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育儿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14:54:23

点击下载

作者:万立新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育儿一本通

实用育儿一本通试读:

前言

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但不是每位做父母的人都能将育儿工作做好。如何正确地养育宝宝,如何避免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如何科学地教育宝宝……面对这样的问题,新手父母可能会觉得很难。不必担心,本书将逐一解释这些问题。

全书通过宝宝的特征与日常护理、营养需求、健康提示和早期教育等几个部分,分别针对0~3岁宝宝的育儿要点、身心和智能发育状况,以及平常的照料护理和智能开发等进行全面的介绍,让父母们在看完本书后,能把书中介绍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的养育、培养宝宝的行动中去。

此外,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本书还搭配了内容丰富的育儿小贴士,用新颖的编辑手法来介绍育儿知识重点,希望以此来愉悦读者的心情,轻松地面对养育宝宝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父母科学地培养健康、聪明的宝宝!第一章宝宝第一个月自从宝宝出生后,其大脑的发育呈现递减曲线,每一天的成长都缓于前一天。宝宝出生后的最初30天内,宝宝的大脑发育最迅速,宝宝能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从外界获取信息。新生儿生长发育

新生儿从出生到出生后1个月,是他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的第一阶段。这时对新生儿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静、保温、营养和防止感染等,必须精心护理。新生儿需要睡觉与逗笑

新生儿70%的时间都在睡觉,一般2~3个小时都会醒来一会儿,要知道宝宝的视焦距调节能力不是很好,最佳距离是19厘米。也可以放一个红色的圆形玩具在宝宝的最佳视力距离,这样可以引起宝宝的注意,然后移动玩具使其左右、上下摆动,宝宝会慢慢移动眼睛和头追随玩具。健康的宝宝在睡醒时,一般都会有注视以及不同程度转动头和眼追随移动物的能力。

对新生儿来说,除了吃奶的需要,再也没有比母爱更重要、更珍贵的精神营养了。母爱是一种无可代替的营养素,这不仅是因为宝宝从妈妈肚子中来到这个世界感觉到了许多东西,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在心理上知道了母爱,并能用宝宝的微笑与语言(哭声)来传递他的内心世界。宝宝最喜欢的是妈妈的笑脸和温柔的声音,当宝宝的名字被妈妈轻轻地呼唤时,他就会转过脸来看妈妈,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是因为宝宝在肚子中的时候就听惯了妈妈的声音,特别是妈妈将宝宝抱于怀中,抚摸着他并逗引、轻声呼唤着他时,他就会对你微笑,表示理解。宝宝越早学会“逗笑”,智商也就越高。这一动作是宝宝的运动系统与触、听、视觉建立了神经网络联系的综合过程,也就表明宝宝已经具备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新生儿的身体发育指标

宝宝出生时正常体重为多少是一些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3000克左右,一般为2500~4000克。

若是出生体重达不到2500克就是低体重儿,这种新生儿一般很危险,需采取治疗措施或特殊处理。若是出生体重超过4000克则为巨大儿,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对体重超出正常范围太多者应该进行一些检查。

那么宝宝出生时正常身长又是多少呢?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厘米,一般为47~52厘米之间。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在34厘米左右,头围过小或过大均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异常情况(如小头畸形、脑积水等)。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胸围一般为31~33厘米,比头围小1~2厘米。这些宝宝出生时的数据家长都需要了解。家长必须了解的新生儿标准值

现在新手父母一般都会了解到很多医学常识,再加上爱子心切,宝宝生长发育的实际状况和一般指标稍微有一些差异,往往就会觉得不对劲儿,焦躁不安。所以,有必要比较全面地探讨一下新生儿身体发育规律。

新生儿体重的发育,并不是孤立的,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只会增加1千克体重。这和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有着较大关系。出生时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的增加也比较明显;出生时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的增加也较小。婴儿体重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是:月龄×70%+出生体重(千克)

但这仅是一个平均值,实际生活中,出生体重较大的婴儿,满月时的体重往往会比平均值高出很多。

新生儿体重每周平均可增加200~300克,每天平均可增加30~40克。这种按正态分布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基本上是新生儿的普遍情况,每个个体都应该在正态数值范围内,也就是和这个范围比较接近都算正常。体重指标是这样,其他指标也基本上如此,新手父母没有必要因为此类微小差异而着急。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一般在50厘米左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也不超过0.5厘米,男、女新生儿一般会存在0.5厘米的差异。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可以增加4厘米左右。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基本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一般就会比较明显。早产儿需要亲人更多地呵护

一般早产儿的身长不会超过47厘米,头大身体小,身体比例失调,其比例为1∶3。早产儿的皮肤布满皱纹,弹性差,颜色有些发红,整个身体都被胎毛覆盖,全身几乎没有脂肪。早产儿哭不出声来,几乎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也没有吸吮母乳的能力。

早产儿呈现皮包骨头状,特别消瘦,特别是臀部和肋骨,四肢瘦得就像一根小棍儿。呼吸不均匀,动作显得有些一惊一乍。由于软骨发育不全,导致耳郭很软,脚趾和手指上薄薄的指甲经常长不到指尖处。没有眉毛,足底皮肤褶皱微弱。早产儿的头颅骨发育也不完全,前囟门显得比较大。

早产儿中女宝宝的大阴唇覆盖不住小阴唇,大阴唇向前隆起;男宝宝的阴囊一般也比较小,并且没有皱纹,睾丸还没有下降到阴囊,而是留在腹股沟管或腹腔中。小贴士早产儿由于先天的营养不足,吮吸、吞咽、消化吸收功能等都会比较差,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寄生虫病、慢性痢疾等疾病也会引起营养不良。

早产儿因为身体器官发育不够完整,甚至存在吞咽和吸吮缺陷,因此无法自己饮水和吸奶,并且胃容纳量特别小,肠也只可以对少量的食物进行消化。这样的早产儿常通过胃管喂养,并且不可以一次喂得太多。

刚出生的早产儿,还没有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若是室内温度过高,他往往就会发热;若是室内的温度低,他的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早产儿的呼吸、脉速浅而快。

因为早产儿还没有充分发育,因此生活能力极为薄弱,对疾病基本上毫无抵抗力。所以必须做好防范感染的措施,特别对于那些感染性疾病,如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和败血症等对早产儿的生命也会存在很大威胁。生命和营养需要的矿物质,必须根据每天的血液检查严格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早产儿必须进行极佳的保护和更为细致的呵护。过期产儿需要注意的地方

胎龄满42周或者超过这个时间的出生的宝宝叫过期产儿。如果胎盘功能正常,宫内生长发育也比较不错,出生体重≥4000克叫巨大儿;而胎盘功能减退,明显老化,造成胎儿营养障碍,生长发育不良者,也就叫胎盘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胎儿在宫内出现营养不良和慢性进行性缺氧,对自身脂肪造成消耗,出生体重甚至低于2500克。

胎盘功能比较不错的过期产儿,临床外观较佳。皮肤较白,双眼灵活,和生后几天的新生儿相似,指甲较长,皮下脂肪丰满,胎毛消失,头发较粗,乳头突出明显,耳郭软骨富有弹性。一般营养和普通新生儿相似即可。新生儿生理黄疸由于肝功能较成熟可以不出现或出现较轻。

胎盘功能不足的过期产儿主要表现就是胎脂消失,胎儿子宫内营养不良和进行性缺氧。

按程度不同可分三期表皮角化层可因失去胎脂保护而浸软,胎脂消失,生后变干就裂开,发皱,脱屑。因为生长发育无法依靠第一期胎盘供给足量的养料,胎儿只好消耗自身脂肪来维持需要,所以显得比较瘦长,皮肤松弛,貌似老相而敏感在第一期的基础上缺氧进行性更加严重,肛门括约肌放松,肠蠕动加快,而有胎粪排出,因而羊膜、脐带、第二期皮肤染有胎粪,呼吸道吸入胎粪羊水。病死率会达到50%除以上症状外,因为胎粪排于羊水中已经很长时间,胎儿皮肤、胎脂、指甲及脐带均可染成黄绿色。皮肤第三期发黄并且不均匀,在脱下或裂开的表皮角化层下并没有黄疸。指甲放在有胎粪的羊水中4~6小时后受染会变成黄色,脐带、胎脂羊膜要浸染12小时才呈黄色五官护理,家长需要谨慎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头部约为身长的1/4,相对较大,前囟斜径为2~2.5厘米(前囟一般会在出生后一年内闭合),后囟尚开放或已闭(后囟于2~4个月时闭合)。头皮可由于局部水肿而形成产瘤,可隐约辨认骨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都可以自行吸收。

面部皮肤和全身皮肤相似,比较娇嫩,其上覆着不是很均匀的灰白色胎脂,以后会逐渐被吸收。胎脂吸收后,由于皮肤富有血管且表皮薄而呈浅红色。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都会出现黄疸,一般两周内都可以消退。

鼻黏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鼻腔较狭窄,鼻尖部可见到粟粒疹,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水肿、充血而出现鼻塞现象。

耳软骨已形成耳郭,发育良好。出生2~7天后开始有听觉,2~4周时可以比较专心地听外界声音。

口腔内硬腭和牙龈上有小白点,也就是“马牙”,这很正常,一般在生后2~3周内就可以消失。

眼 睛

眼睑处可以见到微小的出血点,这时候新生儿的眼部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有一个生理性远视过程。大部分新生儿常有生理性斜视,眼运动不协调,一般在一个月内就可以自行消失。

给新生儿清洗面部时应该用左臂将新生儿抱起,并用腰部和左肘部夹住宝宝的双下肢和臀部,头颈部用左手托住,用中指和拇指压住婴儿双耳,使外耳道被耳郭盖住,避免洗脸水进入耳道引起炎症。右手将一块小毛巾沾湿后略挤一下,先洗双眼。注意小毛巾擦过一只眼后最好更换另一面去擦另一只眼,接着可以将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再擦面颊、前额部及嘴角,拧干毛巾将面部擦干。通过抚触增强宝宝免疫力

婴儿抚触可以对宝宝的淋巴系统造成刺激,增强抵抗力,增加宝宝睡眠并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帮助宝宝情绪的平复,减少哭闹。另外,还能够通过抚触让宝宝营养吸收和激素的分泌得到改善,达到缓解宝宝气胀、增加体重、结实肌肉的目的。

准备工作

先保持适宜的抚触时间(20分钟左右)和房间温度(25℃左右),确保舒适及15分钟内没有任何干扰;确保舒适的体位,房间安静整洁;准备好尿布、毛巾及替换的衣物。

抚触进行时将手搓热,在手掌中倒适量婴儿油,用双手拇指轻轻往外推压宝宝前额中心处。然后依次是眉头,眼窝,脸 部人中,下巴。宝宝抚触脸部这个动作,可以舒缓脸部因长牙、啼哭及吸吮所导致的紧绷双手置于宝宝的两侧肋缘,先是右手向上朝着宝宝右胸 部肩滑去,复原;换左手,方法相似。进行这种抚触胸部的动作可以使宝宝呼吸顺畅双手将宝宝的一只手臂先捏住,轻轻挤捏上臂和手腕,再按摩小手掌和每一个小手指。换手,方法同前。循手 臂环进行六次。婴儿抚触手臂动作,可以使手和手臂的灵活反应得到增强,加强运动协调能力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做六次。这个动作可以使宝宝排泄能力得到加强,可以排气使便秘得到缓解,按摩动作应该在宝宝下腹(右下方)结束,这是排泄腹 部器官所在的位置,婴儿抚触腹部动作的目的就是将排泄物向结肠外推去。注意:在脐痂未脱落前不可以进行此类按摩动作从宝宝的大腿开始轻轻挤捏至小腿、膝,然后按摩脚腿 部趾、小脚及脚踝。进行六次。婴儿抚触腿部动作可以使脚和腿的灵活反应得到增强,促进运动协调让宝宝趴在床上(需要注意宝宝脸部,使其顺畅呼吸),双手轮流从宝宝头部开始向下沿颈顺着脊柱按摩,然后继续用双手指尖轻轻从脊柱向两侧按摩。在背 部动作完成以后,还可以将手轻轻抵在宝宝的小脚上,让宝宝顺势向前爬行。这个动作可以使宝宝背部肌肉得到舒缓通过呼吸查看宝宝异常

现在宝宝的呼吸异常被很多家长所重视,要知道这种症状最难被家长所察觉,但往往却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新生儿的睡眠呼吸暂停,甚至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危险。

要观察宝宝是否存在呼吸异常,可以从以下3个方向入手。

呼吸的声音

呼吸有杂音,多是因为呼吸道狭窄或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加而产生的异常呼吸音,有可能出现喘息式呼吸、鼻翼扇动等。一些新生儿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声会变得嘈杂、很大,甚至可以听到哮鸣声、喘鸣声和水泡状的声音等。虽然这些异常的呼吸音在有些时候必须借助听诊器才可以察觉,但若是声音较为明显,那么不用听诊器也可以分辨出。

呼吸的速度

刚出生的新生儿呼吸速度一般每分钟在50次左右,随着他的成长,呼吸速度也会逐渐降低到20~30次,到了成人只有15次左右。呼吸速度出现异常也许就会导致呼吸过于急促,或是太慢造成呼吸迟缓、呼吸暂停等。

呼吸的形态或深度

在休息的情况下,宝宝的呼吸有规则、较平顺,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若是出现呼吸异常,宝宝就会出现呼吸较为费力的现象,可以观察到宝宝有胸凹情形,也就是腹部与肋骨下缘交接处会有凹陷的现象,中央的胸骨凹陷或颈部与胸骨上方交接处凹陷,这就是由于呼吸肌费力造成的结果。需了解新生儿排尿问题

新生儿可在出生后或分娩中马上排小便,开始量较少,尿液色黄透明,7天后排尿次数增多。

女婴阴道有白色黏液

一些刚出生的女宝宝阴道内经常会排出白色黏液,一些时候还混有少量血迹从阴道流出来,这是宝宝出生后其体内来自母体的激素降低所导致,身体依然很健康。

尿布上有粉红色污迹

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刚出生后的几周,尿布上也许会存在一些粉红色污迹,看上去好像是混合的尿液和血迹,实际上这些污迹并非血液,只是一类粉红色称之为尿酸盐的化合物。

吸水效果好的尿布虽然可以让宝宝的皮肤尽量保持干燥,但也会带了一个麻烦:需要取尿液做检查时,会因为尿液被尿布完全吸干而很难采集样本。

新生儿不排尿

若是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还没有小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对宝宝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先天性泌尿道畸形。

健康的新生儿排尿比较频繁,每天一般在20次以上。若是在喂奶两小时之后,发现宝宝的尿布还是干的就应该引起注意。

宝宝不排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气炎热,身体的需水量超出了平时很多;二是发热,这时宝宝想喝多少水都应该给他喝。若是过一会儿出现排尿,说明没问题;若是尿液颜色深且浓缩,则表明依然需要喝水。小贴士新生儿第一天的尿量为10~30毫升。在出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都属正常。随着哺乳摄入水分,新生儿的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450毫升。异常大便说明了什么新生儿大便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该检查喂养情况并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多在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或天气变化着凉后出现,每绿色稀便天大便次数一般会在5~10次脓血便或黏一般会在夏季等天气较热时出现,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液染所导致,也应该即时诊治冬季和秋季比较多见,一般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所导致。宝宝大便次数一般每天会多于10次,量较多,呈水样。由于宝宝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水样便眼窝凹陷、口唇干燥、无眼泪或眼泪少、小便无或少、皮肤缺乏弹性等,宝宝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乳头等的消毒人工喂养儿很容易出现,多为出汗多而饮水过少、天热所致排一次。宝宝大便很干,排大便困难,可呈颗便 秘粒状,往往几天才会排一次,宝宝还可出现不安、腹胀等表现人工喂养儿经常会出现,多由于食物中糖或淀粉类过深棕色泡沫多所导致(如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奶粉中加糖过状便多等),通过适当饮食结构调整即可恢复正常粪便呈液状,淡黄色,量较多,如同油一样发亮,在便盆中或尿布上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油性大便脂肪过量,人工喂养儿很容易出现,饮食结构需要及时调整,如暂时改服低脂奶或适当增加糖分等(低脂奶不可以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保持新生儿的体温很重要

宝宝体温高于38℃也就是出现发热,如果达到41℃则为极度高温;相反的,如果体温低于35℃,也就是体温过低。导致宝宝体温的高低,有可能是生病引起、体温调节中心病变、糖尿病或低血糖等,有任何问题时,家长必须提高警觉,及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寒冷季节,若是室内暖气不够热,对年幼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儿,很容易造成伤害。宝宝会尿量减少、拒绝喂食、手脚冰冷、活动力减低,体温若介于29.5℃~35℃,随时会出现呼吸停止及心跳减缓。死亡率很高,即使存活下来可能还会出现脑部受伤等后遗症。所以在寒冬季节,必须注意家里的温度,让宝宝感受到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

另有一种更严重的新生儿高体温情况,室外温度特别低,在室内穿着也比较暖和,因为新生儿排汗功能不是很好,体温很容易就会上升。若是宝宝包裹太多衣物,和热源过于接近,或在开放热风的汽车中,或在密闭的汽车或房间内,被放置在窗台旁,这时受强烈阳光直接照射,都会导致体温过高的情况出现。

体温可能迅速上升到41℃~44℃,皮肤又干又热,开始宝宝脸部无神,全身发红,接着变成脸色苍白、神志不清、抽搐和昏迷,脑部受损及死亡率特别高。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依据宝宝所在环境的温度给予适当穿着。新生儿需要多睡眠

新生儿睡时可以看见他嘴角上翘,有时皱眉,眼皮下的眼球会不断来回转动,眼睛睁睁闭闭,嘴一合一张在吸吮,面部表情比较丰富,有时四肢也会活动。这时家长不要觉得自己的宝宝已经清醒,这时他身体睡了,脑子还醒着,属于正常情况。这些动作并没有经过大脑皮层指令,是大脑皮层下的中枢活动的缘故,并非疾病,家长不用担心。

正常人睡眠会存在“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新生儿的浅睡眠一般会达到睡眠总时间的一大半,而成人只有1/5。上面所说的新生儿睡眠中各种表现也就是浅睡眠的一种表现,而深睡眠(熟睡)是脉搏次数减少,呼吸均匀,没有那么多动作,安静,又称“静态睡眠”。与年龄睡眠时间长短有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

新生儿睡眠特点是昼夜不分,要知道新生儿的“人体昼夜生物钟”还没形成,睡的次数可以有4~5次,即睡眠断断续续,连续睡的时间短。随着年龄增长,在家长的影响下,很快就可以养成正常的睡眠习惯。

至于具体每个新生儿必须睡上几个小时,则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不必太教条,太强求与书上一致,只要是宝宝睡醒后,精神好、吃奶好,很少生病,体重增加,就是正确的睡法。小贴士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但新生儿糖原储备少,如果延长喂奶间隔,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新生儿期喂奶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新生儿脐带需保持干燥

脐带是母亲与胎儿相互“沟通”的要道,将营养物质通过脐静脉传递给胎儿,又将废物通过脐动脉带给母亲,让母亲代替排泄出体外。在胎儿娩出以后,医生会将这条脐带结扎,母体将与新生儿“脱离关系”,新生儿就会成为独立的一个人。但是残留在新生儿身体上的脐带残端在没有愈合脱落前,依然会影响到新生儿。要知道脐带残端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伤口,血液比较丰富,是病原菌生存的好位置,若是处理不当,病原菌往往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全身出现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护理好脐带是保护新生儿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新生儿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方法与脐带脱落的时间有关,若是残留端很短,则出生以后3~4天就可以脱落。反之,则需要一周的时间来脱落。若是7天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没有脱落,则应该去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并进行处理。若是残留的脐带变成干黑色,可以采用95%的酒精轻轻擦洗,干黑的脐带一般就可以脱落,若是依然没有脱落,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盲目剪断不可取。

脐带没有脱落以前,必须使脐带保持干燥,新生儿从医院回家以后,若是没有特殊情况,比如脐部没有感染,则大可不必应用药物,这样可以更快地使脐带干燥脱落。绝对不可以让尿布或湿衣服捂在脐部,若是覆盖的纱布湿了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的时候打开纱布,用75%的酒精棉球,轻轻地从脐带根部向周围的皮肤擦洗,不要来回地乱擦,以免脐根部被周围皮肤的病原菌所感染。

若是发现脐部长出白色肉芽,或脐部有脓性分泌物且周围的皮肤变红肿等现象,必须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新生儿心理不可忽视

新生儿虽小,但是心理问题绝对不可忽视,年轻的爸爸妈妈,你们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新生儿不但会存在心理问题,并且新生儿的心理发育还很重要,它和宝宝的一生健康成长都有很大关系。

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大多数时间都会在睡觉,看上去似乎什么事情都不懂。只会用哭声去表达饿了还是尿布湿了,身体热了、冷了等不舒服的感觉。其实这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新生儿每天基本上会睡上18~22个小时。只要仔细观察,睡眠时的体位就可以成为家长观察宝宝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胎龄37~40孕周的正常新生儿睡眠的时候大腿一般会略略外张,踝、髋及肘部呈屈曲状。臀位产时会出现例外情况,下肢伸直。若是两腿呈蛙状即手背搁在床面上,上肢肘部屈曲,下肢充分外展使大腿侧面搁在床面上,掌面松软或者向上伸开,是肌张力低的表现。正常情况下拇指外展和其他手指分开,手握得软松。睡眠时可以自发地闭合伸开,如果拇指内收,手紧握拳,并且被其他手指包住,无法自行张开就是异常状态。

安静睡眠时,宝宝眼睑闭合,面部肌肉放松,嘴有轻微活动外、全身偶尔有惊跳没有其他动作,呼吸均匀。睡得很深,醒来以前眼睛也许会偶尔睁一下,可见眼球在眼睑下快速活动,呼吸稍快并不规则,腿、手臂和整个身体经常会出现一些活动。脸出现皱眉或笑的表情等做怪相,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睡“婆婆觉”,有时还可出现咀嚼和吸吮动作。

妈妈应该将宝宝当成一个“大宝宝”,经常对他说话;抱起时应该对他表示爱抚,当宝宝吃奶后换尿布时,或安静清醒时逗他笑,可以不断抚摸他的头部、皮肤、四肢、额头和面部,通过皮肤的良性刺激对新生儿发育及生长有着很大的好处。新生儿五大视觉规律

新生儿已经具备一种对外部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当不成形的刺激在自己面前时,不管是在黑暗中还是在比较光亮的情况下,新生儿视觉发展规律都会以一种有组织的程序进行扫视活动。

新生儿的五大视觉规律:在黑暗中,新生儿也可以对环境进行仔细的、有控制1的搜索新生儿在清醒时,只要没有太强的光线,都可以睁开2眼睛新生儿一旦发现物体的边缘,扫视活动就会停止,视觉就会在物体边缘附近停留,并试图用视觉跨越边缘。3若是边缘和中心相隔不远,视觉无法达到的时候,新生儿就会继续对其他边缘进行搜索在光线适度的环境中,面对无形状的情景时,新生儿4就会扫视相当广泛的范围,对物体的边缘进行扫视当新生儿的视线在物体边缘附近停留时,往往就会对物体的整体轮廓进行观察。如新生儿在观看白色背景上的黑色长方形时,其视线就会在黑色轮廓的附近徘5徊,并不会在整个视野游荡,这表明新生儿偏爱注意对比鲜明的图案,而且偏爱注意形状或轮廓的边缘,而并非整个图案内容多给宝宝听轻快、柔美的音乐

正常新生儿生下来以后一般就具备了听觉定向能力,并且他的听力定向能力很不错。试验方法是在新生儿睡觉醒来的时候,头向前方,用一个内装少量黄豆的小塑料盒,在距离宝宝耳旁10~15厘米处轻轻摇动,产生比较柔和的咯咯声。这个时候宝宝就可以变得警觉起来,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转动头和眼。一些宝宝甚至可以用眼注视和寻找发声的小盒。这说明新生儿的耳和眼两种感受器内部已经被神经系统所连接。

新生儿喜欢听人的声音

新生儿很喜欢听人的声音。当妈妈在新生儿耳边对宝宝进行呼唤的时候,他的头马上就会转向母亲,并会对妈妈表示得比较亲热,脸上也会出现比较高兴的样子。出生不到3天的新生儿,往往会非常喜欢母亲的声音。若是父亲的声音也在一边,而另一边是母亲的声音,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去倾听母亲的声音,将头和眼向母亲转去,这也许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听惯了母亲声音的缘故。

甚至母亲在新生儿无法观察到的地方呼唤他时,半个月的新生儿都可以向母亲的方向转头,但是对其他女性的呼唤则缺乏反应。若是母亲在照料她的宝宝时,常常去说说宝宝的名字,一周以后,绝大多数宝宝都可以对母亲的呼叫声产生反应。

新生儿喜欢轻柔的音乐

新生儿偏爱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轻柔的音乐曲调。出生24小时的新生儿,在听到优美音乐时,可以加快吸吮的速度,用躁动不安和停止吸吮来拒绝无节律的噪声。小贴士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耳鼓内充满液状物质,妨碍声音的传导。慢慢地,耳内液体逐渐被吸收,听觉也会逐渐增强。宝宝醒着时,在近旁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帮助新生儿锻炼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温度觉、触觉、痛觉等。新生儿的痛觉已经出现,但相对于温度觉、触觉来说并不是很敏感,特别在腋下、躯干等部位。因为神经传导不是很准确,痛刺激后也许会存在泛化现象,也就是说无法准确感觉到疼痛的部位,表现出反应迟钝。在给年龄大的宝宝打针时就可以发现,宝宝哭经常不是在针戳进去时,而是等针打完以后才会哭,或者干脆就不哭,这个时候家长一般就会去称赞宝宝勇敢,其实这是宝宝痛觉的反应比较延迟。

新生儿触觉的敏感性比较好,特别是在眼、口周、前额、足底、手掌等部位,而躯干、前臂、大腿处就相对比较迟钝。在宝宝哭的时候你将他抱在怀里,拍拍他、亲亲他,他很快就可以安静,这就是宝宝通过触觉感受到大人给予的温暖,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安慰,自己也就会安静下来。因此,早期给予新生儿皮肤的抚摸、触摸有着不小的好处,不但可以使他良好的情绪得到培养,并且还可以使早期母子之间的交流得到增强,建立母子之间的感情。

新生儿对温度也有比较敏锐的感觉,他可以区别出牛奶的温度,温度太低太高都会产生不高兴的反应。因为母乳的温度总是很适宜,因此新生儿在食用母乳的时候总是可以流露出满足、愉快的表情。新生儿对冷的刺激往往比对热的刺激有着更明显的反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如用电热壶、热水瓶保暖时,要注意安全,切忌靠近宝宝的皮肤。虽然宝宝可以感觉到温度的高低,但他的痛觉较为迟钝,自我保护能力相对低下,因此很容易就会出现烫伤。味觉和嗅觉,探索世界的基础

嗅觉和味觉是新生儿认识外界事物、探察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

味 觉

新生儿味觉能力比较强,从出生开始就可以很精细地辨别溶液滋味。出生后只有1天的新生儿对于浓度不同的糖水吸吮的量和强度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喜欢较甜的糖水,吸吮浓度较低的糖水比浓度较高的糖水量少、吸吮力弱。对于苦的、酸的或咸的液体会表现出不愉快的表情。

嗅 觉

新生儿还可以区别和认识各种不一样的气味,当他开始闻到一种气味时,有活动量改变、心率加快的反应,并可以将头转向气味发出的方位,这是对新气味有兴趣的表现。一旦对此种气味比较熟悉以后,反应很快就可以消失。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就可以辨别自己母亲的气味。

与此同时,母亲也可以仔细辨别出自己宝宝的气味。若是将妈妈的眼睛遮住,将不同的宝宝放在她的鼻子附近,她马上就可以凭气味将自己的宝宝确认出来。所以,嗅觉也是母婴相互了解的一种方式。四大神经反射家长需注意

足月新生儿常有以下几种神经反射:

吸吮反射

乳头或其他物体置于新生儿口中,新生儿会产生吸吮动作。一般在出生半年内消失。

觅食反射

新生儿上唇若被轻触,就会出现噘唇动作,呈觅食状,若一侧面颊被触及,头就会转向该侧。这种反射的消失时间一般在生后3~4个月。

拥抱反射

让宝宝仰卧,托稳其头颈,突然将头位放低,向后使头倾下10~15度,这时新生儿会外展伸直两臂,呈拥抱状,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此种反射在生后3~4个月会消失。

握持反射

宝宝手心一旦触及笔杆等物,会马上紧紧握住。出生后3个月消失。

随着大脑以及各类感觉器官的发育,宝宝逐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天性反射,即条件反射,包括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条件反射形成的稳定性及快慢,因宝宝的营养、年龄、活动、环境而有所不同。两岁以内的宝宝病理反射对其自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可能在正常状态时出现病理反射。但两岁以上的宝宝如果产生了病理反射,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诊治。分清宝宝正常还是异常哭泣

新生儿的本能性反应就是哭泣。新生儿还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哭闹是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哭声表示不同的反应和需求。因此新生儿哭闹并不都是因为出现疾病,宝宝不哭、少哭反倒可能成为疾病的征兆,而一些新生儿过多的哭闹,也可能会成为疾病的信号。

正常哭声觅食性哭声

其哭声急,节奏紧密。这个时候若是母亲用手指或乳头触及宝宝的口角,宝宝马上就可以转向手指或乳头一侧,口唇做吮吸动作,停止哭声。反抗性哭声

宝宝感到不舒服,如衣着过紧、尿布浸湿、锐物刺痛、感觉冷热以及蚊虫叮咬时,也会产生哭声。开始时是间歇性的“呀呀咿咿”,哭哭停停,一般不剧烈。若是没有人注意,帮助他解决“问题”,那么哭声会变为连续性,逐渐变大。求抱性哭声

开始时哭声断断续续,比较缓和。当一直得不到家人抱时声调就会逐渐增大,连续起来,被抱起后,哭声就会马上停止。这常见于一些已养成爱抱习惯的宝宝。

异常哭声腹泻前哭声

腹泻患儿在排便前因为肠蠕动增加,觉得不舒服,常会哭闹,排便后一般就可以停止哭闹。吃奶时哭声

宝宝咽后壁有脓肿,口腔有溃疡、炎症,感冒鼻塞时,多在进食或哺乳时哭闹,甚至对饮食拒绝。肠套叠性哭声

宝宝突然号叫,多为阵发性,声调亢进,哭声紧迫,同时大汗淋漓,脸色苍白,表情痛苦,手足舞动,烦躁不安。过一会儿趋于平静,哭闹停止,如此反复出现。患儿常伴有便血、腹部肿块和呕吐等。肠痉挛性哭声

突然出现的阵发性啼哭,两腿蜷曲,声调高亢,哭闹一阵就会逐渐安静,反复出现。中耳炎性哭声

患儿哭闹时摇头,用手抓耳。若牵拉患儿的耳郭,哭闹声就会更大,这时应该去医院检查宝宝是否患上了中耳炎。宝宝眼睛斜视家长别着急

刚出生的新生儿,眼睛常常是一会儿外斜,一会儿内斜。眼睛一般3个月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但若是过去了半年,宝宝的眼睛看起来还是有外斜或内斜,就应该重视起来。

那么如何初步检查宝宝是否存在斜视呢。在灯光下,看宝宝两个眼仁里的灯影,若灯影总是在两个眼仁中间黑色部位的同一个方位降落,眼睛一般就不会存在斜视。若是灯影无法落在两个眼仁的同一个地方,也许宝宝就出现了斜视。新生儿眼睛的调节能力不是很强,有些时候看上去貌似还很不正常,好像有“对眼”,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娃娃眼”,这一般会在宝宝凝视一件物体或看较近距离物体时表现出来。若是出现此类情况,家长可以将物体放在离宝宝远一些的地方,观察宝宝是否存在“对眼”现象。“对眼”属于是新生儿观察近距离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现象,并非异常。

如果宝宝半年以后依然存在斜视,应该及时去看医生,进行纠正。若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也许就会发展成为弱视甚至失明。所以,及早纠正斜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对宝宝视力进行有效的保护。家长一旦怀疑宝宝有斜视的可能,就要带宝宝去看眼科医生。

无须急躁,继续留心观察你的宝宝,只要得到治疗,这种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宝宝睡眠哭闹原因多

睡眠环境过热就会导致新生儿睡眠不安,如包被裹得太紧、室温过高、盖的被太厚或衣服穿得过多等,会导致新生儿很不舒服甚至体温上升,这个时候只需降低室温,或将包被松开即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新生儿的保暖出现不足,室温过低,在冬季无条件取暖的地区很容易就会出现。新生儿哭闹不安,手脚冰凉,这个时候采取一些简易的保暖措施即可解决问题,如调高室内温度、用热水瓶或热水袋放在新生儿被褥外面取暖,还可以直接抱着新生儿取暖,这些都是比较不错的方法。

新生儿若是在睡梦中过于饥饿,也会出现哭闹不安,给他喂喂奶,吃饱了一般很快就可以入睡。但是有少量新生儿是因先天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引起的夜间不安和哭闹,这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时摄入维生素D不够所导致的钙不足,新生儿体内缺钙造成神经兴奋性增高,就会出现夜间惊哭,这个时候就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

当新生儿睡眠不是很好而出现哭闹不安的情况时,应该仔细将原因寻找出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若是无法找出原因,或者采取正确措施后仍无济于事,这也许和新生儿的气质有很大关系,那么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怎样顺应他的生活规律,让新生儿在睡觉的时候保持安静。可以经常抱抱他,和他“聊聊天”,抚摸一下他的身体、头部等,使他产生一种安全感,也许就可以改善这种状态,但是家长也许就会辛苦一些。家长要了解特殊生理状况

宝宝刚刚出生的这个月,会经常出现不少和成人不同的生理状况。父母在遇上这些情况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生怕宝宝出了什么大问题。其实,新生儿出现这些特殊的生理状况很正常。

脱水热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若是这个时候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新生儿很容易就会出现脱水热。脱水热的温度一般低于38℃,若是可以及时发现,补液后很快就可恢复正常。预防脱水热的护理是:新生儿衣着不可过于紧包,宜松软;炎热季节室内要保持通风,同时需供给充足的水分。

干哭无泪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泪腺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液体量不多,仅仅能够使他的眼球保持湿润。并且,宝宝在出生时泪管是全部或部分封闭,往往需要半年的时间才可以全部打开。

体重减轻

因为出生后的最初几天进食不多,同时有大小便排出和不显性失水,因此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会出现小幅度下降,一般会减轻6%~9%,这属于生理性体重下降。随着进食增加,喂奶量的增多,生后的两周内就可以恢复正常,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脱 皮

大多数新生儿都会有脱皮的现象,不论是像蛇一样的脱皮,或是轻微的皮屑,只要宝宝睡眠、饮食不受影响就是正常现象。脱皮的原因是新生儿上层皮肤角质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儿连接真皮和表皮的基底膜比较落后,使真皮和表皮的连接不是很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概率增大。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也许都会产生,但以耳后、四肢最为明显,只要在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强行将脱皮撕下或特别采取保护措施。若蜕皮并发水疱或红肿等其他症状,则可能为病征,必须就诊。新生儿喂养常识喂养新生儿,母乳是关键

新生儿的喂养除非母乳实在很少,或者是母亲患有一些疾病不宜哺乳,否则都应该采取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着哪些好处呢?母乳中含有适合宝宝成长发育所需的乳糖比其他乳制1品的含量要多得多母乳营养成分好,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含量都很高,并且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母乳成分2也会变得和宝宝的需要更加吻合。母乳中所有的脂肪和蛋白质利用率高,质量好,新生儿很容易消化吸收,而不像牛奶中的蛋白质那样宝宝无法充分吸收母乳中50%的铁含量都可以为宝宝所吸收,这在各种3食物中是吸收最好的。所以虽然母乳含铁量不高,但对新生儿已经足够只要乳母自己营养充足,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就很充4足5母乳中磷、钙比例合适,容易消化吸收母乳中水分的含量也很高,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里,只6要母乳充足,宝宝的生理需要一般都可以在母亲这里得到满足母乳不会变质,并且婴儿吮吸得越快,乳汁的分泌就7越多母乳清洁卫生、温度适宜、无菌,而且可以随时供给8宝宝,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故又方便又经济母乳中有乳铁蛋白,它可以抑制那些需铁的有害细菌9在宝宝体内滋生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免疫抗体、活性白细胞和其他免疫因子,特别是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极为丰富。10这些免疫物质甚至可以达到抗生素的效果,可以避免宝宝受到各类疾病的侵害不要丢弃了营养的初乳

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就是母乳,母乳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新生儿生长、存活、营养、健康和发育都极为重要。母乳喂养还对母亲以及家庭有着很多益处。

母乳的营养成分在产后不同时期也会有着很大的不同,产前及产后7天内的乳汁称为初乳,产后7~14天则叫作过渡乳,两周以后就是成熟乳。

初乳较成熟乳中的乳糖与脂肪较低,而蛋白质含量高,这特别适合新生儿的消化特点。初乳不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宝宝迫切需要的各种活性成分也很丰富,如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就特别丰富,特别是分泌型IgA,具有预防呼吸道、消化道微生物感染的功效。母乳中乳糖成分对钙的吸收很有利,乳铁蛋白含量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吸收率达到了一半以上,因此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会患上贫血。总的来看,母乳中营养成分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最为适合,并且可以极大地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必需脂肪酸较多,母乳蛋白质易吸收,乳中核苷酸对生长与合成代谢有利。母乳中脂肪酶对脂肪的吸收也很有利,所含胆固醇还可以促进神经组织的形成。并不是每个妈妈都适合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但对宝宝的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而且对母亲的身体也很有利。但下面一些患病母亲的确不是很适合用母乳喂养宝宝。

患心脏病

喂乳会使母亲的负担加重,因此有重症心脏病及心衰的母亲不适合母乳喂养。只有瓣膜损伤已做修补术而且效果不错或在心脏病的代偿期者,才可以喂乳。

患精神病

患这种病的母亲因为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照看和爱抚宝宝,宝宝饱一顿、饥一顿,容易患营养紊乱病等,并且会影响到宝宝智力开发,很不适合母乳喂养。

患结核病

若是母亲患上结核病,在接受抗结核药治疗期间,不宜喂养和照看宝宝。宝宝生下来必须马上接种卡介苗,与母亲至少应隔离6周。若是受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彻底隔离时,要定期进行宝宝的身体检查。

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治疗期间,抗甲亢药物如硫氧嘧啶等很容易就会进入乳汁中,宝宝若是长时间食用这类母乳,可引起宝宝甲状腺功能不足及甲状腺肿,对宝宝健康发育造成危害。

患急性感染

如肺炎等经抗生素治疗很快就可以得到治愈,所以只需要终止数天哺乳。绝大多数妇科病只会对母亲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对母亲分泌乳汁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患有妇科疾病的母亲依然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患糖尿病

经胰岛素及饮食治疗,病情已经比较稳定,才可以用母乳喂养宝宝。

患急性乳腺肿胀

在产后4~8天最常见,必须作为急症来处理。乳汁可以用示指和拇指轻轻挤压乳房从乳头中挤出,在干净的容器内收集起来,煮沸以后再喂给宝宝食用。一旦全身发热,局部红肿,并出现炎症时,乳汁则必须挤出丢掉。经过治疗乳房变软,肿胀消失后才可以继续哺乳。

定时喂养利小于弊

为了让新生儿得到健康发育,父母必须努力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喂养宝宝。虽然定时定量喂养有其科学性,但是,若是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科学喂养”,每个宝宝的特殊需要和个体差异就会被忽视,强制宝宝定量定时进食,不少也许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就会发生。

定量定时喂养可以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绝对不可以一蹴而就。实施定量定时喂哺应该以宝宝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为依据,目的为满足不同个性需要,否则只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宝宝有着不同的胃容量,相同月龄宝宝每日奶量应当允许有一定差异,没有必要强求宝宝和书本保持一致性。

新生儿消化功能还没有成熟发育,肠蠕动有力时,消化吸收功能就会较好,宝宝的食欲也就好,肠蠕动紊乱或出现蠕动无力时,食物就会长时间在肠道内停留,也许就会出现暂时性食量减少,这些生理反应都很正常,没有必要进行人为干预。

宝宝的气质类型各有不同,那些睡眠时间少、活动量大、消耗大的宝宝经常食量大,吃的次数多,而睡眠多、活动量小、偏于安静的宝宝则多食量偏小。

受遗传因素影响,一些新生儿出生以后生物节律规律,无须训练,每天觉醒、睡觉、大小便及吃奶都比较有规律,家长也许会认为自家的宝宝非常容易带养。而少数宝宝属于难养气质,每天排便、睡觉、吃奶毫无规律,定时定量喂哺很难进行,对这些宝宝,父母不可以一味强调定量定时喂养,按需喂哺是首选。若是家长没有顾及宝宝的个性特点,经常强迫宝宝进食,肯定会影响到宝宝的身心发育。鱼肝油帮助新生儿抵抗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是因为身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使体内钙盐无法正常地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上沉着,因此骨骼就会产生病变,出现畸形。同时,还会对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的功能造成影响。佝偻病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很大威胁,但因为其发病缓慢,经常会被忽略,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已经大幅度下降,容易得腹泻、肺炎。得病后表现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所以佝偻病会极大危害宝宝的身心健康。

阳光是体内维生素D形成的主要依靠对象。要知道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将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维生素D)。另外,3浓缩鱼肝油等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D。

世界各地都存在佝偻病,尤其是在温带地区。我国地处温带,因此会存在很高的佝偻病的发病率,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最为常见。

如果孕妇在冬春季节妊娠,并且在孕晚期没有使钙剂及维生素D得到及时补充,出生的新生儿很容易就会患上先天性佝偻病。新生儿期很少晒太阳,而牛奶、母乳维生素D含量极少,无法满足每日的需要量,佝偻病就会逐渐加重,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为了避免宝宝出现佝偻病,在宝宝出生半月后,可以多吃一些鱼肝油。按需哺乳让宝宝健康成长“看宝宝,别看钟”作为国际母乳协会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说,母乳应该按需喂养,按时喂养不可取。自古以来,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都是按需哺乳。按需哺乳是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最省力的哺乳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只要宝宝饿了,随时就可以哺乳,而没有必要去等到预定的时间。

宝宝出生后的一个月内,母婴之间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喂养方式。宝宝可以通过不断的吸吮来使母亲的乳汁分泌得到不断刺激。宝宝吃得时间越长,妈妈乳汁的分泌也就越旺盛。最初几天,少量的初乳就可以使宝宝的需求得到完全满足。过一段时间,只要新妈妈坚持喂养,让宝宝的吸吮频繁起来,乳汁就会逐渐增多。宝宝最初的一个月需要的营养比平常多,也会通过频繁吸吮来使母乳的分泌量大大提高。这种供需关系大自然已经安排好,所以母亲要在宝宝需要时喂奶。

按需哺乳的方法不但可以让乳汁得到及时排空,还可以通过宝宝频繁的吸吮对大脑下垂体造成刺激,这样就可以分泌出更多的催乳素,乳汁也就会不断增多,同时也可以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焦虑和紧张。宝宝在最初的几周,每两个小时就会吃一次奶,或者是在24小时内吃10~12次奶。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母亲和宝宝之间还可以建立起让双方满意的喂养关系。宝宝拒乳,妈妈怎么办

在为新生儿哺乳期间,往往会碰上宝宝拒绝妈妈乳房的情况。根据产生原因不同也会有着不同的解决办法,但归纳起来一般存在下面4种办法和原因:妈妈的乳汁也许流出的速度太快,新生儿吸吮时经常会噎着,所以对妈妈的乳汁不“感冒”。这时妈妈可以将乳汁先挤出一些,使乳房压力大大减轻,这样乳1汁的流出速度就不会太快。另外,可以用示指和中指夹住乳房,使乳汁的流量减慢,这样新生儿就不会被噎着,宝宝自然会喜欢上妈妈的乳房妈妈的乳房可能因为肿胀(变硬、有疼痛感、乳汁过多)而使新生儿很难吸吮。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用热水浸泡乳房或用一块洁净、柔软、温热的纯棉毛巾2热敷乳房使肿胀缓解,还可以将乳汁试着挤出一些,让乳房稍微得到放松,这样一来,宝宝就可以很容易地去吸吮乳头,也自然就不会去拒绝妈妈的乳房宝宝的鼻子也会不通气,吸吮时呼吸受阻会对吃奶造成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将鼻腔分泌物清除,也可以遵3循医嘱采取一些滴鼻剂,一旦宝宝鼻子通气了,吃奶也自然就会正常了新生儿的鼻孔可能被妈妈的乳房盖住,使宝宝出现呼4吸困难而拒绝妈妈的乳房。这个时候,妈妈只需要将乳房移开宝宝的脸,宝宝就会愿意吃奶了新生儿日常护理

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是有益的,季节不同每天洗澡的次数也不同。夏天可以洗2~3次,冬天可在中午最暖和时洗一次。新生儿有个干净的身体,夜间会睡得安稳。由于新生儿的身体还不结实,所以在洗澡时要用手托住其头部和颈部。新生儿的六大护理措施

自母体娩出到出生后四周以内的宝宝叫做新生儿。要注意,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就是新生儿期,所以,必须注意精心护理新生儿。

注意冷热护理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能不是很好,所以,夏天要防暑降温,冬天要注意保暖,平时也要应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脐带护理

在脐带没有脱落时,用75%的酒精每天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可以置于盆内洗澡。脐带脱落以后,纱布可以不用了,但脐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发现脐部有脓性或有红色分泌物时,及时就诊。

注意居住环境

新生儿卧室应阳光充足,布置优雅,清洁安静。有条件的话,室内湿度最好为60%~65%,温度可控制在21℃~24℃。

注意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所以接触动作必须轻柔,衣着质地要柔软、宽松,不宜用别针或钉扣子。皮肤皱褶处要用温水擦洗,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睡眠要充足

在新生儿期,宝宝除了哺乳时间外,几乎全都处于睡眠状态,新生儿每天需睡眠20小时以上。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比如新生儿所谓的“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血性分泌物或黏液,乳房肿大、红尿、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色素斑以及红斑等,这些一般在一周内就可以自然消失,没有必要进行特殊处理。若是时间较长或有其他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新生儿一天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睡觉,因此要为宝宝准备一个比较安静的卧室。窗户朝南光照好,进出的人少,不潮湿、通风好,周围环境较为安静的房间为最佳。

有条件的话,母婴应该有一个专用的房间,若是条件不允许,可在房间内条件较好的地方专为宝宝设一个角,这样宝宝的健康安全也可以得到保证。

避免将宝宝的床铺直接置于日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也不能让光线从正面照射到宝宝的眼睛。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但不可以让风直接对着床位吹。擦桌、扫地要湿擦、湿扫,防止空气中飞扬尘土。房间内必须禁止吸烟。

新生儿对环境温度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环境温度过低,为了使体温维持正常,体内热能就会被大量消耗,这样就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若是新生儿体温长时间处在36℃以下,很容易出现酸中毒。保暖过度或环境温度过高,宝宝又会有脱水、发热等现象。所以,环境温度忽冷忽热或过高过低对新生儿都非常不利。

新生儿房间正常的温度最好在21℃~24℃。要经常注意皮肤温度及宝宝面色,这样可以了解到房间温度是否符合宝宝的要求。

宝宝体温低于正常,皮肤发凉,表明保暖措施不当,可用热水袋保暖或增加盖被,热水袋水温不能太高,在50℃~60℃最为合适,并且应该放在棉被外或棉垫下,避免宝宝被烫伤。盖被也不可过重过厚,防止宝宝的正常呼吸受到影响。若是宝宝皮肤潮红,温度较高,可能就是因为保暖过度,要适当减少被、衣。室内温度要控制好,不要过分潮湿或干燥,二者对新生儿都很不利。

另外,使用空调及电风扇的家庭必须注意,不可以直接将风扇对着宝宝吹。使用空调的时候应该注意调节外界温差与室内温度不应超过4℃~5℃。新生儿臀部的护理

宝宝的臀部极为娇嫩,很容易遭受粪渍、尿渍的侵害。每次便后应该及时更换尿布,并马上用温度适中的清水对臀部残留的粪渍、尿渍进行清洁,然后涂抹上婴儿护臀霜;外出或夜间不便于用水清洗时,可以选用无刺激性的湿纸巾。

肛门周围有较多皱褶,粪便易残存,清洗肛周时应该要注意清洗干净皱褶处残存的粪便,避免肛周皮肤受到不良刺激。阴茎、腹股沟与阴囊相邻处及会阴与阴囊相邻处皮肤易藏污纳垢,若是没有保持干燥和及时清洁,可能就会产生糜烂,应作为重点清洁对象。

男婴在新生儿期大多数为包茎,清洗时应该将包皮向上轻推;女婴尿道较短,很容易受到肛周细菌感染,导致阴道炎、外阴炎,甚至出现尿路感染。若是女婴的会阴粘有粪便,应按照从会阴到肛门的顺序,及时将粪渍用温水冲掉,避免来自肛门的细菌对尿道和阴道造成污染。阴唇黏膜不可以用毛巾擦洗,避免损伤黏膜,造成感染。有些时候女婴外阴部会出现白色物体,一般是尿碱或脱落上皮形成,若不是太多,周围皮肤黏膜未出现红肿不必过度清洁。

不要使用碱性肥皂或者其他含有香精以及酒精的清洁用品对宝宝臀部进行清洁,避免外阴皮肤和黏膜遭受刺激。涂抹爽身粉或护臀霜时不可以将其沾染到男婴龟头及女婴外阴黏膜;涂抹痱子粉或爽身粉等粉末状护肤品时,尽量不要让粉末扬到空气中,以防宝宝吸入对肺部健康造成影响。晒太阳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太阳光中温度较高的是红外线,可以使人体变得温热起来,促使身体发热,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使人体活动功能大大增加,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让皮肤中一种叫麦角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进入血液后可以帮助吸收食物中的磷和钙,可以治疗和预防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避免出现贫血,而且还能将皮肤上的细菌杀除,使皮肤的抵抗力大大增加。宝宝太小时,不可以直接放在室外曝晒,必须等到出生将近一个月才可以将新生儿抱到户外晒太阳,并且开始的时候时间不可以太长,只晒一部分,然后再慢慢地扩大范围和增加时间。在户外,不可以让新生儿被风吹的时间太长,不然很容易就会感冒,脸及头部不可以直接照射,可戴帽子或置于阴凉处。一般说来,新生儿晒太阳可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最初的2~3天,可以从脚尖晒到膝盖,时间控制在101分钟以内2接着,可以扩大范围从膝盖到大腿根部除去尿布,现在可以让宝宝晒到肚脐,时间控制在203分钟以内4最后,可增加晒背部约半个小时

新生儿若是流汗,应该及时用毛巾擦净,再喂点儿白开水,使水分得到补充。新生儿眼睛的护理

护理宝宝的眼睛,首先就应该注意不要用强光去刺激宝宝的眼睛。宝宝出生以前在妈妈子宫内度过了10个月漫长的暗室生活,而且,新生儿的视觉系统还未获得完善的发育,对于较强的光线,眼睛缺乏保护性的调节,因此往往对光的刺激很敏感。

其次,新生儿出生的时候,由于羊水的刺激和产道的挤压,会出现眼睛发红、眼睑水肿等现象。在医院里医生一般都会给予处理,回家以后,应该保持眼部清洁。每天可以用棉签蘸清水,由内侧向外眼角两侧轻缓擦拭。若是发觉结膜充血或眼屎多,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的眼科寻求医生的帮助,一般很快就可以得到解决。

还有,若是发现宝宝眼睛总是眼泪汪汪,看下眼睑的睫毛是不是倒插眼内,对眼球造成了刺激。倒睫对角膜会造成刺激,自然就会流眼泪。对这种情况无须过于紧张,将眼皮轻轻拨开,让眼睫毛离开眼球就行了,一般只需几个月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好转。新生儿口腔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以后,在开始呼吸之前,应该将口、咽、鼻等处的血液或黏液迅速清理,避免其吸入呼吸道造成感染。可以用纱布裹住手指伸入口内,轻缓擦洗,也可以用耳科用的洗耳球的尖端插入鼻内将黏液吸出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