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配好镜:数码微单相机镜头选配全攻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2 05:05:50

点击下载

作者:江之源,李晓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单配好镜:数码微单相机镜头选配全攻略

微单配好镜:数码微单相机镜头选配全攻略试读:

前言

微单相机去掉了单反相机中的五棱镜、反光镜结构,所以又称为无反相机。这个革新有很多优点。比如取景方式变化为电子取景,在取景时就能看见跟最终拍摄到的照片一样的效果;而且体积也缩小了许多,更加便于携带。微单相机深受白领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的青睐,因为它具有外观时尚、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的特点。画质及操控性能已经不输于入门级单反,甚至胜于入门单反相机了。尤其还有更多好玩的滤镜、边框等功能。除了摄影入门爱好者,一些专业摄影师也会购买微单作为高性能的备机来使用。

微单相机虽然是个新生事物,但却发展迅猛,三星、奥林巴斯、松下、索尼、宾得、尼康、佳能等大批重量级厂商都发布了微单产品线,目前各品牌推出的微单相机已经在40款以上,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作为一个跟多个微单器材厂家有着深度合作的摄影师,尤其是在拍摄中长期使用微单相机的人来说,朋友们还是很认可我的。身边的朋友经常让我推荐购买机型,或者让我评判他们喜欢的具体机型的意见。说某款机型好容易,说不足且还要让对方信服是比较费力的。所以我等于被迫深入研究了很多微单机型。出版社觉得有必要把这些经验跟认知分享给大家,因为这也是每个想购买微单相机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于是我跟时任《大众摄影》器材编辑的李晓晨商量这个选题,然后经过两年多的资料搜集,合作撰写了本书。但是这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各厂商新机发布比较快,截稿后又有新机发布,于是再修改增加本书内容。因此出版日期也一再跳票。我相信等新书出版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最新微单机型是没有列入的,所以也请读者们见谅。江之源第1章 什么是微单相机?1.1 什么是数码微单相机

对于“数码微单相机”这个概念,即便是在职业摄影人圈内也是很模糊的。因为市场上产品的个性化实在使得这个定义无法明确。由于索尼已经注册使用了“微单”这个词,所以合乎法律规定的狭义上的“微单”指的就是索尼的NEX系列无反光板相机(俗称奶昔系列)。而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微单”都是指“单电”或者“无反相机”这类产品,说了半天,其实我们大家心中还是有一个疑问——究竟什么是“单电”?

狭义上的“单电”:2010年8月,索尼推出数码单电相机SLT-A55和SLT-A33。类似传统数码单反相机的专业外形,但是却采用独特的固定式半透镜技术(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虽然也有反光板结构,但是反光板却是半透明的。在秉承数码单反相机优秀成像效果的同时,能够兼具全时快速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和所见即所得的电子取景效果。其采用的固定式半透镜技术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单反相机在拍摄时由于反光镜抬升和下降所造成的振动,以及在此期间无法进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缺点,索尼称自己的A系列产品为“单电相机”,这也就是狭义上的“单电”相机。

广义上的“单电”(或者说本书中所说的单电):索尼SLT-A55/A33的推出,掀起了一场影像革命,多结构、多系统的非传统单反结构相机层出不穷,也对“单电”这个名词,添加了新的内容、开启了新的诠释。其后又有三星的NX100、富士的X100、宾得的PENTAX Q等产品发布。单电相机的品牌、式样不断丰富,同时也让消费者看得眼晕。

简单来说,现阶段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单电”,一个最根本的属性就是没有反光板,因为小巧便携是单电最根本的优势。在无反光板这个基础上,相机厂商们又对可换镜头、不可换镜头、大感光件、小感光件这4块“积木”玩起了组合游戏:可换镜头+大感光件=我们这本书中所谈的“单电”;可换镜头+小感光件=宾得Q;不可换镜头+大感光件=适马dp系列&富士x100&徕卡x1;不可换镜头+小感光件=卡片机。目前市场上的单电相机阵营不比相机厂家少多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5种:

1.松下、奥林巴斯的M4/3画幅的单电系列

采用的是4/3画幅的较大尺寸传感器。这两家的单电相机镜头是可以直接通用的,并且这两家对单电的生产可以说起步最早,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机身和镜头群。

2.富士的X-PRO1\X-E1

基于旁轴原理设计的APS-C画幅规格的单电系列,可换镜头,但因为起步较晚,所以镜头群并不是很成熟,不过其复古的外形与不错的成像质量还是为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3.索尼的NEX微单系列

最为时尚多样化的无反产品,现阶段最高为APS-C规格的传感器,具备非常不错的画质。多种多样的功能(WI-FI\折叠屏\手持夜景)使其在初、中级用户中广受欢迎。镜头群也非常丰富,可谓风头正劲。

4.尼康1系(J1、V1、J2、J3)

定位比较低的可换镜头相机,传感器比M4/3都要小,但是比一般的DC要大。小巧的体积加上多种颜色的机身使得其外形非常受欢迎,不到3000的售价无疑使得它又具备了不错的性价比,有了它,中低端DC该何去何从?

5.佳能EOS M

与其入门单反EOS 650D同样的CMOS和电容触摸屏,几乎可以说就是一个便携版的650D,单反级别的画质与操控,体积却小得多。虽然对焦系统一度被人诟病,但是绝对不逊色于单反的画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这里需要指出,这本书着重讲述的是可换镜头的较大尺寸感光元件的单电相机,如奥林巴斯、松下的Micro 4/3系统、索尼的NEX系统及三星的NX系统,其他类型相机虽然不做具体介绍,但亦有参考价值。1.2 选择微单相机的理由(微单相机的优势)1.2.1 体积小、携带方便的随身相机“不论单电相机有多少新功能,有多先进,轻巧、便携的外型才是最核心的优势及受专业摄影师欢迎的地方。”

正如计算机的发展一样,科技的进步都是以令各种器械微型化为目的的(房子除外)。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一个又小又轻的相机跟一个又大又沉的相机拍出的效果完全一样,且没有特殊需求,人们一般都会选择体积轻小、携带方便的小机器,好比微型计算机取代大型计算机一样。虽然现阶段的单电相机还未能全面超越单反(尤其是在画质上)相机,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逐渐成熟,单电相机取代单反相机,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作为一个摄影师,笔者不只一次听身边的朋友抱怨单反相机笨重,却又因为要求画质和单反相机的性能而无法舍弃,结果只能辛苦自己了。摄影本就是一件娱乐自己的事,背着沉重的机器很容易让这种娱乐变成负担。单电的出现几乎可以用“应运而生”来形容。彻底把摄影师从沉重的设备中解脱了出来。

小巧的体积使得它不但能放在防盗腰包、手提包等地方随身携带,甚至可以被塞进大一点的口袋里。这就使得扫街、抓拍变得更加容易。单电相机轻巧的体型很容易让人误会它只是一般的卡片相机。这就使得它具备了很好的隐蔽性。

扫街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场景最真实的记录,扫街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过分引人注意,以至于失去了场景的真实感。而单电有别于那些“长枪短炮”的单反相机,有着很好的隐蔽性,很容易被当成是一般的旅行者而不被注意。虽然在画质和功能上比起全画幅单反相机要略逊一筹,但是比起卡片相机来说要好太多了,与中低端单反相机不相上下。画质上的些微不足和功能上的略逊一筹,比起自然、真实的抓拍效果来说来说都是次要的。此外,快速的对焦和高速连拍功能使得单电相机如虎添翼,轻松驾驭纪实抓拍。远胜那些反应速度巨慢无比的卡片相机。

有了单电相机这个利器,只要大家再苦练构图和抓拍技巧,用不了多久就能拍出真实自然、妙趣横生的纪实作品了。1.2.2 使用简单、操控丰富的多功能相机

就现阶段而言,单电相机面向的还是消费级市场的一般用户,主要是抢占了低端卡片相机和入门单反相机的市场份额,其主要定位客户群很明确:摄影初学者、一般家庭。这样的定位使得单电相机具备了使用简单、趣味性强的特质。

对于缺乏系统的后期处理经验,也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到后期修图的一般用户而言,机载的趣味拍摄功能、机身内置多种特色滤镜模式、特效拍摄手法等,让你即使不用后期调整,也可以获得大师般的照片效果。简单几步设置就能得到或鲜艳、或梦幻的漂亮效果。

在艺术滤镜上表现最强悍的当属奥林巴斯PEN系列的艺术滤镜。以E-P3为例,仅艺术滤镜就有浓郁色调、柔焦、立体、戏剧、照片怀旧颗粒和针孔相机滤镜等十几种效果。奥林巴斯的艺术滤镜确实能够为照片添加不少风采,免除后期处理的烦恼,即使是新手也可以拍出很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很多单电相机都具备全景接片功能,可以拍摄超长幅的全景画面,跟所谓“接片”(多张照片通过后期手法拼接成一张长幅照片)很像,不过这个是在相机内自动合成的,不需要通过后期软件。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当属索尼的NEX系列,它甚至能够实现180度的接片,并且能够实现3D全景,可以在3D电视上观看3D的全景效果。

这些梦幻般的效果对于专业摄影人而言,或许利用后期调整或利用前期技法都可以轻松达到,但是机内的解决方法无疑是最快速、最省事的。1.2.3 画质优异、效果独特的高级相机“无论是职业摄影师还是一般的家庭用户,选择相机就意味着对画质有要求,如果只想简单地记录,何必左挑右选买相机?用手机就可以了。”

从原理上来说,成像效果的硬件决定因素其实只有两个:感光元件与镜头,简单说来就是一个机身、一个镜头。

比起卡片机的固定镜头,基于单反镜头演变而来的单电镜头群要成熟得多,也要高级得多,“长枪短炮”、大小光圈一应俱全,而且比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更轻便。此外,单电相机还可以通过转接环来使用几乎所有相机的镜头,这一点令那些接触摄影较早、家中藏有大堆手动镜头的玩主兴奋不已。显然,在镜头方面,单电相机可以说已经不逊色于单反相机了。

在感光元件上,就目前来看,单电相机最高规格的感光元件也只是APS-C画幅,比起全画幅来肯定还存在一定差距。或许单电相机迟早会走上专业的道路,甚至取代职业摄影师手中的高端全画幅单反相机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现阶段而言,单电相机只能匹敌半幅单反相机,比起全幅单反相机,在画质上的劣势很明显。1.2.4 法兰距短、畅享转接的全能相机

不同品牌的相机具有不同的卡口类型(镜头的卡口狭义上就是指连接机身与镜头的环形接口)。单反相机镜头的设计必须考虑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法兰距)要足够放置反光镜结构,不同单反相机机身的法兰距是不同的,通常在42-46mm之间。所以一般来说,各厂家不同卡口的镜头是无法通用的,除了因为卡口结构不一样,最关键的原因是法兰距不同。

卡口的法兰距一般在设计之初就已固定,以便以后设计的各个镜头安装到卡口后都能实现无限远合焦。理论上只可以把法兰距大于等于自身卡口法兰距的镜头转接过来。单电相机因为不存在反光板,所以天生法兰距就非常短,这样一来,单电相机不仅具备了机身轻薄的特性,还几乎可以转接任何相机镜头(卡片机除外)。反过来单反相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使用单电相机镜头的。单电相机的这一特性无疑给广大老镜头玩家带来了福音,大批的手动镜头也因此有机会在数码时代里再次焕发青春。

对于大多数摄影人来说,单纯地使用某一个品牌的镜头实在是太过乏味。更多时候我们想要的是体验不同镜头带来的体验,了解它们的画质特色。然而在拍摄的时候同时携带多个机身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首先,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那么多机身;其次,过多的器材对拍摄而言不是一种优势,反而是一种负担。单电相机小巧的机身加上转接环,以及其便宜的价格,实在是摄影人的不二之选。

转接环的作用就是在不同卡口之间做一个转换,好让A厂的机身装上卡口不同的B厂生产的镜头,很神奇,也很有趣。较短的法兰距使得单电相机几乎在转接环的帮助下可以搭载所有单反相机镜头。不得不承认的就是,摄影的乐趣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使用不同的镜头拍摄不同的题材,不是吗?

注意事项:

第一,每种镜头必须使用专用的转接环才行,价格都在几十到数百元不等(松下和奥林巴斯因为同属于M4/3画幅的阵营,其单电的镜头是可以直接通用的)。

第二,要注意很多单电相机因为画幅小于APS-C,镜头的系数甚至都达到了2.0(18mm焦段的镜头将变成36mm),一般的APS-C画幅单反相机在1.5左右。系数过高的镜头,即便使用转接环,在使用广角的时候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三,使用转接环以后,虽然可以通用单反相机的镜头,但是镜头本身的电路就没有办法再使用了,不能传输各种数据,只能当做手动镜头使用(部分厂家原厂提供的转接环除外,但是一般价格都较高)。第2章 微单相机镜头知识2.1 看懂镜头标识

很多人都觉得镜头上的刻度标识跟符咒一样高深玄妙,其实没那么复杂。镜头本身的标识一般说来都非常全面地概括了镜头的基本使用属性,都是很基础的东西。但是由于一般人很少去关注,再加上各个厂家对相同属性的标识符号也不统一,从而导致了很多普通爱好者乃至职业摄影师都看不懂这些标识的含义。

下面以松下这支20mm F1.7的饼干头为例进行介绍。

一般说来,可以使用镜头的最长焦段去拍摄物品,由近向远,一点一点对焦,当到了某一距离无法对焦的时候,这就是最近对焦距离,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判断最近对焦距离。2.2 镜头技术术语解释

每当看到一堆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讨论“德味儿”、“毒”、“ED镜”、“荧石片”、“VR技术”的时候,我们除了装作不屑一顾以外,潜意识里还是会觉得它们很专业。其实这些术语看似高深,但实质上是没有特殊含义。下面笔者就来分享以下镜头术语完全指南。

非球面镜

为了追求镜片薄度(越薄的镜片对光的阻挡就越小),就需要改变镜片的曲面,而以往采用球面设计,使得像差和变形增大,结果出现明显的影像不清、视界歪曲等不良现象。非球面镜片的表面弧度与普通球面镜片不同,可以修正影像,很好地控制畸变。同时,使镜片更轻、更薄、更平。

ED镜

低色散镜片(不同厂家命名或许有差异,但大致原理和功能都是一样的)。ED镜能有效消除色差(即紫边现象),ED镜可以让各个波长的光线准确还原聚焦成像。但制造难度大,价格高昂,所以一般镜头都很少使用,只在中高端镜头中使用。

OS防抖

一般而言,在手持拍摄的条件下,拍摄到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应该达到焦距的倒数甚至更高。快门过慢的时候,拍摄出来的画面会不够清晰,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防抖技术应运而生,其原理都是对某一方向进行运动补偿,具有很好的防抖效果。至于这些英文缩写,只是不同厂家对它们技术不同的命名而已。尼康:VR;佳能:IS;松下:OIS;腾龙:VC

超声波马达

超声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最早应用于照相机上的Canon EF系列镜头。最早装备了USM的镜头是Canon EF 300/2.8L USM。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赫兹~20千赫兹之间,而超过20千赫兹以上,人耳无法辨识的频率便称为超声波。USM就是基于超声波振动能量转换成转动能量的全新原理来设计的。通常电磁马达运转时我们会觉得有杂音,这是因为马达内部结构产生振动,而振动频率恰好在我们耳朵可以感受的频率范围内。超声波马达的振动频率则设计在人耳所能听到的范围之外,所以当它运转时我们感觉不到有声音,因而觉得非常安静,这是超声波马达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色。此外,超声波马达所消耗的能量少,动能却大,比一般马达要更加省电。

微距

微距镜头(macrolens)简称macro,指的是能够进行较大比例放大拍摄的镜头,这类镜头一般会有“macro”标识,对焦距离较近,能够以较大的放大倍数进行微距拍摄。2.3 镜头技术大揭秘——从此不怕生涩的评测文

评价一个镜头的光学素质,肯定不是用“好”或者“不好”就能简单说清楚的,会涉及方方面面,自然也就少不了用到一些专业术语。这在很多新手看来就显得过于深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简单了解一些常用知识,你也可以变得很专业!常见术语解释

色散

一般光线通过光学玻璃,红、绿、蓝三色光和焦点的距离不一致,会在形成的照片影像边缘多出一些不自然的颜色,这体现在照片中就是照片效果不够锐,很“肉”。目前主要通过在镜头中添加萤石镜片或者ED镜片来抵消玻璃原本的色散偏差,使得最终成像效果比较锐利。

球差

球差是轴上点的单色相差,是由镜片的球形表面造成的。球差造成的结果是,一个点成像后,不再是个亮点,而是一个中间亮边缘逐渐模糊的亮斑,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镜头分辨率

在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称之为解析度,指的是镜头能够拍“清楚”照片的能力,分辨率越高,照片细节越多、越清晰。一般分辨率跟光圈及焦段有关。同一支镜头的广角端分辨率一般优于长焦端,中间段光圈下的分辨率也要高于最大或者最小光圈段(所以很多摄影师都会跟你说收两挡光圈画质会变好)。

反差式对焦

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系统的原理是根据焦点处画面的对比度变化的,寻找对比度最大时的镜头位置,也就是准确对焦的位置。

相位检测对焦

相位检测对焦比反差对焦多出一些硬件,包括一个分离镜头和线性传感器。图像通过分离镜头分离出两个图像,然后通过线性传感器检测出两个图像之间的距离。

简单来说,相位侦测对焦更快,但是对光线要求较高,反差对焦结构简单、硬件少、光线要求低,但偶尔会出现对焦慢的情况,互有优劣。

二线性

二线性是一个摄影名词,特指一种不太理想的焦外成像效果。一般来说,好的虚化应该是对焦点远近过渡均匀且连续的,在焦外成像中没有明显的边缘残留。“焦外二线性”则是指虚化的物体的轮廓不是均匀散焦的,而是被数条线分开,形成一些类似小气泡的东西,这样的效果往往会干扰画面主体,影响构图主体和影像的表现力(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摄影艺术中也有专门利用二线性制造特殊效果的例子,但是毕竟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效果)。

色散

色散现象(也即是俗称的“紫边”)是目前所有数码相机的“通病”。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过程中,由于被摄物体反差较大,在高光与低光部位交界处出现彩色线条的现象,即为数码相机的紫边(不仅仅指紫色,也有其他颜色)。紫边出现的原因与相机镜头的色散、感光元件成像面积过小(成像单元密度大)、相机内部的信号处理算法等有关。一般来说,缩小光圈能够改善紫边现象。

畸变

指的是由于镜头光学结构问题所导致的画面失真现象。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存在一种中间凸起的桶形畸变;而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一般会有中间下凹的枕形畸变。相对于35mm画幅来说,50mm左右焦段的镜头畸变是最轻微的。

暗角

暗角也就是渐晕的通俗说法,指的是画面四角失光的现象,一般说来,在最大光圈与广角端比较容易出现。缩小光圈是减少暗角最有效的手段。2.4 镜头的视角

镜头焦段决定了其所能拍摄的视角范围,体现在照片中就是照片所能包含的范围。

远摄其势

这句话指的是在使用广角拍摄的时候,通过超大范围的成像和丰富的内容拍出气势来。

近摄其神

指的是通过近景拍摄(或者特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得人物刻画得很传神。

景别细分

一般说来,景别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3个(也有人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5种景别)。景别与表现主题息息相关。

全景照片主要用于表现环境人像,能够兼顾环境跟人物,侧重于表现人物所处的环境。一般说来会采用35mm以下的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中景一般指的是人物大腿以上,带有部分环境的照片景别。这个时候的人物与景物在画面中几乎各占一半,侧重于人物活动。

近景一般指的是拍摄人物胸部以上,不带有或者很少带有环境。这个时候的人物所占画面的比例非常大,故非常适合表达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形象。

这里需要指出的就是,很多人都认为“变焦可以靠走”,诚然,退一步可以让画面内容多一点,但是这跟直接用广角镜头拍摄还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背景压缩关系上。2.5 镜头的景深

景深是指镜头所能呈现的清晰的像的范围。景深越小,清晰范围就越小。一般说来,很多人追求的“背景虚化”指的就是浅景深所营造出的效果。

一般说来,决定景深的因素有3个:光圈、焦段和焦点离镜头。

在其他两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F越小)景深越浅,越容易出现背景虚化的效果。但是大光圈镜头一般成本较高,价格高昂。同样,焦段越长,景深越浅,相比大光圈镜头,长焦镜头中有了更多廉价的选择。一般来说,只要焦段大于70(F在5.6以下),就能有不错的背景虚化效果。所以如果想要背景虚化而又暂时囊中羞涩无力购入高昂的大光圈镜头,不妨买一个长焦镜头。

被摄物与镜头的距离也会影响景深效果。一般来说,离得越近,背景虚化越明显,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想刻意追求浅景深效果,不妨走近一步拍摄(但是要注意不要超过最近对焦距离哦)。第3章 9大微单系统大检阅

微单相机首次出现在2008年,当年12月松下发布了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微单相机——Lumix G1,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了铺垫。2005年,索尼发布了一款固定镜头数码相机Cyber-shot DSC-R1,这台相机虽然采用APS-C画幅,但却没有反光镜结构,因此可以像普通数码相机一样实时电子取景。随后,适马DP1在2007年亮相,这是一台体积和普通数码相机差不多,却内置了APS-C画幅的便携型高级数码相机。此时,离可换镜头的微型数码相机只有一步之遥了。

2008年底,松下发布Lumix G1,第一台可换镜头、无反光镜的数码相机正式问世,随后奥林巴斯、索尼、三星、理光、尼康等厂商纷纷加入,截至2012年9月,目前几乎所有生产数码相机的主流厂家都已经推出各自的微单相机了(适马和卡西欧例外),共有9个厂商、9大系统,它们是:

松  下:Micro 4/3系统

奥林巴斯:Micro 4/3系统

索  尼:E系统

三  星:NX系统

理  光:GXR系统

宾  得:Q系统

K系统(使用PK卡口镜头)

富  士:X系统

尼  康:Nikon 1系统

佳  能:EOS-M系统

另外,徕卡的M系列数码旁轴相机其实也是一种微单相机,由于体系特殊,暂不在本书中列举。在这些微单系统里,感光元件的尺寸也是五花八门,大到使用35mm全画幅,小到只有区区1/2.3英寸,但目前(2013年)的主流还是APS-C画幅和4/3画幅。

尽管在本书中我们称它们为“微单相机”,其实这类相机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无反相机”,英文名称是Digital Single Lens Mirrorless(DSLM)。日本的CIPA称其为“Non-Reflex Camera”,欧洲的TIPA称其为“Compact System Camera”(CSC),西方的媒体多简称其为Mirrorless Camera。

无反,指的是没有反光镜,对应的是单反相机(双反相机已经退出市场主流相机行列),这两类相机都属于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大类别。不过由于媒体上大多以“数码微单相机”或“微型单电相机”这样的名称进行宣传,大家基本习惯了这种叫法而已。微单相机发展线路图

2005 Sony R1

首款采用APS-C画幅感光元件、无反光镜、电子取景的数码相机,是高级数码相机感光元件大型化的首次尝试。该系列一度随索尼并购柯尼卡-美能达的α系列单反而停止更新,直到2012年发布了采用1英寸感光元件的Cyber-shot RX100。

2007 Sigma DP1

首款采用APS-C画幅感光元件、无反光镜、电子取景的便携型高级数码相机,镜头是一款等效28mm的定焦镜头。不过2007年在展会上亮相后,却因种种技术问题推迟了一年才上市。后续机型有DP2、DP1s、DP2s、DP1x、DP2x和DP1 Merrill、DP2 Merrill。

2008 Panasonic G1

首款数码微单相机,具有无反光镜、无光学五棱镜、内置电子取景器、可用机背液晶屏直接取景、独立的镜头体系等一系列微单相机的特点,不过由于松下在专业摄影领域的影响力较小,另外该机的外形、体积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微单的优势,反响并不大。

2009 Olympus E-P1

E-P1引爆了微单相机的第一个热潮,经典复古的外形和强大的拍摄能力让不少人迷上了这一全新的相机形式。据说为了能让曾设计出PEN、PEN F、OM等相机的奥林巴斯功勋设计师米谷美久在去世前看到数码化的PEN,奥林巴斯公司特意提前推出了E-P1。就在E-P1发布后不到两个月,米谷美久病逝。

2010 Sony NEX-5C

索尼在电子领域造诣极深,首次推出微单相机就让人眼前一亮,采用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NEX-5C机身却非常轻薄,人机界面也针对普通用户进行了特别定制,加上低廉的价格,很快在国内引发抢购狂潮。

2011 Nikon J1

在尼康发布Nikon 1系统之前,主推微单相机的都是在单反领域拼不过佳能、尼康的厂商,高度电子化的微单相机给了这些厂商俘获普通用户的一条新路。不过尼康终于奈不住寂寞,以电子化程度更高的V1、J1加入竞争,其中J1甚至取消了机械快门,是一款很前卫的相机。

2012 Canon EOS-M

佳能的EOS-M标志着微单相机这种全新的相机形式已经被所有主流数码相机厂商所接受,未来几年,微单相机将随着厂商间的竞争而快速走向成熟,相信只要解决了续航能力、连续自动对焦能力等不足后,会快速取代数码单反相机在普通用户群中的地位。第4章 奥林巴斯与松下的Micro 4/34.1 Micro 4/3系统简介

要说Micro 4/3系统,就不能不提一下4/3系统。别看只是少了一个单词,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4/3系统,是指以相当于135胶片规格(36mm×24mm)对角线长度的一半21.63mm作为拍摄系统格式标准的可换镜头相机系统。Micro 4/3系统是在4/3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反光镜、五棱镜等传统单反相机的结构,缩短法兰距,并缩小卡口外径等一系列手段,获得从机身到镜头整个系统的轻型化。

Micro 4/3系统由松下和奥林巴斯联合推出,目前已有松下、奥林巴斯、适马、富士、腾龙、徕卡、施耐德、卡尔蔡司、肯高图丽、确善能等多家企业加入。松下&Micro 4/3系统

2008年12月,松下率先发布了Micro 4/3系统的首款相机——Lumix G1,开启了Micro 4/3系统,同时也是整个微单相机的新篇章。不过G1只实现了实时取景和可换镜头,并不能拍摄视频,机身内置电子取景器,造型接近传统单反相机。2009年,发布GF1,这是一款彻底轻型化的微单相机,取消了内置电子取景器,可以拍摄高清视频,配合20mm饼干镜头,非常轻便。随后松下又发布了采用Micro 4/3卡口的AVCCAM系列摄像机,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

目前松下的Micro 4/3系统产品有AVCCAM系列可换镜头数码摄像机和Lumix G系列数码相机。其中Lumix G又分成高端旗舰的GH、进阶专业的G、复古经典的GX、轻巧随身的GF和时尚超轻量的GM,产品定位非常清晰。松下AVCCAM AG-AF100可换镜头高清摄像机奥林巴斯&Micro 4/3系统

在松下发布G1后半年,奥林巴斯发布了自己的首款Micro 4/3系统微单相机E-P1。E-P1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因为它彻底抛弃了可换镜头的单反相机给人留下的刻板形象,一袭复古外形深得人心。另外,E-P1也是首台可以拍摄高清视频的数码微单相机。

不过,如果你用过E-P1,肯定对其相对较慢的对焦速度有深刻印象。虽然E-P1的广告词是“卡片之薄,单反之用”,但拍过两张后,用过单反相机的用户都会觉得微单相机的对焦速度和单反相机的差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