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09:12:38

点击下载

作者:格子珊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作者:格子珊排版:skip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ISBN:9787531738176本书由六人行(天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怕麻烦别人,实际上,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对方,也活生生斩断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愿我们都能走出孤岛,伸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别人,也尽情地被别人拥抱!前言最高配的麻烦是对身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你身边也许有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说:“我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因为我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

甚至我父母也会这样教育我——“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不麻烦别人就不要麻烦别人。”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第一次对这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那是我刚进大学的第一天,同宿舍有四个女孩。为了表示友好,我将自己带过来的零食分成了四份,大家一人一份。其中有两个女孩都欣然接受了我送给她们的零食。唯有第三个姑娘,不管我如何示好,她始终不为所动。

后来,我一直与她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我与其他两个女同学则相处融洽,有什么小麻烦总会互相帮忙。比如,我不在的时候她俩帮忙打开水,有人不在的时候请另外两个人帮忙取快递……虽然都是些琐事,但在这样日常的磨合之中,我们三个人之间建立了稳定又亲密的联系。甚至毕业之后,我们也常常聚会、交流。

唯有那个一开始就拒绝了我的姑娘,直到毕业后我们也未能亲近,我们听不到一点关于她的消息,给她打电话、发信息也都如石沉大海一般。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她那种自我保护的独立姿态,也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工作之后,我对“人要独立,能不麻烦别人就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这个观点产生了更强烈的怀疑。

事实上,很多工作做得好的同事,正因为他们和长期合作的客户建立了彼此麻烦的“关系网”,才会形成深度同盟——大家彼此需要,才能共同把一件事办好,把一份亲密关系维系好。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适度麻烦别人,不仅不是什么坏事,相反,正是因为这种麻烦,才令我们有理由彼此接近,建立深度联系。

大多数人将麻烦别人和独立完全划清界限,其实是用单一的视角看世界。

只要我们有分寸感,勇于向人求助,恰恰证明了我们的内心是丰足的——我们不必把自己伪装成无所不能,更无需害怕偶尔向别人求助一次就会被人看不起。

偶尔的示弱,会让你更有力量。

我们不愿意麻烦别人,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什么都做好。

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和、宁静。

所以,“该不该麻烦别人”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真正能成为问题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互相帮助的互动关系与别人建立联系,同时还能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感、界限感。

克服这种认知缺陷本身需要很大的努力,只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悟渐醒。

可惜的是,很多人从小就对“人与人之间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正常的”这一点,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个任务在幼儿阶段没有完成,之后又让位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一拖就是十几年。

其实,人际关系中需要用到的不光是“情商”或“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有很多能力原本就掩藏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

向他人寻求帮助,不一定都是在麻烦别人,而可能是我们适当地突破自己的“心理安全区”,并以这样的方式去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进行对话,进而构建某种亲密关系。

而麻烦他们,就是我们主动为自己制造这样的契机。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甚至羁绊,就是在你麻烦我、我麻烦你的过程中一点点建立的。不要害怕麻烦别人,毕竟,作为社会性动物,你我不可能脱离人群而存在。

就像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著名诗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谁都无法自全而活。  PART 1 最好的关系永远是彼此需要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哪怕内心再抗拒,也不能否认我们与外部世界息息相关的事实。你再懂事、再独立,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当你学会承认自己的“乏力”,并开口求助时,你才真正地懂事了,独立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  只有走出孤岛,跟身边的人来往密切,相处融洽,打成一片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拥有如磐石般稳稳的幸福。

前几天,一位朋友突然告诉我,她离婚了,目前已火速从曾经的家中搬离,一个人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室一厅。

新家虽然简陋,但她依旧敝帚自珍,地板被她擦得干干净净,家里各个角落都摆满了鲜花绿植。每当她深夜下班回到家中,一开门,空气中香甜的味道就这么扑面而来,将她工作一整天带来的疲惫一扫而尽。“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说单身生活很孤单,但我却觉得很幸福,就算身边没有人陪伴,我一个人也能够过得非常好。”朋友自信满满地跟我说。

然而,对于她的笃定和自信,我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于独居生活都有一种盲目的乐观,他们跟我朋友一样,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既能工作养活自己,又能操持家务过好日子,根本不需要麻烦任何人。

他们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相信自己能在这座孤岛上自给自足,无忧无惧,却没有想过,当暴风雨来袭时,自己该何去何从?当孤独侵扰时,自己又该如何排遣?还有当疾病缠身时,一个人是否真的能照顾好自己?

人们常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啊,在生活顺遂时,眼前的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那么美好,我们孤身独行,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而当生活的大船触礁,各种变故接踵而至时,我们立马就会慌了手脚,茫然四顾,却发现没有人可以支援自己。

到那个时候,我们才会幡然醒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朋友跟我谈完心后,有近一个月未跟我联系,我以为她还沉浸在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中,所以也没去打扰她。直到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她发的一条状态:“一个人住,最可怕的就是生病,我要好好地照顾自己。”

短短的一句话,当事人想要表达的或许是坚强,可作为其朋友的我,读出来的却是脆弱和无助。其实,朋友并不知道,她现在所走的,正是我曾经走过的路。

记得初入社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经常在凌晨突发胃痛。痛到在床上打滚时,我才想起自己最后一次按时吃饭,还是过年在家住的时候。

那个时候,因为有妈妈的监督和照顾,我一日三餐都会按时吃,饭菜营养搭配也很均衡。每次吃完饭后,妈妈还会递给我一小盘水果。盘里的水果很少重样,有时是切成小段的香蕉,有时是剥了皮的橘子,有时又是洗净的葡萄。

可当时,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并没有把妈妈对我的贴心照顾当回事,满脑子想的都是快点过完年,离开父母过独立自主的生活。

我以为自己很强大,不需要麻烦父母,一个人也能生活得很好。但没想到,生活的教训来得那么快。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没好好地吃过一顿饭。每天早上起床,匆忙洗漱后,我就拎着从路边摊买来的煎饼挤公交,再火急火燎地冲进办公室。有时候,因为老板提前到了公司,我连消灭煎饼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趁老板不注意时偷偷地啃几口。午餐更是简单,一袋饼干配一盒牛奶就可以轻松打发。这还算好的,要是工作忙起来,我常常午饭和晚饭一起吃。

不会下厨做饭,也不爱去饭馆用餐的我,经常网购一些零食,如辣鸭脖、泡面、火腿肠、核桃、瓜子、果冻等,下班后,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要是零食都吃完了,当天来不及网购补货,我就跑到社区烧烤摊,随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起初,我以为自己可以一直这么过下去,但正如作家茨威格所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很快,我就为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付出了代价。因为每天都不按时按点地吃饭,每次吃饭都吃些没有营养的食物,我的胃变得越来越脆弱,动不动就痛。

而胃痛就成了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直接在我的生活中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因为身体不舒服,我的精神状态就不太好,工作时不时会出现差错,老板为此对我颇有不满,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结果,工作的不顺心又加重了我的胃痛,我渐渐觉得,跟父母住的那段日子才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至少我的胃得到了足够的关爱和呵护。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一次问他的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答案。见状,释迦牟尼笑着说:“把水放到大海里。”

一滴清澈、透亮、洁净的水,离开大海很快就会干涸,其实,生而为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这个字造得相当好,一撇一捺,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互相取暖,凭借着你来我往的温情,我们才能携手走得更远。

所以,朋友跟当初的我都太过天真,我们以为自己是万能的,无须麻烦他人就能独立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们一巴掌,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谁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如果你不想麻烦别人,那就要让自己吃许多无谓的苦。

生活中,那些日子过得最滋润的人,往往都是热衷于麻烦别人的人,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因此,他们从不盲目自信,觉得仅凭一己之力就能驾驭生活这艘大船。在遇到风浪的时候,他们会当机立断,迅速地向周围的同伴发出求救信号,而同伴们也非常乐意提供帮助,将他们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在彪悍的生活面前,自视甚高,执意将自己困于孤岛的人,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能以挫败收场。只有走出孤岛,跟身边的人密切来往,融洽相处,打成一片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拥有如磐石般稳稳的幸福。最好的关系永远是彼此需要

>  人世间最好的关系永远是彼此需要。

有次外出旅行,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长得特别漂亮,身材玲珑有致,说话也很得体,一看就是很多男孩心目中的“女神”。

我笑着打趣她,你条件这么好,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男性追求你吧?她露出一丝苦笑,郁闷地说,想追我的人确实很多,但敢追我的人却没几个。

怎么可能呢?我有些不相信她的话,以为她在谦虚、客气。可是,她接下来分享的一个小细节,却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

小姑娘说自己是一个女汉子,什么事情都不假手于人,非要自己独立完成。有一次,家里的米快吃完了,她去超市买了一袋米,路上遇到一个一直对她有好感的男性朋友,对方说要帮她把米送回家,她却一本正经地拒绝了:“没事,我自己能扛回去。”

我哑然失笑,“你这又是何苦呢?男女在体力上本来就有很大差距,别人愿意帮你,你干吗不欣然接受呢?”她耿直地说:“我就是觉得自己能行,不想麻烦别人。”

真是一个傻姑娘!她不知道,在喜欢她的人那儿,麻烦等于需要,不想麻烦则意味着拒绝。她不想麻烦别人,对方就会认为她不需要自己,她在拒绝自己。

而在一个不需要自己,拒绝自己的人面前,再有心的男人都会迅速撤退。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最大的需要,不是腰缠万贯,不是丰功伟绩,也不是名利地位,而是为人所需要。“儿子,你最近手头是不是有些紧,这些钱你拿着!”“闺女,今天回家吃饭吗?我给你做了好吃的。”“老婆,你生日快到了,我想送你一个包包!”“老公,工作累了吧,我帮你放了热水,你快去洗澡吧。”

……

以上这些话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听到的话也不尽相同,但这些话里所要传达的含义却别无二致。

什么含义呢?很简单,就是我想给你,我想为你付出,我想被你需要。

在每个清寒的早晨,我们渴望来一杯热乎乎的牛奶;在每个下雨的午后,我们期望手持一把足够大的雨伞。牛奶和雨伞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被我们需要。“被需要”是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很多人都通过“被需要”来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人世间最好的关系永远是彼此需要。

父母与子女互相需要,丈夫与妻子互相需要,朋友之间互相需要,到最后才容易成就一段段和谐、融洽、亲密、牢固的关系。

有人说,世上最动人的情话是“我爱你”,但我却坚持认为,比“我爱你”更有杀伤力的一句话是“我需要你”。

在亲情中,这是一句会让父母眼角湿润的话:原来孩子长大了,还是需要我,我还有价值,我并不是一个不中用的老头儿(老太太)。

在爱情中,这是一句会让伴侣柔情涌动的话,这是最深情、最甜蜜的告白:亲爱的,我离不开你,没有你的世界不完整。听到这句话后,相信不论是谁都会被打动,从而放下手中的一切来陪伴你,满足你的需求,给你想要的幸福。

在友情中,这是一句会让友谊升温的话,朋友听了会暗暗高兴,第一反应会是:“原来,我跟他相隔甚远,好久不见,他还一直记挂我!”又或者是:“哇,他竟然需要我的帮助,原来我还能帮到他!”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追求一种价值感和归属感。”被需要就是这种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集中体现,当你被人需要时,你的内心是充盈的,你的嘴角是带笑的,你的步伐是有力的。

我的上司岚姐是一个亲和力爆棚的人,她在公司的人缘特别好,当别人总在我面前抱怨这个同事难相处,那个同事难应付时,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为这些事儿愁眉苦脸过。不管是当面还是私下里,所有人一提起她,都是一脸欢喜的笑意。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了。

岚姐有个很好的习惯,她喜欢跟人分享东西。她几乎每天上班都会带上一些小零食,闲暇时分,她就会把零食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吆喝一嗓子:“来来来,一起吃糖咯!”热情地邀请同事跟她一起大快朵颐。

大家围在一块儿吃零食,聊天,说笑,每个人都很放松,一方面,工作上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另一方面,彼此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了,不再像之前那般紧张、严肃。

其实,在职场上,有很多人习惯拒绝同事的零食。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有的是觉得不好意思,有的纯粹是不稀罕,看不上。但不管出自何种心态,这种拒绝的姿态都会让同事感觉不舒服,同事会想:原来你并不需要我,我在你那里没有价值。

岚姐是个例外,她就不会让人不舒服,她不仅喜欢跟同事分享自己的零食,而且她从不会拒绝同事送上门来的零食。在她看来,分享零食的举动正是一个人主动向对方释放善意的表现,她特别喜欢这种善意,也特别需要这种善意。

除了跟同事分享零食,岚姐还喜欢和同事拉家常,比如最近都种草了什么宝贝呀,有什么比较好的护肤妙招呀,又或是吐槽自家的老公和小孩……岚姐如此敞开心扉,同事们受到感染,也纷纷敞开心扉,和她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岚姐常说,大家同事一场,有什么事情互相帮忙,不要怕麻烦,今天你有急事要先回家,我就帮你把工作收下尾,明天我工作忙没时间买饭,你出去用餐顺手帮我带一份回来……时间一长,彼此都在对方那儿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关系自然就好了。

你看,被需要并不是负累,而是我们在俗世前行的动力,即便我们遇到再多的困难,遭受再多的委屈,只要想到心中所牵挂的人,想到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期待和依赖,我们就能重新披上战袍,迎难而上,咽下委屈,继续为他们遮风挡雨。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怕麻烦别人,实际上,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对方,也活生生斩断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但愿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但愿我们都能走出孤岛,伸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别人,也尽情地被别人拥抱!太过独立,往往让人难以亲近

>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又拥有灵活柔软的身段。“不伸手向父母要钱,保持经济独立,你才有话语权。”“精神独立很重要,女人万万不能失去自我,把男人当成世界的中心。”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两句话不陌生,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一直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宣扬。所以,如果你成年了还啃老,是会被社会大众指责的,别人会说你有手有脚,为什么不独立一点,自己工作养活自己?

另外,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自我,过分依赖伴侣的人,日后若是被伴侣抛弃,别人非但不会同情你,还会觉得你活该,谁叫你精神不独立,没有自己的世界,成天只知道围着伴侣打转呢?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成年人,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确实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事情我们都能独立解决,用不着麻烦别人。

但凡事过犹不及,一个太过独立的人,往往会把自己撑成一个气球,将身边来自他人的温情空气全部挤走。你以为你很独立,可别人却觉得你难以亲近,充满了距离感。“万人迷”陈好大学时代没有被任何一个男生追求过,她一直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有一天,一个男生认真地对她说:“你太强了,我们哪敢追你?”

陈好这才猛然醒悟:“我以前特别自立,慢慢才发现女人太能干会惯坏男人的。所以我建议天下女人只要内心有自立意识就好,外表千万不要太强,因为男人需要驾驭感,喜欢小鸟依人的女人!”

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没必要太过独立,当你一个人承包生活、工作和情感,完全断绝来自外界的帮扶时,你就成了一座孤岛,以后你就只能孤独。

前几天看过一个笑话。

一个男人跟朋友吹嘘自己的老婆:“我媳妇儿特别强大,自己洗衣、做饭、逛街、打扫房间、管孩子、赚钱,什么都难不倒她!”

对方冷冷地回他:“像你媳妇儿这样的人,在我们村里叫寡妇。”

多么好笑的笑话啊,可笑过之后,却不得不让人深思。

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什么都能做,什么都难不倒你,万事不需要别人帮忙,那你跟孤家寡人有什么分别?尽管你的亲朋好友还健在,但于你而言,他们已经沦为一个符号,而不具备实际的意义。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你也是一个符号,只不过区别在于,这种情况你是主动选择的,他们则是被动接受的。他们想跟你亲近,但无奈你把大门关得紧紧的。

我有个表弟,他从小就很独立,没让大人操过心。毕业后参加工作,他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个性,不爱往人堆里扎,经常独来独往,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都说他孤僻,不好接近。

父母也常在他耳边唠叨,你多跟大家走动一下呀,你这么独立干吗呢?他却不以为然,直接反问父母,独立又有什么不好?

独立是没什么不好,只是太过独立,会让喜欢你的人望而生畏,无从接近。他们从你这儿接收到的信息永远是:哦,原来他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原来他根本不需要我,我的存在对他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一旦你让身边的人产生了这种心理感受,伤害就已经造成,对方会感觉很失落,从而远离你,渐渐从你的生活中消失,有的甚至还会生你的气,因为你所展现出来的“不需要”,让他的自尊心受损了,魅力受损了,他不讨厌你,不怨恨你才怪呢!

很可惜,表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跟大多数人一样,对独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他以为独立的姿势很酷,不需要别人的自己很强大,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性。

有一天,朋友邀请他去家里做客。当时已临近中午,朋友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忙活,朋友一边跟他聊天,一边跑到厨房跟母亲撒娇,“老妈,你做的这道鱼香肉丝好好吃呀!我馋它馋了好久了,今天总算有口福了!”

母亲笑着说:“那你平时也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下啊,来来来,要不我现在教教你?”朋友连忙摆摆手说:“不要啦,我学不会,我做的永远没有你做的那么好吃。”

表弟当时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听到朋友的这句话他很吃惊,因为前不久他才吃过朋友做的鱼香肉丝,味道特别好,特别让人惊艳。

后来,看到朋友揽着母亲的肩膀,两人有说有笑地从厨房走出来,表弟才隐隐明白了一些事情,原来,父母对他太过独立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是啊,人人都追寻存在感,人人都需要“被需要”,一个人如果太过独立,事事都想向别人证明,没有你,我依旧能过得很好,那无疑是在摧毁这段关系。

生活中,很多人都误解了“独立”这个词,独立的意思是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而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任何人。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需要任何人的人是不存在的。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母亲的乳汁喂养,不然他活不下来,长大后的我们,即便可以自力更生,赚钱养活自己,也没办法自己生产果腹的食物,自己制造保暖的衣服,所有的一切无不需要从外界获取。

所以,跟人来往,你真的没必要太过独立。太过独立会让你少了很多人情味,这样的你,在别人的眼里,永远只能远观不能靠近;在别人的心里,也永远只是一个看起来很强大的陌生人。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又拥有灵活柔软的身段。前者给予你强大的自我和稳定的内核,后者则能帮助你跟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你虽独立于世,却不至于孤僻到让人难以亲近。

能够平衡这两者的人,才是我们要成为的人。你的懂事在别人眼里是冷漠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亲密互动中才能逐渐升温。

以前,我是一个特别害怕麻烦别人的人。

麻烦别人,意味着让别人利益受损来成全自己的需求,我宁愿自己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委屈,也不愿意走这种“损人利己”的捷径。

所以,我永远不会对别人说这样的话:“你能不能帮我签个到?”“可以帮我买杯咖啡吗?”“给我带一份早餐好不好?”“我想找你借点钱。”……签到,我自己签;咖啡,我自己买;早餐,我自己带;没钱,我自己省吃俭用,白开水配馒头。……

是的,就算生了病,身体不舒服,需要别人的帮忙,我都不会开口麻烦别人,只会默默地躺在床上睡觉,该吃药了,就挣扎着起来吃药,肚子饿了,就强撑着身体煮粥。不管怎么样,我都会一个人咬着牙,熬下去,直到身体恢复健康。

对于我的这种性格,有位前辈曾意味深长地说:“你真适合在日本生活。”日本人是出了名的不爱麻烦别人,他们动不动就鞠躬,动不动就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可实际上,他们做的事情并没有太过分,别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很多去过日本的人,都感叹日本人素质高,说话办事很客气,很有礼貌。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前辈说的那句话是对我的褒奖,说明我是一个很懂事、很贴心,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可是慢慢地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懂事,在别人看来竟是一种冷漠。说实话,这个发现把我吓到了,我甚至为此惊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会这样呢?我反复问自己,明明是一片好心,一番好意,为什么别人就是领悟不到,反而要给我贴上一个“冷漠”的标签呢?

带着满脑子的疑惑和不解,我去请教了那位前辈。前辈淡淡地说:“你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发心的确是好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一直不麻烦别人,不跟别人互动,那你跟别人的关系就热络不起来,别人看你当然就觉得冷冰冰了。”

原来,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原来,我一直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我以为,不麻烦别人,是懂事,是贴心,是善解人意,别人看到我这一面会更加喜欢我,亲近我,没想到却适得其反,别人只会觉得我冷漠,孤僻,不近人情,从而离我越来越远,直到将我彻底边缘化,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怪咖。

值得庆幸的是,我早早地醒悟过来了,没有一条错道走到黑,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决定摘下懂事的面具,走进身边人的世界,实实在在地跟他们打交道,让他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能哭会笑的我,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的温度,进而惊叹道:“呀,原来她这么亲切啊!”

亲切是一种人际魅力,我们都喜欢跟亲切的人打交道,没有哪个傻瓜愿意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冷屁股。所以,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喜欢你,亲近你,首先你就要做一个跟别人来往密切,互动频繁,愿意麻烦别人,也愿意被别人麻烦的人。

英国女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大选来临之前,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党面临着一个难题,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阻止颓势。这个时候,撒切尔夫人提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办法,她笑着说:“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走出去,到选民中去,这样就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决定走亲和力路线的撒切尔夫人,每天都在大街上东奔西跑,走家串户。她一会儿在这家小坐一下,随意地和房东聊聊天;一会儿又同那个人握握手,或向坐在扶手椅里的人嘘寒问暖;一会儿又到商店询问商品价格。

总之,大部分时间,她都带着秘书黛安娜跑来跑去。

每逢午饭时,她就到小酒店和新闻发言人罗伊·兰斯顿以及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喝会儿啤酒。然后,她又去握更多的手,接见更多的人,参加更多的集会发表演讲。

就这样,撒切尔夫人在民众面前展示了她热情、温暖、亲切、友善的一面,身体力行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为日后的首相竞选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可以想象,如果撒切尔夫人一直端着架子,不愿意跟民众打交道,那民众也不会支持她,选她做首相。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亲密互动中才能逐渐升温。你以为做一个懂事的人,不去麻烦别人,是不给别人增添负担,但实际上,你这样做反倒让别人堵心。每次看到你,想到你,对方心中涌现的不是温暖和轻松,而是冰冷和沉重。

记得很久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则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

电话铃声响了,老父亲接到女儿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跟女儿说:“闺女啊,我跟老朋友出去玩了,你放心吧,我吃得饱,睡得香,一点儿都不闷。”

当女儿问起母亲时,老父亲停顿了一下,说:“你妈妈不在,她出去跳舞了。没事儿,没事儿,你放心吧,你好好工作,不要担心我们俩。你忙啊,就挂了吧。”

其实,女儿并不知道,母亲生病住院了,父亲为了照顾母亲,这一阵总是家里医院两头跑,日子过得特别辛苦。

可怜天下父母心!老父亲跟女儿撒谎,是不想给女儿添麻烦,不想让女儿担心,影响到女儿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可是,这种“懂事”并不是女儿真正想要的,如果女儿得知真相,一定会感觉心头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毕竟,为人子女,不怕父母麻烦自己,就怕子欲孝而亲不在。

所以,跟人来往,请你一定不要那么“懂事”,要知道,在跟你关系不那么亲密的人眼里,你的懂事只不过是冷漠的代名词,而在那些在乎你、关心你的人心里,你的懂事又往往会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会引发他们最深的愧疚。偶尔依赖不是错,你不用那么坚强

>  适度地依赖别人,会给对方带去一种极大的心里满足感。

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你在外面跟小伙伴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都擦破皮了,你哇的一声哭出来,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寻求妈妈的抚慰。

妈妈温柔地问你怎么了,你一边号啕大哭,一边迫不及待地向她展示自己的伤口,“妈妈,你看,我流血了,好疼好疼啊!”

看你哭得那么伤心,妈妈也慌了,连忙检查你受伤的膝盖,心疼地说:“哦,我可怜的宝贝,你一定很疼吧,来,妈妈帮你吹一吹,吹一吹就不疼了。”

妈妈的关心一下子就止住了你的眼泪,你感觉膝盖也不是那么疼了。你赖在妈妈的怀里好一会儿,心里冒起了幸福的泡泡。很快,你就满血复活,又重新回到小伙伴的队伍里,跟他们愉快地玩耍起来了。

那个时候的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坚强”,你只知道,所有你想要的,你哭着闹着都要得到。你饿了,会有人给你做饭吃;你受伤了,会有人安慰你;你受委屈了,会有人帮你撑腰;你遇到困难了,会有人站出来帮助你……

长大后,你单枪匹马地上路,在社会上闯荡,途中难免会遇到让自己受伤、受委屈的人或事,可不知道为什么,你竟开始逼迫自己坚强。

你不许自己哭,你不许自己闹,你还不许自己麻烦别人。你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你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号啕几声就有人匆匆忙忙给你端来“止疼汤”的美好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没有人可以给你依靠,你只能拼命坚强。

在深夜加班,连晚饭都来不及吃的日子里,你强忍泪水,笑着对电话那头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过得很好,现在正躺着看书呢!”

当身体不舒服,一个人蜷缩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你坚持不肯打扰正在出差的伴侣,只是贴心地发了一条微信:亲爱的,我多休息下就好了。

有人说,琴弦太松,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琴弦太紧,则会弦断音绝。其实,人心跟琴弦一样,如果我们不停地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得以抒发,那么迟早会像绷得太紧的琴弦一样断裂。

不要再故作坚强了,大胆地去依赖吧!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所以,偶尔依赖别人并不是错,而是你生而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依赖别人,会给别人添麻烦,但心理咨询师李菊红却说:“依赖是我们内在的一种需要,也是增进关系的一种方式。适度的依赖,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亲密,有利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看到没有,依赖不是你独有的需求,而是全人类的共性,并且,适度地依赖别人,会给对方带去一种极大的心理满足感。从此,你在对方的心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日月星辰,而是可以紧紧握在手中,拥入怀里的真切温暖。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求助帖,求助的人是一位男性,他跟妻子结婚快两年了,两人达成一致,暂时不要孩子。妻子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刚谈恋爱那会儿,就对他非常认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他身上。

那个时候,他很享受这种被心爱的女人依赖的感觉,可时间一长,他就有点吃不消了,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他抱怨道:“我老婆一点点小事都要依赖我,有一次,她发现家里有只小蟑螂,自己不想把它打死,非得等我回去处理。”

后来,他终于不胜其烦,把内心的不满都对老婆说了,他希望老婆以后坚强一点,与他并肩作战,不要凡事都依赖他,指望着他来解决。

其实,这种要求并不算过分,婚姻本来就是一场合作,夫妻二人应相互扶持,而不是一方闲着没事干,另一方却天天负重前行。

听了他的话,老婆虽然面色有点阴沉,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很快,老婆就收回了对他的依赖,他感到如释重负,身心都轻松了很多,整个人十分满足,每天上班都是哼着小曲去的。

可是,好景不长,他渐渐地发现有点不对劲了。原本,每天吃完晚饭后,他会跟老婆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影,可现在,老婆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两人别说一起看电影了,连一起吃饭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有一个周末,他甚至连续两天都没看到老婆的人影,打电话给她,她不接,发信息给她,她也不回。情急之下,他只好向岳父岳母求助。从岳父岳母的口中,他才得知,原来老婆跟闺蜜出去玩了。

他的心总算落了地,可同时他又很生气,他不明白老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连一声招呼都不打说走就走,要知道,以前的她即便下楼扔个垃圾,都会先跟他说一声再去,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两天联系不到人。

对于老婆的转变,他很慌张,但老婆却对他说:“你希望我坚强一点,不要那么依赖你,现在我遇到大小问题都能自己搞定,不麻烦你,你又有什么不满呢?”

老婆的质问让他哑口无言。他问网友:究竟是任由老婆这样坚强下去,还是让时光倒流,继续过老婆全身心依赖他的生活呢?

有网友说,这两种都不是最佳的答案,在一段关系里,坚强跟依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我们在坚强的时候,可以照顾别人,在脆弱的时候,也可以依赖别人。

很显然,老婆是误解了老公,她觉得老公不想给自己依靠,所以她逼着自己坚强。她的这种坚强是带有赌气成分的,她越来越不依赖老公,老公在她这儿的存在感就越来越弱,如果一直持续这种状态,他们的婚姻迟早会走到尽头。

专栏作家丛非从说过:“一个只想依赖不想坚强的人,是不健康的;一个只想坚强不想依赖的人,也是不健康的。”是的,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是一个坚强的,同时又没有丧失依赖他人能力的人。

对任何人来说,坚强都是一件好事,只是,在你遇到困境,需要依赖的时候,伪装坚强却会让你更快地靠近崩溃的边缘,也会让爱你的人感到恐慌,感觉你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也抓不住。

因此,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既要坚强,也要允许自己依赖。朋友不怕你麻烦,就怕你不联系

>  朋友之间联系得越多,储备的感情才越深厚。

邻居家的小妹妹要上大学了,她在微信上对我说:“姐姐,我舍不得离开我的好朋友小嫣,我跟她同学三年,我们再也不能在一块儿念书了。”

说完,她发了一个哭泣的表情。

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我不禁莞尔。其实,朋友之间,有欢聚,就有离别,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事儿。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利,通信不发达,亲朋好友分别后,往往很多年都难见一面,所以,古人每逢离别,总是愁绪满怀,难舍难分。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你想跟谁说话,想跟谁见面,轻轻松松就能实现,根本不用像古人鸿雁传书那样麻烦。

于是,我安慰她说:没关系呀,虽然你们以后不在一个城市,但是如果你们想说话,随时都可以给对方打电话,传短信,发微信,聊QQ,想见面也不难,视频聊天就能解决问题,又或是买一张高铁票,几个小时后就能见到真人了。

和小妹妹聊完后,她开心地跟朋友出去玩了,我这个开导者反倒心里闷闷的,我想起了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曾几何时,他们都是我心尖尖上的人,我以为我跟他们的友谊能持续一辈子,可现在呢,他们一个个都去哪里了呢?

你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时候,收到一个朋友的祝福短信,你才想起跟他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联系了,是因为工作太忙吗?可是再忙也不至于连打个电话的时间也没有呀。

很多朋友就是这么走散的。

以前你跟他无话不谈,有时彼此兴致来了,一聊就是一个通宵,可现在呢,微信上只剩下一个简单的“最近还好吗?”“嗯,还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你对着手机屏幕发呆,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把事情办完之后,就一个人去吃了当地的美食,还拍了好几张美食照片发到朋友圈。

没过几分钟,我就收到朋友阿玲的评论:你在哪儿?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

阿玲的老公是当地人,他们结婚后就在这座城市定居了,由于时间匆忙,第二天我就要走了,所以没有联系她,怕打扰到她的工作和生活。

可没想到,阿玲却误会我不把她当朋友,直接跟我打电话抱怨:“每次都是我主动联系你,为什么你都不主动联系我呢?你到我所在的城市了,都不跟我说一声,难道你就不想跟我见一面叙叙旧吗?在你心里,我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我急着跟她解释:“不是这样的,我一直都惦记着你,这次没跟你说,是因为我不想麻烦你。”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真正的朋友,即使不联系,也不会忘记,即使不问候,也不会生气。但最后阿玲的反应却告诉我,我错得有多么离谱。

阿玲严肃认真地对我说:“我从来都不怕你麻烦我,你要是麻烦我,正说明你需要我,我在你那儿有价值,有意义,我高兴还来不及,我怕的是你不联系我,把我当成空气一样视而不见,对我不闻不问,根本不需要我。”

我很感谢阿玲对我的“质问”和“讨伐”,如果她什么都不说,就带着对我的不满转身离去,从此把我拉入黑名单,那我日后一定会追悔莫及。

麻烦朋友不是罪,总不跟朋友联系,才是朋友心中的刺。但愿每个人都能及时明白这个道理,不要等到跟朋友渐行渐远了,才想着去挽救彼此的关系。

和食物一样,友谊也是有保鲜期的,如果你总让朋友躺在通讯录中,长时间不跟他联系,那他一定会感觉很心寒,认为自己不被你需要和重视,总有一天,你将彻底失去他,失去你们之间这段宝贵的友谊。

朋友之间联系得越多,储备的感情才越深厚。

在我们身边,那些跟朋友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总是会想方设法与朋友的生活产生交集。他们经常给朋友打电话,发微信,视频聊天,分享彼此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便大家相隔甚远,也会抽时间出来见面,一起吃个饭,谈谈心。

如果遇到烦心事,他们下意识地就想跟朋友倾诉,有什么难解决的问题,也会毫无顾忌地对朋友说。他们不怕麻烦朋友,朋友也不介意他们麻烦自己,只要是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义不容辞,帮不上忙的也会尽力为你分担。

朋友的存在,是世间的暖。

听过一句谚语:“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是兄弟。”是啊,谁当你的家人,你决定不了;谁当你的朋友,你却能做主。可以说,朋友是你亲自挑选的家人,你跟他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你们之间的感情,可能比家人更亲。

小敏有一个认识了八年的闺蜜,陪伴她度过了很多时光,谈恋爱的时候,闺蜜帮她出谋划策;失恋的时候,闺蜜跟她一起大骂渣男;结婚的时候,闺蜜是她的伴娘;生孩子的时候,闺蜜一直给她加油打气……

有人说,友情这玩意儿,一旦玩儿真的,比爱情还刻骨铭心。其实这也是小敏的心里话。她早就把闺蜜当作家人了,一天不与闺蜜联系,她就感觉浑身不对劲儿。

她跟闺蜜的感情就像蜜里调油,越来越好,好到老公有时都有点眼红,甚至还会带着醋意自嘲:“小敏啊,要是你闺蜜性别男,我估计要成下堂夫了。”“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如是说。

一个常年不与朋友联系的人,谈不上有多热情,很多友情就在不闻不问中变淡了。你以为不联系朋友,是对朋友的不打扰,你以为不麻烦朋友,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持友谊,可实际上,你是在与朋友渐行渐远,你是在亲手摧毁这段友情。

如果朋友还没走远,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给朋友打个电话吧!有些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

>  爱需要表达,麻烦是表达的形式。

看外国电影的时候,我经常会感叹外国人在感情表达上的直接和热烈,丈夫上班前会在家门口给妻子一个道别吻,下班回来放下公文包,第一件事就是将妻子拥在怀里,即使是出门散个步,夫妻俩也会十指紧扣,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父母跟子女间的感情互动也特别频繁,“我爱你”三个字更是常常挂在嘴边,朋友之间见面也很热情,互相拥抱,贴脸亲吻是常见的画面。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实在是太含蓄、太内敛,明明胸腔中涌动着一股深沉的爱意,却连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字都说不出口。

你知道我爱你就行了,干吗非要我说出口呢?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他们认为,爱到深处是无言,但实际上,爱最怕沉默。

一个月前,一个名叫小洁的年轻女读者给我发来一封邮件,她在邮件中向我求助,说她和男朋友吵架了,感情濒临破裂,希望我能给她一点中肯的建议。

我仔细看了她的邮件,发现她与男友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两个人之所以吵架,是因为她总是“爱在心口难开”,很多事情宁愿去麻烦别人,也不肯开口找自己的男友帮忙。

就拿他俩最近一次吵架来说吧,起因是小洁的手机坏了,她向自己的一位男性朋友求助。男友知道后特别生气,他对小洁说:“你手机坏了,为什么不找我?”

小洁无奈地解释说:“我看你最近工作挺忙的,不想麻烦你嘛!”

这确实是小洁的心里话,她很爱男友,不想给男友添麻烦,所以才没找男友帮忙。可男友却认为小洁不爱他,他对小洁说:“你有需要的时候,宁愿找别人,也不愿找我,你说你是爱我,但不好意思,我感觉不到。”

两个人就这样闹掰了。男友连续一个礼拜没有联系小洁,小洁很恐慌,她不想失去男友,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问我。

从她的言辞中,我能感觉到她心中的委屈,谁被心爱的人误会都会难受,所以我很理解她,但同时,我也觉得她的男友并没有说错。

因为爱就像水一样,需要流动,流动的爱才有活力。

法国著名诗人彭沙尔说过:“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任何事物,任何人。”

爱是如此珍贵!我们爱一个人,不能只把这份爱放在心里,而要适时地将它表达出来,让它像水一样自由流淌,直到它被我们所爱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

小洁虽然爱男友,但她的爱太隐秘,就像被乌云遮挡的明月,男友根本看不到,感受不到。所以,我对小洁的建议是,拨开乌云,勇敢地将自己皎洁如明月般的深爱表达出来。

要相信,爱你的人永远不会觉得你麻烦,麻烦往往是爱的象征,麻烦的潜台词就是:亲爱的,我爱你,我没有你不行。因此,你要是爱一个人,就必须勇于表达,舍得麻烦他,让他知道你爱他,你需要他,你们之间的感情非同一般。

香港女作家张小娴在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中写道:“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有些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你不说,别人又怎么知道呢?

前段时间参加高中同学聚会,一进饭店,我就看到一个长发飘飘的美女在朝我招手。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当年的同桌雷彤彤。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跟以前读书时那样热情活泼,嘴角永远荡漾着一朵笑花,看着你的眼神那叫一个全神贯注,好像你是她最在乎的人。

记得当年她特别喜欢麻烦我,凡是功课上的问题她没弄懂,都会第一时间找我;平时考试忘带钢笔、橡皮擦,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向我求助。

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有些同学就看不过去了,觉得她是个麻烦精,纷纷劝我不要理她。可每次她向我开口,我还是忍不住说好,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反正,我就是不讨厌她,不觉得她的麻烦是自私,是在故意占我便宜。相反,我觉得她是因为喜欢我,信任我,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烦我。

当我还沉浸在回忆中时,雷彤彤已经走到我身边,亲密地挽着我的手臂说:“你在想什么呢,那么入神?好多年没看见你,我真想你啊!”

说完,她就把头往我肩膀上靠,举止如此亲昵,满满的安全感溢出来,仿佛我是她的亲姐姐,一点也不担心我会把她推开。

那一刻,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她总是找我帮忙,我却乐得被她麻烦。我突然想起辛弃疾的那首《村居》,里面有几句诗特别打动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个儿子中,小儿子最懒,只知道玩耍,却最得父母喜欢。人生真是有意思,有些人爱在心口难开,拼命为别人着想,不去麻烦别人,反而不得人心,而有些人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处处麻烦别人,最后得到的宠爱反倒是最多的。

是的,雷彤彤之于我,就像《村居》中的小儿之于父母。

我喜欢她,心甘情愿帮助她,是因为她也喜欢我,更准确地说,是因为她把她对我的喜欢表达出来了。当然,她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是付出,而是获得,不是给予,而是索取。

我喜欢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我听到了她的心里话,她很喜欢我,也很信任我,所以,她才选择麻烦我,向我求助,找我帮忙。

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福气。

曾在朋友圈看过这样一个段子:“当孩子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长大成人了;当父母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去世了;当爱人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麻烦别人去了;当朋友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再把你当成朋友了。”

爱需要表达,麻烦是表达爱的形式。当我们发自内心爱一个人,我们遇到问题才会想去麻烦他,不爱一个人,我们就会闭口不言,默默走开。

希望所有人都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把爱的明月藏起来,爱一个人,你就要让对方看见你心中的明月。  PART 2 我们通过“互相麻烦”靠近彼此

对“麻烦”持有偏见,认为开口求助就是“矮化”自己,于是很多人迟迟不愿开口求助。还有更多的人害怕被拒绝,不敢尝试一把。到头来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困难还在,你却更加封闭自己。你缺的东西,别人身上都有

>  人生处处有可借之力,我们所缺的任何东西,别人身上都有。

一个月前,我们在一个读书群里交流最近的读书心得,一个新进来的群友礼貌地跟所有人打了一声招呼,为了表示欢迎,我也给他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正当我们准备继续之前的话题时,这位群友突然问道:“群主,我学历很低,没什么文化知识,但是我很想多读点书,你可以给我推荐几本好书吗?”

推荐好书?没问题,这可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群里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份很长的读书清单,经常不等别人开口问我要,我就迫不及待地到处献宝。

所以,这位群友的问题正中我下怀,我连忙把读书清单发给了他。他收到清单后非常高兴,不停地对我道谢。

后来,他又问了我好几个文学方面的问题,凡是我知道,能回答的,我都一一告诉他了。

说实话,我很喜欢他这种不懂就问,善于借力的人,而且,他求助的态度也非常诚恳,既没有傲慢无礼,也没有自卑胆怯,给人的感觉十分舒服。

我有一种直觉,虽然他现在的起点不高,但日后一定能鹏程万里。

生活中,我曾听过很多人抱怨,说自己条件差,资源少,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但是,这又能怪谁呢?谁也怪不了,只能怪他们自己,平时只知道闭门造车,有什么不懂的,不会去问别人,有什么难处,也不向别人求助。

没有人能坐拥世上所有成事的资源,就连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也要草船借箭,我们普通人想把事情做好,一样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

有一天,贾岛骑着毛驴外出,突然诗兴大发,想起前日拜访李凝的事儿,便作起诗来,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他反反复复地吟诵这两句诗,心想,如果把这后半句的“推”字改成“敲”字,似乎更生动一点。一时间,他举棋不定。

为了能够尽快地做出选择,他一边在驴背上反复吟咏这句诗,一边伸出手来,一会儿扣紧双指做“敲”的手势,一会儿摊开手掌做推状。旁边的人看到他这副模样都很吃惊,对他指指点点,但他却不为所动,完全沉浸在思考之中。

演练了好半天,他还是无法决定到底用哪个字好,这让他烦躁不已。

就在此时,京兆尹韩愈正带着车马出巡。按当时的规定,官员来了,行人都要让路,可贾岛因为太过沉迷于对“推敲”二字的琢磨,竟不知不觉地撞到韩愈的仪仗队里。

公差立刻把他从驴背上拽下来,推到韩愈的跟前。韩愈看他一副书生相,便问他刚才在驴背上比画些什么。

贾岛便把作诗的事讲了出来,韩愈听后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一起斟酌。最后,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敲’字显得僧人更有礼貌,并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韩愈的这番解释,让贾岛茅塞顿开,他决定此句中就用“敲”字。随即,两人并排骑着马、驴而行,一同讨论作诗的方法,许久都不舍得离开。

人生处处有可借之力,我们所缺的任何东西,别人身上都有。贾岛正是借助了韩愈的思维,所以才成就了这一首意境高远,传诵千古的名诗。

没有风的帮助,风筝上不了天,帆船出不了海,所以,聪明的人永远不会抱怨自己条件差,资源少,他们只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是的,只要你愿意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我相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韩愈那样热心肠的人,一点也不介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智慧和资源。

美国商界大鳄洛克菲勒曾在信中鼓励儿子:“我所熟悉的或认识的富翁中间,只靠自己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挣钱发达的人少之又少,都是因借钱而发财的。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一块钱的买卖永远比不上一百块钱的赚得多。”台湾巨富陈永泰也说过:“聪明的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两位商界巨擘的话都指向一个真理: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然而,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打下江山的,为了将梦想和追求尽快变为现实,每个人都需要主动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只要有贵人帮忙,你就有如神助,别人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你或许只需要花一半的时间甚至是更少的时间。如此一来,你活得岂不是更轻松,更省力,你的人生岂不是比一般人更接近成功?

以前看过一个小故事:

有个年轻人,抓了一只老鼠,卖给药铺得到了一枚铜钱。路过花园时听到花匠们说口渴,他便用这枚铜钱买了一点糖浆,兑水后送给花匠们喝。花匠们喝了糖水后很感谢他,便一人送他一束花。他到集市卖掉这些花,又得到了八枚铜钱。

有一天,风雨交加,果园里到处都是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年轻人看到后对园丁说:“如果你把这些断枝败叶送给我,我愿意把果园打扫干净。”

园丁乐呵呵地答应了。于是,年轻人用八枚铜钱买了一些糖果,分给一群玩耍的小孩,小孩们帮他把所有的残枝败叶捡拾一空。紧接着,年轻人又去找皇家厨工,说有一堆柴想卖给他们,厨工付了十六枚铜钱买走了这堆柴火。

很快,年轻人就用十六枚铜钱摆了一个茶水摊,因为附近有五百个割草工人要喝水。不久,他又认识了一个路过喝水的商人,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带四百匹马进城。”

听了商人的话,年轻人想了一会儿,对割草工人说:“今天我不收钱了,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行吗?”工人们很慷慨地说:“行啊!”这样,年轻人有了五百捆草。第二天,马贩子来了,要买饲料,便出了一千枚铜钱买下了年轻人的五百捆草。

几年后,年轻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此后我更加认定一个道理: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一场交换,一个人要成大事,除了自己给力外,还要懂得借力。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车马的人,并非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路;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

没错,在缺少资源时,开口向别人求助,借用他人的力量,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所以,与其一个人困在家里,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如走出去看看,谁身上有你需要的东西。只要你拿到了想要的资源,你脚下的路就不再漫长,抬起头你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懂得示弱的你,才是真正的强者

>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看过周星驰和刘嘉玲主演的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吗?

在这部电影中,周星驰饰演主角阿发,刘嘉玲饰演阿发的老婆,也就是发嫂,在片中角色的名字也叫刘嘉玲。

这位发嫂的性格很有意思,每次阿发跟她有争执,她都不会认真地跟他吵,总是剑走偏锋,用一些很滑稽的话糊弄过去,搞得阿发很无语,有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又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只好偃旗息鼓,草草收兵。

有一次,阿发叫她给自己抓痒,她抓了半天都抓不到地方,阿发抱怨她笨,可她一点也不生气,只是嬉皮笑脸地说:“我不笨,怎么显得你聪明呀?”

当然,两个人有时候也会吵架,可她每次闹离家出走,最后总会被阿发找到。为此,她还觉得很纳闷:“你怎么会知道我每次都躲在桌下面?”

阿发听了很无奈,翻着白眼说:“你每次都躲在桌下面啊,我有什么办法能够不知道你躲在桌下面呢?拜托你用点脑子想一想,再找几个新的地方来躲,好让我有点新鲜感,好吧?”“可是我不躲在桌下面,我怕你找不到我嘛!”发嫂理直气壮地回道。

阿发骂她骂得厉害,她感到很难受,幽幽地说:“唉!我只是一个血肉之躯,你每次都这样骂我,我不知道哪天我忍不下去了。”“忍不下去你就走呀!”阿发毫不在乎地说。

可她又顾左右而言他:“我去洗澡了。”“我叫你走呀!”阿发提高嗓门再次喊道。

这次该走了吧?还是没走。她认真地看着阿发,仿佛啥事都没发生过:“你会不会肚子饿呀?我下碗面给你吃。”

阿发被彻底打败了,只好作罢。“发嫂怎么这么软弱啊?要是我老公敢这么对我说话,我非跟他干一架不可,大不了离婚,谁怕谁啊!”这是一位朋友看完电影后的原话。在婚姻中,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非常强势、爱面子的人,老公凡事都必须顺着她,说话嗓门稍微大一点都不行。

以我朋友这样的性格,自然看发嫂不顺眼,觉得她很没骨气,给女性丢脸。可阿发跟发嫂过得很幸福啊,两个人的感情也很深。反观我朋友,表面上看她好像占据着优势,牢牢地掌握着夫妻关系的主动权,但实际上,她所管辖的“臣子”早已对她心生不满,私底下到处跟别人诉苦,说她是一只母老虎。

没有人甘愿被长期压制,很快,他们的婚姻就硝烟四起,亲朋好友纷纷劝她在老公面前收敛点,可她偏不,依旧把姿态摆得很高,丝毫不肯示弱。

直到有一天,老公甩给她一份离婚协议,她才慌了,哭倒在地。

生活中,很多人跟我朋友一样,把示弱当成软弱,把逞能当成强大,结果在人际关系中吃尽了苦头,到头来后悔不迭。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者。

当你不害怕向别人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当你不介意在别人面前放低自己的身段,当你深陷困境,鼓起勇气开口向别人求助,你就会毫不费力地得到别人发自真心的安慰、接纳和帮助。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有亲密,有爱的流动,一切都是对的;相反,若没有情感在流动,即使成为世界上最正确的人,那也是可悲的僵尸一具。”

是啊,高处不胜寒。总是站在最强高地的人,无法跟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对别人来说,他太刚强,太坚硬,太倨傲,谁靠近他,都有可能被扎成刺猬。

认识宋姐,是在一次公益活动上。宋姐一看就是那种手里有闲钱,胸中有丘壑的人。她妆容精致,穿着考究,讲话轻声细语,不急不慢,让人如沐春风。

和她聊天,我才知道她跟我一样,是农村出来的姑娘。宋姐跟我说,她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背负着父母的期待,所以一度性格很要强,万事不求人。“后来呢?是什么改变了你?”我很想知道她背后的故事,因为她现在整个人看起来特别圆润、柔软,一点也不尖锐,不像是那种死撑到底,绝不示弱的人。

宋姐笑着说:“还能有什么,生活遇到了困境呗,逼得我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原来,很多年前,宋姐经商失败,资金无法周转,又逢父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无奈之下,她只好硬着头皮向亲戚、朋友借钱,最后才顺利渡过难关。

宋姐告诉我,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示弱的威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