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名家临床诊疗经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01:01:18

点击下载

作者:彭清华、彭俊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眼科名家临床诊疗经验

中医眼科名家临床诊疗经验试读:

前言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在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的精华,不仅存在于历代医籍文献中,也存在于理论和临床经验俱丰的名老中医手中。名老中医们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上,各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其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补充发展,日臻完善,有必要很好地继承下来。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医眼科事业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在国内中医眼科界知名、在广大患者中享有崇高声誉的眼科专家,为了整理他们的中医眼科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并能加以推广应用,以提高年轻中医眼科医师的诊疗水平,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组织了这些名中医或其子女、学生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挖掘。

为体现本书的权威性,收入本书的名中医,应是国医大师,或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或为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的名誉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或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或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或为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或相应职称。根据以上标准,本书共收入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名中医唐由之、刘孝书、邓亚平、关国华、刘益群、萧国士、蔡华松、刘吉年、廖品正、李清文、金威尔、沙凤桐、卢丙辰、余杨桂、黄仲委、李志英、张健、肖家翔、郝小波、谢学军、彭清华共21人。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由其本人撰写,或由子女或学生撰写后再经本人审改。名家的编排顺序按出生年份排列,每位专家从生平简介、主要眼科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含医案选录)及经验方介绍等四方面加以介绍。

由于各位名中医的个人习惯不同,本书专业术语均保持原貌,不强求统一,如在进行证候描述时,有的是用中医术语,有的则是用现代医学术语。医学计量单位前,则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0cm、15g;药名尽量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中药大辞典》的规范名,如不用生地、熟地、归尾、龙胆草、寸冬、云苓、白芨,而用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尾、龙胆、麦冬、茯苓、白及等。

本书为《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经验集》(2014年出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续集,该书介绍了现代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名老中医高培质、陆绵绵、黎家玉、祁宝玉、张梅芳、邹菊生、苏藩、柏超然、石守礼、殷伯伦、高健生、庄曾渊、王明芳、牟洪林、王明杰共16人的眼科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出版后得到广泛好评,但因篇幅受限,还有不少国内知名专家未作介绍,为此编写了此续集。本书的各位编写人员为收集资料、整理名家医案等付出了辛勤的工作,有的专家虽年逾七旬,仍亲自动笔撰写,为后学者树立了榜样。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沙凤桐、蔡华松二位教授因病逝世,未能见到本书的出版,特对沙教授、蔡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各位眼科名中医及其家人、学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药防治眼耳鼻喉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特表感谢!

本书由于编写时间有限,加之主编的学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尽管我们对书稿进行了多次审改,书中不足之处甚或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同道不吝指正,以便重印或再版时予以补充、修改。彭清华 彭 俊2018年8月20日唐由之生平简介

唐由之,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42~1947年师从中医眼科名医陆南山,1952~1957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47~1952年杭州唐昆吾眼科诊所眼科医师,1957~1962年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治医师,1963~1978年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治医师,1978~199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员。1995年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兼眼科医院名誉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客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及放射学系名誉教授。历任全国人大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代表,曾任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新药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新药审评委员会中药组主任委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欧洲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Ophthalmology&TCM)名誉主席等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继承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唐由之中医眼科名医工作室”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

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6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88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奖励,1998年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奖励基金会授予“杰出成果奖”,200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颁发的“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国医楷模”证书,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王定一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08年获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首都国医名师”荣誉称号,2009年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国医大师”荣誉称号,2009年获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颁发的“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特别贡献奖”。

数十年来撰写了“中西医结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明睛颗粒对Matrigel诱导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干预作用”“二至明目丸治疗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分析”“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房水引流途径的研究”“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凉血化瘀中药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中医眼科现代化初探”“中医抗青光眼手术的思路与方法—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客观评价防治白内障药物疗效的定量分析仪—晶体图像计算机分析系统”“树枝状角膜炎的辨证论治”“中医对白内障的认识与金针拨白内障手术的初步研究”等论文100多篇,还担任《中医眼科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1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眼科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白内障》(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眼科手册》(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等多种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专著的主编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主编等职务。

唐老1942年拜眼科名家陆南山为师,5年后在杭州开设眼科诊所,1951年加入联合诊所。1952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57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眼科的科研、临床、教学和科技管理工作,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60余年。20世纪7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为毛泽东主席及柬埔寨宾努亲王等国内外领导人成功地施行了白内障手术。曾长期(1975~1994年)为朝鲜金日成主席做保健工作,获朝鲜最高一级友谊勋章。于1999年12月起至2004年多次赴印度尼西亚为瓦西德总统医治眼病,取得较好疗效,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1958年,根据古代文献,特别是《目经大成》关于拨障术切口的记载,结合现代解剖学深入研究,首先提出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内眼手术的切口部位,改变了长期以来称之为“危险区”的传统看法。同时,开展了与此切口相关的白内障针拨术的研究,解决了过去容易引起并发症的问题,该项研究于1966年4月经卫生部科研成果鉴定,受到表彰,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个人奖状;为克服针拨术的晶状体留在玻璃体下方的缺点而进行的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病毒一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西结合临床研究”,199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旋转式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2000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凉血化瘀法的临床及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机制研究”,2008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凉血化瘀方抑制老年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生长及分子机制研究”,2009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及机制研究”,2010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近年来,主持承担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课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干预治疗及疗效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明睛颗粒对骨髓来源细胞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干预作用研究”、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精制双秦眼用凝胶开发研究”等研究工作。

唐老治学几十年,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实事求是,主要经验有以下三点。

1.内方外圆,积极进取:做学问与做人一样,要做到内方外圆。所谓内方,即指严守原则,坐端行正;所谓外圆,即指遇事要讲策略。在做好缜密周详准备的基础上敢作敢为,积极进取。

2.学思结合,用心感悟:他常和学生说:“有心之人看无字之书也练达,无心之人读有字之书亦茫然。”师法自然社会,是谓看无字之书,留心处处皆学问,因此要做有心之人。要虚心学习前人已有成果,但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可因循守旧,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3.脚踏实地,开拓创新:要注重实践,不要好高骛远,只有掌握第一手材料,分析处理问题才能做到客观准确。提倡“以患者为老师”,因为不同患者的病情各异,应认真详查,细心琢磨,在每位患者身上都能获得不同信息,取得新的临床经验。主要学术思想

唐由之研究员在长期从事眼科临床的过程中,对眼科领域中仍属难治的病种,应用现代化先进的仪器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运用中医眼科理论辨证论治,在白内障、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眼科学术理论方面有较多的创新。他提出了眼底病辨证以“气血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模式,他的中医眼科学术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展白内障诊疗创新性研究

金针拨障术是一种古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过去的中医眼科医家开展该手术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解剖、消毒学的知识,手术过程不规范,造成并发症较多,成功率不高,因此金针拨障术很早就已经失传了。唐由之研究员还在学校学习时,就在思考如何重新对它加以发掘提高。

1952年,唐由之研究员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对眼部结构、发病机制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958年,他根据《目经大成》中描述的“针锋就金位,去风轮于锐眦相半正中插入,毫发无偏”,这一进针部位进行反复测量,发现古人进针部位在角膜缘后4mm的位置,相当于睫状体平坦部,当时该部位尚为内眼手术的“禁区”,他对该手术部位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将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内眼手术的切口部位,改变了长期以来称之为“危险区”的传统看法。比国外开展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施行玻璃体切割术早了16年。目前该切口已为国内外眼科界广泛应用。

手术切口部位的确定为“白内障针拨术”的实施扫清了道路。按照古人的方法,将混浊的晶状体拨入玻璃体腔,白内障就算解决了。但是,根据现代眼科知识沉到玻璃体腔的晶状体随时都可能引起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唐由之研究员在“白内障针拨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尝试将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拨断,然后用自己发明的器械经睫状体平坦部的微小切口将晶状体粉碎、套出,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白内障针吸术”。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高眼压。唐由之研究员对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国内较早提出白内障手术后玻璃体疝引起瞳孔阻滞的问题。

与手术切口相关的白内障针拨术、针拨套出术临床及基础研究,使古老的针拨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由于这一方法具有手术快、恢复快、痛苦少的优点,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被广泛应用。1985年,唐由之研究员主持的“中西医结合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内障诊断规范化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眼科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白内障诊断标准,直接观察和照片比照法其分级比较粗略,而且受到较多主观因素的干扰,不同医生选择同一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时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唐由之研究员主持了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该研究利用窄裂隙光源照射晶体,形成光学切面,通过数码摄像将动态切面图像传输给计算机,选择图像进行光散射强弱分析,即计算机灰度分析,对晶体的混浊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该项目以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为依据,完成了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研制,首次提出了大鼠半乳糖实验性白内障定量分级诊断标准,初步测定了老年性白内障各期的混浊面积及灰度值。该研究为白内障临床提供了客观、定量、可重复检查诊断方法,对白内障的早期诊断、病情变化监控、药物疗效评价提供了可信可靠的检测仪器,通过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的图像传输功能可以异地实施白内障的普查、药物疗效观察及手术筛选,对防盲治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二、创新的中医抗青光眼手术

青光眼是目前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有关研究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约有668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约600万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约有670万患者因青光眼致盲。根据我国北京顺义地区、广东省斗门及新会地区的统计资料推算,我国约有670万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约有63.5万青光眼致盲患者,此数字尚不包括大量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如此众多的青光眼患者及因其失明者,不仅给青光眼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负担和劳动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经过常规滤过性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甚至睫状体冷冻术及睫状体光凝术辅以最大耐受量的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依然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性青光眼、人工晶体性青光眼以及经多次经滤过术后眼压仍失控的开角性青光眼或闭角性青光眼等,是现代眼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晚期患者常因失控的眼压和进行性的视功能丢失而造成失明和无法缓解的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因疼痛不能忍受而摘除眼球。

目前,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方案有联合抗代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光凝术及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联合抗代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有时仍难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而不具备滤过手术条件又有一定视功能的眼,行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光凝术有发生低眼压或眼球萎缩的危险,而引流装置植入术又常因为引流管移位或堵塞、后部筋膜囊包裹等导致手术失败。上述手术成功率低于50%,尤其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预后差,成功率仅为11%~33%。在美国,每年有12%~15%的眼球摘除病例是由于虹膜新生血管引起的失明和疼痛所致。前面几种方法手术较复杂,手术费用高,疗效亦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患眼的眼压,保存其尚存的视功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其经济损失。

为探讨此类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新途径,唐由之研究员在白内障针拨术有关临床研究、病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抗青光眼手术的思路与方法。他在《目经大成》所载金针拨障术“针锋就金位,去风轮于锐眦相半正中插入,毫发无偏”基础上,采用睫状体平坦部为切口,曾做白内障手术数千例。

至1966年针拨术鉴定之前,在遇到白内障针拨术继发青光眼时采用其自行设计的巩膜环钻在睫状体平坦部做巩膜、睫状体环形切除,有效地解决这类青光眼,其后的临床三面镜检查及病理研究证实,睫状体平部切口不再愈合,为选择此处做青光眼滤过术提供了依据。1974年国外学者开始选择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后节手术常规切口,唐由之在实践中早已发现其切口部位仍在后房的范围,因此想到在该处做青光眼滤过术的可能性。

经过重温过去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回顾白内障针拨术研究过程中曾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和当时解决这种青光眼的思路和手术方法,重新反复思考加以研究,多次改进了当时的抗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设计了在睫状体平坦部做滤过手术的方案,定名为“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该部位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眼后节手术常规切口部位,是做眼科手术切口的安全区之一。本手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抗青光眼手术部位和方法。用中医传统的手术切口部位另建“眼孔”,疏导房水,以达到“肝管无滞”,恢复正常眼压的目的。与以往的角膜缘切口相比,具有安全性好、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切口部位易定位、操作范围较大等优点。实践证明“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对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有效。“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该手术将青光眼手术切口部位从传统的角膜缘后部向后移位到睫状体扁平部,可用于所有采用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这是眼科手术史上的一次思想变革和理论创新,使许多受到青光眼致盲威胁,尤其是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多了一种手术选择的机会,多了一线留住光明的希望。三、对中医眼科望诊的发展

中医看病重在辨证论治,准确的辨证来源于全面详细的采集疾病信息,根据患者的全身和局部症状进行判断分析。“望、闻、问、切”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及手段。唐老对四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四诊固然重要,但不可平均用力。就眼科而言,应首推望诊。从古到今对望诊的论述也较多,如《银海精微》指出:“凡看眼法,先审瞳人神光,次看风轮,再察白仁,四辨胞睑二眦,此四者眼科之大要也……”充分肯定了望诊的重要性。望诊包括两个方面,肉眼所见和现代仪器检查所见。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人对于眼病的诊治主要停留在肉眼观察上,因此对于外障眼病的描述较为确切,而对于内障眼病,由于眼底及相关组织的病变不能窥及仅能根据从自觉症状进行记载。故古代文献中没有老年黄斑变性这一病名,只能根据该病的临床自觉症状进行推测,将其归属于“视瞻昏渺”范畴。治疗上则多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根据全身症状进行辨证。唐由之研究员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有许多患者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这给临床上准确辨证施治带来了困难。虽然中医“五轮”学说将瞳神疾病归属水轮,在脏为肾;《内经》中说“肝开窍于目”,“黄斑属脾”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眼科辨证提供了参考。但是,由于看不到眼底,在全身症状缺如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辨证的准确性。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科技的进步为中医眼科望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他受中医眼科名家陆南山老师的影响。认为中医眼科的发展,一定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洋为中用,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扩大望诊范围。随着医疗仪器的发明与创新,如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UBM(超声生物显微镜)、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ICG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mERG(多焦视网膜电图)、HRT(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系统)等使眼底病变所见,变局部为整体,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大体的像成为微观显示,促进“望诊”更精微、更直观,在此基础上能更精确的识病辨证,从而使立法处方更贴切。他提出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融合的论点,使中医眼科识病辨证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诊断和疗效评定更客观化、数字化、科学化和可重复性,促进了中医眼科现代化进程。

他在临证科研实践中,注重创制和应用现代仪器设备,提高了对眼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的科学性。他主持研究的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像分析系统解决了白内障客观定量诊断的问题,现已应用于国内外眼科临床和科研领域。应用该系统,可以证实中药制剂障明滴眼液对白内障的预防治疗作用。

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唐由之研究员认为属于内障范畴的视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血管、黄斑、脉络膜等眼底组织不独为肾所主,而与五脏六腑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眼底变化也就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反应,逐步形成了辨眼底常见症状的辨证方法。临床上运用FFA,OCT,VEP(视觉诱发电位),HRT等现代检查手段观察眼底的出血、水肿、渗出、血管阻塞、新生血管、变性、机化等常见的病理改变,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针对性较强,对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科难治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四、眼局部辨证与整体观念相结合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眼聚脏腑之精气,眼内各组织皆与内脏相应,因而眼部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内脏的情况。对于眼病,必须视作为整体的局部病变,决不可单认为是眼本身的变化,眼病形成皆因阴阳失调,脏腑偏胜。如果能正确掌握治病求本原则,掌握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以纠正偏胜,调和阴阳,沉疴亦能挽回。

眼科五轮学说是提示眼与整体之联系,在很多情况下,能解释眼的生理病理现象,对治疗亦具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古人用于临床,很多是过分偏重局部体征,过分强调五脏主病,对因脏腑偏胜同时引起的其他证候,考虑较少,更缺乏整体认识,从而产生一病一方的片面治疗观点,这是与整体观念相违背的。因此,唐由之研究员强调对待眼病必须全面看问题,要把眼病各个症状及整体所出现的表现结合起来,看其相互关系,从中分别主次,找寻阴阳偏胜与五行生克规律,然后议定方药,才真正符合辨证论治法则。

唐由之研究员在强调整体观念的前提下,非常重视探求病因病机。病因可从眼局部与整体所表现的各种征象探求,但有时全身症状不明显,则需要详细分析病史,找寻旁证,对天地间自然界的骤然变化、人事的变迁,以及突然发生的体征,更须加以注意。然后应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与五轮学说等做深入细致分析,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如对于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可以由糖尿病引起,亦可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眼外伤等导致,均需详查病因,准确辨证。对于由高血压引起者,唐由之研究员常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平肝潜阳药物;眼外伤引起者,则加水蛭、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者酌加黄连、黄柏、香附、浙贝母等。

现代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先进眼科仪器的出现,扩大了我们的望诊范围。唐由之研究员提出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行根据检查所见进行微观辨证。如对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者,当眼底常以黄斑部盘状水肿脱离为主要表现时,他根据《内经》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风者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的论断,采用健脾利水、疏风散邪的治疗方法。在健脾利水的基础上选用荆芥、防风、薄荷等疏风解表药进行治疗。当眼底水肿基本消失,残留少量渗出时,他则在在健脾利湿药的基础上选用蒲黄、姜黄、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以促进渗出的吸收;当病至晚期,眼底渗出水肿已消,患者眼前暗影仍在,视物变形尚存时,他则以补肝肾明目为主重用菟丝子、枸杞子、楮实子、金樱子等以巩固疗效,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在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要有所侧重,寻找出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辨证。若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则以检查所见的眼局部辨证为主,若有明显诱因或典型的全身症状时则要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全身,分清主次,不可平均用力。如眼底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出血的患者,兼有咳嗽、哮喘者,则要以止咳平喘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茜草、炒蒲黄等化瘀止血以防止眼局部出血进一步加剧。对于该类患者止血先止咳,咳止则夜卧可安,出血可止。《内经》中亦有“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之说。因此,辨证用药应当灵活,处理好局部和全身的关系,有所侧重,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又如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唐由之研究员认为该病基本的病机已经明确,是由于栓子或炎症等原因阻塞视网膜静脉,瘀血阻络,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引起,在治疗上应当谨守病机,以眼局部辨证为主兼顾全身。若患者失眠较重,则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增加养心安神之品如首乌藤、合欢皮、酸枣仁等;若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则考虑气血不足,增加黄芪、当归补血养血之品。

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用药如用兵,正所谓是“兵无长势,水无常形”,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诱因,所处的不同阶段,参照全身和眼局部情况,谨守病机,辨证治疗。唐由之研究员还强调治病贵在应变,认为原则必须掌握,但亦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随机应变,辨证论治。因为眼病病因复杂,症状可随各个阶段有所不同,特别当情志波动、饮食失节、起居违和、天时变化、妇女胎产经带,以及用药不当时,皆可对眼部病变有所影响。所以,治疗用药必须注意病证转变,从转变中看其阴阳进退,邪正消长。唐由之研究员多次告诫后学:为医者必须行方智圆、胆大心细。五、治外障祛邪不忘固本《内经》云:“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唐由之研究员认为,眼外障之早期多见目赤,多属因火所致。其他如急性、慢性结膜炎,麦粒肿及巩膜炎等外眼疾病,都属目赤范畴。此类疾病为火邪所袭,治疗固然不离寒凉清热,但清法有多种办法,须参照《伤寒论》及温病学说仔细分析病情的进退兼夹,订立周密的治疗方案,方能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唐由之研究员认为,一般火邪侵袭眼睛多兼挟风邪;病之后期,由于邪热消烁阴液,还可出现阴分不足之象,也有损气害血者,可有气虚及血络热滞等情况。治疗时,早期除了清热外,尚须祛风,并注意护阴,宜采取散火疏风佐以养阴生津之法;后期者则应注意调和气血。常用治疗方法:养阴清热、凉血和络、升阳益气清热等。临床应用时,可数法合参。六、中药外用眼药的研究取得突破

唐老在青年时代师从眼科名家陆南山先生,在与陆南山老师临床诊疗之余,一同进行眼药配制工作,对传统外用眼药从选材、加工、配制及制剂工艺各个环节进行学习,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对此有深刻认识。传统的外用中药眼药方,内容十分丰富,千百年来为防治眼病做出了贡献,但制备方法往往缺乏严格量化的质控标准,难免对眼角膜、结膜产生刺激。因此要采用现代眼科外用药的制剂工艺,以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中医眼科外用药的作用。在继承发展古方“秦皮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处方并领导课题组,采用现代制剂工艺制备“病毒一号滴眼液”。该滴眼液无论从pH、卫生学检查、澄明度、稳定性、刺激性及已知主要药物成分含量控制方面,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通过多年的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病毒一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滴眼液与西药对比,具备西药所不具备的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填补了国内外此项工作的空白。该课题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唐老任课题总体设计并具体实验指导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秦皮素滴眼液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复发的基础研究》也已经结题鉴定。采用现代制剂工艺制备的“障眼明”,对早期白内障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七、开创中医眼底病的辨证论治的新思路—眼底疑难杂症从气血论治

在治疗眼底疑难病方面,唐由之研究员重视气血辨证,认为气血理论与眼底病变密切相关,气血失调是贯穿眼底病整个病程的基本矛盾,总结了眼底疑难杂症从气血论治的宝贵经验。唐由之研究员设立的从气论治、从血论治、气血双治、痰瘀同治等治法,对眼底疑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眼底病辨证以气血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模式。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内经》中云:“气脱者,目不明”;“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古今医统大全·眼科》中云:“目得血而能视,故血为之主,血病则目病”。血乃阴液,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为养目之源,但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关于两者的关系,唐容川在《血症论》中指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母,气得血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正所谓“气血之体犹太极,气血之用犹阴阳”。(《目经大成》)。眼作为全身重要的组织器官,因“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必然与气血关系紧密。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目之所以能够视万物,全赖于气血调和。从眼的解剖上看,眼底主要由视网膜和脉络膜组成,该组织内血管极为丰富,属多血多气之脏,气血的异常或机能的减退均会影响组织的正常功能。气血失和,可以直接造成眼底组织病理改变,影响视功能。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其发病年龄多大于5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减退,气血日渐虚弱,全身精微物质不能充分上达,则目窍失养,代谢产物沉积,眼底出现色素紊乱,玻璃膜疣丛生;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运行不畅,均可导致血行受阻,脉络瘀滞,血液不循常道,则血溢脉外,导致眼底出血、渗出形成;精血同源,精亏血少,则不能濡养目窍、全身,阴不制阳,阴虚火旺,则火灼脉络,眼部出血频发,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和气的推动,统摄功能,血液的充盈状态,脉道的通畅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唐由之研究员从气血的关系入手,既重视凉血止血、活血、养血,又不忘补气、行气。最终,达到气血调和,脉道通畅,目视睛明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八、证候错杂,先别阴阳

中医治病必求本。对于证候错杂者,按照常规的五轮辨证、脏腑辨证等往往无从下手,唐由之研究员认为对于该类疑难眼病要谨守病机,可以从阴阳着手进行辨证论治。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包罗万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它最初的涵义非常朴素,《说文》中云:“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当时的阴阳的涵义仅指日光的向背,以后随着观察面的扩展,阴阳的涵义逐渐得到引申,将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归属于阳;将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归属于阴。将其引入医学领域,并用阴阳学说来概括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证候。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而言,古人由于条件所限看不到眼底,只能根据“两目至天晚不明,天晓则明”的症状上进行推测,寻找可能的病因病机,认为“天晚阴长,天时之阴助人身之阴,能视顶上之物,不能下视诸物;至天晓阳长,天时之阳助人身之阳,而眼复明矣”。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医疗器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底,不论从该病的眼底表现上,还是发病机制上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眼底上看,该病患者视网膜颜色晦暗,视乳头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视网膜色素上皮斑驳状,视网膜赤道部两侧色素沉着,典型者色素成骨细胞样位于视网膜血管上等症状。从视野上看,早期可以见到环形暗点,晚期视野进行性缩小,最终成管状。从眼电生理上看,EOG峰谷比明显降低或熄灭,甚至ERGb波消失。所有的症状均和阳的特性相对,具有阴的属性。因此,从阴阳的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入手,分析该病患者的自觉症状、眼底表现及客观的检查,均能找到视网膜色素变性“阳不胜阴”这一基本病机的证据。在治疗上唐由之研究员常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的方法,培补肾阳。用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之类,补先天阳气之不足;在补阴补阳的具体应用方面,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从而达到增强疗效,限制纯补阳药物偏性的效果。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在上药的基础上唐老又选用制首乌、黄精、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之品以阴中求阳。又如,对于大多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而言,全身症状亦不明显,给眼科辨证造成了困难。从视神经萎缩患者的眼底上看,视神经颜色发白,血管变细等一派阴虚表现。因此,唐由之研究员认为该类患者从理论上说应当从阴论治,采用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加减;而对于全身症状明显有畏寒肢冷、舌质淡等阳虚表现的患者,则从阳论治,选用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等。九、眼科血症,分期治疗

唐由之研究员指出,眼科血症原则上采用清热止血法治疗,但要掌握好分寸。清热不可过寒,止血不可郁气。寒凉过度、气机壅塞,均易造成瘀血留滞不化。唐由之研究员治血症常根据出血时间的长短,颜色的深浅,病情所处的阶段,分期论治。若为新鲜出血,颜色鲜红,常采用凉血止血法,喜用茜草、蒲黄、藕节、大蓟、小蓟等止血,配合生地黄、白茅根、牡丹皮、小剂量黄芩等清热凉血;出血停止,颜色暗红,则过渡到活血化瘀阶段,常酌情加入赤芍、丹参、川芎、当归、制大黄、姜黄等活血化瘀;病至晚期,出血基本吸收,残留渗出及机化组织时,则加大化痰软坚作用,选用昆布、海藻、浙贝母、半夏等。手术后出血或外伤出血常加入少许三七、苏木等药。应用这些方法,止血而消瘀,能较好地克服瘀血停滞之弊。十、巧用黄芪,补气养血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脱毒生肌,利水消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增强免疫力,抗缺氧,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状态,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等作用。因此,唐由之研究员在治疗眼病时尤其爱用黄芪。他认为黄芪补肺脾、益气之力不让诸参,与党参配伍则补气之力大增;配防风、白术则御外功能齐备;和当归同用补血之力明显,结合眼底视盘色淡,血管变细等气血双亏的表现,黄芪的合理应用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黄芪补气升阳,配合柴胡、升麻等轻清上扬之品能载药上行,有利于药达病所。此外,黄芪药性平和能调和诸药。炮制方面,黄芪分生黄芪和蜜炙黄芪两种。《审视瑶函》中云:“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

唐由之研究员对于先天性疾病、萎缩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以及虚损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常选用炙黄芪以增补益之力;而对于一般的外障疾病或内障眼病实证者常用生黄芪,取其药性平和,载药上行之效;若虚实间杂亦可生炙黄芪并用以增强疗效。十一、明目退翳,内外兼修

翳者,障也,有遮挡之意。古代医家由于历史所限对外障眼病观察较仔细,对于黑睛上的疾病,常采用退翳消障的药物以促进云翳消散,减小瘢痕。

唐由之研究员在运用明目退翳疗法治疗眼病的过程中体会到,对于外障眼病如聚星障、花翳白陷、湿翳等疾病,退翳药应用要早,要有所选择,分清层次,根据病情的进退有所侧重。如对于聚星障来说,发病早期黑睛上常有星翳点点,抱轮红赤,畏光流泪,脉浮数,舌苔薄黄等症状,该阶段风热正盛,治疗应当以疏风清热为主,配合具有清热疏风作用的退翳药如薄荷、白蒺藜、菊花等治疗;若病退风热之象渐减,则过渡到退翳明目阶段,选用以退翳作用较强的蝉蜕、蛇蜕、密蒙花等进行治疗;病至后期,邪气已退,正气未复或对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则要全身辨证灵活运用,气虚者增黄芪、党参、炒白术等补气之品,伤阴者,加麦冬、天冬、石斛等养阴清热之药,血虚者增当归、熟地黄等养血之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明目退翳贯穿始终,退翳要早是为防止黑睛翳障发展过速,变生他症,遗留瘢痕影响视力。

对于内障眼病,唐由之研究员亦喜欢应用退翳明目药。如对于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陈旧性眼底出血等疾病常有后囊的混浊、眼底色素的沉积、陈旧性出血、渗出或者灰白色有机化物的存在,这些病理产物在形状上和黑睛疾病上的各种云翳相似,从功能上均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唐研究员在治疗眼病的过程中扩大了明目退翳疗法的适用范围,将该疗法引入内障眼病的治疗中去,常选用密蒙花、谷精草、柴胡等退翳之品以促进眼底翳膜的消退。退翳药大多为质轻的叶类药物,具有升浮作用,而眼位最高,非轻清上扬之品不足以引药上行。退翳药中以平肝疏肝之品为多,内障病患者病程大多较长,久病生郁,在治疗过程中佐以退翳明目药物则调理全身气机,防止郁久化热,因郁致瘀等变症发生。临床诊疗经验

唐由之在长期从事眼科临床的过程中,对眼科领域中仍属难治的病种,应用现代化先进的仪器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运用中医眼科理论辨证论治,在白内障、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眼科学术理论方面有较多的创新。一、中医眼病辨证及治法心得

他认为眼外障之早期多见目赤,多属因火所致。其他如急性、慢性结膜炎、麦粒肿及巩膜炎等外眼疾病,都属目赤范畴。此类疾病为火邪所袭,治疗固然不离寒凉清热,但清法有多种办法,须参照《伤寒论》及温病学说仔细分析病情的进退兼夹,订立周密的治疗方案,方能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唐由之教授认为,一般火邪侵袭眼睛多兼挟风邪;病之后期,由于邪热消烁阴液,还可出现阴分不足之象,也有损气害血者,可有气虚及血络热滞等情况。治疗时,早期除了清热外,尚须祛风,并注意护阴,宜采取散火疏风佐以养阴生津之法;后期者则应注意调和气血。常用治疗方法:养阴清热、凉血和络、升阳益气清热等。临床应用时,可数法合参。

根据五轮学说,眼睑属脾,白睛属肺,黑睛属肝,两眦属心,各轮病症归属脏腑有差别,处方用药则应兼顾药物归经属性。胞睑病,可配枳壳、升麻、蔓荆子、荆芥、防风、葛根、羌活等药。白睛病,可配桑枝、桑白皮、薄荷、菊花、桔梗、炒牛蒡子、杏仁、旋覆花等药。两眦属心,则配黄芩、黄连、黑山栀、竹叶心、莲子心等药。黑睛病,可配谷精草、木贼、白蒺藜、密蒙花、青葙子、蝉蜕、钩藤等药。但临床应用须灵活掌握,如结膜炎病,常可同时引起胞睑红肿、睑、球结膜充血甚至角膜炎症,肉轮、气轮、血轮、风轮、四轮同病,处方时则按照何轮病重,侧重该轮治疗,兼顾其他轮。

眼内真气、真血皆由脾胃所化,所以调理脾胃成为治疗上的一个主要方法,健脾、温中、运脾、升阳、理气、清胃、和胃、攻下等为临床常用。唐由之教授常用的理脾法:健脾益气、健脾渗湿、健脾化痰、健脾生津、健脾养血、健脾养心、健脾抑肝、健脾补肾、健脾散火。健脾用药,常用苍术、白术、茯苓。若患者确有脾气虚弱者,可加参芪,黄芪多用生黄芪,补气而不生火,且常于柴胡、升麻、蔓荆子、葛根诸药中选加一二味,加强疏理气机之功效,又常常佐入当归、川芎少许,以助气运血行。对于存在局部组织水肿的疾病,除加入泽泻、猪苓、楮实子等利水渗湿药物外,常佐以陈皮、桂枝等药促进水湿运化。视网膜有渗出物者,可加少许化痰药物,如半夏、贝母等。

唐由之认为,对于眼科血症虽然原则上采用清热止血法治疗,但要掌握好分寸。清热不可过寒,止血不可郁气。寒凉过度、气机壅塞,均易造成瘀血留滞不化。唐由之教授治血症,喜用茜草、蒲黄、藕节、大蓟、小蓟等既止血又活血的药物止血;清热则用生地黄、茅草根、牡丹皮、小剂量黄芩等。常酌情加入赤芍、丹参、制大黄、姜黄等活血化瘀之品。手术后出血或外伤出血常加入少许三七、苏木等药。应用这些方法,止血而消瘀,能较好地克服瘀血停滞之弊。二、治疗角膜病的经验

角膜病是当前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角膜病的早期,若能及时准确的治疗,可以治愈。但病变严重或反复发生,则将使角膜上留下瘢痕,可使视力模糊、减退,甚至失明。唐由之教授在角膜病的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

案例:王某,女,51岁,首诊于2009年1月5日。主诉:右眼视物不清,畏光流泪,伴耳鸣1年。患者诉2007年9月感冒后,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流泪、畏光、干涩,有少量分泌物伴头胀,曾用抗病毒+2滴眼液,好转,后反复发作。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4(无法矫正),左眼视力1.0。右眼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点状上皮剥脱,下方点状荧光染色,角膜中央可见云翳。左眼角膜轻度点状荧光染色,余大致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西医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中医诊断:双眼聚星障。

辨证施治要点:患者发病前曾有发热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数,为外邪侵袭,上犯于目,结合脉症,考虑为风热犯目之证,宜用疏风清热,明目退翳之品。

治法:疏风清热,明目退翳。拟方:天花粉15g,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2g,连翘15g,炒栀子15g,木贼15g,密蒙花15g,谷精草15g,桑叶10g,菊花10g,生黄芪25g,水煎服。

2周后复查,患者无不适,自觉右眼视物不清,双眼流泪、畏光、干涩好转。偶尔自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查见+2右眼视力0.4(无法矫正),左眼1.0,右眼角膜点染色较前明显减轻。守上方。

1个月后复诊,患者双眼磨涩感明显减轻,自觉视力明显提高。头胀、耳鸣症状消失。查右眼视力0.8,左眼1.0。右眼角膜点状浸润消除,正中见片状较薄云翳,左眼大致正常。停服中药,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寒凉、慎起居,避寒热。随访2年,未见复发,视力稳定。

按:角膜炎属中医“聚星障”范畴,多因外邪侵袭引起。风热之邪犯目,治宜疏风清热、明目退翳,予黄芩、黄连、黄柏、桑叶、菊花等疏风清热;同时因患者病程已久,反复发作,考虑其损气伤津,故应酌加黄芪等益气之药以益气升阳,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另木贼、谷精草、密蒙花等明目退翳。三、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经验

麻痹性斜视是临床上的常见眼病,引起该病的病因很多,治疗较为棘手。唐由之教授认为该病主要是由脾气虚,气血化生不足,血虚生风,痰湿阻络,血液瘀滞所引起。因此,应采用补气健脾、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

案例:赵某,男,56岁,首诊于2007年3月5日。主诉:晨起后发现向左看时复视2个月。患者否认外伤史、大量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曾在其他医院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维生素类药物效果不明显。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8。33cm角膜映光:+15°,左眼球向外运动受限,其余眼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未见异常。头晕,乏力,舌淡,脉沉细。西医诊断:左眼麻痹性斜视;中医诊断:左眼风牵偏视。

辨证施治要点:该患者已年近六旬,伴有乏力头晕症状,舌质淡,脉沉细。考虑其病机为脾虚中焦运化失常,化湿生痰;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脉络瘀滞。痰、湿、瘀三种病理因素互为影响,阻滞经络,眼外肌得不到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充养,加之引动内风,风邪中络,最终导致眼肌麻痹的发生,治宜补气健脾、祛风化痰通络。

治法:补气健脾,祛风化痰通络。拟方:黄芪30g,党参20g,升麻15g,柴胡7g,当归15g,炒白术15g,全蝎15g,白僵蚕15g,射干7g,白附子7g。

服药3周后复诊,患者自觉复视、头晕乏力症状较前好转。上方去白附子,加川乌、伸筋草、黄松节各10g。图1-1 初诊时,向左看时左眼外展受限,角膜缘距外眦角约2mm图1-2 末诊时,向左看时左眼转动灵活,角膜缘达外眦角图1-3 末诊时,正面观

服上药30剂后,患者复视头晕症状完全消失,33cm角膜映光正位。左眼球向左转动基本到位。患者治愈后随访2年未复发。

按:患者年老,诸脏渐亏,脉络空虚,外风乘隙侵及脉络,眼带失调,视物成双。该患者发病时间不长,可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加入祛外风及通络之品,本方以补气健脾固本与祛风通络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四、治疗青光眼的经验

青光眼是常见致盲眼病,可引起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治疗较为棘手。唐由之教授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眼孔不通,房水壅塞,房水不能排出眼外所致;该病的诱因是情志不舒,肝脉郁滞,引动肝风痰火而发。因此,在治疗上要谨守病机,以通为用。他根据发病的缓急、眼压的高低分别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分阶段进行治疗。对于眼压偏高者,采用清肝火、利水明目的方法配合西医降眼压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对于眼压基本正常者,则以中医为主采用补益肝肾、养血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刘某,男,35岁,首诊于2009年6月8日。主诉:左眼胀痛伴视野缩小2年,7岁时左眼外伤,行白内障摘除手术。2006年劳累后左眼眼胀、视野中央有暗点,当时测眼压:右15mmHg,左30mmHg,未曾系统治疗。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5,左眼虹膜部分萎缩,瞳孔强直,晶状体缺如,玻璃体混浊,眼底:右眼正常,左眼视盘苍白,C/D0.7,有轻度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检查不清。查房角:双眼房角宽。测眼压:右18.2mmHg,左27.3mmHg。视野:右眼正常,左眼视野缺损。西医诊断:左眼开角型青光眼,左眼无晶体眼;中医诊断:左眼青风内障。

辨证施治要点:唐由之教授认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根据其发病时期选择不同的施治方法:早期宜健脾利湿;中期宜肃肺化痰;晚期宜滋补肝肾;同时,在各期治疗时,均不可忘调肝利水。本病患者病程已久,眼底视神经偏淡,从局部辨证来看应当属于气血不足之象,但其眼压偏高,故属本虚标实,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一方面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合茯苓、泽泻等利水明目中药降低眼压,另一方面,选用熟地黄、山药、当归、丹参、枸杞子、黄芪等具有补肝肾,调气血的中药治其根本。

治法:补肝肾,调气血,利水明目。拟方:①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滴眼,每晚1次;② 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0g,当归15g,丹参30g,枸杞子30g,覆盆子15g,黄芪30g。

1个月后复诊,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眼压:右18.8mmHg,左26.8mmHg,余症同前,加用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滴左眼。在上方基础上加牛膝15g,以引水下行。

3个月后复查,双眼视力同前,左眼视野明显扩大。原来的滴眼液不变,中医处方:熟地黄20g,当归20g,丹参30g,枸杞子30g,黄芪30g,茯苓15g,泽泻10g,地肤子15g,猪苓10g。

4个月后复诊,左眼视力提高至0.7,视野进一步扩大,眼底C/D未进一步扩大。眼压:右19.4mmHg,左21.6mmHg,眼底同前。给予中药:制何首乌15g,黄精25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丹参30g,车前子30g,黄芪30g巩固治疗。

按:本方以六味地黄汤减牡丹皮、山茱萸,配合黄芪、当归补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