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11:46:12

点击下载

作者:滕志朋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民族文化富矿区。千百年来,壮侗苗瑶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八桂大地辛勤劳作、生息繁衍,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绚丽璀璨且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在过往的漫长历史岁月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儿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人,之所以认为他们是“一个民族”,就因为他们共享一种文化;是文化上的认同,使民族得以形成。仫佬族,这是土著居民和外地迁来者逐渐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仫佬族民众说,我们都唱仫佬歌,都过依饭节,所以我们都是仫佬族。文化具有聚合功能,原因在于,在类似于仫佬歌、依饭节或布洛陀、密洛陀祭祀等这样的民俗中,保留着一个族群的生存发展历史的记忆,蕴含着他们对宇宙自然和生命世界的观察和理解;生产生活知识和风俗习惯,家庭和社会层面的伦理道德、行为轨范等等,也一一载之其中。长期浸润在民俗世界里的人们,会涵养出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逐渐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气质、情感、性格等这些东西,乃为民族精神。人有灵魂,一个民族则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精神,民族就会没落消亡。而民族文化,则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是它植根的土壤和生存发展的依托。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而在广西壮侗苗瑶等每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中,都有许多能够给予我们今天这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深刻启迪的东西,则尤应予以关注。比如侗族人民极其重视保护树木山林、水源河流和农田土地,壮族民众也有生孩种树以及全民植树的传统;瑶族的生育观念,苗族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各个民族都尊重知识,崇敬有智慧的人(比如歌师),都与人为善,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等等,莫不具有超越时代和种族的价值和意义,应当为我们有效传承和大力弘扬。

而最应当指出和重视的是,八桂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之外则又有共通点。

其一是,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封闭隔绝的静态凝固物,而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通,开放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是你的,也是我的。壮侗苗瑶都有铜鼓都住干栏;《布洛陀》与《密洛陀》故事相连相通;各个民族都喜欢唱山歌赶歌圩;刘三姐既是壮族的歌仙,也是侗族瑶族苗族仫佬族的歌师。广西各民族居住地都有刘三姐的传说故事,都认为自己这里是刘三姐的家乡……诸如此类的情形,说明广西各民族文化一直处于动态传播交流的过程中,而且是这种交流影响的结晶。

其二,每一种文化都强调民族内部的团结,也追求各民族间的和谐。瑶族史诗《密洛陀》认为所有人类都是密洛陀的子孙,后来才分成各个民族:“老大叫布希/老二叫布讲/老三叫布苗/老四叫布努”,这四兄弟-四民族就是今天的汉、壮、苗、瑶。仫佬古歌和侗族大歌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说明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都相互尊重,友善团结,是一家人。一般而言,文化既然是民族的标识,因此也就是民族之间的分界线。按某些民族的文化观念,国家因民族而生,国家也因民族而分,西欧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即如是。但我们的民族文化并不这样看,汉壮苗瑶侗,我们认为我们同出一根,是兄弟姐妹,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必须休戚与共,同舟共济,才能幸福生活,繁荣发展。进而言之,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分别汉族、壮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但我们又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人民共和国”,事实上绝非一个偶然的结果,而是根源于我们的文化,内蕴着一种历史的必然性!行文至此,于我们而言,何谓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华或思想价值在哪里?答案已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践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有责任对本土民族文化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挖掘和提炼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阐发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当代意义,考察和记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组建了“广西民族文化品牌研究”课题组,以一年为期,展开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工作,希望借此为推动广西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弘扬我区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收到积极的效果。

本研究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对象,但并未含括广西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如何在这么多个民族各种文化事象、文化样式中,甄选出具体明确的研究目标?我们的考虑是,首先,以是否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门槛;其次,非遗项目众多,则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其三,即使不在国家非遗名录内,但确实是较大区域的代表性文化,或者在国家乃至国际层面都有极高知名度,且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项目,也应当置于研究范围。

但这样的考虑和做法是否妥当,还有待方家给我们指出。至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甚或讹误之处,我们更真诚地期望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相信,越多批评意见和建议,越有助于我们把研究工作做得更好!第一章八桂民族的“山歌之王”刘三姐

广西被誉为“歌海”,与“刘三姐”声名远播分不开。“刘三姐”是广西最响亮的名片。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第一节“刘三姐”传说故事的广泛流传及其内涵

一提到“刘三姐”,大概人们就会想到广西,想到壮族。是的,就现在来说,“刘三姐”这个名字确实已经和“广西”、“壮族”锁定,与“柳州”、“宜州”捆绑在一起,刘三姐就是广西壮族的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的故乡——这是经过国家层面确认的。

然而,时间若是退后7、80年,情况就不是这样。刘三姐不仅不是宜州的壮家姑娘,甚至不一定属于广西!这里涉及到“刘三姐”最初走入现代学术研究视野的一桩趣事,不妨回顾一下。

1925年,广西柳州籍学者刘策奇在北大《歌谣周刊》发表《刘三姐》,可能是现代学术史中“刘三姐热”的肇始。该文结尾有一段关于刘三姐的神话传说:

传闻刘三姐,系广东潮梅人,有唱歌之天才,走遍两粤,不获一对手。后至立鱼峰,遇一农夫,与彼对唱,一直唱过三年又三月,三姐似不支,呆然化为石像!农夫瞧瞧,叹息一声,悠然他逝,故后人撰出此歌焉。(邓凡平《刘三姐传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版,第148页;以下凡引此书均只标页码)

在此文中,刘三姐是“广东潮梅人”,而且居然与农夫对歌输了!

1927年刘策奇又在北大研究所编《国学月刊》上发表了《刘三姐的故事》一文,转述清代闵叙《粤述》及王士祯《池北偶谈》中的刘三姐传说——这两个材料中都指刘三姐为广西(贵县西山、贵县水南村)人。不过,另一个学者湖南常德人左天锡似乎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也在《国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刘三妹故事与<粤风续九>及<粤风>》的文章,说“《刘三妹化石》的故事,据我从故纸堆翻出来的一点间接的知识,知道是流行粤西和云南一带”。(《刘三姐传说集》,第270页)

刘策奇、左天锡的讨论激起了钟敬文先生的兴趣,于是他以笔名“静闻”发表了《歌仙刘三妹故事》一文,把屈大均《广东新语》、闵叙《粤述》、王士祯《池北偶谈》、陆次云《峒溪纤志》以及刘策奇《刘三姐》中刘三姐故事,用图表的方式进行了一个比较。钟敬文还托同乡张清水,继续采集刘三姐传说故事。旋即张清水以“愚民”的笔名写了一篇《山歌原始的传说及其他——罗隐秀才与刘三妹》,叙述他家乡广东翁源流传的刘三妹传说故事。

另外,1928年江西学者王礼锡《江西山歌与倒青山风俗》一文也讲了一个刘三妹的故事,故事里说“广东有一个刘三妹”。

由以上所述我们看到,“刘三姐”(刘三妹)的“娘家”在哪里,还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既有认为是广东的——该意见暂时占上风,也有认为是广西的——刘策奇和钟敬文都引过《粤述》、《池北偶谈》,甚至有认为是云南的。于是,到了1934年,湖南长沙的黄芝岗先生出来“打抱不平”,他在南宁《民国日报》上撰《广东人乎?广西人乎?——刘三妹传说区域问题》一文,“反驳”张清水、钟敬文等人——估计他把张清水(愚民)、钟敬文(静闻)混淆成了一个人,他既说自己的文章是因张清水、王礼锡等人引起的,但他引述的话却又来自静闻(钟敬文),如“刘三妹的故事确是我们两粤的环境和风俗做背景的民间传说”这句话,是静闻(钟敬文)《歌仙刘三妹故事》中的,黄芝岗把它按到张清水头上了。黄芝岗争辩说,张清水用各种材料来证明刘三妹是广东人,这是因为清水本人是广东人,专从广东方面找材料举例子。黄芝岗说我也可以从《图书集成》找出许多文字,证明刘三妹是广西人!

不过,双方都主要用一些文献来推断,或者只是讲了流传在某地的传说故事,因此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以古籍为据,实际上认刘三姐故乡为广东的条目似乎还多一些。因此,1937年黄芝岗在《粤风与刘三妹传说》里也只能表示刘三姐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只有存疑之法了”;而随着钟敬文等广东籍学者兴趣点转移,这场“争讼”于是告一个段落(解放后因电影《刘三姐》的轰动而再次引发了关于刘三姐籍贯、行踪和事迹的争论),刘三姐传说故事及其籍贯等问题的研究主要转移到广西籍学者方面来,例如刘锡蕃、徐松石、陈志良等。

但是在广西范围内确认刘三姐的故乡,仍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邓凡平1995年编的《刘三姐传说集》,收录了很多现代学者、研究者从民间搜集上来(也有的是根据资料写成)的刘三姐传说故事,是书编排虽然显得有些凌乱,但稍作整理,可以发现有五种意见:

其一,贵县说。

何以刚《刘三姐与白鹤郎》:“唐中宗神龙前若干年,有一男子,尚义气,由外地搬到贵县西山村。婚后,有了三个女儿,长女叫大妹,次女叫二妹,都是很会唱歌的,他们出嫁后,所唱的歌谣都没有流传了。小女三妹(后人称为三姐)出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七岁时,就喜欢写字读书,聪明敏达,人们就称呼她为仙女。十二岁时就能通经传,善于唱歌。”(《刘三姐传说集》,第45页)

彭祜声《关于刘三姐故事的调查报告》:“传说:广东有位姓刘排第三位的少女,为了逃难,随着家人到广西贵县来。最初居住在南山……她由南山搬到西山去了。”(《刘三姐传说集》,第50页)

覃炳南《西山村是刘三姐故乡》:“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即公元七百零五年;成仙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七百二十五年;她的故乡,是现在广西贵县石卡乡西山村。”(《刘三姐传说集》,第63页)

梁元熹、陈大荣、杨家良《刘三姐故乡踏访记》,开篇就说明是在贵县政协秘书长覃炳南率领下进行踏访,所以所持观点与覃炳南一致。(《刘三姐传说集》,第70页)

梅竹公《歌仙刘三姐出贵县西山》,把孙芳桂《歌仙刘三姐传》、《粤风》、《池北偶谈》等六种资料(不含地方志及现代编著)当作“确凿的佐证”,又从“细节的推敲”,讨论了刘三姐的“籍贯”、“生年”、“仙去”、“姐原是妹”、“民族”及“地理环境”等问题,最后指出,“从所有资料中的大小地名看,有力地证明,刘三妹出生、成长地是贵县西山乡(今石卡乡西山村)。”(《刘三姐传说集》,第64至69页)

何浩深《刘三姐是贵县汉族人的史证》是为清代孙芳桂“刘三姐是贵县人”的说法补充史料;不过这些材料其他人也用过,基本没有新发现。

其二,宜山说。

黄文祥、黄志坚《刘三妹》:“八月十五日中秋,是宜山人民群众最喜爱唱山歌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宜山附近有个很爱劳动的姑娘,名叫刘三姐,她最喜欢山歌,而且唱得很好。”(《刘三姐传说集》第79页)

肖甘牛《刘三姐的传说》:“离宜山十多里路的下枧河边,有一个村庄叫做中枧村。村里住有刘老头和刘妈妈,本来他们养了一男一女,一家人耕田种地,过着清清淡淡的日子。有一天,刘妈妈在窗下梳头,窗外的黄皮果树上,有一只美丽的黄莺,朝着窗口唱歌:‘妈啊妈,窗下梳着白头发,妈妈慈和妈妈好,我来住在妈妈家。’甜甜的歌声,逗得妈妈‘噗哧’笑起来。她恰好梳落了两根白头发,拿着头发向黄莺抛过去,黄莺一口叼住白头发飞走了。到了晚上,妈妈朦胧睡在床上,忽然看见一只黄莺衔着两根白发,扑向自己的胸口,她叫了一声,惊醒过来。十个月以后,刘妈妈生下一个女孩子,取名善花。因为是第三个孩子,就叫她三姐。”

韦炳兴口述,邓业建记录整理《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刘三姐是唐末襄阳(罗城)人,她十七岁那年,由于受胡员外所迫,后来搬到孤州(宜山)中枧村安居,他的父亲叫刘雁投,母亲叫沈氏,哥叫刘正夫,还有一个姐叫刘二姐。”(《刘三姐传说集》,第95页)

秦桂清《唱歌得坐鲤鱼岩》:“刘三姐,又叫刘三妹,原住广西罗城,后来搬家到相邻的宜山县下枧河畔中枧村。父母早年去世,三姐跟着哥哥刘二,耕种砍柴为生。”(《刘三姐传说集》,第98页)

韦善光《刘三姐在宜山》:“宜山是山歌之乡,也是刘三姐的故乡(相传刘三姐生在罗城天河,长在宜山下枧,成仙在柳州鲤鱼岩)。”(《刘三姐传说集》,第111页)

陈争鸣、吕琦《三姐传歌在鱼峰》:“相传唐时,广西宜州下枧河边的壮族山村,有一个聪明伶俐、年轻美貌的农家姑娘,姓刘,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姐’。她自幼失去父母,与二哥相依为命,靠打柴种田过日子。刘三姐从小爱唱山歌,心灵手巧,勤劳聪明,以致方圆百里的后生慕名而来,对歌求婚。”

其三,苍梧说。

董美贞口述、黎剑文搜集整理《刘三娘》:“刘三姑亦叫刘三娘。苍梧新地的思贤村往东跨一道山梁,有一张四季泛绿的苏其塘,塘边有一块大石头,不远的山坡上,有几间茅草房,便是刘三姑的故居。这块黑溜溜的大石,就是当年刘三姑的洗衣石,至今还留下一双她的金莲脚印呢!”(《刘三姐传说集》,第114至115页)其四,扶绥说。

黄文昭收集整理《刘三妹》:“从前,我们扶绥县有一位壮族姑娘,名叫刘三妹,生得容貌超群,人材出众,是一位最著名的壮族歌手,因此人人都称他为‘左江山歌仙女’。”(《刘三姐传说集》,第123页)

其五,恭城说。《广西壮族文学资料》壮族文学史编辑室:“据说,古代恭城马鞍山附近,有一地名刘家凼,中有一佃农人家,兄嫂与妹妹三人共居。三妹(三姐)容貌美好,爱唱山歌。”(《刘三姐传说集》,第183页)

其六,桂平说。

吴世初讲述、黄君满记录整理《刘三娘的传说》:“刘三娘出生在浔州府崇姜里,三岁会唱山歌,三村六峒的群众都称为神童。”(《刘三姐传说集》,第187页)

——以上所列关于刘三姐籍属的意见,只是从刘三姐研究资料中抽取了极少的一部分。有学者曾在广西各地搜集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并指出“广西有39个县市流传刘三姐传说”,但另外的研究者认为,这个数字还是就有所遗漏。因为其本人的田野调查以及他所查阅的相关资料表明,还有诸如邕宁、巴马、平果、武鸣、崇左、上思、钦州等地方也有刘三姐的故事传说。其实,该研究者的补充,恐怕也没有穷尽刘三姐传说故事流传的地方。但仅从我们罗列的情况来看,刘三姐到底是哪里人,已经是争执不休,难以定夺。每个地方的人都说得有眉有眼、板上钉钉的,即使不全是历史事实,但总有一些根据吧?然而每一种说法究竟只是“传说”而非信史,加上没有实物佐证,或者很多地方都有石像、庙宇、歌台、祭台等物证,因此还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由于这个问题无解,因而和这个问题相连带的诸如“刘三姐”到底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构人物、“刘三姐”是不是壮族等等,也变得扑朔迷离。我们提到的各种说法里,只有少数几个明确说刘三姐是壮族,大部分并没有点明。这也很容易理解——是哪里的传说,那么那里的人是什么民族,刘三姐当然就属于什么民族。而在民间,所谓传说故事,在老百姓这里就是他们这里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他们当然是相信的。他们并不像学术界的人,把这个东西界定为“传说”,因此就说它缺乏可靠性,不可采信。

确实,可靠性或可信度高不高不是问题,刘三姐的传说故事流传这么广,说明什么,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在我们看来,八桂大地各个角落都争做刘三姐故乡,都奉她为歌仙,至少说明三点:

其一,广西号为“歌海”,这绝非虚言,而是一个历史事实。广西是民族地区,世居少数民族有11个,“饭养身子歌养心”的是侗族,“唱着山歌去走坡”的是仫佬族,“到处是歌舞”的是苗族,“男女杂沓,一唱百和”的是瑶族,“以歌代言”、“赛歌择婿”的是壮族……哪个民族不爱唱歌?哪个民族不自诩歌乡、歌海?早在宋代,陆游就有文字提到广西各民族:“辰、沅、靖州蛮有犵狑,有犵獠,有犵榄,有犵偻,有山猺……醉则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贮缸酒于树阴,饥不复食,惟就缸取酒恣饮,已而复歌。夜疲则野宿。至三日未厌,则五日,或七日方散归。”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即便是伟大诗人,对“南蛮”也不无偏见和歧视;但陆游这段话毕竟透露了一个实情:百越各民族,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爱唱歌了!

但普通人不一定有时间去了解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更无缘由去翻故纸堆。他们很可能以为,“歌海”之说,无非因了一部《刘三姐》电影,让壮族歌手“刘三姐”蜚声海内外;而广西一直是边缘落后地区,籍籍无名,为了引起人们对自己的关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广西就借助电影“打造”形象,于是“歌海”一说就出来了。这个情况里面有一点是真的:虽然合称两粤,但旁边的广东,很多人就很不了解广西,居然不知道广西的首府是南宁而误以为是桂林;而之所以知道桂林,仅因为桂林有甲天下的山水!但是,人们如果了解到刘三姐传说故事遍及广西各地这个现象,可能就会改变看法。“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它就是真的,不信也得信!

其二,刘三姐是各民族优秀歌手的代表。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唱歌就是文化书写,唱歌就是文化。在各民族村寨,但凡唱歌好的人,都是很受人尊重的。比如侗族的“桑嘎”或“江嘎”——也就是歌师,由于唱歌唱得好,而且能自己编歌,还能教别人唱歌,是侗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被侗族人民视为最有学问、最懂道理的人,备受尊重。刘三姐就是侗族的歌师,《刘三姐(妹)在三江》不是说了吗?刘三姐还在龙胜(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与龙胜相邻)的青年们就跑到龙胜去请三姐来传歌。三姐因为时间紧,答应在三江停三天,教斗江、六甲和老堡的歌手们唱歌。因为唱得太多,三姐的喉咙越来越沙哑,所以教唱三个地方的嗓音都不一样。这样,现在三江县的斗江、六甲和老堡三个地方的山歌,调子都不同。(《刘三姐传说集》,第164至169页)当然,三姐也是瑶家的歌师、壮家的歌师、苗家的歌师,因为,三姐的足迹踏遍了八桂大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到处流传的刘三姐传说就是证明。每个民族都爱唱歌,每个民族都尊重唱歌人,刘三姐作为八桂各民族集体公认的“歌仙”,其实就是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那些优秀歌手、歌师的化身。

其三,说明广西各民族历史上相互往来,亲密和谐,团结共进。历史上,广西各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矛盾冲突,这是毋庸讳言的——炎、黄二帝不打仗,还没有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呢!但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接触中,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则更是主流的一面。有学者指出,“历史上,壮族和汉族的一部分曾经互为同化,一部分移居广西的汉族被壮族所同化;一部分壮族则为汉族所同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壮汉苗瑶侗等各民族之间,一样是存在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刘三姐是不是真有其人,她到底是哪个民族的,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么多传说故事里,她到处传歌,所到之处无不受人们的欢迎和爱戴,人人都争当三姐故乡的人,处处都为她立祠塑像。这说明,广西的各民族群众,不是一家,胜似一家!第二节“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形成

然而为什么最后宜州被确认为刘三姐家乡?是因为电影《刘三姐》家喻户晓,而电影里说了“宜山(宜州原称宜山)的刘三姐”,于是宜州就坐实了刘三姐家乡的名分?我们认为,电影《刘三姐》确实起了作用;但把电影视为唯一或最大原因,则不但忽视了宜州悠久的山歌传统,更否定了宜州人民为自己家乡正名所做的努力。因为,按时间先后来看,与其说电影使宜州出名,不如说正因为有宜州,才引出了电影。

——宜州不愧是刘三姐的故乡,这里的人民爱唱山歌,钟情于刘三姐。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并没有政治任务的情况下,这里的文化人就自发地去搜集整理当地的刘三姐传说故事。1956年,宜山高中老师肖甘牛搜集整理《刘三姐故事》,发表在5月的《新观察》上。这年8月25日,《宜山农民报》登了文化馆罗茂坤、周伟和彩调艺人吴老年搜集整理的《歌仙刘三姐》山歌31首。该年秋天,龙塘乡的民间艺人黄文祥,创编山歌对唱剧《刘三姐》,在龙塘乡演唱。到了冬天,一所私立学校——宜山克强中学的校长邓昌龄,创作完成彩调剧《刘三姐》,诞生了宜山县——也是全区和全国最早的《刘三姐》彩调剧本。

该剧人物有:三姐(18岁),姊妹四人(18岁),庄家五人(30岁),刘二(25岁),二嫂(20岁),莫云(60岁),家院二人(30岁),家丁八人(30岁),玉莲(22岁),侍女四人(15岁),周立(25岁),马珍(25岁),舟子(30岁),村老(70岁),陆既(40岁左右),差官(30岁以上),仙女(18岁左右)。全剧分五场,第一场“田野景”,三姐和众姐妹在种田的间歇唱山歌,对官家、庄主逼田租赋税表示痛恨;第二场“河堤景”,外地慕名而来的歌王周立、马珍与三姐对歌,失败而返。第三场“村舍景”,三姐的哥哥刘二怕三姐唱歌惹事,不许她唱歌,欲将其溺水,因二嫂反对,乡亲求情才作罢。乡里恶霸、告老还乡的御史莫云派人来抢三姐去做填房。三姐见逃不了,就到了莫府。第四场“庭院景”,三姐与莫府歌姬李玉莲合计,灌醉莫老爷及知府老爷陆既,将两个老爷杀死。第五场“山林景”,三姐逃出莫府,八名仙女接三姐升天成仙。

邓昌龄将剧本交给宜山人民桂剧团排演,但剧团称条件所限,未采用。

然而1957年5月间,宜山人民桂剧团以肖甘牛提供的刘三姐民间故事为底本,排演了“搭桥”剧《刘三姐》。该剧人物有:刘三姐,大牛,刘二,财主,广东歌王,媒婆,男女歌手,仆人等。全剧共八场:第一场,刘三姐和女伴上山砍柴,与男歌手对唱山歌;第二场,财主带仆人出游,遇见刘三姐并进行调戏,遭到三姐责骂、打耳光,财主报复要非娶三姐为妾;第三场,媒婆、刘二劝三姐出嫁,三姐反对;第四场,刘二要三姐一晚上捡艾80斤;三姐唱山歌,唱得云开雾散月亮来照明,三姐捡够了80斤艾;第五场,财主强令三姐大冷天每天砍柴800斤,三姐唱山歌感动了山里的动物,老虎、猴子帮砍柴,兔子、山羊把柴运到财主家门前;第六场,两名广东歌王来与三姐对歌,歌王败走;第七场,刘二再逼三姐嫁财主;三姐反抗,被锁房内,大牛搭救,三姐跳窗与大牛一道逃走;第八场,财主追捕三姐,三姐逃到鲤鱼岩,骑鲤鱼升天。

该剧当年9月演出5场,非常轰动,桂林、柳州的文艺工作者都前来观摩学习。

也在57年9月,邓昌龄因剧本没有被县桂剧团采用,索性将其寄到广西省文化局。省文化局的戏剧改革委员会秘书黄淑良把剧本推荐给柳州彩调团。柳州市和平彩调团打算修改后进行排演。与邓昌龄联系后,邓昌龄按彩调团要求,将有关《刘三姐》剧本的创作资料寄给了彩调团的龚邦榕。但彩调团后来说剧本遗失,就找了柳州市文化馆的曾昭文编写彩调剧《刘三姐》,该剧本后来称为《刘三姐》“第一方案”。彩调团排演后,根据上级要求继续修改。于是又组建了“刘三姐创作组”,成员有邓凡平、牛秀、黄勇刹、曾昭文、龚邦榕等人。但出来的第二方案没有排演。之后包玉堂加入了创作组,六人继续修改,于1959年7月,完成了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

这第三方案的《刘三姐》剧中人物有:刘三姐(女、十九岁),小牛(男、二十岁),刘二(男、三十多岁),天福(男、十八岁),兰芬(女、十七岁),亚木(男、十九岁),亚群(男、十七岁),冬妹(女、十七岁),老渔翁(男、七十岁),冬生(男、二十多岁),莫怀仁(男、四十岁),莫进财(男、约三十多岁),王媒婆(女、三十多岁),陶先生(男、四十多岁),李先生(男、四十多岁),罗先生(男、四十多岁),差头(男),差人(男、甲乙),打手(男、甲乙),群众若干人,官兵(甲乙丙丁),歌伴(男、甲乙丙丁),歌伴(女、甲乙丙丁)。全剧共七场。第一场,三姐和众人对歌,财主莫怀仁的管家莫进财带着家丁来催账,要把兰芬抓取抵债,被三姐用山歌赶走。第二场,莫怀仁与管家,为了不让刘三姐唱山歌生事,密谋要将刘三姐娶进来。第三场,王媒婆奉莫怀仁之命到三姐家说亲,遭刘三姐及哥哥刘二拒绝;莫怀仁亲自出马威胁刘二。三姐提出对歌,若她输了,就答应婚事;若她赢了,财主不得再提婚事,不准再来三姐家。第四场,莫怀仁请来陶、李、罗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三秀才输。第五场,莫财主勾结州官,出令禁歌。差役和莫财主又被三姐带着众人用山歌击退。第六场,当晚三姐和刘二被众人劝说趁夜离家出走,财主带人来抓三姐,小牛和众人缠住财主,掩护三姐逃走。第七场,三姐和刘二逃到柳州,被小龙潭畔的老渔翁收留。三姐和小牛成婚。莫财主又带官兵来抓三姐,三姐和小牛跳下龙潭,骑着两条鲤鱼飞上天空,成仙而去。

这样,宜山县和柳州市几乎同时都在排演《刘三姐》。在宜山,1959年2月举办了第四届业余文艺会演。会演后,各公社组建业余剧团排练第三方案彩调剧《刘三姐》。县文化馆成立辅导队,共20人,刘自楚馆长领队下乡巡回辅导各公社的剧团排演。县委第一书记韦勋猷则亲自指导县业余文工团,排练彩调剧《刘三姐》,边排边修改,于1959年9月17日在县人民礼堂首演。连演半月,场场满座。之后又分别到金城江、罗城县、罗城矿务局、柳州地委机关演出。11月应邀到百色地委会演出12天,其间还帮助百色地区专业文工团排练《刘》剧。11月28日至12月1日向自治区党委及区直属机关汇报演出,张云逸大将、韦国清主席观看演出并与演员合影留念。12月2至5日应南宁市观众要求进行公演,前后共9场,轰动南宁市。《广西日报》社为此召开座谈会,并于12月7至10日在《广西日报》登载发言摘要。

在南宁演出结束后,剧组又接连到石龙县、梧州市、贺县、桂平县及平桂矿务局作了演出。接着在1960年春节前,柳州专区举行《刘三姐》专题文艺会演,宜山县业余文工团获第一名。春节后,宜山县举办《刘》剧专题文艺会演,各公社业余剧团都来参加。

在柳州,彩调团抓紧排演第三方案,12月到南宁向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政协一届全体委员进行了汇报演出,也得到了自治区领导韦国清、覃应机、卢绍武,以及中共中央委员张云逸、国家民委谢扶民等的高度赞扬。

由于宜山和柳州最先排演《刘三姐》,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功,广西其他市县很受鼓舞,纷纷来学习取经,并且回去之后也开始排演《刘三姐》。1960年初,广西区党委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因势利导,决定组织全区性的“刘三姐”文艺大会演,于是形成了全区大演“刘三姐”的高潮。据说当时27万册《刘三姐》剧本被抢购一空,全区共有1209个文艺团体,58000多演员参演,全区观众达1200多万人次。

1960年春(4月),广西全区性的《刘三姐》大会演在南宁举行。这次大会演,有区内各地100多个剧团参加,演出了彩调剧、歌舞剧、歌剧、桂剧、木偶剧、壮剧、粤剧等各种形式的《刘三姐》剧目共43场。各地剧团虽都以第三方案为底本,但大多数均有所增删修改,所以演出可谓异彩纷呈,其中尤以柳州彩调团和宜山县业余文工团的表演最为出色,获得了各界广泛好评。柳州彩调团1959年底在南宁汇报演出后,在第三方案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拿出了第四方案和第五方案,参加全区《刘三姐》大会演时,他们是第三方案和第五方案一起上,而且他们演的第三方案《刘三姐》相对而言更为成熟,所以影响更大。因此大会演后,广西组织人员将柳州创作演出的《刘三姐》彩调剧(第三方案)改编为民间歌舞剧,并从各地抽调演员组成强大阵容排演。同年10月,刘三姐歌舞剧团赴北京献演,四进中南海,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随后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历时15个月,在24个省市自治区共演出500多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大量报道演出实况,还登载了梅兰芳、欧阳予倩等许多文艺界重量级人物的评论文章,《刘三姐》一时红遍全国。“刘三姐”彩调剧和歌舞剧的成功,引出了电影《刘三姐》的诞生及巨大成功。还在1959年秋天,中央实验歌剧院编剧乔羽受命前来柳州将彩调剧《刘三姐》移植为歌剧。期间,他邀其好友导演苏里来柳州看戏。为完成任务,乔羽等人曾到宜山做采风调研,得到了宜山各界的热情接待。他们与宜山的文艺工作者及民间歌手开座谈会,对山歌发展史及刘三姐山歌的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但歌舞剧最终没改编成功,乔羽却做成了一个电影剧本。乔羽于是和苏里等人商量拍电影《刘三姐》。

苏里、乔羽拍电影的心愿与广西政府高层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从1960年秋,历经一年多时间,由苏里导演,乔羽编剧(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编写),雷振邦作曲,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刘三姐》完成摄制并公映。这部堪称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上映后,迅速风靡全国,在港澳和东南亚也盛况空前。例如在香港,《刘三姐》公映过两次。第一次是1962年。正式公映的第一天,香港就迅速掀起了“刘三姐”热,当地报纸用“越映越旺、越看越好、越念越妙、越唱越跷”来形容。电影进入公映第15天时,看过《刘三姐》的观众已逾十万人次,不少观众一看再看,有人已看了六次之多。《大公报》以《妙哉!刘三姐观众逾十万——普庆、丽都已映入第三周》为题,对上述盛况进行报道。在票房收入方面,《刘三姐》也令人叹服。在上映第一周时,每天收入均为全港之冠。到6月29日《刘三姐》第一次公映结束时,公映42天收入超过30万,创下当时极为罕见的卖座纪录!第二次公映是1964年7月。公映前,当地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造势。《大公报》连续刊登了六个影讯,大力宣传“歌仙刘三姐又来了”、“万千歌迷盼歌仙,刘三姐莅港传歌”。7月9日四个戏院同时放映《刘三姐》,当天收入即达4万元。由于观众需求迫切,珠江、普庆、国泰三戏院自7月12日开始加开12:30场。到7月28日第二次公映结束时,《刘三姐》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已高达60万,加上第一次公映时的30多万元,两次公映收入近100万元,打破了《白蛇传》的80万元纪录!在新加坡,《刘三姐》则创造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电影放映纪录;首映时,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马来西亚人跨国来先睹为快。马来西亚永芳集团董事长姚美良就说到他去新加坡看电影《刘三姐》,一看就是10场。后来在马来西亚公映,马来西亚人把《刘三姐》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刘三姐》去美国演出,竟然打破了《乱世佳人》的纪录!《刘三姐》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电影;迄今为止,中国也还没有哪部影片超过《刘三姐》的上座率。1963年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刘三姐》获最佳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和最佳配角奖;出演刘三姐角色的演员黄婉秋获最佳女演员第三名。“刘三姐”成了黄婉秋的另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她也成了一代人心中的偶像。著名词作家洛兵在他的一篇名为《红光电影院》的回忆文章里写道:“很小的时候,一天晚上,我走进红光电影院,看了一个电影,叫做《刘三姐》,黄婉秋顿时成为横亘我整个童年的第一美女。”导演张艺谋执导大型实景舞台剧《印象·刘三姐》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电影《刘三姐》对我影响至深,我小时对刘三姐的印象,那就是人漂亮,歌好听!刘三姐是我儿时最美的回忆。”前面提到过的马来西亚姚美良先生则认为,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有华人,他们都肯定看过《刘三姐》,会唱《刘三姐》。电影《刘三姐》成为全世界华人联系的纽带。他深情地说:“刘三姐是中国最大的统战部长,她能够把华人的心凝聚在一起。”

至此,“刘三姐”走完了品牌塑造全过程,不管是彩调剧还是歌舞剧以及电影形式的《刘三姐》,都已经经典化了,“刘三姐”成为了广西民族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电影《刘三姐》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在我们看来,这肯定与苏里、乔羽、雷振邦等艺术家高度的艺术才能和大胆探索和创造分不开。但同时,也与广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助,特别是宜州、柳州人民自古以来深厚的山歌传统分不开。

电影的成功首要的是形象塑造的成功,也即创造出典型人物。电影中的刘三姐,是歌仙的化身,她山歌唱得好,而且美丽善良、勤劳智慧、正直勇敢。这种性格和品质的刘三姐形象,其实是成长于广西特别是柳州-宜州地区的山歌土壤中的,是这些地方千百年山歌发展历史中无数优秀人物的艺术化-典型化。乔羽和苏里去宜山采风,为《刘三姐》电影创作搜集了很多素材。当时宜山歌手黄文祥在座谈会上即席唱的歌,后来就被用到了电影中。从故事情节角度而言,电影《刘三姐》与宜山的搭桥剧《刘三姐》以及柳州的彩调剧《刘三姐》,本就有学习、借鉴和移植的地方,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邓昌龄彩调剧《刘三姐》的影子,也是若隐若现的。这一点,只要把电影《刘三姐》的人物和故事,与上文介绍的那几个剧本进行对照即可见出。“《刘三姐》是民间立场的知识分子和民间壮族歌师共同创作出来的,这是一个庞大的集体性创作运动。”这样的观点,是恰当公允的。也就是说,刘三姐这个品牌,最根本上是宜州、柳州乃至整个广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成果,“刘三姐”作为广西和柳州-宜州的形象大使,恰如其分而且相得益彰!第三节唱着山歌等你来:宜州大力保护传承“刘三姐歌谣”

文革期间,“刘三姐”被当作“大毒草”,受到了猛烈批判和彻底封禁。1978年后,“刘三姐”重新回到公众面前。上个世纪后期的20多年,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声浪还不是很大,“非遗名录”这样的新鲜事物都还未出现。但是在广西的文化界、艺术界,“刘三姐”却很快又变得红火起来,形成了一种广西特有的“刘三姐文化现象”。

按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教授陈学璞的说法,“刘三姐文化现象”或刘三姐文化的内涵,包括刘三姐传说、刘三姐歌曲音乐、刘三姐戏剧、刘三姐广播影视、刘三姐文学、刘三姐美术、刘三姐报道、刘三姐文化研究等方面。在每一个块面,陈学璞都列举了解放后直到他写作论文时(2008年)广西在刘三姐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重要工作、重要活动以及成绩,比如在“1.刘三姐传说”这一块,他告诉我们:自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刘三姐文化受到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的高度重视。经过发掘、整理和推广,刘三姐文化已成为壮族文化的代表。2001年9月,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在宜州召开的刘三姐文化品牌研讨会上,将刘三姐定位为壮族民间歌手和“歌仙”。又比如在“3.刘三姐戏剧”这一方面,陈学璞先介绍了5、60年代广西“刘三姐”文艺大会演前后的情况,然后主要提了1977年之后戏剧界所做的几件事情:一是1977年广西彩调团重排《刘三姐》,剧本在《光明日报》上重新发表。二是1979年9月,以广西彩调团为主体的《刘三姐》演出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进京献演,文化部颁发《刘三姐》剧本创作为一等奖,演出二等奖。三是1981年,《刘三姐》演出团赴香港、新加坡演出成功。四是1982年3月,《刘三姐》歌舞剧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克瑞司第剧场首演成功。五是1995年3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刘三姐剧本集》,里面辑录了古今刘三姐题材的剧本,包括清代戏剧家蒋士铨的昆曲《刘三妹》、现代戏剧家欧阳予倩的歌剧《刘三妹》、宜州邓昌伶的神话剧《刘三妹割草》、宜州桂剧《刘三姐》等。六是2004年,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委托,江波、尹天植、龙杰锋在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融入迷笛、踢踏舞等时尚元素,创作了新版《刘三姐》歌舞剧,从2005年4月29日起至2006年底,先后在北京、南宁、杭州、重庆、上海等地共演出23场,观众约4.5万人次。

陈学璞的论文为我们提供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刘三姐文化品牌保护传承的全景图。这个全景图涵盖的范围是整个广西。因为,就全国范围来说,广西就是刘三姐的故乡,整个广西都有保护传承刘三姐文化的责任。不过,这个全景图却也只是一个概貌。毕竟,几十年来刘三姐文化现象太繁荣太庞大了,即使是亲历者也不可能俯瞰把握全局,只能就自己了解的范围来谈。所以论文在描述刘三姐文化现象时,其中不免有一些情况特别是数据上不是很准确,比如宜山最早排演《刘三姐》应是1957年而非1954年。另外,挂一漏万的情况更多,例如在“刘三姐报道”方面,不用说全国各地的报纸,仅广西的各种媒体,几十年来有关刘三姐的报道就无法一一列举;在“刘三姐文化研究”方面,学术期刊或其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数不胜数,不可能都罗列。邓凡平1996年选编的《刘三姐丛书》(四卷,广西民族出版社),以及2007年河池学院主编的《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广西人民出版社),论文就没有提到。

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论多么繁荣,“刘三姐文化现象”终究不等同于刘三姐文化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或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在当今时代可分出几种情况:一是官方的与民间的,二是外围的与内部的。“刘三姐(文化)”的保护传承,上个世纪5、60年代呈现出官方与民间相互呼应齐头并进的态势,才奠定了“刘三姐”文化品牌地位。这种情况,在那之后在没有出现。所谓“外围的”,就是指一种民族文化或民俗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之外的社会组织、群体或个人,参与到这种文化活动本身中来,或者其行为活动与该种文化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事实上,上文提到的“刘三姐文化现象”中的“刘三姐文学”、“刘三姐美术”、“刘三姐报道”、“刘三姐文化研究”等等,大体都属于此类。这些现象,固然使“刘三姐”让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也营造了一种热闹的气氛,但与真正的“保护传承”有一定距离。有很多现象,实际上是把“刘三姐”作为一个符号,展开某种活动,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因此,陈学璞没有在“刘三姐文化现象”或“内涵”中纳入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或许有这方面的道理。其实与之类似的《刘三姐》电视连续剧,或者《寻找刘三姐》综艺节目,或者成立刘三姐演艺集团、办刘三姐艺术学校等等,实际上只是对“刘三姐”这个品牌的消费,谈不上更多对它的保护传承。否则,何以在“刘三姐文化现象”一片繁荣的同时,却又有人大声疾呼“刘三姐歌谣”现传承之忧?

说到底,“刘三姐”是“山歌”或“歌谣”的代名词,刘三姐就是编歌谣,唱山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把它界定为“刘三姐歌谣”是恰当的;它必须有人编有人唱有人传,才说明它存在着延续着。同时它本来自民间,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还在传唱它,继承和弘扬它,这才是对它的保护传承。既然在广西范围而言,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所以,宜州的山歌文化当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刘三姐文化的保护传承。

广西政府高层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为此,刚进入新世纪,广西区党委和政府就把刘三姐文化品牌的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当作广西文化发展的大事来抓。为了将广西知名文化品牌——刘三姐发扬光大,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教授组成刘三姐文化考察组,深入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和罗城县进行考察,写出了《刘三姐文化考察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宜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于8月在刘三姐故乡宜州市召开刘三姐文化品牌研讨会。这次考察期间自治区组织部也初步有了将宜州定位为歌城的战略构想;研讨会上,则有学者提出了在宜州建立“刘三姐人文生态保护区”的设想。

这两个构思、设想都得到了落实。其一是,2001年宜州市开始考虑将下枧村(宜山传说中刘三姐所在的村寨)所在的“流河乡”改名为“刘三姐乡”,这个工作于2004年完成。更名后的刘三姐乡,在乡政府旁边建起了“刘三姐书院”,作为集中展示刘三姐歌谣的旅游点。院子中间有刘三姐塑像;各展厅陈列一系列“刘三姐歌谣”方面的历史文物和重要资料。既起到保存保护的作用,又可供旅游参观,扩大影响;平常则可用于社区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据悉,书院建成后,每年游客超过5万人次。在同意流河乡更名为刘三姐乡的同时,宜州市也决定建立“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立体化和整体性保护。其二就是自治区政府决定由宜州来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批准。

除上述动作之外,在进入非遗名录之前,宜州也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推动“刘三姐文化”的建设。其中有官方组织的,如2000年“蓝田杯”第二届全国乡村青年歌手大奖赛、2001年“广西山歌擂台赛”和“河池地区第二届铜鼓山歌艺术节”等。也有民间自己办的,如2006年中秋节刘三姐乡下枧村搞的“李小牛杯”山歌赛等。

宜州市加大刘三姐文化传承保护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新世纪的头十年,累计投入5千多万元,建设了中山公园、刘三姐喷泉广场、城南广场等文化娱乐活动中心,重修了歌仙桥,在古龙村、龙舟岛、下枧村、中山公园等建起的10个对歌台,在为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多种民间传统山歌、彩调的文化活动提供活动场所。另外每年还拨出20多万元用于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

为把优秀的山歌固化下来,宜州文化部门还收集整理出版了包括《刘三姐传世山歌》、《宜州市行业山歌》、《农村百事歌谣》等在内的《刘三姐丛书》,共80多万字;印发多种山歌宣传册共计10余万首山歌。为保障三姐歌谣不失传,从2003年起,宜州市中小学大力开展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至今从未间断,政府文化部门坚持对学校师生、民间歌手、文艺团体等进行传承培训。

大概可以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宜州包括广西力推“刘三姐品牌”,主要是为了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在很多人看来,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种“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策略或路径,对提升宜州的知名度,为当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观光旅游者,确实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以2009年为例,该年上半年宜州共接待游客49.7万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8.8%。到2012年,1月至10月上旬,宜州接待国内外游客上升到13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实现旅游总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8.8%。

近几年,宜州继续沿着这样的思路做好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主要从几方面着手。

其一,继续做好节庆活动,弘扬刘三姐歌谣文化,推动刘三姐文化旅游。

从2010年开始,按“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互动”的思路,宜州深入打造刘三姐文化品牌和节庆品牌,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增量提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功举办五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2010年9月10日的首届旅游节开幕式晚会上,五代刘三姐同登舞台与观众大联欢,场面非常热烈和感人。11日,在刘三姐故乡下枧河畔,广西彩调剧团上演了大型歌舞彩调剧《刘三姐》。这出新版《刘三姐》,自2005年在北京首演之后,在全国各地巡演,甚至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表演,好评如潮,演出中屡次出现台上台下大合唱的局面。这次返回故里,也受到了三姐家乡人的热烈欢迎。旅游节期间,宜州还举办了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演出、歌王擂台赛、民俗巡游、民间绝技表演、风味美食商品和摄影展、招商项目签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年第二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宜州推出了刘三姐民俗风情游、古龙河漂流、龙江石林观光游等一批独具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

2012年第三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持续近一个月时间,举行了“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宜州民俗风情巡游活动等多项活动。该届旅游节的主题“唱着山歌等你来”,被宜州市高层正式采用,作为城市的口号和对外宣传的标语。

2013年,第四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与河池第14届铜鼓山歌艺术节,以及宜州撤县建市20周年城市发展与同城化建设活动合办,称为“两节一活动”。这届旅游节没有请明星大腕,开幕式文艺演出都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完全是一场群众性的盛会。

2014年第五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为期一个月,以“还戏于民、还游于民、还乐于民”为节庆指导思想,举办了开幕式暨文艺演出、全国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怀远龙舟赛、民俗巡游大联欢活动、刘三姐故乡之旅、乡村系列文体活动、美食荟萃及旅游商品会展、“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等活动。

举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推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引来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进一步提高三姐故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促进了宜州旅游业迅速腾飞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如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在全国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节会,成了“中国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品牌”。另外宜州也充分利用春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举办彩调《刘三姐》剧中人模仿秀大赛、迎春山歌比赛等,促进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发展。

其二,抓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歌城氛围,提升刘三姐文化旅游品质。

近年来,宜州在城市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注意体现刘三姐文化内涵。市内街道、宾馆和商厦,很多都用刘三姐命名。比如,城南的一条大道命名为“刘三姐大道”,河池学院旁的城市便捷酒店叫“刘三姐店”,还有“刘三姐旅行社”,宜州最大的茧丝商宏基茧丝有限公司生产的蚕丝被,商标名也是刘三姐。目前宜州市四大班子正在考虑,要将城里的街道两旁、大楼的墙面、各处宣传栏和广告牌等,凡是人们能看到的地方,都写上山歌。

宜州市还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于2013年4月建成了宜州博物馆。博物馆有专门的展厅,系统地介绍刘三姐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及刘三姐文化的内涵,使博物馆成为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和保护传承基地。

在提升刘三姐故里景区现有旅游景点的品质的同时,宜州市还继续开发新景点,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刘三姐文化特色。目前,下枧河旁边也就是刘三姐出生的流河寨对岸,宜州市正在建一座“刘三姐庙”,预计2015年年底完工。到时,在流河寨参观完,还可乘缆车过去刘三姐庙,沾染一点“仙气”,以后卡拉OK时说不定就能露一手了。

其三,抓好歌谣文化的普查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宜州市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山歌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和研究。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版了《刘三姐传世山歌》(2002年)、《歌海春潮——宜州市行业山歌集》(2005年)、《情醉歌乡》(2005年)、《歌王恋歌》(2006年)、《三友歌集》(2007年)、《男男女女做唱——刘三姐歌乡百姓山歌选录》(2007年)、《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2002年)等刘三姐歌谣文化的著作。

申遗后,这方面的工作还在继续。黄桂秋、曹俏萍主编的《刘三姐歌谣》作为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一,已于2013年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目前,宜州正在着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编纂出版“刘三姐歌谣丛书”。其中《刘三姐歌谣·情歌卷》已于2013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另外的几卷包括《刘三姐歌谣·古歌卷》、《刘三姐歌谣·长歌卷》、《刘三姐歌谣·风俗歌卷》、《刘三姐歌谣·时政·谜语歌卷》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推出。

在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宜州当前主抓的工作是创作大型动漫系列片《歌仙刘三姐》。这是宜州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力作,也是河池打造“河池长寿地三姐文化城”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广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署的迎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的一个精品创作工程。

其四,多渠道培养山歌人才。一是2012年3月建立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刘三姐文化传习中心”,专职从事刘三姐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挖掘、整理、抢救、申报、艺术创作、展演等方面工作。二是建起了10多个“刘三姐文化艺术”传承培训基地,每个基地都有山歌培训班,由“歌王”坐镇传授。三是继续抓好“山歌传承进校园”工作。刘三姐中心小学是“山歌传承进校园”的重点学校,曾因音乐风景片《小小刘三姐》而闻名。歌王谢庆良一直免费为该校学生作山歌培训。四是打造三姐歌圩,让喜欢唱山歌的群众能直接和歌王打擂,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宜州浓浓的山歌文化氛围。五是继续举办各种群众性山歌比赛。宜州山歌比赛一直很活跃,官方组织的和民间自己开展的都有,且形式多样,很受群众欢迎,每一种比赛踊跃报名参加的人都很多。例如2014年的“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播大使暨歌王大赛”当地共100多人报名参加,教师、工人、个体户都有,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61岁。

宜州刘三姐歌谣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上下齐心,共同推进。宜州不愧是刘三姐的故乡,这里的群众对山歌的热情,确实非同一般。而政府层面也把保护传承刘三姐歌谣文化当作头等大事,不仅对群众性山歌活动予以大力扶持和引导,并且承担起领导和组织者的角色及责任。这一点,我们仅从“2014年度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工作暨歌王座谈会”上十几位歌王的发言,以及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与宜州市文联领导代表市委市政府层面的表态,就可感受到官方和民间对这项工作有高度的认同,并且相互理解和支持,开展工作时密切配合,关系融洽,氛围良好。这其实也是我们广西财经学院“刘三姐歌谣文化考察团”自己的亲身感受。2015年7月下旬在宜州的短暂考察,我们得到了宜州市领导的热情接待和多方协助。但这倒是其次的。关键的是,从陪同我们考察的宜州市政协领导言谈中我们得知,今年宜州市委市政府发了通知,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都要学唱山歌,年底举行全市机关干部山歌比赛!我们觉得这个事情真有意思,要是不爱唱歌、唱歌不好的人怎么办?宜州市政协副主席说自己嗓子不好,平时也不怎么唱歌。但是,我们既然是刘三姐的家人,我们既然说了要“唱着山歌等你来”,所以唱不好也要学,也要唱!应该的!他说很多干部职工也是这么想的。午餐之中,他竟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原来是他们自己编印的一个山歌小册子,上面有16首“传统山歌”,随身随时携带,便于学歌和练歌。他说,我现在唱一首我会的给大家听;唱不好,请大家谅解。但是对大家的热情是真诚的!政协副主席的话,让我们非常感动,以至于他的歌声一起,大家就马上跟进,变成了合唱。这首山歌是这样的:三姐故乡风情多,连情会友唱山歌;如今广西成歌海,宜州三姐传下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