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陪孩子一起上小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20:44:08

点击下载

作者:周金萍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陪孩子一起上小学

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陪孩子一起上小学试读: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陪孩子一起上小学/周金萍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1

ISBN 978-7-121-35848-7

Ⅰ.①做… Ⅱ.①周… Ⅲ.①小学生-家庭教育-文集 Ⅳ.①G78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302317号

策划编辑:刘香玉

责任编辑:王 丹

印  刷: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装  订: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20×1000 1/16 印张:10.75 字数:172千字

版  次:2019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0.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 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161转1826。推荐序让泛滥的小河拥有边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芳瑜教授

在陪伴孩子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手足无措的难题。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做正确的事情,即便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家长而言,也需要始终关注、不断思考。

在《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一书中,作者基于对自己孩子的良好教育,以及在生活中不间断地交流沟通,将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凝结成文,汇集成章,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良方”。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依然保有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渴望,但已经不满足于幼儿时期对外部环境那种单纯的感知,他们更希望真正地去理解,并且能够完整地构建起对世界的系统认识。与饱满的求知欲相伴,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不确定性,他们的行为往往难以把控,像是泛滥的小河,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散漫得不知边际。本书通过三部分内容的撰写:营养篇、实操篇和提升篇,来告诉家长们,这些事情其实并不值得真正担忧,只要我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孩子的小学生活中,加入他们,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很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并没有将一些教育理论生硬地灌注到书中,而是将自己与孩子一路以来的鲜活经历生动地展现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情趣、成长的快乐,甚至仿佛能从文字中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这一本有趣且有意义的书,一定会让家长们有所感悟、有所受益。自序Preface在婚姻和家庭里,女人请一定爱自己

我怀孕后,就当起了全职太太。后来因为女儿没人帮忙带,不得已又做了全职妈妈。这些年又因为没有正式的工作被婆家人嫌弃、被老公唠叨、被周围的人看不起……

记得女儿刚满一岁时生了一场病,医生让孩子静养一个月,不许出门。恰巧我也感冒了,高烧了一个星期。那段时间老公让婆婆来帮忙,他们也只看孩子,并没有送我去医院,也没让我吃药,说如果我吃药小孩就不能喝母乳了……我在床上躺了一星期,心里很郁闷。

有天晚上孩子睡了之后,我和婆婆在客厅看电视,老公突然回来了。他吼叫着质问我为什么不去睡觉,还在那里占着电视。我很生气,回嘴道:“我偏要看电视,躺了一星期躺烦了!”老公就开始骂骂咧咧起来,婆婆把我推向卧室说:“你就让让他!他上班挺辛苦的,你又不上班,还不是要靠他养着你们两个!”我委屈地回到卧室,默默地流泪。

结婚前,我已是一个公司的副总,在北京的南二环买了套小一居,自己一个人过得别提多逍遥了。但结婚生了孩子之后,婆婆嫌弃我生的是女孩,不愿意来帮忙带孩子,我不得已才成了全职妈妈,竟然这样被他们看不起。

当了全职妈妈之后,我也没有太多时间打理自己。孩子刚会走路那会儿,我每天穿得随随便便的,也不化妆,一度被小区的保姆阿姨们当成同行。后来我想这可不行,女儿出门我都特意给她打扮,衣服、鞋子、玩具都买好的,而我自己从不注意穿着,难怪别人把我当保姆呢!于是,我给自己添置新衣服、化妆品,每次出门都精心打扮,隔三岔五地去护理头发,尽量把一个精致的漂亮妈妈的形象展现给旁人。渐渐地,家长们都开始喜欢和我聊天,女儿和老公也都很高兴。

看来,在家庭中,女人要舍得投资自己,尽量把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还有一次的经历令我感触更深。女儿上小学前的入学面试,我和女儿都穿得大方得体,女儿又能歌善舞,在副校长及面试老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出色。当时,那位负责面试的副校长就顺口问了一句:“小朋友,你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呀?”女儿低头思索了一下,说:“我妈妈是看孩子的!”校长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扫视了我一下,又笑着问女儿:“哦,妈妈是专门看你的吧?”“当然了!我妈妈专门看我。”女儿快乐地回答。副校长和老师们面面相觑,而我,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女儿居然认为我是看孩子的,就是别人眼中的保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光是外表打扮得漂亮,心里没有点知识,在社会上起不到作用,还是会被人看不起。于是,我一边做全职妈妈,一边不停地阅读中外名著,甚至把丢了七八年的自考科目捡起来,考完了最后两门,完成了毕业论文,顺利地拿到了北师大的毕业证。

在一次市级的家教征文中,我精心撰写的家教文章居然获得了三等奖。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我开始捡起小时候的文学爱好,在做好全职妈妈的同时,写些育儿心得、学习经验,投给各类教育报,一年竟发表了30多篇。

这些年一直看我不顺眼的婆婆居然破天荒地在亲戚面前夸我;老公也觉得颇有面子,对我比前些年客气多了;最高兴的是女儿,她们学校发的报刊上经常会有我的文章,女儿看到后就兴奋地介绍给同学看,还要同学回去一定要介绍给自己的家长看。

现在,老公已经学会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家里的卫生了。女儿的学习也都是自己独立完成,每次她写作业产生懒惰情绪想依赖我时,我都说妈妈有稿子要写,妈妈有工作要干,孩子自己也就把作业完成了,并且主动练琴、主动阅读。他们的这些支持都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写作,有更多的时间自我提高。

在婚姻和家庭里,女人要不断地进步,不断地突破自己,让别人时刻看到一个上进的、努力的妈妈,而不是一个自我放弃的黄脸婆。

几年前刚开始使用微信时,我都不敢用自己的真名,也不敢用自己的头像,我当时只是别人口中的“瑶瑶妈”。后来,我意识到:我要成为我自己,我不附属于孩子,也不附属于老公,我要勇敢地做我自己。于是,我把微信名换成了自己的名字,甚至在后来发表文章时,我也很少用笔名,一直用自己的真名发表,我就是要做我自己!我的微信头像也从开始的女儿专属头像,慢慢地换成我和女儿的合影,后来给女儿申请了她的专有微信后,我的微信头像就变成了我靓丽的单人照。我还会定期更换自己的微信头像,也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

在婚姻和家庭里,女人应该先敢于做自己、爱自己。你只有爱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出色,才能更骄傲地站在孩子和家人面前,也才能让周围的人都认同你,更加爱你、敬你!

营养篇 做好孩子这道算术题孩子是透明而真诚的,他们流露出的当下状态,就是被这个世界对待的总和。而父母在孩子进入小学后,需要不时去算一算这道算术题,让这个总和永远保持正向。孩子真正需要的家庭“教练”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你的教育行为是在帮孩子还是在毁孩子?这是每一位母亲应该深思的问题。

我曾带孩子去过山东曲阜,在那里瞻仰了“三孔”——孔府、孔庙、孔林。走完这一圈,我对圣人孔子的一生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虽然他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但他却能因材施教,设立了“文、行、忠、信”四种科目,又设立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为学、立身、处世的大宗旨,并具体教授“礼、乐、射、御、书、数”以达到“智、仁、勇”三德,这样一位“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的“万世师表”的启蒙老师却是他的母亲。

曾经读“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我就知道孟子的母亲是一位有教育思想的母亲;以前也看过历史,我就知道孝庄皇后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一生辅佐了三代明君……由此可见,母亲的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是何等重要。

我身边有许多全职好妈妈,她们为了全心全意教育孩子、照顾家庭,放弃了原本体面的工作。然而,也有一些妈妈,她们不是太自私就是太自负,她们加诸孩子身上的教育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女儿是一年级下半学期进入学校民乐团琵琶小组的,当时其他小组如扬琴、笛子等乐器比较容易上手,学校一有活动就让他们参加,而琵琶小组却一直没有机会。我们这群妈妈既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仍然每周准时去学校陪孩子学琵琶。这样坚持了一年半,到三年级上学期,在中国戏曲学院的“高参小汇报演出”中,琵琶小组不仅参加了琵琶齐奏,还全部参加了民乐团的大合奏,这是全校唯一一个全员上台的声部。

笛子声部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是家委会成员,在学校有点“小权势”,以前每次都能给孩子争取到上台表演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就疏于苦练笛子,结果这次演奏他没有得到机会。她是“自负妈妈”的代表。她觉得自己能给孩子弄到机会,所以没有要求孩子苦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不劳而获”。

还有一位小朋友,她在扬琴声部,以前学校也曾给过她机会上台演奏,这次扬琴声部是“七选六”,她居然没选上。我向孩子的奶奶打听,老人说:“孩子她妈不愿去学校陪孩子上课了,孩子跟不上,学校来电话提醒过我们。以前都是她妈陪着上扬琴课,不知道她妈这学期怎么了,一次没去过。现在孩子摸都不摸扬琴了。”

后来我和那位小朋友的妈妈聊起这事,她妈妈说:“我每天上班回来累得要死,哪有工夫管她呀!北京的小孩不学那些将来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听到她这么说,我竟无言以对。她是“自私妈妈”的代表。这类妈妈仗着孩子有“京户”、仗着高考有“照顾”,把孩子生下来就扔给老人,自己做“甩手掌柜”。结果孩子从小就知道了:我不需要太努力、不需要学那么多的东西。

我替那些孩子感到悲哀,他们虽然出生在首都,出生或许带有某些优势,但是,他们碰到了或者“自负”或者“自私”的母亲,这种优势又能陪他们走多远呢?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责任重大,希望所有的母亲都明白这一点:孩子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做母亲的得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过分地护犊子、过于自负、太过散养、过分的苛责,都是不正当教育。

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比父亲责任更重大,因为孩子从心底里要更依赖母亲一些。母亲们应经常反思育儿方面的得失,不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看看是否做到了真正的言传身教。孩子需要的家庭“教练”

有一年,我们一家三口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当时觉得挺感人又挺振奋人心的,我们和女儿都流了好几回眼泪。后来再仔细想想,我觉得这部电影除了感人之外,令我们家长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果想要孩子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家里必须有一位教练爸爸或教练妈妈。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家庭“教练”呢?

首先,家庭“教练”得有大爱的理想,要么为人类,要么为国家。父母如果只想着靠训练出好孩子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家庭“教练”就毫无可取之处。比如,要让孩子成为作家,父母得引导他成为具有独特思想的人,以人间大爱、世界和平、保护地球,或者以呼唤人们心灵之美、之善等有益于人类发展为写作方向,呼吁大家共同为人类的长久安宁、幸福而写作。当孩子觉得自己的理想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付出。

其次,家庭“教练”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什么时候都不放弃理想,不放弃努力,主要是不放弃孩子。对孩子不存偏见,对世俗的社会观念敢于去打破。电影里的印度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那位爸爸却敢于挑战世俗、敢于挑战不可能。他平时严格要求孩子,想通过自己的残酷训练为女儿们争取到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这明显强过那些视女孩如无物,刚会走路就让她们干家务,到十四五岁时为了省家中的口粮随随便便把女儿嫁掉的父亲。

家庭“教练”在孩子没有成功之时,要一如既往地鼓励、安慰孩子,使之成为信心十足的阳光选手。

另外,家庭“教练”要有稳、准、狠的心力。“稳”是指家庭“教练”要耐心地帮孩子打好基础,不急于求成,允许孩子失败,也不想着一举成名,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准”是指家庭“教练”对自己孩子的优势、劣势要了然于胸,这样训练时才会有的放矢。“狠”是指家庭教练要狠得下心让孩子吃苦。

最后,家庭“教练”要有眼光、不盲目。电影里的爸爸是在女儿们都十一二岁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她们的优势,才开始训练的。这一点不像我们中国的有些家长,他们几乎从幼儿园起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满脸睡意地被父母从车上拽下来,塞进一个不知所谓的培训班,我心痛了很久。

现在的孩子都很忙,不是报了文化课培训班,就是报了才艺班。他们忙得没时间玩、没时间交际、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去创新。

中国的家庭,如果每家都有一位好的家庭“教练”,那么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但是,现在的家长要么想当孩子的老师,要么想当孩子的陪练,要么想当孩子的保姆……没有多少是想当家庭“教练”的。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性格好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客居是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分析了《红楼梦》中的几位客居女孩的成长过程以及她们性格的形成原因。

于是,我发现:孩子住在哪里并不重要,比起客居身份,父母在不在身边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是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家的,而薛宝钗是有母有兄借住在贾家的,只有邢岫烟是随父母一起客居在贾府的。这三个女孩都很有才气、很优秀,但论性格,恐怕还是邢岫烟最好。邢岫烟对贾宝玉不卑不亢,还指点贾宝玉怎样回复妙玉的帖子;她性格温和,能与最难相处的妙玉成为知己;面对宝钗的刻意拉拢,她泰然处之;最可贵的是,连嚣张跋扈的王熙凤都对她另眼相看。

一个孩子无论多么优秀,影响他幸福指数的还是性格的好坏。一个家庭,无论是寒门还是望族,看他们是否幸福的一个标准是:一家人是否在一起生活。一直有父母陪伴、教育的孩子,比父母整天忙于工作给他留下金山银山的孩子都幸福得多。

我老家的两门亲戚,一家夫妻俩都在北京打工,把小小年纪的孩子寄养在亲戚家,只有到了寒暑假,孩子才会被父母接到北京同住一段时间。小女孩一直很乖,学习也不错,到了青春叛逆期,她妈妈也回去陪过她半年。后来,这个姑娘考上了大学就开始不听父母的话,偷偷在大学谈恋爱,自作主张把自己早早嫁得远远的。一连几个春节都见不到女儿,这对夫妻整天愁眉苦脸的,年过五十的他们为了给女儿资助,依旧出去打工。“我们后悔当初没把女儿带在身边,哪怕是让妈妈回农村去带她也行啊!我们错过了孩子的黄金依赖期,只能用下半辈子去弥补了!”夫妻俩常常跟我诉苦。

另一对夫妻也非常恩爱,在农村做点小生意。中途,父亲也想去县城做点生意,但他担心儿子离开父亲后会不好管教,就一直守着孩子、守着家,直到儿子大学毕业。几年前,父亲查出长了肿瘤,于是四处求医,儿子也不时陪伴、鼓励爸爸,后来他们在北京找到了治疗办法,父亲终于战胜了病魔。谁知后来孩子也查出长了肿瘤,他女朋友也因此吵着要分手。但他们一家人齐心、坚强、乐观,最终孩子也治好了肿瘤,他们家又一次战胜了病魔。如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我们当年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没有抛下儿子去县城做生意,没有在儿子读书期间离开他!”父亲自豪地逢人就说。

从这两家的情况看,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孩子在成长依赖期是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教育的。

孩子住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一直都有父母的心、父母的爱、父母的身影相随。

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愿我们都能守护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愿留守儿童少一些,再少一些!不做“追分族”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网络上、报纸上关于高考状元的各种信息都会扑面而来,令家长羡慕嫉妒恨,令学生恐惧、担忧和烦恼。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也想孩子将来做个状元,好“光宗耀祖”。于是,孩子们的处境更加艰难,尤其是高中生。

但是,高考状元能有几人呢?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下来,冠军只有一人,大多数人只能算是陪跑。但不能因为只是陪跑,我们就否认参与的价值,也许,陪跑者在其他方面更为出色呢!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一时的成绩不放。

我以前也做过“追分族”。从女儿上一年级,我就向孩子要“考分”:数学、语文不能低于95分,英语不能低于100分。每次孩子考完试,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去看分数,永远都不满足于当时的成绩。孩子考了93分,我会要95分;考了97分,我想要100分。我从来没有满足过,也从未想过这些分数是否已是她尽全力取得的……

渐渐地,我和孩子都患上了“考试综合征”:既期待每一次考试,又害怕每一次考试,甚至憎恨每一次考试;既想要高分,又不想去研究怎样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经过一年多的挣扎,我终于切身体会到了盲目追求高分的各种弊端。后来我研究发现,语文的排序题跟思维习惯、写作习惯有关,阅读理解跟阅读经历、阅读深度有关,其他题型跟阅读广度有关。我不再要求女儿考满分,也不让她考前过多复习和做练习题,只要求她每天尽量多阅读。

我不希望孩子只是个高分孩子,而是需要她从小保持学习的热情、生活的激情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后来,女儿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多余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音乐、美术、手工和做运动,偶尔做家务。再后来,女儿拿到了英皇乐理五级证书,钢琴弹到了英皇八级,琵琶弹到了九级,书法和画画比赛偶尔也会拿奖回来,作文亦发表了八九篇,芭蕾舞跳了四年有时都能当领队了。

人生的“高考”不止一次:小升初、中升高、高升大、大升研、研升博、找工作、结婚生子……哪一次的上升不是“高考”?哪一次不需要孩子、家长全力以赴?但是,这些升迁你不能保证孩子每次都是“状元”啊!何必要去向往、膜拜高考状元,让孩子长成独特的自己就好了。

高考,既非起点,亦非终点。你不会因为一次考得好,从此就一路无忧;也不会因为一次考得差,此生就暗无天日。不做“追分族”家长,以平和之心待之方为上策。适时放手和等待

我原本是一个把孩子照顾得事无巨细的妈妈,后来,在大学任教的哥哥提醒我要学会放手与等待,要肯定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的努力,充分信任孩子的自我成长。

记得女儿刚上一年级时,老师说她像个“刺猬”,别人碰她一下,她会“睚眦必报”,一点不能“吃亏”。那时我是家委会成员,经常去学校协助老师做点小事,女儿可能觉得有点“优势”,就行事霸道起来,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太和谐,一点都不懂谦让。我去学校帮忙越多,越显出我是个“好妈妈”,而女儿却成了众人排挤的对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