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09:26:5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庆保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会计

企业会计试读:

前言

根据财政部教材建设工作会议及西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新编教材编审工作会议纪要的精神,我们编写了《企业会计》教材。该教材按照理论必须够用、强化专业技能、精选内容、降低难度、突出特色的要求,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现行法规,介绍企业会计具有代表性的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在教材内容安排上重点放在小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并考虑了税收业务的处理,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扩大适用面。该教材适用于成人中专会计学历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财政干部教育培训。

该教材紧紧围绕编写大纲编写。主编王庆保编写第一章至第七章,副主编张兰编写第八章至第十四章,最后由王庆保进行了总纂和统稿,杨虎同志校对。

该教材由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副校长赵丽生教授、会计系主任高翠莲教授审稿。编者2008年1月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了解小企业会计目标和特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对象和会计科目。第一节企业会计的概念和目标一、企业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的。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西周王朝时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社会活动的日益复杂,人们对计量记录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一词应运而生。清朝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将西周的会计描述为“零星算为计,总合算为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逾加细化,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小企业得以长足发展。我国小企业的标准是,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如工业企业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其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50%,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加入WTO后,根据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商业语言通用化的要求,小企业会计从企业会计中分离出来。

小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特有的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控制,并能向社会提供财务信息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和经济管理活动。二、企业会计的特点

小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是相对企业会计而言,它是由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是,简化核算方法、减少职业判断、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会计信息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一些会计处理上采用了简化的核算方法

由于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并且不对外筹集资金,以及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为此,小企业会计取消了一些操作复杂或需要较多职业判断的规定,在一些会计核算上采用了简化的核算方法。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考虑到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及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等情况,小企业会计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不要求对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小企业会计将持有的短期投资的总市价与总成本进行比较,采用总体计提方法。

2.财产清查的核算

财产清查的核算,取消“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采用直接确认损溢法,固定资产盘盈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固定资产盘亏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存货盘盈时,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存货盘亏时,借记“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造成的)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现金短缺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赔偿部分)和“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现金”科目;现金溢余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支付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部分)和“营业外收入”科目。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小企业会计为了解决,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职业判断及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困难,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规定为,以合同或协议约定应支付的租赁款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其他有关必要支出来确定其入账价值。

4.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

小企业会计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是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至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均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即只要是资本化期间的专门借款费用,均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不必与资产支出数相挂钩,从而避免了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的复杂工作。

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考虑到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况比较少等原因,小企业会计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要求按照简化的权益法核算,不必确认和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6.包装物和周转材料的摊销

小企业会计将包装物合并到“材料”科目核算,对于包装物和周转材料的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即包装物和周转材料在领用时一次性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7.以应收债权融资和出售应收债权的会计处理

为了规范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的融资业务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具体规定了以应收债权融资和出售应收债权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应收账款等债权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和小企业将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算。出售应收债权又分为附有追索权和不附有追索权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8.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由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计税和纳税调整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小企业会计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二)合并、取消或简化了一些会计科目

由于小企业会计在一些会计处理上采用了简化的核算方法,为此,对一些会计科目进行了合并、取消或简化。

1.合并的一级科目

将“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合并为“应收股息”科目;将“原材料”和“包装物”科目,合并为“材料”科目,低值易耗品较少的企业,也可以并入“材料”科目核算;将“专项应付款”科目,并入“长期应付款”科目;将“委托贷款”科目,并入“长期债权投资”科目;商品流通企业可以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而将其并入“营业费用”科目核算;可以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科目。

2.取消的一级科目

由于小企业不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某些会计处理的变化,取消了“应付股利”、“应付债券”、“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待处理财产损溢”、“递延税款”、“已归还投资”、“未确认融资费用”等科目。

3.合并或简化的二级科目

将“资本公积”的明细科目由《企业会计制度》的7个减少为4个:即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明细科目由6个减少为2个:即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明细科目由12个减少为6个:即其他转入、提取法定盈余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转作资本的利润、未分配利润。(三)财务会计报表有所简化

小企业会计要求企业按月编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个基本报表,年度财务会计报表除编报两个基本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编报现金流量表,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应按月度和年度编报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三、企业会计的目标

小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并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具体目标如下:(一)小企业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会计信息

国家需要通过企业会计提供归集、整理的会计信息,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分析,以便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制定正确而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措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企业会计信息,小企业在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准确、有用,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此,小企业会计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二)小企业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甚至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小企业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经济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小企业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三)小企业会计为企业的投资人以及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供会计信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纵横复杂的经济关系和财务关系之中,企业的投资人和社会公众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都与企业存在着密切的经济关系。投资人特别关注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经济效益情况,以及其所能得到的投资收益,或者作出是否继续向该企业投资的决策;对于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来说,也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的产品质量、规格、品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是否大量购进该企业产品的决策;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对企业会计提出提供信息的要求,促使企业按时、足额地上交税金,以及合理使用资金等。由此可见,小企业会计为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也是企业会计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节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一、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但是,由于各单位的特点和经济活动内容均不相同,因此,各单位的会计的具体对象也有所不相同。现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会计核算的对象。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对象是:从资产投入——资产购置——产品制造——收入实现——利润的形成及其分配,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小企业资本运动的整个过程,即资金投入——资金循环——资金退出。二、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

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指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可靠地计量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资产的基本特征(1)资产应当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计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形成的资产,不得确认为资产。(2)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通常情况下,应当考虑对资产的所有权;但某项资产即使不由企业拥有,如果能被企业控制,也符合资产的定义,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3)资产应当包含有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4)该资源能够可靠地计量。不可计量的资源不得确认为资产,如空气等。

2.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是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待摊费用等。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商品、产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2)长期投资是指不能或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3)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以及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4)无形资产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等。(5)长期待摊费用是指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费用。(6)其他长期资产是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并能够可靠地计量。

1.负债的基本特征(1)负债应当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现已承担的义务;对于将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作为负债加以确认。(2)履行义务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不履行该义务将会导致相应的经济后果。如果企业能够在履行义务的同时避免经济利益的流出,该项目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负债。(3)未来经济利益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2.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偿还期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收账款、预提费用等。(2)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待转资产价值等。(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表示公式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部分。(1)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2)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企业由投入资产本身价值或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各种增值,以及接受捐赠资产除去缴纳所得税后的价值。包括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国家规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四)收入

1.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收入只有在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增加并且经济利益增加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才能确认。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2.收入的分类

营业收入按其与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主次关系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等收入。(五)费用

1.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

2.费用的分类

费用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消耗,可以分为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1)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指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劳务成本,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时,计入当期损益,如主营业务成本、劳务成本。(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无法对象化的费用或者不符合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六)利润

1.利润的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2.利润的分类。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和损失等。(1)营业利润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经营成果。它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金及附加费后的余额,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2)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3)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营业外收入扣除各项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第三节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企业会计假设,它是对会计事项中发生的一些尚未确知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发展趋势作出的合乎规律的假设和限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极为复杂,会计核算面对的是变化不定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有必要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环境条件作出判断,以保证其核算得以正常地进行下去,并据此选择正确的会计方法。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对一些环境条件进行假设和判断。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可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概括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的单位或经济组织,是具有控制、使用经济资源功能并对此负有法律责任的企业与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有组织上的实体性、经济上的统一性、核算上的独立性。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一是会计主体不一定都是法律主体。如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通常不具有法人资格,它们的所有财产和对外债务,在法律上视为投资者个人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中则需要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二是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构成,也可以由几个法律主体构成。如一个公司成为控股公司,而其他公司成为附属公司或子公司时,除控股公司和附属公司分别成为会计主体外,还可以合并权益成为一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三是所有的法律主体都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都具有法人资格。如一个总厂下属若干个进行独立核算的分厂,每个分厂都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不具有法人资格。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建立在企业持续地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倒闭和进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而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予以清偿。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假设,它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人为地划分若干较短的时间,以据此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年度和中期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如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季度和月度以此类推。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予以综合反映会计信息。《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第四节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等。一、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规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为依据构成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是规范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的准绳和标准。其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一)会计法《会计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是规范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是制定会计法规、规章制度的依据,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依据。《会计法》从1985年5月1日起施行,1993年修正一次,1999年修订一次,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即现行的《会计法》。(二)会计行政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制定的,是为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制定的法规依据。(三)会计部门规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会计部门规章,由财政部以部长令签发。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企业会计标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为基本准则,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以及会计报表编报的一般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部长以财政部令第33号部长令形式签发,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四)规范性文件

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属于规范性文件,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财政部文件形式印发。38项具体准则以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件印发,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新准则体系的公布实施,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化、商业语言通用化的要求,促进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发展。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趋同的特点是: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同于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趋同是一种互动。《会计制度》属于规范性文件,为了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健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从2001年起陆续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专业会计核算办法。至此,基本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已经形成。我国将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会计技术处理规范,同时并存的会计技术处理规范机制。即《企业会计制度》具有规则性与灵活性,是近期执行的依据;《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具有原则性与稳定性,是远期执行的依据。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六)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八)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三、会计计量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资产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第五节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也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小企业会计根据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按照简化核算方法、减少职业判断、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会计信息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原则,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与企业会计比较,进行了较大程度的简化。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首先涉及到的就是会计科目,如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借记和贷记什么科目。为了便于会计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会计实务操作,现将小企业会计科目列示如下: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附注: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会计科目作必要的增减或合并:

1.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小企业,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可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

3.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

4.小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5.小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商品,可以增设“受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科目。

6.小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管理等要求,可以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科目,并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

7.对外提供劳务较多的小企业,可以增设“劳务成本”科目核算所提供劳务成本。

8.带“※”号的会计科目是(财企[2006]67号)、(财企[2007]48号)文件规定停止计提法定公益金和职工福利费后,不使用的科目。第二章货币资金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以及货币资金的具体内容,掌握银行支付结算程序和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重点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第一节现金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包括库存的人民币和外币。现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很容易滋生舞弊行为,为此,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一、现金的管理

企业库存现金的管理,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主要包括现金使用范围、库存现金的限额和现金收支的控制等方面。(一)现金使用范围

企业的下列款项允许使用现金支付: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款项;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情况可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款项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二)库存现金的限额

库存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由银行核定企业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三天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核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企业的库存现金限额,可多于五天,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日常零星开支需要量不包括企业每月发放工资和不定期差旅费等大额现金支出。核定后的库存现金限额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超过部分应于当日终了前存入银行。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的企业,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开户银行核定。(三)现金收支的控制

企业的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企业支付现金,可从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但不得从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单位应按月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及其使用情况。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如实写明提取现金的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并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后予以支付。此外,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白条顶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即不得“公款私存”,不得设置“小金库”等,银行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将按照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处罚。二、现金的核算

为了总括地反映现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小企业应设置“现金”总账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的余额。有外币现金收支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人民币现金、外币现金的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例2-1】 某小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用于日常零星支出。根据支票存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例2-2】 某小企业购置办公用品付现金300元。根据购置发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三、现金的清查

现金清查是指库存现金的盘点与核对。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实际短缺的金额扣除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后余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现金”科目;如为现金溢余,应按实际溢余的金额,借记“现金”科目,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现金溢余金额超过应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例2-3】 某小企业在6月30日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实有数比现金日记账余额多出100元,经查找原因不明,经批准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根据批准处理现金清查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例2-4】 某小企业在12月31日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实有数比现金日记账余额短缺150元。经查明原因,应有责任人赔偿。根据批准的现金清查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第二节银行存款一、银行存款的管理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分为人民币和外币两种。企业应加强银行存款的管理,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在银行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等结算。(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办理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一般存款账户是企业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的企业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开立的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临时存款账户是企业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因特定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也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二)银行结算纪律

企业通过银行办理支付结算时,应当认真执行国家各项管理办法和结算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二、银行支付结算方式

银行支付结算方式是指用一定形式和条件来实现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货币收付的程序和方法,分为现金结算和支付结算两种。企业除按规定范围使用现金结算外,大部分货币收付业务均通过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在“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支付结算方式有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四种结算方式。(一)支票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支票结算。(二)汇兑

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包括信汇和电汇。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异地结算,均可使用汇兑结算方式。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在汇兑基本应用网络技术,大大加快了汇兑的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委托收款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方式。单位和个人凭已承兑商业汇票、债券、存单等付款人债务证明办理款项的同城或异地结算,均可使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四)托收承付

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为了总括地反映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小企业应设置“银行存款”总账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收入数,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支出数,余额在借方,表示银行存款的结余数。企业应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如有外币业务的企业,应分别人民币和外币币种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银行存款的核算由于采用的结算方式不同其核算也不尽相同。(一)采用支票方式

收款单位对于收到的支票,应填制进账单连同支票送交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给收款单位的收款凭证联和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或根据银行转来由签发人送交银行的支票后,经银行审查盖章的收款凭证联和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采用专用记账凭证的企业,下同);付款单位对于付出的支票,应根据支票存根和有关原始凭证编制付款凭证。(二)采用汇兑结算方式

收款单位对于汇入的款项,根据银行的收账通知,据以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对于汇出的款项,应在向银行办理汇款后,根据汇款回单编制付款凭证。(三)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收款单位对于托收款项,根据银行的收款通知,据以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在收到银行转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后,根据委托收款凭证的付款通知和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付款凭证。如拒绝付款的,不作账务处理。(四)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收款单位对于托收款项,根据银行的收账通知和有关的原始凭证,据以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对于承付的款项,应于承付时根据托收承付结算凭证的承付支款通知和有关发票账单等原始凭证,据以编制付款凭证。如拒绝付款,属于全部拒付的,不作账务处理;属于部分拒付的,付款部分按上述规定处理,拒付部分不作账务处理。【例2-5】 某小企业2月8日销售给A企业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产品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00元,以银行存款垫付运费1000元,按照购销合同商品发出,办妥托收承付款手续。编制该企业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应交增值税的核算详见第八章第四节)【例2-6】 沿用例2-5资料,2月25日收到A企业托收承付款项118000元,编制收到款项的会计分录如下:四、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有关账单进行的核对,其主内容为:

第一,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要互相核对,做到账证相符;

第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要互相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第三,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开出的银行存款对账单要互相核对,做到账单相符。

企业在每月的月末都应认真的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如发现二者不符,除记账错误外,未达账项的影响是主要原因。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时间先后顺序不同。造成二者的记账时间不一致,即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账项。未达账项是因同一笔业务,企业和银行各自入账的时间不相同所致,其差别表现为:(1)银行已记作企业存款的增加,而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因而尚未入账的款项,如托收货款和银行支付给企业的存款利息;(2)银行已记作企业存款的减少,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因而尚未入账的款项,如银行代企业支付的公用事业费用和向企业收取的借款利息,以及手续费等;(3)企业已记作银行存款的增加,而银行尚未办妥入账手续,因而尚未入账的款项,如企业送存银行的其他单位转账支票;(4)企业已记作银行存款的减少,而银行尚未办妥入账手续,因尚未入账的款项,如企业已开出的转账支票,对方尚未送交银行办理转账手续的款项。

未达账项的出现,会使开户单位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不一致,很容易开出空头支票。此时,应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进行调节。调节后,若双方余额相等,一般说明双方记账没有差错;调节后,若双方余额仍不相符,说明双方记账有误,需要进一步查对,更正错误记录。【例2-7】 某小企业6月30日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 080000元,而银行存款对账单上企业银行存款余额为2 060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1)6月28日,该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款项8000元,银行已收款入账,而该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所以尚未入账。(2)6月29日,该企业开出支票60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银行尚未入账。(3)6月30日,银行代该企业支付电费4000元,该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所以尚未入账。(4)6月30日,该企业送存转账支票30000元,银行尚未入账。

根据以上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表2-1)表2-1 银行存款调节表 单位:元

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为2 084000元,反映了该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主要用来核对企业与银行双方的记账有无差错,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对于因未达账项而使双方账面余额出现的差异,无须作账面的调整,待结算凭证到达后再进行账务处理。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就其性质而言,其他货币资金与现金、银行存款一样,都属于货币资金,但是,由于存放地点和用途不同,会计对其他货币资金进行单独核算。核算其他货币资金,小企业应设置“其他货币资金”总账账户,对于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总分类核算,并按照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一、外埠存款

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企业汇出款项时,必须填写汇款委托书,加盖“采购资金”字样。汇入银行对汇入的采购款项,以汇款单位名义开立采购账户,该账户只付不收,付完结束账户。采购账户资金不计利息。除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可以支取少量现金外,其他一律转账。

企业委托当地银行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专户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采购员交来供应单位发票账单等报销凭证时,借记“在途物资”、“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科目。【例2-8】 某小企业2005年1月8日,委托当地银行汇款100000元,到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2月8日,收到采购员交来的购货发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A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 600元,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月18日,材料运达验收入库,多余款项转回。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1)材料验收入库时:(2)采购任务完成后,将多余款项转回时:二、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企业在填送“银行汇票申请书”并将款项交存银行,取得银行汇票后,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申请书存根联,借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使用银行汇票后,根据发票账单等有关凭证,借记“在途物资”、“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科目;如有多余款或因汇票超过付款期等原因而退回款项,根据开户行转来的银行汇票第四联(多余款收账通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科目。【例2-9】 某小企业2005年2月18日,为了购置生产设备向银行申请办理银行汇票80000元,该企业向银行提交“银行汇票申请书”并将款项交存银行,取得银行汇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例2-10】 沿用例2-9资料,该企业3月8日,使用银行汇票购置一台不需安装的生产设备,价款65000元,增值税11 050元,多余款项转回,已交付车间使用。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1)生产设备交付使用时:(2)收到多余款项转回时:三、银行本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企业向银行提交“银行本票申请书”并将款项交存银行。在取得银行本票后,应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申请书存根联,借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使用银行本票后,根据发票账单等有关凭证,借记“在途物资”、“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科目。银行本票是同城支付票据,如本票超过付款期等原因而要求退款时,应当填制进账单一式两联,连同本票一并送交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科目。四、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证,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保证金。企业向银行交纳保证金,根据银行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记“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使用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后,根据开证银行交来的信用证回单通知书及有关单据列明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存款”、“银行存款”等科目。五、信用卡存款

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企业应按照规定填制申请表,连同支票和有关资料一并送交发卡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借记“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用信用卡购物或支付有关费用,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科目。企业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向账户续存资金的,借记“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六、存出投资款

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资金。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购买股票、债券等时,按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短期投资”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例2-11】 某小企业2005年3月18日,向B证券公司划出100000元,准备购买企业债券。3月28日购买企业债券价款90000元,支付手续费用1000元,剩余款退回。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1)划出购买债券资金时:(2)购买企业债券、剩余款退回时:第三章应收款项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的概念,掌握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带息和不带息票据的核算,重点掌握应收账款融资和坏账损失的核算。第一节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小企业,预收的款项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业务而发生的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及从属费用,且未采用票据化表现形式的,均属于应收账款的范围,其一般应以交易发生日或销售收入确认日作为入账时间。

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应按其实际发生额计价。此外,计价时还应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时,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如5%、10%等。例如:企业可能规定,购买10件以上的商品可给予客户10%以上的折扣,或客户每购买10件送1件,或打几折的方法。企业为了尽快出售一些残次、冷背的商品,也可能降价销售。

商业折扣一般是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需要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所以,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的入账价值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因此,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认。(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交易中。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款,通常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债务人在不同期限内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现金折扣一般用 “折扣/付款期限”表示。例如,2/10,1/20,n/30符号表示,即表示买方在10天内付款可按售价给予2%的折扣,在20天内付款给予1%的折扣,在30天内付款则不给折扣。

现金折扣使销售企业应收账款的实际数额随客户付款是否及时而发生变化。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将未扣减现金折扣的实际售价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把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视为销售企业为尽快回笼资金而发生的理财费用。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时,才予以确认,在这种方法下,销售方把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视为加速资金周转的理财费用,在财务费用中列支。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小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总账账户,对于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总分类核算,并按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分类,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时,按应收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费等,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垫费用时,借“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例3-1】 某小企业2005年3月10日,销售给W公司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000元。双方商定的付款条件(参照《收入准则讲解》,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为2/10,1/20,n/30。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1)销售商品时:(2)如果10天内收到货款时:(3)如果11~20天内收到货款时:(4)如果21~30天内收到货款时:三、应收账款的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小企业为尽快收回现金,以应收债权转移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提前变现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以应收债权质押和出售应收债权等方式。(一)以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

小企业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即在有关应收债权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向质押企业进行追偿,应收债权的风险由质押企业承担。在这种方式下,应按照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银行借款本金并考虑借款期限,贷记“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例3-2】 某小企业2005年4月1日,将一笔400000元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借款,银行根据应收账款的质量同意提供1年期限的借款250000元,企业按质押的应收账款总额的1%支付手续费;如果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短期借款应付利息为15000元,该企业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本息。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1)以应收债权质押取得借款时:(2)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