都想要保护各自的文化古镇。因此,对于英国人来说,牛津和剑桥就成了战争中的避难所。

然而,伊莎贝尔只身一人来到举目无亲的牛津,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她即将临产,所以旅馆并不接受她入住,无奈之下,她来到了医院,开始在医院待产。待产期间,伊莎贝尔买了一本星象图,但当时的她似乎没有把腹中这个小生命和浩瀚的宇宙联系起来。

霍金平安降生了,在一个漫天战火却相安无事的城市降生了。初为人父母,大多数人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孩子,选择待在牛津以规避战火,起码等孩子稍大一些再离开。但在霍金出生后的第十四天,弗兰克和伊莎贝尔夫妇就回到了海格特这个靠着伦敦,遍地都是废墟,甚至满天都在落着火箭的地方。

伊莎贝尔曾经回忆那时的情况:“我们很幸运,实在非常幸运——我指的是我们一家,包括斯蒂芬(指霍金)和每一个人,我们一家人都饱受灾难,但重要的是我们都活了下来,但是有些人却被战火吞噬。飞行中的炸弹非常恐怖,一开始,它们会在空中轰轰作响,然后就是死一般的沉寂,这时候你就可以计算离它落下来还有多长时间……如果你听到了爆炸声,就可以意识到炸弹并没有在你身旁炸开,你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家吃饭或者做点别的什么。”

在这样的境地下回来,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一方面,弗兰克和伊莎贝尔还有在伦敦的工作,战火四起,前线伤员不断,医药科研所的工作更是异常紧迫;另一方面,医院的高额住院费用也容不得这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太乐观。

霍金的家是坐落在海格特的一处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置办于战争期间,因为距离伦敦很近,随时都有被轰炸的危险,所以价格很便宜。

1944年,霍金2岁,伊莎贝尔带着他和妹妹去拜访霍金的姑妈,弗兰克留在了家中。在中午的时候,一枚V-2火箭落在了他们隔壁的几间房子上,幸好霍金家的房子没有受太大损伤,弗兰克也没有受伤。两岁的霍金回到家,却看到原本熟悉的场景都化为了一片废墟,路边也炸出了一个大坑。

伊莎贝尔经常对霍金说:“孩子,你是一个幸运的人,从出生之前就是。”

霍金看着母亲脸上的笑容,也只是咯咯地笑了。伊莎贝尔看着怀中开心欢笑的霍金,想到自他出生以来所经历的战乱,想到附近那一片片废墟,对于霍金来说,现在的温馨时光又岂止是“幸运”二字可以言说?那时的霍金还不懂得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愁绪,作为孩子的他却在那个被炸弹炸出的大坑中找到了乐趣——那里成了他玩耍的地方。霍金有一位名叫霍华德的好朋友,霍华德是霍金的邻居,两个小伙伴常常在那个大弹坑中玩耍。

作为知识分子的弗兰克,他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有美好的前程,所以为霍金安排进入私立学校学习。拜伦宫当时是身在海格特和学术界人士的住处,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专门招收知识分子的孩子,霍金生在高级知识分子之家,自然被送到了拜伦宫。而霍华德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父母是普通人,他只能在郡立学校上学。但幸运的是,霍华德和霍金有了不一样的经历,他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霍金,倒是为霍金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霍华德所通晓的足球和拳击在霍金眼里是一些新奇的活动,尽管霍金的父母对这些运动并不喜欢。

年幼的霍金也许并不懂得“幸运”为何物,上天在眷顾着他,眷顾着他的家人,只是不知道,这份“幸运”能否伴随他走完一生。“宇宙之王”的高知家庭

霍金的家庭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书香门第,而霍金的祖先,则是世代务农的农民。19世纪初,霍金家族的一位先人成为德文郡一位公爵的管家,霍金的家族由此开始发迹,后来在德文郡也有了自己的府邸。霍金的祖父成为一位农场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萧条席卷了全球,他的农场也因此破产了。当时霍金的祖父祖母育有五个孩子,断了经济来源就意味着一家人要挨饿受冻。幸运的是,霍金的祖母还有一套房产,她创办了一所学校,经营得还算不错,这才得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面对贫困的境遇,霍金的祖父祖母没有和普通人一样只想到摆脱贫穷,他们更在意的是儿女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如果儿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身为父母,不论多辛劳都是值得的。于是,霍金的父亲在祖父祖母的影响之下,一直努力学习,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祖母经常把学校所得的收入寄给身在异地求学的儿子,而弗兰克也很节俭,常常把节省下来的钱再寄回家里。弗兰克在牛津大学学习医学专业,专攻热带医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弗兰克身在东非,正在研究当地的地方病,但国家有难,身为专家学者岂能苟且偷生?怀揣着一份爱国之心,弗兰克决定马上回国,为国家尽一份力。于是他横穿非洲大陆,又乘船加紧赶回了英国,并报名申请参军,请求赶赴前线。但国家相关部门告诉他,他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医药研究对国家的医学更为有用,所以,弗兰克便进入了一个医学研究所。

霍金的母亲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父亲是一名医生,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可以说,伊莎贝尔的家境也不富裕。这样的家庭,如果父母不付出一些辛劳,不做出一些牺牲,就很难支撑儿女们的大学费用。那个时候,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很少的,特别是女孩子。左邻右舍经常劝伊莎贝尔的父母,与其为伊莎贝尔支付学费接受教育,还不如尽早为她置办嫁妆。但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和弗兰克的父母一样,伊莎贝尔的父母很是注重儿女的教育,他们在左邻右舍不解的目光中坚持让伊莎贝尔进入了牛津大学,并支持她顺利完成了学业。伊莎贝尔修习过哲学、政治和经济,并成为这些领域的著名学者。

伊莎贝尔做过很多工作,先是税务检查员,但她一直不太喜欢这份工作。后来到了医学研究所从事秘书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伊莎贝尔很是喜欢,而且也是因为这份工作,她才结识了自己的丈夫——弗兰克。

两人都是热爱科研的知识分子,爱情的火花很快就擦燃了,感情迅速升温之后,弗兰克和伊莎贝尔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且在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安了家。

霍金出生一年半左右,弗兰克和伊莎贝尔夫妇又添一女,取名为玛丽,由于玛丽与霍金年龄相仿,所以兄妹两个总是争吵不断。对于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弗兰克和伊莎贝尔也只是笑着摇摇头:长大一些,他们会懂事的。

霍金2岁半的时候,父母特意按照《育婴手册》中的建议,认为他是时候接受社交活动了,这有利于霍金性格协调、均衡的发展。于是霍金就被送到了海格特拜伦宫的托儿所,这里的小朋友都在玩各式各样的玩具,彼此之间有说有笑。但对霍金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待在这里,作为一个新来的小朋友,霍金似乎感觉受到了冷落,顿时号啕大哭起来。这样的状况令弗兰克和伊莎贝尔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尽力安抚霍金,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委屈,倒在母亲怀里的霍金却哭得更凶了。父母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他离开。或许,我们的孩子还不太适应进行社交。伊莎贝尔这样对弗兰克说,此后一年半的时间,他们都没有再把霍金送到托儿所中去。

霍金5岁的时候,他又多了一个妹妹,小妹妹名叫菲利帕。霍金很喜欢这个小妹妹,在菲利帕还没有出生的时候,霍金就开始期待了,要是能多一个人一起玩耍,应该会有趣多了!这时候,霍金已经可以像哥哥一样照顾两个妹妹了。

弗兰克和伊莎贝尔夫妇很注重孩子的文化气息修养。一般的父母总是会选择周末或是节假日带孩子去游乐场或电影院这样的娱乐场合,但霍金的父母却常常带他们去博物馆,这也是令霍金非常高兴的事。父母懂得培养孩子们各自的爱好,他们先是把霍金带到科学博物馆,让他带着好奇心四处参观;然后把玛丽带到历史博物馆,玛丽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出生的时候,霍金一家还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动荡危机中,年幼的她虽然不太明白战争的残酷和后果,但她喜欢去了解那些过去的事情;而最后,弗兰克和伊莎贝尔夫妇则会陪着小女儿菲利帕参观艺术博物馆,菲利帕热衷于艺术博物馆中的陈列,这一点令他们很是欣慰。三个孩子各有所好,弗兰克和伊莎贝尔根据他们的喜好因势利导,用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着他们的文化气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生导师。从小生活在这种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中,霍金所接触到的,所被灌输的思想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度和意义。这也注定这个孩子自童年起,就与同龄孩子有着某些特殊的区别。并不愉快的小学经历

1947年,霍金5岁了,父母把他送进了小学,但父母在他2岁半时考虑到的“社交”问题,似乎真的出现了——霍金没有朋友,他甚至无法融入集体当中。

霍金说话有点结巴,往往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令他的同学们很苦恼,时间一长,也就没人愿意和他交流了。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孤独很容易影响性格的发展,朋友的陪伴其实很重要,霍金在心底还是渴望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的。

学校将要举行运动会了,老师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跑步项目。霍金很想参加,但他知道自己跑得不快,所以对于到底要不要参加,他仍然在犹豫。这时候,老师开始鼓励大家:“同学们,运动会的精神是重在参与,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听到老师的鼓励,同学们兴致大增,都开始踊跃报名。霍金被同学们的热情感染,也非常高兴地报了名。

比赛那天,起跑的枪声一响,所有人都奋力向前跑去。霍金也拼尽了全力,但无论他怎么努力,身体却再也使不出多余的力气,就这样被远远落在了后面,霍金看着同学们的背影,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咬牙坚持到了终点。

但是与他一组的名叫杰克的同学却埋怨起来:“斯蒂芬,你是知道自己跑步很慢的,这样还报名,这不是来添乱吗?”大家听后也都跟着嘲笑霍金。

听到这样的埋怨,霍金感到很难过,一方面是愧疚自己影响了团队的成绩;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尽力了,却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样想着,霍金眼圈一红,似乎就要伤心落泪了。

老师见状,便走过来把双手搭在霍金的双肩上,对其他的同学说:“同学们,你们不应该嘲笑斯蒂芬,知道吗?每个人都是有跑步潜能的,斯蒂芬的潜能只是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到时候,斯蒂芬一定跑得非常快。”

同学们听到老师这样说,大都相信了霍金有跑步的潜能,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老师低下头看了看霍金,霍金将信将疑地想着老师的话,自己以后真的可以跑得很快吗?而随即发生的一件事,却又一次使霍金那颗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这天放学之后,霍金和很多玩伴吃过晚饭,来到社区的小广场上,他们经常在这里玩游戏,每天这个时候,这里总会响起童真的笑声。然而今天,有一位小男孩儿却在这里落下了伤心的眼泪。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大家一起玩“你跑我捉”的游戏时,霍金被分到了被捉的那一组。霍金和其他的小伙伴一样,都非常开心地努力向前跑,可是一不小心身体摔倒了,霍金也因此被捉住了。

和霍金同组的有位叫安东尼的伙伴,一时着急便责怪霍金道:“你总是这么笨手笨脚的,每次跑步都这样!”“他总是扯大家的后腿,我们不和他玩了!”小伙伴们都埋怨着走开了。

霍金此时已经忘却了身体摔倒时的疼痛,反而是心里感受到了被排斥的委屈,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后来,霍金就不再参与伙伴们的游戏,他常常每天傍晚伏在窗前,看着在广场上玩耍的伙伴们,眼睛里满是羡慕。不仅是在课外活动中,霍金很难融入集体,在课堂上,霍金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同学们要开始学习书写了,接触到新鲜的事物,每个孩子本来都会兴奋不已,然而霍金却高兴不起来。“看啊,斯蒂芬写的字就像是一条条蚯蚓。”“是啊!他写的字真难看。”

一句句嘲讽深深打在了霍金的心上,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把头垂得低低的。一颗脆弱的心又受到了伤害,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

老师听了喧哗声,赶过来询问怎么回事。淘气的詹姆斯站起来说:“老师,你看看斯蒂芬写的字母吧,真是太难看了!”

老师回过身轻轻拿起了霍金的作业本,看到上面歪歪扭扭的字母,先是皱了皱眉,而后轻轻问道:“斯蒂芬,这些字母你是认真写的吗?”

霍金轻轻点了点头,有点哽咽地回答:“是的,老师。”

老师温和地摸了摸霍金的头:“斯蒂芬,不要灰心,这不算难看,只要你经常练习,一定可以把字母写好的,要相信自己。”

霍金听到老师的话,心里好受些了,而后点了点头。

老师严厉地对其他同学说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友爱,不能这样嘲笑别人,知道吗?”

教室里安静下来,詹姆斯也是一脸愧疚。到了放学的时候,詹姆斯来到霍金面前:“斯蒂芬,上课的时候,是我不对,你不要放在心上。”

霍金轻轻摇了摇头:“没关系,我写的字母本来就不好看,我只是想像你们一样,写出很好看的字。”

詹姆斯笑着对霍金说:“我相信你,斯蒂芬,你一定可以写得很好的!”

霍金微笑着点点头,非常感激詹姆斯的鼓励。

但是事情好像并没有好转,尽管霍金一直在非常努力地练习,他的书写却一直得不到改善,后来就连老师都有些失去耐心了。

有一次作业收上去之后,老师曾单独找霍金谈过:“斯蒂芬,你有在认真地写字吗?”

霍金被老师这样一问,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老师则叹了一口气:“好了,斯蒂芬,你先回去吧,学习要继续加油。”

霍金有些失落地回到了教室,老师心下想着,斯蒂芬其实是一个很认真的孩子,或许他是不够聪明吧。

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霍金都表现得有些笨拙,所以很少有同学愿意和他玩耍。霍金就像是被孤立在一个角落里,被所有的同学忽视了。

在同学当中,只有詹姆斯对霍金比较友好,但詹姆斯有很多朋友,而那些朋友都不喜欢霍金,詹姆斯还曾经为了霍金和他的那些朋友闹得不愉快。为此霍金很是愧疚,他不想因为自己而让詹姆斯失去朋友,所以他总是尽量不去接近詹姆斯,这样,霍金就真的成为一个孤独者了。

霍金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学校,在学校时也是沉默寡言。每天一放学,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登上校车,期盼着尽快回家。

可以说,霍金的小学经历并不愉快,他背负着本不是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孤独。但是世界上真正孤独的人毕竟是少数,有时候,孤独,还意味着专注。在因势利导下放眼自然“我们的儿子好像太过害羞而不善言谈,他好像都没有可以好好交流的朋友。而且,他好像不太喜欢上学,每天早晨都有些闷闷不乐,只有晚上回到家,才会有些笑容。”伊莎贝尔有些担忧地对弗兰克说。

霍金的父母开始对霍金的情况有些担心了,母亲曾经提议和霍金的同学们谈一谈,让他们更加了解霍金,多与霍金交流,但是被父亲制止了。父亲想到,他和伊莎贝尔都是不善言谈之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父母又何必去刻意改变孩子的人生?“斯蒂芬总是喜欢自己待在一旁思考,他思考起来很是专注,似乎对外界的一切影响浑然不知,这样不是挺好的吗?”父亲释然。“话虽如此,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需要和外界有所交流,斯蒂芬现在的性格已经有些孤僻了,再这样下去,我怕对他的成长不利。”母亲还是一脸担忧。

父亲想了想:“或许,我们可以看看他喜欢什么,然后尽量去让他接触,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会令他心情舒畅,进而性格上也会有所改善。”

母亲虽然点了点头,但仍然表达出了她的另一份担心:“可是现在,斯蒂芬不喜欢学习,也不喜欢学校,又能怎样去培养他喜欢的东西呢?”

父亲却是很明智:“他不喜欢,证明那些不是他想要的,放宽心吧,我们的斯蒂芬一定可以找到他所热衷的,并且取得无可限量的成就,我相信他。”

听到这里,母亲也释然了:“没错,我们要对斯蒂芬有信心。”

就这样,霍金的父母不再干涉霍金的生活,也不再去试图帮他解决遇到的难题,而是通过一些方式来鼓励他形成自己的想法,得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要想知道霍金喜欢什么,就要多花时间和他交流,母亲总会在睡前和霍金聊聊天,问问他学校今天发生了什么。

但霍金似乎并不喜欢谈论学校里的事情,他经常和母亲说的大多是自己在公园里的见闻,这令霍金的父母很是开心,他们似乎看到了霍金感兴趣的东西。“那你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呢?”“很神奇的,妈妈!今天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小雨,我看到公园的地上出现了好多蚂蚁,它们都举着一些树叶或是面包屑,排成长长的整齐的队伍,向前方爬去。还有,蜻蜓就在它们上面飞过,飞得很低很低,我好像一伸手就能抓住它们!”

霍金越说越兴奋,这个时候竟然一点都不口吃了。母亲惊奇于儿子的变化,同时也很欣慰,因为她似乎找到了霍金喜爱的东西——自然。

母亲进一步引导霍金:“这确实很神奇,但是斯蒂芬,你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听到这里,霍金愣了一会儿,对啊,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看到霍金又陷入了思考当中,母亲没有去打扰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霍金抬起头对母亲说:“妈妈,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原因呢?”

母亲对于霍金的好奇和求知心很是欣慰,于是温和地说:“不如去看看书吧,大自然中的很多事情,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霍金瞪大了双眼,这是真的吗?书里真的有很多那些新奇的自然现象的答案吗?这真是太好了,我要把在公园里看到的所有的新奇事情都弄明白!想到这里,霍金的心中充满了欢乐,他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此刻,他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沉沉地睡去了。或许在梦中,他还能看见那些搬家的蚂蚁和低空飞行的蜻蜓。

自此之后,霍金的父母就经常带着霍金和妹妹去公园玩耍,放学的时候,也会特意到公园转一圈儿再回家,让霍金尽情去观察公园中的一切。他们有时也会跟着霍金一起观察,有时会帮霍金发现一些在霍金眼中较为新奇的事物。有一次,父亲看到一棵杉树上有一张半新的蜘蛛网,一只苍蝇的左边翅膀被粘在了上面,父亲叫住了霍金,大家就都凑了过来。

霍金蹲在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只见那只苍蝇奋力地挣扎,发出“嗡嗡”的响声,但似乎无济于事。挣扎了十几分钟之后,苍蝇似乎没了力气,挣扎的次数和强度也渐渐减了下来,这时在杉树的叶子后面慢悠悠地爬出了一只蜘蛛,它顺着网丝缓缓地爬着,显得非常灵活。蜘蛛围着苍蝇转了几圈,苍蝇又挣扎了几分钟;蜘蛛来到苍蝇面前,苍蝇起初剧烈挣扎了几下,渐渐地就不动了,蜘蛛也不动了,只是静静地伏在苍蝇身侧。

霍金瞪大了双眼,就连小妹妹菲利帕也屏住了呼吸。又过了好一会儿,蜘蛛缓缓往后退了几步,随后转身又慢慢爬回了叶底。弗兰克和伊莎贝尔缓缓站了起来,感觉腿都麻了,霍金却仍然瞪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凑近苍蝇一看,苍蝇的背部有一道小口,此时却只剩下一副空壳了。

这令霍金大为震惊,在他的印象中,蜘蛛会把整个苍蝇吃掉,没想到是这种吃法,大自然还真是奇妙啊!

霍金想到母亲说过的书本里的世界,看来,是时候去看书了。由于在学校的学习并不认真,霍金这个连字母都写不好的学生,阅读起来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他连字都认不全。但是,这没有阻挡他要从书中去发现自然的决心,他经常捧着一本字典,在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面前,一坐就是半天。每当了解了自然中的秘密,他总是欢呼着跑到母亲身边,向她分享自己的喜悦。

霍金的父母发现霍金喜欢读书了,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人也变得活泼一些了,话也渐渐多了起来,在学校里,也能自信地和同学们交流了。这令他们很欣慰,看来,在因势利导之下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时代的天才少年

在霍金3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他一辆修补过的发条小火车作为圣诞礼物。也正是因为这辆小火车,霍金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

在霍金的童年,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祸于国难,很多行业都停止了运营,玩具业也在其中,那时候的英国至少不会为国内市场生产玩具。对于孩童时期的霍金来说,玩具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一些会发出声响、会运动的东西都会引起他的注意。

霍金曾在一些旧报纸上见过火车的图片,每当见到这些图片,他总是兴奋不已。父亲察觉到了霍金对火车的热衷,于是想着自己为儿子造一列木制的火车。有好几天的时间,弗兰克下班回来就在后院裁锯木材,但忙了好几天之后,他才发现制造火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且霍金也明白,木制货车制造出来,也只是一个“不会动的雕塑”,他想要的是一种可以运动的玩具,于是父亲只能作罢。但父亲没有忘记霍金心中所热衷的,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得到了一列二手的发条火车,火车车头和车身的连接处断裂了一半,父亲用烙铁把它修好,作为送给霍金的圣诞礼物。

二战结束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恢复平静。霍金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去美国出差,因为当时的英国处在战后百废待兴的阶段,来到美国的弗兰克看到了不同于英国的一番景象,各式商品和玩具堆满货架。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行李当中就堆满了礼物。

送给母亲的礼物是尼龙,这在当时的英国是非常罕见的。玛丽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布娃娃,她非常开心,整天和布娃娃在一起,就连睡觉也抱着。而霍金的礼物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一列全新的,拥有八字轨道和排障器的发条火车。霍金激动地打开盒子,对父亲带给自己的礼物爱不释手。

但是玩具也有玩腻的时候,霍金似乎对这种上发条的玩具失去了兴趣,他开始向往拥有一列不用手动上发条的电动火车。

霍金的母亲有时候会带霍金去一个火车模型俱乐部,就在海格特附近,她知道儿子喜欢火车模型。后来霍金就经常自己跑过去,有时候会在那里待上好几个小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正在运动的火车,他想研究别人是怎么设计火车的。

虽然家庭并不怎么富裕,但霍金的父母总会给霍金一些零花钱。霍金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都把零花钱花在零食上,而是把这些零花钱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等到有了一定的数量,他就赶去买了一列梦寐以求的电动火车。但霍金总感觉这列电动火车也不是很好,似乎跑得太慢了些。

霍金曾尝试过到商店换一辆新的,但却遭到了“概不退换”的拒绝。但霍金还是不死心,他又抱着火车向维修玩具的商店走去,年幼的他怀抱着半条手臂一样长的火车快步向商店赶去,怀里抱着东西,没法跑起来,脚步一快,身体就摇摇晃晃。终于到了维修店,原来是电动火车的小马达坏了,可令霍金没有想到的是,换过马达之后,电动火车仍然运行不好,这让他很失望。

但从此之后,这位小小的少年开始研究飞机、轮船等各种模型,他还能在草纸上设计各种“样品”,甚至也制作过一些简单的模型。他总是会想,将来有一天,我要制造出一个非常棒的火车模型!

霍金同其他的孩子一样,总是有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童话,往往能够达到启蒙的效果,霍金的父母懂得让孩子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一些人生的道理,这样学到的知识往往更深刻。所以,每逢圣诞节,母亲总会带几个孩子去看童话剧,这又是霍金所期待的。其中有一次的童话剧对霍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部童话剧是《阿拉丁》,在最后一幕,灯神变幻出的华丽宫殿瞬间升上了天空。

霍金开始神往那座宫殿,他相信这座宫殿总会再次降临在伦敦的某个地方,并且向母亲表示一定要马上去那座宫殿看一看。小孩子的想法总是很奇特的,伊莎贝尔花了很长的时间才令他打消了念头。

虽然霍金回到了家中,但还是对那座宫殿念念不忘,他甚至能说出一个叫作“德伦”的地名,并且经常对母亲说,那座宫殿就在那里,他要求只身前往,但家人连“德伦”在哪儿都不知道。伊莎贝尔并没有因此而责怪霍金,因为她知道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这也是与普通父母所不同的地方。于是伊莎贝尔温和地劝着霍金,告诉他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直到有一天,霍金终于见到了那座他日思夜想的宫殿——汉姆斯达德·希斯的肯伍德宫。伊莎贝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带着霍金前去参观,没想到霍金却异常兴奋地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宫殿!”

伊莎贝尔欣慰地感叹:“我的儿子显然对那座宫殿神往已久,幸运的是,他找到了,我想我应该相信他的任何想法,因为他总是在努力地把想法付诸实践。”

霍金神往的宫殿升入了天空,而他一直相信他可以把天空中的“宫殿”带回地面,让世间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得见。Part 02 才智突显:从笨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

少年时代的霍金慢慢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尽管他依然有些“笨手笨脚”,尽管他的书写仍然令老师绝望,但他在同学那里却得到了“爱因斯坦”的称号。不过他身边的人对他的看法显然存在差异,有人认为霍金还是一副“笨小鸭”的样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但也有一些人似乎察觉到了他正在向着白天鹅转变,所以开始预言霍金将来必能有所成就。

同一个人,能让他人做出两种截然相反,并且相对极端的评价,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或许是霍金本身太复杂了,他让人看不透,而且总有一些非常复杂的想法。伊莎贝尔曾说:“斯蒂芬的思想本身就是很复杂的。”而这些其实是内在思想层面的原因,而表现在外在的言行之上,霍金则是一个“大脑永远比双手灵活的人”。有的人看到的是他的动手能力,而有的人则欣赏他的思维能力,于是,他们对少年时的霍金也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圣奥尔本斯的古怪家庭

1950年,霍金8岁。霍金父亲所在的医学研究院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所,位于伦敦北面的米尔山,而父亲刚好被调到了新研究所的所在地。为了方便上班,霍金全家就搬到了圣奥尔本斯的教堂城,教堂城离米尔山只有10英里(1英里=1.609344公里)的路程,离伦敦中心也只有20英里。

海格特和圣奥尔本斯明显不同,霍金一家人在海格特的生活可以说与其他家庭无异,但来到圣奥尔本斯,却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以至于在外人眼中,这是非常“古怪”的一家人。

首先,霍金的父母是知识分子,而周围的邻居大多是普通人。霍金的父母每天面对的是科研,是医药;谈论的也只是科学,或者国家层面上的事情。而邻居们关心的则是米和肉的价格,以及明天该买什么菜。霍金的父母素来不会轻易去拜访他们的邻居,这一家人似乎都是这样不善言谈,每天下班,也只是待在家里,很少出门参加大众的活动。这就变相形成了一种“不合群”的状态,因此,霍金的父母在圣奥尔本斯几乎没有朋友。

外人眼中,霍金一家是典型的书香世家,他们的高雅气质和心怀社会的心胸一度使得他们走在时代的前列。然而这些,却是与圣奥尔本斯这个平凡小镇所格格不入的,霍金的一位同学曾经戏称霍金一家为“名士学者”。

不仅是霍金的父母,就连霍金和他的两个妹妹也被大家视为“和常人不一样”,邻居对霍金和玛丽的印象是:这两个孩子都有着很大的头和粉红色的脸颊,看起来非常引人注目。或许,兄妹两个真的很引人注目;或许,是邻居们已经对霍金一家人形成了“古怪”的思维定式。

其次,霍金的家人都说着一口外人听不太懂的“霍金语”。“霍金语”是邻居们对霍金一家人说话的戏称,霍金一家人讲话都有些口吃,特别是霍金和他的父亲,霍金的口吃就是从父亲弗兰克那里遗传来的。他们说话总是有些费劲,和别人交流也存在一些障碍,所以别人往往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往往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要花费两倍的时间,久而久之,霍金的父母也就疲于打招呼,只是微笑点头示意就带过了,霍金的同学也因此常常模仿“霍金语”来嘲笑他。

再次,霍金一家人的行为也很令外人不解。霍金的新家依然是一处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这栋房子好像已经年久失修,所以价格不是很贵,父亲还支付得起。刚刚买那栋房子的时候,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装修,此后30多年的时间,都没有再装修过。父亲只是每年为房子的外围刷一层油漆,这样在外面看来,房子并不是太古老。

生活的拮据令霍金的父母非常节俭,从来不会为了享受生活而去乱花钱,所以在圣奥尔本斯的这栋大房子里,他们也没有安装供暖。到了冬天,房子太大显得空空荡荡,如同四面透风,这时父亲会在睡袍里面穿上毛衣御寒,即便家里来了客人,父亲也总会劝客人多穿点衣服。

在霍金的家中,有人常常活动的地方还算干净整洁,但空闲的地方却往往是杂乱无章,霍金的父母没有时间,或者说懒得收拾。不论是家具还是墙纸,如果还能继续用下去,就一定不会更换。墙壁上往往会出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洞,走廊里也会出现一些脱落的石灰,而他们却视而不见。

这座老房子的门廊已经因为时间太久而开始腐朽了,门廊上方有很多玻璃,门后是一间温室,但是这里很少有人经过。因为稀松的门框上,玻璃早就摇摇欲坠了,通常是风吹过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玻璃碎片随风摔落,这样的景象让邻居触目惊心,而霍金一家却从没有想过去修缮一番。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霍金的父母花了50英镑买了一辆陈旧的计程车,每当他们开着这辆车在街道上“招摇过市”,总会引来一些奇异的目光。邻居们很不解,既然有钱买车,为什么不换一换墙纸,修一修门廊呢?后来这辆陈旧的计程车被换成了一辆绿色的福特,而他们买这辆福特的初衷也是让人大跌眼镜——耗时一年,远征印度。而且他们真的去印度旅行了一圈儿,当时震惊了整个教堂城。

最后,霍金的家中摆满了书。霍金家中有很多书架,书的类别有科普、励志、医学、历史、小说以及社科,简直是包罗万象。只客厅中就摆了三个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摆得满满的,往往拿出一本之后,想要再次放回去,就要面临“见缝插针”的境地。

对于霍金的家庭来说,书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整栋房子中最显眼的财产。

邻居们来霍金家做客的时候,往往也会感叹一番,霍金的姑妈说到这件事时也表示:“这一家人真的非常喜欢读书,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读书。”

然而令邻居们很不解的是,霍金的父母竟然允许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看书,并且谈论书中的哲学和思想。这在邻居们看来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的家庭中,是不允许在饭桌上做吃饭以外的事情的。

总之,霍金一家人来到圣奥尔本斯,似乎有些特立独行了。可以肯定的是,霍金一家人有着独特的行为作风,虽然这些在外人眼中有些古怪,但不过是异于大众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古怪的家庭倒是给圣奥尔本斯带来了独特的生气。犹如星辰的“爱因斯坦”

从孩童时期开始一直到少年时期,霍金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突出,他的书写仍然令老师绝望。很多人认为他将一事无成,但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却足以当得起“爱因斯坦”的称号。

来到圣奥尔本斯之后,霍金来到圣奥尔本斯女子学院,那时已经可以招收10岁以下的男孩子了,于是霍金开始了在新学校的少儿班学习。

霍金其实很聪明,这样的聪明大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圣奥尔本斯的新家,对于霍金可以说是一个“神秘的城堡”,霍金在那里和他的妹妹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霍金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有些想法听起来很荒唐,但当他真的做到之后,却又令人感到那么不可思议。

霍金经常和妹妹玩捉迷藏的游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扇没有走过的大门,推开之后竟然通向了大厅。他和妹妹们从大厅来到这边,是走了很长的距离的,没想到两个地方竟然只有一门之隔。从此之后,霍金就热衷于在这个大房子里四处穿梭,寻找那些不经意的“新大陆”,每当有了新的发现,他总是兴奋不已。

后来,霍金把这座大房子的结构研究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房子的外面。之前总在找有多少“可以出去的路”,现在为什么不研究一下有多少可以进来的路呢?

想到了就马上去做,霍金每天放学之后,都会先在自己家的房子附近转上一圈儿,后来回家路线的方位也开始有了变化,他开始在各个方向寻找可以回家的路。

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霍金找到了11种从各个方位“钻”回家的路线,有的还是一些各种各样的“洞”。不仅如此,他还经过实地考察、亲身探索,绘制出了一张以自己的家为中心、通达四周的线路地图!当他把自己绘制的地图展现给家人看的时候,他们都震惊不已。

霍金的妹妹玛丽曾经说:“他是比我强得多的攀登者。”

霍金在圣奥尔本斯女子学院读了一个学期,父亲因为工作原因要去非洲一趟,为期四个月,母亲便带着三个孩子前往西班牙马约嘉岛,去看望一位好友贝瑞尔。再次返回圣奥尔本斯的时候,霍金来到拉德莱特的预备学校读了一年书。

但是在新的地方,新的学校,霍金的人生似乎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开始乐意与同学们交流,与他们分享自己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把自己的一些“完美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霍金也因此赢得了许多赞赏的目光。

转眼霍金10岁了,父亲希望霍金能够上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在私立学校读书,学成之后才会有所建树,就如同有着特殊的背景或是强大的资产就可以生活得比常人容易。所以,父亲希望霍金能够有一个好的起点,能够来到西敏中学。但学校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亲希望霍金能够参加奖学金考试,以此来抵消部分学费。

然而霍金却令父亲失望了,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考好,而是因为他生病了,病得相当严重,以至于没法参加考试。父亲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很担心霍金的身体,但却不得不放弃西敏中学,转而考虑圣奥尔本斯中学。这是圣奥尔本斯当地一所著名的私立教会学校,入学考试也相当严格,能够考进这所学校的比例一般是三分之一。但当时的霍金完全有能力应对,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就通过了考试。

1952年9月,霍金入学。但是,圣奥尔本斯中学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这里竞争太过激烈,通过划分ABC三个等级,划分出高级班和普通班;所有的学生要读五年的普通班,然后参加普通班考试;两年之后,再通过高级班的考试,便可以进入大学。

因为学习紧迫,竞争激烈,所以学生们每晚都会有多达三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这对霍金来说是较为痛苦的事情。倒不是他做起来有难度,而是因为他写的字实在是太糟糕,作业常常很不整洁,这令他的老师也很苦恼。霍金为了练习书写,曾经使用过一本铜版质地的字帖,上面是一些句子,要临摹的往往有五六行。虽然霍金坚持了一段时间,但似乎并没有收到多好的成效。

令父亲较为欣慰的是,霍金的学习成绩还没有太差,他在竞争激烈的圣奥尔本斯中学挤进了前20名,获得第十八名,从而获得了继续A等的资格。圣奥尔本斯中学的教学很是严格,这是父亲比较满意的。此外,圣奥尔本斯中学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在那里,霍金同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现在看来,霍金当时错过西敏中学来到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年之后,那个第十八名的名次,说明霍金的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第三名。他那有些口吃的语言,以及太过糟糕的文字,加之并不优秀的成绩,使得老师并没有对他抱太大期望,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霍金以后难成大器。但大家没有否认的是,霍金确实很聪明,或许,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天才。从那时起,霍金就在同学们面前获得了一个“爱因斯坦”的称号。

而大家对霍金的看法,似乎存在两个极端:当时,曾有两位同学以一袋糖果为赌注,赌霍金的未来。一位同学说霍金以后一定无所作为,另一位同学则认为,他一定会取得不可限量的成就。这个当时看似玩笑的赌约,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它将承担多大的责任。

1954年,霍金12岁。这时的他开始热衷宗教,因为一些充满神幻色彩的东西总能够引起他的兴趣。

有一段时间,霍金对于宗教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他甚至获得了学校的“神学奖”。与霍金“志同道合”的几位同学后来又对一种叫作“超感官知觉”的神秘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神秘”二字总是有着充分的好奇心,曾经有三个星期的时间,霍金和这几位同学每天放学后都要在教堂附近讨论一番。

后来,霍金的兴趣渐渐淡了下来,与其说兴趣淡了,倒不如说心底的那份科学开始热情发挥作用了。霍金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强烈的理性意识,这些宗教神学并没有超越他的理智。

霍金之所以热衷“超感官知觉”,是因为他觉得“超感官知觉”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这一套理论可以付诸实践。既然有理可依,有据可查,那么或许比宗教还要科学一些,也就是说,霍金崇尚宗教、神秘主义,不过是为心底的科学服务。

而在一次偶然的讲座中,霍金得知所谓的“超感官知觉”不过是一些“障眼法”的表演,自此,他便对这些所谓的宗教、神秘主义完全失去了兴趣。后来,曾经与他一起信奉宗教和神秘主义的朋友感叹道:“斯蒂芬有自己的想法,却又好像是故意怂恿我,结果却是我愚弄了我自己。他好像瞬间不同寻常了,他应该异常聪明,就像是在居高临下地看着我,看着这世间的一切。”

霍金的才智中透着科学和理性,这是一位科学家应当具备的科学之心。

一颗星辰或许微不足道,但事实往往是,夜空越是黑暗,星辰越是明亮。霍金所拥有的“爱因斯坦”的称号,好像越来越贴切了。设计游戏的难题专家“我就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现在我还会经常使用‘怎么样’和‘为什么’之类的问话语,我偶尔会找到一个答案。”

这是霍金谈到发明创造时对自己的评价,和许多男孩子一样,霍金也很喜欢研究一些机械和电路,比如把飞机和轮船的模型拆成碎片,然后再逐一拼回去。不过,再次拼回原样并且可以正常运行的时候却很少。或许是受到家庭基因的科研精神的影响,霍金并不是一味地在搞破坏,而是他真的热衷于研究这些东西。研究的对象包括了方方面面,而少年时期的霍金,也和那些热衷于探索、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男孩子一样,对游戏情有独钟。

霍金少年的时候,热衷于很多复杂的游戏,但并不是沉迷于这些游戏,而是他研究后会发明一些游戏,并且这些游戏还分成了系列,其中有战争游戏和制造业游戏。霍金设计这些游戏的初衷是了解系统如何运行和如何控制它们。虽然这样说有些老练,但在年幼的霍金心中,他不过是想要了解,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去操控罢了。

霍金发明最多的是棋盘游戏,并且主要是设计游戏的规则。在当时,霍金有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其中和霍金关系最要好的是约翰·麦克莱纳,他是个小个子,圆嘟嘟的脸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顶着一头褐色的头发;而另一位是一个叫作贝塞尔·金的高个子,霍金一直说他很聪明;当然也有一个插班过来的迈克尔·丘池;剩下的两个人在长相上来说,不熟悉的人往往很不容易区分,他们分别是一头金色短发的比尔·歌洪莱和浑身上下散发着艺术气息的罗杰·费内霍夫。在圣奥尔本斯中学,他们和霍金都是A班的聪明学生。

他们经常在一起聆听古典音乐,阅读经典名著,认为所谓的摇滚和小说都是一些俗之又俗的东西。他们有着相同的追求和喜好,也有几个人会一些乐器。霍金也曾经尝试要学习一种乐器,但应该是天生的原因,霍金的双手总是略显笨拙,每当他练习时,看到他双手僵硬的样子,以及那并不和谐的尖锐乐声,朋友们总是会忍不住嘲笑几句。虽然霍金对乐器有着一定的兴趣,但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天赋不在此处,学习乐器的决定也就不了了之了。

大家凑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热衷于发明兵棋游戏,这时霍金和费内霍夫就成了一对非常棒的搭档。霍金有着科学家特有的逻辑气质,逻辑和理性很强的他,总能想出很多复杂的游戏规则,对于棋盘和棋子的设计则仰仗于费内霍夫,他总是能够结合霍金设计出的游戏规则,而设计出合适的棋盘和棋子。每当这些都准备就绪,大家就围坐在一起,摆出各自的游戏阵法,然后如同沙场之上的角逐,开始互相拼杀。

这些朋友经常和霍金一起玩由霍金设计出来的游戏,并表示霍金很擅长设计复杂的游戏,尤其喜欢设计游戏规则。其中有一款游戏最让他们佩服,就是一个迷宫,大家围在桌前掷骰子,所有人进入角色之后,按照霍金制定的规则开始运行,往往要耗费一个晚上才能得出结果。而霍金对于游戏规则的制定以及所有人的遵从很是洋洋自得。

霍金最早设计出来的游戏是一种战争兵棋,这种游戏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然后结合中世纪英国的社会、政治乃至军事,设计成一种封建兵棋。这款游戏的特点是细节很多,规则很细,要理清程序就得下一番功夫,当然耗费的时间也会很长,但这样更加激发了朋友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为规则非常复杂,所以得出结果的过程往往非常曲折,但这也成为这些伙伴们最为期待的那一刻。

这些游戏的运行场地常常是那座“神秘的城堡”,并且一般会在霍金的卧室。一直以来,霍金的卧室都是乱糟糟的,但像是堆积的“杂物”当中藏着价值连城的宝藏,混乱中总透着一股神秘感。这里有一块三脚架支起的黑板,上面画着一些杂乱的图案,看不清是公式还是棋牌规则;有散落的沙土,一看就是做过一些物理实验;也有化学实验中的各种试管,里面装着一些不知名的溶液,装废弃溶液的塑料桶散发着化学物质的刺鼻气味;还有一些不知用途的电路电线。这些看上去应该都是一些半途“夭折”的实验,显然,房间的主人并不打算好好整理一番。

当所有的伙伴都挤到这个房间,他们那探索和好奇的目光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大的房子显得更为杂乱和神秘。他们一进来,就能马上投入到游戏的氛围中去,把中间一张桌子上的东西往边上一推,一张张草纸便摆了上来,或许他们要开始设计游戏。有时是棋盘和棋子摆了上来,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时间就都在游戏战斗中度过了。

母亲看到霍金对于游戏的发明和创造如此热心,在高兴之余却有些吃惊——游戏似乎已经完全占据了霍金的生活,母亲开始有些担心了,因为霍金对游戏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但母亲似乎也感觉到,霍金所真正热衷的应该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游戏的复杂程度,或者说是游戏的规则设计。因为,霍金的思想本身就是很复杂的。

正是这样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想,造就了霍金日后的成功。少年机器大王

霍金和伙伴们在热衷游戏设计的同时,也对模型飞机和电子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开始,霍金只是用一些纸或木材制作一些飞机模型,但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全凭物理原理,除了力的惯性和风的相对阻力、摩擦力,没有任何空气动力,所以飞机的飞行并不是很顺利。

在电子机器制作上,霍金也没能得心应手,他常常会把一些电器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装成拥有其他功能的装置。比如把一台旧电视改装成放大器,结果在拧螺丝的时候,却受到了500伏高压电的电击。当时他僵硬了好几分钟,却还是成功地把它取下来了。

或许,霍金的双手总没有大脑灵活。

1958年,霍金16岁。在圣奥尔本斯中学,霍金凭着自己的努力通过了普通班考试,开始进入高级班。他还有两年的中学课程,两年之后,就可以参加大学考试了。但这两年的课程比较轻松,霍金便有了足够多的课余时间,而这也为他的一项壮举提供了条件。

一直以来和朋友们进行研究设计,倒是培养了霍金发明创作的习惯和能力。芬莱先生是霍金的数学老师,他看得出霍金对于研究创作的热衷,并且帮助霍金和他的朋友们设计出了一台逻辑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零部件是从电话、音响等电子设备上拆卸来的,当时霍金自己也不知道就这样组装在一起会不会成功,却没想到真的运转起来了。在进行组装、焊接的过程中,霍金并没有插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大脑总是比双手灵活,他擅长的是思考,总能提出一些好的点子供朋友们采纳。

这台计算机被命名为“逻辑单选择计算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当地的《奥尔本斯人》刊物对于这台计算机的问世,进行了这样的报道:

我们有了圣奥尔本斯学生制造的逻辑单选择计算机,虽然它只能回答一些无用的、但又相当复杂的逻辑问题。上一期数学学会的内容焦点便是这台计算机,与会人员有很多,大家的热情也很高。取得了一些经验之后,设计者们要继续努力去制造数字式计算机,这未来的计算机虽然还没有命名,但将能真正“做计算”。

这之后,《赫特斯广告报》对霍金和他的朋友们进行了一次专题报道,讲述了逻辑单选择计算机的诞生过程,霍金也和他的朋友们成了圣奥尔本斯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台逻辑单选择计算机在当时是一个壮举,到了今天更是一件收藏品。只不过,它与公众见了面之后,便被装进了一个塑料箱子里,然后塞到了活动室的桌子下面,从此便不见天日了。过了很长时间,圣奥尔本斯中学来了一位新计算机老师,他无意间看到了那个箱子,当时上面落满了灰尘,打开之后,是一些蓄电器、电线电路还有一些晶体管的组合体。当时箱子里的这个机器已经陈旧不堪,尽管上面标着“逻辑单选择计算机”的字样,但他并不知道这曾经是霍金和他的朋友们轰动一时的杰作,便在收拾的时候顺手扔进了垃圾堆。

一件科学壮举就这样被当作垃圾扔掉了,这实在是有些可惜,若是留到今天,一定可以成为在博物馆展览的具有无限价值的收藏品。

霍金并不喜欢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他热衷于科学研究,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些研究上,可以说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习。但是霍金对于数学却有着极高的天赋,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出一些复杂的数学难题,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冥思苦想,可霍金却总能轻而易举地得出答案,有时连想都不用想。逻辑单选择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做计算,这也归功于霍金对于“计算”的天赋。

霍金的思想总是很复杂,但却非常清晰,他总能创造出非常复杂的东西,似乎所有复杂的事物在他面前都能变得简单起来。

逻辑单选择计算机能够应用在计算上,也在于霍金赋予了它足够的逻辑程序,霍金也有着强有力的逻辑思维。难题,并不一定建立在公式和计算的基础上,也有可能是在头脑和逻辑的层面。越是复杂的事物,人们看到的就越表象化,要解除难题,就要跳出表象的范围,深入内在,这就需要有缜密的逻辑和清晰的头脑。

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