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祇的印痕:中国竹文化释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03:27:15

点击下载

作者:邹永前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祇的印痕:中国竹文化释读

神祇的印痕:中国竹文化释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神祇的印痕:中国竹文化释读作者:邹永前排版:梦工厂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61476628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振叶以寻根 观澜而索源邹永前《神祇的印痕——中国竹文化释读》高虹

我一直以为,一个写作者写什么或不写什么,他对一些话语选择性地屏蔽,而对某个主题却情有独钟,这与写作者的天性、素养,以及他多年的积累密不可分。当邹永前先生第一次告诉我他要完成一本关于中国竹文化的著述时,我似乎并不意外,甚至觉得这个题材与他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古往今来,竹子令历代文人名士如醉如痴。许多人为了追求“清、幽、寒、静”的独特意境,常于绿竹之下谈艺论道,以体悟人生超然脱俗的禅意境界与审美情趣。像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中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以及白居易《小阁闲坐》诗中的“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和王维《竹里馆》诗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著名诗句,不仅有竹子的声响与动态,更有竹子独具禅趣的载体与人格载体的比附意义。

当下,在我们的生存空间里,四处弥漫着一股功利主义的庸俗气息,从体制群体到市井个人,普遍地把实现功利当作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正像有人说的,大多数人活着如一群蚂蚁,整天为了往家里搬运物资而疲惫不堪。焦虑、困顿和无奈已成了现代人的常态,信仰与操守被消解。

此时此刻,当翻读到永前先生专程从长宁竹海送来的专著《神祇的印痕——中国竹文化释读》书稿,感到内在的一种清爽与宁静,更感到几分动容与惊喜。可以说,在我先前偶尔读过的有关竹文化类的书籍与文献中,我认为永前撰写的这部书是目前对中国竹文化课题研究与探索较为完整和较为系统的专著。可以看出作者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花了大量心血。也可以说,这部书不仅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竹文化的专业通俗读物,也是一本较有思想深度的人文随笔读物。正如挚友、我省文学评论家刘火先生所言:“这是一部对竹文化打通古今,穿越时空的着力之作。无论对于竹的物质形态,还是对竹的精神形态,既翔实又颇具说服力。”

作为从事思想与写作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做点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我认为永前就是在做这样一种事情。读着这本书,心底不禁感慨,长宁那片绿影婆娑、碧波荡漾的竹海,会因为永前先生的这本书而更善更美。有了这本著述,竹林里一片清晨的吟唱,一缕午后的斜阳,一阵薰风,几丝细雨,皆可在书中找到一一的印证,或是皇皇一篇遐想,或是漫漫一段回忆,甚至可以拽出整整一个时代的风气和缩影。一位有胸襟有见地的写作者,就是这样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和作用——他竟然能够凭一己之力,为文明世界添加上一笔绝非可有可无的绚丽。

该书结构明晰、严谨,文笔开阔、灵动。既有“引子”《“竹”的自然史志》中对竹的属性与分布的综述,亦有上篇《竹神祇——竹文化的足迹探微》内对中国竹文化历史源头的追叙和对竹文化的核心与特征的阐释,以及对中国竹文化符号所涵盖的诸多精神层面进行深度的探微,随后亦有下篇《竹景致——竹实物的审美释介》内对竹子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衣、食、住、行、娱等诸多实用层面给予的系统梳理。是的,翻完全书使我有种豁然之感,不仅感到内容的全面与详尽,也感到作者的用心与内力。在细心窥览中,有些亮点让人难以释怀,比如作者关于“竹文化吊诡的奥秘”一说,比如作者关于“君王不玩竹这玩意儿”一说,等等。这些地方不仅显现了作者在形而上方面的困惑和思考,也显现了作者对当下生存环境的质疑和追问。

作者在“竹文化吊诡的奥秘”中发现:“竹的自然特性上具有双重性。竹,挺拔向上,虚心有节,轻而不佻,四季茂然,生命力旺盛,作为道德楷模理所当然。然而竹在生长中的霸道和专制作风却也是显性的,有竹生长于斯,其他植物难于生长,即使参天大树若不能出头于竹的话,也几无生存之地。”作者为此举例:“到过蜀南竹海的,也许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苍茫竹海中,竹几乎就是文化专制主义者,就是暴君,一切异类都不能容许其生存和发展。我们除偶尔可看到一二楠木越竹梢,直上云霄外,其他树种极难看到,地下竹叶存积,植被单一,以致飞禽走兽也很难看到,有竹的区域往往也就缺少了生物样本的多样性。”或许,这是作者经过长期观察的独到感悟,他看到了竹的负面与反动。这让人联想到清朝帝王对文化权力的霸占,乃至乾隆大兴“文字狱”对文化人的暴戾。

我认为书中,作者还发现了一个历史现象,那就是士大夫们倾心于竹,爱竹、赏竹、吟竹、画竹,而历代帝王们似乎压根就没想到要做君子,并断然不会写吟竹的诗词。文中列举:曹操,现有存诗26首,无一首咏竹诗;乾隆,虽偶见诗中有竹,却没有咏竹的情和志;李煜,偶有词中见竹,也仅是词中一物而已。因此,作者认为帝王居于“万人之上”,竹毕竟是只是臣子与士大夫“君子”们自我陶醉的玩意儿,而帝王断不会拿竹作为自己的把玩之物。写到这里,不禁令人有点不寒而栗,使人想起古今“儒表法里”与“法道互补”的政治悖论,想起历史上海瑞式的儒臣们自认为在“替天行道”的政治幽默。

当然,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精彩读点,书中像《竹的图腾崇拜》《佛教文化与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竹情结》《竹乃君子》《竹如美人》,以及《竹字词句里看竹文化》《咏竹诗词的历史演绎》这些节章都可细细品读。像下篇《竹景致——竹实物的审美释介》中的《竹筷,中国文明一个独特的样本》《竹马呈现的文化蕴境》和《竹建筑里的竹文化》等诸多篇目,均能显现作者的文化功底与独到见地,还有专注与敬业。尤其在《竹笋里积淀的竹文化》一章里,无论是作者解读“笋”的食品历史,还是作者探寻“笋”的文化意蕴,以及作者畅聊“笋”的名人趣闻,我们均能感悟作者文字的灵动和飘逸,还能感悟作者对历史典籍的广泛涉猎与洞见深度。这些篇什,倘若稍作润饰,其实都是可单独成件发表的文化散文,而且品位上好。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言:“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竹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种,已渗透到国人的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也构成了中国文化体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别。因此,要继承与建构这一历史文化载体,肯定还有不少选项需要学人和有识之士去不断探寻,且需要深度梳理、消化和选择,需要掘其精华,使之让国人能自觉彰显和持守。于传统文化,只有选择才能排拒,也只有排拒才能重建。

长宁地处蜀南竹海,绿波万倾,景色旖旎,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永前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并浸润而诗意地栖居于此,的确让我羡慕不已。这部专著的出版,我想亦是永前学养与才气的成果,亦是馈赠家乡这方沃土的一份大礼!(作者为《四川文学》执行主编)中国十大最美森林——蜀南竹海 张光全 摄引子“竹”的自然史志一、非草亦非木的竹“草发成苑,树茂成林。”竹子自古就有“竹林”这一称号,竹似乎应该属于树类。其实不是,草木之别的关键要看是否有“年轮”这一特征。木本植物每过一年,茎干的横断面便增添一圈同心轮纹;然而竹子里面却空空如也。那么这样说来竹子就是“草”了。其实也不是,植物学家将其列入禾本科,是因为竹开花与稻稷相同,“结实如麦”,故在禾本科大家族中命名为“竹亚科”以示区别。所以在中国最奇异的古籍《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也写道:“又东北百里,曰大尧之山,其木多松柏,多梓桑,多机,其草多竹,其兽多豹虎麢。”因此,“松柏”属木,“竹”属草。

既然竹属禾本科,为什么会长得如此高大,茎干又如此坚硬呢?

这是因为作为植物的竹子,与稻、稗等虽同属一科,但竹是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竹具地上茎(竹竿)和地下茎(竹鞭),竹竿常为圆筒形,极少为方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中空,少数实心,节由箨环和竿环构成,每节上分枝。叶有两种,一种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种为营养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也就是说一般的植物仅在茎干顶梢有一个生长点,而竹子则是在每个竹节的顶梢均有一个生长点,所以有“雨后春笋”的说法,一夜之间能长出一米左右,一个月可长十几米。

但竹子在成型后,一般不再随时间变大变高,仅在壁厚和组织结构上有变化。这是因为竹子是单子叶植物,而一般树木大多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和双子叶植物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单子叶植物的茎里没有形成层。如果把双子叶植物的茎切成很薄的薄片,放到显微镜下面观察,可以看到一个个的维管束,外层是韧皮部,内层是木质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夹有一层薄薄的形成层。正是这层薄薄的形成层,使得树木长得那么粗壮。形成层是最活跃的,每年都会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于是茎才一年一年粗起来。如果把单子叶植物的茎横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下面观察,也可以看到一个个的维管束,同样外层是韧皮部,内层是木质部,但是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并没有一层活跃的形成层,所以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在开始长出来时才能长粗,到一定程度后就只会长高,不会长粗了。二、喜温润气候的竹

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通常适应年平均温度为12~22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的自然环境。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它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有良好的排水。散生竹类的适应性强于丛生竹类。

竹子在世界的地理分布可分为三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亚太竹区:它是世界最大的竹区。南至南纬42度的新西兰,北至北纬51度的库页岛中部,东至太平洋诸岛,西至印度洋西南部。本区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既有丛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约占3/5,后者约占2/5,其中有经济价值的约有100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美洲竹区:南至南纬47度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纬40度的美国东部。该区共有18个属,270多种。美洲竹类植物中,青篱竹属为散生型,其余17属均为丛生型。在北美,除大青篱竹及其两个亚种外,没有乡土竹种。在拉丁美洲,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墨西哥、危地马拉、哥斯达尼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西的亚马逊流域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种十分丰富,由此而南直至阿根廷则逐渐减少。

非洲竹区:该区竹子分布范围较小,南起南纬22度的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纬16度的苏丹东部。在这范围内,由非洲西海岸的塞内加尔南部、几内亚、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南部、加纳南部、尼日利亚、喀麦隆、卢旺达、布隆迪、加蓬、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直到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形成从西北到东南横跨非洲热带雨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斜长地带,这是非洲竹子分布的中心。

欧洲、北美洲引种区:世界竹子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例如,美国从中国引种的刚竹属竹种就有35种。

中国是竹的原产国,也是竹的王国。由于竹子生长特性对气候的特殊要求及我国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的变化和竹种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今天中国竹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据此,我国竹区划分为:(1)北方散生竹区,包括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及山东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区;(2)江南混合竹区,包括四川东南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南部及福建西北部,该地区是中国竹林面积最大的地区;(3)西南高山竹区,主要包括地处横断山区的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4)南方丛生竹区,包括台湾、福建沿海、广东南岭以南及广西东南部、广西西部、贵州南部及云南省;(5)琼滇攀援竹区,包括海南岛中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边缘、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和墨脱。可见中国的竹林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三、中华大地皆有竹

说起竹子,人们都会想到南方。这不奇怪,现在,野生的竹子主要分布于秦岭和淮河以南,而北方的竹子,基本都是人工栽培的。其实,如果时光倒流几千年,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到处都有竹子的分布。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曾在延州(今延安)发现笋竹化石;另外在河南安阳的殷代古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字中,有“箕”“筐”“笰”“箙”“簟”等竹部文字。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在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以及夏、商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是相当普遍的。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所叙述的山有390多座,其中许多山草木不生,但有竹的山则有近30余处,如卷三《北山经》:“又东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石肃〉。”“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

卷五《中山经》:“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其兽多乍牛、羬羊,鸟多赤鷩。”“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

卷十七《大荒北经》:“东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山海经》所指的山当然不仅是南方的山,更多的当是处于北方。因而,先秦时北方,或者说长江以北,乃至黄河以北有竹是不言而喻的。《山海经·中山经》说渠猪山有许多竹,渠猪水发源于这里,向南滔滔流去,注入黄河,可谓明证。《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前6世纪)。其所涉及的地域,除楚湘外,主要是黄河流域,亦即长江以北。《诗经》中亦有相当的描写竹或涉及竹的诗歌或诗句。如《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顷筐,即浅而容易装满的竹筐。《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懿筐,即深竹筐。文学作品是作家(作者)观照当时生活的结果,如果在当时的黄河流域没有大量的竹存在,那么在《诗经》中要有反映竹的诗句是不可能的。关于《诗经》中所涉“竹”的诗歌或诗句,下面的篇目还将谈到,这里暂略。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时说:“齐鲁千亩桑麻,渭水千亩竹。”考古发现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有竹鼠的骨骼遗迹。竹鼠是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竹林中一种穴居性小型啮齿动物,主要以竹笋、竹根或竹林下的其他草本植物为食。现在在西安地区这种动物已经不存在了,仅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竹林中。这些都说明当时陕西关中地区有大面积竹林。

明初以后,竹林的自然分布范围逐渐南移,但北方仍有不少地方有竹子的存在。据文献记载,明代,曾是“竹溪六逸”隐居之地的山东徂徕山仍有不少竹子。河北太行山北段也是“松竹满地”。清乾隆十二年,《西宁府新志》记载,产于林下的植物有竹类。山西中条山永济县的栖岩寺一带在明代是“竹声清杂水声寒”,至清代已是“竹千亩”;万固寺一带是“直排峰万笋,况有竹千竿”;清代胡元烘编辑的《重修辋川志》记载西安蓝田辋川龙口竹园是:“西园流泉灌中,曲折北出,门前置小桥,园中修竹万个,绿阴合围。东园竹亦森列,泉低不可引溉。”这些历史文献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明清时代,黄河流域依然还有大面积的竹林存在。

但是总的来说,明代以后竹类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大为减少,多是面积小的栽培竹林了。纵观我国竹类的分布界线,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向南退缩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气候变冷、变干的影响,而且干旱的影响更大。这是竹类对温度、水分都有较高的要求使然。

任何东西往往都有特例,即使是在今天的气候条件下,竹的分布也依然有特例。黑龙江漠河有一种竹是在雪地里生长,而且极为特别的是在夏天反而不长了。还有一种竹叫海竹,竿柄长15~40厘米,直径5~7毫米;节间长2~10厘米,空腔小,髓呈笛膜状;竿散生,直立,高0.5~0.6米,粗达0.4厘米;节间最大可达11厘米,圆筒形。产地分布在我国云南东北部,生长于海拔3100米,地下水位很高的高山草甸土上。河南省邓州市一个行政村叫海竹坡,相传即因生长海竹得名。

全世界共有竹种70多属,1000多种,而中国有竹种37属,占比起超过世界竹属的50%;竹种(含变种)500余种,约占世界竹种的42%。而竹种分布排世界第二的日本,只有13个属,230余种。可见,中国竹种具有高度的丰富多样性。并且据调查考证,许多竹种为我国特有,其中特有竹属就有10个,含48个竹种。其中著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龙拐竹、车筒竹、青皮竹、粉单竹、短穗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阔叶箬竹、水银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龟甲竹、淡竹、刚竹、苦竹、金竹、龟纹竹、银链竹、玉边竹、茶秆竹、矢竹、泡竹、罗汉竹、苗子竹、鹅毛竹、刺竹、菲黄竹、华箬竹、墨竹等。

中国在世界上有几个竹子之最:一是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竹子之乡”;二是中国是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种类、面积、蓄积、产量均居世界之首,被誉为“竹子王国”;三是中国具有十分悠久的竹子栽培与利用历史,“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随”,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龟背竹” 张光金 摄四、生命枯萎也美丽

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丽,色彩缤纷,千姿百态。凤尾竹,枝叶挺秀细长;琴丝竹,在金黄色的枝干上镶有碧绿的线条;湘妃竹,枝干上生有花斑,清秀婀娜;斑叶苦竹,在叶片上生有斑白图案;紫竹、黄竹、赤竹,其枝干分别带有紫色、黄色和紫红色;花身竹,在绿色的竹竿上镶有黄色的线条;佛肚竹,枝干短粗,并向外凸出,好似罗汉的大肚子。此外,还有龙鳞竹、碧玉竹、鸡爪竹等,也是竹中的珍稀品种。可以说竹仅凭它的许多自然特性,就值得人们去爱。但竹还有一个极为特别的地方,那就是竹子会开花。竹子开花在我国古书中早有记载。《太平广记》引《感应经》:“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晋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晋惠帝元康二年,草、竹皆结子如麦,又二年春巴西群竹生花。”

近代,中外有关竹子开花的记载也不少。有趣的是,有时竹子还会出现越山隔省、跨海隔洲开花的情况。例如,1907年日本的淡竹开花,而远隔万里的英国皇家植物园中的淡竹也同时开了花。又如,1933年我国浙江嘉兴的竹林开花,而安徽六安马头镇周围10公里的竹林也全部同时开花。

竹为什么会开花?因为竹子是有花植物,自然也要开花结实。但竹不会年年开花。竹子的种类不同,开花周期长短也不一样,有的竹子十几年、几十年才开花,如牡竹、版纳甜竹需要30年左右才开花,茨竹、马甲竹需要32年才开花,箣竹属有的种类需要80多年才开花;有的甚至长达百年才开花,如桂竹需要120年才开花。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群蕊竹、线痕箣竹,一年左右开一次花;而唐竹、孝顺竹,则开花无规律性。正是因为竹子开花比较少见,各种竹开花时日不同,并且在开花后绿叶凋零,枝干枯萎,成批地死去,所以人们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对这种自然现象产生了神秘感和种种疑问。

为什么竹子开花会成片枯死呢?这是人们长期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科学家对此也持有不同观点。有的科学家认为,竹子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必然会出现衰老,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他们作了如下解释:植物的根、茎、叶叫做营养器官,它们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叫生殖器官,它们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植物的开花习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次开花植物,如稻、麦、竹子等;另一类是多次开花植物,如苹果、梨等。一次开花植物一生就开一次花,其特点是生长前期营养生长占优势,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后,生殖生长就渐渐转向优势,最后开花结实。因为开花结实要消耗掉大量的有机养料,而这些养料来自根、茎、叶,所以开花结实后,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不能再存活下去,就逐渐枯死了。一次开花植物小麦和水稻是这样,当然竹子也不例外。竹子开花使竹鞭和竹竿贮藏的养分被消耗尽,多数种类如毛竹、梨竹等,开花后地上和地下部分全部枯死。但是,像斑竹、桂竹、雅竹等少数竹种,开花后地上部分死亡,而地下部分的芽仍能复壮更新;也有个别竹种如水竹、花竹等,开花后植株叶片仍保持绿色,地下部分也不会枯死。

由此,我们知道竹子开花完全与稻麦等植物一样,是一种生理成熟的自然现象。竹子开花,像其他有花植物一样,是生命的一搏,只是有的竹开花后能完成其有性生殖,开花结实,下种并繁殖,如箭竹和华桔竹;大部分却是虽完成了开花结实这一过程,最终却未能实现有性繁殖。因此,竹子开花也是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只是稻麦一岁一枯荣,竹子因多年生长,不常见开花罢了。

竹子开花后,会结成“竹米”,竹米可以食用,烹炒后十分美味。

所以我们说竹子开花,是生命的最后一搏。竹子的生命枯萎也美丽,注定要为中国文化增添无穷魅力。竹花,生命枯萎也美丽上篇竹神祇——竹文化的足迹探微第一章竹文化的基本问题一、中国竹文化历史溯源

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上说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竹文化在中国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神化、诗化、人格化三个阶段,具体地说经历了从起源、萌芽,到形成、成熟这样几个阶段。(一)源自远古时代

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实,原始时期中国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北到黄河流域北部,东至台湾南及海南岛。中华文化发源的两大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态区域之内。由石器考古的发现,我们把人类那一时代叫做“石器时代”;然而,这并不等于否认那一时期人类在创造使用的工具里没有“竹”,比如,当有了石器后,削竹为器以捕鱼,肯定比以石器捕鱼要容易得多。竹子使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即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二)萌芽于殷商时期

竹文化的萌芽始于殷商时代。前16世纪—前11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其中就有“竹”部字。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在甲骨文中有“竹”部字,那么,当然,竹文化的萌芽始于殷商时期。因而,我们说竹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文学、艺术、宗教、风俗、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毫不逊色于石器、金属,以至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竹文化。(三)形成于西周至春秋战国

竹文化的形成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其标志是竹简的出现。在纸张尚未发明之前,人们在竹片上刻字为书,称为“竹简”。竹简是汉字的载体之一,其材料广泛易得、价格低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的“篱笆工”专门从事竹的加工,西周时期就有竹简文化存在。春秋时期(前770—前476),郑国将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惠施外出讲学,随带书简五车,故有“学富五车”之说。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后来秦始皇亦每日阅读竹简奏章。一大批古籍如《尚书》《礼记》《论语》《孝经》正是通过竹简保存下来的。(四)成熟与鼎盛时期

竹文化成熟于汉魏,鼎盛于唐宋及明清时期。其标志,一是竹纸张的发明。纸张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汉代开始出现纸张,晋代开始用竹造纸,竹纸的出现是竹文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是竹研究的开始。先秦《诗经》《山海经》《尚书·禹贡》等书,记述了我国古代竹子的分布、特性、用途和经济价值,汉代司马迁《史记》也记述了竹的经济价值。但总的说来,先秦时期的人们对竹,一是还说不上有研究,二是即使有研究,也是零散的,或者说仅是一种记述而已。晋代戴凯之《竹谱》的出现,是林学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同时也是竹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第一部竹的专著,《竹谱》记述了70多种竹子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布范围,标志着人们对竹的认识已上升到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宋代苏易简撰写的《纸谱》、宋代僧人赞宁撰写的《笋谱》,是我国历史上竹利用方面的专著。此外,宋代苏轼的《格致粗谈》、元代王祯的《王祯农书》中的《月庵种竹法》、明代俞贞木的《种树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竹理论。

三是竹诗画的出现。竹诗竹画在中国诗歌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说《诗经》中的竹仅是表达某一情绪的比兴手段,处在审美的陪衬位置,那么,自魏晋之后,竹便成为诗歌审美的主要对象,并具有了独立的品格。二、竹文化渗透于国人生活

竹文化渗透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并广泛涉及文学、音乐、绘画、工艺、园林、建筑、装饰、军事等领域。中国古今许多文人墨客,他们或面对竹林,手握竹笔,案铺竹纸,挥洒竹画;或头戴竹笠,卧睡竹席,清溪垂钓,迎风吹笛;或竹楼之上,手握竹筷,杯酌竹酒,排开笋宴,品尝笋韵。竹林、竹绿、竹食、竹韵,把竹文化潇洒自如地演绎到了极致。他们爱竹、种竹、咏竹、画竹、用竹、吃竹,把中国竹文化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以竹为题材的竹诗、竹画、竹雕刻、竹工艺品、竹建筑、竹园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宽阔的空间,以竹为创作主题的诗人、画家、雕刻家、园艺家辉映在我们民族历史的长河中。

而且,竹还较早就进入了军事领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竹子是制作箭矢、弓弩的主要材料之一。而且,“箭”本是竹名,因其主要的用途是作箭杆,所以“弓箭”的“箭”以之命名。在岭南地区,古人不仅以竹作箭,而且还以竹制刀、矛等。在汉代先有“符”出现,作为传令用兵的凭证。《史记·孝文本纪》司马贞《索隐》引卫宏《汉旧仪》有“铜虎符发兵,长六寸;竹使符出入征发”的记载。《汉书·文帝纪》中也载有“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竹使符,即把制成的符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交与郡守。宋代高宗绍兴二年(1132),陈规发明用大竹制成枪筒以喷射火焰的火枪,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原始管型火器。直到现代,在越南战争中,越南人还用尖利的竹签插在陷阱里对付美军。

竹在饮食和医药方面的作用是其对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又一大贡献。在中国菜肴中,竹笋是普遍受人喜爱的美味佳品。据文献记载,远在两三千年前,竹笋已成为席上珍馔。竹笋以采集季节分春夏冬三种,以春笋为主,除了极少数有毒外,绝大多数竹笋都可食用。烹饪的方法多种多样,蒸、煮、煲、酢,随人所好。为了便于储存和运销,古人很早就摸索出了一套笋干制作技术,制成的笋干有淡干、咸干两类。在湖南,有人直称熏煮的大竹笋为“素火腿”。

我国古代中医学源远流长,自肇源迄今,亘绵数千年。竹的药用价值与药理作用,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较系统的认识,能够将竹子的不同品种,竹子的枝、干、叶、根、实及其寄生或附生菌类,如竹菇等的药用价值与药理作用加以区别和分析,并根据辨证施治的要求,组合了成百上千种方剂和验方、秘方、偏方、单方乃至土方。其中,不乏有著名的方剂。

除此以外,历史文献中很多地方记载了荒灾年饥民采竹实(竹米)充饥的事例,如《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唐天复甲子岁,自陇而西,迨于褒梁之境,数千里内亢阳,民多流散。自冬经春,饥民啖食草木,至有骨肉相食者甚多。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有些地方,竹实还被用于酿酒。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中国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成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谓之四君子。“竹”都位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因此,就连冷战时期,政治家们也要用“竹幕”一词来扩展“铁幕”一词,用以指东亚共产主义。因此,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三、中国竹文化的核心与特征(一)中国竹文化的核心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写道:

竹倾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文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唐代文人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恒”等品格。他写道:

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拟人化,如人们极易由竹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由竹的清风瘦骨联想到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由竹的中空联想到谦虚的优良品格。《植竹记》可以说正是将这种意义深远的物我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的契合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所在。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都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或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泪更是使竹成为女子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写照。享有“诗佛”之誉的王维最擅长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生产生活的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再到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变标示出人们对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终极观照。(二)中国竹文化的特征

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学和美学、宗教和民俗、生活和乡土气息的特点。它既具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又有理想爱情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禅宗禅趣的载体。中国竹文化具有十分突出的伦理主义特征,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间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伦理关系中的道德因素等特征。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丛,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光彩。竹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正是中华文化讲“天道”“求善”的伦理性文化的反映。竹文化渗透的领域之所以如此广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竹的某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异质同构”之故,竹文化兼收并蓄地融合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诸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伦理精神对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则使竹与人及其文化得到非常完美的结合。(三)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识

无论是竹文化的构筑材料、形制特征,还是它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无论是竹文化的能指,还是它象征与表现的所指,均能鲜明而突出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华文明的内涵。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桥,一根竹笛,一把竹扇,一支竹管毛笔,一首咏竹诗词,一幅墨竹画,一册竹简……无不弥漫着迥异于印欧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国文化的浓郁气息。竹筷是中餐有别于西餐的标记,筒车、轿子是中国古人独有的运输工具,竹扇是中国书生文人的标识,竹管毛笔是古老中华文明的象征,竹笛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咏竹诗是中国咏物诗的一类,墨竹画代表着中国画派,竹简是古老中国传承文明的载体,借竹喻贤只为中国哲人所道出……不必诠释,无需标签,人们自会睹物思人,见字生情。中国文化正是通过竹及其文化景致得以生动再现,从而与其他文化判然相别。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展示了竹文明的亮丽风采。竹与华夏民族生活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子实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竹就是一首无字的诗,竹就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四、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致和竹文化符号。竹笋、工艺品、乐器、生产生活用具、建筑、交通工具等是物质的,但其文化内涵的显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规范,是中华民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此为竹文化景致。而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为竹文化符号。(一)竹文化景致

竹文化景致是指人化了的竹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竹文化景致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娱、赏。

1.衣——竹服饰,中国竹文化景致之一

从服饰方面看,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饰器。震惊中外的马王堆出土文物,就有插在发髻上的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体现了墓主对美的追求。现在,运用高科技还可以将竹纤维与纯棉、真丝合成纤维或交织制成服装、毛巾和床上用品等。

2.食——竹饮食,中国竹文化景致之二

从饮食方面看,根据《诗经》《禹贡》等文献记载,竹笋在西周时期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此后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笋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桌上名菜。因此,中央电视台所拍电视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才会将竹笋作为第二道菜来介绍。竹不仅可以充饥果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生长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格外厚爱的感情。

3.住——竹建筑,中国竹文化景致之三

从住宅方面看,中华民族以竹为屋,竹被用作房屋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清代沈日霖《粤西琐记》)的地步。中国竹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俭归朴的生活情趣、优美和谐和空灵飘逸的审美理想。

4.行——竹交通工具,中国竹文化景致之四

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营造材料,人们用竹来开路架桥、制舟做车。在需要与条件制约之下发明创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代代传承,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质点。它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森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态。

5.用——竹生产、生活用具,中国竹文化景致之五

竹材被大量用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及竹制书写用具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幅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烈理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情趣。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产业都有竹制生产工具。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显示着中华文化对待自然因地制宜、轻视永恒、肯定已然的现实精神。

6.娱——竹娱乐器,中国竹文化景致之六

竹是玩具的制作材料,更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它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竹制乐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协调”的态度,亦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简明、灵活的特征。

7.赏——竹工艺品,中国竹文化景致之七

工艺品是器物由实用走向审美、人类精神需求增加的结果,兼具实用与审美两种功能,在蔚为大观的中国艺术品中,竹制工艺品是颇具特色且种类繁多的一类,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趣味。(二)竹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用于较稳固地象征某种特定意义的事象。竹被中华文化赋予象征宗教观念和理想人格、表现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功能,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观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征与表现,因而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

1.竹语词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一

竹在中国人心中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表征。人们赋予了竹丰富的意义,使竹字和竹词语不断丰富发展,并反映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价值取向和心理习惯。

2.竹民俗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二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游乐活动和民间习俗。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竹甚至成为一种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真诚的情感、对现实的态度及对未来的热望。

3.竹宗教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三

竹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天师道把竹视为具有送子和延寿神秘力量的“灵草”,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竹子情结与道教、佛教、儒教关联度极大。佛教最早的寺院名就叫“竹林精舍”。佛教追求禅意,讲究“清修”,在南方,竹可以说是他们最易找到的环境。

4.竹诗歌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四

早在远古时期,竹就被当作原始歌谣的描绘内容,其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先秦两汉的文学作品对竹和竹制器物均有大量描绘;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竹或竹制器物还仅是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竹成为中心意象是在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吟咏不断,创造出大量咏竹的文学作品。

5.竹绘画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五

中国绘画画竹始于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墨竹画问世。北宋文同、苏轼等人开始大量画竹,完善了画竹艺术。清朝则有了倾毕生精力于竹的画家——郑燮。画竹构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墨竹”代表着中华民族乐道安贫、鄙薄名利、虚心劲节、威武不屈、逸然高隐的精神品质。

6.竹造景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六

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关于上林苑、辋川别业都有竹子景观的记载。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竹子造景可通过题咏、匾额、楹联、雕塑以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7.竹人格符号——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七

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建功立德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标准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系统。第二章“竹”神祇的脚印

在历史的叙事中,竹的诞生,可以说就极具神秘意味,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译出来便是:“共工有一位臣子名叫相繇,长了九个头而是蛇的身子,盘旋自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立即变成大沼泽,而气味不是辛辣就是苦涩,百兽中没有能居住在这里的。大禹堵塞洪水,杀死了相繇,而相繇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长;那地方又水涝成灾,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屡次填塞而屡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大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位于昆仑山的北面。有座岳山,一种高大的竹子生长在这座山上。”

这里,竹无疑具有比附意义,代表着禹的人格力量,或者说一种正能量。有论者认为这里的竹是由相繇再生,我认为不是。因为,在这里我们发现《山海经》的作者已经注意到了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现象。相繇死的地方谷物不能生长,但竹能以其生命之力长于这样的环境下。联系到比这早的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泪飞而有斑竹的传说,远古神话和文献实际上是向我们传递了远古母系和父系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之下,对竹的自然崇拜的两种不同文化现象。

对于“竹”,中国人到了几近于崇拜的地步,或者说,对于中国人而言“竹”就是一种图腾。在我国的竹崇拜带有图腾崇拜的显著特色,同时也保留了自然崇拜的文化痕迹,有的还与祖先崇拜交织在一起,包含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不同层面。一、竹的自然崇拜

生殖崇拜是指人们为祈求生殖,对男女生殖器官执以宗教的崇拜与祭祀的一种文化现象。竹因其生命力强盛和繁殖的特殊形态,被原始部族神圣化,视为生殖和生命的象征而加以崇拜。竹的生殖崇拜主要包括生殖器崇拜和生殖神崇拜。竹的生殖器崇拜是生殖崇拜的最初阶段,主要包括竹的女阴崇拜和竹的男根崇拜两部分,前者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后者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一)女阴崇拜,对竹生殖能力旺盛的艳羡

女阴崇拜是最早的生殖器崇拜。竹为什么会成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呢?首先,从表象上看,竹的筒,与女阴的轮廓相似;从内涵而言,竹多子(发笋多),繁殖力极强。于是当时只知女阴生育功能的初民就将竹作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表现他们对竹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和崇拜。由此,应运而诞生了一种祭祀礼仪活动——祭拜作为女阴象征的竹,用以祈求人口繁盛,生殖昌旺,竹作为女阴崇拜的象征可从竹生人的神话传说中得到佐证。(1)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此类神话的是《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等史籍。《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2)贵州威宁彝族人传说:古时候,有个耕牧之人,在岩脚边避雨,见几筒竹子从山洪中漂来。取一竹筒划开,内有五个孩子,他如数收养为子。五人长大后,其中一人制竹器,子孙发展为后来的青彝。今贵州的少数民族吹管乐器——用三节粗大的竹筒制作的“芒筒”,就是远古竹王的“生命之舟”,是今天贵州少数民族竹图腾崇拜的法器。(3)四川、云南金沙江藏族地区流传的“斑竹姑娘”传说:金沙江畔藏族青年朗巴,到山中竹林伐竹,从竹内剖出一个漂亮的姑娘,人称斑竹姑娘(或称竹娘),后来他们屡经艰难曲折结为夫妇,生儿育女,繁殖后代。(4)广西边境的彝族人,台湾高山族的雅美人、卑南人和排湾人,都存在有竹生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竹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故而人们对其实行生殖崇拜。竹后来被人们视为吉祥物,大量出现在婚嫁活动中,是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把竹作为女性生殖器象征的结果。黔西南民族村寨的竹王祭祀活动(二)男根崇拜,对竹坚实、直立挺拔的倾慕

男性生殖器崇拜是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时代的产物。竹由于其质地致密坚实、直立挺拔,以及竹笋挺然翘然的姿势,因此象征男根硬挺的内涵。(1)竹作男根崇拜的象征可从扬雄所撰《蜀王本纪》中记载的夜郎竹王神话得到佐证。文曰:

昔有女子于溪浣沙,有大竹流水上,触之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以竹为姓。汉武使唐蒙伐,斩竹王。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岁必祠之。

这里的“竹”指的是什么?当然隐指男根。“触之有孕”,则隐意男女交媾。女子与“竹”生人,实际上指的是男女交合生人。夜郎竹王神话生殖器崇拜由女阴转化为男根,是母系氏族社会转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反映。所以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屈小强先生认为,巴蜀氏族部落是崇奉竹图腾的。(2)云南独龙族神话里,使四姑娘怀孕生子的竹筒,是他们所崇拜的男性生殖器之象征。(3)历史上湖南台江、剑河苗族在鼓社节期间有授精礼。该礼是礼师(男)手持用竹筒刻成男性性器官,内盛甜酒糟水,当作牡器,搁到主妇们的襟脚;妇女们登上矮桌,撩起围裙,象征性地或真个儿显露出牝器,表示接受授精。

对于男根的崇拜,投影于原始宗教活动与社会行为之中,反映了人类繁衍种裔的渴望意识。强调男性器官,一是因为生殖器最代表男性的特征;二是由于父权制居于支配地位,其思想也在生殖器崇拜方面打上了父权制的烙印。竹之挺拔的形态、雄勃的竹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繁殖快,足以引起人们有益的、好的感觉和感情,能充分寄托古代先民繁殖种裔的良好愿望,故而视此为生殖器崇拜的象征,成为一个祈祷的对象。二、竹的图腾崇拜

竹的图腾崇拜是自然(生殖)崇拜的高级阶段,是生殖神崇拜。人们将男女生殖器神圣化,视作神的化身,由此而衍生出生殖神崇拜,祈求生殖神的庇荫,获得一种亢奋的生殖力,使本氏族或部落人丁兴旺、生殖昌盛。(一)初民崇奉的生殖神

中国古代先民有祭祀“高媒”的习俗。《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媒。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授以弓矢于高媒之前。”古今学者均公认为这是一种祈求子孙的大祭。古时建立媒神的祠庙于郊野,因称郊媒,尊称为“高媒”。由此可知,“高媒”乃是生殖神,后世于高媒祠内立高媒石,代表主神。因此,崇祀高媒的实质是崇拜生殖神的原始宗教活动。闻一多先生认为高媒石的竹叶形状纹图是女阴的同体。所以竹是生殖神崇拜的象征和标志。(二)早期道教视竹为送子的神灵物

东晋道教领袖陶宏景在其著作《真诰》卷八中载:

我案《九合内志文》曰:竹者为北机上精,受气于玄轩之宿也。所以圆虚内鲜,重阴含素。亦皆植根敷实,结繁众多矣。公(指简文帝司马昱)试可种竹于内,北宇之外,使美者游其下焉。尔乃天感机神,大致继嗣,孕既保全,诞亦寿考。微著之兴,常守利贞。此玄人之秘规,行之者甚验。

可见,天师道徒把竹之“圆虚内鲜,重阴含素”的形象特征与道教的“北机上精”“玄轩之宿”的宗教理论相联为一体。所谓简文帝司马昱种竹北宇,于是李夫人生孝武帝及会稽王的记载,正是道教视竹为生殖神之象征的崇拜观念的充分显现。(三)借竹“求子”仪式是生殖神崇拜(1)从北魏起,在今浙江、山东的部分地区有冬天生下孩子做“三旦”(摆三天酒席)时栽竹的习俗,俗称“子孙竹”和“落地竹”。(2)以竹作为婴儿诞生象征的仪式自南北朝起,在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及珠江流域还固定为一种传统的节日“竹迷日”(又称“竹醉日”)。宋人范致用在《岳阳风土记》中说:“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3)唐《异文集·李娃传》记载了唐代长安(今西安)地区民间向“竹林神”求子的风俗,曰:“常闻竹林神者,报应如响。将致荐酹求之。”(4)云南彝族的一支部落,历史上曾将“金竹”视为祖神,并称其为“金竹爷爷”。不妊娠之彝妇,须前往竹山求子,向金竹拜祷,至夜间而在附近的庙里投宿。(5)黔东南布依族人崇拜竹,如有妇女多年不孕,便用竹子做成花桥求子,即“搭花桥”。花桥用竹子为桥柱和桥梁,用红绿纸剪许多人形放于桥上,意为求嗣,于不育妇女门前举行仪式。这种仪式,无疑是布依族人以竹为生殖神的反映。(6)湘西土家族人也有这种架竹桥求嗣的仪式。土家族的妇女不怀孕,或虽怀孕但易流产或生下即死,难以养活,就要请梯玛(巫师)“搭天桥”。天桥则是用篾条和竹子编织而成的。(7)苗族人崇拜竹,多借用竹祭拜生殖神,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如用竹作龙的化身顶礼膜拜;“淋花竹”仪式,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为目的的祭祀生殖神的性表演活动。(8)贵州仡佬族在春节期间举行“打花龙”的娱乐活动。“花龙”是用竹篾编成比乒乓球稍大的空心球,里面装有一些石子或碎瓦片,使其相撞发声。打“花龙”时男女数十人聚集在固定的花龙坡上,两人一组,男女相互对掷。(四)汉民族中借竹“求子”活动的遗痕(1)四川川西及蜀南农家还保留有祭竹的习俗,但已无范例,且程序简捷。除夕当晚,在清扫干净的屋后林盘(即竹林坝)内,三五步燃香烛一炷。长辈率家人向竹祭拜之后,便由做母亲的向孩子贴耳小声传教一首祷词。孩子上前摇动嫩竹,同时反复诵唱祷词:“嫩竹妈,嫩竹娘,二天(即今后)我长(zhǎng)来比你长(cháng)……”摇嫩竹:“嫩竹长,我也长”(2)川北农村旧历正月十四日也有祭竹风俗。这天,孩子们一窝蜂地钻进林盘内,寻找到一根秀劲挺拔、才露枷的嫩竹,一边摇动一边唱道:“十四节,摇嫩竹。嫩竹长,我也长;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3)浙江农家在除夕之夜有摇竹的习俗。是夜,长辈驱使孩子去竹丛中挑选一根去年长成的健壮青竹,在与头并齐处,扶着青竹摇动,一边摇一边唱:“摇竹娘,摇竹娘,你也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今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cháng)。”

这些仪式与祷词,正是远古竹图腾祭祀仪式的变异,是在现代社会里的一种折光反映,其宗教性已被淡化,且更贴切于现实生活。实际上这是一种接触巫术,其原则是“物体一经相互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即“接触律”。人们认为孩子接触摇动青竹后,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永远像青竹一样茁壮成长,并可求得竹的保护,消灾免难。(五)古今均有以竹为族称和标记的现象

族称和标记是图腾文化中显著的元素之一,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联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与其他族群互相区别的职能。

1.以竹为族称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存在有很多以竹为氏族和部族族称的文化现象。以竹为氏族和部族族称的有夜郎族、蜀族、淮族、仡佬族、僰族、笮都夷、邛族等。

夜郎族:夜郎族人“氏以竹为姓”,前面已作了尽述。

蜀族:蜀族是活动于今四川中西部地区的古民族。“蜀”与“竹”古音可相互通假,有学者认为蜀王与竹王是同一个人。

淮族:淮族是古老的民族,淮人崇拜竹,以竹为族称,称“竹人”。李衍《竹谱详录》:“苦竹,长节而薄,可作属椽。春生,笋可食……名曰淮竹。”

仡佬族:仡佬族人祭祀“开荒闻草”的祖先,称之为崩不铣,“崩不”就是“竹”的汉译音,因此仡佬族是以竹为族称的“竹族”。

僰族:“僰”最早出现于《礼记》一书,《礼记·王制》载:“屏之远方,西方日僰。”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引《夷裔考》云:“僰人者,其先世本华人。有罪贬远方,以棘围之,故其字从棘,从人。”徐中舒先生在《论巴蜀文化》一书中说:“因为他们居于棘围之中,所以就称之为僰人。”可见僰人与棘有特殊的关系,而棘则是有刺草木的通称。这里的“棘”则是“棘竹”,或者是西南地区俗称的“刺竹”。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八载:“棘竹,一名笆竹。节皆有刺,数十茎为丛。南夷种以为城,卒不可破。”僰人属于南夷的范畴,古人文献中多有述说。僰族人种棘竹,除了物质上的防卫功用之外,还对其赋以象征意义加以崇拜,亦是正常的事。“僰”字“从棘,从人”,人便是棘竹,棘竹便是人,这种对应关系恰好证明僰族是“竹族”。

笮都夷:又称笮族,是存在于西南的古民族。《华阳国志·蜀志》在记述“定笮县”(汉初置,今四川盐源县,今云南丽江亦属,隶属于越巂郡)时说:“筰,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嶲曰笮,蜀曰邛,皆夷种也。”其《南中志》又云:“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其活动地区亦以笮为名,如笮都(今汉源县)、笮秦(今冕宁县)、大笮(今盐边县)等。这是因为古代笮人善用藤竹在水上造桥,并呼“桥”为“笮”,故被称为“笮人”,所造藤桥亦称“笮桥”,笮人及笮桥分布地带亦名之曰“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上置藤桥处谓之笮。其定笮、大笮皆是近水是笮桥处。”汉初在金沙江、雅砻江至安宁河流域地区建置了定笮、大笮、笮秦三县,可见笮人分布地区相当大,故《史记·西南夷列传》言:“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