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教育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12:28:41

点击下载

作者:胡剑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经管类教育研究与实践

高校经管类教育研究与实践试读: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思想。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同年4月,浙江省政府隆重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这些新趋势、新特征,不仅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200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门制定了《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培育工程》(简称“培育工程”),并拨款40多万元作为实施该培育工程的专项资金。培育工程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育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工程”。培育项目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质量工程的基础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二是教学质量工程的活动开展,包括教学改革论文征文与评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优秀课件评比等。

经过2年的实施,培育工程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部分自我培养的项目,现已分别上升为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重点教材和系列教材;4人次分别获得了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浙江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项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一等奖,等等。更为可喜的是,目前在学院中已形成重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热爱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本论文集的出版,既是对培育工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阶段性的局部总结,也是对近2年学院教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论文集内容既有对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也有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还有对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用的总结。虽然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还不是很高,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藉此加强交流,共同研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促进我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书的出版承蒙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忱。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精力有限,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胡剑锋2011年5月于杭州

经济系

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及教学改革建议

郭晶

摘要: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在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制订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经济学;课程开发;实施方法

一、引言

自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在世界范围内曾被卢梭、杜威、布鲁纳等倡导过数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主学习、开放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重构教学已成为许多国家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国内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从1998年开始进行的中学研究型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0年教育部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学习列入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随后又发布《“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这标志着“研究性学习”正式进入我国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在高等学校的实施主要是渗透在各门课程当中,如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均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其在高等院校的全面实施则以清华大学为代表。清华大学提出“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性教育”,要将“研究型教学过程化”,并已形成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总体来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基本得到认可,但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多于实际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大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认识,如何操作,是一个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学专业特点,探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及教学改革。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或社会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于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内在地要求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而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更侧重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指导

传统的学科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理解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的开发并不依赖于专家学者的权威,而是依赖于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与指导老师以及合作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课程的开发与组织过程基本上与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合二为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只有在学生的自我建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才能加以实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运行和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应采用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指导的形式。(二)教学内容具有生成性、开放性

传统的学科课程偏重于学术性的理论性内容,具有预设性、封闭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偏重于实践性的专题的解决,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其内容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其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的、统一的东西,而是根据学习者本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而确定的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它要靠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到实践中去寻找。因此,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个领域,只要学生想到的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既可以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属于新兴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预先设定。(三)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传统的课程内容多是被规定好的、统一的,并且,它所涉及的问题多是封闭的、结构良好的,答案也往往是预知的、标准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比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过程,是否满怀兴趣或好奇在思考、在探索、在分析,而不应过分重视学生理解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知识。重视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结果的质量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在乐趣。(四)课程评价体系以对参与过程的评价为主

与学科课程和授受式学习相适应,传统的课程和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衡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客观知识掌握的多少以及掌握的清晰程度。为达到这一目的,对学生的考核以考试为主,学科知识的考试与测验是评价的基本样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学生研究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无法适用,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将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考核改革为学习过程的考核。

三、金融学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要求。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且为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课程实施要求则是根据一定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而制定的对课程实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整个课程实施活动的一般原理。基于金融学专业作为基础性专业所具有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基本特征,设计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如下:(一)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赋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让学生获得确定性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研究的过程重于研究的结果,研究过程中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因此,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具体目标为:

1.知识目标(1)拓展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视野(2)对经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往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

1.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提出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和总结交流阶段。

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选择和提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问题提出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相像力、观察能力;需要学生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从周围环境、从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思考和发现课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并完善研究性学习的项目或主题。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并要向学生讲授一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研究阶段是学生根据所制订的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的过程。本阶段学生的实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教师在此阶段要进行及时的思维引导,开拓学生的思路。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合作交流,集思广益。

总结交流阶段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记录、阶段小结、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成果等进行汇集和总结,并以书面总结报告的形式来反映。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发展。

2.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学生元认知的辅导者。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尤其是在发现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引导、提问、指点、激励的能力,善于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引导他们成才。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从学生的动机来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不同于外部需求下的接受式学习,它主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研究课题的强烈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如果学生缺乏这种学习动机,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认知技能,与此同时,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时分配和实施方法建议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实现由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转变,需要突破原有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安排框架,构建适合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学习学时分配和学习方法。(一)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块及学时分配建议

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可划分为四个模块,即要求和方法、问题提出、分析研究、总结交流。具体内容单元、过程要求和学时分配见表1。(二)金融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法建议

1.安排多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

由于学生选题有较大差异,以及分组集中的工作量较大,应结合学生人数安排适当数量的教师共同承担该门课程,由一名课程负责人进行课程组织。课程负责人建议由专业负责人承担。学生选题完成后确定每组的指导教师。各组教师分别指导,考核结果由课程负责人汇总。

2.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实现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教师不应给学生设定研究框架或直接给出研究方案,而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重点对于学生的疑问提示解决的方法。

3.课程集中教学的具体时间视研究小组进展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由于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存在,研究小组的进度和实施开展情况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集中教学具体的时间安排上可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

4.促进小组内和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

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经济学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之一。为此,要促进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课程负责人也可组织相关选题的小组进行交流、辩论,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5.加强研究小组过程的自控和监控

研究小组要相互考核成员的参与情况,教师也要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朝晖,申仁洪,研究性学习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65.

[2]《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J],中小学管理,2001:7-8.

[3][美]约翰·宾,研究性学习,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刘朝晖,申仁洪,研究性学习教学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景维民,周立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8(1)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理工类大学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1]析扈映 胡丹婷

摘要:目前,理工类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出现质量水平下滑现象。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进理工类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管理、提高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但是近年来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经济管理类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甚至引发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的争议。

作为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其主要意义是力求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其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学生毕业以后到社会上,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及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需要完成撰写科技论文、技术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技术合同书及产品说明书等写作任务。如果取消毕业论文,在校实践能力的不足不仅影响学生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也难免成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明显的“瓶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大致可归为三类: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二是指导教师的因素;三是高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三点在理工类大学表现尤为明显。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方面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学生人数增加较快,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即使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尽如人意,最终都能通过,不会影响自己拿学位。因此,对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态度,个别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

另外,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就业难度也随之上升。毕业班的学生有些需要抽出时间找工作,有的需要准备研究生考试,从而造成毕业论文写作与其他活动之间存在时间冲突,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二)教师方面

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学校也有一些管理规定与规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困难。由于目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导致一些论文指导教师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精力指导本科生。不少教师还认为学生将时间花费在寻找工作和考研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时,由于报酬不高,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在选题、指导、评审等环节敷衍了事。有的教师确定的论文题目过于陈旧,个别教师甚至一个题目反复使用多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训练。(三)学校方面

写作能力的养成是渐进的、日积月累的,绝非一日之功。虽然目前高校对本科教学投入大量增加,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具体到理工科大学,文科的学科地位总体上偏低,基础较差,资源有限,文科专业常常被视为一种弱势专业而忽视其特有的发展要求。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沉淀不够,也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与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这使学生的视野受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考试,而本科教育是由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共同完成。因此我们不能只盯着做论文的那几个月,要想提高论文质量必须从本科教育全过程来考虑,由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要提高论文质量,必须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计划修订和改变传统考试模式相结合。(一)加强对学生查阅文献和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未受到利用各种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查阅文献的系统训练,大部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较差。由于缺乏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虽然学校规定了毕业论文的格式,但学生写出的论文在文章整体结构、专业术语运用、图表单位格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对本科生专门讲授如何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进展,同时进行论文写作技巧教育,使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当成是大学期间的一个学习过程而不仅是一次最后的测试,就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可以专门开设如何撰写论文的课程、讲座,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系统的辅导和培训,使学生知道如何检索资料、如何进行选题、了解学校对论文水平及格式的要求,使其逐步掌握撰写论文的学术规范和整体框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课程可采取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这样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研究能力的提高。同时开设学年论文,通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撰写,由相关教师进行指导,如毕业论文选择与学年论文同方向可由原指导教师继续进行指导,这样可加强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学年论文作为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是学习的过程,从而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毕业论文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加广,减轻了学生毕业前的负担。这样既使学生拥有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作为铺垫,最后将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学初去布置,又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资料来撰写,避免与考研、就业产生冲突。(二)着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学校可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可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这样不仅可增加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兴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态度,使其更了解撰写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了解到该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向,接触到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获取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手资料,为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鼓励并帮助学生发表论文,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对理工类大学来说,更重要的是,逐步建立起一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氛围,尽量多组织一些学术讲座活动,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可以提前至大学三年级完成。这既有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兴趣取向,也给毕业论文的写作留出了更多实践考察的机会和深入研究学习的时间。同时,学校应制定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随机抽查、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对毕业论文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选题方面,指导教师首先将毕业论文题目提交学院,学院对教师所报题目就可行性进行把关。对那些题目过于陈旧、没有创新性,与实践联系少、研究意义不大,题目过于宽泛、学生无从下手,选题过窄、限制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题目给以更换。

学生选题结束,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做开题报告。本科生做开题报告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做毕业论文的氛围,尽快掌握课题相关研究进展,整体把握论文思路和进度计划。学院在第七学期末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对学生论文进度进行掌握。

答辩是毕业论文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前,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在指定时间内将论文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修改后给出评语和成绩并由评阅教师评阅,最后由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定情况组织答辩。对工作态度差,不能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抄袭他人成果的学生,将取消其毕业答辩资格。每年评出部分优秀论文并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对不能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要求其重新撰写毕业论文,延期重新答辩。

■参考文献

[1]周鲜成,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2.

[2]王国志,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37-38.

[3]周建涛,李欣,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1-95.

[4]黄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4):97.

[5]李红梅,高娜,理工科学发展文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35-37.

[1]

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经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研究(Yb0832)”成果。基于建构主义的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李宝杨

摘要: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分析当前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经济学英语应用性强的特点,提出传授经济学专业基本知识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经济学英语的建构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构主义;经济学;专业英语

一、导言

当前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随着后WTO时代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的变化,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日趋频繁。因此,有必要培养既有丰富经济学专业知识又有很强英语应用能力的高水平经济学人才。专业英语在整个经济学专业课教学中发挥着承上启下,变基础为应用,变理论为交流的重要作用:如何恰当地运用英语教学语言,如何结合经济学专业特征开展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如何提高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重点,因此对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经济学专业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与普通英语教学不同,专业英语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应把专业英语当做交流工具而不是把它当成简单的英语来教。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Strevens认为:专业英语课程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在句法、词汇、语义以及语篇分析上,重点必须放在那些与特定专业、职业以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由此可见,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经济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

二、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的发展总是与某一历史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开始超越以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性、课程内容的先定性、教育过程的可控制性为特征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强调课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为特征的“课程理解范式”。不确定性、社会建构、体验、理解和交往等,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范畴,也是课程建构性理论的思想文化背景。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建构主义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日益扩大。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承认由于个人经历的不同,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主张学习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结合个人先前的经历和已有的知识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者个体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并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信息;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传授。

三、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制约因素,以下几个因素较为突出:(一)学生的主动意识、发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意识较薄弱

学生对专业英语普遍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在基础英语学完后就放松了英语学习,特别是考过四、六级之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也普遍认识不足,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只是基础英语的补充,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就是增加一些专业词汇、专业术语,能大致读懂英语专业文献即可,对专业英语课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把专业英语的学习视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二)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

有些教师把专业英语课上成了英汉翻译课,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多用于专业词汇的解释和句子的英汉翻译,忽略了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特点的分析以及专业术语表达习惯的讲解。学生对本专业英语的表达方式没有清楚的了解,学生普遍缺乏把专业知识系统地转化为英语表达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大多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缺乏动态和互动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途径增多且方式改变很大,如果还仅是静态的书面的传授知识,尤其是专业外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以多媒体手段增强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立体性。

因此要提高学生经济学专业英语的建构能力,应转变教学理念,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活动,改革传统的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语言规则的认知、操作和掌握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发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意识,帮助学生建构个性化经济学专业英语语言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四、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一)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实施基于建构主义的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活动,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主体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协调性、适应性与动态性、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和谐统一。

1.主体性与差异性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既要关注学生整体的主体性,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较多的共性,但又存在差异,英语的基础水平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也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整体性与协调性

经济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既要体现与相关课程的协调性以及服从于培养目标的整体性。经济学专业英语的先修课程是经济学基础和大学基础英语,并且与国际经济和其他课程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着的。要处理好先期需修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衔接,使针对学生的教学整体性能上能起到“1+1>2”的效应。

3.适应性与动态性

经济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要体现时代性和前沿性。既要体现完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把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反映时代性和前沿性的新的经济学内容充实到课程中。既要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基础性与拓展性

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应注重经济学基本知识、经济学基本技能以及经济学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课程的拓展性,拓宽知识口径,着重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特别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纵深向宽广型转化。(二)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从传统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转变为具有构建主义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以“教”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割裂了教与学的互动性,所传授的仅是静态的、固定的课本内容。而所谓课程的建构性,是指师生作为活动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前沿和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情况,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接受信息能力、语言转化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温故纳新、新旧知识点交融中激活学生原有经济学和英语的相关知识,实现对新信息的同化和顺应,以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主动运用。大量的练习是掌握新信息的有效途径,但应尽量减少机械性的课堂练习,加大有意义的经济学专业英语应用练习。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较高探讨价值、广阔思考空间能激发丰富联想的问题,激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对话,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建构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四)创新教学模式

可以采用随机进入式、支架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形式启发化和生动性,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随机进入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种教学模式源自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目的开展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物的多方面认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不再像传统教学方法那样简单机械地重复同一内容,而是力图对某个问题达到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2.支架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这种教学模式源自维果茨基(Vygotsky,1987)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以他的辅助学习(assisted-learning)理论为基础,形象地借用了建筑行业“脚手架”(scaffolding)的概念,指在教学中将复杂的经济学专业英语任务加以分解,通过先小后大的步骤,逐步建构起整体的概念,从而达到深刻全面的认知,最后撤走“脚手架”。支架式学习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预热、探讨和独立探索。其优点是化繁为简,易于理解与掌握。

3.情景式(Situated instruction),也称“案例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具有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实例为基础,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建构认知图式。学生为完成给定的任务,在仿真的情景中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个学生有可能在活动中承担某个角色。角色扮演是活动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内创设特定的情景,如经济学论坛、经济信息发布会、经济学专题讨论会等,要求学生进入角色,在仿真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教学任务角色化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驾驭不同的语言环境。该教学法的优点是合理褒奖,让学生有主人翁感,感受深刻,易于再认知,锻炼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五)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基于建构主义的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基础知识的不同,进行分层划分,重视“情景”和“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一系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它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内容,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在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专业英语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最终达到了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建构主义所说的考试、考核与以往不同在于它更注重学生个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图1 教学设计模式(六)完善考核方式

可以采取笔试+口试+答辩方式,注重平时教学学生的掌握和考评,以平时成绩+作业+期末成绩作为总成绩,改变学生期末考前突击应试式的学习方式。

总之,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的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知识、经济学基本技能以及经济学基本素质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经济学专业英语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应注重经济学专业英语的拓展性,拓宽知识口径,着重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特别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经济问题,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纵深向宽广型转化。

■参考文献

[1]季素月,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3)

[2]王开颜,建构主义与教学的理论关系[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1)

[3]丁刚,刘蕾,建构主义和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5)

[4]宋晓丽等,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消费导刊,2009(1)

[5]高娟,高等教育改革中建构主义范式的问题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5)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余冬筠

摘要:经济学专业,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成为理工科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理工科大学纷纷提出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转型阶段,探讨和确定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关键词: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大学对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推动作用增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一些理工科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一些具有一定基础的理工科高校也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并进一步向研究型大学迈进。这种转型的历史趋势,使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其发展已经成为重点理工科大学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以及能否建设成一流大学,乃至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

经济学专业,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之一。几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都新开设了一个或几个经济学的相关专业。而我国经济学学科除综合型大学和财经类大学以外,其他高校,特别是一般理工科院校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办起来的。因此,理工科大学,特别是在重点理工科大学的转型阶段,如何改革其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市场、办出特色,成为摆在理工科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的社会背景“重点理工科大学”是我国使用的一个概念,用来指称若干办学水平、办学层次比较高,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对象的理工科大学。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努力提高学科水平,建设高水平直至世界一流大学。“综观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基本都是综合性大学,其中不仅有很强的工科和理科,而且有很强的文科和管理学科。”没有较强的文科作为支撑,其理论基础必然不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也很难形成气候,缺乏学科发展的环境与创新,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从学科门类上讲,理工科大学的转型不仅涉及办理科,同时涉及办文科、医科、管理学科等等。因此,要真正全面地研究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的问题,就应当涉足上述诸多方面。本研究只涉及其中的一小块内容。

归纳有关文献研究,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理工科大学转型的根本性因素

20世纪初期,全新科学观念的出现对基础学科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产生质疑。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都证实,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下,高等理科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都出现了向对方拓展和延伸的需要,出现了理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同时科学的整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孤立地向前发展,而是各门学科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以致使其依存关系变成制约关系。因此,基础学科之间、应用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必须协同发展。学科的综合化,构成了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流之一。一方面,数字化、模拟化、系统工程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大规模地“移植”、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中,影响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提出的许多现实问题已经不是单独的工程问题、技术问题或经济增长问题,而是包括诸如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网络文化等在内的社会发展问题,需要众多的学科共同参与,研究解决。(2)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是推进理工科大学转型的社会历史原因

理工大学的学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工业结构的反映,随着国家工业结构和水平的发展而变化。由于科学研究和工程研究的相互渗透、交叉与延伸,以及国家工业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的产业结构改变,又导致了一大批新型的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在大学中迅速兴起。尤其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把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工业实验室的工作等结合起来,把发展基础科学和工程学同时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职责。与此同时,面对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任何一个国家要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必须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更加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使得大学不仅“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中心”,而且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不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直至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自己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3)转型是大学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的主动适应和选择

大学转型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现象。前文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大学转型的影响,是一批理工科大学转型的社会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高等学校都要办成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并存和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征。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潮流中,所有高等学校都面临着重新定位与选择,即,在日益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位置,承担起不同的职能。因此,选择“转型”这一发展战略的学校,是自觉承担起它所意识到的历史使命,并且准备经过几代办学者的持续努力奋斗来达到其办学目标;是从自身所具有的基础开始,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转型。

二、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不同时期大学发展的状况不同,导致了不同国家理工科大学转型的时期和特点不同。概括起来,若干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

1.都是在“追赶”或者瞄准世界高水平直至一流大学的办学水平,提出转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重点理工科大学都在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探讨高等教育的规律。一方面,比较研究,借鉴经验和理性思考,一直伴随着大学转型的实践;另一方面,比起国外有些大学的特色分明,我国的这些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可能共性的色彩更多一些,而各自的个性、特色更少一些。

2.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前的学科结构甚至专业设置存在着相似性。学科门类基本上都是工科,没有理科和文科,也很少有其他学科。因此,他们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具有相似性,即改变单一的学科结构,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化。

3.政府行为对重点理工科大学的转型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有关。尽管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正在逐步落实高等教育法,但政府行为仍然在许多方面制约着大学的办学行为。例如,对学校重点建设的投入、对高等学校管理隶属关系的划定等,以及各地的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都成为学校在学科调整、基地建设、经费筹措等方面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和其他国家相比,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影响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新形势下经济管理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在结构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在人才质量上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已不再是仅仅掌握某一专门经济学知识的专业人才,而是具有厚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口径、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宽广型、应用型人才。(一)复合型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趋势,要求经济学专业学生具备“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不仅应精通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求基础科学知识宽厚扎实,外围知识广博。具体包括:

1.学科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人才的合理专业知识结构仍然是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学生在校期间应进行系统的经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学习。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的理论和方法,最能体现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性素质,是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工具课程,也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还要求掌握金融、证券、财会、贸易、财政、投资、统计、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产业、区域、消费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是提高其综合性素质的必然要求。

2.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这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社会人的必备知识,这些知识使经济管理人才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能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劳动者合作共事。

3.工具性知识

主要是指外语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它是现代经济管理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又关系着人才发展的前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化社会,只有熟练地掌握外语,才能发展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竞争;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在信息时代畅游知识的海洋,通过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在最便利的环境中共享多种信息和知识资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宽广型能力结构

社会发展的多变性要求经济管理人才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全面,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组织能力与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与自控能力为两翼的专业能力结构。实践和创新能力包括运用知识能力、运用工具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科认知能力;组织与交往能力包括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与自控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自制能力。经济管理人才的不同职业选择有着不同的能力要求,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具备敬业精神及协调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市场分析判断能力等;社会经济事务研究与管理人员既要具备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分析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经济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广泛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革,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遵循的原则

根据经济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以及各个高校自身的条件,一所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主观随意确定的,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则

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为用人单位所乐于接受是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因为,设置经济学专业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选择下无立身之地、无用武之处,就失去了我们设置这一专业的根本。因此,社会需求就成为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针”。只有正确地把握社会需求及其变化方向,才不致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迷失方向。所以,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原则是符合社会需求。(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社会需求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可细分性。但是把人才培养确定在哪一种或哪几种细分的人才目标市场上,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却取决于自身具备和将来争取可以达到的办学条件。这就要求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它是“扬长避短”与“扬长补短”的统一。“扬长”自然是指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对于人文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聘请工科教师开设基础的工程技术课程,也可以充分利用工科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反之,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可以聘请人文教师向其讲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各类专业的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补短”是指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弥补和完善目前还不完全具备但又是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一些办学条件。“避短”就是要避开通过自身努力也难以克服的劣势。例如,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上,一些综合性大学由于办学层次较高、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和生源较好,往往突出对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地方性院校或工科院校的层次和条件往往不能与之比拟,这就决定了我们要避开这些不足,在人才培养上更应当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既要发挥自身长处,也要看到自身无法克服的劣势,更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创造内生比较优势,这就是因地制宜的科学内涵。(三)服从实践应用的原则

经济学专业虽然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但所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我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对于转型期的理工科大学而言,经济学专业的建设必须服从实践应用的原则。在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践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等教学工作中,都要在贯彻“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实践和应用的要求展开。

五、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坚持符合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原则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理工科大学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并逐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不同时期人才市场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因地因时地培养适应市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既有利于发挥自身学校的优势和特点,也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同时,根据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的特点,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别于其他,如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因此,在理工科大学设置经济学专业,就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依托理工科背景,加强文理渗透,强调学科交叉,培养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特色鲜明的经济学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特别是满足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经济学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一)重点理工科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完美世界观和高尚道德情操、广博知识和熟练技能及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强健体魄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在这个大目标下,确立重点理工科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应立足“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提高为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扎实基础为保障、宽广口径为手段。同时,依托理工科院校优势,强调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体现三个特色:一是重应用,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突出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现代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三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努力培养适应未来、适应人才竞争国际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具体地说,为满足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应当具备如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知识结构

系统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全面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基础知识;较强的现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2)能力结构

语言文字能力——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母语和外国语的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对经济学人才素质和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知识运用和科学分析能力——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特别是重视调查分析能力和数量分析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除了对WORD、EXCEL等常规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掌握之外,强调电子商务、SPSS、Eviews、Stata等专业软件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二)重点理工科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一蹴而就,应当坚持“研究与实践并行”的动态原则,边研究、边改革、边建设、边实践,在研究中改革,以改革促进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的继承性、科学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结合经济学科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探索一条适合于理工科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之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于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时期的经济学专业建设,应立足该时期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条件,因时因地地根据经济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经济学专业的具体特征和理工科大学的内在优势,动态地调整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学校转型的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2)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从事实际经济工作、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课程体系的建构不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而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到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补充新课程内容,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同时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3)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优秀教师队伍和高质量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有效转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核心场所,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在本科一线课堂教学中,应让一流的教师承担执教任务,注重讲授理论性、工具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教师应关注国内外经济学研究前沿动态,并结合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课程学习和训练能贴近现实。另一方面,建立经济学专业所需的多功能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联合创办的创业孵化器、创业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教育平台,通过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学生运作、政府和企业扶持的实践教育模式和途径,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尽可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范围的具体业务操作能力;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立群,黄卫平等.21世纪中国经济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夏大慰,杨大楷等,中国独立设置的财经院校综合改革问题研究与实践之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吴宇晖,经济学专业:经邦济世富国裕民[J],中国考试,2003(2):16-18

[4]田顺利,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3):37-39

[5]高秀琴,重点理工科大学转型期的文科建设[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82-86

[6]周炯,周奔波,刘小军,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J],研究与评价,2008(2):21-25

[7]孙书行,蔡春玲,樊勇,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几点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

[8]李庆杨,范静,高校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83-84

[9]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市场周刊,2008(10):134-136

[10]刘红红,论新形势下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中国统计,2006(8):23-25

[11]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10-12

[12]彭连清,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变与培养模式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08(12):112-113

[13]靳环宇,试谈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其习得[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4):56-58

[14]林玲等,构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R],赣南师范学院,2007

[15]桑乃泉,王健,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中外比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6):43-44

[16]杨叔子,姚启和,论重点理工大学实现四个转变,高等教育研究,1996(2)经济管理专业面向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袁瑞娟

摘要:为了培养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在分析当前经济管理专业面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文化素质提升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理念?高等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教育部高教司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经济管理专业面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内涵(一)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文化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二)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这四者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确立的基础,对于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就业务素质而言,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推动专业教育。本文论述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指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当前我国高教改革的实际,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它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方面。它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对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从而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三)课程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目,专门研究教学内容如何选取和优化组合,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以及这些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等。它在教师看来是“教什么”的问题,在学生看来则是“学什么”的问题。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子项目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还涉及课程取向、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多方面。

二、我院经济管理专业面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高校素质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上,必须紧扣相关专业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安排。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我院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庞大。我院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也着重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院经济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下设置了一系列培养计划和课程,包括主干学科、主要课程、特色课程和计划学制。主干学科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另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和统计学等。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管理学等课程,在这基础上,加上与各自专业相关的其他重要课程。特色课程有自学课程、讨论课、研究型课程和原版教材、双语教学课程等。计划学制为四年,最低毕业学分在177-186分之间,授予经济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培养计划中包括通识课(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和学科基础课。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大二学年中完成。大三、大四主要学习较高层次专业课以及实践课。考试形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另外,学校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其他兴趣能力。

三、我院经济管理专业面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一)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足

我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哲类方面的培养,相应的对学生史、艺、科学精神方面培养重视不够,虽然在第一课堂,有课程涉及,但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主要还是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相应的现代科学课程还比较少,而且存在单纯重视科学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熏陶、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表现在课堂讲授主要是讲解重要专业原理、概念,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内容和评定依据侧重科学知识的和重现。对我院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显得不足。加强我院大学生史、艺、科学精神的发展,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必须得到重视。(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系统性不够

我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已经确立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但第一课堂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入教学计划的数量还不多,而且是以选修课的性质出现,还存在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没有作为文化素质精品课程来建设,在课程的质量方面有大的提高余地。第二课堂以讲座形式较多,相应在教材建设方面也显得薄弱,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教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有了,但其中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完善。(三)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挑战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不够,另一方面对网络社会带来的挑战还认识不足。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学校的硬件和人才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在教学中使用,将文化素质教育通过信息技术来开展的探索和实践比较少,尤其建立网络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还明显不够。(四)经费投入和大学生活动硬件建设不足

我校为了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每年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但是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人数的增加,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也在增加,而相应的经费没有增加。学生社团、课外活动和文艺活动的审批不到位,一些课外学术交流的课程无法持久进行。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经费的投入和活动场地的不足,是学院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经费投入在保证每年的经费外还要设置每年的增长率,以保证适应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需求的增长。

四、经济管理专业面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若干建议(一)转变教育观念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即重视对学生进行文理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相统一、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相统一、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相统一、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的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高校,要开展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树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转变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和过重的功利主义教育观。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二)构建有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一个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这是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优化”要注重体现“拓宽基础课程,浓缩专业课程,突出文化课程”的原则。新的课程体系应强调基础性、整体性、差异性、适应性等特点,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具有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广博的基础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多向的兴趣选择。为此,课程体系改革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体现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一种普遍趋势。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克服专业设置过窄、过专、过高的弊端,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的局面,从学科的整体着眼,按照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重新构建几门精干的综合化基础学科新课程。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按照“大文科、大理科”进行共同学科基础课的学习,三年级再向某一专业分流,以利于加强学生“通才”教育的成份。

二要突出文化素质类课程。大学本科课程应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一些其他的拓宽文化知识面的课程组成。通识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国防教育、体育、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以及文理交叉选修课程。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这些课程之中,另一方面按照文学、史学、哲学、艺术、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等类别形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学生可依个人特长以及兴趣爱好自由选修,并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门数和相当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次,文化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每门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化素质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大学中所有课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能找到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他们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要着眼于最新科学的发展,既要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性信息的传授,又要注重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基本知识的讲授,从而使大学生及时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最大限度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储备和挑战未来的基本能力。(三)建立激励机制,从政策上予以保障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受教育的主体。要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业绩标准之一,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好坏作为学生考核和评定各种奖励的重要依据等。通过激励政策,不仅可以调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搞好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社会实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四)开展文化素质讲座

采用人文讲座的形式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受到众多学校重视的是关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文学系列讲座,因为学生对此尤为感兴趣。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不仅是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高尚的民族精神,是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素材。(五)加强教师培养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历学位、学术水平,更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素养。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关键。文化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深厚的专业素质的同时,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拥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以,各高校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如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群体结构,加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文化素质教育专职队伍。从艺术院校和重点师范文科引进、招聘专业人才,充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队伍,组建人文教研室和艺术教研室。在本校教师不足时,可以外聘教师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娄延常,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途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3-24

[2]阎大伟,论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J],江海学刊,2007(6):211-215

[3]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7

[4]蒋雪岩,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紧扣专业特点[J],教育研究,2005(8):67-71

[5]裴印山,武士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8):80-81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深”与“浅”战明华

摘要:《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被学生普遍认为是不易掌握的课程。《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决定了该课程的“深”;而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计量经济学在相当程度上又是“浅”的。

关键词:应用计量经济学;深;浅《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被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且不易掌握的课程。计量经济学的难,首先在于绝大部分教材内容主体均是一大堆的数学推导,而科学的逻辑似乎从不是人类天性所喜欢的。不过,笔者对历届毕业生(包括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观察发现,大多数错误的原因并不是基于学生不懂计量经济学原理的数学推导,而在于没有从经济现象上来把握计量经济学的建模真谛。实际上,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正确地应用计量经济学并不需要很多的数学知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述计量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本质,及其在现实中的具体对应情景,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计量经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计量经济学中的“深”

要探讨计量经济学的“深厚背景”,首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研究内容。一般国内教课书往往将计量经济学称作是“经济学、数学与统计学”的交集,这种说法本身并不大错,但却无法真正说明计量经济学的逻辑及学科体系特征。笔者认为,要认识计量经济学这一理论体系,须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二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来看,它最主要是为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与问题的。其基本方法就是先确定现象背后的机制与过程,然后将这一机制与过程数量化,构造最基本的数理模型。这就决定了它的“深”的一个方面:没有对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较好把握,没有对经济的比较好的直觉,就很难灵活构造一个有新意、且又符合现代经济学逻辑体系的基本数理模型,而这个数理模型是计量经济模型的直接基础。也就是说,如果要较高层次地应用计量经济学,那么对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理论的掌握是必需的,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符合科学化要求的逻辑语言。

从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来看,它与数理统计学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从方法上,计量经济学是直接脱胎于数理统计的。事实上,一般的数理统计学教材上均有对诸如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等的介绍。直观上,这些方法介绍与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在形式上并无明显差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可以等量齐观。事实上,二者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众所周知,如果将样本看作是数理统计方法要处理的“原材料”的话,那么大多数数理统计对这种“原材料”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那就是所得样本应当是简单随机抽样而得。也就是说,样本抽取要至少满足等可能性,由此所选出的样本就最具有“代表性”。然而,不幸的是,计量经济学所要面对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所拥有的“原材料”的质量要糟糕得多。

与自然科学可以控制各种实验条件不同,计量经济学所需的样本是要从经济现实中调查而得的,而我们根本无法控制调查对象在每次调查中所处的状态,因而很难得到具有简单随机抽样特征的样本就不足为怪了。由于数理统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总体的“代表”——样本来大致搞清总体的变化规律——分布的(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数学化后即是可测度集合的“长度”),而这种变化规律显然是通过样本的变化特征来体现的。可想而知,样本变化特征不同,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显然,计量经济学面对的“原材料”的复杂性对于我们确认这些“原材料”的代表性,及“原材料”的变化特征均增加了难度。于是,在方法论上,计量经济学实际上是以数理统计学为基础,根据“原材料”的特征,来开发出一系列的检验“原材料”变化规律的“仪器”——统计量,从而由此来推断总体的变化规律的。由于这一过程是完全基于数学逻辑且以数量统计方法为基础的,因而其对数学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理论计量经济学家肯定是一个好的数理统计学家,但一个优秀的数理统计学家未必是一个很优秀的理论计量学家。

二、计量经济学中的“浅”

与理论方法研究相比,计量经济学更多的在于应用。而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计量经济学在相当程度上又是“浅”的。计量经济学在应用中的“浅”并不意味着对计量经济的一知半解,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忽略数理推导过程,而专注于对计量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的把握。可以说,尽力还原计量经济学中的“经济”对象是把握计量经济学在应用中的本质的关键。由于本科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均是基于应用的,因而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应用教学中,计量经济学的中“浅”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要从本质上把握计量经济学,就必须深入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虽然这些理论的具体推导的数学形式往往较为复杂,但是,即使像数学这样的抽象的逻辑也非凭空而得,而是同样对应着现实中事物的相互关系。因而,从应用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力用定性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述清楚。笔者几年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发现,对本科生数学知识积累存在过多奢望是不现实的,过多地强调数理推导反倒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这些数理推导过程对计量经济学不是很深层次的应用并不构成严重影响。例如,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授课过程中,首先涉及的是关于好的计量模型判断的4-5个假定。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假定是关于解释变量的内生性的,即COV(X,ε)=0,或者说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不相关。对此假定,除了从数学上讲清这里的相关主要指的是线性相关的含义外,还要联系经济现实讲一下,为什么这个假定是重要的?或者说,为何没有这个假定会影响模型的估计?比如,可以给学生打如下的比方:两本书摞在一起置于桌上,我现在要测定书对桌子的压力,这个压力显然是两本书合力的结果,而如果我没有发现上面的一本书,那么我就会将测定的压力全部算做是下面那本书的“贡献”,这显然是夸大了下面那本书对桌子的影响。而如果两本书是并排放的,显然,如果我的目的仅是测定下面那本书的压力,那么我忽略掉上面那本书的存在就是可以接受的。

类似地可以说明异方差的影响。一般教材上都是直接用数学推导一下,异方差问题对参数估计结果的无偏、一致和有效性,及参数显著性的统计推断会带来何种影响。但如果过多地注重于数理推导过程,学生在数学基础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同样会陷于迷失。对此,同样可以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及影响。例如可以做如下阐述:首先要讲清数学上的方差就是波动性的一个指标。我们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解释所谓“被解释变量”的变动规律的,或者说估计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关系的,那么这种关系的估计显然只能通过调查两者的“代表”——样本来实现。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们要观察一群人的行为,那么具有“神经质”特征人群的行为难以预测或判断,还是“正常人”人群的行为特征难以判断?答案显然是后者,因为前者的行为每个神经质的人的变化各不相同!这就对应着“方差”的不同。也就是说,异方差的存在实际上会导致你的估计与判断不准确,因而如果你想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你还要做更多的调查工作,即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即使对于具有“神经质”的人群,如果人群中这种类型人的数量足够大,那么我们也能从中获得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或判断出他们的行为特征的,即异方差的存在不影响估计的一致性。

计量经济学“浅”的第二个含义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模型设定的好坏,关键是从经济现实出发进行判断。在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中,一个要诀就是,万万不可将数学的逻辑完全应用于计量经济学。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课时就遇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简单的y=a+bx+ε模型,可不可以像数学一样,将x写成y的函数?这就是一个完全用数学思维来思考计量经济学问题的典型。实际上,通常计量经济学的分析范畴是因果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主要是由所研究问题及理论前沿给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设定模型前,实际已考虑了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我们的建模构成了实质性约束,所以因果方向不能仅以后面的数学形式来进行推断。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模型好坏的判断,并不需真正用那些统计指标来进行判断,而主要是基于经济现实。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要用统计指标来判断就必须知道统计指标的变化规律(分布),而这种分布对于最原始的“原材料”——的要求是相当苛苛的,而我们收集的样本通常达不到这个条件。比如,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如果我们试图用X、ε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判断的标准,那么首先遇到的考问是:用于检验这个相关系数显著性的统计量的真实分布到底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ε往往是我们根本无法或无能力收集的,那就更谈不上进行统计检验了。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绝不是数学逻辑,而只能借助于外部的经济信息。比如,要研究社会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如果我们设定如下简单的模型:Y=α+βx+ε,这里y、x分别表示消费与收入,但我们很担心x的内生性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根据消费与风险资产关系理论,股票应当是影响消费的一个原因,因为高收入者通常更有能力进行风险资产的投资。但股票具有一种收入效应,因而它又是影响收入的一个因素。因而,由此判断,我们即可得出这个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的判断。可见,解决内生性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你所拥有的外部“经济信息”的量,而这与所掌握的经济理论丰富度是大有关系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被看作更主要的是一门经济学科的原因,同时,也是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是一个“艺术过程”的最好注解。

计量经济学“浅”的第三个表现是,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际绝大多数的参数估计过程与推断过程几乎均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大大拓展了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实际上,在现代应用计量经济学中,建模者所要做的工作仅限于建模与输入数据、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中间最复杂的数学计算过程被计算机完全取代。这极大地减轻了教学及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压力。

三、小结

本文主要是笔者在几年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总的来说,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对通常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本科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关注两点:一是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清楚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须知,任何数学过程都是逻辑的碓砌,而任何逻辑必然对应着现实中具体事物的相互关系;二是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将计量经济学看作是一门经济学科,而不是纯粹的数学,因为无论是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还是推断,在现实当中,都必须大量依赖已有的经济信息,单纯依靠数学推导与逻辑会很容易将问题引入歧途。最后,计量经济学往往因其晦涩难懂的数学推导过程而令初学的学生望而生畏,然而,一旦你试着从经济学现实的角度去理解它,你会发现这个貌似复杂的世界原来也可以变得如此精彩、如此简单。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美]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林少宫校,费剑平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鲁宾费尔德·平狄克,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美]约翰期顿·迪纳尔多,计量经济学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金融学专业开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张昊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业则是现在最具魅力和变幻无穷的热门行业,因而,金融学教学被学生赋予了极高的期望值。基于迅速发展的金融业以及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学习的期待,就高校而言,如何促进和改善金融学教学,使之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适应学生知识渴求和就业的能力要求是一个极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金融学;开放性研究教学;国际化

我国高校金融学教学和研究存在认识和发展的阶段。在相当长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所谓的金融学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第一部分是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主要讲授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以及货币政策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主要内容是关于国际收支、汇率以及相应的国际金融体系等。两部分合起来是国内所指的金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称之为“宏观金融”或者“大金融”。然而,这两部分在国外却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隶属于宏观经济学或者国际经济学的内容。国外对finance(金融)的一般解释为:“金融以其不同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国外的金融学专业大多设在管理(商)学院,研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国内常译为公司财务。其实,公司金融除了公司财务外,还包括另外两大块内容: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融资、收购合并等;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公司组织结构、公司各有关人员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即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asset pricing,即资产定价,它是对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如资产均衡定价(C)APM理论、套利定价(APT)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多称为公司财务,从而很容易跟会计混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把corporate finance译成公司金融而不译成公司财务,就是因为它的实际内容不仅包括财务,还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公司融资问题,如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其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所有这些都归为公司金融。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它是对证券市场上不同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和确定。第三部分主要是指风险管理,包括投资选择、保险、分散化等。这三部分合起来是国外主流大学所指的finance,即金融。由于该金融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等微观领域,因此,为了便于区分,我们且称之为“微观金融”或者“小金融”。公司金融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1)MM(Modigliani-Miller)定理;(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和套利资产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3)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es(Fama,1970);(4)期权定价模型Option Pricing Model(B)lack-Scholes,1973。20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尤其是以公司为基本单位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公司金融工具的发展和创新引起了金融业的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拓展,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客观上要求我国的金融研究需要从大金融向小金融转变。1997年,国家教委对我国金融学科目录进行调整,内容之一是将原来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以及“保险学”合并,统称为“金融学”。目前,金融学科大的专业方向,比较普遍的是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这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金融业的专业需求而设定的。事实上,随着金融业经营的综合化,银行、保险与证券等三者之间的业务相互交错,这种单一的专业划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学不仅需要服务金融企业,而且越来越多的非金融公司在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金融学。基于金融的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大学金融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开放性地研究我国高等学院金融业的教学。

首先,开放性教学要基于综合性的课程设置。不仅包含“大金融”和“小金融”的结合,还要兼顾到学科间的融合。一方面,改变我国当前的大金融为主向以小金融为主兼顾大金融的学科设置。兹维·博迪和罗伯特·C·莫顿在他们合著的《金融学》一书中定义“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它实际上是研究微观金融主体个体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因此也可称为“微观金融学”。显然,这是与狭义的金融概念相对应的狭义的金融学概念,也是目前西方使用较多的金融学的概念。但是,既然金融包括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金融学就不能仅研究微观金融运行而不研究宏观金融运行。也就是说,金融学除了研究金融主体个体的行为(小金融),也应该研究金融系统整体的行为(大金融),二者紧密相关。小金融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等。近几十年该领域的研究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就,获得了多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推动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金融分析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均衡、金融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主要的分支学科有: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分析、金融监管学、国际金融学等。从一般意义上讲,小金融的社会需求更为广泛,涉及千千万万的企业和个人,因而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本科学历的学生主要面对小金融的需求,因而有必要扩大小金融的教学力度。除了大小金融的融合之外,还有学科之间的开放问题。由于金融学科服务的微观化,金融学专业学生需要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尤其是金融学与法学、数学、外语、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按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化的发展特征整合和更新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高科技与经济、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学科在客观上也要求发展成为与现代数学分析技术、数字信息技术边缘的科学。现代金融学需要大量使用数学模型和计量模型,需要增加更多理工科、特别是数量分析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数理教学内容上应继续调整,增加应用型的课程。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反映在教学中,如行为金融学就是把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科学,应适当调整相关学科的基础类课程。

其次,开放性教学需要促进金融学课程的国际化。国内有学者认为我国金融学课程应该继承传统,保持中国文化特色,不能一味地实行拿来主义,在教材引进上,要体现中国化的特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不能简单靠海外人才的回归和引进,必须立足本土人才的培养,培养出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态又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才。但我认为,如果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关注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毋庸置疑的是,今日的美国金融学很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金融学发展的目标。在我国正日益走向国际化和高科技化的进程中,要按国际上对金融业高级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的要求整合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是考虑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尽可能选用国际上经典的金融学教材,力戒我国当前各个大学热衷于大范围的编辑“校内教材”的倾向。

再次,开放的教学立足于以学为本、面向社会的教学方针。当今发达国家的金融学教材内容繁杂,包罗万象。如果要全部教授的话,很难在一个学期讲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即授课教师不是讲完所有的内容,而是将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基本知识部分、自学部分、讨论部分、重点讲授部分等。同时将一部分内容分配给学生课外自习,课内提示等。另外,为了在有限的上课时间讲授更多的课程,可以考虑增加课程数,同时减少单位课程课时,给学生指定更多的参考书、参考资料,增加学生自学时间和空间,推行“弹性学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或者提出适当采用“双向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即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由教师归纳综合和回答问题;或者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联合授课等。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从事各种专题研讨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除了用中文教学以外,应鼓励尽可能地采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优势在于和国际接轨,在技术性课程上用英文教学比用中文教学容易,避免中文翻译的歧义和误导,具有时效性。双语教学刚刚起步,还处于实践阶段,可能存在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由于当今的大学生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基本上都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因而,学生本身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所以,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鼓励双语教学,以利于学生更直接地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殷孟波,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7)

[2]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2(增刊)

[3]邱兆祥,赵勐,论学术研究在高等金融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财经科学,2002(增刊)

[4]彼得·纽曼等编,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兹维·博迪等著,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

本课题由浙江理工大学资助,课题编号yb0921。经济学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张燕

摘要:博弈论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方法,被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多个学科领域。针对当前经济学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博弈论方法与经济学思维衔接,实行“理论、实验、实践”三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关键词:经济学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改革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943年,约翰·冯·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坦合作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提出的标准式、扩展式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博弈论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1950—1953年,约翰·纳什发表了4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均衡的存在性,并提出对合作博弈的研究可以简化为非合作博弈形式来进行,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把博弈论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重复博弈、随机博弈、策略博弈、谈判博弈、信誉模型、多人博弈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较为完善的博弈论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严格意义上讲,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方法,应用范围不仅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都涉及博弈论。但是由于博弈论和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相同,强调个人理性,也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所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获得了最广泛、最成功的应用,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石。因此,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十分需要掌握博弈论这一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加以运用。

目前,《博弈论》课程作为经济学本科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时间尚不是很长。可以说,博弈论的教学才刚刚起步,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对于实验和实践的环节尚存在欠缺,而在理论教学中,基于博弈论方法与经济学思维的衔接,也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博弈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应进行相应的改革,结合经济学经典模型,实行“理论、实验、实践”三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一、《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作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理论”(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曼),“对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学模型的研究”(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尔森),博弈论通常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现实世界中互相作用的多个主体的最优决策问题,因此,博弈论和数学的结合非常紧密,要求有一定的相关数学的理论基础。也正是由于博弈论的数学描述较为抽象,很多经济学本科学生在初次接触博弈论时会觉得十分抽象与艰深。另一方面,博弈论的应用性很强,其原理可以用以分析经济、政治、外交乃至战争等广泛的领域,通过博弈论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尤其是经济学领域,现实经济中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往往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如典型的古诺双寡头竞争模型中,一方制定策略时都要同时考虑到对方的预期反应,并将这种反应纳入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最终纳什均衡条件下的产量大于利润最优化条件下的产量。通过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各种应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策略型行为的基本特征,系统、深入地理解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有助于其他相关科目的学习。

二、经济学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式过分偏重多媒体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声、像、图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多媒体的大量应用能使教师更为及时、便利地更新陈旧的知识,添加较新的数据、图片等信息,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抄写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教师专心地进行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精彩演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现代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对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博弈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授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和证明,多媒体很难直观、有序地展示具体的推导过程,而板书在这方面的效果较好,因此,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二)理论教学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

由于博弈论的学习需要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博弈的表达式、均衡的推导均要使用大量的数学工具,这使很多学生将博弈论作为一门数学课进行学习。而对于经济学本科学生而言,博弈论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要把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过多地强调理论,就会使得博弈论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目前,博弈论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但是实际教学中尚缺乏生动的案例分析。(三)实验与实践教学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博弈论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足够的实验教学让学生直接地作为经济主体进行相应的决策,并根据实际的结果来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教师课堂讲授案例的理解。但是,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讲,很多观点认为既然不是理工科专业,课程内容也都是理论性的,实验教学可有可无,对于博弈论教学亦是如此,实验环节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实践教学也较为缺乏,学生就算掌握了理论模型,也没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地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导致学生的“学”与“用”脱离。

三、完善经济学本科《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博弈论》作为方法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强调理论、实验、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为了突现博弈论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经济学本科学生对博弈论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丰富理论教学

1.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

博弈论是一门相对年轻、充满活力的学科,目前的博弈论课程的讲授,其内容大多主要集中在非合作博弈理论领域,一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也大多侧重对这个方面的介绍。而合作博弈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实验博弈、演化博弈也迅速发展,所以,在讲解清楚教材中基本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立足学术前沿,关注学科发展,跟踪博弈论的最新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性问题,让学生了解博弈论的新发展。

2.结合实际丰富案例内容

丰富的案例介绍将博弈论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博弈论并提高运用博弈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弈论中有很多有趣而富于哲理的经典案例,如经典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斗鸡博弈等,在充分应用经典案例的同时,还应基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基于各章节的讲授内容,选择和提炼相关的案例。同时,博弈论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案例选择要简单。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的认识。案例如果选得过于繁杂,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经济学的学生应该学会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规律性的能力,简单的案例从某种程度上更能说明问题。

其次,案例选择要有针对性。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当作博弈问题进行研究,选择案例时最好以每个案例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与所要讲解的博弈论知识点相对应。例如,从“海盗分金”游戏引入动态博弈中的逆向选择原理,使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学生理解更加深刻,进一步指出“海盗分金”游戏代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动态决策的普遍行为,应将该理论应用于实际经济和管理活动中。

第三,案例来源要多元化。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学科,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尽可能地覆盖所涉及的各个学科,在引用经济学相关案例的同时,也要列举一些非经济领域的实际案例如战争、体育比赛、日常生活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用国外博弈论成熟案例的同时,也要关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案例,如历史故事、文化现象、军事谋略等。(二)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博弈理论方法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分组进行博弈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博弈竞争、合作及其决策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养成务实求真的科学研究精神。博弈论的实验教学要精心选择实验内容,注重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衔接,应将实验教学合理、恰当地穿插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而不能截然分离,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学习“理性人为共同知识”的概念时,进行“分钱”实验,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理性决策人A和B,假定教师准备拿出100元钱分给A和B, A提出这100元钱在A和B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方案。B选择同意还是不同意该方案。若B同意,则教师按照该方案将100元钱分配给A和B;若B不同意,则两人什么都得不到。在实际的实验中,很多扮演A的同学提出(50,50)的分配方案,有些同学甚至给B的金额大于自己,而少数提出的给自己分得较多的方案,则被扮演B的同学以不公平为由拒绝。而事实上,B拒绝分配方案的收益为零,只要分配方案给他的收益大于零,在B为理性人的假设条件下,他就应该接受该分配方案,A也知道B为理性的,所以即使A提出的方案为(99,1),B也应该同意。因此,无论是A因怕B拒绝而提出分给他更多钱的方案,还是B因为感觉“不公平”而拒绝方案,都从反面印证了“非理性”。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切实地领会和掌握相关的概念。(三)提升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强调博弈理论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论文,让学生能根据理论学习知识,结合实践活动,能创新性地用博弈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内容,研究招投标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针对近来国家对房地产领域的调控,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的反应,以及实际房价的走势,研究房地产开发利益链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兴趣小组,利用团队的能力来实际解决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能力,利用知识竞赛和论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博弈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冯·诺伊曼,摩根斯顿著,王文玉,王宇译,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罗杰·A·麦凯恩,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浦徐进,本科博弈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工商管理系[1]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综述李志平 涂辉文

摘要:本文从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三个方面教学理论,回顾揭示了就业能力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

一、就业能力(一)就业能力概念起源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指成熟劳动者(able-bodied-workers)的可利用率,即个体潜在被雇佣的能力,用以辨别不能雇佣的劳动者和可以雇佣的劳动者。这就是“二分法的就业能力”(dichotomic employability)的来源——把劳动者分为可雇佣的和不可雇佣的就业能力(Gazier,1999)。

早期就业能力的另一层含义指就业者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即了解劳动者个体的潜力和能够被激励充分就业。关注就业能力首要是帮助那些失去自信的人们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提高就业者的就业态度及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可见,提升就业能力是政府优先考虑的事(Feintuch,1955)。(二)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

自1970年以来,对就业能力的注意力从“态度”上转移开来,并逐渐地变成关注个体在职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的劳动力市场价值(Tseng,1972)。让人们知道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知道通常的就业形势(Orr,1973)。Hoyt(1978)提出了“可转移的”技能的概念,可转移的技能包括社会及关系技能。这种技能能够在很多不同工作形式中维持其价值,能够让被雇佣者在不牢固的劳动力市场中少受些伤害。整个70年代,就业能力通常被认为是个体或特定群体的“劳动力市场绩效”,作为个体人力资本的对未来劳动力市场产出/回报计算的根据。

从1980年开始,就业能力已经变为工作者的元特征。作为“元特征”就业能力的概念融合了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被看成是被雇佣者在劳动力市场绩效中的重要决定性因素(Pearson,1988)。就业能力等同于一个个体积累的技能的可销售性。

在1990年左右,就业能力的概念被进一步放宽。它合并了很多范围,比如说劳动力市场形势,劳动力市场知识以及公司政策。就业能力被看成一个由四个要素组成的模型:个体品德,特定职业技能,劳动力市场形势,以及政府及雇佣者的培训政策(Outin,1993)。

至此,就业能力变为一种由政府、雇主/公司以及个体雇佣分享的责任,完成了由“纯粹个人型”到“互动型”版本的升级(Gazier,1999),影响领域和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三)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末,就业能力成为经济全球化下有关人力资源发展讨论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有关就业能力内涵日益细化。

很多研究者考虑的是劳动力市场的潜力及职业技能(Gazier,1990),或者聚焦于指导某个人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能力,或者聚焦于如何处理公司内部发生的变化(Hyatt,1996),或者聚焦于组织中就业能力的可能性应用,或者是聚焦于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及政府和公司的责任(Outin,1999)。

就业能力指的是在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的促进作用下(制度因素),工作者保持对劳动力市场吸引力的技能及意愿(供给因素),使其能够对目标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作出预先反应(需求因家)(Andries,1997)。这一就业能力概念的中心来自三个方面:被雇佣者预先的意愿和能力、组织及制度条件、保持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

就业能力的定义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辨别(Thijssen,1998):一个是核心定义;一个是拓宽定义;一个是全包含定义。核心定义的就业能力只考虑了劳动者本身的能力;拓宽的就业能力定义结合了成功获得多样工作的意愿及能力,包含了意愿和能力在内的所有个体特征,学习能力也包括其中;在全包含定义中,就业能力包括全部个体特征以外,还包括环境因素和实现条件。

就业能力分为三种类型(Groot、Maassen van den Brink,2000):与工作匹配的就业能力,即在现有企业继续保持现有工作;企业内就业能力,即在现有企业转换不同工作;外部就业能力,即转换到另一个企业工作。

Andries、Jasper、Jos(2004)将劳动者就业能力区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外部就业能力指的是转换到另外一个企业的相似或不同工作的能力和意愿,反映的是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价值。内部就业能力指的是在现有企业保持被雇佣的意愿和能力,反映的是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价值。

国外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从最初的就业能力两分法(适合雇用和不适合雇用)到后来的行动就业能力、主动就业能力和互动就业能力的种种讨论,学术界对就业能力至今尚未给予明确的界定。就业能力在内涵上可以从就业者个人、雇主企业和社会三方面去探寻。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在我国的备受关注和广泛研究源于21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能力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波涛汹涌。可见。我国理论界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其实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胡尊利,2008);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郑晓明,2002);是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得当运用充分展示、在工作期间不断发展提升并伴随大学生终身的多种知识、素质、技能、能力的总和(刘绍斌,2008)。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学术界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论,但各自的阐述基本相近:(1)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2)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在大学期间经过后天培养形成;(3)大学生就业能力会固化为个体的某种潜能;(4)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个体求职就业。(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它的构成,学术界存在多种争鸣。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信息搜集和分析、思想和信息交流、工作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团队合作、数学知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沟通能力(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2002)。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够胜任职业的各种能力的集合,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方面内容(王丽良,2009)。其中,基础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这类能力不受职业限制,可以迁移到其他职业中使用,所以又叫“可迁移性能力”;专业能力,又叫“内容性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等;发展能力,又叫“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等。

从结构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应由两部分组成(刘绍斌,2008):一是一般通用的就业能力,也称为核心能力,即为在就业过程中普遍要求具备的通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职业特需能力,包括特有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或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还有相当的外语能力等方面的职业素质要求。

邱文芳(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实践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包括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三是创新能力,指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四是应聘能力,指在应聘、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竞争意识、推销能力、自信等能力。

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如把大学生就业能力概括为基础能力、发展能力和求职技能(任江林,2005;赵颂平、赵莉,2004;谢志远,2005;雷腾、虞文华,2005)。由这些观点可以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概括为基础能力、发展能力和求职技能的观点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这种主流观点直接指导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向性策论:健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践、加强就业技巧和改变择业观念等。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模型

大学生就业能力组合就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就业能力模型是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国内学者通过运用经验总结法、调查统计法、因子分析法以及扎根研究法等各种研究方法,获取能力组合元素,构建了不同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以下简称能力模型)。(一)二维度模型

依据就业能力的元素组合,可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维度,即智商(IQ)与情商(EQ)维度,或称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维度(郑晓明,2002)。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2004)提出了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因素模型,指出外在、内在两个维度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除了通用模型的研究外,也有学者专门就某一类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研究,如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包括基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两个维度(雷腾,2005);文秘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可从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个维度展开(沈建红,2005)。(二)三维度模型

汪怿(2005)认为,就业能力就其构成来看,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三个部分。基础技能是个体就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具有基础性的能力,个体管理技能指促进个体潜力发挥、有利于个体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技能、态度和行为,团队工作技能包括和别人一道工作、积极参与项目小组等方面的能力。

谢志远(2005)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基础能力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归结为三方面的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基础竞争力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环境竞争力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刘学林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分为三大部分,应聘求职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肖云、杜毅、刘昕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三个要素构成,并具体指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是具备基础实践能力,关键是具备知识拓展能力,核心是具备创新能力。贾利军基于心理学研究视角,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由就业人格、准职业形象和社会兼容度三个维度组成。(三)四维度模型

崔影慧、魏娟(2006)归纳出就业能力包含人格品质、知识、技能、应聘能力四个层次的内容。王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个体可靠性、沟通合作和自我意识四个因素。

陈社育认为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构成具有四个维度:一是基本工作能力,二是专业社会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基础;三是寻求职业能力,它是构建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辅助条件和工具;四是心理调适能力,它是构建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润滑剂。(四)五维度及其以上模型

张丽华、刘晟楠(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构成。

王霆(2007)针对交通行业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提出就业技能模型由业务技能、思维技能、基本技能、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五个维度构成。

张永生、彭志华(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徐涌金、高秋艳提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等基本要素。提出五维度以上能力模型的研究较少,陶晓霞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了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的七维度模型,包括实践执行能力、分工合作能力、智慧胜任能力、个性适应品质、自主发展能力、印象管理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在已有研究与探索中,还没有发现六维度模型。

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被层出不穷地提出,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及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压力。现有的这些研究模型或努力从总体上归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或努力从具体专业上归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这两个不同角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明确和深入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3)

[2]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0(32)

[3]李滔,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教育策略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9)

[4]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

[1]

项目来源: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度教务处教改项目“基于就业能力的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设置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基于“PBL”模式的《领导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梁欣如

摘要:《领导学》作为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专业课,在实际的课程学习中,较多学生反映课程学习大而空,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而教师在应用常规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实际调查,分析《领导学》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成为教学研究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PBL”模式;领导学;课程改革

一、引言《领导学》是从管理学中独立出来的,在科学总结历史上领导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系统学习管理专业知识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之一,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领导学》以人为研究对象,它探讨的是将人既作为社会行动主体又作为社会的重要资源,通过社会共同行动所形成的特定人际关系——领导关系——来实现个人的作为与他人的作为的双赢、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领导科学的知识体系,可以充分认识领导科学的基本内涵、领导的个性特征、领导的行为特征以及领导权变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准确认识领导的含义和特征,深刻领会领导的本质和价值,正确把握领导活动的要素和规律,全面掌握领导的内容和职责,科学预见领导的前景和趋势,从而加深对现代领导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领导学》课程成为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专业课。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学习中,非常多的学生反映课程学习起来较为空洞,和现实联系不够紧密,甚至觉得课程内容是“大杂烩”,“空对空”,没什么实际用处;而教师在应用常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时,也感受到教授起来较为吃力且效果不佳,即使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可能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分析《领导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成为教学研究中的现实问题。

二、《领导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在《领导学》课程学习结束后,较多学生在如何将课程内容与管理实践结合上存在一定困惑。一项针对选修《领导学》课程的学生而展开的调查发现,“课程理论性太强”“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为学生学习后的主要困惑。75%的学生肯定了该课程的学习确实给自己带来了领导学理论知识的丰富,但是仅有2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领导实践能力上有所提升。而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实践能力增长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78)。与之契合的是,在《领导学》课程授课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也反映了相同的困惑:大量地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并不能在实际上解决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提升之间的飞跃,在无法履行现实管理行为的课堂上,究竟怎样才能跨越理论和实践中的鸿沟呢?

最初,一些新颖且占课时不多的方法被尝试性引入课堂。本研究延请部分企业领导者至课堂演讲并和学生互动讨论,或者组织部分学生去企业参观。这些方法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方面很有效,但是仍然无法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衔接问题,甚至因为难以控制与课堂教学内容间的匹配而搁浅。

事实证明,《领导学》课程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源自《领导学》课程的根本要求。因此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其他教学形式就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整个课程体系的变革才可以完成教学。《领导学》课程不仅要讲授众多领导学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下素质:积极关注和分析社会与企业中的热点领导问题与领导现象,形成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良好习惯;积极探求和认识个体与群体的社会责任,形成独立的个性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素质。因此,如何将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应该是从课程设计到课程讲授贯穿始终,而不是细枝末节的修正和补充。

三、以问题为中心模式(PBL)的引入与《领导学》课程改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两者之间的鸿沟是《领导学》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细枝末节的变革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在《领导学》课程改革中,教学设计的改革是核心与根本。领导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逻辑不会有重大变化,但是围绕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逻辑,如何巧妙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短短的16周32学时内快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何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大量研究表明,以问题为中心(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围绕问题而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工作和展开授课将有效提升相应的问题解决能力。围绕问题能够有效甄选相关理论内容,按照对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可以形成理论与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针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思考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理论的侧重点,以及各个理论的适用条件与局限,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中间架起一座桥梁。

以问题为中心是较好的实现理论学习与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但是,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才合适呢?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核心与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该问题能够组织到丰富的教学材料,如案例等;对于课程来说,该问题必须与理论体系紧密结合,如果能够与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成持续互动则最佳;对于学生来说,该问题必须是学生密切关注的,学生有兴趣且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去关注该问题并自发地寻求解决途径。因此,寻找到合适的问题是进行《领导学》课程改革的关键点。

事实上,大学生的学习是典型的成人学习。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内容,以过往经验为学习背景。由于大学生虽然已经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但是在经济上仍然依赖父母,并没有实质上的社会实践内容。因此,传统成人学习中的出发点主要来自工作中的问题,而大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更多来源于个体生活。因此,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对于自己未来是否能够成为优秀领导者这一问题。因此,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领导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更为有效。

四、基于“PBL”模式的课程教学内容改进设计《领导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问题为中心(PBL)”的原则,从对领导学基本问题(领导有效性来源于何处?)的不同回答组织整个课程教学。在每一知识点中,除知识点的讲授之外,增加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中“自我评估”内容帮助学生评价相对于领导这一社会复杂角色要求的自我现状;“领导实践”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领导行为以及情境分析处理能力;“领导挑战”内容帮助学生训练在困境中如何提高领导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图1)。图1 《领导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一)自我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章具体内容,选择并设计相应的自我评估量表和测试题。这些自我评估量表和测试题能够帮助学生从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情境以及领导过程等方面评价自己,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多大程度上适应领导这个复杂社会角色。通常来说,自我评估环节常设置为课后习题,评估时间不超过10分钟。(二)领导挑战

结合各章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难点,精心设计领导挑战情境。领导挑战案例锁定对应章节知识点,设定多情境要素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往往展现了一个难以以常规方法解决、进退维谷的困难局面。而该困境的解决方案往往系统地隐含了相关领导理论与应用,在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不仅深刻领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有了更为全面的感性体会。通常领导挑战内容安排在章节的结尾,在活跃的讨论氛围中,帮助学生利用实际问题总结和复习一章中的核心内容,加深学习印象。(三)领导实践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领导实践环节,针对领导者的核心实践能力(如说服力、移情能力、决策力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知识点讲授外,通过小组讨论、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进行案例演练和分析,使学生超越领导理论,更加贴近实践和应用环节。通常领导实践环节需要精心的设计、准备和实施,每次往往占用1~2个课时,因此全课程讲授中领导实践环节控制在2-3个课时较为适宜,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实际情况选择。

五、基于“PBL”模式的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秉持“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改革宗旨,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紧密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用知识点分析问题、寻找扩充性资料解决问题、亲验式实践问题解决过程这三个中心,大量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一)关注力教学方法

枯燥的理论学习需要学生对课程表现出持久的高度关注,这个关注力的激发和维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提升学生对于《领导学》课程的关注力有着多种方法,通过采用学生最为关注的案例进行教学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领导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在理论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将会用到大量的企业管理与领导者案例。这些案例类型多样,规模差异较大,有大型的纵向分析领导者与领导团队发展与演变的企业发展史案例,也有短小精悍的事件回放型案例。案例在教学中是否能够起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论学习的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案例是否恰当以及案例质量如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生对于该案例的关注力如何。如果学生对于该案例的关注度较高,那么通常在教师引用该案例前就已经主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案例,通常能够形成课堂焦点,吸引学生尝试采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去自行分析实际问题,甚至可能在课堂上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在形成观点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质询与辨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

寻找到关注度较高案例是提升关注力的关键点。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放弃单纯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更多地聆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思所想。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鼓励学生们通过“小纸条”的形式自由地、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声音,从而选择关注度最高的案例作为课程讲授过程中的最佳选择。在历年的课程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关注的领导者有着三方面的特征:区域化、企业化和男性化。前20名最为关注的领导者基本上全部为男性,政治领导者以国内,企业领导者以长三角区域为多,思想领袖关注度极低。纵观2008、2009及2010年,学生关注的领导者从较多富集在IT业转向了汽车业、日用消费品等其他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领军人物尤其是长三角的经济风云人物关注度不断增强,特别是一些特殊事件中的企业领导者。针对这些学生关注度高的领导者,再结合今年来的重点事件,“娃哈哈商标之争”、“淘宝创业史”等成为绝佳的领导案例,引发了学生广泛、深入而持久的思考,结合案例而讲述的相关领导理论也变成了活生生的实例,不再枯燥乏味。(二)亲验式教学方法

领导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仅通过常规的课堂讲授方式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亲验式教学法能够有机地将现实情境、理论教学与学生自身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亲验式或半亲验式学习方法,以真实案例或仿真任务为实践教学项目,在任务驱动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采用亲验式教学方法时,必须格外重视授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详细规划教学内容、过程和步骤,准备相应教具,严格控制课堂进程、内容与氛围,注意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笑场等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扮演领导者角色时,由于领导者角色可能与学生角色反差较大,尤其是专注力较弱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笑场,笑场的出现将破坏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起来的虚拟情境,影响学生的沉浸感与参与感,导致效果不佳。(三)网络学习

为锻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寻找扩充性资料并从中获益,教学过程中提供大量领导相关资料网站,引导学生区分研究性网站和介绍性网站、资源性网站和搜索性网站,在问题驱动下主动进行网络学习,通过搜索、获取和整理扩充性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进行最终领导决策。

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接触并快速阅读到大量信息,这种浅阅读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拓展知识面,但是对于深入思考则帮助有限。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将浅阅读与深入思考结合起来,更要避免简单抄袭与拷贝。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云人物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年轻的莘莘学子更希望在走向社会后能够以自身为核心去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因此,《领导学》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如何将知识讲授、素质培养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匡胜,领导学的学科性质与社会功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4):80-83

[2]易钢,姜峰,课堂教学互动探析——以《领导学》教案为例,高等农业教育,2008(2):44-45

[3]隋文香,王雪坤,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农院学报,2077,(S1):54-56

[1]

本研究针对浙江理工大学2007和2008学年选修《领导学》课程的207名学生进行了学后调查。调查内容分为:教师素质及表现、教材及辅导资料、教学组织及授课过程、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其中学习效果涵盖理论性收获与实践性成长。[1]课堂上的意义追寻之旅——以终为始思考训练倪旭东 姚春序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大学生内在文化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设计了一堂以终为始思考训练。大学生的以终为始思考展现出五大特征:(1)对于成功的渴望大大降低;(2)对于意义与价值的追寻更为渴望;(3)更愿意选择自己的生活,而非被生活所迫;(4)更重视关系;(5)更懂得感恩。

关键词:以终为始思考;意义;以终为始

一、引言

大学生的成长不仅在于专业成才,更在于精神成人。一个精神成人的大学生应当不仅仅在专业上有所精研,更应有其气质和气度、品格和品位、人格和人道,应当有意义的追寻和价值的探索,能够有超越物质的深度思考。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讲:“大学不仅仅是教学生怎样赚到面包,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赚到面包之后吃起来味道能够更好。”味道在于意义的拥有,味道在于人生使命的发现与承担,味道在于人生智慧的了然与洞明。

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对于现实的思考正越来越浓重,甚至是越来越本能,而对于超越现实之上的意义、价值、理想的思考却越来越淡漠,甚至越来越不屑。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前大学生也许在外在的知识增长上还不错,但是内在的文化素养(也就是其内在的价值建构、人文气度、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方面却日趋下降。当前许多学生的主要计划是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过一种体面的生活,但是距离悲天悯人,博爱宽容,并发现自我价值与地位,挖掘自我潜能,追求理想,与人和谐,与万物共融,最后成就集理性、情感、道德等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却越来越远。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在工具层面、技术层面上有了发展,但是在心灵层面、意义层面、价值层面越来越苍白贫穷。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问题,追寻人生的意义,摆脱世俗社会的功利捆绑,我们设计了一堂意义追寻之旅——以终为始思考训练。主要思想是假设我们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在我们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再来反思我们这一生,我们希望这一生该如何度过,这种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可能会促使学生对人生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二、以终为始思考训练的具体实施和结果

死亡问题是生活中最深刻和最显著的事实,这个事实一个人来超越生活的日常性和庸俗。死亡引起我们无法表达的敬畏,震撼着我们的日常世界。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讲:“未知死,焉知生”。当我们冷静认真地面对死亡,思考死亡时,我们其实也在对我们的现在进行着重新的考量与反思。当人在年轻的时候思考未来,大部分人恐怕都会倾向于成功导向、成就导向,但是当一个人快要离开世界的时候,成功与成就对他而言就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此生的意义。所以当我们站在生命终结的角度进行以终为始的思考时,我们更容易摆脱一切的束缚而进行意义导向的思考。我们期待通过这种思考训练,帮助学生从现实密密麻麻的各种目标、安排和努力中抽离出来,来更本质地思考这一生如何度过。

以终为始思考训练总共90分钟。具体课程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0-30分钟,大家独立思考四个问题,并记录下来。这四个问题是:(1)如果由你自己来写你的墓志铭,你会怎么写?可短可长,1-200字。(2)如果你快要死了,你希望你这一生是如何度过的?(3)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一年,你想做什么事?只剩一天,你想做什么?(4)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活过,你愿意对你以往的人生做哪些修正?(要求关闭手机,不要让自己受任何打扰,彼此之间不要有讨论)

第二阶段:30-45分钟,2-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以终为始思考。

第三阶段:45-70分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享死亡的思考。

第四阶段:70-80分钟,分享此次训练带给大家的感受。

第五阶段:80-90分钟,老师总结。

在思考阶段,整个教室非常安静。到了讨论阶段,大家的讨论异常热烈,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此次思考带给了他们一种未曾体验的感觉和发现。从全部89名学生的讨论结果看,大家已经全心地进入到了这种思考情境中。在对所有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汇总之后,我们发现这次以终为始的思考训练的结果展现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对于成功的渴望大大降低,心境更趋平静淡然。这与大部分大学生当下的心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大部分学生对于成功的渴望极其强烈,竞争、选拔、考证、晋升、高管、杰出、优秀、成功人士、品质生活等词汇构成了大家头脑中的热门议题。但是当大家想到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问题了。大部分的学生都展现出了更为平静淡然的心态,知道成功不是最重要的,内在的平静安稳才是真正重要的。外在的虚荣是次要的,内在的感受才是真正重要的。以下是同学们的回答摘录(注:以下所有同学回答的摘录都是对于之前所列四个问题的回答),如“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得意淡然,失意怡然”、“平淡但幸福地生活着”、“平平淡淡、真真实实、快快乐乐”、“我们做不了大事,但我们能够做包含大爱的小事”等等。

第二,对于意义和价值的寻求更为渴望。当一个人快死的时候,大家都明白在这个世上所拥有的财富都已没有任何价值,但是生前如果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曾经恩济他人,祝福他人,那么将会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即使快离开世界,也觉得心有所慰。于是,意义和价值成了大部分同学的思考焦点,如“用忠诚的态度,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真谛”、“这个男人一生都致力于民族的民主、法制与自由。纵然路途凶险,哪怕沧海桑田,矢志不渝”、“我要尽情发挥我的兴趣和天分,思考出我作为一个独立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生理想”、“希望改变一些社会制度,让世界更美好”、“我会将以前不敢的,害怕去做的事情认真地去做,勇敢迈出脚步,让我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写一本《即死者的告白》,给那些世人们看,让他们明白一群快死的人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更愿意选择生活,而非被生活所迫。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趋向于现实主义,或者可以说越来越无奈,虽说也曾有不少想法,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迫于现实压力或现实考虑,而选择了受制于社会压力做那些大家都认为你应该做但实际上并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越来越高涨的考公务员热潮便是极好的例证,越来越高比例的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经管专业,也在无可辩驳地向人展示着在当代社会经济价值观对于社会大众的一种精神捆绑。但是当问及学生“如果你快要死了,你希望你一生如何度过时?”时,有许多学生更盼望持守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如“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不受世俗的束缚,不随波逐流,要追随自己的心声,不按既定的路线走”、“我希望我的一生是按照我的意愿来过的,而不是为了生活或者其他琐事来勉强自己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或者原则的事,至少到最后我可以问心无愧,直面我的一生”、“坚持自己,随心而动”、“做一些自己想做却一直找借口而没去做的事”、“一生不为他人所左右,跟着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走,即使前面是万丈深渊”。

第四,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注重亲情、友情和爱情。当学生被问及“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年时,你会做哪些事?”,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家人、感情、关系是最重要的,工作几乎没有人再会提及。以下是同学们的回答摘选,如“爱是我死之前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让我的死亡变得那么从容和美丽”、“她爱过,也被爱过”、“和父母讲,这一生,虽然短暂,但我很幸福,你们很爱我,希望在我不在的时候,请你们像爱我一样好好爱自己”、“我会和所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说:不管怎么样,我爱他们”、“跟父母待在一起,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和爱意”、“跟最好的朋友道别,跟他讲:来到这世界,有你这个朋友,此生无憾”、“多花时间陪伴父母,爷爷奶奶”、“这个人是父母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子女的好母亲,朋友的好知己,同事的好伙伴”。虽然大家并没有真正地面临死亡,但哪怕只是假想一下,大家都得出了复旦女博士于娟得了癌症之后的感悟“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第五,更懂得感恩。当我们年少不断拼搏时,常常觉得有许多尚未拥有的事物,所以有太多的不重要的追求,其实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内里的贫穷。但是当我们临近死亡,蓦然回首时,却发现上苍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只是我们以前不懂得数算罢了。当同学们站在以终为始的角度来思考时,我发现几乎没有人抱怨,基本上都在感恩。比如“她感恩这个‘宠爱’了她一生的世界”、“能和最亲最爱的人一起分享成功喜悦和一起承担困难是最幸福的”、“跟自己最感激的老师道别,跟他讲,这一生我都很感激你”、“向所有帮助过我成长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以上这几点,不正是现代教育所失去的东西吗?内在与本质的思考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我们能够抽离于现实,静下心来沉思,每个人都能发现属于他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三、总结

这次以终为始思考训练帮助学生暂时脱离了现实社会中马不停蹄的生活状态,站在了一个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以终为始的逆向思维,恰恰收获了平时所难以获得的看法与领悟。很多平时难以理清的思路在死亡的光照下一下子变得极其的清晰而简单。临死之前对于事物的优先排序更加本质,同时也在不断地催人思考,那个时候想要做的事为什么现在不可以做?那个时候想要放下的东西为什么现在不可以放下?那个时候想要对身边的人说的话为什么现在不能说?那个时候终于明白的道理为什么现在总是不愿意去认真对待?这一系列的追问和思考,让我们可以更加本质地对待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可以剥离生活中许多华丽光鲜却轻如鸿毛的东西,摆脱许多貌似不可脱卸的社会枷锁,让我们的心真正沉淀安静下来,去思考、去经营、去体味生命中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迫。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别尔嘉耶夫,死亡与永生,选自《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C](夏中义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

本文受到浙江理工大学教改基金“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经管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模式研究”资助(基金编号zd0905)[1]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彭学兵 宋永高

摘要: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习得知识的地方,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设计上,都存在许多不同。深入分析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如何批判地吸收国外经验,设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比较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习得知识的地方,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设计上,都存在许多不同。国内部分学者对美国和中国大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但多数研究要么单纯研究中国课堂教学特点和改进对策,要么单纯从对美国课堂教学中较好的经验给中国大学课堂教学提供借鉴,较少对中美两国大学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此外,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美大学课堂教学的不同这一表象的东西上,而对于分析这些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却比较欠缺。就对策的研究而言,多数学者提出了中国的借鉴对策,但这些对策流于肤浅,对于探讨如何批判地吸收国外经验,设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却研究不多。本文结合文献和本人的亲身经历,对中美两国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比较。

一、中美大学课堂教学特点比较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与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中国教师严格按照教科书授课,而美国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设教材,只写参考书,是独立完成的,充满个性;第二,中国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采取满堂灌方式教学,课堂气氛比较呆板,而美国大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采取启发式和双向交流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中国教师讲课认知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组织严密,讲授逻辑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分析透彻,语言流畅。美国教师讲课重点是解决学生迷惑的部分,大部分知识由学生自己掌握,而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怀疑权威,提倡创新。第四,中国教师重理论教学,强调课程体系和严密逻辑,美国教师注重实践,具体操作性的东西讲得多,空洞的理论讲得少。第五,在课堂教学纪律方面,美国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随便,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大学生在上课时比较守纪律,老师与学生之间有距离感,二者之间更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第六,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强调和突出个性化教育,注意启发和张扬大学生的个性,而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则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讲解人,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课堂教学规则,这种规则通过不断细化(甚至是量化)的课堂教学规范而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一般指定一本教材,对教材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思路比较清晰、完整。通过教师严格按照统一的大纲,详细地讲解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概念,使学生只需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不用看书就可以获得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在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解惑人,学生则是主动寻求“惑”之答案者。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深化课程知识,帮助学生(或者部分学生)解决疑惑的那部分知识。教师更多的是给学生指点几条路、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在课后去思考。美国教师并不追求所讲解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追求效率,即追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课堂上经常是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或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有时一堂课下来,老师没有就任何一个知识点详细讲解,而学生也不用被动吸收教师的知识灌输。如我在听他们一堂《战略、决策和计划》的课中,教师讲课只占到整个课时的1/4还不到,基本上是学生自己找资料、做作业,然后通过课堂提问方式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老师则通过批阅学生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国大学课堂是教师驱动型的。为了满足教师自身教学的需求,教师经常无视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有时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演变成一种权威,甚至有时不允许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其结果必然使学生被动地应对教师的讲授,完全放弃了学习的主动性,更无法造就互动性的学习氛围。在国内教学中,教师经常感到学生激不起来的困惑,因为学生从来都是带着耳朵来听课的,一旦教师提问,学生要么低下头,要么不回答。而美国大学课堂是学生驱动型的。课堂强调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学生需求而设计的。因此,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随时回答。老师只要说“any ques-tions?”,学生都踊跃提问。而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也积极回答,争先恐后。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题,而且,学生提问题往往直呼教师姓名,如我在听课中发现,类似“Federich, what is 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这样的提问方式课堂上经常发生。而且,为了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教师允许学生上课吃东西,跷着二郎腿,甚至可以坐到桌子上听课,而学生上课时间自由进出教室也不需要跟老师打招呼。而这在中国被视为不懂礼貌、不守规矩的表现。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多采取灌输式教学,一般将学生看成知识的个体被动接受者,不太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课堂讨论往往采取临时分组的形式,而且课堂讨论主题不明确,即使设计了团队合作,团队设计的任务也不是很明确。讨论课有时变成了教师缓解教学压力,推卸教学责任的一种被动手段。而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往往采取讨论式教学,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美国大学课堂上普遍采用团队研究方式,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研究主题和一系列研究子课题,然后将班级分成若干个由3-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子课题,分工协作,用2-3周时间,通过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一系列科学化、系统化步骤,寻找问题的答案、完成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并且向全班报告和演示研究成果。笔者所听的美国大学课中,每门课一开始,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分组,而且会对团队的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都会随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一同用书面形式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使学生清楚自己该组建怎样的团队。由于个人成绩与团队成员息息相关,所以在自己表现优秀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团队的整体配合。教师上课期间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有的教师甚至鼓励学生授课。如本人参加的一个服装生产管理课程。教师一开始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内容,由各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课外资料,制作课件、必要的幻灯片和讲课的辅助工具,如打版纸、剪刀、别针等,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同学听,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整个上课期间,学生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为一方面要自己理解所讲内容,同时要听懂别人的讲解内容。

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非常低。由于教师将多数时间花在如何使讲授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上,没有多少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有些时候学生参与程度低也导致教师设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切身体验知识,将知识变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互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除以上所述互动、提问等外,还有以下三种:一是课堂讨论。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过是个主持人,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对于学生而言,参与课堂讨论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为自己获得课堂参与分,这是最终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课程,课堂参与分占多达每门功课最后成绩的50%。二是课堂游戏。做游戏,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生动掌握,从中感悟出知识原理,这样的感悟更容易变成自己的知识。如一门团队管理课程,教师让每个小组尝试各种团队沟通方式,先是无语言沟通,然后是文字沟通,最后才是全方位沟通,而最终各小组必须完成一个方案。教师只准备必要的工具,由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并最终制作完成方案。三是案例分析。这是众所周知的美国教学方式。案例分析与我们平时国内多数老师采取的案例教学不同,我们的案例教学更多是“For example”,即举例说明的意思,老师讲完一个理论,再举一个案例来说明,所以起到的作用是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美国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更多采取“case study”的方式,教师先不讲述具体理论,而是在案例中留出许多问题,由学生通过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学到理论知识。而且许多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老师只提供一些思路。此外,学生为了研究案例,需要自己准备大量的案例背景知识,不像国内案例教学,许多案例背景知识都是老师事先给定的。美国通过创设自由度很高、民主气氛很浓、思维空间较大的开放型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到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而能勇于提问、勇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由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氛围很活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也就能在宽松、自由、积极、愉快之中进行。

中国大学教师讲解方式细致,以知识点连接成知识体系。现今中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基本上仍采取“讲授+粉笔”或“PPT+讲授”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而美国大学教师的讲解方式粗放,教师基本不按教材讲课,即使有参考教材,教师也讲得很快,并不细讲,只是提纲挈领地介绍。因此,学生真的要系统掌握知识必须自己看书。而在课堂上教师将时间主要花在跟学生交流上,组织学生理解知识,即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教师只是协助完成这个过程。例如,作者听课时注意到,教师要求学生课后自己看书,下次上课教师提问,并组织课堂讨论。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美国大学教师一般都会布置繁重的课后作业。一门课,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需要花上1天的时间,且布置作业的频率很高。作业的完成情况会被记入成绩。因此,学生要获得A不容易。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学生实践。而美国教师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西方大学,学生平时作业任务非常繁重。理科类课程一般有大大小小的习题作业、实验、项目(projects)等,文科类课程通常要求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并做口头演讲等。如我上的一门服装营销课程,教师经常在商场给我们上课,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市场,边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不断提问,老师则不时停下来回答学生的提问。而且学生的提问一般都很实际,04年流行粉红色服装,老师则提问我们看看商场是如何体现这种流行趋势的,从商场布置、现场摆放到促销员的穿着等方面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这种明显的商业经营方法。此外,这门课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调查报告,学生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然后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调查报告。而且,最后,还需要做口头演讲(Presentation)。张丽华(2004)分析了美国课堂中Presentation的作用,指出Presentation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能把文章讲得透彻,讲解者要对讲解的内容有较为熟练的掌握,这样学生从传统课程上的听众变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扮演了教师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置换使学生对老师的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会更好地与老师配合,完成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十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活动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口头演讲在西方教育中受到普遍重视,因为它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程考核方式上,中国大学的课程考核多数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少数配合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实际上多数只是课堂点名,较少有学生平时表现的记录。而美国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学生每门课的最后总评成绩均是平时作业、实验、调查报告、口头演讲、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综合评估成绩。考试只是评估的一种手段,决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必须的手段。许多课堂都以学生讨论为主,所以研讨会(Seminar)较多,并且老师多以学生课堂发言和讨论提纲及小论文(Paper)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例如,我上的“商务计划”这门选修课的评估方式是这样的:课堂参与10%,平时作业20%,口头演讲25%,书面报告45%。即便是考试本身,美国教育中的考试方式也是非常灵活的,考试考的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考试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不论哪种方式,题目一般非常灵活,学生必须在非常熟悉课程内容且真正搞懂吃透的情况下才能做答,有的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各人可以有各人的做法和观点。在这样灵活的考试题目下,开卷还是闭卷其实都不重要,因为学生在书本上不能直接找到正确答案。例如美国MBA类课程的考试大部分是案例分析(case stud-ies)。在短短三个小时的考试中,学生往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弄清案例,然后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平时不用功的学生这时纵然翻书或偷看作弊也不灵了。

二、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比较

中国式讲解方式使学生不用自己思考便对所学知识全盘地被动接受。尽管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的过程显得相对轻松,容易理解,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活用,在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时显得无所适从。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最大潜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美国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多边互动和协作的群体活动中,在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和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如在FIT学习一门商务计划课时,我们先分成若干小组,老师通过每周规定同学们完成商务计划的一部分内容,最后达到完成整个商务计划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老师基本上只是对我们每次做的过程中有问题部分给予回答,很少讲课,同学们需要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最后,课程结业还要做课堂陈述(presentation)。而这门课同学们反映都比较好,一般认为学到了知识,获得了实践体验。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圈学生背”,学生成了“上课记笔记,课后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机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参与意识、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受到严重束缚,结果使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而美国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教师重在挖掘学生的创造力。美国大学课堂的讨论式、互动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陶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等。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命题:中美课堂教学特点的差异是导致中美课堂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相比较而言,美国课堂教学效果要好于中国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论

大学课堂教学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本研究从对中国和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特点,及中美课堂教学效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黎,浅析中国与美国课堂教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2)

[2]余祖晨,中美教学方法对比研究及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3]侯蓉,中美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比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