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科普·线上加油站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灵守护操作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16:26:19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小时科普·线上加油站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灵守护操作指导

1小时科普·线上加油站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灵守护操作指导试读:

编委会

主  编:陆 林 王向群副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

吕秋云 刘 靖 孙洪强 钱 英 唐登华 黄悦勤编辑助理(按姓氏笔画排序):

石 川 李 雪 孙思伟 何小璐 黄 剑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 欣 马 弘 马 宁 马湘雲 马燕桃 王天姿 王华丽

王 慧 井军君 孔庆梅 石 川 石 扩 丛 中 司天梅

邢 颖 师 乐 刘 琦 闫 俊 孙 伟 孙新宇 李 冰

李江华 李 雪 李雪霓 杨 磊 何萤萤 陈 超 范滕滕

林 红 周书喆 赵梦婕 赵 爽 柳学华 钟 欣 姜思思

徐建芳 高兵玲 郭延庆 黄韩宇 黄薛冰 曹庆久 常 蕾

梁 英 程 嘉 敦 玥 蒲城城 廖金敏 廖金敏 熊娜娜

潘成英

致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EMDR学组在系列稳定化技术给予的指导

宜世高等精神运动与康复学院在精神运动康复视频中给予的指导

荆伟龙、郭巍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本书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理应急救援队创作,汇聚了如下特色:视频、音频、新媒体远程自助式治疗干预;集结了当下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正念、催眠、音乐治疗等有实证疗效的系列治疗方法;覆盖人群全面而又重点突出,侧重一线工作人员,同时关注新冠肺炎患者、老年、儿童、孕产妇和精神心理问题人群。

谨以此书献给全国人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二〇二〇年二月 于北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暨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连续10年获复旦版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精神医学专科第一名,连续5年获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第一名(精神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科美国基本科学指标库(ESI)学科排名前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依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设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救援队负责人为陆林院长,执行负责人为孙洪强副院士,救援队长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唐登华。救援队包含行政、顾问、临床、研究等领域专家累计87人。指导了我国几乎所有灾害的心理救援工作,其中组织专家直接参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单的国家级心理救援项目20余次:

1994年克拉玛依特大火灾,国家首支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2000年12月洛阳特大火灾

2002年5月大连空难

2002年6月北京大学山鹰社山难

2003年SARS疫情防控

2008年汶川地震

2010年玉树地震

2012年“6·23”吉林德惠特大火灾

2013年6月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2013年6月青海玉林地震

2014年“5·22”乌鲁木齐暴力恐怖袭击

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

2015年7月新疆皮山地震

2015年“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等

2015年12月深圳滑坡事件

2017年6月江苏丰县幼儿园爆炸事件

2018年1月黑龙江哈尔滨大学生交通事故

2018年4月陕西米脂伤人事件

2018年6月辽宁本溪华煤集团一铁矿炸药爆炸事故

2018年11月甘肃兰州高速交通事故

2019年3月山西乡宁山体滑坡致楼房垮塌

2019年9月湖北恩施涉校刑事案件

2019年10月安徽蚌埠宁洛高速交通事故

2019年10月宁夏银川高速交通事故

2019年11月云南开远市东城幼儿园伤人事件

2019年11月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峰岩煤焦集团瓦斯爆炸

2019年12月甘肃兽医研究所学生疑感布鲁菌病

2020年2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序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

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负责人

新冠肺炎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关注,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专家们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因此,虽然疫情不可小觑,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恐惧紧张,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害怕。我们不妨应用科学的方法,在身体防护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心态,理性而智慧地面对此次肺炎疫情。

获取可靠信息

我们要关注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一些过度夸张和片面的信息会增加焦虑和恐慌情绪。我们要学会从正确的渠道获取必要的、真实可靠的信息,对真实的疾病疫情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维持心理稳定,避免过度关注而导致信息过载。

保持规律作息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可减轻人们的焦虑情绪。勤通风、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肉蛋鱼等熟透食用,保证每日约30分钟的有氧锻炼、规律睡眠作息,有助于保持机体免疫力和良好心态,提高机体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同时,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通过做家务和朋友家人聊天、读书、听音乐、深呼吸、洗热水澡等,让自己获得放松和愉悦。

注意心理调适

面对疫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和不适感是正常的,睡不着觉,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烦躁、易怒等也都是常见的。我们要允许自己出现这些情形,可以通过转移注意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也可以使用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积极与他人交流,合理宣泄情绪;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来帮助自己,用深呼吸、冥想、正念运动等积极的措施使自己从恐慌中走出来。如果自我调适不能缓解的,也可以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总之,危机带给我们的一系列困扰,是可以科学应对的。

我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特组织专家,将系列科学心理自助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全国人民平静而智慧地度过这次疫情!第一章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心理响应建议唐登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

床心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队长

我觉得经过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等危机应对,我们的政府、媒体、专家及大众都有了很多的相对成熟的危机应对经验,我们也相信所有人都能够度过这次疫情危机。

信息的发布

信息是恐慌的源头,也是心理稳定的重要因素。危险的、不确定的、不一致的信息容易引发恐慌;积极的、专业的、确定的、权威的信息帮助稳定。如真实的疫情信息由国家指定部门定时定期发布,详细的各项防护技巧、专业知识由国家政府认可的权威专家发布,对不确定的信息坦诚发布,并尽可能给出“确定的或不确定的”。如“感染者有死亡的危险”是不确定的信息,而死亡者的情况(老年偏多、多有基础病)是确定的信息;“可能人传人”是不确定信息,“不排除人传人”或者“确定能人传人”等是确定的信息。严打传播不确定的、危险的、破坏社会公信力的信息的行为。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国家、政府的积极作为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心理支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全民动员是我们的文化“支持”优势,鼓励家人朋友在安全的情境下的陪伴、支持、联络,让每一个人都不孤单。

消除对疾病的耻感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不歧视、不调侃感染者及疫区人民的氛围,号召有症状者及高危人群积极就医检查。将“病”和“病人”分开,病人是与疾病战斗的最重要的资源。

在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多保留正常生活内容

危机不是生活的全部,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其他正常生活内容,如安全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看电视、网络沟通、各种居家活动等。

不排斥恐慌情绪

面临危险时产生恐慌是人类的“本领”能,让我们可以积极防御,而积极的行动才是减少恐慌的有效措施,如获取确定的信息、采取有效的防御行动、寻找社会支持、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生活内容等。尤其不要为了减少恐慌而瞒报疫情,这会导致疾病的更快传播及信息播报公信力的破坏,应承认医学的非全能,也承认政府的非全能,相信大众的承受能力及应对能力。

健全并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功能

如各级心理服务机构及服务形式,尤其是电话、网络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目前最为重要。1.一线工作人员1.1 关爱防疫前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陆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

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负责人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人负重前行,有人整装待发,有人添砖加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既是坚强的卫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保护他们过度消耗的能量,助力他们唤醒内在的力量,是我们每一位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心之所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希望通过传递给一线人员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简单易行的稳定情绪、放松身心、隔离创伤、建立安全感的方法和技术,助力他们抗击疫情,让他们虽然负重,但仍可以有力量地前行。心理学相关知识介绍

疫情之下,一线医务人员们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挑战:他们需要克服随时可能会被感染的内心恐惧,他们需要忍耐对家人的担心而专注于救治病患,他们在身心俱疲的同时仍需耐心地安慰和开导患者及家属,他们绝望地看着身边的战友被病毒感染却无能为力。面临着紧缺的医疗物资,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超负荷工作压力,肩负着整个社会抗击疫情的期盼,一线医务人员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保护医务人员不被病毒感染的同时,还应深度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特点,及时、科学地进行心理疏导,确保所有奋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身心健康地战胜疫情。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特点

初上战场,担心忐忑

医务人员的忐忑来自对未知的恐惧。很多医务人员是临危受命奔赴前线,“前线的病况如何”“病人的身心状态怎样”“新冠感染如何诊治”等都是初上战场的医务人员面对未知时担心、忐忑的来源。当他们无力地看着感染者离开世界时会感到内疚自责:“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自己是否已经竭尽全力?”。与此同时,让一线医务人员最牵挂的莫过于自己的家人:“自己不小心把病毒带给家人怎么办”“自己万一感染了,父母子女怎么办?”这些担心会引发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虽然这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会对医务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造成明显的影响,但为保证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在心理工作者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十分重要。

过劳工作,疲惫倦怠

一线医务人员面临着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有些医务人员甚至只能在工作间隙席地而睡。严重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使免疫力下降增加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虽然医务人员们竭尽全力保持高度注意力和平稳的精神状态来打赢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难免也有情绪波动和起伏。尤其是当遇到不遵守医嘱及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患者及家属,或是得知自己的家人、战友感染病毒时,他们很容易感到委屈、绝望、无助,甚至产生自我怀疑、过分悲伤和忧郁。

神经高度紧绷,引发应激反应

暴露在病毒浓度极高的隔离室中,危险无处不在。容不得一丝懈怠,一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紧绷心弦。长时间工作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应激情绪反应的风险显著增高。因防护物资短缺,为了减少防护服等物资的消耗,有些一线医务人员甚至连续7~8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卫生间;因害怕感染家人,下班后不敢回家;因害怕父母家人担心,不敢告诉家人自己正坚守在第一线。随着疫情越来越严峻,感染病例数不断增加,神经高度紧绷的医务人员在自己无法控制疫情传播或无法挽回感染者生命时,极易产生自我挫败感和绝望感。

疫情之后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不得不提的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一线医务人员都处在高度应激状态。有些医务人员在救治过程中亲历患者因救治无效死亡,有些医务人员在救治过程中遭受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言语和肢体暴力,有些医务人员亲眼目睹战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倒下,虽然他们悲伤难过,但往往还没来得及处理自己的情绪波动又需要继续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去。待疫情形势好转后,这些医务人员后续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显著增高。因此,医务人员的这些后续心理状态我们应该提前考虑,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科学应对,合理减压

与普通人相似,一线医务人员在面临巨大的应激和工作压力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应激情绪反应,若未及时调整,可能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困难、易怒、睡眠紊乱、情感迟钝等表现,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早期干预,一方面有利于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确保一线医务人员以良好的状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缓解方式

树立正确认知,学会接纳自我

在这场防疫战中,有些医务人员因自己无法控制患者的病情恶化而产生自我怀疑,有些医务人员因疫情的蔓延和患者的离世而产生自责甚至感到绝望,有些医务人员因自己有应激情绪反应而感到尴尬、内疚。实际上,正如歌词所述“我是个医生不是神,只是个普通人”,一线医务人员应该树立正确认知,学会接纳自己“是个医生不是神”的事实,认可自己付出的艰辛努力。每一个医疗活动对患者都是有价值的,尽管自身能力可能有限。疫情蔓延是疫情发展的必然过程,切忌过度自责。承认自己有情绪反应是正常现象,及时寻求同伴支持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好的状态奋战在防疫一线。

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

睡眠与免疫系统和认知功能息息相关,严重睡眠不足不仅会直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显著增加医务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还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功能,增加决策失误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即使面临艰巨而繁重的防疫任务,也应保证一线医务人员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此外,建议一线医务人员尽可能每天保持30分钟的室内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适度的运动有利于缓解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消除紧张情绪,释放心理压力,促进深度睡眠,确保一线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地攻克病毒感染。

掌握正念放松,让心旅行

一线医务人员在完成一天的高度紧张的工作后,大脑思维过度亢奋,不受控制地思索与工作相关的事情,无法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长此以往,他们很快就会达到体能和心理的极限,变得精疲力竭。因此,要想打赢这场防疫战,一线医务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放松方法,在工作完成后尽快地恢复自身的精力和体力。正念呼吸练习是简单有效的放松训练方法,可以把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以减少杂念,放松身心。很多人刚开始进行正念呼吸练习时,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呼吸上,经常游移,但通过不断地练习,正念呼吸通常能起到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

开展危机干预,积极应对

一线医务人员暴露在病毒浓度极高的环境中,随时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如若突然遇到同事因病毒感染而牺牲的情况,一同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会感到恐惧和焦虑,变得高度警觉和敏感,甚至游移在崩溃边缘。这时应及时让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最大程度地减少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创伤。专业人员通过预防性和灾后集体晤谈,疏导一线医务人员的恐慌情绪,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安慰,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一线医务人员在疫情过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保障一线白衣战士的心理健康,是精神心理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战疫情,精神心理工作者在行动!1.2 精神分析疗法在新冠肺炎心理危机救援中的应用丛中 精神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心

理中心主任医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依然十分严峻。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型传染病,现在还没有疫苗或特效的治疗药物可用。

新冠肺炎的大面积暴发流行,作为应激源,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每个人的心理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人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

心理危机干预与精神分析观点

当灾难来临时,如果个体仍然采取日常的行为应对方式去应对,往往会应对无效的;当个体竭尽全力、挖掘潜力去应对,仍然无效时,个体就会出现心理崩溃,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症状,这叫做“心理危机状态”(crisis)。

心理危机状态,经常表现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受损。在心理方面,常常会有认知、情绪和行为等的损害;当这些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诊断为应激相关障碍。

灾难发生后,少数严重者,会出现精神卫生问题,如: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意识障碍:谵妄状态;行为障碍:冲动伤人,自伤自杀;酒药滥用等。

心理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心理危机干预,采用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对受灾个体进行救助,是各种疗法的综合应用。心理危机干预,无论采取哪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疗法,其根本宗旨是对受灾者起到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的作用。

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面对同样的应激事件,比如,面对新冠肺炎的暴发流行,个体所出现的应激反应也各不相同。应激反应是应激事件与个体的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对每个被救助的个体进行心理会谈,评估并形成具体的救助方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我们应关注被救助者的人格特点,以及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社会支持体系、社会文化、个人信仰等个体化的因素对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尽力使心理救助方案做到个体化、特异性、更有个体针对性的“对症治疗”。

那么,精神分析取向的理论和治疗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心理危机干预?在应用时,是否更具优势?

前几天,有消息称,某新冠肺炎病人出现呼吸窘迫,经过药物和呼吸机等治疗,病情好转,医生给他拔气管插管的时候,他猛地咬了医生胳膊一口。

某隔离观察的男士,抱怨伙食不好,提出要吃基围虾。

甚至个别病人,把护士叫到床边,突然扒掉护士的口罩……

对于类似这样的一些案例,在心理危机干预时,如果我们只做认知行为干预,就事论事地去会谈,往往显得简单粗暴,受助者难以接受,心理干预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如果我们以精神分析的观点,跟被救助者一起去深入探讨其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伴随情感等,让被干预者深切体会到被共情、被理解、被关爱,就会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变得更有爱的温度,更容易被病人所接受,更加现实有效,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能体现其人文关怀的本质。

精神分析的优势

与认知行为治疗相比,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能更为深入准确地理解病人,深入地共情病人,关注病人的愿望和需要,调动病人的内在力量,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因此,深入地理解和共情病人,不仅共情病人的各种痛苦心情,更要深入共情理解病人的内在愿望和需要,就成为了精神分析导向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操作技术。

在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导向和操作技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首先要充分发挥心理干预会谈中的心理支持的作用,主要的操作技术有:建立关系,倾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接纳,抱持,肯定化技术,去病理化(正常化)等。其中,共情是各种心理疗法都会重视和采用的心理会谈技术,是最重要的心理支持技术。

共情,能够促进治疗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能够帮助来访者感受到内心的痛苦,使来访者有勇气面对内心痛苦,自我觉察和自我理解;共情使来访者感受到心理支持和爱的温暖,化解痛苦,走出创伤。

共情,不仅是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来访者的情绪感受,最深层的共情,莫过于共情来访者的深层愿望和需要。这也是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理解的重要基础。精神分析的所有理解与解释,都是在深入共情的基础上展开。

下面重点介绍,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如何跟病人一起去探索和共情理解焦虑、抑郁、愤怒、攻击、自伤自杀等情绪行为产生的深层动机成因或目的意义。

关于焦虑情绪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危险的信号。焦虑,在精神科的症状学当中,定义为“莫名的恐惧感”;在心理学的文献中,定义为面对危险时,个体内心出现的紧张恐惧等情绪状态。焦虑具有情绪性,动力性,适应性。

焦虑情绪的存在,表明人的内心还是有希望和有力量的,个体正在苦苦挣扎着,尽管其行为应对是无效的,但内心又有着强烈的挫败感。

Go Gabbord把焦虑区分为六种类型:①超我焦虑;②阉割焦虑;③失去客体的爱的焦虑;④失去爱的客体的焦虑(分离焦虑);⑤被害焦虑;⑥自体失整合的焦虑:与客体融合,失去自体感;失去与自体客体的界限;或者,环境中的他人未能提供镜映或理想化而失去自体的完整性,使自体崩解。(Go Gabbord《动力性精神病学》)

不就是焦虑嘛,我们有必要把焦虑做这么细致的区分吗?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满足时的态度体验。情感之中有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情感,就没有焦虑。对焦虑的细致区分,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每种焦虑,都对应着一种内心需要;把焦虑区分得越细致,就越是能够更加精准地去共情理解其内心需要。

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我们可以以此分类为尺度,去评估和共情理解病人的焦虑及其深层需要。

关于抑郁情绪的理解

在重症抑郁患者中,抑郁具有如下临床表现: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言语动作减少(经典三主征)。或者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不足、容易疲劳,愉快感缺失(现代三主征)

抑郁情绪,经常会与焦虑同在,出现于应激障碍中。

抑郁是焦虑的后期恶化形式,不仅有强烈的挫败感,更是处于深深的绝望状态。同时,病人还缺少社会支持等外部资源,因此感受到“无力、无助、无望”。

在抑郁的恢复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焦虑情绪的增加,首先从抑郁到焦虑,然后穿越焦虑,走向正常情绪状态。

抑郁之中,往往会伴有愤怒情绪,攻击驱力,攻击转向自身。

弗洛伊德认为,抑郁常见有两种来源:丧失重要客体导致的抑郁;理想化的破灭导致的抑郁,除了导致抑郁,而且容易在自责影响下出现自我攻击,自伤自杀。

自体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抑郁是自恋的全能感或理想化受挫之后,自体的破碎,产生了自恋的暴怒,愤怒情绪转向攻击自身。

关于愤怒、攻击行为的理解

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的几种常见的、可能的心理动因:动机受挫:需要未得到满足,愿望未达成;向攻击者认同,以牙还牙;委屈:被误解,被冤枉;极度痛苦:丧失亲人,极端痛苦,转而以愤怒和攻击他人来宣泄被压抑的痛苦情绪;能感或理想化的破灭,内心具有弱小无力感:通过发泄愤怒、故作强大,缓解无力感;愧感、病耻感:“恼羞成怒”(情绪的转换);失去自主感、掌控感:以愤怒的方式,夺回控制权,获得掌控感;失去价值感或存在感:被忽视,被冷落,通过表达愤怒,才能被看到、被关注、被重视。

例如,对“基围虾男士”的共情,以及可能的精神分析理解和解释:他感觉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找茬?(愤怒情绪的压抑与转移)

被安排隔离,没有征得他的同意,他会感觉自己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权?

他想以此方式,逗乐,调节气氛?他平时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

感觉自己将会病的严重,想要提前补充和储备营养?

感觉自己被忽视,通过提出更多的要求,与众不同,想得到更多关注?

他感觉在隔离区的生活,缺少亲情支持?缺少生活乐趣?

缺少生命存在的价值感?

又例如,医生给病人气管拔管时,被病人咬伤。病人的深层动机和情感会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病人的咬人行为?以精神分析的观点,病人的咬人行为,可能的动机或意义是:病人想要用这样的“咬人”的方式,表达对医生的抱怨不满?表达对医生的喜欢?想要引起医生对他的格外重视?想要跟医生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除了嘴巴能咬人,病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各处都很无力?

关于自伤自杀行为的理解

当病人出现自伤和自杀行为时,可能的动因有:非常痛苦,通过自伤自杀,摆脱痛苦?非常愤怒,以自伤自杀方式,表达愤怒?感受到自己受了委屈而不被理解?理想破灭,愿望落空,彻底绝望?幸存者罪感,感到羞愧,自我惩罚?感觉自己这样活着,缺少生命的意义?自伤自杀,是当前唯一能自主操作的行为?自伤自杀,才能感觉到自身的存在感?引起周围人对他的关注,是爱的呼唤?

……

关于亲人离世后的存在者罪感及疑病倾向的理解

关于幸存者罪感的理解:超我焦虑;无法接受丧失亲人的现实和内心痛苦;幻想自己如果当初做了什么就能避免亲人的离世;后悔在亲人去世前,没有好好地对待他;特别想为去世的亲人做更多的事情;深切的爱:去世的人,是最亲近的人……

亲人去世后,幸存者会出现类似的症状,疑病倾向。其可能的动因有:分离焦虑;向丧失的客体认同:让我得同样的病,跟他一起去了;我得同样的病,具有同样的症状,就意味着他活在我身上;宁愿以我的死,换他的生;超我焦虑:回想起他对我的好,现在我感到很自责,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亏欠于他,对不起他;让我得同样的病,这是对我自己的道德惩罚;寻求被爱、被关注;努力想要让自己挣扎着爬起来,活下去,同时,缺乏自信……

在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看到病人还会有更多的心理应激表现,不胜枚举;我们该如何去探索、共情和理解其心理动因或含义,限于篇幅,恕不冗叙。

重要的是,大家学会这样的精神分析观点,学会精神分析的临床思维方法;在操作中,我们跟病人一起去探索,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解和共情病人,病人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才能自我接纳,从痛苦中走出来。心理探索的结果不重要,我们并不是去侦破案件,更不是去“挖创伤”,也不是去搜寻标准答案、验证我们的猜想,最重要的是跟病人一起去探索,并且在这个共同探索的互动过程中,就已经使病人感受到了被关注、被爱,得到了心理支持、人文关怀。

精神分析疗法对待人性、对待灾难、对待创伤的态度

2008年5月,汶川地震之后,曾经流行着两句著名的口号:“四川不哭”“我们在一起”。

记得当时危机干预时,有个母亲,她女儿在地震中去世。母亲躺在床上,悲痛欲绝,不吃不眠,一直哭泣,已经好几天了。她的弟弟在身边陪着她,看到她哭泣,弟弟就训斥她“不要哭!”这位母亲,尽力忍着不哭,可是过一会儿,忍不住了,又开始哭。弟弟就高声大喊“不要哭!”

当我们进入房间,在母亲身边坐下来,问她女儿去世的情况时,这位母亲又开始哭,而且哭的声音很大。这时,旁边的弟弟非常愤怒,对我们说:“我反复跟她说不要哭、不要哭,好不容易让她不哭了,你们做心理帮助,你们一来,又让她哭了?! 你们出去吧,我不要你们这样的心理救助。”弟弟非常愤怒地把我们赶出了病房。

出门后,我们跟弟弟站在门口,关注共情弟弟的情绪,问弟弟:“你姐姐很痛苦,你为什么不让她哭?”弟弟忍不住流着眼泪说:“因为她一哭,我更受不了。”

在这个实例中,流泪哭泣,原本是痛苦心情的自然流露;不哭,是对痛苦情绪的不接纳和压抑,这样的压抑,更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利于创伤的康复。

所以,“四川不哭”这句口号,用在个体身上,是不利于心理康复的。

坚强,不等于不流泪;流泪不等于不坚强。真正的坚强是,有勇气面对惨烈的现实,有勇气面对内心的痛苦心情,流泪之后,仍然能够尽力积极行动,努力去做事。“我们在一起”这句口号,很好。因为,灾难不幸降临之后,每个人都特别需要社会支持,特别是亲人之间的陪伴和感情支持。“我们在一起”,意思是说,要死,我们死在一起;要活,我们活在一起;无论是死是活,我们永远都在一起。这句口号,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灾难后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是修复心理创伤的重要保护性因素。

精神分析观点对待人性、对待灾难、对待创伤的态度是:

自我坦诚,自我接纳,真情面对所有的人生苦难与创伤。

治疗师对病人的共情,让病人感受到“你和我,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以亲人突然离世为例,精神分析对于走出创伤的心理评估指标:

个体的评估指标:亲人去世后,个体能够顺畅自然地回想起亲人去世的事情,接纳伴随的各种痛苦情绪;过一会儿,又能够顺畅自然地从痛苦中走出来,关注现实,积极地去做现实中的事情。对于创伤的记忆和伴随的痛苦,没有排斥、压抑和逃避,尽管仍然有痛苦情绪的存在。

家庭走出创伤的评估指标:某个亲人去世之后,家庭成员之间,能够顺畅自然地相互说起亲人去世的事情。尽管说起来的时候,仍然会伴有痛苦情绪;过一会儿之后,大家又能够自然顺畅地说到其他的事情。对于亲人去世这件事,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不回避去谈论,对于亲人去世后的痛苦情绪,大家能够用语言去表达;在对亲人去世的回忆、表达和交流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会有更多爱的链接,让爱在家庭成员之间流动起来。

结束语

灾难和心理危机,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事情。

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有效地帮助受灾者走出心理危机状态,恢复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危机干预,不是一个单项的心理操作技术,而是各种心理治疗理论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心理危机救援中,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如果很好地得以应用能够起到最深切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的作用。

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心理救援人员,需要苦练基本功,认真学习各种治疗方法,尤其是要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治疗技术,这样才能在心理危机救援中,发挥更好的作用。1.3 保卫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心理健康周书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无数的“逆行者”冲锋在阻击战一线,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了“防火墙”。这些一线人员是人民警察、是“白衣天使”、是 “基建狂魔”、是“民间英雄”,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家庭、会受伤、会疲惫的普通人,他们需要物资和休息,他们需要来自全社会的温暖支持,他们也需要照顾好自己。保卫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一线人员科学应对及减压,是我们精神心理工作者的职责。

正确认识疾病和感染风险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疫情,积极防护,不放松警惕,但也不要有极端的“灾难化”思维。

在防护物资还相对紧缺的情况下,部分防疫一线人员因为对疾病以及防护措施的不了解,出现过度恐慌,而在接触确诊患者或疑似者后也可能出现各种“心身反应”下的躯体不适。针对于此,建议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以掌握在执行不同任务、处于不同工作区域时的防护手段及注意事项,做到“知己知彼”。

即使奋战在疫情一线,我们也会看到各种新闻报道或网络信息。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民警、辅警等在防疫一线殉职,这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恐慌,担心自己被感染,担心“死亡”,但仔细阅读这些新闻,殉职人员多是突发心脏病或脑出血等急症去世,而不是因为感染新冠肺炎。此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合理减压,减少“爆炸式”的新闻浏览,理性看待信息,避免信息过载。

防疫一线的工作是高强度、高负荷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体力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对自身防护的懈怠。因此,我们要学会“张弛有度”,短暂的放松以更好地完成任务,积极的防护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岗位,要始终重视自身健康及防护。

放下负担,合理减压

由于部分群众有可能不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和管控的重要性,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可能面对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出现医患冲突,进而出现愤怒、委屈等情绪。这些情绪都是合理的,但我们要及时“无害化”宣泄。同时,要认识到群众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在逐渐加深的,相信群众会越来越配合,冲突会越来越少。同时,国家多部委也相继发文维护防疫工作的开展,这也是我们强有力的保障。

不必过度担心家人。作为防疫一线人员,做好一线防疫工作就是保护家人。要相信我们的家人可以照顾好自己,也要相信站在我们身后的朋友、单位、政府和国家可以帮我们照顾好家人。我们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视频或语音通话,来自于家人、朋友的声音总能带给我们力量。我们也要告诉家人,我们能照顾好自己,也请他们放心。

在防疫工作之余,不妨做些能让自己感觉更舒适的事情,比如听音乐、运动等,让自己放松下来;也可以写日记,在“小天地”里肆意挥洒自己的情绪;也要保持对未来的憧憬,疫情是短暂的,未来的生活是美好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关注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物。

放松呼吸,自我鼓励

深呼吸 悠深而慢长的呼吸可以帮助我们舒缓紧绷的神经,减少焦虑情绪。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舒适、温暖的“安全岛”,尝试着放慢自己的呼吸,让呼吸变得如潮水般涨落,而负面情绪随着退潮被海水带走,带去很远的地方,只剩下“干净、祥和、平静”的自己。

自我鼓励 除了深呼吸,我们还可以把一些鼓励自己的话写在纸上,比如“这一切都会过去”,“我不能让这些不良情绪占据头脑”等,每次气馁时就大声背出来或拿出纸读一遍,自我对话、自我鼓励,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放松方法。

关注当下 关注此时此刻身体的感受,拍打拍打身体,尝试多把注意力放在脚下,动动脚趾,感受脚和地面的接触感。

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没有人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是坚强的防疫一线人员,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无能”和“脆弱”。当发现自己出现了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心理问题,又不能自我调整时,及时寻求精神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将伤害控制在最小。作为战友,精神心理工作者就在你的身边。1.4 集中隔离区守护者的心理健康维护石扩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师,注册心理师,北京大

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受影响。奋战在集中隔离区的医生、管理者、警察、建设者、保洁人员们等都在为战胜病毒默默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随着确诊人数的不断增加,危重症病情的不断恶化,隔离区的工作人员不断要迎接新的挑战,同时,也亟需心理工作者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们提供切实的心理守护技巧,大家万众一心,共渡难关。

适当的期望

作为隔离区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知道的是本人既是助人者,也是普通人,不是神仙。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不断增多的病人,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足够了。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不要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样,期望过低也不利于有效工作。大家怀着使命感和责任心来到隔离区,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挽救一个个生命,可歌可敬,已然崇高。

接纳情绪

在面对这样群体性的重大突发事件时,焦虑情绪是个体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我们不应否认和排斥它们,应接纳、识别自己的情绪,在隔离区的工作人员更要知道,自己此时出现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并允许它们在身体中流动,同时也可以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自己的消极自动化思维。

我们可试着使用苏格拉底式对话(认知行为疗法里常用到的一种采用对话、思辨的方式,一步步启发对方的思想,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引导出智慧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进行自我认知纠正。焦虑情绪常伴随灾难性思维,我们可通过使用理性和积极的自我对话来调整消极化思维。例如: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我改变我这个灾难性思维,会有什么影响呢?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信息的,不是吗?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

找到资源

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彼此都是自己和别人的资源,大家相互支持,共同奋斗。要勇于表达自己对事态的理解和情感反映,同时也在心里留出空间,倾听战友们的不同心声,多种资源的相互碰撞,会从不同的角度扰动系统,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呈现和相互感染。

建立“工作联盟”

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个人心理需求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联盟”。在心理学中,工作联盟包括积极的协作关系以及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相互信任,是双方对共同的心理工作及工作目标的一致理解,这也意味着双方同意相互配合是基于对各自良好动机的信任。同样,在本次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中,隔离区任何岗位的工作人员在面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时,都要以积极协作和相互信任为基础,众志成城,共同守护彼此的心灵家园。2.新冠肺炎患者和隔离者2.1 住院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黄薛冰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北

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新冠肺炎患者不仅经受着躯体痛苦的折磨,同时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以及疾病自身较强的传染性,患者不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死亡恐惧,而且还担心与自己接触过的家人、朋友的安危,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对每个患者来讲,这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危机。

你也许已经感到了紧张、焦虑、恐惧、悲伤、绝望;你也许暗自哭泣,责怨命运无情;或者食不下咽,彻夜失眠,望着天花板,思念父母、孩子、爱人;那么请你听听精神科医生的建议,怎样在身体遭受疾病时,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有助你尽快从疾病中恢复。

当突然得知自己身患重病时,人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呢?首先是即刻反应,分为:

心理休克期 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茫然失措,不知该做什么,会出现一些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与行为;或出现不真实的感觉,觉得一切发生在梦中,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此阶段往往持续数天或数周。

心理冲突期 处于此期间,病人的特点是思维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出现丧失感、无助感,感到绝望、抑郁、焦虑;仍不知如何面对现实,病前对今后所作的生活计划(如婚姻、家庭、工作、学业、人际关系等)都被打乱;病人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候,病人会通过否认自己患病,怀疑医生的诊断来减轻心理反应。

退让或重新适应期 在回避的基础上,患者不得不开始接受现实,改变原来的生活计划,开始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来适应患病这一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接受了患病现实。这时,患者的情绪反应变得突出。

一般表现为:(1)行为幼稚:表现得像个小孩子,依赖他人,要求别人关心、照顾自己,生活被动。(2)主观感觉异常:对身体内部各器官的活动特别关注,有多种不适感觉。(3)情绪易波动:容易发怒,容易伤感,常因小事发火,事后又懊悔不已。(4)有焦虑、恐怖反应及抑郁情绪。(5)害怕孤独,特别思念亲人。(6)猜疑心加重,对医护人员察言观色,担心病情变化被隐瞒。(7)感到自卑。

以上反应大部分人都会出现,属于人们面对重大疾病时的自然反应。当然,每个患者病后的心理反应不尽相同,这与患者病前不同的性格有关。一般开朗乐观的人反应程度轻,持续时间短;而悲观胆小的人反应较重。如果反应过于严重,就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失眠、食欲减退、懒动少语,甚至产生严重的抑郁,出现轻生观念等。这时,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因为心理状态会影响身体健康,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调动机体功能,在同样的治疗下,康复较快。作为患者,需要积极的调整心理状态,减少不良情绪和行为。

医务人员会提供常规的心理干预,但患者的积极“自助”也十分重要。我们每人个面对危机时都有自己惯用的方法,其中有的是积极有效的,而有的是消极的,虽然暂时能帮助个体渡过难关,但从长远看会损害心理健康,如一味逃避、抽烟酗酒,或干脆放弃、听天由命都是不可取的。作为患者,首先要做的是适应住院环境和治疗过程,信任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其次,努力控制负性情绪,如悲观、自责自怨、紧张。最后,积极促进正性情感,如自信、乐观、勇敢等。

我们具体可做的是:

正确估计处境的严重性。因为“新冠肺炎”是一项重性传染病,患病后必须住院隔离,有一段时间远离家人,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准备承受孤独。这对于依赖性较重、年龄较小的患者尤为重要。

积极获取有关疾病与治疗的信息,正确评价病情与预后。既不低估病情、满不在乎,也不要盲目夸张,认为一旦患病,必死无疑。目前已有大量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死亡者为极少数。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学会自我医疗照顾,有不适则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学会表达内心的需要与感受。把无助、失望、不满等负性情绪及时发泄出来,不要闷在心里,担心别人嘲笑自己懦弱。可与病友沟通,交换情绪和看法,彼此间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或主动向医护人员咨询,获得专业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有限的生活目标,如怎样配合医院,尽早消除症状,恢复健康,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而不必过多考虑院外的事情,如家人的安排,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通过评价病情与估计预后,修改病前的生活目标,重建现实可行的未来生活目标。以前制定好的工作学习或人生安排可能因患病改变,为此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新冠肺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信心。面对疾病的侵袭,生命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般脆弱不堪;生命力的坚韧与顽强往往在最危险的时刻表现出来——只要你有一颗足够坚强与健康的心灵。2.2 确诊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钱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北京大

学第六医院赴武汉心理救援队队长(待命出发中),北京大学第

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周书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

当你不幸成为确诊患者时,在当前治疗结果不确定的背景下,你可能会被心理问题困扰。学习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常见的自我调节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热线电话咨询中的常见问题,期望能对你抵御病毒、早日康复有所帮助。

疑问一:被确诊后,我时不时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比如头晕、心慌、乏力、浑身窜着疼等,这些是提示病情加重了吗?

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症状,第二个原因是紧张、焦虑所导致的躯体化症状。怎么具体去区分这些症状呢?

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除非病情好转症状通常会持续存在。所以当我们出现不以上适时,不需要立即去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我们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持续2天都是这样的表现,就需要向医护人员主动汇报了。而波动的、断续出现且变化不定的身体不适更可能与紧张、焦虑有关,比如身体乏力但下床走了走反而更精神了,心慌但活动了一会儿反而平静下来了。这些提示焦虑情绪在作祟,是“心身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病情加重,一旦我们有这些发现,那么尝试肌肉放松训练或呼吸放松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尽量不去在意这些波动的躯体不适,而是做当下该做的事情,行动起来。

警惕这些症状,但不时时刻刻关注这些症状,主动做些能调节我们情绪的事情。

疑问二:被确诊后,我特别担心自己病情加重,进重症监护室,甚至面临死亡,如何减少恐慌呢?

大部分被确诊的患者都会有这种恐慌,有些患者还写了遗书。面临着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病毒,担心和恐慌都是正常的反应,如何处理这些情绪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情绪反应都是人类在危机情境下的正常反应。与这些反应抵抗,陷在这些反应里面,对于康复都是没有作用的。因此,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尽快让自己稳定下来,恢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深呼吸,喝点儿水,找医生和朋友交谈,了解和评估自己的病情,了解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如何积极治疗等,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另外,本书第二章将专门介绍这些方法,并配有医生录制的视听资料,供大家参考。

其次,当我们稳定下来时,也许可以想想我们最深的恐惧是什么呢?是死亡。所以,直面死亡、思考死亡会帮助我们减少恐慌。欧文亚隆在他的著作《直视骄阳》中谈到了如何直面死亡。虽然书中写的是肿瘤患者,但不妨碍我们拿过来学习一下。很多肿瘤患者在直面死亡时,经历绝望以后会有觉醒,会更关注当下,活在当下,会做以前不敢去尝试的冒险,会拒绝以前不敢推脱的事情,会更加遵从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这也赋予了我们人生更多的意义。书中有句话,我希望与大家共勉:“死亡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逃避只会增加恐慌,直面死亡反而会给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觉醒,活在当下。

疑问三、当被确诊后,患者可能会自责,认为自己对不起其他人,也可能有愤怒、内疚等情绪,应该怎么调整呢?

这些情绪都是患者被确诊后可能会出现的。从一些患者分享的康复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患者会自责,担心是否传染了其他人,听到同车也有人确诊,就更加内疚;有些患者也会愤怒,责怪自己怎么就不小心被传染了或者怨恨传染给自己的人。当我们出现这些情绪时,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1)识别:内疚和指责都是愤怒情绪,是对内或对外的攻击。当我们出现情绪波动时,就需要及时去识别。(2)接纳:识别出愤怒后,我们应该尝试接纳这些情绪。首先,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是每个患者被确诊后都必然会经历的,但病毒才是罪魁祸首,我们也是受害者;第二,即使是不良情绪也是有功能的,正是这些情绪促使我们做更严密的防护、隔离自己等。(3)无害化宣泄:只是接纳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这些情绪无害化的宣泄出来,可以通过哭泣、和朋友视频聊天等任何一种既不伤害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宣泄和表达这些情绪。不是因为我们软弱才这样去做,而是这些情绪积压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会影响机体免疫能力,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4)控制在有限范围:情绪积压就会导致情绪爆发,我们要把这些情绪控制在有限范围。什么是有限的范围?判断原则就是上一条提到的无害,既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他人。比如有些人过度自责,甚至自伤或放弃治疗,这就属于对内的愤怒攻击过于强烈了,我们识别出来后需要暂停和节制。又比如,有些人对传染自己的病人极度愤慨,任意在网络或公开场合发表攻击性的言论并且泄露对方的私人信息。这种做法,除了导致双方冲突升级外,还额外消耗能量,其实根本就没有把能量用在抵御病毒上,是被情绪控制了的无效行为。我们需要及早识别并及时加以节制。还有些朋友即使识别出来也无法暂停和自我控制,那可能就是你需要求助精神专科医师帮助你的信号了。(5)转化,活在当下:最后,我们需要把内疚、自责、愤怒这些情绪转化为行动,关注当下、活在当下,更积极地配合治疗,主动做一些事情,比如当我们内疚自己被确诊前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他人接触,除了表达内疚,我们也可以想办法通知提醒这些朋友注意隔离和防护。比如当我们憎恶那些隐瞒自己来自疫源地信息的人时,我们一方面可以适度表达对他们隐瞒带来后果的不满,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事实和数据告诉他们这样做会引发怎样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当我们学会了转化的时候,情绪的破坏性就消失了,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行为也会随之产生。

疑问四:我到现在还是不能接受自己被感染的事实,难以相信。

对任何人而言,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都是晴天霹雳,重大的应激事件。你可能会反复地想:“为什么会是我,怎么可能是我?”,不能接受被感染是自然的反应,但也是需要积极去应对的反应。

在面临重大应激事件时,我们常见的反应就是否认。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不真实感,感觉和做梦一样,不知如何应对,希望这不是真的;有些患者会“突然呆住”,处在一种麻木或游离状态;也有些患者表现为情绪崩溃、撕心裂肺地哭喊,等等。这些都是机体在面对无法应对的重大事件时自动出现的反应,但这也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机制。

此时我们可以先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让自己感觉安全、温暖和有倚靠的地方,做深呼吸,平静一下后给自己信任的有能力解决危机的亲人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的情况,告诉他们此时你需要他们的支持。待情绪稍微平复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査、隔离以及治疗等安排,否认期之后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其他的情绪和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一去应对,这也是很耗能的,所以积极与家人和朋友联系,寻求周围的资源和支持,非常重要。

我们否认,其实也是我们没有力量面对的表现。但疫情下,常常是全家都陷入恐慌,当我们自己没有力量时,往往家里人也没有力量。这个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因为疫情是全国的疫情,我们其实是与全国人民一起来应对病毒的。因此如果全家都惊慌失措了,我们可以打热线电话进行心理求助,然后也许可以找到能帮助我们自己的资源,来应对病毒和疾病。

疑问五:被确诊后,除了被动接受治疗,我们还能主动做些什么呢?

在面对疫情、面对疾病时,主动做事情、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掌控感、力量和勇气,而我们确实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1)关注正向信息:目前有很多正向、积极的信息,比如一些有效的药物已经用于临床,我们可以关注相关治疗进展;一些患者分享的战胜病毒的康复故事;医生分享的成功治疗经验;关注疫情同时理性地了解和看待死亡率。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关注的,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康复信念!(2)活在当下: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都是有可为的,关注当下,我们可以与病友互助,有条件可以与家人视频,也可以和医护人员相互支持、打气。我们发现有些患者在病房内还在看书,这就是非常好地做到了活在当下。(3)维持免疫力:抗击病毒除了药物,还要靠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所以保持最佳精神状态、稳定心情是非常关键的。网络上有很多音频、视频可以指导、帮助我们放松,减少焦虑恐慌,我们可以积极利用这些资源。(4)激活周围资源: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要学会激活周围资源,我们有家庭、有朋友,有全社会的支援,有国家的保障,相信我们必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3 居家隔离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唐登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

床心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应急救援队队长给居家隔离者的一封信亲爱的朋友:你好!

作为一名心理卫生工作者,在你这一段特别的日子里,我真心地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被隔离很可能是我们的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这对我们一生来讲将会是一段很特别的经历,我们要学会和这段特别的日子相处。

无论是谁在这样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感到有压力,这是很自然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传染病,还是一种有一定危险性的传染病。因此,无论你感到多么恐慌、多么不安,都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害怕危险、害怕死亡,这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本能,面对危险而做到“大无畏”那只是一种追求的境界罢了!其次,“隔离”还意味着我们与他人的接触受到限制。我们人类天生就有一种交往的渴望,希望隶属于某些群体、被别人接纳,希望是各种人际网络的一份子,当我们被隔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孤独、无助、压抑、恐慌等负面情绪反应。另外,隔离还意味着我们被视为危险源,我们可能会感觉到他人的有意疏远和躲避,虽然这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但我们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耻感,甚至认为自己是不祥之人。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反应。那么如何来应对这些压力,让自己少产生一些负性情绪,更理性、更智慧地集中精力与疾病作斗争?我愿意一起来和大家探讨。

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与知识

预感到某种危险来临时,对危险的有关信息知道得越少,我们给自己留下的想象空间就越大,但这时的想象一般都是更糟糕的情景,危险的不确定性是更具有威胁性的。因此,这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收集一些权威性的资料,详细了解疾病的有关信息,对真实的疫情、传染的可能性、疾病对身体的损害及死亡率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心理的稳定。但注意:一定要收集权威的确定的信息,不要听信一些小道消息甚至谣言。虽然医学本身不可避免带有不确定性,但不确定中有相对的确定性,如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严格的隔离能有效地预防传播、重症和死亡病例中老年人伴有其他基础病者居多等。

了解并接纳自己的反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