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2 18:40:23

点击下载

作者:古典 主编 橙子学院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作者:古典 主编 橙子学院 出品排版:燕子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06-23ISBN:9787550298941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CHAPTER 01走出思维里的迷宫

如果非要定义成功,

就是“用持续有成就感的方式过一生”。

有“成就感”的前提是,

你要对这件事情“有感觉”;“持续”的前提是,

你需要不断地精进自己的能力;“过一生”意味着,

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感不同,

你的成功标准会不一样。有很多种牛×的人生,和赚钱没什么关系古典

王健林因为那个“先要订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到1个亿”火了。大家开启群嘲讽模式,各种调侃“小目标”。但是在讲完以后,谁都有点心酸,就好像两个人在聊天,一个人说我想当艺术家,另外一个人就呛他——你怎么不上天呢?

其实他们俩谁都知道,谁都上不了天。

1个亿的确不太可能是普通人能达到的高度,但是世界上有很多很多成功和1个亿没有关系。下面试着列举几个。1.极客模式/工匠模式:掌握一门手艺,成为最优秀的人

日本有寿司之神;新加坡有油鸡饭王子陈翰铭,在2平方米的小摊做了32年的油鸡饭——做小贩做到米其林厨师,你说成功不成功?

有些手艺现世就能获得好处,有人欣赏,有些则经年隔世。

曾经被朋友邀请去过北京的古观星台,靠近真实的青铜器,看到上面雕刻的龙的鳞片实在太细致,忍不住伸手去摸。朋友喊:“小心!”我以为是不让摸文物,朋友解释说:“鳞片边缘非常锋利,很多人摸完都拉到了手——当然,理论上也不让摸哈,你矜持点。”

那一瞬间,我退后一步,认真端详着,隔着500年发出敬意。你说成功不成功?

各种手艺人、极客、专业人士,都是这个模式。2.从手艺人到斜杠,再到大师

一门手艺背后有道,把这个道再提取出来,带着名声和技术迁移几个领域,就变成了斜杠模式。

前几天听三藏梵音,创始人三藏原来是《同一首歌》的音乐总监,修炼佛法10年以后,开始用音乐的方式传递佛法,是个大斜杠。

更牛的斜杠就成了大师——齐白石原来是个雕花木匠,后来书画、雕花都是大师级的水平;沈从文原来是作家,新中国成立后不让写字,去故宫博物院安心研究文物,写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为文物大家。

斜杠的终极形态就是大师。3.不原创,传承一个牛×的东西

也不一定都要原创,传承一样伟大。带着自己的温度传承下去,传播出去,这也很成功。《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文物修理师传承古代文物;玄奘法师传承佛法;翻译家傅雷、许渊冲传承西方文化。

继由源头的伟大,他们也很成功。4.为什么一定要当第一,老二一样很成功

郭德纲和于谦,郭德纲名声大,光环足,弟子多,一个人拯救了传统剧场相声的赶脚。郭德纲排第一,是为成功。

但于谦压力小啊!活得简单,舒服痛快,没有焦虑。你有机会看他写的《玩儿》,从玩鸟、玩狗到玩马,无一不精通。德云社的事务不操心,生活质量比郭德纲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你说成功不成功?

费玉清和蔡琴是台湾乐坛的两棵常青树——蔡琴走的是第一名模式,费玉清走的就是“老二哲学”。自己是大牌,但是从来不压轴,总是站在同时代的所有牛人旁边,刘文正火了跟刘文正,刘德华火了跟刘德华,周杰伦火了跟周杰伦。30多年,稳稳当当,常年不倒。

这种生存哲学,你说成不成功?5.一定要自己很牛×吗?帮助他人一样很成功

我的好朋友和老师杜爽2008年开始和陆小娅老师一起创办歌路营,一开始聚焦青少年成长问题和生命教育,这几年慢慢聚焦农村学生的心灵陪伴。

他们在学校架起扩音器,给晚上睡不着的孩子播放故事。一个农村小学生6年在学校的夜晚,正好是1000多个夜晚,这个项目叫“一千零一夜”。2014年起,歌路营持续升级,用互联网的方式开始推动项目。2016年,1500多所学校的40多万孩子,每天晚上听着故事入睡。

杜爽不是那种自己活得苦哈哈的公益人,她还做咨询,开发好玩的新产品,同时画画也极漂亮。

你说她成功不成功?6.照顾好身边人也很成功

助人者心量大,但有些人小小的也很美丽。

我的一个好哥们儿比我大3岁,是某公司的合伙人,送老婆孩子去美国读书半年,会抱头痛哭;晚上约他出来吃饭,说“不行,今晚我女儿生日,我要为她录一首歌”……

他的人生半径不大,但是圈子里每一个都是精品。有幸出现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我觉得他很成功。7.成为终极个体——精神自由又有趣,也很成功

王小波、罗素、宗萨钦哲仁波切……我把这些人归成一类,他们的一辈子就是为了追求心理和精神的自由、人生的有趣。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这些人也活得成功。

还有太多太多牛×的人,服务于一个有使命的组织,尝试了所有的可能……我之所以神经病般地列出来这么多成功的方式,无非是想说明一点:除了1个亿,成功有十万八千法门。

你肯定成为不了王健林,也没必要。因为你有自己的成功方式。

如果非要定义成功,就是“用持续有成就感的方式过一生”。

有“成就感”的前提是,你要对这件事情“有感觉”;“持续”的前提是,你需要不断地精进自己的能力;“过一生”意味着,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感不同,你的成功标准会不一样。

到底该怎样选择自己的成功标准呢?1.开眼界:多看些人,人是成功模式的入口

很多人会建议你先观察自己的内心。但是据我观察,大部分人的梦想入口,并不是通过观察内心,而是观察一个榜样。这个人活出了你想要的样子,我们就恍然大悟——看看有多少人希望成为“××界的乔布斯”就知道了。

在成为自己之前,你可以憧憬自己在这个方面像谁一样,那个方面像谁一样。

所以,要多看人,多看自己真心欣赏的人。在梦想层面,人是入口。

千万不要看名人,他们的路径一方面被粉饰过,一方面太久远,根本不可信。

我的经验是7+3,选方向,看比自己大7岁左右且欣赏的人;选技术,看比自己早做3年且成功的人。2.多体验:体验才是成功模式的确认

看了一圈人,你会慢慢地有些发蒙,好像他们都过得很好,在和每个人都聊完以后,你还是无法决定。这个时候,只有体验——自己试试看。

前几年雾霾,有不少人“呼呼”地逃离北上广搬去大理;半年以后,一部分人留在那里,很多人又实在适应不了,又“呼呼”地搬了回来。有人嘲笑他们幼稚,但我心存敬意:这是一群真正敢拿自己生命试错和体验,并且愿意承担结果的人。

这么一折腾,他们对于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加了解了,以后选择时不会容易错。即使折腾一次,但是比起那些一开始想要去,然后持续着这个想法,肉身却在北京煎熬了3年的人来说,真是痛快多了。

探索成功模式这条路上,没有直路,只有不断试错,体验是必要的付出。3.提能力: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资源

成功有很多模式,但是平庸往往只有一种模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下意识,随大流。按某个你其实并无竞争力,也无成就感的主流模式积累能力和资源。你一边走,一边怀疑:“这对吗?”周围的人告诉你:“别想太多啊,都这么做的,先推进!”等你醒悟的时候,你已经耗费完资源,深陷其中,没法玩儿你自己那套了。

所以,平庸模式是“用持续让别人有成就感的方式过一生”。

作为一条狗,参加一场兔子的“胡萝卜”杯比赛,是不是傻呢?99%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过二八原则古典

我在《不确定时代的职业发展策略》这篇文章中讲了很多话题,包括不确定时代的三大趋势、三大策略和五个关键词,这些都是大方向。而这一次我要讲的是——如果是这个方向,我们该做什么事情抓住这个方向?我们如何能更快地成长,更快地进化,才能跟得上这个玩法?

这篇文章分享的五个“个人成长的正确姿势”,可能会有点儿刷你三观,但成长最享受的,不也正是这个过程吗?

成长的信念:你不知道的二八三次方原则

讲这个话题可能会有一堆小伙伴说:“哎呀,这个我太熟悉了,就是‘20%的事情会有80%的收益’,比如20%的朋友会占用你80%的时间,20%的客户会带来80%的收益嘛。”

那我讲深一点。

二八原则最基础的用法就是“在一件事中做20%最重要的”。但是当你手头有3~5件重要的事情时,你该怎么做呢?

我举个例子,任何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一般来说都需要五项能力:专业知识、课程设计能力、呈现能力、人格魅力、持续学习与更新的能力。那么,如果要提升的话,你会怎么玩儿呢?

传统的好学生会这样想——我用20%的时间提高专业能力的80%,然后再用80%的时间把剩下的20%补上。这听上去是不是很踏实、很伟大,把事情做到了极致呢?

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玩法:一个老师完全可以各花20%的时间把每一项提高到80分,这样他同样花了100%的时间,收获的是5个80分,也就是400分。

那么,你觉得到底是投入100%收获100好,还是投入100%收获400好呢?

如果有人说:“老师,我就是特别希望用20%的时间做到80%,然后再用80%的时间去死磕剩下的20%。我就想要一个极致的精进,这是不是可以呢?”

抱歉,答案也是不可以。

因为二八原则真正的顶级用法是:二八三次方原则。

什么是“二八三次方原则”?我用小学数学告诉你。理工科不好的同学请自行跳过,翻到两段之后直接看结论。

想象一下,我用20%的努力就可以拿到80分,那如果我在20%里面,又挑出来最核心的20%的话,那么我只需要付出20%的20%,也就是4%的努力,就能获得80%的80%,也就是64分的回报。也就是说——这时候我只需要付出4%,就能获得64分的收益了。

我还可以再进一步,只做上面4%里的20%,也就是0.8%,就可以获得64分的80%,也就是51.2分。也就是说,我只付出了0.8%,就收益了51.2分。这是我付出100%收获100分的多少倍呢?——64倍!

所以简单来说,你应该不断发现并追求在一个系统里面更加精华的部分,这样你的效能才会比别人高很多倍。

数学没看懂的,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好奇,我怎么能看那么多书、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怎么能写那么多文章,而且,每次讲课还有新东西。其实,我就是用二八原则的三次方做到的。

比如,我想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只要一晚上就够了。那么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我绝不一开始就看书,绝不会买本什么入门书。我会打电话,找一个这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然后问他列好的三四个问题,最后再请他推荐给我一两本经典的入门书,以及一两本目前比较流行的概念书。这样我给两三个人打过电话以后,就会拿到一个行业的入门书和热门书清单。

请注意,刚刚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第一次二八原则:我在找最核心的人拿到80%的信息。那么,这些书我要不要直接看呢?不要,我会先去浏览一本书的豆瓣页面,把排名前三的好评和差评全看完,这样基本上大众关于这个领域的两派思想我就都了解了。

那这个时候还要不要看书呢?还是不要。继续去看第二本书、第三本书……你会发现,有一些观点会被重复提及,那这些观点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最核心的观点。还有一些观点良莠不齐,听上去各有优点、缺点,这些东西你可以记录下来,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把这些想法和对于观点不同的说法,丢给那些专业人士。

一般我那些朋友会问:“哇,你怎么会问这么深的问题?你真是太聪明了!”其实不是我聪明,这只是我的第二个二八原则。

我承认,这样没有精读一本书好,但是书里面的精华对于我来说已经够了。接下来,书和书之间的趋同点,自然就不用去管,你只要再针对其中的不同点问一两个人,基本上能回答这些细微区别的人,就是真正的第三层二八高手。

的确,我这样成不了真正的专家,但是“显得很专业”是绰绰有余了。我基本上花1的时间就掌握了别人64的精华。

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开始立志学习管理,一列就列出几十本的管理学书单,我心里其实想说:这个法子不是不对,而是笨。你可以不努力,但是你不能笨,因为在这个年代,你一定要确保你读得过一台电脑。

作为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要相信,只要这个事情是活的,就一定有比当下更有效的方法;如果一定有比你当前的信念更加有价值的方法,你就一定要努力再往前精进一点。

我本人就有这样一个特别朴素的信念: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比我当前更好的方法,有比我当前更好的活法,我虽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一定有更加精妙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你时常抱有这样一种心态,才会永不停止地成长和进化。

成长的态度:眼界、思辨、开放

底层的信念讲完,聊聊态度层面,这决定了你将如何看待成长这件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同学把自己活成了“北京的哥”(出租车司机)的思维方式。“北京的哥”有个特点就是,他什么都懂,你跟他说“哎,这几天台湾‘大选’怎么回事啊”,他能跟你说几句;你跟他说“哎,鲁能能不能赢球啊”,他也能跟你说几句。但是当所有这些问题问到第三句时,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其实就很像出租车司机,什么都懂一点,特别宽泛,但是什么都不太深入,所有的知识深度仅仅到知道的程度。

但是一个人牛不牛,其实并不是看他知道多少事情,而是取决于他能应用多少知识。

我讲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躺枪,电脑里边存了200多G的英语资料,却从来不看;订阅号存了100多个,却从来不点开。有些所谓的事事通,其实他的知识也就是百度搜两次的量,这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

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第一,眼界确实要开阔。

多涉猎并没有错,这样你才总能找到二八里面重要的地方,不然你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个东西。

第二,眼界开阔,但不要犯不独立思考的错。

眼界开阔的同时,得有思辨的能力,否则你就是一个节点,而不是一个可以思考的人。其实朋友圈99%的谣言只要你能百度一下,基本上就不会往下传了。但是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脑子当垃圾桶,上面一扔,下面就直接从嘴巴里面出来了。

第三,独立思考,但也要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当你思辨的时候,要警惕自己变得不开放。也就是说,你一开始独立判断,就容易总是以某一个维度判断,那么新东西就进不来,而你也没办法进行下一轮的眼界、思辨、开放。

成长的层次:从小白到高手的四个阶段

第三个要分享的是一个极其经典的学习模型,它告诉我们,学习有四个阶段:“知”代表知识、知道,“能”代表技能、能力。

第一个阶段叫作无知无能——你既不知道怎么做,也做不好。

第二个阶段,你学到一定程度变得有知无能——你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你做不好。

第三个阶段,你通过不断的练习,开始有知有能——当你认真做的时候,你就能做好,也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你就能做好。

最后一个阶段,随着你不断地重复做这个事情,你进入无知有能的境界——你不用刻意做,也还是能做好。

比如骑单车,一开始既不知道该怎么骑,也骑不好。这时候你爸跟你说:“眼睛看着前方,两脚互相交错蹬,不要往下看。”你进入第二个阶段,有知无能。你知道该怎么骑了,但是你还是骑不了。接下来你爸说:“我在后面扶着你,你试试看。”于是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你开始有知有能,当你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你就能骑好。而到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今天,你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听歌,一边发呆也不会摔下来——你无知有能了。

所有的能力都是这样逐渐练成的,不管是讲课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还是管理的能力,都有这四个阶段。

从无知无能到有知无能,主要靠学习。

从有知无能到有知有能,主要靠练习。

从有知有能到无知有能,主要靠反复练习。

正是因为这样,橙子学院为每位老师设计课程的时候,都要求他每节课后面设置足量的练习与互动,希望练习和作业有人点评、有人审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大部分人之所以一直都练不好某个能力,就是因为他特别容易地度过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却很难迈过从有知无能到有知有能的过程。

为什么?因为学习是有瞬间快感的,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但是练习却是一个持续、缓慢而又渐进的过程,甚至充满着挫败感的过程。如果这个人受不了挫败感,他就一点都不愿意练习了,更不要谈熟练了。

到今天,可能在好多领域,你都有了眼界、观点、思辨,却根本就没有一点技能,就是因为你太享受学习的瞬间通透感了,根本受不了练习阶段充满挫败感的一板一眼的死磕,更不要说你会重复到自己无知有能了。

成长的方式:721法则

上面讲要学习,也要练习,那么正确的比例是多少呢?

答案就是“721法则”——你大概需要花70%的时间练,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10%的时间自己去学习。

也就是说,如果你花了1小时去学某样东西,那么你可能需要花2小时去跟别人交流、讨论这件事情,还要花7小时独自练习。这样的比例,才是一个从知识到技能的过程。

学习的境界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学会知识,叫上脑;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能做到,叫上心;而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也能做到,叫上身。从上脑到上心再到上身,就是一个721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成长不应该是一件孤零零的事情,而一定是一个群体才能达到的。一分学我可以帮你,但是有两分你必须和朋友聊起来,有七分你必须找人对练,因为很多技能都是需要来回互动的。这也是为什么橙子学院一定要做会员制,带着一群人去练。

成长的系统:导师&伙伴&竞争者

基于以上所有,你需要一个自己的成长系统。一个比较完美的个人成长系统应该包括以下5项。

榜样。你瞻仰他,但你自己可能达不到他的水平。他很难指导你,但他能像灯一样照亮你。

导师。他可能不像榜样那样离你很远,但他能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拉你一把。

见证人。比如在国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父母是一定要到现场的,因为生命的某个环节,你是需要见证人的。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见证人,来见证自己的成长。

伙伴。他能一直陪着你,而且这种陪伴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竞争者。他能够不断地刺激你,让你更有斗志,思路更加清晰。因为人是在恰当的张力之下才能做出最好的东西,仅仅陪伴是不够的。

但是有人会说:“哇,老师,这个五人系统好难找啊,即使在橙子学院我也不一定能搭得上。”所以呢,我帮你做了一个简化版的“三人系统”。这三人系统,我建议你务必要找到。简单来说就是:

导师:能在前面拉你一把的人。导师和榜样可以是一体的。

朋友、伙伴:在关键时刻推你一把的人。

竞争者:不断挑战你,不断刺激你,而且你也可以以TA为标杆,不断努力,取得成就。

你可以从导师那里获得力量和知识,从竞争者那里获得动力,从伙伴那里获得温暖。

一个人如果能搭建这样一个三人系统,就不会孤独了。所以,我祝愿每一个橙子学院的小伙伴,都有机会找到这三个人,或者是这三种人。

所以说——

二八的三次方原则:带我们进入成长的高效能区,这种永远可以更好的信念,让我们不断往前再精进一点。

眼界开阔、独立思考、保持开放:是我们要一直践行的成长态度,放、收、再放的过程缺一不可。

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是练成任何技能必经的四个阶段。尤其要警惕,不要只享受获取知识的快感而拒绝练习时笨拙的开始,这样永远无法成为高手。

721法则:一分学习、两分交流、七分练习,这才是学习与练习的正确比例。

三人成长系统:它告诉我们,成长一定要找到三个人的支持系统:一个是导师,指点你;一个是伙伴,陪伴你;一个是竞争者,不断地挑战你。

成长其实永远没有舒适区。所谓的精进,就是一个持续的、快乐的、保持不适的过程——成长过程是那么不适,但是结果又是那么愉快。

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在这种愉快的不适感中持续进化,看到更系统、更精妙的方案,一次一次地让自己的生命升级。如何用一套简单的思考方法,做好大部分选择Chiuson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

大的方面,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工作、择城、择偶、购房、投资……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极大地影响你的人生轨迹。

小的方面,买哪件衣服、在哪儿吃饭、去哪儿旅行、看哪个电影、跟别人说哪句话、看哪篇文章……

对,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

有的人往往能果断坚定,有的人常常犹豫不决,而且东问问、西问问,遇到意见不一致时常常不知所措;还有的人其实根本没仔细考虑,大的方面常常依靠长辈或前辈的经验做判断,小的方面则基本用拍脑门、凭感觉、看心情来决定,这其实是在逃避选择。

比如,“我今天心情很好,我要买买买!吃吃吃”“我听说最近新上映的一部电影特别好看,我们也去看吧”“我感觉有点累,我不去参加今晚的聚会了”……

你也许想了一下,觉得没有问题啊,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做选择的啊。

对,并不是说你的这些选择策略有任何问题,参考别人的意见也并没错,所以你也只是“大部分人”之中的一个罢了。

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我们基本无法验证,当自己做另一个选择时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大部分人在很多选择上都懒得思考,直接交给直觉吧,省心!(犹豫不决的人,最后往往也是把选择交给了直觉。)

如果这是你做选择的基本模式,从长期来看,你的人生其实是被这一系列别人的想法、凭感觉、看心情给决定了。

甚至,你周围的人,包括给你建议的长辈,可能也都是这么过来的。结果就是:你的人生基本上被随意的选择绑架了,无论好坏(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走向平庸)。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缺乏一套完整的原则体系。

先看看“原则”一词在《原则》这本书里是怎么定义的。

价值观是你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在生活中若想顺从自己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就是原则。原则连接着你的价值观与行动,它就像指引你行动的灯塔,帮你成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当面临两难的抉择之时,遵循原则就能迎刃而解。

我的理解是:原则在手,世界我有。

如果你把运动作为你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原则,下次当你面临“去健身房,还是直接回家”的选择,并且时间充裕时,你就应该果断地选择健身房。

如果你把“持续阅读”作为你的原则,下次你面临“看书还是看剧”的决策时,就应该果断地选择看书。

如果你把“绝不能没有诚信”作为原则,下次当你面临是否要因私事放弃已经约好的商务谈判时,你会果断地选择守约。

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心情或直觉,往往都是比较随机的,而原则是明确的。如果你建立了一套完善有效的原则体系,会极大地帮你减少“选择困难症”,你也会过得更加痛快。

那么,我们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原则体系呢?1.先刻意背诵与模仿

首先要知道,既然说是“体系”,那当然不是说一个原则或者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有一些根本性的原则甚至是高度抽象化的。

但是,既然知道这些是能改变自己一生的原则,那就不妨用最朴素的方法去学习——背诵与模仿。让这些根本性原则强行进入大脑,如同播下一粒种子,等待其自然地生长、贯通,慢慢开悟。

比如在《原则》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的根本原则是:

►Truth——More precisely,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Is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producing good outcomes.

真相——具体来说,就是精准地理解现实——这是达成良好结果最重要的根基。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所说的7个习惯,你也可以当成是原则(最好背诵英文):

►Be proactive——You are in charge.

积极主动——我的人生我负责。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Have a plan.

有目标——有计划。

►Put first things first——Work first, then play.

做事分主次——先工作,后娱乐。

►Think win/win——Everyone can win.

从互赢角度考虑问题——利己利人。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先去理解别人——再求被人理解。

►Synergize——Together is better.

协同——合作会更好。

►Sharpen the saw——Balance feels best.

磨刀不误砍柴工——寻求健康和平衡。2.有意识地收集与完善自己的原则

根本性原则是原则体系的骨架,要让原则体系丰满起来,覆盖到生活决策的方方面面,就需要有意识地去收集总结自己的很多原则。比如我最近收集总结的一些:

►花钱能搞定的事,就别浪费其他资源(认清成本的大小)。

►诚信问题决不妥协(保护个人声誉)。

►保持开放的心态(接收来自外界更多的刺激)。

►不轻易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于他于己都没好处)。

►保持运动的习惯,进行身体管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及时沟通,有想法就表达(别指望让别人去猜你的心思,没这闲工夫)。

►用输出倒逼输入(对目前的我来说是成长的关键节点)。

►对周围的人善意(攒人品)。

►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尊重了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保留适当的随机性(给惊喜留有余地)。

有时候看到好的文章,如果当中有你认可的原则,也可以一并放进去。比如,武志红老师有一篇文章《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当中提到,减肥这事儿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减肥之前没想清楚,让他们减肥的动力是什么。

于是,我就把文章里的观点提炼出来,添加到我的原则清单中:干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明确干这件事的目的,并确认自己对目的本身充满干劲。3.逐渐对自己的原则进行金字塔式分类

自己日常收集原则时,或许还没来得及分类。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后,采用金字塔原理去进行分类,确定哪些是大类,哪些是小类,适用于哪些决策,如果遇到不相容的原则怎么处理,同一级次的原则如何按重要性排序,等等。

比如,采用思维导图或金字塔原则去构建分类,这是我最近对自己收集的原则做的整理。

我理解的是:在原则体系里,大原则基本不变,但小原则应该是随着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不断地更新与变化。所以分类这件事一定要自己去做,因为每个人的体会与感受不一样,采用的原则自然不一样。

总结一下:

►生活处处是选择,而我们常常犹豫不决或逃避选择。

►构建原则体系有助于你做出选择。

►建立原则体系的朴素方法:模仿与背诵——收集与完善——实践与分类。破除你的纠结,只需问这一个问题马华兴

开篇先来一起看个真事儿:

有一个来找我做咨询的朋友,在一个国企做互联网运营。做得很没意思,国企也不太重视互联网。所以问我是否要离开国企,去互联网企业。然后,他果真向几家企业投了简历。

没想到竟然有一家面试通过了,还是行业内不错、有口碑的互联网企业,B轮融资,去做内容运营,主要就是文案,收入跟国企差不多。

但是,他纠结了。自己所在的这家国企最近也想在互联网运营上发力,他的项目得到了重视。到底是留在这家国企,还是去那家民企?

他必须要在一周内做出选择。

这是一个伯仲之间的选择:如果那家民企是BAT、小米、滴滴,他肯定义无反顾地去了;如果国企的上司一直是他佩服的那个(上司在3个月之前换了),他也就踏踏实实地在国企待着了。

但这些“如果”都不存在。

接到他的电话时,是那家民企的offer通知最后一天,他必须做个选择。他希望我给个建议。

因为我的时间也很短,根本没时间去聊两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比如新公司在哪里,部门多大,主管是什么人,怎么跟你说的,画饼了吗,画的什么饼,团队都是什么调性……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明确地知道进入公司的生活是怎样的。

逼到最后,我在电话里说,由于时间关系我就问你一个问题,这句话我会重复三遍,请仔细体会:

假如,假如这两个选项,过了两三年以后,你分别都后悔了,那会是什么样?你觉得哪个后悔更能忍受一点?

假如,假如这两个选项,过了两三年以后,你分别都后悔了,那会是什么样?你觉得哪个后悔更能忍受一点?

假如,假如这两个选项,过了两三年以后,你分别都后悔了,那会是什么样?你觉得哪个后悔更能忍受一点?

然后晚上,他就回复,做出了决定。

这句话是面对纠结的猛药。

人们的纠结无非是:

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家安稳过日子?

继续创业,还是去打工?

留在传统行业,还是转到新兴行业?

选择跟眼前这位穷矮丑但踏实生活的男人结婚,还是再追那个文艺青年?

……

有时,在跟人聊时,我会把这句话说得更细一点,就是为了让对方仔细地描述两三年以后每个选项后悔的样子。

比如:

A:在大城市打拼两年,职业发展缓慢,收入也没上去,房租又涨了,对象也没定,后悔了。当初回家多稳定,每天能吃妈妈做的饭,唉!

B:回家两年,安定到空虚,整个小城市几乎没什么职业发展可言,全靠关系,每天的生活极其单调,嘴里淡出个鸟来,后悔了。当初如果在大城市闯荡,至少见了世面,再折腾不出成就也有种成长感。

然后比较一下,哪个后悔更好受一点。

这样的提问,能让人有感受上的比较,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境直接模拟出来给你看,给你体会。

而这种后悔A跟后悔B的比较,能让人迅速地做出决策。

有人可能会问,那你为啥不拿美好的未来做比较?比较一下同样是两个选项,假如未来都很美好,哪个更激动人心?

第一个原因是人们对未来的决策思路分两种:

一种叫愿景导向,就是未来有个很美好的愿景,为了这个愿景,再苦也要选。用鸡汤的话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另一种叫后悔导向,就是未来不一定好,但我们做个选择的目的是不让未来后悔。

愿景导向的人不会在选项上纠结,他们往往都是“傻大胆”,选了就选了。所以他们很少去问知乎,更很少花钱来找我。(当然,不要以为愿景导向就好,他们也会遇到挑战,那通常是盲目的乐观和战略的失败造成的。)

能纠结、纠结、再纠结的人都是后悔导向。一个人纠结,无非就是怕选了A,结果一切不如意,还要承受好多打击,肠子悔青了;选了B,同样各种不顺心,遗憾一辈子。这不都是怕后悔吗?

第二个原因是美好A跟美好B往往很难做出比较。

一个快速成长的互联网主管,跟一个快速成长的投资公司经理,哪个更有成就?太难比较了。

或者,根本不需要比较。都有成就,都好。我们的大脑很难区分幸福A跟幸福B。难怪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痛苦A跟痛苦B往往可以比较。一个遇到创业失败的互联网主管,跟一个备受挫折的投资经理,哪个更后悔?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来说一说了。

请注意,我的提问是拿后悔A与后悔B来做比较。而大多数人纠结了之后也比较,他们内心有两个小人在对话,但是他们是拿A选项的后悔跟B选项的美好来比较。想想你纠结时的内心对话吧。“万一在国企待的时间长了,就弄个户口,还得好多年才能离开,自己的热情都磨没了,能力也没了,同学们在ABC公司都是总监了。哎呀,要是当初去了ABC,我现在也是总监,月薪50万,那可怎么办?”

这种比较,怎么比也比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因为这种比较不对等。

坏的,只能跟另一个坏的比。

所以,当你面临几个选项,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选择,而来回纠结时,不妨问自己这个问题:

假如,假如这两个选项,过了两三年以后,你分别都后悔了,那会是什么样?你觉得哪个后悔更能忍受一点?

最后,我们做沟通咨询,就是提问跟着提问,越问越给人启发。这个问题的后边,我还会跟着另一个提问,这很重要。

那就是——

假如,你不想让那个特别后悔的后果发生,面对当下这两个选项,你会做点什么?

这是一个让人变得积极主动的问题。

你总能做点什么的。牛人都是如何思考的?5个让你受益终生的思维习惯韩大爷的杂货铺

最近,有位读者朋友发来简信问我:“你说是什么让某些人与我们平凡人不同,让他们更加出色?”

我答道:“是思维方式。”

读者又问:“那又是什么让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不同越发明显,差距越来越大?”

我想了想:“是习惯。”

读者朋友问到了点子上,我却回答得意犹未尽。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几个能让我们受益终生的思维习惯。

思维习惯一:放下固有成见,客观冷静地分析事物

记得读大学时,一位老师曾在授课中对我们说:“如果有哪句话值得送给大家,并能对大家产生长久影响的话,我希望大家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对任何事物抱有成见。”

这里的成见,指的是现成的看法与既有的观念。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觉得稀松平常,并没多大的体会。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实践经历与生活体验中,我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价值与分量。

我们生活在大圈套小圈的多层文化环境中,很容易在脑海中对某些事物或人形成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一看法推而广之,而忽视个体的差异,这在传播学领域被称为“刻板印象”。

这种标签化的思维习惯,有时能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认知与判断,但更多时候,它成了一种思维枷锁,凝结成我们前行路上的阻碍。

比如,我们常常先入为主地认为: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穿得清凉些就是作风不良,长得丑的人都比较靠谱,学历低的人都比较肤浅等。

然而,这些观念很多时候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更多的时候仅仅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当我们抛却成见,客观冷静地进行一番观察与分析后,会发现事实往往会给固有观念一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刻板、成见是个害人不浅的东西,它不仅让你变得偏执而封闭,目光短浅,更会殃及你思维的独立性,影响你与他人良性关系的建立。如果有哪种思维习惯是需要最先确立起来的话,我想,客观冷静地分析事物的意识当仁不让。

思维习惯二:用尽办法,迎难而上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条热门提问:在情商高的人眼中,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有这样一条回答简短而深刻: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沟通的,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决的。

面对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情绪宣泄与逃避,这是人类的本性。然而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得多大成就,基本上就要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各种“人之常情”。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在搬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最终孩子未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我已经拼尽全力了。父亲答:你并没有拼尽全力,因为我在你身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的意识,就是态度上要乐于沟通,手段上要穷尽一切可能。

很多时候,看似山穷水尽,但只要多往前探一步,多问一句,多做一些,一切都会大不同。

所以说,你如果想要使人生获得质的改变,就要从此刻起为自己确立一种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告诉自己不要犹豫、不要拖延,勤于沟通,立刻行动。

嘴勤的穷人能问出金马驹,腿勤的匹夫能跑出3000里。

思维习惯三:富人思维

是什么原因导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是手里掌握资源的多少,还是他们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我承认这都是一些现实因素。然而,真正让穷人与富人拉开距离的,是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

那么,富人与穷人看待问题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穷人,或者说普通人,是手里有多少资源,才敢做多大的事情。

而富人,是脑子里先想到要做一件什么事情,目标定下了之后,才开始考虑要怎样筹措资源。

富人思维是把“目标”和“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倒转了过来,使得他们不会被一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门槛限制住。因为有这种思维,所以没有什么能够拦得住他们做任何事:没人可以请,没钱可以借,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规避,敌人可以和好,对手可以买通。

总而言之一句话: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而我们在做事前,总会瞻前顾后,永远觉得自己的积累还不够,时机还不到,方法还需研究,经验还要再学习,任何因素都能成为阻拦我们去做一件事的理由,我们眼中的世界,到处是羁绊与红线。

所以说,在你还没有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之前,不妨去观察一下他们是如何想事情与做事情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妨先去模仿那样的人。

思维习惯四:用简单的经济学模型,理性决策

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情绪化的东西很容易主导我们的选择。在评判一件事到底该不该做、该怎么做时,也常常是感性占上风。

其实,如果稍微运用一下经济学工具,就可以帮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解决问题,效率也会高很多。

比如运用我们都听说过,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用过的“SWOT分析法”,描绘事情的不同侧面,可以帮你把一个问题看得更清楚。

什么是SWOT分析法?不了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简单来说,SWOT可以拆分为S、W、O、T,分别对应英文单词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意思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纠结一件事儿要不要做,先想清楚做这件事时你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别是什么,各方权衡比较之后,答案或许就很明显了。

当你把SWOT分析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面临决策时,会得到一个更加理性和平衡的结果。这可比抛硬币、掷骰子一类的要靠谱得多。

思维习惯五:交换之前,先考虑对方的真实需求

不得不承认,你我都生存在一个十分功利化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最突出的法则便是“交换”。这里的交换是个中性词汇,并不等同于潜规则,它包含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互通有无。

所以说,从本质上来看,想让别人帮助你做某事,或者你想通过努力获得收益,就必须搞清楚你所拥有的筹码与对方的现实所需。

假如你口渴难耐,忍无可忍,只需要一杯水。而你的好友对你感情至深,他起早贪黑为你蒸了整整一大锅馒头,走了十万八千里路,磨破了九百多双鞋送到你的身边,这对你来说是怎样的体验?

你肯定觉得这是在开玩笑。而生活中的我们,却经常会不自觉地犯这种错误。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够真诚,更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没有考虑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把劲儿用错了方向,最终做了无用功。

你的老板聘用你,他需要的是你为他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利润收益,所以面试时,你大肆鼓吹你的学历、荣誉、人生感悟和职业规划,都不如切中要害地告诉他你能为他的公司带来什么益处,更能受到他的青睐。

你的爱人选择你,证明你已经得到了她的认可,此时她最需要的是你传达给她“我也同样,甚至更爱你”的信息,所以你不断地证明自己多优秀,别人如何比不上你,都不如你每天陪着她、呵护她更能让她安心。

你的导师选你做他的研究生,他最看重的是你的知识架构与他的研究方向是否有交集,而你笑脸逢迎,打招呼送礼,都不如你为他的研究工作做出实际贡献来得实际。

所以,我们在理解别人的需求时,需要进行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已经成了烂大街的鸡汤名句,看似稀松平常,其实包含着处理社会关系的亘古真理。从物物交换的远古时代起,我们就在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周围人协作,即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再想想对方那里缺什么。

有时,困住我们的不是外界的阻力,而是我们自己的惯性思维。试着朝不曾想到的角落挪一两步,说不定就会发现让你豁然开朗的出口。CHAPTER 02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

现在偷的每一个懒,

都可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挖一个坑。

因为每一次努力,

都会实实在在让你变得更好,

不仅影响你的当下,

还有你的未来。

而偷懒,

其实是提前预支了不属于自己的舒适。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还好意思说奋斗李宏

如果你问我:个人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有人追问:为什么这个最重要?

请看:

第一,如果你都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怎么可能去追求它、得到它?就像你坐上了出租车,你都不知道去哪儿,司机可咋开?这时候有人会说了,我什么都想要,别墅、香车、美女、权力……都想要。答案是一般实现不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资源。

比如买房子,如果你有马云的收入,自然不会纠结是买学区的小房子,还是郊区的大房子。可大多数人忙碌一生,能买套房子就不错了,资源有限,所以只能选最想要的。有句话叫“要把钱花到刀刃儿上”,为啥这么说?第一是钱少,第二是花到刀刃儿上满意度高。这“刀刃儿”,就是你最想要的。

知道了最想要什么,就引发出目标,有了目标,就引发出计划、行动、反馈和调整这些实现手段,有了这些手段,就能保证你一步步靠近目标。(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成功就等于目标,其他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换句话说,知道了要去哪儿,司机就能计划咋走了,就能上路了,一路上再根据路况反馈不断地调整路线,最终送你到想去的地方。

第二,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就会为别人想要的打工。别人想赚钱,你就帮着数;别人想升职,你就当梯子;别人想逛街,你就是陪伴儿。你的价值就是帮助别人实现目标,至于你想要什么,连你自己都说不清,别人更没法帮你实现。有句话叫:“上帝可以给你想要的东西,可首先你得说清是什么吧。”

生活中,为什么你总是浪费时间,却不会说“不”?原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接受,什么时候该拒绝。工作中为什么你总是打工心态,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也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再斤斤计较,就会利用工作中的一切有利因素去成长,因为你知道你是在为自己打工。

第三,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随波逐流,流到一个你并不想去的地方。工作中很多人职也升了,薪也加了,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自己的标准时,别人的标准或者社会的标准就会成为你的标准。

你就会随大溜,跟潮流,如同大河中的泥沙,被河水裹挟着顺流而下,大河流到哪里,你就去哪里,走到头才发现,那里并不是你真正想去的地方。这时候,你会感到深深的失落,这种失落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得到,而是得到的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辛辛苦苦地爬上了梯子,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

所以,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不过——

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到底想要什么?常常令人迷惑。拿我来讲,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也经常得不到答案,觉得想要的是这个,然而时间、地点、环境、心境一变,又觉得好像是那个了。

最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突然感觉一下子清楚了,这里分享给大家。

就是问自己——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重要的问题问三遍——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问这个问题好处在于:

第一,它是指向未来的。众所周知,指向过去已经没意义了,比如,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做过的事情有哪些?就是现在不死,做过的也已经做过了,无法改变,只有朝向未来才有意义,因为未来还可以改变,还可以创造。

第二,它是具体的目标,不是虚头巴脑的价值观之类的东西。虽然这些目标里面肯定有你想要的价值,但我们不用费劲巴拉地想清楚了终极价值才去做,因为就算你想清楚了,还不是要具体到一件事情上来实现。何况如前所述,对于价值观我们经常想不清楚,常常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中。

想不清楚终极价值没关系,想清楚后悔还没做的事情,去做就行啦!就像我们不需要想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也一样可以去恋爱结婚,只要在一起开心,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爱情,至于到底什么是爱情,就让专家们去吵吧!

第三,带来时间紧迫感。很多人拖延都是因为缺乏时间紧迫感,觉得自己日子还长着呢!最常见的思维模式是“等我以后有了钱,一定要……”这个思维模式真是害人不浅。首先,你以后未必有钱,没准儿还不如现在;其次,就算你以后有了钱,但体力也在变差,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没钱,而是有钱却没体力花了;最后,你未必有以后啊,虽然这样说有些乌鸦嘴,但却是大实话(现在说实话的都是好人)。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保不齐哪天地震、海啸、车祸、大病来了,想得再好也没用了。当然这种概率很小,但毕竟是有,不定会让谁赶上,要有心理准备。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想说:“事情还是要抓紧办的,万一死了呢?”总之,趁活着要赶紧行动才是。

当然,问这个问题最大的好处还是在于:立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举例:假如现在死去,你后悔“世界这么大,还没去看看”,那么立刻你就会知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你想要的,活着没去看,死时就会后悔。人都怕死,但都知道怕死也没用,最后也就都想明白了,既然都是要死的,那最好能死而无憾。

再比如,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没有“写本书”,我就立刻知道“写本书”是我最想要的,那就趁活着赶紧写一本。为什么一定要写本书才不后悔?仔细想了想,一是感觉自己还有点儿语言小天赋(和我比),此生不发挥出来,觉得怪可惜的,就像一块煤,看到它不能充分燃烧,就替它惋惜;二是觉得如果能留下点儿活过的痕迹,对别人还有点儿小价值,也算没白活一回。

知道了问这个问题的好处,下面就是列一个清单,把后悔还没有做的事情都列上去,越具体越好。

►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尽可能把你能想到的都列上去,因为机会有时候是突然出现的。比如你一直想潜水,过去觉得这件事离自己很远,可没想到机会突然就出现了,如果你不列上去,很可能因一时没想起来,与之失之交臂。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列上去的都能实现吗?”都能实现的是少数,大多数人能实现一部分就不错了。因为时间有限,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那些不做会有大遗憾的事情勾出来先做,力求人生没有大遗憾。至于一些小遗憾,有就有吧,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列出来以后,仔细看看,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也就是你未来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

接下来,就是应用目标树的方法,把总目标逐级分解为子目标,最终分解到最小可执行的子目标上,然后每天坚持去做就行了。

我用“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举例,画了一个目标树:

我为什么不喜欢游泳,还天天坚持,就是为了“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时,能有足够的体力。

说到这里,你就会发现,问这个问题不但让你立刻知道你想要什么,还能让你通过目标树的方法,知道你现在应该干什么。

总结上述内容,一共分五步:

1.问自己——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未知死焉知生,此生未完成。

2.列出后悔事情清单。看得见,摸得着。

3.用目标树对事情进行分解,直到可执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细分。

4.执行并坚持。行动改变人生,坚持就是胜利。

5.一手坚持做不做会有大遗憾的事,一手随时抓取不做会有小遗憾的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能按上述步骤去做,假以时日,你的人生遗憾就会越来越少。

之前参加了“第五届新精英做自己”论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蜂女子车队掌门人李鹤的演讲。她谈到因为一次濒死的大病,让她彻底醒悟,在病床上列了一个梦想清单,好了之后每天都按照清单去生活,实现一项画去一项。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了大病才幡然醒悟,因为那样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李鹤是大难不死),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象自己得了大病即将死去,而迫使自己早一点醒悟,早一点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早一点开始行动去追求、去实现梦想,不再迷茫和拖延,最终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满意。

各位,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像一部电影,在你的眼前一闪而过,请确定它值得一看。你希望自己这部电影从今往后有什么样的情节呢?如果你想清楚了,就赶紧去导演吧!大部分人都有的困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破野和尚

微信或者微博里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留言:“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换,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大家都说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爱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我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很迷茫。我变得越来越差了,该怎么办?”“突然发现大学生活已经过半了,自己也没考什么证,学的专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想抓紧时间学点东西,却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整天浑浑噩噩的。”

……

以上问题,总结下来就是:我也想努力奋斗啊,但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该怎么办?

先来说说,为什么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首先是因为你太听话。

来看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叫他“阿影”吧。阿影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阿影从小就很听话,偶尔过分调皮,免不了吃两个巴掌,但整体上还是个听话的孩子。

后来上了学,有爸妈耳提面命,有老师严格管教,阿影平稳生长,无风无浪。高考填志愿时,爸妈说:“阿影,你选个能挣钱、有前景的专业吧。”其实,以后什么行业能挣钱、有前景,爸妈也说不清楚,阿影自己也不清楚。但阿影还是选择了爸妈建议的专业。

后来毕业了,爸妈说:“阿影,你找个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吧,就算不行,也至少在省内。”

阿影也犹豫,但还是选择了离家稍近的地方工作。工作没两年,爸妈又说:“阿影,你也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于是又张罗着给他相亲。阿影起初抗拒,后来开始慢慢接受,最后臣服。

后来阿影结婚了,生了小孩,生活平静如河,缓缓流淌。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阿影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中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禁不住想问:“我是谁?”

阿影是谁?阿影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或多或少会从他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阿影太听话了,他听话到在每一次选择的关口,都放弃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听话到已经渐渐远离了自我运行的轨道,忘记了用独立思考来调整自己的运行轨道,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

如果一个人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呢?当你回头,发现从小到大的路都是别人替你铺好的,没有哪一段路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会不会觉得遗憾?

然后,你折腾得也少。

尽管我们都想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先知先觉”只属于幸运的少数人。对大部分人而言,能做到“后知后觉”就已经不错了。想做到“后知后觉”,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尝试、纠错和总结。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有时,就是这样一个“后知后觉”的过程。

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叫“核桃”。核桃和我出生在同一个镇子,但他大我好几岁。核桃个头儿很小,但人很机灵。因为喜欢折腾,小时候上学,大家玩,核桃也玩;大家逃学,核桃也逃学。好玩不好玩的事,核桃一件也不想落下。尽管这样,每次考完试,我们也总能在成绩公布榜的前几行看到核桃的名字。

果不其然,核桃成为小镇上为数不多的考上大学的幸运儿。大学毕业后,核桃到广州打拼。在广州,他捣鼓过老虎机,帮人看过场子,在天桥上卖过唱。据说,核桃还进过局子,而他为啥被弄进去,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反正,核桃干的事,没有一件像一个正常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干的事。核桃说自己这么折腾,只是为了好玩。

后来,核桃终于找了份靠谱点的工作,他加入了雅芳干直销。因为脑子灵活,人也勤快,核桃的业绩非常好,挣了不少钱。再后来,核桃去了一家中型家纺公司,担任营销总监。

2012年年底,核桃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决定离开大城市,回老家创业。没想到,最大的阻力却来自核桃的父母。有一次,核桃的母亲用手指着他的鼻子说:“老娘把你送出去上大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