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17:56:35

点击下载

作者:赵西君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试读:

总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日趋完善,中国改革发展经验得到世界认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城乡建设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等呼之欲出,急需要进行经验总结、教训反思和理论升华,以为我国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也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另一方面,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使各方面的矛盾日益激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合理、不和谐的现象异常复杂,严重地影响了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配置资源要素,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坚持包容性增长。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出版《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丛书》,对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深层次规律进行系统探索,并结合中国近30年的实践情况,剖析经验,检讨问题,提炼理论,升华模式。

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招标第一批80个课题中,有1/5以上的题目与本丛书主题直接相关,诸如:“6.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9.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15.我国区域推进战略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协同发展研究”、“16.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7.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18.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政策研究”、“5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步骤及改革研究”等等。这些重大课题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需求,深入研究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丛书在实践上迎合国家需要,在选题上契合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命题,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不言而喻。

高瞻远瞩遥感者,博大精深地理人。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学校和“211”学校,区域经济学是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是国家理科基地,拥有国家级区域地理教学团队和人文地理学博士点,在区域发展、城乡建设方面责任重大,也有一定的积累基础。本丛书以北京师大相关学科教授为主要作者群,以学术创新为己任,强调前瞻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和中国实践的结合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中国正在崛起,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式管理”等,都是国际交往的热门话题。但愿本丛书的出版会引起海内外对“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模式”的兴趣,引发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研究。

本丛书的出版,得益于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徐步政老师、孙惠玉编辑的帮助。在当今人们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大背景下,他们却对学术著作热心扶持,其高尚之情怀令人感动。吴殿廷2013年5月于北京第一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与内涵第一节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一、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走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现实社会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发展不只是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更应是区域内乃至整个国家、全人类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完善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统一。这样的发展才能长期、稳定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才能实现整个国家和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政策可分为三个层次:超国家层次的区域发展政策,国家层次的区域发展政策,亚国家层次的区域发展政策或称为地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欧盟、东盟区域经济政策即为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亚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一国内部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在一国(特别是大国)范围内构建和谐的区域经济关系对于在分工基础上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整合国家的整体实力,避免由于内耗造成的“肥水外流”,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都有着深远意(1)义。二、缩小区域差距是国内外区域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

鉴于各国内部区域差异非常明显的现实,各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致力于解决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区域差异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从而也较早面临了区域问题的考验,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亚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开始重新受到重视。事实表明,由于对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发达国家在治理区域问题上走过了一段相当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而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现代化战略目标,克服区域经济失衡及各种区域问题的显性化,同样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历经多次调整,由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走向区域协调发展,随着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各区域的发展。三、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现象日趋凸显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的重要转折时期,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效果明显,成绩显著。区域开发的格局明显优化,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正由东部地区的单极推动,逐步转向依靠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更多区域支撑的多元化趋势。尽管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格局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区域间“马太效应”仍然突出,“区域增长俱乐部”现象逐(2)渐显现,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总结我国目前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向理念逐步升华,对我国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一、区域协调发展认识的误区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路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协调是实现发展的手段和方式,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协调。

然而,当前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是把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看作不协调。我国几乎所有的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讨论,都建立在对我国地区差距及其评价上,都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就是不协调,因而协调发展就是要减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国外的区域政策研究也大多如此。试图从减小区域差异入手来达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显然是误入歧途,在区域成长阶段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区域差异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合理的。协调并不是均衡,也不是不均衡,要跳出平衡—不平衡怪圈看协调。

二是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误解。有的人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而把协调发展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这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协调发展必然是可持续的,但可持续却不一定是协调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只是其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因此,深入梳理发展与持续发展、强可持续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剖析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内涵的重要前提。二、发展与持续发展(一)发展

发展是状态的改善,包括量的增长、质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区域发展既包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即使是经济的发展,也有很丰富的内涵,诸如生产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的积累,与外界经济联系的改善等。所以,不能一提发展,就追求数量规模的扩大,更不能只强调经济产量的增长。区域不同于部门,不同于企业,区域的发展目标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二)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是发展过程的持续,强调过程,尤其是历史的过程。过程是否持续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即特征指标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大于零。研究区域的发展过程是否是持续的,关键是区域特征指标如何定义。一般认为可用净效益反映。净效益可以定义为总产出减去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但环境成本如何测算,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方法。(三)可持续发展

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很多方面,但主要是资源和环境利益分配上的时间公平。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明显不同,不能把持续发展(过程)等同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术界在这方面是有误区的。比如,有人认为,递增性(总产出在扣除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之后仍是递增的,即净收益递增)、协调性(产值的相对递增速度不低于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的递增速度)和稳定性(净收益递增速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是环境经济系统(当然也是区域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

环境的变化,一开始好像问题不大,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爆发,这是渐变引起突变规律的表现,不能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和判断,更不能将持续发展(过程)混同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保证区域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放弃其短时间内的持续发展,有时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同样,片面地强调短时间内的持续发展并不都很有意义。退耕还林、还草、还木,为的就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退一步进两步,这种“退”也是有意义的。(四)强可持续发展和弱可持续发展的区别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将区域可持续发展典型地划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和弱可持续发展。其中强可持续发展是理想的、最佳的状态,弱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接受的、最低的标准。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给出两者的差别:(1)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效率、公平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将生态可持续发展看作弱可持续发展,而兼顾到三者的发展是强可持续发展。(2)区域的发展是连续的,但并不都是渐进的——波动中的发展更常见。为了长期的可持续,暂时地放弃某些利益,有时是必要的或不得已的,因而区域发展的过程常表现出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这也是弱可持续的一种表现。与此对应,连续不断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强可持续发展。(3)一个区域内部包括若干个地区,如果其中一个地区的不可持续性可以由其他地区的可持续性弥补,从而保证全区域的可持续,则可认为这种可持续是弱可持续。相反,各区域之间的协作共赢且可持续的发展是强可持续发展。(4)如果将区域变化分成环境生态变化和社会经济变化两大方面,则可以将区域状态的变化划分成六种模式,即:

A.环境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状况都在提高;

B.环境生态在改善,社会经济暂时恶化但不至于崩溃,且前者能弥补后者;

C.环境生态暂时恶化但不至于崩溃,社会经济在改善,且后者能弥补前者;

D.环境生态在改善,社会经济在恶化,但前者不能弥补后者;

E.环境生态在恶化,社会经济在改善,但后者不能弥补前者;

F.环境生态在恶化,社会经济也在恶化。

在这六种模式中,我们可以把模式A定义为强可持续发展,是理想的模式;模式B、C定义为弱可持续发展,其中B是个别地区(如退耕还林地区等)因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导致了严重的问题,不得已选择的暂时的途径;C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在走的路;模式D~F为不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努力寻找实现模式A的途径,尽量避免模式B和模式C,绝对避免模式D~F。三、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内涵(一)区域的内部关系

区域具有社会性、系统性特点,区域系统所涉及的对象包括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分子系统,各系统内部在时空维度上是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图1-1)。图1-1 区域系统概念模型(二)协调的定义

正确理解协调是剖析区域协调发展本质的前提。协调作为形容词,是和谐(harmonious);作为动词是协同、融合、协作(coordinate),即统筹,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客体之间的关系,即描述了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关系,强调系统内部的协调。因此,协调与否,就是“关系”处理得怎样,实质是利益的追求和分配,即效率和公平的平衡。(三)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目前,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文献很多,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过程,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协调发展仅是一种状态,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是效率与公平的不同组合(表1-1)。表1-1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不同认识

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63-69.

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与实现途径[J].创新,2007(4):5-9.

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4.

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新见解[J].学术交流,2009(3):101-104.

陈秀山,刘红.区域协调发展要建全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1):26-28.

殷存毅.区域协调发展:一种制度性的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04,2(9):26-53.

杨伟民.区域协调发展的再认识[N].中国经济导报,2009-03-24.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关注点是区际关系及区域利益的对比变化,强调各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横向关系,即各自在水平方向上发展的合理性,同时还受区域系统内外的多方面影响。本书认为,区域协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其次是区域中人与人的协调,涉及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关系;再次是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利益的追求和分配,即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首先是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没有资源与环境的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人是区域的主体,区域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但又不能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忽视和破坏资源和环境,否则,就会影响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其次是区域中人与人的协调,涉及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关系。但无论如何,都是效率与公平的协调。有效率才有协调,才能实现协调,共同贫穷是最大的不协调。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平衡点。

再次是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固有差别,地区之间必然存在先发展和后发展问题,试图一下子让所有地区都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从长期变化过程看,地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效率>公平、效率=公平、效率<公平”的三阶段变化,因此,协调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我们不能盲目地为了追求平(3)衡和公平而忽视了效率,要理解倒“U”字形理论的合理性,但要(4)避免马太效应。

区域协调的过程实质是追求区域一体化乃至世界一体化的过程,是“充分协作、共荣共进”。但某一层面的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利益极大化、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保证高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不是简单地加合关系,而是耦合关系。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1)十六大以后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理解及其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主要指区域经济发展在质与量两方面的相互平衡和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等经济要素的相互协调。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十七大和十八大,强调协调发展不仅仅是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生活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强调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和人群均应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由原来的经济层面拓展到社会和政府管理层面。

①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得到合理有效发挥

不同地区的条件不同,比较优势不同,只有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都充分发挥了,才能实现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消除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促进各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通过“和而不同”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提高国家经济总体的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总体效益最大化。

②各地区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逐步缩小

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如果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说明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应该看到,在任何国家,区域居民收入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能消灭这种差异。问题是这种差异不能太大,必须保持在人们心理所能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是衡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区间发展的协调性。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遏制地区间这两个指标差距扩大的趋势,使之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③各地区人民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不能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缩小地区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随着人口的流动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是可以缩小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因地区的不同、人均生产总值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提供这些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产业布局要与本地区的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宜发展则发展,不宜发展则不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整体上比较脆弱,许多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比较低,既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同时也要做到开发有度、开发有序、开发可持续,切实保(5)护好生态环境。(2)科学发展观赋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提出了三大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由此赋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内涵是:区域发展过程中,实现宏观(空间)经济效率与区域公平的统一;区域关系协(6)调中,实现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的统一。

①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区域公平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实现人的福利增长、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国各地区居民都应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区域公平。这里公平的着眼点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搞平均主义,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这就要求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力争在全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区域发展在此方面差距扩大化。

②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宏观(空间)经济效率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实现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陆地布局和海洋开发等。要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两类关系:经济系统内的协调,以及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的和谐。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协调关键是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要求区域间产业分工合理,区域市场实现一体化发展,从而提高宏观(空间)经济效率。

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过去单纯强调以GDP为核心的区域经济评价难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GDP等传统的、简单的产出评价已经不能真实、完全地反映现实区域经济状况。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坚持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资源输出区与输入区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相对性、动态性、综合性、空间层次性等基本特征。(一)协调具有相对性

协调的本质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而效率是相对的,公平也是相对的。因此,协调只是相对于某一理想状态,相对于某种价值观的诉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理想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也不同,而且效率和公平的对比关系也不同。(二)协调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一般来说,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区域,对效率的追求比较强烈,高级发展阶段的区域,更关注公平。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初级阶段。在区域经济发展早期和水平较低阶段,经济自给自足,几乎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协调重在区域内部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外界主动“输血”等方式(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目标是要达到和实现区域的快速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中级阶段。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区域协调强调相同或不同层次规模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良好协作。在此阶段开始注重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合作与协调,是对区域协调发展内容的拓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时代的经济高度发达,跨国公司大量涌入,追求区域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是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即达到区域内部的和谐及与外部区域的共(7)生,区域内外部之间的各要素均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协调发展,这是全面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层次性

如果把我国的国民经济看做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为它的局部的结果。对于国家的经济来说,整体系统涵盖了部门体系,也涵盖了区域体系(在市场条件下,部门体系实际上是融合于区域体系中运行的);区域是它的一个实体,是一个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性特征表明,如果抛开区域与国家的关系而孤立考虑区域的发展,就会将一个区域孤立起来,用单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叠加来计算整体的增长,以增长掩盖各种关系的对立。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这就是说,不同层次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协调标准和任务要求,低层次区域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高级区域的发展;高级区域的发展也要兼顾低层次区域的发展。(四)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

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的统一,也是区域发展综合性的一种体现。区域的发展不仅对统计意义上的“整体”做贡献,还要真正惠及由各个区域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的发展是目标与手段、个体与整体、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的统一,它不会破坏区域关系而应该对区域关系的协调做出贡献。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手段,是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追求区域整体利益极大化的重要举措。

————————————————————

(1) 邢焕峰.东北经济区整体化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10(1):72-84.

(3) 库兹涅茨(Kuznets)于1955年的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差别“倒U假设”: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或用他自己的话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

(4)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5) 满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 范恒山.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挑战[N].解放日报,2012-06-03.

(7) “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含义: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第二章区域协调发展的衡量与模式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衡量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以区域利益协调为主线,实现经济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两个领域,四大板块、主体功能区、经济圈与经济带三个空间层次的协调,着力构建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资源有效利用且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等五大目(1)标的动态组合。(一)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

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潜在优势等具体特点,明确其区域定位和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深化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并加强区域间经济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和互助,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关系新格局,从而提升宏观(空间)经济效率。(二)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

在当前一个时期,区域差距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从长期看要促进区域向均衡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既要注重区域间当前利益协调,又要注重区域间长远利益协调。具体来说,区域间收入差距要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地区间的共同富裕。(三)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质量和数量都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保障落后地区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全面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增强落后地区长期的自我发展能力。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将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地区差距的最直观表象。加快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也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十二五”期间,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中,应把普遍提高和改善欠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

消除地区贸易保护和壁垒,加强区域间贸易联系,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从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五)资源有效利用且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协调好区域间的利益关系,既保证当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又保证长期内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当前和长远发展利益的统一;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区域间加强环境保护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五大目标是互相联系、互为促进、有机统一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首要评判标准;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保障;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空间最优的重要驱动力;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利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其中,区域收入差距合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体现区域公平,而其他三个目标则着重于宏观经济效率,两者是动态统一的。二、区域协调发展的衡量

由于各地自然禀赋、地理位置、发展背景的差异,如何度量与合理评价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深入探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提出区域协调度的概念,综合收入、公共服务、地区发展保障三方面的协调程度(2)对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衡量;陈栋生(2005)提出区域发展协调性指标体系,从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公共产品享用水平以(3)及区际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等方面来检测;李尊实等(2006)构(4)建区域协调度系数来说明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张佰瑞(2007)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选择指标构建三个层次的区域协调(5)发展指标体系。详见表2-1。表2-1 区域协调发展的度量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构建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可总结为如下六点:(一)“新五化”与“十二五”经济发展的提升转型“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加速提升和转型,具体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全民全社会的知识信息化。因此,“十二五”时期追求科学发展、全民净福利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经济发展。(二)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作为组织现今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已对全球经济的微观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外部需求减弱、资源环境压力等迫使东部地区调整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深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激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快速兴起。(三)现代化交通与信息设施的发展

交通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将导致我国区域发展的“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信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因子与区位因子,电子商务、虚拟经济、物流经济等成为区域发展重要的新兴力量,具备国际信息与交通优势的世界性枢纽与门户城市将进一步强化其竞争地位,而高效、集约、可持续的国土开发将成为特定区域发展的基本模式;另一方面,都市圈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并存。都市圈核心区对其人口和产业的吸引作用会进一步强化,而交通便利加速了都市核心区产业、公司、企业的向外扩散。此外,“十二五”时期伴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网络将加快东部、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传导机制形成,引发的同城效应将有力推进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四)新一轮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十二五”区域协调发展必然深受水利建设及其配套政策、措施的影响。第一,未来10年4万亿元的水利投资力度,将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地区水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第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发达地区人口与产业的空间聚集效应。第三,流域为区域协作以及四大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提供平台。第四,水资源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五,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堤防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建设将迫使周边区域的人口进行生态转移。(五)城镇化进程中“都市圈”战略的推进

21世纪以来,大都市圈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随着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话题逐步纳入地方发展的议程,以大都市圈为尺度的合作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另一新颖视角。(六)资源环境约束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以经济手段(征收碳税)来控制碳排放已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碳税不可避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可能迫使东部沿(6)海产业进行海外转移,阻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洞察区域协调发展的运行规律,从而掌握区域协调发展的真正内涵。一般意义上认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无非是两种机制在发挥作用。一个是市场机制,要通过打破行政界限和分割,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另一个就是政府作用的机制,政府通过战略、规划、政策、协调、法律等手段发挥调控区域发展的作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机制能否正常地发挥作用。诚然,这两种机制必然对区域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这两种机制的作用,因此,仅从这两种机制分析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过于宏观,过于笼统,实际指导意义作用较小。(一)市场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引导要素跨区域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跨区域转移,从而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经济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一种共同发展需求。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流动、企业扩张和产业转移,既可能扩大区域差异,也可能缩小发展差距。因而,从作用效应来看,单一的市场机制不能确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是,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中,一方面应该把市场机制放在基础性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协调失灵”。

现阶段,我国健全区域协调发展市场机制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区域市场全面开放

区域市场分割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推动区域市场全面开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继续深化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改革。首先,从转变观念上削弱地方政府进行区域市场分割的利益冲动。其次,从制度上把区域市场开放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市场开放方面的责任。第三,改革根据行政区划划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制度,消除地方政府分割服务业市场的制度基础。中央政府在推动区域市场开放方面,应以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为目标,加强市场立法,以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加强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坚决取缔不利于公平竞争、分割市场的地方政策。(2)完善区域要素市场体系

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充分流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完善区域要素市场体系,一是要总体规划,逐步推进。先推动形成若干区域性的要素市场,在此基础上,建设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二是要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区域要素市场分割问题。三是处理好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关系。有形市场建设方面,在全国合理布局,形成若干区域性的要素市场中心,发挥其组织作用。无形市场建设方面,重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市场监管制度。(3)促进企业跨区域发展

企业跨区域发展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种效应。促进企业跨区域发展,发挥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效应,需要采取以下对策:第一,企业跨区域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所以,必须深化企业制度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改革,切实维护企业的主体地位。第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为企业内部实现区域分工、企业进行跨区扩张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第三,促进产权市场发育。为企业跨区域并购,加快跨区域发展进程提供便利。第四,减少行政干预,保障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自由;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体制运作成本,减少企业跨区域发展成本。(4)引导产业跨区域转移

产业跨区域转移可以产生多种相关联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引导产业跨区域转移,就有可能把产业跨区域转移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一,制订产业跨区域转移规划和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的配套政策。第二,加快建设东部发达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快速交通干道和信息网络,降低产业转移的空间成本,提高转移企业的积极性。第三,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导骨干企业转移,从而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转移。尤其要重视统一规划和帮助产业集群的整体性转移。同时,鼓励企业利用转移机遇,进行内部组织的调整,把生产性环节转移出去,企业管理、研发和营销环节留在原地或者向大都市区迁移。从而促成转出区域与转入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进而构建区域价值链。第四,协调好沿海发达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沿海省份内部的产业转移。防止沿海省份通过行政干预,限制产业跨省区转移,而仅只在省内转移。(二)空间优化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优化机制是通过“最佳(空间)组织”形成“最佳(空间)结构”并促进区域“最佳(经济)发展”,即运用空间规划、空间开发、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最优配合,提高空间经济配置效率。

发挥空间优化机制的作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发展需要以空间结构为依托。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不仅能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还能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另一方面,区域空间结构又随着区域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和优化,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整体经济效益。

我国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从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优化布局,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三)补偿机制

所谓区域补偿,就是对某些地区因保护耕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获得的外部效益进行奖励,或者因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应在生态补偿试点和资源开发补偿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管理的区域补偿制度。一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着重加大对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这类地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中央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对政策形成的增支减收给予补偿。同时,要适时征收生态补偿税,尽快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积极推动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探索开发权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向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的有(7)偿转让制度,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二是加快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重点是改革资源税费征收制度,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基金,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试点,实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三是加快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重点是加大中央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建立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同时,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引导粮食主销区建立商品(8)粮调销补偿基金,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偿。(1)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着重加大对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这类地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中央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对政策形成的增支减收给予补偿。同时,要适时征收生态补偿税,尽快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积极推动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探索开发权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向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的有偿转让制度,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横向利益补偿机制。(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重点是改革资源税费征收制度,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基金,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试点,实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3)加快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重点是加大中央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建立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同时,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引导粮食主销区建立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偿。(四)合作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是指相关区域按照自愿参与,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物资供应、设备利用、技术支持、资金融通、信息共享、人才交流、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合作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区域合作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激发相关区域的潜在经济活力,获得分散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和经济效益。同时,区域合作为要素流动、有效分工提供了保障,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专业化的深化,保障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1)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区域合作体系

我国的区域类型多样,各区域的发展比较优势和发展需求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区域参与区域合作的动机和能力并不一样。所以,我国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区域合作体系。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按照合作主体划分,包括政府间合作,企业间合作,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二是按照合作空间层次划分,包括跨四大战略区域的省际合作,以城市群或都市圈为主体的城市区域合作,空间相邻的省际边界区域合作。三是按照合作内容划分,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市场开放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共享、技术创新与应用、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教育、文化、科技、公共安全等合作形式。(2)加强区域合作制度建设

要研究制定促进区域合作的相关法规,明确区域合作的法律地位、利益分配和制度安排,使合作机制制度化和长效化。首要任务是及早制定我国的区域合作法,使我国的区域合作真正走上规范、法制的轨道。其次是加快限制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短期行为的法律建设。特别是制定反区域不正当竞争法,依法对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进行制约。构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制定共享标准规范,推动形成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机制。(五)援助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援助机制就是采取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改善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同时,使这些区域与发达区域建立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在全国空间经济系统占据合适的位置,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在总体上形成全国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援助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大量的欠发达区域,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处于经济空间的边缘,难以接受发达区域的经济辐射;贫困和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是困扰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和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单靠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等难以解决这些区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外部的援助,改善其发展条件,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为欠发达区域注入发展的原动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六)共享机制

共享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内在运行机制,强调的是要让各地区居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此,共享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新型机制的根本。从长远发展看,要形成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的协调发展格局,重在建立三个共享机制:一是资源共享机制。对各种公共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教和信息资源等,应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划限制,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共享。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推进全国科教资源、信息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二是机会共享机制。进一步降低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取消就业落户限制,彻底清理各种就业歧视政策,加快实行城乡区域平等的就业制度。三是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优化中央转移支付结构,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加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和后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就学、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实行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使他们在参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图2-1 区域协调发展的六大机制

以上六个机制构成的机制体系框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如图2-1所示。市场机制引导要素跨区域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跨区域转移,从而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市场机制也直接对区域经济微观主体的利益选择产生作用,影响其决策和行为。因此,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市场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和主导性的。空间组织机制运用经济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或空间规划、空间开发模式、空间产业转移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开发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全国经济增长极布局、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优化空间组织秩序,提高空间开发效率。补偿机制则是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引导欠发达地区获得充分的利益共享,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扶持机制则强调区际公平的改善,有助于形成经济效率与区际公平兼顾的良性正反馈。共享机制则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最终给区域主体所带来的利益机制。(三)区域协调发展不同阶段的机制特征(1)初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初级阶段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总的来说较为简单,具有统一性和单一化特征。在初级阶段,中央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调控者,其主要作用是:①推进区域经济市场化。②规范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③运用政策引导和公共投资分配相结合的手段,引导社会投资在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④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适度的直接投入,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⑤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

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是:①加快本区域经济市场化改革,从而协调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关系。②提高本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力,开放本地市场。③正确认识比较利益,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开展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本地企业参与企业间的区域合作。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影响很大。在初级阶段,行政手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中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逐步走向完善。协调主体开始多样化,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外,出现了专门的区域协调机构和各种协作组织,它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目的是一致的。与前两种协调主体自上而下的协调方式不同,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的协作组织是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协调机构,其形式比较多样。这类协作组织是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和发展而采取的横向联合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在区域行政关系上的必然反映。中级阶段更加开放,协调的内容关注区际方面的协调,寻求与外部良性合作。在协调的目标上更加细化、具体。初级阶段的产业趋同现象,与政府短期行为密切相关,只有通过确立具体的区域协调目标,从区域的整体出发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从中级阶段协调目标和内容的设立来看,比初级阶段更为注重协调的质量。

协调手段的选择,除了初级阶段的行政手段以外还运用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区域协调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经政策、投资导向和经济补偿。区域协调的法律手段包括国家基本法律中涉及区域发展的内容,针对区域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区域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协调的程序也由简化开始变为复杂,并逐步走向完善。(3)高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高级阶段发展状态是最佳的,因此高级阶段的区域协调机制应该是目标最明确、内容最充实、主体更多样、手段最完善、程序最规范的。一个具体的区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过渡,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决定了机制构建中内容是有所差异的。区域在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区域内部的和谐及与外部区域的共生,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协调行为主体除上述中级阶段的行为主体以外,还有一些非政府协调组织在区域协调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较为典型的有跨地区的行业协会和各种学术研究组织。协调的内容突出了区内协调和区际协调的协调发展。高级阶段的协调目标还更加明确了区域内外各种行政关系的协调,协调手段的运用也更加多样和综合,协调的程序更为规(9)范,包括区域协调组织的程序和区域协调工作的基本程序。三、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特征(一)区域发展模式的内涵

模式作为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有不同的领域,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如产业模式、科技模式、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等。

区域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模式,通过影响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特定背景政策等要素来分析区域发展的动因和路径,揭示发展规律,并置身于国际视野与国内实践,寻求引导和优化不同区域发展道路的合适模式。

区域发展模式具有动态化特征,是“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自身特有的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体现在思维与行为方式、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时期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决定了其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和推进区域发展的路径。

区域发展模式是构成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有机体及其系统的过往、现在、将来所演绎的经济社会全面持续运行与协调科学发展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包含区域内的机构部门、社会组织团体、法律法规及政策、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资源结构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内容。

国外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区域发展模式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正,实现“包容增长”和共享发展,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10)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采用区域协调发展模式。(2)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的路径设计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从战略规划的制定、调整这几方面着手,促进资源在区域系统内部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带动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图2-2)。因此,战略规划、结构设计与制度安排是区域经济系统实现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图2-2 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设计四、不同层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

区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多重因子耦合而成的空间系统,区域的协调发展既表现在时间上,即当代人的发展以不损害后代人获取同样发展机会为前提;也表现在空间上,即一个区域的发展应以不危害其他区域及全球人口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为原则。这里从区域本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不考虑区域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层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一)国外发达国家有关做法的启示(1)美国不同层次行政区域管理的目标模式

从区域开发管理的角度看,美国的区域管理事实上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联邦政府管理的国家级区域层次,州政府管理的州级区域层次和县(市)政府管理的县(市)级区域层次。不同层次有不同(11)的目标追求,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