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申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18:41:55

点击下载

作者:姚裕群,钱俊生,卢炜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08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申论

2008年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申论试读: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录用考试为选拔高素质人才创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平台,成为政府面向社会广纳贤才的主要渠道。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便捷、准确地把握公务员申论考试脉络,编写组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和相关研究成果,并融入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辅导讲义,针对公务员申论考试出现的最新变化编写了这部申论教材。

本教材是一套极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战性的权威教材,其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业内专家倾力打造,彰显专业性和权威性。本书编写组成员阵容强大,是具有很高知名度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能够准确把握公务员考试的脉络和动向。同时,编写组成员还有“考公”实战经验,他们以优异成绩被录用就职于政府部门,他们的考试经验和心得使得教材更贴近考生的心。

二、编写体例科学,突出系统性和实用性。本书的系统性体现在教材设置了考试基础知识、答题技巧、考试文体、历年考试真题和全真模拟试题五大栏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符合考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使考生可以系统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迅速捕捉考试要点。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教材配备了经典题型和最新题型、时政热点和全真模拟试题,并配有答题要点、参考例文和展开材料,让考生既能全面把握答题要点,又能拓展答题视野和思路,通过学习此教材,全方位地增加各热点问题的知识、理论和信息,对答好申论大有帮助。

三、内容详略得当,突出前瞻性。本教材按照最新申论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范围、命题重点、命题理念、命题思路、命题角度以及命题原则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让考生不漏掉任何一个得分的机会,同时摒弃了一般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不分主次、罗列知识点的通病。

四、完全针对现行申论考试实际水平。本教材的模拟试题的题型和难度均以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最新真题为标准,结合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精心编制而成,突出了实战性和预测性,考生的备考可以事半功倍。

五、强调考试复习的针对性,注意提升考生的实战能力。本书对于实战演练的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部分内容都详细阐述了申论考试所应具备的知识点,其中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公务员对实际公务活动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考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思维,学练结合。本书在“模拟题”的处理上,除与社会上各种教材相同的“有题目有答案”外,还针对申论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在每一模拟题后配上了“本专题知识链接”,利于考生进一步掌握,大大强化其申论应试能力。

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给考生备考带来真正的福音。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和作者水平有限,本书的不妥和不足之处难免存在,敬请各位专家、同行以及考生不吝指正。编者2007年7月

第一部分 DYBF申论考试基础

第一章 申论考试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申论

一、“申论”的含义“申论”一词,是在我国进行公务员考试的实践中产生的,该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之句。所谓“申”,即进行说明、申述;所谓“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所谓申论,其本义可解释为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我们说,申论能够反映人的素质,有事情、想表达、意在解决问题的人要去“申”,有看法、出思想、想理论的人才会“论”。

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进行说明和申述,进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但“申”字后面缀上个“论”字,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有点像“导论”、“绪论”。但它并非写作理论中的习惯用语,其含义有特殊之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出:“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因此,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论”,但每种“论”各有特点。

申论考试,要求应考者在给定资料上“申而论之”,是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从历年的申论考试实践来看,申论的确切含义是“依事顺理,递进而论”,它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和回应事物的思维与行为规律。

二、申论是重要的考试科目

我国需要高度重视政府人员的选拔工作。与“行政职业能力”这(类/种)综合、基础性考试不同,申论考试更能体现出公务员管理社会的思维水平和工作特点,它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开始设立,已经应用多年,对政府机关鉴别人才和使用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内容在以往的《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部分的基础上增设了《申论》,形成三部分的结构。此后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一直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试科目,受到广大考生的关注。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科目中列定的名目,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有些地方还有《公共基础知识》)共同构成一个公务员录用考试体系。作为一种考试形式,申论是以“依事顺理,递进而论”为原理、依据和体现思维与行为规律而特别设计和实施的一种写作考试。这里的“特别”,是指专门为满足甄选优秀公职人才并且主要是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设计和实施的考试。申论考试作为选拔初级(通常是指主任科员以下级别)公职人才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之一,在考评考生是否具有胜任公务员工作的能力上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与已有的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相互匹配、互补互济,共同构成一整套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科学性的公务员录用笔试测评系统。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性质

作为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录用方法,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和测评功能体现了人才考核的设计基础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测试考生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以及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综合素质及能力。

一、申论考试是针对公务员日常工作的能力模拟测试

申论考试所面对的背景材料,是经过命题组挑选和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也并不分明,还有待考生阅读材料过程中完成进一步的“梳理”。虽然这种材料已不是纯的“毛坯”,但进一步做梳理、加工的工作,其实与公务员面对的日常繁复多样的工作比较相似。

二、申论考试是基于社会管理思路的素质选拔

申论考试所提供的阅读分析材料,一般都是具有较强社会背景的材料,可能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许多问题均有所涉及。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都是现实性问题,从而测查考生作为公务员这一管理社会的工作人员处理社会事务的思路和能力水平。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作为应考者,必须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认识和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背景知识,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申论考试是具有普适性而非专业性的考试

由于考生背景差异较大,因此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具有普适性。或者说,公务员申论考试不是基于专业学科的考虑(如中文写作)而设置,不存在某些专业“占便宜”而某些其他专业受歧视的问题。因此,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不同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如2000年试卷,粗看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又如2001年申论试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

因此说,申论考试的试题没有任何倾向性,适合于各类考生。公务员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试的命题思路,即所给的背景材料虽然涉及面很广,但绝对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行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公务员选拔工具。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题目特点

根据人事部及权威人士的分析总结,申论考试作为一种新型通才考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综合能力的测评

申论考试点的依据,是公共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实践性思维与行为规律,一般来说,包括提出(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这是从事公共管理,特别是以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为特点的政府工作最基本的思维与行为规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申论考试具有重要的科学特质。

申论考试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测评方式的优点、细致务实的综合性能力测评,考生平时的修养与积累、考时的发挥和表现、创造性的实际潜力等都将通过这种考试得到比较充分全面的展现。可以说,申论考试是具有相当大科学程度的一种综合性通才考试。通过这种考试方式,考生既能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和综合性的才能,又能比较自然地模拟机关实际运作要求与过程来有所约束地表现自己的才华,这样就使得申论考试成为选拔公职人才的有效的测量工具和机制。

二、情景设定性和角色扮演性

考试中的给定资料和考试要求已经把最接近公务员日常工作实际和机关运作主要状况的事实与情境摆在考生面前,由他们在充分切合政府工作实况的情况下进行均等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写作竞赛。

这就是说,考试内容是极其贴近现实的,是跟政府运作和公务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有时甚至就是政策问题本身。它不要求文辞华丽、辞章优美,只要求能够非常务实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为考试提供了基本的目的和价值导向。

考生必须把自己放进考卷设定的情境中去,切实体会、准确把握并很快进入设定情境下的某种具体角色,由此来研究材料,并准确地摸清考试意图,抓住考试要求,明确应答的实际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主线一贯而分明的应答。这是在开放性基础上的“集中”。这样就可以更真实、准确地测试出考生适应公务员工作的实际优势和潜力。

三、主题明确,内容多样化

从历年申论考试的实践来看,没有一份申论试卷是没有明确主题的。但是,所给定的材料却都是侧重于讲事实,很少直陈观点,即使介绍观点,也不是一家之言,常常是有争议的。另外,给定资料往往都是多个事实、多个侧面、多种来源,而且还不一定根据内在逻辑将它们按某种顺序编排在一起,以此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生必须在给定的材料和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变通性、灵活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不能以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模块死板地作出反应。这样就使得考试变得最主要依靠实际能力和平时积累,而不是可以通过押题或死记硬背就能应付得了的。

四、结构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申论是典型的主观性考试,但应尽量降低主观成分的不确定性,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对思维和行为规律的紧扣和对行政运作的模拟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就使申论形成“事实—问题—对策—选择—行动”这样一种现实形态,进而也就决定了考试必然是结构化、程序化的——此即“归纳问题、原因等—对策、方案或建议—展开论证”。

其次,申论考试进行测评的标准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是简单根据答题结论的正误,而是以思维逻辑过程和实践模拟表现水平为标准来评判考生表现的优劣档次。

再次,考试时限比较符合体现和反映思维与行为规律的客观实际,中央和地方的申论考试一般都是以150分钟为时限(个别地方采用120分钟)。

五、测试面具有灵活性、开放性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所给定的资料、所设定的情境和所提出的要求,灵活多样地、以发散式的思维来加以应对,而不能局限于某一具体习惯、角度、方位、视野或套路来作出反应。也就是说,每一份给定资料、每一个设定情境、每一个重点倾向、每一个考虑结果和每一份写作答案都不是、也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而只有更优。为此,考生可以在尽量摸清题材、体裁、主题、主线和考试意图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从某一个现实需要和运作的角度切入,然后展开论述。为此,只需要考虑是否切实、严谨、务实、可行和有效,而不应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题,不是考作文,而是考能力,在出题内容和形式角度等方面都很灵活,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避免人们以应对“八股文”的策略掌握一些答题的套路,例如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题出社会安全方面的问题,内容确实是实践需要的,而材料形式则是“官员与网友对话”,作答的“三段论”之一则是“归纳不一致和具体说明原因”的相当灵活、有相当难度的新题型问题。

第二章 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与命题趋势

第一节 申论考试测评的能力要素

中央和地方的申论考试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提出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与行政机关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对合格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一致。下面分别对这四种基本能力进行分析。

一、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考试所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一般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有区别的。一般阅读理解,大多是完整的文章作品,而申论考试要求阅读的给定资料不是完整的文章作品,而是些略经整理的“半成品”,连“事件报道”都够不上。申论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材料的加工能力。这种加工,主要是对各种材料的阅读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另外,阅读理解能力还表现在善于处理各类材料,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区分各种层面上的问题,注重主次、轻重、缓急,善于发展、辩证地看问题,视具体情况恰当地处理各种问题。

二、综合概括能力

在申论考试中,申论的测试材料是由诸多信息“拼凑”而成的,这些信息大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但有些材料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因此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综合分析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应弄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第二,善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清主次、有无关联,分清可解决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综合分析各段材料,才能弄清测试材料所要反映的问题,才可能按命题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对策。申论测试对应考者提出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能有效考查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阅读、处理政务类材料的能力。公务员应有综合能力和全局观念,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善于把多种事物、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具备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申论测试中,应考者要在理解、分析命题者给定的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实际上是考查应考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这一测试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出问题时,个人定位要准确。应考者应仔细审题,看清命题者为你拟定的身份。(2)善于针对问题提出意见或办法。综合分析材料时,应弄清材料究竟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要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弃本逐末。(3)方案或办法要有可操作性。即明确到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部门去处理、落实,提出具体实施步骤办法,而且要考虑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切忌模糊、脱离实际。

应考者应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要着力培养洞察力和剖析能力。在通过对大量的文字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能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善于从小事情着眼,洞察到大问题,从而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方案,这是应考者能力测试的关键环节。该部分通常在试卷第二、三部分中,这种能力得到集中全面的体现。

四、语言表达能力

申论考试形式多样而又灵活,能有效地测试考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申论测试中,应考者作答的文字量在1500—2000字,它所检测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提出解决方案能力都需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成为申论测试中一个重要测评要素,要求应考者分析、论证要透彻、全面、清晰,文字简洁,语言流畅。对于这一点,应考者应有清醒的认识,在备考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优化自己的语言能力是重中之重。

申论作答时,遣词造句应当准确、简明、规范;联句成文应当条理清晰,理据相谐。具体来说,语言表达应达到以下五项标准:

其一,准确,即表达的内容与原始的、给定的信息绝对不能有歧义。

其二,简明,即剔除一切冗余信息,重视和提炼出主要信息。

其三,规范,即使用的词语符合言者身份,要语出有句。

其四,条理清晰,即把握主次、识别因果,在语句、段落之间都要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其五,理据相谐,即观点和支持观点的材料、论据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两者要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第二节 申论考试命题趋势

申论测试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考生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考试的基本趋势以此为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历年考试情况,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之后,进一步改进题型、题量和结构,完善《申论》材料的选择和评分,确保《申论》测试的主要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综合历年《申论》测试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注重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是热点话题,公务员考试命题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试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申论考试的发展趋势可以从近几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情况看出来。2000年《申论》考试的题材是“红星新村的噪音污染问题”,2001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PPA风波”,2002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关于“网络安全”问题,2003年《申论》材料的主题是“生产安全问题”,2004年《申论》材料涉及的主题是“汽车和道路交通问题”,2005年《申论》材料涉及的题材是“三农问题”,2006年《申论》测试的题材是“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这些都是我国致力于塑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7年《申论》材料主题是“土地问题”,主要是倡导政府需重视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可以看出,这些题材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此考生应该有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二、测试角度灵活、贴近实际工作

申论考试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多变。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试题为例,2002年《申论》测试的题目要求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论述问题这三个步骤;2003年则是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和写一篇领导讲话稿;2004年又出现了新的要求,即以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篇报告;2005年申论测试则要求对给定背景材料中的方案和政策进行论述。从这些题目要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申论考试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出题角度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2006年《申论》测试是着重强调对综合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其要求对提高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给出具体见解。2007年的部分题目对高层和中低层岗位的考生进行区分考察,体现了考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除了讲话稿和报告这两种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公文文种外,申论考试还可能会考查其他公文文种的写作能力。申论考试考查的知识面在逐步拓宽,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广泛地涉猎相关知识,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三、背景资料增多

近几年来,申论考试所给定的背景资料文字有增加趋势。以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材料为例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如果划分“长”“短”类型,则申论自开考至2002年,《申论》背景材料的字数在2000字左右,而2003年以来,背景材料的字数远远超过以往的数目,达到4000字以上,2006年、2007年字数则达到七八千字的“翻番”规模。这就要求考生要更加注重对概括理解能力的训练,要有快速阅读和提炼信息的素质。

四、结构、题型和题量有一定变化

一般来说,给出的申论题目要求涉及三大方面: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对主要问题提出见解,提出对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见解、方案进行论证。这三方面的要求,一般是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的。其实,2000年国家初次申论考试的试题就是这种典型的“三段论”范例。

在各年的实际考试中,题目数量往往有一定的灵活性,可能是三个题,也可能是两个或四个题,2007年题目则多达五个,但依应考者类型而有所取舍。历年考试的题目样式也不会一成不变,或要求概述事件,或要求概括主要问题,或会在不同层面上对解决什么问题或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要求。

第三章 申论的试卷结构、题型与评分标准

第一节 申论的试卷结构

从全国历年申论考试来看,申论考试的试卷有比较规范的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试卷试题,第二部分是答卷做题或作答,这样的结构从一开始就定型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至今没有什么变化。

申论试卷一般由五个部分构成,具体如下:

1.试卷名称,包括年份、类别。

2.试卷分值和时间额度,包括总分值、总时限和考试成绩统分总表等项目。

3.注意事项,通常有三个内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有时可能是45分钟),作答110分钟(或根据阅读时间的不同而相应调整)。考试的时间总长为15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给出的资料,通常写成“资料、材料”或“给定资料”。一般给出约4000~8000字左右的材料,内容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根据考试对象和所给时间不同,资料长度会有变化。如在处级、司局级公务员竞争上岗的考试中,资料可能会更长、更复杂。

5.题目和字数要求。申论考试题近两年已非常灵活,2007年的国家试题有五个问题,题目少的年份只有两道题。从基本题型的角度看,不外是“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和“论证表达”这三种。有几年的题目就是这种“套路”式的三个题。这种“套路”式题型的要求示例如下:(1)请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以上五部分内容反映了申论的测评结构,其中第三、四、五部分内容最直接地决定着申论考试的测评结构。申论考试的测评内容主要是为准确测评四种能力而进行的,即阅读理解能力测试、分析归纳能力测试、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测试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测试等。这四个测试内容的载体和依托就是材料阅读和卷面写作。根据不同的测评目的和设计,这些内容在申论试卷上的安排具有不同的比重、组合和相互关系,形成不同的测评结构。

申论答卷其实与申论要求结合为一体,体现为字格卷幅或者空格稿纸。答卷完全是应申论要求——申论考题而定的,有多少条要求,亦即有多少个考题,也就配备多少份字格卷幅。这个答卷所含的空白字格数量一般控制在比申论要求写作字数总量略多出一些。

应考者要注意的是,答题时一定要把字数控制在明确规定的篇幅内。如果考题对篇幅的限定是“××字以内”,那么写下来的实际字数就绝对不能超过这个篇幅,否则,就要扣分。如果考题对篇幅的限定是“××字左右”,那么写下来的字数尽量控制在规定字数上下5%的范围内,否则就有可能扣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答题严密、完整,即使篇幅略微偏多是可以的。如果考题没有明确指出字数限制,而是用含糊其辞的方式说在“指定位置”答题(例如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第二题),那么就要看给定答卷的字格数有多少,由此推定实际的篇幅限制是什么。

答卷是写作有效的位置,超越答卷的边框或者不按一字一格的规范书写,都是没有严格按照申论要求在“指定位置”上写作,有可能影响成绩。

第二节 申论三大基本题型

一、概括主题

申论考试一组题目中,第一道题经常是要求概括材料的主题。概括主题,就是要求用几百字的篇幅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在写作上,它类似于普通文体写作中的综述,即在综合叙述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评论。

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是一个并不容易的分析过程,可包括两大方面。

1.概括中心

概括中心的顺序:段意寅层意寅中心思想。段意:注意关键句。“关键句”多数是自然段的首句或尾句,极个别的是自然段中间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层意:对同类的段落或多个小材料,加以合并、归纳和提炼得出层意;中心思想:对多个层意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提升和抽象概括,抓住问题的本质,即可得出中心思想。在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注意把握核心词的内涵,所谓“核心词”,就是内涵较为丰富,最能体现材料主题的词汇。请注意“状况”、“态势”、“影响”、“表现”、“情况”、“特点”、“前景”等词汇及其后的解释性的话语,在这些重要词汇的后面,大多是词汇内涵的展开,而这应是我们在概括主题时需要把握的重要线索,对此不可忽视。

2.概括要点

作为考生来说,不仅要找到全篇材料的“中心意思”,而且要找到一段材料、多段材料的各自的主要观点,有时还要找到全篇材料的发展线索、材料之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对它们进行提炼、汇总,抓住脉络,成为答题时发现问题、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的前提。如果仅仅有全文中心的内容而无具体要点的支持,答题时往往会失之空泛或失之偏颇。

概括中心和概括要点是我们按照题目的要求写作,落笔成文之前必须解决好的基本内容。

二、提出对策

申论考试的第二道题,一般是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提出切实可行而又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就必须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里介绍一种简捷实用的方法,即注意相关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如“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等,这类词汇后面紧接着关于该词汇内涵的具体内容。要找到针对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还应该注意材料中的相关字眼,如“办法”、“作法”、“措施”、“方针政策”、“要”、“将”、“必须”这些词语后面的具体内容。在考查提出对策的题型方面,2005年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不再要求考生提出对策,而是要求考生就试题中给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可以把这种新题型称之为“对策有效性分析”。2006年又出现了一类新的题型,即不再要求考生就试题中给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出判断,而是询问与文中某领导谈话内容中观点不一致的网络帖子其不一致的原因(题目中问:“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这是对阅读理解、提炼能力和进一步的分析、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

三、论证表达

申论考试的第三道题,多数是要求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证,这是申论考试中的核心内容,它能全面考核和衡量一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近年申论考试的论证表述考查有两个趋势:

1.一般议论文的写作

议论文是议论表述中难度最大、要求较高的一种文章体裁,它的布局结构是多种公文的雏形,是写好其他公文的基础。申论考试一贯重视对议论文写作的考查,如2001年、2002年、2005年、2006年的申论考试均是如此。

在写作议论文时,除个别限定文章内容外,可以全面论述,也可就材料主题中的某一个侧面进行论述。

2.公文式的申论文章

公文式申论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近年来申论考试主要考查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如2003年申论考试要求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2004年的申论考试要求以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报告。考生除重点演练议论文的写作外,还应重视常用应用文如讲话稿、报告、演讲稿、调查报告等的实战演练。

第三节 申论的评分标准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唯一的标准答案,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答案都没有确定性。因此,哪种答案更为合理、针对性和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进行论证后方能确定。

因此,申论考试进行测评的标准和方式也比较灵活,不是简单根据答题结论的正误,而是依据三个方面打分,即思维逻辑过程、实践模拟表现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三方面的状况来评判考生表现的优劣档次。

第四章 申论的答题

第一节 申论应试答题主要环节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归纳为审读材料、概括要点、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环节。

一、审读材料

对给定背景材料的阅读,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环节。申论考试,对给定背景材料的阅读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这一环节虽然不用文字在答卷上直接反映,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在时序上居于首位。所以,如果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那么对给定背景材料的阅读一般不应少于40分钟。只有认真审读给定的背景材料,才能把握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准确概括出给定背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以保证后续三个环节的质量。

二、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作用是真正把握全文,有利于下一步答题。一方面它是阅读资料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这个环节完成得好不好,又会直接影响提出对策是否更具针对性,影响到将进行的论证是否有扎实的立论基础。概括要点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住给定资料,以便进一步着手解决问题。能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取决于对复杂情况的准确判断。有时候情况复杂,问题纷呈,彼此交错,就得分析出主要症结所在,才可能着手解决问题;有时候问题比较集中,但反映千差万别,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解决问题就难以把握适当的分寸尺度。

三、提出对策

提出对策是申论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思维的开阔度、灵活度,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对策方案。

四、进行论证

进行论证是申论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论”的能力的充分体现。它要求考生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申论写作的全过程来看,论证是前三个环节的理论升华,前面三个环节则是论证的铺垫。论证环节,需要有理有据、论证有力,一是因为它所占字数最多、分值相对较高;二是这一环节更能充分地展示考生的知识基础、理论水准、思维水平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答题方法

在申论考试的全过程中,阅读材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是四个主要环节。阅读理解给定材料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必备的基础条件。只有认真地阅读和理解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背景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也才能准确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应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个环节的要求;也才能针对主要问题,就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完成第三个环节的要求;最后,要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应考者本人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完成第四个环节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考场上不要盲目求快。(2)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时,注意限制字数,超出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超过要求字数的10%。(3)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简洁,答题要切中主题。

第三节 提高分值的主要措施

申论测试是以检测党政干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为主的限制性要求考试,要想考出好成绩既要注意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要注意具体考试的方法和技巧,应考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审题

注意给定材料和“申论”各项作答要求题干的指令性要求。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实际上也就是审题。这一步含糊了,就弄不清材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搞不清问题、事件的性质,就会导致原本并不难的题目也答得颠三倒四,甚至离题万里。

二、紧扣材料答题

注意材料设定的“虚拟”身份。申论写作的出发点是对怎样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一旦忽略了,就会答非所问。另外,角色定位也要扬长避短。

三、注意限制要求

字数规定,这其实是对应考者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申论题目要求中规定:概括问题不超过150字,解决方案不超过350字,论证分析1200字左右,前两部分字数以不少于规定字数的10%为宜。字数再减少则不容易讲清问题。议论部分的浮动字数应在规定字数的上下10%之间,字数少于10%要扣分,超过10%,增加写作量,必然占用有限的作答时间,会影响写作质量。

四、了解政府管理的知识

要学习有关材料,以了解和掌握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管理的工作内容等,这样在申论上考“对策”或提出以某种角色来处理问题和写第三部分的论文时,才会有的放矢,答好问题。

五、考前适量做模拟题

临考前做适量的模拟题。其目的有两点:一是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二是找点实战的感觉,如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安排、做题速度的掌握等,以免上考场后手忙脚乱,这一点对首次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应考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章 申论考试中的热点问题

第一节 热点问题的寻找与把握

一、热点问题与时事政治关系密切

纵观我国开考以来七年的申论试题不难发现,题目的选择一般都涉及“时事”与“热点”两大方面。在多数情况下,对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进行考察。因此,在复习时事的时候,一定要与热点问题相互统一、结合。具体来说,即注重时事与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能包含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题目可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成就,考查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热点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提醒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以时政热点为依托,打破学科的封闭性,扩展视野,运用发散的思维构建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我国时事和热点问题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几个概念:(1)一号文件。即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两会”。即每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两会”的精神。(3)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4)重要目标。即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善于把握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具有时代性、普遍性、敏感性的特征。由记者作出的热点报道,往往注重社会对该媒体的关注度,即关注新闻效应,作为未来要对社会负责的公务员,位置、角色都不同于记者、作家、一般公众,要借助于自己的社会知识和理性判断,以科学、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来正确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对热点材料须进行以下把握和处理:热点问题,冷静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共性着眼,个性着手;善于分析,解剖矛盾;力戒片面,把握好“度”;理论思考,提出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新闻领域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就是不回避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热点报道,加强了党、政府和人民的沟通与联系,增强了报道与群众的“贴近性”,在舆论引导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热点报道反映了改革开放这一交织着各种矛盾的艰难曲折进程,它把跌宕起伏的矛盾推到人们面前:人们既为市场的繁荣昌盛叫好,又为市场的变幻莫测惊呼;既赞美市场经济的生机与活力,又痛恨“拜金主义”的风行;既为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不再捆在一起受穷而欢欣鼓舞,又为社会利益调整不匀、分配不公愤愤不平;在新与旧的“夹缝”中,人们既有率先“吃螃蟹”的欢乐,又有扎刺卡喉的苦恼……总之,新旧体制的摩擦,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打破的失衡,使一个个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冒了出来。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迅速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使人无法回避。(2)挑战性。热点、难点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显露,解决这些问题有相当难度,对领导者与实际工作部门极富挑战性。(3)普遍性。它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还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4)敏感性。由于是深层次矛盾的爆发,因此,多数热点问题相当敏感,是社会上一根“紧绷的弦”。(5)流变性。随着情况的发展与公众关注点的变化,热点问题也会转化,其自身有发生、发展、消退的过程,今天是热点,明天就可能不是,又有新的热点问题取而代之。

从上述对热点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特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热点问题的正确认识离不开对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把握。热点问题所揭示的内容,往往矛盾较多、是非难辨、涉及面广、透明度高、敏感性强等特征。因此,需要借助于给人以睿智的哲学,借助于自己的“政府意识”,即站在“我是公务员,我现在被政府派遣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立场,以科学、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来正确把握。

三、不忽视多年关注的持续热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亚南指出:一年的热点不是热点,多年的热点才是热点,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期的,有关我们生存环境、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建设、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与国家主权等都是多年的热点,也是申论的“常考点”,只是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复习时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的时事背景。

以上,我们就时政复习要领做了系统的介绍和说明。申论考试卷凸显的是现实应用性特点,时政问题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之大,再次提醒考生时政掌握程度及其答题技巧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分数的高低。下面我们就对时政问题答题技巧做简要分析,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第二节 应答热点问题的策略

根据近几年申论试卷命题特点,我们建议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复习了解重点的时政内容。

一、从理论的角度认识热点问题

学习和记忆热点问题时,要与书本知识密切结合,注意从理论上对时事进行多角度分析,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申论试题的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掌握时事内容的过程,应该就是运用所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的过程。复习时不但要注意时政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等内容的联系,还要注意根据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进行多层次分析。

为应对申论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多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准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的能力,考生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功的训练,多角度、深层次地对时政背景材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注重各热点问题、时事问题之间的联系

要侧重于统领、包容其他热点的热点。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率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能统率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提醒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以时政热点为依托,打破学科的封闭性,扩展视野,运用发散的思维构建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总之,对各个时事热点都不能孤立看待,而是要综合和全面地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分析申论试题对时政材料的选择、设问的要求和角度,进而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答题。真正熟练灵活地掌握时政题的答题技巧,考生们还应多练习、多总结,把握规律,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三、运用一般写作技巧

考生在答题时,要根据材料要求的角度、层次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围绕着给定的背景材料来设计组织答案,做到要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术语科学,避免材料、原理两张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时政类论述题都是“材料在书外,观点在书中”,但也有极少数题目答案隐含在材料之中。尤其是以时政背景为依托,考查经济常识的题目,因为经济常识课本知识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在持续进行着,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如果试题列举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时政材料,问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则必须根据材料,按照当前的要求做出规范回答。

在解答时政主观题时,切忌想到什么写什么,切忌铺天盖地乱撒网,因为这样容易造成文不对题,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逻辑不清。此外,考生们在书写时,应注意字迹的清楚、工整,卷面的整洁、干净,让阅卷老师看起来赏心悦目,也只有这样才有拿高分的可能。

四、区分题目的不同形式作答

解答时政主观问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善于区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与不同的要求作答,要能够界定运用什么知识和进行什么程度的回答。

1.简答题

简答题通常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形式命题,近几年又以材料简要说明题形式命题,还有带辨别分析的简答题,要求辨别某种社会现象的是非并简要分析理由。考生审题时,对题目的一字一句都要看清读懂,尤其要注意命题的方向、命题要求的层次,注意隐含的要求。解答时主要是将教材知识与题目要求挂钩,根据命题的方向和层次,正确选用书本的相关知识,多角度思考,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不同的知识点予以简要分析说明。

2.论述题

回答论述题应当注意的是:(1)“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与“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这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不同,后者要求一定要把材料所体现的有关道理与相应材料结合起来回答,而不能离开材料简单罗列道理;前者所给材料如果只体现单一角度道理,回答时把道理说出来就行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多角度的复杂材料问“体现了什么道理”,通常要求在回答所体现的有关道理时也要结合对应的材料做简要说明,决不能变成课本知识的简单堆砌。(2)“几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道理)”与“几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道理)”,这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截然不同,前者要求对几则材料进行共同概括,而后者则要求必须就每一则材料分别加以说明。(3)“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与“结合材料(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这两种问题毫无共同之处,绝不能混为一谈。

3.图表题

有些时政题借助图表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解答这类考题要先审读图表材料,包括审标题、图表和注释。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规定了材料论述的方向,是材料的中心意思,对我们审题和答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有助于考生回答题目所问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所有的图表都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原理。因此审图表的关键在于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考生在审图表题时,往往会忽视注解,这对正确地读懂图表十分不利,注解是图表类论述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是图表信息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只有把标题、图表、注解三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地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轻松地回答问题。

五、抓住中心,注意扣题

回答问题时,一般是直接以时政内容为切入点,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或考查目标,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考生在解答时,要全面、认真地审题,弄清楚题意和题干的规定,弄清每个选项本身是否正确,将其确定后再与题干相联系,区别共性和个性、可能与必然。大多时政类主观题都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过程中,应先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核的课本知识点,要开拓思路,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评价这一时政材料。

回答申论考试试题时,一定要深入理解问题,抓住真正的中心内容,注意扣准题,切忌跑题。如何对一大堆貌似凌乱的材料合理归属、找准中心,并上升到理论,而不是就事论事,对于答好题以至“答对”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如2000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噪音污染”问题,有的考生按法律问题回答,有的考生按医疗问题回答,都是“归属”失误、跑题失败的。

第三节 热点问题的几个重要主题

一、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口环境资源发展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进一步阐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最科学、最伟大的理论体系。它对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的自身发展规律、执政党的建设发展规律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并不断进行着深刻探索,是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年来,科学发展观指引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良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更加成熟,“五个统筹”思想、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等等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相继提出。

二、和谐社会理论(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且,在报告的第七部分专门论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局出发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体现为以下“四个关系”:(1)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3)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4)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从另外的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包括:(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总体描述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具体内容包括:(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1.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2.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4.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

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干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三、“五个统筹”思想(一)“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在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丰富和升华了我们的发展和改革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克服种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总结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正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就会得出新的启示和认识,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应该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宗旨,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决定》才提出“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统筹就是兼顾,兼顾就是协调。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兼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兼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兼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和目的,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五个统筹”集中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二)“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1.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促进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必然对农村发展和农民问题给予更大的关注。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统筹搞好产业规划,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的支持。

2.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保持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全国发展是一盘大棋,只有东部和中西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走活、走好,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能简单地提“市场化”或“产业化”的目标和口号。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人均资源较少,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实现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面临着与改革开放初期甚至与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目前,适当增加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引进先进技术是有好处的。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双赢”局面。贸易摩擦是任何经济贸易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要用平常心看待这一问题。

要真正实现“五个统筹”,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五个统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统筹协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2月14日—20日,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并在研讨班结束的当天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这些足以证明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三农爷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宏大浩瀚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奋斗的攻坚工程,因此在开局起步时就需要把握好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农村,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否则,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城乡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必须深刻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中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设新农村,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没有生产方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实际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两个不变:一是不能动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不能加重农民负担。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必须坚持和完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的基本准则必须遵循。

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这无疑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但这不单纯是多拿几个钱的事,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城市建得再漂亮,马路修得再宽,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反而会拖国家现代化的后腿。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2.“乡风文明”的本质体现在农村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人们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3.“村容整洁”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农村居住环境比较差,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要解决也存在轻重缓急的不同。有的急需解决,如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有的需要逐步解决;有的则需要通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目前农村要筛选整治的重点内容包括:村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施、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古村落与古建筑的保护等。

有一种倾向需要制止。目前有少数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中央领导在前不久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4.“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努力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基层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要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大力鼓励机制和制度创新,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与新路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顾此失彼”,要尊重农民意愿,统筹兼顾,把这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2005年7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意义有:(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思路

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讲话《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指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具体来说,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有:(1)大力推进能源节约;(2)深入开展节约用水;(3)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4)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5)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六、促进廉政建设

公务员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公众服务的人员,廉政问题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形势要求下,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纪委对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关于数亿社会保障款挪用问题的大案情况报告,免去其上述职务,进一步进行党纪国法的追究。这是党和国家加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之前和之后,不少贪污、受贿、腐败的高官纷纷“落马”,受到追究和制裁。

在促进廉政建设方面的重点主要有:(1)反腐败的重要性;(2)进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3)强化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重要性与方法;(4)对代表性腐败案例的分析;(5)理论思考,如“市场经济下反腐败的重要性”等。

第二部分 DEBF申论答题技巧

第六章 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完成其他任务的前提和基础,阅读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用在答卷上直接反映,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在时序上居于首位。申论考试,对给定材料的阅读一定会给予充分的时间。如果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对给定材料的阅读一般不应少于40分钟。切不可草草读过,未真正搞明白,就仓促动笔。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读懂材料,弄清材料的主要观点及材料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把握事件的性质,进而概括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保证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

第一节 申论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审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关口,必须认真对待。审读材料,即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对给定材料进行阅读、审视、分析、理解,以便对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真正把握准,才能为答题做好准备。在审读材料时,重点是理解材料的内容,但也不能忽视材料的形式。只有全面掌握材料的形式、范围和文体,才能准确理解命题者的初衷,有效地把握住关键问题。否则,便会文不对题,这种现象在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屡见不鲜。

申论考试所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一般文章的阅读能力有些要求是完全相同的,如对词句的认知。在考试过程中,时间有限,气氛紧张,需要确切认知的词句却没被注意到,这常常是不少应考者的憾事。如申论第一题明明让“概括主要问题”,但不少答卷者却偏偏是概述主要事实,对“主要问题”却无所涉及。

然而,申论考试要求阅读的给定资料却不是什么文章作品,而是一些略经整理的“半成品”,连“事件报道”、“情况简报”都够不上。申论考试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材料的加工能力。这种加工,主要是对各种材料的阅读分析。就是说,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成由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由给定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这样反反复复的思考。这种反反复复的思考,就是阅读过程中的分析和概括,不是一次性的简单行为。

在申论考试中,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应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要简单地就事论事;要言之有据,绝不无中生有;要恰如其分,既不装腔作势、危言耸听,也不拂皮蹭痒、言不及义。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强,突出表现在善于处理各类材料,也就是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区分是同类问题还是不同类问题,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还是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善于区分主次、轻重、缓急,而不是有一个算一个,一概平列,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同中之异,也善于捕捉异中之同;善于发展、辩证地看问题,也善于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研究问题;善于一分为二,也善于适当地合二为一。

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必须对给定材料的类型和特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二节 材料的类型及特性

一、材料类型

从类型上看,申论测试的材料有两种类型:

1.案例型

案例型材料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一定影响面而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客观陈述为主。这类问题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双边的、具有“案例”的某些因素,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例如:

2000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由12则“子材料”合成的申论测试材料——某省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情,便属于这种类型。

2.资料汇编型

汇编型材料是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成的。它可能是影响范围很大的突发事件,也可能是积久未解的社会“难题”,与“新闻综述”有些形似,但绝非是成型的新闻综述。例如:(1)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由11则“子材料”合成的申论测试材料——PPA事件在全球引起的反响,属于“突发事件”类。(2)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由13则“子材料”合成的申论测试材料——三农问题,属于“积久未解的社会难题”类。(3)2006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材料采取了“自然而然”汇编的网络问答式材料,形式很特别。

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申论考试的测试材料是由诸多信息“拼合”而成的。这些信息,无论是客观陈述的还是评析议论的,大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各则“子材料”的码放,可能是错落、杂糅的,不一定体现严格的时空顺序或严密的逻辑顺序。

从材料的内容来看,申论给定材料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环保等多方面内容。它所揭示的问题有一部分是已经有定论的,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应考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去分析和判断。一般来说,一些存在较大争议的前沿问题不会被选来作为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

二、材料特性

根据材料反映情况的性质,可以把申论给定的材料分为三种类型:

1.总结教训的问题

所谓总结教训的问题,就是给出的材料反映的是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对广大人民生活影响较大,而当前还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例如,2001年的试题中所给出的材料,是有关PPA风波引发的药品监督问题,其核心是堵塞这方面工作的漏洞,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2003年申论试题所给定的材料也属于这一类型,材料反映的是,片面追求产值,忽视生产安全,是造成安全事故不断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地总结当前工作中的教训,采取严密措施,排查问题,堵塞漏洞,确保安全生产,是现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2003年申论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针对性的发现问题,提出应对方案,是设立申论考试科目以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考试类型。这类问题比较容易考察出应考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成绩、总结经验的问题

所谓突出成绩、总结经验的问题,是指给定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多为积极、正面的东西,而且在目前社会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是需要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的。这一类问题近年来也比较普遍,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处理各种问题,总结这样那样的教训,还需要总结各种经验,提炼精神实质,以便加以普及推广,这也属于公务员的经常性事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教训和成绩兼而有之的问题

教训和成绩兼而有之的问题,指的是申论所给定的材料中既有问题,也体现成绩;既需要总结教训,解决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总结成绩,推广经验。下面是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中给出的材料:(1)“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种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每次我要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个网站时,总是出现一堆堆的小型广告,它们往往没什么意思,但它的危害还不小,我的机子的浏览速度减慢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死机。”(2)一天凌晨,王女士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串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这一突如其来的骚扰大约持续了2分钟。年前刚刚看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王女士,直吓得心里“突突”乱跳,她壮着胆子,扭开台灯一看,只见电话传真机上传过来两页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名叫“电子商汇网”的公司发送的一份“第14期电子商讯”。在传真第二页的最后还写着:“如欲取消订阅,可将回复传真给我们。”(3)据天津市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未成年人因迷恋上网聊天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达8件,有28人涉嫌犯罪。这8起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低龄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的约占一半,共13人;其余的为初中和中专学历。三是均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传呼机和现金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万元。四是团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现出计划性和有组织性。如有的负责在网上选目标,有的负责约见面地点,有的负责实施抢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参与作案,且均为未成年人。(4)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无论是WWW站点数,还是上网用户、域名拥有量,北京都居全国第一。据统计,每4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比排名第二的广东多出近70万人。CNNIC还重新为中国网民下了新定义: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含)以上的中国公民。虽然网民的限定比过去更严格了,但是网民人数却比上半年增长了33%,并仍保持一种稳步发展的态势。我国女性网民的比例继续增长,已达到30.44%,已接近全球互联网女性用户33%的比例。56%的网民仍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依旧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约占20%以上。(5)从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获取信息是绝大多数网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闲娱乐也成为一个普遍选择(51.37%)。在最常用的网络服务中,电子邮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点调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受访者被要求说出“当前中国最为流行的词语”,1/5的受访者提到了“网络术语”:包括网络、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在线、新经济、IT、信息时代等。以“酷”、“作秀”、“前卫”、“新人类”等为代表的时尚名词,则以两个百分点之差屈居第二位。(6)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局域网“黑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翻阅、篡改他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具体到网络上主要包括个人隐私不被窥视;个人信箱、网上账户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扰等。(7)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483项和5058项。数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起来了。(8)2001年的9月26日,来自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的160名学生作为网上中国人民大学西藏学区第一批学生,开始通过互联网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知识。和平解放50年来,西藏的教育,从僧侣的贵族教育跨越到民众的大众教育,从传统教育跨越到网络教育。国家为西藏教育事业累计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仅1979年至2000年全区教育总投入就达58.7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由于历史遗留、地理特点、交通状况等原因,造成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得西藏人民很少能够接受国内重点高校所传授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如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现代远程教育成为西部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给定的材料反映的是网络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它是很典型的教训和成绩兼而有之的问题。对此,我们应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方面,互联网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产物和信息时代的象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网络建设明显落后于西方各国,却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国不是不需要发展网络,而是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迎头赶上。另一方面,在建设网络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应考者又必须针对维护网络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依据申论中包含事件的类型可以将给定材料中的事件分为两类:

1.常规性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性事件是最普遍的。这一类材料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时常发生或广泛存在的,有一定影响而又需要得到尽快解决的问题。处理这一类事件构成了公务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0年申论考试关于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2002年申论考试关于在发展互联网的同时注重网络安全建设的问题、2005年申论考试关于三农问题,都是属于这一类。申论考试在给定这类材料时一般以客观陈述为主,把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来,具有“案例”的某些特征,但又不是完整的案例。

2.突发性事件

而突发事件则完全不同,它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是来势凶猛,让人措手不及。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好这一类事件,也是公务员综合能力的体现。下面就是一例突发性事件:(1)世界卫生组织21日在日内瓦发表公报说,2003年年初以来,全球共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204起,其中113人死亡。公报还说,世卫组织在英国的实验室检测证实,埃及共有12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中4人已经死亡。公报说,自2003年年初以来,全球共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204起,其中113人死亡。这些病例的分布情况如下:阿塞拜疆出现确诊病例8起,其中5人死亡;柬埔寨确诊病例6起,全部死亡;中国确诊病例17起,其中12人死亡;埃及确诊病例12起,其中4人死亡;印度尼西亚确诊病例32起,其中24人死亡;伊拉克2起,全部死亡;泰国确诊病例22起,其中14人死亡;土耳其确诊病例12起,其中4人死亡;越南确诊病例93起,其中42人死亡。(2)中国证实一名8岁女孩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为中国第18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官方媒体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周四晚间称,四川省遂宁市的一名女孩于4月16日出现发热和肺炎症状,并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据新华社报道,卫生部官员称,患者发病前家中曾有家禽死亡现象。实验室检测证实,这名女孩感染的正是H5N1禽流感病毒。(3)中国卫生部4月18日通报,湖北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赖某某,男,21岁,外地到武汉务工人员。4月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症状。目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危重。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下呼吸道灌洗液标本,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月17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患者下呼吸道灌洗液标本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湖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4)北京口岸多项措施防控春季禽流感。针对已经到来的春季疫病高发期,北京市首都机场检验检疫局二十六日出台五项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进境。据了解,北京首都机场口岸将及时公布疫情及警示通报,根据最新的禽流感疫区信息采取应对方案。此外,从首都机场入境的外埠种禽及禽类产品的报检数据将现场进行电子转单,第一时间告知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对于禽类货物采取日报制,遇入境禽类及产品手续不全或其他特殊情况将向上汇报。

积极、稳妥、高效地处理好突发性事件,是公务员的必备素质之一。由于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更容易引起社会秩序、民众心理上的混乱。尽快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更能显示出政府的作为。而此类材料正能充分反映出应考者是否具有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了解和把握申论考试测试材料的内容与结构特点是确定解读思路与方法的前提。解读过程,是对各则“子材料”含义、性质、价值确认的过程,是对各则“子材料”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的分析判定的过程,是对各类不同信息整合的过程。只有一步步顺利地完成了解读的全过程,才能弄清整个测试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才有可能按命题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基本可行的对策,即“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申论测试对考生提出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能有效地测查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阅读、处理政务类材料的能力。

第三节 阅读的原则、流程和方法

一、阅读材料的原则

一般来讲,在审读材料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整体把握给定材料,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扣住给定材料的中心来拟题。

2.多角度原则

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给定材料,列出2—5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这个角度是扣紧给定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给定材料的中心的。多角度的原则还可理解为一种“实效性原则”,就是说,只要紧扣给定材料,写哪个角度对你有利,能使你发挥得更好,你就写哪个角度。

3.筛选性原则

给定材料中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如果不从总体去把握材料的“寓意”,而只是抓住“只字片语”,常常容易陷入误区,就会跑题。

二、阅读材料的流程

阅读材料是作答申论要求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根据申论要求,认真反复地阅读全文,阅读一遍材料是不够的。一般来讲,阅读一篇材料往往先通读一遍全文,然后在此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行细读。根据问题的难易,细读可以进行数次。

通读即快速扫阅全文,了解材料的题材、体裁、结构和逻辑关系,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以及主要问题的类别和性质。通读时,应注意提高阅读速度,防止时断时续。阅读中注意力不应过多地用在数据、人名、地名等某些细节问题上,而应抓住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快速扫阅全文。

细读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根据申论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细节,判断和推敲材料的言外之意,为作答申论要求做准备。进行细读时,就要进一步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事实,弄清材料中涉及的具体的人名、地名、数字以及事情发展的前后逻辑联系;弄清主要问题形成的特殊原因和条件,把握其主要矛盾;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深刻含义,归纳出可供论证的观点。

三、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

1.弄清题意,摸准要求【材料1】某班语文课上因为学习“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知足才能常乐;(二)不知足才能常乐。你赞同第一种观点吗?赞同第二种观点吗?你有没有第三种观点?请你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发言稿(议论文),参加他们的讨论,题目自拟。

要写好这篇议论文,首先要弄清材料中“知足常乐”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要明确的是可以赞同讨论中的任何一种观点;也可以针对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进行具体分析,不明确倒向哪一边,如有的考生提出在生活上应知足,在工作上应不知足的看法,展开议论,可以认作是第三种观点,这些都称得上是弄清题意的。

但是,从摸准题意要求来看,我们还得往深处想一想:知足常乐意即凡事应懂得满足就常常会快乐。这同我们当代青年信奉的开拓、进取、追求的时代精神,岂不有点相悖?如果整篇文章赞同这一观点,那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的。所以不少考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摸准题意蕴含的要求,以《岂能知足常乐》、《永不满足,志在开拓》、《知足——庸人的哲学》等立意鲜明的文字作题目,谈古论今,全文都贯穿了常乐在于永不知足、奋斗进取的主旨,使议论闪现出动人的时代光彩。这不能不说是审题的成功之处了。

2.吃透字面,领悟深意

对有些材料,必须透过字面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以避免答题时犯就事论事的弊病。【材料2】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寓言诗《鸟的评说》如下: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是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鸟的评说实际上就是人的评说。因此,文章决非要求对鸟发表看法。有一篇题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优秀论文,这样起笔:

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燕子、黄鹂、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剑,互相攻击、诋毁,都自以为是地指出了对方各自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

这就一下子透过字面,领悟了以鸟喻人蕴含的深意,提出了如何正确看待人的问题。

3.借助联想,明确针对性

要使议论不离题、偏题,审读材料不仅要准确,而且还要深刻,这就要借助联想,把握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从而明确文意的针对性。而一篇文章的议论总是有感而发的,而这感想又要针对实际,不能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所以,立意的针对性同样十分重要。

例如,阅读关于谈论穿着打扮的材料,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针对性,穿着打扮无非是属于个人生活范畴的小事。但如果借助联想思考一下,那么和穿着打扮相联系的生活现象就十分值得我们去议论一番:穿着打扮和情趣爱好、审美意识有什么关系?和生活水平、市场消费有什么关系?和现代文明、文化心态有什么关系?和时代潮流、社会影响又有什么关系?只有把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审视得清楚一些、全面一些,才不会使议论囿于个人生活小事而跳不出来,也可防止任意拎到什么思想高度去解剖一番。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联系现状,针对在穿着打扮上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展开议论,这样的文章自然就具有棱角和锋芒了。

第四节 阅读中需克服的问题

一、审题不准

审题不准是在阅读材料时必须重视的问题,会引起后面的答题偏离方向。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三种同样是提出方案部分的试题要求:

第一种要求“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种要求“假设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

第三种“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分析形成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分析要有条理,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上述三种要求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面两种要求应考者假设自己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或某一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而第三种则没有这种要求。在面临同一问题时,不同身份角色的人,提出方案的方式和内容显然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所提出的方案应该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要求,这就要求应考者在审题时必须弄清自己的身份。

二、粗心大意

处理申论问题时,应考者往往会因为阅读不仔细而把所给资料的内容弄错,比如把资料中的一些概念、名称搞混,从而造成在运用资料时发生偏差,有时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直接会对考试得分造成不利影响。

这一问题更容易出现在粗心的应考者身上,因此这一类考生在阅读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有意识地运用适当方法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三、不懂技巧

阅读是需要技巧的,有的应考者由于不懂基本的阅读技巧,不知道如何将泛读与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没有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申论所给材料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很重要,有些则无关紧要,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重点。

第七章 内容概括

第一节 申论对概括能力的要求

所谓概括材料,就是在对所给材料的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浓缩出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概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是对阅读环节的小结。而概括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又是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证的基础和出发点,对策的提出及论证都是围绕主题和中心思想展开的。因此,对材料的概括在申论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申论考试对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弄清“材料”反映的问题;二是善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分清有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分清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

从给定材料中提炼观点,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综合和灵活地运用。运用得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考生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分析概括能力或思维能力,其中的关键是平日加强素养。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要力求达到如下标准:

一、力求概括准确简洁

这是要求应考者善于进行定位思考,不但对材料本身做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而且将材料进行斟酌比较,从而找到最为恰当、中肯的理性概括。

请看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材料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材料2】我在大学二年级读书时,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一堂选修辅导课,教师是从另一所大学请来的。周末下午学生活动多,都没心思上课,我去教室换鞋,准备参加足球赛,这位老师以为我来上课,便一字一句地说:“一个人,我这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此时,我只好坐下来听课,整个教室只我一个学生。他板书一丝不苟,讲课声音沉着而洪亮。下课了,他拍拍身上的粉笔灰,向我点点头,夹起教案走了。【材料3】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给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当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直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大夫,我们用的12块纱布,你只取出11块。”“我已经取出来了。”专家断言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即开始缝合伤口。”“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12块纱布。”

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浮起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材料1是一句名人的话,材料2讲的是大学里的一堂课,材料3讲的是一次手术。三者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和共同点。经过仔细分析,我们知道,用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把三个材料联系起来,这就是良心,或者说是道德。

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格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是一种民族精神与意识的集中体现。正直的品格不需要多少特殊的举动,品格如水,流淌在他日常的行为里。那位大学老师上的不只是平常的一节课,更是一堂足以体现他的人格的一节课,是真诚地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人生的一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和尊重,都不能用敷衍搪塞的态度对待同志、对待工作。人世间有一个给人成功、百灵百验的秘诀,这不是别的,是创造奇迹的品格——正直。智慧只能证明你的才华,只有正直才能体现你的德行。高风亮节、冰清玉洁的人,人人都愿与他共事,而恶德败行的人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谁会欣赏和重用他呢?没有正直的品格和诚实的作风,无论做什么都难以有所成就。即或靠侥幸崭露头角,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有了上述概括得出的认识,显然写对策或写论说,都有了思想基础。

求准,也体现在能够分清题目的要求,是概括主要问题还是概括主要内容?是概括全部资料还是部分资料?有的时候,在考试题目中对应当概括的对象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再如,对既存在工作成绩又存在一点问题的综合性资料,要求“概括出成绩”等。

在经典性的2000年申论国家试题中,要求“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下面这份答卷却答成了概括“主要内容”,是概述事实,不是概括主要问题,表现出分析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得分肯定不高:【答卷】某省某市居民H因脑溢血留下严重后遗症。超标噪声是其致病诱因之一。H向市环保局提出向噪声主要来源——住处附近某印刷总公司索赔要求。该印刷公司不服环保局要求其赔偿的决定,诉诸区法院。区法院做出有利于印刷公司的判决。H又上诉至市中级法院。市中级法院对解决保护居民利益和支持国企改革、促进市政建的矛盾感到棘手。

二、力求概括深刻、观点升华

求深,即是要求应考者进行寻根究底的深刻思考、本质性思考。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一个复杂事物,人们很难一次认识清楚,更别说深刻,大多需要有一个“分析—认识—再分析—再认识”的过程,方能避免肤浅,达到深刻。

试看下面的例子,分析文中反映的主要观点:

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抵港。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只有一艘船却总能带活沙丁鱼回到港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到达渔港。此现象即为“鲶鱼效应”。

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沙丁鱼与鲶鱼本身,必须往深处分析:

一槽沙丁鱼相安无事,放进一条鲶鱼便引起摩擦与不安,出乎意料的是这种躁动不安引起的冲撞与活动给槽里所有的鱼增强了生命力。再联想到“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的道理,明白生物体在不断的运动与冲撞中延长了生命,增强了自身的生命力。家兔虽饮食无忧,然而,一般寿命不过10年左右。山兔虽有猎人捕杀,猛兽追逐,常有冻馁之虞,然其寿命竟达30年左右。正如伏尔泰所说:“生命在于运动。”

到这里,分析已经比较深入了。如果联系实际继续分析,我们还可以这样深入下去:

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招聘来有“回天之力”的科技人才,引进外国进口的成套的先进设备,引进外国投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就等于在企业的沙丁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使企业起死回生,充满勃勃生机。建经济特区也是增强竞争机制的成功的尝试。深圳特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引进竞争机制是经济起飞的关键,市场经济就是刺激经济得以活跃的“鲶鱼”。

显然,这样的分析是很深入的,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三、力求概括观点创新、求变

求新,即是要求应考者调动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做多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从材料中提炼作为行文论点的观点,不一定非材料的基本观点不可。从材料中取其一端,发散思维又严谨地从某一角度思考,就是创新。甚至与材料本来的观点唱反调,只要言之成理,往往也能写出新意。当然,并非每份材料都可以标新立异,而应慎重使用此招数。

试就下面材料反映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2000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杨某因身体不舒适,前往该镇卫生院(嘉陵区第四人民医院)某名中医处就医。待拿到处方时,她被一串奇怪的数字弄迷糊了:第一排写了“新××方加××方”,下面又写了几味中药名及剂量。医生告诉她,该药方只能到该院的中药房拿药,到别处拿药人家看不懂。

第二天下午,杨某拿起电话,就她在医院遭遇“密码处方”一事向嘉陵区工商分局进行电话投诉。嘉陵区工商分局接到投诉后,2000年11月23日上午,该局对嘉陵区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当场查获“密码”处方代码本9本,国家禁用的含有PPA的“康泰克”40盒,过期的“喉耳环”19瓶。嘉陵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当即对检查现场做了现场检查笔录,而办公室负责人申勇拒绝签字。执法人员要求复印和带走“密码处方”代码本,以作为证据保全,阮院长以要给病人拿药为由拒绝了执法人员的要求。该院职工还从执法人员手中抢夺代码本,双方发生拉扯。事后,嘉陵区工商分局将此事向嘉陵区公安分局做了报告,嘉陵区公安分局对此事进行了立案调查,对阮定明、蒋继伟(该院副院长)等4人处以治安罚款,对胡义平(医院防暴队长)实施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事隔不久,南充市嘉陵区第四人民医院(安平镇医院)以嘉陵区工商分局违法行政为由,一纸诉状将嘉陵区工商分局推上被告席。2001年2月14日,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对嘉陵区第四人民医院状告嘉陵区工商分局一案作出了一审判决。

法院认定,原告嘉陵区第四人民医院属于特殊的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并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它的服务宗旨是救死扶伤,为患者服务,并为病患者消除病痛。被告嘉陵区工商分局对原告医院进行的药品检查,其行为已超越职权,属违法行政行为。该院使用代码处方(即“密码处方”)为患者开药,属于医院内部的一种管理方式,被告提出“密码处方”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于法律无据,法院不予采纳。法院判南充市嘉陵区工商分局行政违法。

如果抛开孰是孰非不谈,且不论工商局是否违法行政,医院是否不正当竞争,而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就可以找到新的切入点。我们首先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原因显然在于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交叉部分和不明确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如果此案能促使相关部门制定出更为完备的法律、法规,这场官司不论胜败都是一件好事。这样的立意,的确高明。

一个事例、一个材料,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出于新的观念、新的视角分析,就会出新意。例如,前两年出现了北京大学毕业生开肉店、当“屠夫”的新闻报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有不少新的分析角度和观点,如“眼镜肉店的招牌表明其经营能力”、“哈佛大学毕业生也有开出租的,此事不应大惊小怪”。时隔不久,这个卖肉的北大毕业生还是去某大学任教。这一前一后的不同,更有让人思考和提出新见解之处。

第二节 概括的基本方法

一、求同辨异法

在给定材料中,如果包括多种相互区别或对立的观点、情况,就需要运用求同辨异的方法。通过寻找和把握这些材料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概括出整个材料所表达的观点,或者确定整个材料反映的主要情况。【材料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材料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材料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全世界成为权威。”

上述材料1是鲁迅的一句名言,材料2是歌德的一句名言,材料3是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的话。这三则材料的共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治学要注意积累。”

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有大价值,而绝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这三则材料共同点“积累”就体现出来了。但是,这三则材料除了共性外,也有它们的个性。如果写这篇文章就可以围绕“治学必须多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层面步步推进,则可使文章内容扎实和深刻,同时也可以兼顾三则材料。

二、追本溯源法

追本溯源法主要用于阅读各种经验教训的材料。各种经验教训的总结,往往源自对事物成败原由的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或对材料的分析,把握材料中有关事物成败的原因、根源,并找到该事物可提供的经验教训,也就能够找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三、联想类推法

联想类推法主要用于阅读某些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材料。通常给定材料提供的是一些带有典型性或启示意义的小事,目的在于让我们去做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或由少到多的联想和类推,由小事想到大事,由局部想到全局,由小道理悟出大道理。这个联想类推到的全局性大道理,就是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四、抽象概括法

抽象概括法主要用于阅读各种包含哲理或伦理观念、道德观念因素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提供出一些带有明显哲理或伦理色彩的感性事实、生活现象,而特定哲理、伦理观念却隐藏其中。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判断,也就是用一个哲学或伦理观点对材料做出概括,它就是材料表达的观点。

五、发散凝聚法

发散凝聚法主要用于阅读包含多项语义即可以表达多种观点的材料。我们可以先做发散思考,对材料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得出种种结论。然后加以比较辨别,或找出它包含的主要观点,或确认哪种观点自己更熟悉、更易于发挥,便将它确立为自己要阐发的观点。

第三节 搞好概括的要诀

一、抓住真正的中心

申论给出的概括材料林林总总,但主要问题一般只有一个。对于申论的背景材料而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只有一个。一定要鉴别清楚,注意不要“因小失大”。

以2000年申论考试为例作简单分析。2000年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反映了很多问题,包括纠纷的起因、过程、产生了法律诉讼以及政府方面很难协调解决等问题,是不是我们将这其中的问题全部罗列上去即可得分呢?显然不能,那样便成概述内容了。我们所说的主要问题是指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但又对这些事件的发展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的问题,对于上例而言起支配性作用的问题是“没有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角度进行城市的合理布局”。

二、抽象概括要深入

要深刻领悟“寻根究底”方法,真正找到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根本原因,找到主要问题,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很难拿到基本分。如果能从“深入”提升到“深刻”的程度,则得分还会大大提高。

三、语言表述要完整

在对抽象概括的语言表述上一定要完整,一般而言,我们采用模式即“上述材料通过……反映了……的问题”,这里要“有头有尾”,“无头”或“无尾”则很难取得高分。

四、语言简练、字迹工整

字迹工整与卷面的整洁对于评卷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工夫。

第四节 应当避免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历年申论答题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考生在“总结概括”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概括分类混乱

部分应考者在概括分类时,内在逻辑不清,这也反映了阅读不够细致的问题。避免此问题的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是在答题时、至少是在拟订提纲时,列出“1、2、3、……”的要点。

二、概括不够深入

部分应考者不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升华,只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做文章,或者只是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这说明应考者的理论水平和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不够。需要多阅读一些基础理论的东西以强化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材料驾驭不好

有的应考者只是概括一部分材料,不能驾驭全部材料。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重在平时反复演练快速阅读技巧,并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应考时则要注意给阅读环节以足够的时间。

四、综合能力不强

有的答卷也能找出几个问题,但是不能进一步深入,找出相互之间有机的联系,说明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可通过“多想”来解决。

五、概括表述不畅

有的应考者基本功较差,特别是文字水平较差,结果在概括中概念混乱,语言啰唆,错误和病句较多。这要通过花相当工夫提高中文写作水平来解决。

第五节 概括能力的培养

应考者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括的角度要准确

叙述的角度,就是作者以哪种叙述的口吻和身份在文章中出现。只有按照题目给定的身份和角度,才能准确概括主要问题,恰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方面无须赘述,但考生必须认真注意。因为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屡屡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二、概括的要素要清楚

叙述要素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其中,人物和事件是叙述的核心,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有中心、有实体。在叙述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时间和地点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环境和舞台,对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影响,在通常的叙述中要将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但有时也可以省略。原因和结果是事件的起讫点,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完整、交代才清晰。在这些要素中,交代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要简略,要突出其与人物、事件的联系,而对人物和事件,则要进行细致的叙述,这两者是叙述的核心、重点。

三、概括的顺序要合理

要使材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表现主题或中心,还需要通过一定的顺序来组织,这样,才会给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感觉。安排得巧妙,还会产生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申论的写作可以以时间为序,也可以以空间为序。

四、概括的主旨要突出

在概括时,要处处从表现中心主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叙述、如何确定繁简等,这已属于整篇文章的构思。要构思好一段概括材料,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线索来选择、组织、加工材料,怎样通过线索的穿插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纲举目张,更好地表达中心。

五、概括的详略要得当

哪些材料该用,哪些材料不该用;哪些地方该详,哪些地方该略。这种选择与剪裁的艺术,是写文章高下、成败的关键之一。无论写哪种体裁的文章,如果没有主次,不讲详略,像记流水账,平均使用笔墨,就会失掉吸引力。详略处理的标准,不同的题材、文体虽有所不同,但简而言之,都要符合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的需要。要紧扣中心内容选材剪裁,务求集中笔墨,把主题思想鲜明而又深刻地表达出来。

第八章 对策提出

第一节 申论对对策的要求

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申论中“提出方案”部分正是对这种能力的直接考察。应考者提出的方案不是随便“拍脑袋”的结果,而是需要按照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中所描述的基本情况,拟出对策方案。如此,提出的对策就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明确题目要求的身份

回顾近几年申论考试中关于对策方案的题干要求,我们可以发现一大特征:题目都为应考者虚拟了一个公务员身份,例如,2000年试题要求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2001年试题要求以某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2003年试题要求以当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调查处理的负责人或上一级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身份等。这就要求考生拿到题目后,千万不要匆忙下笔,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我的身份和职责是什么?”

只有明白我是谁了,我们提出的对策建议才能做到言辞贴切、中肯。否则,要你以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拟出一份对策建议,你却以某部门一把手的口吻写出发号施令的决策措施,不仅与身份不符,而且让人难以接受。

要明白申论考试答题时,应考者被假设成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要体现政府行为,以及哪级政府的行为。而政府行为,简而言之就是要努力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一要确保老百姓的生活安定,二要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对策建议的提出,首先要注意弄清楚:我是谁?当然,有时考题中并没有给定身份,这时应当以全局性的领导或“高参”的角度来写,例如市长、局长、政策研究室主任等。

二、理清主要问题

近几年,申论考试给出的材料表现出一种趋势:文字量大,一份材料,动辄四五千字;材料中相关与不相关的、主要与次要的材料夹杂在一起;政府提案、媒体观点都一并罗列在一起。要针对问题提出妥善的建议,必须要认真审题,结合前面的概括,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答题时,要分清主次,避免一会儿对材料中的这个问题提建议,一会儿又对另一个问题提建议,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细枝末节中,最终提出的建议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考生必须要把握问题的本质。何谓本质?本质就是哪些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总体而言,对策的提出,首先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大思维角度把握;其次,在确立大思维方向以后,将对策落实到具体的方案中。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提出的对策方能既把握主要问题,又不会空洞说教。

三、对策建议要有针对性

对策建议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问题本身提出对策,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废话连篇,字数超出要求,仍然没有谈到对策的关键。对于主要问题的概括,我们要理清问题的层次。针对主要问题有多少层,方案就应该有多少层,做到有的放矢,既不漏掉一条重要的对策,也不随意增添对策。

四、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

没有操作性的对策,都是在浪费时间。异想天开的对策更是好比天真儿童脑袋中的各种幻想,都只是空想。操作性就是要将客观问题的解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此外,还要对方案精挑细选,其标准是合情、合理、合法;成本低、效果好;收效快、后遗症小。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套方案,但是并非每套都是最好的。最好的方案必须要做到既能快速控制问题,又具备长效作用。

目前全球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发生了禽流感的疫情。下面是国家针对禽流感疫情而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全文如下: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

1.坚决把疫情控制在疫点。对已发现疫情的地区,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实行坚决扑杀、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严防疫情传播。

2.未发现疫情的地区要抓紧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强化措施,排除隐患,严密防范,切不可麻痹大意。

3.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要加强对职业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的医学监测。对疫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参与扑灭疫情的人员,要加强防护。

4.实行补偿和扶持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增加防疫经费投入,对扑杀、免疫等实行合理补偿,对专业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给予扶持。补偿资金的发放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5.加强检验检疫。要强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加强国内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和市场管理,确保质量卫生安全。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其他地区健康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

6.加强科研攻关。要按照统一组织、大力协同、突出重点、合力攻关的原则,尽快组织各方面的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7.建立健全处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机制。各地政府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加紧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监测检疫网络,及时、准确、清晰地报告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8.认真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工作。要让广大群众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特点和防治办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

从这个文件可以看到标准的方案写法,该文件给我们的总体启示是:一份可行的方案、对策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是提出方案对策的原则、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在写作申论对策时必须牢牢记住的两大要点。

通过对这份国家文件的具体学习和研读,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以下具体特点,这也是我们要仔细体会和真正学会的方法。(1)方案一般有两部分:开头和正文。开头是一个“帽子”,指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正文是进一步采取的各项措施。(2)各项措施以排序、列项的形式给出,这样可以做到条理清楚。(3)各段内容往往有小标题,这样可以使措施醒目。(4)各项措施的排列有层次、分“轻重缓急”。本方案的1—5条是对目前应该怎样对待这个突发事件,6—8条是一个中长期的措施。前五条也是有顺序的,是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排列。(5)措施体系力求全面。尽量根据自己的知识界,对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交代。(6)各项措施均体现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每项措施都很具体,并尽量落实到更细的手段上,如第7条的“建立健全机制”,落实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报告疫情制度上。(7)在语言的使用上,句式都使用祈使句,如“要……”等等,以强化内容和体现规范。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主要方法

一、确定方案目标

拿到题目通读分析,将题目目标进行分类。要分清题目要求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善后的意见,还是克服弊端的对策建议,缺乏目标导向的方案是无的放矢。

二、进行目标分解

主要目标通常是针对主要问题的,只有一个。但主要目标相对抽象,要想实现它,必须将目标进行分解。在时间上分为当前目标、近期目标、长期目标;在领域上可从经济、立法以及社会等角度将主要目标分解。

三、明确问题相关者

问题的解决最终要由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来执行。但某个问题的相关者众多,不可能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我们必须将关键人物或者关键部门剥离出来,即将谁是完成某一工作、落实某一政策的责任人和责任机关在对策方案中说清楚。

四、提出执行方案条件

任何对策方案都要借助一些外界条件才能实施,应考者要注意这些条件对目标产生的影响。

在将以上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可以将对策方案简化为一个基本格式,即××人或者部门,在什么时间、在什么条件下、干什么事情、如何干。如此方能做到言之有物,条理清晰,避免空话、套话。当然,这种格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考者必须灵活应用。

第三节 制定对策的注意事项

在申论考试中,提出问题的对策方案是考察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一项。这部分是阅读和概括之后的成果,可以充分考察出应考者对给定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因此,这个环节可以充分体现应考者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应急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水平。

总体而言,应考者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加留意:

一、我是谁,身份定位

申论测试中,常给应考者一个“虚拟身份”。无论是阅读、概括,还是对策与论证时,应考者都要时刻谨记“我是谁”?应考者以这一“虚拟身份”,就阅读材料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因此,应考者一定要仔细审题,弄清命题者为其设定的“虚拟身份”。

二、分清轻重缓急,标本兼治

一般在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有轻重缓急,这个特征为应考者提供了解题的一个标准。我们在提出对策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个标准分解为四个象限。如图:

对既急且重要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拟出对策方案来解决。这种问题通常是一种紧急问题,其对策应该是应急措施。稍缓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此类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意义,可以考虑加重分析与决策。至于急而不太重要的问题,可以等前面两个象限的问题完成以后,加以解决,或许更好。

一般答题的思路应当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首先要稳定,稳定事态是前提;其次才是考虑长效机制的问题。

三、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方案对策的提出是基于前面对主要问题的概括。因此,提出的方案也应该与问题的概括相对应,要突出重点、明晰主次,否则易陷入“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困境。

四、忌言之无物

对策方案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绝非是空话和套话。应考者必须明白阅卷人都具有一双慧眼,稍加浏览就能发现方案是否谈到关键点上。因此,要针对已经找到的主要问题作答,避免空话套话以获取较高的得分。

第九章 申说论证

申论,可以说就是考生提出一定的申说,并对此进行论证,从而表达自己对某问题的见解,体现自己从事公务员工作的水平。论证在整个申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最高,也是最核心和最难的一个环节。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到了“申说论证”这一环节,申论才真正开始。前面阅读、概括和对策方案都是为这个环节做准备,此处要求切中主要的问题,针对重要的对策进行相关论证。应考者在此环节中发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申论成绩,甚至是整场公务员考试的结果。因此,应考者动笔前一定要谨慎构思,切忌草率行事。

第一节 申论对论证的要求

一、标题独到、新颖

一个有着非凡吸引力的标题将是论证成功的开始。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的标题,是很难吸引阅卷人的眼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醒目、简明、生动的标题不仅将整个论证的主旨展示得清清楚楚,而且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标题一旦成功,整篇行文将有的放矢。反问式、设问式、陈述式都是较好的标题形式。

二、主旨突出、抓住本质

通常论证部分题干都会有字数限制要求,绝非像我们升学考试中的政治题,多写不仅不扣分,而且或许还能凑巧撞到得分点。但是,申论中的论证部分,超出字数较多将被扣分,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公务员考试中,给出答题篇幅是严格限制的。如果应考者先来几段开场白,再过渡到主旨,就会发现该论证的篇幅已经过半了。

好的论证通常会选择“开门见山”。抓住本质,切入主题,不必废话。针对前面的主要问题以及重要方案展开论证,对主要方案部分做到论证严密、透彻,决不惜墨。

三、构思严密、逻辑清晰

无论在写议论文,还是在写学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思路结构或者论证大纲不能出现漏洞,这点至关重要。如果有漏洞,就容易产生硬伤,可能降低论证的品位与档次。

应考者不宜过快动笔,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在稿纸上草拟出大纲布局,以免积错难返。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拟出一个大纲不仅不会浪费时间,反而可以帮助应考者理清思路,将闪光点不断融入其中,丰富它。如此,下笔后会一气呵成,气势磅礴。

常用几种结构形式有“总—分—总”、“总—分”、“分—总”式,但是格式是死的,人是活的,无论哪种论证都可以现拆现用,无须拘泥不化。

四、注意文章的结构美

文章结构的美,可以体现在文章写作“起承转合”的各个环节上。

1.起:就是摆出问题,提出观点

开头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戏剧性描写、直陈观点、引用名言警句等,总之要能“吸引考官的眼球”,引起他人阅读的愿望。对于申论作文来讲,经常使用的方法是:简单概括材料,略作分析,提出论点。用写作课的语言来说,就是尽量采取上面讲过的“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开头。

2.承:要解决“展开”的任务

这里,可做一些背景、必要性或重要性的分析,并把下一步应当细化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和思路的几个要点在这里点出。在“承”的部分,除完成推出中心论点的任务,还可以马上点明主题、迅即展开主要命题的分析和论辩。

3.转:要解决“加强”的任务

这时,全面推开、细化各个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进一步加强论述,如增加反论、列举等。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要注意论证说明的充分,其内容为“为什么”或者“怎么做”,或者两者皆有。观点的全面展开论述,要分层次,“总—分”模式(如一个大观点带着五个小观点)是最典型的范例。

4.合:即要得到结论、完成论文的结局部分

写作方法一般有:重申中心论点、归纳中心论点、展望未来、发出号召等。这一部分注意:第一,不要出现新的论点,不仅自找麻烦,而且会被考官看作是“没有写完”或者“思路混乱”。第二,收的要有力度,或写出一些有启示作用的话。

五、注意写作“小节”

除了上述四点“大”要求外,在“小”的方面也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保证不“因小失大”。

在文章写作方面应当注意的“小节”主要有:卷面清晰整洁;字迹端正,字不求漂亮,但求清晰端庄易辨别;无错别字;用词规范;在规范的基础上,词语可以适当的“锦上添花”。

下面是一篇2000年国家申论考试的优秀答卷。这事不是小事——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印刷公司与居民楼仅一道砖墙之隔,这边劳累了一天的居民想要休息,那边车间机器轰鸣声沉重刺耳。印刷公司是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关心和支持;居民是合法公民,需要安静,不需要噪音,这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H把此事闹大了,他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这事是小事吗?说它小,是因为人们以前一直不在乎这个,工厂生产挣钱事大,自家事小,何况居民楼里还住着公司员工的家属呢。

这实在不是小事。

印刷公司把它当成小事儿一桩了。区环保局不是限期整改吗?把车间的窗户用砖头一砌,好,效率真高。这就是它所承诺的隔音墙。公司要生产,要赚钱,要技术改进,所以引进先进设备,加班加点,精神可嘉,效益也上去了,这是好事。但印刷公司却忘记了,经济效益的获得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搞生产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何况,拒绝噪音污染,享受生活的安宁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容侵犯。

居民H没把它当成小事。对H来说,确实不是小事,日夜浸在超标噪音里,最终导致脑溢血的突发,虽经抢救,仍有后遗症。人命关天,这事儿小吗?不小!H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遂向环保局申请赔偿,未果又诉之区法院,未果又上诉。这是社会的进步。他的行为并不表示他不关心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我们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问题都要为这个中心服务。但经济建设必须与其他社会方面的建设相结合。经济发展是可持续性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是我们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强调的。概而言之,企业的发展必须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制订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是政府在保证社会效益的一项措施。这应是大事吧?从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或单位给人们造成的污染危害事件。这说明这不是小事,积少成多,也早成大事了。如果说,某印刷总公司的噪音污染仅仅导致了H居民一人的生命危险或这一带居民楼的生活麻烦,那么,许多个这样的印刷公司如果得不到惩罚和有效治理,受到危害的就决不是H居民一人,也绝不是红星新村5号居民楼的居民们了。

认识到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远远不够。某印刷公司仅堵塞车间窗户来塞责,也只是将社会效益看得像他们公司的一道砖墙一样可有可无。怎样才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呢?这是企业在改革中所要想,想而后所要做的。尤其是国有企业,它所肩负的社会效益与社会责任何其大。为什么中央将国有企业的改革看成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大吗?印刷公司单纯地引进了先进设备,却没有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企业理念。这种简单的改革并不是真正的改革。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仍是一大难题。具体到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不仅仅应用在经济效益的获得上,还应应用到社会效益的保护上。环保问题是科学技术引进工业生产中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之一,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得当会有害。环境污染,最后仍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这是企业自己要做好的事。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的监督、引导不可或缺。法律作用的实现还靠公民能够知法、用法、护法。居民H就是个榜样。

法院觉得这是麻烦事。不是麻烦事,谁还去找法院?法院也不许偷懒。

政府不觉得这是小事,也不觉得这是麻烦事,需要的是切实解决问题,不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咋叫政府呢?

这事儿的确不是小事。

这份答卷选择日常口语“这事儿不是小事”为标题,看似平淡却透着新奇,出人意料,既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又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同时,作者以副标题“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补充,更让人对作者的论点一目了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整个论证过程中,自始至终紧紧抓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层层推进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并且通篇紧扣“这事儿不是小事”这个题目,首尾呼应。不难看出,该应考者具有相当高的综合分析能力与文字驾驭能力,具有相当娴熟的写作技巧。

第二节 论证的步骤与方法

一、基本步骤

要做好申论的论证环节,应考者应该掌握基本的步骤。通常,论证者如果按照基本步骤来做,就可以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1.认真阅读题干

无论解答任何题目,应考者首先都要认真阅读题干,按要求写作。题干中包含着出题人的意图,简而言之,出题人希望应考者写出什么样的东西。结合前面概括与对策,按照题干要求,牢牢把握问题的本质。

2.明确主旨、态度、倾向性

在熟悉题干要求后,根据主要问题,确定自己行文的主旨。整篇文章围绕着什么问题在发表议论,这是论证的关键,否则必将思路混乱不清。论证的主旨搞清楚后,论证要求应考者有明确的态度,对某个问题,应考者是持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是支持还是反对,必须让阅卷人清楚自己的倾向,决不能模模糊糊。

3.构思全文的框架

主旨及态度明确以后,应考者势必要通过分解,对自己的观点从几个角度来进行论证,即由多个分论点来支持文章的主旨。因此,应考者需要构思全文的基本逻辑框架,以做到心中有数,决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论证过程必须严密。

4.写作并检查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后,最后是落实到笔头。我们主张尽量采用“总—分—合”模式。首先,开门见山,简单几句话引出核心问题,表明文章的主旨、态度;其次,将总论点分成若干分论点进行论证。通常我们将分论点放在各段首句,然后开始进行论证。分论点完成后,在文章的末段进行总结,呼应文章首段的主旨,保持逻辑结构上的严谨。

完成论证后,检查文章是必要的。这一环节可以发现许多低级错误,如错别字、语法等。这些低级错误改了,不一定会增加分数;但是如果不改,则有可能降低文章的档次。

二、基本方法

论证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大致有:假设法、比较法、例证法、数据论证法、因果论证法等。

规范的论证,通常是从假设出发的,这种论证在经济、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中尤其重要。在申论考试中,尽管论证部分篇幅有限,但是如果能灵活运用它,也将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假设论证不是想当然,假设的前提是已经有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后才能一步步地推理下去。

比较论证包括类比和对比论证。类比是对两种特征、属性等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结论。事实上这种论证方式内在的逻辑就是,A事物是这样,与它相近的B事物也应该是这样的。灵活运用这种论证方法需要大量积累,平常要多留心身边的事情或者报刊杂志的相关新闻等。而对比论证则恰好相反,它将属性和特征明显相反的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从而在比较与联系中由浅入深进行分析说明,最终得出正确的观点。

例证法,即在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推理方法,它使用现实生活当中的材料,或者是历史事实当中的一个史料,用这些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知道,任何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在申论考试中的论证中常常用到。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在讲到“顽固分子”时说:“顽固派,他们总有一套计划,其计划是如何损人利己以及如何装两面派之类。但是从来的顽固派,所得的结果,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他们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就这个结论,毛泽东引用古今中外一些例子来加以证明:淤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从德国和英法的战争爆发的那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打在他自己的脚上了。而且直到目前,这块石头还在打张伯伦。于袁世凯想打老百姓的脚,结果打了他自己,做了几个月皇帝就死了。盂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等等,他们都想镇压人民,但结果被人民推翻了。这些例子是历史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论点,而且能使人从历史中洞见现实,从经验中引出规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运用例证法时要注意,不能只把例子摆在论点后,而不去揭示论点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加以充分的分析、说理,就不能把观点阐述清楚,文章就会变得简单化,缺乏内在的逻辑。另外,例证法中所选的例子,一定要真实而有典型性,否则就无法说明问题。

数据论证法,即用切实可靠的数据来说话,以实际数据作为科学依据,再加上合乎实际的分析、综合、预测,以此来论述一个选题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一个观点提出来以后,寻找相应的数据去论证以支持所提出的观点。这样的论证可以大大减少盲目性,远比单纯直观论证要科学可靠。

因果论证法,即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揭示原因来论证结果。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与非。

第三节 论证的注意事项

一、忌偏题

论证首先要明白所论之事,这是论证的起点也是目标。因此,我们务必要明确主要目标,开门见山坦言自己的主旨、态度、倾向,围绕之展开论证。一旦偏题,那论证毋庸置疑,失败了。可见,整个申论三部分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体,论证是否成功,概括和对策十分关键。

二、忌我行我素

历年申论中论证部分题干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应考者必须按照题干虚拟的身份要求作答。如果题目很别致,文字功底也很扎实,但不按照要求作答,那将非常吃亏。

三、忌过多纠缠材料中的枝节

许多应考者在论证时总喜欢将已知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旁征博引”。各种数据、各种观点不分相关与否,大量引用。我们暂且不谈篇幅过大,自己论证减少,就材料而言,其中给出的许多东西本身就是与主题不相关的。如果对材料本身都未把握准确,那“旁征博引”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将论点、论证、论据之间关系处理好,不过多纠缠细枝末节是很重要的。

第三部分 DSBF申论考试文体

第十章 说明文

第一节 说明文的性质和特点

一、说明文与申论考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旨在通过对事物的性质、形态、关系、过程、方法、功用、成因等方面的客观介绍和解释,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说明的目的是向阅读者提供知识和情况,使之了解客观事实和社会现象,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文品种繁多,根据说明的性质可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叙性说明文、阐释性说明文、描绘性说明文、说明书、解说词等;根据说明的对象可分为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理说明文;根据表现手法,可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一般根据说明对象和手法分为三大类,即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物与事理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对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而言,说明文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应考者写申论说明文时,必须注意做到:事实正确、表达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等等。

二、说明文的特点

1.解说性

说明文与记叙文和议论文不同,它是一种直接告知的文体。解说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征。说明文对事物各方面的情况作直接的介绍、解释,以使人对事物有直接的、理性的了解为目的,不强调感性的描绘让人领悟什么,也不论证什么见解和主张去让人信从。

2.知识性

说明文是与生活实践联系最密切、实用性最强的一种文体。它着眼于解说和传播某种已经得到公众认可的知识,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或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要的知识。记叙文和议论文中虽也包含各种知识,但记叙文侧重表达思想感情,议论文表达、论证见解和主张,均不以传授或传播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为目的。

3.科学性

较之其他文体,说明文是最讲“科学性”的一种文体,要求“不动声色”地将事物或事理说清,重在如实告知。它通过介绍、解说、阐述事物或事理,达到“给人以知、教人以用”的目的。因而,不管是对实体事物的说明,还是对抽象事物、事理的说明,都必须如实地反映事物和事理的本来面貌,作者必须采取完全冷静、理智和客观的态度,不能如记叙文那样带上对事物的感情倾向,或如议论文那样带上对事物的个人见解。

4.平易性

说明文的目的在于把事物、事理说明白,让读者以最省力的方式理解有关知识,因而,说明文要求语言浅显、简明、平实。为把事物、事理说明白,让读者易于接受,说明文也最注意条理性。一般不像记叙文那样讲究技巧,在结构上搞些“花样”,也不像议论文那样征引发挥,或在论证上搞些什么“手法”,说明文也有不少方法,但一般都较简单。说明文更注意按事物固有的条理和读者便于接受的方式,清清楚楚地将事物或事理说明白,尽量避免人为的复杂化。

第二节 说明的方法

说明文是以授人以知识为目的,通过介绍、解说和阐述等说明事物或事理。在申论答题中,可运用的说明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定义说明

定义说明,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出规定性说明,以使人对说明对象有概括、本质的了解。常常表现为一个科学而严密的判断。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本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如何给事物下定义,可以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灵活决定。

2.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亦称概说,即对说明对象的情况作简明扼要的陈述,以使人了解或熟悉。该方法多用于对人物、事物状况,书籍、作品内容梗概,日常用品、产品、商品性能以及参观导游等的说明。概括而全面,突出重点、难点,平易浅近是其特点。

3.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即举出实际事例,对事物或概念进行说明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将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可感和浅近易懂。“举例”有三种情况:一是典型举例法,举一二个有代表性或普遍意义的例子;一是列举法,举出三个以上的例子;一是包举法,举出有关事物或概念所包括的全部实例。举例说明的例子要求典型、真实、具体、生动,如果实例材料不怎么确凿肯定,可用“据说”、“传说”之类的字眼标明,以示慎重。

4.诠释说明

诠释说明,即对事物或概念进行详细解释的说明方法。往往和定义说明结合起来使用,即先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然后作解释,使人对事物既有概括的认识,又有具体的了解。诠释说明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穿插在行文中,和上下文融为一体;一种是用括号括起来或前置破折号加以标示;一种是置于当页下端,并用横线隔开,或置于文末,均用小于正文的铅字排印,称注解或注释。一般说的诠释说明指的是第一种方式。

5.数字说明

有些事物或事理可以用数字或百分比来表明其特征或本质,数字、百分比也成为常用的说明方法。数字是事实的高度概括,用数字说明能突出说明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表述简便、说服力强。用于说明的数字有两种:一种是数据,即可为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提供依据的各种固定性数值;一种是表示事物有多少的具体数目。用数字说明,一是应有必要性,即用在关键处、着重处,不随意乱用;二是要有精确性,确数要核实无误,约数要切近实际并交代清楚。

6.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即将现成的书面或传闻材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拿来作为说明依据,充分说明内容的方法。可以引用的材料或资料极为广泛,包括有关文献、名言、格言、俗语、谚语、警句、诗词、故事、科研成果、报刊文章等。引用说明可使说明显得有根有据、生动充实,并可扩大读者视野,增加阅读兴味。对于比较枯燥的说明文来说,无疑是弥补其“先天”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使用引用说明,一是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和恰到好处,不宜堆砌;二是要有“亲和性”,即与要说明的事物、事理水乳交融,不宜“文不对题”,成为多余的赘笔;三是要有精确性,明引要只字不易,必要时注明出处;暗引也要不走样,符合原意。

7.分解说明

分解说明,即将被说明事物由整体划分为它的各个部分或组成要素逐一加以说明。这不但包括对一个表态事物的整体作分项目的说明,也包括将一个动态事物的全程作出分阶段的说明。事物整体是由它的局部或要素构成的,事物的全程是由它的各个阶段组成的,通过认识局部、阶段而认识整体或全程是最一般的认识方法,因而也是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8.分类说明

分类说明,即将被说明事物按某一标准划分为若干小类,逐类分别加以说明。分类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要标准一致;二是要穷尽,即分出来的各类加起来正好是被分类的事物;三是划分出来的各类必须是并列关系,既不能互相交叉,也不能互相包容。如要进行另一种分类,必须明确标示,不能与前一种相混。

9.描述说明

描述说明,即对说明对象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叙述和描写的说明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寓说明于描写叙述之中,描述是说明的手段,是为说明服务的,和文学作品或记叙文中运用描述渲染环境、刻画人物、制造情节,最终为表达主题和作者思想感情服务不同。使用描述说明法一般是说明对象本身有某种生动形象的美感特点,不用描述无法准确加以说明,当然也可以是为了增加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使用。但不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夸张、虚构,而要客观、真实、恰如其分。

10.分析说明

分析说明,即对某种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之后,对其进行分层剖析,以提示事物或事理所以具有某一属性或为什么如此的说明方法。这一说明方法,旨在回答为什么事物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对说明对象,不仅让人知道“是什么”,而且让人知道“为什么”;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以,它是一种揭示事物根源、本质,使读者获得对事物深刻认识的说明方法。运用分析说明必须对事物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从而保证分析的科学性、严密性,避免随意性。另外,分析说明也意味着要有条分缕析的逻辑性或条理性,要越分析越清晰、越分明。

11.比喻说明

比喻说明,即使用人们日常熟悉的具体事物、事理来打比方,对较为生疏的事物、抽象的事理加以说明的方法。这是一种用一个事物、事理来说明另一个事物、事理的方法。它具有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概念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的特殊功能,故而常为说明文所使用。说明文中的比喻和文学作品或记叙文中的比喻形式相同,但目的不同,说明文中的比喻主要是为了对事物作清晰、形象的介绍,而不是对表现对象做“艺术加工”,因此要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宜有夸张的成分。另外,说明文中的比喻一般也不用暗喻和借喻,而只用明喻。

12.比较说明

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其特征和本质往往只有通过各种比较才能显示出来。通过种种比较对事物或事理加以说明,也是常用的说明方法。比较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同类事物间的比较,一是异类事物间的比较,一是同一事物本身前后情况或这方面与那方面的比较。还有一种特殊的比较,即将同类事物中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将事物间、事物本身各种对立的情况加以比较。比较能加强说明的鲜明性。运用时,一定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要说明的事物来比较,以达到令人明白易懂的目的。另外,作比较的两事物之间或事物本身两种情况之间,一定要存在可比性,不应随意乱比。

第三节 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品种繁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这里主要从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来进行分类。

一、从写作目的来分

说明文从写作目的来分,可分为阐释性说明文、述说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

1.阐释性说明文

这类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阐述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解释原因,阐明事理,旨在不但使人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2.述说性说明文

这类说明文以夹叙夹说的方法,记录物象变化、人物经历,诸如自然现象记叙、工艺流程介绍、人物生平简介以及叙事性作品的内容提要等均属于这一类。

3.实用性说明文

在社会中经常实际应用的说明文,如产品说明书等。

二、从表达方法来分

说明文从表达方法来分,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1.一般性说明文

阐释性说明文、述说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都是一般性说明文,其共同特点是以平实笔调解说事物。它是申论考试极其常用的文体。

2.文艺性说明文

相对一般性说明文而言,文艺性说明文是指采用文艺的笔调,通过种种形象化的方式来介绍和解说事物、事理或知识的说明文。它题材广泛,适应性强;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文笔轻松,有趣味性;具有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的特点。请注意,文艺性说明文,其本质仍是说明文,它服从于说明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真实、可靠、合乎实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申论考试中,这种说明文仅用于举例等。

第四节 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在说明文的写作中,一般应注意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一、顺序要清晰

说明的顺序清晰,这样说明文才能思路清楚、结构明了。

实体事物可以按照它所处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南西北的次序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关系安排结构。

事理类说明文,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的事理到成因来安排顺序。在事理说明文中,要认清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或主从、或并列、或因果,抓住这些关系,就能恰当地理出说明顺序。

二、说明要客观、准确、简洁

说明要客观,一般不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及倾向,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就怎样解说,这是说明文的特性所在。

说明要准确,首先是准确把握事物特征,只要把事物的特点交代准确了,说明的目的才能达到;其次,准确表现在语言上,在“量”的程度和“质”的方向上,不能出现半点差错,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准确的修饰语(形容词或副词),对量和质作限定,使说明恰当而有分寸。

至于简洁,则是要求语言简练、不啰唆。

三、应抓住事物本质特征

说明文要客观地、科学地介绍和解释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特征。为表现出事物特征,首先要选择好“说明点”,即明确“说明什么,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写作目的要清楚;其次,根据写作对象和说明目的,要选择好角度,确定说明的重点;此外,还要注意对说明对象的整体把握,不要以偏概全。

第十一章 议论文

第一节 议论文的性质和特点

一、议论文与申论考试

议论文又称论说文,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议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是公务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文体。可以说,历年的申论题也都少不了议论文。

在日常工作中,议论性的文章经常遇到。党和政府的文件大多数是带有议论的,阅读这些文件,需要具有分析和理解议论文的能力。我们读报时经常读到一些社论、短评、国际评论、杂文以及各种理论性文章,这也需要一定的议论文知识,才能把这些文章理解得更好。总结工作经验、分析调查材料、讨论学术问题、提出革新建议,这些往往需要写议论文。总的来说,议论是一种常用的、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议论文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重要,作为国家公务员,就更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了。因此,在申论考试中,议论文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需要努力掌握好。

为此,必须认真学习议论文,培养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写命题议论文的能力。

二、议论文的特点

当然,要写好议论文,一方面要靠平时的积累,同时必须对这类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1.内容的理论性

议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有的议论文直接阐明理论,有的议论文则以某种理论为指导来论述一个问题。

2.语言的概括性

议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作理论上的分析,它的语言往往是抽象而概括的。理论性越强,语言的概括性也就越强。

3.写法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议论和说理的,它的写法就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言之有理,才能说服读者。总之,议论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或者存在的问题。用概括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使人信服,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第二节 议论文的要素

一篇申论的议论文,通常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就议论文的要素来说,一般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准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一、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在议论文中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在一篇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优劣主要取决于它。因此,对论点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论点要正确

论点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外,还要以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问题,防止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此外,还要注意论断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应当是准确无误的。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的准确;论据、引语的准确;语法、逻辑、用词造句的准确;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准确,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不武断、不浮夸,要一分为二。

2.论点要有针对性

论点要有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舆论导向上具有针对性;针砭时弊,针对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弊端、陋习,对症下药,加以评说,予以治疗;触及当前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分析起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等等,以正确引导舆论和指导实践;抓住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分析说理,解开人们的思想疙瘩;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论证评说。

针对性也可以说是不面面俱到,而是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因此,哪里是主要的问题、哪里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必须在动笔之前解决好。需要说明的是,申论考试中论证评说的是“主要的问题”,而不是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做法。

3.论点要深刻

论点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科学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要使论点深刻有力,作者就必须首先清除那些泛泛的、装腔作势的议论。同时,深刻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敏锐性;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表面现象能够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具有预见性,即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的结局分析之后,能够作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论断。

4.论点要鲜明

作者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对所论述的问题自己先要思考透彻,不能含混不清。论点的语义必须十分清楚确切,不能暧昧不明。

5.论点要新颖

论点要有创见,给人以启发。要善于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矛盾,不能人云亦云。新颖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论题新颖,即评论的问题能够触及新的矛盾,或者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主张;在与错误及片面的观点交锋中鲜明地提出精辟的见解,表现出真理的光辉。论说中有新的论据,并能以这些新的论据作为依托,引发议论;选取新的议论角度,诸如舆论的非热点、容易被忽视或者被掩盖的矛盾侧面、对解决矛盾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环节等。

6.论点要同一

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思维的确定性,防止出现违反同一性的要求、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现象。这一条是从逻辑上对论点提出的要求。

7.论点要突出

议论中不能以材料淹没论点。当所论述的问题比较复杂时,其中心论点与派生出的分论点、小论点的关系只能是总分关系,因为多中心即无中心。这是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上对论点提出的要求。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根据,是议论的基础,解决的是“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据有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种。事理论据除一般原则外,还包括那些从长期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被公认为符合事理的谚语、俗语、典故等。

申论对论据有如下要求:

1.论据要真实

事实论据必须可靠,事理论据必须准确。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注意调查核实。不能道听途说,断章取义。未经证实其真实性的论据只能用“预期理由”。论据不能靠论点证明,以免形成循环论证。

2.论据要典型

事物有必然性与偶然性、一般情况与个别情况的差别。只有从事物的一般情况及其内部的必然联系出发去掌握事实,这样的事实才能胜于雄辩。因此,选择论据要注意排除那些偶然的、个别的事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才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3.论据要充分

即使是真实的论据,如果不全面,其说服力也不会强。论据要全面、充分才有说服力。

4.论据要新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新的总是吸引人的,对旧的论据阅卷人不会很感兴趣,自然也就影响说服力。

三、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解决的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议论的目的在于使别人同意并接受你的观点,这除了要看你的观点是否“有理”,还取决于你是否会“说理”。只有说理充分,分析透彻,论证周密,议论才会有说服力。申论作文,一定要以理服人,同时合乎逻辑,而不能以势压人,用大话、空话、假话去强迫人接受。因此,申论论证时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一切道理、结论总是从客观事实当中、从实践经验当中引申和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具体的事实材料,在立论写作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从事与理的关系而言,事实正是说理的依托或论据,论理则是由事实的现象、感觉到本质、理性的开掘、分析、推理、引申和发挥。这种说理方法的好处在于理从事出,虚实结合,使立论文章增添理论色彩,避免空泛议论或就事论事。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是增强评论说服力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所以,在申论写作中一定要有雄辩的事实作基础。

总之,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第三节 议论文的种类

议论文的特征是进行议论,这里所说的议论有两种基本方式:立论和驳论。

立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驳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是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进行论述,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在确立一个正确论点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批驳与它相对立的论点。而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则必须确立与它相对立的正确的见解或主张。

立论和驳论不是简单地表示赞成或反对,而是要提出理由,进行阐述,说明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因此立论、驳论的关键在于设法证实一种观点的正确或谬误。立论和驳论的重点在于立和驳,而不在论。“论”是文章的思想内容,“立”和“驳”是文章的逻辑形式。

无论是证明还是反驳,其要求是要合乎逻辑,要正确地使用各种推理形式,合乎相应的推理规则。“不能推出”、轻率概括、以偏概全、机械类比,以及在论证中滥用权威、因人废言、感情用事等都是要注意避免的。

一、立论

立论在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上。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3)“立”往往要在“破”的基础上进行。在立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反驳,以增强论证的效果。

在议论文体中,“已知的真实判断”就是论据,真实性有待证明的判断就是论点(论题),而论证方式则是将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逻辑形式,它的作用就是从论据的真实性推论出论点的真实性。“立论”是申论题目中最常见到的,应考者一定要努力掌握好,并作为应考的重点反复练习。

二、驳论

1.驳论的类型

驳论有三种类型:(1)短评式驳论。短评式驳论篇幅短小,一般只抓住对方错误言论的片言只语进行反驳,但它们体现着驳论文章的基本特点。(2)评论式驳论。是短评式评论在反驳这一部分(即短评的本论部分)的扩充,即对对方言论进行多方面的反驳。(3)局部式驳论。即指有些文章从整篇看不是驳论,但在议论中包含着一部分驳论。

2.注意的问题

驳论是就某一事物或者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反驳别人错误的或反动的言论。驳论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反驳别人的错误言论,一定要对存在的错误作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主要应该揭示错误的性质,分析它的思想根源和危害性,这样才能击中它的要害,使读者认清这种言论为什么是错误的。如果反驳的要点抓得不准,理由讲得含糊不清,对错误的性质又没有揭露出来,这样的驳论就不能以理服人,更不能驳倒错误言论。(2)一篇驳论所驳的错误论点一般只能有一个,也可以叫做反面的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着这个错误论点来进行反驳,不能任意转移或分散。驳论也要做到紧扣中心,前后一贯,首尾一致,使读者一目了然。(3)“破”中有“立”,反驳别人的错误言论,也能从中表达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有时在反驳中还需要把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明确地提出来,使读者容易明辨是非,更好地达到反驳的目的。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而且驳论与立论经常是相辅相成的,往往是以驳为主,驳中有立。驳论的根本目的是要证实对方论点的虚假性,但在具体反驳时,可以根据对方议论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如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等。

在具体写作驳论时,应该注意:(1)不“以骂代驳”。初学写驳论文章容易犯一种毛病,就是感情用事,以骂代驳。他们往往用感情冲动代替冷静分析,在文章中写上“不要脸”、“恬不知耻”、“混蛋透顶”之类的话,以为这就是“立场鲜明”,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以骂代驳,并不能增加文章的批判力和说服力,并不能对反面论点有所触动,有时候,反而会暴露出作者对反面观点的认识不清和无能为力。写驳论是对别人的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即使意见是针锋相对的,也要对事不对人,对于发表对立意见的人要“以礼相待”,不能出语伤人。因此在驳论文章中,应当始终坚持以理服人,不搞“以骂代驳”。(2)“一分为二”地分析对立面的意见。一个人说话不可能句句都是谬论,批驳时应肯定对方正确的意见,反驳的只是其确实错误的部分。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又不夸大对方的错误,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这样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才容易使人心悦诚服。(3)以理服人。写驳论时,最忌在缺乏分析说理的基础上武断地给对方的意见下结论,自己的看法当然应该坚持,但也不能强词夺理,语气上要留有余地,要有乐于倾听对方意见的讨论式态度。(4)重在分析。不加分析地批驳是没有力度的。

第四节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联想法

有些事物,孤立去谈,易平淡、枯燥,如果展开联想,由这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去突出事物的特征,发掘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路变得活泼开阔。

联想法除了古今联想以外,还可进行类似联想(有相似的特点或本质)、对比联想(有相反的性质)、因果联想、连锁联想等等。

二、分类法

看到比较抽象的论题,笼统地谈,议论就很难展开。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将所要讨论的事物进行分类。【例1】对“友谊”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难以深层论述。这时,我们可将不同类型的友谊分类,这样就可打开思路。友谊,按不同时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园结义”式的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友谊;“基督—博爱”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友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典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谊;为了阶级、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产生的友谊。按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奋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来的友谊;在一起吃喝玩乐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来的“友谊”。按不同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时给你帮助,生活遇到烦恼时给你安抚的友谊;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捧场,在你自鸣得意时为你叫好的“友谊”;“患难相共、生死相托”的友谊;“利则相攘(偷窃)、患则相倾(坑害)”的“友谊”;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友谊;小人之间“甘言如饴”的“友谊”……

有了分类,可供议论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多了。分类,不仅可以打开你的思路,而且能使你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由此看出,分类法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的性质,把那些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的一种方法。

三、层递法

层递法是一种把论题加上其他成分,进行变形思考的方法。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只就这个概念来谈就很容易使议论空泛、不深入。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层递”的方法,缩小议论,使文章层层深入。层递法可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定语,随着论题不断增加定语,文章的思路便不断向前发展,议论的范围就不断集中到更小的范围之内。【例2】《谈奋斗》这个题目,第一层可以泛谈“奋斗”,第二层增加成分,谈“青年的奋斗”,第三层继续增加成分,谈“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年的奋斗”。

另外一种方式是扩展论题内容,把一个抽象的论题具体化,从而使文章思路更开阔、论述更全面。【例3】《论学习》这个题目,就可以先谈“学习的目的”,其次谈“学习的兴趣”,再次谈“学习的规律”,最后谈“学习的方法”等等。

注意使用层递法时,第一种情况不要出现论点转移,第二种情况增加成分以后的概念只能作为分论点,不要造成论点不集中的情况。

四、阐述法

阐述法,即在论证过程中对论据进行阐明、解释,把论据中蕴涵的借以证明论点的内容揭示得更鲜明、更充分。【例4】邓拓的《不要秘诀的秘诀》中,曾引用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的一段话来论证读书不能求助于“秘诀”,而须自己下工夫:“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接着作者作了如下阐释: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人。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还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通过对一段文言文的阐释,借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观点进行条分缕析的阐述,以使观点鲜明、突出。

五、逆向思维法

对于有些似成定论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你就发现未必恰当。这就需要我们拿出破旧立新的气魄,推翻传统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这种逆向思维出新意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反弹琵琶法”,它可以打破陈旧观念,使新的观念出台。在进行驳论时,也往往使用这种“反弹琵琶法”。【例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名言,似乎是不可移易的真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意在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但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句话是不对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近墨者未必黑》这样的文章,来阐明我们的观点:每个人都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过大家在运用逆向思维法时,要注意不能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没有事实根据,那样就不是思路的创新,而成为哗众取宠了。

第十二章 公文

第一节 公文的基本要求

一、公文与申论考试

所谓公文,是国家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公文从不同角度看有: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对外公开的公文、限国内公开的公文、内部使用的公文、秘密公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平件、急件、特急件、收文、发文等。

进一步来说,公文的特点是: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

公文作为一种形式众多、使用广泛的文体,在申论考试中也有出题的必要性。因此,掌握公文的常见类型和写作要求、写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第一题“整理供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就是把给定材料的1、2加以提炼,以公文的形式作答。

应当指出,就公文的核心内容而言,它与说明文、论说文是一样的,不同的基本上是它的形式,尤其是“开头、结尾”的具体格式等。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出过的“对策建议”等,就是考公文文体的例证。因此,切莫用僵死的“三类型”观点否定公文文体的考试题型。

二、内容要正确、清楚和可行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为此,引用的法律、法规要准确,即我们常说的公文不能有“硬伤”,这是公文写作最起码的要求。同时,运用法律、法规要正确,不曲解法律、法规的原意。

2.事实要准确,态度要明确

公文要客观地反映事实。公文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批准还是不批准,都要十分明确。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让人家不折不扣地理解你说的是什么。对于公文写作来说,清楚明确地传达意思,让人正确理解,是最根本的要求,一切有悖于明确表意的手段和方法都应摒弃。

3.内容还应具有可行性

一篇公文所提出的要求、规定、措施、方案、办法等,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行得通,做了可以取得实效,这就是内容的可行性。现在一些地方感到做出的决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原因之一是决定的内容不切合实际。要做到公文有可行性,必须吃透两头:一头要吃透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的决定;另一头要吃透有关的实际情况。这两头缺一不可。

三、要客观地表达公文主体的意图

公文的起草者起草公文不是阐述个人的观点、看法、意见,不是个人撰写理论文章,而是在表达公文主体的意图,是将公文主体的意图及所涉及的情况加以集中、概括和系统化。公文起草者不能自行其是、随意改变甚至歪曲公文主体的意图。

四、公文要符合公文的规范,符合语言逻辑

一是符合公文特定的体式要求。二是语言上力戒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要通俗。三是使用语言准确。要符合公文的语言规范,要使用规范的简称,缩略语如果是约定俗成已为大家公认的,可以使用,不要生造一些难解其意的缩略语。公文写作中常常要引用事例、数字、文字和群众说的话,这些引用部分往往成为判断、决定、处理事情的依据,因此引用时一定要反复核对查证,务求准确无误,不可粗心大意随便引用。要把握好提法、分寸。比如最常使用的一些表示程度的词语,像基本上、大体上、普遍、个别、有所、一定、比较、适当,等等,要求使用时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不能随便拿来就用。使用这类词语,必须以事物的实际数量与具体程度为根据,也就是说要有个数量概念。公文用语必须前后一致,同一个概念只能用同一个词汇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应用同一个词汇来表达,以避免矛盾和混乱。四是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五、公文要具有可接受性

起草公文要认清对象,对不同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写法。上行文是写给领导看的,一般要多写事实,少讲道理。下行文则既要有明确的指示又要给下级一定的机动权。平行公文则要尊重对方的职权,采取平等协商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越俎代庖。给内行看的公文可以多用“行话”和“术语”,给外行看的公文则必须力求浅显通俗。

六、要做到简练、朴实、流畅

公文应尽可能写得简而得要,篇幅不宜过长。要惜字如金,三句话能交代清楚的就不用五句。要尽可能地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去掉。有的公文经过精练后篇幅还很长,怎么办?如果是内部行文,可以采用这样两种办法:一是把正文中的某些专题或具体细节部分抽出来作为附件,而使正文压缩成一个简明的提要;一是在正文前面写一个内容提要,揭示全文的主题和事实。公文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能“皮”太厚,“枝杈”太多,这样主题就不鲜明,给人感觉很乱,脉络不清。公文写作的文笔要朴素实在、干净利落、言之有物,还要做到句式流畅,思路顺畅,结构分明、清晰。

公文写作的过程是认识真理和表述真理的过程,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写作中要对公文稿反复修改。撰写公文不要忌讳别人修改自己的东西,要不怕修改、返工,多写多改,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达到“削尽冗繁留清瘦”。

第二节 公文文体、结构、稿本

一、公文文体

公文的使用目的决定了其文体特点。公文是一种以白话文为原则,兼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基本表达方式的特殊应用文体。

公文是应用文的一种。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应用文三方面的基本属性均为公文所有,因此,公文是应用文的一种。

公文又是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特殊应用文。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表达方式。

二、公文的结构与格式

公文结构指公文的组织构造,也就是公文的构成,它具有规范性和相对确定性。公文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备,其他组成部分则具有选择性。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各组成部分各有特定的功用,各自的构成也具有规范性。公文的格式主要是指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符号在载体上排列的规定。公文格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公文格式主要是对载体的规格尺寸、载体区域划分、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与编排式样、文字符号的形体及尺寸等予以规范。在公文撰写和印制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标注编排均需遵循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三、公文的稿本

公文稿本是公文文稿、文本的统称。在公文形成过程中,有多种文稿、文本产生,它们在内容、外观形式,特别是在效用方面有很大不同。公文的稿本包括:草稿、定稿、正本、试行本、暂行本、副本、修订本、不同文字稿本。

四、公文稿本范例

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所属各收费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为认真贯彻4月8日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5月6日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具体落实市局6月2日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大力改进目前安全工作存在的隐患,结合我处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根据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各收费站全面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特制定本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重点落实市局关于安全生产具体要求以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动员我处广大干部职工紧急行动起来,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督管理,采取非常措施,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确保2005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二、组织领导

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由局主管安全生产带队,局安委会有关成员参加,对我处各收费站进行一次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为此,相应成立我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主要督查各收费站安全工作重点部位,集中整改隐患;各收费站要以自查自纠为主,必须做到隐患整治到位。

三、大检查、大整治督查时间

2005年6月15日起至6月25日,为期10天,具体到每个单位的时间再另行通知。

四、督查内容

1.“安全生产法”和市局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2.“安全无事故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安全目标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情况。

4.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5.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及监控情况,特别是今年以来发现的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

6.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职责履行情况。

以上检查内容,必须查看各单位的安全内业资料、相关文件、会议记录资料。

五、督查要求

1.对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我处安全领导小组经常到一线抽查、督促,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际效果。

2.要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督促整改”的原则,加大排查整改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到人。

3.对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隐患要认真登记,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有危及人身安全的,该停产的要立即停止生产,我处必须按市局安全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事故隐患登记表报市局安全机务科备案。

六、督查方式

采取现场检查与听取汇报相结合,以现场检查为主的方式。现场检查以破板、加铺和大中修施工路段及桥、涵、油场、渡口等重点生产部位,查车辆、机械操作手有无证照、查是否按时召开安全例会、查制度措施、查事故隐患、查机构人员配备情况、查事故处理“四不放过”、查会议记录等。通过督查,要把解决当前问题和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此次安全督查出来的问题与解决下一步安全工作的重点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和落实具体的安全措施,责任到人,狠抓落实,确保“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市局开展的“安全无事故年”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节 公文写作注意事项

一、公文词语的选择

在选择词语的过程中应注意: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注意词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果;注意词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词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执行性;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以“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执行;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以获得更加鲜明直接的表达效果;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以维护公文的完整有效性;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以保证语言得体而有力;注意词语的规范性,以提高公文沟通的效果,扩展沟通的范围。

二、注意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

在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则、逻辑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殊要求。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表达;空间的表达;职务、姓名的表达;数量的表达;范围的表达;程度的表达;语气、神态的表达。

三、注意公文修辞的用法

公文修辞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准确鲜明、质朴平匀、精练顺达,反对含糊暧昧、繁冗堆砌、轻浮造作,重内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辞手法方面,以消极修辞手法为主,以积极修辞手法为辅,重在选词炼句及章法方面下工夫,审慎使用修辞格。

四、公文专用词语

由于表意和表现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这些词语词形确定,词义精确特定,用途稳定专门,并为从事公文工作的人们所熟悉,它们就是公文专用词语。正确地使用公文专用词语可使写者顺手,读者便当,保证表意精当得体,理解精确周严,可提高制发和处理公文的质量与效率。

依照具体用途的不同,公文专用词语可被划分成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称谓词语、领叙词语、追叙词语、补叙词、承转词语、祈请词语、商洽词语、受事词语、感盼词语、令知词语、告诫词语、见解词语、判定词语、时态词语、目的词语、报送词语、颁行词语、核查词语、结尾词语等。

鉴于公文中的实体内容具体写法,基本上与说明文和议论文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十三章 其他常见应用文

“常见应用文”,是指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非公文实用文体,包括改写、扩写、缩写、续写、通讯、短评、综述、述评、调研报告和领导讲话等。这里,我们就与申论考试密切相关的“常见应用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

第一节 改写

一、改写的含义

改写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将一篇文章的体裁和样式进行改变,或者改变其部分的内容(或转移中心思想、或改换中心人物等)的一项写作训练。

改写,其实是一种再创造,需要丰富的大胆的想象。把诗改成散文,或者散文改成小说,或写作的顺序改为插叙或倒叙,或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尽管保留了基本内容,但改变了体裁,就得重新构思,集审题、提炼情节、剪选素材、艺术加工于一体,重新组织文章。

二、改写的主要方式

改写的方式一般来说有六种方式:(1)改变体裁,如诗改成散文,或者散文改成小说;(2)改变人称,如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3)改变作品主人公,如主角与配角易位;(4)改变情节次序的安排,如写作的顺序改为插叙或倒叙;(5)改变行文语言,如把古诗改为白话文;(6)改变中心思想,将论点置换以呈现不同的主题思想。

三、改写训练的要点

在平时的改写训练中,务必注意以下四点:

1.掌握原文内容

改写必须认真阅读原文,正确把握原文的构思,掌握原文的内容,不能改变作者的初衷。

2.明确改写要求

单项改写比较容易把握,如果是综合性改写,就要弄清题目的要求,要求用什么样的体裁,要不要改动结构顺序、变动人称,有无范围限定和字数限制,然后再改写。

3.认真构思

改写,允许有自己的想象、补充和创造,常常要求在结构、表现方法、语言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动。因此,应该根据要求认真构思,确立中心,提炼情节,剪选素材,统观全局。

4.按照提纲改写,修改定稿

纲举目张,改写时一定要列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改写。改写后,要润色加工,使改写稿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改写练习,最好与其他作文练习结合进行,这样训练效果会更好。

第二节 扩写

一、扩写的含义

扩写,就是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扩展和充实,即将内容较为简略的段落或短文扩写成符合原文题旨、内容丰富、文通字顺、结构严谨的段落或文章。

扩写必须增添必要的合理的内容,但不能偏离原意。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创造。

二、扩写的形式(1)先列出简明扼要的写作提纲,然后作具体的记叙描述或议论分析,写成内容充实的文章。(2)根据故事的提要或一件事的梗概,用合理的想象作具体的描述,增加生动的细节,使之内容充实、形象鲜明。(3)根据某一个概括说明的道理,运用必要的例证来分析论述,使这个道理具体化,具有说服力。

三、扩写注意的要点

扩写是有章可循的,在具体的扩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忠于原文,灵活创新

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把握住人物性格的基本方面,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事件发展的主要阶段,这样才能做到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对事件的具体补充,以及对场景的生动描绘;议论文要注意弄懂原文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便于多角度去充实论据,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扩写说明文,则要围绕事物的特征,充实材料,加强说明。

2.原文形式不能改变

3.注意文章的结构

扩写记叙文应该做到构思完整,段落层次分明,脉络贯通,首尾呼应;扩写议论文应做到起承转合严密、自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条理清楚、衔接紧密。

4.绝不能一味堆砌词藻,简单扩写

不要任意加长与中心思想无关的语句,这种简单的、机械的扩写,并不能充实强化原文的内容,更谈不上创造。

5.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一篇好的扩写,应紧紧抓住能突出中心而原文又不太具体的地方下工夫,使之更形象,或更深刻,或更充分。

6.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合理性,以及文章层次间的过渡、衔接和呼应

扩写的关键是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大千世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各不相同,人们依据这种种联系便可进行不同的联想,或取其形似和神似,或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或取其相关或类比……通过围绕中心的联想来推测因果、引申发展、连锁遐想。

第三节 缩写

一、缩写的含义

缩写,是指在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情节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集中、概括、提炼,把内容比较复杂、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压缩成一篇短文。

缩写与扩写对应,缩写的特点是“具体而微”,即缩写后的文章能够较完整地、提纲挈领地表现出原作的精髓。缩写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听报告,要快速记下要点;作汇报,必须概括介绍内容;电视及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中有报刊社论、评论的摘要等等,这些都属于缩写的范畴。做好缩写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自己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培养出从纷繁复杂的长文中理清脉络、抓住要点、组织语句、扼要表达的能力。

缩写就是要求缩短篇幅,这就得删繁就简。缩写记叙文,要把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次要情节删掉,把具体的描写、详尽的叙述加以抽象和概括;缩写议论文,要把文章中的次要论据删掉,把详尽的例证加以概括,还可以把那些不重要的句子删去,把长句缩短,保留原文的主干和精华。

二、缩写注意的要点

缩写不是只抽取原作的几条干巴巴的筋,成为没有特点的文章提纲。缩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务必认真阅读原文,深入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掌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找出各段的内容要点,将原文的材料进行筛选、提炼,看看什么材料必须保留,什么材料应当删掉,什么材料应当压缩。凡是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材料要保留,与中心关系不密切的材料要压缩。此外,要把一些可有可无的过渡段、句及修饰语删去,画出表示内容要点的关键语句,从而列出缩写的段落提纲或要点,再进行缩写。(2)务必忠于原文,不要随意改变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也不要随意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和写作方法,要尽量保留原作的语言、结构等特点。(3)切忌过于概括,写成原文提纲或片断摘录,也不能随意发挥自己的看法,写成原文的读后感或分析评论。(4)行文要保持连贯性和完整性。为了语气贯通、前后衔接,缩写时可适当添加过渡性的语句。(5)语言要尽量保留原文中关键的语句,而那些铺陈、描述、联想、举例、发挥、人物对话等予以删削,或者用概括转述的方式捎带一笔,有的甚至可以全部删去。(6)不能超过限定字数。完成缩写之后,必须重新阅读,看看经过缩写之后的文章,是否保留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干,看看还有没有可以压缩、删去的地方以及上下文之间、上下句之间是否连贯。

三、缩写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文体,缩写有不同要求:(1)缩写记叙文,原作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要概括清楚;(2)缩写说明文,原作中说明的事物特征或事理,要阐释明白;(3)缩写议论文,要保留原作的论点、主要论据和简要的论述过程。

第四节 续写

一、续写的含义

续写,是继续原文思路,补充原文情节,使原文能够合理演绎下去的一种写作方式。

续写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写作训练方式,续写过程正是一个人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应用过程。它要求在原作的基础上,延续原作的意旨和底蕴,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这种训练可补续人物命运的结局,可写出观点不同的议论和结论。它比一般的命题写作更富有创造性。续写以原文为基础,与原文连缀相承,对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及运用语言的能力都有很高的价值。

二、续写的分类

续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给一个文章的开头,合理想象,把文章写完;(2)读完一篇完整的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的内容,续编以后发生的故事。

三、续写的思路

续写作文的目的是在培养应考者推理、想象、开拓的能力,续写的思路可分为下列几种。(1)相似:是指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特性或接近点而引起的联想,如由雨水想到泪水(相似),由祖国想到母亲(神似联想)。(2)相关:是指彼此之间有所关联或因果而引起的联想。(3)对比:是指彼此相反所引起的联想,如由光明想到黑暗。(4)模拟:是指由甲类推到乙类,如由文天祥想到岳飞,联想跨越时空限制,使文章生动丰富。

四、续写注意的要点(1)精读所提供的材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2)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3)续写必须切合题目、围绕主旨,根据提供的材料去联想,不可漫无边际。

第五节 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和类别

通讯,有时也称为通讯报道,是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用真实、具体的事实教育感染读者的文章。它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体裁,是报纸、电台、通讯社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申论考试中常见的文体。

通讯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写法多种多样、自由灵活。它可以描写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大事件,也可以写人民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可以侧重写人,也可以侧重记事;可以报道、歌颂先进人物、动人事件,也可以揭露、抨击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其特点是鲜明的,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严格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通讯的生命。通讯报道的内容要求完全真实,不能有一点虚构,连细节描写也要完全真实,不能有半点含糊。在事实的准确性上,它必须服从报道文体的要求,接受社会监督。

2.较强的时间性

通讯不但要以真感人、以真服人,同样也要迅速及时,以快取胜,耽误了时机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3.报道的生动性

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讲话,还要用形象说话。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场景描写,在叙述事件过程时,有波澜、有情节,讲究故事性、趣味性。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都可以选用。通讯要求具体地报道事实,形象地再现生活。

4.描写的评论性

通讯有的以描写事实为主,以事实本身感人;有的以夹叙夹议为主,在叙述中表明作者的观感、评价、倾向。即使以描述为主的,在蕴含感情的色彩中,同样带有作者的品评。当然,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文体,使用逻辑推理方式,而是紧扣人物、事件的特点,画龙点睛,旁敲侧击,情理相融。

三、通讯的写作要求

1.材料的挖掘

通讯材料的发现与确定。要取得通讯材料,关键是发现并选定一个典型对象(也叫典型线索),这是通讯写作活动的起点。

深入调查采访,详尽占有材料。典型对象选定之后,紧跟着是对材料的挖掘,这就需要深入调查采访,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通讯写作所需要的事实材料。占有丰富的新闻素材,是写好通讯的基础。

2.精心提炼主题

精心提炼主题是写好通讯的关键,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通讯的主题,就是作者在通讯中提出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新闻素材之后,接着就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个能反映本质特点的主题。有了正确、深刻的主题才能很好地选取材料,表现典型。确立好主题,对于提高通讯的思想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3.善于表达新闻语言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应该有很强的可读性,但不少通讯语言平淡、枯燥、缺乏立体感。这主要是不了解通讯语言的特点。通讯语言的风格要服从新闻语言的特殊要求,既要求生动形象,又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华丽浪漫;既要求简洁概括,又不能像理论文章那样抽象。

通讯语言要特别注意两点:

通俗流畅,干净利落。通俗,就是要使用生活中的语言,多使用口语。流畅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尽量少用副词和虚词,句子要短,干净利落。

生动有力,具体形象。陈词滥调是新闻语言的大敌,它会使报纸广播失掉生气。要克服陈词滥调,使通讯语句活泼而有表现力。

通讯从真实性获得读者信赖,又以生动的形象感染读者。为了把通讯的人物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就要把人物写得如闻其声、如睹其行、如见其人。通讯写作,要注意描写与叙述紧密结合,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4.发表深刻的评论

通讯主要依靠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发表评论,力求“画龙点睛”之效果。通讯的评论是作者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对报道的人物和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恰当的评论,有助于揭示事实的本质意义和内在联系,激发读者的情感和阅读兴趣。

第六节 短评

一、短评的含义

短评,即短小精悍的评论,属于议论文中的一种。短评常常是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问题,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剧进行评论。相对于常见的社论,短评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更具体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属于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

二、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特点和要求是:短小精悍,新颖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

1.短小精悍

短评简短精炼,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短评。它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对报道有一定的依附性。如果说社论是重型武器,那么,短评则是一种轻便灵活的轻型武器,不仅篇幅要短,而且要求内容、结构以及行文语气的集中。短评的论点应当集中、鲜明,力求“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

2.新颖独到

短评有新的角度、论据和表述方式,并以此给人以新的启迪。写短评要善于围绕中心提出论题,从具体、新颖、多样的角度立论,力戒言论的一般化和公式化。

3.生动活泼

短评的生动活泼,主要表现在分析说理的生动、议论的风生以及构思的精巧引人,同时还表现在体裁结构的活泼多样。短评的结构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采用问答式、对照式,还可以采用抒情排比式、假设推理式。这些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完全不必拘泥一格。生动活泼,更表现在表述方式的多种多样及运用自如。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内容,或采用赞扬式,或采用针砭式,或采用鼓动式,或采用感想式。

4.就实论虚

短评是以报道所提供的新鲜事实为由头、依托或论据,旨在画龙点睛,就实论虚,就事论理,从政策法规上、思想上、理论上揭示事物意义,通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联系,升华人们的认识,深化报道思想,以达到依托个别、引导一般的目的。

三、短评的写法

1.论题具体,角度小而新颖

短评有的放矢地集中议论一个具体问题或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就容易写得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例如,表扬先进,最好从其事迹中选择一个闪光点加以评论;批评坏的典型或针砭某个社会时弊,同样可以选择一点去揭露、去批驳、去分析,切忌面面俱到。

2.立论以报道为依托,在深化上下工夫

写短评时往往会出现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拘泥于报道,只是简单重复报道内容和思想而止于就事论事;二是游离于报道之外而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以致引起读者的反感。其原因之一则是没有认识到短评与报道之间的相互依托、深化的关系,而仓促提笔。因此,在写短评时,立论既要以报道所提供的典型事实为依托,又要在深化报道思想上下工夫。由于有新鲜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可以使短评的立论和论述有所依据,有助于就事论理、有的放矢,避免泛论,同时可以使言论结合实际阐述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有助于深化报道思想。

3.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短评的开头对全文优劣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开头问题提得鲜明突出,开门见山,不落俗套,文气也就顺流而下,便于一气呵成。【例1】《新闻出版报》有篇署名短评《“乞讨”掌声不可取》,开头写道:时下,在一些文艺演出和电视节目的现场直播中,似乎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主持人或演艺人员向观众“乞讨”掌声。此事虽属细枝末节,却令人生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出的效果。

短评开头就一针见血地将“乞讨”掌声提出来,这是一种开门见山的手法,开篇即提出某一矛盾现象。有了矛盾,就为分析矛盾准备了“靶子”,即引发了思路,有助于把评论写得顺畅、集中。

4.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在文字上还得有所控制,力求长话短说,惜墨如金。为此,有必要打破惯用写作程式,重在突出观点,画龙点睛,评在实处,不必过多进行论证。【例2】《体育报》曾登过一篇三句话短评,题目是“中国——万德夫”。全文如下:

许海峰获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后,有些外国报刊不约而同地写道:“中国——万德夫。”“万德夫”就是“真棒”、“真行”、“妙极了”的意思。

从52年前外国报刊说“看中国人明日如何跑”一直到今天的“万德夫”,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啊!

短评只有三句话,却有一定深度。它从体育运动的历史性变化这个窗口,使人们看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触发人们对今昔的联想,给人们以新的鼓舞和激励。它之所以能写得如此短小精悍,原因是论题十分具体,立论的角度也很小,开门见山,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