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20:53:51

点击下载

作者:龙昱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市地理分析

城市地理分析试读:

前言

本书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课程——城市地理多年讲稿重点的精缩,是学校研究生系列精品教材之一,得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教改基金资助。本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面向社会现实服务和学科发展相关研究的数字化、指标化、综合化和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

全书共十章,由三大部分组成:相关基础理论、常用分析方法和有关专题分析。相关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城市的发展、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城市系统分析。常用分析方法有建立数学模型,用统计分析法处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现代遥感技术也应用于城市地理分析。运用专题分析说明城市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城市演变的因素。本书介绍了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的城市地理、历史地理、经济地理等研究方向的课程教材和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学科工作者研究的阅读书籍。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系老师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编辑给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

本书参考的大量书籍和文献已经在书后面列出,在此,对有关的作者和本书的资助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的相关图件、表格、基础数据处理和校对等工作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2010级研究生林淑珍、张小朋、李霏霏、孟颖的帮助,在此对他们的工作和帮助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笔者力求做到内容、观念、方法和应用有所创新,但是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所限等原因,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龙昱2012年6月于武汉

第一章 绪论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和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标志。城市的产生、发展规模和模式、空间结构和分布等都与地理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城市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空间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和全球城市化四大挑战,城市空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定量地理研究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标志。城市地理分析是根据历史文献、统计资料、空间技术、现场调查等获取的数据或信息,通过系统分类、指标体系或赋值加权等途径,从定量分析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揭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形态和结构、空间分布和组合,以及与自然地理背景的关系、限制条件和发展趋势等规律,为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工厂农业”和“无土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城市的社会性内涵将越来越丰富,2012年5月我国河南省濮阳出现首个村级市。地球村的概念和实质作用,以及自然环境背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都将空前地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发展速度、性质、规模、空间组织等产生影响。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机能。

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几乎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腹地或集散区)。由于城市规模不同,影响范围有大有小,各城市影响区之间也可能有叠加或交错,但每个城市都在其影响区域内起着焦点和核心作用。

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一方面,人们都把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时代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渊薮和焦点;另一方面,城市也集中了整个社会生活、整个时代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因此,城市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大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广,不仅包括生产、消费、流通等空间现象,而且包括造成空间现象的非空间过程。为了揭示城市系统的空间现象,必须深入研究形成这种空间现象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非空间因素。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就我国来说,当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四化建设”向我国城市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职能作用。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城市地理学必须在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西方城市地理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是无数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了外国社会实践检验,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只是间接的,但只要注意到国情,取其精华,洋为中用,仍然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法。

无疑,任何理论的产生总不能超越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学说表面看来那么抽象晦涩,远离现实,但是,只要从它们的主导思想倾向和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有着理论的客观性。但是,所谓理论的客观性只是相对的,总是有时代的局限性,受发明者和倡导者的立场观点所制约,其中掺杂着不少主观成分。作为社会科学的城市地理学也毫不例外,其本身的发展无不打上时代、文化背景及社会性质的烙印。因此,我们在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不顾国情,生搬硬套。

西方理论本身在西方的国度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处在发展之中。同时,西方理论,尤其是通过归纳法而得到的理论,其归纳范围仅仅局限于过去一段时间的西方社会经验,即使是今日的西方社会也不一定适用,更何况是不同时期的非西方社会。例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在西方18~19世纪的时空条件下,城市化确实促进了工业化。可是今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工业化。

我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可以发展高水平的城市地理学的土壤。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缺少理论的概括、科学的推论、模式的建立。一种理论、一个研究模式的创立、发展和运用是无数学者、实践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应该不断总结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并对西方理论加以验证,在吸收西方有益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理学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研究与评价早期人类聚落选址的地理位置、城邑作用与行政功能变化特点,以及迁移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地理学在区域层面对城市空间组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或逆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所处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效果与问题,城市化水平预测,以及各国和各地区城市化对比研究,郊区化、乡村城市化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对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影响等。(2)区域城市体系研究:我国的城镇体系研究一般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国或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体系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等。近年来,多为对城市带和城市群、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的研究,区域城市发展的研究,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中心城市及不同层次城镇体系的特征和发展研究,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体系研究和新技术方法的应用等。(3)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城市。城市分类研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法从定性到用统计方法处理,以后发展到把一定地域内各城市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变量加以综合,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找出城市之间的异同。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目前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以及超高层建筑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等。

城市内部一般分化为居住、工业、交通、商储物流等功能区域,要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它们的兴衰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大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边缘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城中村”、产业结构的转型、人口的城市化、土地利用优化与管理等。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与定级分析、土地利用演化及动力机制、土地利用管理等。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还包括以商业网点为核心的市场空间,由邻里、社区和社会区构成的社会空间,以及从人的行为考虑的感应空间等方面。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市场空间、商业空间的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内容涉及商业网点的布局、CBD、消费行为等。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在引进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居住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城市环境质量地域分异、流动人口、社会极化、城市贫困、犯罪和社会公平等。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进入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口、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城市管治、体制及政策研究,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住宅、内城贫困等问题,使自然与人和谐,使城市成为人类的“安全、富裕、健康、平等”,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家园。

5.城市问题

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将成为人类主要的聚落形式。它不仅决定每个国家的前途,而且决定整个地球村的命运。持续、快速增长的城市,在发挥着区域经济集聚中心作用的同时,城市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1)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一般认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2)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之一。随着城市化迅速推进,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日益增加,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渐突出,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可以说交通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交通阻塞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公共交通问题、步行者问题(包括骑自行车者)、停车问题、交通污染问题。(3)城市灾害问题:城市灾害有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大类。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自然灾害可以防范,人为灾害也可以避免,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按照建设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地震、洪水、气象灾害、火灾、地质灾害五大灾种是导致城市灾祸的主要灾害源。

6.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智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两者应用的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对实例研究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便利,尤其应用于城市形态及其演变、城市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将不断丰富,将会出现许多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这些研究成果与实践的结合必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既为城市地理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网络化的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形成,大都市带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城市智能发生新的分化和整合以及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重组等几个方面。为在经济转型时期抓住机遇以促进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城市地理学研究工作者应加强学科的理论革新、充实和调整学科的研究内容、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地理学的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各国传统的国家、区域和地方城市体系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应该将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由于在新的国际分工中,中国的传统优势(劳动力和资源)将逐渐丧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技术上要依附于发达国家。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区域发展和城市化研究应尽量克服依附传统的理论,从外部原因来解释不足,而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应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依附地位。这都要求城市地理工作者站在全球的高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具体包括:①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②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③评价性研究,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的不平衡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

很明显,城市地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边缘学科(尽管它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而城市是人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地。虽然,城市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自然环境,因而有些地理学者从事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然而,城市的主体毕竟是人及其活动,其作用机制虽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受社会经济规律所支配。因此,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地理学有较大的差异。在我国,地理学无疑属自然科学,而城市地理学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一些发达国家,其技术进步,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自然规律的作用力逐步减小,因此,在学科分类上,把城市地理学完完全全地划归为社会科学。

表1-1表示了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中的地位。可见,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城市地理学的特殊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使其具有独特的一面。但当地理学者更进一步考察城市的格局和过程,把城市看作是各种社会力量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时,城市地理学将与其他学科进一步接触,并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发展(图1-1)。图1-1 社会科学中的城市地理学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城市地理学除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还可以应用于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其他领域,同时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城市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科学,它在规划和设计城市时,除需要运用城市地理学知识外,还需要运用建筑学、自然地理学、力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2.与城市形态学的关系

城市形态学是对城市的实体组合结构以及对这种组合结构随时间演变方式进行研究。城市形态学的研究中心为城市景观(Townscape)。城市景观有3个组成部分: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及其设计和土地利用。城市地理学与城市形态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上的交叉。城市形态学中的街道布局和土地利用也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城市形态学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这3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以及因这种联系和影响造成的城市形态演化。而城市地理学则通过分析城市内部形态-功能联系的变化,研究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

3.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物理生物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城市生态学源于帕克(R.E.Park)、伯吉斯(E.W.Burgess)等人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人类生态学。他们多以社会现象来类比生态世界,认为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居民活动中,存在着与生态学中相似的模式与联系。到50年代以后,城市生态学随着城市问题日趋增多和严重而大规模发展起来。早期的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地理学家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建立地域结构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地域结构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都迅速拓展,并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研究所吸取,并融汇在有关城镇体系、城乡关系、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城市中心作用和中心城市作用等研究之中。

4.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才逐渐成为综合研究城市特有的经济关系,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问题(如城市的财政税收、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等)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成果有可能直接解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经济学与实际结合更紧密。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时,往往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由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所以城市地理学十分注意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以研究社会问题为己任,而城市以人口密集为首位特征。因此,许多社会问题都较为集中地发生在城市里,这些问题也称为城市问题。所以,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在城市里,不论什么事,只要构成“问题”,必然与城市居民发生联系,是个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城市问题也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在研究方法上,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互相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合。然而,两门学科的区别仍十分明显:城市地理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性,强调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空间性,为政府决策作参考;而城市社会学则注重社会实践,探讨促进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社会进步的具体政策。

第三节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综述

一、西方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思想萌芽,早在东西方古代社会就已出现,作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则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在城市规划实践的推动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划分为4个阶段。

1.19 世纪90年代以前的城市空间形体化发展阶段

古代和中世纪的很多城市都是由统治者或商人集团有意识地布置和制定的,大部分结构呈现为几何图形。如英国由骑士坦普拉尔(Knight’s Templar)创作的巴尔道克(Baldock),13世纪末期由爱德华一世建造的设防城市:苏塞克斯海岸(Sussexcoast)的温切尔西(Winehelsea)和北威尔士的小城市如弗林特(Flint)、康威(Conway)以及卡那封(Caernarvon),其形式是刻意模仿法国皇帝为征服普罗旺斯计划的一部分而建造的巴斯蒂德城(Bastidetowns)。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产生了像改建罗马那样的大型建筑设计的杰作。

19世纪初,城市结构的巨大变革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医疗设施和公共卫生管理完全是空白的情况下,贸易带来的巨大流动意味着流行病能够比以往更快的速度传遍全世界,加上水的污染,这些是造成1832年、1848年和1866年可怕的流行性霍乱席卷英国的基本原因。这些问题首先引起了社会改良主义者的关注。

2.19 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功能化发展阶段

19世纪末期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起源时期,其背景是复杂与多元的,坎贝尔(Campbell)将其归结为田园城市、城市美化运动、公共卫生改革3个基本事件。理论核心是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艺术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在近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推动下,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城市空间的功能化规划思想和体系逐渐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二是传统的城市空间形体结构规划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更为强调功能合理的基本原则;三是城市结构解释性理论的异军突起,从城市社会学和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范畴;四是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研究视野扩大,在注重研究单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穿越时空把目光投射到城市以外的区域,开始探索群体空间形态的整合与优化。

从城市规划的历史演进来看,1906年在曼海姆召开的德国建筑师与工程协会大会上通过的《城市设计原则》充分反映这个时代对待城市规划有两个对立的思想:技术地还是艺术地看待城市规划,奠定了功能主义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是奥图罗·索瑞阿·玛塔(Arturo Soriay Mata)的线形城市(1852年)、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1898年)和戛涅(T.Garnier)的工业城市3个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线形城市这个思想应该认为是自然的安排,这种思想是玛塔于1882年在马德里提出的,后在马德里郊区实验,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并用于多个城市建设理论中。如埃德加·山布莱斯(Edgar Chambless)的《沿路城镇》,弗兰克·莱特(Frank Lloyd Wrijht)的广亩城市及克莱瑞斯·斯丹(Clarence Stein)提出的主张也是基于线形形态的。米柳京(N.A.Mliutin)的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下同)建设计划和夏诺夫哥罗德都是彻底的线形城市思想。作为这种形式的变种,战后的哥本哈根(1948年)、华盛顿(1961年)、巴黎(1965年)和斯德哥尔摩(1966年)的规划中都出现过,波兰的一些城市(如华沙)也采用这种模式。

田园城市的精髓在于:在现代城市规划意义上,没有一个空间问题不是来源于社会经济问题,而没有一个城市空间问题的最终解决仅仅是通过空间技术手段解决的。现代城市规划以其特有的社会精神和责任与传统城市美学设计划分出分水岭。现在田园城市逐步演变成卫星城的观点已经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很多国家规划城市的基本政策。

戛涅的工业城市模式主张在既有的城市内部,强调通过工业、居住之间严格的功能分区和便捷的交通组织,以满足城市大工业发展的需要,奠定了现代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功能分区理论基础。用于实践的是1945年帕莱(Perret)的重建勒哈佛的工业城市方案。

柯布西埃建议消除城镇内部出现的密度梯度,采用整个城市实际上的平均密度来代替。他将工业化的思想大胆带入城市规划,还论证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的城市交通系统。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柯布西埃就要求城市建立多层、高速的立体交叉交通系统。

3.20 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人文化、连续化模式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发达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逐渐转化,人们对战后过渡性的以物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对城市结构中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耦合和人类体验的发掘,从而进入强调城市形态适应人类情感的人文化、连续化模式发展阶段。

在传统的形体化和功能化规划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一批学者从批评现代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过分纯粹和严格分离,以及“把城市视为在光照下建筑体量的巧妙组合和壮丽表演(《雅典宪章》)这两个基本前提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空间形态中内在的人类情感、文化变迁和生态耦合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强调多样化、有意味和可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范式。”

城市形态研究方法则表现为数量化和模式化:埃伦(P.Allen)等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模型;美国学者登德里诺斯和马拉利(Dendrino,Sand Mullally)根据“协同论”的观点建立了描述结构动态变化的随机模型;齐门(C.Zeeman)运用了托姆(R.Tham)描述自然力间断现象的灾变理论,描述城市形态发展中的不连续现象,提出形态发生学的数学模型;福罗斯特(J.Forrester)的城市系统动力学被应用于城市形态的研究,提出城市演变的生命周期理论。

这一时期反映在规划实践上形成了两个基本趋向:一是城市空间战略结构模式丰富和多样化,包括20世纪60年代伦敦的反磁力结构方案,华盛顿放射长廊结构方案,20世纪70年代莫斯科多中心结构和东京复合多极方案等;二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多元化的探索,英国1977年颁布关于内城建设政策,关注城市再生,强调城市人口与就业的平衡,对城市副中心的建立、居住工作综合区、科技工业园地和中心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边缘区的开发、城市环境改进等提出要求,丰富了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4.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空间群体、生态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发展阶段

对现代城镇群体空间研究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Jean Ggottmann)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理念——大都市带(Megalopolis)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纷争。大都市带空间形态上具有核心区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和整个地区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在空间组织上,具有基本单元内部组成的多样性和宏观上的“马赛克结构”。戈德曼认为:大都市带是城镇群体空间发展、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最高阶段,具有无比的先进性,必然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标志。大都市带以一种全新的结构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代表未来经济组织与人类聚居模式的方向。针对日益收缩的世界(Shrinking world)以及由此而来的时空变化,杜克西亚迪斯(1970)提出最终形成世界连绵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1996年帕配约阿鲁(Papaioannou)撰文阐述“Megalopolis”相对于大城市的诸多优越性,提出全球城镇网络系统的发展模式。

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的规划已不再是仅仅解决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等自身形态以外的内容,而被赋予了更多空间政策的内涵,成为一种参与全球性竞争的战略手段。耶兹(M.Yeates)将城镇群体空间形态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重商主义时期城市(Mercantile City):在资本主义早期商业原则的作用下,城镇群体地域表现为沿海城市以港口为核心、内陆城市以农业或资源地为核心的紧凑状分布形态,城镇间联系较少。

第二个阶段是传统工业城市时期(Classic Industrial City):工业成为区域城市社会经济组织的主导,并成为城镇群体空间演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出现了按生产要素接近原则形成的城镇组合,乡村地域成为生产要素净流出的边缘。

第三个阶段是大城市时期(Metropolitan Era):城镇体系在工业大生产组织的作用下重新建构,大城市逐渐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容量交通系统为城市由向心集中转向放射状的向外扩展提供了可能,郊区有特殊地理意义的活动中心已形成。

第四个阶段是郊区化成长时期(Suburban Growth):“二战”以后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规模的迅速增加,改变了城市与乡村地域的比较优势,郊区的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重新被发现。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分散,对原先的城镇群体空间起到了加密、加紧一体化联系的作用。

第五个阶段是银河状大城市时期(Galactic City):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镇群体空间在区域层面的大分散趋势继续成为主流,传统中心城市的作用被多中心的模式所取代,形成城乡交融、地域连绵的“星云状”大都市群体空间。

现代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城市生态危机后,生态学家把注意力转移到改良城市空间结构、建立城市发展机制、协调城市社会阶层的各种关系等方面,其基本观点是:伴随城市发展的标志不应只局限在经济水平的提高,更应重视社会的和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生态原则,建立多功能合作与分工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至70年代,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寞的春天》引起国际震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以及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先后提出并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真正将其作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承诺。城市规划和生态学理论结合比较紧密且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费利(Walter Firey)的资源利用理论、萨德勒(Saddler)的系统透视理论和杜恩(Dor Cey)的系统关系理论。作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1984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对“健康城市”做了全面阐述,把建设健康城市作为全球性计划进行推广,健康城市规划的典型模式以美国印第安纳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模式和以非洲与拉美为代表的欠发达国家模式为代表,模式差别不在于建筑规划的分歧上,而在于如何根据自身状况使健康城市的建设能更加有效地推行并确保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平衡。

二、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

1.中国城市个体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定义大致有狭义、广义的区别。狭义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在某一时间内,由于其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在互动影响下发展所构成的空间形态特征,是存在于该地域社会特有文化中的集团意志所左右的构图,是城市实体的地域空间投影,是城市自身动态发展与其所处的地域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也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广义的城市空间形态不仅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认知、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主要包括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社会分层现象和社区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居民对城市环境外界部分现实的个人心理反映和对城市的认知。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之一为历史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结果,城市形态的变化原因只有通过分析城市历史发展过程才能被解释。一些学者研究城市开发建设史和城镇空间发展演变过程,归纳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运动的规律及趋势,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城市的旧城改造建设,提出了保留旧区形态,延续城市文脉的观点。

地理环境: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以某一特殊地理环境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各个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城市空间形态千差万别,但城市发展模式可能具有规律性。学者们分析对河流、海港、山地以及生态环境对城市肌理形态的影响,提出了跨水域城市形态的几种模式、港口城市用地形态与布局的规律、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阶段及生态组织构成了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实质性因素的观点。

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道路系统的发展对城市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过境公路是激发或加速外围市区质变的导轴,它的延伸方向就是城镇的扩展方向,而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主要与道路网络和轨道交通网络相关,提前进行良好的道路网规划将有助于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城市中出现了新的功能或导致原有的部分功能衰退,使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主导功能产生矛盾,从而推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技术进步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变异的决定性因素,新的产业发展要求城市有与之对应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城市居民的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削弱了城市化空间扩散过程中由距离引起的摩擦力,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从而推动城市延伸,都市巨型化、连绵化现象随之出现,从而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圈层发展模式日渐衰落,而城市形态结构的分散化将越来越明显。

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形态是地域文化的信息载体,任何一种城市空间形态都是在文化的长期积淀和作用下形成的,相异的城市形态造就相异的地域文化。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城市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关系,用新的社会形态表达传统的和当代的文化内涵是当代城市规划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城市职能、规模及空间结构:城市职能、规模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向的重要组合因素。大都市城市形态的空间增长具有从圈层式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形态、轴间发展形态乃至最后形成带形增长形态的发展规律;中等城市的功能界于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城市形态有别于大城市的特征,又区别于一般小城镇单一街道轴线的空间形态;小城镇空间形态应体现人性化尺度。

政策与规划控制:在城市管理中,城市发展政策、法令以及城市规划都是使城市健康发展的手段,城市规划作为干预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在调整和制止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方面被证明是有效的。城市规划中总体规划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把握是引导性的,主要从宏观上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结构性研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贯彻总体规划阶段相关的空间形态构想,加强对历史遗存的重视和空间形态艺术质量的研究。(1)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与过程。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在本质上是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许多学者认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地域的空间移动或向外扩张,从而引起城市形态平面量的扩大和城市周围地带空间的重新组织,是城市结构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实质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内外动力(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作为其表现的城市功能的演变、国家或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政策的变动、外部资金的投入、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用下,城市化区域在空间层面上的迅速蔓延的空间移动。现代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间频繁的物流构成了城市形态的拓展动力。政策力、经济力和社会力三者的共同作用是城市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一个延续进化的动态过程,一部分旧的形态被赋予新的内涵,而新的形态也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滞留着一些旧的意义。在这个新旧形态的交替过程中,功能—形态互适机制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机制。(2)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纷杂,包括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道路网、街区、节点、天际线、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以及不可见的非物质要素(社会组织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心理、城市意象、功能意义、空间品格、民俗风情、文化)。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轮廓形态。(3)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

城市空间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地分析、心智地图、标志性节点空间分析、序列视景分析、空间注记分析、空间分析辅助技术和电脑分析技术7种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对于众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是一种有效方法,将城市空间形态分为功能层次、经济层次、技术层次、社会层次和心理层次5个方面,每个层次有各自的内涵,从而构成了有递阶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权重。

分形理论方法:运用分形理论方法研究城市和城市群形态的空间特性,揭示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域扩展方式和形态演化特征。

文献分析法: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城市形态的历史文献资料来了解城市形态的演变,或作出城市形态未来发展态势的结论。地方志在城市形态研究中有较大的作用,因为古代地方志是对正史中城市形态材料的补充。

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形态结构动力学模型研究乡镇的形态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规律,并认为城镇形态的发展演化主要受3种力的作用:地域原型场引力、自身原型场维持力、变异外力。(4)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方法。

在空间形态的研究中引入量化的分析,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普遍认为解决城市空间形态计量问题的思路有4种,即特征值法、数理统计方法、自相似理论和技术、模糊数学方法和突变论。城市体积形态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如城市占地范围的大小、整个建筑群体量的大小等,是城市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2.中国城市群体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综述

我国关于城镇群体空间形态的普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城镇体系”研究,包括城镇体系概念和特点、发育机制、组织机构、城市经济影响区和城镇相互作用等(周一星,1984;杨吾扬,1987;宋家泰,1988;郑弘毅,1988;魏心镇,1989等)。1992年顾朝林出版了《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一书,可认为是国内10年研究和实践里程碑式的总结。

周一星(1988)在中西方城市具体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的都市连绵区这一群体空间结构概念,指出大都市带不仅是一个区域的概念,而且是一个类型的概念和发展阶段的概念。崔功豪(1991)则认为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网络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将城镇群体结构分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巨大都市带。吴良墉(1994)则以芒福德的思想对大都市带的合理性提出异议,认为大都市带现象的出现是将城乡分裂开来各行其是的陈旧观念的表现,他提出整体设计的思想。

三、城市个体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1.环辅放射形模式——传统模式

许多古老的城市采用这种模式,在欧洲流行了一千多年。早期追求哲学上的完美,考虑城市内部结构规律是最适宜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态和选择。此种模式的城市有一个人口密集的多功能的核心区,由此核心向外发散四到八条运输骨干道,包括综合传输系统和主要公路。骨干道间隔分布着次中心。繁华地带围绕次中心形成,或沿着骨干道向外辐射。在骨干道之间形成较为偏僻的V形地带。几条环形公路围绕核心区建成,其除与骨干道相交处,彼此并不发生联系,独立发展。

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一些城市还有放射形模式的影子,中国许多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很多是这种模式。但是国外城市发展的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很难持久,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因为即使V形区域很容易开发,法规政策会尽力保持其本来状态并持续下去,但随着放射形干道向外延伸,离核心区越来越远,城市中环形道路变得举足轻重起来,主干道彼此距离越来越远,综合传输系统围绕着核心区扩张,形成复杂网络,在放射形和环形干道的交汇处形成新的中心。如果整个网络变得非常庞大,很难把骨干道的线形发展与其繁重的运输联系起来,干道上的交通枢纽会发生堵塞。对于中等城市,放射模型具有很多优点。

2.卫星城——分散主义的对策

这个观点和行星联系起来,在距中心城市一定距离之处分布着多个小城镇,像围绕着行星的卫星一样。与放射模型相同,城市中心仍然保留,但是并不是沿着放射形干线辐射发展,而是在离开中心的地点建设新的定居点。因为城市发展超过一定规模,其效率就会下降,显露出各种弊端。中心城市应保持其现有规模,甚至应缩小,新建卫星城应容纳最佳人口数量。当城市发展超过这个最佳点时,就应另外再建设新的卫星城。卫星城与其母城被广袤的田野分隔开,且有绿色植物带环绕城外。霍华德著于1898年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观点。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在离市中心20km的范围内,建设了不少卧城。第二代卫星城是由于大城市的扩张、企业搬迁而产生的工业城镇,一般工业迁入卧城,部分居民可以就地工作,但工业卫星镇的就业选择性仍然比较差。第三代卫星镇是在二战后大城市郊外交通便利的地点建立起来的,工业门类齐全,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居民就业和日常生活基本可以就地解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由于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的修筑,原来住在大城市中心区的居民为了求得更加清净的环境,不断迁往郊外,致使大城市人口开始趋于稳定,市中心人口逐渐减少,发达国家建设卫星城的浪潮目前基本停止。

3.线形城市——自然的安排

线形城市是建立在一条运输线路(或几条平行线)的基础上,生产、生活、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分布于主干线两侧,次要或者不便显露的设施建在主干线外侧的平行地带。沿主干线的居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便利:房前是交通要道,屋后是宁静的田野。同时线形城市能够根据地形曲折变化,灵活发展,从而连接旧式的城市,无限延伸性使城市的扩大成为可能。线形城市没有核心,所有居民平等地享受服务、工作和使用场地的机会。沿着公路形成的村庄和沿着海滨、河道建成的城市都是线形模式。除非有极特殊的地形限制城市形状,像斯大林格勒。线形模式很少付诸实施,同时,这种模式以一种比较庞大的形态出现,在某些国家形成一连串的大都市。线形模式在城市结构上存在严重的欠缺:一是居民进行联系和运动方向的选择少;另一个致命的弱点是缺少核心,人类活动会在非常接近的区域活跃起来,而且中心的存在对人们的思想也是很重要的。

4.棋盘形城市模式——东方的思想

与线形城市相反,这种城市有无数实际应用的例子,其基本思想其实很简单:街道把城市分割成许多相同的长方形街区,可以向任何方向扩展。理论上这种城市发展模式不需要边界和中心。人类活动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地点平等性),而且每个街区的形状都是相同的。城市内部可以进行建设,也可向外部寻求发展空间。标准化的土地规划为标准化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可以轻松地丈量、分配、出售土地。但人们采用格子形状来规划和建设城市有两个恰恰相反的目的:一是保证中央控制,表现至高无上的完美;二是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张和个人主义。方格形状的城市可以在周围任意限定边界。城内可以发展主次分明的道路网,随地形变化曲折弯曲,但是并不破坏整个城市的规则性。

古代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呈棋盘形状布局,保留最完整的棋盘状格局的城市是北京旧城。希腊、中世纪欧洲和西班牙统治的美洲地区的城市也是如此,英格兰城市米尔顿·凯恩斯呈格状。棋盘式的城市规模是受到限制的,城市不可能无限向外发展(北京梁陈方案)而丝毫不影响其中心区域的建设和城市布局。

5.巴洛克轴线系统模式——形体化的极致

过去,这种模式一直用来指导新旧城市的设计,这是一个非常严谨和成熟的城市形态的构想。它认为人们可以把任何一个复杂和大范围的地形用下列方式加以组织:在规划范围内选择一组控制点,并在这些控制点上设立重要的象征性物体;将这些控制点用大道联系起来,大道要足够宽,用以承担主要的交通功能,并将这些大道的空间设计成能看到那些主要象征物和节点的序列;大道两侧的边缘地带加以控制,以求得到整体性的感觉。梅杰·奥芬对华盛顿所做的设计全面应用了这种简单和思路连贯的思想,在大范围复杂的地形上,创造出令人深刻的城市结构,而不至于对每个细部都加强控制。这是中央权力的政治形态在经济效益上所使用的策略,能够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为公共的象征主义打下基础。

6.花边式城市——田园城市的特例

克里斯朵夫·亚历山大设计的低密度城市,总体特征是街道开阔分布,空隙是田野或庄稼,城市的主要活动场所像花边一样分布在道路两侧,仅仅延展到阴影部分。由于建筑物分布松散,交通工具走走停停,道路基本保持畅通无阻。除了往返于城市里的距离较长,这种模式具备了线形城市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人们可以轻松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这种模式最初出现在城市以外的地区,要求比较开阔的空间、方便的个人交通和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花边式城市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也是花园城市的典型案例。

7.内敛式城市——封闭性的极限

中世纪伊斯兰国家的城市多是这种模式,封闭而且私密性强。现在仍有很多的传统城市保持着这种形态,这种模式仅仅是被看作旅游胜地,它的寓意在于包容:一切都被围圈起来、把守住,从城区到街道,从住宅区到每座房屋甚至每个房间,即使是公共场所也被严格地限定。内敛式城市的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兼具宁静与大都市的繁华,在空间方面依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8.巢状城市——高度发展的理论性模式

保留这种模式的只有印度宗教中心马都拉,这个源于印度的城市规划理论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理论性模式。与伊斯兰城市相仿,这样的城市被城墙包围,形状规则,街道呈环行,与城墙平行,连接环形街道的道路通常窄小而不连续。

9.新城模式——卫星城的发展“二战”后经济复苏,战时破坏的中小城镇亟待重建,同时在适宜的位置和交通方便的地点新建一些中、小城镇。新城运动是英国的卫星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它是以第三代卫星城作为起点的。新城是通过国家的力量来规划和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具有城市规模小、绿化面积大、环境卫生、居住条件好、交通方便、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等特点。

新城的历史按时间顺序和人口规模划分为4代:

第一代新城是1946—1950年兴起的小城镇,以距伦敦37km的哈罗为代表,人口规模为6万人,面积2500ha,是新城与卫星城交接时代的产物。

第二代新城是1950—1964年规划兴建的小城,如苏格兰的里文斯顿,人口10万人,城市面积2700ha。

第三代新城是1964—1980年修建的具有中等规模的城市,如米尔顿·凯恩斯,人口25万人,综合了当代城市科学发展的各种新成就并提出6个发展目标,即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景观吸引人、力求多种就业机会、自由选择住所、社会公平安定。

第四代新城是1980年后注重城市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如中兰开夏新城,把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并把3个城镇串联起来,是科物浦和曼彻斯特人口的疏散地。20世纪80年代霍尔提出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概念,区别于早期新城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大容量快速公共轨道交通线路,在线路主要站点发展规模在20~30万人的新城镇,实现多种功能混合开发。

10.星楔状模式——历史的过程

中心是旧城,有几条对外交通线路,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成区首先沿对外交通线向外延伸,从而成为星楔状城市格局。这种格局属于城市地域结构自然演化的一个过程,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城市比较常见。现代城市发展一般经历:城市膨胀阶段(I)、城市蔓生阶段(N)、城市向心体系(M)、城市连绵带(W)的形成4个阶段。伦敦160年间的发展过程,基本反映出这几个阶段,星楔状模式是城市蔓生阶段的产物。随着城市的逐渐膨胀,边缘距中心越来越远,中心区对外围区的吸引力随距离减小。开始出现城市临近的大批工业区、科技文教区和居住区的兴起,而这些新区首先沿着对外交通线蔓延,近郊出现市区和郊区交错分布的现象,这是波兰华沙的城市形态。城市亚中心的大量出现和边缘市区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是市区蔓生阶段的本质特征。星楔状格局在中国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区域比较常见。

11.星云状城市——大都市形态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城市活动空间,大城市与周边城镇关系更为密切,使地区总体布局结构出现进一步扩散化、网络化的趋向,同时许多大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也出现了功能的进一步密集化、“重聚化”现象。这些大城市群连片地带的中心城市和各中小等级城市都在以更密集、方便的交通通道相互连接,世界许多大型中心城市的三维基本形态非常近似,可以说是千篇一律。CBD成群超高层建筑在城市几何中心密集,接近核心地段多为一般建筑,道路网亦较规则;原有旧居住区和工业区在逐步更新,但速度缓慢,建筑密度有所降低;城市外围则是大片新开发的低层独院型居住区和新型工业园区、企业园区、科技园区。由于政策和规划法规的实施,城市普遍划定的各种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国家级或城市公园等的数量和规模都相当大,加上土地私有制及地价因素,新开发区向城市外围跳跃式、散点型扩散,而不是由城市建成密集区直接向外紧凑发展,城市边缘区界限日益模糊不清,这种由内向外、由密变稀的城市平面布局模式,国外学者称为“星云”状城市发展模式,如亚特兰大。

四、城市群体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1.同心圆圈层组合模式

中心城市处于都市区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这种模式以大伦敦为代表。其优点是可以随城镇及区域发展时序而制定灵活、连续的大都市区发展规划,但中心城市面临巨大的向心压力,尤其是中国当前处于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发展阶段,同心圆的组合模式很快被中心城市的蔓延所吞没。

2.定向多轴线引导式

在中心城市的若干方向建立集中的发展轴线,以它们组织起与大都市区内其他城镇间的联系。此模式采用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中心城市在其他方向受到自然地形或其他因素的制约,如大哥本哈根的发展规划。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大都市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四面凝聚成巨大的团块,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心城市仍将承受巨大的向心压力,而且发展轴间也易成为城镇建设用地侵占的对象。

3.平行切线组合式

在中心城市两侧边缘以切线方式建立平行发展轴线,大都市区内其他城镇沿平行切线发展。如大巴黎都市区沿塞那河南北两岸各建立了一条发展轴线(分别长75km和90km)。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较好地避免了大都市区内城镇向心集聚可能造成的环境恶化,平行发展轴线间空隙也不易被充填,大都市区的整体发展格局清晰、准确,缺点是轴线两端的城镇离中心城市较远,限制了大都市区的半径不能延伸太长。

4.放射长廊组合式

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建设放射交通线——走廊地带,大都市区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如华盛顿都市圈的发展规划。这种模式与第一、第二两种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点是不强调不同长廊间城镇的环行沟通联系,整个都市区内的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采取这种模式的条件必须是都市区内小城镇功能单一,或独立平衡,或仅作为中心城市的简单卧城,而不存在小城镇间密切联系的需求,华盛顿都市区内存在此种特征,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则一般较少采用。

5.反磁力中心组合式

为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从而促进都市区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如东京的双磁极结构。但由于城市向心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惯性,试图在短期内培育起一个反磁力中心一般不大可能,但可以充分利用现状培育B(第二位)城市。当然将遇到巨大的资金投入压力,甚至会因不必要地分散发展的动力断送了都市区的整体优势,需慎重处理。

第四节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特点

建国前,在我国地理学研究中,城市地理学属空白。建国后,我国地理学工作者学习前苏联,把地理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少数经济地理学工作者把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城市进行了少量的研究。由于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农业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因此,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当时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1976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城市规划工作受到重视和普遍开展,带来了城市地理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达到有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大量论著出版。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1.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

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进行宏观及中观研究,如国家和区域的城市化、城市系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宏观和中观研究不断深化,微观研究开始增多,如对城市内部交通、环境、用地、就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已由静态描述走向过程分析和动态机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数学方法逐步被运用于城市地理研究,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关键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科的性质与城市规划学科十分接近,另一方面,也由于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地理工作者纷纷参加规划实践,他们所编制的规划方案,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通过,成为法律性文件,并以此指导城市建设。可以说,我国的城市地理研究人员既是学者,又是实际工作者。他们既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又直接参与决策。此外,有不少地理学者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与规划师、建筑师共同开展城市规划的学术活动。这一切为开展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城市地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城市地理学就是要从各个层面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性质、规律和功能方面的发展模式,建立合理的空间布局的实体,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又包括了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优质化。然而,要深入开展这些研究,城市地理学的自身准备是不足的,于是开始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及相邻学科交叉。这种交叉是在多层次上进行的,包括对理论体系、方法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