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1,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04:56:58

点击下载

作者:兴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上瘾.1,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人生

上瘾.1,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人生试读:

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人生

作者:兴晨排版:暮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508687193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Osaka大阪, Japan日本photo by zz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人生你生活在哪座城市?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你在这儿生活

了多久?彻夜不睡的晚上,你做过几个影响人生的决定?

我是兴晨,我在北京生活三年多了。在这座城市里,与其他几百万异乡人相比,三年的时间并不算长。曾经有人问我是否喜欢北京,我回答是喜欢的。这里有我的生活习惯,我的成长经历,还有等待我挥洒青春的事业。

在北京的日子里,我的日常生活多数是三点一线的,独自上班,独自下班,独自到常去的小酒馆小酌。忙碌的日子里,白天在外采访、拍摄,晚上一边整理稿子,一边适应国外受访人十几个小时的时差,沟通版面素材。深夜是我一天的开始。这些都是我来北京以后养成的习惯。

人与城市建立联系有很多种方式,旅行、工作、移居、求学或是某种生活际遇,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适应另一座城市。

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移动中度过的。比如在异地读书,毕业后带着梦想再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求职。或许你会带着之前的饮食习惯,在新的城市里留意着有类似口味的餐馆。慢慢地,你在这座新城市里认识了新朋友。或许有一天你路过一家寻找已久的餐厅,拉上朋友一起寻找记忆里的味道。在餐桌前,你面对着热气腾腾的餐桌,跟坐在对面的朋友聊起从前与这道食物有关的城市和故事,讲述在那里遇到过的人。短暂又满足的一餐,既满足了味蕾,朋友间也相互了解了彼此的饮食习惯和喜好,拉近了距离。

在北锣鼓巷,有一家我常去的小酒馆。几年来,那里于我来说就像食堂一样的存在。我早已把出行路线摸清,会告诉出租车司机要走锣鼓巷方向,走哪条路会穿胡同,走哪条路比较顺畅。我建议起来轻车熟路,有时会怀疑自己是个“本地人”。时间久了,我跟那里的老板,甚至忙碌招待的阿姨成为朋友,他们像亲近的家人般掌握着我的口味。心情愉悦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要喝什么酒、配什么小菜;心情低落的时候,他们会默默地递上一杯花茶为我解酒。

种种平凡的生活小事,便是我们与城市的微妙联系。

带着对城市与人生选择关系的思考,我们用全球视角在书中会集了一群人。他们当中有心里装得下四海的古董商人、珍视音乐的时尚摄影师、淳朴的高原牧民、随心随性的旅行者、传承本土文化的咖啡师、隐逸在山海间的游吟歌者;他们当中也有前往古巴和缅甸的生活记录者,探寻如何在城市里庆祝生活;他们看云,看路,拥抱城市,锤炼得平静而专注。

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种人生。Dubai迪拜, UAE阿拉伯联合酋长国photo by Da-image

不停重复,欲罢不能

我们都喜欢上瘾的感觉。

仔细观察印刷品的网点,因角度不同而折变出的网花;置身塑料包装堆中,双手不停挤压塑料泡,发出噼啪声;闻着女儿头发微微散发出的奶味,盯住她脸上每一条柔弱的曲线……

在InDesign(设计软件)里设定一个新的文档,用网格分割页面;对着电视屏幕,毫无意义地按动遥控器,浏览各种菜单却不点开任何一个;开车堵在四环路上,和太太不停地谈论各种话题,路程总是比目的地更精彩……

持续切换应用程序,对一张照片来回地剪裁、调整,加持各种滤镜;偶尔路过书架,下意识地翻开一本书,直到发现自己站到腿麻;和父母争论,试图说服他们理解和接受那些顺口溜似的箴言中的错误逻辑,比如“节省是一种美德”这类强大的刻板印象……

在屏幕上打下一个字母“M”,然后点选电脑中的各种字体来回切换,端详字型变幻;看哥哥的热情演唱会MV(音乐短片),看他撩动长发;一起去楼下电影院看午夜场,散场后在路上分享一听汤力水……

在文本框内不停调节字号和行距,然后打开“标点挤压面板”,微调设定每种标点的规则;去星巴克,点一杯美式咖啡趁热喝;清晨早起,对着微亮的窗外发愣……“上瘾”和时间关联,我们持续在某一个状态中,不停重复,欲罢不能。

开始一本新的出版物的设计工作,设定它的每个细节,通过平面元素,把自己的想法在一本本连续的书中持续展开。New York纽约, USA美国photo by 沈咪咪Fez菲斯, Moroccan摩洛哥photo by 悟空Paris巴黎, France法国photo by 悟空Barcelona巴塞罗那, Spain西班牙photo by Kyle_Shi

荒木经惟与东京的墓地

Nobuyoshi Araki and Cemeteries in TokyoWords:原口纯子Photography:高山刚Translator:王媛媛Contributor:东京都写真美术馆

虽说我是日本人,却因为命运的偶然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往返中日两国首都的次数算起来大概超过100次了吧。平均下来,一年里大概有八成的时间在北京,在东京则只有两成。在东京的时候,我要做工作(执笔和编辑)上的讨论,进行人物采访,会会老友,去医院体检,探望年事已高的亲属,办理银行相关手续,等等,可以说是非常忙。但是,当我在办事的间歇走在路上的时候,竟有一种接近于游客的心情。

因为常驻北京以前一直在东京工作,所以我所看到的景色事物并非全是“第一次见”,但是我却变得能重新审视并感受这些我以前看惯了的东西。现在的我甚至觉得以前我可能“没有好好地看”。让我能“好好地看”东京的风景和人,大概是长年的往返生活带给我的小确幸吧。写真之都——东京

我觉得和“好好地看”这种行为有着密切关系的就是“写真”了。在我的身份接近“游客”后,我发现东京的个性之一就是,它算得上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写真之都。

首先东京有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正因为拥有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相机、胶卷、印相机的制造商,所以在东京还有佳能、奥林巴斯、尼康、富士、爱普生等公司运营的专业写真画廊,以及六本木的Taka Ishii画廊、南青山的Rat Hole画廊、表参道的Art Space AM等。当然,举办特色写真个展的民间画廊也有不少。旧书之街——神保町里有专门出售写真集的小宫山书店,惠比寿、饭田桥有POST、Arteria那样的以出售写真集为主的新书店出现。东京还有关于写真的专业杂志、专业摄影学校,摄影大赛也是每年举办好几次。另外,无论走到哪儿都有卖照相机的。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到写真产业的悠久历史和对其感兴趣的人如此众多的城市。

在这个写真之都,世界级的知名摄影师们也在活动着。

2017年的夏天,荒木经惟在众多摄影师中异常夺目,我再次感受到东京正是写真之都这件事。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举办了纪念开馆20周年的企划《感伤之旅:1971—2017》,Opera City Art画廊举办了以《写狂老人A》为题的大型个展,Rat Hole画廊举办了《花幽园》,在Art Space AM举办了《写真:夏日白昼的梦遗》,8月在东京竟然能够一下子参观荒木经惟的四个个展。

1940年出生的荒木在2017年迎来了他的77岁。在日本我们把77岁称作“喜寿”,这是特别值得庆贺的年龄。作为摄影师已经活跃了半个世纪的荒木经惟,截至2017年8月一共出版了520本写真集。如此庞大的摄影量和作品发表量,实在让人佩服。而且,这次并不是举办什么年事已高的艺术家回顾过去的“回顾展”,而是正在进行的展览。

1990年荒木的爱妻阳子离世,2010年荒木失去了在阳子离世后一直与他一起生活的爱猫奇洛,而后又经历了癌症、右眼失明,但是现在他还在坚持摄影。他应该是这个写真之都——东京的象征了吧。凝视与爱情

荒木在接受采访等时候经常说“把我变成摄影师的是阳子”。两个人都曾是大型广告代理公司电通的职员,1968年,荒木为了公司内部刊物的拍摄而走访各个部门,遇到了当时还是打字员的阳子。

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举办的《感伤之旅:1971—2017》,展出的作品从两人的相遇开始,然后是恋爱时期的写真,接着是两人新婚旅行时拍摄、于1971年自费出版1000册的写真集《感伤之旅》,记录两人生活、旅行的快照《我的爱,阳子》,阳子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的《食事》《冬之旅》,阳子去世后拍摄的《近景》《空景》系列作品,最后是最新的作品。这个会场布置让你产生荒木经惟的写真之旅现在还在进行。从开始到未来,你与他一起前行的感觉。

我偶然有机会跟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的负责人谈话,得知这个展览是至今为止收到咨询最多的,除专业写真杂志、艺术杂志以外,面向大众的媒体采访也特别多。“也许是因为主题是男人和女人的相遇和离别,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吧。”负责人说道。因为负责人也是女性,所以我们的对话慢慢变成了女性朋友间的聊天。“被这么注视着,真是幸福啊!”“我也这么觉得。”就这样,我们聊了起来。

晾衣服的样子,在阳台准备饭菜的样子,性行为后的样子,心不在焉地想事情的样子……谁都有注视和被注视的时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被注视的那两道视线终究会慢慢消失。

我们本能够“好好地看”,但是看了个展以后你会发现我们的这种能力丧失了太多。不光是对人,对什么都是。你会注意到我们的“好好地看”的能力正在衰退。

个展的大多数作品是用胶卷拍摄的,是通过叫作“显像”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银盐照片。应荒木要求,照片上并没有盖上玻璃,这让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相纸的特殊质感。

在大多数人还在使用胶卷相机的时代,拍照这件事大概是跟集中注意力观看事物相关联吧。

在如今这个数码相机时代,即使不怎么看也可以拍照。可能因为能够轻松拍照,所以反而造成了观察力的下降吧。“好好地看”这件事,我认为与爱情、幸福、人生也有密切关联,而现在我们的这种能力却在衰退,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据说荒木本人即便是现在,也几乎不用数码相机。停止的时间

荒木经常说:“写真上显示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在观看了以阳子和荒木为主题的个展后,我们大概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这一点。

拍摄的那一瞬间马上就变成了过去。在用胶卷拍摄的时代,能够看到经过显像步骤完成的照片,而那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了。但是,被拍摄的人的时间在那里停住了,这有点儿像假死状态。

时间流逝这件事,就像是自己在每一个瞬间假死,连接下来就迎来了真正的死,时间就此停止。如果能够在重视假死中前进,那么我们的生活也能成为我们自己的“感伤之旅”吧。

就这样想着,我离开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开始赶往南青山办事。这时,一座巨大的沉睡着10多万人的青山陵园映入我的眼帘。

那里是有名的赏樱之地,盛夏时富有层次感的绿意也十分美丽。在高楼林立的南青山地区只有那里没有什么高建筑,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

在我开始往返东京和北京后,我发现东京街区的中心地带也有墓地。

除了1874年设立的公营墓地青山陵园、将近有一万人沉睡的谷中陵园等大型公营墓地外,街道各处还有寺庙,而寺庙里又有守护着寺庙的施主们的墓。

在这座嘈杂的、以迅猛的速度运转的城市里,自己也在移动的时刻,突然间,时间停止的人们的墓地进入了视线。这就是东京的特色啊!

相比以前我感觉它更加稀奇,现在的我能够注视到墓地了。

在让人想起“时间停止”这一点上,墓地跟写真相似。同时,在因为停止,人们觉得此时此刻的时间弥足珍贵这一点上,墓地也和写真相似。黑白的四角墓碑连形态也跟写真有点儿像。

排列着墓碑的陵园是,停止的时间的展览会。

我喜欢突然间出现墓地的东京。因为它可以让慌乱的心沉静下来,让我注意到时间终会停止。写真之都的东京,荒木的写真,也许正是起到了墓地的作用。

荒木1971年自费出版的《感伤之旅》长期断货,终于,2016年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了翻印版。About原口纯子:日本作家、撰稿人。现往返于北京、东京。擅长用温馨的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